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组心肌营养素-1对成年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神经元存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汲长蛟[1](2018)在《脑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坐骨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周围神经损伤是骨科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最常见的是外伤直接导致的神经损伤。周围神经系统拥有内源性的修复和再生潜力,严重的外周神经的断裂导致轴突变性和中枢神经元死亡,实现局部神经组织再生和功能重建依然十分困难。神经损伤后,显微外科直接缝合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当神经缺损段距离过长时就需要自体神经移植或者人工神经导管桥接修复。周围神经修复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和分子调节过程,单纯的手术修复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手术修复损伤周围神经虽然实现了局部的重新连接,但残留的神经疼痛,远端神经功能恢复不良,给患者个人带来深远的影响,给正常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当前干细胞治疗在再生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干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应用也展示出巨大的潜力。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显示大脑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CDNF)具有中脑神经元保护作用;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中,直接应用慢病毒载体过表达CDNF可以改善大鼠下肢功能的恢复。当前任何一种方法的单独应用都无法满足损伤神经功能重建的要求,联合治疗为神经再生提供了新的方向。研究目的:本实验通过首先提取并鉴定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使用慢病毒载体转染,建立能持续表达CDNF的细胞载体。在大鼠的坐骨神经桥接模型中局部应用干细胞治疗载体,探讨联合应用人工胶原导管和转染脑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基因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治疗策略对损伤局部神经的再生,中枢神经元的存活和远端靶器官的影响,评估联合治疗策略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研究方法:体外实验(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鉴定取成年大鼠的双侧股骨,使用骨髓腔冲洗提取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培养的第三代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鉴定CD29和CD90的表达。(2)慢病毒载体的转染与检测取生长良好的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包含CDNF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观察转染细胞状态,培养2周,使用Western blot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DNF的蛋白表达。体内实验(1)制作大鼠神经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应用转染CDNF的慢病毒载体的大鼠MSCs于神经损伤模型中,观察胶原导管联合CDNF对坐骨神经修复的影响。(2)检测CDNF在大鼠坐骨神经中的表达4周后,取桥接区域远端lcm的坐骨神经,液氮保存,Western blot检测各组CDNF的表达量。(3)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坐骨神经逆行示踪12周后,每组大鼠随机取4只并增加3只正常大鼠为对照在神经桥接区域远端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神经逆行示踪。再生效果评价(1)坐骨神经新生段的组织学分析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取神经再生段染色S100和NF200,光镜下形态学分析显示桥接区域髓鞘和轴突的再生。(2)电镜分析导管和再生神经的局部结构在术后8、12周,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人工胶原导管,监测导管在体内的降解;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再生段,定量分析再生轴突数量和髓鞘厚度。(3)中枢存活神经元的计数HRP逆行示踪术后3天,取大鼠脊髓L4-5染色后,对HRP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4)坐骨神经指数(SFI)检测术后2、4、6、8、10、12周,对大鼠进行步态记录,并分析大鼠足迹,计算SFI。(5)腓肠肌的恢复检测在术后4、8周,取术侧和正常侧腓肠肌称重,计算肌肉比值。固定肌肉组织进行Masson染色,检测腓肠肌的恢复。研究结果:(1)大鼠MSCs同时表达CD29和CD90.重组CDNF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大鼠MSC培养2周后CDNF蛋白表达量增加,对照组未检测到CDNF蛋白。(2)在手术后4周,在CDNF-MSCs应用组CDNF蛋白表达量增加,而应用LV-MSCs,MSCs和DMEM组表达量较低。(3)在4周和8周和12周时间点,扫描电镜显示胶原神经导管在大鼠体内逐渐降解,管壁的厚度随时间逐渐变薄。(4)在手术后4、8和12周时间点,相对于LV-MSCs组、MSCs组和naive组CDNF-MSCs组的S100和NF200免疫组化显示在形态学上表现出更好的神经再生。(5)在8周和12周时间点,透射电镜下CDNF-MSCs组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坐骨神经指数,显示出良好的髓鞘成熟度。(6)SFI的分析结果显示CDNF-MSCs应用组,大鼠后肢神经功能出现明显的恢复。(7)HRP神经逆行示踪结果显示,CDNF-MSCs应用促进了损伤后中枢神经元的存活。(8)在术后8周和12周,相对于No repair组,LV-MSCs组,MSCs组和DMEM组,CDNF-MSCs应用组肌肉湿重明显增加。CDNF-MSCs组的肌肉湿重比值显着优于No repair 组,LV-MSCs 组,MSCs 组和 DMEM 组.研究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神经导管内应用结合重组CDNF慢病毒载体的MSCs,具有多重治疗效果:(1)在神经损伤的局部可以有效促进损伤局部的轴突和髓鞘的再生,提高髓鞘的成熟度;(2)在脊髓,可以保护中枢运动神经元的存活;(3)在损伤神经远端靶器官,可以明显减轻腓肠肌的萎缩;(4)明显提高大鼠损伤侧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神经导管与CDNF基因治疗和细胞治疗联合起来为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姜南[2](2014)在《大鼠坐骨神经横断后近远端神经基因表达和生物学进程分析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日益增多。与中枢神经损伤不同,周围神经损伤后,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再生能力。而这种自发再生的过程受到周围神经细胞多种分子基因水平的调控。早期人们更偏向于形态学研究,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近阶段的研究发现了很多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具有再生调节能力的基因。而目前,尚缺乏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近、远端基因的数量及功能方面动态综合的研究,以及对比研究。