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十届全国无机硅化合物技术与市场信息交流大会在长沙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赵庆明[1](2019)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研究(1927-1949)》文中指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化学教育是在继承清末民初化学教育成果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中国最早的化学教育开始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洋务学堂,但此时期的化学教育在修业年限、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上,每个学校各自拟定,没有统一标准,化学教师也大多由外国人担任,此时期的化学教育正处于初创期。清末新政时期,化学教育正式成为中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意义上的化学教科书也由此诞生,此时期的化学教科书大多译自日本,数量较多。进入民国以后,化学仍是中学的必修课程,化学教育在“壬午学制”学制后中国的化学教育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和发展,并进入了现代教育的阶段。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是近代化学教育发展最快的时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也有些许不足。1927年到1949年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中等化学教育发展的政策,先后颁布了五个中等化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作为化学教科书编写与化学教学、考核的参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化学教育的发展。课程标准虽屡经修订,但仍存在诸如没有指导思想、大纲繁杂、学时太少等问题。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人自编教材成为化学教材的主体,改变了清末民初以来国外化学教科书为主流的局面。这得益于课程标准的出台以及化学教育家们的努力,这一时期出版了数量众多的中等化学教科书,其中不乏一些善本,但此时期的教科书仍不如一些译本教科书受欢迎,反映了国产教科书仍不成熟。化学教师作为化学教育的实施者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质量有了很大改善,大多数中学化学教师毕业于国内大学甚至国外大学的化学专业或其他相关理科专业,但多数化学教师未曾受过专门的教师教育致使在教学法与教学经验上有所欠缺,化学教师仍是各中学比较稀缺的教师。化学教学须有实验的配合,教育部为化学实验的正常开展做过许多工作,但由于仪器设备的缺乏使得大多数初中与部分高中亦无法正常开展实验教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化学教育有成功的一面,亦有不足的一面。成功之处是经过22年的发展,中等化学教育已然成为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战乱时期也得以维持与发展,完成了自近代以来中等化学教育在中国的建制化进程。教育主管部门与广大化学工作者为此做出了贡献。但化学教育也存在诸如课程标准不成熟、教材分量过重、教学法不当、师资缺乏、实验形同虚设、地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化学教育深受时局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抗战前的化学教育为建设服务,战时的化学教育为抗战服务,战后国民政府主导的化学教育在其垮台中走向消亡,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化学教育迎来新生。
展光美[2](2016)在《赤泥地聚合物制备技术及耐久性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泥生产具有严重的高耗能和高污染问题,另外我国每年产生大量工业废渣得不到充分利用,利用工业废渣赤泥制备地聚合物材料部分替代水泥,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烧结法赤泥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研究赤泥活性激发的有效措施,通过配合比试验和设计,研究赤泥地聚合物的成型工艺,制备出高强、高赤泥掺量、施工性能良好、高耐久性的赤泥地聚合物。并通过微观检测方法研究了赤泥地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基体相的物相组成和结构对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赤泥地聚合物的水化硬化过程。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对赤泥地聚合物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进行评价分析。赤泥地聚合物的制备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水玻璃为激发剂的化学活化是赤泥的主要活化方式,成型时应注意先加氢氧化钠后加水玻璃的顺序,养护方式宜采用塑料膜包裹后盖湿抹布置于标准养护室内的方法。