一、泡沫封堵能力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姬玉成[1](2022)在《抗氧化凝胶泡沫防遗煤自燃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邱宇星[2](2020)在《可降低稠油粘度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油气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稠油资源在石油资源中的占比超过20%,对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埋藏较深的稠油油藏,水驱开发较难见效,不能得到理想的采收率,以研究区为例,1997年5月开始注水开发,截止到2012年4月,已开发15年,含水率高达85%,目前采出程度仅6.18%,采出程度低,泡沫驱作为一种先进的提高油田采收率的技术,其在地层中优良的封堵性能及对流体的选择性,具备很大的发展前途。而针对研究区原油具有高粘度的特点,在泡沫驱提高波及效率的基础上,通过泡沫降低原油粘度从而调整流度比进一步提高驱油效率,进而提高最终采收率,这对稠油开发能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进行可降粘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首先通过泡沫降粘实验确定了有效浓度为0.1%,温度70℃以上泡沫体系能达到最优降粘效果。然后采用搅动法,在研究区油层条件下,对多类起泡剂开展了筛选和评价,得到了发泡性能较好,稳定性较强的KX-048起泡剂,进而对该起泡剂进行适应性分析,结果证实了随矿化度的增加,起泡剂性能下降;原油存在消泡的作用,含油量上升将会降低泡沫的封堵能力,但当含油量为10%时,泡沫仍然能满足泡沫驱的性能要求。泡沫的压力测试表明,压力越高,其发泡能力和稳定性越强。泡沫的封堵能力测试表明,当有效浓度达到0.1%时,泡沫的阻力因子达到峰值58.9;当气液比为1.0:1.0,泡沫具有理想的封堵效果,当渗透率高于485×10-3μm2时,泡沫的阻力因子将趋于稳定,为65左右,泡沫体系具有较强的封堵性能。最后进行泡沫流度改善实验研究和提高采收率效果评价,KX-048起泡剂通过降低原油粘度明显降低水油流度比,降幅达70%以上,同时增强泡沫油流度比,控制驱油体系的平面推进,防止窜流和指进现象。对比KX-048与XHY-4,KX-048起泡剂对流度有更好的控制效果,见气时间更晚,综合含水率可降为68.32%,比XHY-4起泡剂降低了6.46%,XHY-4提高采收率为11.57%,KX-048提高采收率为19.96%,表明降低稠油粘度后,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更为明显。
李磊[3](2020)在《大庆油田A区块水驱转空气泡沫驱油实验及机理研究》文中提出空气泡沫驱油技术是在空气驱和泡沫驱技术之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兼具驱油和调剖的双重属性,尤其适用于开发后期高含水、非均质油藏。大庆油田A区块经过多年的开采目前存在产量低且递减快、水驱动用程度低、部分水窜等问题,需要展开水驱转空气泡沫驱的适用性研究。本文以大庆油田A区块为研究对象,使用大庆油田原油进行多组室内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实验,得出以下结论:(1)原油低温氧化实验结果显示氧化反应发生“加氧”反应,形成-O-H、-C=O、-C-O-化学键,导致原油粘度及重质组分含量增加。研究了各种影响原油氧化速率的因素,结果显示氧化反应速率与温度和压力正相关。地层水、地层砂会促进氧化反应,而泡沫会抑制氧化反应。(2)通过室内静态评价实验,从候选的五种泡沫剂中筛选得到适应油藏条件、发泡能力强且性质稳定的泡沫剂AD300。通过长岩心驱替实验优化空气泡沫驱油各项注入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泡沫剂注入参数组合为有效浓度1.0‰,采取气液同注方式,最佳注入速度为0.2mL/min,最优气液比为1.5:1,通过驱替实验发现水驱转空气泡沫驱油效率由49.98%提高到了68.35%,提高了18.37%。(3)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以水驱历史拟合为基础开展对空气泡沫驱方案设计并进行开发指标预测,结果表明对主力油层采取精细注气的方式要好于全区笼统注水,且根据主力油层分布特征优化原五点井网为类反七点井网将取得更好的开采效果,预测6年后采收率为12.38%。理论和实验研究表明,空气泡沫驱油技术是适用于大庆目标区块油藏开发的采油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水驱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波及系数,最终提高原油采收率。
万校鸣[4](2020)在《超低界面张力泡沫驱油体系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吐哈油田温西一区块油藏为典型的低粘(0.7m Pa·s)低渗(≤100×10-3μm2)高温(84.2℃)油藏,非均质性严重。矿场试验表明,现场泡沫驱所选用的常规泡沫剂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流度控制作用,但洗油能力较差,致使采收率与预期仍存在一定差距,残余油广泛分布。为进一步改善泡沫驱效果,本文优选得到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KX-037,随后考察了多种因素下优选体系KX-037相较于本区块先前泡沫驱试验选用的非超低界面张力老体系XHY-4的优劣处,并开展了封堵能力、吸附性能及润湿性能实验,测试该体系在孔隙介质内的动态性能;接着从微观及宏观角度对比评价优选体系KX-037与老体系XHY-4的洗油能力及驱油效果,并最终优化出适于该区块的最佳注入参数,对油田开展泡沫驱试验及工业化推广具有重大意义。油藏条件下,KX-037体系在最佳浓度0.1%时泡沫综合指数60.86×104m L·s,平衡界面张力值2.26×10-3m N/m,其泡沫性能良好且界面张力已至超低水平,相较于非超低界面张力老体系XHY-4而言耐温抗油性更强。封堵能力实验确定:选用有效浓度0.1%、气液比1.0:1.0、注入速度1.0m/d等参数时该体系所表现的封堵效果较好,吸附实验所得静态吸附量最大为0.65mg/g砂,且KX-037体系可显着改善岩石表面润湿性,将其从油湿向水湿改变。采用改良后的激光刻蚀微观可视化模型,对老体系XHY-4及超低界面张力体系KX-037泡沫驱后的残余油类型、分布及驱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X-037体系相较于非超低界面张力老体系,大量柱状、角状残余油被活化,波及体积由18.9%提高到25.5%,比水驱提高采收率由22.5%提高到31.8%。宏观驱油实验表明:向天然岩心注入0.3PV起泡液后比水驱提高采收率由老体系的7.6%提高到18.7%,证明KX-037体系的洗油能力明显强于老体系;双管并联实验中,KX-037相较于老体系具有更好的调剖分流效果,持续时间较长,且高渗层增油效果明显,泡沫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双管)由9.67%增至18.64%。最终通过物理模拟实验确定KX-037泡沫体系适于温西一区块的最佳注入参数:泡沫段塞0.3PV、注入时机含水98.15%,且渗透率级差小于9.2,该体系均能保持较好的调剖能力,提高采收率幅度大。
