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众:给2003留下一个谜(论文文献综述)
丁雨莲[1](2015)在《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皖南宏村与合肥大圩案例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气候变暖是目前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以C0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被认为是致使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自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等人类经济活动排放出大量CO2,人类的旅游活动对此负有责任。以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在中国发展迅速,“到乡村去旅游”已是现代大众旅游的主题之一,乡村旅游地成为人们外出旅行的重要空间。围绕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乡村旅游地诸多碳源排放C02,而另一方面需要关注到的是,乡村自然环境与乡村农业景观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碳汇资源,发挥着生态服务功能,碳源碳汇双重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相关问题有待探究。论文在梳理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基于碳中和视角,探讨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及碳补偿机制,并以皖南宏村和合肥大圩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寻找传统村落型与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实现途径。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阐释文章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明晰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交待研究的具体方法,厘清研究的技术路线,总体上解释清楚了论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本章首先对碳源与碳排放、碳汇与碳吸收、低碳与碳中和、碳收支与净碳排放、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地等关键概念进行辨析;总结梳理旅游业碳排放估算、旅游业碳减排、碳中和目的地及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国内外研究文献,为研究夯实理论基础;最后逐一阐述支撑本文的生态文明理论、低碳经济理论与碳足迹理论,为研究寻求理论依据。既把握了乡村旅游地低碳碳中和的研究趋势,也明确了论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视角。第三章,碳中和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系统解构。本章中,引入系统理论,分析认为乡村旅游地系统是一个多元综合系统,构成要素众多,自然与社会要素共存,进而从碳源碳汇视角重新解构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乡村旅游地碳源分为自然与人为两个部分,自然碳源由植被、土壤呼吸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生物过程,人为碳源由旅游活动开展而引发,也即成为本文中碳排放的估算对象。乡村旅游地自然生态系统要素与陆地生态系统要素具有较大的耦合关系,根据陆地生境特点和植物群落类型,整理出乡村旅游地的碳汇资源,主要包括乡村农业生态系统、乡村林地生态系统、乡村湿地生态系统与乡村草地生态系统。明晰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为净碳排放估算奠立基础。第四章,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与方法。碳排放与碳吸收是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的两端。本章中,首先建立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并辨析与明确时空两维的系统边界,厘清乡村旅游地旅游碳源、农业碳源与社区碳源的估算清单。全面梳理已有的社会经济领域碳排放估算方法与陆地生活系统碳汇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集成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与碳吸收估算方法,选取出相关估算系数。理论上,建立了完善的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体系,实践中,为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提供有效抓手。第五章,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与补偿机制研究。本章中整理国内外不同层面(国家、城市、场馆及活动)碳中和实践经验,以期对探求乡村旅游地碳补偿提供有益的启示。根据前文分析,提出乡村旅游地“自然-社会”二元碳循环过程,采用净碳排放指标,构建出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概念模型,为评估乡村旅游地实现碳中和提供简明思路。乡村旅游地碳补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靠政府、企业、社区及游客的共同努力,而各自承担的角色又应是不同的。最后从规划、管理、市场和技术等方面探索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实现机制。第六章,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本章中,基于前文构建的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理论体系及估算方法,以皖南古村落宏村为例,结合案例地实际,选取宏村风景区碳排放估算的优良指标体系,根据宏村土地利用现状,析出其中具有碳吸收功能的碳汇土地利用类型,估算出宏村风景区2012年净碳排放。净碳排放的估算旨在为寻找碳补偿路径提供依据,分析发现:旅行交通是广义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碳排放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此外食宿及社区居民能耗、固体废弃物处置是其另外的碳排放主要组分,由此析出宏村风景区减排的主要空间,并提出相应的减碳路径;在增汇方面,通过碳汇结构的分析,提出针对宏村风景区的护汇与增汇的路径。最后,根据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的特征,提出供其借鉴的碳补偿措施。第七章,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本章中,以合肥大圩农业园区为例,通过选取出园区碳排放估算的优良指标体系以及土地利用现状,估算出园区2012年净碳排放。深入研究发现,旅行交通依然是最重要组分,其次是固体废弃物处置,再次才是食宿休闲能耗,与传统村落型有差异。在碳汇方面,园区碳汇土地资源分布相对均衡,土地碳吸收结构构成多样,因此,应着力于通过人为管理手段去提高碳汇水平。最后,根据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的特征,提出供其借鉴的碳补偿措施。第八章,结论与讨论。本章总结了研究获得的结论,提炼出论文的创新点,并阐释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通过以上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的创新之处:(1)从碳源碳汇的角度重新解构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形成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指标体系,明确乡村旅游地系统中的碳汇价值,并建立了适合两种类型(传统村落型、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的优良指标体系,为实际估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创新。(2)在碳源碳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兼顾“源”“汇”两端的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集成估算方法;运用净碳排放指标,构建的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是评估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平衡的重要且简明的指标,也为其它类型旅游目的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体系研究与碳中和旅游目的地建设提供启迪。(3)从源汇两端寻找乡村旅游地碳补偿途径,其中从“增汇”的视角,提出通过乡村四旁绿化、农田林网规划、乡村立体绿化等营造乡村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以及通过合理耕作、科学灌溉等人为管理措施区增进乡村旅游吸引物碳汇效应,为乡村旅游地碳中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王田竹格[2](2014)在《关联理论指导下小说翻译的风格再现 ——以《风流才子》英译汉为例》文中认为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由于作者的教育背景、个性、生活经历等因素的不同,写出的小说也会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文体风格。比如海明威的小说风格以简洁着称、马克·吐温的小说风格不乏幽默、弗吉尼亚·伍尔芙擅长意识流风格小说等等。因而,在小说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到小说风格的问题。作为文学体裁的小说,其文体风格可谓是灵魂,是作品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小说翻译作品读起来只知其义、不知其味,丧失了原文文体风格,那么该翻译作品便失去了灵魂,是不成功的。