赤泥地聚合物的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增进率大,赤泥用量不超过60%时,强度高于P.O 42.5水泥的强度。通过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赤泥地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赤泥地聚合物进行微观检测结果表明,赤泥地聚合物水化产物是一种不同于普通硅酸盐水泥胶凝材料的矿物聚合材料,为Si O2-Al2O3-Ca O-Na2O体系,硬化浆体是一种貌似岩石的物质。赤泥地聚合物的水化过程主要是铝硅酸盐原料发生聚合反应,其合成主要包括在碱激活条件下的溶解、水解、缩聚和固化四个过程。赤泥地聚合物混凝土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耐久性对比结果表明,在高浓度加速碳化条件下,赤泥地聚合物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比普通水泥混凝土差很多。但赤泥地聚合物存在可溶碱的反扩散现象,在低浓度碳化条件或自然环境下,赤泥地聚合物混凝土抗碳化性能大大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传统ASTM C 1202方法不宜用于评价碱激发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CSIRO改进电量法适用于评价碱激发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结果表明,相同龄期的赤泥地聚合物混凝土6h电通量和相应的Cl-扩散系数要略高于普通水泥混凝土,但其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差别不大。
梁实[3](2014)在《用微硅粉部分替代白炭黑作为橡胶填料的研究》文中认为微硅粉,也称硅灰或者凝聚硅灰,英文名为Silica fume,是金属硅或者硅铁等合金冶炼从烟气中回收的粉尘。微硅粉平均粒径为0.15-0.20μm,比表面积为15-20m2/g。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含量一般为80%-92%.由于微硅粉中二氧化硅属于无定型物质,活性高,颗粒细小,比表面积大,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过去被认为是一种工业废弃物,现在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一种宝贵资源,可用于水泥、耐火材料和橡胶填充领域。前苏联的科研工作者曾做过初步的试验,微硅粉作为橡胶填料有着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未密实的微硅粉进行煅烧纯化,之后经表面处理,作为橡胶工业用填料。本文主要内容如下:在第二章中,结合微硅粉成分、结构的系统测试中碳含量的测试结果、白度测试结果以及不同煅烧温度下XRD分析结果,得出后期试验中所需要的煅烧纯化温度为600℃。由于试验进行过程中,微硅粉的煅烧在箱式电阻炉中进行,为了使微硅粉煅烧充分,因此通过增加煅烧反应时间来使微硅粉中的游离碳完全反应,确定的微硅粉最佳煅烧纯化条件为通空气条件下,600℃煅烧4h。液相化学纯化对微硅粉的白度提高没有显着作用,因此对于微硅粉的纯化,只进行氧化气氛下的煅烧,不用进行液相化学纯化。在第三章中,为了使制备的产物能更好地用作橡胶填料,拟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微硅粉改性的最佳工艺为:按质量比M微硅粉:M改性剂=100:5,M微硅粉:M分散剂=100:3(分散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分别称取微硅粉、改性剂与分散剂,将三种原料与无水乙醇倒入高速分散机后打浆,打浆时间为5min,料浆浓度为20%。将料浆置于40℃水浴锅中反应1h。在第四章中,对未改性和改性后的微硅粉进行了橡胶填料使用性能测试。综合性能测试结果,改性后微硅粉在橡胶中的最佳添加量为:质量比M橡胶:M微硅粉=100:75。第五章探讨了实验室条件下液相法制备白炭黑的过程。其最佳工艺条件为SiO2:NaOH摩尔比应控制在0.85:1,制备水玻璃的温度越高越好,温度越高,转化率越大。控制转速在30(转每秒)以上,水温90℃左右,得到的白炭黑质量是最好的,比表面积最大,白度最高。
蒋耿杰[4](2011)在《硅溶胶与SiOx/LDPE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无机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等特点,在电气和交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当今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然而,如何制备纳米分散的聚合物复合材料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探讨新的制备纳米氧化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方法,并研究其特性,为工业制备高性能无机纳米聚合物复合材料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氨水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硅溶胶。