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式喷动床烟气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性能试验研究

半干式喷动床烟气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性能试验研究

一、半干式喷动床烟气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许博[1](2018)在《利用碱渣制备脱硫剂试验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碱渣是碱厂将石灰乳经过蒸氨,把当中的NH4Cl分解的副产品,随着纯碱需求量的增多,碱渣量也随之增多,而巨大的碱渣量不但影响生态环境,还存在着安全隐患,将碱渣进行二次利用,既经济环保,又不产生二次污染是当前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以碱渣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对碱渣进行物理化学分析的基础上,开始了碱渣制备脱硫剂的研究。脱硫试验开始前,进行了消溶特性条件试验,考察了碱渣的活性;然后进行了碱渣脱硫试验,试验中将碱渣吸收液的p H值控制在5.56、碱渣吸收液温度控制在32℃58℃、通入反应吸收系统的SO2混合气体的浓度为1050ppm液气比(L/G)控制在0.5L/min时,均有较高的脱硫率。由于碱渣自身性质的原因,为使其能够具有更高的脱硫率,则对碱渣进行改性,在碱渣脱硫剂中加入有机酸和电石渣。经试验得出:当己二酸的添加浓度为20mmol/L,碱渣中掺入50%(占总重量)的电石渣,确定当吸收液的p H值控制在5.56,该混合脱硫剂的脱硫率最大。使用碱渣来制备脱硫剂不但使碱渣得到了高效的二次利用,减少其占地面积,减少碱渣所带来的污染问题,减少碱渣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并能对SO2更加有效的吸收,来降低SO2所带来的危害,积极配合我国目前大力环保的政策。

杨建生[2](2014)在《采用半干法脱硫工艺锅炉的烟囱选型》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烟囱防腐材料本身的质量和施工质量等原因,目前我国脱硫烟囱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通过分析半干法脱硫后烟囱运行工况以及烟气特点,对半干法脱硫烟囱的结构形式及防腐方案进行选型分析,确保了烟囱在合理的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发挥其功能,保证了机组的正常运行。

李亮[3](2010)在《多级多尺度烟气脱硫液柱塔的改造与性能测试》文中研究说明液柱喷射烟气脱硫技术由于气液相互作用强烈,运行稳定可靠,烟气脱硫效率高等特点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以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为目的,通过喷嘴雾化特性试验、液柱塔内的流场模拟、脱硫性能试验开展研究,对雾化喷嘴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多级液柱喷射脱硫的方法和概念。多级液柱喷射塔内,液滴雾化形成液滴的滴径分布及液滴运动状况对脱硫效率有重要影响。本文采用压力旋转喷嘴和扇形喷嘴进行喷射试验,利用痕迹法测试了塔内雾化液滴的滴径分布,利用Rosin-Rammler经验式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液滴滴径分布的规律。利用流体力学软件CFD模拟压力旋转和扇形雾化喷嘴,找出其对塔内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以雷诺时均的奈维-斯托克斯方程(N-S)为基础,采用Lagrange离散相模型,预测喷嘴对气体流场分布的影响。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表明:压力旋转和扇形喷嘴组合条件下,浆液喷淋对烟气具有明显的整合作用,防止气体撞击,避免了雾沫夹带现象。模拟分析了进口气速、喷射浆液量对塔内烟气轨迹的影响,得到最佳的操作参数ν=20m/s、Q=2.88m3/h。同时得到液滴在烟气逆流流场中的断裂机理:端部夹断机理和颈部夹断机理。实验考察了喷液量、塔内风速、吸收液pH值、SO2入口浓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效率随着塔内风速、吸收液pH值、SO2入口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液气比增大而增大。SO2入口浓度470mg/m3条件下得到最佳操作液气比为1.5L/m3,脱硫效率达到96.5%,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对多级液柱塔喷射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张永利[4](2010)在《双喷嘴矩形喷动床不同吸收剂烟气脱硫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结合双喷嘴矩形喷动床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对目前国内以氢氧化钙为主要脱硫剂与二氧化硫和热空气混合为模拟烟气的脱硫效果以及以尿素为脱硫剂与二氧化硫和热空气为模拟烟气的脱硫效果进行实验研究,目的是研究以双喷嘴矩形喷动床为脱硫反应主体,尿素做为脱硫剂的脱硫效果可以满足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关于SO2的排放标准,进而为我公司的脱硫项目提供参考。