黄先科[5](2020)在《泡沫驱见气特征及防气窜技术研究 ——以温西X区块泡沫试验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温西X区块属于高温(84.2℃~90℃)、中盐(矿化度10967~15283mg/L)、低渗(平均渗透率为49×10-3μm2)稀油(原油粘度0.7m Pa·s~3.2m Pa·s)油藏。该区块于2015年1月开始实施泡沫驱以来,泡沫试验区主要生产井组的含水率小幅度降低(由98%降低到90%)、日产油量快速上升(由2t上升到8t),增油降水效果较为明显。但2016年1月开始,试验区生产井开始间断见气,各井组生产气油比快速上升,在之后五个月里,试验区日产气量达到12142m2(地面),氮气含量高达67.8%,泡沫驱效果开始逐渐减弱。而截至目前,试验区10口生产井全部气窜,累计增油5000余吨,虽然取得一定效果,但是与预期仍存在较大差距,温西X区块泡沫驱见效特征可总结为:泡沫驱先见效后见气,见气后快速气窜,泡沫驱时效性短。为解决泡沫驱后生产井快速见气、甚至气窜,导致泡沫驱措施提高采收率低的问题。本论文开展了泡沫驱见气特征及防气窜技术研究。首先,通过矿场产气动态特征(生产气油比)及油井产出组分,分析试验区生产井见气特征,区分泡沫驱是否正常产气还是气窜,最后从优化泡沫体系、加入封窜体系以及分层分注等防窜思路研究适合于此类温度高、非均质性严重、原油黏度低且为低渗透油藏的泡沫驱防气窜技术。本文针对温西X区块地层流体性质,通过Waring Blender法对多种防气窜起泡剂进行初筛选及泡沫体系性能评价,得到油层温度条件下起泡能力强、具有高抗油性、耐盐性且动态吸附滞留率低的泡沫体系KX-37-FC体系,并在油层条件下,利用单管驱替实验对比评价了有效浓度、气液比、注入方式、注入速度以及注入段塞等气窜影响因素对泡沫体系中氮气封堵、滞留能力的影响规律。然后通过双管并联填砂管岩心研究在不同渗透率级差及主力油层高度差条件下,泡沫驱的见气规律和驱油效果。单管结果表明:起泡剂KX-37-FC在有效浓度0.10%、气液比为1.0:1.0、采用泡沫发生器注入、注入速度1m/d及注入段塞为0.3PV条件下,KX-37-FC体系具有理想的控气性能;而并联驱替实验结果表明:仅从优化泡沫体系角度进行气窜调控,该类技术存在一定的技术上限,渗透率级差为1~14.6或油层高度差为小于80m,优选体系能稳定控气(泡沫驱正常产气),渗透率级差为14.6~38.4或油层高度差为80~300m,整体表现为缓窜型气窜特征,而渗透率级差大于38.4或油层高度差大于300m,整体则表现为速窜型的气窜特征,但总体而言,优选体系控气性能远优于矿场使用的XHY-4体系。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各生产井组渗透率级差及油层高度差,设计井组泡沫驱防气窜方案,并使用CMG数值模拟软件,模拟预测各井组防气窜技术气窜控制及驱油效果,结果表明:(1)试验区WX1-63井组渗透率级差为11.2,主力油层高度差为67m,整体表现为缓窜型的见气特征,仅使用KX-37-FC泡沫气窜控制方案,能达到理想的稳油控气效果,措施后90d,生产气油比降低百分数为73.6%,(2)WX1-64井组渗透率级差为32.1,主力油层高度差为217m,整体表现为速窜型的气窜阶段。需使用KX-37-FC泡沫+0.6%微球封窜体系气窜控制方案,才能达到理想的稳油控气效果,措施后90d,生产气油比降低百分数为86.2%,(3)WX1-74井组渗透率级差为74.3,主力油层高度差为315m,整体表现为速窜型严重气窜阶段,需在分层分注的基础上使用KX-37-FC泡沫气窜控制方案,才能达到理想的稳油控气效果,措施后90d,生产气油比降低百分数为93.9%。最终,各井组使用相应的防气窜措施后,预测试验区的泡沫驱较水驱提高采收率12.98%OOIP,累计增油15.71×104t。
陈宇[6](2018)在《低渗油藏空气泡沫驱渗流规律及应用研究 ——以唐80区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空气泡沫驱是一种适合低渗油藏水窜发生后的开发接替方式。然而由于空气泡沫驱在矿场应用中经常出现注入困难、泡沫封堵能力差等问题,油田生产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刻画空气泡沫驱流体分布特征,开展泡沫封堵能力及多轮次气液交替流体渗流规律研究,对改善空气泡沫驱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树状分叉网络模型,本文阐释了不同驱替阶段的储层流体分布。根据流体相渗变化和阻力因子定义,建立了泡沫阻力因子评价模型,并进行敏感参数分析。通过研究多轮次气液交替注入下的气相相渗变化,本文从理论角度阐明了泡沫驱过程中气体注入困难的原因,并给出解决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各因素对泡沫封堵能力的影响和气液交替注入引起的相渗迟滞现象,运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注采参数对泡沫驱开发效果的影响规律并优化注入方案,为现场调参提供指导。阻力因子模型结果表明,阻力因子与孔隙半径呈S形关系、与液体粘度呈线性关系,与气泡半径呈L形关系,与气液比呈n形关系,并且泡沫阻力因子对参数变化极为敏感;多轮次交替注入研究表明,随着交替轮次的增加,气相相对渗透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的注气量下,长周期的气相相渗要高于短周期;数值模拟研究表明,增加注入压力、注入气液比及注入速率可以提高产油量,且存在最优的交替周期。按照优化后的注入方案,现场近一半注入困难井得到改善。
