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兰,成娟,徐晶晶,雷茜,郭军霞,何智宏,郭明玲[1](2021)在《甘肃枸杞质量安全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建议——基于甘肃靖远县枸杞质量安全现状》文中研究表明枸杞产业作为甘肃省优势特色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带动农村经济增长、缓解"三农问题"、精准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以甘肃靖远县枸杞产业为例,在分析其枸杞生产概况和质量安全现状基础上,梳理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甘肃枸杞产业优化路线和高效发展路径,对甘肃省枸杞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起到借鉴作用。
孙文文[2](2021)在《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其对于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展服务型规模经营与改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在农业发展进入更高质量阶段,农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解放后一三产业相互融合的产物,能够为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提供高效的服务,在解决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老龄化、兼业化等问题和促进农业生产效率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差异大、不均衡,传统或半传统半现代生产经营方式广泛存在,生产资源投入结构不合理,因此,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适合甘肃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提振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非常高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主线有以下几点:一是归纳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与发展问题,并利用熵值法评价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总体和分项服务水平,按照服务属性将农业社会化服务进行分项并进行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表明,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正在稳步提升,其中带动作用最大的是产中的技术推广应用和机械化等服务。二是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分项发展水平得分与农业生产效率评价得分之间做灰色关联排序。分析了甘肃省农业社会化分项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影响,得出产中技术指导与机械化服务和金融保险服务对农业生产率的关系度最强,产后加工、运输、销售服务和组织化与社会公共服务次之,产前农业生产生资提供服务最弱的分析结论。三是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研究,通过对谷丰源公司与甘州区水肥托管项目在实践层面的归纳总结,得出要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集成与推广,重视不同主体间的协作配合的发展经验。根据实证与案例分析结论,提出加大政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建设投资力度,优化各地区资源配置,建立更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路径等政策建议。
鞠中芳[3](2021)在《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代农业发展要求创新经营体系,党中央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大力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四川省作为西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必须发挥好农业大省的引领作用,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步伐。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对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进行探究,分析现状、挖掘问题、提出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并结合相关政策文件对本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进行准确界定,同时对专业化与分工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经典理论进行提炼和总结,构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其次分析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现状,当前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取得显着成效,有力推动了四川农业农村经济增长。再次,评价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水平。本文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评价了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经营规模化水平、生产组织化水平、服务社会化水平和产出高效化水平,并与其他省份做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整体来看,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有所上升,2015-2018年的综合评分由32.11分上升至33.21分,在全国排名由第18位上升至第12位,在西部地区排名由第2位下降至第3位;(2)分指标来看,四个一级指标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生产组织化得分最高,经营规模化次之,产出高效化第三,服务社会化发展最差。最后,剖析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并总结。通过前文的现状和评价分析,综合得出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规模经营化程度不高、财政扶持力度不足、农业从业人员技能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质量不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创新政府扶持政策体系、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培育高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等措施予以解决。本文经过上述研究,在两个方面取得创新:第一,建立了四川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为后续学者提供借鉴;第二,从制度、财政、人力资源、经营主体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多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丰富了现有研究成果。同时,本文尚存在一些不足,如评价指标体系涵盖内容可能不够全面、未对四川省内部各市州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做分析等。
顾玉鹏[4](2021)在《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国寿财险公司在甘肃的实践》文中指出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当地农业经常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这极大的危害了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发展。农业保险是目前规避当前农业风险的有效措施,对于实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农村发展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甘肃省加大了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农业保险扶持政策,并且发挥了良好的成效。(1)本文对甘肃省农业保险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对甘肃当地的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对农业保险的发展史进行回顾,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现状进行了相关定量分析,并对当地独特模式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获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2)本文对当前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从保费规模、赔付支付、保障水平、保险产品等方面来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依据潜在的不足,借助实例分析和定性分析方法,对问题成因进行了研究和总结。(3)本文针对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详细应对策略。立足保险实践,按照“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提出了从提高农业保险推广与普及力度;增强服务能力及其水平;改进与完善运作机制;不断推进基础设施构建;健全保障机制。