考察了以尿素为脱硫剂,CO(NH2)2/SO2摩尔比、绝热饱和温度差、进口烟气温度、进口SO2浓度、静床层高度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以氢氧化钙为脱硫剂,Ca/S摩尔比、绝热饱和温度差、进口烟气温度、进口SO2浓度、静床层高度、表观气速等因素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钙作为脱硫剂的烟气脱硫效率明显高于尿素作为脱硫剂的烟气脱硫效率,两种脱硫剂都能满足我公司关于烟气脱硫的技术要求。通过进行使用成本分析,使用尿素的费用远比生石灰的费用要高但总量不大另外设备投资也不是很大。尿素不仅具有一定的脱硫作用,还具有潜在脱销的效果,因此尿素作为脱硫剂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有关国家环保政策,不久的将来将会继续出台有关氮的氧化物的排放标准,以氧化钙作为脱硫剂是不具备脱销的作用的,而尿素做为脱硫剂不仅可以脱硫,也具有潜在脱硝(氮的氧化物)的作用,所以选用双喷嘴矩形流化床为反应主体,以尿素为脱硫剂进行工业化脱硫是有很大的前景的。

孙丹[5](2010)在《燃煤电厂半干法烟气脱硫装置中流场的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以半干法脱硫系统为例,运用Fluent软件对脱硫塔内部的烟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脱硫剂入口及烟气入口两方面的设计对脱硫塔内气流分布的影响。脱硫剂入口,包括脱硫剂的喷入速度,喷嘴的位置对气流分布的影响,并对加入脱硫剂后脱硫塔内化学反应进行模拟计算;烟气入口,包括烟气入口烟道内的导流板的尺寸、位置、角度对脱硫塔内气流分布的影响。通过对各种设计的模拟计算,得出使流场均匀的最佳方案,从而为脱硫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张少峰,高聪,陈文义,曹会敏[6](2008)在《锥底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文中指出为了得到喷动床内流场分布的详细信息,给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工业放大提供理论依据,对锥底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流动状况进行数值模拟。使用欧拉模型进行计算,得到稳定的喷动区、环隙区和喷泉区等喷动床典型流动特征。考察喷动床内颗粒相在喷动区、环隙区和喷泉区的速度分布以及空隙率和颗粒体积分率的分布。计算结果同实验观察得到的结果相符。

高聪[7](2008)在《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文中认为本文对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流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较详细分析了喷动床内颗粒的流动状态,可为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和工业放大提供指导。对单喷嘴和双喷嘴等不同结构形式喷动床内流场速度矢量分布、颗粒体积分率分布以及湍动能分布进行了研究。对于单喷嘴喷动床考察了不同锥底角度和入口气流速度对喷动床内流场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对于单喷嘴喷动床当入口气流速度为0.58m·s-1时,锥底角度为60°的喷动床内流场分布最为理想,喷射区,喷泉区和环隙区三区特征鲜明;对于锥角为60°的喷动床在入口处雷诺数为3285<Re<13139时喷动状态较为稳定。对于双喷嘴喷动床考察了不同直径导流管在不同安装位置对喷动床内流场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在导流管安装位置相同的情况下导流管直径与床体直径之比处于0.3<Di/D<0.45时较为理想,对于相同导流管直径,导流管安装高度与入口直径之比处于1<hi/din<1.33区间时喷动床模型较为理想。

吴静,张少峰,关雪涛[8](2006)在《喷动床半干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单喷嘴圆柱形喷动床内,研究了脱硫效率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实验表明:脱硫效率与钙硫比、静床层高度和绝热饱和温差有关。在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得出了单喷嘴圆柱形喷动床脱硫效率的经验关联式。

王淑华[9](2006)在《双喷嘴矩形导流管喷动床流体力学特性及脱硫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提高半干法烟气脱硫工艺吸收剂利用率、脱硫效率和解决喷动床脱硫技术工业放大问题。本文以此为目的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喷嘴矩形导流管喷动床半干法烟气脱硫系统。对双喷嘴矩形导流管喷动床的流体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不同操作工况下考察了颗粒粒径、表观气速、静床层高度、导流管直径和导喷距对最小喷动速度、喷动压降和喷动高度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此实验系统的最小喷动速度、最大喷动压降以及喷动高度关联式。研究了Ca/S摩尔比、入口SO2浓度、进气温度、绝热饱和温差、表观气速、静床层高度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效率随着Ca/S摩尔比、入口SO2浓度、静床层高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随进气温度、绝热饱和温差、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减小。对无导流管矩形喷动床与导流管矩形喷动床及柱锥形喷动床的流体力学性能和脱硫性能进行了对比。得出导流管喷动床的流体力学性能优于无导流管喷动床,干燥性能比无导流管喷动床的良好,减缓了粘壁,但脱硫效率低于无导流管喷动床;矩形喷动床的流体力学性能及脱硫性能优于柱锥型喷动床。最后提出了脱硫效率数学关联式,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

