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太原市森林资源管理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辰[1](2021)在《新冠疫情管控措施对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文中认为2020年春节前突发的新冠疫情(COVID-19)在全球快速发展并蔓延。防止新冠疫情进一步蔓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管控措施,这些措施使得大气污染物排放大大降低,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为探讨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变化特征以及新冠疫情管控措施对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利用小波分析方法、重污染天频数统计法分析太原市2016~2019年大气污染物随时间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小波分析、偏相关分析、特征雷达图和趋势外推等多元分析方法探讨新冠疫情管控措施对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6至2019年PM2.5、PM10、SO2和NO2浓度呈现“冬高夏低”的特点;PM2.5和PM10四年的小波方差图均为“双U型”,PM2.5和PM10秋冬季浓度较高,O3在夏季浓度较高。(2)太原市重污染天气主要发生在11、1和2月,随着冬防治理措施的实施,从2016年开始出现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气频率越来越低,但2017年出现了以O3-8小时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天气。(3)新冠疫情管控期间太原市大部分天数均处于优良状况,期间平均AQI指数为108.43,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9.41%,较疫情防控前下降27.08%;且NO2下降幅度较大,达到28.04%,可能是由于疫情管控期间机动车数量减少、移动源的贡献降低导致的。(4)利用趋势外推法计算新冠疫情管控期间各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各污染物(PM2.5、PM10、NO2、CO、SO2)浓度均呈下降趋势;用小波分析法预测的各污染物未来变化趋势与实际变化趋势基本相同。(5)新冠疫情管控期间污染类型由偏二次污染型逐渐转变为偏综合型和偏燃煤型,但重度污染天气仍然以二次颗粒影响为主。(6)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新冠疫情管控期间太原市SO2(38.85%)下降幅度最大,O3浓度升高39.91%,这与京津冀、广州等城市的变化特征是一致的。以上结果表明新冠疫情管控措施使太原市PM2.5浓度下降4.24%,PM10下降25.69%,SO2下降幅度最大,为38.85%,O3浓度上升39.91%,颗粒物改善强度没有预期的高,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也有相同的趋势。提示我们今后制定大气污染管控措施时不仅要考虑污染物浓度的问题,还要考虑地域和产业结构等情况,有关颗粒物和O3的作用机理仍需深入研究。
余笑[2](2021)在《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布局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休闲时代拉开我国游憩空间的布局大幕,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战略层次的要求、国内旅游格局的转变,市民对休闲游憩需求的激增,城郊体育游憩场所以其独有的地域特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极具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体验成为我国市民的短途首选。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建设布局的研究处于新兴发展阶段,在如何开发休闲运动和户外游憩方面还缺少经验,本文以我国城郊体育游憩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例研究、数据分析等方法,在分析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城郊游憩空间开发的主要理论的探讨,运用RMP分析理论对城郊体育游憩空间从资源、市场及产品打造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再利用圈层布局理论和游憩地管理理论对其进行布局建议,归纳总结了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应遵循的方向和应采取的模式,并以太原市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研究为例进行了详细论述。第一,本文从城郊体育游憩空间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城郊体育游憩空间的现状,发现了我国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具有体育项目特色不突出,游客接待少,体育内涵低,资源利用不足、缺少IP打造和布局不合理导致无法形成规模的问题。第二,结合理论对我国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布局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布局对策:政府做好顶层指引,企业保证专业设计,市民培养意识入口,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打造功能完整、布局合理的城郊体育游憩空间。第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开发的方向:打造体育大IP和多种空间交叉环绕形成格局这两种方式建立三种从基础到核心递进的开发模型:从基础的休闲运动产品,到专业的专项体育游憩地,到发展型综合体育游憩地。第四,最终用实例研究具体说明,以太原市为例,考虑区位、基础、景观、游客市场等现实因素,构建了“一心、一脉、两山、两带、三环线、四小镇”的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并给出对应项目形态,如体育项目基地,主题体育小镇等。
冯婷[3](2021)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在社团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文中提出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在今天,生物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中国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素养的落地,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密切相关。《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了教师要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本研究旨在通过社团活动平台,探索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的一般方法,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目的,并能为其他教师尝试开展生物社团活动提供可参考之处。本文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了课程资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其概念、分类、功能、特点、利用原则进行了界定。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一线生物学教师识别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调查了各学校生物社团开展情况以及生物学课程资源在社团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情况。接着笔者对太原市第十八中学校已开展过的课程资源与社团活动相结合的实践研究进行了总结。综合以上措施,分析了生物社团课程现阶段体现的优势:(1)社团活动能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展。(2)活动设计注重创新,能起到辅助课堂教学的作用。(3)学生的知识水平、实操能力有明显提高,核心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笔者也找出了现阶段生物学课程资源在社团活动中开发的困难与问题:(1)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薄弱、能力欠缺(2)不少学校实验教学开展不充分,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且社团开设不充分。(3)开设了生物社团的学校,也存在课程布局缺乏规划、活动设计不够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不足,导致课程目标不清晰,核心素养不能完全落地的问题。