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对装饰性贴面材料的需求量以每年4.7%的速率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曲怡婷[1](2019)在《基于DFMA技术的定制家具模块化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个性化与实用性是当前人们选择产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与成品家具相比定制家具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物质的质量和精神品质,给家具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动力。因此可以说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关键就是:对产品成本加以降低,对产品质量持续提升,对产品开发周期进行缩短。面向制造与装配技术又被称为DFMA技术(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y)可用在产品设计早期研发阶段以解决产品可装配性和可制造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今快速设计和大规模定制的发展趋势就是模块化设计,但是模块化设计无法解决设计无法返工、失败率居高不下的实际问题。DFMA技术就能够很好地改变模块化的弊端,提升设计工作的质量和性能,平衡成本与用户之间的需求,以适应现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DFMA技术的模块化产品设计模式。本文将模块化设计与DFMA技术相融合,并以实木桌子的设计实验为研究案例,对制造和装配实木桌子面向设计的模块化过程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为实木家具领域的设计者提供参考。遵循面向制造和装配的基本原则,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对实木桌子进行产品零部件模块化设计。并结合参数化设计等现代设计方法,在定制家具的开发工程中优化产品的设计方式。从产品研发工程中的设计入手,改变设计师原有的设计方法与习惯,提高生产研发效率。在此基础之上,构建服务平台的框架。将产品内容,平台化、模块优选库等研发理念融入平台设计中,将研发与销售串联。对设计方案进行了总体规划和详细论述,利用服务设计能够为产品赋能的优势来为消费者提供差异化的用户体验与服务体验,为定制家具企业提供借鉴。
刘晶晶[2](2015)在《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重庆特殊的自然及人文环境造就了吊脚楼这种独特的山地建筑的产生、运用与发展,它作为一种典型的重庆民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重庆山多地少,吊脚楼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局部架空建造,显示出极强的适应性与生命力。当前,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重庆吊脚楼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然而,人们对这种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的建筑形式的研究还关注不够、剖析不深。因此,对重庆吊脚楼所彰显的地域特征及其建筑文化进行深入解读,揭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存在的合理性及潜在发展的可能性,思考其未来的走向,并使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地方建筑文化基因延续下来,在目前山地生态环境日趋被破坏、地域建筑文化逐渐消失的大潮中显得极为紧迫。论文主要对近代以来重庆城区和部分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进行研究,以其历史发展为脉络,将其生成环境和形成原因作为切入点,对重庆吊脚楼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空间形态及群组特征展开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扩展到环境景观探讨。另外,针对其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其建筑理念、核心价值以及发展潜能入手,对其建筑文化的现代重构进行研究,试图找到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理念有效的保护和发展途径,为其现代传承和建筑创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在对重庆吊脚楼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理念价值及面临现状深入发掘的基础上,力求使其与当代建设相结合而进行时代传承和延续,内容主要包括:1、对重庆吊脚楼生成环境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它的气候、地理、民族、社会、经济等背景。结合重庆城区及部分场镇发展的历史,对重庆吊脚楼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详尽梳理,将传统重庆吊脚楼的演变过程概括提炼为“起源—发展—高潮—式微”几个阶段,并对重大历史事件对其影响进行耙梳与阐明,提出它的出现、发展,以及式微都是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和历史选择的结果。2、按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对重庆吊脚楼进行剖析,通过对干栏与吊脚楼的梳理,对重庆吊脚楼这一重要类型的分布范围进行探讨。将我国吊脚楼地区与民族分布通过文化分区的方式展现,并提出不同吊脚楼之间是否有文化渊源,是否有共同的文化中心等议题。继而诠释吊脚楼类型特点,引入建筑类型学对重庆吊脚楼进行类型诠释,并通过不同的分类方式来呈现其建筑类型特征。3、对重庆吊脚楼空间形态及群组环境景观进行研究,通过其不拘一格、自由多变、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技术易于掌握等方面的阐释,对其单体平面形制、空间利用、建筑营构及形态特征逐步讨论。紧承上文在群体空间方面,重点对城区吊脚楼群组形成的“多维簇群”空间形态及场镇吊脚楼形成的沿河线型群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并阐明其群组空间构成;最后进一步对其与所处场地环境的关系,以及连绵延续、重屋累居、俯仰和谐的景观形象展开讨论。4、依次总结吊脚这一山地建筑策略的生态性、经济性及山地适应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的详细阐述正说明了其核心价值、空间本质及发展潜能。从当下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趋于消逝的现状出发,思考其建筑文化重构,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深入解读与细致剖析,延伸至类型、地型和建造三方面的探讨。理论层面提出其类型学传承的新吊脚楼构筑模式及现存吊脚楼保护模式,实践层面则总结传承延续的不同层次及多种可能性,特别是针对吊脚楼以小尺度的方式将建筑与地形加以结合、适应力极强的特点,思考如何将吊脚理念落实于现代建筑创作,并提出技术材料、社会管理等方面革新。
梁斌[3](2015)在《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寒地建筑应变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寒地建筑逐渐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全球性气候波动加剧了原本恶劣的气候条件、全行业生态意识提升形成对建筑品质的更高要求、节约型社会的发展进程遏制了技术与资源的过度使用,所有这些变化趋势都将问题导向一处,即应对变化的需求。寒地建筑迫切需要一套契合地域特质的设计方法,使建筑在与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中成为关键的承接环节,突破气候、物资、文化的地缘制衡,促成新的平衡机制。承担这一角色的“应变设计”无论作为一种设计理念抑或设计方法,都是为寒地建筑领域开辟一个崭新和极具特色的研究思路。本文中的应变设计集成了环境气候学、生物进化论、动态建筑理论的相关内涵,定义为由主体出发的主动思维和协同客体要素的动态行为,并以历时性为特征表达持续应对变化的过程。可持续思想则扩充了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循环经济理论的核心特质,对其与时俱进地外延契合了当前社会背景下的应变设计发展方向,作为应变设计的目标与原则不可或缺。两者结合构成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在寒地现实条件下实现适寒、适居、适技的可持续目标的保证。本文的策略体系建构依据应变设计的相关要素与作用机制展开。对于应变主体——寒地建筑,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象到本源对其进行应变解析。对于应变对象——建筑环境,则根据其典型特征归纳为原生环境、次生环境及建造环境,突破了传统寒地共性问题研究的局限。进而,借鉴哲学三分法观点从正、反、合三个层面界定应变机制,建立起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寒地建筑应变设计研究框架:阻御应变设计、调适应变设计和协同应变设计。最终形成系统的寒地建筑应变设计策略体系以及针对性的寒地建筑设计手法集成。层面一,基于可持续思想的阻御应变设计。该部分是应变设计策略体系中的正题阶段,意指应寒地外环境的特异性和周期变化而保持建筑内部不变,由内而外地选择性隔离外部侵害的应变方式,回应了寒地建筑适寒的基本诉求。通过阻御冬季冷风的城市格局策动、阻御冰雪侵袭的场域形态防护、阻御极寒温度的界面性能进化展开具体的策略引介。层面二,基于可持续思想的调适应变设计。该部分是应变设计策略体系中的反题阶段,面对参与到建筑内环境构成的次生环境,应汲取其优势在建筑内部形成新的动态平衡,进一步回应了寒地建筑适居的可持续诉求。通过调适高纬光照的游牧型空间生长、调适热舒适度的交互式功能重构、调适内部生境的自组织场所更新展开具体的策略引介。层面三,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协同应变设计。该部分是应变设计策略体系中的合题阶段,通过全行业、多学科技术力量的整合突破地域、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在建筑各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之间产生共同加强的附加效益,最终回应了寒地建筑适技的可持续诉求。通过协同建造效率的集成构造系统、协同建造品质的绿色部品系统、协同建造成本的再生能源系统展开具体的策略引介。本文以寒地建筑这一构建要素多元、关系错综复杂的大设计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一系列针对性的应变措施应对寒地建筑中的典型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契合我国当前节约型社会下的可持续发展需求。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寒地建筑的设计现状有所裨益,对行业发展有所引领和助力。
