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学进展2003全年载文主题索引(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赵燕[1](2016)在《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文中研究表明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儿童文学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借鉴历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梳理了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发展线索,即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早期独立性起步,到五四运动之后的激进式发展,再到反思期和深化期。在这几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教育杂志》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期刊,始终关注儿童文学教育问题,并以近40年的历史忠实地记录了其发展历程。为此,本研究的目标是:首先以一部《教育杂志》期刊的起伏演变为缩影,从中获得有关儿童文学的地位与作用、教育价值、课程、教材、教法、教师等丰富的史料;然后以教育活动史的视角,通过对史料的分析,确立了学术视野下移、微观化的研究取向,探寻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并为儿童文学教育拓展出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由此而形成的研究内容与论点如下:首先,通过对《教育杂志》在办刊过程中的历史评介,分析了《教育杂志》作为儿童文学教育发展一个典型缩影在中国近代教育历史中特殊的地位与作用,从而凸显出它以非官方的形式记录的历史资源,推动了儿童文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考察了《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主要对日本现代教育思潮、欧美进步主义儿童教育观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近代儿童观的演变、各种课程、教材和教学法的推广等做了认真梳理,在此基础上探讨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从而形成全部研究的基本理论格调。其次,以《教育杂志》及其史料为基本来源,对儿童文学课程、教材、教法和师资等问题进行了集中的讨论。一是在课程方面,分析《教育杂志》中公布的儿童文学的课程标准,掌握当时的教育行政部门对儿童文学教育的相关政策导向,同时梳理了儿童文学课程分阶段的实施情况与争论经过,以《教育杂志》为窗口全面展现了官方和民众对儿童文学教育课程的关注点。二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文学化"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也引发了诸多论争。《教育杂志》以详实的史料忠实地记录了五次有关儿童文学教材论争的过程,认真审视这些争论观点,对现今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比重问题亦有启示。三是教育杂志》从民初、五四到国家本位时期,儿童文学教学法呈现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国人通过大量的新式教学实验,摸索与寻找适宜于近代新教育发展的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以此推动儿童文学理念在中国的深入开展。四是探讨了《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的师资问题,具体措施有加强师培、制定俸给标准和优待条件以及改善教学环境和提升教师的修养等;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个案研究——以连载于《教育杂志》中的教育小说《倪焕之》为例,讨论了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期进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讨了有关儿童文学"新"与"旧"的争论、渐进式的发展以及本体性的问题等,从而得出相关的历史观点是,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应形成了一种互动式关系,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师丽娟[2](2016)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农业工程是将工程技术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以及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工程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以其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因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较晚而致中外学科所关注具体问题及发展阶段产生一定的差异。分析比较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可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此,论文以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历史演进为主线,从纵横两个维度对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全方位研究,基于国内外学科发展规律,建构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框架,为学科科研队伍建设与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以此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运用积累变革规范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创建、发展及变革历程,归纳总结了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中外学科遵循相同的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波浪式前进的态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运用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分别对中外学科启动时间、形成条件、推动力量、发展路径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欧美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先发内生型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后发创新型发展模式。(3)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技术,从科学研究视角可视化揭示并比较分析了中外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外农业结构不同造就学科研究各有侧重;动力与机械等学科传统研究领域中外出现关注度相对下降现象;中国追赶国际学科前沿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智能农业等新兴研究主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学科创新动力虽明显加强,仍需在原始创新方面进行重点突破。(4)运用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外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两种模式的有机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应立足地域需求,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外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度,课程内容更趋多元化,国内则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中国应通过强化基础理论教学,文理并重,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5)探讨了中外高等工程教育最新变革趋势以及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面临的环境。