基于以上问题,笔者以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尝试进行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在社团活动中的开发策略的详细研究。首先,归纳出课程资源在社团活动中开发的一般流程,即概览生物学教材,选定活动主题;研读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结合素养要求,创设开展思路;备课组集体讨论,论证可行度;实施活动,进行记录;师生评价反馈,优化改进设计。其次,笔者整合了多样化课程资源,将选定的七年级上册活动主题分成了实验型社团活动、调查(科普)型社团活动和体验(制作)型社团活动三个大类。并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研究总结了课程资源在三种类型的社团活动中的开发策略。(1)实验型社团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对教材实验资源的拓展延伸、整合利用,更要注意对实验装置和探究思路的创新设计,还要注意因时因地的选择、准备合适的实验材料,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2)调查(科普)型社团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一般先依据活动目标,帮助学生确定易接触到的调查对象,再依据活动主题,指导学生设计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最后依据调査结果,学生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即可。但对这类活动的开展,还要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开展活动,充分体现调查过程中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对于偏科普类的活动,则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科普内容的收集主要由学生完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体验(制作)型社团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主题一般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要注意创新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另外,活动可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一些生活经历上,通过多角度开发校内外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深化学生的生活认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的活动成果,要留下痕迹,以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通过本研究发现,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能力明显提高,核心素养得以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和教学技能也有明显提升。在总结和建议部分,笔者指出了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郭琛[4](2021)在《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开发现象频繁发生,多重水危机问题接踵而至,导致水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退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泛关注,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太原市,由于前期以发展煤炭资源为主,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严重的局面,通过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极大改善目前的现状,因而本文在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海绵城市内涵为出发点,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从规划建设和项目建设两方面对海绵城市建设进行现状分析,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相关指标体系,引入DPSIR模型建立了包括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3层,共33个指标的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阐述太原市2010—2019年10年间海绵城市建设水平的变化趋势,且在同一指标体系下,分别对山西省其余10个地市和全国7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进行相应比较,本文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先对各个系统层进行KMO与Bartleet检验,验证所选指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后确定指标权重、主成分特征值、累积贡献率与系数矩阵,算出各个子系统的得分并配合均决策方差法算出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水平总体上呈逐渐上升的态势。特别是在2016年显着提升,综合得分由负值转为正值,在此以后海绵城市建设能力也持续、加速提高,并在2019年达到顶峰。但是在建设海绵城市过程中,太原市仍需控制人口数量和用水压力,逐步加大对人工海绵体的建设及环境影响与响应的力度,特别是在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再生水利用率、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投入比例等关键指标上需要多下功夫;与其他城市比较而言,虽然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潜力巨大,与试点城市相比却仍存在较大差距。最后通过深入剖析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和综合评价,找到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系统法规和标准、建设管理不到位、公众响应度不高、资金筹集困难、技术陷入瓶颈,针对以上具体问题,分别从政策制度、监管责任、智慧海绵、资金渠道和公众参与5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加快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刘震[5](2021)在《黄河流域9市空气质量与社会经济及人群健康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当前黄河流域空气质量长期处于较为严峻的状态,因此本文选取2015-2019年黄河流域9省会城市的空气质量和PM10、PM2.5等空气污染物数据,结合2015-2018年9省会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和基线健康资料,运用空气质量指数、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泊松回归模型,对黄河流域9省会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及空气污染物造成的人群健康效应进行了分析与评价,从而为制定环境健康政策、促进各市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2015-2019年黄河流域9省会城市除西安、太原外,其他7市空气质量总体趋于改善,西安、太原2019年AQI年均值高于2015年,空气质量有所恶化。PM10、PM2.5和O3是黄河流域9省会城市的主要空气污染物。9市AQI季均值均表现为“冬高秋低”,11-次年2月为AQI月均值高峰期,4-9月为低峰期。9市PM2.5、PM10、CO、NO2月均值呈“U”型分布,除成都市外其他8省会城市SO2月均值呈“U”型变化,成都市SO2月均值全年维持在较低水平,9省会城市O3月均值呈倒“U”型变化。(2)人口因素、经济因素、交通因素和城市绿化水平均对黄河流域9省会城市的空气质量有一定影响,其中影响兰州市空气质量的首要因素为年末常住人口,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是影响成都、西安、郑州和济南空气质量的首要因素,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是西宁市空气质量的首要影响因素,人均GDP是呼和浩特空气质量的首要影响因素,公园绿地面积是银川和太原市空气质量的首要影响因素。(3)SO2和NO2浓度每升高10μg?m-3人群死亡率增加的百分数要高于PM10、PM2.5和O3,但空气污染物的健康效应还与污染物浓度超标情况、人口基数和疾病死亡率有关,因此对黄河流域9省会城市进行健康效应评价,得出PM10、PM2.5和O3造成的健康效应要高于SO2和NO2,空气污染物对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要高于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总体来看,当前黄河流域9省会城市SO2和NO2的浓度已接近WHO指导值,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空气因素为PM10、PM2.5和O3,应将PM10、PM2.5和O3作为空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在符合各城市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逐步严格标准限值。