赵晓菲[5](2021)在《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变迁,我国农业生产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从内部来说,农业生产模式、生产技术、管理方法、政策条件、消费理念、销售方式等快速调整;外部方面,市场需求多样化、农村空心化、土地流转进程加快、数字渗透等倒逼农业转型发展。甘肃省农业区位优势明显,农业资源丰富,农业作为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农业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营主体缺位、生产结构单一、生产效益低下,如何实现农业转型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本文利用2008-2018年甘肃省农业数据,通过综合指数法、协调指数法、自然断点法、多元线性回归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区域农业转型发展综合指数和协调程度进行客观评价并找出农业增长的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一、甘肃省农业发展综合指数普遍偏低,农业发展协调性差,发展综合指数和协调性在地域空间上呈现出耦合特征。二、甘肃省农业产业规模化、产业化、基础设施等建设都普遍落后,现代化正处于发展阶段,绿色化水平普遍较高,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强。三、农业发展对于土地资源依赖特征明显,生产结构单一、特色资源开发不足,四、农业产业化程度和特色资源分布存在空间耦合性,农业产业主要围绕特色农产品建立,但发育程度低、品牌机制尚未建立。五、对于农业转型动力机制,主流学派主要倾向于“社会中心范式”和“国家中心范式”,官僚、资本等力量裹挟下的“内卷”现象不可避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农民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诉求和政府力量的介入共同推动农业转型。六、机械化水平、灌溉条件、土地流转、种植结构、教育水平、科研强度等和农业剩余价值呈现明显正相关,和灾害水平、教育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中,土地流转和教育水平是影响农业剩余价值的主要因素,这种结果和“社会中心范式”不谋而合。通过上述分析,甘肃省农业转型发展应该在社会和政府等要素共同支撑下,通过整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延长产业链、加速流转、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培育主体品牌、加强科技投入等措施。使农业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甘肃省农业转型发展。
杨志良[6](2021)在《认知视角下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及其治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当前,农产品消费不断升级,农产品产业链供应链建设不断强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农业发展正在进行一场质量革命。农业质量革命不仅在于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效益的增加以及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农业经营主体行为模式的调整。在现代农产品供给体系中,小农户作为重要的供给主体,在农产品质量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农产品质量控制过程中,小农户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对农产品质量具有关键性影响。近年来,小农户的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尤其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小农户的低质量控制行为模式,一直是农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中的痛点和难点,也是学界长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现有研究对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理解主要采用传统的理性人分析框架,将小农户的低质量控制行为视为非理性的或机会主义的行为。但是,学界也开始关注小农户认知对其质量控制行为的影响,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小农户的低质量控制行为模式在认知层面能够找到更具说服力的解释。本文将小农户行为属性争论作为切入点,梳理了小农户行为属性争论中的经济理性、生存理性和中和理性三派观点,分析了小农户行为属性争论的根源——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建构理性和演化理性的分野,从而提出认知理性小农户的概念。围绕认知理性小农户的行为特征,从情境锁定、情境适应、情境失调三个方面讨论了小农户认知理性行为的情境依赖性。最后利用主观博弈论,构建了认知理性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及其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针对小农户的质量控制行为逻辑构建了两阶段主观博弈框架,包括第一阶段通过记忆和学习构建主观博弈模型,第二阶段运用主观博弈模型进行策略博弈。同时,基于主观博弈模型中制度的共享认知含义,分析了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的行为协调属性。根据认知理性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及其治理机制的理论框架,本文按照“质量认知→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的逻辑,分别在第三、四章分别展开分析了基于有限质量认知的小农户质量控制和基于质量认知成本的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首先,根据认知理性行为的情境依赖性特征,分析了经济秩序的非人格化变迁导致的小农户质量认知失调、乡村社会网络结构下质量知识的传播特征塑造的小农户质量认知、农产品质量复杂特性导致的小农户质量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在此基础上,假定小农户具有有限的质量提升认知和有限质量偏好认知,并建立小农户的质量控制模型。模型分析表明,在有限质量提升认知的条件下,由于观念的局限和知识的缺乏,小农户选择生产低质量农产品。同时当小农户难以区分消费者的质量偏好时,选择对消费者提供单一质量水平或者较低质量的农产品。随着质量提升认知和质量偏好认知不断提高,小农户能够供应不同质量水平的农产品,此时具体的质量控制决策取决于对自身利益优化的考量。其次,从认知视角言,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治理机制是经营主体间的共享认知模式,它负责协调小农户与各经营主体间的质量认知。认知意义上的治理机制既有认知中介的功能,也有认知约束的功能,同时具有内生性、适应性和多重性的特征。本文比较分析了小农户与消费者作为两个端点的产业链上的三种治理结构,即乡间商贩、作为中间商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并讨论了基于品牌资产专用性和准纵向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治理模式。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甘肃省武威市肉羊产业的调查资料(包括229份农户调查数据和国家级龙头企业ZT公司及其产业链上的养殖大户、合作社访谈资料),采用多元Logit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质量认知与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及其治理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发现,(1)个体的受教育水平和社会网络层面的邻居效应对养羊小农户兽药残留危害认知具有正向影响,代际群属的经济秩序转型适应性会抑制养羊小农户的兽药残留认知。(2)养羊小农户的兽药残留危害感知对于小农户兽药使用剂量规范程度存在显着的负向影响,而他们对羊肉优质优价的认同度越高,对羊肉品质偏好认知水平越高,以及对驱虫技术提升质量的认同度越高,在使用兽药的时候就会越规范地决定使用剂量。并且,受教育水平、代际群属、邻居效应这三个情境因素对小农户兽药残留危害感知和兽药使用剂量决策的关系存在显着的调节效应。(3)案例分析得出,养羊小农户处于羊肉产业链的起始端,与消费者终端相距较远存在认知阻隔。ZT公司和养殖合作社、羊贩子则扮演认知中介的角色,参与肉羊产业链上认知分工,共同协调小农户的质量认知,从而实现对其质量控制行为的有效治理。ZT公司因其在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方面的技术优势,在整个认知分工体系中起主要协调作用。它通过构建全产业链模式来协调产业链上所有的经营主体,从而在最大程度节省信息成本的基础上,塑造或协调小农户的质量认知,实现治理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目的。此外,(4)现实中羊贩子的认知中介功能最突出,企业、养殖大户和合作社的中介作用则相对较弱。公司、养殖大户和养殖合作社对于活羊肥瘦的挑剔程度相对较低,他们更关注活羊的卫生、品种和防疫情况。相反,羊贩子在收购活羊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羊的膘情。因此,羊贩子参与产业链治理的程度最高,但是在治理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方面的治理绩效相对较低,质量认知中介和质量认知约束的功能不强,这也揭示了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与高质量农产品需求不协调的主要原因。