研究表明,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指导思想高度一致,二者为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农业工程学科的创新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深化企业与高校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张天明[3](2014)在《基于本体的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与其他领域数字信息资源有所不同,中药数字信息资源的特殊性使其领域的知识组织更加困难,对于中药领域的知识组织需要研究者不断的对知识组织的工具进行创新,从而提高知识组织的效果。基于本体的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模型研究将会大大改善中药领域的知识组织和服务的能力水平。首先是概念和理论的界定,其中包括本体理论、知识相关概念、知识组织理论、数字信息资源概念等为基于本体的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型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并通过对国内外中药领域本体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评述了当前本体构建方法的研究现状。其次在立足于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着重分析了知识和知识组织相关的特点,对比七种常用的知识组织的工具,比较出七种知识工具的优势和不足,着重突出本体在知识组织方面基于语义层面的概念描述的相关的优势再次对模型的概念,模型建立时需要注意原则和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中药材领域本体的构建原则并且构建了中药材本体的概念模型和知识组织的概念模型。最后以构建中药材茯苓本体模型为例,由点到面深入地研究了本体在这一领域内的应用的原理、运行的机制、以及知识组织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对本体的应用和作用进行揭示,与此同时还提出对于隐性知识组织的思考,基于隐性知识的特点和组织的难度,给出几种隐性知识组织的设想和解决方案。
杜云祥,潘云涛,陈锐,马峥,王颖,郝继英,杨春华,刘伟,刘桂玲,刘娜,王天津,黄思敏[4](2013)在《《中华医学杂志》编辑排版格式的历史演变和规范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解放军医学图书馆馆藏的《中华医学杂志》为统计源,从1915年创刊至2010年的版式设计,包括出版版式、封面设置、版权格式、栏目设置、索引编排、页眉和广告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事实证明,《中华医学杂志》的发展反映了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进程,见证了近代我国医学科学发展的历史,不愧为我国着名的科技期刊;《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非常重视期刊的编排格式,在我国科技期刊标准化、规范化中贡献很大并起着的重要引领作用;科技期刊的发展与国家强盛、稳定和科技发达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龙子弋[5](2012)在《基于证候要素的痴呆证候分型量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提取痴呆的核心症状、证候要素及其组合规律:同时,运用数学模型方法,编制证候要素诊断量表,并结合前瞻性临床验证,评价该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效度和信度,为开发一个应用于痴呆临床辨证和疗效评价的证候分型量表奠定基础。方法:(1)采取文献分析方法,对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CMCI)、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6个文献数据库检索到的痴呆证候研究文献,进行名词术语规范后定性、定量综合分析,描述痴呆及其亚型的证型、证候、证候要素、症状舌脉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和典则判别分析证-症关系。(2)采取临床调查方法,对住院痴呆患者及社区招募的痴呆受试者进行中医证候信息调查,利用有序回归、名义回归方法分析认知损害危险因素,卡方检验分析病-证关系,关联规则分析病-症、证-证关系,典则判别分析证-症关系。(3)采用判别函数等方法,提取每个证候要素的四诊信息即构成量表的条目,按每个证候要素量表总分30分将各证候要素判别函数所得判别方程的变量系数,经归一化、整数化处理后确定条目权重即条目分值,以171例痴呆患者为样本,计算7个证候要素量表分值,将量表分值作为检验变量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在7个量表敏感度、特异度均可接受的范区间内选择恰当的切点值作为量表阈值。对全部病例进行证候要素量表评分后,采用典型相关分析证候要素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各维度的相关性。结果:(1)文献研究纳入从1994年~2010年261篇文献,提取的高频症状包括了痴呆特征症状、基础疾病症状、与疾病无明显相关性的症状,并提取了高频舌脉象。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aD)的主要证型主要证型是髓海不足证、肾精亏虚、痰浊瘀阻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脾肾两虚证、肾阴虚证;髓海不足证是AD的首要证型,肾精亏虚证和痰浊瘀阻证是VaD的首要证型;证候要素显示AD中髓海不足、阳虚、血虚、脾、肾频率明显高于VaD, VaD中脑、络脉、肝、血瘀频率明显高于AD。在痰浊、血瘀、精亏组合的亚组数据中证候要素的MMSE中位数非参数检验显示血瘀高于血瘀精亏(p=0.000)、痰浊高于精亏(p=0.000)、痰浊高于痰浊精亏(p=0.000)、精亏高于痰浊精亏(p=0.000)。证-症分析得到了血瘀、痰、阴虚、髓海不足、气虚、阳虚、内热、精亏8个主要证候要素相关症状舌脉,痴呆特征症状与证候要素存在相关性如髓海不足与嗜卧懒动、阳虚与计算力减退、内热与言语颠倒、精亏与反应迟钝。(2)临床研究纳入共506例患者,其中痴呆患者171例,轻度认知损害患者129例,认知正常者206例。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分别得出了痴呆与非痴呆患者的症状群,其中痴呆患者的核心症状群分为以下方面的表现:神态类有双目无神、神情呆滞、表情淡漠、形体消瘦、嗜卧;智能类有不识人物、言辞颠倒、反应迟钝、寡言少语;情绪类有心烦;运动类有行走困难、动作迟缓;生活能力类小便失禁、大便失禁。频率>20%的症状为高频症状,痴呆的高频症状有13个,轻度认知损害的高频症状10个;认知正常者的高频症状10个,痴呆的高频症状与轻度认知损害及认知正常者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存在一组描述神态的症状;轻度认知损害与认知正常者的大部分高频症状重叠,症状差异不大。证候要素关联规则分析获得痴呆频繁项集58个、规则47个,MCI频繁项集96个、规则116个,认知正常频繁项集14个、规则9个,痴呆的证候要素形成了两群内在联系紧密的组合,一组病位在心脾脑络、病因是痰瘀、病性是气虚;一组病位在肝肾,病因是内热、病性是精亏、阴虚、阳亢;轻度认知损害的证候要素形成了四群内在联系紧密的组合,一组病位在脑络、病因是痰瘀;一组病位在肝,病性是阴虚、阳亢、内热;一组病位在肾,病性是阴虚、阳虚、气虚、精亏;一组是病位在脾,病位是气虚、血虚。关联规则分析获得证候要素相关四诊信息,脑和痰的四诊表现多样,但四诊与脑和痰的相关程度在较低的区间,血瘀则相对单调,相关程度居中,气虚、阴虚的规则很少,但相关程度最为密切。证候要素脑(ORdementia=3.887,ORMCI=15.008)、肾(ORdementia=3.108,ORMCI=2.822)、内热(ORdementia=2.722,ORMCI=2.863)、痰浊(ORdementia=2.482, ORMCI=2.314)都是MCI、痴呆的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低是MCI(OR=0.911)、痴呆(OR=0.822)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可以降低患MCI风险9%、降低患痴呆风险18%。年龄仅是痴呆的危险因素(OR=1.074),每增长1岁患痴呆的风险增加7.4%。(3)提取了7个证候要素,它们分别是精亏、阴虚、阳亢、气虚、痰浊、血瘀、内热;在基础上,建立了7个证候要素诊断量表,根据ROC曲线提示的敏感度、特异度可接受的区间内的精亏、阴虚、阳亢、气虚、痰浊、血瘀、内热各证候要素阈值为6分(满分为30分)。7个证候要素诊断量表ROC曲线下面积均>0.7,达到了诊断试验的最低要求,其中痰浊、血瘀、阴虚、阳亢的曲线下面积≥0.9,用于分辨证候要素的能力优良。平行效度检验显示除血瘀的一致性(Kappa=0.79)较好,其余的6个Kappa值都在0.4~0.7之间。诊断性能考查显示敏度度58.8%~94.7%,特异度83.8%~97.3%,阳性预测值(PPV)47.1%~93.2%,阴性预测值(NPV)77%~98.6%,准确率都在80%以上。证候要素与认知功能的典型相关分析得到1组典型相关变量,记忆和语言与气虚、血瘀得分负相关。结论:AD的证候以本虚为特征,髓海不足是AD基本病机;血管性痴呆证候以本虚标实为特征,痰瘀是VaD的基本病机。AD与脾肾关系更密切,脑络损害对于VaD比AD更常见,心则是AD特征性病位;在主要证候要素中阴虚与AD更密切,精亏、痰浊、血瘀与VaD更密切。髓海不足、阳虚、血虚为AD的特征证候要素。痴呆的病性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本虚→标实→本虚,初期本虚以阴虚、精亏为特征,中期标实以血瘀、痰浊为特征,末期本虚以气虚、阳虚为特征;随着病情的恶化关键病位从脾肾演变为心肝,不论AD或VaD精亏是基础,痰浊、血瘀是病理演化的产物,使病情恶化。痴呆特征症状与证候要素有相关性,提示不同证型痴呆损害的认知功能领域有差异。临床资料分析显示痴呆患者的核心症状包括神、形、情、智、动各方面,有明确的疾病特征,是反映疾病共性特征的症状群,因此其辨证分型的价值较低。痰浊、血瘀是认知功能损害的病理因素,肾气虚、肾阳虚是MCI的主要致病机制。内热、痰浊是患MCI、痴呆的危险因素。脑是痴呆患病的核心脏腑,心肝脾肾是痴呆患病的相关脏腑;老年人中肝肾阴虚是共性的病理变化,“肾虚痰浊”产生了认知功能损害,脾肾气虚、气血两虚可能对MCI转化为痴呆有重要作用的病机。受教育程度低、年龄是痴呆的痴呆危险因素,受教育程度低是MCI的危险因素。中国痴呆患者的常见合并疾病与美国类似,但不同疾病的患病率有明显差异。本次研究建立了7个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痰浊、血瘀、阳亢量表敏感度、特异度均较好适合流行病学调查中筛查病例,也适合在研究中严格纳入病例;阴虚、气虚、精亏、内热因敏感度相对偏低,容易发生漏诊,但特异性均较好,故适合严格纳入病例。证候要素与疾病损害的特征也存在关系,影响认知功能损害的领域。
