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伦理的价值取向要适应市场经济

社会伦理的价值取向要适应市场经济

一、社会伦理学价值导向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论文文献综述)

李晶晶[1](2021)在《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道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经常探讨的话题。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学派和代表人物普遍存在于欧美地区,尤其以东欧学者的研究更加广泛和深入。二战之后,在部分东欧国家出现了以人道主义批判理论为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群体,他们经历了“斯大林化”的社会主义模式,以及为了摆脱这种模式的反抗过程,他们是改革的理论家和积极的支持者,他们强调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特征,学术界称之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阿格妮丝·赫勒是匈牙利的女哲学家,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布达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赫勒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探索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的东欧地区正处于“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背景之中,她对资本主义社会和苏联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文化危机展开批判,从人的存在和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提出了推动人本身的发展以及社会人道化变革的道路。二战之后,虽然苏联红军使东欧国家摆脱了纳粹统治,但“斯大林化”的社会是高度威权的集体社会,人道主义被严重弱化。在反对斯大林主义、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愿望驱动和导师卢卡奇的指引之下,赫勒加入了匈牙利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在此期间马克思的生活实践理论、异化理论、需要理论、人类解放理论,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和日常生活本体论,以及弗洛姆关于人的本质理论都深刻影响了赫勒,她的思想从此开始走向成熟。赫勒从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入手,提出日常生活的概念,强调日常生活的本体论地位,探索从微观视域上实现日常生活人道化的道路,从而形成了日常生活理论。与日常生活理论密切相关的是赫勒的需要理论,该理论同样是在人道主义思潮下产生的引导人类走出异化的一种理论探索。赫勒在总结马克思关于需要和价值的论述后,提出了自己的“激进需要”思想以及未来社会需要系统重建的构想,她将对需要的批判矛头直接指向了满足形式主义需要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对需要进行专政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赫勒认为应该对社会进行总体革命,总体革命的主体则是拥有激进需要的个体,而个体激进需要意识的形成则需要激进哲学的引导。赫勒进一步利用激进哲学合理性的乌托邦理想的构建,构想出一个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社会主义的激进民主制社会。无论是日常生活的人道化,建立满足激进需要的激进民主制,都反射出赫勒积极构建真正属于人的“家园”,实现对人的存在的终极关怀的理想。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以及从马克思思想中汲取的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她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微观之路。另一方面,她的思想中历史局限性也很明显,比如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由于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否定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了社会生产的本质。尽管如此,赫勒对马克思思想的阐述与发展,对当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和发展难题的深刻解释,是我们的重要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

邓晶艳[2](2021)在《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定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位。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探索新思路、新路径与新方法,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求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当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面集成与广泛应用,人类逐步迈入大规模数据挖掘、运用与创新的“大数据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加强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之富有时代性、增强针对性、彰显实效性,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现实的课题。作为当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大数据广域的信息资源、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以及全新的思维范式,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即时性、精准性、前瞻性与个性化等创新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空间。将大数据思维、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嵌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环节与全过程,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革新思维、优化供给、改进方法、重构范式,建构科学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向“精准思政”“智慧思政”转型升级,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其进一步提质增效、焕发新机的重要生长点与强劲推动力。阐释大数据内涵、价值、特征与功能,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且辨析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探讨两者的深度融合。基于此,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概念得以提出。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思维三个维度全面阐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论析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生成逻辑、发展动因、方法论基础与价值取向,可以明确大数据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契合点,理清大数据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机理。面对新时代提出的新任务与新要求,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境、存在一些短板和弱环。运用文献资料法、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与访谈调研法审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总结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并作原因剖析,同时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指出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教育内容体系以及教育工作的主体转型,有利于为新时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提供现实依据。通过分析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技术优势以及可能性,进一步探讨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精准画像”“规律探寻”与“超前感知”三个应用呈现。以之为基础,基于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理念滞后、模式粗放、知行脱节、供需错位等难题,提出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四大发展转向并详细阐述四大发展转向的实现路径。基于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遵循学科规律、注重理论深化,还要坚持实践导向,致力推动大数据应用,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转化。由之,宏观上,探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的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存储、数据挖掘与分析、数据应用与可视化、数据解释与反馈五大工作模块与应用流程;微观上,对大数据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典型场域中的“数据画像”“精准资助”“失联告警”三个应用进行数据模型构建,从而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提供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大数据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当前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数据还存在观念性、路径性与机制性瓶颈,同时,大数据是一柄双刃剑,对数据的不当应用会带来诸如“数据垄断”“数据滥用”“数据侵害”“数据冰冷”等一些可能的风险与挑战。高校尚须在思维理念、技术开发、政策支持、制度完善、机制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等方面对大数据应用作出回应与调试。不仅如此,在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注重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始终坚持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相结合。

李思特[3](2021)在《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维护社会公平是建设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手段,维护公平是社会保障制度内涵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较为重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公平统一”作为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通过公平实现普惠性特征,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完善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挖掘社会公平理念的基本内涵,比较了不同公平观的特点与区别;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论述与思想,比较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公平理念;通过回顾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发展,阐释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变化特点;通过总结成就与问题,把握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于理念、目标与路径的解读,明确了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从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定位、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选择、社会保障的发展道路三个问题入手,论证了本文研究的必要性。以社会公平视角对社会保障问题进行解读,既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内涵,也定位了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基本视角。文章对现有研究成果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梳理、分类:纵向来看,关于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的研究可分为理念探索阶段、共识形成阶段以及新时代以来的理念定型阶段;横向来看,相关的研究又可以划分为规范性研究、实证分析研究以及基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构建视角进行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文章主要采用了跨学科综合分析法、唯物史观的研究方法以及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全文的理论支撑。首先,在概念界定的章节,明确了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阐明了新时代社会保障的基本内涵以及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也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依据公平观的不同,社会保障模式可分为完全自由主义模式、重视公平的自由主义以及马克思公平观下的社会保障模式。其次,阐明了文章的的理论基础:按照“最大幸福”原则,以边沁、密尔为代表的古典功利主义持有的公平观可以总结为经济公平。福利经济学接受了功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福利是个人福利的总和。旧福利经济学将公平视为效用的均等化,同时指出,由于边际效用递减的存在,国民财富必须均等分配才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新福利经济学采用了序数效用论,在公平的问题上存在着价值中立的倾向。罗尔斯的公平观有着对于功利主义的批判、以及对于福利经济学的超越。罗尔斯将公平作为社会的首要价值,并提出了正义的两个原则。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不同于上述学者。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是衡量社会公平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以公平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进行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孕育出真正的社会公平。此外,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为基础,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可以概括为社会保险思想、社会救助与福利思想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理论。第三章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理念的论述与思想。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特点的变化,来源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社会公平问题认识上的变化。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通过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得社会公平从根本上得以实现。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社会公平通过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重要再分配手段之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作为衡量社会公平的关键标准。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应该允许一定程度的合理差距。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公平理念,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意义上的平等。而社会保障制度则被视为稳定社会的有效途径。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理念,将公平问题提升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同时还将包括社会保障在内的社会建设,纳入到“四位一体”的总布局当中;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建设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表述。这都使得社会保障的公平问题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一时期的公平观,开始由经济公平向社会公平转变,由形式意义上的公平向实质公平深化。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公平正义问题。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人民为中心明确了社会公平问题的基本向度。公平可持续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继续坚持的方向。习近平将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问题进一步具象化为“底线公平”。“底线公平”的提法,突出了社会保障“社会生活安全网”的基本定位,也调和了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内在矛盾。第四章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由理念到实践,从顶层设计到制度实施。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社会保障公平理念的变化,也影响着社会保障制度实践的变革。本章以社会保障的公平问题为主线,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划分为共3个时期:(1)计划经济时期。(2)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探索时期。(3)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公平性矫正的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政权的确立,中国从无到有建立了“国家—单位”的社会保障模式。虽然保障水平尚不发达,保障覆盖存在薄弱环节,但总体来看,由于实行均等化原则因而公平程度较好。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确立,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中国开始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探索之路。这一时期改革的阶段性与非同步特征,客观上影响了社会保障公平性的实现。在第三个时期,城乡社会保障公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随着新农合、新农保、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先后确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得以补足。另一方面,城乡地区社会保障公平性不断完善的阶段。随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制度的确立以及城镇养老金双轨制的并轨,社会保障公平性进一步提升,由“全面覆盖”开始走向“全民覆盖”。此外,本章还以公平性为视角,分析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历史演进特点:在建国初期,由于采取了国家保障模式,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绝对公平的特点;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理念的提出,社会保障制度被视作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配套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弱化了其公平内涵。党的十七大以后,随着“建设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理念的提出,社会保障又被强化为作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手段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越发趋于成熟。社会保障制度自身就成为了社会公平的具象化体现。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就是实现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就是实现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总而言之,从理念、实践两方面进行把握,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有着如下特点:在理念层面,社会保障首先由计划经济时期的起点公平,让位于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公平,并在十八大前后再度向社会公平复归;在实践层面,由统一的国家保障,转变为带有城乡分立特点的自助与共济相结合,并在新时代以来随着制度实践的不断补足,向着提供均等社会保障服务的弥合化方向发展。第五章首先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视角解读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中公平问题的内涵。其次,梳理了新时代以来社会保障公平问题建设取得的成果:在社会救助领域,通过脱贫攻坚专项计划,完善了以低保制度为代表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在社会保险领域,解决了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城乡分立问题;整合了城镇地区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双轨制”现状。在社会福利领域,社会福利由狭义制度向广义制度拓展,由特殊性制度向普惠型制度扩充。最后,指明了新时代社会保障发展面临着的公平问题:其一,社会保障存在身份公平问题。新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明确,社会保障制度的准入资格是以职业、收入、户籍归属等要素差别化对待,还是一视同仁地以国民身份作为前提。其二,社会保障制度区域公平问题仍然严重。区域公平问题既包括各省份地区之间,社会保障发展的协调问题,也包括城乡社会保障实际待遇水平的均衡问题。其三,在老龄化加剧,人口出生率减少的背景下,防范社会保障制度可能出现的代际问题风险,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需要面对另一重大课题。本章还就身份公平问题、区域公平问题、代际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做出了分析。第六章提出了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方向,并从理念、总体目标、实现路径共三方面进行论述。首先,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原则立场;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根本宗旨;共享发展理念是建设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价值引领。其次,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民生七有”。即“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是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最后,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适度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以上基本内容从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保障对象、责任主体、保障水平、体系构建等五个方面,对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明确的路径指引。这其中,兜底线”通过完善底线性、普惠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底线公平;“织密网”侧重于调节非均等公平;“建机制”通过法制化与体系化共进并举,体现规则公平;“覆盖全面”、“城乡统筹”保障主体公平;“保障适度”、“可持续发展”助力代际公平的实现;“权责清晰”与“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协议公平。

