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控制技术

韭菜控制技术

一、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利娟,高苇,徐磊,张晓倩,张春祥,王勇[1](2022)在《基于CNKI文献计量学的韭菜迟眼蕈蚊研究动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把握2009—2019年间我国韭菜迟眼蕈蚊的研究动态、研究热点及发展方向,选择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韭菜迟眼蕈蚊相关研究的发文量、引用频次、发表刊物、作者、研究机构、研究内容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9—2019年间国内40个研究机构的40位作者在38个刊物上发表了635篇相关期刊论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总数为156篇;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最高的研究机构为山东农业大学,高发文量的作者多来自该研究机构,发文量最高的核心期刊为《中国蔬菜》;研究内容涵盖韭菜迟眼蕈蚊发生规律、防治技术、生理生化等研究,以此来探索安全高效的迟眼蕈蚊防治技术。

陈丽潇,刘志培,李靓靓,付宏阳,向世标,常堃,李慧,陈祥,李评,谢菊英[2](2021)在《韭菜迟眼蕈蚊生物学及防控方法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是中国韭菜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虫害,在各韭菜产地都有发生,且发生规律略有不同。20世纪50年代就有文献记载韭蛆的发生,直到80年代分类学家确定韭菜迟眼蕈蚊为韭菜根蛆类害虫优势种群。通过论文查阅,全面描述了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以及发生规律,详细叙述了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防治方法,以期为科学防治韭菜迟眼蕈蚊提供参考。

潘培培,龚佳枫[3](2021)在《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韭菜迟眼蕈蚊是一种严重危害韭菜的地下害虫,目前防治上以化学防治为主,常常出现过量用药的现象,造成环境污染并严重伤害食用者身体健康,因此亟需探寻绿色环保的防治技术。本文就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症状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

苟玉萍[4](2021)在《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文中认为异迟眼蕈蚊Bradysia impatiens Johannsen食性广,在国外因为害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而被首次记录,我国最早发现于食用菌和药用菌种植大棚。最近的调查发现,异迟眼蕈蚊对设施蔬菜(韭菜Allium tuberosum、葱Allium fistulosum和蒜A.sativum等),以及设施瓜果和花卉造成严重危害,在高温高湿的温室环境周年发生,世代重叠。农业生产中最常用的防治方法仍然是以化学农药灌根或直接喷药为主,但长期频繁用药,使异迟眼蕈蚊的抗药性显着增强,用药量进一步增加,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而且蔬菜、瓜果等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因此,生产上对新的绿色防控技术需求很大。新近发现的十字花科植物提取物—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因绿色、安全、低毒、低残留、易降解,已广泛用于多种仓储害虫的熏蒸防治,对地下害虫、杂草、线虫和病原菌也具有很好的作用活性。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是调节昆虫呼吸作用的重要气体,浓度升高(?10%)会促进昆虫呼吸,使气门保持永久开放。温室大棚设施内生态环境密闭性较好,能为AITC室内熏蒸和土壤熏蒸防控异迟眼蕈蚊提供良好环境。此外,生产中人们常采取措施对设施作物进行CO2富集,以增强光合作用,提高产量和品质。因此,CO2浓度适当升高对设施作物有利,基于高CO2浓度可以使昆虫气孔保持永久开放,我们将AITC与高CO2混用,以期增强异迟眼蕈蚊对AITC的吸收,达到提高防治效果的目的。本论文从毒理学、生态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层面研究了异迟眼蕈蚊对AITC的响应机制;测定了AITC熏蒸剂与高CO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的作用活性;从生态学和生理学上探讨了异迟眼蕈蚊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方式。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对异迟眼蕈蚊卵、幼虫、蛹、雌虫和雄虫均有良好的熏蒸活性,尤其对雌、雄成虫效果更明显;AITC对3龄幼虫熏蒸法测得的LC50为10.400μL/L,浸叶胃毒法测得的LC50为13.632μL/L;两种生测法亚致死浓度处理异迟眼蕈蚊3龄幼虫后,幼虫期和蛹期延长,化蛹率和羽化率减小,蛹的重量下降,雌虫繁殖力显着受到抑制,且熏蒸亚致死比浸叶胃毒亚致死对繁殖力的抑制作用更显着。2.AITC处理异迟眼蕈蚊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雌虫体内共出现480个差异表达基因,雄虫体内共出现14856个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EGG数据库的通路富集分析发现:(1)异迟眼蕈雌虫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在昆虫激素生物合成通路上显着富集,该通路中保幼激素酯酶(hormone esterase,JHE)基因被诱导上调表达;(2)差异表达的上调基因在药物代谢-细胞色素P450通路、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物质代谢通路和谷胱甘肽代谢通路上也显着富集,而且这些通路出现了一个共同上调表达的基因—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基因;(3)通过对JHE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 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 PCR)验证,得到的值与转录组数据FPKM值保持一致,证明转录组数据可靠。以上结果表明,AITC引起异迟眼蕈蚊激素、产卵和解毒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的相关基因表达,其中JHE基因是调控AITC抑制异迟眼蕈蚊产卵的关键基因;GST基因在异迟眼蕈蚊对AITC解毒代谢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应答作用。3.AITC处理异迟眼蕈蚊后产生了大量的差异代谢物;采用层次聚类法鉴定共筛选出22种表达量显着上升的代谢物;对这些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有15条通路影响较显着;最终鉴定得到的关键代谢产物主要包括:L-丝氨酸、L-蛋氨酸、L-亮氨酸、L-天冬酰胺、DL-丝氨酸和牛磺酸等氨基酸类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与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致病或致死机理具有重要作用,为异迟眼蕈蚊的防控提供新思路。4.增加CO2浓度可以提高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熏蒸毒力,致死率显着提高,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致死率高达100%;高CO2浓度胁迫后,异迟眼蕈蚊体内三种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力均被显着诱导;AITC熏蒸处理后,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羧酸酯酶(Car E)活力被显着诱导;AITC与高CO2双重胁迫之后,SOD、GST和Car E活力显着提高。5.CO2浓度升高,异迟眼蕈蚊成虫前期和总产卵前期先缩短后延长,在正常CO2浓度(NC=400 ppm)下分别为19.01和20.43 d,中等CO2浓度(MC=600 ppm)条件下最短(分别为14.48和15.59 d),高CO2浓度(HC=800 ppm)条件下最长(分别为19.98和21.41 d);雌成虫寿命随CO2浓度升高而逐渐缩短;产卵量先增加后减少,在NC浓度时为92.50粒,MC浓度增高到99.33粒,但HC浓度时产卵量较低(75.50粒)。异迟眼蕈蚊种群内禀增长率、净增殖率和周限增长率在MC浓度下均最高,而平均世代周期和种群加陪时间均最短;HC浓度时各种群参数值与之相反。6.CO2浓度升高影响寄主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进而间接影响异迟眼蕈蚊体内生理生化指标。韭菜叶片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随CO2浓度升高呈上升趋势,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下降,对游离脂肪酸含量无显着影响;异迟眼蕈蚊体内糖原、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逐渐被诱导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则出现持续下降趋势,海藻糖和总脂肪含量则出现先增高后降低趋势。异迟眼蕈蚊体内生理指标含量与韭菜叶片营养物质含量相关,且这种相关性随CO2浓度升高而发生变化。研究结果为异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为植物源农药AITC的开发和大规模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为CO2浓度升高后异迟眼蕈蚊的适生性提供参考依据。

