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钟敬文“多民族一国民俗学”思想评述(论文文献综述)
周星[1](2021)在《中国民俗学着述中的区域本位、民族本位与事象本位》文中研究说明检索中国民俗学的学术文献,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其他出版物,除了一般的概论性着作或入门书,以及为数不多的民俗学理论着述之外,大体上可以区分出三种不尽相同的写作模式,亦即本文所谓的"区域本位""民族本位"与"事象本位"。"区域本位"主要是指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叙述框架,进而归纳总结区域性的民俗文化及其特点的民俗学着述;"民族本位"主要是指以"民族"或其支系族群为单位,进而描述其具有民族特点的民俗文化的一类民俗学着述;"事象本位"主要是以某种相对单一的民俗事实或现象为线索,超越区域和民族的层面,通过跨文化地描述其空间分布及其变容,进而追问相关意义和给出解释的民俗学着述。本文通过对这三种写作模式的具体样本展开细致的分析,分别对其各自的特征、长处和问题点等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和归纳,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其各自背后的逻辑和立场,也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讨论。
黄涛[2](2021)在《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文中认为新时期民俗学研究逐渐由抽离语境的事象研究、文本研究转向重视语境的生活研究、整体研究。现在用语境理论来审视我们的田野调查规范和适度革新传统的民俗志书写范式就显得很有必要。以语境理论视野下的田野作业为基础,较为完善的民俗志书写应该注重以下方面:语境的时间要素与时代归属、民俗变迁,语境的空间要素与空间范围、地域特色,语境的事件要素与民俗过程、生活细节,语境的心理要素与民俗心理、民众精神,语境的功能要素与民众生活需求与民俗功用,语境的背景要素与民众解释、学者解释。
周峪竹[3](2021)在《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文中提出苏联科学院院士、20世纪俄罗斯汉学的带头人阿列克谢耶夫(1881-1951)曾于1907年、1909年、1912年、1926年赴中国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地区,期间广泛收集中国传统木版民俗画,形成当今国内外学术界闻名的俄藏中国民俗画。2015年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发现该馆藏有近千幅阿列克谢耶夫在中国收集的中国民俗画,包括门神画、财神画、佛像、道教神像画、护符、纸马等,遂设立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民俗画特藏。中国民俗画是阿列克谢耶夫研究中国历史、文化、宗教的重要素材,作为俄罗斯汉学史上第一位对中国民俗画片进行系统研究的汉学家,他从学术生涯伊始就致力于中国民俗文化推广和普及。中国民俗画片成为西方了解中国民间信仰和文化习俗的重要媒介,是沟通近代中俄文化交流中的一座桥梁。中国民俗画片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载体,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才华与智慧。现收藏于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的这批中国民俗画片,以图画的形式具象地反映出中国各地的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俗、丧葬礼俗、民间信仰、民间谚语等各类民俗事象,是中国民间俗文化的百科全书,是民俗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本研究从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入手分析该特藏对于中俄文化交流的意义;运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透视这批民俗画片所反映的生活在封建纲常、礼制、教条之下的旧中国中下层民众精神上的狂欢化世界,解读民俗画片中的民间精神“狂欢”意蕴。通过挖掘俄罗斯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认识揭示民俗画片在中俄两个民族交往中的文化价值。
刘杰[4](2021)在《诸葛亮传说研究 ——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诸葛亮,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其事迹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他身上的传奇色彩也在各时期文人的艺术加工下愈发浓厚。西南地区自古是多民族聚居地,少数民族对于诸葛亮南征的记忆多以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各民族不同的历史记忆使得诸葛亮传说异彩纷呈。传说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内容,诸如传说产生的机制、族群关系、地域文化等,都值得深入研究。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将对史书、文学作品、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形象作简要分析,在深入阅读大量的史料、文学作品及民间传说的基础上,对这三类作品中的诸葛亮形象进行归纳,并得出诸葛亮形象演化的大致轨迹,这一章是论文文学性的体现,也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首先对传说进行学术界定,再对所辑录的西南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南征传说进行详细的分类,主要分为解释性传说与描述性传说两大类,再从人物和故事情节等方面进行细分,这一章是承上启下的重要部分。第三章对南征传说的产生机制做一详尽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语境和背后所蕴含的“中华认同”,指出大部分南征传说受到“箭垛效应”的影响,是被建构的真实。诸葛亮传说的衍化形态主要表现为逐渐远离历史、文学性不断加强、民间文学特性不断凸显,本章最后部分将对诸葛亮传说流布的状况做简单概括。第四章运用了民间文学、民族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从传说圈、民族的迁徙与融合、族群理论、民俗与民间信仰四个方面对诸葛亮传说与地方社会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文末总结了各类文体中的诸葛亮形象及其演变状况,说明了南征传说对西南地区民族文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彰显了西南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与族群文化认同,描绘出各民族万象共生的文化景观,具有很高的文献与文化价值。