姜红霞[7](2020)在《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为促进完善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提供参考,分析了当前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队伍建设、完善技术规范和深化部门联动等对策。
谢小飞[8](2020)在《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据小农户与大生产、小规模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的实际,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小农户作为甘肃省农业发展占比最高的经营主体,其大量且长期存在的发展背景以及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研究小农户如何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首先,本文通过构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机理框架,作为本研究的坚实理论基础;其次,根据对甘肃省348户农户的调研,将小农户细分为自给型、发展型、兼业型、退出型四大类,以细化农户视角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情况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再者,明确了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基于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了甘肃省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的行为意愿及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对国内外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衔接案例进行分析,构建了发展机制以促进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长效衔接,并对不同类型农户提出不同的衔接路径。具体研究结论如下:第一,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仅金昌处于基本实现阶段,大多处于转型或发展阶段,四大区域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但层次内差异较小。同时,甘肃省各市州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水平相对较高,但质量效益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第二,甘肃省小农户在各衔接标准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1)甘肃省小农户生产体系中,兼业化成为农户的普适选择,小农户生产体系达到现代农业基本实现标准;(2)小农户产业体系中,小农户单位耕地面积粮食产量达到了现代农业基本实现水平,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实现程度较低,且发展型农户的实现程度高于兼业型农户;(3)小农户经营体系中,土地流转面积及流转率与全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且小农户土地流转并未改变其经营规模小的现状;(4)小农户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四类样本农户的人均纯收入平均值高于2018年甘肃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8804元),达到了现代农业基本实现水平;(5)发展型小农和兼业型小农长期从事现代农业的意愿更强烈;(6)各类农户主要通过参与农业合作社实现与现代农业的衔接,其中发展型小农(48%)和自给型农户(25%)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程度最高。第三,不同经营类型的小农户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意愿存在很大的差异。结果表明:(1)行为态度和家庭生计禀赋对小农户参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意愿影响最大,劳动力数量、受教育水平、家中农机资产对家庭生计禀赋影响最为显着;(2)行为信念变量中,感知绩效相对感知风险其对行为态度的影响更大,经济效益和就业保障对小农户决策具有促进作用;(3)规范信念变量中,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的意见高于村集体和地方政府对农户决策的影响;(4)控制信念变量中,缔约条件对农户参与行为的影响更为明显,且农户更多的考虑合作主体进入门槛的高低。(5)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SEM)下,相较于发展型农户,自给型和退出型农户的现代农业参与决策受到主观规范、交易成本和家庭禀赋的影响更大。基于以上实证分析以及国内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典型经验,本文从前提基础、动力激发、保障措施三方面构建了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机制框架,并针对四大类型的小农户,探索出了其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不同路径。认为退出型小农应通过发展土地契约来促进更多有意愿扩大规模的农户获得土地资源,以此实现两者的衔接。兼业型小农可通过土地出租、土地托管以及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双向形式来扩收减费。自给型农户则只适合通过建立农产品服务契约,来促进小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配套社会化服务。发展型小农作为具有最大潜力实现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农户,通过全方位支持使其成长为农业现代化的直接经营主体。只有根据小农户的类型差异选择合适的衔接路径,才能保障两者衔接的长期稳定性。
路逸妃[9](2020)在《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自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主体集聚、组织化程度低等小农经营所固有的特征不足以适应市场经济,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农村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虽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之初,国家强调扶持发展龙头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但由于小农户与龙头企业自身经营特点、管理体制及市场波动等因素,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仍存在对接不稳定等情况。随着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业经营体系的不断探索发展,农民合作社作为进一步巩固、扶持和稳定小农发展的中间规模组织主体应运而生。自2006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经过10年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带动农户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小农现代化升级与创新农业社会管理主体的有效载体。随着农业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与市场组织条件的不断升级发展需求,合作社在市场交易向电商化转型的过程中,已逐渐丧失竞争优势,无法有效支撑小农现代化升级发展。2017年新修订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提出进一步扶持壮大合作社发展的要求,特别指出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作为合作社应对困境、巩固和支撑小农韧性、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的服务规模化主体正式兴起并发展。但由于联合社是组织化、规模化的新生组织产物,因此,对其主体与机制还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本文基于已有相关研究结合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实际,以促进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规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对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进行实地调研与绩效评价实证研究,探索其实际发展效果与存在问题,以期为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发展提供实际指导,并为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主体与机制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通过本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甘肃省目前依法登记的联合社共99家,其中,正常运营51家,2019年注销11家,列入经营异常7家,空壳2家,新建28家。通过对覆盖甘肃省所有区域正常经营的51家联合社进行实地调研及联合社分布范围、注册资金、成员人数、主营业务及成本效益等方面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联合社呈现出影响力逐步扩大、主营业务逐步扩宽、发展形式多样、融资渠道逐步变广等发展特征,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但在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缺乏成熟有效经营模式、缺乏分工配套专业技术人才、企业化服务支撑不足及针对性政策扶持引导不足等问题。2.从经济、社会、发展三个维度构建联合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影响联合社绩效水平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规模影响因子、组织发展影响因子、组织规模影响因子、经济效益影响因子、人员因素影响因子及服务影响因子,甘肃省联合社综合绩效排名显示为:经济绩效>发展绩效>社会绩效。3.对甘肃省县域整合联合社——宕昌县万众富民特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宕昌县联合社综合绩效排名第一,其内部经营与治理能力兼具的“政府引导、农户主体、多元参与、合作建设、企业化运营、服务共享”的运行机制是关键支撑。