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离断的模型,对其近远端基因所反映的生物学进程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加以对比。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分子调控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材料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150只,根据坐骨神经离断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6组,分别在第0天、4天、7天、14天、21天、28天处死大鼠,并在离断点近、远端分别取0.5厘米坐骨神经片段用于生物学分析。Trizol提取总RNA,制备基因表达芯片,每个时间点重复三次,运用相关软件对芯片数值进行标准化分析。并通过T检验对离断后不同时间点与空白对照组(0天)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选取p<0.05,fold change>2的基因作为统计学分析有差异显着性的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我们应用DAVID在线软件的Gene Ontology (GO)的分析功能,对近远端差异基因所反映的刺激反应、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凋亡、轴突再生和导向、髓鞘生成、细胞外基质、信号转导和蛋白激酶活性共11个生物学进程进行生物学表达分析,观察相关差异基因在这11种生物学进程中的表达趋势变化,并对近远端的不同进行分析总结。为了验证本实验基因芯片的准确性,选取4个已知对周围神经有调控作用的基因,分别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分析以及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从分子、蛋白、形态三个方面分别验证。研究结果:基因芯片分析结果显示,在坐骨神经近端片段,在7天时,上调基因表达最多,在4天后,下调基因表达稳定,在14天后两者基本维持同一水平,总体数量上上调基因表达占优势。在坐骨神经远端片段,在7天时,上调基因表达最多,而下调基因表达随着时间越来越多,两者总体水平基本相当。在生物学进程方面,刺激反应、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凋亡、轴突导向和再生、髓鞘生成、细胞外基质、信号转导和蛋白激酶活性这11个可概括周围神经再生性变化的生物学特性,在近远端每个时间点都有其各自特异性的变化,而这些都与我们已知的周围神经再生的过程基本一致。研究结论:1、在大鼠坐骨神经离断的模型中,在近端片段,上调基因总体占优势,而远端片段两者总体数量基本相当;无论是近端片段还是远端片段,都在同一时段(7天)具有最多的上调表达,而后两者表达趋势相反。2、在生物学进程方面,刺激反应、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凋亡、轴突导向和再生、髓鞘生成、细胞外基质、信号转导和蛋白激酶活性这11个生物学特性相关的差异基因最大值和正负向调控的最大差值大多数在第7天出现,它们在近远端每个时间点都有其各自特异性的变化,互有关联,组成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调控网络。3、根据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Western Blot蛋白印迹分析以及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基因芯片的准确性真实可靠。
辛泽团,刘湘泽,张明进,李伟,陈伯华,马学晓[3](2013)在《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保护PC12细胞和许旺细胞的可能性》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外周神经损伤后的很短时间内,神经和肌肉已经开始发生不可逆的退变。如何延缓外周神经损伤后的退变过程,并创造一定的微环境作为其恢复的基础。目的:探讨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保护PC12细胞和许旺细胞的作用。方法:获得并培养许旺细胞和PC12细胞,分别进行完全培养基培养、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和50℃高温培养,心脏营养素1组中加入一定量的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溶液,对照组中加入等量无菌DMEM溶液培养24 h。应用CCK-8比色法测定PC12细胞和许旺细胞的存活率,乳酸脱氢酶试剂盒测定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浓度,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与结论:加入心脏营养素1后PC12细胞和许旺细胞存活率明显增高,乳酸脱氢酶释放量、丙二醛浓度明显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着增加。证实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能够明显减轻缺血和热应激刺激对PC12细胞和许旺细胞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心脏营养素1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了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有关。
李莎莎[4](2013)在《腺病毒介导的心肌营养素-1 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方向分化及存活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体外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 Adv-EGFP-CT-1(重组心肌营养素-1腺病毒)转染rBMSCs,观察CT-1对rBMSCs向神经方向分化的作用及对其存活的影响。方法:(1)培养及鉴定rBMSCs: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rB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记性蛋白。(2)Adv-EGFP-CT-1转染rBMSCs:将Adv-EGFP-CT-1分别以感染复数(MOI)为100、200、300、400PFU/细胞转染rBMSCs,于转染后24h、48h、72h、96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率,流式细胞术鉴定其最佳MOI及最佳时间点(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所得)转染率。同时于转染后24h、48h、3d、10d应用Real-timePCR检测转染后rBMSCs表达CT-1mRNA的情况、应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rBMSCs表达CT-1目的蛋白的情况,确定CT-1蛋白表达最强的时间点。(3)观察CT-1对rBMSCs向神经方向分化的作用:将rBMSCs分为以下4组:对照组、Adv-EGFP(重组腺病毒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转染组(Adv-EGFP转染rBMSCs, MOI为200PFU/细胞)、Adv-EGFP-CT-1转染组(Adv-EGFP-CT-1转染rBMSCs, MOI为200PFU/细胞)及诱导剂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予神经分化诱导,于诱导后5h、3d、7d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各组Nestin、NeuN、GFAP的表达。(4)观察CT-1对rBMSCs神经分化过程中细胞存活的影响:于诱导后5h、24h、48h DAPI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早期凋亡率;于诱导后5h、3d、7d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1) rBMSCs的培养及鉴定。rBMSCs原代细胞7天左右可以传代,第三代(P3)得到纯化,流式细胞术鉴定CD29、CD90、CD45的阳性率分别是99.27%、93.43%、1.46%。(2)Adv-EGFP-CT-1的转染率。