毛巧晖[5](2021)在《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世纪、20世纪之交,中国知识人将眼光投向民间,神话引起了启蒙主义者的关注,它被视为"中国之生命"。随着民俗学的兴起,神话的学术研究进一步发展,同时,它在30年代的通俗化实践中,也成为"创造具有民族形式的新文化"之依托。1949年以后,神话成为本土现代社会、多民族国家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建构力量,同时也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神话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学术发展可大致划分为两个时期: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的复兴与重建在推动民间文学整体研究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民间文艺学领域引入西方神话学理论,神话研究领域呈现出多维视野与多元范式交杂的景象。
卢静达[6](2021)在《日本神话传说与民族信仰研究 ——以《古事记》神代卷为中心》文中研究表明神话与神道信仰是日本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而《古事记》作为神道原典,是该领域研究中最重要的文献资料之一。《古事记》是日本古代为规范皇权世系尊卑而编纂的官修典籍,融汇了神话传说、历史记事、文学作品、民间歌谣、宗教祭祀、地方风俗等多种内容,囊括了古代日本社会的各色面貌,对日本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对神道理论的形成,以及日本宗教思想的成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日本的神灵信仰不论是在早期发源阶段还是在后来的宗教化过程中,都牵涉到诸多问题,因而很难以一条主线完全呈现出在不同时期、地域内,不同外来宗教、文化影响下日本神灵信仰的完整形象。但可以明确的是,无论是在神灵信仰的形成期——融合渡来人文化、借助外来宗教理论形成《古事记》神代史,在神灵祭祀的发展期——追求“实用性”、着重强化自身体系和完善内部结构,还是在神道理论的成熟期——醉心于强调宗教的“民族性”精神、片面夸大自身民族优越性,都隐含着一条贯穿始终的思维逻辑,即日本宗教在完成了对外来文化、宗教理论的受容后,便随即开始了“去中心化”过程,淡化、否定神灵信仰中存在的外来因素,强调其民族性价值,并不断通过回溯上古神话来找寻或建构自己民族精神的“根”。以此为线索,本文以《古事记》神代卷文本为基础,结合考古学、民俗学、语言学等研究成果,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日本神灵信仰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第一章主要梳理了《古事记》的成书背景、撰史动机,以及神代史的形成过程。通过对《古事记》神代卷的结构进行体系化分类,系统总结出了对后世神灵信仰影响较大的神话元素,并着重论述了神代史叙事中神话世界三层架构的内在原理和其中蕴含的神代思想多元化的特点。第二章分析了《古事记》成书以前“渡来人”与倭王权之间的关系,发现日本在与外来族群长期混融、与外来文化相互浸润的过程中,保存了中华文化中弥足珍贵的古色。同时,当外来的神灵崇拜与祭祀礼俗对日本固有的宗教传统产生冲击之时,日本为了追赶先进国家,开始大量借助外来文字和神话理论,与本土信仰相结合,建构起了一套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第三章论述了在通过编纂《古事记》将口传记事转为笔录文字之时,日本对汉文字背后所蕴含的哲学理论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系统学习。《古事记》所载“创世”神话借助阴阳、道家思想提出了对“自然”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创生”神话又暗藏了以“秽”为禁忌、“祓”为手段、“罪”“罚”为结果的宗教法则。神代卷对世界本源和人类生死问题的终极探讨,奠定了日本民族宗教的理论基础。第四章剖析了《古事记》神话中以稻作农耕为基础的祭礼内涵,并以此还原了《古事记》中以众神为核心的祭祀之道,即神道的宗教发源。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神道理论的建构并非一蹴而就,其先后经历了原始神道、神社神道、理论神道、国家神道和教派神道等发展阶段,并与儒佛等思想学说和宗教派别由最初的对立逐渐走向妥协、调和,最后形成了具有一定理论性、覆盖面极广的民族宗教思想体系。第五章重点对日本国家祭祀的形成和神道思想在后世的流变进行了解读,通过厘清祭祀礼俗由乡土民间传入宫廷系统、地方氏神转化为天皇族神的过程,发现其中隐含了神国正统思想中“神道”与“王道”意识的早期结合。而中世以后日本致力于对民族精神的发掘和建构,通过神道复古的实践,以及学界对神道思想中“原质”“古层”“古道”等核心观念的讨论,引发了日本对宗教“民族性”价值的追捧,更刺激了日本独立于中华体系之外的自立愿望的产生。尤其近代,神灵信仰被皇权政治恶用,成为皇国史观主导下民族核心价值的重要部分,这种意识形态的成因和影响是需要深入挖掘的。
高丙中[7](2021)在《从“一国民俗学”到“世界民俗学”》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民俗学中所讲的"民俗"概念从学术实践来看是一种民俗学学术共同体内部相互协商基础上的集合概念,这一协商同时也是一个学术建构的过程,是一个包括重新界定和学术批评双重内涵的过程。同时,这种学术建构也决定了其可以在新的学术背景下被重新建构。现代民俗学预设了民俗学的研究应该是"一国民俗学",日本学术界在自己的学术脉络中提出"世界民俗学",因应了全球化影响下民俗生活与民俗研究学术的发展,是民俗学的增量事业。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以"世界民俗学"为目标的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需要新的学术伦理,如此才有望建立一门超越"霸权"的世界民俗学。
