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在“克难”中制胜(论文文献综述)
张锦星[1](2021)在《教育的武器:新四军第三师《先锋》杂志与军队教育研究》文中提出
盛红梅[2](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创新成为国际竞争的新赛场。想在国际竞争中制胜,就必须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竞争,人才已经成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亟需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国教育大会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命题作出了深刻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1)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既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和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需要。当前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仍有待增强,突出的表现在将“创富”作为创新创业价值目标的首选,更注重创新创业个体层面的价值,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自我性。尽管创业内在地具有“创富”的功利目的,但是“创富”并不是创新创业的唯一目的。我们不反对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创富”,毕竟只有奠定了物质基础,大学生才能实现更全面的发展。但是,我们不赞成大学生将“创富”作为个体创新创业的唯一目标、终极目标,而忽略了创新创业精神、创业意识的培养和自身全面发展;反对在创新创业中只注重个人价值,而忽略个体在创新创业中的社会责任。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与国家倡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科学的创新创业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完成自我价值实现的“小我”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大我”的统一,成为新时代的理论课题和实践命题。本文以“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为研究对象,力图回答两个基本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如何解读?立足现状特点和生成机制,如何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基于此,确立了“内涵本质厘定——主要内容凝练——现状特点考察——生成机制探究——培育策略建构”的研究思路。进而得出三条结论:第一,从本质上来看,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创新创业上的体现,是大学生主体基于自身需求和国家、社会需要,在创新创业实践基础上,对创新创业目标的认识以及在创新创业时采取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标准。以“创造价值,讲求效率”为出发点,以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理想,以是否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为评价标准。第二,从现状上来看,大学生对创新创业价值观认识模糊,创新创业价值目标呈现多元化、功利化、自我性特点;创新创业价值评价上,偏重于物质利益和自我发展、呈现出享乐主义;创新创业价值选择上,义利认知与选择存在矛盾性。第三,从培育策略上来看,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是大学生主体的自觉建构和外部因素作用的系统性工程。在该研究思路下,本论文主要包括五章。第一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主要是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相关理论基础。重点廓清价值、价值观、创新创业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涵,对新时代、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进行一般理论分析,并从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寻找创新创业理论源泉,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容凝练。本部分尝试凝练出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在明确凝练的基本原则基础上,结合凝练的根本依据、现实依据、实践依据,凝练出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为家国情怀、敢闯会创、勇于奋斗、崇尚劳动、创造大美。第三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现状考察。本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揭示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现状,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特点,并对产生这些特点的时代原因、经济原因、创新创业教育及大学生自身原因做了深入剖析。第四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机制。本部分主要是揭示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因素,从“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揭示了生成的关键环节,分析了主体动力机制、文化引领机制、教育融合机制、实践养成机制、激励引导机制从内外两个方面如何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由“知”到“行”的转变。第五章: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策略。本部分主要集中探究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具体方式方法。分别从构建培育场域、建设培育课程、搭建培育平台和完善培育制度四个方面着手,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实施。
郭小铭[3](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研究》文中提出社会号召力是党领导力结构的重要维度,也是展现政党实力、发挥政党功能的抓手。十九大明确提出了增强党社会号召力的目标任务,并将其内蕴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之中,表明了新时代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战略价值与实践理据。新时代如何在党的领导基础上实现社会广泛参与、在实践机制引导中推动社会自我管理、在结构分化背景下统合多样社会意志,成为党社会号召力建设需要面对的重大现实课题。当前党在号召主体的领导力、号召客体的覆盖面、号召中介体的协调性、号召环体的影响度方面存在一定局限,在理念更新、机制转型、模式创新方面仍有一定发展空间。这都要求我们深化新时代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理论研究,为提升党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汇聚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提供理论支撑与对策建议。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不等同于社会凝聚力、社会整合力、社会动员力,又与它们密切相关。它体现着党、社会、国家的三维关系,是党立足其治理目标、施政道德、战略体系所形成的思想引力与实践聚力,进行政策号召、组织号召、价值号召,进而提升社会内部成员利益认同、政治认同、信仰认同的能力。