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的现况与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杨萌[1](2021)在《功能梯度圆柱壳均匀化转换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些年,功能梯度材料(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简写FGM)圆柱壳在航空航天、潜水器、化工、通信和工程领域等得到推广使用,相应理论研究也成为热点,各国都投入相当大科研资金进行支持。本文的工作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河南省科技攻关基金项目的一部分研究内容,重点研究FGM圆柱壳与均匀材料圆柱壳力学行为的相似性,利用得到的成果来解决其实际工程应用问题,以达到用成熟的均匀材料圆柱壳理论来解决繁琐的FGM圆柱壳问题的目的。经与参考文献数据分析对比,验证本文方法是准确有效的,并且应用便捷,适合工程应用推广。对FGM圆柱壳各种使用条件下的工况进行分析讨论,总结一些有意义的规律,指导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论文首先回顾了均匀材料圆柱壳国内外研究现况,从研究的理论方法、静水压力下固有频率求解、加肋圆柱壳等几个角度进行了总结与归纳,为FGM圆柱壳研究工作开展提供背景材料。接着对FGM材料的诞生、优势、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简单介绍,然后对FGM圆柱壳应用领域国内外研究现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重点在理论研究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列举与分析,最后提出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部分指出由于FGM圆柱壳材料性质在厚度方向连续性变化而表现出与均匀材料圆柱壳结构不同特性,导致FGM圆柱壳力学行为分析比相应均匀材料圆柱壳更为复杂,但是两者使用理论分析方法可以一致,并因此可以进行力学行为对比分析。针对FGM材料与均匀材料在数学和力学模型上相似性,通过数学物理方法让二者建立紧密联系,探究它们之间固有关系,实现FGM圆柱壳宏观力学行为“均匀化”转换计算。对FGM圆柱壳力学行为“均匀化”转换后,避开了繁琐的数学推导过程,简化了计算,同时能够保证足够计算精度,在理论上揭示FGM圆柱壳力学行为共同特性和规律,为FGM圆柱壳宏观力学行为分析提供新的探索途径。第三部分基于Flügge和Love一阶经典薄壳理论,采用波动法振动方程作为振动位移函数,通过分析比较寻找FGM圆柱壳数学模型与均匀材料圆柱壳数学模型之间相似关系,将FGM圆柱壳固有频率求解转化为同样几何尺寸、边界条件及载荷工况下均匀材料求解,实现功能梯度材料固有频率求解的均匀化转换计算。利用相对简单均匀材料圆柱壳力学问题解答来获得相对复杂FGM圆柱壳力学问题解答,避免求解复杂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为工程应用提供便捷公式。对影响FGM圆柱壳自由振动固有频率的各项参数进行算例分析,总结规律。第四部分利用静水压力下FGM圆柱壳与均匀材料圆柱壳力学和数学模型之间相似关系,采用经典Flügge壳体理论,利用成熟的波动法来求解静水压力下FGM圆柱壳自由振动固有频率问题,并给出静水压力下的FGM圆柱壳临界压力求解办法,为FGM圆柱壳无损检测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实际算例,对相同边界下和不同边界条件下,影响静水压力下FGM圆柱壳性能的几何物理参数进行分析总结,得出规律变化曲线,总结经验。第五部分通过对经典壳体Flügge理论、Donnell薄壳理论研究,分析了加肋圆柱壳的振动特性,考虑了壳体的旋转惯性和肋骨在其平面内外的运动,运用均匀化理论,分别采用波动法和能量法推导水下加肋功能梯度圆柱壳振动特征方程,并利用MATLAB求解特征方程得到加肋圆柱壳固有频率。算例分析了静水压力下纵横加肋功能梯度圆柱壳在不同壳体尺寸、材料组分、纵横肋肋骨截面长宽比和肋骨间距等情况下固有频率的变化规律。第六部分鉴于含裂纹均匀材料的裂纹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是含裂纹构件安全性的重要参数,在前几部分FGM薄圆柱壳均匀化研究基础上,探寻FGM圆筒与均匀材料圆筒这两者裂纹尖端应力与应力强度因子之间存在的相似比值关系,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含环状裂纹FGM圆筒的应力强度因子高精度快速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最后部分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并提出了创新点。
张一鸣[2](2020)在《GF/HDPE金字塔点阵结构铺放成型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复合材料点阵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具有比刚度、比强度大的优势,其内部孔隙率大、相互连通,可埋置小型元件、减轻重量等。因此使得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建筑设施、汽车交通、体育器材等诸多领域。本文提出采用热塑性复合材料原位铺放分层固结成型工艺制备金字塔点阵结构的中间芯子,完成热塑性复合材料铺放平台的设计搭建,以复合材料层合板为对象开展铺放工艺参数影响规律的探究,针对自行设计的金字塔点阵构型,利用铺放平台制备金字塔点阵结构,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强度理论预报公式推导和失效破坏模式分析。本文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归纳总结了复合材料点阵结构制备工艺研究现状,介绍了纤维铺放技术和原位固结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明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其次,研究了采用纤维铺放技术和原位固结技术相结合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原位铺放分层固结成型工艺,分析总结热塑性复合材料铺放实验平台的功能要求和基本组成,完成各个组成模块的详细分析和设计,成功搭建满足设计要求的热塑性复合材料铺放平台。然后,以复合材料层合板为对象,结合单因素实验以及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采用短梁法-层间剪切强度测试方法和微观形貌观察开展铺放工艺参数影响规律的探究。结果表明:制件层间剪切强度随成型压力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后下降,随铺放速度的升高而持续下降。确定实验范围内工艺参数的优水平组合为:加热温度430℃,成型压力0.2MPa,铺放速度60mm/min。确定工艺参数对实验测试指标影响主次顺序为:铺放速度的影响最大,压力次之,加热温度影响最小。最后利用热塑性复合材料铺放平台铺放制备金字塔点阵结构中间芯子,并利用胶结技术将面板和芯子粘结成型得到金字塔点阵结构样件,总结形成规范的制备工艺流程,并推导夹芯结构的平压强度理论预报公式,测试了金字塔点阵结构平压强度,得到不同芯子相对密度试件的平压强度值,得知同一构型下芯子相对密度越大其平压性能越好。并通过观察试件破坏现象,总结了不同芯子相对密度金字塔点阵结构的平压载荷失效模式。
戴鑫[3](2020)在《基于模型特征的随形三维打印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熔融沉积工艺、弧焊增材制造工艺成为3D打印技术工艺中最成熟的两种技术,但两种工艺在制造过程中存在两个主要问题:(1)在打印悬空内钩结构时,往往需要添加大量的辅助支撑结构,造成了打印时间和打印材料的双重浪费,但如果打印超过极限临界角的复杂结构时,则会出现无法打印的结果。(2)模型剖切大都采用传统的开源切片软件,剖切模型的纹理结构呈现单向一致性,导致成型件的力学性能较差。因此针对传统制造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模型特征的随形三维打印技术,具体的研究如下:(1)随形三维打印系统运动学方程建立。介绍了随形三维打印技术的成型原理和机械结构特点,在此基础上建立随形三维打印装备坐标系,同时基于图形变换学理论完成随形三维打印系统运动方程的建立。(2)基于模块化理念设计系统硬件控制电路。在电路设计软件中设计外围电路、温控电路、通讯电路以及步进电机驱动电路模块。选用My Printer上位机软件,采用手动编程的方式打印模型验证硬件控制电路的可行性。(3)基于等层切片算法和Z型填充算法完成随形三维打印路径规划软件的设计。路径规划软件包括切片软件和可视化模型软件。切片软件通过平移、旋转工作平台,调整各个子模型的姿态,对各子模型实现旋倾变位剖切;可视化模型软件根据切片软件生成的剖切结果文件,逐步展示工作平台的每一步线性变换,并将每个子模型的轮廓数据,以喷头轨迹的形式动态显示出来。(4)完成随形三维打印系统的搭建,通过实验进行设备的整体性能测试,并与传统熔融沉积工艺成型模型按不同填充率进行分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随形三维成型工艺,可实现超过极限临界角的复杂结构零支撑成型;成型件所承受极限应力值更大,力学性能更强。