其转染率随MOI及时间的改变而变化,MOI为200PFU/细胞、转染后48h达高峰(转染率为87.05%±0.95%);Adv-EGFP-CT-1转染rBMSCs后CT-1mRNA的表达:转染后24hCT-1mRNA的相对表达量(423.42±11.61)均高于其他时间点(48h、3d、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3d、10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v-EGFP-CT-1转染rBMSCs后CT-1目的蛋白的表达:转染后48h,CT-1荧光强度达到最强(11.44±1.44),与24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d、10d相比荧光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CT-1对rBMSCs向神经方向分化的作用。诱导处理后,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显示类神经细胞样形态改变,其中CT-1组此变化最明显;诱导后5hNestin的阳性率最高,其中CT-1组的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各组(86.31%±4.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5h CT-1组NeuN、GFAP即有少量表达,随后NeuN、GFAP阳性率逐渐升高,至第7d时阳性率最高,其中,CT-1组各时间点NeuN、GFAP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CT-1对rBMSCs神经分化过程中细胞存活的影响。CT-1组及对照组,细胞核大部分为淡蓝色圆形或椭圆形,而空病毒组及诱导剂组出现较多凋亡细胞核;诱导后各时间点,CT-1组及对照组早期凋亡率较空病毒组及诱导剂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不同时间点,CT-1组及对照组存活率均高于空病毒组及诱导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可以获得纯化的rBMSCs;(2) Adv-EGFP-CT-1可以有效地转染rBMSCs, CT-1可在rBMSCs中高效长期表达;(3)CT-1可以促进rBMSCs向神经方向分化;(4)CT-1修饰的rBMSCs,联合神经诱导剂,为rBMSCs向神经方向分化提供可行的诱导方法;(5)CT-1可以维持rBMSCs神经分化过程中细胞的存活。
吴炎蓁[5](2011)在《电针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中bFGF、BDNF、CNTF、NGF表达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进行电针治疗,利用肌肉-坐骨神经-脊髓的传导通路,观察神经生长类因子的变化规律,探讨电针对神经损伤后修复的作用机理研究。【方法】首先将80只大鼠利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24只、模型组24只、模型对照组16只、电针组16只。造模方法为坐骨神经夹持损伤造模,首先麻醉后切开皮肤、肌肉钝性分离、暴露坐骨神经,持针器满扣夹持,持续时间5s,造成长2 mm的损伤点,然后逐层消毒缝合。干预手段采取损伤侧环跳、殷门、阳陵泉、承山四穴进行电针治疗,电流2mA,频率为2/100Hz,疏密波。分三次取材,第一次取材于造模后7天,第二次取材为电针治疗10天后,第三次取材为电针治疗20次后。于取材前开展行为学检测,包含斜板试验、热痛阈试验;称肌肉湿重、对肌细胞直径进行测量;取脊髓部份进行免疫组化定性半定量观察。【结果】1行为学观察情况斜板试验在电针治疗10次后,电针治疗组其测量角度大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且电针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20次后依然是电针治疗组角度大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经过电针治疗后下肢肌力有增强趋势。耐痛阈试验经过电针治疗10天后电针治疗组痛觉刺激时间小于模型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而电针治疗20天后电针治疗组小于模型对照组,同样无统计学意义,表明经过电针治疗后有改善趋势.2肌肉修复情况腓肠肌湿重经电针治疗10次后电针治疗组腓肠肌湿重大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而电针治疗20次后同样是电针治疗组大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有升高趋势但不明显,说明电针治疗有防止肌肉萎缩的作用。肌细胞直径经电针治疗10次后电针治疗组腓肠肌直径大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电针治疗20次后电针治疗组依然优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其中电针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电针有防止肌细胞直径萎缩的作用。3免疫组化组间比较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染色的方式测定各项神经生长类因子在脊髓中的含量。3.1 bFGF免疫组化光密度分析经电针治疗10天后可见电针治疗组光密度大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其中电针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经电针治疗20次后同样是电针治疗组优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其中电针组和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电针有增强bFGF表达作用。3.2 NGF免疫组化光密度分析经电针治疗10天后可见电针治疗组光密度大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且电针治疗组对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经电针治疗20次后同样是电针治疗组优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电针具有增强NGF表达的作用。3.3 BDNF免疫组化光密度分析经电针治疗10天后可见电针治疗组光密度大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以及正常组,且电针治疗组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于治疗20次后,光密度分析结果为模型组最大、电针治疗组次之、正常组再次之、最后是模型对照组,无明显规律存在。表示电针治疗对BDNF的最有效作用时间段在电针治疗10次后。3.4 CNTF免疫组化光密度分析经电针治疗10天后可见电针治疗组光密度大于模型组和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于电针治疗20次后电针治疗组表达水平在各组中最低,表示电针治疗对CNTF最具有影响的时间段在电针治疗10次后。【结论】1电针治疗对大鼠患侧下肢肌力有增强作用。2电针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耐痛阈有改善趋势。3电针治疗对大鼠肌细胞直径有防止萎缩作用;同样在腓肠肌湿重上可见经电针治疗后肌肉重量有增加趋势。4电针治疗对大鼠bFGF、BDNF、CNTF、NGF有增强其表达的作用,以此来增强神经损伤后修复的作用。
曹剑[6](2011)在《巴西苏木素促进小鼠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巴西苏木素在体内、外实验中对Balb/c小鼠免疫机能的影响,探讨Balb/c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巴西苏木素抑制免疫反应及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细胞实验选用Balb/c小鼠的脾细胞,并在不同浓度巴西苏木素及苏木乙醇提取物(SME)干预下观察淋巴细胞转化能力;体内实验应用Balb/c小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通过免疫组化、Real-time PCR、Western-blot以及TUNEL技术观察应用巴西苏木素后GAP-43、NF-kB的变化,坐骨神经脱髓鞘程度,有髓神经纤维再生数目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观察到巴西苏木素可以显着抑制Balb/c小鼠T/B淋巴细胞转化能力;通过体内实验观察到巴西苏木素可以降低损伤局部及实验动物体内的细胞免疫强度,抑制NF-kB的过度表达,促进GAP-43的表达,降低损伤及修复再生过程中坐骨神经的脱髓鞘程度和神经元的凋亡数目,同时增加了有髓神经纤维再生数目,并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恢复。结论:体外细胞实验说明巴西苏木素能明显抑制Balb/c小鼠的免疫机能;体内实验说明周围神经损伤后体内产生一系列免疫变化,而巴西苏木素可以降低神经损伤引发的免疫反应的强度,减少免疫反应引起的继发性神经损害,从而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及功能恢复。
