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夺取75%的价值空间——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乌杰在“首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3中国物流(企业)年会上的致辞(论文文献综述)
冯加付[1](2021)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文中指出群众性体育赛事是广大民众参与健身活动、切磋运动技艺、挑战自我极限、开展社会交往的重要平台,也是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201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取消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制度,在社会治理背景下,审批制度改革对于落实政社分开、管办分离,加快群众性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简化办赛程序、吸引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近几年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办赛数量有了显着的上升,但与此同时,制度环境的变化引发了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参与主体的权责、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多元参与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从政府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在此现实背景下,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而展开,第一,探讨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第二,揭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第三,实现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效应。具体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治理缘起、治理政策与治理困境等进行了阐述,构建了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继而对该理论模型进行了案例验证,最后提出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优化策略。经综合研究,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经历了起步与曲折,政府一元化管理(1949—1965);停滞与异化,深受“文革”运动影响(1966—1976);恢复与转型,政社合作关系形成(1977—1992);协作与探索,多元治理萌芽(1993—2012);协同与完善,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2013—)等5个历史阶段。并表现为办赛宗旨从“为国”到“为民”,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办赛手段从行政到综合,办赛效益从“输血”到“造血”,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等5个演变特征。(2)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结构主要由政府、市场、社会和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构成;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于深化改革所趋、政府管理转向、多元主体融合和体育产业驱动等;国家和地方对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一定政策支持,并正在完善过程当中;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正面临着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政府部门权责模糊、多元主体利益冲突、治理过程协同不足等现实困境。(3)研究所构建的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由办赛环境、办赛主体、参与动因、协同引擎、互动行为和协同结果6个核心范畴构成,6个核心范畴在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过程中既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作用,又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的互动体系;此外,每个具体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生命历程表现为“协同开启——协同过程——协同完成”3个阶段。(4)将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同国内外其它领域协同治理模型、以及相关支撑理论进行理论对话,试图将实质理论发展为形式理论,发现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有其领域特殊性,尚不具备从实质理论向形式理论升华的条件,扎根理论以建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的实质理论而结束。(5)案例验证表明,本研究所构建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与赛事实践是基本吻合的,说明该理论模型有较高的外部效度。群众性体育赛事的办赛环境、办赛目标、办赛过程、主体结构、参与动因、互动关系等千差万别,难以在实践中找到同理论模型完全契合的赛事协同治理过程,说明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是一个理想化的理论模型。最后,基于前文的综合分析,尤其是针对当前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面临的困境和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的启示,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和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等6条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叶正国[2](2015)在《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海洋是两岸联结的地理纽带,海洋事务是两岸合作的重要领域,两岸海洋事务具有整体性和复合依赖关系,必须合作才能增进双赢。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可以整合两岸海洋资源,维护海上秩序,保障国家的海洋主权和主权权益,推动两岸参与国际海洋事务的进程,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和国家认同。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下,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海洋事务领域的制度化协商,很多两岸协议涉及海洋事务,在各自海洋事务立法也有很多涉对方的规定。然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在政治层面面临着结构化政治困境,在法律层面也存在着规范缺失难题,二者交互影响,致使海洋事务合作产生范围不广、深度不够和前进乏力等问题,亟需解决。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必须镶嵌在两岸关系的背景中,以善意、诚意和同理心进行建设性对话和良性互动,相关法律机制的建构既要符合两岸关系的现状,又要坚持海洋事务的特性,更要满足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发展的需要。