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器的研究

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器的研究

一、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仪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英[1](2020)在《精密光电高温测量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高温物体温度的测量在航空航天、冶金和能源等众多领域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非接触式测温特别是辐射测温技术的发展为其开辟了新的路径。光电高温计作为辐射测温的重要仪器之一,凭借价格适中、操作方便、准确性和稳定性高等优点在精密测温领域起着重要作用。本论文应项目要求,在以往研究光电高温计经验的基础上研制了一套测温范围在(500-1800)℃的光电高温测量系统,利用辐射测温理论完成简单的热力学温度测量。文章从热辐射温度测量原理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辐射测温基础理论--黑体辐射三大定律,进而引出了三种常用的辐射测温方法:亮度测温法、全辐射测温法和比色测温法。基于对三种测温方法的原理说明与优缺点比较,筛选出以亮度测温法来设计本测量系统。光电高温测量系统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根据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指标选择合适器件进行硬件设计,包括光学系统搭建,光电探测器选型、放大电路和电测显示仪表的设计。在软件设计上,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软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设备驱动模块、参数设置模块和数据采集处理模块组成,可实现对测温系统的控制与数据采集处理等功能。平台搭建完成后通过标准高温黑体炉对测量系统进行了分度实验,并对分度好的测量系统进行了精度测试实验。接着考核了测量系统的性能参数,包括放大器增益系数、辐射源尺寸效应、距离效应和短期稳定性等,并对基于多点法分度的测量系统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经过调试与测试,实验结果达到了课题性能指标要求,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功能。

谢德敏[2](2006)在《大量程绝对式偏振光位移传感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位移测量是测量技术中最基本的项目之一,在工程运用中非常广泛,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寻求简单实用、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经济性好的位移传感器对促进工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着重研究基于偏振光原理的可以实现大量程,具有绝对位移检测能力的直线位移测量原理及实现方法,并由此设计出传感器样机。全文共为五章,简述如下: 第1章,绪论部分,介绍传感器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位移传感器的发展、研究现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传感器的分类和优缺点,最后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2章,从光的偏振现象出发,分析马吕斯定律,奠定偏振光位移传感器的理论基础,并应用偏振光原理,进行新的具有绝对位移检测能力的检测方法的研究。探讨时,先从总体上分析绝对式偏振光位移传感器的检测原理,然后分别对单周期位移信息检测系统和周期信息检测系统两个子系统进行实现方法的讨论,最后提出传感器总的实现方法。 第3章,在第二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位移传感器系统的具体设计。主要包括机械结构系统、硬件电路系统和软件系统三大模块的设计。其中机械结构系统包括位移转换机构、传动机构、单周期位移信息检测系统和周期信息检测系统。硬件电路系统包括LED光源驱动电路、信号调制电路、DSP硬件电路、显示电路。软件系统即DSP软件系统,包括A/D转换、软件滤波、数学运算、显示处理等模块。 第4章,进行传感器样机的安装调试,检测单周期位移信息检测系统、周期信息检测系统的输出信号。并通过正行程测量、反行程测量、重复性试验、绝对位移测量能力试验等一系列实验,评价传感器样机的精度,分析精度的组成因素,验证传感器绝对位移测量的能力。 第5章,总结和展望,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徐雁[3](2004)在《光电直流电流及谐波电流互感器的研究》文中提出高压直流输电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直流输电中,研究运用新的高压直流测量方法和技术已成当务之急。本研究是结合“西电东送”直流工程国产化的要求而进行的。本文在全面比较分析直流电流和直流谐波电流测量方法的基础上,确定分流器和空心线圈为传感器,以光纤传输信号和能量,结合光电技术、微计算机技术,系统地分析了光电直流电流和谐波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影响其测量的多种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分流器测量电流具有不受磁场干扰及结构简单的属性,特别是结合光纤传输一举改变分流器无法隔离的不足为便于实现高低压电隔离的优点,较之其它方法用于高压测量具有明显优势。本文首先分析分流器受温度和应力的影响,分析表明:分流器在温度变化的情况下,电阻值的变化会影响输出;然而温度变化的应力影响则与上述影响相反,可以部分抵消。对于其它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并研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只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和技术,可保证分流器良好的稳定性,达到0.2级的测量准确度。空心线圈用于直流谐波电流的测量,不受直流分量影响,并具有良好的频率特性。本文重点研究空心线圈线性度,频率响应和响应灵敏度的关系。空心线圈的结构尺寸只影响其感应系数的大小,不影响其线性;其线性度主要取决于线圈的匝密度和截面积的均匀一致性;惯性环节解决了系统响应灵敏度与下限频率的矛盾。针对小信号谐波电流的测量,提出了单线圈等安匝模拟和多线圈叠置结构两种方法。光电、电光转换为光电互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直流和谐波电流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数字与模拟两种不同的光电、电光转换及传输方式,分析比较了各自的特点。光供电和高压电路的低功耗要求是该互感器面临的新问题,本研究提出独创的单纤传信号方式,能显着降低高压侧电路功耗。结合低功耗设计和光供电,我们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高压光供电直流电流及谐波电流的测量。本研究在电磁兼容设计、绝缘设计及直流大电流和谐波电流的试验方法上,有针对性地做了些许研究,对系统各部分作了大量的试验,研制的120kV 0.5级样机在西安高压电器研究所通过了型式试验。