王燕[5](2021)在《冻土毛霉新菌株对韭菜迟眼蕈蚊毒杀活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幼虫俗称韭蛆,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地下害虫,严重危害韭菜生长。目前防治韭菜迟眼蕈蚊的主要方法是施用化学杀虫剂,但过度依赖化学药剂与生态农业的大发展相悖。与化学防治相比,生物防治具有对环境友好、对人畜安全的优点,是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重要发展方向。与其它昆虫相比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防治资源较为匮乏,实验室团队前期从罹病韭蛆幼虫中分离到一株对韭蛆具有高致病活性的病原真菌,以期作为韭菜迟眼蕈蚊新的生防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本文通过对该菌株进行形态特征及ITS同源性比对,对该菌株进行分类鉴定,进而探究该菌株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虫态的毒杀作用,并进行盆栽试验初步探究该菌株的田间防治作用,同时探究了不同温度对该菌株生长和产孢能力的影响,为韭菜迟眼蕈蚊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可利用的资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菌株接种到PDA培养基上,在23℃下培养4 d后,菌落直径为7.16-7.32 cm,菌落为圆形,菌丝呈白色,细长毛状,显微观察菌丝为无隔菌丝,顶端有黑色的球状孢子囊,里面含有大量的孢囊孢子。经18S r DNA和ITS测序分析,Blast比对结果与已报道的冻土毛霉菌Mucor hiemalis诸多菌株序列相似度达99%以上,可定义为冻土毛霉菌的一株新菌株。根据试验发现,冻土毛霉菌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在11℃-28℃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冻土毛霉菌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3℃。冻土毛霉菌最适宜产孢的温度为18℃,28℃时冻土毛霉菌的产孢量最低,冻土毛霉菌的产孢量为:18℃>23℃>13℃>28℃。不同温度条件下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和四龄幼虫的死亡率试验证明,在28℃时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和四龄幼虫的致病力受到抑制,28℃时用106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第4 d死亡率为29.67%,经107孢子/ml处理后的第4 d韭蛆的死亡率为72.50%;23℃时106、107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93.34%、94.17%。23℃是冻土毛霉菌菌丝生长、产孢、侵染韭菜迟眼蕈蚊最适宜的温度条件。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虫态的致病力存在显着差异,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致病力明显,对于卵和蛹的致病力相对较弱,处理后第4 d,对1-4龄幼虫的LC50分别为:2.9×105、1.21×105、0.7×105、1.89×105,对卵和蛹的LC50分别为5.95×108、1.25×105当冻土毛霉菌孢子悬液的浓度为107孢子/ml时,对韭菜迟眼蕈蚊1-4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1.49、2.29、2.52、2.69,对卵和蛹的LT50为1.37、2.10。在试验过程中发现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受冻土毛霉菌侵染后,发病初期幼虫行动迟缓、取食量减少,消化道存有少量食物;发病中期基本不移动,不取食,虫体略透明,脂肪体和消化道溶解;后期虫体呈淡黄色或者黄褐色,虫体软化,用毛笔轻触即破,幼虫已死亡;末期从死亡幼虫体内长出白色菌丝,顶端有黑色球状孢子囊。在盆栽试验中,107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蛆二龄幼虫第3 d的校正死亡率为48.64%,第5 d的校正死亡率为69.44%,109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蛆二龄幼虫第3 d的校正死亡率为59.45%,第5 d的校正死亡率为86.11%。107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菜迟眼蕈蚊四龄幼虫第3 d的校正死亡率为34.21%,第5 d的校正死亡率为64.86%,109孢子/ml冻土毛霉菌处理韭菜迟眼蕈蚊四龄幼虫第3 d的校正死亡率为47.36%,第5 d的校正死亡率为78.37%。