本文通过多轴控制协同技术,实现了复杂模型结构零支撑的成型技术,提高了成型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通过随形路径规划软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熔融沉积工艺成型件的力学性能,对三维打印技术和旋倾变位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刘淑萍[4](2019)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文中提出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更改变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技术的发展是对过往历史的不断总结与革新,更是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马克思指出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决定了现实财富的创造,是历史的革命性推动力量。随着大步迈向数字社会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信息技术的创新衍生出的“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今最为炙热的话题,并深深地刻画着新时代国民经济的运行方式和发展方向,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一切”的时代。随着制造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再次将制造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先后制定出与新技术相关联的制造业发展战略与坐标定位。2015年全国两会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同年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均指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协同一体化制造技术,突破自主创新促进制造业强国建设;2019年,十三届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互联网+”,积极广泛的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根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指数排名全球第二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子商务市场主体,4G用户渗透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在2019年春晚实现5G网络4K超高清直播后,5G商用已经进入制造业并将大规模推广。截止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人数为8.02亿,手机网民规模7.88亿,占比98.3%,互联网普及率为57.7%。1IDC公司预测2019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可达到486亿美元。2根据42次《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1到5月,我国电子商务平台收入就突破1164亿元,同比增长39%。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我国已经具备抓住新机遇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需求市场以及政策支持,“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推动产业优化的新引擎。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四次工业革命、各国先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相关发展战略进行梳理,立足当前及未来“互联网+”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情况,深入剖析“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遇和升级的必然性;以制造业结构升级规律以及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规律探索为主线,在系统梳理前沿文献基础上,利用历史分析与对比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理与路径,试图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变身制造业强国提供决策的理论基础与政策工具选择。本文围绕“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为主题,从三方面开展研究。第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和作用机理是什么?第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路径是什么?本文在导论部分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评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和存在的不足加以概括。第一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主要通过对相关概念和内涵的理清,对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逻辑关系以及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结构升级和全球价值链升级间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为本文开展研究打好理论基础。本文第二章和第三章通过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必然性,以及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熊彼特指出如果不掌握历史,不具备历史感或历史经验,就不可能理解任何时代(包括当前)的经济现象,3故第二章首先通过对历次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出制造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新工业革命争论与制造业范式演化过程的梳理,总结出历史维度中互联网+制造业升级的历史机遇与面临的挑战。第三章主要对德、美、日三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进行梳理和对比,总结出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发展的共性及关键;并通过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内涵和关键;在此基础上,对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面临挑战进行分析。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第四章首先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根据第二章历史维度总结出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五个要素,结合马克思理论、佩蕾丝技术-经济-制度协同演化模型、罗默经济增长四要素模型以及技术创新动力三元论模型,确定“互联网+”技术驱动力、市场拉动力和政策支撑力所形成的聚合力;其中技术驱动力部分包括“互联网+”技术基础驱动力以及融合驱动力,“互联网+”市场拉动力包括市场规模拉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产生的拉动力和市场竞争激励机制以及淘汰机制产生的拉动力,“互联网+”政策支撑力包括互联网+政务能力以及“互联网+”相关政策的支撑力。其次,通过对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结合产业内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分别从制造业产业结构视角和制造业价值链视角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第五章,首先构建“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31个省“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和分类。其次,在理论分析“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系统GMM计量方法对中国2006-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互联网+”显着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升级。本文的第六章主要探讨“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路径选择。