付忠凤[7](2018)在《南堡油田强化氮气泡沫吞吐控抑边水实验研究》文中认为边水断块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因边水锥进引起的无水采油期短、含水上升快、含水率高等生产问题,亟需有效的边水控抑技术和措施。泡沫因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封堵能力并兼具一定的驱油作用,泡沫提高采收率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基于复杂断块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系统评价氮气泡沫吞吐控抑边水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结合目标区块储层特点和流体性质优选泡沫配方体系,评价泡沫稳定性、配伍性及封堵能力等多项性能,并采用物理模拟实验优选体系的气液比等注入参数;设计建立边水作用下的吞吐物理模型及相关实验流程,采用层内非均质岩心对氮气泡沫吞吐控抑边水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其控抑边水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地层非均质性、原油粘度及边水能量等油藏参数对氮气泡沫吞吐效果的影响,并对泡沫注入量、闷井时间及注入时机等注采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选出的强化氮气泡沫体系具有良好的耐温性、耐盐性及与地层流体配伍性,且该泡沫体系具有良好的选择封堵性能,阻力因子在目标区块地层渗透率范围5001500×10-3?m2时为26103。强化氮气泡沫在吞吐过程中发挥了氮气和起泡剂+稳泡剂的双重优势,最终使得强化氮气泡沫吞吐取得了良好的控水增油效果。强化氮气泡沫吞吐控抑边水效果受到储层非均质性、原油粘度、边水能量及注采参数的影响,在非均质储层、低粘原油条件下和较弱边水能量下控抑边水效果更佳;在边水能量较强(折算泵速2.5 mL/min)的情况下,选择注入量0.1 PV、闷井时间24 h、注入时机85%含水率时,强化氮气泡沫吞吐控抑边水的采出程度最大提高7.57%,含水率最大下降21.81%,为矿场实施氮气泡沫吞吐控抑边水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
侯玉霄[8](2018)在《边水油藏自生泡沫堵水注入参数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A油田水驱开发进入中后期,部分区块已进入中高含水期,注入水低效或无效循环现象日趋严重,“控水稳油”难度日益增大。虽然目前A油田已开展了水井调剖措施,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含水上升速率,但经过多轮次作业后,调剖效果越来越差,因此需及时开展油井堵水工作。考虑到A油田H区块海上平台油井堵水困难众多,其中施工空间有限、淡水供应困难、泡沫气源补充困难等问题尤为突出。因此,提出自生气泡沫堵水技术,将自生气体系与泡沫堵水体系相复合,从而封堵高渗透层,控制注入水及边水的水窜,实现“控水稳油”的目的。自生气泡沫技术是近几年才提出的一种提高采收率技术,一般采用CO2作为气相,主要用于稠油油藏蒸汽吞吐或蒸汽驱调剖堵水,但对于自生N2泡沫堵水体系的封堵性能影响因素及注入工艺参数研究较少。通过调研国内外自生气泡沫体系在油田的研究和应用,优选现场适用的自生泡沫体系,确定体系配方为:23.26%的NH4Cl+30%的NaNO2+0.1%的一水合柠檬酸+0.6%的COSL-3起泡剂+0.3%的HS型HPAM稳泡剂;通过实验模拟自生气普通泡沫和自生气强化泡沫的封堵性能发现,相对于自生气普通泡沫,自生气强化泡沫体系封堵能力更强,在非均质地层中自生泡沫体系具有选择性封堵作用,且主要封堵高渗储层中后部分;针对A油田H区块地层非均质性严重、边水能量充足等问题设计合理的实验装置,对自生气泡沫堵水体系段塞组合、段塞大小、注入量等注入参数进行优化,优化注入参数为:前置段塞+自生气强化泡沫,优化注入量为0.05PV前置段塞+0.3PV自生气强化泡沫,优化注入周期为三周期;实验表明,该堵水体系泡沫综合提高采收率幅度可达到24.85%;最后,采用双管填砂模型和三维可视化模型模拟不同地层条件及不同油井条件,对优选的自生泡沫堵水体系堵水效果进行适应性研究,为该体系的现场应用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葛子墨[9](2018)在《唐80空气-泡沫驱注入参数物理模拟及生产动态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空气-泡沫驱因其能有效提高水驱后高含水储层的采收率一直受相关研究领域的关注。泡沫能在储层中选择性封堵高渗水驱通道,解决了非均质性油藏的调剖问题,尤其在低渗油藏能有效提高采收率。延长油田甘谷驿唐80井区作为国内典型的低渗油藏,分批次进行空气-泡沫驱试验,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同时也存在着注采参数不合理、注采不平衡以及部分井组高含水等问题。为了给唐80空气-泡沫驱的现场生产提供更可靠的生产指导,本文基于相似原理,针对唐80井区特征,建立了唐80井区空气-泡沫驱相似准则,以此为核心设计了物理模拟相似模型,并通过3组不同渗透率下的岩心驱替实验验证了唐80井区物理模拟相似准则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利用相似模型开展了低渗岩心空气-泡沫驱驱替实验研究,分别用4组实验评价了目前唐80井区气液比和注入速率,分析了两个因素对对泡沫驱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改进措施。对唐80井区开展空气-泡沫驱试验的四个批次60个井组2003年至2017年的生产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并结合相似准则注入参数评价实验对6个典型井组的注入周期和25个特征井组的注入压力进行评价并给出增产对策。通过本文研究发现,依据注入水和空气泡沫在储层中流动的力学、运动规律,运用量纲分析法和方程分析法推导出的7条物理模拟相似准则对唐80井区适用,且实验过程中渗透率越接近实际渗透率,模拟结果越准确。四个批次的空气泡沫驱试验大致表现为:由于泡沫封堵高渗通道,随后又进入低渗储层,产液量和产油量上升,含水率先上升后下降。提升空气和泡沫液注入气液比到3:1且使用长周期段塞注入的方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区域采收率;在不发生水窜和气窜的前提下,提高注入速率、加大注入压差有利于提高区域采收率。
李德祥[10](2017)在《CO2驱过程中渗漏和气窜机制及化学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藏CO2驱(CO2 EOR)及地质埋存技术具有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作用,已成为近期CO2封存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的研究重点之一。在CO2注入过程中,由于人为及自然的地质活动,不可避免存在或产生一些气体渗漏通道,导致CO2泄漏,埋存的安全性受到了关注和质疑;在CO2驱油过程中,地层非均质性及CO2与地层流体的流度差异,容易导致气窜的发生,降低CO2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削弱CO2地质埋存效率。渗漏和气窜形成的机制及产生的后果不同,但都与CO2气体的高流度特性相关,控制方法相互关联。因而如何防止和封堵CO2渗漏和气窜及降低其流度成为CO2 EOR及地质埋存一体化工程中的关键问题。本论文通过故障树分析方法,分析了地质、工艺及环境因素对泄漏风险的影响,找出了油藏CO2驱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为提出相应监测和渗漏防治措施提供了依据;通过油藏CO2驱现场案例分析,结合CO2运移的气体示踪剂和微地震监测结果,对油藏CO2驱的气窜机制进行了分析。