苟玉萍,毛亮,刘长仲,张克信,李春春,张强艳,张艳蕾[6](2021)在《异迟眼蕈蚊生物生态学特征及防治策略》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综述了异迟眼蕈蚊(Bradysia impatiens Johannsen)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其防治策略。异迟眼蕈蚊对寄主植物食用菌和韭菜(Allium tuberosum)的适应性和嗜食性最佳;温度25℃、光周期L:D=16 h:8 h和光强度588 lx最有利于异迟眼蕈蚊种群增长;湿度与昆虫的生活习性及行为息息相关,但尚未见关于异迟眼蕈蚊在此方面的研究报道。目前,异迟眼蕈蚊的防治依然以化学防治为主,此外,昆虫病原线虫、捕食螨、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等生物防治技术以及日晒高温覆膜、趋性诱杀等物理防治方法也有较好的应用潜力。本文对异迟眼蕈蚊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阐述,以期为该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的理论依据。

李晓莉,曹雪,赵猛,张安盛,于毅,庄乾营,周仙红[7](2021)在《浸水胁迫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致死效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分是影响韭菜迟眼蕈蚊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为明确浸水对该虫的防治潜能,为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就不同浸水时间对韭菜迟眼蕈蚊卵和2龄、3龄、4龄幼虫及蛹的致死效果和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浸水胁迫对韭菜迟眼蕈蚊卵基本无致死效果;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幼虫的死亡率逐渐升高,致死率随着虫龄增大逐渐降低,2龄、3龄、4龄幼虫的LT50分别为100.106、156.765、208.833 h;浸水胁迫对蛹的致死率最高,胁迫48 h的死亡率达100%;不同浸水时间对存活幼虫的化蛹及成虫羽化无显着影响;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蛹的羽化率逐渐降低,胁迫24 h后,蛹羽化率降低至38.33%,但不影响存活蛹羽化成虫单雌的产卵力。因此田间可以在蛹期和低龄幼虫时期实施浸水胁迫,以降低虫口密度。

王晓兰[8](2020)在《韭菜迟眼蕈蚊性别决定关键基因tra2的克隆及功能探索》文中认为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是我国特有的根蛆类害虫,尤喜食韭菜,分布广泛却又难以防治。目前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手段大多为化学防治,不科学用药不仅使昆虫的抗药性增加,而且极易导致人、畜中毒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寻找绿色、安全、环保的韭菜迟眼蕈蚊防治方法至关重要。在饲养中发现韭菜迟眼蕈蚊以产单一性别后代为主,产双性别后代较少,其性别决定机制及其应用价值引起我们的研究兴趣。本研究以韭菜迟眼蕈蚊为研究对象,对性别决定关键基因Botra2及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分离并鉴定了韭菜迟眼蕈蚊Botra2基因,得到了2个Botra2转录本且均为性别非特异性剪接。2、Botra2基因在整个韭菜迟眼蕈蚊的生长发育期(卵、幼虫、蛹、成虫)均有表达,蛹期和成虫期均有显着高表达,四龄幼虫到蛹期这一阶段表达量突增,且雌成虫中的表达量高于雄成虫。3、沉默了韭菜迟眼蕈蚊Botra2基因后,韭菜迟眼蕈蚊雌雄虫体内Botra2表达量均显着下调,且雌虫体内的Botra2得到了更好的抑制。4、对RNA干扰后的韭菜迟眼蕈蚊成虫进行内生殖器、外部形态测量以及雌虫产卵量、后代孵化率统计,发现其卵巢在形态上有一定程度缩短并且显示出一些缺陷特征,如比通常小,卵散乱、不规则等;雌虫体长和翅长有显着性的增长,相反,雄虫体长和翅长却显着性缩短,并且其外生殖器有一定程度的缩小;单雌产卵量和后代产卵率表现出显着降低。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韭菜迟眼蕈蚊Botra2基因的功能,并为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研究基础。