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以及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最后是结论及展望,通过对本文研究结论的总结,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设计。本文的创新点有以下三点:第一,补充和完善“互联网+”相关概念和认识,明晰“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对“互联网+”作为历史发展新机遇予以分析,指出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对我国当前普遍存在的对“互联网+”认识不足和认识不清进行补充和完善。此外,本文通过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与产业升级理论的指导建立“互联网+”技术基础模型和“互联网+”技术融合模型,提出“互联网+”三要素聚合力,对“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和认识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二,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清“互联网+”与制造业发展机遇和挑战基础之上,通过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研究框架,通过历史分析和理论分析提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制造业结构和制造业价值链作用机理的研究提出三驱动链条升级路径,对相关理论基础、作用机理、动力结构以及路径选择等方面展开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拓展,对我国“互联网+”发展以及制造业发展提出参考。第三,补充和完善“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实证研究。本文构建了“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的内生性关系进行研究,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检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的途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互联网+”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随后采用系统GMM方法尽可能减少“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二者之间的内生性来考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汪瑞妍[5](2018)在《E公司PMI硬质泡沫产品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PMI(聚甲基丙烯酰亚胺)硬质泡沫作为复合材料领域中一款理想的夹层结构芯材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轻质的特点被广泛用于诸多行业。作为PMI硬质泡沫的全球主要生产商,E公司最早把旗下的PMI泡沫产品带入中国市场,依靠技术优势和稳定的品质,E公司的PMI泡沫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一度独占鳌头。然而随着国内PMI泡沫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本土厂家开始陆续崛起和成长,对E公司PMI硬质泡沫产品的市场地位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本文针对E公司在当前国内市场所面临的挑战,旨在为其找到适合它在中国市场可持续发展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方案和措施。本文首先进行了外部环境分析,其中包括宏观环境,市场环境和行业竞争环境的分析,了解到E公司PMI泡沫产品所处的外部环境为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其次通过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内部资源和能力,目前营销现状的分析,从中发现了E公司PMI硬质泡沫营销中所拥有的优势和所存在的问题。基于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结合,进一步对E公司PMI硬质泡沫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和重新选择,确立了E公司PMI硬质泡沫未来将以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电子四大领域作为其聚焦市场。同时,依靠成熟供应链和完善质量论证体系,为客户需求市场提供精准产品服务的全球PMI泡沫市场的领导者作为其新的市场定位。接着,根据新的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市场定位,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方面提出改进建议和实施的保障措施。力求聚焦行业特点,深化产品线,形成个性化产品及服务配套,采用成本定价,差异化定价和市场渗透定价相结合的综合定价方式,利用直销加分销结合手段,通过销售、媒体、口碑和公关四大沟通方式,树立良好的企业和产品的品牌形象,为E公司PMI硬质泡沫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增长和长远发展服务。本文的研究可以为E公司PMI硬质泡沫今后的业务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为相关行业人士提供借鉴,力求共同促进复合材料市场以及PMI硬质泡沫产品积极健康地发展和成长。
白惠珍[6](2018)在《基于液相浸渍工艺的SiO2f/PI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远程打击、精确制导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透波和耐高温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已成为推进技术更新的关键材料。本文基于耐高温天线罩的应用背景,针对耐高温透波复合材料,通过材料体系选择和层间增强,制备了二维石英纤维织物增强聚酰亚胺(2D-SiO2f/PI)复合材料和三维石英纤维织物增强聚酰亚胺(3D-SiO2f/PI)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并较为深入的研究了缝合密度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真空辅助浸渍和热压成型工艺制备了2D-SiO2f/PI复合材料。采用一系列技术手段测试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介电性能,研究了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与空气中600°C去胶的石英纤维相比,采用丙酮浸泡去胶的石英纤维具有较高的单丝拉伸强度,且其增强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2D-SiO2f/PI复合材料的孔隙率为0.14%,基体和纤维的原位模量分别为4.7±0.2GPa和64.7±3.0GPa,界面结合强度为93.24±1.97MPa,在8~12GHz波段内的平均介电常数为3.347,平均介电损耗为0.012。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591.9±4.6MPa和18.3±1.5GPa,I型层间断裂韧性为1.18±0.38kJ/m2,抗分层能力差。500°C处理1000s后复合材料失重1.4%,内部出现明显分层,导致8~12GHz波段内的平均介电常数降低至2.984,平均介电损耗为0.011。复合材料500°C实时力学性能显着降低,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为78.5±5.6MPa和7.8±1.6GPa,强度保留率为13.26%。针对2D-SiO2f/PI复合材料抗分层能力差的缺点,采用缝合技术制备得到3D-SiO2f/PI材料,并研究了缝合密度与材料性能的关系。不同缝合密度的3D-SiO2f/PI复合材料孔隙率均低于2%,8~12GHz波段内的平均介电常数约为3.4,平均介电损耗为0.01~0.02。缝合后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模量的略有下降(下降率在23%以内),但I型层间断裂韧性得到提升,其中缝合密度为3mm×3mm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为483.64±50.66MPa,弯曲模量为18.21±0.80 GPa,I型层间断裂韧性值为6.08±0.39 kJ/m2,是未缝合复合材料的5倍。500°C处理1000s后,不同缝合密度的3D-SiO2f/PI复合材料分层现象均有所减缓,其平均介电常数约为3.2~3.4,平均介电损耗为0.02~0.03。不同缝合密度的复合材料500°C实时弯曲强度保留率均有所提升,其中缝合密度为3mm×3mm的复合材料强度保留率提升至20.74%。缝合工艺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实时高温力学性能,提升了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可靠性。