王英刚[10](2006)在《生物滴滤法脱除烟气中SO2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物催化方法的不断发展,探求先进、经济有效的生物脱硫工艺已成为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的热点。以氧化亚铁硫杆菌固定化生物膜和铁离子复合体系为基础构建的生物滴滤法脱硫新工艺,其结合了无机化学与微生物学原理,具有运行成本低、能耗少、二次污染少以及脱硫效率高等优点。本文对氧化亚铁硫杆菌的游离菌生长、固定化过程、生物滴滤塔脱硫工艺操作的影响因素及脱硫机理分别进行了研究。 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游离菌的适宜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在培养温度为28℃~32℃、初始pH=2.34、接种量(v/v)10%、培养基加入量(v/v)100mL/250mL时,细菌的活性最好,最佳生长周期短(约为35h)。 固定化分为两个步骤完成:塔外接种挂膜培养和塔内挂膜启动。在塔外挂膜期,通过对3种填料(粉煤灰、拉西环、陶土颗粒)的生物膜性能比较可知,陶土颗粒填料的成膜速度快,挂膜效果最好。滤塔内挂膜启动试验结果表明,循环液中的Fe2+的氧化速率与吸光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时,压力损失和pH也与启动过程的适应期、动力学生长期和稳定期相一致,也是作为挂膜启动的重要指标。 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脱硫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氧化亚铁硫杆菌生物膜对脱硫的贡献以间接催化氧化作用为主,直接作用为辅。与连续高浓度的SO2直接接触对氧化亚铁硫杆菌固定化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氧化亚铁硫杆菌具有快速氧化Fe2+的能力,其脱硫效率明显高于单纯的化学催化氧化脱硫,在不需要通入大量氧气的条件下,仍能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 工艺条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脱硫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采用逆流操作,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即当SO2入口浓度低于2500mg/m3,循环液中Fe2+浓度≥0.06mol/L、液气比≥12L/m3、空塔气速≤0.25m/s时,可获得较高的脱硫效率。连续运行试验结果表明,运行过程中pH值的下降并非影响脱硫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半干式喷动床烟气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干式喷动床烟气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利用碱渣制备脱硫剂试验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二氧化硫排放现状及其危害
    1.2 控制二氧化硫的方法
        1.2.1 燃烧前脱硫
        1.2.2 燃烧中脱硫
        1.2.3 燃烧后脱硫
    1.3 碱渣的资源现状
        1.3.1 碱渣的产生
        1.3.2 碱渣的综合利用情况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意义
第2章 试验原料、设备及试验系统
    2.1 试验原料
        2.1.1 碱渣原料性质分析
        2.1.2 电石渣原料性质分析
    2.2 试验仪器及设备
    2.3 试验药剂
    2.4 试验装置
        2.4.1 碱渣消溶特性试验系统
        2.4.2 碱渣烟气脱硫试验系统脱硫
    2.5 试验分析方法
        2.5.1 分析碱渣消溶特性采用盐酸滴定法
        2.5.2 碘量法分析二氧化硫浓度
第3章 碱渣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3.1 碱渣的消溶特性试验研究
        3.1.1 pH值对碱渣消溶率的影响
        3.1.2 碱渣混合液的温度对碱渣消溶率的影响
        3.1.3 粒度对碱渣消溶率的影响
    3.2 碱渣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3.2.1 碱渣脱硫率随时间的变化
        3.2.2 吸收液pH值对脱硫率的影响