刘明[8](2020)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节日志研究构想和思路——以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尤其是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节日志的研究提出构想和思路。作者从学术渊源、节日范式、田野拓展、研究构想、研究价值和研究思路等维度试图阐述节日志研究的学理依据和现实路径。由此,"一带一路"倡议需要我们深入发掘周边国家节日文化资源,以便更好地实现民心相通。
林继富,覃奕[9](2020)在《中华民族共同体里的民俗学——郝苏民民俗学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郝苏民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学术实践的民俗学思想体系,站在民族国家历史与现实的高度,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出发,彰显中国民俗学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郝苏民坚持从多民族语言维度切入民俗的整体性研究,从区域、民族维度探索民俗与民众生活的关系及民俗学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进行中国民俗学的学科建设,这也是其民俗学思想的实践过程与系统呈现。
邴波[10](2020)在《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代国家体系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关乎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与声誉。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如何建构中国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并将深刻影响中国的内政外交及国际地位。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体现,新疆的独特地缘及多元文化所塑造的新疆形象对建构国家形象的意义重大。而在中国电影中占据独特地位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参与建构新疆形象乃至国家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不仅重塑了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想象,而且成为建设中国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国家形象认知具有多维性,从文化维度来看,建构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基础之上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国家理想与现实中“和谐中国”建设目标相融合的产物。建构与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既有利于国内各民族确立文化共同体,又与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大国形象相一致。本文主要以1949年以来中国大陆生产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田野调查、史论结合等方法,结合文艺学、电影学、文化人类学、影视民俗学、影视传播学等理论,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与国家形象的生产、传播、影像化变迁相结合,分析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如何塑造与传播国家形象的不同侧面,挖掘电影译制、发行、放映、“走出去”、获奖对国家形象传播的重要意义,重点探究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如何建构理想化的国家形象,思考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通过这一研究,一方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60余年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发现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塑造国家形象的内在表现规律,为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走出去”提供理论支持。全文主要内容分为三大板块:绪论、正文和结语,正文又分为四个方面,即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表达、策略,重点在于生产、传播及表达。绪论部分是全文的引言,阐释本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价值,概述本文的研究中心,界定相关概念和梳理文献,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一章是全文的理论基础建构部分。通过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与“和谐中国”国家形象、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之间的内在关联,阐明建构新疆形象对国家形象的意义,为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建构国家形象提供理论支持。第二章是文章的历史回顾部分。梳理了社会历史语境中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影像变迁。依据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的时代烙印,将国家形象的影像生产与传播分为“新中国”(1949—1966)奠基期、“新时期”(1977—1999)拓展期及“新世纪”(2000年以来)繁荣期三个阶段,探讨各阶段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生产、传播及国家形象的演变轨迹,指出国家形象塑造与各时期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事实,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第三章到第六章是论文重点展开部分。