汪福洲[7](2011)在《脊髓MIF介导疼痛病理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疾病的发生发展几乎总是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发生。尽管已有多种药物和方法可用来进行疼痛治疗,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寻求新的疼痛调节因子并进行干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伤害性刺激或神经损伤诱导的炎症免疫反应与疼痛发生发展关系密切。MIF是参与几乎所有炎症性疾病过程的促炎性细胞因子,有研究提示MIF是神经损伤后再生与功能恢复的重要参与者。鉴于神经损伤与疼痛之间的因果联系,推测MIF可能在疼痛发生发展过程起着敏化神经及降低痛阈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建立急性炎症性疼痛和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鞘内给药MIF互变异构酶小分子抑制剂ISO-1观察疼痛阈值变化与脊髓MIF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MIF介导疼痛病理发生的可能信号活化机制。这为疼痛治疗潜在干预靶点提供线索,并为MIF相关疼痛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整个研究分为如下三个部分:一.MIF参与福尔马林诱导急性炎症性疼痛阈值的调节及其机制通过福尔马林诱导炎症性疼痛模型大鼠鞘内给药不同剂量MIF小分子抑制剂ISO-1,发现福尔马林诱导的二相疼痛行为学改善呈现ISO-1剂量依赖性变化。伴随着福尔马林诱导疼痛行为学变化,大鼠脊髓背角MIF及其受体CD74蛋白表达呈现时间依赖性上调特征;同时脑脊液MIF水平在福尔马林注射后第二时相后期显着增加;而ISO-1的应用使得脊髓背角MIF及CD74表达下调,这说明脊髓MIF水平的变化参与福尔马林诱导炎症性疼痛的发生发展。在此基础上,应用蛋白印迹技术发现ISO-1可以显·着抑制ERK、p-p38 MAPK及NR2B表达;而ERK与p38 MAPK抑制剂又可显着下调NR2B蛋白表达,这说明ERK-p38 MAPK-NR2B信号通路的活化参与了MIF介导福尔马林诱导炎症性疼痛的病理发生过程。进一步地,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脊髓背角MIF、CD11b、CD3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MIF与CD11b共表达于脊髓背角,这说明福尔马林诱导炎症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MIF高表达来源于脊髓小胶质细胞。为了证明抑制MIF互变异构酶活性与抑制其生物活性等效,即鞘内ISO-1的应用是否有效抑制MIF生物活性,本研究以多巴铬甲酯为互变异构酶活性检测工具,进行了MIF互变异构酶活性与MIF生成之间的相关性观察,结果显示ISO-1抑制MIF互变异构酶活性的作用与抑制MIF生成的作用一致,从而证明选择MIF互变异构酶小分子抑制剂作为MIF相关性疼痛治疗与药物开发切实可行。二.MIF参与CCI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阂值变化的调节及其机制通过建立CC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模型,发现损伤神经同侧脊髓背角MIF高表达同时,机械刺激疼痛阈值下调程度与热源刺激疼痛潜伏期缩短水平呈现时间依赖性关系;并伴随产生刺激诱发脊髓放电振幅增加及刺激结束后脊髓放电趋于正常化时间延长;不仅如此,脑脊液MIF水平呈现时间依赖性增加特征,而鞘内应用不同剂量ISO-1后机械与热刺激疼痛行为学改善则呈现剂量依赖性关系,其效果与MIF Ab相似,这说明MIF参与并调节CCI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阈值变化。进一步发现脊髓背角CD74表达与MIF呈相似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发现MIF与NeuN共表达,而CD74与CD11b共表达,这说明CD74在CCI诱导的疼痛病理过程中伴随MIF发生相应的表达变化,但MIF的产生与作用靶位不在同一细胞,从而使得MIF成为一个穿梭于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之间的疼痛敏化介质。在此基础上发现脊髓背角p-p44/42 MAPK及下游反应蛋白IL-8与NR2B表达及脑脊液PGE2水平在CCI小鼠显着升高,而鞘内ISO-1可有效降低p-p44/42 MAPK及其效应分子的水平;同时应用p44/42 MAPK抑制剂后小鼠机械性和热源性刺激疼痛阈值变化与ISO-1产生的效果相同,这提示p44/42 MAPK信号通路及其下游效应分子在MIF介导CCI疼痛模型小鼠中被活化,从而参与痛阂调节。为了进一步论证MIF在CCI疼痛模型小鼠痛阈变化中的作用,以MIF-1-小鼠建立CCI疼痛模型,发现MIF基因敲除后机械性和热源性疼痛阈值较野生型(Wild-type, WT)小鼠显着上移,其脊髓背角CD74、p-p44/42 MAPK、IL-8、NR2B表达显着下调,脑脊液PGE2水平显着降低,从而为MIF参与CCI诱导疼痛阈值调节提供了佐证。在此基础上正常小鼠鞘内给药rMIF后发现机械和热源刺激疼痛阈值下调,而p44/42 MAPK抑制剂可预防rMIF引起的痛阈变化,相应地脊髓背角IL-8及NR2B表达表现出与疼痛变化一致的改变,从而论证了CCI诱导小鼠痛阈的下调与脑脊液MIF的增加相关,说明脑脊液MIF与脊髓背角MIF在CCI诱导的疼痛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联合协同的作用。最后,通过培养的小胶质细胞观察了ISO-1抑制MIF互变异构酶活性的作用及rMIF的互变异构酶活性。三.MIF活化培养的离体脊髓小胶质细胞通过离体脊髓小胶质细胞培养,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作为炎症发生及相应炎性介质释放的参照,rMIF刺激培养小胶质细胞发现rMIF诱导环氧化酶2 (Cyclooxygenase 2, COX 2)及微粒体前列腺素E2合酶-1(Microsomal prostaglandin E2 synthase, mPGES-1)活化,从而引起PGE2合成增加,而且呈现rMIF剂量依赖性变化;这种rMIF引起的炎症级联反应可以被ISO-1所抑制。在此基础上,发现p38与p44/42 MAPK信号传导通路活化参与调控rMIF引起COX 2/mPGES-1/PGE2级联反应。这说明外源性MIF自身即可活化小胶质细胞产生类似LPS诱导的炎症反应。综上所述,脊髓MIF在急性炎症性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病理发生过程中通过不同的信号活化通路起着疼痛阂值调节的作用,这种作用的发挥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炎症级联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鞘内给药MIF互变异构酶小分子抑制剂,论证了应用MIF酶活性抑制剂进行其生物活性抑制的可行性,进而为MIF相关疼痛干预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数据。