但由于语言、文化、时空等差异,小说翻译的风格再现问题需要译者下一番功夫才能解决。如何使小说翻译,在具有可读性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再现风格,这个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关联理论的直接翻译概念对于小说翻译的风格再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关联理论的直接翻译概念,讲求在翻译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的交际线索,实现最佳关联,使译入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尽量与原文读者保持一致,以此再现原文文体风格。本论文将以此概念为指导,以《风流才子》的节选翻译为研究材料,通过对译文例句的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一系列解决途径,以此为小说翻译的风格再现提出启示。笔者通过查阅书籍和论文,借鉴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在关联理论的指导下,归纳出如下解决途径:一、语义选择准确。二、句法特征尽量一致。三、语体色彩不变。四、感情色彩不变。五、修辞的灵活处理。六、文化元素不丢失。在具体的小说翻译实践中,译者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关联理论的直接翻译概念予以适当地运用,并发现更多的风格再现途径。
郭磊[3](2013)在《救赎之道:T.S.艾略特诗歌中的创伤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T.S.艾略特开创了一代诗风,其对当时影响之大甚至被评论者冠以“艾略特时代”的称呼。艾略特在抒写自己的同时,也抒写了一个时代。而他最为读者熟知的作品恐怕非《荒原》一诗莫属,在这首里程碑似的长诗里,诗人为众生量身刻画出一个真实而又恐怖的荒原背景。荒原上的芸芸众生如同行尸走肉,过着欲孽横流、生不如死的生活。究其根源,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文学发轫的时刻适逢变革当道、创伤横行,各种矛盾危机加速了现代社会的衰退与混乱。“荒原”也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其深层原因是各种创伤合力的结果。当然,艾略特的“荒原”可能并非与历史的某一时刻对等,但把该景象放进某个特定时期考察有助于形成对整个人类历史的透视,从而融入普遍性与永恒性的元素。作为一种复杂的心理病症和文化现象,创伤几乎贯穿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从古希腊的悲剧刻画到近代的悲观主义哲学映出的都是人类共同的创伤情愫。从天灾到人祸,人类无时无刻不在创伤的恐惧中生存。“创伤”在希腊语中意为身体上的“伤口”,近现代心理学家则更多地赋予其文化方面的蕴意,创伤一词的文化释义由此诞生。两次空前的世界大战让更多的人对创伤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创伤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被一批学者拉卡普拉(Dominick LaCapra)、卡露丝(Cathy Caruth)等理论家进一步阐发,并应用到了文化理论与文学研究上。作为一种新的知识话语和研究范式,创伤的研究领域正在被学者们急剧扩展。根据创伤理论,创伤影响创伤主体的并不是创伤事件本身,而是主体在遭遇创伤后的反应。由于在发生的瞬间伤并没有被充分领会,创伤因此作为一种萦绕不去的魅影在发挥作用。这种魅影式的影响不仅持续地重返侵袭创伤主体,而且只有在延迟的重复中才能被真正经历。但创伤主体倾向于将痛苦的经验深藏于潜意识的深处,因此创伤主体会选择规避创伤,然而,隐藏或者规避创伤并没有为创伤主体带来他们所期望的效果,反而更加彰显出创伤对他们的影响。只有在一次次重返的创伤中面对真相,勇敢地审视记忆并升华主体的认知,创伤主体才有可能克服创伤,从而走向最终的救赎。本文以现代主义诗人T.S.艾略特的诗歌作品为立足点,运用创伤研究的理论,分析诗人艾略特作品中呈现的众多创伤刻画,探讨“荒原”形成的具体原因以及诗人救赎的路径。正文部分主要针对艾略特的诗歌作品进行了考察,并结合了他本人的批评论文与众多艾略特学者的贡献。全文共分六部分,具体如下:在引言部分,笔者首先介绍了该选题的缘起,然后解释了本文涉及的一些概念,如创伤,并对T.S.艾略特与创伤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大致分类。第一章主要将T.S.艾略特作品中出现的各种创伤类型进行细致分类。笔者认为艾略特作品中的创伤类型可以分为个体性创伤与群体性创伤两大类。个体性创伤具体表现为生命的创伤与身体的创伤,而群体性创伤表现为男性的创伤和知识分子的创伤。生命的创伤主要是指在受近现代悲观哲学的影响,现代主义文学同样把生命视作苦难的一个近义词。面对着一个无法把握的世界,人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艾略特作品中有众多人物过着行尸走肉、生不如死的生活。身体的伤口是创伤一词的最初涵义,这样的创伤也大量分布在了艾略特的作品中,身体所遭遇到的战争等一系列暴力让人心生恻隐,而阉割的创伤更是强烈呼应着诗歌所汇聚的荒芜主题。身体创伤的背后也传递出诗人的清教传统,这样的传统里也包括对性的厌恶。对女性的敌视在很多现代主义作家的笔下都表现为对女性形象的丑化,这种刻画在尼采那里走到了一个极端。而对女性的态度,艾略特是复杂而又矛盾的。其对女性的态度从恐惧、厌恶到吸引、理解,这与诗人的生长背景是息息相关的。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知识分子的精英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为此,艾略特等知识分子精英采取了众多对策,从叙述的模糊晦涩到对传统的强调都显示了其采取的精英立场。众多的创伤刻画最终造就了一个现代“荒原”。第二章主要探讨艾略特及作品中角色规避创伤的方式。笔者从艾略特的作品分析出发,结合创伤研究专家拉卡普拉的观点,认为艾略特及作品中角色规避创伤的方式有三种:一是文本层面。在文本中艾略特主要是通过诉诸传统,通过对传统经典的无限引用,创伤主体被投射到一个巨大的互文性空间里,在无限的交流过程中创伤得以部分消解。二是技巧层面。艾略特通过写作技巧的应用,如客观对应物、非个人化以及感知的分裂等都是在形式层面把创伤外在化,从而有效转移或减轻创伤的作用力。三是角色层面。艾略特诗歌中的人物角色也影射了诗人自己对创伤的规避,采取了譬如讽刺、幻想等策略对创伤进行了抵御。第三章探讨创伤的复现方式。创伤经验是一种意味深刻的悖论性体验,创伤事件的突发性使得创伤主体在经历创伤后对该创伤知之甚少,但创伤的未知性导致其以一种滞后的方式不断呈现在主体面前。因此如何真实地再现创伤是创伤主体康复的一个关键。在艾略特的作品中,诗人尝试不同的方式去复现创伤,具体包括西方哲学、神秘主义与东方宗教三种方式。第四章主要分析诗人如何寻得救赎。救赎的方式分为三种,它们分别是情感的疏泄、记忆的审视和救赎的降临。自传体作为一种发泄的“话疗”方式可以为创伤主体提供治疗功效。创伤主体由于创伤事件的延迟性,获得记忆是异常困难的,但也只有通过记忆创伤主体才能接近事件真相。在历尽波折之后,艾略特最终在基督教中实现了自己的救赎。最后一部分是本文的结语,笔者再次对全文进行总结性概括,并得出结论:“荒原”的成型以及诗人救赎的路径主要与创伤相关。创伤与人的生命如影随形,但正是因为创伤的存在,人生的终极意义才得以探讨。
秦文宏[4](2013)在《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文中研究指明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业经过近十年的非理性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风险。首先,房价经过多年的上涨,已经让普通民众难以承受。高房价助长短期投机行为,挤压实体经济空间,加大金融体系风险,抑制社会创新能力,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同时,高房价洗劫普通民众财富,推动社会两极分化,加大民众生活压力,积聚社会消极情绪,激化各种社会矛盾。其次,中央和地方针对高房价的调控不断失败,房价越调越涨,民众对房价和政策失去预期,对政府作为越来越失去信心。尤其是2010年以来,高房价风险更加突出,与之伴随的是,岌岌可危的资金链条、风声鹤唳的断供退房、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危机四伏的国民经济,这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状况。如今,房地产发展已经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房价泡沫如果继续膨胀,更大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将等在前面;房价泡沫一旦破裂,对中国经济和民众生活而言都将是不可承受之轻。也就是说,房价无论进与退,都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除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之外,中国房地产领域还存在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即2003年以来的华夏大地无处不在关注“买房卖房”,“房价问题”介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房地产泡沫与风险”也成了网络媒体乃至街头巷议的热点话题,而且,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经验中,中国房地产领域包含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布满了各种利益和权力的争斗,是一个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行动领域。换言之,2003年以来的整个中国,由于长期围绕房价泡沫及其风险话题所进行的讨论、争论和谈论,已逐步形成一个舆论上的公共领域——即以“房地产风险”为话题的公共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日常实践的发展,这一公共领域的影响力日渐放大,逐步从舆论层面渗透到普通民众趋于同一的价值追求、利益索求、本体性安全、心理预期、社会交往等层面,助推了民众对“房地产风险”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以及论争的频度和烈度,“房地产风险”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房地产风险”的观念和“房地产风险事实”在人们的经验和记忆中的位置日益巩固,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日益固化、客观化、结构化,逐步形成了“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于是出现了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层面: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的来源问题,即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形成过程中的社会性(行动性)致因问题,其中关涉中央、地方、精英、大众、资本力量、媒体力量等多个层面的行动者相互竞争中的行动逻辑问题及其行动的效果问题。