安立娜[9](2019)在《颜色视觉与韭菜迟眼蕈蚊趋性行为的关系及其机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 Yang et Zhang是蔬菜上重要的地下害虫之一,寄主范围广,可为害7科30多种蔬菜和食用菌,尤喜食韭菜。该蚊主要以幼虫为害韭菜的根部和鳞茎,可造成韭菜产量损失40-60%,甚至绝收。因其防治不科学引起的农残超标或“毒韭菜”事件严重威胁韭菜产品质量、土壤环境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头号杀手”。近年来,基于视觉信息介导的灯光/色板诱杀等物理监测和防控新技术,因其具有高效、简便和绿色等特点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包括韭菜迟眼蕈蚊在内的多种重要农林害虫的绿色防控提供了新途径,大大缓解了单纯依赖化学农药防治引发的害虫抗药性增强和农残超标等突出问题。然而,针对光色等颜色视觉信息与韭菜迟眼蕈蚊趋性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其行为和分子机理等至今尚未明确。因此,本文利用行为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法研究了颜色视觉与韭菜迟眼蕈蚊趋性行为的关系及其机理,试图从行为、分子和系统进化等方面揭示韭菜迟眼蕈蚊趋性、视蛋白基因与光色信号间的相关性,阐明其趋性行为的视觉介导机理,为研发新型的、以视觉信息为主导的高效、绿色的害虫物理监测和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光谱范围340-605nm内,韭菜迟眼蕈蚊在380nm紫外光区和524nm绿光区有2个明显的趋光高峰,雌、雄虫在380nm紫外光区的趋光率分别为43.10和45.10%,在524nm绿光区的趋光率分别为39.85和37.72%;在420nm蓝光区有1个明显的避光高峰,雌、雄虫的避光率分别为43.50和41.75%。在白天(上午9:00-11:00)和夜晚(下午5:00-7:00)不同昼夜节律下,韭菜迟眼蕈蚊对7种不同波长LED光源的趋性结果相似,无显着差异,其中雌、雄虫均对紫外光的趋光性最强,其趋光率分别为28.86、25.52%(白天)和30.49、26.85%(夜晚);其次是绿光,雌、雄虫的趋光率分别为15.89、19.59%(白天)和17.76、18.26%(夜晚);橙光最差,雌、雄虫的趋光率分别为9.68、5.55%(白天)和8.88、6.38%(夜晚)。无论是紫外光还是绿光,其趋光性均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雌、雄虫均对高光强的光源趋性最强,显着高于黑暗和低光强。表明韭菜迟眼蕈蚊有趋光性,对紫外光和绿光有明显的趋性,且其趋光性与光波长和光强度有关,与昼夜节律和性别无关。(2)韭菜迟眼蕈蚊对4种色彩(黑色、绿色、棕色和橙色)和4种亮度(黑色、深灰、浅灰和白色)基质的趋性有显着差异。该蚊均对黑色有明显的偏好性,其中对4种色彩基质的趋性发现,雌、雄虫均黑色基质的趋性最强,其次是绿色和棕色,橙色最差;对4种亮度基质的趋性发现,该蚊均黑色基质的趋性最强,其次是深灰和浅灰,白色最差。不同光照度(0.1、100、1000和10000 mW/m2)、不同光色处理(蓝光、绿光)及不同生理状态(交配前、后)下,韭菜迟眼蕈蚊对色彩、亮度等不同颜色基质的趋性相似,不随环境因子(光波长和光强度)和虫源因子(性别和生理状态)的变化而改变。(3)本文从韭菜迟眼蕈蚊成虫头部克隆得到了2个紫外和2个长波敏感视蛋白基因,分别命名为Bo-uv1(GenBank登录号:MH491829)、Bo-uv2(GenBank登录号:MK766510)、Bo-lw1(GenBank登录号:MK766508)和Bo-lw2(GenBank登录号:MK766509),分别包括1542、1134、1104和1131个碱基,编码514、378、368和377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序列分析发现,该蚊视蛋白均有七个跨膜拓扑结构,符合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的序列特征,且均与双翅目昆虫视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时空表达分析发现,该蚊均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主要在成虫头部表达,且Bo-uv2和Bo-lw2基因具有性别表达特异性,在雌虫头部的表达量远高于雄虫。表明韭菜迟眼蕈蚊有紫外和长波2类视蛋白基因,且其视蛋白基因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Bo-uv2和Bo-lw2基因有性别表达特异性。结合趋光行为结果,推测该蚊复眼内存在紫外和绿光2种光感受器。(4)紫外光和绿光均能够显着影响该蚊紫外和长波视蛋白基因的表达。紫外(Bo-uv1和Bo-uv2基因)和长波(Bo-lw1和Bo-lw2基因)视蛋白基因受紫外光影响表达量上调,显着高于绿光和黑暗;除Bo-lw1基因之外,Bo-uv1、Bo-uv2和Bo-lw2基因受绿光的影响表达量均显着高于黑暗。光强度对不同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显着不同,其中3种紫外光强度处理时,Bo-uv1和Bo-uv2基因在高光强下表达量均最高,在低光强下,表达量次之,黑暗处理下,表达量最低;绿光光强度处理时,Bo-lw1基因的表达量无显着变化,然而Bo-lw2在高光强下表达量最高,低光强下表达量次之,黑暗处理下表达量最低。表明视蛋白基因的表达与光波长和光强度刺激有密切联系。本文的创新性在于从行为和内在机理两方面明确了光色视觉信号、敏感视蛋白基因类型和韭菜迟眼蕈蚊趋性之间的联系,首次证实了该蚊具有颜色视觉,至少存在紫外和长波2种类型光感受器,其复眼内紫外和长波敏感视蛋白基因表达量受光色信号的影响显着上调。这些发现阐明了其趋性行为的视觉介导机理,为研发和制定高效、绿色的害虫物理监测和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孙丽娟,陈杰民,郑长英[10](2019)在《韭菜养根期干旱处理对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动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韭菜养根期干旱处理对韭菜迟眼蕈蚊Bradysia odoriphaga种群动态的影响。【方法】通过控制浇水调控土壤含水量,调查15, 20, 25和30 d干旱胁迫下砂土和壤土栽培的韭菜中韭菜迟眼蕈蚊F1代成虫的发生量,并通过两性生命表方法分析干旱胁迫30 d对韭菜迟眼蕈蚊F1代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不论砂土还是壤土,干旱胁迫均抑制了韭菜迟眼蕈蚊F1代成虫的发生: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增加,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数量显着下降;其中干旱胁迫30 d时,韭菜迟眼蕈蚊成虫的发生量最低,壤土或砂土中的F1代成虫羽化量仅为1头,与其他干旱胁迫时间(15, 20和25 d)相比发生量差异显着。经历30 d干旱胁迫的韭菜迟眼蕈蚊F1代1, 2, 3和4龄幼虫发育历期、未成熟期、雌成虫产卵前期和总产卵前期较对照组显着延长,分别延长0.82, 2.53, 2.82, 0.68, 6.32, 1.36和8.69 d,而净生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以及周限增长率(λ)则显着低于对照组,分别较对照组下降32.38%, 37.50%和5.13%。【结论】在韭菜养根期进行干旱处理可有效抑制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