为此,本文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制度化协商作为研究背景,以“一个中国”框架作为研究前提,以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及其法律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相关两岸海洋立法和两岸协议,并探讨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实践轨迹,引入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资源对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法理基础和法制建构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从而建构起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文共为六章,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政治结构化困境,主要通过梳理和分析两岸海洋合作的历史、实践和问题,提出“一中争议”及其造成的政治结构化困境是海洋事务合作及其法律建构的根本问题。同时,海洋事务合作对两岸来说都非常重要,存在着机会结构来超越政治困境实现两岸合作,并可以两岸累积政治互信的突破口。根据关系标准,两岸海洋事务可以两岸间与两岸外海洋事务,两岸在二者方面的合作模式和法律机制并不完全相同。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海洋事务的交互性,两岸海洋事务合作迄今先后经过了倡议期、接触期、波折期和制度化时期。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涉及两岸关系的诸多重大复杂问题,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并存.外部的机会与威胁同存。第二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通过对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政治难题和泛政治化以及海洋合作的实践趋向的分析,认为如果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想要超越政治结构化困境,必须转向合作治理,并建构与之相应的法律机制,即“合作治理——法律机制”框架。目前,两岸合作面临着理论上的“主权——治权”难题和实践中的议题政治化的双重困境,应通过两岸合作治理来避免政治纷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在本质上是两岸公权力机关和私人主体共同参与海洋事务合作的制度安排,有效性与合法性是基石。这需要构建以内部机制为核心的开放式多层复合治理结构,包括治理框架的双轨制、治理进程的差序化、治理模式的多元化和治理主体的网络化。法律机制与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和交互依赖的关系。第三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建构,探讨合作治理为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带来的思维转向、价值导向和规范架构,以及何种法治化才能推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等问题。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理内涵的宏观论述。由于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和海洋事务的复杂性,功能主义法治观、回应型法治模式和交涉性法治关系使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实现规范依据的封闭性和价值认知的开放性。因此,两岸应在“一个中国”的宪制基础上依据近程法制、中程法制和远程法制的思路不断进行体制整合、制度整合和平台整合,通过规范两岸公权力机关与私人主体的关系、公权力机关的关系以及两岸与国际社会的关系,进而达到维护海洋权益和增进两岸互信的双重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完善法制建构的政治约束、民意整合机制的规范化以及政策和法律的交融互动等互嵌机制。第四章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制体系,在整体上分析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在法规范体系层面的基本框架,包括法律原则、法律形式、法律规制、法律程序和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等问题。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规范体系。由于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多中心和过程的协商性,权威和权力具有多极性,在坚持平等互惠、弹性透明、预防风险和权益导向等法律原则基础上,只要符合权威授权、规范载体和规制意图生成的规范性文件都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形式,总体上分为硬法和软法。虽然各种法律形式的位阶不同,只要符合实体有效性和程序有效性的要件都具有法律效力。由此,两岸法律规制共同体逐渐扁平化,规制工具不断组合和规制过程趋向平等协商,法律规制过程从“制度——精英”逐渐转向“制度——社会”模式。基于此,两岸应不断完善公权力机关的利益诉求表达——协商谈判——达成共识——实施推动和公众参与等法律程序机制,并建构类型化多元的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第五章是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探寻只涉及两岸的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制度完善的路径。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重点。以往,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治理往往采用各自推动与协议衔接、法制建构的政策导向和发挥私人主体的中介功能等方式推进,具有一定的生成机理,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因此,两岸应该重塑基于“关系法”的两岸共治、基于作用法的社会协同和基于组织法的共识形成的法律治理框架,并通过完善各自域内海洋事务立法、健全两岸协议体系、创新行政规制手段、审视两岸司法机关角色和建构海洋事务合作组织等法律治理路径,但须由核心制度、支持性制度和技术性制度组成的法律治理体系配套。第六章是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协调,讨论了两岸在共同涉及其他主体的海洋事务合作中双方及与国际法相关机制的协调问题,主要包括法律基础、法律关系和法律模式。这是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律机制的热点和难点。由于受国际政治的影响,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处于多重复合博弈结构中,必须对主权海洋事务和非主权海洋事务分轨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安排。基于国际法特别法理,台湾享有一定的对外交往权能,并可以通过法律技术解决相应的法律障碍,在此基础上可以“两岸”模式来解决相关身份、名义和地位的问题,并建构与之相应的法律归因的二阶构造确定行为归属及其责任承担,并在先行协商机制上基于选择策略渐讲式进路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法律方式。
何海琳[3](2014)在《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刘国光经济思想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主要观点为研究对象,力求对刘国光主要经济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和分析。本文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有:计划与市场结合论、经济体制改革、双重模式转换、宏观调控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方法、批判新自由主义以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等。进入新世纪后刘国光的经济思想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史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对刘国光的经济思想进行研究,并提出对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对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第一,刘国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和把握;第二,改革开放以来,刘国光曾多次参与党和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文件的起草,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可以加深对党和国家重大经济决策和改革开放历程的认识;第三,刘国光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严谨学风是广大经济学人学习的榜样。