李乂京[6](2020)在《新时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研究 ——以太原市吴家堡社区为例》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同时,社会其他矛盾也出现了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为适应社会矛盾的新变化,社会矛盾治理之路也应由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社会治理实质上就是正确处理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治理过程及其运行机制,其中城中村社区矛盾是社会矛盾的一个缩影和真实写照,把研究城中村社区矛盾及其治理路径作为新时代探寻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新尝试,在当前具有十分突出的新颖性、现实性、时代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指导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矛盾产生和表现最集中的地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中村社区矛盾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太原市吴家堡社区为研究对象,“解剖麻雀”,分析新时代下社区矛盾的表现、特点及产生原因,探究预防和化解社区矛盾的可行性对策。希望通过对吴家堡社区深入的剖析和研究,为新时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化解和治理提供借鉴参考。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研究新时代预防和化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社会治理新思想,这是预防和化解社区矛盾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介绍了预防和化解吴家堡社区矛盾的实证调研过程;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中心内容,首先结合太原市城市建设过程中吴家堡社区的实际情况,归纳其社区矛盾的主要表现是政府和居民在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和就业、社保、教育等民生问题方面的矛盾、社区干群关系矛盾、社区居民间的物质经济利益矛盾和文化认识冲突,并呈现出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冲突叠加化和纠纷易激化的特点;其次从资源供给不均、社区治理主体单一、矛盾预防机制不完善、政策法规建设滞后、居民素质偏低等五个方面分析了吴家堡社区矛盾的产生原因;最后一部分探寻了新时代预防和化解吴家堡社区矛盾的可行性对策,提出要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和综合治理,将完善多元协同的治理体制、坚守风险防范的治理底线、夯实民生保障的制度基础、健全综合施策的治理体系作为新时代预防和化解吴家堡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
田艺[7](2020)在《基于无人机影像点云的林分信息提取研究》文中提出森林资源调查的目的是探明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现状和生长态势,并为森林资源的精准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依据,简称森林调查。目前森林调查仍然通过实地探查完成,费时费力,周期长,更新慢。随着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的发展,通过搭载不同的遥感设备可以获得高清航带影像、激光点云、林冠多光谱数据等,经过专业软件简单处理就能从中提取所需的森林调查数据,这种数字化林业调查较之传统的人工调查有范围广,效率高,更客观的优势。本文以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为基础,使用高精度RKT无人机搭载高清数码相机,以太原市周边核心林区西山万亩生态园和太原市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制作正射影像(DOM)、数字表面模型(DSM)和密集点云数据,以点云数据应用为主结合样地调查与模型反演从中提取所需的林分信息,完成并获得如下目标和结论:(1)基于DOM目视提取和样地实测,获取研究区内的主要树种为国槐、华山松,树木总数为2859棵,其中树冠面积的最大值为25.682 m2、最小值为0.729 m2、平均值为9.121 m2;从中均匀选择的600棵样本木,测得胸径最大值为23.47 cm、最小值为7.63 cm、平均值为11 cm;树高最大值为6.4m、最小值为2.4 m、平均值为3.8 m左右;冠幅最大值为3.6 m,最小值为0.5 m,平均值为1.6 m左右。对目视提取与样地实测的单木定位和树冠面积展开误差分析,中误差为0.282和0.203,说明通过目视提取的单木信息有较高精度。(2)基于DSM数据和密集点云数据实现研究区域单木分割,并提取单木的树冠面积,树高,单木定位等信息。经过统计分析可得单木分割的提取率为83.45%,树冠面积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25.752 m2、0.549 m2、平均面积为9.254 m2,总偏差为662.085 m2、相对偏差为4.9%、均方根误差为2.591 m2、相对均方根误差为3.7%、R2为0.87363;树高的最大值为5.53 m、最小值为0.84 m、平均值为3.24 m左右,绝对误差最大值在1.5 m以,最小值为0.12cm,相对误差最大值为29.5%,最小值为0.26%,平均相对误差为4.16%,均方根误差0.72 m,相对均方根误差6.9%,R2为0.70969,说明由点云分割提取的林分信息符合精度要求。(3)通过SPSS软件以点云分割获取的树高和树冠面积为自变量,实测胸径为因变量构建实验区域的一元、二元胸径预测反演模型,计算并统计得到实验区胸径的最大值分别为12.538 cm、15.214 cm,最小值分别为3.467 cm、5.082 cm,平均值分别为6.649 cm、10.293 cm。利用以上提取的全部信息结合华北地区蓄积量,生物量,碳储量模型计算得到西山万亩生态园阔叶林的平均胸径为10.293 cm、平均树高为4.13m、林分密度为693棵每公顷、郁闭度为54.1%、蓄积量为51.55 m3、生物量为46.94174Kg/m3、碳储量为39.66373 Mg、碳密度为33.79376 Mg/hm2;太原市森林公园针叶林的平均胸径为6.649 cm、平均树高为2.517 m、林分密度为801棵每公顷、郁闭度为29.3%、蓄积量为13.8 m3、生物量为20.26004 Kg/m3、碳储量为52.17782 Mg、碳密度为21.10924 Mg/hm2。综上所述,通过无人机影像点云提取的林分信息在满足森林调查精度的同时减轻了外业调查工作强度,有助于实现森林资源调查内外业一体化。
权薇[8](2020)在《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太原市晋祠片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问题在城市边缘区出现,如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关乎城市发展的未来。美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继成为国家政策要求。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化进程中最复杂、多变且不可忽略回避的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前沿热点,是城乡一体化研究的重难点。合理、科学地规划设计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景观,有利于协调好城市边缘区与城镇、乡村之间的关系。本文是以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研究对象,参考具有代表性的规划建设案例,从景观生态学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角度,研究其规划设计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应用规律。通过回顾有关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国内外研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界定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概念;对其影响、构成要素进行了梳理和归类,总结了景观特征与功能;然后,从不同的尺度层面分析了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规划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景观规划目标;接着,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规划策略,并根据要素的不同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规划措施;最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太原市晋源区晋祠片区为例,进行了规划设计实践。文章希望通过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推动乡村景观建设,发挥其生态、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功能,满足生态服务和多功能服务需求,为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实践参考。