二、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NKI文献计量学的韭菜迟眼蕈蚊研究动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文情况与分析
    2.2 被引频次分析
    2.3 发表刊物分析
    2.4 研究作者分析
    2.5 研究机构情况与分析
    2.6 研究内容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2)韭菜迟眼蕈蚊生物学及防控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物学
    1.1 韭菜迟眼蕈蚊的分类
    1.2 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特征
    1.3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规律
2 韭菜迟眼蕈蚊防控技术
    2.1 农业防治
        2.1.1 选择抗虫品种
        2.1.2 加强肥水管理
        2.1.3 合理轮作换茬
        2.1.4 施用草木灰
        2.1.5 割后及时覆膜
        2.1.6 保持田园清洁
    2.2 物理防治
        2.2.1 日晒高温覆膜法
        2.2.2 糖醋诱杀
        2.2.3黄板诱杀
        2.2.4 灯光诱杀
    2.3 化学防治
    2.4 生物防治
        2.4.1 微生物
        2.4.2 线虫
        2.4.3 植物提取物
3 讨论

(3)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特征及危害症状
2 发生规律
3 综合防治技术
    3.1 农业防治
        3.1.1 选用抗虫品种
        3.1.2 合理施肥与轮作
        3.1.3 清洁田园
    3.2 物理防治
        3.2.1 日晒高温覆膜法
        3.2.2 诱杀法
        3.2.3 防虫网阻隔
        3.2.4 臭氧水防治
    3.3 生物防治
    3.4 化学防治
4 展望