刘颖冰[4](2013)在《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文中研究表明慈善公益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实现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树立慈善理念,发展慈善事业,救助贫困人口,既是化解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分化矛盾,避免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的重要措施,也是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人们道德素质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国家和治理结构的变化和“左”的影响,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一度陷入低谷。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开始被提到社会进步和公共文明发展的高度,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而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无疑成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以此为契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慈善事业开始迈入发展的“高速快车道”。从1994年到2011年,慈善组织由几乎空白发展到近30万家①。全国民政系统收到的捐赠款物在1996年至2005年期间只有284亿元②,但这一数字在2009年一年就达到了332.78亿元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慈善事业,提出要“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④“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⑤对慈善事业社会作用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升华,为慈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公民慈善意识普遍增强,现代慈善事业在推动社会进步中所发挥的作用明显加大,随之带来的是各级慈善组织的增多和慈善捐款数额的增长。但同时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也日渐显现。2011年6月份发生的“郭美美事件”激发了人们对慈善问题的广泛关注。人们对于慈善款项使用的透明度、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行机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许多质疑,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慈善组织的信任和慈善捐赠的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中华慈善总会为代表的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历程中有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而吸引我的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个人慈善行为的动机和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苏醒,慈善组织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源以及慈善组织主体发展差异对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格局的影响。本文主要从社会学、政治学、宗教、法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结合的视角,从中华慈善总会17年发展历程为着眼点,研究、分析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缘起及其发展的跃进和困境,以及如何促进发展的对策。深化此课题的研究对于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良性发展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发展慈善事业,救助贫困人口,既可以化解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产生的贫富分化矛盾,也可以避免出现大规模社会动荡,也能够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升人们道德素质。本文第一部分厘清慈善事业的相关理论和观念,指出现代慈善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及和谐社会的建设;慈善事业不同于第一、第二次分配,慈善事业是混合型分配,是自愿的行为,利于公正社会的建立,功在千秋,利在当代;强调了非政府行为是慈善事业的特色。第二部分研究古今中外的慈善思想及其历史活动,在慈善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官府和私人组织交替成为行善的主体,到民国时期,慈善事业一度发展到了历史高峰,成为现代慈善事业的催生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传统意义上的慈善事业一度转变成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以社会福利的形式继续存在。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转轨带来的贫富差距加大等使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形成有了社会基础,成为历史的必然。本文第三部分分析了中华慈善总会成立的社会背景和经济环境,中华慈善总会成立的必然性和迫切性,记录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和初始历程及组织机构变迁,揭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中华慈善总会的主要工作及其启示。从中华慈善总会的常规救助和突发灾难性救助两条线索出发,回顾了中华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及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中华慈善总会的项目建设、募款手段、救助管理、内部建设和发展模式。第五部分主要写慈善组织的监督管理,从主动接受管理和被动接受管理两个视角,从内部监督、公众监督和政府监督三个层面来论述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监督方面现存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相关方面的经验,建议中国现代慈善事业依据和标准。第六部分统观全文,根据作者多年参与中华慈善总会工作的经验以及相关史料研究,得出对当代中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总体印象,功绩不可磨灭,困惑依然存在。最后从建设性的视角提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王磊[5](2007)在《现代物流企业中SCM与CRM的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日益增加的市场压力和多样化的客户需求,供应链管理的重心逐渐向需求转移,供应链表现为由客户驱动的“需求链”。