张媛[9](2020)在《太原市城乡室内尘和室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文中提出重金属具有毒性、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可以通过大气、降尘等进入人体,对人体产生不可估量的危害。而表层土壤和室内积尘是环境中重金属的主要储存库,并且由于二者可通过多种途径摄入人体,因此在重金属污染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大多数土壤与积尘中重金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矿区、农田以及道路等污染较重的地方,而对普通环境下居民区土壤以及居民室内尘的研究较少。为了了解居民对重金属的暴露情况、分析对重金属暴露的风险程度,本研究对太原市城乡普通环境中土壤与室内尘中As、Cd、Co、Cr、Cu、Mn、Ni、Pb、V和Zn 10种重金属进行了研究。在对太原地区城区和农村2018非采暖季72个样本和2019采暖季72个样本的土壤和室内尘重金属含量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统计、受体模型以及风险评价模型对城乡土壤和室内尘重金属的污染程度、污染来源以及潜在风险进行评估,以期为山西省区域污染物治理和防治政策提供数据支持,也可以为多介质污染防控以及环境健康影响评价等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室内尘中As、Cd、Cr、Cu、Ni、Pb和Zn元素的平均值分别为16.21±5.53、0.67±0.40、130.89±127.87、71.79±58.37、40.72±27.56、66.00±54.08和357.36±365.26 mg/kg,均超出了山西省土壤背景值,尤其是Pb和Zn元素的含量分别超过背景值的4.49倍和5.63倍。Cr和Zn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7.69%和102.21%,离散程度很大,受人为影响较大。10种重金属元素中Cd的地累积指数最大,处于中度污染,Cu、Pb、Zn和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5,有显着的积累,说明受人为影响较大。土壤中As、Cd和Pb元素的平均值分别为11.46±1.54、0.13±0.05和20.95±3.27 mg/kg,比山西省土壤背景值略高,表明这几种元素可能存在轻微积累。10种重金属元素变异系数均小于40%,且各元素的地累积指数均小于1,属于无污染状态,富集系数除Pb外均小于2,说明土壤中各重金属受人为干扰小,主要来源于土壤母质。(2)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10种室内尘重金属来源可分为四类:V、Co和Mn为一类,Ni、Cu和Cr为一类,Cd、Zn和Pb为一类,As与V、Co和Mn及Ni、Cu和Cr有相似的来源。其中V、Co和Mn认为是来源于自然源,Ni、Cu和Cr主要受生活源的影响,Cd、Zn和Pb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交通污染,As主要受自然源和生活源的双重影响。(3)室内尘中10种重金属元素As、Cd、Co、Cr、Cu、Mn、Ni、Pb、V和Zn,除Cd的危害级别为强,对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最大,占整体贡献率的71.34%,其余各元素的危害级别均为轻微;土壤中10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i均<40,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为18.48,IR<150,危害级别为轻微,表明太原市土壤目前处于较清洁状态。与积尘一样,Cd对对潜在生态风险的贡献最大,占整体贡献率的73.56%。室内尘和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结果均表明三种途径下非致癌健康风险的日均暴露量表现为经手-口途径暴露量>经皮肤途径暴露量>经呼吸途径暴露量,其中经手-口途径暴露量占总日均暴露量的90%以上,经各途径的非致癌风险HQ和总非致癌风险HI均小于1,目前不存在非致癌风险。四种致癌元素As、Cd、Co和Cr的致癌风险阈值均小于10-6,不存在致癌风险。因此,得出结论:目前太原市居民区室外土壤不存在安全隐患,室内尘中个别元素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危害。
郜健[10](2020)在《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基层体育治理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 ——以太原市体育总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进入新时代,国家日渐强盛同时现代公共问题也日益增多,相互依赖性加强,使得政府无法成为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的唯一治理者,需要其他主体的介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阐述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包括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和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这为新时代社会组织的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党十九大报告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强调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对于推进我国基层治理体系具有重大意义。社会组织、政府和市场是社会治理的主要治理主体,社会体育组织也不例外,逐步成为体育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社会体育组织在参与治理当中存在资源依赖、公信力不足、服务能力较弱的问题,无法胜任当前基层体育治理的要求,为提升参与治理的有效性,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便应运而生。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具有政治桥梁价值和业务引导的职能,是地方政府探索“以社管社”的创新之举,能起到促进政府与社会体育组织之间互补优劣势的作用。研究正是基于此,分析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基层体育治理的现状及优化路径:本文选取太原市体育总会为分析个案,通过参与调查法和非结构式访谈对太原市体育总会进行资料的收集,用质性分析工具NVIVO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整理,采取案例分析法对太原市体育总会参与基层体育治理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探究造成其参与治理困境的原因,发现在实际的运作当中,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存在功能定位、目标认同、主体能力、监督评估、资源整合、服务成效等多种困境,导致太原市体育总会平台作用有限,参与基层体育治理价值得不到体现。对困境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探讨造成困境的背后原因。太原市体育总会在建设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中,始终要围绕着“枢纽”这个核心进行,更好的实现政府、社会体育组织、企业、群众等治理主体的合作与互动。针对问题及原因提出优化路径,1、建立社会本位的观念,落实执行“放、管、服”要求,推动治理主体的平等合作;2、健全相关法律与制度体系,加快对枢纽型组织的顶层设计,明晰治理边界;3、以“公益性”为目标进行培育,增强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度,消除“唯官是从”的消极影响,为基层体育治理增能;4、提升体育总会服务水平、管理水平等方面能力建设的积累,做到高效枢纽服务;5、谋求多元化运作性资源的获取,努力开辟多种资源来源渠道,使治理性资源有效向社会体育组织转移;6、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做到全面、量化、可操作,加大奖励惩戒举措,充分地发挥和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潜能,获得社会广泛的支持。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只有立足于社会体育组织和体育行政部门实际需求,发挥好纽带和服务的责任,建立起真正的枢纽型平台,从而为社会体育组织有效参与基层体育治理提供有效支持。目前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在我国的研究尚未形成规范性的体系,本文通过对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的探讨可以丰富学界在该领域的理论体系,推动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更深入、高效参与到治理当中。此外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在中部欠发达地区开展有限,通过本文对太原市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可以为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参考。
