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由理性到经验——现代数学哲学研究的历史走向(论文文献综述)
孟强[1](2020)在《研究作为科学的本质——先验视角与经验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海德格尔曾经提出科学的本质是研究。然而,关于研究的意义,人们却众说纷纭。通过对康德、海德格尔、拉图尔与莱茵伯格的讨论,可以区分出两种视角:先验视角与经验视角。根据前者,研究为科学提供了可能性的先天条件。根据后者,研究必须通过现实实践才能展开,它构成了知识的后天条件。尽管存在深刻差别,两种视角的旨趣是一致的,即通过刻画研究概念以阐释科学的本质及其特征,而不同的研究概念代表了阐释科学的不同方式。
张笑笑[2](2020)在《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方哲学的主题在近代发生了认识论转向,即哲学研究的对象从古希腊的自然本体和中世纪的上帝本体转向了人自身的主体,并演绎出围绕“自我”而展开的蔚为壮观的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它发端于笛卡尔的“我思”,最终完成于德国古典哲学。于是,在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不仅是主体性形而上学建构所依据的“基础要素”,而且其自身的“内容”也存在着由主观到主客统一、由先验到绝对、由人性向“神性”不断发展的形上演进逻辑,揭示这一逻辑进程是本文研究的主旨。在近代唯理论哲学中,自我意识以普遍性观念的方式存在于主体之中。笛卡尔用“我思故我在”奠定了西方近代以来建构主体性形而上学的主基调并在唯理论哲学中确立起了围绕“我思”来打造形而上学的内在性原则,这个“内在性原则”围绕着如下三个问题展开:“我思”的内容是什么、“我思”与“我在”之间的关系以及“我思”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唯理论哲学也正是基于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推动了“我思”的主体性建构,其中笛卡尔将“我思”确定为具有思维属性的精神实体,斯宾诺莎完成了最高实体与主体“我思”属性之间的“一元化”,莱布尼茨则让作为单子的“我思”具有了创造和生成的自我能动性。然而,由于唯理论的哲学家们都是在经验立场考察“我思”的实体本性,这便让“我思”陷入了无法被经验实证的逻辑困境,因此“独断”是其无法逃脱的理论宿命。休谟的怀疑更是让近代以来的哲学家们试图围绕经验性的“我思”来建构形而上学的梦想破灭了,要想重建主体性形而上学,必须超越“我思”的经验性,由经验自我向先验自我的跃迁决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时代出场。康德率先从先验自我出发,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形而上学建构之旅。康德认为我们必须要对于主体自我的结构、功能、范围和界限进行充分的先验审查,方能让未来的形而上学建立在稳固的主体“地基”——先验自我之上,先验自我也成为康德未来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康德在其之上尝试了真、善、美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建构,同时也确立了“自我意识”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基础性地位;费希特秉承并彻底地发挥了康德开创的主体性道路,将康德的先验自我提升到主体之中纯粹的“绝对”,让绝对自我的先验设定活动成为一切知识的来源和最高根据,结果造成整个世界的主观化于绝对自我之中,也让形而上学在主体之中的建构走到了“绝境”,“绝境”意味着哲学转向即将来临;谢林从知识的本性出发,认为作为最高知识原理的“绝对”不可能只是主观,而与事物本身的客观内容无涉,于是便将费希特主体中的“绝对自我”引向了主、客观之上的“同一绝对”,“自我意识”不是最高的“绝对”,而是能够映射“绝对”内容于自身之中的主体之在,这便让主观的“自我意识”之中融入了“绝对”的客观内容,让“自我意识”客观化的形而上学建构终成可能;黑格尔继续沿着谢林确立的“主体客观化”方向,进一步将谢林的“同一绝对”的内容逻辑化为绝对理念、将谢林的“自我意识”发展为“绝对精神”,并用辩证法完成了绝对精神和绝对理念的辩证统一,最终建构起并完成了思辨形而上学体系。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之中,绝对精神就是绝对理念在人类自我意识之中的现实化,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就是将绝对理念在人类精神中的自我实现的历史,而历史的终点就是自我意识与绝对理念的最高和最后和解,也宣告了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理性完成。如此看来,从康德的先验自我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自我意识呈现出不断发展、转向和跃迁的演进逻辑,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发展的总体逻辑便清晰地呈现出来。在这个总体逻辑之中,“自我意识”的发展逻辑不仅决定着“思维与存在统一”的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方式,而且也直接关乎到哲学思维方式由知性向理性的发展逻辑、真理观由外在符合论向内在符合论的发展逻辑、历史观由合目的性向合规律性的发展逻辑,也就是说,只有自我意识本身的逻辑发生了变革,这些逻辑的变革才成为可能,它们之间具有变革和演进的内在同构性。当然,德国古典哲学的自我意识的发展逻辑是建立在理性的根基之上的,当黑格尔用思辨理性完成了主体性形而上学的同时,也自然将理性本身推向了极致的巅峰,其结果只能面临着被消解和解构的命运,这也决定了自我意识在德国古典哲学之后的现代转向。叔本华以“意志”取代“理性”,完成了自我意识的意志化哲学建构;马克思用实践批判理性,让“认识自我”回归“实践自我”,从而让哲学的功能从解释世界转向改造世界;分析哲学更是用“语言——世界”的关系来消解“思维——世界”的关系,从而完成“语言”对自我意识的哲学解构,既然“自我意识”本身是不可说的,我们当然要对之保持沉默;当面临着“欧洲科学的危机”时,胡塞尔的现象学再次回到主体的先验自我之中,用意向性结构来消除传统哲学中自我意识的“理性本质”,为“现象”重新确立形上的根据。可以说,虽然德国古典哲学之后的哲学都是以消解自我意识的“理性”为已任,但自我意识本身依旧是哲学研究的主战场,其从未淡出过任何现代哲学样态的主视域。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绎逻辑,不仅可以让我们深化德国古典哲学本身发展的逻辑,还可以为建构具有民族自我的中国当代形而上学提供可借鉴的理论资源。
陈强强[3](2020)在《休谟宗教认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卫·休谟(1711-1776),作为启蒙运动思想家,在形而上学、认识论、道德哲学、美学、宗教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方面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被誉为苏格兰启蒙运动和西方哲学史上最为重要人物之一。休谟的人性哲学对后来的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及现象学都有较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休谟研究”是近年来学术领域中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在这些研究中,休谟的宗教认识论又因其内在的深刻性、开拓性和复杂性,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的研究。H.E.鲁特在研究休谟思想时,对其宗教哲学思想给予了特别高的评价,他说道,“休谟的两部相辅相成的着作,即《宗教的自然史》和《自然宗教对话录》,标志着今天人们一般所笼统指称的宗教哲学的开端。”(1)休谟的宗教哲学思想同样预示了后世宗教哲学的两条发展路径,即宗教的理性认知路径和宗教的情感认知路径,并在后世的宗教哲学思想发展中大放光彩。本文以休谟的宗教认识论为对象,全面深入考察休谟宗教认识论的思想来源、内在逻辑、论述休谟的两条宗教认知路径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休谟的真正宗教观,最后论述休谟的宗教认识论的历史影响,以期对休谟的宗教认识论形成全面而又深入的理解。本文认为休谟的宗教哲学是其人性哲学的一部分,其研究思路和研究目的一脉相承。二者都是建构性质的,并且都是先批判旧的知识体系,然后另寻基础重建新知识体系。休谟人性哲学的出发点是经验主义思想,他以心灵的知觉为对象,通过彻底地贯彻经验主义原则,进而得出了怀疑主义的结论。这也正是相当部分学者把休谟的人性哲学看做是怀疑主义的原因所在。但是本文认为这一经验主义探究过程,所显示出的怀疑主义倾向,正是休谟对英国经验主义内在矛盾的揭示,这是他哲学建构的批判阶段。休谟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来突出人性之知性维度的问题所在,进而将其人性哲学建构在人性另外一个维度——情感上。休谟在情感的基础上才正式开始了他的人性哲学构建工程,他不仅恢复了由之前怀疑主义倾向所摧毁的各种观念,如自我实体的观念、外界物质实体的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更为广泛的信念学说。以情感为核心的信念论最能体现其自然主义特色,也是休谟要完成的人性哲学的最后面貌,而关于宗教信念的学说正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休谟对宗教信念的可靠性并没有明确地阐述,他对宗教的论述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一种批判印象,偶尔的正面论述又常常被学者们看做是或为躲避宗教迫害的自保之举,或对宗教的讽刺,或对宗教的消解。他们大都对休谟“真正宗教”持轻视或否定态度,这些使得休谟的宗教观扑朔迷离。学者们倾向于从休谟的代言人的角度来分析休谟的真正宗教观,或者从启蒙时代所宣扬的理性的认知进路来考察休谟的宗教思想,进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本文认为,这些传统解读忽视了休谟从情感角度对宗教现象的考察,以及忽视了休谟所理解的认知,不仅包括理性的进路,也包括更为基础的情感进路。正是休谟的情感进路体现了休谟独特的人性哲学思想。因此,本文认为非常有必要把休谟的宗教认识论分成理性认知和情感认知两部分来分别探讨,进而再探讨二者的关系,最后获得总体的休谟宗教认识论思想。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情感认知仅是从情感角度对宗教现象及信念的认识和阐释,并非严格的知识论意义上的认知。事实上,分别从理性和情感角度来考察包括宗教信念在内的日常信念在休谟那里表现地非常明显。首先情感和理性对人的认知、言行的不同影响在休谟的观念论里就有所体现;其次,休谟的《宗教自然对话录》和《宗教的自然史》分别从理性认知和情感认知的角度来探讨宗教现象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最后,休谟的自然主义思想的论证过程即理性批判阶段和情感建构阶段也表明了这种区分。