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溶栓与整体护理对急性心梗预后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宋欣丽[1](2021)在《龙牙楤木总皂苷抗MIRI机制研究及中成药防治MIRI的系统评价》文中认为研究目的1.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且探讨其保护作用是否与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内质网应激有关。2.通过Meta分析方法对中成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使用中成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通过结扎左前降支30min后复灌,构建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灌胃,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组分别按50、100、200mg/(kg·d)灌胃处理。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测定大鼠心肌梗死面积,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的含量,TUNEL(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染色法观察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使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中线粒体结构和形态变化,提取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线粒体,活性氧荧光(DCFH-DA)探针法观察线粒体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生成变化、JC-1荧光探针法观察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比色法观察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形成及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活性变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法、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经典信号通路PERK-eIF2α通路中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einkinase R-like ER kinase,PERK)、p-蛋白激酶R 样内质网激酶(p-protein kinase R-like ER kinase,p-PERK)、真核起始因子 2(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eIF2α)、p-真核起始因子 2(p-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p-eIF2α)相关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PERK、eIF2α中mRNA的含量。2.临床研究:通过全面搜索并筛选数据库中自建库到2021年1月1日以来发表的关于中成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对相关结局指标利用RevMan5.3软件进行系统评价。评价指标包括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乳酸脱氢酶(LDH)等。研究结果实验研究:实验一:TTC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心肌梗死面积占总心肌面积百分比分别为:0%、72%、56%、52%、31%。其中,与sham组相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组心肌梗死面积所占比例明显增加,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提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各剂量组和I/R组相比较,从各组心肌梗死面积所占百分比可见,龙牙楤木总皂苷各组梗死面积比值均低于I/R组,并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加,心肌梗死面积所占比值逐渐降低,统计学分析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统计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中剂量组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龙牙楤木总皂苷高剂量组结果提示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TUNEL染色结果显示,从颜色上看,sham组:大部分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呈现为蓝色;I/R组:大部分心肌细胞的细胞核呈现为黄褐色;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黄褐色细胞核所占比例介于sham组和I/R组之间,但呈逐渐减少的趋势。sham组细胞凋亡很不明显,可见存在少量散在凋亡细胞;具体的凋亡细胞百分比见下表。与sham组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百分比则明显增加,阳性凋亡细胞数明显升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提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酶联免疫法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CK-MB、cTnT含量,均有所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中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高剂量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实验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sham组心肌细胞大小及形态基本规则,肌原纤维排列规则;肌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线粒体结构完整、形态规则,线粒体内脊排列密集、结构清晰。I/R组心肌细胞大小及形态有较大差异,可见萎缩及坏死肌细胞,肌原纤维排列紊乱;肌细胞内线粒体分布不均,部分聚集,线粒体大小及形态有较大差异,内脊大多模糊。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心肌细胞形态有一定差异,肌原纤维排列不规则;肌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线粒体肿胀,内脊扩张、大多结构模糊;中剂量组心肌细胞大小及形态稍不规则,细胞核呈长梭形,肌原纤维排列稍不规则;肌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线粒体结构完整、形态规则,线粒体内脊部分结构清晰、部分模糊;高剂量组心肌细胞大小及形态基本规则,肌原纤维排列规则;肌细胞内线粒体丰富,线粒体结构完整、形态规则,线粒体内脊排列密集、结构清晰。DCFH-DA探针法检测ROS水平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ROS水平均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ROS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比色法观察ATP水平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ATP水平均有所降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ATP水平呈现出逐步增高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JC-1荧光探针法观察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水平均有所降低,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水平呈现出逐步增高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比色法观察SDH活性水平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SDH活性水平均有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SDH活性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实验三: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ERK、eIF2α的表达。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而与I/R组相比较,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PERK的表达也没有明显改变,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PERK、p-eIF2α的表达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p-PERK、p-eIF2α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p-PERK、p-eIF2α表达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1,P<0.01,P<0.01)。