沈慧[4](2021)在《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慈善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社会成员之间互帮互助仁爱理念的表达,是由“小爱”走向“大爱”的新征程。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自“郭美美事件”到“卢美美事件”再到“宋河基金会”等,我国慈善事业以滑铁卢般的速度,从巅峰跌入低谷,尽管到目前为止其无序与混乱的状况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慈善活动作为自愿自觉,不求回报的道德行为,其本质是伦理的。但慈善事业之所以发展缓慢,究其根本是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传统慈善伦理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我们要大胆吸取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慈善伦理的优秀研究成果,使传统慈善伦理升华为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匹配的现代慈善伦理。本文从慈善与慈善伦理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慈善中所包含的道德关系以及慈善伦理的发展层次、相关关系,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进一步论证了慈善伦理的进步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慈善作为第三次分配,本是维护社会正义,促进人的幸福与全面发展,但由于慈善活动中受主体道德觉悟低、法制保障不够健全、传统血缘关系思想禁锢等原因,造成了诚信的缺失、公平的短缺以及慈善主体行为道德动机不纯等问题,进而导致一些僭越道德底线事件的发生。为了建立规范的慈善伦理道德,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首先,要弘扬我国当代慈善理念。从传统“同心圆”式慈善升华为“陌生人伦理”基础上的慈善,具有“大爱无疆”的慈善理念;以诚实守信的初心,以公平公正的恒心对待所有慈善参与者,具有“尊重规则”的慈善理念;秉承为社会尽“绵薄之力”的决心,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具有“敢担责任”的慈善理念。其次,要构建慈善行为主体内在伦理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慈善不在为富人专属,激发普通群众的慈善热情;建立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伦理观,施助者不以“高姿态”去看待受助者,受助者自身也应自立自强、心怀感恩;坚持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在慈善活动中所有慈善参与者都应坦诚相待,以此提高慈善事业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最后,实现多方途径共同监督治理。加强慈善伦理教育机制,树立从家庭到社会不间断的教育理念;依托新闻媒体宣传机制,对慈善榜样与慈善优秀事迹进行宣传;建全法律法规保障机制,以《慈善法》为根本,明确政府监督职能,设立慈善组织准入机制,建立免税或低税的税收激励制度等;完善慈善机构运行机制,将慈善事业置于阳光之下,慈善活动中所有资金的调用过程实时公开,行业内部亦进行相互监督;同时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的慈善失信惩戒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与网络公示同步进行。

孙桂杰[5](2021)在《公益众筹活动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凭借互联网的优势,公益众筹活动得到迅猛发展,且不断普及,让公益众筹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成为常见的一种生活方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众筹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诸如诚信缺失,偏离公平正义等社会问题,公益丑闻不断,公益组织公信力屡受质疑,冲击着公民的慈善热情。如何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维护公益众筹的正当性并切实发挥其应有作用?的确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虽然学术界在行为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对公益众筹的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在伦理学领域仍存在学术缺口,研究成果明显不足,因此我们从伦理学视阈展开对公益众筹的研究无疑意义重大。本文以公益众筹活动的伦理问题以及解决对策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区分国内外差异的前提下,客观描述当前中国公益伦理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运用交叉学科法,结合了伦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深挖公益众筹的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等伦理意蕴,系统梳理后,对公益众筹问题的解决路径进行了探讨。文章整体主要分为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关于我国公益众筹的学理性分析。就其主要内涵、特点以及伦理意蕴进行的基本研究和概述,通过分析公益众筹中所蕴含的道德情感、道德义务、道德原则以及道德规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揭示了公益众筹活动中蕴含丰富的伦理意蕴。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公益众筹伦理问题以及成因现状分析。主要通过对公益众筹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伦理问题进行解读,分析其现阶段众筹发展的主要矛盾以及伦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现如今公益众筹活动中众筹主体失信情况时有发生,公益众筹责任界定不清,其发展过程中公益性和商业性矛盾突出,以及众筹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价值观错位、公益组织队伍素质不高,公益众筹的责任机制不健全、公益平台运行机制不完善等原因。第三部分重点阐述了当前公益众筹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与建议。从公益主体、慈善组织、社会以及政策层面提出可行性建议。提出了公益主体需要培养公益伦理精神,调动其参与积极性以及增强公民诚信意识。慈善组织应该压实自身责任,明晰众筹主体信息,健全责任机制,完善组织自身的同时加强平台技术创新,明确剩余款项返还机制等。积极转变作风,加强公益队伍素质建设,并且要接受社会和政府监督,致力于短期解决问题,长期关注发展。社会方面更多的是要完善公益众筹道德规范体系,加强公益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明晰众筹应用范围,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同时重视公益教育,培养公民公益意识。政策层面上要把握公益经济,加强制度激励与政策引导,转变和完善现有政策,建立健全法制,让公益众筹发挥其真正的效用。