本文认为在宗教理性认知路径上,可以将休谟的宗教批判划分为基督教宗教诞生初期及其之前时期的宗教批判,主要包括对迷信、神迹的批判;中世纪时期的上帝存在证明的批判,主要包括先天证明、后天证明和神正论;启蒙时期的上帝存在的证明或反驳,主要包括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休谟对这三个时期的宗教批判实质上是依据自然主义理性原则对这些宗教信念的不同理性基础进行的批判,即依次对无理性或较低理性、服务于信仰的理性、至上主义的理性进行的批判。这样划分的好处,有助于我们理解休谟的宗教理性批判的层次性、内在逻辑性。我们从中可以发现,在宗教认知领域,从无理性、到服务于信仰的理性、再到至上的理性,这显示出理性的认知地位在逐渐上升,乃至成为一种绝对的标准,但这些都不是休谟所认可的理性论证形式。休谟认为我们的理性应该参与到对宗教性现象及信念的判断、评价及形成过程中,只是不应该以上述方式去参与,而应该以合法合理地方式参与到这一思维活动中。这种参与方式有两层含义,在狭义的层面上讲,合法合理是指合乎理性的本性,自身合法的使用范围,即表现为严格的证据主义原则;在广义的层面上讲,合法合情是指合乎更大范围的标准,即合乎人性的范围,具体指合乎理性与情感的互动关系,进而表现为自然主义的理性。本文认为在宗教情感认知路径上,休谟的宗教观正体现出了其宗教哲学的建构性与探究性。基于休谟在《宗教的自然史》中对宗教信念的起源及演变历程的考察,以及休谟在《自然宗教对话录》中有关宗教情感的表达,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休谟在这一路径上的宗教观,即宗教信念起源的情感基础、宗教发展中的情感作用以及宗教理性思辨的情感归宿三个阶段来论述休谟的宗教情感认知思想,三个方面层层递进,论述了情感在宗教信念起源、演变、以及在现代环境下的形成机制。综合来看,休谟的真正宗教观就是以理性为基础、以情感为本质的有神论。对于这种有神论,我们可以从确定层次和可能层次两个层次来理解,以便更好地把握其内涵。在确定层次上,休谟承认上帝的存在,这将休谟与无神论和不可知论区别开来。休谟认为人们无法通过理性论证上帝的存在,人们只能通过情感的方式去感受上帝,而且通常是人们在一定的理性判断之后对上帝的情感体验。在这个层次上,通过与休谟所反对的庸俗宗教相比较,我们可以更加清楚休谟真正宗教的确定内涵。在可能的层次上,从休谟真正宗教所具有的高度理性思辨基础的角度来讲,可称之为一种哲学宗教。从休谟真正宗教的本质来讲,可以称之为情感宗教。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归纳出了休谟宗教认识论的四个特征:证据主义的认知原则、宗教情感认知的可能、情感与理性的有机互动及批判显着而建构不足。最后,本文讨论了休谟的这种宗教认识论的历史影响。由于平衡了理性认知的批判和情感认知的可能,这种宗教认识框架表现出一种极富张力的宗教态度,它基本上规定了后世学者的两种宗教研究方向。其在两方面的具体论证分别影响了理性神学和情感神学,即在一定程度上使理性神学成为不可能,同时为情感神学的开启奠定了基础。
祁文博[4](2020)在《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文明的发展常常会带来经济财富增加、人生存境遇的改善、社会的持续进步。但现代人环顾四周,在感受到现代化带来身心喜悦的同时,却不断受到各种风险的威胁。城市作为现代性文明最突出的展现,本应是人类自由发展的“诗意栖居”,但却不断遭遇城市风险的威胁。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上述问题的出现?人类应该选择何种方式去规避客观存在的城市风险?已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研究聚焦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尝试通过复合且独特的视角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何为复杂现代性理论?复杂现代性理论与城市风险的内在逻辑关系如何?城市风险呈现样态的生成之因是什么?怎样构建城市风险治理的展开路径?围绕这几个核心叩问,本研究通过建构“复杂现代性-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哲学思辨法展开研究,并结合当前风险治理实践,深度把握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治理问题。绪论部分就本文的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问题以及方法与框架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综述。第一章是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主要基于复杂现代性分析范式与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城市风险是复杂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复杂现代性在认知向度、制度架构、风险规避层面为认识、治理城市风险提供新的视角,二者互相建构。第二章是城市风险的呈现样态,城市生态失衡带来人的生存之困、城市权利失衡带来人的发展之困、城市意义迷失带来人的存在之困。第三章是现代城市风险的成因,科学与技术构成了城市风险生成的客观原因,资本逻辑在城市空间的强势运行所带来的资源浪费以及人本价值背离导致城市空间生产的异化,社会系统转型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所带来的政府、媒体、公众、抽象体系等次级系统的不合理运行。第四章是城市风险治理维度,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与城市权利是现代城市风险治理最重要的三个维度,城市伦理规约、滋养、涵育城市制度,而完善合理的城市制度能够支撑、保障城市权利的实现,三者之间是相互统一的,为构建复合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提供伦理指向、行动方向与价值指引。第五章是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治理理念上,将“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思想深度植入城市伦理、城市制度以及城市权利之中,推进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在治理结构上,从科技伦理转型、资本逻辑规塑与社会系统逻辑规约三个方面推进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城市风险治理最终应实现共同体治理,通过不断减少空间区隔与结构固化、调整运行规则、实现文明自觉,在多重向度上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最后是研究结论,即在中国复杂现代性理论的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逻辑,在利用与规塑资本现代性的基础上,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风险治理体系,在引领中国城市文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同时,也为世界城市发展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此外,针对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作者将在分析框架、实践案例与主题内容三个方面予以完善,以期对城市风险治理研究完成更为深度的挖掘。
肖宁[5](2019)在《德国古典哲学神秘主义在理性领域中的逻辑演进》文中研究指明西方的文明离不开两种文化基因的共同塑造——古希腊的哲学和希伯来的宗教,两者一个是理性和逻辑,一个则是信仰与神秘,于是,哲学与宗教、理性与信仰之间始终保存着既对抗又和调和、既排斥又渗透的内在张力,这也成为了西方哲学自身所独有的理论特质并表现在西方哲学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德国古典哲学以建构全体性、真理性的形而上学体系为己任,在建构中理性必然遭遇信仰,哲学必然触及宗教,这样,在理性与信仰的对立与调和中演绎出了神秘主义自身发展的逻辑,揭示这一逻辑在德国古典哲学中演进历程是本论文研究的主旨。在进入到德国古典哲学之前,德国本土哲学氛围中充满着思辨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两种基调,埃克哈特用“心灵之光”开启了理性与神秘主义的最初结合,库萨的尼古拉又进一步将神秘主义引入认识论领域,马丁·路德“因信称义”宗教改革的结果使得神秘主义回归个体信仰,最后雅各·波墨的“神智学”成了为理性与神秘主义相互融合的哲学典范。这些思想游走于神学和哲学之间,并逐步培育成具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德国本土哲学的思维特质,其研究对象的超验性让“神秘”有了栖息之所,论证方式的思辨性让“神秘”成为演绎的工具,论域的宗教性又让“神秘”统摄现实成为了可能。严格说来,德国本土哲学的这种神秘主义并没有真正登上西方近代哲学的舞台,而当哲学进入到了德国古典哲学时代,它却正式“出场”并演绎出自我发展的逻辑走向。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神秘主义与理性之间的交峰之初就存在着“对立”与“调和”的双重路径。一是在康德先验哲学中呈现出来的知性对神秘主义的拒斥。康德通过对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划界”将神秘纳入到本体界的不可知域中。这样,认知的现象世界无神秘,神秘的本体世界不可知;另一条路径则是耶可比通过划分“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让神秘主义成为洞悉“直接知识”的直观方式,从而为神秘主义走向理性认识开辟了“调和”的道路。费希特将康德的“先验自我”发展成了统摄一切的“绝对自我”,而当“绝对自我”真正成为设定一切的最高存在时,它却无法逃脱被神秘化的逻辑宿命,“绝对自我”俨然成了创造一切主、客观之在的上帝。同时,也让康德企图用限制认识能力而拒斥神秘的主体先验之路走到了尽头。谢林超越了费希特的主观存在论立场而转向了寻求真正意义上的主、客同一的“绝对”,而在对于神秘主义的态度上却因袭了耶可比的立场,于是我们看到谢林的“绝对同一”虽然达到了最高的超验之在,但认知“绝对”的方式却让位给了“艺术直观”的神秘,因此神秘与“直观”在理性认识的最高阶段达成了统一,在主客观的同一中完成了理性与神秘的调和。当费希特和谢林将康德和耶可比开启“路径”演绎到了各自的“绝对”时,最后的“综合”两条道路的任务则由黑格尔的思辨哲学来完成。黑格尔一方面批判康德坚持的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哲学立场,从而让理性的内容进入到主体之中;另一方面黑格又批判谢林的神秘直观,主张通过绝对理念在人类自我意识之中通过精神自我的辩证运动来揭示其中蕴含着的全部内容,从而将辩证法打造成为揭示宇宙全部“内容”的真理逻辑。结果造成了宗教一切领域的理性化,宗教成为“绝对精神”自身演绎的一个环节,基督教教义不过是对“绝对精神”内容的宗教化的神秘表达。这样,黑格尔终于在思辨哲学体系中完成了哲学与宗教、理性与神秘的终极和解,而“和解”的代价就是宗教的理性化和理性的宗教化。虽然理性主义是德国古典哲学的主基调,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形而上学体系的整体建构、理性认识方式的演变以及理性与信仰关系调和作为视域,揭示出神秘主义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演进轨迹。我们研究这一逻辑进程不仅有利于拓宽我们国内学术界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理论视域,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中理性与信仰之间既对立又调和的内在关系。