根据化学封堵及泡沫流度控制原理,提出了基于CO2敏感性化学剂的选择性渗漏封堵及流度控制方法,通过实验及数模研究了化学剂的CO2敏感性、成胶反应机理、封堵能力及其矿场应用的可行性。针对CO2泡沫封窜和流度控制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强化CO2敏感性泡沫的流度控制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工况下的泡沫性能,验证了新的CO2泡沫体系的封堵及流度控制作用。油藏CO2驱过程中渗漏的故障树分析结果表明,通道型渗漏(如井泄漏和断层裂隙泄漏)是导致CO2发生泄漏的主要原因,CO2驱示范工程现场监测的结果也证实了井泄漏的发生。在油藏CO2驱过程中,地层内高渗通道的存在及CO2与地层流体性质差异导致的粘性指进是气窜的主要诱因。因而油藏中高渗通道的封堵及CO2流度控制是防窜的主要方法。针对通道型渗漏和大孔道的封堵,论文对一种CO2敏感性的凝胶体系(改进的聚丙烯酰胺-乌洛托品-间苯二酚体系)进行了实验评价和封堵效果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在CO2存在的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体系的成胶时间缩短,具有良好的粘温性质,同时压力升高也有利于成胶,与其他常规凝胶封堵体系相比,该体系具有更好的封堵效果及抗冲刷能力,抗温性和抗盐能力较强(温度为90℃时,矿化度为2×105mg·L-1条件下,注入孔隙体积3PV后测试得到该体系对渗透率为1698.5×10-3μm2填砂模型的最终渗透率降低率为90%)。数模结果表明,所形成的凝胶封堵屏障可以在接近泄漏通道的位置形成,有利于将泄漏限制在较小的尺度,矿场尺度的模拟也证明了CO2敏感性凝胶体系选择性泄漏封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针对CO2驱过程中气窜的封堵和控制,研发了基于有机胺类化合物的(有机酸酰胺基叔胺)CO2敏感性化学剂或泡沫剂。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化学剂,在CO2诱导的酸性环境下,能够形成稳定的CO2泡沫体系及蠕虫状胶束,这种胶束相互缠绕交叠形成粘性网状结构,使其在相对苛刻油藏条件下,拥有较好泡沫性能(温度为140℃时,其泡沫综合指数仍然达到9925.2min·mL),具有远优于常规化学剂的封堵和流度控制性能。其中改进的长链烷基聚胺(烷基亚二丙基三胺)具有自强化CO2敏感性泡沫剂性能,可以在CO2触发下就地生成类似Gemini型表面活性剂,其泡沫体系有一定自强化作用,即在一定的温压条件下,CO2压力越高、温度越高,其泡沫封堵能力越强。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泡沫体系具有良好的CO2敏感性,在CO2存在和较低的化学剂浓度条件下,可呈现较好的泡沫性能,抗温性可达160℃,流动实验中的封堵阻力因子可达1000以上,具有优越的气窜封堵和流度控制能力。
二、泡沫封堵能力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泡沫封堵能力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可降低稠油粘度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稠油油藏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稠油分类标准 |
1.2.2 国内外稠油油藏特征 |
1.2.3 稠油油藏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泡沫驱油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泡沫驱概况 |
1.3.2 泡沫驱油技术在稠油油藏的应用 |
1.4 化学降粘技术发展现状 |
1.4.1 乳化降粘技术 |
1.4.2 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技术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泡沫驱稠油降粘机理及实验评价 |
2.1 稠油降粘机理 |
2.2 试验区流体物性分析 |
2.2.1 原油组分 |
2.2.2 原油物性 |
2.2.3 地层水性质 |
2.3 降粘效果实验评价 |
2.3.1 实验目的及方法 |
2.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3.3 实验步骤 |
2.4 稠油降粘实验结果及分析 |
2.4.1 胶质、沥青质光谱分析 |
2.4.2 有效浓度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
2.4.3 温度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
2.4.4 降粘时间对降粘效果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稠油泡沫驱油体系适应性评价 |
3.1 泡沫体系稳定性评价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4 实验步骤 |
3.1.5 高温高压泡沫稳定性 |
3.2 KX-048起泡剂适应性评价 |
3.2.1 矿化度对起泡剂性能的影响 |
3.2.2 起泡剂抗油性能评价 |
3.2.3 压力对起泡剂性能的影响 |
3.2.4 泡沫在孔隙介质中的吸附特征 |
3.3 泡沫在孔隙介质中的封堵能力 |
3.3.1 实验方法 |
3.3.2 有效浓度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 |
3.3.3 气液比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 |
3.3.4 渗透率对泡沫阻力因子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泡沫体系改善流度比实验研究 |
4.1 泡沫驱流度控制机理 |
4.2 泡沫驱流度控制实验研究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流程及步骤 |
4.3 线速度对泡沫流度控制的影响 |
4.3.1 水油流度比 |
4.3.2 泡沫油流度比 |
4.4 有效浓度对泡沫流度控制的影响 |
4.4.1 水油流度比 |
4.4.2 泡沫油流度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降粘型泡沫体系提高采收率研究 |
5.1 实验准备 |
5.1.1 实验目的及方法 |
5.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1.3 实验步骤 |
5.2 XHY-4、KX-048驱油效果评价 |
5.3 泡沫驱见气特征 |