王秀芳[6](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王守勇[7](2020)在《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与践行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突破道德底线而引发人们道德焦虑和道德批判的社会问题反思,以北京大学何怀宏教授为主的一些专家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底线伦理”理论,试图构建一种适合现代社会成员所遵守的最基本的普遍伦理。但是,由于学者们侧重于从各自关注的视域对底线伦理进行研究,因而底线伦理的分析比较零碎化且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体系化建构,故对其研究还需大力推进。当下,我国已经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转变,对于底线伦理的研究和推进将更有利于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因而,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辩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力图对我国底线伦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行辩证分析,进而对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和践行做出探讨和思考。本文的第一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底线伦理”的概念进行尝试性界定。同时,总结了底线伦理具有普遍性、义务性、基础性和时代性四个基本特征。然后,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不同视角,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底线伦理的思想渊源。第二章则立足于国内改革开放以来的道德现实状况,运用底线伦理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底线伦理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困境进行阐释,结合案例分析,从存在自身耻感的丢失、自身诚信的匮乏、对他人生命的漠视、对他人宽恕的缺失等方面来论述人与人之间的底线伦理困境,从职业道德的迷失、法治精神的缺乏、公平正义的缺席等方面来论述人与社会之间的底线伦理困境,从生态环境不容乐观、生物多样性岌岌可危等方面来论述人与自然之间的底线伦理困境。第三章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指导,对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内容进行探讨,力图归纳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倡明礼知耻、诚实守信、尊重生命、宽恕友善的人与人之间的底线伦理;二是提倡爱岗敬业、崇尚法治、扞卫公正的人与社会之间的底线伦理;三是提倡绿色发展、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底线伦理。第四章认为,新时代底线伦理的践行需要国家、社会、公民的多方参与和协力推进。在国家维度,需要运用新时代底线伦理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社会维度,需要提倡新时代底线伦理来引导社会公众参与;在公民维度,需要践行新时代底线伦理来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夏陈婷[8](2020)在《行政犯的行政处罚与刑罚流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行政犯的犯罪圈扩大化与行政犯的刑罚设计趋重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随着社会行政治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行政违法行为被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另一方面基于制度设计和社会管理成本的考量,行政犯的法定刑相对于自然犯而言偏高,以致于行政犯的判决刑畸重的情形屡见不鲜。在笔者看来,纵观世界各国刑法的发展过程,犯罪化与非犯罪化是并生问题而非单一的发展趋势,即在犯罪化的过程中伴随着旧类型行为的非犯罪化和新类型行为的犯罪化。犯罪圈的调整取决于社会价值观的变动,而社会价值观保持恒变趋势,犯罪圈的不断调整也是应有之义。总之,刑法的发展历程必然是犯罪化与非犯罪化共同发展的过程,在社会环境剧烈改变的前提下,强求限制犯罪化进程或刻意缩小犯罪圈未必都是适宜刑法发展的最好选择。在充分实现刑法的功能和价值的前提下,均衡发展非犯罪化及刑罚替代措施是缓和不可避免的犯罪化所带来的负面效果的有效方式。鉴于行政处罚适用的频繁性以及与日常生活的高度关联性,行政处罚能够在思想和法律效果方面更深刻地影响行为人的主观思想和客观行为,其在维持法秩序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得到充分重视。同时在低关联法益行政犯中,行政处罚可以成为刑罚的构成要素,体现为行政处罚→刑罚进程,同时行政处罚作为影响应受处罚性的要素,可以作为刑罚解除事由,体现为刑罚→行政处罚进程。因此,可以在限定的行政犯种类中尝试构建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双向流动机制,在确定的范围内实现处罚的流动,为行政犯罪的刑罚替代措施提供不同的选择。第一章我国行政犯的分类研究旨在研究和明确行政处罚与刑罚流动机制的运行范围。分类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在于为进一步理解和解决问题提供逻辑前提,法学分类研究也应当服务于特定的研究目的和应用目标。由于传统的行政犯分类法不能很好地解决本文讨论的双罚流动机制运行前提问题,同时由于我国犯罪认定采用“定性+定量”模式并随着加重要素的升量而提高法定刑,现有的行政犯在同一罪名中也存在类型不同的情形,刑法条文中以“行政违反+加重要素”方式规定的犯罪,都具备自然犯或刑事犯的特征,不是本文讨论的行政处罚与刑罚流动机制的运行范畴。有学者认为“法益性的欠缺”是法定犯(行政犯)的先天缺陷,理由在于法定犯(行政犯)是单纯违反禁止规范的犯罪,是对国家规定的单纯不服从,并没有实质地侵害法益。但该观点忽视法益本身是变动的函量,行政不法本身就是侵犯法益的行为,只是在将行政不法纳入刑事不法的范畴时,需要考量时代变化导致的价值迁移,因此,行政犯的问题不在于“法益性的欠缺”,而是如何准确界定行政犯侵犯的法益。因此,本文按照行政犯的要件行为与侵犯法益的关联程度,即根据“行为与法益侵害之间可通过自然科学证实的抽象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现有的行政犯大致区分为低关联法益类行政犯和高关联法益类行政犯,其中低关联程度类行政犯仅指没有造成实际损害后果的抽象危险犯,包括大量具有侵犯或威胁法益保护可能性的行为、大量同类行为聚合造成法益侵害的行为以及侵犯法益行为的预备犯等;而高关联程度类行政犯指的是造成具体损害后果的实害犯或者具备实害犯与具体危险犯、抽象危险犯要素的复合型犯罪。按照上述分类,以“行政违反+加重要素”方式规定的行政犯罪名按照罪质程度可以区分为低关联法益类行政犯和高关联法益类行政犯,对之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置措施。相较于高关联法益类行政犯,低关联法益类犯罪的刑事不法内容较少,尽管其创设法律所不容许的风险,但因为欠缺实然的损害后果,因此可以通过其他相应措施降低或解除其创设的风险,可以考虑通过行政处罚措施解除刑罚适用。第二章行政处罚作为刑罚成立条件的进程和法理依据旨在阐释行政处罚和刑罚流动机制中行政处罚向刑罚的流动趋势。参照德国刑法关于刑事不法和行政不法界分理论,分析和阐释行政处罚在行政犯刑事违法性认定中的地位和作用。行政处罚的不法内容主要表现为行政违法行为造成的客观危害后果和行政违法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和人身危险性。从客观危害来看,行政处罚之后的同类行为表明行为次数已然达到两次以上,而两次以上的同类行为的客观危害主要表现为量的积累;从主观罪过来看,在行政处罚之后仍然实施同类行为,表明行为人在明知行为违法的前提下,仍然没有放弃违法行为的主观意愿,其对法律规定的漠视与否认,表明其人身危险性随着其实施同类行为的次数呈现递增的状态。我国刑事不法认定的构成要件理论主要从实施行为的行为要素和责任要素角度进行界定,更多的是从客观角度进行评判,但是对行为人的主观要素评价不足。作为替代措施,以行政处罚作为认定刑事不法的条件则可以从主观评价角度更好地弥补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的不足。在肯定行政处罚作为认定行政犯刑事违法性的合理性的基础上,本章梳理行政处罚分别作为立案追诉条件、法定刑升档条件、在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条件、认定行为人主观明知的条件的司法适用,通过对比研究发现行政处罚在刑事不法认定中应用广泛,在补足行政犯的主观认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章继续讨论在行政处罚作为刑罚成立条件的进程中,行政处罚和刑罚可能存在包容关系和并列关系,即行政处罚既可以成为刑罚成立条件,也可以和刑罚并罚。行政处罚能够作为刑罚成立条件,或者和刑罚并罚,其根本原因在于行政处罚的补充性,即行政处罚作为尚未达到犯罪标准的行政违法行为的法律效果,与作为达到犯罪标准的刑罚法律效果达成法律制裁手段的衔接,因此行政处罚可以作为刑罚的补充手段,对未及刑罚或刑罚不及的轻微法益侵害进行规制。同时,累犯制度的合理性论证同时为行政处罚作为刑罚成立要素的论证提供参照路径,即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共同作为行政处罚与刑罚的包容关系的前提,对再次实施同类违法行为入刑的基础是行为人拒不悔改的主观意识和持续升级的人身危险性。随着罪量的升级,行为人应当承担的责任也随之升级,表明行政处罚向刑罚的流动,刑罚作为行政处罚的加重处罚,体现了人身危险性作为从重处罚正当性依据的思想。而行政处罚与刑罚的两种关系均未违背重复评价原则,原因在于无论国际公约抑或国家宪法规定均将否定性评价限于刑事程序及刑事制裁,同时行政处罚和刑罚两种制裁方式并未构成同质处罚,行政处罚不能达到和刑罚惩罚的相同效果,其本身不是被禁止的重复评价内容,只有和刑罚发生同等法律效果的部分才应予以排除。