(4)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异迟眼蕈蚊研究概况
        1.1.1 形态体征、生活习性及为害
        1.1.2 发生规律
        1.1.3 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1.1.4 防治策略
    1.2 植物源杀虫剂概况
        1.2.1 植物源杀虫剂简介
        1.2.2 杀虫植物资源及活性成分
    1.3 异硫氰酸烯丙酯概况
        1.3.1 异硫氰酸烯丙酯简介
        1.3.2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提炼步骤简介
        1.3.3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杀菌活性
        1.3.4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除杂草活性
        1.3.5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杀虫活性
        1.3.6 异硫氰酸烯丙酯的作用机制概述
    1.4 转录组学概况
        1.4.1 转录组学简介
        1.4.2 转录组学的研究方法
        1.4.3 转录组学在调控昆虫生殖方面的应用
    1.5 代谢组学概况
        1.5.1 代谢组学简介
        1.5.2 非靶向代谢组学在昆虫领域的研究进展
    1.6 设施作物概况
        1.6.1 设施作物简介
        1.6.2 温室大棚环境条件及常见虫害
        1.6.3 防治策略
    1.7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及对昆虫的影响
        1.7.1 大气CO_2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1.7.2 CO_2浓度升高对昆虫的影响
        1.7.3 CO_2 对熏蒸剂的作用
    1.8 研究背景及意义
        1.8.1 研究背景
        1.8.2 研究意义
    1.9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9.1 研究内容
        1.9.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的作用活性及亚致死效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寄主植物
        2.1.2 供试昆虫
        2.1.3 试剂及仪器
        2.1.4 配药
        2.1.5 熏蒸法
        2.1.6 浸叶法
        2.1.7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3 龄幼虫后续发育的影响
        2.1.8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
        2.2.1 AITC对异迟眼蕈蚊的生物活性分析
        2.2.2 AITC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的存活率分析
        2.2.3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幼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2.2.4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蛹期和蛹重的影响
        2.2.5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化蛹率和羽化率的影响
        2.2.6 AITC亚致死浓度对异迟眼蕈蚊成虫寿命及繁殖力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转录组学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寄主植物
        3.1.2 供试昆虫
        3.1.3 试剂及仪器
        3.1.4 测序样品准备
        3.1.5 c DNA文库构建
        3.1.6 转录组测序
        3.1.7 序列拼接和功能注释
        3.1.8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3.1.9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
        3.2.1 测序质量评估
        3.2.2 Unigene功能注释
        3.2.3 GO功能分类
        3.2.4 KEGG功能分类
        3.2.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3.2.6 差异表达基因GO注释与分类
        3.2.7 差异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3.2.8 差异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异硫氰酸烯丙酯对异迟眼蕈蚊非靶向代谢组学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寄主植物
        4.1.2 供试昆虫
        4.1.3 设备及试剂
        4.1.4 样品准备
        4.1.5 样本提取方法
        4.1.6 色谱-质谱分析
        4.1.7 数据分析流程
    4.2 结果
        4.2.1 样本质控分析
        4.2.2 代谢物化学分类归属统计
        4.2.3 组间PLS-DA分析
        4.2.4 组间差异显着的代谢物
        4.2.5 差异代谢物热图分析
        4.2.6 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的熏蒸效率及酶活力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韭菜
        5.1.2 供试昆虫
        5.1.3 试剂及仪器
        5.1.4 幼虫的高CO2 胁迫
        5.1.5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幼虫的双重胁迫
        5.1.6 抗氧化酶、解毒酶和消化酶活力检测
        5.1.7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结果
        5.2.1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致死率的影响
        5.2.2 AITC熏蒸、CO_2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迟眼蕈蚊死亡率影响的方差分析
        5.2.3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5.2.4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解毒酶活力的影响
        5.2.5 AITC与高CO_2联用对异迟眼蕈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5.2.6 AITC熏蒸、CO_2浓度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迟眼蕈蚊酶活力影响的方差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CO_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生长繁殖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寄主植物
        6.1.2 供试昆虫
        6.1.3 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指标的测定
        6.1.4 异迟眼蕈蚊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的建立
        6.1.5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存活率的影响
        6.1.6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繁殖力的影响
        6.1.7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寿命期望的影响
        6.1.8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繁殖值的影响
        6.1.9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6.1.10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
        6.2.2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存活率的影响
        6.2.3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存活率及繁殖力的影响
        6.2.4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寿命期望值的影响
        6.2.5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各虫态繁殖值的影响
        6.2.6 不同CO_2浓度对异迟眼蕈蚊种群参数的影响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CO_2浓度升高通过食物链对异迟眼蕈蚊生理特性的影响
    7.1 材料与方法
        7.1.1 供试寄主植物
        7.1.2 供试昆虫
        7.1.3 试剂及仪器
        7.1.4 样品收集
        7.1.5 生理指标测定方法
        7.1.6 数据分析
    7.2 结果
        7.2.1 CO_2浓度升高对韭菜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7.2.2 CO_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生理指标的影响
        7.2.3 韭菜营养物质含量与异迟眼蕈蚊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7.3 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总体结论与展望
    8.1 总体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冻土毛霉新菌株对韭菜迟眼蕈蚊毒杀活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与危害
    1.2 韭菜迟眼蕈蚊的综合防治
        1.2.1 农业防治
        1.2.2 物理防治
        1.2.3 生物防治
        1.2.4 化学防治
    1.3 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与应用
        1.3.1 昆虫病原真菌的主要类群
        1.3.2 昆虫病原真菌的致病过程
        1.3.3 昆虫病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1.3.4 环境条件对病原真菌致病性及生长的影响
    1.4 冻土毛霉菌的研究现状
    1.5 立项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虫及饲养
        2.1.1 虫源
        2.1.2 试虫的饲养
    2.2 供试冻土毛霉菌来源及仪器试剂
        2.2.1 冻土毛霉菌来源
        2.2.2 供试仪器及试剂
    2.3 试验方法
        2.3.1 冻土毛霉菌的分离与鉴定
        2.3.2 温度条件对冻土毛霉菌生长及致病力的影响
        2.3.3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不同发育阶段的致病力
        2.3.4 盆栽药效测定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冻土毛霉菌形态观察与分子鉴定