5.4 单管出口端泡沫体系降粘效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大庆油田A区块水驱转空气泡沫驱油实验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国内空气泡沫驱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2 国外空气泡沫驱油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2 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机理 |
2.1 注空气低温氧化驱油机理 |
2.1.1 注空气原油低温氧化过程 |
2.1.2 注空气原油低温氧化机理 |
2.1.3 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机理 |
2.2 泡沫提高采收率机理 |
2.2.1 泡沫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
2.2.2 泡沫提高采收率机理 |
2.3 小结 |
3 原油低温氧化室内物理模拟研究 |
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3.2 实验步骤 |
3.3 原油低温氧化前后组分及性质变化 |
3.3.1 原油静态低温氧化实验 |
3.3.2 原油氧化前后性质对比 |
3.4 低温氧化影响因素分析 |
3.4.1 温度对低温氧化影响实验 |
3.4.2 压力对低温氧化影响实验 |
3.4.3 地层水对低温氧化影响实验 |
3.4.4 地层砂对低温氧化影响实验 |
3.4.5 泡沫对低温氧化影响实验 |
3.5 小结 |
4 注空气泡沫动态氧化驱替实验 |
4.1 注空气细长管驱替原油氧化实验 |
4.1.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1.2 实验步骤 |
4.1.3 实验结果分析 |
4.2 泡沫剂静态评价及筛选 |
4.2.1 实验方法 |
4.2.2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2.4 实验结果分析 |
4.3 空气泡沫驱替实验研究 |
4.3.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3.2 实验步骤 |
4.3.3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提高采收率效果对比 |
4.4.1 实验材料和设备 |
4.4.2 实验步骤 |
4.4.3 实验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大庆油田A区块地质特征及开发动态 |
5.1 研究区地质特征 |
5.1.1 构造特征 |
5.1.2 储层特征 |
5.1.3 流体特征 |
5.1.4 油藏特征 |
5.2 注水开发动态分析及存在问题 |
5.2.1 开发历程及特点 |
5.2.2 存在问题 |
5.3 小结 |
6 大庆油田A区块数值模拟研究 |
6.1 试验区优选及地质油藏描述研究 |
6.1.1 砂体展布特征 |
6.1.2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 |
6.2 历史拟合 |
6.3 井网井型及注入参数优化 |
6.3.1 动力学参数测试 |
6.3.2 注气参数优化 |
6.3.3 注气方式优化 |
6.3.4 井网优化 |
6.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超低界面张力泡沫驱油体系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1 泡沫驱技术国内外研究历史及现状 |
1.2.2 国内外泡沫驱矿场试验 |
1.2.3 国内外泡沫驱油体系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4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研究进展及矿场试验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温西一低渗透油藏开发现状 |
1.3.1 油藏概况 |
1.3.2 油藏地质特征 |
1.3.3 温西一试验区开发简史 |
1.3.4 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优选及静态性能评价 |
2.1 活化残余油所需界面张力的理论计算 |
2.2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筛选原则及评价方法 |
2.2.1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筛选原则 |
2.2.2 评价方法 |
2.3 实验准备 |
2.3.1 实验目的 |
2.3.2 实验仪器 |
2.3.3 实验试剂 |
2.4 起泡剂初筛选 |
2.4.1 实验步骤 |
2.4.2 界面张力测定 |
2.5 常压条件下起泡剂初步评价及筛选 |
2.5.1 实验步骤 |
2.5.2 起泡性能 |
2.5.3 泡沫稳定性 |
2.5.4 泡沫综合性能 |
2.5.5 起泡剂配伍性 |
2.6 KX-037起泡剂静态性能评价 |
2.6.1 KX-037最佳浓度选择 |
2.6.2 耐温性评价 |
2.6.3 耐老化性评价 |
2.6.4 耐盐性评价 |
2.6.5 耐油性评价 |
2.6.6 压力对泡沫体系参数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孔隙介质内优选泡沫体系性能评价 |
3.1 封堵能力 |
3.1.1 实验准备 |
3.1.2 有效浓度对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封堵能力的影响 |
3.1.3 气液比对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封堵能力的影响 |
3.1.4 注入速度对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封堵能力的影响 |
3.1.5 渗透率对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封堵能力的影响 |
3.1.6 含油饱和度对超低界面张力泡沫封堵能力的影响 |
3.2 吸附性能 |
3.2.1 实验准备 |
3.2.2 绘制标准曲线 |
3.2.3 静态吸附实验 |
3.3 润湿性能 |
3.3.1 实验准备 |
3.3.2 亲油岩石润湿性变化 |
3.3.3 亲水岩石润湿性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驱油效果评价 |
4.1 微观驱替实验 |
4.1.1 实验准备 |
4.1.2 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 |