qRT-PCR 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ERK、eIF2α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PERK、eIF2α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PERK、eIF2α表达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P<0.01,P<0.01,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 sham组相比,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的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P>0.05)。而与I/R组相比较,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PERK、eIF2α的表达也没有太大差异,统计学分析显示,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P>0.05,P>0.05,P>0.05)。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PERK的表达。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p-PERK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I/R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p-PERK表达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p-eIF2α的表达。结果显示,和sham组进行比较,I/R组、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p-eIF2α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统计分析结果显示,I/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5);与I/R组相比,随着龙牙楤木总皂苷剂量的增高,p-eIF2α表达水平呈现出逐步走低的趋势;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龙牙楤木总皂苷中、高剂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龙牙楤木总皂苷低剂量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研究:最终纳入研究96项,中文文献92篇,英文文献4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CK-MB(SMD:-1.86,95%CI:[-2.33,-1.38],I2=95%,P<0.00001);CK(SMD:-102.21,95%CI:[-129.34,-75.09],I2=100%,P<0.00001);cTnI(SMD:-0.80,95%CI:[-0.97,-0.62],I2=99%,P<0.00001),cTnT(SMD:-1.55,95%CI:[-1.8,-1.3],I2=100%,P<0.00001);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MD:-0.42,95%CI:[-0.34,-0.51],I2=45%,P<0.00001);不良事件发生率(MD:-0.28,95%CI:[-0.22,-0.36],I2=12%,P<0.00001);LVEF(SMD:-4.89,95%CI:[-3.9,-5.87],I2=86%,P<0.00001);HsCRP(SMD:-5.04,95%CI:[-6.92,-3.16],I2=99%,P<0.00001);MDA(SMD:-4.25,95%CI:[-5.22,-3.28],I2=99%,P<0.00001);SOD(SMD:-15.26,95%CI:[-10.74,-19.78],I2=99%,P<0.00001);NO(SMD:-15.26,95%CI:[-5.29,-7.51],I2=97%,P<0.00001);LDH(MD:-13.83,95%CI:[-20.31,-7.35],I2=0%,P<0.00001)。研究结论1.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肌酶漏出,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损伤心肌组织和线粒体结构,抑制SDH活性,同时降低ROS生成,减缓蛋白磷酸化,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线粒体功能障碍、抑制内质网应激的过度激活有关。龙牙楤木总皂苷的保护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发挥大鼠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最适有效剂量在200mg/(kg·d)左右。2.中成药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疗效肯定,尤其在降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效果显着,但鉴于纳入研究数量偏少、样本量较小、方法学质量偏低,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赵薇[2](2021)在《基于miR-126-5p/Bcl-2通路的稳心汤抑制大鼠心梗后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研究背景目前,我国约有2.9亿人患有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并且由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高发病率,CVD的死亡率也越来越高,是人类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由冠状动脉血流急性减少或完全中断,心肌出现持续性的缺血、缺氧,继而导致局部心肌细胞坏死,是ACS的典型表现。现阶段,心血管疾病的初级预防和治疗手段已取得重大进展,AMI后30天死亡率在过去20年中虽有所下降,然而其作为各种急性和亚急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仍然是全球疾病中的第一杀手。AMI属中医学“心痛”、“胸痹”、“真心痛”等范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次对“胸痹”进行专门论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认为“阳微阴弦”是本病的病机。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围绕AMI的中医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展开,根据现有研究和中医学认识,AMI病性以本虚标实为主,气虚、血瘀的病理状态贯穿冠心病病机始终。因此,在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治法与治则结合,AMI往往以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益气活血是其主要治法。导师以多年临床经验为研究基础,以益气活血为主要遣方原则的稳心汤是治疗AMI的有效方剂,其组成如下:黄芪15 g,党参15 g,姜黄9g,莪术9g,赤芍15g,肉桂3g,川芎10g,大黄6g,瓜蒌12g,细辛3 g,甘草6 g,其作用机制待进一步研究。miRNA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内源性的非编码RNA,通过与信使RNA(mRNA)上的互补序列相结合,阻断信息翻译成蛋白质,在心脏的发育、生理和病理等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由于miRNA的极高稳定性及在血液样本中的易检性,目前已作为生物标志物广泛应用于急性心梗、先天性心脏病、扩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同时,通过调控miRNA表达水平,可以从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炎症反应等方面发挥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miR-126-5p是miR-126家族成员之一,在冠心病心绞痛、多支病变、SYNTAX高评分患者中表达水平显着降低,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细胞中也呈现过低表达,其高水平表达能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及左室肥厚。Bcl-2基因是一种原癌基因,它具有抑制凋亡的作用,Bcl-2家族蛋白是调节细胞凋亡与自噬平衡的关键分子,是细胞凋亡线粒体途径的关键调节因素。在正常情况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Caspase)以无活性酶原形式存在于活细胞中,一旦收到凋亡诱导信号刺激时,Caspase就被激活,引发Caspase级联反应介导细胞凋亡。当心肌细胞胞浆内的Bcl-2受到各种调控的刺激后,抑制线粒体通透性转化孔的过度开放,从而降低Caspase的活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miR-126-5p作为调控心肌细胞凋亡的潜在靶点,可能与靶向调控Bcl-2表达有关。课题组前期利用稳心汤干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现稳心汤能上调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miR-126-5p和Bcl-212(Bcl-2家族成员)表达水平,与Caspase-9、Caspase-3表达呈负相关。因此,本研究拟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稳心汤对miR-126-5p/Bcl-2/Caspase-9/Caspase-3调控网络的影响,探讨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二、研究目的观察稳心汤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和 miR-126-5p/Bcl-2 通路的影响,探讨稳心汤抑制心梗后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进一步阐明益气活血理论的科学内涵。三、研究方法120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结扎术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曲美他嗪组、稳心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LAD仅穿线不结扎,各组连续灌胃给药28天。