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就是通过执政理念的有效转介,获取最普遍群众的心理认同与行动支持,从而提升党的战斗性、国家凝聚力、人民获得感的实践过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权建设的过程中对无产阶级政党社会号召力建设进行了最初的理论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创立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社会号召力建设思想,为新时代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对于夯实党的执政合法性、增强社会治理现代性、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具有重要价值意义。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是为党在不同时代的基本任务服务的,表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探索发展、建国后前三十年曲折发展和改革开放以来创新发展之相互衔接又各具特色的历史阶段,深深地融于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从封闭状态下强调社会控制向开放战略下注重社会引领的转变之中,体现了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从浅薄到深刻的一般过程。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进程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重视思想教育是首要前提,推进舆论宣传是关键环节,坚持利益引导是重要抓手,构建组织网络是条件支撑,完善制度体系是根本保障。考察党的领导力、民众参与力、信息传播力、环境影响力现状可以看到,新时代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存在诸多不足。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提升政治领导力“导航塔”、思想引领力“引擎器”、群众组织力“粘合剂”效力,增强了政党能力;多维文化建设催动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导向作用、中国梦的情感激励作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的精神感召作用,聚合了社会意志;创新宣传工作过程中,建立立体融合的现代传播体系、打造贴近群众的现代话语体系、培育又红又专的现代人才体系,提升了传播质效。同时,长期执政考验了部分党员的先进性,出现了理想信念弱化、宗旨意识淡化、领导本领虚化问题;复杂环境加剧了社会统合的繁重性,表现为全面对外开放战略下的意识形态渗透、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下的利益格局触动、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下的协同治理困境问题;凝滞机制影响了社会引导的实效性,呈现出动力机制不足、协调机制不力、保障机制不全问题。以政党社会号召力结构要素为视角探究新时代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主要着力点,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党的权威嵌入增强政党影响力、完善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凝聚力、提升党员人格魅力增强个体带动力以锻造有力主体;唤醒民众个体社会参与意识、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能力、完善社会群体自我管理机制以培育稳固客体;落实上下联动实现社会号召民主化、扩展网络道路推动社会号召高效化、制定法律法规保障社会号召法治化以开拓多样介体;利用经济发展成果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探寻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积极的精神生态、培育共同理想追求营造凝合的价值氛围以创设有益环体。强大的国家一刻也不能脱离强大的政党,强大的政党一刻也不能脱离强大的社会号召能力。把党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个政党”,必须坚持自我革命,以强党引强民、以强民助强国,切实发挥党的社会号召能力,这是现实所指、理想所寄,也是责任所使、事业所需。
颜青[4](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报告中最能彰显农业长远发展规划的民生工程,迄今为止,中央已经陆续出台一系列的利民政策方针并采取诸多举措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指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因此在新时期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并促使其成为继续发挥引领乡村振兴和发展的坚强后盾和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流砥柱的角色,已然是建构新时代农村发展的当务之急。以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时代发展背景,从多维度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展开深入研究并通过对乡村振兴的分析当前农村基层的战略性任务以供农村基层的发展提供思路。首先,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总体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相关理论三个范畴阐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原则的要求,其次,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衔接关系进行辩证地考量,辨析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所提供的保障作用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基层党组织的根本性要求。再次,对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执行力、制度保障、教育管理以及建设创新等六个维度依然存在问题,同时从党员党性观念、责任意识、制度缺失、党员干部整体素质等方面探究农村基层党组织所产生问题的根源。然后从实施乡村振兴的基本原则着手解析乡村振兴实现的基本路径,并且对农村基层建设的创新要求进行阐述,对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主体所出现的内生动力不足进行深度地分析。试图从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层面研究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主要从人才与制度、载体三个宏观层面出发,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发展要求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
李珊珊[5](2020)在《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1949—1966年)作为中国文艺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并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把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结构、叙事人物、叙事语言、叙事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以图发现隐藏在文本及现象背后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探寻“红色经典”电影独特的叙事策略和价值意义。第一章,“红色经典”电影的概念界定和叙事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在前人对“红色经典”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红色经典”和“红色经典”电影的概念。其次,阐述了本文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叙事学、符号学等理论依据。第二章,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结构。本章从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视点和视角三个方面总结解析“红色经典”与众不同的叙事结构策略。