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音乐教学优势,培养学生情感素质

发挥音乐教学优势,培养学生情感素质

一、发挥音乐教学优势 培养学生情感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吴秉旭[1](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发展素质教育,教育部提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目标,并提倡在中小学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教育的实践。高中各学科己经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是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三大主要维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学科核心素养,但与高中的课程目标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可见,初中音乐课程与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社会媒体的音乐文化生活中,呈现出雅俗交织、美丑难辨的复杂情形,会不同程度地影响音乐欣赏教学,给教师们带来一些困扰。音乐教育如果不适应这种新的形势,课堂音乐欣赏教学如果不密切结合课外音乐教育环境,给学生必要的指导,那就难以达到音乐欣赏的审美教育目的。有效引导学生用审美的能力去鉴别、选择、品味各种多元化的音乐,这是音乐教育值得探讨的、有意义的课题。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足,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需要深入具体研究的问题。本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现状如何?2.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哪些?3.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有哪些?基于现有的研究,以及对音乐课程相关理论与初中音乐课程的理解,本研究结合《标准》关于音乐素养、学段目标、内容标准的相关表述,构建了初中阶段的音乐核心素养框架。本研究将初中音乐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为: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及关键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文化理解等音乐核心素养。音乐欣赏课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音乐欣赏教学是初中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通过在初中这一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可以为高中音乐鉴赏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本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取向,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分析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及其对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状况。对有代表性的4节常规课和6节优质课的课堂观察和深入分析,对教师、学生和教研员的访谈,发现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发现实践教学与《标准》和音乐核心素养要求的差距,面对现实应当解决哪些问题。通过研究发现主要有哪些可以有效提高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可行策略,深入探究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并提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教研员和中学音乐教学名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认同度高。通过分析音乐教师常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和优质录像课中运用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发掘切实可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以解决初中音乐教师设计和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困扰。2.教师在优质课中运用音乐教学策略的特征:(1)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与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适合度高;(2)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够充分;(3)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类型较丰富;(4)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都较充分;(5)优质课中有效组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方式较多。3.有效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有: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文化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游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情境感悟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类比学习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题发展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在对优质课的分析中,新发现了有效的、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组合作体验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信息延伸与探究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问题引导聆听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联觉辅助聆听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合作探究发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4.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操作体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主体经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听觉分析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师生交流式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等的运用,促进了学生对音乐的持续兴趣、审美感知、音乐表达能力、音乐创造能力等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但对学生文化理解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所欠缺。5.影响初中教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和实施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对核心素养及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教师的艺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教师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师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教师对学生知识和态度与特质的了解等。外部因素主要包括:音乐课程改革;媒体文化;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等。在以上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提出音乐欣赏课教学可供参考的教学策略改进建议:1.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3.注重多种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4.将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尚琦[2](2021)在《小学音乐教学德育功能实现研究 ——以L小学为例》文中提出