        3.2.3 吸收液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3.2.4 二氧化硫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3.2.5 液气比(L/G)对脱硫率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添加剂对脱硫率的影响
    4.1 碱渣中加入有机酸后对脱硫率的影响
        4.1.1 有机酸添加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4.1.2 添加有机酸后脱硫过程中pH值与时间的关系
        4.1.3 加入有机酸后脱硫率与时间的关系
    4.2 碱渣与电石渣不同配比对脱硫率的影响
    4.3 不同有机酸对碱渣-电石渣脱硫率的影响
    4.4 不同pH值对碱渣-电石渣加入己二酸后脱硫率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脱硫剂及脱硫产物机理分析
    5.1 碱渣-电石渣脱硫产物分析
        5.1.1 碱渣-电石渣脱硫产物XRD分析
        5.1.2 碱渣、电石渣脱硫产物SEM分析
        5.1.3 碱渣加入己二酸和电石渣加入己二酸后SEM检测
    5.2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采用半干法脱硫工艺锅炉的烟囱选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半干法脱硫烟囱常用形式
    1. 1 方案A: 防腐型单筒式烟囱
    1. 2 方案B: 防腐型单筒式烟囱
    1. 3 方案C: 钢套筒式烟囱
3 结束语

(3)多级多尺度烟气脱硫液柱塔的改造与性能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SO_2 的污染及危害
        1.1.1 SO_2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1.2 SO_2 对动植物的影响
        1.1.3 SO_2 对金属的腐蚀
        1.1.4 SO_2 对生态环境影响
    1.2 当前我国燃煤电厂存在的问题
        1.2.1 燃煤电厂减排SO_2 的管理措施不到位
        1.2.2 经济政策不落实,投资问题长期困扰电厂脱硫
        1.2.3 国产化脱硫技术开发起步较晚,装备水平不高
    1.3 烟气脱硫技术
        1.3.1 湿法脱硫技术
        1.3.2 干法脱硫技术
        1.3.3 半干法脱硫工艺
        1.3.4 新兴的烟气脱硫方法
    1.4 湿法烟气脱硫设备
        1.4.1 喷淋塔
        1.4.2 填料塔
        1.4.3 喷射鼓泡塔
        1.4.4 液柱塔
    1.5 国内外发展现状
    1.6 烟气脱硫塔的模拟
    1.7 多级多尺度液柱喷射脱硫塔
2 喷嘴选择及雾化性能
    2.1 雾化喷嘴
        2.1.1 喷嘴特性参数
    2.2 雾滴测量手段及仪器
        2.2.1 雾滴测量方法
        2.2.2 液滴收集装置
        2.2.3 膜片制备
    2.3 试验流程图
    2.4 实验步骤
    2.5 实验结果及分析
        2.5.1 扇形喷嘴液滴尺寸频度
        2.5.2 压力旋转喷嘴的雾滴尺寸频度
        2.5.3 扇形喷嘴不同高度雾滴尺寸累计
        2.5.4 压力旋转喷嘴雾滴尺寸累计
        2.5.5 线性回归
    本章小结
3 新型液柱塔及雾化喷嘴的数值模拟
    3.1 CFD 模拟软件简介
        3.1.1 GAMBIT 软件概述
        3.1.2 FLUENT 软件概述
    3.2 新型液柱塔几何模型建立与数值模拟方法选择
        3.2.1 模型建立
        3.2.2 几何模型
        3.2.3 计算网格划分
        3.2.4 数值计算方法的确定
        3.2.5 湍流模型的选择
        3.2.6 求解器的选择
        3.2.7 差分格式和压力插补格式的选择
        3.2.8 边界条件设置
    3.3 液柱塔内的流场分析
        3.3.1 空塔内气相流场
        3.3.2 空塔内气相速度场
        3.3.3 空塔内气相矢量图
        3.3.4 塔内压力场
    3.4 离散相模型
        3.4.1 雾化模型
        3.4.2 基本假设
        3.4.3 求解方法
    3.5 多级液柱塔的流场模拟
        3.5.1 单级扇形喷嘴
        3.5.2 单级压力旋转喷嘴
        3.5.3 压力旋转与扇形雾化喷嘴组合
    本章小结
4 液滴破碎与聚并
    4.1 二维模型
        4.1.1 液滴在液柱塔中的受力情况
        4.1.2 计算参数
        4.1.3 基本假设
        4.1.4 求解方法
        4.1.5 湍流模型
    4.2 液滴破碎聚并
        4.2.1 单个液滴破碎对烟气迹线的影响
        4.2.2 流场内烟气速度的变化
        4.2.3 湍动能的变化
        4.2.4 液滴颈部断裂过程
        4.2.5 液滴端部断裂过程
    4.3 液滴群破碎模型
    4.4 液滴群破碎
        4.4.1 液滴群破碎过程
        4.4.2 液滴群个数的改变情况
        4.4.3 多个液滴的破碎过程
        4.4.4 多个液滴破碎对湍动能的影响