采取文本分析法,定位不同变量空间、性别、导演及民俗在国家形象形成中的作用和地位,且分别展开论述:第三章借鉴媒介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及生态人类学的“空间”理论挖掘地理空间、地理景观及生态空间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空间表达意义上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以多向度方式展示了国家形象,使观众可以通过空间认同获得国家归属感。第四章借鉴性别理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和两性生存境遇的差异性分析,展示性别与国家形象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性别话语系统中透视国家形象的塑造策略。第五章借鉴身份理论,探讨文化传统及民族身份多元化的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导演,如何在中华文化的长期浸染下,通过文化互动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以作品中导演的家国情怀及融化于叙事中的家国同构模式实现对国家的认同,完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坚守者的导演形象塑造,从而表现出鲜明的一体化倾向。第六章借鉴文化人类学及影视民俗学相关理论,将影视民俗表达的多元一体作为建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多元化”侧重于各少数民族电影的繁荣发展与同一少数民族电影中不同类型(物质、社会、精神)民俗文化的多层展演,而挖掘民俗和谐文化因素及以集体记忆方式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则成为实现民俗文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途径。第七章针对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建构及传播国家形象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新疆的特殊地缘性决定了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一直是维护“民族团结”与“稳定”的意识形态主战场,要考虑如何将“战场”与“市场”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回归电影产业的本质属性。因此针对电影在影像化建构及传播方面存在的不足,分别从创作者与传播者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从创作者来说要提升内容质量,书写真实新疆故事,汇聚新疆正能量;从传播者来说,架设好电影桥梁,传播和谐国家形象。结论部分是全文的总结部分。对全文作出总结,展望未来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且对实现国家形象的理想化表达提出遵循或借鉴的原则。
二、钟敬文“多民族一国民俗学”思想评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钟敬文“多民族一国民俗学”思想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民俗学着述中的区域本位、民族本位与事象本位(论文提纲范文)
一、区域本位:民俗的地域性 |
二、民族本位:族别模式的局限 |
三、事象本位:跨文化比较的民俗研究 |
四、民俗学着述的写作模式可以创新的方向 |
(2)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 语境理论的“在场性”原则与民俗志文体的特殊性 |
二 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的基本原则 |
(一)语境的时间要素与民俗的时期划分、时代变迁 |
(二)语境的空间要素与民俗的空间分布、地域特色 |
(三)语境的事件要素与民俗过程、生活细节 |
(四)语境的心理要素与民俗心理、民众精神 |
(五)语境的功能要素与民众生活需求、民俗功用 |
(六)语境的背景要素与民众解释、学者解释 |
三 民俗志的深度描写应基于“语境中的民俗”视野的田野调查 |
(3)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
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三、本研究依据的理论和方法 |
第一章 阿列克谢耶夫及其对中国民俗画片的收集与研究 |
一、阿列克谢耶夫与中国民俗画片 |
二、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考察及民俗画片的收集 |
第二章 俄藏“阿列克谢耶夫中国民俗画片”考释 |
一、俄罗斯国立宗教历史博物馆 |
二、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的基本构成 |
第三章 从阿列克谢耶夫的收藏看中国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 |
一、民俗画片的概念界定 |
二、中国民俗画片的起源与发展 |
三、中国民俗画片的文化价值 |
第四章 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所反映的中国民俗 |
一、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的岁时节令 |
二、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的人生礼俗 |
三、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藏品中所蕴含的民俗观念 |
第五章 阿列克谢耶夫民俗画片中的民间精神“狂欢”意蕴 |
一、欲望的释放 |
二、叛逆的表达 |
三、生死的跨越 |
第六章 经由图像艺术展开的中俄文化交流 |
一、17世纪以来俄罗斯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的过程 |
二、阿列克谢耶夫对中国民俗画片的认知、研究与解读 |
三、阿列克谢耶夫的文化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基础材料 |
二、专着 |
三、文章 |
致谢 |
(4)诸葛亮传说研究 ——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一)个人学术兴趣 |