魏民[6](2010)在《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编译出版委员会批准出版的具有报道性质的医学科学技术文献检索系列期刊,共18个分册(包括内科学、外科学两个分册的英文版),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系列杂志,在国内的医学领域,为科技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随着电脑的普及、网络的发展、各种数据库的广泛应用等,该系列刊物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存在的意义也受到了质疑。所以,该系列的大部分刊物已经转变为一次文献,但仍有少部分刊物继续坚持原有办刊宗旨与方向,继续出版文摘类期刊。目的:通过调查研究,对本系列刊物做全面、深入地分析,获得对其发展现状的基本认识,研究适合中医检索类刊物的发展模式。方法:通过电话咨询、发放调查问卷、直接去杂志社访谈、网上调查、召开专家座谈会等方式,对《中国医学文摘》系列杂志的发展及生存现状进行调研。1出版情况调研分析调研国内医学文摘系列杂志创办、发展的状况,分析各种影响期刊发展的因素。2典型分析选择2-3种有代表性的刊物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其栏目设置、内容收录、广告安排等方面的特点。3不同发展状况的对比研究选择发展较好、转为一次文献的期刊和停刊杂志进行对比研究,并加以分析。4文摘刊物与全文数据库相关关系的探讨分析有代表意义的国内的全文数据库对文摘刊物的冲击;以及对文摘刊物自身优势及存在价值的分析。5医学文摘发展方向研究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咨询法等,对中医文摘发展方向进行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共18个分册的生存状况:①转为一次文献:从2006年开始,先后共计有10种杂志转为一次文献,同时变更了刊名。他们分别是:2006年5月,《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更名为《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年8月,《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更名为《内科》。2009年更名的共有8种,《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更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国医学文摘:放射诊断》更名为《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国医学文摘:计划生育妇产科学》更名为《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中国医学文摘:护理学》更名为《中国临床护理》,《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更名为《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更名为《中国临床新医学》,《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更名为《中国癌症防治》,《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更名为《中国肿瘤外科杂志》。②停刊及休刊:《中国医学文摘:眼科学》于2002年停刊;《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于2009年休刊1年。③保持原有办刊形式:2009年,《中国医学文摘》系列仍有6种期刊继续编辑、出版、发行,包括:《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英文版》、《中国医学文摘:外科学英文版》、《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中国医学文摘:中医》。(2)期刊转型原因分析:科技期刊的发展反映了相关领域的学术活跃度,文摘型18种期刊几乎涵盖了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提高,中医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现代化步伐加快,中医药研究文献海量增加,仅凭几十页或上百页的纸质期刊已无法收录承载。再有,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越来越全,医疗科研人员更习惯用网络搜寻信息。因此认为,医学文摘类期刊基本上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所以,本系列多数期刊已改为一次性文献,这样,不仅为医疗科研人员提供交流的平台,而且对广告的投放也将十分有益。(3)中医文摘特殊性分析:对于不同学科领域的文摘类期刊,应采取不同的改革措施。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1年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特点、新的机遇,有利因素和条件前所未有,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战略机遇。全国已有76%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已经覆盖中西部所有的县,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覆盖除西藏以外的所有省份。在这些地区,文摘类杂志还起着图书馆的作用。自1792年我国最早的中医杂志《吴医汇讲》问世以来,传统医学期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对医学学术传播、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当年的发行量,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的信赖程度,也表明中医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结论:《中国医学文摘:中医》可以继续办下去,但要向全(收录信息文献全)、便(检索应用方便)、快(出版周期短)方向发展,向国内外传递我国最新的中医药研究信息,及时报道国内中医药领域研究的新理论、新成果、新经验和新技术,为临床、科研和教学等服务,为弘扬中医药事业服务。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对全国医学类检索期刊进行全面、系统、严谨的调研。2.对办刊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3.对我国中医领域中发展文摘刊物提出有意义的建设性意见。创新点:通过本次研究,探讨出《中国医学文摘;中医》作为检索类刊物可以与中医药类一次文献竞争的对策。
安璐[7](2009)在《基于自组织映射的期刊主题研究》文中提出学术期刊是科学交流的重要载体。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知识的积累,学术期刊及其刊载论文的数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期刊数量的不断增长必然导致期刊内容的交叉重复,同一学科或研究领域内可能包括许多期刊,如何从主题的角度有效地收藏、利用并管理学术期刊受到许多机构与个人的关注。早期人们对期刊数量的关心也逐渐转化为对期刊主题内容的注意。期刊主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它可以为图书馆等收藏机构有效采购学术期刊、新进入的研究者选择研究方向、研究者选择与其研究内容相关的期刊进行投稿、学术期刊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以及科研政策与资助计划的制定提供有意义的参考。学术期刊通常涉及大量的主题,这种高维数据的特点使得期刊主题研究开展起来不太容易。鉴于此,本文将采用一种可视化的降维方法,即自组织映射(SOM)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来研究期刊主题,使高维的期刊主题数据显示在低维的SOM空间中,便于研究者观察期刊主题的特点。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1.