章玉微[10](2020)在《现代农业视角下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文中认为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依据比较优势原则,组织生产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逐步形成区域专业化经营格局,是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平凉市作为甘肃省重要的农林产品生产基地,区域农业生产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发展原则,通过不断优化调整农业生产经营结构,专业化生产布局基本形成,优势产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农业综合竞争力逐步提升,但距离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仍有一定差距。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区域有限农业资源,寻求合理有效途径,稳步推进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并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以专业化分工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农业区划理论、传统农业改造理论为基础。结合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实践,在定性分析其区域专业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发展现状前提下,基于平凉市2008-2018年主要农作物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区位熵指数对其区域专业化水平进行测度,了解其专业化发展程度及优势生产区域的布局情况。同时,以家庭农户视角,在平凉市选取样本区进行实地调研,并采用多元有序Probit模型对农业区域专业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第一,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是在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生产要素供给、市场需求导向、农业政策支持及历史和习惯因素等基础条件下形成。第二,平凉市各县(区)之间具体农作物的专业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而言,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格局现已初步形成,规模生产优势突出。第三,农户家庭耕地面积、接受农业技术培训情况、农业支持政策状况、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耕地块数、农业劳动力人数等是影响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经营的重要因素。第四,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对接现代农业发展的难点主要有农村土地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的矛盾、农业兼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农业劳动力素质与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匹配的矛盾、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矛盾、农业产业链单一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矛盾。据此,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强化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方向、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二、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甘肃枸杞质量安全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建议——基于甘肃靖远县枸杞质量安全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生产概况 |
2 枸杞质量安全现状 |
2.1 施肥情况 |
2.2 农药使用情况 |
2.3 病虫害防治情况 |
3 存在的问题 |
3.1 林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宣传教育 |
3.2 基层检测能力差,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
3.3 经营管理水平低,病虫害防治能力弱 |
3.4 监管力度不强,缺乏高效的质量监管监督体系 |
3.5 甘肃靖远枸杞产品体系简单,品牌效应淡薄 |
4 甘肃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
4.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并贯彻落实,强化宣传培训,提高质量安全认识 |
4.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打造基层专业检测人才队伍 |
4.3 推进集约化管理,完善标准生产建设,促进枸杞产业提质增效 |
4.4 加强监管监督力度,建立高效监管监督体系,保障质量安全 |
4.5 壮大龙头企业,助推枸杞产业链更深发展,加强品牌保护,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 |
(2)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关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研究 |
3.2 关于生产效率的研究 |
3.3 文献评述 |
4 研究内容、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5 创新与不足 |
5.1 创新点 |
5.2 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 相关概念界定 |
1.1 农业生产 |
1.2 生产性服务 |
1.3 农业生产效率 |
1.4 农业社会化服务 |
2 相关理论 |
2.1 专业化分工理论 |
2.2 服务产业理论 |
2.3 农业产业链理论 |
第三章 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逻辑分析 |
1 农业分工与农业社会化服务 |
2 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演进历程 |
3 分工与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4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理 |
4.1 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服务主体的纵向分工 |
4.2 政策制度变迁实现利益的再次分配 |
5 小结 |
第四章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及评价分析 |
1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现状 |
1.1 农业发展基础 |
1.2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 |
1.3 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优劣势分析 |
2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水平评价 |
2.1 模型构建 |
2.2 指标选取 |
2.3 数据处理 |
2.4 实证分析 |
3 小结 |
第五章 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分析 |
1 农业生产效率的测度 |
1.1 测度方法的选择-DEA |
1.2 模型构建 |
1.3 结果分析 |
2 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分析 |
2.1 灰色关联分析法 |
2.2 指标选取 |
2.3 数据来源 |
2.4 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灰色关联分析 |
3 小结 |
第六章 典型案例 |
1 甘肃省谷丰源农工场模式 |
1.1 基本情况 |