李钊[6](2019)在《变革型公共行政的哲学原理》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是围绕能够推动社会变革的公共行政模式而建立哲学反思话语的尝试。有关公共行政合法性问题与合理性问题的文献涉及大量的哲学论辩。只是传统理论在回应这两个问题的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批判理论与实用主义的传统不仅能够弥补主流理论的缺陷,有助于深化对公共行政现象的理解,还能够为推动富于意义的社会变革提供理论资源。但这两种理论自身都因内在的哲学难题,需要得到修正和澄清。本研究通过自然经验原理修正与整合批判理论与实用主义,为变革型公共行政模式的设计提供哲学基础。这个项目首先围绕公共行政理论的基础、形态和目标,在哲学层面对变革进行概念化。此外本研究还通过对哲学与公共行政的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和考察,对推动变革型公共行政理论筹划的问题意识作出界定。这个问题意识呼吁新型公共行政模式能够在政治层面,以符合人性的方式,从规范性社会结构中建构出来。本研究在对主导公共行政研究的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的局限进行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之上,确立了变革型公共行政合法的范式,即自然经验主义范式。其将前理论的日常生活经验作为通达可靠知识的必然途径,并且拒绝任何理论超越自身处境去整合模态规则的研究方式。概念化的变革、独立的问题意识与自然经验主义范式为新型公共行政模式奠定了基础。建构变革型公共行政模式的第一步是在政治层面重构行政行动,将公共行政转变为改善人类处境的媒介。历史分析和价值分析使公共行政的研究者与实践者能够在视域融合的基础之上,对社会现象背后不均衡的权力关系和结构进行界定。基层公共行政人员可以基于矛盾不平衡性原理对处境的特殊性作出判断,通过推动有意义的社会变革实现公共行政的政治职能。本研究接着以符合人性的方式重构公共组织,将公共行政转变为实现人类联合行动的组织媒介。在组织经验被重构为个体相互协作的动态模式中所发生的创造性经验的基础之上,公共组织就能够通过自然语言的媒介在组织成员中推动整合性的群体过程。为将公共组织的匿名性维持在最低限度之内,官僚制度的职权结构被重构为以项目小组为基本单元的协作型组织模型。本研究最后通过界定该领域在规范性社会图景中的位置,使公共行政系统能够推动社会环境朝向规范性结构变革。这种社会图景是由个体存在于历时性经验之中所展开的分疏化结构所界定的。操作系统和元系统的设计能够保障公共行政的运作模式符合分疏化社会的多模态秩序。公共行政只有在尊重所有非民事秩序领域符合各自主导功能的内部运作的前提下,才能切实可行地运作于规范性的社会图景中。本研究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哲学的反思性话语重构公共行政,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推动富于意义的社会变革提供理论资源。当以上范畴所构造的原理被政府的实证形式所吸收时,公共行政领域就能展现出推动社会变革的塑造力。
李弦[7](2019)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作为一个比较纯粹的基础理论研究,它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式:“我们应当如何进行历史认识”,这种“应当”既表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就是“如此”进行历史认识的,同时也对于“我们”进行历史认识构成了一种规范性力量。本论文主要分为了两个大的部分,一是把“进行历史认识”作为一个“行为体”来看的话,它就会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内容,如这种历史认识是如何产生的、谁来进行历史认识、我们究竟在认识什么以及如何进行历史认识,转化为更为规范性的表达方式就是,历史认识的起源、历史认识的主体、历史认识的对象和历史认识的过程,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就构成了本文第二章到第五章的主体性内容;二是除了把“进行历史认识”作为行为体来看、并进行各个部分的研究之外,我们还必须具备整体性的视野,从整体上来探究历史认识的性质、历史认识的真理性以及历史认识的当代价值,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就构成了本文第六章到第八章的主体性内容,具体分布情况如下: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并简介了本文的四个基本概念,最后总体上论述了本论文的总体结构、基本方法与特质。第二章主要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综合性起源问题。首先探讨了认识论语境中“综合”问题的由来,指出“综合”不仅是一个行动、是认识产生的必备条件,它还代表着一门知识,其思想史背景就是“近代经验论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当代分析哲学”,也正是在这个思想史背景中,我们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对待“综合”问题的不同态度,这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阐释方案,一是以哈贝马斯为代表的社会劳动综合,二是以索恩–雷特尔为代表的商品交换规律的社会综合,但总体上来看,这两种方案也有其自身的问题,结合马克思恩格斯本人的表述来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生活”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综合性起源的关键性质点,当然,这种综合性起源本身也具有一种辩证本性。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历史认识的主体(即“谁来认识”)问题。首先在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的基础之上,阐述了“意识”的成长过程及其相应主体,通过这种互文性解读我们发现,“现实的人”正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真正主体,它构成了对于“原子式个人”和“本质主义的人”的真正批判,而且“现实的人”在进行历史认识时总是受到“前结构”所制约,这种“前结构”不仅包括了理性主义的前结构(这一点与欧陆哲学的讨论高度一致),还包括了生活世界和交往的前结构。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历史认识的对象(即“认识什么”)问题。首先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认识论中“历史”的两种主要存在方式,一是作为认识对象(实体)而存在,历史认识即认识历史,它也构成了直接历史认识的认识对象,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历史事实”,它有着自身的内容层次和基本特征;二是作为认识方式或解释原则而存在,此时的历史认识就变成了“历史的”认识,它成为了反思历史认识的认识对象,也有着自身的内容构成和基本特征。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历史认识的过程(即“如何认识”)的问题。首先从总体上阐明了历史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即直接历史认识向反思历史认识的飞跃以及反思历史认识向思维具体的飞跃,这两次飞跃也呈现为“否定之否定”的辩证统一过程。根据“时间秩序”来看,在1845-1857年这个时期内,马克思总体上坚持的就是直接历史认识的“第一条道路”,也是一个“现实抽象”的正向历史认识过程,而在1857年之后,马克思总体上坚持的就是反思历史认识的“第二条道路”,也是一个“从后思索”的反向历史认识过程。第六章主要从总体上探讨了历史认识的性质。首先阐明的是历史认识的相对性,探讨了它的诸种表现及其深层原理,并分别论述了直接历史认识和反思历史认识与“相对性”的复杂性关系。然后阐明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性质,在细致分析了“客观性”的不同含义的基础之上,分别探讨了直接历史认识和反思历史认识所具有的“客观性”性质。最后阐明了历史认识的“过程性”性质,它最符合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本质精神。第七章主要从总体上探讨了历史认识的真理性问题。这一章带有了非常强的知性分析性质,首先阐明的是历史认识的符合观,在细致阐述了“符合观”真理观的基础之上,指认了直接历史认识阶段所主要坚持的就是“符合观”的真理观,与之相对,在反思历史认识阶段,马克思则主要坚持的是“融贯论”的真理观,但正如“两条历史认识的道路”在马克思那里本身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所坚持的真正意义上的真理观就是符合观与融贯论的有机统一。第八章主要论述了历史认识的当代价值。本章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从整体上来讨论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当代价值,它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理论价值,二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现实价值。
王展[8](2018)在《黑格尔的概念论 ——基于概念论的诚学可能性浅释》文中认为哲学是专属西方的吗?还是说哲学应该打通东西,进行融合、创新发展?如果哲学能够融合东西方,发展为康德式世界概念意义上的世界哲学,那么路径在哪里?本文认为,哲学融合与创新,取决于对哲学思维的研究。基于对哲学思维的研究,本文先从康德的先验统觉与黑格尔的概念之间的关联入手进行分析论述,对西方哲学做一个哲学思维的梳理,得出西方哲学是建基于因果性思维,同时也保留了关联性思维。而关联性思维则是东方,尤其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主要思维方式。对于黑格尔概念在西方哲学语境的分析论述,总结出东西方哲学思想中的两种基本哲学思维,即因果性思维和关联性思维;两种思维在东西方不同的语境中的不同造就了东西方哲学的不同,而这恰恰是东西方哲学融合创新,进而发展出世界哲学的切入点。诚学,就是两种基本哲学思维的世界哲学思想体系,是融合东西方哲学思想的创新发展。诚学,三位一体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体系,具体包括性论、诚论和明论三部分。