第三章行政处罚作为刑罚解除事由的进程和法理依据旨在阐释行政处罚和刑罚流动机制中刑罚向行政处罚的流动趋势。本章以《刑法》第201条第4款逃税罪的“初犯免责”条款为例,讨论行政处罚的履行作为免于刑事责任的事由的理论依据。依照德国刑法的客观处罚条件说,行政处罚作为实行行为的事后措施,行为效力在于其及时弥补实行行为造成的侵害后果,溯及性地消除已经成立的应受处罚性,由此具备解除刑罚的优势评价,应当予以正面肯定并获得刑罚的豁免。从理论选择上来看,该条款的刑法教义学释义应当适用刑罚解除事由(事后的解除),而非目前通识的刑罚阻却事由(伴随的阻却)。而个人之刑罚解除事由和应受处罚性的客观条件一样,都是犯罪论机制之外的影响定罪量刑要素,但是不同于应受处罚性的客观条件理论,其没有直接影响犯罪的罪责构成。即在不影响刑事当罚性的前提下,立法者为行为人架设一座可以返回的“金桥”,不予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从刑罚目的的合理性角度消除其刑事要罚性,免除行为人的刑罚负担,体现了衡平社会矛盾、恢复社会秩序的刑事政策目的和价值导向。通过梳理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可以发现个人之刑罚解除事由理论适用的痕迹,说明我国立法者在行为刑法的犯罪论前提下,肯定行为人主动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主观悔过态度和客观挽损行为的价值,但适用过程中常常被作为司法活动中的酌定从轻处罚情节,未将刑事刑事要罚性讨论纳入立法框架。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扩大该理论的立法适用范围。回到双罚流动机制的构成,行政处罚之所以能够发挥解除刑罚的效力,根本原因还是行政处罚和刑罚具有同质性。行政处罚不包括主观责任要件,不需要对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进行判定,因此行政处罚可以作为独立的影响行为罪责内容的客观因素,对符合罪责原则的实行行为可以通过事后行政处罚的履行,作为消除实行行为的刑事要罚性的依据,因此免于刑事处罚,实现罚的流动。在低关联法益类行政犯罪中,由于没有造成实际损害后果,对法益造成的侵害体现为造成法益侵害的危险,因此具备法律效果可以修复的空间,即通过对行为人的行政处罚,可以相应在限度范围内溯及性地消除行政犯罪行为的刑事要罚性,进而使得行为人得以免除刑事处罚或者免于刑事追诉。第四章行政处罚作为刑罚解除事由之于行政犯解除刑罚的实践意义,通过对比研究行政处罚解除刑罚和行政犯出罪的不同法律效果,明确行政处罚作为解除刑罚事由仅是刑事可罚性欠缺下的刑罚解除,但不影响刑事违法性的成立,与行政犯出罪情形中的刑事违法性的不成立存在本质差异。因此,双罚流动机制中刑罚向行政处罚的流动趋势不是实质出罪,而是附条件的免罚处置。在行政处罚作为刑罚解除事由进程中,行政处罚作为实行行为的事后措施,其中体现了行为人的主观补救意愿和客观挽回效果,同时承担解除刑罚事由的功能。行为人事后行为作为影响刑罚因素,表明行为人的参与度更高,能够鼓励行为人更加积极地履行行政处罚,从而获得解除刑罚的机会。因此,从经济性的角度来看,行政处罚作为刑罚解除事由进程很好地体现了刑罚的合目的性价值和特别预防功能,同时其没有破坏对实行行为进行评价的罪责原则,具有较高的司法经济性,可以相应扩大在行政犯中的立法适用。当前犯罪圈不断扩张趋势尽管体现了立法者“严而不厉”的立法思想,但是刑事立法的浮躁情绪并不能真正解决社会快速转型带来的社会问题,犯罪圈的扩大尤其行政犯的不断增多并没有大幅增强民众对法秩序的信赖度和满足感,缓和深层社会矛盾,相反,过度刑罚化的负面作用正在不断放大。当前行政犯犯罪圈扩大主要表现为预防性刑法的滥用和刑罚适用的提前化,这些无疑与刑法谦抑性是相悖的,应当在一定的范围内予以修正。而行政处罚作为解除刑罚手段的立法模式,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行政犯扩容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刑事出罪路径有限,但是行政处罚作为解除刑罚事由可以灵活适用,应是应对犯罪圈扩大化趋势的应然之举。罗克辛教授曾经提出在刑罚和保安处分之外,是否能够考虑将“赔偿”(Wiedergutmachung)作为新的惩罚形式,发展作为“刑法的第三条道路”。本文设计的双罚流动机制正是上述思想的体现,以行政处罚作为解除刑罚事由,从本质上实现了刑罚目的,具有重新社会化功能,同时能够避免或减轻刑罚的负面效果。对于主观恶性及犯罪情节均不是十分严重的犯罪人来说,行政处罚为其提供重新社会化的机会,同时其能够更加珍惜因为主动行政处罚而免除刑罚的机会,避免对刑罚的震慑作用麻木无感。同时,刑法的辅助性原则为其提供了法律政策方面的合理性基础,由于罪责原则的支配,在将行政处罚作为“第三条道路”来减轻刑罚或代替刑罚时,行政处罚与未减轻的刑罚相比,能够使刑罚目的和被害人的需求得到同样的或者更好的实现和满足。第五章行政处罚和刑罚的双向流动机制的组成内容和流动机理也是本文立论的核心,讨论证成行政处罚→刑罚进程和刑罚→行政处罚进程的合理性和限度性。该双罚流动机制的理论前提在于行政不法与刑事不法的界限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即行政犯罪的刑事不法来源自行政不法,同时也有根据立法政策和社会价值观的迁移变动而将刑事不法转化为行政不法的需求。行政处罚和刑罚分别作为行政不法和刑事不法的制裁方式,相应也就具备相互转换的前提和理论依据。应当注意的是,流动机制构建的范围应当限于低关联法益类行政犯。同时,在双罚的流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罪刑法定原则、责任主义原则和罪刑均衡原则。在双罚流动机制中,相对于刑罚而言,行政处罚在罚的流动趋势中居于主动地位,作为推动罚的流动进程的积极因素,直接影响行政犯罪的刑罚成立与解除。刑罚在双罚流动机制中居于被动地位,原因在于刑罚的不可避免性、刑罚内容的消极性和刑罚的限度性规则。正是因为行政处罚在双罚流动机制中的主动地位,行政处罚的能动作用限度被视作罚的流动“奇点”,即在“奇点”位置,罚的流动趋势发生转折或者递进变化,表现为由行政处罚转化为适用刑罚,或者由刑罚转化为适用行政处罚。行政处罚能动作用限度在于其仅能对比例限度内的刑事要罚性进行解除,不得超出自身所能规制的不法内容范围。同时作为运行机制,双罚流动机制应当保持其机制的平衡性和开放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行政处罚作为解除刑罚事由的适用范围,并且随着行政犯罪名的扩容而逐渐扩大机制的适用范围。第六章双罚流动机制的功能与价值主要讨论构建行政处罚和刑罚流动机制的价值和意义。从法律依据来看,双罚流动机制是《刑法》第37条的总则性规定在部分行政犯罪中的适用。但相对于原规定关于“犯罪情节轻微”要件的语焉不详,该机制不但没有逾越或违背该规定的范围,相反能够充分考量主客观因素在刑罚适用中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原规定对适用范围仅限于犯罪行为的客观条件忽略行为人的主观条件在刑罚适用中的影响的缺陷。双罚流动机制以行政处罚的介入作为考察行为人主观态度的依据,使得原本完全由法官决定是否“不需要判处刑罚”的事项有了明确的客观标准,确保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能够得到有效监管,不致被任意滥用。双罚流动机制本质上属于刑罚适用制度,意在探讨不同条件下行政犯罪行为的处遇措施和法律效果,充分考量犯罪情节的客观条件和认罪悔罪的主观条件在犯罪人的处遇措施选择中发挥的作用。对于行政犯罪人而言,行政责任相较于刑事责任更容易达到预防犯罪的目标,同时可以避免监禁刑对偶犯初犯的行政犯罪人造成“监狱化”的不利影响。现有的行政犯的处遇措施种类单一,没有与其犯罪特征相对应的法律效果可供选择,不利于实现教化教育和预防犯罪的目的。本文倡导的双罚流动机制是低关联法益类行政犯的刑罚适用指引,主张以行政处罚的方式作为刑罚解除事由,可以适度拓宽行政犯的非刑罚性处遇途径,不但有利于实现刑罚预防和教育功能,同时符合当代以刑罚替代措施和罚金刑作为刑罚主体的刑罚改革趋势。同时,双罚流动机制的引入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司法擅断。适用双罚流动机制,既可以进一步扩大立法适用,同时对于已有的立法案例也可以进行评价和修正,促进刑罚论的合理发展。第七章余论本文所倡导的行政处罚与刑罚的流动机制仅是理想模型,目的在于通过行政处罚作为行政犯罪入罪和免刑的影响要素,实现行政犯罪的入罪与免刑的数量平衡,从立法上为缓解行政犯罪罪名增多和入罪门槛降低所带来的刑法正义性危机提供可行性方案,意图通过调整和规范刑罚适用机制促进刑法预防犯罪价值的发挥以及刑法防卫社会的基本目的的实现。但从现有的立法案例来看,行政处罚分别作为行政犯罪的刑罚构成要素和刑罚解除事由的罪名数量远未达到量的平衡,行政处罚作为低关联法益类行政犯罪的刑罚解除事由的立法例数量极为有限,目前仅限于逃税罪的“初犯免责”条款。这与我国刑法随着社会转型出现的刑罚提前化和法益抽象化趋势所引发的普遍双罚流动机制本质上属于刑罚适用制度,意在探讨不同条件下行政犯罪行为的处遇措施和法律效果,充分考量犯罪情节的客观条件和认罪悔罪的主观条件在犯罪人的处遇措施选择中发挥的作用。对于行政犯罪人而言,行政责任相较于刑事责任更容易达到预防犯罪的目标,同时可以避免监禁刑对偶犯初犯的行政犯罪人造成“监狱化”的不利影响。现有的行政犯的处遇措施种类单一,没有与其犯罪特征相对应的法律效果可供选择,不利于实现教化教育和预防犯罪的目的。本文倡导的双罚流动机制是低关联法益类行政犯的刑罚适用指引,主张以行政处罚的方式作为刑罚解除事由,可以适度拓宽行政犯的非刑罚性处遇途径,不但有利于实现刑罚预防和教育功能,同时符合当代以刑罚替代措施和罚金刑作为刑罚主体的刑罚改革趋势。同时,双罚流动机制的引入符合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司法擅断。适用双罚流动机制,既可以进一步扩大立法适用,同时对于已有的立法案例也可以进行评价和修正,促进刑罚论的合理发展。余论本文所倡导的行政处罚与刑罚的流动机制仅是理想模型,目的在于通过行政处罚作为行政犯罪入罪和免刑的影响要素,实现行政犯罪的入罪与免刑的数量平衡,从立法上为缓解行政犯罪罪名增多和入罪门槛降低所带来的刑法正义性危机提供可行性方案,意图通过调整和规范刑罚适用机制促进刑法预防犯罪价值的发挥以及刑法防卫社会的基本目的的实现。但从现有的立法案例来看,行政处罚分别作为行政犯罪的刑罚构成要素和刑罚解除事由的罪名数量远未达到量的平衡,行政处罚作为低关联法益类行政犯罪的刑罚解除事由的立法例数量极为有限,目前仅限于逃税罪的“初犯免责”条款。这与我国刑法随着社会转型出现的刑罚提前化和法益抽象化趋势所引发的普遍焦虑感产生严重背离,因此有必要在罪刑法定原则指导下继续扩大双罚流动机制的适用范围,在责任主义原则和罪刑均衡原则的支配下明确行政犯的刑罚正当化理由,对于不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人采用行政处罚作为替代措施,确保被处罚的行为人罪刑相称,罚当其罪。