首先,对比其他文艺作品的结构,凸显出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失败到胜利的螺旋式上升的崇高的叙事结构特征。其次,探究出“红色经典”电影区别于中国其他代际导演作品的叙事时间和空间,体现的是革命化、社会化的革命历史时空。最后,“红色经典”电影以全知全能为主的视点和视角构建起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第三章,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人物。首先,依据普洛普的人物角色功能理论和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阐述了“红色经典”电影中人物在叙事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其次,运用符号学矩阵分析了“红色经典”电影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对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光明与黑暗、强大与弱小等阶级矛盾特征进行阐释,突出崇高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第四章,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语言。这种叙事语言的独特性表现在影像叙事、声音叙事、蒙太奇运用手段三方面。首先,革命现实主义崇高化的叙事语言风格体现在“红色经典”电影场面调度、镜头运用、光影色彩三方面。其次,具有崇高美的革命情感表达体现在生动贴切的音乐、真实动人的音响和朴实生动的人声上。最后,崇高的影片审美主旨和革命英雄形象塑造通过对比、隐喻、重复蒙太奇的镜头组接方式表现出来。第五章,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价值意义。结合前几章节对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考察,探讨了“红色经典”电影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意义。首先,“红色经典”电影具有革命历史书写的艺术价值,所体现的人民性特征和崇高的思想情感在中国百年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具有革命信仰的感召作用,在当下,“红色经典”电影中革命精神的传承对国民素养的提升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因此,运用崇高化叙事策略的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对于影视作品的创作具有理论指导和启发意义。结语,“红色经典”电影叙事策略的反思和未来创作的展望。“红色经典”电影叙事策略的缺憾在于性别叙事的压抑性和人物形象脸谱化、单一化特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重构红色叙事,传承红色基因是电影工作者未来努力的方向。
郝文杰[6](2019)在《2017版规则下中外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优秀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在音乐伴奏下,能够表现连续、复杂、高强度健美操操化能力的运动项目。难度动作在比赛中的呈现最能体现运动员的竞技实力,同时也是裁判进行打分的重要依据,对比赛结果起到重要的影响。在2017版规则中,难度部分细则做出了较大幅度的修改。研究主要借助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视频分析法等,对2017版规则中难度动作修改的部分及其导向下2018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冠军赛成年健将组单人项目决赛、2018年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单人项目决赛共47套动作中的难度动作进行分析,通过对比中外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优秀运动员在难度动作方面的差别,找出我国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优秀运动员在难度动作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单人操水平提供宝贵的借鉴材料。研究结论:1.2017版规则中0.8-1.0高分值段难度数量增加,0.1-0.7分值段难度数量减少,高分值段难度数量增加更凸显出竞技健美操“难”的特点;允许缺一组别选用难度的改变给予运动员更大的空间去选择自己擅长的高分值难度;难度组合的“升级”以及扣分标准的更为严苛预示着竞技健美操难度向着更加多样化、创新化以及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对运动员身体能力提出更高要求。2.中外男单优秀运动员难度分值选用集中在0.6-1.0分值段,女单优秀运动员集中在0.5-0.9分值段;中外单人操优秀运动员在0.8-1.0高分值段难度选用上无显着性差异。3.中外单人操优秀运动员在难度组别选用上均呈现出C>A>D>B的特征;我国男单优秀运动员D组难度使用率与平均分值均低于国外,D组难度是我国男单优秀运动员的薄弱环节;我国女单优秀运动员在各组别难度的选用及平均分值上与国外并无太大差别。4.中外单人操优秀运动员在三连接类型难度组合选用上均呈现出以C+C+A为主、二连接类型难度组合以C+A和C+C平分秋色的特征,有技巧介入的难度组合类型使用尚少,且难度组合中根命名选用大同小异,编排缺乏多样性及创新性;从难度组合类型、分值选用、根命名选用上看,我国单人操优秀运动员与国外相比更为高难,但在追求更为高难的难度组合时单个难度动作的规格与质量较低。5.我国单人操优秀运动员与国外相比分值分布波动较大,成套中后段难度平均分值较低,且以低分值难度结尾,说明我国单人操优秀运动员在体能上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在难度场地布局上,我国单人操优秀运动员与国外相比难度动作多集中在正中位置,其他方位分配并不均匀,难度场地分配缺乏均衡性。
宫政[7](2016)在《转译与和解—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藏“维也纳手工工场”产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藏的40套“维也纳手工工场”产品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分析藏品的材料工艺和结构形式,揭示了藏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完成对物质产品的第一步基础研究。将实物观察和文献分析相结合,考证了藏品的工艺技术。经过对部分藏品的测绘,分析了产品的形态、比例和内部结构。通过对原《收藏图录》中的文献整理,挖掘了藏品与设计者、生产商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此部分研究主要澄清了以下三个问题:一、维也纳手工工场出于对高品质和独创性的追求,在生产中坚持手工艺的生产方式,主要体现在玻璃和金工类产品中。二、木制家具的加工技术则完全被工业化,并依托奥地利本国成熟的弯曲木加工工艺而发展迅速。三、另有一部分产品(陶瓷、金工产品、平面设计)的生产方式则是根据设计师的定位来决定,有时是手工制作,有时与工业企业合作生产。其次,以手工工场的领袖霍夫曼为设计师代表,从其教育背景和建筑设计经历入手,梳理其设计风格的演变历程。再结合当时的“整体艺术”理念和三个代表性案例进行分析,还原设计师的生活环境和项目环境,探讨藏品背后的设计师思想源流。再次,从经营的角度梳理、研究手工工场的发展状况,并通过横向比较同时期与其密切互动的英国与德国设计师群体,理解维也纳手工工场的设计特征、风格成因和当时欧洲设计圈的生态差异,以期进一步探明藏品的时代意义。最后,结合20世纪初维也纳商业社会的历史背景,分析在资本时代和消费社会崛起之时,手工工场是如何通过设计语言上的不断“转译”达到与时代的“和解”。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手工工场在商业上以失败告终,但在艺术方面和审美方面,它却成为了时代的引领者,尤其是它通过设计赋予消费者以“身份”的生活方式,可被看作是消费文化的历史先锋之一。在维也纳手工工场通过设计与时代和社会调适的过程中,手工艺始终是一个关键点,它不仅是独特设计风格和精良品质的表现手段,更是商品社会中的文化载体。希望通过对百年前维也纳设计的研究,找到对探寻中国设计发展可借鉴的今世意义。