第二层面: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也就是风险行动和事实如何结构化的问题,其中包含风险的扩散和传播的机理问题及风险场域形成过程中的行动逻辑问题。两个方面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房地产风险是房地产风险场域形成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本文将从研究“房地产风险来源”问题开始,但重点在于解释“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针对房地产风险来源问题,本文主要从制度和行动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针对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问题,本文首先采用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解释工具,用以解答中国房地产领域内的风险行动和风险事实如何结构化的问题;其次采用符号互动理论作为辅助性解释工具,用以分析房地产风险场域形成过程中所出现的对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具有助推作用的“批判性风险话语公共领域”的形成和运作过程。针对房地产风险、房地产风险行动、房地产风险符号、房地产“表意面相”的建构等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观察法进行分析、研究。针对房地产领域“支配面相”的建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过程经历-观察法”、访谈法进行研究。针对房地产领域“合法化面相”的建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和历史比较法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传统制度(含房地产)遭遇现代化(市场化)进程而衍生出诸多非预期的风险,同时,房地产领域各方行动者的“策略”行动带来诸多非预期的风险。研究表明,2003年以来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是一个有缺陷、不健全、不确定的结构性领域。首先,在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的建构上,一方面,因为传统制度原因,如城乡二元体制、户籍制、分税制及其土地垄断制度等,导致土地、住房、公共设施和服务、出让金、利润、税收等在分配上的极端不平等现象,也就是说,其支配性资源在市场流动过程中处于极端失衡状态;另一方面,由于权变性、策略性的房地产政策,如限贷、限购、限价、限外、限土地等调控措施,导致房地产市场支配性资源的流动处于持续僵化甚至堵塞状态。这两方面原因导致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一直处于缺失状态。其次,在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的建构上,由于近十年来中国房地产的政策方向一直是权变性的,政策内容和手段一直是策略性的,始终不能形成一个一以贯之的、稳定的政策计划,或者说,政策这种规范“模态”始终变幻莫测,导致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一直处于缺失状态。正因为近十年中国房地产领域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持续缺失,致使中国房地产领域一直处于一种不确定的风险状态,以至于中国房地产领域自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风险场域。同时,研究表明,近十年的中国房地产领域的风险越积越多,房地产风险符号越积越多、越来越明显,专家、民众、官员及房地产商等利用房地产风险符号进行互动的次数越来越多,互动频率也越来越高,人们利用现代传媒进行房地产风险符号的传播、互动而形成的“批判性的风险话语公共领域”也越发形成气候。由于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在中国房地产领域逐步建构出了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说到底,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最终还是行动者对房地产领域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缺失所衍生风险的广泛关注和持续反应的结果。总之,近十年来的中国房地产领域,由于其正常的“支配面相”和“合法化面相”的建构失败,它变成了一个有缺陷、不健全、不确定的结构性领域,即变成了房地产风险场域。随之而来的,是“表意面相”的逐步生成和日益凸显,进而促进了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再建构。
钱入深[5](2011)在《城市文化环境与纽约市的犯罪(1970-2001)》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70至90年代中期是纽约市产业结构由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的重要时期,在经济危机和城市财政危机背景下,城市文化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有所恶化,且成为纽约城市犯罪率攀升的重要影响因素。至90年代中期,纽约市成为一座后工业性城市,这标志着纽约市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工作岗位的增加缓解了就业问题,克林顿政府对传统道德的重视以及纽约城市管理的加强推动纽约城市文化环境趋于好转,并促使犯罪率大幅度的下降。本文在此时代大背景下,以纽约市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和朱利安尼市长上台为标志的90年代中期为时间断限,由城市文化环境对犯罪的影响这一角度着手,对这30年间纽约城市犯罪的“一乱一治”作出具体分析和阐释。本文除前言外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研究和发展概述,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主题内容。第一章述评了城市文化环境和纽约城市犯罪的理论;概述了1970年至2001年,纽约城市文化环境与犯罪发展的历程,以及1970年至2001年,纽约城市文化环境与犯罪的历史特征。第二章研究了城市文化环境与纽约市犯罪关系在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期间的特征表现。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之一,从林赛至丁勤时纽约市经历了四任市长,美国经济危机及城市财政危机下,纽约市的图书馆、学校及公园等物质文化设施遭遇危机并导致物质文化环境恶化,影响到市民教育、就业,打破了市民稳定的生活方式。城市法制建设存在问题和种族关系紧张,市民对城市经济和安全的自信心丧失,性解放及家庭模式多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致使城市精神文化环境恶化。城市文化环境的恶化导致此时期纽约城市暴力犯罪、组织犯罪和青少年犯罪等方面犯罪率大幅增长。第三章研究了城市文化环境与纽约市犯罪的关系在90年代中期至新千年开始期间的特征表现。这是本文另一个主体部分,期间纽约市的财政危机已经基本消除,经济趋于好转,而且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已经基本结束,加上朱利安尼市政府加强对城市犯罪的防控,城市物质文化设施在曲折发展中得到改善,城市法制建设加强、种族紧张关系缓和、市民对城市的自信心上升、家庭模式多元化消极影响下降,这些因素成为促使纽约城市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趋于好转的强力因素。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文化环境的好转促使城市犯罪率在街头犯罪、组织犯罪、青少年犯罪等方面急剧下降。文章最后总结,从20世纪最后30年的发展历史来看,纽约的城市文化环境呈现出一定历史阶段特征,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纽约犯罪率的升降,而且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是密切相连的,物质文化环境的变化对于经济类的犯罪影响较大,精神文化环境的变化对于犯罪的影响十分重要。
吴京京[6](2008)在《中国企业标志形象演变与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当今的时代中,企业标志形象作为市场经济的一种商业符号已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层面。企业标志是企业视觉形象的核心,企业标志不仅是调动所有视觉要素的主导力量,也是整合所有视觉要素的中心,更是社会大众认同企业品牌的代表。因此,企业标志设计在整个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品牌时代”、“读图时代”、“视觉文化”的到来,使得绝大部分行业的产品已经高度同质化,产品在价格、质量、品质、功能和包装等方面的水平都非常接近,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更加注重企业给消费者带来的独特体验、超值享受和文化内涵。而企业形象在视觉上的体现就落在企业的标志上。标志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图案,更是一个具有商业价值的符号。企业更换标志形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品牌进化和市场竞争的必然。在这方面,壳牌是一个经典的案例,壳牌已经先后更换了6次标志。20世纪八十年代的后期中国企业对企业标志形象的认识还处于表面,标志对企业发展来说只是个符号,没有深刻的理解企业标志的内涵。进入21世纪的中国企业,在加入WTO后,感受企业竞争的压力,这是中国企业迎来了真正的国际竞争时代。同时,一大批国内优秀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标志形象的理解才达到成熟。本文通过对企业标志形象形成的过程,进行了一个粗线条的梳理,以历史时间为线索,对每一个时期的标志所呈现的形态进行分析归纳.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后,CI系统导入后的企业标志形象的总结。本文还通过对企业标志形象形成影响最多的三个方面,即文化现象、相关理论以及企业现状进行研究,以此探讨中国企业标志形象演变的趋势。