陈飞[9](2013)在《在先验与经验之间 ——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自由观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哲学史上,存在着对自由的两种在理论方向上相反的理解,即先验的方向和经验的方向,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康德和马克思。康德通过自然与自由的二律背反,确立了能够独立开始一个因果序列的先验的自由。自由是不依赖于经验的绝对自发性,但它又能够对经验产生作用,施加影响。自由在康德那里根源于纯粹理性,是不需要再归结为更高原因的原因,是道德的终极根据,因此,康德代表了自由研究的先验之路。但是,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康德的自由不够先验,自由经历了从先验自由、实践自由、审美自由到政治自由的下降之路,自由逐渐变得经验化,自由从先验领域逐渐过渡到经验领域。但康德政治(经验)自由始终是建立在先验基础之上的,经验政治以先验道德为根基,因而,经验自由如何实现的问题便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因为经验自由的问题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经验的手段才能解决,建立在先验基础上的自由意志终究会变得软弱无力,这点遭到了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强烈批判。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把自由划分为绝对自由、任性自由、具体自由三个环节。具体自由作为黑格尔的自由理想,它内在地包含着绝对自由和任性自由两个环节。绝对自由以抽象的普遍性为原则,它追求的是每一个人的同质化的平等自由,拒绝一切规定性和特殊性,因此只是一个空虚的形式,不包含任何经验内容,因为它认为任何经验内容都是对它本身的限制,但这种片面的抽象自由包含着一个本质(先验)的规定,即人的自由的普遍(先验)本性。任性自由在黑格尔看来就是最常见的自由,它就是市民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能够自愿地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满足欲望的自由,它以经验的功利主义为原则,但正因为如此,任性自由的缺陷就表现在受制于经验而不能自拔,丧失了人的超越性维度。具体自由内在地包含着绝对自由和任性自由,因此它包含着先验和经验的双重因素,是黑格尔所设定的理想的人类自由。国家是具体自由的现实化,具体自由不仅在于,个人的权利和特殊利益获得了承认和发展,就像在市民社会领域中一样;而且在于个人把普遍物当作自己实体性的精神,并最终把普遍物作为自己的目的和归宿。马克思把自由的实现看作世界历史的价值旨归,把自由王国奠基在人类物质生产的必然王国之上,并认为自由就是从国家中、从各种异化的形式中、从自然必然性和经济必然性中解放出来,他是从人类历史的演进中,从对现实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中去实现自由,因此,马克思代表了自由研究的经验之路。但是,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与康德的自由蕴含着经验成分一样,马克思的自由则蕴涵着先验的成分。马克思立足于社会实践,通过现实经验的手段去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与其他人的自由共处的自由人联合体,在笔者看来正是康德意义上的先验理想,因此,马克思的自由不够经验。具体来看,本文主要从劳动、自由时间、财富、历史与财产权等经验视角对马克思自由观念作了一番考察,探寻实现自由的经验条件、路径,以及阻碍自由实现的障碍。这几个经验因素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实现劳动解放,增加自由时间,创造物质财富,废除私有财产权都是以实践为前提的,不管这种实践是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还是指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并不是对人的自由本质的积极肯定,它把本应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劳动看作是仅仅满足自然生理需要的手段。与异化劳动对立的自由劳动成为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立足点,自由劳动是人的本性的充分实现,是对人的本质的充分占有,自由劳动才是人类劳动的本真方式,它代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价值趋向,表达了人类超越经验的先验性理想。自由时间是由劳动的节约产生的,自由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只有在自由时间中才超越了经济必然性的限制,体现了发挥自己个性的自由本质。马克思抛弃了财富的“狭隘的资产阶级形式”,这种形式把财富当作物来崇拜,把财富当作人的根本目的,用物的逻辑规定人,忽视了财富的人学维度。马克思强调在财富与人的关系中来把握财富,突出了人的主体本质,强调财富背后所蕴涵的“人”的价值诉求,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为财富创造的价值旨归。要扬弃财富对人的统治实现人的自由,首先就要扬弃私有财产权,因为私有财产权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没有私有财产权,就没有资本主义。对于自由的历史考察,马克思认为与“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自由个性”三个历史阶段相对应,分别存在着自由的三种历史形态:共同体的自由、个人的形式自由、每一个人的实质自由,前两种分别代表了自由的历史形态和现实形态,第三种代表了自由的未来形态、自由的价值取向,它作为一种理想表达了对现实的超越性。在实现自由的历史过程中,已经被克服的障碍就会产生新的障碍,自由只有在与各种障碍进行实际的斗争中才能获得越来越大的空间,自由不断地朝向未来,自由作为人类的终极性(先验)理想不断地引领着人通过现实经验的手段去克服障碍进行自我实现。自由不断地超越其定在形式,进而去获得新的定在形式,人类就是在这种不断超越中获得生存的意义。自由既是现实的、经验的,是一个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又是人类完满性的存在状态,是一个不断趋向的理想和境界。自由指引着人类历史活动的方向,它是一个路标不断地引领着人类前进。作为康德意义上的先验理想的自由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是通过经验的手段去不断实现的,否则自由只能是一个抽象的乌托邦。我们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的自由观念是经验和先验的统一。
杨丽[10](2012)在《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及另一种发展的可能 ——怀特海有机哲学的视角》文中认为无论是本质主义,还是反本质主义都很难拯救陷入困境的中国教学论,宇宙及教育世界的联系性、复杂性、多样性,迫切需要一种令人确信的、综合性的洞察力,一种能够把诸多知识碎片整合为某种一般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的思维方式,一种追求心灵与身体、事实与价值、守恒与变化统一的认识论,怀特海的有机理解模式迎合的这种需要。本论文旨在说明有机教学理论或许是教学论发展的理想选择,能使中国教学论研究摆脱困境,走向充满生机之路。论文共分六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一和第二章,主要论述研究的源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主要概念界定、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内容。第二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三、第四章。考察了西方哲学史上实体观的生成路径,从中我们感受到从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到今天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的对峙,这一对思想伙伴事实上难兄难弟,彼此荣辱与共存亡一体。在此的基础上,论述了本质主义认识论生成之基础的十七世纪实体哲学的主要内容及其方法论特征,并分析了实体哲学所存在的局限性:实体哲学没有明确提出“简单位置”和“实体-属性”的理论假设;实体哲学犯了“具体性误置的谬误”;宇宙中不存在不变的、孤立的和“具体”的实体;实体二元论对哲学发展具有灾难性;实体哲学以感性知觉为基础的认识论具有狭隘性;实体哲学在方法论上具有局限性;实体哲学给社会进步带来不利影响。第三部分为论文的第五章和第六章。第五章旨在通过考查说明与我国文化不很切合的实体思维方式在我国是存在的,实体理解模式从传入我国(1840年)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对我国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其影响共分六个时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特点是本质主义认识论至上。这六个时期是:实体理解模式开始传入,科学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1840-1910);科学主义思想的占统治地位,教学实验实证研究方法受到推崇(1911-1948);“科学主义”一枝独秀,教学理论研究关注规律(1949-1965);教学理论和实践处于黑暗时期,实体理解模式被淹没(1966-1976);本质主义认识论至上,实体教学理论占支配地位(1977-1994);实体教学理论面临危机,反本质主义认识论兴起(1995-现在)。在此基础上,第六章专门探讨了本质主义知识观与认识论路线概况,分析了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的追求与主张:在理论建构上,追求教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在研究内容上,以认识本质、规律等“确定性知识”为宗旨;在价值取向上,倾向科学主义;在研究方法上,以实验、观察等实证方法为主。同时,指出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研究面临的三大困境:教学论研究对象与教学理论追求的背离、单向的科学研究方法与丰富的教学世界不对称、单纯的逻辑理解与经验的全面性相违背。第四部分为论文的第七章,论述了反本质主义对本质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的批判、反本质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的主要内容,阐释了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在理论建构上,反对“宏大叙事”,追求微观研究;在对事物理解上,放弃本质、规律的探寻,追求“民主的真理观”;在价值取向上,放弃科学主义,追求生命的意义;在研究方法上,否实证研究,主张叙事研究等质的研究方法。