张欣[8](2016)在《智治之维—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和复杂性时代的到来,使以知识、信息和创新思想为主体的新发展动能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指向。当知识取代物质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载体和来源,当日益复杂化的公共治理问题使原有治理形式和方法面临功能失调,以新思维重构社会发展新动能,以新方法应对复杂化的新问题便成为时代对公共治理的新要求。公共治理的新要求在我国体现的尤为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公共治理不仅要面临知识经济时代和复杂性时代所带来的全球性时代课题,更要面对中国在新发展阶段的中国课题。如何有效回应时代对知识、信息和思想的要求,如何以新思维、新方法和新资源应对我国公共治理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以“智”为中轴的治理模式逐渐成为公共治理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本文提出“智治”概念作为公共治理的新理念,强调以“智治”的视角重新审视公共治理,进而对公共治理的主体、理念和方法进行再思考。本文在提出“以智咨治,以智启治、以智辅治、以智治治”公共治理新思维的基础上,强调通过“智治”模式实现公共治理由传统工具化治理向当代价值化治理的有效转变,这一转变不仅与公共治理内在所要求多中心、网络化和合作化的内在本质相契合,更是对公共治理新资源、新方法和新能力的积极探索。智治的本质—智慧与治理的关系要求以知识、信息和创新思想实现对公共治理的有效支持,从而构建“智”与“治”的良性互动与协同发展下的创新治理、知识治理、动态治理和智慧治理。然而,作为智治前提的“智”(知识、信息、方法、技术和创新思想等)从何而来便成为有效实施智治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作为社会发展的了望者和观察者,作为专业领域的探索者和权威者,作为思想之库、知识之库和智慧之库,作为公共治理的重要思想源,智库在公共治理的智治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智力支持作用,这使得对于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实现和扩展成为了有效实现智治的关键。本文通过对智库在公共治理中“聚散效应”的分析,系统阐述了智库在公共治理中问题域、方法域和资源域中“聚焦问题、聚集资源、聚汇方法”的内聚效应以及“空心Y域”(治理力扩散)、“Y域”(治理力形成增长极带来的扩散)和“治理场域及其能量”(经验化治理向知识化治理、工具化治理向价值化治理以及他治向共治和自治的转变)的三阶扩散效应,从而对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及其运行机理进行了定位和系统分析。在明确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及其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本文从制度、结构、能力和需求等多元化角度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智库在公共治理中有效实现和扩展功能的内外困境及其成因。对于如何有效解决当前我国智库面临的困境,从而实现智库功能的发挥和能量的释放,本文采取比较研究方法,试图通过对西方各国智库发展的审视和经验教训的借鉴,给予我国智库当前困境的解决和有效发展以新思维。西方智库的发展和繁荣是外部拉力和内部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给予我国智库建设发展和功能实现最核心的启示在于:强调智库建设和发展的系统化,智库功能实现和扩展的综合化以及以“智”与“治”有效互动为内核的智库与公共治理发展的协同化。在充分借鉴西方智库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加强智库制度化建设,促进智库多元化发展,推进智库市场化运行以及完善智库社会化服务的智库功能实现路径。试图通过对我国智库外部环境的塑造、内部能力的提升和服务面向的扩展充分保障我国智库功能的实现与扩展,进而实现智库与公共治理的协同发展,最终为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李慧[9](2015)在《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制胜因素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规则的变化和竞技健美操潮流的发展,竞技健美操集体五人项目登上历史舞台。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在大好形势下成长,掌握该项目的制胜因素,优化组合各因素达到价值最大化实现制胜成为各队伍迫切的愿望。因此,寻求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制胜因素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以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单项的制胜因素为研究核心内容,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统计分析2009-2012、2013-2016两个周期三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集体项目前八名选手的成套动作。根据数据对该项目制胜因素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对于制胜因素的具体内涵及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寻找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本项目的训练竞赛及发展提出明确的方向。研究结果显示:1)运用帕累托分析法,得出集体项目难度的制胜因素为难、稳、准,完成的制胜因素为稳、准、齐,艺术的制胜因素为美、新、巧,集体项目制胜因素的重要程度依次为稳、难、齐、新、准、美、巧。2)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完成分与最后得分呈显着性相关,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完成制胜,主要集中在难度动作尤其是C组难度动作的稳定发挥,操化动作、过渡与连接、托举与配合的准确体现以及集体项目五位运动员在动作幅度、节奏以及腾空高度的一致上。3)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难度分与最后得分呈显着性相关,要想获得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难度制胜,高分值难度动作的选取及绝对的得分率是根本;集体项目五位运动员难度动作“稳”的发挥是难度制胜的保证;提高难度动作,尤其是C组转体难度的准确性是集体项目难度制胜的重心所在;男女混合的运动员组合方式成为难度制胜的关键。4)在2013-2016周期中,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艺术分与最后得分呈显着性相关,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艺术性日渐重要;集体项目操化、队形变化的复杂性是集体项目艺术价值的切入点;过渡与连接、托举与配合的创新成为集体项目艺术制胜突破点;过渡与连接动作的巧妙体现,多样的空间转换形式,为集体五人艺术制胜提供了可能。5)遵循难稳并行,稳准渗透,高度一致,新、巧点缀提升美感,各因素优化组合的趋势,并充分利用规则,发展优秀女运动员,在运动员上选择男多女少的组合方式,尤其是男四一女的组合方式,形成难度制胜最优附加值,是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制胜的发展趋势。
冷鑫[10](2015)在《戏曲行当审美研究》文中指出从戏曲萌芽到宋元戏曲再到明清戏曲,戏曲行当的发展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致力于考察戏曲行当的历史生成状态,探讨戏曲行当的审美发生机制和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意蕴,尝试从审美的角度解释行当的本质特征和行当之美产生的奥秘。第一章“脚色、行当发生演变考述”。该章主要在前人提供的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考察并评述了行当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称谓和存在状况,并对行当的设置原则进行文化阐释。该章确认了脚色、行当等戏曲形式的历史的客观性,为后面行当的审美考察提供基础。第二章“戏曲发展的审美转向与行当的历史生成”。该章主要从历史文化的发展对戏曲的审美方式、审美特点等方面的决定性影响这一角度来考察行当生成的历史过程。从宋代戏曲的重“戏谑”向元杂剧的重“美风化、厚人伦”的审美转向对行当形态的发展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使得宋、元杂剧中的脚色不再只是简单地起一些完善戏剧结构的作用,而是在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方面具有了相对独立的作用。在这一时期的戏曲中,由于思想内容受到重视,戏曲人物也就在思想和情感上变得丰富甚至多元化,戏曲中不同人物往往代表不同情感和观念,并在舞台上形成了我们称之为“情理结构”的统一体。