李静[3](2021)在《高校美育实践、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 ——基于两所大学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美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高校美育现状不容乐观,与德智体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基于此,本研究对两所高校美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利用相关理论与政策提出建议,旨在进一步落实高校美育工作,彰显高校美育价值。本研究共五章。第一章绪论:表明研究价值与意义,梳理相关文献,阐明理论基础。第二章现状调查:对两所大学的美育进行实际调研,指出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困境分析:通过问题的存在反映出高校美育实践的困境。第四章反思与建议:利用席勒与蔡元培的美育理论以及相关美育政策对高校美育的发展提出建议。第五章结论与展望,阐述本研究结论,表明后续研究方向。通过调查与分析,本研究认为两所大学美育实践各不相同。在组织机构上,A大学围绕美育学校开展美育,B大学以艺术教育中心开展美育;在运行机制上,A大学结合校团委成立专家委员会和学生委员会,B大学以艺术教育中心为核心建立常态工作联系机制与专项工作小组协调机制。两所大学在美育组织运行上都存在美育工作实施较为被动,美育资源保障较为缺乏的问题。在开展途径上,两所大学都以课内美育和课外美育的方式进行。在课内美育上,存在美育内容认同感低,评价体系未健全、美育方式智育化,育人目标有偏差、美育主体单一化,资源未有效整合的问题;在课外美育上,存在重少数轻全体的现象以及美育活动形式化的问题。在美育活动开展成效中得知,学生在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能力与审美素养的提升上还表现的不够充分,还未对学生产生真正的审美熏陶。由以上问题反映出高校美育目前面临的困境有:国家顶层设计与高校美育惯性模式之间的矛盾、“大美育”体系建构与高校美育评价指标之间的矛盾、高校美育实践的迫切需要与专业师资缺乏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为使美育工作得到落实,本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建议,分别为在美育理念上:落实美育引领办学,强化美育组织管理,营造校园美育氛围;在课程设置上:构建统整式美育课程体系,注重内容的全面性与层次性,注重形式的互动性和多样性;在教学安排上:挖掘教学美育元素,建立专业师资队伍,完善美育评价考核;在活动开展上:立足优秀文化传统,组织审美教育活动,促进审美实践创新。由此,在各方面的努力下,进一步加强与改进高校美育工作,使美育成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中坚力量。

曹勇[4](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曹斌华[5](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翟俊豪[6](2021)在《广西山区乡镇中学合唱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资源县车田民族初中为例》文中指出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就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艺术教育提出:“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艺术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特别是要以农村学校为重点,坚持教育公平的原则,实现区域内的均衡发展。”但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广西山脉连绵,独特的喀斯特山区地理特征使其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具有不可规避的延迟性。广西偏远山区乡镇教育资源的贫乏性愈显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老龄化严重,缺乏统筹整合的相关机制。2011年版《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让中小学生感受到多声部音乐的吸引力,尽快积累和培养与他人合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在演唱中享受美的喜悦并受到美的熏陶。”资源县山区众多,教育贫乏问题日益凸显,在广西山区乡镇中学开展合唱教育可以使每一个同学都容易接受和参与。将合唱教育用作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因地制宜的开展合唱教学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山区乡镇中学音乐教育现状。桂林市资源县车田苗族乡位于广西东北部越城岭山脉腹地,是典型的高寒山区。本研究起始于笔者在该乡车田民资初中的一年扶贫支教,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首先,理清合唱教育等相关概念内涵并进行文献检索,对获取文献进行分析,分析对合唱教育的相关研究进展及山区乡镇中学合唱教育的现状,探明合唱教育在山区乡镇中学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本文撰写打下坚实基础。其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山区乡镇中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合唱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参与式观察和访谈,对一线教学过程,重要事件和访谈进行实证研究。观察、记录和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对重要人物做好信息收集工作,指出山区乡镇中学音乐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归因分析。再者,根据该校音乐教育现状、合唱课内外教学活动的调查。寻找有关中小学合唱教育的相关政策支持,及在该校开展合唱教育的优势和对中学生自身发展培养有什么积极作用,对在车田民族初中开展合唱教育提出可行性分析。接着,在群体性学生音乐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在山区乡镇中学进行课内外的合唱实践教学,即课内开展班级合唱活动,课外举行校园合唱比赛和建立校合唱团。课内的班级合唱活动首先应将课本“教学大纲”作为基本准则,大纲中规定了音乐学科中关于合唱内容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其他基本要求,这是科学而全面的,是笔者在进行合唱教学的主要依据;其次合唱教学在音乐课外活动的探索,也是在班级合唱开展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学校合唱比赛和组建学校合唱团,再满足一批对音乐热爱的、想继续学习且有音乐天赋的学生,着重提高其艺术素养和音乐水平。给学生提供发挥各自特长的舞台,建立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阵地。最后,整理和分析相关材料,梳理文献并对结合课内外教学的实例、课堂的观察、相关领导老师的访谈、状况进行分析,针对在广西乡镇中学开展合唱教育的实践探索提出思考和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思考建议。如提高合唱教育认识,加强师资建设;积极开发合唱教学资源,深化课程内容;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创新多种公益支教模式等内容,为其他乡镇中学开展合唱教育提供可参考价值。