期刊主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阐述了期刊主题研究的对象、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走向与趋势。期刊主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有两种,即期刊及其主题。其研究内容可归纳为八个方面:①期刊主题标引研究,②期刊主题的聚类研究,③特定类别的主题在期刊中的分布研究,④基于主题的期刊分类与聚类研究,⑤特定期刊的主题构成分析,⑥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期刊主题比较研究,⑦期刊主题热点分析,⑧期刊主题发展趋势研究。期刊主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是文献计量学方法、内容分析法与专家调查法。潜在语义分析、多维标度以及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也可用于期刊主题研究。期刊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期刊主题研究的方法迫切需要从现有的大量繁琐的统计分析工作中解脱出来,引入能有效处理高维数据的新方法。其次,研究内容需要拓展,包括对期刊主题的聚类以及基于主题的期刊聚类等内容。最后,期刊主题研究的层次需要进一步提升。例如,在期刊主题发展趋势研究方面,需要研究如何测量期刊主题整体随着时间变化的程度,而不是仅限于统计归纳个别主题随时间发展的状况。2.自组织映射用于期刊主题研究的方法论本章描述了自组织映射(SOM)的原理,比较了两种主要学习算法的优缺点与适用条件,归纳了SOM的几种显示方式,讨论了三种性能较好的SOM软件工具,设计并详细阐述了SOM用于期刊主题研究的方法。SOM是一种无指导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其学习算法主要是序列学习与批学习算法,U-matrix图和成分图是两种常见的SOM输出形式。三维输出较平面输出而言,可以避免“边缘效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通过广泛调查与试用,笔者发现SOM Toolbox, Viscovery SOMine和Databionic ESOM Tools是三种性能较好的SOM软件工具,并采用SOM Toolbox作为本文的研究工具。为了利用SOM进行期刊主题研究,笔者定义了四种SOM输入矩阵,在Ultsch于2003年定义的U-matrix基础上进行修改,提出一种新的增强型U-matrix。此外,笔者提出了四种新的SOM输出方式,即综合成分图、属性叠加矩阵、属性方差矩阵以及关键属性投影,并详细阐述了它们的定义、原理以及在本文的期刊主题研究中的应用方法。3.期刊主题聚类研究本章旨在利用SOM算法对期刊的主题进行聚类,生成等级式的主题目录,为用户查找相关主题、浏览相关文献或改进搜索术语提供建议。笔者以53种与图书情报领域相关的英文期刊为样本,抽取它们在2007年的主题,构造了主题-期刊输入矩阵,利用SOM算法对该矩阵进行训练,将2330个主题映射到163个SOM非空结点上。通过比较自定义的增强型U-matrix与Ultsch于2003年定义的U-matrix应用于训练结果的显示效果,验证了第2章提出的新的增强型U-matrix的有效性与先进性。根据结点的相邻性,将SOM结点中的主题聚为21个类,例如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教育等,分析了各个主题聚类的大小与分布特点,并评价了聚类的效果。最后,笔者将主题聚类的结果与相关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4.期刊主题的热点分析本章旨在发现期刊的热点主题以及这些热点主题在期刊中的分布状况。笔者将属性叠加矩阵应用于第3章的SOM训练结果,识别这53种期刊在2007年的热点主题。结果发现,虽然这些期刊广泛涉及大量的主题,但热点主题仅占全部主题数量的1.1%,主要集中在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系统、教育、企业信息化等领域。笔者将热点主题的分析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国内外图书情报期刊在热点主题上的异同点。接着,笔者选择了三种重要期刊,分析了它们的热点主题。最后,通过分析图书馆、信息技术与管理信息化这三类热点主题对应的综合成分图,揭示这三类热点主题主要分布的期刊。5.期刊的主题相似性与差异研究本章旨在利用SOM算法根据期刊的主题对期刊进行聚类,识别使期刊之间产生主要差异的关键主题,并确定各期刊聚类的主题特点。笔者构造了期刊-主题输入矩阵,利用SOM算法对该矩阵进行训练,将53种期刊映射到140个SOM结点上。通过分析自定义的增强型U-matrix图,结合结点的相邻程度,将期刊聚成19个类,并对聚类效果进行了评价。然后,笔者将属性方差矩阵应用于第2章对主题-期刊矩阵的训练结果,识别使期刊之间产生主要差异的关键主题;将期刊SOM输出投影到由图书馆类、信息技术类与管理信息化类这三组主题形成的三维空间中,从而分析各期刊聚类的主题特点。6.期刊主题发展趋势研究本章旨在利用SOM算法确定期刊主题整体在一段时间内变化的程度,分析主题的时序活跃性以及活跃主题的变化趋势。笔者以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JIS)从1981-2007年的主题数据为样本,构造了年份-主题矩阵,利用SOM算法对该矩阵进行训练,将27个年份映射到26个SOM非空结点上,并以彗星模式显示SOM输出。通过分析连续年份在SOM输出中的位置之间的相邻程度,根据自定义的增强型U-matrix图,将27个年份聚成13个类,揭示了该期刊的主题在这27年间的整体变化规律。接着,通过构造主题-年份矩阵,利用SOM算法对该矩阵进行训练,将990个主题映射到153个SOM结点上,应用属性方差矩阵,识别随时间变化较为明显的活跃主题,结合属性叠加矩阵,识别平稳发展的热点主题。最后,利用综合成分图,分析了信息类、计算机与网络类以及图书馆类这三类活跃主题随时间发展的趋势。7.研究的不足及展望本章总结了本研究在数据收集与研究内容上的不足,指出后续将扩大研究的期刊范围与时间跨度,研究更多期刊在更长时间跨度内的主题特点;阐述了属性叠加矩阵与属性方差矩阵用于分析期刊的主题总数、主题侧重程度之间的差别以及这些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基本原理。此外,比较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图书情报期刊在主题上的相似性与差异将有助于国内图书情报学研究与期刊发展。图24,表22
范玉玲[8](2009)在《中国年鉴出版历程及发展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中国百年来(1909-2008年)的年鉴出版和发展历程为研究课题,在广泛开展文献调研和搜集年鉴索引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年鉴从历史发展历程和编辑出版规律两个角度进行研究,并根据年鉴在出版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和特征,把这百年历史分成4个出版阶段,即:第一阶段为近现代(1909-1949年)的中国年鉴出版;第二阶段为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66年)的中国年鉴出版;第三阶段为新时期(1978-1999年)的中国年鉴出版;第四阶段为新世纪以来(2000年至今)的中国年鉴出版。根据每个阶段中国年鉴出版的特点、数量、种类,联系该阶段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逐一进行分析论述。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评述了中国年鉴发展概况,阐明中国年鉴出版由来及其发展脉络,并指出目前学术界对中国年鉴研究的范围及方向。第二章在分析中国年鉴百年发展历程的大致情况的基础上,把1909年至今的百年在年鉴发展历程分为4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逐一进行分析论述。第三章在对中国年鉴出版基本概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用图表和表格的形式分析每个阶段年鉴发展规律,包括年鉴数量种类、年鉴内容、版本形式、年鉴功能等情况。第四章在分析了这4个阶段年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综合中国年鉴事业发展的规律,具体指出中国百年来年鉴发展历程中的成就和不足。第五章在综合前几章的基础上,具体指出中国年鉴的未来发展方向,并给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韩建立[9](2008)在《《艺文类聚》编纂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取《艺文类聚》的编纂动因、主导思想,编纂结构与体例,以及编纂与分类学、目录学、文体学的关系等方面,对其进行多角度的考察。试图通过这一个案的研究,总结类书编纂的一般规律,从而为建立类书编纂学,提供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本文重点剖析《艺文类聚》类目编排的深刻内涵,分析以类相从、事文合璧的编纂方法与类书体制,论述参见的方法。探究分类思想的渊源,揭示其分类体系所反映的传统文化观念。指出它有效运用了类目注释、互着与别裁、类目参照等目录学方法,提高了自身的应用价值;它拥有分类与主题相结合的目录体系。对选录的文体数量与名称进行辨正,明确了选录的常用文体;对其文体,按诗、赋、文三大块归类加以论析,探讨编者的文体观和审美取向。