二、对太原市森林资源管理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太原市森林资源管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新冠疫情管控措施对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新冠疫情特点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
1.2.2 新冠疫情爆发对国际国内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 |
1.2.3 太原市近年来大气污染物与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太原市2016-2019 年大气污染状况时间序列分析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统计分析说明 |
2.2.3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 |
2.2.4 小波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时间序列分析 |
2.3.2 太原市PM_(2.5)年周期变化小波分析 |
2.3.3 太原市2016-2019 年重污染天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冠疫情管控措施对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污染物分级标准 |
3.2.2 偏相关分析方法 |
3.2.3 特征雷达图 |
3.2.4 趋势外推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新冠疫情期间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
3.3.2 趋势外推法计算的各污染物随时间变化规律 |
3.3.3 PM_(2.5)未来浓度预测趋势与实际测量结果对比分析 |
3.3.4 新冠疫情对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
3.3.5 新冠疫情管控期间太原市与其他城市的空气质量对比 |
3.3.6 新冠疫情管控前后大气污染物变化机理分析及大气污染物变化趋势的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
4.1 主要结论 |
4.2 特色和创新点 |
4.3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布局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区域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概况 |
1.4.2 研究内容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创新 |
1.5.2 研究视角创新 |
第2章 体育游憩空间相关研究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游憩 |
2.1.2 游憩空间 |
2.1.3 城郊及城郊游憩 |
2.1.4 空间布局 |
2.1.5 体育游憩空间 |
2.2 体育游憩带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启示 |
2.2.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
2.3 小结 |
第3章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理论构建 |
3.1 昂普(RMP)分析法 |
3.2 圈层理论(城市郊区旅游圈层论) |
3.2.1 城郊旅游圈层的构成要素 |
3.2.2 影响城郊旅游圈层空间布局的因素 |
3.2.3 城郊旅游圈层的发展路径 |
3.2.4 城郊旅游圈层的构建步骤 |
3.3 中心地理论 |
3.4 游憩地布局理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分析 |
4.1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理论基础分析 |
4.1.1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内容 |
4.1.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原则 |
4.1.3 游憩地布局理论在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中的应用 |
4.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
4.2.1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RMP)分析 |
4.2.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圈层布局 |
4.3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市场基础分析 |
4.3.1 体育项目特色不突出 |
4.3.2 游客接待少,体育内涵低 |
4.3.3 资源利用不足、缺少IP打造 |
4.3.4 布局不合理导致无法形成规模 |
4.4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综合建议 |
4.4.1 政府用顶层设计为指引,扮演体育游憩布局重要角色 |
4.4.2 企业以专业理论为依托,开发特色体育游憩线路 |
4.4.3 居民以培养意识为入口,力求三方主体达到共赢 |
4.4.4 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助力游憩空间发展 |
4.5 小结 |
第5章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方向及模式 |
5.1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方向 |
5.1.1 市场条件 |
5.1.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发展基础 |
5.1.3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方向 |
5.2 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布局模式 |
5.3 小结 |
第6章 实例研究:山西省太原市体育游憩空间布局开发 |
6.1 太原市概况及城市地域结构 |
6.2 太原市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发展现状 |
6.2.1 环境指向 |
6.2.2 道路指向 |
6.2.3 地价指向 |
6.2.4 结构指向 |
6.2.5 政策指向 |
6.2.6 产业指向 |
6.3 太原市城郊体育游憩空间RMP分析 |
6.3.1 R性分析 |
6.3.2 M性分析 |
6.3.3 P性分析 |
6.4 太原市体育城郊游憩空间布局 |
6.4.1 圈层结构与游憩地管理理论分析 |
6.4.2 中心地理论分析 |
6.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问卷 |
附录2:专家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在社团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
1.1.2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3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
1.1.4 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综述 |
2.1 初中生物学的地位和作用 |
2.1.1 初中生物学的地位 |
2.1.2 初中生物学的作用 |
2.2 生物学课程资源 |
2.2.1 生物学课程资源的概念 |
2.2.2 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分类 |
2.2.3 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功能 |
2.2.4 生物学课程资源的特点 |
2.2.5 生物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原则 |