论述了人们对反本质主义及其教学理论八大方面的批判:“本质”是不可消解的;走向极端的反本质主义会导致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反本质主义否定有余建设不足,缺少方法论指导;在社会伦理方面可能会导致伦理道德的终结;反本质主义所强调的对事物的“描述”本身就包含了对本质的考察;只强调教育叙事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会陷入相对主义;教育世界中存在着确定性;反本质主义主张祛除教学目标的预设是不符合实际的。第五部分内容为论文的第八、第九章,介绍了不同于实体理解模式与“反本质主义”理解模式的、一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有机理解模式,它旨在调和二者的,可能会使教学理论研究走出困境迎来新生。在阐释有机哲学的范畴体系、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时空观、宇宙观和规律观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有机哲学的知识观与认识论的路线概况:知识具有有机性和整体性,哲学要追求一般观念;“宏大叙事”对宇宙的阐释是近似的,体系要有开放性;“是其所是,在其所在”都是要认识的,守恒和变化都要坚守;“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是“认识”的三个阶段。论述了注重整体、强调联系、重视过程、不走极端、圆通融洽、超越门户之见的有机哲学方法论:理论支配方法,特殊的方法只适用于相关的理论;哲学要明晰自己的理论追求;思辨哲学体现了“合用的假设”的方法;有机哲学要明确哲学所诉诸的证据;处理证据的主要方式是描述归纳法。“活着,好好地活着,更好地活着”是有机哲学方法论的精神所在!第六部分为本论文的最后一章,提出以有机哲学为主要基础的有机教学理论,有助于摆脱我国教学理论研究在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之间进行选择的两难困境,中国教学论发展应走“有机”之路。并认为有机教学理论要在以下六方面做出努力:在教学理论建构上,追求开放的“宏大叙事”,强调理解的整体性;在对教学理论认识上,坚持五个追求,不断完善发展;在对事物理解上,“是其所是”与“在其所在”都要研究,重视事物的意义性;在价值取向上,追求事实与意义的统一,重视经验的全面性;在研究方法上,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并重,尊重世界的丰富性;在未来发展上,进行观念的冒险,不断扩大理解。中国教学论发展正在面临自己以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无论是本质主义,还是反本质主义都很难拯救陷入困境的中国教学论,宇宙及教育世界的联系性、复杂性、多样性,迫切需要一种令人确信的综合性的洞察力,一种能够把诸多知识碎片整合为某种一般的、内在一致的统一体的思维方式,怀特海的有机哲学迎合的这种需要。相信追求心灵与身体、事实与价值、守恒与变化统一的怀特海的“认识论”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会给中国教学论发展带来新的思维。中国教学论发展,既应有大胆的思辨,也应该有在逻辑和事实面前的谦卑,这应该是中国教学论发展的生存之道。
二、由理性到经验——现代数学哲学研究的历史走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理性到经验——现代数学哲学研究的历史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作为科学的本质——先验视角与经验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康德与先验构造 |
二、海德格尔论研究 |
三、从先验视角到经验视角 |
四、拉图尔与“研究的世界” |
五、莱茵伯格与实验系统 |
六、结语 |
(2)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创新 |
第2章 近代主体性形而上学内在性原则的确立和发展 |
2.1 西方近代哲学以前主体性思想的理论溯源 |
2.1.1 古希腊哲学中人的主体性的客观化 |
2.1.2 中世纪神学中人的主体性的异化 |
2.1.3 近代哲学转向与“上帝人本化”之路的开启 |
2.2 近代哲学中“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原则的确立 |
2.2.1 主体与自我的关系:“我思”的内容 |
2.2.2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我思”的地位 |
2.2.3 主体与上帝的关系:“我思”的根据 |
2.3 唯理派哲学中主体内在性原则的发展过程 |
2.3.1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主体内在性原则的确立 |
2.3.2 斯宾诺莎“实体一元论”对主体内在性原则客观维度的推进 |
2.3.3 莱布尼茨单子论哲学对主体内在性原则主观能动维度的推进 |
2.4 “知识论危机”中主体性困境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出场 |
2.4.1 休谟的怀疑论让“我思”陷入“独断” |
2.4.2 “知识论危机”与主体性理论内在逻辑困境 |
2.4.3 德国古典哲学重审“我思”内在性的形上诉求 |
第3章 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而上学建构 |
3.1 康德批判哲学中的自我意识——先验自我 |
3.1.1 康德对“先验”、“先验自我”的界定 |
3.1.2 先验自我的结构与功能 |
3.1.3 基于先验自我的“三大批判”哲学体系建构 |
3.1.4 康德主体性原则的先验确立 |
3.1.5 先验自我的主体限度与主观局限 |
3.2 费希特知识学中“行动”的绝对自我 |
3.2.1 自我意识由“先验”向“绝对”的推进 |
3.2.2 “绝对自我”与知识学的最高原理 |
3.2.3 以“绝对自我”为根据的知识学体系建构 |
3.2.4 费希特将主体性原则向主观极致的推进 |
3.2.5 唯我论的绝对化与知识客观性的缺失 |
3.3 谢林同一哲学中的先验自我 |
3.3.1 由主观存在论向知识论立场的哲学转向 |
3.3.2 “绝对同一”与最高知识学原理的确立 |
3.3.3 以“自我意识”为原则的先验唯心论体系 |
3.3.4 谢林将主体性原则向“绝对”的推进 |
3.3.5 自我的“理性直观”与其神秘化 |
3.4 黑格尔思辨哲学中“精神”的自我意识 |
3.4.1 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含义 |
3.4.2 黑格尔自我意识的结构、原理与功能 |
3.4.3 “绝对精神”中的思辨哲学体系建构 |
3.4.4 黑格尔将主体性原则向“绝对统一”的推进 |
3.4.5 主体性哲学在思辨理性中的终结与转向 |
第4章 德国古典哲学中自我意识的形上演绎之路 |
4.1 自我意识从主、客观对立到统一的演进逻辑 |
4.1.1 康德先验自我与物自体的对立:主、客观的二元化 |
4.1.2 费希特“绝对自我”中自我与非我的对立 |
4.1.3 谢林“绝对”统摄之下的“自我”与自然的同一 |
4.1.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
4.2 自我意识与形上思维方式发展的演进逻辑 |
4.2.1 康德基于“先验自我”的先验思维方式 |
4.2.2 费希特基于“绝对自我”的“纯粹反思”思维方式 |
4.2.3 谢林基于“绝对同一”的“理性直观”思维方式 |
4.2.4 黑格尔基于“绝对精神”的辩证思维方式 |
4.3 自我意识与真理观发展的演进逻辑 |
4.3.1 康德先验自我与真理的“逻辑幻象” |
4.3.2 费希特主观主义的“知识学”真理 |
4.3.3 谢林具有客观维度的“绝对同一”真理 |
4.3.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的“思辨理性真理观” |
4.4 自我意识与历史观建构的演进逻辑 |
4.4.1 康德的先验自我与“历史目的论” |
4.4.2 费希特“绝对自我”中的人类历史 |
4.4.3 谢林“绝对”视域中的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
4.4.4 黑格尔“绝对精神”中的世界历史规律 |
第5章 德国古典哲学之后自我意识发展的现代转向 |
5.1 叔本华开启的“意志”自我的现代哲学转向 |
5.2 马克思对理性自我意识的实践论转向 |
5.3 分析哲学用“语言”来消解自我意识的语言学转向 |
5.4 胡塞尔向“先验自我”回归的现象学转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休谟宗教认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意义 |
一 选题理由 |
二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 关于休谟人性哲学的研究现状 |
二 关于休谟宗教认识论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一 论文的创新点 |
二 论文的不足 |
第一章 休谟人性哲学形成的思想渊源 |
第一节 自然科学及其方法的发展 |
一 自然科学的发展 |
二 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发展 |
第二节 启蒙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 |
一 启蒙理性主义对信仰主义的批判 |
二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相互批判及促进 |
第三节 启蒙情感主义思想的影响 |
一 沙夫茨伯里的情感主义思想 |
二 哈奇森的情感主义伦理学 |
第二章 基于人性的宗教认知路径的提出 |
第一节 休谟宗教思想的哲学基础 |
一 观念论 |
二 因果关系 |
三 情感主义的自然信念论 |
第二节 启蒙初期宗教认识论的发展 |
第三节 休谟基于人性的两条宗教认知路径 |
一 文本的矛盾及传统处理 |
二 休谟人性哲学的解读 |
三 两条宗教认知路径及其优势 |
第三章 宗教信念的理性认知 |
第一节 对神迹及通俗宗教的批判 |
一 对神迹的批判 |
二 对通俗宗教的批判 |
第二节 休谟对传统理性神学的批判 |
一 对本体论证明的批判 |
二 对宇宙论证明的批判 |
三 对神正论的批判 |
第三节 休谟对启蒙时期理性神学的批判 |
一 休谟对自然神论的批判 |
二 休谟与法国百科全书学派的争论 |
第四章 宗教信念的情感认知 |
第一节 宗教起源的情感基础 |
第二节 情感在宗教信念发展中的作用 |
一 宗教信念发展中的情感作用 |
二 宗教信念理性思辨中的情感归宿 |
第五章 休谟的真正宗教观及其宗教认识论的特点 |
第一节 休谟真正的宗教观 |
一 传统解读及反驳 |
二 真正宗教及其张力 |
第二节 休谟宗教认识论的特点 |
一 证据主义的认知原则 |
二 宗教情感认知的可能 |
三 情感与理性的有机互动 |
四 批判显着与建构不足 |
第六章 休谟宗教认识论的历史影响 |
第一节 休谟宗教认识论对理性神学的影响 |
第二节 休谟宗教认识论对情感神学的影响 |
中外文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4)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评价 |
一、国外关于风险的研究概况 |
二、国内关于风险、城市风险治理的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研究问题 |