宋忻睿[7](2018)在《C/C与Ti6Al4V钎焊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碳/碳(C/C)复合材料在该领域的应用需求大幅度提升,但是由于C/C在制备复杂构件的过程中受到预制体成形技术、致密化工艺以及机械加工等的限制,制约了其在实际工程上的广泛应用。因此,将C/C与Ti6Al4V进行连接制备成复合构件,能够有效地降低复合构件的重量,提高复合构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率,并且能够进一步扩展C/C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由于C/C与Ti6Al4V之间物化性能差异较大,尤其是两种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与弹性模量相差较大,在钎焊降温过程中钎焊接头界面处会产生较大的残余热应力。针对此问题,本文以降低C/C与Ti6Al4V钎焊接头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达到降低界面间残余热应力,提高钎焊接头的室温和高温抗剪切强度为目标,对不同增强相在钎焊接头中对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系统的研究,揭示了不同体系钎焊接头在钎焊过程中的形成机理和剪切过程中的断裂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采用TiCuZrNi合金粉末钎料钎焊C/C与Ti6Al4V,研究了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钎焊接头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当钎焊温度较低或者保温时间较短时,C/C一侧形成的TiC反应层厚度较薄甚至整体不连续,焊缝中的Ti(s.s)含量较少;当钎焊温度较高或者保温时间较长时,TiC反应层厚度增厚,焊缝中的Ti(s.s)含量增多。在钎焊温度为940℃、保温时间为10min的钎焊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钎焊接头抗剪切强度达到22.3±3.5MPa。碳纤维与钎焊界面平行时,断裂部位主要集中在C/C一侧;当碳纤维与钎焊界面垂直时,断裂部位取决于钎焊工艺参数,当钎焊工艺参数适中时,主要发生在C/C中,当钎焊温度和保温时间过高或者过低时,断裂部位主要在TiC层中。采用TiCuZrNi+碳纳米管(简称CNTs)复合钎料钎焊C/C与Ti6Al4V,研究了不同含量的CNTs对钎焊接头界面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有限元模拟,探讨了钎料中CNTs含量变化对钎焊接头残余应力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当CNTs含量为1wt.%、钎焊温度为940℃、保温时间为10min的钎焊工艺条件下,获得的抗剪切强度达到38.2±2.3MPa。当CNTs含量增加到3wt.%时,生成的TiC颗粒成团聚状,从而导致钎焊接头中有孔洞缺陷的产生,抗剪切强度下降至7.3±4.2MPa。含有1wt.%含量CNTs增强相的钎焊接头在室温—350℃具有优异的抗热循环性能,经过10次热循环后,接头强度保持率为95%;经过30次热循环后,钎焊接头抗剪切强度为20.0±1.3MPa,强度保持率为52.6%。采用TiCuZrNi+石墨颗粒复合钎料钎焊C/C与Ti6Al4V,研究结果表明,当添加的石墨颗粒粒径较大时,由于石墨颗粒自身较厚的层状结构,并不能有效的缓解C/C与钎料界面中的过高残余应力,导致在C/C一侧有裂纹产生,同时焊缝中的石墨颗粒自身也存在着裂纹。当使用含有0.5wt.%含量,50μm粒径大小石墨颗粒的复合钎料时,所获得的钎焊接头抗剪切强度达到25.3±1.6MPa,与未添加增强相的钎焊接头相比有小幅度的提升。采用TiCuZrNi+石墨烯微片(简称GNPs)复合钎料钎焊C/C与Ti6Al4V,实验结果表明钎焊接头室温抗剪切强度随着GNPs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使用含有1wt.%含量GNPs的复合钎料所获得的钎焊接头达到42.2±3.5MPa。过高含量的GNPs会大量消耗钎料中的Ti元素,抑制了钎料与C/C之间的反应,同时GNPs与反应形成的TiC颗粒不均匀地分散在焊缝中,并伴随着团聚的现象产生,导致钎焊接头抗剪切强度下降至10.1MPa±5.7MPa。焊缝中存在适量的GNPs能够有效地抑制裂纹在断裂过程中的扩展。高温剪切实验中,由于钎焊接头在高温环境下相当于进行了一次去应力退火,所以所有的钎焊接头高温抗剪切强度均高于室温抗剪切强度。采用TiCuZrNi钎料和Cu/TiCuZrNi复合钎料钎焊表面Cr改性后的C/C与Ti6Al4V,分别研究了不同钎料形态及Cu箔厚度对钎焊接头的界面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钎焊工艺条件下,采用箔片钎料所获的钎焊接头抗剪切强度要明显的低于使用粉末钎料时所获得的抗剪切强度,这是因为使用箔片钎料所形成的TiC反应层较为致密,抑制了CrC涂层与钎料反应生成TiC并扩展在焊缝中,导致界面之间的残余应力集中,对钎焊接头有不良的影响。采用Cu/TiCuZrNi复合钎料所获的钎焊接头抗剪切强度与Cu箔厚度相关,当Cu箔厚度为40μm时,钎焊接头的抗剪切强度达到39±8.5MPa,钎焊接头的断裂部位主要集中在C/C一侧。而随着Cu箔厚度的增加,钎焊接头中脆性相含量提高以及CrC/TiC复合层厚度的降低是导致钎焊接头的抗剪切响度下降的原因。
胡宇萱[8](2017)在《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文中指出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国军民融合产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其中优化产业布局和调整产业结构是首要任务。随着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军民融合产业也进入了深度发展的关键期,在大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的过程中,明确军民融合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原则与路径,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有利于完善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高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水平和能力,促进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健康发展,最终推动军民融合进一步深度发展,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湖南省是军工资源大省,也是我国军民融合产业的重要发展区域,其产业结构和布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以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为研究对象,在其他学者对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了进一步研究。首先,本文对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所呈现出的特点,归纳了影响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其次,利用园区区位熵法对湖南省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园的布局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投入产出法对湖南省军民融合代表性产业进行了绩效分析;然后,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比较优势、收入弹性、就业情况、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对湖南省军民融合代表性产业进行了结构分析。从综合效益分析的视角对湖南省军民融合代表性产业进行了产业结构高度、产业效益等多方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最后,论文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针对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所存在的问题如产业生产能力不够、市场环境不理想和产业集群数量多但不强等问题提出了改善产业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本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相关问题,丰富了军民融合产业研究的有关内容,为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供了实证依据,并能为其它区域或国家军民融合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借鉴,还能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规划部门和执行部门提供决策指南,有利于推进我国军民融合的深度发展,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9](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提出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赵融,廖金华[10](2016)在《先进材料与工艺在机载导弹上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进材料和工艺在机载导弹中的应用是实现机载导弹优异性能的基础和前提。主要讨论了用于机载导弹的复合材料、高温钛合金、铝锂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等先进材料和近无余量成形、超精密加工等先进工艺的特点以及国内外的发展概况。