2.2.6 生物学课程资源利用的理论基础 |
2.2.7 生物学课程资源的研究现状 |
2.3 社团活动 |
2.3.1 社团的概念和开设意义 |
2.3.2 社团的形式 |
2.3.3 社团活动的组织原则 |
2.3.4 社团活动的组织策略 |
3 太原市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在社团活动中的开发现状分析 |
3.1 调查目的 |
3.2 调查对象 |
3.3 调查方法 |
3.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3.5 调查结果和分析 |
3.5.1 结果及分析 |
3.5.2 调查总结 |
4 生物学课程资源在社团活动中的开发利用现状——以太原市第十八中学校为例 |
4.1 现阶段社团开展情况 |
4.1.1 学校社团开展概况 |
4.1.2 生物社团开展现状 |
4.2 生物社团课程现阶段体现的优势 |
4.2.1 学校社团氛围浓厚 |
4.2.2 活动结合地方特色 |
4.2.3 创新设计辅助教学 |
4.2.4 学生能力逐步提高 |
4.3 生物社团课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
4.3.1 课程布局缺乏规划 |
4.3.2 课程资源开发不足 |
4.3.3 活动设计比较粗放 |
4.3.4 课程目标不明晰,核心素养未落地 |
5 生物学课程资源在社团活动中开发利用的案例库建立及策略总结——以太原市第十八中学校为例 |
5.1 生物社团活动课程优化设计策略 |
5.1.1 概览生物学教材,选定活动主题 |
5.1.2 研读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
5.1.3 结合素养要求,创设开展思路 |
5.1.4 教师集体讨论,论证活动可行度 |
5.1.5 实施活动,进行记录 |
5.1.6 师生评价反馈,优化改进设计 |
5.2 实验型社团活动 |
5.2.1 实验型社团活动特点分析 |
5.2.2 实验型社团活动案例展示 |
5.2.3 实验型社团活动开发策略总结 |
5.3 调查(科普)型社团活动 |
5.3.1 调查(科普)型社团活动特点分析 |
5.3.2 调查(科普)型社团活动案例展示 |
5.3.3 调查(科普)型社团活动开发策略总结 |
5.4 体验(制作)型社团活动 |
5.4.1 体验(制作)型社团活动特点分析 |
5.4.2 体验(制作)型社团活动案例展示 |
5.4.3 体验(制作)型社团活动开发策略总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讨论 |
6.3 研究不足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海绵城市 |
2.1.2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
2.2 理论基础 |
2.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自然环境状况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3.2 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现状 |
3.2.1 规划建设 |
3.2.2 项目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指标构建 |
4.2 评价指标权重方法的选取 |
4.3 建立评价模型 |
4.3.1 三级指标数值的标准化处理 |
4.3.2 二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
4.3.3 一级指标数值的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 |
5.1 数据来源 |
5.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1 驱动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2 压力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3 状态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4 影响系统标准化数值 |
5.2.5 响应系统标准化数值 |
5.3 主成分提取及系数计算 |
5.3.1 驱动力系统分析评价 |
5.3.2 压力系统分析评价 |
5.3.3 状态系统分析评价 |
5.3.4 影响系统分析评价 |
5.3.5 响应系统分析评价 |
5.4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5.5 太原市与山西省10 个地市级城市对比分析 |
5.6 太原市与我国7 个代表性试点海绵城市对比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
6.1 缺乏系统海绵城市建设法规和标准 |
6.2 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不到位 |
6.3 海绵城市建设中公众响应度不高 |
6.4 海绵城市建设资金筹集困难 |
6.5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陷入瓶颈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推进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
7.1 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政策制度 |
7.1.1 优化水资源结构,控制地下水开采 |
7.1.2 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法规和标准体系 |
7.2 重视对海绵城市建设的监管责任 |
7.2.1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 |
7.2.2 多部门齐“发力”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
7.3 打造新型“智慧海绵”城市 |
7.3.1 吸纳海绵城市建设的优秀人才 |
7.3.2 强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科技支撑 |
7.4 完善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 |
7.4.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财政税收投入 |
7.4.2 拓展海绵城市建设其他融资方式 |
7.5 提高群众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获得感 |
7.5.1 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宣传力度 |
7.5.2 丰富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方式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5)黄河流域9市空气质量与社会经济及人群健康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进展 |
1.2.1 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研究 |
1.2.2 空气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
1.2.3 空气污染物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流域城市简介 |
1.6 技术路线 |
2.黄河流域9省会城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特征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数据来源 |
2.1.2 研究方法 |
2.1.3 相关概念 |
2.1.4 评价因子优化 |
2.1.5 质量控制 |
2.2 结果 |
2.2.1 环境空气质量年度变化 |
2.2.2 环境空气质量季度变化 |
2.2.3 环境空气质量月度变化 |
2.3 讨论 |
2.4 小结 |
3.空气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
3.1 资料与方法 |
3.1.1 数据来源 |
3.1.2 分析方法 |
3.1.3 评价因子优化 |
3.1.4 质量控制 |
3.2 结果 |
3.2.1 西宁市 |
3.2.2 成都市 |
3.2.3 兰州市 |
3.2.4 银川市 |
3.2.5 呼和浩特市 |
3.2.6 西安市 |
3.2.7 太原市 |
3.2.8 郑州市 |
3.2.9 济南市 |
3.3 讨论 |
3.4 小结 |
4.各市空气污染健康效应评价 |
4.1 资料与方法 |
4.1.1 泊松回归模型 |
4.1.2 Meta分析 |
4.1.3 基线资料和参考浓度获取 |
4.1.4 质量控制 |
4.2 评价参数获取 |
4.3 结果 |
4.3.1 西宁市空气污染健康效应评价 |
4.3.2 成都市空气污染健康效应评价 |
4.3.3 兰州市空气污染健康效应评价 |
4.3.4 银川市空气污染健康效应评价 |
4.3.5 呼和浩特市空气污染健康效应评价 |
4.3.6 西安市空气污染健康效应评价 |
4.3.7 太原市空气污染健康效应评价 |
4.3.8 郑州市空气污染健康效应评价 |
4.3.9 济南市空气污染健康效应评价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结论 |
5.1 结论 |