    本章小结
5 多级多尺度液柱脱硫塔性能试验
    5.1 实验系统
        5.1.1 实验流程
    5.2 实验测试设备及原理
        5.2.1 孔板流量计
        5.2.2 KC-6D 型气体采样器
    5.3 实验工况和内容
        5.3.1 物料粒度分析
        5.3.2 实验原理
    5.4 单级实验结果
        5.4.1 单级扇形喷嘴喷射下的脱硫效率
        5.4.2 单级压力旋转喷嘴喷射下的脱硫效率
    5.5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5.5.1 烟气速度与脱硫效率
        5.5.2 pH 与脱硫效率
        5.5.3 SO_2 入口浓度与脱硫效率
        5.5.4 液气比与脱硫效率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双喷嘴矩形喷动床不同吸收剂烟气脱硫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脱硫技术进展以及现状
        1-1-1 二氧化硫的污染及危害
        1-1-2 控制烟气SO_2污染的技术分类
        1-1-3 烟气脱硫的种类
        1-1-4 烟气脱硫技术的比较和选用原则
        1-1-5 国内外烟气脱硫技术的使用现状
        1-1-6 烟气脱硫技术发展趋势
    §1-2 喷动床发展与现状
        1-2-1 喷动床发展简介
        1-2-2 喷动床的喷动原理
        1-2-3 传统喷动床的局限
        1-2-4 喷动床结构的发展趋势
        1-2-5 喷动床与流化床的异同点
        1-2-6 喷动床的应用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研究方法
    §2-1 烟气脱硫实验系统
        2-1-1 模拟烟气发生系统
        2-1-2 脱硫反应装置
        2-1-3 雾化进料系统
        2-1-4 测量系统
        2-1-5 实验工艺流程
        2-1-6 测量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物系和实验内容
        2-2-1 固体颗粒的选择
        2-2-2 实验内容及实验物系
    §2-3 实验
        2-3-1 实验原理
        2-3-2 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2-3-3 实验步骤
        2-3-4 主要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计算
第三章 双喷嘴矩形喷动床(生石灰)脱硫性能
    §3-1 Ca/S 摩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3-2 进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3-3 入口SO_2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3-4 表观气速对脱硫率的影响
    §3-5 静床层高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3-6 绝热饱和温差对脱硫率的影响
第四章 双喷嘴矩形喷动床(尿素)脱硫性能
    §4-1 静床层高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4-2 尿素二氧化硫摩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4-3 进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4-4 入口SO_2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4-5 绝热饱和温差对脱硫率的影响
第五章 经济成本分析
    §5-1 生产工艺流程(脱硫装置正在论证)
    §5-2 烟气排放
    §5-3 排放物的利用
    §5-4 脱硫剂的消耗分析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5)燃煤电厂半干法烟气脱硫装置中流场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半干法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1.2.1 半干法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1.2.2 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的新趋势
        1.2.3 数值模拟在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中的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半干法脱硫技术概述
    2.1 半干法脱硫技术的反应原理
    2.2 半干法脱硫系统结构及工艺过程
        2.2.1 半干法脱硫工艺过程
        2.2.2 半干法脱硫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半干法脱硫系统选用的数值模型
    3.1 FLUENT 软件介绍
        3.1.1 FLUENT 程序软件的组成