王耀军[4](2004)在《光机电(磁)新原理位移传感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移是工业生产中需要经常检测的一个基本物理量,寻求简单实用、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经济性好的位移传感器对促进工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论文着重研究基于偏振光检测原理、具有超大量程(量程10~30m,精度1~3‰)的直线位移测量新方法;研究偏振光位移传感器的两种实现方案,结合方案比较,提出本论文的总结展望。相应的论文分为三个部分: 绪论介绍了大位移检测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部分(第2章),从偏振光学原理入手,针对光的偏振现象及线偏振光的马吕斯定理,研究应用偏振光的新原理位移测量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了马吕斯定理和法拉第旋光效应现象,奠定了偏振光位移传感器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第3章、第4章):研究偏振光大位移传感器的两种实现方案:即位移—电流比较仪方案和伺服比较式位移传感器方案。第3章研究位移—电流比较仪,它是利用同光源双光路差动比较原理,提出光机电(磁)位移—电流比较检测方法,建立被测位移与线圈电流的线性关系,从而通过线圈电流值获取被测位移信息,进而设计实验室样机,研究样机的小型化、集成化工作。第4章研究伺服比较式位移传感器,同样利用双光路差动比较解决光源光强漂移。采用伺服电机跟踪输入位移,研究系统的关键传感部分的设计,设计实验室样机。从原理、系统设计、实验系统及调试入手,对伺服比较检测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获得了有较高的可靠性,符合初步产业化要求的大量程位移传感器样品,通过了浙江省机械工业仪表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的企业产品性能检测。 第三部分(第5章、第6章):研究上述两个传感器的二次仪表软硬件设计,首先介绍关键光学元器件,然后针对两个偏振光位移传感器只能解决角位移测量问题,设计传感器的直线位移—角位移转换部分,从而实现对被测直线大位移的测量;接着介绍二次仪表硬件电路的结构、功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传感器的软件框架。第6章研究实验平台搭建及对两个实验室样机系统的实验数据分析比较,进行误差分析。 最后(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展望,提出绝对位置检测系统设想,提出主要研究成果和将来需要努力的方向。

马加兴[5](2003)在《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仪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位移是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检测的一个基本物理量,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工况适应范围广、经济性好的位移传感器对促进工业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位移传感器:基于马吕斯定律和法拉第旋光效应的电流位移比较仪。它具有光机电磁结合、量程大、非接触、结构简单等特点,提供了位移检测的崭新的测量方法。在提出大量程位移检测新方案的基础上,本文进行了具体位移传感器模型的研制和实验研究;提出基于光反馈控制的光强稳定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全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综合介绍了位移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大位移检测研究现状,并阐述了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从整体上对基于偏振光位移传感器的各种实现方案进行理论研究。首先介绍了马吕斯定律及法拉第旋光效应,基于这两种物理现象创造性地提出了同光源双光路差动比较方案实现位移(角位移)测量的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仪,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其性能。 第三章在第二章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传感器的一次仪表部分的具体设计,包括机械结构、光源选择设计、光电探测器选择设计、偏振材料选择设计、旋光材料选择设计、螺线管磁场设计和一次仪表部分的模拟电路设计,包括光电接收电路、光源稳定控制、螺线管电流控制等环节。 第四章在光机电磁位移电流比较仪一次仪表设计基础上,运用DSP2407,完成二次仪表部分软硬件设计。具体内容包括时钟复位电路设计,显示设计,A/D,D/A变换,通讯接口设计和大量程连续线性化的实现。 第五章叙述了用于传感器性能测试的实验台的搭建,并进行了一些基本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基本性能分析和简单评价。 第六章提出了完善该传感器的一些设想。