刘军[4](2014)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首次提出的面对郊区土地无序蔓延、解决城市建设失衡、恢复城市人居活力的规划思潮,其中,住区规划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然而,新城市主义理念在西方社会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对前人大量相关规划理论成果的继承与提升,这些成果面对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与现代主义建设的弊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中国住区规划而言,虽然社会发展进程不同,但新城市主义所提倡的具体住区规划方法并不陌生。我国住区规划因紧密关系民生,始终是学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城市建设的核心,而借鉴融合西方理论、推进发展本土理论则一直是我国住区规划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自建国初期至今,我国住区规划与新城市主义理念表现出紧密的契合,经过不断学习、补充与完善,在新世纪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导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所以,本文以理论发展为主体,深入研究新城市主义的本质与内涵,辨析其在西方和我国社会进程中发展路径的内在联系,对于梳理我国住区规划发展脉络、引导我国住区规划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整理与实践指导意义。天津住区规划紧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以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和高度的城市发展定位,基于政府对人民居住问题的深切关注和住宅建设的大力投入,自建国初期至今始终保持着先进性,成为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典型代表和有力例证。本文基于对新城市主义在我国的理论发展路径的探寻,提出以新城市主义为视角研究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演进,将天津住区规划按时序分为五个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由此对天津住区规划进程中新城市主义要素的体现展开脉络性梳理,以期初步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随后,本文从结构组织进化、住区混合提升、城市设计优化、生态策略凸显四个方面提炼出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突出的新城市主义特征,包括: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住区的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住区的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建设等四个方面,从规划布局和住宅设计两个层面入手,选取自建国初期至今天津大量优秀住区规划实例,分别对以上特征进行规划方案和建设指标的比较分析,旨在研究新城市主义特征在天津住区规划中的具体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通过丰富的实例资料论证与充实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最后,基于对天津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本文提出建议性的优化策略,引导未来天津住区规划中人居环境的优化与自然和谐的提升,最终在可持续发展主导下达到多元目标的平衡与多重效益的实现。
孙静[5](2012)在《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的造型设计和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桉树是我国南方主要速生树种之一,种植面积广,是生产人造板的主要原料。速生桉树自身的缺陷严重限制了其木材的利用程度。利用桉树单板制作层积材,并开发家具用非结构单板层积材,不但缓解家具用材的紧张局势,而且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实现桉树单板的高附加值利用并促进广西人造板行业的迅猛发展。然而速生桉单板层积材的材性优良与否,是否能满足家具用材的需要,能否制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家具产品,正是目前众多家具企业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首次对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1.通过在实验室自行压制速生桉单板层积材,测试其密度、含水率、弹性模量、静曲强度等,对层积材的外观特征、结构特征及理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通过与实木锯材力学性能的对比,提出了速生桉单板层积材所具有的材料特征及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2.用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制成的家具独有特色,条纹时尚。在层积材家具造型设计中,先分析了层积材的色彩、肌理、质地和光泽等外观特征,并综合利用其材料特点进行家具的造型设计。并结合仿生学,情感化设计、符号学等现代主流设计理论,进一步探讨了层积材家具的造型设计。3.速生桉单板层积材要想获得优秀的纹理效果,桉树单板必须经过漂白与染色,通过实验确定了桉木单板漂白染色的最佳工艺;并对速生桉单板层积材的机械加工性能进行了实验,通过与广西常用家具用材——香椿木的比较,进一步确定了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在刨切、砂光、成型、打孔等方面具有优良的加工性能。4.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的结构设计是本论文的关键部分,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可采用胶结合、榫结合和结构连接件结合等。对于榫结合做了更深层次的研究,通过不同榫结合方式的强度测定,确定椭圆榫为层积材家具的最佳榫结合方式。此外还探讨了三种不同的螺钉对于桉树单板层积材的握钉力。特种弯曲结构的层积材家具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合理性。并结合现代绿色结构设计理念进行了层积材家具结构的讨论。5.结合设计实践和实例,提出了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新产品的设计方法和开发途径,并对开发的新产品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以供家具生产企业参考应用。
吴菊芳[6](2012)在《利用钼渣制备微晶玻璃及其结构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采矿业固体废弃物钼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烧结法制备了高性能建筑装饰用微晶玻璃。研究具有资源、环境、生态效应,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钼渣主要成分是SiO2、Al2O3、CaO和Na2O,从理论上分析,以钼渣为主要原料制备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其化学组成符合要求。本文设计了钼渣添加量为50-80wt%的基础玻璃配方。并通过大量探索性试验确定了其最佳热处理温度制度。钼渣微晶玻璃研制实验表明,当钼渣含量在50-80wt%时,均可制备出表面光滑平整,结构致密的装饰用微晶玻璃。钼渣含量为80wt%的1“玻璃样的最佳核化、晶化温度为:700℃核化,保温1h;850℃晶化,保温2h。钼渣含量为70-50wt%的2#-4“玻璃样最佳核化、晶化温度为:700℃核化,保温1h;870℃晶化,保温2h。烧结法钼渣微晶玻璃的理化性能较优,气孔率为0.50-3.07%;吸水率为0.20-1.29%,体积密度可达2.39-2.49g/cm3;耐酸性为0.17-0.29%,耐碱性为0.12-0.18%;长度方向干燥收缩率为0.05%,烧成收缩率为11.93-18.10%,总收缩率为11.98-18.14%;维氏显微硬为534.2-661.3HV;抗折强度为46.02-65.96MPa。随着钼渣添加量增加,钼渣微晶玻璃的抗折强度、体积密度和热膨胀系数减小,而显气孔率、吸水率、收缩率增大,耐酸耐碱性能好。微晶玻璃样品的热膨胀系数较小为4.15-4.63×10-6℃-1,热稳定性好,150℃-20℃、室温水冷,10次4种微晶玻璃样品均无裂纹。在钼渣微晶玻璃系统(钼渣50%-80%)中添加适量的熔剂如钠长石或透明熔块2001,可明显降低玻璃的高温粘度及微晶玻璃样品的收缩,但不改变微晶玻璃样品的主晶相,可加快传质,降低核化、晶化势垒,更有利于硅灰石的生长,纯化微晶玻璃的主晶相。TG-DTA分析表明,4种基础玻璃样品都呈现核化峰不明显,晶化放热峰明显,且放热峰面积较大。这样的玻璃在热处理时不易发生软化变形,结晶程度好,晶粒较细,性能优良,可采用一步法或二步法热处理工艺。XRD分析表明,微晶玻璃的主晶相不受钼渣的添加量的影响均为硅灰石(CaSiO3),还含有极少量莫来石晶相。钼渣添加量增加,结晶量减少。SEM显微结构研究表明,钼渣微晶玻璃析晶性能良好,主晶相硅灰石均为颗粒状晶粒,粒径约0.05-0.5μm,有极少量棒状或片状晶体。一些0.05-50μm的圆形闭口气孔均匀分布在玻璃相中。这种结构赋予样品较好的理化性能。钼渣微晶玻璃的析晶动力学研究表明,1#-4#微晶玻璃的活化能E分别为13.49kJ·mol-1、44.35kJ·mol-1、141.4kJ·mol-1、55.29kJ·mol-1,析晶速率常数k(Tp)分别为9.47×10-3、3.08×10-2、1.24×10-1、3.81×10-2,晶化指数分别为8.53、3.17、2.69、3.19。钼渣微晶玻璃的晶化机制为体积晶化,属整体析晶。只要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样品都能较好地析出微晶。