研究了水的用量、乙醇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加料方式和分散剂对硅溶胶的影响,确定了制备硅溶胶的合适工艺条件。采用直接法和母料法制备了复合材料。对制备方案进行了分析,通过拉伸实验和扫描电镜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形貌特征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母料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23.3%,断裂伸长率仅下降了56.6%,SiOx颗粒分布均匀,粒径达到了54±10nm。同时采用单因素分析法研究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含量、分散剂种类和SiOx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VA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逐渐下降,而断裂伸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散剂为KH-102时的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最大,分散剂为KH-151时的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最好;随着SiOx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EVA含量、分散剂种类和SiOx含量对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起树电压、击穿场强、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结晶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硅溶胶改性后的复合材料各种性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复合材料综合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是EVA含量≈分散剂种类>SiOx含量;综合性能好的复合材料的合适配方为: EVA=3wt% ,SiOx=1wt%,分散剂为PEG 200。
张秋[5](2009)在《疏水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及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仅对材料的化学组成提出了要求,而且对材料的形态有严格的规定。高纯、超细纳米材料的研制、生产及应用开发是现代高科技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米白炭黑又名水合二氧化硅,作为纳米材料的一员,具有高纯度、低密度、高比表面积、分散好、光学性质和机械性能优良等优点,应用十分广泛,已逐渐成为重要的无机纳米材料。因此对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方法作进一步的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廉价的水玻璃为原料,采用硫酸液相沉淀法制备白炭黑。系统研究了制备过程中水玻璃浓度、反应温度、搅拌速度、H2SO4浓度、分散剂Na2SO4用量、溶剂洗涤等因素对白炭黑制备及性质的影响,优化制备方案,并对优化方案下的白炭黑的结构、粒径、表观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制备出的絮状纳米白炭黑,经FT-IR及XRD分析,结果表明制品为无定形非晶态二氧化硅。由TEM分析可知,白炭黑一次粒子呈近似球形,粒径在30~50nm左右,粒子之间有接触,聚集体之间连接起来形成附聚体呈链枝结构,同时经粒径分布仪测定粉末的团聚体平均粒径在416.3nm左右。但是由于普通纳米白炭黑粉体为亲水型无机化合物,表面有亲水性较强的羟基,呈现碱性,在制备过程中极易团聚,且其亲水疏油的性质使得白炭黑与无机高聚物的亲和性差,使得其在高聚物内部分布的不均匀,从而造成材料间界面的缺陷。为了减少白炭黑在制备过程中的团聚及提高其与复合材料的亲和性能,本文还探讨了制备疏水性白炭黑的实验研究:1.通过在溶液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PEG6000),控制其发生沉淀反应的微环境,使得生成的沉淀颗粒被包裹起来,保持颗粒的分散性,有效地降低了颗粒的团聚。在表面活性剂(PEG6000)用量为2%时,产品一次粒径为20~45nm,团聚体的平均粒径为333.7nm,粒径分布窄,DBP吸着率达2.85ml·g-1。2.采用“一步法”,即在沉淀反应后期直接往溶液中加入硅烷偶联剂KH570,改变纳米白炭黑表面极性,使其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从而具有与非极性的基体材料更好的相容性。试验中发现在改性剂用量为2%、改性反应时间为1.5h、溶液pH值为4.76时,改性效果最好,此时产品的活化指数为100%,一次粒径为20~45nm,团聚体平均粒径为264.8nm,产品粒径分布更窄,DBP吸着率为2.96ml·g-1。3.经XRD分析可以看出,加入表面活性剂(PEG6000)、硅烷偶联剂(KH570)后对产品晶型没有影响,产品还是无定形的非晶体结构。4.FT-IR、TG等表征进一步表明表面活性剂(PEG6000)、硅烷偶联剂(KH570)是通过化学键键合到白炭黑表面,而不是简单的物理吸附;TEM电镜照片显示经表面活性剂(PEG6000)及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后,产品的团聚现象明显改善,改性效果明显。