一、核心概念 |
二、研究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框架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理论检视 |
第一节 复杂现代性的风险追问 |
一、现代性与现代性批判 |
二、反思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
三、复杂现代性及其理论价值 |
第二节 现代城市发展的风险追问 |
一、城市风险的历史演变 |
二、现代城市风险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复杂现代性 |
一、城市风险与复杂现代性相互建构 |
二、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生成逻辑 |
三、复杂现代性的城市风险多维面向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风险 |
第一节 生态失衡与生存之困 |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生态风险 |
二、城市生态失衡:城市生态风险的当代呈现 |
三、生态失衡风险与人的生存之困 |
第二节 城市权利失衡与社会风险 |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权利观 |
二、城市权利失衡:城市社会风险的当代呈现 |
三、城市权利失衡与制度规约乏力 |
第三节 城市意义迷失与文化风险 |
一、复杂现代性视域下的城市文化风险 |
二、城市意义迷失:城市文化风险的当代呈现 |
三、城市文化危机生成之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成因 |
第一节 城市风险的科技逻辑成因 |
一、高科技时代的全面到来 |
二、技术成因 |
三、科学成因 |
第二节 城市风险的资本逻辑成因 |
一、空间的资本化生产 |
二、空间的结构性失衡 |
三、资本逻辑的强势发展 |
第三节 城市风险的社会系统成因 |
一、政府成因与“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
二、媒体的传播机制与放大效应 |
三、公众风险意识淡薄与社会参与乏力 |
四、抽象体系失信与专家系统的利益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维度 |
第一节 城市伦理:城市风险治理的道德维度 |
一、城市伦理何以重要? |
二、城市伦理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伦理的实现与发展 |
第二节 城市制度:城市风险治理的行动维度 |
一、城市制度何以重要? |
二、城市制度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制度建构的原则与方向 |
第三节 城市权利:城市风险治理的价值维度 |
一、城市权利何以重要? |
二、城市权利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权利生产的实现与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体系 |
第一节 城市风险治理思想现代化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必要性 |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三重逻辑 |
第二节 城市风险治理结构现代化 |
一、科技伦理转型 |
二、资本逻辑规塑与城市制度 |
三、社会系统逻辑规塑与城市权利 |
第三节 城市命运共同体与风险治理 |
一、构建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
二、城市命运共同体的本质与功能 |
三、城市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路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德国古典哲学神秘主义在理性领域中的逻辑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德国古典哲学中神秘主义研究的文献综述 |
1.1.1 国外文献综述 |
1.1.2 国内文献综述 |
1.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2.1 分析与综合的方法 |
1.2.2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
第2章 近代德国哲学中的神秘主义传统 |
2.1 德国近代神秘主义哲学传统的本土生成历程 |
2.1.1 神秘主义的原初形式 |
2.1.2 新柏拉图主义在德国掀起的神秘主义狂潮 |
2.2 德国神秘主义哲学传统的形成与确立 |
2.2.1 埃克哈特的“心灵之光”与神秘主义的开启 |
2.2.2 库萨的尼古拉将神秘主义与认识论相结合 |
2.2.3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使神秘主义回归信仰 |
2.2.4 雅各·波墨的“神智学”完成了神秘主义与哲学融合 |
2.3 德国神秘主义传统对近代德国哲学特质的塑造 |
2.3.1 神秘主义与德国哲学的超验性 |
2.3.2 神秘主义与德国哲学的思辨性 |
2.3.3 神秘主义与德国哲学的宗教性 |
第3章 神秘主义在德国古典哲学理性领域中开启的双重路径 |
3.1 康德先验哲学对于神秘主义的理论拒斥 |
3.1.1 “人为自然立法”完成了现象世界的去神秘化 |
3.1.2 “上帝成为道德公设”完成了信仰世界的去神秘化 |
3.1.3 康德先验哲学中理性与神秘的“决裂” |
3.2 耶可比“直接知识”中的神秘主义 |
3.2.1 斯宾诺莎哲学对耶可比及德国古典哲学的重大影响 |
3.2.2 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的界限 |
3.2.3 直接知识中“理智直观”的神秘主义认识方式 |
3.2.4 耶可比哲学中理性与神秘的“结合” |
3.3 康德与耶可比在理性领域中确立的两条神秘主义路径 |
3.3.1 人类认知的界限与神性主义的不同“出场”方式 |
3.3.2 康德开启了用理性净化神秘的“对立”之路 |
3.3.3 耶可比开启了理性结合神秘的“调和”之路 |
第4章 神秘主义在德国古典哲学中的演进环节 |
4.1 “知识学”的理性建构中神秘主义的“命运” |
4.1.1 康德哲学的理论局限 |
4.1.2 “知识学”拆除物自体的界限之墙 |
4.2 神秘主义在费希特知识学体系中的“再现” |
4.2.1 “绝对自我”设定一切知识学体系 |
4.2.2 “绝对自我”中的神秘主义“基因” |
4.2.3 费希特“理性拒斥神秘”之路在主体中最终完成 |
4.2.4 费希特“唯我论”的困境与向“主客同一”的哲学转向 |
4.3 谢林“艺术直观”中的理性神秘主义 |
4.3.1 谢林实现的由存在论向知识论视域转向的哲学“变革” |
4.3.2 谢林的“绝对”与“主客同一”哲学体系建构 |
4.3.3 神秘主义的艺术“直观”是理性认识的最高阶段 |
4.3.4 谢林在“主客同一”中走向神秘 |
第5章 神秘主义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与理性的调和与终结 |
5.1 黑格尔建构理性与信仰“和解”的理性形而上学 |
5.1.1 思辨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上帝、精神与自由 |
5.1.2 艺术、宗教与哲学统一于绝对精神的理性“内容” |
5.1.3 思辨形而上学对于西方理性主义哲学的终结 |
5.2 黑格尔对于信仰中神秘主义理性化的最终完成 |
5.2.1 “绝对理念”被抽象为无人身的“上帝”之在 |
5.2.2 “绝对理念”辨证发展方式同于“上帝创世” |
5.2.3 “逻辑泛神论”中理性“上帝化” |
5.3 德国古典哲学神秘主义在理性领域中的演进轨迹 |
5.3.1 理性形而上学体系建构中的神秘主义的逻辑演进 |
5.3.2 理性认识方式确立中的神秘主义的逻辑演进 |
5.3.3 调和理性与信仰关系中的神秘主义的逻辑演进 |
5.4 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神秘主义的理论意义 |
5.4.1 拓宽国内学术界对于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理论视域 |
5.4.2 帮助我们理解西方哲学中理性与信仰内在调和关系 |
5.4.3 回应当代西方学者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诘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变革型公共行政的哲学原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初步界定 |
1.3 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公共行政的哲学研究 |
2.2 批判理论的变革研究 |
2.3 实用主义的变革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3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哲学基础 |
3.1 合法性问题与批判理论传统 |
3.2 合理性问题与实用主义哲学 |
3.3 自然经验对两种理论的整合 |
3.4 小结 |
4 以变革为导向的公共行政研究 |
4.1 公共行政研究的变革基础 |
4.2 导向变革的理论形态 |
4.3 行政研究的变革目标 |
4.4 小结 |
5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问题意识 |
5.1 公共行政研究的古典渊源 |
5.2 公共行政研究的现代背景 |
5.3 公共行政研究的当代处境 |
5.4 小结 |
6 变革型公共行政研究的合法性 |
6.1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研究范式 |
6.2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语言模式 |
6.3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理论关涉 |
6.4 小结 |
7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政治建构 |
7.1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历史分析 |
7.2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价值分析 |
7.3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个体原则 |
7.4 小结 |
8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组织建构 |
8.1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组织经验 |
8.2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组织原理 |
8.3 变革型公共组织的职权建构 |
8.4 小结 |