黄河胜[10](2007)在《用词频分析法看国内药学研究趋势》文中提出关键词(key words)包括主题词和自由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它们能够反映研究成果的核心内容。关键词词频分析法主要是在原文中根据词频选择出重要的概念,这些重要的词和短语能反映出文献的主题。关键词的变化是该学科研究发展趋势的动态过程,特点和规律。本文运用词频分析法(Word 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对2004年出版的24种中国传统医学类(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ategory)和药学类(Pharmacy category)期刊所登载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了分析,以期获得当前国内药学的研究趋势。主要结果如下:1)中国传统医学类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 HPLC)和指纹图谱法(finger printing);主要研究的是药物在镇痛(analgesia)和抗炎(anti-inflammatory)方面的作用;对中药的药物分析(pharmaceutical analysis)也有所涉及;2)中国药学类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主要研究的是药物在肿瘤(tumor)和心血管(cardiovascular)方面的应用,这一研究已经深入到基因(gene)水平。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陆药学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和指纹图谱法;研究方向主要是药物的抗肿瘤作用和在心血管方面的应用,并且这些研究普遍集中在基因和细胞凋亡(apoptosis)以及受体(receptor)水平,从而勾画出我国药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发展趋势,向药学工作者展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弱项,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二、药学进展2003全年载文主题索引(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药学进展2003全年载文主题索引(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境外研究现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教育杂志》 |
1.3.2 儿童文学 |
1.3.3 文学教育 |
1.3.4 儿童文学教育 |
1.4 理论基础 |
1.4.1 儿童哲学 |
1.4.2 教育学学理 |
1.4.3 图式理论 |
1.4.4 接受美学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活动史研究法 |
1.5.3 统计分析法 |
1.5.4 个案研究法 |
1.6 不足与创新 |
1.6.1 不足之处 |
1.6.2 创新之处 |
第2章 《教育杂志》在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
2.1 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独立与转型 |
2.1.1 中国古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历史流变(先秦——1904年) |
2.1.2 儿童文学教育初步的独立期(1904—1912) |
2.1.3 儿童文学教育的草创期(1912—1919) |
2.1.4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激进期(1919—1927) |
2.1.5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反思期(1927—1936) |
2.1.6 儿童文学教育发展的深化期(1937—1948) |
2.2 《教育杂志》与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的关联性 |
2.2.1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地位 |
2.2.2 《教育杂志》在近代儿童文学教育中的作用 |
第3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传播 |
3.1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文学教育理论的发展 |
3.1.1 介绍日本现代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1.2 传播欧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中的儿童文学教育 |
3.2 《教育杂志》与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2.1 "儿童观"的基本含义 |
3.2.2 "儿童观"的主要模式 |
3.2.3 促进中国近代儿童观的发展 |
3.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讨论 |
3.3.1 儿童文学的教育价值的提出 |
3.3.2 儿童文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
第4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讨论 |
4.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发展 |
4.1.1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的六次变迁 |
4.1.2 儿童文学教育在六次课标发展历程中的演进 |
4.2 《教育杂志》中对儿童文学课程实施的推进 |
4.2.1 民国初年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2 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课程 |
4.2.3 国家本位主义儿童文学课程 |
4.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问题的争论 |
4.3.1 儿童文学课程主旨的争论——"兴趣"与"教化"之争 |
4.3.2 儿童文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争论—"读经与否"之争 |
4.3.3 儿童文学课程的设置——"国语"与"常识"的分合 |
4.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课程的延伸 |
4.4.1 儿童文学的课外阅读 |
4.4.2 儿童文学的课外作业 |
4.4.3 儿童文学体现出的课外休闲教育 |
第5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的建设 |
5.1 《教育杂志》中的小学国语教材概况 |
5.1.1 中国近代第一本儿童文学教育理论专着——《儿童文学概论》 |
5.1.2 小学国语教科书的选择与组织 |
5.1.3 小学国语教科书制度的建立 |
5.1.4 推行小学国语教科书的典型案例 |
5.2 《教育杂志》中推动儿童文学教科书建设的阶段性特点 |
5.2.1 民国初年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09—1918) |
5.2.2 儿童文学教材发展的繁荣期(1919—1936) |
5.2.3 抗战时期儿童文学教材的发展(1937—1948) |
5.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材建设的争论 |
5.3.1 儿童文学教材"实用"与"审美"之争 |
5.3.2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章"与"文学"之争 |
5.3.3 儿童文学教材的"文言"与"白话"之争 |
5.3.4 儿童文学教材的"识字"与"欣赏"之争 |
5.4 《教育杂志》中有关儿童文学教材的宣传 |
5.4.1 儿童文学教科书的广告宣传 |
5.4.2 儿童读物的广告宣传 |
5.4.3 儿童文学领域的其它广告宣传 |
第6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改革的推进 |
6.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
6.1.1 "儿童本位教育"理论 |
6.1.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
6.1.3 儿童文学教学原理 |
6.1.4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外来影响 |
6.2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法的阶段性发展 |
6.2.1 民初儿童文学教学法的萌发(1909—1918) |
6.2.2 儿童文学教学法的繁荣发展(1919—1936) |
6.2.3 国家本位儿童文学教学法的发展(1937—1948) |
6.3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3.1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孕育 |
6.3.2 儿童文学自身教学法的发展 |
6.4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学实验的尝试 |
6.4.1 江苏一师附小初年级的设计教学实验 |
6.4.2 小问题的教学实验 |