申凯[6](2018)在《同步器齿圈制造质量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汽车同步器是解决汽车换挡时发动机转速与变速箱转速不一致的机械装置,其中齿圈是同步器的重要零件之一,其制造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汽车的换挡性能。本文以汽车同步器齿圈制造质量参数的在线检测与控制需求为对象,面向汽车同步器齿圈制造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管理开发一种齿圈制造质量参数在线监控系统,以减轻生产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一致性和生产效率。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分析了赣州某厂同步器齿圈生产的产品质量监控要求及其监控流程,选定了齿圈在线检测与控制的主要参数是内径、外径、端面跳动、径向跳动和M值等;分析了检测参数的变化规律,确定了齿圈制造质量参数在线监控系统方案。(2)在齿圈制造质量参数在线监控系统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功能分析和检测方法确定以及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传感器选择、信号处理与通信设计,构建了齿圈制造质量参数在线监控系统架构及其软硬件。(3)应用统计过程分析(SPC)方法,建立了齿圈制造质量参数的统计中值与均方差、上下限、3σ和主元素分析等监控模型与算法以及相应的评判标准;按系统工程的要求,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数据流分析与数据处理算法设计等,利用LabVIEW开发了相应的齿圈制造质量参数在线监控系统软件,与系统的信号检测与处理、工件的定位导向输送与装夹等有机结合,建立了齿圈制造质量参数在线监控系统。(4)对本文开发的齿圈制造质量参数在线监控系统进行了现场试验性监测分析并与原先的手工监控对比。表明本文开发的系统基本实现了厂家生产中提出的功能需求,且比手工监控的效率提高了50%以上、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可成倍提高。可为汽车同步器齿圈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管理提供一种有效的在线监控手段。

王亚明[7](2013)在《基于变磁阻法向电磁力的并联两自由度快速刀具伺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精密光学元件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技术一直是每个国家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代表之一。无论是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核能利用等尖端技术的发展;还是普通办公、民用产品的开发,精密光学技术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单点金刚石超精密车削加工是光学元件加工技术中的重要一员。使用金刚石车削加工光学表面能够在一道工序中完成加工。由于不需要二次装夹,避免了由于加工基准变化造成的误差,易于实现最终加工需要的形貌精度和表面质量。近年来光学元件的发展经历了从球面到非球面,再到非轴对称曲面,一直到无解析表达式的自由曲面。非轴对称的光学表面无法使用传统金刚石车削技术制造。为此人们开发了多种与非轴对称曲面加工相适应的技术和设备。快刀伺服(Fast Tool Servo,FTS)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分支。快刀伺服是在普通超精密金刚石车床上,增加能够实现高频往复运动的伺服装置。使得刀尖除了跟随原有车床运动之外,还能同步进行根据主轴转角或时间变化的X或Z轴方向的高频响运动。目前已知的各种FTS大都采用单自由度的型式,即或者在机床X轴方向或者在Z轴方向增加一个高频运动的附加轴。为了进一步提升FTS的性能,论文中研制了一种能够同时在机床的X轴和Z轴方向实现高频运动的双自由度FTS(2Degree Of Freedom Fast Tool Servo,2DOF-FTS,)。论文中设计的双自由度FTS利用并联机构将两个对称的单自由度FTS连接在一起,通过运动轨迹的规划使2DOF-FTS能够加工大于每路单自由度FTS行程限制的工件;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讲,能够通过这种轨迹规划降低对FTS行程的要求,从而增加做动器的频率响应裕度。作者针对两自由度快速刀具伺服技术以及高频响做动器设计制造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作者首先对变磁阻法向电磁力驱动的FTS电机进行了研究,并设计制造了样机。研究了这种电机的驱动原理和电机各项参数的确定方法,为今后类似需求的电机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设计并制作了这种电机的模拟电子功率放大器,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参数选择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所设计电机的耦合感性负载的解耦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电路采样频率达到1MHz,满足2DOF-FTS的工作要求。然后分析、设计并制造了并联形式2DOF-FTS的传动机构。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特点以及2DOF-FTS的运动耦合问题;对该传动机构分别进行了多刚体动力学和多柔体动力学分析,通过对比分析机构柔体变形对机构运动和驱动的影响,为进一步简化和减轻机构惯量给出了理论依据。在所研制的2DOF-FTS样机基础上,作者针对2DOF-FTS的特点,提出了特殊的刀具轨迹规划方法。根据2DOF-FTS的运动特点,针对几种非轴对称曲面,分析并设计了刀具运动轨迹。研究了2DOF-FTS刀具轨迹规划的方法特点以及这种方法带给2DOF-FTS加工非轴对称光学曲面的优势。结果表明,使用2DOF-FTS对部分类型非轴对称曲面进行加工,最大能够获得将近240%的加工行程的提升。最后为2DOF-FTS设计了控制方案。通过建立和分析2DOF-FTS的机械结构和驱动电路的自动控制数学模型,结合控制器与传感器的分析和建模,设计了2DOF-FTS的自适应模糊滑膜变结构控制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基本没有超调,跟踪精度满足要求,相对其它常规控制方法明显提高了控制性能。