客户关系在供应链管理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因此,研究供应链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的整合,是当前客户驱动的竞争环境下,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企业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此外,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物流企业实施了供应链管理或者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但是由于管理思想、资源以及技术发展等方面的限制,真正取得效用并且能够极大促进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和竞争能力的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见。以及目前国内讨论二者整合的文章绝大多数仅仅停留在可行性的层面上,很少有对整合进行深层面探讨。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一,站在客户关系管理的角度,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对客户关系管理及其与供应链管理的整合问题进行研究,为现代物流企业导入客户关系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整合理念;二,建立一个适合现代物流企业的整合模型,以期达到充分利用企业内部及外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企业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和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以及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本文从现代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着手,系统讨论了它们基本概念、内容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以客户关系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整合系统的构建为主线,介绍、分析了现代物流企业中供应链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整合系统的框架、体系结构、功能模块等,最后给出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现代物流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绩效评价体系。
李进青[6](2006)在《东方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现代企业激烈竞争的结果已经使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物流企业都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而且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在生产经营、市场运作的各个方面,不仅在技术、人才上展开,同时也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展开。在这一背景之下,企业如何发展,就成为企业经营者面临的生死攸关的重大抉择。 本文先对部分物流相关理论的文献进行了总结,以此为指导,本文分析了东方物流公司的经营环境和本身的优劣势,并运用SWOT方法研究了公司的战略目标定位,然后论文设计了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实施方案,同时也研究了公司发展战略运作效果的评价体系及发展中须关注的三个重要问题。 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引言,第二章是相关文献综述,第三章是东方物流公司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第四章是东方物流公司发展战略设计,第五章是东方物流公司发展战略运作效果的评价体系及发展须关注的三个问题,最后一章是全文的总结。 东方物流公司的优劣势分析是公司战略设计的基础和基本依据。从东方物流的优势位势来看,在坚持原则的过程中,开动脑筋依情势判断来安排调动一切资源并促进发展,是东方物流经营过程中的一个亮点。从东方物流的劣势位势来看,东方物流的客户资源较少,信息渠道不够畅通、支持体系较弱,成为其经营中的突出问题。从东方物流的机会位势来看,东方物流可以发掘许多“niche”市场。从东方物流的威胁位势来看,东方物流的独特优势不够突出,“借脑”、“借力”发展的紧迫性大大增加。 根据东方物流公司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的机遇和威胁,本文得出结论,公司的战略目标定位应是:结合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合理布局,快速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建成高水平的专业性绿色物流服务公司。而要实现这一战略,公司必须采取如下措施:构建集成——分布式的网络组织结构;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营体系;强化利益关联者同盟,借力协同发
二、夺取75%的价值空间——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乌杰在“首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3中国物流(企业)年会上的致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夺取75%的价值空间——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乌杰在“首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3中国物流(企业)年会上的致辞(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步入新时代:广大民众对群众性体育赛事需求增加 |
1.2.2 面对新环境: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迎来机遇与挑战 |
1.2.3 治理新格局: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内在驱动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方法论 |
1.5.2 具体研究方法 |
1.6 研究创新之处 |
1.6.1 研究内容创新 |
1.6.2 研究视角创新 |
2 研究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相关研究 |
2.1.2 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3 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的相关研究 |
2.1.4 协同治理模型构建相关研究 |
2.1.5 研究述评 |
2.2 核心概念 |
2.2.1 群众性体育赛事 |
2.2.2 协同 |
2.2.3 治理 |
2.2.4 治理机制 |
2.2.5 理论模型 |
3 理论基础 |
3.1 协同治理理论 |
3.1.1 协同治理的概念 |
3.1.2 协同治理的内涵 |
3.1.3 协同治理的本土化 |
3.1.4 协同治理的实践应用 |
3.2 其它相关的理论 |
3.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2 协同优势理论 |
3.2.3 资源依赖理论 |
3.2.4 委托代理理论 |
4 社会治理视角下新中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发展历程回顾 |
4.1 新中国成立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历史阶段划分 |
4.1.1 起步与曲折阶段(1949—1965):政府一元化管理 |
4.1.2 停滞与异化阶段(1966—1976):深受“文革”运动影响 |
4.1.3 恢复与转型阶段(1977—1992):政社合作关系形成 |
4.1.4 协作与探索阶段(1993—2012):多元治理萌芽 |
4.1.5 协同与完善阶段(2013—):多元治理格局逐渐形成 |
4.2 新中国以来群众性体育赛事演变特征 |
4.2.1 赛事宗旨:从“为国”到“为民” |
4.2.2 办赛主体:从一元到多元 |
4.2.3 管理手段:从行政到综合 |