余翔[7](2008)在《我国轿车产业的市场营销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以后,轿车产业全球化的趋势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轿车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作为经济正在崛起的一个世界人口大国,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持续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加入WTO以来,我国轿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轿车市场的消费主体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原来的公务购车占主体变成了以私人购车为主。轿车行业的竞争正逐步从产品和价格上的竞争发展为与轿车相关的服务的竞争。轿车市场营销的研究在国内正处于开始阶段,理论体系尚未成熟和完善。另外,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建立的进程中,旧体制将被彻底打破,新体制将会逐渐确立与完善,轿车营销面临着营销环境和其它经济环境的重要变化,如何尽快建立并完善我国的轿车营销体系,已经成为我国轿车工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和重要课题。纵观我国轿车行业营销的发展,其中虽然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但真正有效的创新并不多,本文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比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多种营销理论为指导,从我国轿车市场的特点、细分、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我国轿车营销的模式、现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我国轿车市场营销做了一个比较详细地分析,并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我国轿车市场的需求量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以此预测了2008年我国轿车市场的需求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轿车市场营销的一些对策。
林顺英[8](2008)在《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文中研究说明自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要、是人们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的需要,同时也是高校自身稳定与发展的需要。它成功地使我国高等教育在2002年以前所未有的步伐跨上了新的发展平台。教学质量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决定着人才的竞争能力,也决定着高校的前途和命运,是高校的生命线。提高质量,是时代的要求,是现实的呼唤,是民心的所向。现阶段,对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来说,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之间的矛盾是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即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何保证与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研究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比较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以所收集的信息资料为理论基础,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为宗旨,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为背景,以精英阶段为参照,证实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阶段的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总体水平有所下降;在梳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借鉴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四个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成功经验;从对教学质量受控系统的论述为切入点,运用帕累托分析法截取现阶段影响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10个主要因素,即师资队伍、学风、教学方法与手段、生源质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质量控制、硬件设施、教育经费、教育思想观念、校园文化,并结合北体大、沈阳体院、成都体院3所体育院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情况对10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全面剖析,找出现阶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论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质量特征的基础上,从观念、师资、教学改革、硬件设施、质量监控5个方面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发展的基本思路,并建构了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目的旨在为21世纪初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的深化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以解决由于规模扩张与质量提高之间的矛盾给专业发展带来的困扰;同时,建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提出保障发展的基本思路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刘薇[9](2006)在《论“个性化阅读”教学》文中提出《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强调的正是“自己的”而非“老师的”,是“个性的”而非“强加的”。对教师而言,对所有的语文工作者而言,在实践中如何重视做好这件事,这是笔者产生写本论文的思想动机所在。《论“个性化阅读”教学》由四大部分组成:一、个性化阅读的理论依据(通过对西方文论、汉文特点、古代文论、新课标等相关理论的探究,说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提出,并非笔者独创,古今中外早已有之,我们在思想上、实践中应予以充分重视。)二、影响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七个因素(就图式理论、生活经验、积累思考、兴趣、成功、教师七个因素,阐述其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影响。)三、实践操作——三个教学模式(介绍“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讨论法、研究性学习、非指示性教学。对个性化原则作一个演示,探讨实施策略。)四、教师的作用(个性化阅读教学,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以非指示性教学为重点,探讨教师应起的作用。)
路红[10](2006)在《和谐人居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文中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国政府和人民致力完成的宏伟目标。在这个宏伟目标下的城镇小康住宅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在发展中解决目前小康住宅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影响住宅发展的基本因素——人、自然、社会和我国国情的对应分析,提出了21世纪前半叶我国城镇小康住宅新的发展方向——和谐人居,并围绕和谐人居的基本目标构建了十一个指标评价和支持体系。同时论文还选取其中三个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住宅的内部功能空间、外部空间、供应制度的具体解决措施和建议性指标。本文采用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突破了以往研究住宅问题只注重微观、单一层面的局限,从多维、交叉的观察视角以及前瞻的观点,就和谐人居的模式和指标体系进行了论述。具体采取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给出论点——围绕论点进行探讨——论证结论”的技术路线。本文主要有四个创新点。一是提出了21世纪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和谐人居及其定义和基本目标,构建了包含十一个体系的基本构架;二是从居住的基本功能出发,提出了和谐人居内部功能空间适宜的指标;三是从国情和人性化角度出发,提出了和谐人居外部空间的发展建议;四是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适度保障”为原则,提出了和谐人居分类供应的具体层次和比例。和谐,永远是发展的主题。21世纪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就是达到和谐人居。这是本文最主要的论点和着重阐述的内容。