5.2 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时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研究 ——以太原市吴家堡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预防和化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理论基础 |
2.1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内部矛盾理论 |
2.1.1 毛泽东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思想 |
2.1.2 邓小平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1.3 江泽民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1.4 胡锦涛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1.5 习近平对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
2.2 习近平总书记的社会治理新思想 |
第三章 预防和化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实证调研 |
3.1 选择太原市吴家堡社区样本的典型性、代表性 |
3.2 对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的调研过程及其数据来源 |
3.3 对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的数据分析及其问题说明 |
3.4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的社会治理现状 |
第四章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主要表现、特点及其成因 |
4.1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主要表现 |
4.1.1 政府和居民之间的矛盾 |
4.1.2 社区干群关系矛盾 |
4.1.3 社区居民间的矛盾 |
4.2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特点 |
4.2.1 矛盾范围扩大,主体呈现多元化 |
4.2.2 矛盾数量增加,类型呈现多样化 |
4.2.3 矛盾冲突叠加,化解难度加大 |
4.2.4 突发事件增多,纠纷呈现易激化 |
4.3 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供给不均,服务短缺低效 |
4.3.2 治理主体单一,治理能力落后 |
4.3.3 矛盾预防机制不完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 |
4.3.4 政策法规建设滞后,缺乏严格制度规范 |
4.3.5 居民素质偏低,社区参与感不强 |
第五章 新时代预防和化解太原市吴家堡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 |
5.1 坚持系统治理,创新社区管理体制 |
5.1.1 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委总揽全局 |
5.1.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坚持政府全面负责 |
5.1.3 提高居委会自治能力,坚持社区两委自治 |
5.1.4 培育壮大社会组织,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
5.2 坚持源头治理,完善矛盾预防机制 |
5.2.1 建立矛盾预警网络,打造多元调解体系 |
5.2.2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推动平等民主协商 |
5.2.3 构建社区参与平台,提升居民自治本领 |
5.3 坚持依法治理,推动矛盾化解法治化 |
5.3.1 科学设置征地机制,保障居民合法权利 |
5.3.2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缩小社保待遇差距 |
5.3.3 完善矛盾化解制度,加强法治宣传教育 |
5.4 坚持综合治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
5.4.1 加强思想文化教育建设,彰显社区精气神 |
5.4.2 发挥道德榜样示范作用,增强社区凝聚力 |
5.4.3 以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画出社区同心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访谈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基于无人机影像点云的林分信息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进展 |
1.2.2 国内外无人机航测技术发展 |
1.3 本章小结 |
2 研究内容与实验数据 |
2.1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1.1 主要研究内容 |
2.1.2 技术路线图 |
2.1.3 主要创新点 |
2.2 研究区概况 |
2.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2 自然资源概况 |
2.2.3 研究区概况 |
2.3 无人机数据获取 |
2.3.1 无人机介绍 |
2.3.2 控制点布设 |
2.3.3 航线任务设计 |
2.3.4 地面样地实测 |
2.4 本章小结 |
3 无人机影像处理 |
3.1 POS数据介绍 |
3.1.1 POS系统工作原理 |
3.1.2 空中三角测量原理 |
3.1.3 坐标系统转换 |
3.2 影像数据处理 |
3.2.1 原数据整理 |
3.2.2 软件处理 |
3.3 影像产品介绍 |
3.3.1 5 D产品介绍 |
3.3.2 Sf M-MVS点云数据 |
3.4 本章总结 |
4 点云提取林分信息 |
4.1 实测数据 |
4.2 点云数据处理 |
4.2.1 数据预处理 |
4.2.2 DCM数据制作 |
4.2.3 单木分割 |
4.2.4 林分信息提取与分析 |
4.2.5 提取精度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林分三量提取 |
5.1 构建胸径反演模型 |
5.1.1 数据相关性分析 |
5.1.2 一元、二元胸径预测反演模型 |
5.2 林分三量估算 |
5.2.1 蓄积量估算 |
5.2.2 生物量估算 |
5.2.3 碳储量估算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清单 |
致谢 |
(8)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太原市晋祠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战略政策方针指引 |
1.1.2 城市边缘区的乡村景观发展面临考验 |
1.1.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关系密切 |
1.1.4 太原建设生态园林城市需要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协调发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范围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城市边缘区 |
2.1.2 乡村景观 |
2.1.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进展 |
2.2.1 国外的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的相关研究及进展 |
2.2.3 太原城市边缘区的相关研究 |
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研究 |
3.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要素分析 |
3.1.1 影响要素 |
3.1.2 构成要素 |
3.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特征与功能 |
3.2.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特征 |
3.2.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功能 |
3.3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存在的问题 |
3.3.1 宏观层面 |
3.3.2 中观层面 |
3.3.3 微观层面 |
3.4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原则与目标 |
3.4.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规划原则 |
3.4.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目标 |
3.5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策略与措施 |
3.5.1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策略 |
3.5.2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的景观规划措施 |
4 案例分析 |
4.1 北京香山地区及中心区规划 |
4.1.1 案例简介 |