肖杨露[8](2012)在《中红外能量比较系统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少数几个能独立完成卫星发射任务的国家之一。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特别是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迫切地要求提高卫星数据的准确度以及对卫星数据进行定量化处理。但我国卫星数据的利用率一直不高,我国遥感数据提取利用率还不到获取量的5%。究其原因,星上定标系统中的定标黑体的辐射特性评估理论和评价特性不完善是限制卫星数据利用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校准星上定标系统中定标黑体特性的这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黑体发射率的研究较多的是进行理论上的评估。特别是对于大口径面源黑体的研究,目前我国尚无实用可靠的评估方法。而且我国在低温黑体辐射特性校准方面的研究也尚在进行中。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采用能量比较法将星上定标黑体——低温面源黑体的有效发射率溯源到实验室标准空腔黑体,进而设计了中红外能量比较仪系统。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以黑体的三大辐射定律为理论基础,在总结研究现有的黑体辐射特性评估理论和常用的黑体辐射校准装置的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的实际情况,采用能量比较法实现面源黑体发射率传递,建立发射率传递的数学模型。根据建立的发射率传递数学模型,设计系统的总体方案,搭建能量比较系统的硬件平台,包括光学传递系统、调制盘系统、前置和锁相放大器、数据采集模块以及量程控制系统等。然后以LabVIEW2010为软件开发平台,编写系统的测量以及数据处理软件。采用研制出的比较仪系统,在要求的温度范围内的不同温度下,对标准空腔黑体和待测面源黑体进行大量的测试实验,得出的低温面源黑体发射率的值为0.930,符合理论计算的范围,且在该次测量下得到发射率传递不确定度为0.7%,满足技术要求的1%。

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9](2010)在《湖北省物价局 湖北省财政厅关于适当降低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文中指出鄂价费[2010]26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各市、州、县物价局、财政局:为进一步规范计量检定收费行为,减轻企业及社会各方面负担,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适当降低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234号)的规定,结

张俊杰[10](2010)在《提高光电自准直仪分辨力和示值稳定性的研究》文中认为自准直仪经历了目视式、光电指零式和数显式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光电指零式的技术进步点是采用了模拟量光电对线,其读数方式仍为目视、手动,性能并没有质的飞跃,因此只是个过渡阶段。当前作为通用计量器具的数显式自准直仪的发展方向为提高分辨力与示值稳定性。高分辨力是高准确度的保证,高稳定性是高分辨力的保证。而自准直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扩大应用范围,由静态测量向动态测量发展,由通用计量器具向专用设备发展,以满足各行业的特殊需求。依据对自准直仪国内外情况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确定论文以研究自准直仪分辨力和示值稳定性为中心,对相关问题进行机理分析、措施探讨和实验验证。提高分辨力采用了独特的方法:在自准直光路的基础上增加光学放大,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当量焦距,在国内外首次把光学放大应用于数显式自准直仪,其难度为:对自准直像的位移量进行放大的同时,把准直物镜的像差和气流影响的跳字量也进行了放大,为此,采用了相对孔径较小的准直物镜,把“畸变”作为消减的主要像差,并采取多种减小跳字量的措施。数显式自准直仪的示值稳定性分为瞬时稳定性即跳字量与短期稳定性即漂移,瞬时稳定性以可分为本机跳字量(内因)及气流引起跳字(外因),外因跳字是常见又难办的现象,形成机理是空气的折射率随温度、压强和湿度而变化,气流使其折射率为变数,按折射定律,反射光产生角度变化由自准直仪感受产生跳字。加隔离罩是简单、有效、常用的方法,但是要求罩内的设备具有自动或遥控功能,否则会影响减小气流跳字量的效果,为此对不能加隔离罩的情况提出了“差动反光镜”法:当一块固定反光镜、一块运动反光镜安装在同一轴线上、反光面积相同时受气流的影响相近,相减后可减小气流跳字量。采用正弦臂差动式激光小角度校准装置作为检测设备,对自准直仪进行综合定标,并用分段线性补偿对示值误差进行补偿,有效地提高了自准直仪的准确度。在研究分辨力和示值稳定性的基础上研制了高分辨力数显式自准直仪,最小显示值0.001",分辨力<0.005",在±10"测量范围内示值误差为±0.01",除总的测量范围较小外,达到了当前国际上最高档的德国M?LLER公司HR型自准直仪的水平。

二、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仪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精密光电高温测量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辐射温度技术发展过程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目前光电高温测量系统存在的问题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2.辐射测温技术的基本理论及系统方案设计
    2.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2.1.1 热辐射
        2.1.2 热辐射物理参数
    2.2 黑体辐射定律
        2.2.1 普朗克定律
        2.2.2 维恩位移定律
        2.2.3 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
    2.3 辐射测温常用方法的原理及选择
        2.3.1 亮度测温法
        2.3.2 全辐射测温法
        2.3.3 比色测温法
    2.4 精密光电高温测量系统总体设计
    2.5 本章小结
3.精密光电高温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3.1 光学系统
        3.1.1 取样系统
        3.1.2 分光系统
        3.1.3 光学系统总体结构
    3.2 光电探测器的选型
    3.3 相关电路设计
        3.3.1 放大电路
        3.3.2 电测显示仪表
    3.4 本章小结
4.精密光电高温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4.1 开发平台介绍
    4.2 软件的功能
    4.3 软件界面设计