4.2.4 赛事效益:从“输血”到“造血” |
4.2.5 办赛空间:从封闭到开放 |
5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现实审视 |
5.1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缘起 |
5.1.1 制度改革:群众性体育赛事数量增加与各种问题并存 |
5.1.2 赛事治理: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客观要求 |
5.1.3 改革转型:传统的赛事管理路径出现“政府失灵” |
5.1.4 多元融合:协同治理主体互动关系亟待理顺 |
5.1.5 产业驱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需求 |
5.2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 |
5.2.1 政府:监管服务与部门协调 |
5.2.2 市场:资源配置与经费扩充 |
5.2.3 社会:公益服务与技术支持 |
5.2.4 个人:民众参与与资源整合 |
5.3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 |
5.3.1 国家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2 地方层面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政策梳理 |
5.3.3 基于公共政策的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特征分析 |
5.4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困境 |
5.4.1 政府与社会地位失衡 |
5.4.2 政府部门权责模糊 |
5.4.3 多元主体利益冲突 |
5.4.4 治理过程协同不足 |
6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构建 |
6.1 理论模型构建研究设计 |
6.1.1 方法选择 |
6.1.2 样本选取 |
6.1.3 分析工具 |
6.2 理论模型构建过程 |
6.2.1 产生研究问题 |
6.2.2 资料收集 |
6.2.3 资料分析——实质性编码 |
6.2.4 理论建构——理论性编码 |
6.2.5 理论应用 |
6.3 理论模型阐释 |
6.3.1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整体性阐释 |
6.3.2 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核心要素阐释 |
6.4 关于理论模型严谨性的说明 |
7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1 案例研究设计 |
7.1.1 案例验证思路 |
7.1.2 资料来源与收集 |
7.2 验证案例介绍 |
7.2.1 案例一:中国(京山)绿林网球·英雄会 |
7.2.2 案例二:陈仓区周末篮球联赛 |
7.3 理论模型案例验证 |
7.3.1 办赛环境 |
7.3.2 办赛主体 |
7.3.3 参与动因 |
7.3.4 协同引擎 |
7.3.5 互动行为 |
7.3.6 协同结果 |
7.4 案例验证结果与启示 |
8 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优化策略 |
8.1 双管齐下:优化赛事治理内外部环境 |
8.2 政社共治: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 |
8.3 定权定责:明确政府赛事治理权责边界 |
8.4 互监互督:建立政府与社会双向监督机制 |
8.5 软硬兼施:加强制度化和非制度化治理保障 |
8.6 精准施策:针对赛事类型选择不同治理手段 |
9 研究结论、局限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局限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体育赛事管理部门访谈提纲 |
附件2: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主体访谈提纲 |
附录3:调研照片 |
附录4:调研访谈内容节选 |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次 |
表目次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六、基本概念 |
第一章 政治困境中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 |
第一节 趋向合作的两岸海洋事务 |
一、作为描述类型的两岸海洋事务 |
二、两岸海洋事务的分类 |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及其类型 |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发展回顾 |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倡议期(1949-1990.9) |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接触期(1990.9-2000.5) |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波折期(2000.5-2008.5) |
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制度化时期(2008.5-) |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争议性议题 |
一、基于政治互信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 |
二、争议性议题及其政治结构化问题 |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SWOT分析 |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优势分析 |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劣势分析 |
三、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机会分析 |
四、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威胁分析 |
第二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治理转向 |
第一节 两岸合作治理的生成机制 |
一、两岸合作的政治难题 |
二、两岸合作的泛政治化 |
三、两岸合作治理的趋向与生成 |
第二节 形成中的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 |
一、海洋治理的提出及应用 |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实践逻辑 |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的合作治理结构 |
一、合作治理模式的二元化 |
二、合作治理进程的差序化 |
三、合作治理方式的多样化 |
四、合作治理主体的网络化 |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与法律机制的互动融合 |
一、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治理的制度地位——场域理论的视角 |
二、两岸海洋事务合作制度化的政策空间及其实践趋向 |
三、作为制度核心的法律机制:界定及构成 |
第三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建构 |
第一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治化路径 |
一、功能主义法治观 |
二、回应型法治模式 |
三、交涉性法治关系 |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的内在构造 |
一、宪制基础: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
二、目标导向:从权益到互信 |
三、内容要素:整合机制 |
四、路径策略:阶段化 |
五、结构面相:非对称均衡 |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法治化的互嵌机制 |
一、法制构建的政治约束 |
二、民意整合的规范化 |
三、政策与法律的交融互动 |
第四章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制体系 |
第一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原则 |
一、平等互惠原则 |
二、弹性透明原则 |