谭秀凤[7](2011)在《中国木材供需预测模型及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在总结了前人对中国木材供需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了近10年中国木材生产、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以及影响中国木材供需的主要因素,依据经济预测理论、供需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分别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预测了中国木材,特别是大径材供需的未来趋势,同时,总结了近10年中国热带材的生产、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变化,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未来热带材的供需趋势,综合以上分析和结论提出了中国木材安全供给战略措施和保障体系。根据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分析和预测了中国天然林和人工林的供材潜力,预测2015年中国天然林和人工林的供材量分别为8300万m3和19000万m3;2020年中国天然林和人工林的供材量分别为7500万m3和22600万m3。因此,2015年和2020年中国木材的总供给量分别为2.7亿m3和3亿m3。中国木材产量相对于国内旺盛的需求严重不足,为了缓解国内木材供需结构短缺,中国大量进口热带材。为了探讨中国热带材供需的发展趋势,本论文通过设定不同的参数,构建了热带材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了2015年中国热带材供给和需求分别是1300万m3和2200万m3,供需缺口为900万m3;2020年中国热带材供给和需求分别是1300万m3和2500万m3,供需缺口为1200万m3。应用定性分析预测方法之一德尔菲方法对中国木材供需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测,该方法通过选定专家小组8人,分别设定2015年和2020年中国木材供给和需求的最小值、最可能值和最高值经过三次反馈得到结果,并对第三次的反馈结果通过平均值法和加权平均值法两种计算方法,预测结果是:2015年中国木材总供给和总消费分别是2.7亿m3和4.0-4.1亿m3,供需缺口为1.3-1.4亿m3;2020年中国木材总供给和总需求分别是2.8亿m3和4.5-4.6亿m3,供需缺口为1.7-1.8亿m3。利用定量预测的方法是系统动力学模型方法预测中国未来木材供给和需求量。根据木材供给和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建立变量体系,并设定相应参数,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的最大创新点在于通过把森林蓄积分为幼龄林、中幼龄林、近成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等5个龄级,能够预测各个径级,特别是大径级木材的供给和需求量。由于中国木材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结构性短缺,即是大径级木材的短缺,未来大径级木材的供给和需求量最为人们关注。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的结果是:2015年中国大径级的供给和需求分别为9000万m3和18000万m3,供需缺口为9000万m3;2020年大径级的供给和需求分别为9 300万m3和20 000万m3,供需缺口约为11000万m3。中国在2015年木材供给和需求量分别是2.5亿m3和4.0亿m3,供需缺口为1.5亿m3;2020年木材供给和需求量分别为2.6亿m3和4.6亿m3,供需缺口为2.0亿m3。2015年和2020年中国大径级木材缺口分别占中国木材总缺口的60%和55%,由此可以说明,中国木材缺口主要是大径级木材的短缺。2010-2050年中国木材供给的增长速度(6%)远远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13%),供需缺口逐年增加,2015年约为1.5亿m3,2020年约为2亿m3,到2050年接近6亿m3。建议国家应尽早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木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的趋势。最后,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预测结果,结合中国木材安全的影响因素和战略框架,提出了立足国内木材供给、优化国际木材资源配置和发展林产工业循环经济的战略措施,以及技术和政策保障体系。技术保障体系包括:(1)提高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蓄积量;(2)提高森林经营水平,改善林种结构;(3)改造低产林,提高林地生产力;(4)提倡科学的生态采伐技术;(5)改革木材流通模式,实施木材集中加工;政策保障体系包括:(1)制定发展规划,加强宏观指导;(2)有效落实和加强监管已制定的产业政策;(3)调动社会力量发展珍贵树种;(4)为境外企业创造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5)加大金融财政扶持政策;(6)倡导木材节约型社会。
迟卫东[8](2011)在《木质材料阻燃技术 ——密度板阻燃防霉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高密度纤维板在家具业和家庭装修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赋予纤维板优良的阻燃、防霉性能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传统使用的溴系阻燃剂虽然阻燃效率高、热稳定性好,但燃烧时发烟量大,并产生有毒气体造成二次污染。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阻燃法律的健全,阻燃剂正朝着发烟性低、毒性低、耐热性高的方向发展。无机阻燃剂因其不产生有毒气体、效果持久等优点而被大量生产和应用。三聚氰胺尿酸盐与聚磷酸铵类化合物,以氮和磷为有效成分,燃烧时能在表面生成炭质泡沫层,该炭层隔热、隔氧、抑烟,并能防止产生熔滴,具有高效的阻燃性能。传统使用的抗生素等防霉剂,因易流失、不耐高温等缺点,使用受到限制。改性有机硅季铵盐具有很好的防霉性能和储存稳定性。本文研究了在纤维板生产工艺中添加以硼酸钠、聚磷酸铵、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等无机阻燃剂进行复配阻燃,同时添加防霉剂有机硅季铵盐进行防霉。通过实验筛选出无机复配型阻燃防霉配方。该配方具有很好的阻燃防霉效果。通过氧指数法(OI)、垂直燃烧实验、红外光谱仪(IR)、万能材料实验机、锥形量热仪(CONE)、生物培养法等对阻燃防霉密度板的阻燃、防霉性能进行了表征。在密度板制板工艺中按顺序添加无机阻燃剂和防霉剂,操作简单,不改变生产工艺和工艺条件,阻燃、防霉效果明显,工业化生产是可行的。本文通过实验筛选出的配方5、9、11,均含有B、P、N、Zn or Sb元素,属无机复配型阻燃剂。配方中不含有卤素、铬、砷和甲醛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在添加量5%WT以上时,具有很好的阻燃防霉效果。本文在纤维板的阻燃防霉工艺中采用按顺序添加多种环保的无机阻燃剂和防霉剂的阻燃防霉工艺,这是我们富有创新性的工作。对阻燃防霉纤维板的产业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郑明亮[9](2010)在《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材产业作为国家的基础工业,为国家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代表林业产业发展方向的人造板产业,近几年由于国内外木材市场的扩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板消费国和出口国,为国家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木材工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部分地区因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忽视其生态特点,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无序和恶性竞争导致的非持续发展现象凸现。但是,也有个别地区通过发挥区域、产业、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了产业的良性循环,取得了较强的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论文在对国内外区域木材加工业发展沿革和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木材工业存在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并结合专家建议和典型企业调查,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对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了我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是区域宏观环境竞争因素、中观产业发展战略竞争因素和微观企业绩效水平竞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全新的包含区域、产业、企业三个层面的“轮—辕”竞争力评价模型,该模型包含了区域可持续发展因素、产业战略发展因素和企业绩效水平因素。竞争力一级评价指标要素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二级指标要素权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最后论文运用我国国家统计年鉴和各区域统计年鉴2001-2008年的数据和资料,对我国区域木材工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较。本研究认为:区域木材加工业竞争力主要由区域经济实力、区域发展能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能力、区域木材加工产业战略发展能力和企业绩效水平六大要素构成,产业竞争力呈现出高级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替代效应和与区域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层次性。实现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是以循环经济为宗旨,发挥区域高级产业要素资源优势,优化产业组织、调整产业结构,延展产业链,培植区域龙头企业,形成产业发展极和发展带。研究成果对制定产业发展政策,防止产业竞争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具有参考价值。论文对竞争力影响因素多角度的研究,拓宽了竞争力理论研究的视野,“轮—辕”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和实证分析,发展了木材行业竞争力分析方法。