1.2 运营模式 |
1.3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途径与成果 |
2 甘肃省甘州区水肥技术托管服务项目 |
2.1 基本情况 |
2.2 甘州区施肥存在的问题 |
2.3 化肥减量增效的途径与成果 |
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1 研究结论 |
1.1 农业社会化服务和农业发展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差距 |
1.2 甘肃省内区域农业发展不平衡 |
1.3 农业的专业化分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
1.4 分项服务水平与农业生产效率的关联度存在差距 |
2 政策建议 |
2.1 加大政府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建设投资力度 |
2.2 优化各地区资源配置 |
2.3 建立更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2.4 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路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3)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内涵与特征的研究 |
1.3.2 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研究 |
1.3.3 关于测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研究 |
1.3.4 关于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研究 |
1.3.5 文献简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 |
2.1.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专业化与分工理论 |
2.2.2 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
2.2.3 规模经济理论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2.2.5 理论启示 |
3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
3.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 |
3.1.1 专业大户规模有效增长 |
3.1.2 家庭农场数量显着增加 |
3.1.3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作用提升 |
3.1.4 农业龙头企业实力显着增强 |
3.2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 |
3.2.1 财政扶持体系逐步优化 |
3.2.2 农业服务主体多元化 |
3.3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取得的成效 |
3.3.1 新产业新业态有效提升 |
3.3.2 农业经济实力增强 |
3.3.3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
3.4 本章小结 |
4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评价分析 |
4.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评价指标的设计 |
4.1.1 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4.1.2 指标选取的方法 |
4.1.3 指标选取的依据 |
4.1.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测度方法 |
4.2.1 赋权方法的对比分析 |
4.2.2 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指标体系 |
4.3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测算 |
4.3.1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4.3.2 确定指标权重 |
4.3.3 综合评价值的计算 |
4.4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测算结果分析 |
4.4.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的整体评价 |
4.4.2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分项指标分析 |
4.5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与典型省份的对比分析 |
4.5.1 四川省与江苏省对比分析 |
4.5.2 四川省与甘肃省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建议 |
5.1 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
5.1.1 农业规模经营难度大 |
5.1.2 财政扶持力度不足 |
5.1.3 农业从业人员技能不足 |
5.1.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质量不高 |
5.1.5 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
5.2 推进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
5.2.1 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5.2.2 因时因地因业制宜,创新政府扶持政策体系 |
5.2.3 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优化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
5.2.4 打破“量大不优”格局,培育高质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5.2.5 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服务保障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国寿财险公司在甘肃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研究 |
1.4.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需求及供给研究 |
1.4.3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模式和经营模式研究 |
1.4.4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研究 |
第二章 农业保险的相关概念 |
2.1 农业保险的定义、特点及分类 |
2.1.1 农业保险的定义 |
2.1.2 农业保险的特点 |
2.1.3 农业保险的分类 |
2.2 农业保险的可保风险 |
2.2.1 种植险的可保风险 |
2.2.2 养殖险的可保风险 |
2.2.3 林业险的可保风险 |
第三章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历程和现状 |
3.1 甘肃省自然灾害概况 |
3.2 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的历史 |
3.2.1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历史回顾 |
3.2.2 甘肃省农业保险发展历史 |
3.3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现状 |
3.3.1 保费规模快速增长 |
3.3.2 赔付支出平稳增加 |
3.3.3 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
3.3.4 保险产品不断增加 |
第四章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农户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2 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2.1 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
4.2.2 政府层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 保险公司层面存在问题及原因 |
4.3.1 保险公司存在的问题 |
4.3.2 保险公司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五章 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对策研究 |
5.1 发展空间 |
5.2 发展定位 |
5.2.1 在救灾方式上,实现“三个转变” |
5.2.2 在保险能力上,实现“两个增强” |
5.2.3 在农村金融上,实现“一个突破” |
5.3 发展对策 |
5.3.1 加强农业保险宣传 |
5.3.2 提高服务能力 |
5.3.3 优化运行机制 |
5.3.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5.3.5 健全保障机制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拟创新之处与不足 |
1.5.1 拟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 |
2.1.2 农业产业转型 |
2.1.3 农业产业转型特征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产业价值链理论 |
2.2.3 交易成本理论 |
2.2.4 创造性破坏理论 |
2.2.5 市场失灵理论 |
第三章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现状 |