9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社会建构 |
9.1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人类模型 |
9.2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社会模型 |
9.3 变革型公共行政的运作原理 |
9.4 小结 |
10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
1.2.1 国内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
1.2.2 国外学界研究状况述评 |
1.3 基本概念分析 |
1.3.1 历史事实 |
1.3.2 直接历史认识 |
1.3.3 反思历史认识 |
1.3.4 异质与同质 |
1.4 论文研究的总体结构、基本方法与特质 |
1.4.1 总体结构 |
1.4.2 基本方法 |
1.4.3 论文特质 |
第二章 历史认识的综合性起源 |
2.1 认识论语境中“综合”问题的由来 |
2.1.1 近代经验论哲学对于认识起源的强调和两种知识的区分 |
2.1.2 德国古典哲学对于“综合”问题的系统提出 |
2.1.3 当代分析哲学对于“综合”问题的扩展 |
2.2 探讨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综合性起源的两种方案及其评议 |
2.2.1 社会劳动综合 |
2.2.2 商品交换规律的社会综合 |
2.2.3 两种综合方案的评议 |
2.3 “生活决定意识”:历史认识综合性起源的关键质点 |
2.3.1 “劳动–实践–物质生产活动”对于纯粹理性哲学的奠基及其限度 |
2.3.2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
2.3.3 历史认识综合性起源的辩证本性 |
第三章 历史认识的主体 |
3.1 “意识”的成长过程及其相应主体 |
3.1.1 “原子式个人”是“直接意识”的主体 |
3.1.2 “群体性的人”是“部落意识”的主体 |
3.1.3 “本质主义的人”是“普遍意识”的主体 |
3.2 “现实的人”作为历史认识的主体是“剧中人”与“剧作者”的统一 |
3.2.1 “现实的人”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的分析 |
3.2.2 “现实的人”对于“原子式个人”和“本质主义的人”的批判 |
3.2.3 “现实的人”作为“剧中人”:直接历史认识的主体 |
3.2.4 “现实的人”作为“剧作者”:反思历史认识的主体 |
3.3 “现实的人”进行历史认识时总是受到“前结构”所制约 |
3.3.1 理解的前结构 |
3.3.2 生活世界的前结构 |
3.3.3 交往的前结构 |
第四章 历史认识的对象 |
4.1 历史认识中“历史”的存在方式 |
4.1.1 “历史”作为认识对象而存在:历史认识即认识历史 |
4.1.2 “历史”作为认识方式而存在:历史认识即“历史的”认识 |
4.1.3 历史是现实的人的感性活动在时间中的展开 |
4.2 以“历史事实”为认识对象 |
4.2.1 历史哲学研究中“历史事实”的分层问题探讨 |
4.2.2 直接历史认识以“顽强的历史事实”为认识对象 |
4.2.3 “顽强的历史事实”的典型特征分析 |
4.3 以历史认识本身为认识对象 |
4.3.1 反思历史认识以历史认识本身为认识对象 |
4.3.2 作为认识对象的历史认识的构成要素分析 |
4.3.3 作为认识对象的历史认识的典型特征分析 |
第五章 历史认识的过程 |
5.1 历史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 |
5.1.1 直接历史认识的产生及其向反思历史认识的飞跃 |
5.1.2 反思历史认识向思维具体的飞跃 |
5.1.3 感性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 |
5.2 “现实抽象”的正向历史认识过程 |
5.2.1 “抽象”的不同类型 |
5.2.2 “现实抽象”所代表的正向历史认识过程 |
5.2.3 “现实抽象”所指认的研究方法 |
5.3 “从后思索”的反向历史认识过程 |
5.3.1 “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 |
5.3.2 “从后思索”的叙述方法及其所代表的反向历史认识过程 |
5.3.3 “从后思索”的反向历史认识总是依赖于“反思” |
第六章 历史认识的性质 |
6.1 历史认识的相对性 |
6.1.1 历史认识相对性的诸种表现及其深层原理 |
6.1.2 直接历史认识与“相对性”的复杂性关系 |
6.1.3 反思历史认识与“相对性”的复杂性关系 |
6.2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 |
6.2.1 认识论语境中“客观性”的不同含义分析 |
6.2.2 直接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性质 |
6.2.3 反思历史认识的“客观性”性质 |
6.3 历史认识的过程性 |
6.3.1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
6.3.2 直接历史认识的“过程性”性质 |
6.3.3 反思历史认识的“过程性”性质 |
第七章 历史认识的真理性 |
7.1 历史认识的符合观 |
7.1.1 “符合”的几个要件 |
7.1.2 符合观的历史认识论的复杂性分析 |
7.1.3 实践基础上的过程性的符合 |
7.2 历史认识的融贯论 |
7.2.1 “融贯”的几个要件 |
7.2.2 融贯论的历史认识论的复杂性分析 |
7.2.3 概念的逻辑层次分析 |
7.3 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实现了符合观与融贯论的真正统一 |
7.3.1 符合观和融贯论的真理观分别有什么问题 |
7.3.2 历史认识的“两条道路”体现了符合观与融贯论的真正统一 |
7.3.3 历史认识真理性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
第八章 历史认识论的当代价值 |
8.1 历史认识论的理论价值:有利于建构规范性的历史认识论 |
8.1.1 规范性历史认识论的“程序正当” |
8.1.2 规范性历史认识论的“形上基础” |
8.1.3 规范性历史认识论的“边界意识” |
8.2 历史认识论的现实价值:有利于对历史虚无主义作本质批判 |
8.2.1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层表现 |
8.2.2 历史虚无主义的深层本质 |
8.2.3 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对于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批判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黑格尔的概念论 ——基于概念论的诚学可能性浅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概念与统觉的关联:黑格尔与康德 |
一、统觉与先验演绎——康德哲学体系的理论内核 |
二、《遗着》中的统觉与概念的开启——康德哲学体系的发展 |
第三章 概念运动和黑格尔哲学体系 |
一、概念运动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历程 |
二、主体与实体:存在与思维的概念化运动 |
第四章 诚学:存在与思维的世界性哲学 |
一、思维、意识对存在的“诗与思”的把握 |
(一) 思维方式的多样 |
(二) 思想与语言喻意 |
(三) 技术的应然 |
二、诚学:关于存在与思维的哲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求学期间的学术成果 |
(9)在先验与经验之间 ——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自由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关于自由观念的几组理解 |
1.先验自由与经验自由 |
2.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
3.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
4.个人主义的自由与共同体主义的自由 |
第1章 康德的自由观念:从先验到经验的下降之路 |
1.1 先验自由:自由的可能性 |
1.1.1 世界的二重划分与先验自由 |
1.1.2 人的两重品格与先验自由 |
1.2 实践自由:自由的实在性 |
1.2.1 实践自由与自由的任意 |
1.2.2 实践自由与道德法则 |
1.2.3 实践自由与义务 |
1.2.4 实践自由与至善 |
1.3 审美自由:自由的感性化 |
1.3.1 审美自由与美的分析 |
1.3.2 审美自由与崇高的分析 |
1.3.3 审美自由与艺术的分析 |
1.4 政治自由:自由的经验化 |
1.4.1 政治自由与私人法权 |
1.4.2 政治自由与公共法权 |
1.4.3 政治自由与永久和平 |
第2章 黑格尔的自由观念:先验与经验的统一 |
2.1 绝对自由:自由的先验性 |
2.1.1 绝对自由:以抽象的普遍性为原则 |
2.1.2 法国大革命:绝对自由的历史表现 |
2.2 任性自由:自由的经验性 |
2.2.1 任性自由:以经验特殊性为原则 |
2.2.2 市民社会:任性自由展现自身的舞台 |
2.3 具体自由:先验与经验的统一 |
2.3.1 具体自由:先验和经验的统一 |
2.3.2 现代国家:具体自由的现实化 |
第3章 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自由观念 |
3.1 康德与黑格尔的自由观念 |
3.1.1 黑格尔对康德自由观念形式性的批判 |
3.1.2 黑格尔对康德道德世界观的批判 |
3.2 康德与马克思的自由观念 |
3.2.1 马克思对康德“软弱无力”的自由意志的批判 |
3.2.2 绝对命令:从理性的人到现实的人 |
3.3 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自由观念 |
3.3.1 自由:世界历史的本质和目的 |
3.3.2 世界历史:自由观念展现自身的舞台 |
3.3.3 批判与继承:黑格尔和马克思论历史与自由 |
第4章 马克思自由观念的演变 |
4.1 自我意识理论中的自由观念——《博士论文》 |
4.1.1 人的“自我意识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 |
4.1.2 探求“定在中的自由” |
4.2 政治自由的诉求——《莱茵报》时期 |
4.2.1 “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 |
4.2.2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
4.3.1 政治解放与人的解放 |
4.3.2 无产阶级是实现人的解放的物质力量 |
4.4 异化理论视域中的自由观念——《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4.4.1 异化劳动与自由的丧失 |
4.4.2 异化的扬弃与自由的复归 |
4.4.3 共产主义视野中人类自由理想的展望 |
4.5 “现实的个人”的自由——《德意志意识形态》 |
4.5.1 对“现实的个人”的自由的概念分析 |
4.5.2 对“现实的个人”不自由现象的原因分析 |
4.5.3 对实现“现实的个人”的自由的条件分析 |
第5章 马克思自由观念的经验阐释 |
5.1 劳动与自由 |