二、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的现况与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的现况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功能梯度圆柱壳均匀化转换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工程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圆柱壳研究概况 |
1.2.2 功能梯度圆柱壳研究概况 |
1.3 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及主要工作 |
第2章 FGM圆柱壳均匀化转换计算理论研究 |
2.1 前言 |
2.2 功能梯度材料细观物理力学模型 |
2.3 功能梯度板相似性理论 |
2.4 Levinson梁理论条件下的功能梯度梁相似性推导 |
2.5 FGM圆柱壳均匀化理论数学模型 |
2.5.1 几何和物理描述 |
2.5.2 几何方程 |
2.5.3 物理方程 |
2.5.4 运动方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均匀化转换方法的FGM圆柱壳固有频率计算 |
3.1 前言 |
3.2 运动微分方程 |
3.2.1 Flügge经典薄壳理论 |
3.2.2 Love经典薄壳理论 |
3.3 波动法解微分方程 |
3.3.1 Flügge理论位移运动方程固有频率的波动法求解 |
3.3.2 Love理论位移运动方程固有频率的波动法求解 |
3.4 数值计算及分析 |
3.4.1 正确性和有效性验证 |
3.4.2 影响FGM圆柱壳固有频率因素分析 |
3.5 计算效率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均匀化转换方法水下FGM圆柱壳振动特性分析 |
4.1 前言 |
4.2 运动平衡方程式 |
4.3 波动法解微分方程 |
4.4 耦合声振方程 |
4.5 均匀化转换计算 |
4.6 静水压力下FGM圆柱壳临界压力预测 |
4.7 数值计算及分析 |
4.7.1 正确性和有效性验证 |
4.7.2 影响静水压力作用下FGM圆柱壳固有频率因素分析 |
4.7.3 影响静水压力条件下FGM圆柱壳临界压力因素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静水压力下加肋FGM圆柱壳振动特性分析 |
5.1 前言 |
5.2 环肋水下FGM圆柱壳振动特性 |
5.2.1 基本模型 |
5.2.2 基本假定 |
5.2.3 物理方程(弹性定律) |
5.2.4 环肋FGM圆柱壳运动平衡方程式 |
5.2.5 波动法解微分方程 |
5.2.6 耦合声振方程 |
5.2.7 均匀化转换计算 |
5.3 纵横水下FGM圆柱壳振动特性 |
5.3.1 几何模型 |
5.3.2 理论推导 |
5.4 数值计算及分析 |
5.4.1 正确性和有效性分析 |
5.4.2 影响加肋FGM圆柱壳固有频率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含裂纹FGM圆筒应力强度因子相似性研究 |
6.1 前言 |
6.2 力学模型 |
6.3 理论推导 |
6.3.1 功能梯度材料 |
6.3.2 应力强度因子 |
6.4 算例与讨论 |
6.4.1 裂纹尖端应力分布 |
6.4.2 应力强度因子计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GF/HDPE金字塔点阵结构铺放成型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复合材料点阵结构制备工艺研究现状 |
1.3 纤维铺放技术概述 |
1.4 原位固结技术概述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安排 |
2 热塑性复合材料铺放平台 |
2.1 平台工作原理 |
2.2 平台功能要求与基本组成 |
2.3 平台结构设计与分析 |
2.3.1 速度与轨迹控制模块设计 |
2.3.2 压力施加控制模块设计 |
2.3.3 温度施加控制模块设计 |
2.3.4 其它辅助装置模块设计 |
2.3.5 平台总体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3 工艺参数影响规律探究 |
3.1 热塑性预浸料 |
3.2 自动铺放成型质量影响因素 |
3.3 铺放制件性能评价方法 |
3.3.1 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
3.3.2 微观形貌观测 |
3.4单因素实验 |
3.4.1 成型压力对ILSS性能的影响 |
3.4.2 加热温度对ILSS性能的影响 |
3.4.3 铺放速度对ILSS性能的影响 |
3.4.4 小结 |
3.5正交实验 |
3.5.1 正交实验设计 |
3.5.2 正交实验结果 |
3.5.3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4 GF/HDPE金字塔点阵结构设计和制备 |
4.1 金字塔点阵构型和模具设计 |
4.1.1 金字塔点阵构型设计 |
4.1.2 模具设计 |
4.2 金字塔点阵结构芯子相对密度 |
4.3 金字塔点阵结构制备工艺流程 |
4.3.1 芯子成型 |
4.3.2 面板成型 |
4.3.3 点阵结构胶结成型 |
4.4 金字塔点阵结构的平压性能 |
4.4.1 夹芯结构平压强度的理论分析 |
4.4.2 金字塔点阵结构平压性能测试 |
4.5 金字塔点阵结构平压载荷失效模式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基于模型特征的随形三维打印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1 课题的来源 |
1.2.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况 |
1.3.1 多轴控制3D打印技术发展现况 |
1.3.2 路径规划软件研究现况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随形三维打印装置总体设计 |
2.1 随形三维打印成型技术概述 |
2.1.1 随形三维打印技术工艺原理 |
2.1.2 随形三维打印系统特点及设计原则 |
2.1.3 随形三维打印成型系统运行流程 |
2.2 随形三维打印装置机械系统总体设计 |
2.2.1 多轴运动结构 |
2.2.2 随形3D打印装置坐标系建立 |
2.2.3 图形变换学理论研究 |
2.2.4 变位机运动学方程的建立 |
2.3 随形三维打印装置硬件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2.4 随形三维打印装置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主控制器 |
3.2 微处理器外围电路设计 |
3.2.1 电源电路设计 |
3.2.2 JTAG接口电路 |
3.2.3 复位电路 |
3.3 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
3.4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3.5 步进电机驱动 |
3.6 硬件系统验证 |
3.6.1 上位机界面 |
3.6.2 上位机连接 |
3.6.3 硬件系统实例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随形三维打印的路径规划软件研究与实现 |
4.1 随形三维打印的路径规划软件使用的算法 |
4.1.1 面向随形3D打印技术的数据结构 |
4.1.2 面向随形3D打印的等层切片算法研究 |
4.1.3 面向随形3D打印的Z型填充算法研究 |
4.2 随形三维打印的路径规划软件开发环境 |
4.2.1 软件环境 |
4.2.2 硬件环境 |
4.3 随形三维打印的路径规划软件设计方案与功能分析 |
4.3.1 软件的总体设计方案 |
4.3.2 切片软件的主要功能目标 |
4.3.3 可视化模型模块的功能目标 |
4.4 随形三维打印的切片软件设计与实现 |
4.4.1 模型模块 |
4.4.2 模型变位模块 |
4.4.3 剖切流程模块 |
4.5 随形三维打印的可视化软件设计与实现 |
4.5.1 文件模块 |
4.5.2 视图模块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随形三维打印成型实验及结果分析 |
5.1 系统调试概述 |
5.2 系统工艺参数确定 |
5.3 模型制备实验 |
5.3.1 传统FDM工艺制造过程 |
5.3.2 随型三维打印工艺制造过程 |
5.3.3 对比分析 |
5.4 力学性能测试试验 |