3.1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环境分析 |
3.1.1 甘肃省农业发展外部环境分析 |
3.1.2 甘肃省农业发展内部环境分析 |
3.1.3 甘肃省农业发展环境变化应对 |
3.2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现状分析 |
3.2.1 甘肃省农业生产区位优势 |
3.2.2 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自然条件现状 |
3.2.3 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 |
3.2.4 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人力资源现状 |
3.2.5 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的生产经营状况 |
第四章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水平测度及协调性分析 |
4.1 农业产业发展状况指标体系建设 |
4.2 数据来源 |
4.3 研究方法 |
4.3.1 熵权法 |
4.3.2 区域指数计算 |
4.3.3 综合发展指数测度 |
4.4 农业产业发展整体协调性水平 |
4.4.1 农业产业协调发展水平测度 |
4.5 测评结果 |
4.5.1 甘肃省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状况分析 |
4.5.2 农业产业发展协调性分析 |
4.5.3 农业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度对比分析 |
第五章 甘肃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动力机制与影响因素分析 |
5.1 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5.1.1 “社会中心范式”下的农业产业转型动力机制分析 |
5.1.2 “国家中心范式”下农业产业转型动力机制分析 |
5.1.3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农业产业转型动力分析 |
5.2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影响农业产业发展因素指标体系建立 |
5.2.2 数据来源 |
5.2.3 模型分析 |
5.2.4 多重共线性检验 |
5.2.5 回归结果 |
第六章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方向及路径 |
6.1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演变 |
6.2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方向 |
6.2.1 规模化生产 |
6.2.2 产业化生产 |
6.2.3 数字化生产 |
6.2.4 绿色化生产 |
6.3 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路径 |
6.3.1 尊重地区差异,合理规划发展路径 |
6.3.2 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相关服务水平 |
6.3.3 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 |
6.3.4 加速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主体 |
6.3.5 三产融合发展,推进“互联网+农业” |
6.3.6 培育自主品牌,发展特色农业 |
6.3.7 改良作物品种,提高科研转化效率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认知视角下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及其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农产品质量控制 |
1.3.2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 |
1.3.3 小农户质量认知与质量控制行为 |
1.3.4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 |
1.3.5 文献述评和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小农户 |
1.4.2 农产品质量 |
1.4.3 质量认知 |
1.4.4 质量控制行为 |
1.4.5 治理机制 |
1.5 研究内容概述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后续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认知理性小农户及其质量控制行为:一个理论框架 |
2.1 引言 |
2.2 小农户行为属性的争论 |
2.2.1 生存理性派 |
2.2.2 经济理性派 |
2.2.3 中和理性派 |
2.3 小农户行为属性的辨析 |
2.3.1 工具理性范畴的经济理性与价值理性范畴的生存理性 |
2.3.2 建构主义的经济理性与演化主义的生存理性 |
2.4 认知理性小农户 |
2.4.1 认知理性 |
2.4.2 认知经济学 |
2.4.3 作为认知理性主体的小农户 |
2.5 小农户认知理性行为的情境依赖性 |
2.5.1 情境锁定 |
2.5.2 情境适应 |
2.5.3 情境失调 |
2.6 认知理性小农户的质量控制行为逻辑:两阶段主观博弈框架 |
2.6.1 主观博弈论与认知理性 |
2.6.2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逻辑的两阶段主观博弈框架 |
2.6.3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共享认知与行为协调 |
2.7 小结 |
第三章 小农户有限质量认知与农产品质量控制行为 |
3.1 引言 |
3.2 情境因素与小农户质量认知特征 |
3.2.1 经济秩序的非人格化变迁与小农户质量认知失调 |
3.2.2 乡村社会结构、知识传播与小农户质量认知局限 |
3.2.3 农产品的质量特性与小农户质量认知能力的有限性 |
3.3 小农户质量认知与质量控制模型 |
3.3.1 传统质量选择理论的局限性与偏好认知困难 |
3.3.2 模型内容概述 |
3.3.3 行为假定 |
3.3.4 小农户质量控制模型的构建 |
3.4 模型的延伸性讨论 |
3.4.1 损失厌恶与低质量控制 |
3.4.2 信号传递失灵 |
3.4.3 产量收益对农产品质量的挤出 |
3.4.4 行为惯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认知成本与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治理机制 |
4.1 引言 |
4.2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内生治理机制:共享认知 |
4.2.1 共享认知与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 |
4.2.2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的信息传递和认知约束功能 |
4.2.3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的内生性、适应性与多重性 |
4.3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治理机制的分类 |
4.3.1 直接治理机制和间接治理机制 |
4.3.2 控制机制和激励机制 |
4.3.3 自我治理机制、交互治理机制和干预治理机制 |
4.4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多元治理主体 |
4.4.1 乡间商贩 |
4.4.2 农业企业 |
4.4.3 合作社 |
4.5 全产业链模式与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认知治理 |
4.5.1 龙头企业引领的产业链混合治理结构 |
4.5.2 龙头企业品牌声誉的资产专用性与全产业链模式 |
4.5.3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全产业链治理模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质量认知与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实证分析—以养羊小农户为例 |
5.1 引言 |
5.2 实证研究设计 |
5.2.1 样本选取 |
5.2.2 调查问题设计 |
5.2.3 调查实施 |
5.2.4 分析方法 |
5.2.5 模型设定、变量选择 |
5.3 养羊小农户的质量认知及质量控制行为描述性分析 |
5.3.1 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的描述性分析 |
5.3.2 养羊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描述性分析 |
5.4 情境因素与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 |
5.4.1 情境因素对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的影响分析 |
5.4.2 情境因素对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产生影响的边际效应 |
5.5 情境因素、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与质量控制行为 |
5.5.1 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对质量控制行为的影响分析 |
5.5.2 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影响质量控制行为的边际效应 |
5.5.3 情境因素对养羊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影响分析 |
5.5.4 情境因素、养羊小农户质量认知与质量控制行为:调节效应 |
5.6 小结 |
第六章 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认知治理机制分析——以养羊小农户为例 |