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 shortening,LVF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mension diastole,LVI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internal dimension systole,LVIDs),观察心功能水平和心脏结构变化。称取大鼠体重(Body mass,BM)和左心室质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改变,Masson染色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胶原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126-5p、Bcl-2、Caspase-9、Caspase-3 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法检测 MMP-2、MMP-9、Bcl-2、Caspase-9、Caspase-3等蛋白表达水平。四、研究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EF、LVFS明显降低(P<0.05),LVIDd、LVIDs显着增大(P<0.05);与模型组相比,盐酸曲美他嗪组和稳心汤组LVEF、LVFS显着增高(P<0.05),LVIDd、LVIDs显着降低(P<0.05);稳心汤三组间比较,稳心汤中剂量组、高剂量组LVEF显着升高,稳心汤高剂量组LVFS显着增高,稳心汤高剂量组LVIDd显着降低,稳心汤中剂量组、高剂量组LVIDs显着减小(P<0.05)。(2)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LVMI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盐酸曲美他嗪组和稳心汤组LVMI显着减小(P<0.05);稳心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LVMI均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与假手术组相比,HE染色观察到模型组心肌纤维明显断裂,散乱排列,着色深浅不一,细胞间隙增宽,盐酸曲美他嗪组和稳心汤组细胞排列较整齐,着色较均匀;Masson染色可见模型组心梗后心肌组织大量胶原沉积,与假手术组相比,CVF显着升高(P<0.05),盐酸曲美他嗪组和稳心汤组胶原沉积明显减少,CVF均降低(P<0.05);与稳心汤低剂量组相比,稳心汤中剂量组、高剂量组CVF显着降低(P<0.05)。(4)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盐酸曲美他嗪组和稳心汤组大鼠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P<0.05);稳心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三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梗后心肌组织中miR-126-5p表达显着减少(P<0.05),Bcl-2 基因表达也呈下降趋势(P<0.05),Caspase-9、Caspase-3基因表达增加(P<0.05),同时,Bcl-2蛋白表达减少(P<0.05),Caspase-9、Caspase-3、MMP-2、MMP-9蛋白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盐酸曲美他嗪组和稳心汤组心梗后心肌组织中miR-126-5p表达均显着增加(P<0.05),Bcl-2基因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Caspase-9、Caspase-3基因表达减少(P<0.05),同时,Bcl-2 蛋白表达增加(P<0.05),Caspase-9、Caspase-3、MMP-2、MMP-9蛋白表达减少(P<0.05);其中,稳心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三组间比较,稳心汤高剂量组miR-126-5p和Bcl-2基因表达显着上调(P<0.05),稳心汤组三组间Caspase-9、Caspase-3基因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稳心汤高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显着增加(P<0.05),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无显着差异(P>0.05),稳心汤高剂量组MMP-2、MMP-9蛋白表达显着减少(P<0.05)。五、研究结论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中miR-126-5p表达呈现显着降低的特征,具有益气活血作用的稳心汤能改善急性心梗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改善MMPs代谢,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26-5p表达,并调控其下游凋亡通路Bcl-2/Caspase-9/Caspase-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焦文静[3](2020)在《转诊医院滞留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救治效率及预后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探究STIMI患者转诊医院入门到出门(door-in to door-out,DIDO)不同时间段对各救治时间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7年7月1日至2019年3月10日经转诊医院转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行急诊PCI术并符合入选标准的STEMI(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444例。根据DIDO时间分为≤30min组(262例)和>30min组(182例),记录并分析胸痛救治医疗体系中主要救治时间节点、患者住院期间的心肌损伤生物标志物、心肌灌注及心脏超声等数据,通过对患者的电话随访、门诊复查及再入院等方式追踪记录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统计患者在院及随访期间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MACCE)发生率及死亡率。对STEMI患者出院后1年MACCE发生率及术后1年病死率进行相关影响分析,以及对STEMI患者出院后2.5年无MACCE生存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2.5年累计病死率进行预测分析。[结 果]1.DIDO 时间≤30 min 组与 DIDO 时间>30min 组的 FMC2B(First medical contact-to-Balloon,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154(121,253)比201.5(141,302)min,P<0.05)],时间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IDO时间≤30min组患者相应的D2B(Door-to-Balloon,入门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67(26.75,114)比 68(28,121)min,P=0.328014)]与 DIDO 时间>30min 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与DIDO时间>30min组相比,DIDO时间≤30min组术后12小时BNP、CKMB(creatine kinase-MB,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CTnI(cardiac troponin I,心肌肌钙蛋白I)峰值显着偏低,术后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死溶栓)血流3级率比例明显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IDO 时间≤30min 组,比 DIDO>30min 组,CTFC(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校正TIMI血流帧数)值显着偏低[25(25,26)比27(26,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IDO时间≤30min组对比DIDO时间>30min组的CTFC≤28达标率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9.85%比59.34,P<0.05);DIDO时间≤30min组患者术后1周LVEF(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数值高于 DIDO 时间>30min 组、术后 1 周 LVEDD(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dimension,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数值低于DIDO时间>30min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IDO时间≤30min组患者术后1年LVEF均数值明显高于DIDO时间>30min但未表现出统计学意义及DIDO时间≤30min组比DIDO时间>30min组术后1年后LVEDD均数值降低趋势明显但两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DIDO≤30min与DIDO>30min相比ST段无回落(STR<30%)占该组总数的比例更低但两组间STR(ST-segment resolution,ST段回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IDO时间≤30min组与DIDO>30min组术后院内死亡率[1.5%比2.1%,P=0.057]、术后30天病死率[4.2%比5.5%,P=0.052]均有所下降但两组间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DIDO时间≤30min组患者1年病死率[2.3%比8.2%,P=0.004]和出院后 1 年 MACCE(Major adverse cardiac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事件发生率[7.6%比17.0%,P=0.002]显着低于DIDO时间>30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IDO时间≤30min组术后2.5年累计病死率显着低于DIDO时间>30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00%比12.0%,P=0.016);DIDO时间>30min组术后2.5年无MACCE生存率显着低于DIDO时间≤30mi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8.9%比86.0%,P=0.002)。