徐明珠[8](2010)在《再次修复远侧吻合口促进神经移植后轴突再生的研究》文中提出周围神经缺损的修复是外科领域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尽管许多学者对异体神经移植、异种神经移植、非神经组织材料替代移植、组织工程人工神经移植修复神经缺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自体神经移植仍是目前临床用于修复神经缺损的首选方法。然而,自体神经移植特别是长段神经移植后,临床疗效仍不尽人意。长段移植神经的血供、移植神经周围的瘢痕组织、跨越两个吻合口对神经再生的影响等因素,是目前许多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关于远侧吻合口与近侧吻合口在影响神经再生方面的作用有何不同?依据神经再生的速度,择期切除远侧吻合口并进行重新吻合后,对促进再生轴突跨越远端吻合口的作用如何?择期切除远侧吻合口,对相关感觉、运动神经元功能状况的影响如何?国内外相关研究少见。作为阐明上述问题系列研究的一部分,本课题采用大鼠坐骨神经原位移植模型,应用免疫组化、RT-PCR、Western-blot等技术,观察神经吻合口内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变化;观察择期切除远侧吻合口再修复后,相关感觉、运动神经元内AChE、ACP、BDNF的表达变化。以明确远侧吻合口瘢痕增生的情况;明确择期切除再吻合后瘢痕组织与神经轴突再生的状况;明确择期切除远侧吻合口,对相关感觉、运动神经元部分功能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1、择期切除移植神经的远侧吻合口再吻合后,术后4w时,实验组与对照组I型和III型胶原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8w时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择期切除移植神经的远侧吻合口再吻合后,实验组运动神经元内AChE、ACP损伤性反应依然存在,但与对照组相比损伤反应减轻,差异具有显着性。3、择期切除移植神经的远侧吻合口再吻合后,BDNF在相应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再次出现表达高峰,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1、择期切除移植神经的远侧吻合口再吻合后,明显减轻了远侧吻合口瘢痕组织的增生,有利于再生轴突跨越远端吻合口。2、择期切除移植神经的远侧吻合口再吻合后,尽管相应运动神经元仍存在酶学指标的损伤性反应,但其损伤程度明显减轻。3、择期切除移植神经的远侧吻合口再吻合后,相关感觉、运动神经元内促进轴突再生的能力再次得到激活和增强。
陈超[9](2009)在《CT-1/TTC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与靶向神经元逆向运输及神经营养活性鉴定》文中研究指明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给个人、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医疗、心理和经济负担的突发性事件。大量的研究证明,成年哺乳动物只有外周神经可以再生,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不能再生。与外周神经和胚胎CNS相比,损伤轴突不能再生的主要原因是:残存成熟神经元内在的再生能力下降;CNS微环境中存在轴突生长抑制因子;胶质细胞增生形成的瘢痕阻碍轴突生长。近年来研究证明,当提供适当的条件后CNS能够再生,而且这些轴突的再生是由中枢神经元固有特性(intrinsic properties)和所处的微环境决定的。然而许多措施虽然可以促进轴突出芽,但由于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瘢痕和抑制因子阻碍了神经的生长,再生轴突中的大部分围绕细胞或组织移植区生长,很少有神经纤维跨越损伤区而进入远端,要建立功能性轴突联系更加困难。如果能够应用药物进行干预,将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心肌营养素(cardiotrophin-1,CT-1)是1995年由Pennica等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属IL-6超家族。它具有比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更强的促神经元存活作用。由于CT-1受体糖蛋白130 (glycoprotein 130,gp130)与低亲和力亚基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β, LIFR-β)均属于细胞因子同源性受体,CT-1与gp130、LIFR-β结合后激活相关酪氨酸激酶,导致信号传导与转录活化因子磷酸化,对非神经元细胞有广泛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限。破伤风毒素(Tetanus toxin, TeNT)是破伤风杆菌产生的,抑制脊髓运动神经元递质释放的神经毒素。它可特异地与神经元末梢结合并内在化,逆行运输至神经元,并可跨神经元间迁移。TeNT蛋白由一个重链和一个轻链组成,重链介导与神经末梢结合,轻链产生神经毒性。重链的C端片段(Tetanus toxin C Fragment, TTC)由451个氨基酸组成,能与神经特异结合并逆行运输,而没有神经毒性。因而,TTC可作为靶向神经元并逆行运输的非毒性分子,目前已有相关报道。我们设想,如果将CT-1基因与TTC基因融合,表达CT-1/TTC融合蛋白,使其同时具有与神经元特异性结合和促进神经元存活、克服CT-1对其它细胞的非特异性作用。同时,这种融合蛋白不但可在脊髓损伤局部用药,也可在脊髓特异传导束的肌肉支配区和蛛网膜下腔反复用药,通过神经特异结合并逆行运输至相应的神经元,可为脊髓损伤后的修复提供一种新的特异因子、新的给药方式。本研究主要目的在前期构建表达质粒,在DH5α表达融合蛋白,并在体外PC12细胞验证活性的基础上,拟进一步提高表达效能,在体验证基因融合表达CT-1/TTC融合蛋白的TTC片段靶向性转运大分子至脊髓神经元及被转运的CT-1片段神经营养活性。技术路线及试验方法:第一部分:pGEX-CT-1/TTC原核表达质粒载体在BL21(DE3)大肠杆菌菌株中高效表达,并纯化;1.利用冻存的大肠杆菌DH5αpGEX-CT-1/TTC菌株抽提pGEX-CT-1/TTC质粒,酶切、双酶切验证。转化至蛋白酶突变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挑单克隆菌落在37℃下震摇过夜,抽提质粒,酶切再次鉴定,两次酶切结果提示在预期条带大小出现目的条带,表达菌株构建成功。2.利用将BL21(DE3) pGEX-CT-1/TTC经过IPTG诱导在不同诱导时间、不同温度优化表达,超声裂菌,离心,对各组上清和沉淀行SDS-PAGE蛋白电泳,分别用考马斯亮蓝和WB方法验证目的蛋白表达结果。第二部分:分析CT -1/TTC融合蛋白靶向性转运活性;制备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离断性),将实验动物单纯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坐骨神经再生室给药组、肌肉注射给药组,自由放养一周,灌注固定取脊髓腰膨大,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测。观察靶向性转运CT 1/TTC融合蛋白阳性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第三部分:分析CT -1/TTC融合蛋白神经营养活性;制备6~7天新生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将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给药组。自由放养一周,灌注固定取脊髓腰膨大,冰冻切片。尼氏染色,计数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并成对t检验统计分析。主要结果及结论:1.将pGEX-CT-1/TTC转化入表达载体BL21(DE3)菌株;2.优化得到目的蛋白的表达条件,于35℃5h诱导表达效能高;3.纯化获得2.7mg/ml的CT-1/TTC融合蛋白,总量共计约15mg;4.坐骨神经再生室给药组、肌肉注射组SD成年大鼠在脊髓腰膨大前角运动神经元检测到目的蛋白;5.于6~7天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t检验统计给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
陈超,王建,杨萍,周跃,张正丰[10](2009)在《破伤风毒素C端片段与心肌营养素-1融合蛋白表达、纯化与靶向神经元逆向运输及神经营养活性鉴定》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破伤风毒素C端片段(TTC)与心肌营养素(CT)-1融合蛋白并纯化。探讨TTC转导结构域对CT-1的靶向神经元逆向运输活性与CT-1的神经营养活性。方法异丙基-B-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BL21(DE3)大肠杆菌表达CT-1/TTC融合蛋白,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与WB法鉴定融合蛋白表达。制备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分别经神经再生室、肌肉注射给药,自由放养1周后处死,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脊髓L4~L6腰膨大标本,冰冻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制备新生6~7 d龄SD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肌肉注射CT-1/TTC融合蛋白,自由放养1周后处死,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取L4~L6腰膨大标本,冰冻切片,尼氏染色计数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结果原核表达目的蛋白CT-1/TTC表达量占全菌蛋白总量的15%,以可溶性蛋白为主。通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标签亲和纯化获得2.7g/L的CT-1/TTC重组融合蛋白。免疫组织化学于脊髓腰膨大检测到CT-1/TTC融合蛋白。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L4~L6腰膨大前角运动神经元计数较CT-1/TTC融合蛋白处理组减少,存活率下降。结论基因重组CT-1/TTC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和纯化,所获得的融合蛋白有靶向性脊髓神经元细胞的活性和对损伤后运动神经元的神经营养活性。