(二)资料丰富但关注不足 |
二、选题价值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诸葛亮南征传说的收集与整理 |
二、诸葛亮艺术形象的研究 |
三、诸葛亮南征传说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之处 |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一)传说圈理论 |
(二)族群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文本细读法 |
(三)访谈法 |
第一章 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 |
第一节 历史上的诸葛亮 |
一、官修史书中的诸葛亮 |
二、地方志中的诸葛亮 |
第二节 文学作品中的诸葛亮 |
一、魏晋笔记小说中的诸葛亮 |
二、唐诗中的诸葛亮形象 |
三、平话与小说中的诸葛亮形象 |
四、汉族民间传说中的诸葛亮 |
第三节 诸葛亮形象的演变 |
第二章 诸葛亮传说类型分析 |
第一节 传说的定义与分类 |
一、传说的界定 |
二、传说的类型 |
第二节 描述性传说 |
一、以诸葛亮为主角的传说 |
二、诸葛亮部将为主角的传说 |
三、以少数民族人物为主角的传说 |
第三节 解释性传说 |
一、风物传说 |
二、习俗传说 |
第三章 诸葛亮传说的生成与衍化 |
第一节 诸葛亮传说的生成机制 |
一、历史语境 |
二、中国认同 |
三、箭垛效应 |
四、被建构的真实 |
第二节 诸葛亮传说的衍化形态 |
一、历史到文学 |
二、口头到文本 |
三、流变到坚守 |
第三节 诸葛亮传说的流布情况 |
一、在西南地区广泛传播 |
二、在域外的传播 |
第四章 诸葛亮传说与地域社会 |
第一节 被建构的空间——“传说圈” |
一、传说圈的定义 |
二、诸葛亮传说圈的分类 |
三、诸葛亮传说圈与西南文化空间 |
第二节 叶落为根——民族迁徙与融合 |
一、彝族等部分氐羌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
二、佤族等部分百濮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
三、傣族等部分百越民族的迁徙与融合 |
第三节 一灯即明——诸葛亮与西南族群 |
一、 诸葛亮传说与族群关系讲述 |
二、从对立到共生 |
第四节 历史的微风——民俗 |
一、民族服饰与建筑 |
二、火把节与泼水节 |
三、鬼主与山官制度 |
四、盟誓文化 |
第五节 “绝地天通”下的守望——民间信仰 |
一、 西南地区诸葛亮崇拜概况 |
二、诸葛亮传说与民间信仰的互动 |
三、诸葛亮民间信仰产生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启蒙与通俗化实践:神话研究的发轫与发展 |
二、导引和规范:神话研究的迅速发展 |
三、互通与融合:神话研究的多元化趋向 |
四、结语 |
(6)日本神话传说与民族信仰研究 ——以《古事记》神代卷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课题的缘起与方法 |
二、研究现状的回顾 |
第一章 《古事记》神话溯源 |
第一节 《古事记》的成书过程 |
一、《古事记》的成书背景 |
二、《古事记》神代卷的形成 |
第二节 《古事记》神代卷的结构 |
一、天孙降临系神话 |
二、出云系神话 |
三、日向系神话 |
四、伊势系神话 |
第二章 《古事记》以前的“渡来人”与文字受容 |
第一节 古史文献中的“渡来人”与倭王权 |
一、《古事记》成书前的“渡来人” |
二、邪马台国论争与九州王朝溯源 |
第二节 日本文化的载体:汉文的接受与变容 |
一、文字体系的传承期 |
二、文字体系的定型期 |
第三章 《古事记》中的“自然”与“生死” |
第一节 《古事记》中的“自然”观念 |
一、《古事记》中的“混沌”思想 |
二、《古事记》中的阴阳五行思想 |
三、《古事记》中的“创世”与“创生” |
第二节 《古事记》中的生死意识 |
一、基于日神信仰的“祓秽”意识 |
二、《延喜式》中的“罪”与“罚” |
三、《古事记》“他界观”中的“黄泉”与“常世” |
第四章 《古事记》中的祭祀礼俗与“神道”的形成 |
第一节 《古事记》中的“稻作”与“祭祀” |
一、稻作农耕的传入 |
二、祭祀礼俗的产生与变迁 |
第二节 “神”的形象与“神道”的确立 |
一、“神”的特征与神格 |
二、“神道”理论的成立 |
第五章 国家祭祀与神道思想的再探讨 |
第一节 氏神祭祀与王权意识的变化 |
一、氏神信仰的流变 |
二、国家祭祀的统合 |
第二节 神道的“虚构”与“变装” |
一、神国正统思想中的“神道”与“王道” |
二、复古神道的出现与神道思想的历史演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从“一国民俗学”到“世界民俗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 “民俗”:协商基础上的集合概念 |
二 作为学术建构概念的“民俗” |
三 民俗学的预设:风俗的同质与共享——“一国民俗学” |
四 从“一国民俗学”到“世界民俗学” |
五 “世界民俗学”与学术反霸权 |
(8)“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节日志研究构想和思路——以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渊源 |
二、节日范式 |
三、田野拓展 |
四、研究构想 |
(一)时间的人类学表达 |
(二)节日的经典研究 |
(三)塔吉克斯坦研究述评 |
五、研究价值 |
六、研究思路 |
(9)中华民族共同体里的民俗学——郝苏民民俗学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于多民族语言视角的民俗整体研究 |
(一)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与编译 |
(二)从多民族语言维度切入民俗整体性研究 |
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里的民俗学学科体系 |
(一)多学科视角下的区域民俗研究 |
(二)多民族国家教育体系里的民俗学担当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里民俗学思想的学术实践 |
(10)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主要概念界定 |
三、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分析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分析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建构 |
第一节 新疆形象与国家形象 |
一、国家整体形象 |