    4.4 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4.4.1 设备驱动模块
        4.4.2 参数设置模块
        4.4.3 数据采集处理模块
    4.5 本章小结
5.系统分度与性能参数测试
    5.1 系统分度
        5.1.1 分度方法
        5.1.2 分度实验与结果
    5.2 系统精度测试
        5.2.1 装置介绍
        5.2.2 测试准备及过程
        5.2.3 测试结果分析
    5.3 系统性能参数测试
        5.3.1 增益系数
        5.3.2 辐射源尺寸效应
        5.3.3 辐射源距离效应
        5.3.4 短期稳定性
    5.4 不确定度评定
    5.5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大量程绝对式偏振光位移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传感器概述
    1-2 位移检测技术
        1-2-1 位移传感器概述
        1-2-2 位移传感器分类及特点
        1-2-3 大量程位移传感器的发展及应用
        1-2-4 绝对位移测量
    1-3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偏振光位移传感器基本理论
    2-1光 的偏振现象及偏振态描述
    2-2 马吕斯定理
    2-3 绝对式偏振光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
        2-3-1 单周期位移信息检测系统
        2-3-2 周期信息检测系统
        2-3-3 综合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传感器设计
    3-1 总体设计
    3-2 传感器硬件
    3-3 直线位移-角位移转换机构以及传动机构
    3-4 传感部件
        3-4-1 单周期位移信息检测系统
        3-4-2 周期信息检测系统
    3-5 传感器所需光学器件的选择分析
        3-5-1 发光器件
        3-5-2 偏振片
        3-5-3 光电接收器件
    3-6 传感器硬件电路系统
        3-6-1 DSP处理器
        3-6-2 LED光源驱动电路
        3-6-3 信号调制电路
        3-6-4 显示模块
    3-7 传感器软件
        3-7-1 DSP软件系统开发简介
        3-7-2 系统程序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验及分析
    4-1 安装调试
        4-1-1 周期信息检测系统
        4-1-2 单周期位移信息检测系统
    4-2 传感器系统位移测量数据及分析
        4-2-1 传感器误差测量及精度分析
        4-2-2 重复性试验
        4-2-3 传感器绝对位移测量能力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论文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光电直流电流及谐波电流互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2 高压测量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1.3 光电直流互感器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工作安排
2 高压直流电流测量方法研究
    2.1 直流大电流测量方法及分析比较
    2.2 直流电流分流器的理论分析
    2.3 分流器设计
3 空心线圈谐波电流测量方法研究
    3.1 高压直流谐波电流特点及测量要求
    3.2 空心线圈测直流谐波电流工作原理及特点
    3.3 空心线圈传感器的误差分析
    3.4 空心线圈幅频特性分析与仿真计算
    3.5 小信号谐波电流的测量
4 光电互感器中光信号的变换及传输
    4.1 光源(电/光转换器)
    4.2 光电探测器(光/电转换器)
    4.3 光纤和光纤耦合器件
5 高压直流电流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5.1 高压侧低功耗与低噪声信号处理方法研究
    5.2 低压侧信号处理单元工作原理
6 高压直流谐波电流信号处理方法分析
    6.1 高压侧谐波电流信号处理方法分析
    6.2 低压侧信号处理单元工作原理分析
    6.3 高压直流谐波电流信号处理系统设计
7 高压侧电路供电方式的比较研究
    7.1 光电电流互感器高压供电方式比较
    7.2 光供电系统工作原理
    7.3 光供电系统中光源及光电池的相关设计
    7.4 光供电系统性能测试及分析
8 120kV光电直流电流及谐波电流互感器的实现
    8.1 系统技术要求和系统设计
    8.2 绝缘设计
    8.3 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8.4 光电直流电流及谐波电流互感器试验方法及试验
9 总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4)光机电(磁)新原理位移传感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大位移传感检测技术概述
        1-1-1 大位移传感检测技术应用及前景
        1-1-2 大位移传感器发展历史
    1-2 偏振光位移传感器研究意义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偏振光位移检测理论方法研究
    2-1 光的偏振理论分析
        2-1-1 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
        2-1-2 光的偏振态表示及马吕斯原理分析
    2-2 位移-电流比较仪方案理论基础
    2-3 晶体的旋光效应和磁致旋光
        2-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2-3-2 法拉第效应-磁致旋光
第3章 位移-电流比较仪
    3-1 位移-电流比较仪原理
    3-2 位移-电流比较仪结构
    3-3 位移-电流比较仪探头优化设计
第4章 伺服比较式位移传感器
    4-1 伺服比较式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
    4-2 伺服比较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系统