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IDO时间>30min是STEMI患者术后1年病死率及出院后1年MACCE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4.084,95%CI1.487-11.217,P=0.006);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IDO时间>30min是STEMI患者PCI术后2.5年累计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0.425,95%CI 0.250-0.723,P=0.002);Cox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校正基线资料等混杂因素后显示,DIDO时间>30min是STEMI患者PCI术后2.5年累计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2.507,95%CI 1.282-3.911,P=0.024)。Cox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IDO时间>30min是患者出院后2.5年MACCE累计发生率的独立危险因素(HR=1.433,95%CI0.893-2.298,P=0.013);4.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校正基线资料等混杂因素后发现,DIDO时间>30min 组是killip≥Ⅱ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3.454,95%CI 2.25-5.40,P=0.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基线资料等混杂因素后,DIDO时间>30min 是 STEMI 患者 CTFC>28 的独立预测因素(OR=0.106,95%CI 0.05-0.21,P=0.001);[结论]1.当DIDO时间缩短,相应FMC2B时间、S2B时间也会相应缩短。在患者自行或经救护车转运首次就诊于转诊医院即不具备直接PCI能力医院需转运至PCI医院中DIDO属于FMC2B的重要组成部分。2.DIDO时间≤30min可有效降低STEMI患者心肌组织灌注不良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STEMI患者缺血时间延迟可导致心肌坏死面积大、微循环障碍及心功能不良3.DIDO时间≤3 0min可降低出院后MACCE发生率及出院后患者病死率。4.DIDO时间>30min组是killip≥Ⅱ级率及CTFC>28的独立危险因素
孙月秀[4](2011)在《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急性心梗患者在溶栓治疗中的护理。方法对本组患者在溶栓治疗过程的护理观察。结果 48例患者在预定治疗计划中得到康复。结论在心梗溶栓治疗中,溶栓越早效果越好;同时,积极有效的护理是成功的关键,也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一项重要工作,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贾学芝[5](2002)在《早期溶栓与整体护理对急性心梗预后的观察》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早期溶栓加整体护理治疗对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42例患者根据梗塞发生时间与给予整体护理与否,分成A、B、C、D组,分别给予溶栓治疗及整体护理。[结果]A组与B、C、D组,B组与D组、C组与D组分别相比再通率,半年内并发症发生例数与次数均差异有显着性,且死亡率差别亦明显,而B组与C组相比,再通率、半年内并发症发生例数与次数则无显着性差异。[结论]早期溶栓加整体护理可提高溶栓再通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王召义[6](2020)在《对胸痛中心建设下STEMI管理的质量控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胸痛中心认证对STEMI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同时为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痛中心下一步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收集2016年3月至2017年7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且发病在12小时以内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280例。以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痛中心认证日期2016年11月为分组时间点,将符合纳入标准的STEMI患者分为认证前组(n=104)和认证后组(n=176)。通过对一般基线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等)、BNP、LEVF、入院途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冠脉造影结果、住院期间药物使用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以及D2B、FMC2B、S2B等相关时间节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入院方式及首次医疗接触方式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证后患者的S2FMC时间、S2B时间较认证前有所下降,ECG远程传输比例较认证前有所增加,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证后患者的STEMI确诊至双抗药物服用时间、直达导管室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证后患者的FMC2ECG时间(Z=-5.631,P<0.001)、首份ECG确诊时间(Z=-3.562,P<0.001)、D2B时间(Z=-3.310,P=0.001)、FMC2B时间(Z=-2.124,P<0.005)、DIDO时间(Z=-2.421,P<0.005)、导管室激活时间(Z=-2.877,P<0.005)较认证前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居住地点、医保支付方式、住院期间药物使用情况、自动出院比例、检查检验指标、冠脉造影结果、MACE发生率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认证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较认证前减少(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痛中心认证所推动的胸痛中心规范化建设能够较好的提高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效率,缩短了患者的缺血再灌注时间,使更多的STEMI患者能够在指南推荐的时间内完成首次医疗接触后的早期诊疗工作,同时还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张钦钦[7](2020)在《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所患疾病的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的认知水平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基于知信行模式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案,比较常规健康教育与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以期为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知识宣教和心脏康复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1.根据成组设计中两样本均数比较的样本含量估算,确定每组所需研究对象为45例,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自2019年2月至5月在河南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抽取的信封中的数字,单数为对照组,双数为干预组。最终纳入对照组41例、干预组43例患者。2.两组患者在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治疗病情稳定后,采用本研究所需量表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生活质量水平、心理状态等,干预组采取以知信行模式为依据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方案进行指导,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及康复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疾病知信行水平、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健康行为的改善效果。4.