二、大众:给2003留下一个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众:给2003留下一个谜(论文提纲范文)
(1)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皖南宏村与合肥大圩案例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气候变化要求旅游业作出积极的响应 |
1.1.2 乡村旅游地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空间 |
1.1.3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建设迎来新机遇与挑战 |
1.1.4 乡村旅游地低碳/碳中和机制系统研究不足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重点难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重点难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碳源与碳排放 |
2.1.2 碳汇与碳吸收 |
2.1.3 低碳与碳中和 |
2.1.4 碳收支与净碳排放 |
2.1.5 旅游地与乡村旅游地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2.1 旅游业碳排放估算研究 |
2.2.2 旅游业碳减排相关研究 |
2.2.3 碳中和目的地相关研究 |
2.2.4 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相关研究 |
2.2.5 研究评述与启示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低碳经济理论 |
2.3.2 碳足迹理论 |
第3章 碳中和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地系统解构 |
3.1 乡村旅游地碳源碳汇的相关研究 |
3.2 乡村旅游地系统结构与要素分析 |
3.2.1 系统理论与旅游系统 |
3.2.2 乡村旅游地系统结构 |
3.2.3 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 |
3.3 碳中和视角下的系统解构分析 |
3.3.1 旅游业碳源组分的廓清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构成 |
3.3.2 乡村旅游地吸引物要素与碳源体系的特殊性关联 |
3.3.3 乡村旅游地系统要素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汇的耦合 |
3.4 乡村旅游地自然碳源与人为碳源 |
3.5 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体系与特征 |
3.5.1 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的构成 |
3.5.2 乡村旅游地碳汇资源的转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与方法 |
4.1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理论框架 |
4.1.1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的系统边界 |
4.1.2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的清单选择 |
4.2 社会经济领域碳排放估算相关方法 |
4.2.1 排放系数法 |
4.2.2 实地监测法 |
4.2.3 物料衡算法 |
4.2.4 因素分解法 |
4.2.5 总结与比较 |
4.3 乡村旅游地碳排放估算方法的构建 |
4.3.1 旅游碳基能源消耗碳排放估算方法 |
4.3.2 农业生产能源消耗碳排放估算方法 |
4.3.3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碳排放估算方法 |
4.3.4 固体垃圾焚烧处理碳排放估算方法 |
4.4 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估算的相关方法 |
4.4.1 样地清查法 |
4.4.2 通量观测法 |
4.4.3 模型模拟法 |
4.4.4 RS和GIS方法 |
4.4.5 总结与比较 |
4.5 乡村旅游地碳吸收估算方法的构建 |
4.5.1 乡村植被光合碳吸收 |
4.5.2 农作物生育期碳吸收 |
4.5.3 乡村水域湿地碳吸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概念模型及补偿机制研究 |
5.1 碳中和概念的出现与实践经验 |
5.1.1 碳中和概念缘起 |
5.1.2 碳中和实践经验 |
5.1.3 总结与启示 |
5.2 乡村旅游地碳中和的概念模型 |
5.3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主体分析 |
5.3.1 政府:服务功能 |
5.3.2 企业:产品创新 |
5.3.3 社区:参与转变 |
5.3.4 游客:消费响应 |
5.4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机制探索 |
5.4.1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规划机制 |
5.4.2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管理机制 |
5.4.3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市场机制 |
5.4.4 乡村旅游地碳补偿的技术支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传统村落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
6.1 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的概况介绍 |
6.2 宏村旅游碳排放指标体系的选择 |
6.3 宏村旅游净碳排放估算数据获取 |
6.4 宏村旅游碳排放数据整理与估算 |
6.4.1 旅行交通碳排放估算 |
6.4.2 景区住宿碳排放估算 |
6.4.3 景区饮食碳排放估算 |
6.4.4 购物娱乐碳排放估算 |
6.4.5 运营管理碳排放估算 |
6.4.6 居民用能碳排放估算 |
6.4.7 垃圾处置碳排放估算 |
6.5 宏村碳汇资源梳理与碳吸收估算 |
6.5.1 宏村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 |
6.5.2 宏村碳汇资源碳吸收估算 |
6.6 宏村古村落旅游业净碳排放计算 |
6.7 宏村古村落减碳空间与路径分析 |
6.7.1 宏村古村落内部碳排放结构特征 |
6.7.2 宏村古村落内部碳排放减碳路径 |
6.7.3 旅行交通碳减排情景及路径分析 |
6.8 宏村古村落碳汇结构与增汇分析 |
6.8.1 宏村古村落碳汇结构分祈 |
6.8.2 宏村古村落护汇增汇分析 |
6.9 传统村落型乡材旅游地的碳补偿 |
6.9.1 因地制宜,合理采用低碳清洁能源 |
6.9.2 合理规划,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 |
6.9.3 宣传引导,源头减量化固体废弃物 |
6.9.4 社区教育,推动村民低碳生活方式 |
6.9.5 市场机制,购买碳汇林中和碳排放 |
6.10 本章小结 |
第7章 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
7.1 合肥大圩农业生态园区概况介绍 |
7.2 合肥大圩碳排放估算的指标体系 |
7.3 合肥大圩净碳排放估算数据获取 |
7.4 合肥大圩碳排放数据整理与估算 |
7.4.1 旅行交通碳排放估算 |
7.4.2 食宿休闲碳排放估算 |
7.4.3 经营管理碳排放估算 |
7.4.4 垃圾处理碳排放估算 |
7.4.5 农业生产碳排放估算 |
7.4.6 土地利用碳排放估算 |
7.5 合肥大圩碳汇资源与碳吸收估算 |
7.6 合肥大圩旅游业的净碳排放计算 |
7.7 合肥大圩碳减排空间与路径分析 |
7.7.1 大圩农业园区碳排放结构分析 |
7.7.2 大圩旅行交通碳排放结构分析 |
7.7.3 大圩农业园区碳减排路径分析 |
7.8 合肥大圩碳吸收结构与增汇分析 |
7.8.1 大圩农业园区碳汇结构分析 |
7.8.2 大圩农业园区增汇途径分析 |
7.9 林果采摘型乡村旅游地的碳补偿 |
7.9.1 依托区域自然条件,培育碳汇旅游吸引物 |
7.9.2 构建绿色公交网络,提倡低碳的出行方式 |
7.9.3 科学生产管理方式,减少农业生产碳排放 |
7.9.4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 |
7.9.5 优化土地利用方式,提升碳汇资源的品质 |
7.10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关联理论指导下小说翻译的风格再现 ——以《风流才子》英译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关联理论与风格可译性 |
(一) 关联理论对翻译风格再现的指导性 |
(二) 风格可译性 |
四、关联理论直接翻译概念指导下小说风格再现的具体途径 |
(一) 语义准确选择 |
(二) 句法特征一致 |
(三) 语体色彩一致 |
(四) 感情色彩不变 |
(五) 修辞灵活处理 |
(六) 保留文化信息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翻译实践中英文对照 |
(3)救赎之道:T.S.艾略特诗歌中的创伤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关键词解释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述评 |
第一章 荒原与创伤主题 |
第一节 个体性创伤 |
第二节 群体性创伤 |
第三节 荒原的诞生 |
第二章 创伤与规避 |
第一节 文本层面的规避 |
第二节 技巧层面的规避 |
第三节 角色层面的规避 |
第三章 创伤与复现 |
第一节 西方哲学中的复现 |
第二节 神秘主义中的复现 |
第三节 东方宗教中的复现 |
第四章 创伤与救赎 |
第一节 情感的疏泄 |
第二节 记忆的审视 |
第三节 救赎的降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的回顾和评述 |
一、 关于风险及其建构问题的研究 |
二、 关于风险行动和事实的结构化问题的研究 |
三、 关于风险的传播、扩散问题的研究 |
四、 关于房地产风险问题的研究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二章 研究的思路 |
第一节 研究视角 |
一、 主要理论工具 |
二、 主要概念工具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一、 分析策略 |