刘树琳[7](2021)在《延安市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普及和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中学音乐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对中学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完善和提升了中学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使得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紧密的结合起来。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的设置、学校的重视程度、音乐师资水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贯彻实施《中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从音乐教师人才的培养着手,大力提升师资力量,从而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延安市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五个部分对延安市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的实施与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研究。绪论部分,对选题的主要研究对象及其研究课题目的实际意义进行深入的探讨,然后通过对延安市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第一章从延安市吴起县初中的音乐教学发展现状问题进行研究,主要是阐述了有关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情况以及音乐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第二章通过对学生、教师、学校三个热点方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当前教学工作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全方位进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有利于初中音乐教学能够往综合化方向发展。第三章通过对初中音乐的教学案例分析,让学生们能够理解音乐教学的设计理念,以及音乐教学的课堂目标,甚至在课堂中能够深入的理解到教学的重难点,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更加能感受到音乐带给自己的美感。这里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通过歌唱教学案例、器乐教学案例以及音乐欣赏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让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发挥自主的看法。教师也应该在整个教学环节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以及自己所要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第四章是对延安市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三个方面的内容梳理,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白宇燕[8](2021)在《初中音乐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探究 ——以包头市北重一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青少年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是祖国未来发展坚实的后备力量。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如果没有动人的音符和丰富的色彩,没有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就不可能全面发展。孔子认为教育是“兴于诗,成于乐”其中就蕴含着对美育的重要性。因此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11月12日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强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包头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最大的工业城市,要牢牢把握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铸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学的音乐教育不是要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健康人格。通过学习教材中的优秀作品,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对于中国文化认同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笔者通过在包头市北重一中三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基础教育相关政策的深度研究,提出了音乐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探究。第一部分阐述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内涵,以及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发展,采用文献研究法,遵循层次性和针对性原则总结出核心观点。第二部分探讨音乐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从音乐课堂与爱国主义的关系以及音乐学科的特殊性,当前地区中学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第三部分采用比较分析法对北重一中音乐课堂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学校教学环境、教师情况以及学生情感调查问卷的反馈进行整理。整合当前学校所使用的湘教版教材中爱国主义资源,划分中国民族器乐、曲苑奇葩、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红色音乐资源四大部分。第四部分针对上一部分的现状调查,分析总结出该校爱国主义教育较弱的原因:音乐教学设备陈旧老化,教学环境设置不合理,教师的政治素养有待提高,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度降低。第五部分阐述通过现状调查得出的问题,结合当前地区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立足教材,结合音乐四大领域,深入挖掘教材内容。不断备课,常讲常新,让音乐课变得更加丰富有趣。音乐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新的音乐教学方法,提升教师政治素养。注重启发式教育,提高学生学会发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问题中得出相关结论。

董一帆[9](2021)在《基于OBE教学模式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以河南省不同区域三所高中为例》文中指出自从国家近几年开始施行新一轮的高中基础教育改革的工作之后,各门学科开始针对本学科特点建立起属于本学科的教学体系,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革给高中音乐课堂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为了使高中音乐课的教学更有意义、更加适应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需求,普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当重新审视当前现状,创造出更加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的课程,在此基础之上,普通高中音乐课堂的实施应从全新的视角加以完善。本文将以“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理念即成果导向型教育理念引入到普通高中音乐教育模式之中,利用这种原先最初在国内被广泛应用于高校的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培养人才建设目标,并进行了不断地变革性发展的一种以“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来为基础教育提供教学新思路。并且对河南省普通高中音乐课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分析之后,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不断改革。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河南省普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有:校方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音乐教师素质不够过硬;音乐课程目标有所缺失;学生基本艺术素养有所缺失;音乐课程评价系统尚未完善;本文将通过面对面访谈、填写问卷、网络聊天和网络电话的调查方式,深入探索河南省不同地域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差异性、音乐教师心理素养、学生针对音乐课的配合程度、以及音乐课程系统性的教学模式,并整合其优劣性、针对问题设计有利于普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系统性的教学模式。通过“OBE”(Outcomes-Based-Education)教学模式的作用下,笔者将从“成果导向”出发,注重产出,制定出具体的学习目标,探索在以学生为中心的音乐教学模式。具体有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目标的设定;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加以实施;音乐课程评价的多样性这一系列的课程设计。笔者也将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具体要求来探索教学方式的革新,根据新课标对音乐课的不同学习等级水平标准进行教学目标的细化分类,并以此来进行教学设计。