5.4.1 力学性能测试装置 |
5.4.2 拉伸实验过程 |
5.4.3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 |
5.4.4 总结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A 切片程序 |
(4)“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与评述 |
一、“互联网+”与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界定 |
二、制造业升级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二、西方创新理论与产业升级理论 |
第二章 历史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规律归纳研究 |
第一节 工业革命与制造业发展历史经验 |
一、工业革命演进与争论 |
二、制造业结构升级一般规律 |
三、制造业价值链升级一般规律 |
四、制造业竞争力演进一般规律 |
第二节 历史维度下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 |
一、因素一:需求面驱动 |
二、因素二:技术面驱动 |
三、因素三:人力资本面驱动 |
四、因素四:能源机制面驱动 |
五、因素五:制度面驱动 |
第三节 新工业革命与制造业范式选择 |
一、新工业革命浪潮:“互联网+” |
二、制造业范式演化与选择 |
三、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历史机遇 |
四、历史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三章 空间维度下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外国互联网+制造业战略梳理 |
一、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 |
二、各国先进制造业战略关键:“互联网+” |
第二节 《中国制造2025》战略选择 |
一、《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 |
二、《中国制造2025》战略核心与内涵 |
三、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战略机遇 |
四、空间维度下中国互联网+制造业升级面临挑战 |
第四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分析 |
一、三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因理论 |
二、社会总生产模型拓展与“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理论 |
第二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动力因素分析 |
一、动力一:“互联网+”技术基础与技术融合驱动力 |
二、动力二:“互联网+”市场多层次拉动力 |
三、动力三:“互联网+”政策支撑力 |
第三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一: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 |
第四节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作用机理二:基于价值链视角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横向扩张升级作用机理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纵向渗透升级作用机理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价值链跃迁升级作用机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一、“互联网+”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二、“互联网+”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
第二节 “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 |
一、变量定义与数据选取 |
二、模型设定与检验 |
三、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
第一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技术驱动链 |
一、“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开放创新驱动路径 |
二、“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多层次可持续创新驱动路径 |
三、“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协调创新驱动路径 |
第二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市场驱动链 |
一、制造业服务化驱动路径 |
二、“中国质造”和“中国智造”耦合驱动路径 |
三、国家价值链协同发展路径 |
四、链条式一体化管理发展路径 |
第三节 构建“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政策驱动链 |
一、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二、社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三、企业层面的政策优化路径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E公司PMI硬质泡沫产品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问题及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4 基本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概述 |
2.1 市场营销理论演进概括 |
2.2 STP理论 |
2.2.1 市场细分 |
2.2.2 目标市场 |
2.2.3 市场定位 |
2.3 4P理论 |
2.3.1 产品 |
2.3.2 价格 |
2.3.3 渠道 |
2.3.4 促销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政策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市场需求分析 |
3.2.1 市场整体需求分析 |
3.2.2 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
3.3 行业竞争与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3.1 行业竞争总体情况分析 |
3.3.2 现有主要竞争者分析 |
3.3.3 竞争机会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部环境分析 |
4.1 E公司概况 |
4.1.1 E公司企业背景及现况 |
4.1.2 E公司亚北区在华发展情况 |
4.2 E公司PMI产品以及应用领域分析 |
4.2.1 PMI产品 |
4.2.2 发展历史和生产工艺 |
4.2.3 主要产品和应用领域 |
4.2.4 主要性能特点 |
4.3 E公司PMI产品营销现状分析 |
4.4 E公司PMI产品营销中的相应资源、能力及其价值分析 |
4.4.1 PMI泡沫产品仍然是E公司高盈利产品 |
4.4.2 投资重心转移,着眼于打造本土化生产 |
4.4.3 品牌价值高,备受行业肯定 |
4.4.4 全球化研发和技术团队支持 |
4.5 E公司PMI产品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4.5.1 产品方面 |
4.5.2 价格方面 |
4.5.3 渠道方面 |
4.5.4 促销方面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营销战略与策略改进建议 |
5.1 营销战略改进建议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定位 |
5.2 营销策略改进建议 |
5.2.1 产品策略建议 |
5.2.2 价格策略建议 |
5.2.3 渠道策略建议 |
5.2.4 促销策略建议 |
5.3 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3.1 加强与国内研究机构的战略联盟和双赢合作 |
5.3.2 增加研发投入同时对新产品上市时间进行有效管理 |
5.3.3 建立专业团队,完善团队人员配置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全文总结 |
6.2 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基于液相浸渍工艺的SiO2f/PI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耐高温树脂基体 |
1.1.1 氰酸酯树脂(CE) |
1.1.2 双马来酰亚胺(BMI) |
1.1.3 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 |