二、 分析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状况与定位 |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风险史 |
第二节 2003 年以来的中国房地产风险状况 |
一、 高房价的风险 |
二、 高房价下跌的风险 |
第三节 中国房地产风险的合理定位 |
第四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制度的问题 |
第一节 关于现有中国房地产制度缺陷的相关表述 |
第二节 与中国房地产风险相关的制度安排及其问题 |
一、 改革开放以来由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衍生的问题 |
二、 “单位制”消解带来的问题 |
三、 分税制下的土地出让制度及其问题 |
四、 保障性住房制度及其问题 |
五、 房地产领域的监管制度及其问题 |
第五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行动的后果 |
第一节 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行动轨迹 |
一、 房价暴涨-持续调控阶段(2003 年上半年--2006 年底) |
二、 市场持续观望阶段(2007 年上半年--2008 年上半年) |
三、 “救市”阶段(2008 下半年--2009 年年初) |
四、 房价暴涨-严苛调控阶段(2009 年年初--2010 年下半年) |
五、 持续调控-市场观望阶段(2011 年上半年--2012 上半年) |
第二节 2003 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行动的特殊性 |
一、 行动角色的复杂性 |
二、 行动的策略性 |
三、 行动的信息不对称性 |
四、 行动缺乏全局性和战略性 |
五、 行动的风险性 |
第六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表意面相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房地产领域的各种风险符号 |
一、 专家的表露 |
二、 官方的表露 |
三、 房地产商的表露 |
第二节 房地产风险符号的互动 |
一、 专家间论争性的互动 |
二、 权威(机构或专家)与民众的互动 |
三、 民众间的互动 |
第三节 房地产风险场域“表意面相”的形成 |
第七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合法化面相的再生产 |
第一节 中国房地产领域的“政策”行动及弊端 |
一、 中国房地产领域是一个“政策”行动领域 |
二、 政策的角色 |
三、 中央政府房地产“政策”行动的特点和弊端 |
四、 地方政府房地产“政策”行动的特点和弊端 |
第二节 中国房地产“政策”行动中的问题——以 2006-2011 年的政策调控为例 |
一、 2006-2007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
二、 2008-2009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
三、 2010-2011 年的“政策”行动方向 |
第三节 房地产领域正常“合法化面相”的缺失 |
第八章 中国房地产风险场域的建构:支配面相的再生产 |
第一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性资源的宏观布局 |
一、 中央政府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二、 地方政府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三、 房地产商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四、 民众可掌握的支配性资源 |
第二节 房地产领域正常“支配面相”的缺失 |
一、 混乱的数据 |
二、 大相径庭的成本、利润数据 |
第三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性资源的微观流动 |
一、 “购房经历”发生的背景 |
二、 “购房经历”发生的缘由 |
三、 “购房经历”发生的目的 |
四、 “购房经历”采用的方法 |
五、 购房全过程 |
第四节 房地产领域“支配面相”微观建构中的问题 |
第九章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关系阐释 |
第一节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一种因果关联 |
第二节 房地产风险与房地产风险场域:一种逻辑关联 |
一、 从内容上分析 |
二、 从“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角度分析 |
第十章 总结与启示 |
第一节 总结 |
第二节 启示和展望 |
一、 一个理论诉求 |
二、 两种类型风险的关系 |
文献目录 |
一、 中文部分 |
二、 外文部分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5)城市文化环境与纽约市的犯罪(1970-2001)(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题的研究意义 |
二、学界研究状况 |
(一) 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状况 |
(二) 国外学界研究状况 |
三、研究框架与方法 |
四、相关研究材料 |
第一章 城市文化环境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城市文化环境"的认识 |
第二节 城市文化环境与纽约市犯罪的内容概述(1970—2001) |
第三节 纽约城市文化环境与犯罪的历史特征(1970-2001) |
一、多样性与异质性 |
二、历史的延续性与断裂性 |
三、效应作用的综合性 |
第二章 城市文化环境的恶化与纽约市的犯罪(1970-1993) |
第一节 纽约城市物质文化环境面临的问题 |
一、纽约市的财政危机 |
二、纽约城市物质文化设施面临的问题 |
三、纽约城市犯罪激增的原因 |
第二节 纽约城市精神文化环境中趋于恶化的几个方面 |
一、城市文化建设存在的两个问题 |
二、城市思想及道德价值观念的腐化 |
三、城市精神文化环境的恶化与纽约城市犯罪的激增 |
第三章 城市文化环境的改善与纽约市犯罪(1994-2001) |
第一节 纽约城市物质文化环境的好转 |
一、朱利安尼时期的纽约城市状况 |
二、城市物质文化设施建设的曲折发展 |
三、城市物质文化环境的改善对犯罪的影响 |
第二节 纽约城市精神文化环境的改善 |
一、朱利安尼市政府改善纽约城市文化建设的新举措 |
二、纽约城市思想及道德价值观念的新变化 |
三、纽约城市精神文化环境的改善对犯罪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企业标志形象演变与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1 企业标志的新现象 |
1.1.2 导入CI 系统后的新导向 |
1.1.3 读图时代的新文化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企业标志形象概述 |
2.1 对形象概念的界定 |
2.2 对企业标志形象概念的界定 |
2.3 企业标志形象的特征 |
2.3.1 识别性 |
2.3.2 规范性 |
2.3.3 审美性 |
2.3.4 沿革性 |
2.4 企业标志形象的作用 |
第三章 中国企业标志形象的产生、发展与演变 |
3.1 标志形象的起源 |
3.2 中国早期标志形象在商业和机构中的应用 |
3.2.1 “崇洋媚外”的外来标志 |
3.2.2 建国初期的标志形象 |
3.3 导入CI 系统后,标志形象的设计表现 |
3.3.1 CI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产生与导入 |
3.3.2 导入启蒙期(20 世纪80 年代~90 年代) |
3.3.3 导入推广期(2000 年~2002 年) |
3.3.4 导入发展期(2003 年~自今) |
第四章 文化现象强化中国企业标志形象的发展 |
4.1 传统文化对企业标志形象的影响 |
4.1.1 企业标志形象植根于传统民族文化 |
4.1.2 企业标志形象的国际化与民族性 |
4.2 视觉文化对企业标志形象的影响 |
4.3 品牌文化对企业标志形象的影响 |
第五章 相关理论指导企业标志形象的发展 |
5.1 符号学理论的影响及表现 |
5.1.1 符号学理论与企业标志形象的内在联系 |
5.1.2 符号学理论在企业标志形象中的应用 |
5.2 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及表现 |
5.3.1 接近性定律的运用 |
5.3.2 相似性定律的运用 |
5.3.3 连续性定律的运用 |
5.3.4 闭合性定律的运用 |
第六章 企业现状促成中国企业标志形象的发展 |
6.1 中国企业自身的发展对中国企业标志形象的影响 |
6.1.1 中国企业经济体制的转变与发展 |
6.1.2 中国企业对市场的重新审视与定位 |
6.2 国际企业标志形象的演变对中国企业标志形象的影响 |
6.2.1 简洁抽象的演变规律 |
6.2.2 图形到字体的演变规律 |
6.2.3 逐步微调的演变规律 |
第七章 中国企业标志形象演变趋势 |
7.1 形式与风格的多样化 |
7.2 多维空间的视觉拓展 |
7.3 高度的国际化发展 |
7.4 理性到感性化的转变 |
7.5 本土化元素的运用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我国轿车产业的市场营销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3.1 资料收集的方法 |
1.3.2 分析方法 |
1.4 重要概念及相关理论综述 |
1.4.1 市场营销的概念 |
1.4.2 经典的营销理论 |
1.4.3 市场营销学的新理论 |
第二章 我国轿车业的 SWOT 分析 |
2.1 优势(Strength)分析 |
2.2 Weakness 劣势分析 |
2.3 Opportunity 机会分析 |
2.4 Threat 威胁分析 |
第三章 我国轿车市场分析 |
3.1 我国轿车市场特点 |
3.2 我国轿车市场细分以及各细分市场的营销特点 |
3.2.1 按发动机排量细分 |
3.2.2 按车体结构细分 |
3.2.3 按用户的身份特点细分 |
3.3 我国轿车市场消费者行为分析 |
3.3.1 消费者行为模式及影响因素 |
3.3.2 我国汽车市场消费者行为的特点 |
3.4 影响我国轿车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 |
3.4.1 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速度 |
3.4.2 轿车产品的结构、质量和价格 |
3.4.3 汽车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
3.4.4 轿车的使用条件和消费环境 |
3.4.5 车辆使用维持费用 |
3.4.6 汽车金融服务 |
3.5 我国轿车有效需求的计量经济学模型及分析 |
3.5.1 模型的变量选择 |
3.5.2 模型的建立 |
3.5.3 模型的计算 |