6.1 引言 |
6.2 案例分析设计 |
6.2.1 样本选取 |
6.2.2 调查实施 |
6.2.3 分析方法 |
6.2.4 案例特征描述 |
6.3 ZT公司的全产业链治理模式及其对小农户质量认知的协调 |
6.4 ZT 公司的羊肉质量控制策略及其对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的认知治理机制 |
6.5 养羊小农户肉羊质量控制行为多元治理结构的治理绩效分析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
1.1 检测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
1.2 检测工作的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撑不足 |
2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提升对策 |
2.1 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强化工作保障 |
2.2 强化检测队伍建设,提升人员专业素质 |
2.3 完善检测手段和方式,提升检测能力 |
2.4 深化部门联动,切实发挥检测工作实效 |
3 小结 |
(8)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导论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研究目标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3.1 国内研究现状 |
3.2 国外研究现状 |
3.3 文献述评 |
4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思路 |
5 研究方法 |
6 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 相关概念界定 |
1.1 小农户 |
1.2 现代农业 |
1.3 农业现代化 |
1.4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2 理论基础 |
2.1 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
2.2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
2.3 交易成本理论 |
2.4 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
2.5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三章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理论框架构建 |
1 小农户生存环境分析 |
1.1 小农户经营弱势 |
1.2 小农户经营优势 |
2 小农户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矛盾 |
2.1 小农户家庭经营与新型农业主体经营之间的矛盾 |
2.2 农户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间的矛盾 |
2.3 小农户半自给经营与现代农业市场化间的矛盾 |
2.4 小农户手工劳动与现代农业机械化之间的矛盾 |
2.5 小农户生产技术本土化与现代农业高科技间的矛盾 |
2.6 小农户较低的抗风险能力与现代农业高风险承受力间的矛盾 |
2.7 小农户生产兼业化与现代农业专业化间的矛盾 |
3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
3.1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必要性 |
3.2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合理性 |
4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机理分析 |
4.1 有机衔接与普通衔接区别 |
4.2 衔接对象 |
4.3 衔接方式 |
4.4 衔接标准 |
4.5 衔接机理 |
第四章 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
1 现代农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选取 |
1.1 指标选取 |
1.2 数据来源 |
2 评价方法选择 |
2.1 权重确定 |
2.2 数据标准化 |
2.3 评价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总体评价 |
3.2 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各构成因素水平评价 |
3.3 结论 |
第五章 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现状分析 |
1 小农户类型划分 |
2 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现状分析 |
2.1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衔接 |
2.2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衔接 |
2.3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衔接 |
2.4 现代农业提升小农户收入水平 |
2.5 小农户从事现代农业的意愿 |
2.6 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衔接 |
3 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
3.1 小农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
3.2 小农户生产物质保障不足 |
3.3 小农户技术支撑不足 |
3.4 小农户对现代农业体系了解不充分 |
3.5 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不强 |
3.6 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
第六章 甘肃省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 理论概述 |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
2.1 行为信念、行为态度与农户选择意愿 |
2.2 规范信念、主观规范与农户选择意愿 |
2.3 控制信念、感知行为控制与农户选择意愿 |
2.4 农户家庭生计禀赋与行为意愿 |
2.5 交易费用与行为意愿 |
2.6 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 |
3 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3.1 数据来源、模型设定 |
3.2 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
3.3 多群组结构方程检验 |
第七章 国内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典型案例分析 |
1 国外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做法 |
1.1 日本模式 |
1.2 韩国模式 |
2 国内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典型做法 |
2.1 台湾模式 |
2.2 重庆模式 |
3 国内外典型案例对甘肃省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经验借鉴 |
第八章 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机制构建与路径选择 |
1 甘肃省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基础 |
1.1 农户及家庭禀赋优势 |
1.2 生产设施基础 |
1.3 技术支撑 |
1.4 制度基础 |
2 甘肃省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的动力 |
2.1 小农户发展能力 |
2.2 收入预期 |
2.3 小农户发展意愿 |
2.4 农户组织化程度 |
3 甘肃省小农户对接现代农业的机制构建 |
3.1 人才保障 |
3.2 资金保障 |
3.3 政策保障 |
3.4 组织保障 |
3.5 服务保障 |
4 不同类型农户衔接现代农业的差异化路径选择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9)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2.1 理论意义 |
2.2 实践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外研究综述 |
3.2 国内研究综述 |
3.3 文献述评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5.1 技术路线图 |
5.2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研究 |
1 概念界定 |
1.1 农民合作社(合作社) |
1.2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 |
2 相关基础理论 |
2.1 交易成本理论 |
2.2 规模经济理论 |
2.3 产业链组织理论 |
2.4 集体行动理论 |
2.5 社会地理关系理论 |
第三章 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需求分析 |
1 农民合作社应对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
2 实现规模经济与效益的现实需要 |
3 构建农业新型经营体系的内部要求 |
4 扩展农业服务功能的建设主体 |
5 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有效途径 |
6 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内容 |
第四章 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现状分析 |