        3.1.2 FLUENT 软件可以求解的问题
        3.1.3 FLUENT 软件求解问题的步骤
        3.1.4 FLUENT 软件求解方法的选择
    3.2 吸收塔流场的数学模型
        3.2.1 湍流模型
        3.2.2 化学反应模型
第四章 半干法脱硫系统的数值模拟
    4.1 结构布置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4.1.1 网格划分
        4.1.2 边界条件与计算条件
    4.2 脱硫剂入口计算结果与模拟分析
        4.2.1 脱硫剂喷入速度的模拟
        4.2.2 喷嘴位置对流场分布影响的模拟
        4.2.3 脱硫塔内化学反应的模拟
    4.3 导流板计算结果与模拟分析
        4.3.1 评定流场的方法
        4.3.2 未加导流板流场模拟结果
        4.3.3 加装直导流板后的流场模拟
        4.3.4 加装弧形导流板后的流场模拟
第五章 结论
    5.1 脱硫剂入口对脱硫塔内流场的影响
    5.2 导流板对脱硫塔内流场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7)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喷动床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1-1 喷动床简介
        1-1-2 喷动床的喷动原理
        1-1-3 喷动床结构的发展变化
        1-1-4 喷动床与密相流化床的比较
        1-1-5 喷动床的应用
        1-1-6 喷动床的流体力学特征
    §1-2 喷动床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
        1-2-1 气固两相流的CFD模型基础理论
        1-2-2 数值模拟在喷动床领域的应用
        1-2-3 喷动床流动模型概述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流体力学理论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
    §2-1 湍流理论模型
        2-1-1 输运公式
        2-1-2 连续性方程
        2-1-3 动量方程
    §2-2 湍流模型与通用微分方程
        2-2-1 湍流模型
        2-2-2 湍流边壁的处理
    §2-3 气固两相流流体力学理论模型的建立
        2-3-1 以颗粒动力学为基础的喷动床中气固流动模型
第三章 单喷嘴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3-1 锥底角度为60°的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3-1-1 模型的建立
        3-1-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3-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3-2 锥底角度对喷动床内流场特性的影响
        3-2-1 计算结果分析
        3-2-2 锥底角度为60°和90°喷动床性能比较
    §3-3 入射气流速度对喷动床性能的比较
    §3-4 小结
第四章 双喷嘴喷动床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4-1 双喷嘴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4-1-1 几何模型
        4-1-2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4-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4-2 导流管喷动床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4-2-1 几何模型
        4-2-2 网格划分
        4-2-3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4-2-4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9)双喷嘴矩形导流管喷动床流体力学特性及脱硫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综述
    §1-1 烟气脱硫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1-1-1 我国能源现状
        1-1-2 二氧化硫的污染及危害
        1-1-3 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技术
        1-1-4 国内外烟气脱硫发展现状
    §1-2 喷动床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喷动床简介
        1-2-2 喷动床的喷动原理
        1-2-3 传统喷动床的局限
        1-2-4 喷动床结构的发展趋势
        1-2-5 喷动床与流化床的异同点
        1-2-6 喷动床的应用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第二章 实验装置及研究方法
    §2-1 烟气脱硫实验系统
        2-1-1 模拟烟气发生系统