匡导球[6](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认为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王强,范雪荣,巩晶晶[7](2007)在《硅溶胶用作氧漂稳定剂的性能及应用》文中指出本文首次将硅溶胶用作印染前处理中的氧漂稳定剂,对其氧漂稳定性能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发现硅溶胶对双氧水的分解有很好的抑制能力,耐高温,耐强碱,漂后织物不产生破洞。将硅溶胶应用于退煮—漂两浴、退煮漂一浴工艺中,处理后织物的各项性能优于其他氧漂稳定剂。
孙树明[8](2003)在《第十二届全国无机硅化合物技术与市场信息交流大会暨产品销售恳谈会在成都召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自新,赵冰[9](2003)在《硅溶胶制备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硅溶胶是高分子二氧化硅微粒分散于水中或有机溶剂中的胶体溶液 ,广泛应用于陶瓷、纺织、造纸、涂料、水处理、半导体等行业。介绍了硅溶胶的各种制备方法及几种特殊用途的硅溶胶的制备。阐述了影响硅溶胶稳定性的因素及其性能测试方法
孙树明[10](2002)在《第十届全国无机硅化合物技术与市场信息交流大会在长沙召开》文中指出
二、第十届全国无机硅化合物技术与市场信息交流大会在长沙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十届全国无机硅化合物技术与市场信息交流大会在长沙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发展概况 |
第一节 1927年前近代化学教育的开端与化学教育体系的建立 |
一、化学教育的开端 |
二、清末的化学教育 |
三、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化学教育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十年经济建设时期”的中等化学教育继续发展(1927-1937) |
一、国民政府教育宗旨的确立及其教育立法 |
二、中等化学教育的黄金十年 |
第三节 抗战及战后时期的中等化学教育的曲折发展(1937-1949) |
一、战时教育体制与中等教育政策的调整 |
二、战时中等化学教育的继续发展 |
三、战后中等化学教育的发展与危机 |
第二章 中学化学课程标准的演变 |
第一节 1927年以前的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
第二节 暂行标准:1929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
一、暂行中学课程标准制定背景 |
二、1929年中学化学暂行课程标准内容 |
三、1929年中学化学暂行课程标准评价 |
第三节 正式标准:1932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
一、1932年中学课程标准制定背景 |
二、1932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内容 |
三、1932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评价 |
第四节 战前标准:1936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
一、1936年中学课程标准修订背景 |
二、1936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内容 |
三、1936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评价 |
第五节 战时标准:1941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
一、1941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修订背景 |
二、1941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内容 |
第六节 战后标准:1948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 |
一、1948年中学课程标准修订背景 |
二、1948年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内容 |
小结 |
第三章 中等化学教科书研究 |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中等化学教科书编写回顾 |
一、传教士与化学教科书 |
二、新式化学教科书的诞生 |
三、中等化学教科书的初步发展(1912-1926)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科书编写出版总体概况 |
一、十年建设:民国中学化学教科书出版的“黄金时代”(1927-1936) |
二、抗战及战后的中等化学教科书曲折发展(1937-1949) |
第三节 化学教科书的发展趋势 |
一、化学教科书的本土化 |
二、化学教科书的规范化 |
三、化学教科书编者的专业化 |
四、化学教科书体现时代性 |
第四节 南京政府时期中学化学教科书的评价 |
一、化学教科书的优点 |
二、化学教科书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等学校化学教师群体分析 |