第7章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探讨 |
7.1 《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及其原因 |
7.1.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引发 |
7.1.2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引发的原因 |
7.2 《教育杂志》中改善儿童文学教育师资问题的建议 |
7.2.1 儿童文学教育师资的培训 |
7.2.2 小学教员俸给标准与优待 |
7.2.3 小学教员要求对教学环境的改善 |
7.3 《教育杂志》中论述儿童文学教师的修养 |
7.3.1 个学教师的职责与使命 |
7.3.2 小学教师的基本修养 |
7.3.3 儿童文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
7.4 《教育杂志》中教育小说叙述乡村教师与儿童文学教育——以《倪焕之》为例 |
7.4.1 小学教师地位的卑微与工作的满腔热情 |
7.4.2 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儿童地位 |
7.4.3 教师打造的儿童文学教育实验基地——乡村田园农场 |
第8章 结语 |
8.1 儿童文学教育第一个黄金期的追溯 |
8.1.1 儿童文学教育中"新"与"旧"的争论 |
8.1.2 儿童文学教育应以渐进的方式发展 |
8.2 儿童文学教育具有的本体性问题 |
8.2.1 文学教育是未来语文教育发展的走向 |
8.2.2 儿童文学教育要求教学应"以善为美" |
8.2.3 儿童美学应成为教育学的重要内容 |
8.3 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主体性资源 |
8.3.1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科目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
8.3.2 重新审视儿童文学教学中识字、听说、阅读、写作的分与合 |
8.3.3 儿童阅读是拓宽儿童文学教育领域的有效途径 |
8.4 教育传媒应与儿童文学教育建立起情缘关系 |
8.4.1 教育期刊在儿童文学教育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
8.4.2 教育期刊助力儿童文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
8.4.3 教育传媒与儿童文学教育联姻构建本学科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主题索引——《教育杂志》中儿童文学教育的文章 |
附录B:《教育杂志》的相关资料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d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 |
2.1 积累与变革规范 |
2.2 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 |
2.3 科学计量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发展模式与规律 |
3.1 农业工程学科的缘起 |
3.2 学科发展阶段性特征 |
3.3 学科发展模式及演进规律 |
3.4 学科发展模式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科学研究视角的学科知识结构演化 |
4.1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
4.2 国外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3 国内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4 中外知识结构演化之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演变 |
5.1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
5.2 中国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
5.3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之变迁 |
5.4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
6.1 学科专业、学位制度及专业认证 |
6.2 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 |
6.3 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6.4 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基于本体的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 |
1.4.1 国外主要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主要内容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本体理论 |
2.1.1 本体的概念 |
2.1.2 本体的类型 |
2.1.3 本体与传统知识组织方法的关系 |
2.2 数字信息资源 |
2.2.1 数字信息资源的定义 |
2.2.2 数字信息资源的类型 |
2.2.3 数字信息资源的特点 |
2.3 知识的相关概念 |
2.3.1 知识的定义 |
2.3.2 知识的类型 |
2.4 知识组织的相关概念 |
2.4.1 知识组织的定义 |
2.4.2 知识组织的内容 |
2.4.3 知识组织类型 |
2.4.4 知识组织的方式 |
2.4.5 知识沟通 |
2.5 本体知识库 |
2.5.1 知识模型中知识本体的引入 |
2.5.2 知识库系统概述 |
2.6 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 |
2.6.1 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 |
2.6.2 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的特点 |
2.6.3 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知识组织的主要工具比较分析 |
3.1 分类法和主题词表 |
3.1.1 分类法 |
3.1.2 什么是主题词表法 |
3.2 搜索引擎 |
3.3 元数据 |
3.4 本体 |
3.5 语义网络 |
3.6 知识网格 |
3.6.1 知识网格 |
3.6.2 知识网格特征 |
3.7 本体在知识组织中的优势分析 |
3.8 本章小节 |
第4章 基于本体的数字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型的相关要素分析 |
4.1 基于本体的数字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型基本要素分析 |
4.1.1 本体的构建的过程分析 |
4.1.2 基于本体的数字信息资源组织模型结构分析 |
4.2 基于本体的数字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型技术要素分析 |
4.2.1 领域本体的建立方法分析 |
4.2.2 领域本体的构建工具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本体的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型研究 |
5.1 基于本体的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知识组织的模型建立的理论依据 |
5.1.1 模型的概念 |
5.1.2 模型的本质 |
5.1.3 建模中要注意的问题 |
5.1.4 模型的实践性原则 |
5.1.5 领域本体建模的原则 |
5.2 基于本体的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知识组织的模型构建 |
5.2.1 中药领域本体的构建过程的概念模型 |
5.2.2 基于本体的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知识组织过程的概念模型 |
5.3 基于本体的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型的应用实例 |
5.3.1 以中药材茯苓领域本体的构建为例说明中药材本体构建过程 |
5.3.2 FAQ 检索文库的产生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中华医学杂志》编辑排版格式的历史演变和规范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出版版式 |
2.2 封面设置 |
2.2.1 刊名要目型 |
2.2.2 刊名目录型 |
2.2.3 刊名整版型 |
2.2.4 刊名广告型 |
2.3 版权格式 |
2.4 栏目设置 |
2.5 索引编排 |
2.6 页眉设置 |
2.6.1 单双页页眉不同 |
2.6.2 论文首页页眉不同 |
2.6.3 单双页页眉相同 |
2.7 广告 |
3 讨论 |
3.1 《中华医学杂志》不愧为我国着名的科技期刊 |
3.2 《中华医学杂志》引领了我国科技期刊排版格式的规范化 |
3.3 科技期刊的发展与国家强盛、稳定和科技发达程度密切相关 |
4 建议 |