二、新疆局部形象 |
第二节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一、电影塑造国家形象 |
二、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内涵 |
三、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形象 |
第二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生产与传播 |
第一节 新中国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奠基(1949—1966) |
一、奠基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奠基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二节 新时期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拓展(1977—1999) |
一、拓展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拓展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节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繁荣(2000年以来) |
一、繁荣期国家形象的生产 |
二、繁荣期国家形象的传播 |
第三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空间表达 |
第一节 “空间”概述 |
第二节 地理空间中的领土与边界 |
一、领土认同 |
二、地理形象 |
三、国防意识 |
第三节 地理景观中的城市与乡村 |
一、地理景观 |
二、城市与乡村 |
三、城市、乡村空间中的新疆与新疆的城市、乡村空间 |
第四节 生态空间中的绿洲与草原 |
一、生态空间、生态人类学与新疆生态空间 |
二、绿洲生态空间 |
三、草原生态空间 |
第四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性别表达 |
第一节 新中国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被突出”与“被遮蔽”的女性形象 |
二、“被压抑”与“被潜藏”的男性形象 |
第二节 新时期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寻找女人 |
二、寻找男子汉 |
第三节 新世纪的女性形象与男性形象 |
一、多元化的女性形象 |
二、理想化的男性形象 |
第五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导演表达 |
第一节 多元化的导演形象 |
一、作为国家形象启蒙者与维护者的汉族导演形象 |
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者与探索者的少数民族导演形象 |
三、文化互动 |
第二节 不同民族导演共同的“家国情怀”与“家国同构”叙事 |
一、家国情怀 |
二、家国同构叙事 |
第六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民俗表达 |
第一节 民俗与电影 |
一、民俗 |
二、影视民俗 |
三、影视民俗与国家形象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多元化表达 |
一、物质民俗文化 |
二、社会民俗文化 |
三、精神民俗文化 |
第三节 民俗文化的一体化表达 |
一、挖掘影视和谐文化因素 |
二、建构中华共有文化记忆 |
第七章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第一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困境 |
一、内容创新不足 |
二、传播渠道障碍 |
三、“走出去”路途曲折 |
第二节 影像化建构及传播策略 |
一、书写真实新疆故事 |
二、传播和谐中国形象 |
结语 |
附录: 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目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钟敬文“多民族一国民俗学”思想评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民俗学着述中的区域本位、民族本位与事象本位[J]. 周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J]. 黄涛.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2021(01)
- [3]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的中国民俗画片收藏研究[D]. 周峪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诸葛亮传说研究 ——基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文史资料的考察[D]. 刘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承续与超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神话研究[J]. 毛巧晖.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3)
- [6]日本神话传说与民族信仰研究 ——以《古事记》神代卷为中心[D]. 卢静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7]从“一国民俗学”到“世界民俗学”[J]. 高丙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8]“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节日志研究构想和思路——以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为中心[J]. 刘明.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9]中华民族共同体里的民俗学——郝苏民民俗学建设思想研究[J]. 林继富,覃奕. 西北民族研究, 2020(03)
- [10]新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邴波. 山东大学, 20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