第一节 中等学校化学教师来源与进修制度 |
一、中等学校化学教师来源 |
二、中学化学教师的进修 |
第二节 中学化学教师结构考察 |
一、中等化学教师的学历结构 |
二、中等化学教师的年龄及性别结构 |
第三节 化学教师日常工作及案例分析 |
一、化学教师的日常工作 |
二、化学教师案例分析 |
三、化学教师的职业兴趣 |
第五章 中等化学的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 |
第一节 中等化学的课堂教学 |
一、教学法及讨论 |
二、中等化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
第二节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
一、中学化学设备标准 |
二、化学实验教材与仪器设备 |
三、化学实验课开课情况分析 |
第三节 中学化学教学评价 |
一、中学化学考试成绩的考察 |
二、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
小结 |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的历史思考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评价 |
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化学教育的成就 |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化学教育的局限性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的启示 |
一、化学教育应与社会及时代密切联系 |
二、化学教育应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2)赤泥地聚合物制备技术及耐久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赤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碱激发胶凝材料的耐久性能研究现状 |
1.4 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
2.1 赤泥 |
2.2 其他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3 赤泥地聚合物的制备技术研究 |
3.1 赤泥的活性研究 |
3.2 高活性赤泥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
3.3 碱性激发剂的选择 |
3.4 材料的添加顺序 |
3.5 赤泥地聚合物的养护 |
3.6 赤泥掺量的影响 |
3.7 赤泥地聚合物混凝土制备技术 |
3.8 本章小结 |
4 赤泥地聚合物的微观分析 |
4.1 试验材料及试件准备 |
4.2 赤泥地聚合物的XRD衍射分析 |
4.3 赤泥地聚合物的扫描电镜分析 |
4.4 赤泥地聚合物的水化机理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赤泥地聚合物的耐久性能研究 |
5.1 抗碳化性能试验研究 |
5.2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I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用微硅粉部分替代白炭黑作为橡胶填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课题目标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微硅粉成分、结构的系统测试 |
1.3.2 粉碎、分级 |
1.3.3 纯化 |
1.3.4 表面改性 |
1.3.5 橡胶使用性能测试 |
1.3.6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原始微硅粉的成分、结构及性质 |
2.1 微硅粉化学成分测定 |
2.1.1 微硅粉碳含量的测定 |
2.1.2 微硅粉化学成分测定 |
2.2 物相组成 |
2.3 形貌观察 |
2.4 综合热分析 |
2.5 粒度测试 |
2.5.1 Winner 粒度分析 |
2.5.2 美国纳米粒度分析仪测试(未加密) |
2.5.3 加密与未加密的比较(winner) |
2.5.4 SEM 照片统计 |
2.6 白度测试 |
2.7 表面积测试与计算 |
2.7.1 BET 比表面积测试 |
2.7.2 SEM 统计结果计算比表面积 |
2.8 吸油值的测定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微硅粉纯化、分级与改性 |
3.1 煅烧纯化 |
3.1.1 煅烧除碳 |
3.1.2 煅烧对其它化学成分的影响 |
3.1.3 煅烧对物相组成的影响 |
3.1.4 煅烧对形貌的影响 |
3.1.5 煅烧对 BET 比表面积的影响 |
3.1.6 煅烧对白度的影响 |
3.1.7 煅烧对纳米粒度的影响 |
3.1.8 煅烧对吸油值的影响 |
3.2 煅烧时间的确定 |
3.3 微硅粉的分级 |
3.3.1 水力分级 |
3.3.2 气流粉碎 |
3.4 微硅粉的表面改性 |
3.4.1 微硅粉表面改性工艺 |
3.4.2 改性结果与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微硅粉作为橡胶填料的使用性能 |
4.1 试验方法及步骤 |
4.1.1 炼胶配比、方法、步骤 |
4.1.2 硫化曲线测试 |
4.1.3 裁切制样 |
4.1.4 力学性能测试 |
4.1.5 邵氏硬度测试 |
4.2 商业白炭黑作为橡胶填料使用性能研究 |