三、预防风险原则 |
四、权益优位原则 |
第二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形式 |
一、法律形式的多样化及其构成要件 |
二、硬法与软法的界分与互融 |
三、法律效力的双重维度 |
第三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规制 |
一、法律规制共同体的扁平化 |
二、法律规制工具的组合运用 |
三、法律规制过程的“制度——社会”模式 |
第四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程序机制 |
一、公权力机关合作的程序机制 |
二、公众参与的程序性机制 |
第五节 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争端法律解决机制 |
一、争端法律解决机制的界定 |
二、类型化多元模式的构建 |
第五章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 |
第一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实践 |
一、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进路 |
二、生成机理的四维面向 |
三、“有组织的无序”的现实困境 |
第二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结构 |
一、基于“关系法”的公权合作 |
二、基于作用法的社会协同 |
三、基于组织法的内部共识 |
第三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路径 |
一、完善各自域内海洋事务立法 |
二、健全两岸海洋事务协议体系 |
三、创新行政规制方式 |
四、检视司法机关的角色 |
五、建构海洋事务合作组织 |
第四节 两岸间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治理体系 |
一、核心制度 |
二、支持性制度 |
三、技术性制度 |
第六章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协调 |
第一节 多重复合结构下的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 |
一、多重复合博弈结构的提出及展开 |
二、按照海洋事务类型分轨处理 |
三、合情合理安排的规范思路 |
第二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基础 |
一、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困境 |
二、基于两岸互信的台湾对外交往权能——特别法理的视角 |
三、通过法律技术解决法律冲突问题 |
第三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关系 |
一、通过“两岸”模式吸纳政治思虑 |
二、“两岸”模式适用的法理分析 |
三、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归因的二阶构造 |
第四节 两岸外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进路 |
一、两岸合作方式的多样化 |
二、策略性渐进的路径选择 |
三、构建先行制度化协商机制 |
结论 |
附件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3)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本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点和有待进一步研究之处 |
第一章 刘国光学术生涯概述 |
第一节 刘国光的学术生涯简介 |
第二节 刘国光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一、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中探索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 |
二、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应对中国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
三、在与多种经济思想的碰撞中发展充实 |
第三节 刘国光经济思想发展阶段 |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前,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
二、二十一世纪之交对宏观调控的研究 |
三、新世纪以来在批判和反思中进一步发展 |
第四节 刘国光经济思想特点 |
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二、不断超越的创新精神 |
三、大无畏的革命批判精神 |
第二章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要经济思想 |
第一节 计划与市场结合论 |
一、市场机制和社会主义不是排斥的,具有存在的必然性 |
二、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相结合的模式 |
第二节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性 |
二、经济体制改革的框架 |
三、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宽松的经济环境 |
四、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注意点 |
第三节 双重模式转换 |
一、双重模式转换的含义 |
二、两种模式转换是相互促进的 |
三、促进双重模式的转换 |
第四节 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论 |
一、抑制通货膨胀 |
二、治理通货紧缩 |
三、“软着陆”理论 |
四、双稳健的宏观调控政策 |
第五节 简要的评论 |
一、刘国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杰出探索者 |
二、刘国光是最早提出“双重模式转换”的经济学家,为两个根本性转变决策作出了先行的论证 |
三、刘国光是经济发展的稳健派 |
第三章 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第一节 学术界关于发展公有制经济的争论 |
一、“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 |
二、公有经济是否低效论 |
第二节 落实贯彻“两个毫不动摇” |
一、公有制经济必须把握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
二、探索多种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途径 |
三、有序推进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 |
四、尊重市场规律,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第三节 简要评论 |
一、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 |
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资本营运理论 |
三、把遵循市场规律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相结合起来 |
四、对深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
第四章 论新时期个人收入分配问题 |
第一节 学术界关于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讨论 |
一、关于是否存在两极分化的观点 |
二、关于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化原因分析 |
三、关于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和效率关系的讨论 |
第二节 解决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基本思路 |
一、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 |
二、要重视初次分配中的公平性 |
三、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和履行公共服务的职责 |
第三节 简要评论 |
一、刘国光对公平和效率的认识是历史、具体的 |