冯潇[10](2009)在《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文中指出在风景园林中,存在着无数有形与无形的自然过程,这些自然过程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风景园林的形态和发展。然而人们总是试图在园林里实现绝对的控制,虽然自然过程诸如风、水、植物等向来都在园林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人类的干扰行为导致了自然过程在园林里无法正常的发挥功能,被束缚甚至被完全破坏。风景园林是可以承载更多的自然过程的,如果承认风景园林是自然的一份子,那么我们不但可以让场地上基本的自然过程得到尊重,还能够进一步引入引导更为广泛的自然力量。让自然过程重新回归到风景园林之中,并且发挥效力,是本文研究目的之所在。文章系统的梳理了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引入与引导的产生和发展。首先从风景园林与自然过程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了在风景园林中引入自然过程、并且引导自然过程的概念、特征与价值。接下来通过介绍历史上自然过程引入与引导的案例,追溯在设计中引导自然过程的历史。文章分析了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引入与引导产生的背景:风景园林专业领域的扩展使更大尺度的自然环境进入研究的范围;环境危机和后工业景观改造迫使风景园林面对更为复杂的自然过程展开设计;生态设计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科学方法;现代艺术特别是大地艺术强调过程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并且运用艺术化的方法表达自然过程的手法,为现代风景园林师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文章总结了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原则与方法。按照自然过程的原动力,将其归为水力过程、风力过程、火与电、重力过程、生物过程及其他过程六大类,分别加以论述。并且结合大量现代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实践案例,进行了深入的举证和分析。在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内容,它的理论总结应该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上进行。因此本文结合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与设计的两个实际案例,对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二、美国对装饰性贴面材料的需求量以每年4.7%的速率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对装饰性贴面材料的需求量以每年4.7%的速率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DFMA技术的定制家具模块化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家具产业的市场需求 |
1.1.2 定制家具产业发展 |
1.1.3 家具行业面临转型升级 |
1.2 研究现状 |
1.2.1 DFMA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
1.2.2 模块化设计研究现状 |
1.2.3 定制家具的设计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DFMA技术与家具模块化设计的关联 |
2.1 DFMA应用的产品设计模式 |
2.2 DFM的原理与运用 |
2.2.1 DFM概述 |
2.2.2 DFM的设计细节特点 |
2.2.3 DFM技术的优势分析 |
2.3 DFA的原理与方法 |
2.3.1 DFA的基本原理 |
2.3.2 DFA技术的设计特征 |
2.3.3 DFA技术的应用方法 |
2.4 家具模块化设计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
2.4.1 家具模块化设计设计理论与特征 |
2.4.2 家具模块化设计的技术支撑 |
2.4.3 家具模块化设计的生产与制造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定制家具的消费者需求调研分析 |
3.1 针对定制家具消费者的问卷调研 |
3.1.1 定制家具消费者经济特征 |
3.1.2 定制家具消费者社会特征 |
3.1.3 定制家具消费者市场特征 |
3.2 KANO模型分析定制家具消费者需求 |
3.2.1 消费者基本型需求分析 |
3.2.2 消费者期望型需求分析 |
3.2.3 消费者兴奋型需求分析 |
3.3 消费者人群分析及定位 |
3.3.1 目标群体生活方式分析 |
3.3.2 目标群体行为特征分析 |
3.3.3 目标群体心理需求分析 |
3.3.4 目标群体典型职业类型 |
3.4 定制家具模块化的需求与应用分析 |
3.4.1 定制家具模块化设计需求分析 |
3.4.2 定制家具模块化设计企业应用分析 |
3.4.3 定制家具模块化设计应用分析 |
3.5 定制家具网络销售平台的调研分析 |
3.5.1 网销平台的服务模式分析 |
3.5.2 定制家具网销平台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定制家具模块化产品设计实验 |
4.1 实验方案规划 |
4.1.1 家具产品模块化整体设计 |
4.1.2 模块构建与组合 |
4.2 参数化模型构建 |
4.2.1 参数化模型构建目的 |
4.2.2 参数化模型构建 |
4.3 设计方案效果 |
4.3.1 整体设计效果 |
4.3.2 制造与安装图 |
4.4 产品设计的装配与生产分析 |
4.4.1 企业装配与生产现状 |
4.4.2 可制造性分析与优化 |
4.4.3 可装配性评价与再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定制家具服务系统的设计构建 |
5.1 定制家具服务系统的构架 |
5.1.1 重新定义“定制” |
5.1.2 服务系统的初步规划 |
5.2 定制家具系统的功能设计 |
5.2.1 消费者用户端设计 |
5.2.2 制造管理端设计 |
5.3 定制家具系统流程规划设计 |
5.3.1 企业生产制造的流程 |
5.3.2 消费者定制的流程 |
5.4 定制家具平台的设计实施 |
5.4.1 平台的交互原型 |
5.4.2 平台的界面视觉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定制家具消费者购买特征的相关调查 |
附录2 定制家具消费者需求类别的调查研究 |
附录3 专业能力展示 |
附录4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实践 |
致谢 |
(2)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城市化语境下的建筑地域性危机 |
1.1.2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山地利用及山地生态环境 |
1.1.3 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研究的必要性、紧迫性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1.3.1 民居建筑研究 |
1.3.2 山地建筑研究 |
1.3.3 吊脚楼建筑研究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特色 |
2 重庆吊脚楼的生成背景及历史流变 |
2.1 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 |
2.1.1 山地及河流众多的地理环境 |
2.1.2 冬暖夏热、潮湿风缓的气候条件 |
2.1.3 竹木、粘土等本土建材来源 |
2.2 兼容并蓄的移民社会 |
2.2.1 历史上的移民活动 |
2.2.2 明末清初大移民 |
2.2.3 清末及民国时期移民 |
2.3 繁荣兴盛的商贸经济 |
2.3.1 川江航运及码头发展 |
2.3.2 商贸发达 |
2.3.3 开埠及陪都经济 |
2.4 劲劲勇朴直的乡风民俗 |
2.4.1 劲勇开拓 |
2.4.2 世俗包容 |
2.4.3 朴实协作 |
2.5 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 |
2.5.1 起源(史前时期) |
2.5.2 发展(秦汉—鸦片战争前) |
2.5.3 高潮(近代) |
2.5.4 式微(现代) |
2.6 本章小结 |
3 重庆吊脚楼的地域分布与类型特点 |
3.1 干栏与吊脚楼 |
3.1.1 由穴居、巢居到干栏 |
3.1.2 干栏的传播与发展 |
3.1.3 吊脚楼与山地环境 |
3.1.4 关联环境的差异表现 |
3.2 重庆吊脚楼分布 |
3.2.1 重庆吊脚楼文化区 |
3.2.2 重庆吊脚楼分布特点 |
3.3 重庆吊脚楼类型 |
3.3.1 吊脚楼类型学考量 |
3.3.2 从使用功能分:住居、店居、其它 |
3.3.3 从竖向处理及与地形关系分:上爬式、下落式、跨越式、分台式 |
3.3.4 从地理位置及所处环境分:城区、场镇、坡地、滨水、其它 |
3.3.5 从建筑材料及构筑方式分:竹木、砖石、捆绑、穿斗、其它 |
3.4 本章小结 |
4 重庆吊脚楼的建筑空间与形态特征 |
4.1 因地制宜的平面形式 |
4.1.1 自由式 |
4.1.2 一字式 |
4.2 不拘成法的空间利用 |
4.2.1 室内空间高度适应性 |
4.2.2 室外空间灵活多样性 |
4.3 轻轻巧简便的建筑营构 |