        2-1-2 脱硫反应主体
        2-1-3 雾化进料系统
        2-1-4 测量系统
        2-1-5 实验工艺流程
        2-1-6 测量仪器及设备
    §2-2 实验物系和实验内容
        2-2-1 固体颗粒的选择
        2-2-2 实验内容及实验物系
    §2-3 冷模实验
        2-3-1 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2-3-2 实验步骤
        2-3-3 主要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计算
    §2-4 热模实验
        2-4-1 实验原理
        2-4-2 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
        2-4-3 实验步骤
        2-4-4 实验数据的测量及计算
第三章 双喷嘴矩形导流管喷动床流体力学性能
    §3-1 实验现象
    §3-2 喷动压降
        3-2-1 最大喷动压降及操作压降的确定
        3-2-2 表观气速对最大喷动压降及操作压降的影响
        3-2-3 颗粒直径对最大喷动压降的影响
        3-2-4 静床层高度对最大喷动压降的影响
        3-2-5 导流管安装位置对最大喷动压降的影响
        3-2-6 导流管直径对最大喷动压降的影响
        3-2-7 最大喷动压降的关联式
    §3-3 最小喷动速度
        3-3-1 颗粒直径对最小喷动速度的影响
        3-3-2 静床层高度对最小喷动速度的影响
        3-3-3 导流管安装位置对最小喷动速度的影响
        3-3-4 导流管直径对最小喷动速度的影响
        3-3-5 最小喷动速度的关联式
    §3-4 喷动高度
        3-4-1 最大喷动高度
        3-4-2 颗粒直径对喷动高度的影响
        3-4-3 静床层高度对喷动高度的影响
        3-4-4 导流管安装位置对喷动高度的影响
        3-4-5 导流管直径对喷动高度的影响
        3-4-6 喷动高度的关联式
    §3-5 挡板在双喷嘴矩形导流管喷动床中的应用
        3-5-1 有无挡板时喷动高度的比较
        3-5-2 有无挡板时喷动压降的比较
    §3-6 颗粒粒度对双喷嘴矩形喷动床流动性能的影响
        3-6-1 颗粒粒度对喷动压降的影响
        3-6-2 颗粒粒度对喷动高度的影响
第四章 双喷嘴矩形喷动床脱硫性能
    §4-1 有无导流管时运行参数对脱硫性能的影响
        4-1-1 Ca/S摩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4-1-2 进气温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4-1-3 入口SO_2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4-1-4 表观气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4-1-5 静床层高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4-1-6 绝热饱和温差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4-2 脱硫效率回归分析
        4-2-1 回归分析
        4-2-2 方差分析
        4-2-3 误差分析
第五章 双喷嘴矩形与单喷嘴柱锥形喷动床流体力学及脱硫性能的比较
    §5-1 三种形式喷动床结构差异
    §5-2 三种形式喷动床流体力学性能比较
        5-2-1 最小喷动速度
        5-2-2 最大喷动压降
        5-2-3 喷动高度
    §5-3 三种形式喷动床脱硫性能比较
第六章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A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10)生物滴滤法脱除烟气中SO2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二氧化硫的污染现状
    1.2 国内外烟气脱硫进展综述
        1.2.1 国外烟气脱硫现状
        1.2.2 国内烟气脱硫现状
    1.3 微生物烟气脱硫技术(BFGD)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
        1.3.1 微生物还原法
        1.3.2 微生物氧化法
    1.4 生物法处理有害气体工艺
        1.4.1 生物过滤器(生物滤池)
        1.4.2 生物滴滤塔
    1.5 生物固定化方法
    1.6 本课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用微生物
        2.1.1 菌种的来源及其生理生化特性
        2.1.2 T.f菌对铁的氧化
    2.2 试验用药品及培养基
        2.2.1 试验用药品
        2.2.2 试验用培养基
    2.3 试验设备及工艺流程
        2.3.1 试验设备
        2.3.2 工艺流程
    2.4 试验测试方法
        2.4.1 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方法