二、重组心肌营养素-1对成年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神经元存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组心肌营养素-1对成年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神经元存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脑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坐骨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外文论文一 |
外文论文二 |
(2)大鼠坐骨神经横断后近远端神经基因表达和生物学进程分析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1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元胞体及近侧端神经纤维的变化 |
1 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元胞体的变化 |
2 Schwann 细胞的功能及变化 |
3 炎症与免疫反应 |
4 神经营养因子 |
5 膜离子通道变化 |
第2章 周围神经损伤后 Wallerian 变性的研究及进展 |
1 Schwann 细胞的作用 |
2 炎性细胞因子 |
3 巨噬细胞和免疫调节 |
4 信号传导通路变化 |
5 膜离子通道变化 |
第3章 基因芯片技术在周围神经中的研究进展 |
1 目的基因的选择 |
2 基因转染的方法 |
3 基因载体的选择 |
4 基因相关转录因子 |
5 基因芯片关于治疗的应用 |
6 结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2篇 大鼠坐骨神经横断后近远端神经基因表达和生物学进程分析的实验研究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来源 |
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3.实验流程 |
第3章 结果 |
1 大体观察 |
2 基因芯片结果 |
3 生物学进程分析 |
4 差异基因的验证 |
第4章 讨论 |
1 相关背景 |
2 差异基因总体趋势分析 |
3 生物学进程分析 |
4 结语 |
第3篇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3)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保护PC12细胞和许旺细胞的可能性(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亮点: |
0引言Introduction |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
设计: |
时间及地点: |
材料: |
动物: |
方法: |
PC12细胞培养: |
许旺细胞的获取及培养: |
心脏营养素1给药: |
细胞板细胞计数: |
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乳酸脱氢酶活性测定: |
丙二醛浓度测定: |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Results |
2.1 心脏营养素1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
2.1.1 心脏营养素1对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1.2 心脏营养素1对PC12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2.1.3 心脏营养素1对PC12细胞丙二醛浓度的影响 |
2.1.4 心脏营养素1对PC12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2.2 许旺细胞培养与鉴定 |
2.3 心脏营养素1对许旺细胞的保护作用 |
2.3.1 心脏营养素1对许旺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3.2 心脏营养素1对许旺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2.3.3 心脏营养素1对许旺细胞丙二醛浓度的影响 |
2.3.4 心脏营养素1对许旺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3 讨论Discussion |
作者贡献: |
利益冲突: |
伦理要求: |
学术术语: |
作者声明: |
(4)腺病毒介导的心肌营养素-1 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方向分化及存活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rBMSCs的培养及鉴定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Adv-EGFP-CT-1转染rBMSCs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CT-1对rBMSCs向神经方向分化的作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CT-1对rBMSCs神经分化中细胞存活的作用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图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电针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中bFGF、BDNF、CNTF、NGF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坐骨神经损伤的中医文献论述 |
1 概述 |
1.1 病因病机 |
1.2 症状表现 |
1.3 鉴别诊断 |
1.4 现代论述 |
1.5 治疗方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神经系统损伤的现代研究 |
1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 |
2 雪旺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
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4 神经生长因子 |
5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6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7 针刺对神经系统损伤修复机理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电针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行为学观察 |
材料和方法 |
实验二 电针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中的形态学观察及机理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1 斜板试验 |
2 耐痛阈试验 |
3 腓肠肌湿重 |
4 肌细胞直径 |
5 免疫组化光密度分析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 |
附件1 肌细胞直径 |
附件2 光密度分析 |
附件3 髓鞘染色 |