4.3.1 构架:捆绑、穿斗及其他 |
4.3.2 墙体、屋面、楼地板等 |
4.3.3 建造过程 |
4.4 因势修造的建筑形态 |
4.4.1 悬虚构屋—吊脚(灵活结合悬挑、分台和附崖等手法) |
4.4.2 进退有致—水平(适应山形变化) |
4.4.3 依势跌落—竖向(险、奇、巧) |
4.4.4 乡土朴素—材料、装饰(形态质朴的竹木构层楼) |
4.5 本章小结 |
5 重庆吊脚楼的群组空间与环境景观 |
5.1 群组空间形态 |
5.1.1 城区多维簇群 |
5.1.2 场镇沿河线型 |
5.1.3 群组空间构成 |
5.2 环境组织体系 |
5.2.1 与山水的关系 |
5.2.2 与街道的关系 |
5.2.3 与其他建筑的关系 |
5.2.4 与环境绿化及设施的关系 |
5.3 景观艺术形象 |
5.3.1 绵延连续 |
5.3.2 重屋累居 |
5.3.3 俯仰和谐 |
5.4 本章小结 |
6 重庆吊脚楼的核心价值及面临问题 |
6.1 吊脚是一种优秀的山地建筑策略 |
6.1.1 生态环保性 |
6.1.2 经济实用性 |
6.1.3 山地适应性 |
6.2 吊脚楼是重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6.2.1 重庆历史的组成部分 |
6.2.2 浓缩的重庆山地文化 |
6.2.3 重要的地域文化景观 |
6.3 吊吊脚楼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面临的问题 |
6.3.1 城区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消逝 |
6.3.2 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困境 |
6.3.3 现代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传承乏力 |
6.4 本章小结 |
7 重庆吊脚楼建筑的现代重构 |
7.1 建构经验借鉴 |
7.1.1 相关案例分析 |
7.1.2 优秀案例解读 |
7.2 建构思想及对策 |
7.2.1 建构意义 |
7.2.2 建构原则 |
7.2.3 建构措施 |
7.3 建构实践与启示 |
7.3.1 重庆建构实践 |
7.3.2 建构启示与展望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正文中所涉及重庆吊脚楼案例列表 |
B. 重庆吊脚楼与其他地区及民族吊脚楼对比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3)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寒地建筑应变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全球性气候波动加剧 |
1.1.2 全行业生态意识提升 |
1.1.3 节约型社会趋势来临 |
1.2 课题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范围界定与相关概念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应变设计与可持续思想的理论辨析 |
2.1 应变设计的内涵溯源 |
2.1.1 环境气候学与应变设计 |
2.1.2 生物进化论与应变设计 |
2.1.3 动态建筑理论与应变设计 |
2.2 可持续思想的外延引介 |
2.2.1 系统理论的可持续外延 |
2.2.2 生命周期理论的可持续外延 |
2.2.3 循环经济理论的可持续外延 |
2.3 应变设计与可持续思想的深层关联 |
2.3.1 自然观下的自发式设计 |
2.3.2 人本观下的参与式设计 |
2.3.3 社会观下的发展式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寒地建筑应变设计架构 |
3.1 寒地建筑应变设计的构成要素 |
3.1.1 寒地的环境世界 |
3.1.2 寒地的建筑立场 |
3.1.3 设计媒介 |
3.2 寒地建筑应变设计的作用机制 |
3.2.1 正——对应变对象的阻御 |
3.2.2 反——对应变主体的调适 |
3.2.3 合——应变要素间的协同 |
3.3 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寒地建筑应变设计导向 |
3.3.1 外部形态阻御是应变设计的基本保障 |
3.3.2 内部性能调适是应变设计的核心需求 |
3.3.3 建构系统协同是应变设计的关键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寒地建筑阻御应变策略 |
4.1 阻御应变原理 |
4.1.1 外部形态的选择隔离 |
4.1.2 寒地原生环境问题与阻御应变 |
4.2 阻御冬季冷风的城市格局策动 |
4.2.1 开放空间的引流疏导 |
4.2.2 竖向律动的气流控制 |
4.2.3 自然屏障的过滤消解 |
4.3 阻御冰雪侵袭的场域形态防护 |
4.3.1 布局形态的防风适雪 |
4.3.2 屋面形态的防冻易排 |
4.3.3 细部形态的防护耐久 |
4.4 阻御极寒温度的界面性能进化 |
4.4.1 异质界面的温差调控 |
4.4.2 同质界面的地景整合 |
4.4.3 可变界面的动态防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寒地建筑调适应变策略 |
5.1 调适应变原理 |
5.1.1 内部性能的动态平衡 |
5.1.2 寒地次生环境问题与调适应变 |
5.2 调适高纬光照的游牧型空间生长 |
5.2.1 光热平衡下的空间自调 |
5.2.2 光效主导下的空间拓展 |
5.2.3 光量波动下的空间迁移 |
5.3 调适热舒适度的交互式功能重构 |
5.3.1 功能热度的级差化区控 |
5.3.2 功能变换的实时化反馈 |
5.3.3 功能缓冲的分散化关联 |
5.4 调适内部生境的自组织场所更新 |
5.4.1 碳浓度消减的换气组织 |
5.4.2 级配式景观的四季循环 |
5.4.3 封闭期场所的活力激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寒地建筑协同应变策略 |
6.1 协同应变原理 |
6.1.1 建构系统的开放协作 |
6.1.2 寒地建造环境问题与协同应变 |
6.2 协同建造效率的构造体系集成 |
6.2.1 构造形式的表现化整合 |
6.2.2 构造内涵的功能化集成 |
6.2.3 构造系统的定制化生成 |
6.3 协同建造品质的绿色部品引介 |
6.3.1 寒地材料的绿度提升 |
6.3.2 新型材料的浅绿运用 |
6.3.3 废弃物料的循环输出 |
6.4 协同建造成本的再生能源补给 |
6.4.1 热源替代的方式拓展 |
6.4.2 能量存储的能力强化 |
6.4.3 低效能源的回收利用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天津住宅产业高速发展 |
1.1.2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问题 |
1.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2.1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体系有益补充 |
1.2.2 揭示新城市主义理念对天津住区发展的影响 |
1.2.3 突显新城市主义对未来住区规划的指导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住区与社区的比较 |
1.3.2 城市主义与新城市主义 |
1.4 研究动态 |
1.4.1 现代住区规划理论概述 |
1.4.2 我国新城市主义理论研究情况 |
1.4.3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概况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 |
1.6.2 工程案例分析比较研究 |
1.6.3 横纵向比较研究 |
1.6.4 调研分析研究 |
1.7 研究范围和框架 |
1.7.1 研究范围 |
1.7.2 研究框架 |
1.8 研究的创新性 |
1.8.1 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 |
1.8.2 系统提炼天津住区新城市主义特征 |
1.8.3 提出适应可持续人居环境的住区优化策略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与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内在联系 |
2.1 新城市主义理念对住区规划的影响 |
2.1.1 新城市主义应对的住区建设问题 |
2.1.2 新城市主义引导的住区发展方向 |
2.1.3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基本要素 |
2.1.4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价值体系 |
2.2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西方的发展路径 |
2.2.1 产生动因:面对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 |
2.2.2 发展过程:理论反思与实践回归 |
2.2.3 实践成果 |
2.3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我国的发展路径 |
2.3.1 概念引入:房地产经营噱头的“拿来主义” |
2.3.2 发展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推进 |
2.3.3 实践成果 |
2.4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与我国住区发展关系的辨证性论析 |
2.4.1 产生动因的相似性:现代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与解决 |
2.4.2 发展过程的差异性:问题、实践与理念发生顺序的错位 |
2.4.3 发展目标的共同性: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的体现 |
3.1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
3.1.1 影响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因素 |
3.1.2 推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优势条件 |
3.2 天津住区规划变迁中新城市主义基本要素的体现 |
3.2.1 第一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 |
3.2.2 第二阶段: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 |
3.2.3 第三阶段: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 |