情与理的冲突是历史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戏曲故事在“情”、“理”两极的观照下设计激烈的矛盾冲突和不同性格的人物,演员也必然要对不同的人物进行情感体验。这些历史—文化造就的戏曲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因素共同促成了以人物类型为基础的戏曲行当的形成。第三章“明清时期主要剧种的行当发展与审美特征”。明初剧坛盛行以昆山腔为代表的“四大声腔”,其中行当体制发展得较为充分的是昆山腔,从南戏的行当体制发展到后来的“江湖十二脚色”,基本完成了戏曲行当分类的主要任务。从昆曲的“江湖十二角色”到汉剧的“十大行”,再到京剧初期的“十门角色”,最终形成了京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的行当体制。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京剧行当通过“删繁就简”再“由简而繁”的方式,使京剧的行当体制下的人物类型化分类日趋完善。京剧发展至梅兰芳时期,艺术的本体化达到了新的高峰。戏曲艺术的本体化实质上是戏曲形式与内容在新的高度上的契合与统一,超越细节的真实,通过营造意境而直达文化的真实,表现了中国戏曲的“诗化”特征。第四章“戏曲行当的审美发生机制”。“理性形式”作为社会理性诸多呈现方式的一种,表现在戏曲中就是戏曲行当。戏曲行当由于积淀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评判系统,是“有意味的形式”和“情感的符号”,故而具有了丰富的理性内容。在戏曲叙事中,行当起到了情感提炼和升华的作用,在中国文化情—理—情的价值建构方式中处于“理”的位置上。现实生活大致属于第一个“情”的层面,戏曲形式属于“理”的层面,戏曲舞台上呈现出来的情感则属于第二个“情”的层面;第二个“情”—舞台呈现出来的情感——对人的心灵净化和人格提升发挥作用。另外,舞台上的“虚”与“实”构成了戏曲行当审美的想象张力,“丑”与“美”代表着行当审美的心理转换,而意象与意境则是行当与程式的动态融汇,最终使戏曲审美指向戏曲意境。第五章“戏曲行当审美意蕴分析举隅”。行当的审美意蕴不是具体人物或典型形象的审美特点,而是行当类型中各种类型化人物具有的审美特征,其来源是“类”的民族文化心理的不断积淀。行当的审美意蕴十分丰富复杂,有时甚至言人人殊,故只能以举隅论之。“生”行是中国戏曲中最主要的一个行当类别,其中的老生行当尤为重要。老生行当以对文化与历史的深刻体认与担当而获得的深沉厚重的智慧化道德人格,在审美上显得虬劲有力,往往给人以沉郁顿挫之感。“旦”行在呈现方式上一般注重含蓄蕴籍之美,但所传达的审美内容极为丰富,在不同类别和不同时期都有很不相同的审美意蕴,难以概述。“净”行人物大多性格外露,往往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并以脸谱为人熟知。“丑”行审美意蕴中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并有独特的行当审美心理机制。戏曲是永远活在当下的艺术,随着历史的进步,科技手段的发展,人们欣赏要求的变化,戏曲还会以自身的内在规律为依据,以时代要求为宗旨,展现出新的面貌。
二、艺术:在“克难”中制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艺术:在“克难”中制胜(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大学生价值观研究 |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 |
(一)价值与价值观 |
(二)创新创业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 |
二、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 |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三)马克思关于青年择业的思想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
(五)革命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
(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创新创业思想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内容凝练 |
一、凝练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原则 |
(一)坚持继承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二)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统一 |
(三)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
(四)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呼应 |
二、凝练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主要内容的依据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练的根本依据 |
(二)创新型国家建设迫切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是凝练的现实依据 |
(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创业价值观来引领是凝练的实践依据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
(一)家国情怀 |
(二)敢闯会创 |
(三)勇于奋斗 |
(四)崇尚劳动 |
(五)创造大美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现状考察 |
一、调查准备 |
(一)问卷编制的理论基础 |
(二)问卷编制原则 |
(三)问卷编制 |
(四)调查对象 |
二、调查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二)主体数据分析 |
三、调查结果 |
(一)创新创业价值目标多样现实 |
(二)创新创业价值评价客观务实 |
(三)创新创业价值选择义利明确 |
四、调查结果归因 |
(一)经济全球化催生部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追求利益至上 |
(二)网络信息化可能诱发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不良价值取向和行为 |
(三)多元文化消解部分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的理想信念追求 |
(四)市场经济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判断和选择 |
(五)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互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生成机制 |
一、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内涵 |
二、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影响因素 |
(一)宏观因素 |
(二)微观因素 |
(三)大学生主体因素 |
三、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关键环节 |
(一)理性认知 |
(二)情感体验 |
(三)意志培养 |
(四)信念强化 |
(五)行为外化 |
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生成的主要机制 |
(一)主体动力机制 |
(二)文化引领机制 |
(三)教育融合机制 |
(四)实践养成机制 |
(五)激励引导机制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
一、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四位一体的培育场域 |
(一)营造以创新创业创造为风尚的社会环境 |
(二)创建弘扬创新创业价值导向的学校教育环境 |
(三)涵养利于创新创业的家庭环境 |
(四)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主体自觉 |
二、建设通识型、融合型、精英型三层分类的培育课程 |
(一)面向全体学生的通识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
(二)与专业相结合的融合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
(三)指向创业实践的精英型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课程 |
三、搭建创业竞赛、社会实践、创业体验三元协同的培育平台 |
(一)以“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引领的创业竞赛平台 |