        3.1.1 光学显微镜形态观察
        3.1.2 分子序列鉴定
        3.1.3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受冻土毛霉菌侵染后的感病性状
    3.2 温度对冻土毛霉菌的影响
        3.2.1 温度对冻土毛霉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3.2.2 温度对冻土毛霉菌产孢量的影响
        3.2.3 不同温度下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的致病力
    3.3 冻土毛霉菌对不同发育阶段的韭菜迟眼蕈蚊的致病力
        3.3.1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卵的影响
        3.3.2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1-4 龄幼虫的致病力
        3.3.3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蛹的羽化率的影响
    3.4 盆栽药效测定
        3.4.1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二龄幼虫盆栽试验
        3.4.2 冻土毛霉菌对韭菜迟眼蕈蚊四龄幼虫盆栽试验
4 讨论
    4.1 温度对冻土毛霉菌生长及致病力的影响
    4.2 韭菜迟眼蕈蚊不同发育阶段对冻土毛霉菌致病力的影响
    4.3 韭菜迟眼蕈蚊幼虫盆栽试验对冻土毛霉菌致病力的影响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7)浸水胁迫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致死效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试验方法
        1.2.1 浸水胁迫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致死效果试验
        1.2.2 不同浸水时间胁迫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致死效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
        1.2.3 不同浸水时间胁迫对幼虫和蛹后续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浸水胁迫对韭菜迟眼蕈蚊3龄幼虫的致死效果
    2.2 不同浸水时间胁迫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致死效果
    2.3 不同浸水时间胁迫对存活幼虫及其蛹后续生长发育的影响
        2.3.1 不同浸水时间胁迫对存活幼虫化蛹率的影响
        2.3.2 不同浸水时间胁迫对蛹的羽化率及羽化成虫产卵量的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8)韭菜迟眼蕈蚊性别决定关键基因tra2的克隆及功能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韭菜迟眼蕈蚊研究现状
        1.1.1 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
        1.1.1.1 韭菜迟眼蕈蚊的形态特征
        1.1.1.2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活习性
        1.1.2 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规律及年生活史
        1.1.3 韭菜迟眼蕈蚊的分布、寄主及危害
        1.1.4 韭菜迟眼蕈蚊防治现状
        1.1.5 韭菜迟眼蕈蚊的生殖对策及染色体消除
    1.2 昆虫性别决定机制的研究现状
        1.2.1 双翅目昆虫的性别决定机制
        1.2.2 膜翅目昆虫的性别决定机制
        1.2.3 鳞翅目昆虫的性别决定机制
        1.2.4 鞘翅目昆虫的性别决定机制
        1.2.5 韭菜迟眼蕈蚊性别决定的研究现状
    1.3 tra2基因的结构及功能
        1.3.1 tra2基因的结构
        1.3.2 tra2基因的功能
    1.4 RNAi技术的应用现状
        1.4.1 RNAi技术概述
        1.4.1.1 RNAi技术在昆虫功能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1.4.1.2 RNAi与抗虫害
        1.4.2 昆虫RNAi的导入方法
        1.4.2.1 喂食工程菌HT115 表达的dsRNA
        1.4.2.2 直接喂食dsRNA
        1.4.2.3 显微注射dsRNA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2.2 供试材料
        2.2.1 虫源
        2.2.2 饲养条件
        2.2.3 饲养方法
    2.3 韭菜迟眼蕈蚊Botra2基因的克隆及分析
        2.3.1 总RNA提取
        2.3.2 RNA质量检测
        2.3.3 cDNA合成
        2.3.4 引物设计
        2.3.5 PCR扩增反应
        2.3.6 PCR产物回收纯化
        2.3.7 目的基因连接转化
        2.3.8 单克隆及菌液PCR检测
    2.4 RACE扩增3’末端序列
    2.5 BoTRA2蛋白比对与系统发育树构建
        2.5.1 蛋白序列比对
        2.5.2 系统发育树构建
    2.6 Botra2基因不同发育时期表达谱
    2.7 dsRNA合成及RNAi显微注射
        2.7.1 dsRNA合成
        2.7.2 显微注射试验
    2.8 荧光定量PCR沉默效果检测
    2.9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Botra2同源基因的分离与鉴定
    3.2 Botra2基因剪接体检测
    3.3 BoTRA2蛋白序列比对及系统发育分析
    3.4 Botra2基因在韭菜迟眼蕈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谱
    3.5 沉默后韭菜迟眼蕈蚊Botra2抑制效率检测
    3.6 RNAi试验后韭菜迟眼蕈蚊分配情况
    3.7 沉默Botra2基因对成虫内生殖器以及外部形态的影响
        3.7.1 沉默Botra2基因对成虫外部形态的影响
        3.7.2 沉默Botra2基因对成虫内生殖器的影响
    3.8 沉默Botra2基因对雌虫产卵量、后代孵化率的影响
4 讨论
    4.1 韭菜迟眼蕈蚊Botra2基因剪接体分析
    4.2 韭菜迟眼蕈蚊TRA2蛋白系统发育分析
    4.3 韭菜迟眼蕈蚊Botra2基因时间表达分析
    4.4 韭菜迟眼蕈蚊Botra2基因可能行使的功能
    4.5 RNAi技术与SIT
5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颜色视觉与韭菜迟眼蕈蚊趋性行为的关系及其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昆虫视觉感受器官
        1.1.1 复眼结构
        1.1.2 复眼的感光机制
    1.2 昆虫的颜色视觉
        1.2.1 昆虫颜色视觉形成的原因
        1.2.2 视色素:视蛋白和发色团
        1.2.3 视蛋白基因的研究进展
    1.3 颜色对昆虫趋性行为的调控
        1.3.1 色彩在昆虫趋性行为中的作用
        1.3.2 亮度在昆虫趋性行为中的作用
        1.3.3 颜色视觉在害虫监测和防治中的应用
    1.4 科学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2 韭菜迟眼蕈蚊的趋光行为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光源和试验装置
        2.1.3 光波长对韭菜迟眼蕈蚊趋性行为的影响
        2.1.4 光强度对韭菜迟眼蕈蚊趋性行为的影响
        2.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光波长对韭菜迟眼蕈蚊趋性行为的影响
        2.2.2 光强度对韭菜迟眼蕈蚊趋性行为的影响
    2.3 小结与讨论
3 颜色与韭菜迟眼蕈蚊趋性行为的关系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颜色卡纸和试验装置
        3.1.3 光强度对韭菜迟眼蕈蚊颜色趋性的影响
        3.1.4 光波长对韭菜迟眼蕈蚊颜色趋性的影响
        3.1.5 交配前后韭菜迟眼蕈蚊颜色趋性的差异
        3.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光强度对韭菜迟眼蕈蚊颜色趋性的影响
        3.2.2 光波长对韭菜迟眼蕈蚊颜色趋性的影响
        3.2.3 交配前后韭菜迟眼蕈蚊颜色趋性的差异
    3.3 小结与讨论
4 韭菜迟眼蕈蚊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时空表达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4.1.3 长波敏感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4.1.4 紫外敏感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4.1.5 视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多重联配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4.1.6 视蛋白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4.1.7 不同视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
        4.1.8 性别对视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1.9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长波敏感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4.2.2 紫外敏感视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4.2.3 视蛋白基酸序列的多重联配和系统进化树分析
        4.2.4 视蛋白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4.2.5 视蛋白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
        4.2.6 性别对视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的影响
    4.3 小结与讨论
5 光色刺激与韭菜迟眼蕈蚊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
        5.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5.1.3 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
        5.1.4 光波长对视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1.5 光强度对视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1.6 刺激时长对视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5.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光波长对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5.2.2 光强度对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5.2.3 刺激时长对视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5.3 小结与讨论
全文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致谢