4.2 洗油能力评价 |
4.2.1 静态洗油能力评价实验 |
4.2.2 动态洗油能力评价实验 |
4.3 提高采收率效果评价 |
4.3.1 实验条件 |
4.3.2 实验步骤 |
4.3.3 实验数据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低界面张力体系注入参数优选 |
5.1 实验准备 |
5.2 不同段塞对驱油效果影响 |
5.2.1 泡沫段塞0.1PV的驱油效果及动态特征 |
5.2.2 泡沫段塞0.2PV的驱油效果及动态特征 |
5.2.3 泡沫段塞0.3PV的驱油效果及动态特征 |
5.2.4 泡沫段塞0.4PV的驱油效果及动态特征 |
5.2.5 不同段塞下驱油效果对比分析 |
5.3 不同渗透率级差对驱油效果影响 |
5.3.1 渗透率级差为4.3时的驱油效果及动态特征 |
5.3.2 渗透率级差为6.9时的驱油效果及动态特征 |
5.3.3 渗透率级差为9.2时的驱油效果及动态特征 |
5.3.4 渗透率级差为14.8时的驱油效果及动态特征 |
5.3.5 不同渗透率级差下的驱油效果对比分析 |
5.4 不同注入时机对驱油效果影响 |
5.4.1 注入时机为综合含水率98.15%的驱油效果及动态特征 |
5.4.2 注入时机为综合含水率86.20%的驱油效果及动态特征 |
5.4.3 注入时机为综合含水率73.52%的驱油效果及动态特征 |
5.4.4 不同注入时机下驱油效果的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泡沫驱见气特征及防气窜技术研究 ——以温西X区块泡沫试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泡沫驱油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泡沫驱历史发展 |
1.2.2 泡沫驱矿场试验开发现状 |
1.2.3 泡沫驱气窜研究现状 |
1.3 泡沫驱缓窜型/速窜型见气特征 |
1.3.1 温西油藏概况 |
1.3.2 温西X区块泡沫试验区开发简史 |
1.3.3 温西X区块泡沫试验区单井见气特征 |
1.4 泡沫驱防窜技术现状 |
1.4.1 泡沫防气窜技术 |
1.4.2 封窜体系防气窜技术 |
1.4.3 参数优化防气窜技术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泡沫体系优选及油藏适应性评价 |
2.1 试验区流体性质 |
2.1.1 地层水性质 |
2.1.2 原油物性 |
2.2 防窜泡沫体系评价 |
2.2.1 泡沫体系评价方法 |
2.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3 实验步骤 |
2.2.4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3 KX-37-FC油藏适应性评价 |
2.3.1 压力对KX-37-FC防窜体系参数的影响 |
2.3.2 矿化度对KX-37-FC防窜体系参数的影响 |
2.3.3 含油饱和度对KX-37-FC防窜体系参数的影响 |
2.3.4 KX-37-FC体系动态吸附实验 |
2.4 小结 |
第3章 泡沫体系控气性能实验研究 |
3.1 实验准备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实验流程 |
3.1.4 实验条件 |
3.1.5 实验步骤 |
3.2 有效浓度对体系控气性能的影响 |
3.3 气液比对体系控气性能的影响 |
3.4 注入方式对体系控气性能的影响 |
3.5 注入速度对体系控气性能的影响 |
3.6 注入段塞对体系控气性能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4章 并联双管泡沫驱见气特征及驱油效果 |
4.1 实验仪器及流程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步骤 |
4.2 渗透率级差对泡沫驱见气特征及驱油效果的影响 |
4.2.1 渗透率级差对见气特征影响 |
4.2.2 渗透率级差对驱油效果影响 |
4.3 油层高度差对泡沫驱见气特征及驱油效果的影响 |
4.3.1 油层高度差对见气特征的影响 |
4.3.2 油层高度差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泡沫驱防气窜技术数值模拟研究 |
5.1 泡沫驱防气窜数学模型的确定 |
5.2 数学模型及求解 |
5.2.1 基本假设 |
5.2.2 数学方程 |
5.3 历史动态拟合 |
5.3.1 储量拟合 |
5.3.2 水驱+泡沫驱(XHY-4体系)拟合结果 |
5.4 泡沫驱防气窜技术效果预测 |
5.4.1 配产配注及泡沫驱工作制度确定 |
5.4.2 泡沫防气窜效果预测(KX-37-FC体系) |
5.4.3 泡沫+封堵体系防气窜效果预测 |
5.4.4 泡沫+封堵体系+分层分注防气窜效果预测 |
5.4.5 防气窜措施后,全区泡沫驱效果预测 |
5.5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低渗油藏空气泡沫驱渗流规律及应用研究 ——以唐80区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泡沫驱渗流特征 |
1.2.2 泡沫体系作用机理模型 |
1.2.3 空气泡沫驱矿场应用 |
1.2.4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唐80区块地质和开发特征 |
2.1 储层构造和沉积特征 |
2.2 油藏物性和流体特征 |
2.3 储层非均质性 |
2.4 区块开发效果分析 |
2.4.1 水驱阶段开发特征 |
2.4.2 空气泡沫驱阶段开发特征 |
2.5 开发存在的问题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渗油藏空气泡沫驱储层流体分布特征 |
3.1 基于树状分叉网络的低渗储层孔隙分布 |
3.2 空气泡沫驱节点孔隙模型微观流体分布 |
3.2.1 剩余油微观阻力 |
3.2.2 水驱过程流体分布 |
3.2.3 空气泡沫驱过程流体分布 |
3.3 空气泡沫驱树状分叉网络模型储层流体分布 |
3.3.1 不同驱替阶段储层流体分布 |
3.3.2 气液多轮次交替注入下的流体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空气泡沫驱封堵能力与渗流特征研究 |
4.1 空气泡沫驱泡沫封堵能力及影响因素 |
4.1.1 流体渗流通道模型 |
4.1.2 空气泡沫流体流度表征 |
4.1.3 空气泡沫流体表观粘度表征 |
4.1.4 空气泡沫流体相对渗透率 |
4.1.5 阻力因子计算模型 |
4.1.6 影响封堵效果的敏感性评价 |
4.2 多轮次气液交替注入对流体相渗的影响 |
4.2.1 多轮次气液交替注入相对渗透率基础理论 |
4.2.2 多轮次交替注入对圈闭气含量的影响 |
4.2.3 多轮次交替注入对气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
4.2.4 多轮次注入交替周期对气相相对渗透率的影响 |