吕玉聪[10](2021)在《“新课标”背景下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深入人心,音乐学科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为音乐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2020年10月15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更加凸显了国家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重视程度,合唱作为音乐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对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提高,还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至关重要。在经济建设与文化事业发达的城市,合唱教学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很多合唱队经常活跃在演出的舞台上,受教学生在声音表现上更加和谐、在情感抒发上更能引发心灵共振,学生人格也更加完善。但在一些教育相对落后的县区学校,由于各方面的实际问题,合唱教学没有更好的落实下去,很多学校甚至没有开展合唱教学活动,这严重阻碍了县区学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关注县区合唱教学,并采取必要措施来改变这一现状,是当今县区学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本文立足《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开展策略研究从以下五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及意义,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初中合唱教学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整理,为正文的实践研究提供帮助。第二章总结了“新课标”对初中合唱教学的理念诉求、初中合唱教学的价值、合唱教学对学生艺术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合唱教学的教育功能,深入探讨了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理论依据。第三章,通过对原阳县初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以及笔者在原阳县某学校从教的亲身感受,总结出影响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发展的因素,为下文推广合唱教学的策略构想提供数据基础。第四章阐述了原阳县初中开展合唱教学的优势以及有利条件,总结了国内外合唱教学的丰富经验,从现实的角度论证了原阳县开展合唱教学的可行性。第五章总结出在原阳县初中开展合唱教学的策略构想,首先通过丰富的合唱教学手段让学生受到系统正规的学习;其次,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第三,为了更好的促进合唱教学的发展,积极开展课外合唱活动,让学生从中受益;第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水平,并结合课例展开分析。结语是对原阳县初中合唱教育事业的展望与思考,希望能够为原阳县和其他地区的合唱教育改革提供有利的信息与价值。

二、发挥音乐教学优势 培养学生情感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音乐教学优势 培养学生情感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音乐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二、核心素养的理念与实践
        三、工作经历的启发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问题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问题
    第三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核心素养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一、关于核心素养及其与课程关系的研究
        二、关于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
    第二节 关于音乐欣赏及其教育价值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价值
    第三节 关于音乐欣赏教学的研究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理解
        二、音乐欣赏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
    第四节 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
        一、教学策略的特征
        二、教学策略的分类
        三、国外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四、国内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研究
    第五节 简要述评
        一、有关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
        二、关于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的讨论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质化研究取向
        二、课堂观察
        三、访谈
        四、案例分析
    第三节 研究过程
        一、研究计划
        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四节 研究的效度与研究伦理
        一、研究的效度
        二、研究的伦理
第三章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目标
    第一节 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与目标
        一、音乐欣赏在音乐课程中的定位
        二、音乐欣赏课程目标的理解
    第二节 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思
        一、音乐素养在《标准》中的体现
        二、音乐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三、初中音乐核心素养的构建
        四、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音乐核心素养
第四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常规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非洲的灵感》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音乐欣赏常规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教师运用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整体比较单一
        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与教学内容适合度不高
        三、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价值的认识不够
        四、很少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五章 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教学案例的选择
        一、研究对象
        二、教学案例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优质课中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分析