(5)基于证候要素的痴呆证候分型量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综述一 痴呆证候分型标准研究及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痴呆证候分型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基于文献资料的痴呆证候特征研究 |
研究方法 |
1 文献检索 |
2 文献选择 |
3 文献质量评价 |
4 提取文献数据 |
5 数据录入与管理 |
6 数据分析 |
结果 |
1 文献检索结果及纳入流程 |
2 纳入文献特征 |
3 痴呆四诊信息分布特点 |
4 痴呆证候分型特点 |
5 痴呆证候特征 |
讨论 |
1 痴呆患者高频症状分析 |
2 痴呆患者证型分析 |
3 痴呆患者的证候要素分析 |
4 证候要素的神经心理学分析 |
5 痴呆证候要素与四诊相关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临床调查的痴呆证候特征研究 |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人口学资料 |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临床资料调查 |
3 临床调查进程 |
4 样本量估计 |
5 数据管理及质量控制 |
6 数据处理 |
结果 |
1 临床资料 |
2 痴呆危险因素分析 |
3 症状舌脉分析 |
4 证候要素分析 |
5 证-症关系 |
讨论 |
1 病-症关系 |
2 病-证关系 |
3 证-证关系 |
4 证-症关系 |
5 痴呆危险因素 |
6 痴呆合并疾病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基于临床数据的痴呆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编制与评价 |
临床资料 |
1 病例来源 |
2 人口学资料 |
3 痴呆构成 |
研究方法 |
1 选择痴呆证候要素量表条目 |
2 确定条目权重 |
3 设定量表阈值 |
4 量表考评 |
5 神经心理学检查与证候要素相关性 |
结果 |
1 痴呆证候分型量表条目 |
2 量表条目权重和量表阈值 |
3 量表评价 |
4 神经心理学检查与证候要素相关性 |
讨论 |
1 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编制与评价 |
2 证候要素诊断量表的适用范围 |
3 证候要素与认知领域损害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次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
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
1.1.1 与学科发展同步 |
1.1.2 维持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
1.1.3 适应中医药自主创新的发展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刊物调研 |
1.3.2 办刊情况 |
1.3.3 典型案例分析 |
1.3.4 文摘与文献数据库的关系的探讨 |
1.3.5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方向的研究 |
1.4 技术路线 |
1.4.1 电话咨询 |
1.4.2 问卷调查 |
1.4.3 去杂志社访谈 |
1.4.4 网上文献数据库调查 |
1.4.5 会议座谈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分析法 |
1.5.2 问卷调查法 |
1.5.3 专家咨询法 |
1.6 创新点 2. 国内外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
2.1 国外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
2.1.1 美国《化学文摘》的发展概况 |
2.1.2 日本《医学中央杂志》的发展概况 |
2.2 国内文摘类科技期刊的发展概述 |
2.2.1 国内对《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研究情况 |
2.2.2 《国外医学》系列杂志的发展概况 |
2.3 对国内外文摘类科技期刊发展的综合评述 3 调研方法实施情况 |
3.1 刊物基本信息收集及整理 |
3.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工作 |
3.2.1 调查问卷的发放工作 |
3.2.2 调查问卷的回收情况 |
3.3 直接去杂志社访谈 |
3.4 对文献数据库进行调查 |
3.5 会议座谈 4 研究工作主要结果 |
4.1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历史 |
4.1.1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名称 |
4.1.2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创刊年,见表9 |
4.1.3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主管单位及主办单位 |
4.1.4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的语种 |
4.2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现状 |
4.2.1 已经更名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共计10种 |
4.2.2 2002年停刊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有1种 |
4.2.3 2009年休刊的《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有1种 |
4.2.4 2009年继续保留《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名的杂志有6种 |
4.3 《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入选全文数据库情况 |
4.4 调查问卷回复情况 |
4.5 典型案例分析 |
4.5.1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
4.5.2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
4.5.3 《中国医学文摘:卫生学》 |
4.5.4 《中国医学文摘:肿瘤学》 |
4.5.5 《中国医学文摘:老年医学》 |
4.5.6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
4.5.7 《中国医学文摘:中医》 |
4.6. 对文献数据库的初步调查 |
4.7. 会议座谈 5 对策研究 |
5.1. 我国医学文摘类型期刊现存状况分析 |
5.2. 我国医学文摘类型期刊发展方向探讨 |
5.2.1 在内容上力求"全、便、快" |
5.2.2 加强人才管理与开发,提高期刊质量 |
5.2.3 加强网站建设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2:《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读者意见调查表 |
附录3:《中国医学文摘》系列刊物情况一览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
(7)基于自组织映射的期刊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0.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
0.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1 期刊主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 期刊主题研究的对象 |
1.2 期刊主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1 期刊主题标引研究 |
1.2.2 期刊主题的聚类研究 |
1.2.3 特定类别的主题在期刊中的分布研究 |
1.2.4 基于主题的期刊分类与聚类研究 |
1.2.5 特定期刊的主题构成分析 |
1.2.6 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期刊主题比较研究 |
1.2.7 期刊主题热点分析 |
1.2.8 期刊主题发展趋势研究 |
1.3 期刊主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1.3.1 文献计量学方法 |
1.3.2 内容分析法 |
1.3.3 专家调查法 |
1.3.4 潜在语义分析 |
1.3.5 多维标度 |
1.3.6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
1.4 期刊主题研究的走向与趋势 |
2 自组织映射用于期刊主题研究的方法论 |
2.1 自组织映射原理 |
2.2 自组织映射的主要学习算法及其比较 |
2.3 自组织映射的显示方式 |
2.3.1 U-matrix图 |
2.3.2 成分图 |
2.3.3 SOM显示的形状 |
2.4 自组织映射的软件工具 |
2.5 自组织映射用于期刊主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
2.5.1 期刊主题研究的SOM输入矩阵的构造 |
2.5.2 统一距离矩阵在期刊主题研究中的分析方法 |
2.5.3 成分图在期刊主题研究中的分析方法 |
2.5.4 综合成分图的定义及其在期刊主题研究中的分析方法 |