1 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概况描述 |
1.1 联合社登记注册情况 |
1.2 联合社范围分布情况 |
1.3 联合社资金规模情况 |
1.4 联合社出资额与成员社数量情况 |
1.5 联合社主营业务情况 |
2 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特征 |
2.1 影响力逐步扩大 |
2.2 主营业务逐步扩宽,发展形式多样 |
2.3 发展地域特色产业愈加明显 |
2.4 融资渠道逐步变广 |
2.5 经营体制逐步规范 |
2.6 市场竞争力逐步加强 |
3 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问题 |
3.1 缺乏成熟有效的经营模式 |
3.2 企业化服务支撑不足 |
3.3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
3.4 针对性政策扶持指导不足 |
第五章 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绩效分析 |
1 联合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原则 |
1.1 代表性原则 |
1.2 可行性原则 |
1.3 独立可比性原则 |
1.4 可持续性原则 |
2 联合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2.1 经济绩效A1 |
2.2 社会绩效A2 |
2.3 发展绩效A3 |
3 分析方法 |
4 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4.1 数据来源 |
4.2 因子分析 |
4.3 主成分因子分析 |
第六章 县域整合联合社发展分析—以“宕昌县万众富民特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例 |
1 宕昌县联合社成立背景与条件分析 |
2 宕昌县联合社发展现状 |
3 宕昌县联合社运行机制分析 |
3.1 组织治理结构 |
3.2 内部运营机制 |
3.3 资金筹集与运转机制 |
3.4 利益分配机制 |
4 宕昌县联合社运行机制发展关键分析 |
4.1 农户主体、多元参与的建设主体 |
4.2 “龙头企业+信息化平台”的治理模式 |
4.3 “政府引导”+“县域扶持”的服务资源支撑体系 |
5 经验启示 |
5.1 注重纵横向联合,实现产业链延伸 |
5.2 注重多主体参与,实现价值链拓展 |
5.3 健全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建议 |
2.1 规范完善内部运营管理机制 |
2.2 建立健全投融资机制,加强金融支持与保障 |
2.3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
2.4 加强联合社企业化经营支撑 |
2.5 发展特色农业,提升品牌效应 |
2.6 建立健全联合社服务体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10)现代农业视角下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3 研究评述 |
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2 理论基础 |
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3 技术路线图 |
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5.1 创新之处 |
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实践 |
1 平凉市现代农业发展总体概况 |
1.1 平凉市概况 |
1.2 平凉市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
2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形成的基础条件 |
2.1 历史和习惯因素 |
2.2 自然资源禀赋 |
2.3 生产要素供给 |
2.4 市场需求导向 |
2.5 农业政策支持 |
3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现状 |
3.1 区域专业化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
3.2 优势产业农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 |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良性发展 |
3.4 技术进步的经济效应日益增强 |
第三章 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水平测度 |
1 测度方法说明 |
2 数据来源 |
3 测度结果分析 |
3.1 粮食作物 |
3.2 经济作物 |
第四章 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的调查分析 |
1 数据来源 |
1.1 问卷设计 |
1.2 数据来源 |
2 样本描述性分析 |
2.1 样本农户的个体特征 |
2.2 样本农户的家庭情况 |
2.3 样本农户的农业经营情况 |
2.4 样本农户的农业生产环境 |
第五章 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1 变量设定及说明 |
2 模型构建 |
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3.1 实证检验 |
3.2 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问题及难点分析 |
1 现代农业视角下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1.1 自然资源条件限制性强,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 |
1.2 农业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
1.3 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 |
1.4 公共服务组织发展迟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
2 平凉市农业区域专业化与现代农业对接发展难点分析 |
2.1 农村土地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规模化的矛盾 |
2.2 农业兼业化经营与现代农业专业化生产的矛盾 |
2.3 农业劳动力素质与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匹配的矛盾 |
2.4 农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与农产品质量及安全的矛盾 |
2.5 农业产业链单一与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矛盾 |
第七章 结论与对策启示 |
1 研究结论 |
2 对策启示 |
2.1 立足资源禀赋,强化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方向 |
2.2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
2.3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2.4 加快生产基地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
2.5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农业视角下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研究农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四、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甘肃枸杞质量安全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建议——基于甘肃靖远县枸杞质量安全现状[J]. 王永兰,成娟,徐晶晶,雷茜,郭军霞,何智宏,郭明玲. 中国林副特产, 2021(06)
- [2]甘肃省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业生产效率关系研究[D]. 孙文文. 甘肃农业大学, 2021(10)
- [3]四川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研究[D]. 鞠中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4]甘肃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国寿财险公司在甘肃的实践[D]. 顾玉鹏. 兰州大学, 2021(12)
- [5]甘肃省农业产业转型发展研究[D]. 赵晓菲. 兰州大学, 2021(12)
- [6]认知视角下小农户质量控制行为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 杨志良. 兰州大学, 2021(09)
- [7]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姜红霞. 农技服务, 2020(07)
- [8]甘肃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机制研究[D]. 谢小飞.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9]甘肃省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绩效评价研究[D]. 路逸妃.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 [10]现代农业视角下农业区域专业化发展研究 ——以甘肃省平凉市为例[D]. 章玉微. 甘肃农业大学, 2020(01)
标签:农业论文;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论文; 农产品质量安全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互联网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