        2.4.2 比浊法测定T.f菌液浓度的原理及方法
        2.4.3 T.f菌活性的测定
        2.4.4 挂膜载体膜增重的测定
        2.4.5 SO_2浓度的测定
第三章 氧化亚铁硫杆菌生长条件的确定
    3.1 细菌的培养
    3.2 生长曲线
    3.3 环境条件对T.f菌生长情况的影响
        3.3.1 温度的影响
        3.3.2 初始pH值的影响
        3.3.3 接种量的影响
        3.3.4 培养基加入量的影响
第四章 T.f固定化与生物滴滤塔启动试验研究
    4.1 塔外挂膜试验
        4.1.1 最佳载体的选取
        4.1.1.1 填料的性能比较
        4.1.1.2 接种次数对不同填料挂膜特性的影响
        4.1.2 培养方式与挂膜效果的关系
        4.1.3 培养箱转速对挂膜效果的影响
        4.1.4 初始pH对挂膜效果的影响
    4.2 反应器内挂膜试验
        4.2.1 循环液中Fe~(2+)的氧化速率与吸光度的相关性
        4.2.2 塔内阻力与挂摸时间的关系
        4.2.3 挂膜过程循环液pH的变化规律
        4.2.4 连续培养挂膜试验
        4.2.5 塔内不同高度生物膜增重测定
        4.2.6 挂膜后反应器阻力特性
        4.2.7 驯化与脱硫启动
    4.3 小结
第五章 生物滴滤塔脱硫试验研究
    5.1 不同条件下脱硫性能试验
        5.1.1 无膜填料酸性喷淋液脱硫试验
        5.1.2 生物滤塔中不同喷淋液脱硫对比试验
        5.1.3 不同供氧方式下脱硫比较试验
        5.1.4 循环液加入 Fe~(3+)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5.1.5 脱硫反应过程中Fe~(3+)的变化
    5.2 脱硫工艺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5.2.1 生物滴滤塔操作方式的确定
        5.2.2 SO_2入口浓度对脱硫效果的影响
        5.2.3 空塔气速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5.2.4 喷淋液中Fe~(2+)浓度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5.2.5 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5.2.6 填料层高度与脱硫效率的关系
        5.2.7 连续运行试验
    5.3 小结
第六章 脱硫机理研究
    6.1 脱硫机理分析
    6.2 传质过程分析
        6.2.1 SO_2的传质
        6.2.2 Fe~(2+)/Fe~(3+)的传质
    6.3 SO_2的氧化
        6.3.1 Fe~(2+)/Fe~(3+)对SO_2的化学催化氧化
        6.3.2 固定化 T.f菌对 Fe~(2+)的生物催化氧化
    6.4 脱硫反应动力学模型
        6.4.1 酶催化反应模型
        6.4.1.1 模型的建立
        6.4.1.2 模型的验证
        6.4.1.3 临界浓度的确定
        6.4.2 稳态下 Fe~(2+)/Fe~(3+)化学催化脱硫反应模型
        6.4.2.1 反应动力学分析及简化处理
        6.4.2.2 脱硫反应模型的建立
        6.4.2.3 模型的验证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半干式喷动床烟气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性能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利用碱渣制备脱硫剂试验及应用研究[D]. 许博. 华北理工大学, 2018(01)
  • [2]采用半干法脱硫工艺锅炉的烟囱选型[J]. 杨建生. 华电技术, 2014(03)
  • [3]多级多尺度烟气脱硫液柱塔的改造与性能测试[D]. 李亮. 青岛科技大学, 2010(05)
  • [4]双喷嘴矩形喷动床不同吸收剂烟气脱硫实验研究[D]. 张永利. 河北工业大学, 2010(05)
  • [5]燃煤电厂半干法烟气脱硫装置中流场的数值模拟[D]. 孙丹.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2010(05)
  • [6]锥底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J]. 张少峰,高聪,陈文义,曹会敏. 化工装备技术, 2008(05)
  • [7]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D]. 高聪. 河北工业大学, 2008(08)
  • [8]喷动床半干法烟气脱硫实验研究[A]. 吴静,张少峰,关雪涛.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 2006
  • [9]双喷嘴矩形导流管喷动床流体力学特性及脱硫性能的研究[D]. 王淑华. 河北工业大学, 2006(08)
  • [10]生物滴滤法脱除烟气中SO2的研究[D]. 王英刚. 东北大学, 2006(12)

标签:;  ;  ;  ;  ;  

半干式喷动床烟气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性能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