观察指标:量表评价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急性心肌梗死知信行水平评估量表得分、生活质量SF-36量表得分、广泛性焦虑量表-7项(GAD-7)和健康问卷-9项(PHQ-9)量表得分;实验室数据指标: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值、LDL-C值、血压值、LVEF值;健康行为指标: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吸烟情况;5.采取EXCEL数据表格录入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所用统计方法有:统计描述,卡方检验(x2)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两组患者干预前年龄、民族、性别、居住地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个数及工作情况、家庭收入等一般人口学资料和既往病史、冠脉病变情况、置入支架个数等疾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知信行水平评估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效应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110.473,P<0.05)。3.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SF-36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SF-36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效应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25.797,P<0.05)。干预组患者尤其在生理功能、总体健康、活力、心理健康这四个维度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4.干预前两组患者GAD-7、PHQ-9量表得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量表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值、LDL-C值、LVEF值、吸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患者空腹血糖值、LDL-C值、LVEF值、吸烟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后6个月血压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干预后1个月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长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干预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效应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23.852,P<0.05)。结论1.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效果良好,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树立健康的信念和态度,降低疾病的危险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经过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患者的空腹血糖值、LDL-C值、LVEF值、血压情况控制良好,吸烟情况得到改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轻,SF-36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提高。3.急性心肌梗死知信行量表可以作为衡量患者术后健康教育、疾病认知、行为改善的评价指标。
蔡婷婷[8](2020)在《西藏高原地区3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分层及近期转归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了解西藏高原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分层及住院期间转归相关性危险因素,进一步改善STEMI患者近期预后,为本地区STEMI患者风险评分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1.研究对象: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连续收集2013年10月至2018年12月来自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STEMI患者。2.资料收集:详细录入所有纳入患者的个人信息、临床表现、既往史、血常规、血生化、心肌标志物、心电图、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心血管不良事件(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再梗、院内死亡事件、机械并发症)、治疗措施(包括血运重建、非血运重建)及危险分层评分情况。3.危险分层: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包括8个变量,分值0-3分为低危,4-6分为中危,≥7分为高危)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注册(GRACE,包括6个变量,分值49-125分为低危,126-154分为中危,≥155分为高危)评分、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AMI-STEMI,包括7个变量,共14分)评分。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二分类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两个连续变量不符合双变量正态分布其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STEMI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分析:(1)社会人口学分布:西藏高原地区STEMI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56.0±12.3岁,民族划分中藏族212(70.7%)例,汉族86(28.7%)例。藏族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59.0±11.6岁,汉族患者发病平均年龄为48.5±10.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年龄分布上藏族患者老年(50.5%)发病较青年(12.7%)、中年(36.8%)多见,而汉族患者中年(51.2%)发病较青年(36.0%)、老年(12.8%)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临床表现:西藏高原地区STEMI患者临床表现中具有胸痛表现有271(90.3%)例,无胸痛表现者有29(9.7%)例。藏、汉两族STEMI患者临床表现构成比相似,其中具有胸痛(90.6%VS 89.5%)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各个临床表现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危险因素:西藏高原地区STEMI患者既往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71.0%)最多见,其次为吸烟史(65.7%)、高血压史(50.0%)、高尿酸血症(41.3%)。藏、汉两族STEMI患者既往合并高血压史(55.2%VS 37.2%)、高尿酸血症(36.8%VS 53.3%)、高原红细胞增多症(6.6%VS 20.9%)、及入院时发生心力衰竭(48.65%VS 26.7%)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心肌梗死部位:藏、汉两族STEMI患者均以前壁(包括广泛前壁、前间壁、前壁)梗死(53.8%VS 46.5%)多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发生MACE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男性(OR=0.373,95%CI:0.153-0.910)、外周血氧饱和度(OR=0.947,95%CI:0.904-0.993)、血运重建治疗(OR=0.619,95%CI:0.475-0.807)是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而KillipⅡ-Ⅳ级(OR=1.326,95%CI:1.010-1.741)、高尿酸血症(OR=1.810,95%CI:1.056-3.103)是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血红蛋白水平(Hb)对冠脉病变的影响:男性STEMI患者不同Hb水平对受累冠脉血管支数即单支(49.1%VS 44.0%VS 64.7%)、双支(30.9%VS27.5%VS 35.3%)三支(16.4%VS 19.8%VS 0.0%)及受累部位即左前降支(63.6%VS 71.4%VS 58.5%)、左回旋支(36.4%VS 27.4%VS 23.5%)、左主干(0.0%VS 3.3%VS 0.0%)右冠脉(58.2%VS48.4%VS 29.4%)影响无直接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不同Hb水平对受累冠脉血管支数即单支(50.0%VS 62.5%VS 100.0%)、双支(25.0%VS 12.5%VS 0.0%)三支(25.5%VS 12.5%VS 0.0%)及受累部位即左前降支(91.7%VS 62.5%VS 0.0%)、左回旋支(41.7%VS 25.0%VS 0.0%)、左主干(0.0%VS 12.5%VS 0.0%)右冠脉(41.7%VS 25.0%VS 100.0%)影响亦无直接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风险评分:TIMI评分和GRACE评分在STEMI患者早期危险分层中MACE事件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AMI-STEMI分数值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0.939)。三种风险评分中CAMI-STEMI评分(OR为1.175,95%CI:1.002-1.379,P=0.048)对STEMI患者近期MACE的发生具有更高的预测价值。结论1.西藏高原地区藏族STEMI患者以老年发病多见,而汉族STEMI患者以中年发病多主。两族STEMI患者均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2.藏族STEMI患者合并高血压史多见,并更容易并发心力衰竭;而汉族STEMI患者合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及高尿酸血症多见。3.男性、入院时较高外周血氧饱和度、血运重建治疗是STEMI患者近期发生MACE的保护因素,而KillipⅡ-Ⅳ级、高尿酸血症是STEMI患者近期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4.西藏高原地区STEMI患者心肌梗死部位以前壁(包含广泛前壁、前壁、前间壁)多见,冠脉血管受累情况以单支病变及左前降支受累多见,而不同Hb水平与冠脉病变特点暂未发现有直接相关性。5.对于具有实施PCI能力的医疗机构采用CAMI评分对STEMI患者近期MACE发生预测价值更高。