(6)巴西苏木素促进小鼠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单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部分 相关蛋白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修复与再生的促进及抑制作用的研究进展 |
1. 生长相关蛋白GAP-43与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与再生的关系 |
1.1 GAP-43的结构和生化特征 |
1.2 GAP-43的作用机制 |
1.3 GAP-43的分布和表达 |
1.4 GAP-43的生理功能 |
1.4.1 突触的可塑性 |
1.4.2 轴突的导向性 |
1.4.3 对神经递质的调控 |
1.5 GAP-43的调节机制 |
2. 核因子NF-kB对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与再生的影响 |
2.1 NF-kB的结构和生化特征 |
2.2 NF-kB在周围神经系统的表达及分布 |
2.3 NF-kB的生理功能 |
2.3.1 调控炎性反应 |
2.3.2 对瘢痕形成的影响 |
2.3.3 对轴突再生的影响 |
2.3.4 损伤神经元凋亡作用 |
2.3.5 神经病理性疼痛 |
第2部分 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作用的常见药物 |
1. 神经营养类药物 |
2. 神经营养因子 |
3. 神经节苷脂 |
4. 激素类 |
5. 免疫抑制剂 |
6. 中草药复方和中药提取物 |
第3部分 苏木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药理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
1. 苏木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2. 苏木有效成分的免疫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2.1 苏木及其提取物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 |
2.2 苏木及其提取物抗氧化性作用 |
2.3 苏木及其提取物的抗菌作用 |
2.4 苏木及其提取物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2.5 苏木及其提取物对补体系统的作用 |
2.6 苏木及其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 |
第二章 巴西苏木素对Balb/c小鼠免疫机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1部分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主要试剂 |
1.2 实验试剂的配制 |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4 实验动物的选取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制作与分组 |
2.2 给药剂量和方法 |
2.3 动物饲养及管理 |
2.4 检测内容和方法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2部分 实验结果 |
1. 体外用药对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 |
2. 腹腔注射给药后的淋巴细胞增殖转化能力评价 |
第3部分 讨论 |
1 实验研究的背景 |
2 关于实验内容的探讨 |
2.1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模型的制作 |
2.2 研究方法与结果 |
3 小结 |
第三章 巴西苏木素对坐骨神经损伤后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1部分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主要材料和来源 |
1.2 常规试剂的配制及准备 |
1.3 主要仪器和器材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制作与分组 |
2.2 给药方法和剂量 |
2.3 实验动物的饲养与管理 |
2.4 Western-blot法检测GAP-43和NF-kB的表达 |
2.5 Real-time PCR法检测GAP-43和NF-kB的表达 |
2.6 免疫组化检测GAP-43和NF-kB的表达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2部分 实验结果 |
1 Western-blot法分析GAP-43表达结果 |
2 实时定量PCR分析GAP-43表达结果 |
3 Western-blot法分析NF-kB表达结果 |
4 实时定量PCR分析NF-kB表达结果 |
5 GAP-4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6 NF-k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第3部分 讨论 |
1 实验内容的探讨 |
1.1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模型的制作 |
2 研究方法与结果的讨论 |
2.1 GAP-43表达的影响 |
2.2 NF-kB表达的影响 |
3 小结 |
第四章 巴西苏木素抑制周围神经损伤后产生的免疫反应促进神经再生的机制研究 |
第1部分 材料和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主要材料和来源 |
1.2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及准备 |
1.3 主要仪器和器材 |
1.4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制作与分组 |
2.2 给药方法和剂量 |
2.3 动物饲养及管理 |
2.4 检查指标及检查方法 |
2.4.1 大体观察 |
2.4.2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 |
2.4.3 神经电生理检测 |
2.4.4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形态学观察 |
2.4.5 比目鱼肌肌肉体重指数测定及组织学观察 |
2.4.6 神经元凋亡的检测(TUNEL法) |
第2部分 实验结果 |
1 大体观察 |
2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
3 神经电生理检测 |
4 神经及组织学观察 |
4.1 髓鞘固蓝染色 |
4.2 比目鱼肌肌肉体重指数测定及组织学观察 |
5 TUNEL染色结果 |
第3部分 讨论 |
1 实验背景 |
1.1 周围神经损伤后免疫反应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
1.2 周围神经损伤后免疫抑制剂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
2 关于实验内容的探讨 |
2.1 实验动物的选择和动物模型的制作 |
2.2 研究方法与结果 |
2.2.1 组织学观察 |
2.2.2 电生理检测 |
2.2.3 TUNEL染色观察 |
3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脊髓MIF介导疼痛病理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及缩略词表 |
名词解释表 |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关键词 |
创新之处 |
插图及附表清单 |
第一部分 综述部分 |
第一章 疼痛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一节 疼痛分类 |
第二节 疼痛信号的感受与传导 |
第三节 疼痛发生机制 |
急性疼痛发生机制 |
电压门控钠通道 |
电压门控钾通道 |
电压门控钙通道 |
慢性疼痛发生机制 |
外周敏化机制 |
中枢敏化机制 |
谷氨酸八MDA介导敏化 |
GABA及甘氨酸能抑制缺失:去抑制状态 |
胶质细胞一神经元相互反应 |
第四节 疼痛模型及机制 |
第二章 MIF研究进展 |
第一节 MIF分子、结构及功能 |
第二节 MIF与炎症反应 |
第三节 MIF与神经损伤及修复 |
第三章 MIF参与疼痛发生的机制假说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总结及拟进行的探索性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一章 急性炎症性疼痛部分 |