4.3 未改性微硅粉作为橡胶填料使用性能研究 |
4.3.1 加密原始微硅粉作为橡胶填料的使用性能研究 |
4.3.2 未加密煅烧微硅粉作为橡胶填料的使用性能研究 |
4.4 改性煅烧微硅粉的性能 |
4.4.1 改性剂的影响 |
4.4.2 改性方法的影响 |
4.4.3 添加量的影响 |
4.5 煅烧改性微硅粉混合白炭黑的性能 |
4.6 橡胶的红外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液相法制备白炭黑 |
5.1 实验方法 |
5.1.1 热碱溶液制备水玻璃 |
5.1.2 碳化制备白炭黑 |
5.1.3 陈化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SiO_2:NaOH 摩尔比对预混料转化率的影响 |
5.2.2 搅拌速率对最终产物的影响 |
5.2.3 搅拌温度对最终产物的影响 |
5.2.4 陈化方式对白炭黑的影响 |
5.2.5 不同条件的白炭黑样品吸油值和灼烧减量测试 |
5.2.6 BET(氮吸附比表面积)测试 |
5.2.7 XRD 图谱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本课题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附图 |
致谢 |
(4)硅溶胶与SiOx/LDPE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硅溶胶 |
1.1.1 硅溶胶的性质 |
1.1.2 硅溶胶的制备 |
1.1.3 硅溶胶的研究现状 |
1.2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
1.2.1 纳米氧化硅/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1.2.2 聚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主要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2 硅溶胶的制备 |
2.2.1 碱催化反应 |
2.2.2 硅溶胶的制备 |
2.2.3 硅溶胶固体含量测试 |
2.3 SiO_x/LDPE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1 SiO_x/LDPE 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案 |
2.3.2 原料对复合材料的影响实验方案 |
2.3.3 正交设计分析方案 |
2.4 材料的测试和表征 |
2.4.1 DSC 测试 |
2.4.2 SEM 形貌测试 |
2.4.3 力学性能测试 |
2.4.4 体积电阻率测试 |
2.4.5 介电强度测试 |
2.4.6 树枝放电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3.1 制备硅溶胶的影响因素 |
3.1.1 水的用量对硅溶胶的影响 |
3.1.2 乙醇用量对硅溶胶的影响 |
3.1.3 催化剂用量对硅溶胶的影响 |
3.1.4 反应温度对硅溶胶的影响 |
3.1.5 加料方式对硅溶胶的影响 |
3.1.6 分散剂用量对硅溶胶的影响 |
3.2 SiO_x/LDPE 复合材料制备方案分析 |
3.2.1 直接法制备复合材料方案分析 |
3.2.2 母料法制备复合材料方案分析 |
3.3 SiO_x/LDPE 复合材料性能分析 |
3.3.1 扫描电镜分析 |
3.3.2 力学性能分析 |
3.4 影响SiO_x/LDPE 复合材料的因素 |
3.4.1 EVA 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3.4.2 分散剂种类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3.4.3 SiO_x 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3.5 正交设计分析 |
3.5.1 DSC 分析 |
3.5.2 正交分析实验的力学性能分析 |
3.5.3 体积电阻率分析 |
3.5.4 电树放电分析 |
3.5.5 介电强度分析 |
3.5.6 综合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疏水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纳米白炭黑的结构与性质 |
1.2.1 纳米白炭黑的结构 |
1.2.2 纳米白炭黑的性质 |
1.3 合成纳米白炭黑粉体的制备特点 |
1.3.1 高纯化和细微化 |
1.3.2 功能化和复合化 |
1.3.3 精细化和系列化 |
1.3.4 以性能论价和工艺技术专有化 |
1.4 纳米白炭黑的制备技术 |
1.4.1 气相法制备纳米白炭黑 |
1.4.2 液相法制备纳米白炭黑 |
1.5 纳米白炭黑的表面改性 |
1.5.1 表面改性的目的 |
1.5.2 纳米白炭黑粉体表面改性剂和改性机理 |
1.5.3 纳米白炭黑表面改性的方法 |
1.6 改性纳米白炭黑的应用 |
1.6.1 在复合涂料中的应用 |
1.6.2 在塑料中的应用 |
1.6.3 在橡胶中的应用 |
1.6.4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1.6.5 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
1.6.6 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1.7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研究工作 |
2. 沉淀法纳米白炭黑的制备 |