宋宁[9](2020)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基因多态性及表达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在人群遗传流行病学水平,探索MALAT1基因多态性(rs3200401,rs4102217,rs60023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发病和心肌缺血损伤标记物的关联性。(2)分析lnc RNA MALAT1在ACS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中的作用,评判lnc RNA MALAT1作为潜在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在急性心肌缺血损伤中的临床价值及意义。(3)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探索lnc RNA MALAT1参与ACS血管内皮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SNPscanTM多重SNP分型技术对MALAT1基因三个SNP位点(rs3200401,rs4102217,rs600231)进行基因型鉴定。同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连续纳入929例ACS患者与1053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ACS发病的关联性。(2)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159例ACS患者和148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实验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入院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lnc RNA MALAT1的表达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中lnc RNA MALAT1表达水平对ACS的诊断效能,利用Kaplan-Meier曲线探讨不同lnc RNA MALAT1表达水平对院外随访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情况,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生存率的比较。(3)采用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CD31抗体表达以鉴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的纯度;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和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建立氧化应激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模型,q RT-PCR检测lnc RNA MALAT1的表达。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及RNA免疫沉淀实验(RNA-immunoprecipitation,RIP)确定lnc RNA MALAT1与hsa-mi R-205-5p之间的结合;利用核质分离实验检测lnc RNA MALAT1在细胞中的定位;利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romatin-immunoprecipitation,Ch IP)等实验探索lnc RNA MALAT1、hsa-mi R-205-5p及转录因子E2F1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同时,采用过表达和敲低实验、q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基因及凋亡相关蛋白(抗凋亡蛋白Bcl-2、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结果:(1)(1)对照组人群中MALAT1基因rs600231位点三种基因型AA、AG、GG的分布频率分别为:412(39.1%)、486(46.2%)、155(14.7%),ACS患者中三种基因型AA、AG、GG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14(33.8%)、469(50.5%)、146(15.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MALAT1基因rs600231位点显性模型(AG+GG vs.AA)在ACS组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66.2%vs.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人群中MALAT1基因rs600231位点两种等位基因A和G的分布频率分别:1310(62.2%)和796(37.8%),ACS患者中两种等位基因A和G的分布频率分别:1097(59.0%)和761(41.0%),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ACS组(41.0%)高于对照组(3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排除混杂因素影响后,MALAT1基因rs600231位点显性模型(AG+GG vs.AA)与ACS的发病存在相关性,是ACS发病的危险因素(OR=1.267,95%CI 1.024-1.567,P=0.030)。(5)与不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相比,携带rs600231位点AG+GG基因型在合并糖尿病组的ACS患者中比例显着升高(72.0%vs.6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ACS中,携带rs600231位点AG+GG基因型的患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A基因型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1)ACS组lnc RNA MALAT1的整体表达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在纳入的ACS人群中,包括113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32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1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结果可见,与对照组相比,STEMI组MALAT1的表达水平最高2.14(0.40-5.88)vs.0.69(0.18-1.72),其次为NSTEMI 1.86(0.53-4.25)vs.0.69(0.18-1.7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排除混杂因素影响后,lnc RNA MALAT1与ACS的发病存在相关性,是ACS发病的危险因素(OR=1.193,95%CI 1.037-1.372,P<0.05)。(3)lnc RNA MALAT1水平检测ACS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64(95%CI 0.60-0.72),最佳切点值选择0.816,该切点值具有70.0%的灵敏度和58.0%的特异度。(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lnc RNA MALAT1高水平组ACS患者院外MACE事件的发生率高于lnc RNA MALAT1低水平组(P<0.05)。(3)(1)本实验中确定的最佳的氧化应激所致血管内皮损伤模型条件:H2O2浓度400umol/L,诱导12h。(2)氧化应激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中,HUVEC中lnc RNA MALAT1表达水平升高,hsa-mi R-205-5p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ALAT1-WT1+mi R-205mimic组与MALAT1-WT1+mi R-NC相比,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海肾荧光素酶(rellina luciferase)(Luc/Rluc)荧光校正值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敲低lnc RNA MALAT1,Bcl-2水平升高,Bax水平降低;过表达lnc RNA MALAT1的效应正好相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过表达mi R-205时,Bcl-2水平升高,Bax水平降低;敲低mi R-205的效应正好相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敲低lnc RNA MALAT1实验中,与sh-NC相比,sh-MALAT1-1组mi R-205的表达水平升高,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在HUVEC中,细胞核提取液中MALAT1的表达量占92.7%,细胞质提取液中MALAT1的表达量占7.3%。