        一、《永远的莫扎特》一课的详细分析
        二、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的综合分析
    第三节 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教学策略的特征分析
        一、优质课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二、优质课中运用了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三、优质课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关注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优质课中体现多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有机组合
第六章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教学内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教师对核心素养和音乐欣赏教育价值的认同
        二、教师素养
        三、教学设计与组织能力
        四、对学生知识、态度和特质的了解
        五、学校制度和教学环境
    第二节 外部因素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影响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影响
        二、媒体文化的影响
        三、教育行政的政策和教研员的专业支持
第七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改进
    第一节 教学策略选择与有效实施应指向整合的教学目标
        一、依据《标准》制定指向核心素养的音乐欣赏课教学目标
        二、根据学情分析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
        三、深入分析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第二节 依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策略
        一、针对音乐表现要素教学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二、针对音乐情绪与情感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三、针对音乐体裁与形式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四、针对风格与流派内容的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方式
        五、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组合运用充分发展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第三节 将音乐欣赏教学教学策略与环境因素有机融合
        一、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
        二、拓展教材资源,整合音乐欣赏教学内容
        三、淡化经典与流行的界线,提升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结论
        一、初中音乐欣赏常规课教学策略存在一些问题
        二、优质课与常规课中均有较丰富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运用
        三、优质课中发现一些创新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一些音乐欣赏教学策略体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
        五、影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的因素
    第二节 建议
        一、教师要熟知“核心素养”和《标准》的理念与要求
        二、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成败的关键
        三、针对学生发展目标设计有效的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
        五、有效音乐欣赏教学策略运用是提高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6 节初中音乐欣赏优质课课堂观察记录表
后记

(3)高校美育实践、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 ——基于两所大学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核心概念界定
        1.2.1 美育
        1.2.2 高校美育
        1.2.3 高校美育实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美育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3.2 关于美育实践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理论基础
        1.5.1 席勒的美育理论
        1.5.2 蔡元培的美育理论
2 高校美育实践及问题分析
    2.1 高校美育实践现状调研
        2.1.1 所选案例学校的概况及选取原因
        2.1.2 所选案例学校美育的实践模式
        2.1.3 所选案例学校美育的实际调研
    2.2 美育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的对比分析
        2.2.1 A大学美育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
        2.2.2 B大学美育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
        2.2.3 A大学与B大学美育组织及运行的分析
    2.3 美育开展途径的对比分析
        2.3.1 课内美育的对比分析
        2.3.1.1 A大学美育课程设置
        2.3.1.2 B大学美育课程设置
        2.3.1.3 A大学与B大学课内美育存在的问题
        2.3.2 课外美育的对比分析
        2.3.2.1 A大学美育活动
        2.3.2.2 B大学美育活动
        2.3.2.3 A大学与B大学课外美育存在的问题
    2.4 美育活动开展成效的对比分析
        2.4.1 学生对A大学开展审美活动的感受
        2.4.2 学生对B大学开展审美活动的感受
        2.4.3 A大学与B大学美育活动开展成效的分析
3 当前高校美育实践的现实困境
    3.1 国家顶层设计与高校美育惯性模式之间的矛盾
        3.1.1 在以美育人的理念下,高校美育存在智育化倾向
        3.1.2 在顶层设计的要求下,高校美育机制需健全完善
    3.2 “大美育”体系建构与高校美育评价指标之间的矛盾
        3.2.1 美育体系需要得到构建,但缺少美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3.2.2 美育资源需要得到整合,但缺少多元化的美育评价方式
    3.3 高校美育发展的迫切需要与专业师资缺乏之间的矛盾
        3.3.1 高校希望推进美育活动,但缺少专业的美育师资
        3.3.2 美育教师需要得到培训,但美育开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
4 高校美育实践的反思与改进
    4.1 深化高校美育理念,克服边缘化倾向
        4.1.1 落实美育引领办学
        4.1.2 强化美育组织管理
        4.1.3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4.2 优化美育课程体系,克服狭窄化倾向
        4.2.1 构建统整式美育课程体系
        4.2.2 注重内容全面性与层次性
        4.2.3 注重形式互动性和多样性
    4.3 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克服智育化倾向
        4.3.1 挖掘教学美育元素
        4.3.2 建立专业师资队伍
        4.3.3 完善美育评价考核
    4.4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克服形式化倾向
        4.4.1 立足优秀文化传统,开展特色活动
        4.4.2 组织审美教育活动,增强服务能力