3.5.4 模型的检验 |
3.5.5 模型的预测 |
第四章 我国轿车市场营销分析 |
4.1 我国轿车营销模式的分析 |
4.2 我国轿车业的营销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4.2.1 我国轿车业的营销现状 |
4.2.2 我国轿车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我国轿车企业的营销对策 |
4.3.1 在营销理念方面 |
4.3.2 在营销服务方面 |
4.3.3 在营销技术方面 |
4.3.4 在营销组织方面 |
第五章 奇瑞 QQ 案例分析 |
5.1 奇瑞公司简介 |
5.2 奇瑞 QQ 营销案例分析 |
5.2.1 奇瑞 QQ 的营销类型 |
5.2.2 奇瑞 QQ 的营销策略分析 |
第六章 总结 |
6.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6.2 本文研究(解决问题)的难点 |
6.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时代的呐喊 |
1.1.2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呼唤 |
1.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综合"挑战 |
1.1.4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自身的"终极"追求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问题的研究 |
1.2.2 有关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 |
1.2.2.1 关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的研究 |
1.2.2.2 关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1.2.2.3 关于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 |
1.2.2.4 关于21世纪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
1.2.2.5 有关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 |
1.2.3 有关扩招后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研究 |
1.3 研究相关概念的说明 |
1.3.1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理解 |
1.3.2 质量、教育质量、教学质量 |
1.4 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1.1 文献分析法 |
1.4.1.2 调查法 |
1.4.1.3 比较法 |
1.4.1.4 案例分析法 |
1.4.1.5 数理统计法 |
1.4.1.6 逻辑法 |
1.4.2 研究基本思路 |
第2章 精英阶段和大众化初期阶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办学的规模与基本条件的变化分析 |
2.1 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质量观 |
2.1.1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 |
2.1.2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教育质量观 |
2.2 精英阶段与大众化初期阶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办学的规模与基本条件的变化分析 |
2.2.1 两个阶段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规模的变化情况 |
2.2.1.1 专业点设置的发展变化情况 |
2.2.1.2 学生数量的发展变化情况 |
2.2.2 两个阶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基本办学条件的变化分析 |
2.2.2.1 生源的质量情况 |
2.2.2.2 体育师资队伍情况 |
2.2.2.3 教学设施情况 |
2.2.3 两个阶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比较 |
2.2.3.1 培养目标的比较 |
2.2.3.2 课程体系的比较 |
2.2.3.3 必修课程设置的比较 |
2.2.3.4 选修课程设置的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
3.1 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 |
3.2 部分发达国家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
3.2.1 美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
3.2.1.1 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控 |
3.2.1.2 政府和社会对高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 |
3.2.2 日本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
3.2.2.1 追逐时代步伐,加快课程建设 |
3.2.2.2 改革教育方法,保障教学质量 |
3.2.2.3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系统 |
3.2.2.4 提高教师素质 |
3.2.3 英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
3.2.3.1 健全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3.2.3.2 高等教育的准市场化发展 |
3.2.3.3 建立多元化课程设置,注重教学实践,培养适应型教育人才 |
3.2.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3.2.4 德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 |
3.2.4.1 院系评估,特色突出 |
3.2.4.2 重视教师整体素质 |
3.2.4.3 加强课程改革,适应时代发展 |
3.3 经验与启示 |
3.3.1 政府对高校教学质量发挥间接的遥控作用 |
3.3.2 各种专业组织、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质量保障与评估 |
3.3.3 强调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相结合 |
3.3.4 四国高校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的特点 |
3.3.4.1 注重课程设置的综合性 |
3.3.4.2 注重课程设置的国际性 |
3.3.4.3 强调课程设置的选修化 |
3.3.4.4 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
3.3.4.5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
3.3.5 注重高校教师队伍的质量 |
第4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4.1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影响 |
4.2 影响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要素分析 |
4.2.1 教学活动主体 |
4.2.2 教学活动客体 |
4.2.3 教学实践活动 |
4.2.4 教学活动条件 |
4.3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主要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 |
4.3.1 现阶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
4.3.2 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4.3.2.1 师资队伍 |
4.3.2.2 教学方法与手段 |
4.3.2.3 生源质量 |
4.3.2.4 学生学习风气 |
4.3.2.5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
4.3.2.6 教学质量控制 |
4.3.2.7 硬件设施 |
4.3.2.8 教学经费 |
4.3.2.9 教育思想观念 |
4.3.2.10 校园文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质量保障 |
5.1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质量 |
5.1.1 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大众化时代的人才质量 |
5.1.2 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人才质量特征 |
5.1.2.1 思想的先进性 |
5.1.2.2 规格的多样性 |
5.1.2.3 素质的全面性 |
5.1.2.4 视野的国际性 |
5.1.2.5 潜能的创新性 |
5.1.2.6 品格的个性化 |
5.2 建立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
5.2.1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的重要性 |
5.2.2 建立教学质量保障是时代的必然 |
5.2.2.1 21世纪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5.2.2.2 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
5.3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发展的基本思路 |
5.3.1 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观念是教学质量保障的前提 |
5.3.1.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
5.3.1.2 树立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教学质量观 |
5.3.1.3 树立全面质量管理观 |