1.2 耐高温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2.1 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 |
1.2.2 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 |
1.2.3 聚酰亚胺复合材料 |
1.3 树脂基复合材料层间增强方法 |
1.3.1 树脂基复合材料存在的问题 |
1.3.2 缝合式层间增强方法 |
1.4 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
1.4.1 选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与设备 |
2.2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 分析表征 |
2.3.1 流变性能分析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3 热重分析(TGA) |
2.3.4 动态热机械分析(DMTA) |
2.3.5 孔隙率表征 |
2.3.6 SEM分析 |
2.4 性能测试 |
2.4.1 纤维的力学性能 |
2.4.2 纤维和基体的模量 |
2.4.3 界面结合强度 |
2.4.4 弯曲性能 |
2.4.5 层间断裂韧性(DCB) |
2.4.6 介电性能 |
第三章 2D-SiO_(2f)/PI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3.1 聚酰亚胺预聚体的基本性能 |
3.1.1 熔体粘度 |
3.1.2 红外测试 |
3.1.3 耐热性 |
3.1.4 力学性能 |
3.2 石英纤维的预处理 |
3.3 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
3.3.1 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 |
3.3.2 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
3.3.3 复合材料的I型层间断裂韧性 |
3.3.4 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3.4 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性能 |
3.5 复合材料的耐温性能 |
3.5.1 高温热处理对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 |
3.5.2 高温热处理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3.5.3 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3D-SiO_(2f)/PI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4.1 缝合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性能 |
4.1.1 缝合复合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 |
4.1.2 缝合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 |
4.1.3 缝合复合材料的I型层间断裂韧性 |
4.1.4 缝合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
4.2 缝合复合材料的耐温性能 |
4.2.1 高温热处理对缝合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 |
4.2.2 高温热处理对缝合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 |
4.2.3 缝合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C/C与Ti6Al4V钎焊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C/C的应用 |
1.3 C/C的连接研究现状 |
1.3.1 C/C与 Ti及其合金的连接 |
1.3.2 C/C与 Cu及其合金的连接 |
1.3.3 C/C与其他金属的连接 |
1.4 含有增强相的复合钎料 |
1.4.1 碳材料增强相 |
1.4.2 陶瓷增强相 |
1.4.3 金属颗粒增强相 |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C/C与 Ti6Al4V母材 |
2.1.2 钎料 |
2.1.3 其他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钎料润湿性能试验方法 |
2.3.2 Cr改性涂层的制备 |
2.3.3 钎焊接头的制备流程 |
2.4 钎焊接头力学性能测试及微观分析 |
2.4.1 室温力学性能测试 |
2.4.2 高温剪切性能测试 |
2.4.3 抗热循环性能测试 |
2.5 C/C-Ti6Al4V钎焊接头的结构与成分表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TiCuZrNi钎料钎焊C/C与 Ti6Al4V |
3.1 引言 |
3.2 钎焊接头界面特点 |
3.3 工艺参数对接头界面结构的影响 |
3.3.1 钎焊温度对接头界面结构的影响 |
3.3.2 保温时间对接头界面结构的影响 |
3.4 钎焊工艺参数对接头抗剪切强度的影响 |
3.5 钎焊接头的断裂位置及断口形貌分析 |
3.5.1 920 ℃、10min工艺下的接头断裂路径 |
3.5.2 960 ℃、30min工艺下的接头断裂路径 |
3.5.3 940 ℃、10min工艺下的接头断裂路径 |
3.6 钎焊界面的连接机理 |
3.6.1 反应相的热力学分析 |
3.6.2 接头形成的机理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TiCuZrNi+CNTs钎焊C/C与 Ti6Al4V |
4.1 引言 |
4.2 CNTs在 TiCuZrNi中的分散性研究 |
4.3 不同含量CNTs的复合钎料对C/C润湿性研究 |
4.4 复合钎料钎焊C/C与 Ti6Al4V接头组织分析 |
4.4.1 钎焊接头界面特点 |
4.4.2 CNTs含量对C/C/Ti6Al4V接头界面结构的影响 |
4.5 CNTs含量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4.5.1 残余应力分析的基本理论 |
4.5.1.1 热弹性理论基础 |
4.5.1.2 热塑性理论基础 |
4.5.1.3 母材与焊缝组织的材料参数 |
4.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5.3 有限元数值模拟加载计算结果 |
4.5.4 CNTs含量对接头抗剪切性能的影响 |
4.5.5 抗热循环性能 |
4.6 C/C-Ti6Al4V接头断裂机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TiCuZrNi+石墨颗粒/GNPs钎焊C/C与 Ti6Al4V的制备研究 |
5.1 引言 |
5.2 复合钎料的制备 |
5.3 不同含量增强相的复合钎料对C/C润湿性研究 |
5.4 TiCuZrNi+石墨复合钎料钎焊C/C与 Ti6Al4V |
5.4.1 钎焊接头界面特点 |
5.4.2 石墨粒径大小对钎焊接头界面组织的影响 |
5.4.3 石墨粒径对钎焊接头抗剪切性能的影响 |
5.4.4 石墨颗粒粒径大小对钎焊接头断裂行为的影响 |
5.5 使用TiCuZrNi+GNPs复合钎料钎焊C/C与 Ti6Al4V |
5.5.1 钎焊接头界面组织结构 |
5.5.2 GNPs含量对C/C/Ti6Al4V接头界面结构的影响 |
5.5.3 GNPs含量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5.3.1 抗剪切性能 |
5.5.3.2 抗热循环性能 |
5.5.3.3 不同添加相对接头高温力学性能的影响 |
5.6 C/C-Ti6Al4V钎焊接头断裂机制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Cr改性C/C与 Ti6Al4V的连接 |
6.1 引言 |
6.2 TiCuZrNi钎料钎焊Cr C-C/C与 Ti6Al4V的制备研究 |
6.2.1 钎焊接头界面特点 |
6.2.2 钎料形态对接头微观结构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6.2.2.1 钎料形态对接头界面结构的影响 |
6.2.2.2 钎料形态对接头抗剪切性能的影响 |
6.3 Cu/TiCuZrNi钎焊Cr-C/C与 Ti6Al4V的制备研究 |
6.3.1 钎焊接头界面结构 |
6.3.2 Cu箔厚度对Cr-C/CTi6AlV4 钎焊接头的影响 |
6.3.2.1 Cu箔厚度对接头界面结构的影响 |
6.3.2.2 不同厚度的Cu箔对接头抗剪切强度的影响 |
6.4 Cr-C/C-Ti6AlV4 接头的形成机理 |
6.4.1 采用TiCuZrNi的钎焊接头形成机理 |
6.4.2 采用Cu/TiCuZrNi的钎焊接头形成机理 |
6.5 Cr-C/C/Ti6AlV4 接头的断裂机制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综述 |
1.2.1 关于军民融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关于产业布局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1 国外研究现状 |
1.2.3.2 国内研究现状 |