刘欢欢[9](2020)在《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谁来种地”这一难题成了中国前进道路上的“拦路石”。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其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从而保证了我国农业后继有人。截至目前,我国培育的新型职业农民已超1500万人,并朝着2000万人数迈进,新型职业农民的队伍不断扩大,新的职业群体正在逐步壮大。“实际上,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农业行业的新兴主体,理应由也必须有符合自己职业特色的职业道德。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道德培育,这既是农民“身份”向“职业”转变的必要条件,也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既秉持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也完善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既坚持了人的全面发展原则,也保证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和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道德,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为研究对象,在搜集相关文献和政策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及其职业道德培育的基本内涵,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合格“新农人”的关键环节,职业道德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政府、学校、企业以及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共同努力。在界定了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的相关概念后,接着说明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对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人的全面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分析了古今中外有关职业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思想,其中诚信思想、敬业思想、义利观等构成了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认知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道德内省、实践锻炼等思想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接着根据相关数据和新闻报道,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的现状,分别从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进行分析。并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的定义和相关理论基础,从制度、教育、外部环境以及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四个方面,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说明。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结合国家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政策文件,提出了四点加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的建议:(1)建立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规范和制度体系;(2)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教育主体网络;(3)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自我培育的能力。

刘柯[10](2020)在《环境治理中的行动者网络建构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澳洲山火的蔓延,菲律宾火山的喷发,东非肆虐的蝗虫,加拿大的暴雪,印度尼西亚的暴雨,以及新冠病毒爆发等各类席卷全球的环境灾难,无不向人们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由于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所构成的威胁越来越严重,致使环境治理成了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性行动项目,也是人类历史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步骤。本文是一项基础研究,着力于环境治理问题的基础理论建构,试图在行动主义视角下形成环境治理的系统理论框架和基本行动观念。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中,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政府治理效果的不佳与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治理的诉求,促使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成为应对复杂环境问题的新方案。面对环境问题的共生性、跨域性和流动性特征,作为环境治理引导者的政府,如何在环境治理中与多元治理主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需要理论研究者做出新的探索,而不仅仅局限于法制化、市场化或社会化的策略性探讨。因此,本文立足于全球化、后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中,从环境合作治理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为了达到对关涉整个人类共同体命运的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我们应建构何种组织,以将环境治理的多元行动者有效组织起来?近代以来,在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现代西方哲学家提倡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引领下,一场始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工业化进程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不可否认的是,数百年的工业化发展的确创造出了无比辉煌的工业文明,但是,“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却因支持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剥削、掠夺式经济发展方式而让全人类付出了极为惨重的环境代价。20世纪六七十年代,《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等关于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着作问世,对于促进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非常有益,随后,一场轰轰烈烈的全球环境保护运动拉开了帷幕。经历了几十年的思想和观念的积累,人们达成了低碳环保的基本共识,成立了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等为代表的专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环保联盟组织,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的公约、协定与方针。但是,20世纪后期以来,环境危机事件的频发与环境风险社会的到来,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并未随着环保意识、环保力度和环境治理技术的提高,而从根本上得到改善。面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千疮百孔的地球,莫里斯·伯曼指出,我们正处于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的十字岔路,摆在人类面前有两条拯救地球的道路,一条是通过科学技术赢得地球的拯救;另一条是通过形形色色的人对地球加以保护。对于这两条道路的选择,美国生态政治学家科尔曼坚定不移地支持了后者,他认为,以现代科学世界观为指导的技术化环境治理方式,只是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控制需要,因而,为了促进环境公平、正义的普遍实现,要求我们必须探索适应未来环境治理秩序的新型世界观。在当前人类所处的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转型期,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切实解决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工业化、城市化阶段所造成的突出性环境问题,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我们认为,党和政府提出的用生态文明替代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是与科尔曼新型世界观要求相一致的。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可以相信,是能够形成人对地球环境加以保护的环境治理路径的,进而把人类带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成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积极行动者。为了能够将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社区、媒体以及公众等多元化的环境治理行动者有效组织起来,本文从环境治理体制变革的视角提出了建构平等开放的环境治理行动者网络的构想,用以替代封闭集权式的官僚制组织的行动体系。显然,在应对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环境问题中,作为工业社会组织典型形态的官僚制组织的失灵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本文首先从人类共同体进化的角度分析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发展趋势以及环境治理模式从以政府为单一主体的协作治理走向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其次,通过对与环境协作治理模式相对应的官僚制组织特征、目标追求的客观分析,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尽管官僚制组织对“权威—命令”“责任—义务”“技术—流程”“领导—激励”等工具主义管控手段的强调可以预防并减少环境问题的发生,但总体看来,这种中心—边缘的环境治理结构、制度主义的环境治理逻辑和技术化的环境治理方式,因排斥和限制了多元社会力量的有效参与,以至于难以促使环境问题从根本得到有效治理;再次,论述了用环境行动者网络替代传统官僚制组织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条件,认为由多元环境治理主体所结合成的行动者网络结构因具有平等性、高凝聚性、弱连带性和灵活性的特征,而能够非常容易地将网络节点上的每一环境治理行动者有效地集结起来,同时形成巨大的环境治理行动场域和强大的环境治理行动力;复次,对与环境行动者网络相适应的合作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明确“结构——权力关系——制度——行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基础上,让人们充分认识行动者网络之于环境风险治理的重要性。同时,在人类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背景下,本文对与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相适应的合作制组织所具有的的特征和优势进行了深入具体的阐释;最后,本文以区域环境治理和全球环境治理为例,着力探讨了在将环境治理行动者网络付诸实践时可能面临的困境,从行动目标、行动理念两个维度思考政府所应扮演的职能、角色,以及环境合作治理的行动方案与行动方向等问题。众所周知,对环境治理实践而言,环境治理理论研究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它能够提出诸多对于环境治理具有参照意义的观点,甚至在环境治理实践中发挥引导作用。然而,从当前环境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看,无疑存在着“重实证而轻理论”的研究倾向。因而,在实践中造成了某种应当引起重视的问题,那就是,在具体的环境治理项目上取得了成功,而总体上的环境问题却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变得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急需加强环境治理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为了建构一套适合中国的且适应于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环境治理理论,本文在行动主义理论范式的指导下,以环境治理组织体制的变革为切入点,在对与工业社会相适应的官僚制组织及其与之对应的环境协作治理模式加以批判和解构的基础上,建构了一套能够适应于高度复杂性与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开展环境治理的理论路线——多元主体合作治理的行动者网络结构的构想。本文在出发点上,与国内外已有的应用行动者网络分析环境治理问题的研究是不同的。本文认为:一方面,只有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才是环境治理网络结构中的行动者。因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由人的行为所致,保护生态与环境免遭破坏的行动者只能是具有道德性和他在性的人。另一方面,所有加入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行动者,都是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一个个平等节点。也就是说,本文所建构的环境行动者网络是无中心、无权威和无控制的行动体系。只有在这样一种行动网络中,才能激发所有的环境治理行动者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才能促进每一个行动者的自觉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此过程中,政府扮演的是引导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二、社会伦理学价值导向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会伦理学价值导向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论文提纲范文)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之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渊源
    2.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1.1 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兴起
        2.1.2 东欧国家的“斯大林化”
        2.1.3 “匈牙利事件”及“非斯大林化”进程
    2.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现实批判向度与人的自由个性发展
        2.2.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日常生活本体论
        2.2.3 弗洛姆关于的人的本质理论
    2.3 小结
第3章 赫勒人道化的日常生活理论——基于马克思的生活实践思想
    3.1 赫勒对日常生活的界定
        3.1.1 日常生活是个体再生产要素的集合
        3.1.2 日常生活主体类型:特性与个性
        3.1.3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界限划分
    3.2 日常生活的特征与一般图式
        3.2.1 日常生活的特征
        3.2.2 日常生活的一般图式
    3.3 日常生活的人道化
        3.3.1 日常知识的改变
        3.3.2 日常交往的人道化
        3.3.3 “自为个性”的生成
        3.3.4 “为我们存在”的日常生活
    3.4 小结
第4章 赫勒人道化的需要理论——基于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4.1 赫勒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解读
        4.1.1 对马克思的需要概念的理解
        4.1.2 对马克思关于需要的异化问题的阐释
    4.2 赫勒的激进需要思想
        4.2.1 激进需要的提出
        4.2.2 激进需要的内涵
    4.3 赫勒对需要系统的重建
        4.3.1 对资本主义的需要系统的批判
        4.3.2 联合生产者社会中的需要系统的重建
    4.4 小结
第5章 赫勒人道化的价值理想——基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
    5.1 哲学与激进哲学
        5.1.1 对哲学的接受与需要
        5.1.2 哲学的理想与真实的价值
        5.1.3 哲学的价值讨论
        5.1.4 激进哲学
    5.2 理性乌托邦的实现
        5.2.1 合理性的乌托邦
        5.2.2 左翼激进主义的理想
        5.2.3 生活方式的多元化
    5.3 激进民主制道路的筛选过滤与选择
        5.3.1 对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的批判
        5.3.2 对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批判
        5.3.3 激进民主制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构建
    5.4 小结
第6章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评析
    6.1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合理性
        6.1.1 从微观视角反思人的日常生活,为人的自我解放提供了可行的切入点
        6.1.2 从人的需要观点理解理论和实践,丰富了马克思的需要理论
        6.1.3 汲取马克思思想中科学理性的批判精神,为人类解放道路提供了多种选择
    6.2 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历史局限
        6.2.1 赫勒的个性发展理论忽视了物质生产和政治经济变革的价值
        6.2.2 过于偏重对需要的价值范畴分析,忽视需要的实践性
        6.2.3 否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脱离社会生产本质
    6.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与致谢