2.5.5 属性叠加矩阵的定义及其在期刊主题研究中的分析方法 |
2.5.6 属性方差矩阵的定义及其在期刊主题研究中的分析方法 |
2.5.7 关键属性投影的定义及其在期刊主题研究中的分析方法 |
3 期刊主题聚类研究 |
3.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方法 |
3.2 数据来源的选择与结构描述 |
3.3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3.4 实验过程与结果 |
3.4.1 SOM训练 |
3.4.2 增强型U-matrix有效性的验证 |
3.4.3 基于SOM输出的主题聚类分析 |
3.5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5.1 主题聚类的大小 |
3.5.2 主题聚类在SOM输出中的空间分布 |
3.5.3 主题聚类效果的分析 |
3.6 与中文图书情报学期刊主题聚类结果的比较 |
3.7 结论 |
4 期刊热点主题研究 |
4.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4.1.1 研究目的 |
4.1.2 研究方法 |
4.2 被调查期刊整体的热点主题分析 |
4.2.1 输入数据描述 |
4.2.2 SOM训练 |
4.2.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4.2.4 与中文图书情报学期刊热点主题的比较 |
4.3 特定期刊的热点主题研究 |
4.3.1 特定期刊的选择 |
4.3.2 成分图的生成 |
4.3.3 通过成分图分析对应期刊的热点主题 |
4.4 热点主题在期刊中的分布研究 |
4.4.1 输入数据描述 |
4.4.2 SOM训练 |
4.4.3 热点主题聚类的综合成分图分析 |
4.4.4 三类热点主题在期刊中的分布状况比较 |
4.5 结论 |
5 期刊的主题相似性与差异研究 |
5.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方法 |
5.2 期刊的主题相似性研究 |
5.2.1 输入数据描述 |
5.2.2 SOM训练 |
5.2.3 基于SOM输出的期刊聚类分析 |
5.3 期刊的主题差异研究 |
5.3.1 输入数据描述 |
5.3.2 关键差异主题的识别 |
5.3.3 关键属性投影分析 |
5.4 结论 |
6 期刊主题发展趋势研究 |
6.1 研究目的与方法 |
6.1.1 研究目的 |
6.1.2 研究方法 |
6.2 期刊主题时序变化规律分析 |
6.2.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
6.2.2 SOM训练 |
6.2.3 连续年份的主题变化程度分析 |
6.2.4 较长时期内JIS期刊的主题变化规律分析 |
6.3 主题的时序活跃性分析 |
6.3.1 输入数据描述 |
6.3.2 SOM训练 |
6.3.3 活跃主题的识别 |
6.3.4 平稳发展的热点主题识别 |
6.4 活跃主题的变化趋势分析 |
6.4.1 信息类活跃主题的变化趋势分析 |
6.4.2 计算机与网络类活跃主题的变化趋势分析 |
6.4.3 图书馆类活跃主题的变化趋势分析 |
6.5 结论 |
7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7.1 数据样本的局限性 |
7.2 研究内容的局限性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8)中国年鉴出版历程及发展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中国年鉴出版的百年回顾 |
1.1 中国年鉴编纂出版的百年脉络 |
1.2 中国年鉴出版研究的概略总结 |
第二章 中国年鉴出版历程分析 |
2.1 中国近现代(1909-1949年)的年鉴出版 |
2.2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66年)的年鉴出版 |
2.3 新时期(1978-1999年)的年鉴出版 |
2.4 新世纪以来(2000-至今)的中国年鉴出版 |
第三章 中国年鉴发展的各阶段规律性分析 |
3.1 近现代(1909-1949年)中国年鉴出版的规律性分析 |
3.2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66年)的年鉴出版规律分析 |
3.3 新时期(1978-1999年)的年鉴出版规律分析 |
3.4 新世纪以来(2000年至今)的年鉴出版规律性分析 |
第四章 中国年鉴百年出版历程的特质总结 |
4.1 品种数量增长快速 |
4.2 内容规范、权威而健康 |
4.3 与史书、方志的关系较为密切 |
4.4 年鉴类型已近齐全 |
4.5 载体形式、表现形式和年鉴功能多元化发展 |
第五章 中国年鉴出版的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
5.1 年鉴编纂理论研究的创新 |
5.2 年鉴编辑内容的创新 |
5.3 年鉴表现形式的创新 |
5.4 年鉴出版品种的创新 |
5.5 年鉴组稿方式的创新 |
5.6 年鉴载体形式的创新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9)《艺文类聚》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关于《艺文类聚》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三节 本课题对时贤成果的继承与发展 |
第四节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艺文类聚》的编纂动因、主导思想、时间、人员与过程 |
第一节 《艺文类聚》的编纂动因 |
一、标榜文治 |
二、网罗人才 |
三、供查找各类材料和诗文取材之用 |
四、为科举考试提供参考用书 |
第二节 《艺文类聚》的编纂主导思想 |
一、以弘扬儒学为要义 |
二、兼采佛、道 |
三、追求善与美 |
第三节 编纂时间与人员考 |
一、编纂时间辨正 |
二、编纂人员 |
第四节 编纂过程考 |
一、《艺文类聚》释名 |
二、取材的途径与称引的图书 |
三、研究、借鉴前代类书的编纂经验 |
四、确定编纂方法与原则 |
第二章 《艺文类聚》的编纂结构与体例 |
第一节 《艺文类聚》的编纂结构 |
一、结构各部分的组成形式 |
二、各级类目的名称 |
三、分目层次 |
四、类目编排 |
第二节 《艺文类聚》的编纂体例 |
一、以类相从的编纂方法 |
二、事文合璧的类书体制 |
三、事前文后的编排次序 |
四、参见的方法 |
第三章 《艺文类聚》的编纂与分类学 |
第一节 唐代以前的分类法对《艺文类聚》编纂的影响 |
一、知识分类 |
二、事物分类 |
三、学术分类 |
四、文献分类 |
五、文体分类 |
第二节 《艺文类聚》的分类思想 |
一、五大部类的划分及其思想基础 |
二、分类体系所反映的传统文化观念 |
第四章 《艺文类聚》的编纂与目录学 |
第一节 《艺文类聚》中的目录学方法 |
一、类目注释 |
二、互着与别裁 |
三、类目参照 |
第二节 《艺文类聚》与索引的关系 |
一、关于类书与索引关系的不同观点 |
二、《艺文类聚》的索引功能 |
第三节 《艺文类聚》分类与主题相结合的目录体系 |
一、分类法与类目划分 |
二、主题法与子目下的资料摘录 |
三、分类法与主题法的并用 |
第五章 《艺文类聚》的编纂与文体学 |
第一节 《艺文类聚》中选录的文体 |
一、选录的文体数量与名称辨正 |
二、选录的常用文体考察 |
第二节 《艺文类聚》文体论 |
一、诗论 |
二、赋论 |
三、文论 |
余论:关于类书编纂学研究的思考 |
附录:《艺文类聚》称引的图书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后记 |
(10)用词频分析法看国内药学研究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英文一览表 |
二、中文摘要 |
三、英文摘要 |
四、用词频分析法看国内药学研究趋势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3、结果 |
4、讨论与分析 |
5、结论 |
6、参考文献 |
五、致谢 |
六、附录 |
七、个人简历 |
八、综述 |
四、药学进展2003全年载文主题索引(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清末民国时期儿童文学教育学术史研究 ——基于《教育杂志》的文献考据[D]. 赵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2]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D]. 师丽娟.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3]基于本体的中药材数字信息资源知识组织模型研究[D]. 张天明. 吉林大学, 2014(10)
- [4]《中华医学杂志》编辑排版格式的历史演变和规范化研究[J]. 杜云祥,潘云涛,陈锐,马峥,王颖,郝继英,杨春华,刘伟,刘桂玲,刘娜,王天津,黄思敏.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02)
- [5]基于证候要素的痴呆证候分型量表研究[D]. 龙子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8)
- [6]国内医学文摘系列刊物发展对策研究[D]. 魏民.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02)
- [7]基于自组织映射的期刊主题研究[D]. 安璐. 武汉大学, 2009(01)
- [8]中国年鉴出版历程及发展规律研究[D]. 范玉玲. 北京印刷学院, 2009(S1)
- [9]《艺文类聚》编纂研究[D]. 韩建立. 吉林大学, 2008(12)
- [10]用词频分析法看国内药学研究趋势[D]. 黄河胜. 安徽医科大学,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