(8)Ch IP实验提示转录因子E2F1可能通过与MIR205基因的上游1-500bp左右的区域(即MIR-205-2)有结合;(9)敲低或过表达转录因子E2F1,mi R-205的表达呈现负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作用方向与lnc RNA MALAT1的调控方向一致。但当敲低或过表达lnc RNA MALAT1时,转录因子E2F1的表达变化在不同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RIP实验中确定转录因子E2F1与lnc RNA MALAT1有结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敲低lnc RNA MALAT1,明显降低了转录因子E2F1与MIR-205-2的结合,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我们发现MALAT1基因rs600231位点的基因型、显性模型和G等位基因在ACS组中的分布频率显着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预示着MALAT1基因rs600231位点可能是ACS发病的易感基因。rs600231位点显性模型(AG+GG vs.AA)与ACS的发生发展具有关联性,AG+GG基因型在合并糖尿病组的ACS患者中比例显着升高,携带AG+GG基因型患者心肌损伤标记物(CK、CK-MB)的水平显着高于AA基因型患者。(2)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我们发现与健康对照组相比,lnc RNA MALAT1在ACS患者中表达水平整体呈上调趋势,是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ACS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的生物标记物。(3)在氧化应激所致的血管内皮损伤模型中,lnc RNA MALAT1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不仅在细胞质中能够作为“海绵分子”吸附mi R-205对细胞凋亡发挥调节作用;也能在细胞核中与转录因子E2F1结合,在转录水平影响mi R-205对细胞凋亡的作用。
李萱,张可丽,曹柳,于海胜,方义湖[10](2019)在《病理尸检在高职高专病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病理尸检在高职高专临床专业病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某校2018级大专临床专业入学学生随机分成的两个班级,分别设为实验班(将病理尸检融入实践教学)与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课程结束后采用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实验班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均优于对照班,有显着性差异(P<0.01);实验班绝大多数学生对将病理尸检运用于实践教学持肯定态度,尤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及团队协作能力,增强他们在医疗过程中的法律意识。结论:病理尸检运用于高职高专临床专业病理实践教学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实验教学。
二、早期溶栓与整体护理对急性心梗预后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期溶栓与整体护理对急性心梗预后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龙牙楤木总皂苷抗MIRI机制研究及中成药防治MIRI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上篇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内质网应激 |
(一) 内质网应激的主要路径 |
(二) 内质网应激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
(一) 线粒体形态动力学异常 |
(二) 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 |
(三) 活性氧产生过量 |
(四) 钙稳态异常 |
(五) 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
1.中药复方汤剂 |
2.中成药 |
3.中药单体及有效成分 |
4.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下篇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一 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实验器材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二 基于线粒体功能障碍探讨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主要仪器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三 基于内质网应激探讨龙牙楤木总皂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1 主要实验材料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小结 |
讨论 |
1 研究的临床意义 |
2 龙牙楤木总皂苷抗MIRI的研究基础 |
3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选择 |
4 研究结果分析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 中成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系统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基于miR-126-5p/Bcl-2通路的稳心汤抑制大鼠心梗后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简表 |
综述一: 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认识 |
2 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候特征 |
3 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心梗的现代医学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miRNAs调控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
1 miRNA概述及生物学功能 |
2 miRNA作为急性心梗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3 miRNA参与急性心梗的病理进程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1.5 器械及耗材准备 |
1.6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 方法 |
2.1 模型制备 |
2.2 分组及给药 |
2.3 取材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
3.2 造模结果 |
3.3 超声心动图 |
3.4 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质量 |
3.5 各组大鼠病理切片染色情况 |
3.6 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的表达情况 |
3.7 各组大鼠梗死后心肌组织中miR-126-5p、Bcl-2、Caspase-9/3表达水平 |
3.8 各组大鼠梗死后心肌组织中MMP-2/9、Caspase-9/3、Bcl-2蛋白表达水平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转诊医院滞留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救治效率及预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外对胸痛中心及区域协同体系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策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对胸痛中心建设下STEMI管理的质量控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展望 |
6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名词对照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急性心肌梗死的流行病学现状 |
1.1.2 心脏康复的现状 |
1.1.3 健康教育在冠心病康复中的应用现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操作性定义与理论依据 |
1.3.1 操作性定义 |
1.3.2 知信行理论 |
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1 研究对象 |
2.1.1 样本量计算 |
2.1.2 研究对象 |
2.1.3 纳排标准 |
2.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2.2.1 干预组 |
2.2.2 对照组 |
2.3 干预评价指标及资料收集方法 |
2.3.1 量表评价指标 |
2.3.2 实验室评价指标 |
2.3.3 健康行为评价指标 |
2.3.4 资料收集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2.4.1 研究设计阶段 |
2.4.2 研究实施阶段 |
2.4.3 调查结束 |
2.5 伦理原则 |
2.5.1 知情同意原则 |
2.5.2 不伤害原则 |
2.5.3 保密原则 |
2.6 统计学处理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两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疾病资料比较 |