(2)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大数据让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大数据与教育交叉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析
    第三节 逻辑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内容框架
    第四节 重点、难点及预期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解读
        一、大数据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审视
        一、感性对象性活动之数据生成逻辑
        二、实践的社会历史性之数据发展动因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数据应用的方法论基础
        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之数据应用的价值取向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自组织系统阐释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复杂自组织系统特征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化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之数据转换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数据工作机制
第二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依据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
        一、基于大数据文本挖掘方法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困境分析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者访谈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剖析
    第二节 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一、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二、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体系
        四、新时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转型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优势
        一、大数据关键技术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用
        二、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数据交互
        三、教育管理平台载体的数据智能
        四、教育管理实践数据的跨域应用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可能性分析
        一、基于数据技术的效率提升
        二、基于证据的日常教育管理
        三、基于数据评价的工作改进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促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转向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应用呈现
        一、精准画像:大数据精确反映学生行为状态
        二、规律探寻:大数据有效呈现学生活动规律
        三、超前感知:大数据准确研判学生活动趋向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
        一、线性思维
        二、系统思维
        三、线性思维向系统思维转变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第三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一、普适教育
        二、个性化培育
        三、普适教育向个性化培育转变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第四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
        一、认知培育
        二、实践养成
        三、认知培育向实践养成转变的实效性与长效性
    第五节 基于大数据之由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
        一、需求侧适应
        二、供给侧发力
        三、需求侧适应向供给侧发力转变的精准性与有效性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二、守正创新原则
        三、趋利避害原则
        四、循序渐进原则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资源库建设与运行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采集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预处理与存储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挖掘与建模分析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解释与反馈
    第三节 利用大数据推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应用
        一、数据画像
        二、精准资助
        三、异常告警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创新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保障
    第一节 个体主观条件
        一、培育大数据意识与大数据思维
        二、掌握大数据知识与大数据技能
        三、提升大数据伦理与管理理性
        四、把握大数据应用的价值导向
    第二节 技术条件保障
        一、开发和搭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技术平台
        二、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核心技术团队
    第三节 组织与制度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二、推进教育政策实施与制度建设
        三、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第四节 文化环境保障
        一、优化校园网络环境
        二、培育校园数据文化
        三、优化校园人文环境
结语:数据智能与教育智慧结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社会公平视阈下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资源与基础
    2.1 概念辨析与关系界定
        2.1.1 社会公平的概念界定
        2.1.2 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
        2.1.3 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的基本理念
        2.1.4 公平观影响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
    2.2 西方学者的理论资源
        2.2.1 功利主义的公平观
        2.2.2 福利经济学的公平观
        2.2.3 “福利国家自由主义”的公平观
    2.3.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公平思想
        2.3.1 社会公平取决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3.2 以公平为主线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批判
        2.3.3 对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探索与构想
    2.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2.4.1 基于再生产理论的社会保险思想
        2.4.2 基于劳动力相对过剩的社会救助与福利思想
        2.4.3 基于平均利润率理论的保险基金理论
第3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关于社会公平与社会保障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1 毛泽东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1.1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公平的权利基础
        3.1.2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前提
        3.1.3 社会保障制度是体现社会公平的制度设计
    3.2 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2.1 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公平的物质保证
        3.2.2 按劳分配是社会公平的阶段性体现
        3.2.3 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共同富裕的使命追求
    3.3 江泽民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3.1 确保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实现的要求
        3.3.2 社会保障制度是推进社会公平的基本措施
        3.3.3 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3.4 胡锦涛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4.1 拓展了社会公平的维度
        3.4.2 深化了社会公平的认识
        3.4.3 强化了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公平取向
    3.5 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与思想
        3.5.1 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向度
        3.5.2 共享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实现形式
        3.5.3 公平与可持续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原则
        3.5.4 底线公平是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基本要求
第4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
    4.1 以公平为主线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4.1.1 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理念与制度实践
        4.1.2 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探索
        4.1.3 以社会公平理念为先导的社会保障公平性矫正
    4.2 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特征的发展趋势
        4.2.1 理念:由起点公平到经济公平,并向社会公平复归
        4.2.2 制度:由单位保障到城乡分立,并向城乡一体迈进
第5章 社会公平视角下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现状
    5.1 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公平维度
        5.1.1 权利公平之维
        5.1.2 机会公平之维
        5.1.3 规则公平之维
    5.2 新时代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取得的成就
        5.2.1 社会救助
        5.2.2 社会保险
        5.2.3 社会福利
    5.3 新时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面临的公平问题
        5.3.1 身份公平问题
        5.3.2 区域公平问题
        5.3.3 代际公平问题
    5.4 新时代社会保障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
        5.4.1 立法进程严重滞后引发身份公平问题
        5.4.2 制度统筹层次不高引发区域公平问题
        5.4.3 转制成本责任归属不清引发代际公平问题
第6章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6.1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理念之基
        6.1.1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原则立场
        6.1.2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社会保障公平的根本宗旨
        6.1.3 共享发展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引领