(二)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为引领的社会实践平台 |
(三)以“众创空间、创业园”等为载体的参与体验平台 |
四、强化组织领导、教师培养、评估激励三体联动的培育保障 |
(一)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的组织领导 |
(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观念转变与能力提升 |
(三)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培育评估激励机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现状调查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评析 |
三、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
(一) 内容结构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基本理论探讨 |
一、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基本内涵与概念辨析 |
(一) 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基本内涵 |
(二) 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相关概念辨析 |
二、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理论溯源 |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社会号召力建设思想 |
(二)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价值意义 |
(一) 夯实党的执政合法性 |
(二) 增强社会治理现代性 |
(三) 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历史进程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 |
(二) 建国后前三十年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 |
(三)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社会号召力建设 |
二、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 重视思想教育是首要前提 |
(二) 推进舆论宣传是关键环节 |
(三) 坚持利益引导是重要抓手 |
(四) 构建组织网络是条件支撑 |
(五) 完善制度体系是根本保障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现实境遇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现状分析 |
(一) 党的领导力现状 |
(二) 民众参与力现状 |
(三) 信息传播力现状 |
(四) 环境影响力现状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面临的机遇 |
(一) 全面从严治党增强了政党能力 |
(二) 多维文化建设聚合了社会意志 |
(三) 创新宣传工作提升了传播质效 |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面临的挑战 |
(一) 长期执政考验了部分党员的先进性 |
(二) 复杂环境加剧了社会统合的繁重性 |
(三) 凝滞机制影响了社会引导的实效性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的主要着力点 |
一、锻造社会号召力建设的有力主体 |
(一) 强化党的权威嵌入以增强政党影响力 |
(二)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以增强基层凝聚力 |
(三) 提升党员人格魅力以增强个人带动力 |
二、培育社会号召力建设的稳固客体 |
(一) 唤醒民众个体社会参与意识 |
(二) 发挥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能力 |
(三) 完善社会群体自我管理机制 |
三、开拓社会号召力建设的多样介体 |
(一) 落实上下联动实现社会号召民主化 |
(二) 扩展网络道路推动社会号召高效化 |
(三) 制定法律法规保障社会号召法治化 |
四、创设社会号召力建设的有益环体 |
(一) 利用经济发展成果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
(二) 探寻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积极的精神生态 |
(三) 培育共同理想追求营造凝合的价值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基本理论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及科学内涵 |
2.1.1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和实施原则 |
2.2.1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
2.2.2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原则 |
2.3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相关理论阐释 |
2.3.1 农村基层党组织释义 |
2.3.2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功能 |
2.3.3 中国共产党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系 |
3.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 |
3.1.1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全面解决乡村贫困问题提供政治保障 |
3.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实现乡村资源有效整合提供组织保障 |
3.1.3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强化乡村发展态势提供制度保障 |
3.2 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全局统筹能力的提升 |
3.2.1 乡村振兴战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 |
3.2.2 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
3.2.3 乡村振兴战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
第4章 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乡村振兴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 |
4.1.1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行力较弱 |
4.1.2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制度保障缺失 |
4.1.3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
4.1.4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社会动员缺乏 |
4.1.5 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教育管理弱化 |
4.1.6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理念缺乏创新 |
4.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淡化 |
4.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动力缺失,规章制度不健全 |
4.2.3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忽视政治学习,政策解读力不足 |
4.2.4 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宣传号召工作不力,动员能力不强 |
4.2.5 农村基层党组织缺乏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宗旨意识弱化 |
4.2.6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不够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原则与路径 |