3.2.4 第四阶段: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 |
3.2.5 第五阶段: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 |
3.3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新城市主义特征归纳 |
3.3.1 结构组织进化 |
3.3.2 住区混合提升 |
3.3.3 城市设计优化 |
3.3.4 生态策略凸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的特征 |
4.1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4.1.1 特征内涵 |
4.1.2 发展概况 |
4.2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实例解析 |
4.2.1 丁字沽三号路住区(1978) |
4.2.2 王顶堤南苑住区(1984) |
4.2.3 万新村住区(1986) |
4.2.4 华苑住区(1995) |
4.2.5 梅江住区(2001) |
4.3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发展动态 |
4.4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4.4.1 特征内涵 |
4.4.2 发展概况 |
4.5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实例解析 |
4.5.1 密云路居住小区(1980) |
4.5.2 天津华苑住区碧华里(1996) |
4.5.3 天津梅江住区芳水园(2000) |
4.5.4 天津梅江住区半岛豪庭(2003) |
4.5.5 天津老城厢尚佳新苑(2006) |
4.6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发展动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 |
5.1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5.1.1 特征内涵 |
5.1.2 发展概况 |
5.2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案例解析 |
5.2.1 尖山住区(1953) |
5.2.2 天拖南住区(1962) |
5.2.3 小海地住区(1985) |
5.2.4 华苑住区(1995) |
5.2.5 俊城浅水湾住区(2006) |
5.3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发展动态 |
5.4 住宅混合与户型更新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5.5 新世纪前的住宅 |
5.5.1 天津住宅的初期探索(1949~1976) |
5.5.2 天津住宅的复苏期(1976~1985) |
5.5.3 天津住宅的繁荣期(1985~2000) |
5.5.4 小结 |
5.6 新世纪后住宅户型 |
5.6.1 普通商品房 |
5.6.2 高端商品房 |
5.6.3 社会保障房 |
5.6.4 蓝白领公寓 |
5.6.5 酒店式公寓 |
5.6.6 老年公寓 |
5.6.7 生态住宅 |
5.7 住宅户型多样化的动态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的特征 |
6.1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6.1.1 特征内涵 |
6.1.2 发展概况 |
6.2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案例解析 |
6.2.1 川府新村试点小区(1986) |
6.2.2 梅江南住区(2001) |
6.2.3 万科水晶城住区(2003) |
6.2.4 海河新天地(2005) |
6.2.5 临港海泰住宅区(2010) |
6.3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发展动态 |
6.4 住宅风格与地域文化 |
6.4.1 天津建筑风格化发展的历史概述 |
6.4.2 天津建筑中的地域文化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
6.4.3 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思考 |
6.5 新世纪前天津居住建筑风格的历史演变 |
6.5.1 解放初期住宅 |
6.5.2 五十到六十年代住宅 |
6.5.3 七十年代住宅 |
6.5.4 八十年代住宅(改革开放) |
6.5.5 九十年代住宅(市场经济) |
6.6 新世纪后居住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
6.6.1 普通商品房 |
6.6.2 高端商品房 |
6.6.3 社会保障房 |
6.6.4 蓝白领公寓 |
6.6.5 酒店式公寓 |
6.6.6 老年公寓 |
6.6.7 生态住宅 |
6.6.8 小结 |
6.7 天津市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住宅风格特征 |
6.7.1 建筑特色控制导则 |
6.7.2 建筑色彩控制导则 |
6.7.3 建筑顶部控制导则 |
6.7.4 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天津住宅风格特点及成果 |
6.8 新城市主义下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定位与前景 |
6.8.1 天津风格化发展的定位 |
6.8.2 天津未来风格化发展的前景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特征 |
7.1 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和天津市的发展概况 |
7.1.1 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 |
7.1.2 天津绿色生态住区规划发展概况 |
7.2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策略运用 |
7.2.1 规划布局 |
7.2.2 交通组织 |
7.2.3 环境绿化系统 |
7.2.4 能源规划与利用 |
7.2.5 生态文化建设 |
7.3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技术的实践 |
7.3.1 环保系统控制 |
7.3.2 绿建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创新实践和优化策略 |
8.1 天津居住区规划创新实践 |
8.1.1 新型城镇化住区华明示范镇 |
8.1.2 新型混合居住大寺、双青新家园 |
8.1.3 宜老社区天颐阳光养老社区 |
8.1.4 绿色生态住区解放南路地区居住区 |
8.1.5 智慧城市泰达慧谷 |
8.2 天津住区规划反思 |
8.2.1 住区的选址定位与城市肌理结合 |
8.2.2 住区规模和居民生活尺度 |
8.2.3 住区与城市交通缺少有机组织 |
8.2.4 住区层级与当代居住现状 |
8.2.5 新世纪住区中绿色技术应用不足 |
8.3 天津住区优化策略 |
8.3.1 城市规划统筹与住区基址 |
8.3.2 合理确定住区规模 |
8.3.3 城市公共交通与住区紧密结合 |
8.3.4 建立社区和邻里住区层级 |
8.3.5 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绿色规划 |
8.3.6 公众参与,共筑可操作性强的社区 |
8.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的造型设计和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开发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的背景 |
1.1.1 家具原材料短缺 |
1.1.2 速生桉资源丰富 |
1.1.3 层积材未来发展前景尤为广阔 |
1.2 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
1.2.1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研究现状 |
1.2.2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研究现状 |
1.3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课题来源 |
1.3.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
1.6 课题价值和创新点 |
1.7 本章小结 |
2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性能特征研究 |
2.1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外观特征 |
2.1.1 桉树单板原材料 |
2.1.2 生产过程 |
2.1.3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外观特征 |
2.2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结构特征 |
2.3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理化特征 |
2.3.1 物理性质 |
2.3.2 力学性质 |
2.3.3 试验结果分析 |
2.4 与实木锯材相比速生桉单板层积材所具有的材料特征 |
2.4.1 结构均匀,强度高 |
2.4.2 尺寸稳定性强,不易变形 |
2.4.3 规格尺寸灵活,不受限制 |
2.4.4 化学稳定性好 |
2.5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的材料特征对家具设计的启示 |
2.5.1 层积材满足家具功能设计 |
2.5.2 层积材丰富造型设计 |
2.5.3 层积材稳定结构设计 |
2.5.4 层积材优化工艺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3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的造型设计研究 |
3.1 基于材质美的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造型设计 |
3.1.1 层积材的色彩美 |
3.1.2 层积材的质地美 |
3.1.3 层积材的肌理美 |
3.1.4 层积材的光泽美 |
3.1.5 针对不同消费者的设计 |
3.2 师法自然——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仿生设计 |