5.2 自由时间与自由 |
5.3 财富与自由 |
5.3.1 劳动与财富 |
5.3.2 劳动主体与财富 |
5.3.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财富 |
5.3.4 历史与财富 |
5.4 财产权与自由 |
5.4.1 洛克:财产权是最重要的自由权利 |
5.4.2 黑格尔:对作为自由意志定在的财产权的辩护与批判 |
5.4.3 马克思:私有财产的扬弃与人类的自由解放 |
5.5 历史与自由 |
5.5.1 黑格尔辩证法的三个环节与马克思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
5.5.2 “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与共同体的自由 |
5.5.3 “物的依赖关系”阶段与个人的形式自由 |
5.5.4 “自由个性”阶段与每一个人的实质自由 |
结语 经验与先验:马克思自由观念的双重视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及另一种发展的可能 ——怀特海有机哲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 研究的缘起 |
(一) “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的争论引起的思考 |
(二) 人类面临诸多危机呼唤更理想的教学理论 |
(三) 有机教学理论或许更能为国人接受与认同 |
(四) 教育研究者应培养一种哲学省思的习惯 |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 研究的目的 |
(二) 研究的意义 |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四、 有关概念界定 |
(一) 理解模式 |
(二) 实体理解模式、“反本质主义”理解模式及有机理解模式 |
(三) 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和有机教学理论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重点 |
(一)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三)本研究的重点和关键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怀特海有机哲学研究概述 |
(一) 怀特海及其有机哲学 |
(二) 国外怀特海有机哲学研究综述 |
(三) 国内怀特海有机哲学研究综述 |
二、 有机哲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研究综述 |
三、 近 30 年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综述 |
(一) 近 30 年来教学理论文献的数量统计概览 |
(二) 近 30 年来教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文献分布 |
(三) 近 30 年来教学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
(四) 对我国教学理论研究现状的思考 |
第三章 本质主义认识论生成之基础——实体哲学及其方法论 |
一、 西方哲学史上实体观的生成路径 |
(一) 关于世界的本原:从古希腊原子论、理念论到实体概念的提出 |
(二) 中世纪经院哲学家的实体观 |
二、 十七世纪实体哲学的核心人物及主要内容 |
(一) 十七世纪实体哲学的核心人物——伽利略、笛卡尔、惠更斯、牛顿和洛克 |
(二) 十七世纪实体哲学的主要内容 |
三、 17 世纪实体哲学的方法论 |
第四章 实体哲学的批判 |
一、 实体哲学没有明确提出“简单位置”和“实体——属性”的理论假设 |
二、 实体哲学犯了“具体性误置的谬误” |
三、 宇宙中不存在不变的、孤立的、“具体”的实体 |
四、 实体二元论对哲学发展具有灾难性 |
五、 实体哲学以感性知觉为基础的认识论具有狭隘性 |
六、 实体哲学在方法论上具有局限性 |
七、 实体哲学给社会进步带来不利影响 |
第五章 实体理解模式对我国教学理论及实践发展影响的历史考察 |
一、 实体理解模式开始传入,科学成为学校的必修课程(1840-1911) |
二、 科学主义思想的占统治地位,教学研究方法科学化(1912-1948) |
三、 “科学”一枝独秀,教学理论研究关注规律(1949-1965) |
四、 教学理论和实践处于黑暗时期,实体理解模式被淹没(1966-1976) |
五、 本质主义认识论至上,实体教学理论占支配地位(1977-1994) |
六、 实体教学理论面临危机,反本质主义认识论兴起(1995-现在) |
第六章 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的追求与困境 |
一、 本质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概况 |
二、 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的追求 |
(一) 中国学者出版的“教学论”、“教学理论”方面的专着概览 |
(二) 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的追求与主张 |
三、 本质主义教学理论的困境 |
(一) 教学论研究对象与教学理论追求之间存有背离 |
(二) 单向的科学研究方法与复杂的教学世界不对称 |
(三) 单纯的逻辑理解与经验的全面性相违背 |
第七章 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及其批判 |
一、 反本质主义对本质主义的批判 |
(一) 本质不能完全说明个体,反而是一种压制和束缚 |
(二) 本质主义基础的实体信仰是靠不住的 |
(三) 本质存在是一种得不到有效证明的信念或假设 |
(四) 人类的语言与实体世界并非同构关系 |
(五) 本质主义引起不良的学术与政治后果 |
(六) 本质主义给中国教育学研究带来严重的历史性后果 |
二、 反本质主义知识观、认识论的主要内容 |
三、 反本质主义在教学理论与实践上的主要观点 |
(一) 在理论建构上,反对“宏大叙事”,追求微观研究 |
(二) 在对事物理解上,放弃本质、规律的探寻,追求“民主的真理观” |
(三) 在价值取向上,放弃科学主义,追求生命的意义 |
(四) 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叙事研究等质的研究方法 |
四、 反本质主义及其教学理论的批判及反思 |
(一) “本质”是不可消解的 |
(二) 走向极端的反本质主义会导致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 |
(三) 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否定有余,建设不足,缺少方法论指导 |
(四) 在社会伦理方面可能会导致伦理道德的终结 |
(五) 反本质主义所强调的对事物的“描述”本身包含了对本质的考察 |
(六) 只强调教育叙事研究等质的研究方法会陷入相对主义 |
(七) 教育世界中存在着确定性 |
(八) 反本质主义主张祛除教学目标的预设是不符合实际的 |
第八章 第三种理解模式:有机哲学及其方法论意义(上) |
一、 有机哲学是在实体哲学基础上的理论重建 |
(一) 怀特海关于理论重建的论述 |
(二) 有机哲学是对实体哲学的重建 |
二、 有机哲学的理论前设 |
三、 有机哲学的范畴体系 |
(一) 终极性范畴 |
(二) 存在性范畴 |
(三) 解释性范畴 |
(四) 范畴性义务 |
四、 有机哲学的基本概念 |
(一) 创造性(creativity) |
(二) 现实实有(actual entities) |
(三) 群集(societies)(或译“社会”) |
(四) 合生(concrescence) |
(五) 永恒客体(eternal object) |
(六) 摄入(prehension) |
(七) 联系(nexus, nexis) |
(八) 经验(experience) |
(九) 过程(process) |
(十) 有机体(organism) |
五、 有机哲学的基本原理 |
(一) 本体论原理(the ontological principle) |
(二) 相关性原理(the principle of relativity) |
(三) 过程的原理(the principle of process) |
六、 有机哲学的宇宙观、时空观、规律观 |
(一) 生成——联系的宇宙观 |
(二) 变化的时——空观 |
(三) 内在与外在学说融合的规律观 |
第九章 第三种理解模式:有机哲学及其方法论意义(下) |
一、 有机哲学的知识观和“认识论” |
(一) 知识具有有机性和整体性,哲学要追求一般观念 |
(二) “宏大叙事”对宇宙阐释是近似的,体系要有开放性 |
(三) “是其所是,在其所在”都要认识的,守恒和变化都要坚守 |
(四) “认识”包含三个因素:主体、资料和主体形式 |
(五) 因果效验、直接表象、符号指称是“认识”的三个阶段 |
二、 有机哲学的方法论及其意义 |
(一) 有机哲学方法论的别样追求 |
(二) 有机哲学方法论的重要意义 |
第十章 中国教学论走出困境之希望——有机教学理论 |
一、 在理论建构上,追求开放的“宏大叙事”,体现理解的整体性 |
二、 在对教学理论认识上,坚持五个追求,不断完善发展 |
(一) 教学理论建构要做好前期的收集工作 |
(二) 要预设教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
(三) 内在一致性和逻辑上完满应是教学理论的理性理想 |
(四) 解释性和预测性是教学理论的现实追求 |
(五) 理论体系的开放性是教学理论不断完善或重建的必要条件 |
三、 在对事物理解上,“是其所是”与“在其所在”都要研究,重视事物的意义性 |
四、 在价值取向上,追求事实与意义的统一,重视经验的全面性 |
五、 在研究方法上,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并重,体现世界的复杂性 |
六、 在未来发展上,进行观念的冒险,不断扩大理解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由理性到经验——现代数学哲学研究的历史走向(论文参考文献)
- [1]研究作为科学的本质——先验视角与经验视角[J]. 孟强. 南京社会科学, 2020(06)
- [2]德国古典哲学自我意识的形上演进研究[D]. 张笑笑. 辽宁大学, 2020(01)
- [3]休谟宗教认识论研究[D]. 陈强强. 武汉大学, 2020(03)
- [4]复杂现代性视域下城市风险治理研究[D]. 祁文博. 苏州大学, 2020(06)
- [5]德国古典哲学神秘主义在理性领域中的逻辑演进[D]. 肖宁. 辽宁大学, 2019(12)
- [6]变革型公共行政的哲学原理[D]. 李钊.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研究[D]. 李弦. 电子科技大学, 2019(11)
- [8]黑格尔的概念论 ——基于概念论的诚学可能性浅释[D]. 王展. 厦门大学, 2018(12)
- [9]在先验与经验之间 ——康德、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自由观念[D]. 陈飞. 吉林大学, 2013(08)
- [10]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教学理论批判及另一种发展的可能 ——怀特海有机哲学的视角[D]. 杨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