二、刘国光对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分析是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三、刘国光对个人收入分配问题的建议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第五章 对深化改革的方向和方法的反思 |
第一节 坚定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
一、学术界对改革方向讨论的主要观点 |
二、刘国光关于改革方向的观点 |
第二节 改革要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推进 |
一、唯物论对改革的指导作用 |
二、辩证法对改革的指导作用 |
第三节 简要评论 |
一、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不走老路、邪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路 |
二、重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对中国改革的指导作用 |
第六章 坚决批判和抵制新自由主义 |
第一节 对新自由主义的分析 |
一、警惕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教学中的干扰 |
二、对新自由主义在我国盛行的原因分析 |
三、新自由主义实质 |
第二节 对新自由主义主要经济观点的批判 |
一、反对全面私有化,掉卫社会主义公有制 |
二、要尊重市场规律,但不能迷信市场 |
三、批判极端的自由化,强调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第三节 应对新自由主义挑战的建议 |
一、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舆论导向 |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 |
第四节 简要评论 |
一、引起社会各界巨大的反响 |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经济学的正确走向 |
三、有力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繁荣发展 |
第七章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是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 |
一、立场上,要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 |
二、方法论上,唯物辩证法是基本的方法论 |
三、内容构建上,要系统地梳理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的发展脉络 |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理论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
二、社会主义本质 |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
四、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
五、宏观经济调控 |
六、对外经济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正确处理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 |
一、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主流和主导 |
二、要辩证地看待西方经济学 |
三、要防止两种教条主义 |
第四节 关于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教学的建议 |
一、要明确马克思主义方向的教学方针 |
二、要重视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 |
三、要提高师资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素养 |
四、要保证高校领导权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中 |
第五节 简要评论 |
一、刘国光是对政治经济学科建设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思考的经济学家 |
二、刘国光关于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是符合实际的,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
三、刘国光关于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
结论 |
一、刘国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刘国光经济思想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
二、通过对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可加深对党和国家重大经济决策和改革开放历程的认识 |
三、刘国光的高度历史责任感和严谨学风是广大的经济工作人学习的榜样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个人慈善行为的动机与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苏醒 |
1.1.2 慈善组织遭遇信任危机的根源 |
1.1.3 本人对慈善问题的长期关注和工作积累 |
1.2 文献回顾 |
1.2.1 中国慈善史研究 |
1.2.2 关于慈善意识和慈善理念的研究 |
1.2.3 当代慈善组织的研究 |
1.3 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
1.3.1 社会文化理论 |
1.3.2 制度经济学理论 |
1.3.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4.1 论文所涉及的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的资料来源说明 |
1.5 研究价值与创新 |
1.5.1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1.5.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6 基本概念界定 |
1.6.1 从不同的理论视角理解慈善 |
1.6.2 本文理解的慈善 |
第2章 慈善事业的历史流变 |
2.1 慈善的产生及历史流变 |
2.1.1 我国慈善的溯源及历史 |
2.1.2 西方慈善的溯源 |
2.2 发展慈善事业的文化背景分析 |
2.2.1 我国古代慈善文化 |
2.2.2 我国近代慈善文化 |
2.2.3 我国当代慈善文化 |
2.3 我国当代的慈善组织分析 |
2.3.1 慈善事业的基本特征 |
2.3.2 慈善组织的基本类型 |
2.3.3 慈善组织的主要功能 |
第3章 政府慈善与民间慈善的突围—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 |
3.1 中华慈善总会的成立 |
3.1.1 总会成立的必然、需求和基础 |
3.1.2 总会的初创与演变 |
3.2 中华慈善总会的会内行政 |
3.2.1 组织性质与组织制度 |
3.2.2 组织架构运作及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3.3 从中华慈善总会看中国现代慈善事业 |
3.3.1 慈善事业与普遍道德水平 |
3.3.2 慈善事业是社会保障事业的有力补充 |
3.3.3 经济发展与慈善事业 |
3.3.4 公共财政与慈善事业 |
3.3.5 政府监管与机构自律 |
3.3.6 动机与效果 |
3.3.7 专业化与志愿者 |
3.3.8 榜样与大众 |
第4章 领军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跃进——中华慈善总会的发展 |
4.1 中华慈善总会的救助项目设置和发展 |
4.1.1 1994 年—2002 年 |
4.1.2 2002 年—2007 年 |
4.1.3 2008 年之后 |
4.2 突发性灾难救助 |
4.2.1 非典救助 |
4.2.2 印度洋海啸 |
4.2.3 南方冰冻雨雪灾害 |
4.2.4 汶川震灾 |
4.2.5 玉树震灾 |
4.3 中华慈善总会的筹募能力建设与善款管理 |
4.3.1 筹募手段与模式的变化与丰富 |
4.3.2 善款的监督、审查和使用管理 |
4.4 中华慈善总会的发展历程透视 |
4.4.1 创立回顾 |
4.4.2 突破进步 |
4.4.3 实践探索 |
4.4.4 未来展望 |
第5章 中华慈善总会的监督管理:主动与被动的选择 |