5.1 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总要求原则 |
5.1.1 坚持“党领导农村”原则 |
5.1.2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 |
5.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原则 |
5.2 拓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径 |
5.2.1 重视农村基层党建质量,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 |
5.2.2 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开展,提升农村基层党员整体素质 |
5.2.3 坚持任人唯贤政治标准,树立农村党员干部担当意识 |
5.2.4 构建多元化组织建设模式,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基础 |
5.2.5 发扬紧密联系群众传统,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
5.2.6 强化党组织的网络化建设,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5)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红色经典”的概念界定 |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二、叙事学理论 |
三、符号学理论 |
四、结构主义理论 |
第二章 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结构 |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结构方式 |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戏剧式线性结构 |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崇高化叙事结构 |
第二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时空 |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时间 |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空间 |
第三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视点和视角 |
一、叙事视点和视角 |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视点和视角 |
第三章 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人物 |
第一节 人物在叙事中的功能 |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人物角色功能 |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行动元模式 |
第二节 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 |
一、符号学矩阵 |
二、“红色经典”电影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 |
第四章 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语言 |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影像叙事 |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场面调度安排 |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镜头运用规律 |
三、“红色经典”电影的光影色彩运用 |
第二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声音叙事 |
一、生动贴切的音乐表达 |
二、真实动人的音响效果 |
三、朴实生动的人声语言 |
第三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蒙太奇手段 |
一、对比蒙太奇:敌我冲突的渲染 |
二、隐喻蒙太奇:红色符号的象征 |
三、重复蒙太奇:革命力量的累积 |
第五章 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艺术价值 |
一、革命历史的影像书写 |
二、电影史中的“红色经典” |
第二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社会意义 |
一、革命信仰的感召 |
二、革命精神的传承 |
结语 |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策略反思 |
二、重构红色叙事传承红色基因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2017版规则下中外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优秀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2.3 选题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2 文献综述述评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3.1.1 研究方法 |
3.1.2 技术路线 |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3.2.1 研究重点 |
3.2.2 研究难点 |
3.2.3 研究创新点 |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
4.1 2017-2020版竞赛规则中难度动作的变化分析 |
4.1.1 难度动作数量的变化分析 |
4.1.2 新调整难度动作分值变化与分析 |
4.1.3 难度动作组合的变化与分析 |
4.1.4 难度动作选择的变化分析 |
4.1.5 难度动作扣分标准的变化分析 |
4.2 中外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优秀运动员难度动作对比分析 |
4.2.1 中外难度动作选用的对比分析 |
4.2.2 中外难度组合的对比分析 |
4.2.3 中外难度动作布局的对比分析 |
4.2.4 中外难度动作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 |
4.3 提高我国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优秀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对策 |
4.3.1 提高运动员及教练员对新规则变化的应变能力 |
4.3.2 提高教练员综合素质与训练水平 |
4.3.3 加强难度组合的训练 |
4.3.4 提高难度动作的完成规格与质量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建议 |
附录 |
附录A 访谈提纲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问卷效度检验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转译与和解—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藏“维也纳手工工场”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藏品综述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问题、角度与方法 |
第一章 藏品与类别——藏品的分类梳理 |
第一节 藏品的设计师与制造商 |
一、相关的13位设计师 |
二、相关的10家制造商 |
第二节 藏品的工艺与结构 |
一、木制家具 |
二、玻璃产品 |
三、陶瓷产品 |
四、金工产品 |
五、纸质作品 |
六、其他杂项 |
第三节 藏品的功用与服务对象 |
一、藏品的功用 |
二、服务的对象 |
小结 |
第二章 藏品与作者—设计理念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约瑟夫·霍夫曼 |
一、家乡与青年时代 |
二、早期建筑设计 |
三、分离派艺术圈 |
四、晚期建筑设计 |
第二节 “整体艺术”理念 |
一、新艺术运动与“整体艺术”理念 |
二、维也纳的“整体艺术”理念 |
第三节 三个经典案例 |
一、维也纳普克斯道夫温泉疗养院 |
二、布鲁塞尔斯托克雷特住宅 |
三、维也纳蝙蝠俱乐部 |
小结 |
第三章 藏品与时代— 设计群体之比较 |
第一节 维也纳手工工场的始末 |
一、筹备与创立 |