4.3 目标区块多轮次交替注入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渗油藏空气泡沫驱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与优化 |
5.1 低渗油藏空气泡沫驱数值模拟 |
5.1.1 基于测井资料的精细地质模型建立 |
5.1.2 空气泡沫驱数值模型建立及历史拟合 |
5.2 空气泡沫驱影响因素评价及参数优化设计 |
5.2.1 注入限压对空气泡沫驱效果影响 |
5.2.2 注入气液比对空气泡沫驱效果影响 |
5.2.3 注入速率对空气泡沫驱效果影响 |
5.2.4 交替周期对空气泡沫驱效果影响 |
5.2.5 注入参数综合影响程度和优化设计 |
5.3 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南堡油田强化氮气泡沫吞吐控抑边水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泡沫国外研究现状 |
1.3 泡沫国内研究现状 |
1.3.1 泡沫驱油应用现状 |
1.3.2 泡沫堵水调剖应用现状 |
1.3.3 泡沫吞吐控水增油应用现状及矿场试验 |
1.4 泡沫矿场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强化氮气泡沫体系配方优选及性能评价 |
2.1 强化氮气泡沫体系优选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1.3 起泡剂及其浓度优选 |
2.1.4 稳泡剂及其浓度优选 |
2.2 强化氮气泡沫体系静态性能评价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2.3 泡沫体系与地层流体配伍性 |
2.2.4 泡沫体系耐温性 |
2.2.5 泡沫体系耐盐性 |
2.3 强化氮气泡沫体系阻力性能评价及注入参数优选 |
2.3.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2.3.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3.3 泡沫阻力性能评价 |
2.3.4 注入气液比优选 |
2.3.5 气液交替注入段塞优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强化氮气泡沫吞吐控抑边水效果评价及机理分析 |
3.1 泡沫吞吐控抑边水物理模拟实验模型设计 |
3.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1.2 实验装置流程图 |
3.1.3 实验方法建立 |
3.2 泡沫吞吐控抑边水效果分析 |
3.3 强化氮气泡沫吞吐控抑边水机理分析 |
3.3.1 各驱油剂作用分析 |
3.3.2 控水增油机理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强化氮气泡沫吞吐控抑边水影响因素分析及注采参数优化 |
4.1 强化氮气泡沫吞吐控抑边水影响因素分析 |
4.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1.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1.3 储层非均质的影响 |
4.1.4 原油粘度的影响 |
4.1.5 边水能量的影响 |
4.2 强化氮气泡沫吞吐控抑边水效果注采参数优化 |
4.2.1 泡沫注入量 |
4.2.2 闷井时间 |
4.2.3 泡沫注入时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8)边水油藏自生泡沫堵水注入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泡沫堵水工艺技术在油田调剖堵水中的应用 |
1.2.2 自生气体系 |
1.2.3 自生气泡沫体系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自生泡沫堵水体系优选与评价研究 |
2.1 自生气体系的确定 |
2.2 强化泡沫体系优选 |
2.2.1 起泡剂优选 |
2.2.2 稳泡剂优选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生气泡沫体系封堵性能评价 |
3.1 单管封堵性能评价 |
3.1.1 实验条件 |
3.1.2 封堵性能评价 |
3.1.3 HPAM浓度对封堵性能的影响 |
3.2 双管封堵性能评价 |
3.2.1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2 体系封堵性能评价 |
3.2.3 结论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生泡沫体系注入工艺参数优化 |
4.1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 自生普通泡沫与自生强化泡沫对比 |
4.2.1 自生气普通泡沫的提高采收率性能 |
4.2.2 自生气强化泡沫的提高采收率性能 |
4.3 段塞组合优化 |
4.4 段塞大小优化 |
4.5 注入量优化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生气强化泡沫体系适应性研究 |
5.1 填砂管模型实验研究 |
5.1.1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1.2 边水/注入水水窜堵水效果评价 |
5.2 三维可视化模型实验研究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可视化填砂模型制作 |
5.2.3 可视化模型堵水实验步骤 |
5.2.4 边水非均质油藏直井堵水实验结果分析 |
5.2.5 边水油藏定向井堵水实验结果分析 |
5.2.6 底水油藏水平井堵水实验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唐80空气-泡沫驱注入参数物理模拟及生产动态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空气-泡沫驱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现状 |
1.2.2 空气-泡沫驱室内实验研究现状 |
1.2.3 空气-泡沫驱国内外矿场试验概况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唐80油藏特征及空气-泡沫驱开发历程 |
2.1 唐80井区地质构造特征 |
2.1.1 沉积构造特征 |
2.1.2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2.2 油藏物性特征 |
2.2.1 原油特性 |
2.2.2 地层水及注入水 |
2.2.3 油藏温度与压力 |
2.3 区域空气-泡沫驱开发历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空气-泡沫驱物理模拟相似性研究 |