4.1.2 设计特色 |
4.2 杭州市西湖区绕城村更新 |
4.2.1 案例简介 |
4.2.2 设计特色 |
4.3 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吴房村 |
4.3.1 案例简介 |
4.3.2 设计特色 |
4.4 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发展 |
4.4.1 案例简介 |
4.4.2 设计特色 |
4.5 城头山农业公园规划 |
4.5.1 案例简介 |
4.5.2 设计特色 |
5 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的实践研究——以太原市晋祠片区为例 |
5.1 规划背景 |
5.1.1 太原市的基本概况 |
5.1.2 太原市城市发展规律和布局特征 |
5.1.3 太原市边缘区的划定 |
5.2 项目背景 |
5.2.1 区位分析 |
5.2.2 规划范围 |
5.2.3 上位规划解读 |
5.3 场地分析 |
5.3.1 现状分析 |
5.3.2 特征总结 |
5.3.3 问题和挑战 |
5.4 愿景和策略 |
5.4.1 规划定位 |
5.4.2 愿景与目标 |
5.4.3 规划概念 |
5.4.4 规划思路 |
5.4.5 规划策略 |
5.5 总体规划 |
5.5.1 规划结构 |
5.5.2 功能分区 |
5.6 专项规划 |
5.6.1 生态性景观规划 |
5.6.2 生产性景观规划 |
5.6.3 生活性景观规划 |
5.6.4 人文性景观规划 |
5.7 重点设计地段——大寺风荷农业展览园 |
5.7.1 场地位置与设计范围 |
5.7.2 用地情况 |
5.7.3 场地现状及问题总结 |
5.7.4 功能需求 |
5.7.5 定位与目标 |
5.7.6 设计策略 |
5.7.7 景观结构 |
5.7.8 功能分区 |
5.7.9 专项设计 |
5.7.10 分区设计 |
5.7.11 经济技术指标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问题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
(9)太原市城乡室内尘和室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重金属污染来源评价 |
1.2.2 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调查点位及调查对象选择 |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2.3.1 样品采集 |
2.3.2 样品测定 |
2.4 评价方法 |
2.4.1 地累积指数法 |
2.4.2 污染负荷指数法 |
2.4.3 富集因子法 |
2.4.4 APCS-MLR模型 |
2.4.5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2.4.6 健康风险评价 |
2.4.7 不确定模型构建 |
2.5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太原市室内尘和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 |
3.1 室内尘中重金属含量统计分析 |
3.1.1 太原市室内尘重金属含量特征 |
3.1.2 太原市城乡室内尘重金属元素含量比较 |
3.1.3 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太原市室内尘差异性分析 |
3.2 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统计分析 |
3.3 国内外不同地区室内尘、土壤重金属含量比较 |
3.4 小结 |
第四章 室内尘和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解析 |
4.1 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估 |
4.1.1 地累积指数法 |
4.1.2 污染负荷指数法 |
4.2 重金属污染来源评估 |
4.2.1 富集因子法 |
4.2.2 相关性分析 |
4.2.3 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
4.2.4 重金属污染来源解析 |
4.2.5 污染源贡献率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室内尘和土壤重金属风险评价 |
5.1 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5.1.1 室内尘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5.1.2 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5.2 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
5.2.1 室内尘和土壤重金属非致癌暴露量及风险评价 |
5.2.2 室内尘和土壤重金属致癌暴露量及风险评价 |
5.2.3 不确定性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10)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基层体育治理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 ——以太原市体育总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提升基层体育治理的现实需求 |
1.1.2 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发展的现实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 |
2.1.2 基层体育治理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外体育治理研究 |
2.2.2 国外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的研究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3.1 体育治理相关研究 |
2.3.2 枢纽型社会组织相关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参与调查法 |
3.2.3 非结构式访谈法 |
3.2.4 案例分析法 |
4 太原市体育总会参与基层体育治理研究 |
4.1 体育总会参与基层体育治理的成效 |
4.1.1 社会体育组织总数不断增加 |
4.1.2 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
4.2 体育总会作为枢纽型社会组织参与基层体育治理的探索实践 |
4.2.1 构建完善的工作体系 |
4.2.2 提升组织服务质量 |
4.2.3 合作化的工作平台 |
4.2.4 总会参与治理的局限性 |
4.3 体育总会参与基层体育治理实践的反思 |
4.3.1 体育总会参与基层体育治理中困境 |
4.3.2 体育总会参与基层体育治理困境原因分析 |
5 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基层体育治理优化路径 |
5.1 转变观念,推动平等合作 |
5.2 精准定位,加强顶层设计 |
5.3 强化目标,提升公益属性 |
5.4 专业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
5.5 整合资源,拓宽服务范围 |
5.6 完善监督,优化绩效评估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部分会议及调研现场 |
致谢 |
四、对太原市森林资源管理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疫情管控措施对太原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D]. 张辰. 山西大学, 2021(12)
- [2]城郊体育游憩空间开发布局研究 ——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D]. 余笑.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生物学课程资源在社团活动中的开发与利用[D]. 冯婷. 西南大学, 2021(01)
- [4]太原市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及对策研究[D]. 郭琛.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5]黄河流域9市空气质量与社会经济及人群健康效应研究[D]. 刘震. 兰州大学, 2021(09)
- [6]新时代城中村社区矛盾的治理路径研究 ——以太原市吴家堡社区为例[D]. 李乂京. 山西大学, 2020(04)
- [7]基于无人机影像点云的林分信息提取研究[D]. 田艺.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 [8]城市边缘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太原市晋祠片区为例[D]. 权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9]太原市城乡室内尘和室外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D]. 张媛. 山西大学, 2020(03)
- [10]枢纽型社会体育组织参与基层体育治理现状与优化路径研究 ——以太原市体育总会为例[D]. 郜健.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