3.2.1 家具的仿生设计 |
3.2.2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儿童座椅的仿生设计 |
3.3 符号传达与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设计 |
3.3.1 层积材作为设计符号所传达的地域特点 |
3.3.2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的符号学特性 |
3.3.3 利用广西少数民族符号的层积材家具创新设计 |
3.4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的情感化设计 |
3.4.1 情感化设计的定义 |
3.4.2 我国传统的情感化设计思想 |
3.4.3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的情感化设计表达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4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结构设计 |
4.1 连接方式 |
4.1.1 传统榫卯结合 |
4.1.2 榫卯结构运用在层积材的设计 |
4.1.3 五金件 |
4.2 层积材家具结构设计实例 |
4.2.1 LVL电视柜结构设计 |
4.2.2 LVL中式座椅结构设计 |
4.3 层积材家具的绿色结构设计 |
4.3.1 绿色结构设计的定义 |
4.3.2 层积材家具的绿色结构设计 |
4.3.3 层积材绿色结构设计案例 |
4.3.4 标准化设计 |
4.3.5 组合与模块化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颜色调控工艺与机械加工性能试验 |
5.1 桉树单板常温漂白工艺研究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讨论 |
5.1.3 结论 |
5.2 染色工艺对桉木单板上染率的影响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结论 |
5.3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的机械加工性能研究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2 结果与讨论 |
5.3.3 结论与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的接合强度的研究 |
6.1 LVL家具角部结合强度试验研究 |
6.1.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6.1.2 实验方法 |
6.1.3 试件结构与尺寸 |
6.1.4 抗拉强度结果与分析 |
6.1.5 抗弯强度结果与分析 |
6.2 桉木单板层积材家具螺钉接合强度的正交实验 |
6.2.1 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2.3 试验分析 |
6.2.4 结论 |
6.3 层积材悬臂椅结构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
6.3.1 悬臂椅分析 |
6.3.2 层积材悬臂椅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6.3.3 定义材料物理参数 |
6.3.4 组装模型 |
6.3.5 划分网格 |
6.3.6 在 INTERACTION 模块定义耦合接触 |
6.3.7 在 LOAD 模块分别定义 |
6.3.8 提交分析作业 |
6.3.9 后处理 |
6.3.10 结论 |
6.4 桉木单板层积材家具与松木家具表面漆膜附着力的测定与比较 |
6.4.1 试材 |
6.4.2 试验方法 |
6.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4.4 结论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材料的家具创新设计与产品开发 |
7.1 设计任务解读 |
7.2 设计策划 |
7.2.1 市场资讯调查 |
7.3 设计构思 |
7.4 设计过程 |
7.4.1 构想与雏形 |
7.5 设计表达 |
7.6 设计输出 |
7.7 “桉之美”系列客厅家具的技术经济评价 |
7.7.1 “桉之美”系列客厅家具的材料的技术经济评价 |
7.7.2 “桉之美”系列产品设计的技术经济评价 |
7.7.3 “桉之美”系列的社会效益 |
7.7.4 “桉之美”系列评价与建议 |
7.8 本章小结 |
8 总结 |
8.1 研究结论 |
8.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8.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摘要 |
Abstract |
(6)利用钼渣制备微晶玻璃及其结构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 |
1.2.1 钼渣利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矿渣微晶玻璃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微晶玻璃结构与性能表征 |
1.2.3.1 体积密度 |
1.2.3.2 显微硬度 |
1.2.3.3 化学稳定性能(耐酸、耐碱性) |
1.2.3.4 抗折强度 |
1.2.3.5 热膨胀系数 |
1.2.3.6 热稳定性 |
1.2.3.7 差热分析 |
1.2.3.8 XRD分析 |
1.2.3.9 SEM分析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钼渣基础玻璃的熔制 |
2.1 实验 |
2.1.1 基础玻璃的配方组成设计 |
2.1.2 样品制备 |
2.1.2.1 制备工艺 |
2.1.2.2 小量熔制试验 |
2.1.2.3 基础玻璃熔制 |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2.1 基础玻璃配方组成的确定 |
2.2.2 基础玻璃熔制温度制度的确定 |
2.2.3 钼渣添加量的影响 |
2.2.4 石英添加量的影响 |
2.2.5 方解石添加量对基础玻璃熔融性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钼渣微晶玻璃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
3.1 实验 |
3.1.1 微晶玻璃的配方组成设计 |
3.1.2 样品制备 |
3.1.3 样品的性能和微观结构测试 |
3.1.3.1 抗折强度 |
3.1.3.2 气孔率、吸水率、体积密度 |
3.1.3.3 耐酸性和耐碱性 |
3.1.3.4 收缩率 |
3.1.3.5 热膨胀系数 |
3.1.3.6 热稳定性 |
3.1.3.7 显微硬度 |
3.1.3.8 差热测试 |
3.1.3.9 X射线衍射(XRD) |
3.1.3.10 扫描电镜(SEM) |
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1 TG-DTA分析 |
3.2.2 配合料组成对烧结微晶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 |
3.2.3 制备工艺对钼渣微晶玻璃晶化的影响 |
3.2.3.1 热处理温度制度对钼渣微晶玻璃晶化的影响 |
3.2.3.2 其他工艺因素对微晶玻璃结构的影响 |
3.2.4 钼渣微晶玻璃相组成分析 |
3.2.5 钼渣微晶玻璃显微结构分析 |
3.2.6 析晶动力学研究 |
3.2.6.1 析晶活化能计算 |
3.2.6.2 析晶速率常数计算 |
3.2.6.3 晶化指数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4.1 全文结论 |
4.2 展望 |
4.3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7)中国木材供需预测模型及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理论基础评析 |
2.1.1 供需平衡理论 |
2.1.2 经济预测理论 |
2.1.3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木材供给 |
2.2.2 木材需求 |
2.2.3 木材供需平衡 |
2.2.4 消费者偏好 |
第三章 中国木材供给与需求现状 |
3.1 中国木材供给现状与结构 |
3.1.1 林产品生产 |
3.1.2 林产品进口 |
3.2 中国木材需求现状与结构 |
3.2.1 工业用材 |
3.2.2 林产品出口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中国木材供需因素分析 |
4.1 影响中国木材供给主要因素分析 |
4.1.1 森林资源状况 |
4.1.2 木材出材率 |
4.1.3 木材价格水平 |
4.1.4 木材进口 |
4.2 影响中国木材需求因素分析 |
4.2.1 木材市场价格 |
4.2.2 人均收入水平 |
4.2.3 消费者偏好 |
4.2.4 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木材供需预测模型研究 |
5.1 定性分析和预测 |
5.1.1 德尔菲法简介 |
5.1.2 应用德尔菲法预测 |
5.2 系统动力学预测模型 |
5.2.1 变量体系建立和参数确定 |
5.2.2 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 |
5.2.3 模型参数赋值 |
5.2.4 模型初始值 |
5.2.5 模型预测值 |
5.2.6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热带材供需预测 |
6.1 热带材的界定和产区 |
6.2 热带材生产 |
6.2.1 热带原木 |
6.2.2 热带锯材 |
6.2.3 热带胶合板 |
6.2.4 热带木地板 |
6.2.5 热带材木片 |
6.2.6 热带材家具 |
6.3 热带材进口 |
6.3.1 热带原木 |
6.3.2 热带锯材 |
6.3.3 热带胶合板 |
6.3.4 热带单板 |
6.4 热带材出口 |
6.5 热带材消费 |
6.6 热带材供需预测 |
6.6.1 模型参数赋值 |
6.6.2 模型初始值 |
6.6.3 模型预测值 |
6.6.4 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木材供需未来趋势展望 |
7.1 中国木材供给潜力分析 |
7.1.1 天然林供材潜力分析 |
7.1.2 人工林供材潜力分析 |
7.2 中国木材供给未来趋势 |
7.2.1 国内木材供给将小幅增加 |
7.2.2 人工用材林将成为供材主体 |
7.2.3 进口材依然是木材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 |