    6.2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目标
        6.2.1 幼有所育
        6.2.2 学有所教
        6.2.3 劳有所得
        6.2.4 病有所医
        6.2.5 老有所养
        6.2.6 住有所居
        6.2.7 弱有所扶
    6.3 构建新时代更加公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实现路径
        6.3.1 “兜底线”完善底线公平
        6.3.2 “织密网”调节非均等公平
        6.3.3 “建机制”强化规则公平
        6.3.4 “覆盖全民”、“城乡统筹”实现主体公平
        6.3.5 “保障适度”、“可持续”凸显代际公平
        6.3.6 “权责清晰”、“多层次”确保协议公平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我国慈善伦理概述
    2.1 慈善的概念
        2.1.1 我国主要慈善概念述评
        2.1.2 当代我国语境下慈善的概念
    2.2 慈善伦理的概念及其发展层次
        2.2.1 慈善伦理的内涵
        2.2.2 慈善中的道德关系
        2.2.3 慈善伦理的发展层次
    2.3 慈善伦理相关关系辨析
        2.3.1 慈善伦理与社会伦理
        2.3.2 慈善伦理与财富伦理
        2.3.3 慈善与正义
        2.3.4 慈善与公益
3 慈善伦理的原则及价值取向
    3.1 慈善伦理的原则
        3.1.1 自愿原则
        3.1.2 无偿原则
        3.1.3 利他原则
        3.1.4 诚信原则
        3.1.5 平等原则
    3.2 慈善伦理的价值取向
        3.2.1 有利于促进人的幸福和发展
        3.2.2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3.2.3 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4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1.1 慈善活动中诚信的缺失
        4.1.2 慈善过程中公平的短缺
        4.1.3 慈善主体行为道德动机的复杂
    4.2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4.2.1 慈善主体道德觉悟低
        4.2.2 法制保障不够健全
        4.2.3 人情伦理淹没了慈善伦理
        4.2.4 “富才行善”误导了慈善伦理的发展
5 我国当代慈善伦理规范建设的对策
    5.1 弘扬我国当代慈善理念
        5.1.1 “大爱无疆”的理念
        5.1.2 “尊重规则”的理念
        5.1.3 “敢担责任”的理念
    5.2 培养慈善行为主体的内在伦理观
        5.2.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财富观
        5.2.2 建立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的伦理观
        5.2.3 坚持诚实守信的道德观
    5.3 建立和完善外部保障机制
        5.3.1 加强我国慈善伦理教育机制
        5.3.2 建立新闻媒体宣传机制
        5.3.3 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5.3.4 完善慈善机构运行机制
        5.3.5 构建适应我国社会的慈善失信惩戒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5)公益众筹活动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1.重点难点
        2.创新点
一、公益众筹的内涵、特点及其伦理意蕴
    (一)公益众筹与公益众筹伦理释义
        1.公益与公益伦理的内涵
        2.公益众筹与公益众筹伦理
        3.公益、公益众筹与慈善的关系
    (二)公益众筹的形式与特点
        1.公益众筹的形式
        2.公益众筹的特点
    (三)公益众筹的伦理意蕴
        1.公益众筹活动中蕴含的道德情感
        2.公益众筹活动中蕴含的道德义务
        3.公益众筹活动中蕴含的道德原则
        4.公益众筹活动中蕴含的道德规范
二、公益众筹活动存在的伦理问题及其成因
    (一)公益众筹存在的伦理问题
        1.公益众筹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
        2.公益众筹主体失信问题时有发生
        3.公益众筹责任界定不清
        4.公益性和商业性矛盾突出
    (二)公益众筹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1.公益众筹参与者价值观错位
        2.公益组织队伍素质不高
        3.公益众筹的问责机制不健全
        4.公益众筹平台运行机制不完善
三、公益众筹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提升公益参与者道德水准
        1.培养公益伦理精神,调动参与积极性
        2.增强公民诚信意识,提高道德水准
    (二)明确慈善组织的管理机制
        1.明晰众筹主体信息,健全责任机制
        2.加强技术创新,明确剩余款项返还机制
        3.提高公益队伍素质,接受社会和政府监督
        4.短期解决问题,长期关注发展
    (三)营造良好公益众筹活动伦理氛围
        1.完善公益众筹道德规范体系
        2.加强公益文化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3.明晰众筹应用范围,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4.重视公益教育,培养公益意识
    (四)完善和落实众筹活动政策
        1.把握公益经济,加强制度激励
        2.加强舆论引导,倡导慈善文化
        3.建立健全法制,保障公益众筹发展
        4.以基层为重点,实现众筹公平
结语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6)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三、推进医学改革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与践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述评
        (一)国内关于底线伦理的研究述评
        (二)国外关于底线伦理的研究述评
    三、研究创新与方法选择
        (一)研究创新
        (二)方法选择
第一章 底线伦理的含义界定及思想渊源梳理
    一、底线伦理的含义界定
        (一)何为底线
        (二)何为底线伦理
        (三)底线伦理的主要特征
    二、底线伦理的思想渊源梳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底线伦理思想
        (二)西方思想文化中的底线伦理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底线伦理思想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线伦理意蕴
第二章 底线伦理的现实困境
    一、人与人之间的底线伦理困境
        (一)自身耻感的丢失
        (二)自身诚信的匮乏
        (三)对他人生命的漠视
        (四)对他人宽恕的缺失
    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底线伦理困境
        (一)职业道德的迷失
        (二)法治精神的缺乏
        (三)公平正义的缺席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底线伦理困境
        (一)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二)生物多样性岌岌可危
第三章 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探讨
    一、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原则与方法
        (一)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原则
        (二)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方法
    二、新时代底线伦理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人之间的底线伦理
        (二)人与社会之间的底线伦理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底线伦理
第四章 新时代底线伦理的践行策略
    一、运用新时代底线伦理,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确保民生领域的底线伦理关怀
        (二)做好制度设计的底线伦理引导
        (三)将底线伦理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二、提倡新时代底线伦理,引导社会公众参与
        (一)发挥社会自组织的道德参与作用
        (二)用积极的社会舆论营造良好环境
    三、践行新时代底线伦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一)用家风家教涵育新时代底线伦理
        (二)将新时代底线伦理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
        (三)抓好重点群体的新时代底线伦理引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行政犯的行政处罚与刑罚流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出
    二、研究现状和具体问题意识
    三、研究内容及意义
    四、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我国行政犯分类研究
    第一节 我国行政犯立法及发展
        一、我国刑法语境下的行政犯
        二、我国的行政犯立法源流
    第一节 行政犯的分类理论发展
        一、现有的行政犯分类理论
        二、本文拟采的行政犯分类方式
第二章 行政处罚作为刑罚成立条件的进程和法理依据
    第一节 行政处罚作为行政犯刑罚的成立要素
        一、行政犯的刑事违法性认定
        二、行政处罚在刑事违法性认定中的地位
        三、行政处罚在刑事违法性认定中的适用
        四、行政处罚与刑罚存在包容关系
    第二节 行政处罚作为行政犯刑罚的补充要素
        一、行政处罚与刑罚并科的合理性依据
        二、行政处罚与刑罚存在并列关系
    第三节 行政处罚作为刑罚成立条件进程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一、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二、包容关系未突破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三、并列关系未突破禁止重复评价原则
        四、罪刑均衡原则作为判断重复评价的基准
第三章 行政处罚作为刑罚解除事由的进程和法理依据
    第一节 我国刑法第201条第4款之讨论
        一、“初犯免责”与“以罚代刑”之辨析
        二、行政处罚的履行作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事由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个人之刑罚解除理论的适用性
        一、刑罚的解除事由与刑罚的阻却事由之辩证
        二、刑罚的解除事由与应受处罚性的客观条件之辩证
        三、个人之刑罚的解除事由理论在我国刑法分则中的适用
        四、“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与“不构成犯罪”的本质差异
        五、“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与“免除刑事处罚”的法律效果同一性
    第三节 运用个人之刑罚解除事由理论的必要性
        一、个人之刑罚解除事由理论的应用价值
        二、个人之刑罚解除事由理论的机制性地位
        三、个人之刑罚解除事由理论应用的前景展望
第四章 行政处罚作为行政犯的刑罚解除事由的实践意义
    第一节 行政处罚作为刑罚解除事由与行政犯出罪的本质差异
        一、行政犯出罪进程的实现与法律效果
        二、行政处罚作为刑罚解除事由的法律效果
        三、两者法律后果的经济性对比
    第二节 行政犯的出罪路径考证
        一、行政许可作为行政犯的出罪路径
        二、行政命令作为行政犯的出罪路径
        三、行政处罚不能作为行政犯的出罪路径
    第三节 行政处罚作为解除刑罚立法模式的扩大适用
        一、行政犯犯罪圈扩大带来的争议
        二、行政处罚作为刑罚解除事由的立法模式成为应然之举
第五章 行政处罚和刑罚的双向流动机制的组成内容和流动机理
    第一节 双罚流动机制的逻辑构成
        一、行政处罚的能动适用性和刑罚的被动适用性
        二、行政处罚能动作用的限制和规范
        三、行政处罚和刑罚流动机制的前提、范围与基本原则
    第二节 双罚流动机制中罚的流动“奇点”和界分
        一、罚的流动“奇点”的确认和作用
        二、行政处罚和刑罚的流动方式
第六章 双罚流动机制的功能与价值
    第一节 双罚流动机制之于我国实体《刑法》的意义
        一、双罚流动机制与《刑法》第37条规定的关系
        二、双罚流动机制彰显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三、双罚流动机制的引入可以避免司法擅断
    第二节 双罚流动机制之于我国刑罚适用制度的意义
        一、现行刑罚机制和刑罚适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双罚流动机制在限度内解决刑罚适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余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后记