3.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F-36的得分比较 |
3.2.1 干预前得分比较 |
3.2.2 干预后得分比较 |
3.2.3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3.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知信行水平量表的得分比较 |
3.3.1 干预前得分比较 |
3.3.2 干预后得分比较 |
3.3.3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 |
3.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得分比较 |
3.4.1 干预前得分比较 |
3.4.2 干预后得分比较 |
3.4.3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 |
3.5 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值、LDL-C值、LVEF值的比较 |
3.5.1 组间比较 |
3.5.2 组内比较 |
3.6 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长度的比较 |
3.6.1 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比较 |
3.6.2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
3.7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血压情况改变的比较 |
3.8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抽烟人数情况改变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的生活质量 |
4.2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
4.3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PCI术后焦虑、抑郁的情绪 |
4.4 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PCI术后健康状况 |
4.5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4.6 今后的研究方向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A 知情同意书 |
附录B 一般人口学资料 |
附录C 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 |
附录D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知信行水平评估量表 |
附录E 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 |
附录F 患者健康问卷-9项量表(PHQ-9) |
附录G 患者疾病资料(医护人员填写) |
致谢 |
论文发表及课题基金申请情况 |
(8)西藏高原地区3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分层及近期转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资料收集 |
2.1 一般资料 |
2.2 辅助检查 |
3.分类及诊断标准 |
3.1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
3.2 血脂异常 |
3.3 高尿酸血症 |
3.4 高同型半胱氨酸 |
3.5 心肌梗死部位 |
3.6 三种风险评分工具 |
3.6.1 CAMI-STEMI评分 |
3.6.2 TIMI评分 |
3.6.3 GRACE评分 |
3.7 事件及定义 |
4.研究分组 |
4.1 高原地区不同民族STEMI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4.2 住院期间STEMI患者转归分组 |
4.3 不同性别血红蛋白浓度与冠脉病变相关性分析 |
4.4 不同风险评分工具危险分层分组 |
5.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西藏高原地区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
1.1 社会人口学分布特点 |
1.2 临床表现特点 |
1.3 危险因素特点 |
1.4 心肌梗死部位特点 |
2.西藏高原地区STEMI患者近期发生MACE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2.1 单因素分析 |
2.2 多因素分析 |
3.西藏高原地区不同性别STEMI患者Hb水平与冠脉血管病变相关性分析 |
4.入院时不同风险评分工具对高原STEMI患者MACE发生的预测价值比较 |
4.1 GRACE风险评分与MACE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
4.2 TIMI风险评分与MACE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
4.3 CAMI-STEMI风险评分与MACE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
4.4 三种评分工具对高原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1.STEMI患者发病年龄与性别特点分析 |
2.临床症状特点分析 |
3.冠脉血管及梗死部位相关性分析 |
4.危险因素及其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性分析 |
5.不同评分工具对预测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相关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转归相关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基因多态性及表达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MALAT1 基因多态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联性研究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3 内容与方法 |
1.4 统计分析 |
1.5 质量控制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lncRNA MALAT1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3 内容与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1.5 质量控制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lncRNA MALAT1 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研究 |
1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1 实验内容 |
1.2 实验方法 |
1.3 统计学处理 |
1.4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长链非编码 RNA MALAT1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10)病理尸检在高职高专病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实验班 |
1.2.2 对照班 |
1.3 学习效果评价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2.1 客观评价 |
2.2 主观评价 |
3 讨论 |
3.1 拥有丰富病理尸检资料及有经验的教师是进行教学改革的必要条件 |
3.2 病理尸检应用于病理学实践教学可激发学生对病理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
四、早期溶栓与整体护理对急性心梗预后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龙牙楤木总皂苷抗MIRI机制研究及中成药防治MIRI的系统评价[D]. 宋欣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基于miR-126-5p/Bcl-2通路的稳心汤抑制大鼠心梗后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 赵薇.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转诊医院滞留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救治效率及预后影响[D]. 焦文静.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4]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护理体会[J]. 孙月秀. 哈尔滨医药, 2011(06)
- [5]早期溶栓与整体护理对急性心梗预后的观察[J]. 贾学芝. 职业与健康, 2002(01)
- [6]对胸痛中心建设下STEMI管理的质量控制分析[D]. 王召义. 遵义医科大学, 2020(12)
- [7]基于知信行模式的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康复的效果评价[D]. 张钦钦. 河南大学, 2020(02)
- [8]西藏高原地区3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危险分层及近期转归分析[D]. 蔡婷婷. 西藏大学, 2020(02)
- [9]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基因多态性及表达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D]. 宋宁.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2)
- [10]病理尸检在高职高专病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 李萱,张可丽,曹柳,于海胜,方义湖.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