2.1 沉淀法制备纳米白炭黑的原理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2 实验原料 |
2.2.3 水玻璃的净化 |
2.2.4 沉淀二氧化硅合成工艺流程及示意图 |
2.2.5 产品的表征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水玻璃浓度对产品粒径及DBP吸着率的影响 |
2.3.2 反应温度对产品粒径及DBP吸着率的影响 |
2.3.3 搅拌速度对产品粒径及DBP吸着率的影响 |
2.3.4 H_2SO_4浓度对产品平均粒径及DBP吸着率的影响 |
2.3.5 分散剂用量对产品平均粒径及DBP吸着率的影响 |
2.3.6 溶剂洗涤对产品平均粒径的影响 |
2.4 沉淀白炭黑的结构表征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2.4.2 X射线衍射分析 |
2.4.3 TG分析 |
2.4.4 TEM电镜分析 |
2.5 小结 |
3. 纳米白炭黑的表面改性 |
3.1 引言 |
3.2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
3.3 硅烷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
3.4 改性工艺及硅烷偶联剂的选择 |
3.5 实验部分 |
3.5.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5.2 实验药品 |
3.5.3 工艺流程 |
3.5.4 纳米白炭黑活化指数的测定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表面活性剂(PEG6000)用量对产品粒径大小、分布及DBP吸着率的影响 |
3.6.2 硅烷偶联剂(KH570)用量对产品活化指数的影响 |
3.6.3 改性时间对产品活化指数的影响 |
3.6.4 溶液pH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3.6.5 硅烷偶联剂(KH570)加入对产品粒径大小、分布及DBP吸着率的影响 |
3.7 改性纳米白炭黑的结构表征 |
3.7.1 X射线衍射分析 |
3.7.2 TEM分析 |
3.7.3 红外光谱分析 |
3.7.4 TG分析 |
3.8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硅溶胶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硅溶胶制备方法 |
1.1 渗析法[14, 15] |
1.2 硅溶解法 |
1.3 离子交换法[20~22] |
①活性硅酸制备 |
②胶粒增长 |
③稀硅溶胶浓缩 |
1.4 酸中和可溶性硅酸盐法 |
1.5 胶溶法[27~29] |
2 特殊用途硅溶胶的制备 |
2.1 有机硅溶胶的制备[30, 31] |
2.2 大粒径硅溶胶的制备 |
2.3 含细长非晶体型SiO2粒子的硅溶胶[10, 37] |
3 硅溶胶性能测试[25, 38] |
3.1 SiO2、Na2O质量测定 |
3.2 相对粘度测定 |
3.3 胶粒粒径测定 |
4 硅溶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39, 40] |
4.1 电解质对硅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
4.2 醚等有机溶剂对硅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
4.3 碱性硅溶胶中反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 |
4.4 硅溶胶的稳定性与其浓度、粒径和温度的关系 |
5 硅溶胶的用途[41] |
6 结束语 |
四、第十届全国无机硅化合物技术与市场信息交流大会在长沙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等化学教育研究(1927-1949)[D]. 赵庆明.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2]赤泥地聚合物制备技术及耐久性试验研究[D]. 展光美.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2)
- [3]用微硅粉部分替代白炭黑作为橡胶填料的研究[D]. 梁实. 武汉工程大学, 2014(03)
- [4]硅溶胶与SiOx/LDPE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蒋耿杰.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1(05)
- [5]疏水型纳米白炭黑的制备及表征[D]. 张秋. 中北大学, 2009(11)
- [6]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7]硅溶胶用作氧漂稳定剂的性能及应用[A]. 王强,范雪荣,巩晶晶. 传化杯第七届全国染整前处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
- [8]第十二届全国无机硅化合物技术与市场信息交流大会暨产品销售恳谈会在成都召开[J]. 孙树明. 无机盐工业, 2003(06)
- [9]硅溶胶制备与应用[J]. 王自新,赵冰.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2003(05)
- [10]第十届全国无机硅化合物技术与市场信息交流大会在长沙召开[J]. 孙树明. 无机盐工业,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