        4-2-1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系统
        4-2-2 伺服比较式位移传感器机械结构
    4-3 实验系统调试
第5章 系统软硬件设计
    5-1 偏振光学器件介绍
        5-1-1 偏振片
        5-1-2 磁旋光玻璃
        5-1-3 发光器件
        5-1-4 光电接收器件
    5-2 传感器硬件
        5-2-1 直线位移-角位移转换结构
        5-2-2 传感器二次仪表硬件系统
        5-2-3 DSP处理器
        5-2-4 信号调理放大电路
    5-3 传感器软件
        5-3-1 系统程序介绍
        5-3-2 SPI显示模块
        5-3-3 与上位机通讯接口
第6章 实验平台搭建和数据分析
    6-1 位移测量实验台搭建
    6-2 测试装置性能指标要求
    6-3 位移-电流比较仪实验数据分析
        6-3-1 比较仪试验系统
        6-3-2 比较仪试验数据及分析
        6-3-3 比较仪误差分析
    6-4 伺服比较式位移传感器数据分析
        6-4-1 试验数据及分析
        6-4-2 伺服比较式位移传感器误差分析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偏振光位移传感器系列研究总结
    7-2 展望-伺服比较式绝对位置传感系统
        7-2-1 绝对位置测量系统原理
        7-2-2 绝对位置测量系统结构实现
    7-3 展望-课题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作者在硕士论文期间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
附录二: 作者在硕士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三: 省机械工业仪表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检验报告
附录四: 本课题实验系统及样机图

(5)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位移检测技术发展概述
    1-2 大位移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1-3-1 选题意义
        1-3-2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仪原理
    2-1 偏振光原理
    2-2 法拉第旋光效应
    2-3 光机电磁位移检测原理方案讨论
        2-3-1 非线性预矫正方案实现线性化
        2-3-2 双光路实现大量程方案
        2-3-3 同光源双光路差动比较方案
        2-3-4 同光源双光路差动比较方案性能分析
第三章 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仪一次仪表设计
    3-1 机械结构分析设计
    3-2 光学器件选择设计
        3-2-1 光源选择、特性
        3-2-2 光电探测器分析与选择
        3-2-3 偏振器件分析与选择
        3-2-4 旋光材料选择
        3-2-5 螺线管磁场设计
    3-3 传感器模拟电路设计
        3-3-1 光电接收电路
        3-3-2 光反馈控制光源稳定
第四章 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仪二次仪表设计
    4-1 DSP概述与选用
    4-2 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仪数字处理各部分介绍
        4-2-1 时钟电路
        4-2-2 复位电路设计
        4-2-3 SPI显示设计
        4-2-4 光电信号、螺线管电流信号A/D转换
        4-2-5 D/A转换控制线圈电流
        4-2-6 通讯接口设计
    4-3 大量程连续线性化的实现
第五章 光机电磁位移电流比较仪实验研究
    5-1 传感器实验系统框架
    5-2 微机控制步进电机实现工况模拟
    5-3 实验条件及数据
    5-4 性能分析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6)同步器齿圈制造质量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齿轮质量参数检测技术概述
        1.2.1 齿轮质量参数检测原理及检测技术
        1.2.2 齿轮质量监控方法及其技术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齿圈制造质量参数在线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2.1 引言
    2.2 同步器齿圈制造质量参数检测方法
        2.2.1 同步器齿圈质量参数的选定及其检测要求
        2.2.2 同步器齿圈质量参数的检测原理
    2.3 同步器齿圈质量参数检测方案设计
        2.3.1 系统功能分析
        2.3.2 系统方案设计
    2.4 系统组成
        2.4.1 机械系统
        2.4.2 软件功能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齿圈质量监控系统的机械结构设计
    3.1 引言
    3.2 机械结构及其组成
        3.2.1 设计原则
        3.2.2 系统组成
        3.2.3 动作原理
    3.3 系统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与结构
        3.3.1 上、下料机构
        3.3.2 工件旋转机构
        3.3.3 工件转移机械手
        3.3.4 传感器的安装结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齿圈质量参数检测控制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检测控制系统总方案
        4.2.1 检测控制系统的功能
        4.2.2 检测控制系统结构与组成
    4.3 系统检测与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4.3.1 系统复位电路
        4.3.2 电平转换电路