        4.4.3 扩大美育国际视野,促进实践创新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一、背景:设计育人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5)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广西山区乡镇中学合唱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资源县车田民族初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一)山区乡镇中学支教的经历引发研究兴趣
        (二)广西乡镇中学音乐教育现状问题突出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合唱教育研究现状
        (二)初中合唱教育研究现状
        (三)农村初中合唱教育研究现状
        1.农村初中班级合唱的研究
        2.农村初中合唱团的研究
        (四)公益组织对乡镇中小学合唱帮扶的研究
        1.“快乐合唱3+1”乡村中小学合唱艺术推广
        2.飞越彩虹民族童声合唱团计划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山区乡镇中学
        (二)合唱教育
    五、理论基础
        (一)柯达伊合唱教育思想
        (二)新教育公平理论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六、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
        1.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半结构式访谈
        3.观察法
        4.个案研究法
        (三)研究工具
        1.访谈提纲
        2.观察记录表
        (四)研究步骤
第一章 车田民族初中音乐教育现状
    一、车田民族初中概况调查
        (一)学校校史情况
        (二)校园建设情况
        (三)学校师资情况
    二、车田民族初中音乐教育调查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校的音乐教育观念
        2.学校的音乐教育师资
        3.音乐教师技能及课堂模式
        4.音乐审美教育及课程学习兴趣
        5.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6.教学设备及文化活动
        (二)结论与归因分析
        1.调查结论
        2.制约因素
    三、车田民族初中合唱教学活动调查
        (一)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情况
        1.合唱教学在音乐课的比重
        2.合唱教材的选择
        3.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二)课外合唱教学活动情况
第二章 合唱在车田民族初中开展的可行性分析
    一、开展合唱教学的政策支持
        (一)国家高度重视中学生艺术教育发展
        (二)合唱教育是实施校园美育的重要载体
        (三)“班级合唱”将登上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台
    二、合唱教学在车田民族初中开展的优势
        (一)少数民族学生有歌唱的传统
        (二)合唱教学易实施
        (三)合唱教学普及快,成效高
    三、合唱教学对中学生自身发展的培养作用
        (一)提高综合素质水平,培养积极生活态度
        (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四)理解音乐多样性,体悟文化内涵
        (五)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增强学习兴趣
第三章 合唱在车田民族初中的实践探索
    一、合唱教学在音乐课堂的实践
        (一)结合初中音乐教学大纲
        (二)把握合唱教学课堂阵地
        (三)制定班级合唱组建方案
        1.明确班级合唱定位与实施对象
        2.拟定班级合唱团教学内容
        3.规范班级合唱团组织管理
        (四)班级合唱教学具体实践
        1.培养合唱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2.进行音乐素养教育和感知训练
        3.进行科学的合唱声音训练
        4.把握教材开展多声部教学实践
        (五)乡镇中学班级合唱教学实例
        1.合唱音阶教学实例一《哆来咪》
        2.班级合唱排练实例二《合唱的声部划分》
        3.班级合唱访谈实例三《唱支山歌给党听》
    二、合唱教学在音乐课外活动的实践
        (一)开展校园合唱比赛,检验班级合唱成效
        1.开展校园合唱比赛活动的意义
        2 校园合唱比赛前期工作准备
        3.校园合唱比赛中期开展情况
        4.校园合唱比赛后期反馈
        (二)深化课外活动载体,建立小百灵合唱团
        1.充分调动资源建立学校合唱团
        2.学校合唱团员选拔方式
        3.学校合唱团的排练制定
        (三)鼓励走出去,合唱团校外艺术实践
        1.受邀参加资源县迎接党的十九大巡回演出
        2.合唱团参加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才艺大赛(广西选拔赛)
        3.入选第十八届全国中小学春节校园大联欢
第四章 乡镇中学合唱教育发展对策的思考
    一、提高合唱教育认识,加强师资建设
        (一)加强对乡镇学校合唱教育的认识
        (二)强化合唱教育管理制度
        (三)提高音乐教师地位
        (四)提高音乐教师合唱指挥技能
    二、积极开发合唱教学资源,深化课程内容
        (一)利用民间资源开发合唱校本课程
        (二)利用通俗合唱资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三)合唱教育中注重教学创造性
        (四)合唱教育中注重教学情感性
    三、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艺术实践
        (二)辩证看待学生学情
        (三)注重学生人格方面的塑造
        (四)注重培养学生成长型思维
    四、创新多种公益支教模式
        (一)鼓励高校大学生下乡支教
        (二)对乡镇学生开展远程线上授课
        (三)定期下乡对乡镇音乐教师进行技能培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车田民族初中音乐教育现状和合唱活动开展情况访谈提纲
附录二:音乐课堂观察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7)延安市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1.教学现状研究动机
        2.教学现状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教学研究思路
        2.教学研究方法
    (五)国内研究综述
一、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现状
    (一)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设施配置概况
        1.音乐课配置现状
        2.学校音乐课管理机构的设置现状
        3.学校音乐教研组的设置与场地器材管理员配备现状
        4.音乐教师教学分析
    (二)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的基本情况
        1.音乐教学指导思想及执行情况
        2.音乐教材、教案和备课情况
        3.音乐课教学内容选择依据
        4.音乐课教学内容及方法
        5.音乐课教学组织形式及考核评价
    (三)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1.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调查结果分析
二、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2.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
        3.学生的音乐素质有待提高
    (二)教师方面
        1.音乐专业素养
        2.音乐教师科研与进修培训
        3.音乐教师的工作量分配
    (三)学校方面
        1.学校音乐经费储备
        2.学校音乐场地器材设施
        3.学校音乐的教学设备
        4.学校领导对音乐教学的重视程度
三、中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
    (一)歌唱教学案例分析
        1.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5.教学准备
        6.教学过程
        7.教学反思
    (二)器乐教学案例分析