二、危机与破产 |
第二节 与英国格拉斯哥设计小组的比较 |
一、风格上的异同 |
二、设计理念的异同 |
第三节 与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比较 |
一、相似之处 |
二、相异之处 |
小结 |
第四章 转译与和解一种有机的存续模式141 |
第一节 手工艺与机械化 |
一、对手工艺的尊重 |
二、与机械加工合作 |
第二节 产品设计与市场需求 |
一、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
二、市场需求的变化 |
第三节 企业形象与风格 |
一、企业形象的设计与传播 |
二、代表文化身份的风格 |
第四节 商品文化与品牌 |
一、产品与商品文化 |
二、品牌与情感 |
小结 |
结语——藏品的意义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后记 |
附录 |
(8)智治之维—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 |
1.4 创新点和难点 |
2 智治与智库的内涵和关系 |
2.1 公共治理的当代形态:智治 |
2.2 知识与思想的承载者:智库 |
2.3 智库与智治的关系:内在契合与耦合共进 |
3 智库在公共治理中功能的运行机理 |
3.1 公共治理中的三个场域 |
3.2 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内聚”功能效应 |
3.3 公共治理的“空心Y域” |
3.4 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扩散”功能效应 |
4 智库在公共治理中功能实现的现实困境 |
4.1 制度平台缺失对“聚散效应”的阻碍 |
4.2 结构体系失衡对“聚散效应”的分离 |
4.3 内在效能不足对“聚散效应”的抑制 |
4.4 社会需求缺乏对“聚散效应”的消解 |
5 西方智库治理功能实现的经验和启示 |
5.1 西方智库“聚散效应”实现的外部拉力 |
5.2 西方智库“聚散效应”实现的内部驱力 |
5.3 西方智库在公共治理中功能实现的启示 |
6 智库在公共治理中功能实现的路径构建 |
6.1 以特色化路径引领智库功能发展方向 |
6.2 以系统化制度保障智库功能稳定运行 |
6.3 以多元化结构推进智库功能均衡发展 |
6.4 以市场化机制增进智库功能内在效能 |
6.5 以社会化服务扩展智库功能辐射范围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制胜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有关制胜因素概念的研究 |
2.2 有关难美性项目制胜因素的研究 |
2.3 有关竞技健美操制胜因素的研究 |
2.4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的研究 |
2.4.1 集体项目操化动作的研究 |
2.4.2 难度动作的研究 |
2.4.3 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研究 |
2.4.4 托举与配合动作的研究 |
2.4.5 音乐与表现力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录像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分析与讨论 |
4.1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制胜因素的筛选与确定 |
4.1.1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艺术制胜因素的确定 |
4.1.2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完成制胜因素的确定 |
4.1.3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难度制胜因素的确定 |
4.1.4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制胜因素的重要程度 |
4.2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制胜因素的实践验证 |
4.2.1 集体项目完成制胜因素的价值体现 |
4.2.2 集体项目难度制胜因素的价值体现 |
4.2.3 集体五人项目艺术制胜因素的价值体现 |
4.3 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制胜因素的发展趋势 |
4.3.1 难稳并行,高质完成 |
4.3.2 男多女少,难度取胜 |
4.3.3 稳准渗透,精益求精 |
4.3.4 高度一致,齐是前提 |
4.3.5 新巧点缀,升华美感 |
4.3.6 优化组合,提升价值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戏曲行当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脚色、行当发展考述 |
第一节 部色、脚色、角色界定 |
第二节 各历史时期脚色、行当形态 |
第三节 脚色、行当源流诸说 |
第二章 戏曲发展的审美转向与行当的历史生成 |
第一节 元代戏曲审美追求转向对戏曲形式的影响 |
一、审美追求的转向促成戏曲的成熟 |
二、从“戏谑”向“美风化、厚人伦”的转变 |
三、宋、元杂剧中“脚色”的转型 |
第二节 戏曲“情理结构”的发展与戏曲人物的类型化 |
一、戏曲“情理结构”的发展与脚色向行当的转变 |
二、戏曲情感体验与戏曲人物类型化 |
第三节 当代戏曲体验理论对戏曲人物塑造的进一步探索 |
一、当代戏曲体验理论的主要观点 |
二、当代戏曲体验理论与戏曲实践 |
第三章 明清时期主要剧种的行当发展与审美特征 |
第一节 明代昆、弋诸声腔行当的发展与审美特征 |
一、昆腔三个阶段的发展脉络 |
二、昆山腔、弋阳腔行当发展的特征 |
第二节 京剧行当发展的审美特征 |
一、“删繁就简”与“由简而繁”的行当建构特征 |
二、演员个性气质与行当审美属性的统一 |
三、个性化表演的异彩纷呈 |
四、流派艺术的繁盛 |
五、海派风尚与坤伶女班的兴起 |
六、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艺术的本体化 |
第四章 戏曲行当的审美发生机制 |
第一节 作为“理性形式”的戏曲行当 |
一、情—理—情的价值建构方式 |
二、作为“理性形式”的戏曲行当 |
第二节 戏曲行当与“有意味的形式” |
一、戏曲与“有意味的形式” |
二、行当以及脸谱的“意味” |
三、程式的“意味” |
第三节 戏曲行当的审美结构与审美心理 |
一、虚与实:戏曲行当审美的想象张力 |
二、丑与美:戏曲行当审美的心理转换 |
三、意象与意境:行当与程式的动态融汇 |
第五章 戏曲行当审美意蕴分析举隅 |
第一节 “生”行的审美意蕴 |
一、老生 |
二、小生 |
三、武生 |
四、红生 |
第二节 “旦”行的审美意蕴 |
一、旦行人物分类的特点 |
二、旦行中“红娘”形象的发展 |
三、旦行表演的含蓄之美 |
第三节 “净”行的审美意蕴 |
一、涂面化妆与人物性格特征 |
二、净行的民间性 |
第四节 丑行的审美意蕴 |
一、文化传统与脚色渊源 |
二、寓褒贬于诙谐:丑行的审美特质 |
三、丑行的“真”与“美” |
余论 传统戏曲与现代化 |
主要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艺术:在“克难”中制胜(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的武器:新四军第三师《先锋》杂志与军队教育研究[D]. 张锦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研究[D]. 盛红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社会号召力建设研究[D]. 郭小铭. 山东大学, 2020(10)
- [4]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与路径研究[D]. 颜青.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5]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D]. 李珊珊.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6]2017版规则下中外竞技健美操单人操优秀运动员难度动作的对比研究[D]. 郝文杰. 北京体育大学, 2019(08)
- [7]转译与和解—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藏“维也纳手工工场”产品研究[D]. 宫政. 中国美术学院, 2016(02)
- [8]智治之维—智库在公共治理中的功能研究[D]. 张欣.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9]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制胜因素的研究[D]. 李慧. 北京体育大学, 2015(01)
- [10]戏曲行当审美研究[D]. 冷鑫.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