        4.3.3 电机驱动电路
        4.3.4 滤波电路
        4.3.5 信号放大电路
        4.3.6 RS232转RS485电路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质量监控方法及软件系统设计
    5.1 引言
    5.2 齿圈质量监控方法研究
        5.2.1 常用质量监控方法
        5.2.2 齿圈质量参数监控算法模型
    5.3 软件系统设计
        5.3.1 功能规划
        5.3.2 开发工具选择及设计环境建立
        5.3.3 主要功能设计
        5.3.4 软件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齿圈质量参数在线监控系统的试验
    6.1 引言
    6.2 试验设计
    6.3 试验步骤
    6.4 测量数据分析
    6.5 实验结果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基于变磁阻法向电磁力的并联两自由度快速刀具伺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双自由度 FTS 的研制意义
    1.2 FTS 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驱动形式方面的研究
        1.2.2 双自由度 FTS 做动器的研究现状
        1.2.3 使用 FTS 加工时的自由曲面分解和刀具轨迹规划
        1.2.4 FTS 控制方法的研究
    1.3 两自由度 FTS 的提出原因
    1.4 本文主要内容
    1.5 本文结构安排
第2章 2DOF-FTS 的机构设计及动力学分析
    2.1 2DOF-FTS 的性能要求分析
    2.2 平动与转动 2DOF-FTS 机构的设计
        2.2.1 并联机构方式的选择
        2.2.2 柔性铰链的设计
        2.2.3 运动机构材料的选择
        2.2.4 静刚度与多刚体动力学分析
    2.3 机构的柔体动力学分析
        2.3.1 连杆 L1与连杆 L8柔体动力学建模
        2.3.2 连杆 L2与连杆 L7柔体动力学建模
        2.3.3 连杆 L3与连杆 L6刚体动力学建模
        2.3.4 连杆 L4柔体动力学建模
        2.3.5 连杆 L5动力学建模
        2.3.6 运动机构动力学方程
    2.4 多柔体动力学与多刚体动力学分析结果的比较
    2.5 2DOF-FTS 样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2DOF-FTS伺服驱动单元开发
    3.1 法向电磁力驱动原理
        3.1.1 电机 X 方向的直流磁感应强度分量:
        3.1.2 电机 X 方向的交流磁感应强度分量:
        3.1.3 X 与 Y 方向电磁力
        3.1.4 考虑漏磁系数时磁通量的确定
    3.2 变磁阻法向电磁力驱动电机的设计和性能分析
        3.2.1 设计参数的正则化
        3.2.2 变磁阻法向电磁力电机的设计原则
        3.2.3 变磁阻法向电磁力电机的性能指标
    3.3 变磁阻法向电磁力电机驱动伺服放大器
        3.3.1 电压控制电路
        3.3.2 电流控制电路
        3.3.3 互偶感性负载的电流控制
        3.3.4 变磁阻法向电磁力驱动器机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2DOF-FTS 车削的工件端面轨迹规划
    4.1 2DOF-FTS 刀具轨迹规划的目标和数学描述
        4.1.1 使用单自由度加工斜面时 FTS 轨迹
        4.1.2 2DOF-FTS 的刀具运动空间
        4.1.3 使用 2DOF-FTS 加工斜面时的轨迹规划
        4.1.4 2DOF-FTS 与单自由度 FTS 切削能力的比较
    4.2 其它非轴对称光学曲面的轨迹规划
        4.2.1 环曲面
        4.2.2 微阵列结构曲面
    4.3 针对其它目标的 2DOF-FTS 刀具轨迹规划简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变磁阻法向电磁力 2DOF-FTS 控制系统
    5.1 执行器的状态空间及分析
    5.2 控制器描述
        5.2.1 模拟控制器建模
        5.2.2 数字控制器
    5.3 控制算法
        5.3.1 滑膜变结构控制简介
        5.3.2 改进的自适应滑膜变结构控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2DOF-FTS 的实验与仿真
    6.1 2DOF-FTS 机械与电气特性试验
        6.1.1 机械部分系统辨识
        6.1.2 电气部分测试
    6.2 针对 2DOF-FTS 控制方法的仿真
        6.2.1 FSMC 仿真
        6.2.2 AFSMC 仿真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全文总结
    7.1 主要工作
    7.2 主要创新性工作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中红外能量比较系统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黑体辐射特性评估理论
    1.3 面源黑体校准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常温面源黑体的校准方法
        1.3.2 中温面源黑体的校准方法
        1.3.3 面源黑体校准方法总结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黑体及发射率传递数学模型建立
    2.1 引言
    2.2 黑体
        2.2.1 黑体三大基本定律
        2.2.2 黑体发射率
        2.2.3 黑体的分类
        2.2.4 低温黑体
    2.3 发射率传递数学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3.1 引言
    3.2 技术指标及总体方案设计
        3.2.1 技术指标要求
        3.2.2 总体方案设计
    3.3 光学系统的设计
        3.3.1 光学系统结构设计
        3.3.2 消除杂散辐射设计
    3.4 调制盘的设计
    3.5 红外探测器
        3.5.1 红外探测器的分类
        3.5.2 红外探测器的性能指标