        1.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5.教学准备
        6.教学过程
        7.教学反思
    (三)音乐欣赏教学案例分析
        1.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难点
        5.教学准备
        6.教学过程
        7.教学反思
四、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对策研究
    (一)正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1.迎合新时代学生品味需求
        2.增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注重教学中音乐美感的培养
        5.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
    (二)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
        1.自身修养
        2.专业素养
    (三)积极开展课外音乐活动
        1.丰富学生课外音乐活动
        2.加强音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四)完善学校师生音乐课程评价体系
        1.坚守音乐课程评价遵循的原则
        2.完善音乐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初中音乐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探究 ——以包头市北重一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
一、爱国主义理论阐述
    (一)爱国主义
    (二)爱国主义教育
    (三)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发展
二、音乐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
    (一)音乐的学科特点
        1.人文性
        2.审美性
        3.实践性
    (二)音乐课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关系
        1.音乐课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区别
        2.音乐课堂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联系
    (三)当前中学生在音乐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1.实现课程标准对《音乐》的要求
        2.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
三、音乐课堂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
    (一)学校音乐教学环境
        1.教学条件保障
        2.课程建设
    (二)教师队伍建设
        1.音乐教师基本情况
        2.音乐教师政治知识问卷调查
        3.音乐教师教学反馈
    (三)学生情感问卷调查
        1.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2.基础知识与意识观念调查分析
        3.音乐课堂与爱国主义调查分析
        4.爱国行为调查与分析
    (四)当前学校音乐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曲目分布
        1.教材中爱国作品的占比情况
        2.中国民族器乐
        3.中国戏曲
        4.中国民族歌曲
        5.红色音乐资源
四、初中音乐课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学环境落后
        1.音乐教学设备陈旧
        2.教学资源不足
    (二)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升
        1.学生参与度与兴趣度降低
        2.教材挖掘“浅”
        3.教学设计不合理
    (三)音乐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四)教材内容存在的问题
五、加强音乐课堂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音乐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
        1.教学遵循情感、歌唱体验为先的原则
        2.教学遵循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原则
        3.教学素材选择遵循时代性原则
    (二)音乐课堂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的对策
        1.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整合音乐课程资源
        2.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呈现形式
        3.教师要提高自身政治素养,自觉践行教育
        4.学生要转变对音乐课程学习理念
    (三)教学案例分析
        1.教学目标分解和教学设计
        2.《欢欣的日子》欣赏课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初中《音乐》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实施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9)基于OBE教学模式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以河南省不同区域三所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1、选题背景
        2、选题来源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及目的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3、研究目的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基础
    (一)OBE成果导向型教学理念的概念提出
        1、OBE教学理论的缘起
        2、OBE教学理念的核心内容
        3、OBE教学理念的特点
    (二)OBE教学理念的理论基础
        1、布鲁姆教育目标理论
        2、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二、高中音乐课堂现状调查
    (一)河南省普通高中音乐课的现状调查
        1、研究对象访谈实录
        2、针对学生调查结果的分析
        3、针对学生调查结果的结论
    (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版)的解读
        1、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背景
        2、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核心
        3、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特征
    (三)基于OBE理念的高中音乐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OBE理念对于教学设计的必要性
        2、OBE理念对于高中音乐课堂发展的意义
        3、将OBE理念融入传统音乐课堂
三、以OBE教学理念为基础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一)普通高中音乐教学的目标定位
        1、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
        2、普通高中音乐歌唱课
        3、高中音乐演奏课程
        4、高中音乐编创课程
        5、高中音乐与舞蹈课程
        6、高中音乐与戏剧课程
    (二)高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设计理念
        1、课程目标设计内涵
        2、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水平划分
        3、成果导向理念的课程目标设计意义
    (三)OBE教学特点对高中音乐教学目标的影响
        1、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2、教学手段更加灵活
        3、学生参与度更高