(10)韭菜养根期干旱处理对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动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1.2 供试土壤与植物
    1.3 试验器材
    1.4 干旱处理
    1.5 土壤含水量及韭菜迟眼蕈蚊发生量测定
    1.6 韭菜产量测定
    1.7 干旱胁迫30 d对迟眼蕈蚊F1代种群参数的影响
    1.8 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干旱胁迫时间下的土壤含水量
    2.2 不同干旱胁迫时间下韭菜迟眼蕈蚊F1代成虫的发生量
    2.3 不同干旱胁迫时间下的韭菜产量
    2.4 干旱胁迫下韭菜迟眼蕈蚊F1代生长发育历期
    2.5 干旱胁迫30 d下韭菜迟眼蕈蚊F1代的种群参数
3 讨论

四、韭菜迟眼蕈蚊的防治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NKI文献计量学的韭菜迟眼蕈蚊研究动态分析[J]. 杨利娟,高苇,徐磊,张晓倩,张春祥,王勇.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 [2]韭菜迟眼蕈蚊生物学及防控方法研究进展[J]. 陈丽潇,刘志培,李靓靓,付宏阳,向世标,常堃,李慧,陈祥,李评,谢菊英. 湖北农业科学, 2021
  • [3]韭菜迟眼蕈蚊的发生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J]. 潘培培,龚佳枫. 农业与技术, 2021(15)
  • [4]异硫氰酸烯丙酯及CO2浓度升高对异迟眼蕈蚊的影响[D]. 苟玉萍.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5]冻土毛霉新菌株对韭菜迟眼蕈蚊毒杀活性[D]. 王燕.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6]异迟眼蕈蚊生物生态学特征及防治策略[J]. 苟玉萍,毛亮,刘长仲,张克信,李春春,张强艳,张艳蕾. 草业科学, 2021(04)
  • [7]浸水胁迫对韭菜迟眼蕈蚊的致死效果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 李晓莉,曹雪,赵猛,张安盛,于毅,庄乾营,周仙红. 山东农业科学, 2021(03)
  • [8]韭菜迟眼蕈蚊性别决定关键基因tra2的克隆及功能探索[D]. 王晓兰.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1)
  • [9]颜色视觉与韭菜迟眼蕈蚊趋性行为的关系及其机理[D]. 安立娜. 河北农业大学, 2019
  • [10]韭菜养根期干旱处理对韭菜迟眼蕈蚊种群动态的影响[J]. 孙丽娟,陈杰民,郑长英. 昆虫学报, 2019(03)

标签:;  ;  ;  ;  ;  

韭菜控制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