        3.5.3 碲镉汞红外探测器的选用
    3.6 放大电路设计
        3.6.1 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
        3.6.2 锁相放大电路的设计
    3.7 模/数转换电路
    3.8 量程控制电路
    3.9 电路抗干扰措施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软件系统设计
    4.1 引言
    4.2 微弱信号检测
    4.3 编程语言的选择
    4.4 锁相放大器参数计算程序的设计
        4.4.1 带通滤波器参数计算程序
        4.4.2 移相电路参数计算程序
    4.5 比较仪系统上位机软件设计
        4.5.1 软件设计要求
        4.5.2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4.5.3 数据采集程序
        4.5.4 串口通讯程序
        4.5.5 量程选择程序
        4.5.6 数据保存程序
        4.5.7 发射率传递程序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结果及不确定度分析
    5.1 引言
    5.2 中红外能量比较系统性能测试实验
        5.2.1 重复性测试
        5.2.2 稳定性测试
    5.3 发射率传递实验
    5.4 不确定度评定
        5.4.1 标准不确定度评定
        5.4.2 合成不确定度评定
    5.5 发射率传递不确定度分析
        5.5.1 标准空腔黑体发射率引入的不确定度u_1
        5.5.2 黑体辐射量重复性测量引入的不确定度u_2, u_3
        5.5.3 系统不确定度合成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提高光电自准直仪分辨力和示值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自准直仪的原理及特点
        1.1.1 自准直原理
        1.1.2 自准直法、准直法的特点
    1.2 通用自准直仪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1.2.1 目视式自准直仪
        1.2.2 光电对线式自准直仪
        1.2.3 数显式自准直仪
    1.3 自准直仪的发展方向
        1.3.1 提高分辨力和示值稳定性
        1.3.2 应用范围的拓宽
        1.3.3 动态自准直仪
    1.4 课题的来源、内容与目的
第二章 光学系统的研究
    2.1 光学放大提高分辨力原理
    2.2 光学系统
    2.3 光学设计
        2.3.1 计算机的优化设计原理
        2.3.2 准直仪物镜初始结构设计
        2.3.3 准直仪物镜像差平衡与自动优化
        2.3.4 像质评价
        2.3.5 增加20 倍显微物镜后全系统的设计
    2.4 光学设计的特点
    2.5 CCD 图像清晰度的分析
        2.5.1 图像清晰度分析
        2.5.2 清晰度算法分析结果
第三章 数显自准直仪示值稳定性的研究
    3.1 瞬时稳定性
        3.1.1 减小本机跳字量的措施
        3.1.2 减小气流引起跳字的措施
        3.1.3 对减小本机和气流跳字都有效的措施
    3.2 短期稳定性
        3.2.1 易产生温度差的位置使用因瓦钢
        3.2.2 使用差动反光镜组成自校准系统
第四章 示值误差的检测和补偿
    4.1 检测设备
    4.2 示值的综合定标
    4.3 补偿前的示值误差
    4.4 示值误差的补偿
        4.4.1 非线性补偿
        4.4.2 分段线性补偿
第五章 高分辨力数显式自准直仪的研制
    5.1 光学系统
    5.2 机械结构
    5.3 电路
        5.3.1 光源亮度自适应电路
        5.3.2 线阵CCD
        5.3.3 AD 转换电路
        5.3.4 处理电路
    5.4 软件
        5.4.1 亚像素细分
        5.4.2 剔除粗大值及取平均值
        5.4.3 角度值的运算及误差补偿
    5.5 样机性能
        5.5.1 示值稳定性
        5.5.2 测量重复性
        5.5.3 自准直光束的平行度对示值的影响
        5.5.4 示值误差
第六章 小结
    6.1 完成的具体工作
    6.2 创新点
    6.3 今后意见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发表论文
    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四、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仪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精密光电高温测量系统的研究[D]. 刘晓英. 中北大学, 2020(11)
  • [2]大量程绝对式偏振光位移传感器的研究[D]. 谢德敏. 浙江大学, 2006(12)
  • [3]光电直流电流及谐波电流互感器的研究[D]. 徐雁. 华中科技大学, 2004(03)
  • [4]光机电(磁)新原理位移传感器研究[D]. 王耀军. 浙江大学, 2004(04)
  • [5]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仪的研究[D]. 马加兴. 浙江大学, 2003(01)
  • [6]同步器齿圈制造质量参数在线监测系统研究[D]. 申凯. 江西理工大学, 2018(07)
  • [7]基于变磁阻法向电磁力的并联两自由度快速刀具伺服技术研究[D]. 王亚明. 吉林大学, 2013(08)
  • [8]中红外能量比较系统的研制[D]. 肖杨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4)
  • [9]湖北省物价局 湖北省财政厅关于适当降低计量检定收费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J]. 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0(11)
  • [10]提高光电自准直仪分辨力和示值稳定性的研究[D]. 张俊杰. 天津大学, 2010(07)

标签:;  ;  ;  ;  ;  

光机电磁电流位移比较器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