第一节 MIF参与急性炎症性疼痛阈值的调节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MIF参与急性炎症性疼痛阈值调节的脊髓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神经病理性疼痛部分 |
第一节 MIF在神经病理性疼痛阈值变化中的作用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MIF调节神经病理性疼痛阈值变化的脊髓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体脊髓源小胶质细胞培养干预部分 |
第一节 LPS活化脊髓源小胶质细胞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MIF产生LPS样脊髓源小胶质细胞活化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第三节 MIF活化脊髓源小胶质细胞的机制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部分总结 |
全文总结 |
结论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列表 |
致谢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 发表论文首页 |
附录二 研究动物随机分组数字表 |
附录三 研究结构框图 |
附录四 图表使用授权书 |
附录五 建议阅读的参考文献目录 |
(8)再次修复远侧吻合口促进神经移植后轴突再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综述1 再生微环境对神经损伤修复的影响 |
1 雪旺氏细胞对神经再生修复的影响 |
2 巨噬细胞对轴突再生修复的影响 |
3 周围神经基质成分对神经再生的影响 |
4 瘢痕组织形成及作用机制 |
综述2 神经损伤修复后神经元胞体的变化 |
1 神经元的转归 |
2 神经超微结构的变化 |
3 相关蛋白对神经修复的影响 |
4 神经元胞体内酶代谢的改变 |
综述3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NTFs)在周围神经损伤及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
1 神经营养素家族及其受体 |
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及相关因子 |
3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 |
第二篇 实验研究 |
第1章 神经移植术后再次修复远侧吻合口对大鼠坐骨神经形态及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
一、材料 |
1 主要试剂 |
2 主要仪器 |
3 实验动物的来源 |
二、方法 |
1 实验模型的制备 |
2 实验模型的分组 |
3 检测项目 |
三、结果 |
1 大体观察 |
2 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2章 移植术后再修复神经远侧吻合口对相应运动神经元酶代谢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的来源 |
2 实验模型的建立 |
3 实验动物的分组 |
4 乙酰胆碱酯酶及酸性磷酸酶在脊髓内的组化表达 |
5 乙酰胆碱酯酶(AChE)及酸性磷酸酶(ACP)含量的测定 |
6 统计学分析 |
二、结果 |
1 AChE 在脊髓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 |
2 再次修复远侧吻合口对脊髓内AChE 含量的影响 |
3 ACP 在脊髓运动神经元中的表达 |
4 再次修复远端吻合口对脊髓内ACP 含量的影响 |
第3章 切除移植神经远侧吻合口再修复对BDNF在相应神经元内表达的影响 |
一、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动物的来源 |
2 实验模型的建立 |
3 实验动物的分组 |
4 相应应节段脊髓前角及背根神经节内BDNF 的免疫组化染色 |
5 western-blot 检测BDNF 蛋白的表达变化 |
6 Rt-PCR 检测BDNFmRNA |
二、结果 |
1 BDNF 的免疫组化表达 |
2 Western-blot 检测BDNF 的表达变化 |
3 Rt-PCR 对BDNFmRNA 的鉴定与表达 |
第三篇 讨论 |
第1章 瘢痕组织对移植神经远侧吻合口的影响 |
一、移植神经近侧吻合口与远侧吻合口的区别 |
二、移植神经远侧吻合口与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
三、择期切除远侧吻合口再吻合后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的变化 |
第2章 择期切除远侧吻合口再吻合后相关神经元酶学变化 |
一、ACP、AChE活性变化的意义 |
二、神经损伤后相关神经元ACP、AChE活性改变 |
第3章 择期切除远侧吻合口再吻合后BDNF表达的变化 |
一、BDNF与神经再生 |
二、神经损伤后相关神经元BDNF的表达 |
第四篇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9)CT-1/TTC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与靶向神经元逆向运输及神经营养活性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论文正文 CT-1/TTC 融合蛋白表达、纯化与靶向神经元逆向运输及神经营养活性鉴定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pGEX-CT-1/TTC 原核表达质粒载体在BL_(21)(DE_3)大肠杆菌菌株中表达,并纯化 |
材料与方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CT-1/TTC 融合蛋白靶向性转运活性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CT-1/TTC 融合蛋白神经营养活性作用 |
材料与方法 |
小结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图片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破伤风毒素C 端片段转导结构域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重组心肌营养素-1对成年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前角神经元存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多巴胺能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坐骨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研究[D]. 汲长蛟. 山东大学, 2018(02)
- [2]大鼠坐骨神经横断后近远端神经基因表达和生物学进程分析的对比研究[D]. 姜南. 吉林大学, 2014(10)
- [3]外源性心脏营养素1:保护PC12细胞和许旺细胞的可能性[J]. 辛泽团,刘湘泽,张明进,李伟,陈伯华,马学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41)
- [4]腺病毒介导的心肌营养素-1 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方向分化及存活的作用[D]. 李莎莎. 遵义医学院, 2013(S1)
- [5]电针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中bFGF、BDNF、CNTF、NGF表达的影响[D]. 吴炎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10)
- [6]巴西苏木素促进小鼠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D]. 曹剑. 吉林大学, 2011(09)
- [7]脊髓MIF介导疼痛病理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D]. 汪福洲. 南京大学, 2011(10)
- [8]再次修复远侧吻合口促进神经移植后轴突再生的研究[D]. 徐明珠. 吉林大学, 2010(08)
- [9]CT-1/TTC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与靶向神经元逆向运输及神经营养活性鉴定[D]. 陈超. 第三军医大学, 2009(06)
- [10]破伤风毒素C端片段与心肌营养素-1融合蛋白表达、纯化与靶向神经元逆向运输及神经营养活性鉴定[J]. 陈超,王建,杨萍,周跃,张正丰. 中华外科杂志, 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