(9)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及其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相关概念界定
        (一)新型职业农民
        (二)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
        (三)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
    二、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一)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的必要性
        (二)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的重要性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的相关理论依据
    一、中国古代优秀的职业道德培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职业道德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古代道德培育的主要途径
    二、西方职业道德培育思想
        (一)西方职业道德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西方道德培育的主要途径
    三、中国共产党的职业道德培育思想
        (一)中国共产党职业道德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中国共产党的农民教育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德育思想
    五、黄炎培职业道德教育思想
第四章 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现状分析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道德现状
    二、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的现状
        (一)职业道德培育取得的成绩
        (二)职业道德培育存在的问题
    三、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职业道德培育的基本规范和制度体系不完善
        (二)职业道德教育的薄弱
        (三)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四)道德自我培育的能力不足
第五章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的对策
    一、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的伦理规范和相关制度体系
        (一)健全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道德规范
        (二)推进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道德培育相关制度建设
    二、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教育的主体网络
        (一)地方政府: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教育的主导者
        (二)学校: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者
        (三)企业: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教育的支持者
    三、营造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的良好环境
        (一)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营造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
    四、提升新型职业农民自我培育的能力
        (一)提升科学文化水平
        (二)提升道德自觉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10)环境治理中的行动者网络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价值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价值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
        1.2.2 国内相关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关涉共同体命运的环境治理
    2.1 环境治理的成就与失败
        2.1.1 环境治理的成就
        2.1.2 环境治理的失败
    2.2 环境治理的目标与理念
        2.2.1 环境治理的目标
        2.2.2 环境治理的理念
    2.3 作为环境治理集体行动的组织
        2.3.1 环境治理的组织视角
        2.3.2 环境治理的行动者思路
        2.3.3 建构环境治理的行动者网络
第3章 环境治理模式的演变
    3.1 农业社会的环境应灾模式
        3.1.1 农业社会的环境思想及其应灾模式
        3.1.2 农业社会环境思想的当代启示
    3.2 工业社会的环境协作治理模式
        3.2.1 经济利益追求导致全球性环境危机
        3.2.2 环境协作治理模式的生成及其演变
        3.2.3 环境协作治理模式的缺陷
    3.3 建构行动主义的环境治理模式
        3.3.1 合作共同体诞生的历史必然性
        3.3.2 行动主义的环境合作治理模式
第4章 对环境协作治理的组织审查
    4.1 作为环境协作治理模式的官僚制组织
        4.1.1 官僚制组织与政府管控的环境治理方式
        4.1.2 对环境协作治理目标追求的反思
    4.2 官僚制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失灵
        4.2.1 中心—边缘环境治理结构的失灵
        4.2.2 .制度主义环境治理逻辑的失灵
        4.2.3 技术化环境治理方式的失灵
    4.3 环境参与治理的民主悖论及其解决路径
        4.3.1 环境参与治理的产生
        4.3.2 环境参与治理的民主悖论
        4.3.3 从环境参与治理向环境合作治理的转变
第5章 作为环境合作治理基础的行动者网络
    5.1 建构环境合作治理行动者网络的理论基础
        5.1.1 环境正义理论
        5.1.2 民主行政理论
        5.1.3 合作治理理论
        5.1.4 行动主义理论
    5.2 建构环境合作治理行动者网络的现实条件
        5.2.1 环境风险和危机事件的频发
        5.2.2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5.2.3 “私有化运动”的选择
        5.2.4 环保NGO的成长
    5.3 环境合作治理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特性
        5.3.1 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平等性
        5.3.2 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弱连带性
        5.3.3 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高凝聚性
        5.3.4 环境行动者网络结构中的灵活性
第6章 环境治理行动者网络中的合作体制
    6.1 环境治理中的组织体制变革
        6.1.1 组织结构的变革
        6.1.2 组织权力关系的变革
        6.1.3 组织制度的变革
    6.2 环境治理合作制组织的建构
        6.2.1 生成中的环境治理合作制组织
        6.2.2 环境治理合作制组织的特征
    6.3 环境治理合作制组织的行动优势
        6.3.1 行动的自主性
        6.3.2 行动的自觉性
第7章 基于行动者网络的区域环境合作治理行动
    7.1 区域环境合作治理的行动目标
        7.1.1 区域环境正义问题的产生
        7.1.2 区域环境正义的实现方式
    7.2 区域环境合作治理行动中的地方政府
        7.2.1 引导者的职能定位
        7.2.2 服务者的角色定位
    7.3 区域环境合作治理行动的生成路径
        7.3.1 促进区域行动者网络的形成
        7.3.2 发挥环境任务型组织的作用
第8章 全球化中的环境合作治理
    8.1 全球环境合作治理是无可选择的行动方案
        8.1.1 环境治理的全球化与合作化
        8.1.2 全球环境合作治理的阻碍
    8.2 建构全球环境合作治理模式
        8.2.1 对话
        8.2.2 包容
        8.2.3 信任
    8.3 全球环境行动者网络中的信任关系
        8.3.1 世界中心—边缘结构的信任危机
        8.3.2 从契约型信任向合作型信任的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社会伦理学价值导向应与市场经济相适应(论文参考文献)

  • [1]赫勒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 李晶晶.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大数据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邓晶艳.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9)
  • [3]社会公平视角下的中国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 李思特. 吉林大学, 2021(01)
  • [4]我国当代慈善伦理问题研究[D]. 沈慧. 河北经贸大学, 2021(12)
  • [5]公益众筹活动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 孙桂杰.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7]新时代底线伦理的建构与践行研究[D]. 王守勇.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2020(11)
  • [8]行政犯的行政处罚与刑罚流动机制研究[D]. 夏陈婷.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9]新型职业农民职业道德培育研究[D]. 刘欢欢.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10]环境治理中的行动者网络建构研究[D]. 刘柯.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2)

标签:;  ;  ;  ;  

社会伦理的价值取向要适应市场经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