5.3.1.4 进一步提高学校领导的教学质量意识 |
5.3.2 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 |
5.3.2.1 处理好专业教师队伍的稳定与流动、培养与引进两个关系 |
5.3.2.2 多渠道、多方位吸收优秀师资,解决专业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 |
5.3.2.3 强化教师的进修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
5.3.2.4 完善教师管理制度,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
5.3.3 硬件设施是教学质量保障的物质基础 |
5.3.3.1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切实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
5.3.3.2 加大投入力度,改善硬件设施,保障教学基本需要 |
5.3.4 深化教学改革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根本动力 |
5.3.4.1 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
5.3.4.2 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
5.3.4.3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
5.3.5 质量监控是教学质量保障的有力措施 |
5.3.5.1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监控水平 |
5.3.5.2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
5.3.5.3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特性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论“个性化阅读”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个性化阅读的理论依据 |
1.西方的读者接受理论 |
2.汉语言特点的相关理论 |
3.古代文论的相关论述 |
4.语文《课标》中有关个性化阅读的阐述 |
二、影响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七个因素 |
1.图式理论 |
2.生活经验 |
3.积累 |
4.思考 |
5.兴趣 |
6.成功愉悦感 |
7.教师 |
三、实践操作——几个教学模式 |
1.讨论法 |
2.非指示性教学 |
3.研究性阅读教学法 |
四、教师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
1.讨论课教师的作用 |
2.研究性阅读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 |
3.非指示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10)和谐人居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小康社会和小康住宅的演进 |
1.1 小康社会 |
1.1.1 小康社会概念的演进 |
1.1.2 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 |
1.1.3 小康社会与小康住宅 |
1.2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的发展进程 |
1.2.1 中国现代城镇住宅发展概况 |
1.2.2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的研究与实践 |
1.3 部分国外城市住宅发展经验 |
1.3.1 日本 |
1.3.2 美国 |
1.3.3 德国 |
1.3.4 新加坡 |
1.4 小康住宅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
1.4.1 住宅发展与节约资源的矛盾 |
1.4.2 住宅发展与政策制度的矛盾 |
1.4.3 住宅发展与城市景观的矛盾 |
1.4.4 住宅发展与人的需求的矛盾 |
1.5 小结:小康住宅发展亟需创新 |
1.5.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
1.5.2 小康住宅的内涵亟需创新 |
第二章 小康住宅的理想目标——和谐人居 |
2.1 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内涵的新发展 |
2.1.1 和谐社会的理论背景 |
2.1.2 和谐社会的内涵 |
2.1.3 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 |
2.1.4 和谐社会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
2.2 影响住宅发展的基本要素 |
2.2.1 人 |
2.2.2 自然 |
2.2.3 社会 |
2.3 和谐人居的基本构想 |
2.3.1 和谐人居的定义和基本目标 |
2.3.2 和谐人居的标准指标评价支持体系 |
2.4 小结:和谐人居——小康住宅的理想目标 |
2.4.1 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内涵的新发展 |
2.4.2 和谐人居是小康住宅新的理想目标 |
第三章 回归基本居住功能——和谐人居的内部功能空间 |
3.1 住宅内部功能空间的基本构成 |
3.1.1 我国城市住宅功能空间构成现状 |
3.1.2 人对住宅内部功能空间的要求 |
3.1.3 环境对住宅内部功能空间的影响 |
3.1.4 和谐人居内部功能空间的合理目标 |
3.2 和谐人居内部功能空间的基本尺度 |
3.2.1 人体的基本尺度 |
3.2.2 家具的基本尺度 |
3.2.3 和谐人居内部功能空间的基本尺度 |
3.3 和谐人居的套型及其组合 |
3.3.1 住宅内部功能空间与套型、户型的关系 |
3.3.2 和谐人居套型的类型及其面积指标 |
3.3.3 和谐人居的套型结构及组合 |
3.4 小结:回归基本居住功能——和谐人居的内部功能空间 |
第四章 兼顾国情和人性化——和谐人居的外部空间 |
4.1 我国城市住宅外部空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
4.1.1 住宅单体及其外部空间 |
4.1.2 住宅组群及其外部空间 |
4.1.3 住宅区及其外部空间 |
4.1.4 当前住宅外部空间的变异及问题 |
4.2 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建设人性化的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
4.2.1 人的生理需求对住宅外部空间的要求 |
4.2.2 人的心理需求对住宅外部空间的要求 |
4.2.3 建设人性化的和谐人居住宅外部空间 |
4.3 从基本国情出发,建设省地节能的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
4.3.1 针对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建设节约型的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
4.3.2 提升科技、文化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
4.4 小结:兼顾国情和人性化——和谐人居的外部空间 |
第五章 注重公平和保障——和谐人居的住房供应制度 |
5.1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其问题 |
5.1.1 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和阶段 |
5.1.2 住房制度改革的初步成就 |
5.1.3 住房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
5.2 我国城镇居民的分类及住房供应的基本情况 |
5.2.1 我国城镇居民的分类 |
5.2.2 城镇居民社会阶层的居住现状 |
5.2.3 我国城镇住房供应的基本情况及其突出问题 |
5.3 完善市场机制和保障并举的住房分类供应制度 |
5.3.1 完善的原则 |
5.3.2 完善的方案 |
5.4 天津市住房保障制度的实践 |
5.4.1 廉租房 |
5.4.2 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房补贴 |
5.4.3 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 |
5.4.4 经济适用房 |
5.4.5 合作建房 |
5.4.6 经验和问题 |
5.5 小结:注重公平和保障——和谐人居的住房供应制度 |
结语:和谐人居——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大众:给2003留下一个谜(论文参考文献)
- [1]碳中和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净碳排放估算与碳补偿研究 ——皖南宏村与合肥大圩案例实证[D]. 丁雨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5(11)
- [2]关联理论指导下小说翻译的风格再现 ——以《风流才子》英译汉为例[D]. 王田竹格.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3]救赎之道:T.S.艾略特诗歌中的创伤主题研究[D]. 郭磊. 西南大学, 2013(11)
- [4]风险场域的建构—200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领域的相关行动和事实[D]. 秦文宏. 上海大学, 2013(12)
- [5]城市文化环境与纽约市的犯罪(1970-2001)[D]. 钱入深.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1)
- [6]中国企业标志形象演变与发展的研究[D]. 吴京京. 江南大学, 2008(04)
- [7]我国轿车产业的市场营销分析[D]. 余翔. 江西理工大学, 2008(S2)
- [8]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障[D]. 林顺英. 福建师范大学, 2008(12)
- [9]论“个性化阅读”教学[D]. 刘薇.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2)
- [10]和谐人居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D]. 路红. 天津大学,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