1.2.4 关于湖南省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研究现状 |
1.2.5 关于典型发达国家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
1.2.6 关于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的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3.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军民融合与产业发展理论 |
2.1 军民融合的相关理论 |
2.1.1 军民融合与军民深度融合 |
2.1.2 军民融合的动力机制 |
2.1.3 军民融合的基本类型 |
2.2 产业布局优化的相关理论 |
2.2.1 产业布局 |
2.2.2 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
2.2.3 区域空间发展理论 |
2.2.4 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 |
2.3 区域分工与合作理论 |
2.3.1 区域分工的定义及必要性 |
2.3.2 关于区域分工的比较优势理论 |
2.3.3 技术进步对动态比较优势的促进作用 |
2.4 区域主导产业的相关理论 |
2.4.1 区域主导产业的相关概念 |
2.4.2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
2.4.3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
2.4.4 区域主导产业的评价方法 |
2.5 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理论 |
2.5.1 产业结构调整 |
2.5.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2.5.3 区域主导产业与经济增长 |
第三章 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历程和政策 |
3.1 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基本历程 |
3.1.1 军民结合阶段(1950——1978 年) |
3.1.2 军转民阶段(1978——1998 年) |
3.1.3 军民融合阶段(1998——2007 年) |
3.1.4 军民深度融合阶段(2008 年至今) |
3.2 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
3.2.1 税收政策 |
3.2.2 用地政策 |
3.2.3 要素政策 |
3.2.4 财政政策 |
3.2.5 金融政策 |
第四章 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空间布局与集聚 |
4.1 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集聚现状 |
4.1.1 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基地 |
4.1.2 各产业基地的基本情况 |
4.2 军民融合产业园的集聚程度及其经济效益 |
4.2.1 军民融合产业园的集聚程度 |
4.2.2 军民融合产业园的经济效益 |
4.2.2.1 湖南省航空航天产业技术产出绩效变化情况分析 |
4.2.2.2 湖南省航空航天产业技术产出绩效变化情况总结 |
4.3 军民融合产业园布局与集聚存在的问题 |
4.3.1 空间规划方面的问题 |
4.3.2 产业布局方面的问题 |
4.3.3 产业集群力方面的问题 |
4.4 军民融合产业园布局与集聚的优化建议 |
4.4.1 科学规划产业园 |
4.4.2 优化产业园布局 |
4.4.3 增强产业园集群力 |
第五章 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
5.1 军民融合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和优化 |
5.1.1 十大军民融合产业基本情况 |
5.1.2 湖南省军民融合主导产业评价 |
5.1.3 湖南省军民融合主导产业优化 |
5.2 综合效益视角下的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结构调整 |
5.2.1 产业结构高度分析 |
5.2.2 产业区位熵值分析 |
5.2.3 产业效益分析 |
5.2.4 产值和就业比重分析 |
5.2.5 综合效益视角下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总结 |
第六章 完善产业布局与调整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
6.1 提高军民融合产业集聚水平 |
6.1.1 统筹推进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 |
6.1.2 加强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的建设 |
6.2 提升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
6.2.1 健全军地信息共享机制 |
6.2.2 完善产业科研体制 |
6.3 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和项目的引领作用 |
6.3.1 培育和优化主导产业 |
6.3.2 强化产业支撑和配套 |
6.4 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园区优化升级 |
6.4.1 优化产业园区布局 |
6.4.2 推动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
6.5 优化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的体制 |
6.5.1 完善政府对军民融合产业支持的管理服务体制 |
6.5.2 建立有利于军民融合产业的市场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
6.6 完善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建设的机制 |
6.6.1 构建基于产业价值链网络结构为基础的产业园区建设扶持政策 |
6.6.2 健全其它企业融入到军民融合产业园的激励措施 |
6.6.3 优化军民融合产业园发展的监督管理机制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总结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10)先进材料与工艺在机载导弹上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可用于机载导弹的先进材料 |
1.1 先进复合材料 |
1.1.1 树脂基复合材料 |
1.1.2 金属基复合材料 |
1.1.3 陶瓷基复合材料 |
1.2 轻质高强的金属材料 |
1.2.1 高温钛合金 |
1.2.2 铝锂合金 |
1.2.3 金属间化合物 |
2 用于机载导弹结构的先进工艺技术 |
2.1 近无余量成形技术 |
2.1.1 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 |
2.1.2 熔模精密铸造技术 |
2.2 超精密加工技术 |
3 结束语 |
四、航天先进复合材料的现况与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功能梯度圆柱壳均匀化转换计算理论及应用研究[D]. 杨萌. 河南科技大学, 2021
- [2]GF/HDPE金字塔点阵结构铺放成型工艺研究[D]. 张一鸣.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模型特征的随形三维打印控制系统研究[D]. 戴鑫.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4]“互联网+”促进制造业升级机理与路径研究[D]. 刘淑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8)
- [5]E公司PMI硬质泡沫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 汪瑞妍.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6]基于液相浸渍工艺的SiO2f/PI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D]. 白惠珍.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7]C/C与Ti6Al4V钎焊连接工艺及机理研究[D]. 宋忻睿.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8]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D]. 胡宇萱.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 [9]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10]先进材料与工艺在机载导弹上的研究与应用[J]. 赵融,廖金华. 航空制造技术, 2016(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