5.1 内部监督 |
5.1.1 从法律视角分析慈善组织的特殊性 |
5.1.2 慈善组织的特殊性在其监督机制中的反应 |
5.1.3 内部结构不完善造成内部监督不力 |
5.1.4 慈善组织内部监督的理论基础 |
5.2 公众监督 |
5.2.1 作为慈善活动组织者的媒体 |
5.2.2 作为与社会大众沟通工具的媒体 |
5.2.3 妥善处理媒体与企业在从事慈善活动中的关系 |
5.2.4 社会监督重要组成部分的公众监督 |
5.3 政府监督 |
5.3.1 慈善组织的监督机制立法薄弱 |
5.3.2 慈善组织的外部监督 |
5.4 信息公开制度 |
5.4.1 对捐赠者实施监督 |
5.4.2 受益者的监督权 |
5.4.3 行业自律——第三方评估机关的监督 |
5.5 对慈善组织监督机制的建议 |
第6章 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总体认识 |
6.1 成绩——慈善事业在社会发展中地位重要 |
6.1.1 慈善事业有利于提高公平和效率 |
6.1.2 慈善事业有利于社会整体福利的提高 |
6.1.3 慈善事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创建 |
6.2 探讨——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方向性研究 |
6.2.1 慈善组织与慈善精神的互动研究 |
6.2.2 慈善组织体系的问题表现及其研究 |
6.2.3 非营利组织的理论研究 |
6.2.4 国家对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机制研究 |
6.3 困境——慈善组织在运行机制中仍有问题 |
6.3.1 在内部治理结构中的问题 |
6.3.2 在筹资机制方面的问题 |
6.3.3 人力资源机制下的问题依然存在 |
6.3.4 决策机制方面的问题 |
6.3.5 绩效评估机制内问题依然存在 |
6.3.6 监督体制上的问题 |
6.4 对策——时代趋势与发展思考 |
6.4.1 西方社会中慈善组织和政府的关系 |
6.4.2 公民慈善意识的培育 |
6.4.3 提高政府慈善的公信力 |
6.4.4 微公益的启发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前后取得的科研成果 |
(5)现代物流企业中SCM与CRM的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SCM与CRM整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SCM与客户心理与行为进行研究 |
1.2.2 SCM与客户服务结合问题的研究 |
1.2.3 SCM与CRM同ERP的整合研究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的组织 |
第2章 现代物流企业相关介绍 |
2.1 现代物流业的相关概念和主要特征 |
2.2 现代物流业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 |
2.3 我国现代物流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3章 SCM和CRM的相关概念 |
3.1 供应链管理概述 |
3.1.1 供应链管理概念 |
3.1.2 供应链管理的功能 |
3.1.3 供应链管理的应用在我国物流企业的所存在的问题 |
3.2 客户关系管理概述 |
3.2.1 客户关系管理概念 |
3.2.2 客户关系管理的功能 |
3.2.3 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在我国物流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现代物流企业中SCM和CRM的整合实现 |
4.1 SCM与CRM整合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分析 |
4.2 物流企业中SCM与CRM整合的内容 |
4.2.1 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伙伴企业间的客户关系管理 |
4.2.2 供应链上的最终用户管理 |
4.3 现代物流企业中SCM与CRM整合架构 |
4.3.1 现代物流企业中SCM与CRM整合系统构建原则 |
4.3.2 整合系统应具有的功能 |
4.3.3 物流企业中SCM与CRM整合系统结构 |
4.4 现代物流企业中SCM与CRM整合系统模型 |
4.4.1 前台系统 |
4.4.2 后台系统 |
第5章 现代物流企业中SCM和CRM的整合系统分析设计 |
5.1 整合系统客户生命周期分析 |
5.1.1 客户开发 |
5.1.2 客户发展 |
5.1.3 客户保留 |
5.1.4 客户服务 |
5.1.5 客户数据分析 |
5.2 现代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整合系统功能模块分析 |
5.2.1 销售管理子系统 |
5.2.2 市场管理子系统 |
5.2.3 客户支持与服务管理子系统 |
5.2.4 客户服务子系统 |
第6章 现代物流企业中SCM和CRM的整合系统绩效评价 |
6.1 整合系统的绩效管理特点 |
6.2 整合系统的绩效管理框架 |
6.3 整合系统的绩效目标设定 |
6.3.1 整合系统的绩效目标来源 |
6.3.2 整合系统的绩效目标设定方法 |
6.4 整合系统的绩效评价研究 |
6.4.1 整合系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6.4.2 动态灰色关联度与层次分析法绩效评价模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研究生履历 |
(6)东方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独创性声明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东方物流公司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
第一节 东方物流公司及其环境分析 |
一 东方物流公司的基本状况 |
二 东方物流公司的成长环境分析 |
三 东方物流公司的发展瓶颈分析 |
第二节 东方物流公司的SWOT分析 |
一 东方物流公司的情景分析 |
二 东方物流公司的态势分析 |
第三节 东方物流公司的发展前景分析 |
一 东方物流公司发展的基础条件 |
二 东方物流公司的发展模式分析 |
第四章 东方物流公司发展战略设计 |
第一节 东方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
一 东方物流公司的SWOT分析归纳 |
二 东方物流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 |
第二节 东方物流公司发展战略实施方案 |
一 布点联网,构建集成——分布式的网络组织结构 |
二 提升运营质量和效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营体系 |
三 强化利益关联者同盟,借力协同发展 |
四 提高人力资源规划运作水平,在发展企业的同时发展人 |
第五章 东方物流公司发展战略运作效果的评价体系及发展须关注的三个问题 |
第一节 东方物流公司的战略选择基础 |
一 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 |
二 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成 |
三 可选择的评价方法 |
第二节 东方物流公司战略选择须关注的三个问题 |
一 信用问题 |
二 协同问题 |
三 公司文化问题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夺取75%的价值空间——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乌杰在“首届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暨2003中国物流(企业)年会上的致辞(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群众性体育赛事协同治理研究[D]. 冯加付.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海峡两岸海洋事务合作的法律机制研究[D]. 叶正国. 武汉大学, 2015(07)
- [3]刘国光经济思想研究[D]. 何海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
- [4]现代中国慈善事业的跃进与困境 ——中华慈善总会17年探索之路(1994-2011)[D]. 刘颖冰. 河北大学, 2013(12)
- [5]现代物流企业中SCM与CRM的整合研究[D]. 王磊. 大连海事大学, 2007(01)
- [6]东方物流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进青. 上海海事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