四、基于OBE教学理念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模式革新
    (一)OBE理念之下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的设计
        2、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的制定
        3、充分发展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音乐课堂
    (二)基于OBE教学模式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探索
        1、评价方式与指标
        2、评价内容提升
        3、评价对象革新
        4、评价主体多样化
五、OBE教学理念与传统音乐课堂的对比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OBE教学模式的差异性
        1、教学目标差异
        2、教学过程差异
        3、教学评价差异
    (二)OBE教学理念的优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 年版)课程结构
附录二:修订的认知目标分类学表
附录三:调查问卷
附录四: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五:访谈与问卷相关照片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新课标”背景下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访谈法
第二章 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理论依据
    2.1 “新课标”对初中合唱教学的理念诉求
        2.1.1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2.1.2 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2.1.3 关注学科综合
        2.1.4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发展
    2.2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合唱教学的价值
        2.2.1 审美体验价值
        2.2.2 创造性发展价值
        2.2.3 文化传承价值
        2.2.4 社会交往价值
    2.3 初中合唱教学对学生艺术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2.3.1 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2.3.2 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2.3.3 拓宽学生文化知识视野
    2.4 初中合唱在音乐教学中的教育功能
        2.4.1 丰富审美体验,塑造健全人格
        2.4.2 促进智力发展,激发创新精神
        2.4.3 培养协作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
        2.4.4 传承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2.4.5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艺术育人氛围
第三章 原阳县初中合唱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对象及内容
    3.2 问卷调查与分析
        3.2.1 学生调查问卷与分析
        3.2.2 教师调查问卷与分析
第四章 原阳县初中开展合唱教学的优势、有利条件及其可行性
    4.1 开展合唱教学的优势
        4.1.1 易实施,投资少
        4.1.2 易普及,收效快
        4.1.3 参与广,重实践
        4.1.4 既欣赏 又创作
    4.2 开展合唱教学的有利条件
        4.2.1 合唱教学有政策的支持
        4.2.2 歌唱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
        4.2.3 每个学生都有基本的歌唱基础
    4.3 国内合唱教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4.4 国外合唱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原阳县初中开展合唱教学的策略构想
    5.1 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实施合唱教学
        5.1.1 角色互换,深化音乐理解
        5.1.2 启发诱导,提升音乐创造力
        5.1.3 心理效应和体态律动,提高合唱教学效率
        5.1.4 感性与理性并重,提高合唱表现力
        5.1.5 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合唱教学开展
    5.2 学生审美情趣培养的方法
        5.2.1 选择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合唱曲目
        5.2.2 通过合唱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5.2.3 在合唱欣赏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5.2.4 在合唱排练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5.3 通过课外音乐活动推动合唱教学开展
        5.3.1 校内定时开展班级合唱汇演
        5.3.2 教育行政部门广泛开展合唱比赛
        5.3.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5.3.4 举办合唱音乐会
        5.3.5 组织课外学生合唱团
    5.4 提高音乐教师素养与专业技能
        5.4.1 提高合唱指挥技能
        5.4.2 丰富自身文化素养
        5.4.3 构建广博的知识体系
        5.4.4 增强合唱教学能力
        5.4.5 提高治学与研究能力
    5.5 初中合唱教学《踏雪寻梅》的教学实践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新课标”背景下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开展与策略研究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 B “新课标”背景下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开展与策略研究调查问卷(学生版)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目录

四、发挥音乐教学优势 培养学生情感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D]. 吴秉旭.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2]小学音乐教学德育功能实现研究 ——以L小学为例[D]. 尚琦.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高校美育实践、困境及改进策略研究 ——基于两所大学的比较分析[D]. 李静.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广西山区乡镇中学合唱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资源县车田民族初中为例[D]. 翟俊豪.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7]延安市吴起县初中音乐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树琳. 延安大学, 2021(11)
  • [8]初中音乐课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探究 ——以包头市北重一中为例[D]. 白宇燕.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9]基于OBE教学模式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研究 ——以河南省不同区域三所高中为例[D]. 董一帆.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10]“新课标”背景下原阳县初中合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 吕玉聪.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标签:;  ;  ;  ;  ;  

发挥音乐教学优势,培养学生情感素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