3.1 油藏物理模拟相似理论 |
3.1.1 油藏物理模拟 |
3.1.2 相似理论 |
3.1.3 油藏物理模拟相似应用 |
3.2 物理模拟相似性条件研究 |
3.2.1 几何相似性 |
3.2.2 力学相似性 |
3.2.3 现象相似性 |
3.3 空气-泡沫驱室内实验相似准则的建立 |
3.3.1 水驱阶段相似准则 |
3.3.2 空气-泡沫驱阶段相似准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相似准则的空气-泡沫驱室内实验 |
4.1 基于特征井组建立空气-泡沫驱室内实验驱替模型 |
4.1.1 油藏原型参数 |
4.1.2 实验用样品参数 |
4.1.3 实验模型注入参数 |
4.2 不同渗透率下一维空气泡沫驱物理模型验证 |
4.2.1 实验设备与样品 |
4.2.2 实验流程 |
4.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 气液比对生产效果影响评价实验 |
4.3.1 实验方案 |
4.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 注入速率对生产效果影响评价实验 |
4.4.1 实验方案 |
4.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唐80井区空气-泡沫驱生产动态及注入参数评价 |
5.1 唐80井区空气-泡沫驱生产动态分析 |
5.1.1 第一批空气-泡沫驱试验井组生产动态 |
5.1.2 第二批空气-泡沫驱试验井组生产动态 |
5.1.3 第三批空气-泡沫驱试验井组生产动态 |
5.1.4 第四批空气-泡沫驱试验井组生产动态 |
5.2 考虑相似性的空气-泡沫驱注入参数评价 |
5.2.1 注入周期 |
5.2.2 注入压力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CO2驱过程中渗漏和气窜机制及化学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藏CO_2驱过程中渗漏及气窜机制分析 |
2.1 油藏CO_2渗漏故障树分析 |
2.1.1 故障树建立 |
2.1.2 泄漏风险分析 |
2.1.3 油藏CO_2渗漏的井监测和地面监测 |
2.1.4 通道型渗漏模拟及分析 |
2.2 CO_2 在油藏中气窜机制分析 |
2.2.1 CO_2 气窜地质诱因分析 |
2.2.2 CO_2 气窜流体性质诱因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CO_2敏感性化学剂的渗漏封堵方法 |
3.1 化学原理 |
3.2 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与方法 |
3.3 CO_2 敏感性凝胶体系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CO_2 敏感性分析 |
3.3.2 温度影响 |
3.3.3 聚合物浓度影响 |
3.3.4 压力影响 |
3.3.5 可注性分析 |
3.3.6 凝胶体系封堵能力 |
3.4 CO_2 敏感性凝胶封堵体系的数值模拟模型 |
3.4.1 凝胶体系反应流动模拟原理 |
3.4.2 模型建立 |
3.4.3 实验结果及模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O_2敏感性泡沫体系的气窜控制方法 |
4.1 CO_2 敏感性泡沫体系化学原理 |
4.2 实验方法 |
4.2.1高温高压泡沫仪实验 |
4.2.2高温高压粘度测量实验 |
4.2.3封堵能力实验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CO_2 敏感性起泡剂实验 |
4.3.2 化学剂浓度的影响 |
4.3.3 温度的影响 |
4.3.4 压力的影响 |
4.3.5 矿化度的影响 |
4.3.6 粘度测试结果分析 |
4.3.7 封堵能力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进的自强化CO_2敏感性泡沫气窜控制体系 |
5.1 自强化CO_2敏感性泡沫化学原理 |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泡沫性能评价实验 |
5.2.3填砂模型驱替及封堵能力实验 |
5.2.4非均质地层驱油及EOR效果实验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CO_2 敏感性分析 |
5.3.2 自强化CO_2敏感性泡沫体系与常规泡沫体系对比 |
5.3.3 CO_2 浓度的影响 |
5.3.4 化学剂浓度的影响 |
5.3.5 温度及压力的影响 |
5.3.6 矿化度的影响 |
5.3.7 渗透率的影响 |
5.3.8 注入速度的影响 |
5.3.9 非均质地层驱油效果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未来研究计划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CO_2敏感性凝胶封堵体系的矿场应用模拟研究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泡沫封堵能力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抗氧化凝胶泡沫防遗煤自燃机理研究[D]. 姬玉成. 北京科技大学, 2022
- [2]可降低稠油粘度的泡沫驱油体系研究[D]. 邱宇星.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大庆油田A区块水驱转空气泡沫驱油实验及机理研究[D]. 李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4]超低界面张力泡沫驱油体系实验研究[D]. 万校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泡沫驱见气特征及防气窜技术研究 ——以温西X区块泡沫试验区为例[D]. 黄先科.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低渗油藏空气泡沫驱渗流规律及应用研究 ——以唐80区块为例[D]. 陈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7]南堡油田强化氮气泡沫吞吐控抑边水实验研究[D]. 付忠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8]边水油藏自生泡沫堵水注入参数优化研究[D]. 侯玉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唐80空气-泡沫驱注入参数物理模拟及生产动态评价[D]. 葛子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10]CO2驱过程中渗漏和气窜机制及化学控制方法研究[D]. 李德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