7.3 中国木材需求未来趋势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木材安全供给战略措施与保障体系 |
8.1 中国木材安全供给战略影响因素分析 |
8.2 木材安全供给战略的核心框架 |
8.3 木材安全供给战略措施 |
8.3.1 立足国内木材供给 |
8.3.2 优化国际木材资源配置 |
8.3.3 发展木材循环经济 |
8.4 木材安全供给保障体系 |
8.4.1 技术保障体系 |
8.4.2 政策保障体系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
9.1 结论 |
9.2 论文的创新点 |
9.3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木质材料阻燃技术 ——密度板阻燃防霉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阻燃技术 |
1.2.1 木质材料阻燃技术的历史沿革 |
1.2.2 国外木质材料阻燃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3 国内木质材料阻燃技术的发展状况 |
1.2.4 中高密度纤维板的阻燃历史历程 |
1.3 木质材料的阻燃机理 |
1.3.1 燃烧过程 |
1.3.2 木质材料燃烧过程的化学反应 |
1.3.3 木质材料的阻燃机理 |
1.4 木质材料阻燃研究的趋势 |
1.4.1 开展阻燃基本机理研究 |
1.4.2 开发新型阻燃剂 |
1.4.3 加强木质材料阻燃处理前的预处理 |
1.4.4 完善木质材料阻燃剂的加注技术与工艺 |
1.4.5 阻燃木质材料的干燥方法 |
1.5 密度板的性能评价 |
1.5.1 密度板的概念及用途 |
1.5.2 密度板种类和特征 |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高密度板阻燃防霉处理工艺的选择 |
2.1 阻燃防霉处理工艺的目标 |
2.2 木质材料常用的阻燃防霉处理工艺 |
2.2.1 木质材料物理阻燃防霉法 |
2.2.2 木质材料化学阻燃防霉法 |
2.2.3 辐射法 |
2.3 中/高密度纤维板常用的阻燃防霉处理工艺 |
2.3.1 对成板的阻燃防霉处理工艺 |
2.3.2 在制板过程中的阻燃防霉处理工艺 |
2.4 优质阻燃防霉木质材料应具备的性能指标 |
2.5 本文阻燃防霉处理工艺的选择 |
第三章 密度板阻燃剂和防霉剂的选择 |
3.1 密度板阻燃剂的选择 |
3.1.1 木质材料阻燃剂的概念 |
3.1.2 木质材料阻燃剂的分类 |
3.1.3 常用木质材料阻燃剂的特点 |
3.1.4 目前常用阻燃剂存在的问题 |
3.1.5 本文阻燃剂的选择 |
3.2 密度板防霉剂的选择 |
3.2.1 密度板防霉的重要性 |
3.2.2 密度板防霉现状 |
3.2.3 本文防霉剂的选择 |
第四章 阻燃防霉密度板的研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药品 |
4.2.1 实验材料 |
4.2.2 主要实验药品 |
4.2.3 主要实验仪器 |
4.3 阻燃防霉密度板制备工艺流程及工艺条件 |
4.4 测试与表征 |
4.5实验一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阻燃配方中主要阻燃剂的配比 |
4.5.1 实验设计 |
4.5.2 测试方法 |
4.5.3 结果与讨论 |
4.5.4 小结 |
4.6 实验二:阻燃剂配方的进一步筛选 |
4.6.1 试验设计 |
4.6.2 试样制备 |
4.6.3 测试方法 |
4.6.4 结果与讨论 |
4.6.5 小结 |
4.7 实验三:阻燃和防霉配方的进一步筛选和表征 |
4.7.1 密度板防霉性能的研究 |
4.7.2 板材密度与氧指数的关系 |
4.7.3 阻燃防霉密度板的性能研究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的预期目标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线路 |
1.6 课题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竞争力理论综述 |
2.1 竞争力理论研究 |
2.1.1 竞争力研究 |
2.1.2 竞争力理论评述 |
2.2 企业竞争力理论研究 |
2.2.1 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2.2.2 战略管理视角下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
2.2.3 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2.2.4 企业竞争力评述 |
2.3 区域竞争力理论研究 |
2.3.1 区域竞争力的概念与内涵 |
2.3.2 区域竞争力的组成 |
2.3.3 区域竞争力的分类 |
2.3.4 区域竞争力的影响要素 |
2.3.5 区域竞争力评价研究 |
2.3.6 区域竞争力的评述 |
2.4 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 |
2.4.1 产业竞争理论研究 |
2.4.2 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 |
2.4.3 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2.4.4 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评述 |
2.5 总结性评论 |
第三章 国内外木材产业的竞争现状分析 |
3.1 国外木材产业竞争现状分析 |
3.1.1 国外木材市场林业产权状况 |
3.1.2 世界人造板生产分布状况 |
3.1.3 森林资源对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3.1.4 人工林对人造板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3.1.5 国际木材加工技术竞争力现状 |
3.1.6 国外木材加工企业战略发展趋势 |
3.1.7 国外木材产业竞争情况总结 |
3.2 国内木材产业竞争现状分析 |
3.2.1 中国森林资源区域分布状况 |
3.2.2 赶超战略下中国木材加工产业发展特征 |
3.2.3 市场经济下中国“三板”初级竞争力的形成 |
3.3 “三资”企业对国内木材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
3.4 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对我国木材工业竞争力的影响 |
3.5 总结性评论 |
第四章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中国木材产业的SWOT 分析 |
4.1.1 木材产业竞争优势和劣势 |
4.1.2 木材产业的竞争机会和威胁 |
4.1.3 中国木材产业的SWOT 分析矩阵 |
4.2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因素分析 |
4.2.1 基于集聚度的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层次分析 |
4.2.2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因素分析 |
4.3 总结性评论 |
第五章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 |
5.1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 |
5.1.1 指标构建具备层次性和系统性 |
5.1.2 指标选择反映开放性和互动性 |
5.1.3 指标体系体现多维性和稳定性 |
5.1.4 指标内容兼顾变化性和动态性 |
5.2 区域木材产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5.2.1 科学性原则 |
5.2.2 可操作性原则 |
5.2.3 产业导向原则 |
5.2.4 系统性原则 |
5.3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5.3.1 设计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
5.3.2 设计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数量说明 |
5.3.3 指标的设计 |
5.3.4 指标体系及其相应权重 |
5.4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的详细说明 |
5.4.1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5.4.2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六章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比较 |
6.1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比较 |
6.2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聚类分析 |
6.3 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比较 |
6.3.1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经济综合实力比较 |
6.3.2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经济发展能力比较 |
6.3.3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科技创新能力比较 |
6.3.4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循环经济能力比较 |
6.3.5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战略发展能力比较 |
6.3.6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企业绩效水平比较 |
6.4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差异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
6.4.1 区域木材产业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差异 |
6.4.2 区域木材产业战略发展能力差异 |
6.4.3 区域木材产业微观企业绩效水平差异 |
6.4.4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发展趋势 |
第七章 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政策含义 |
7.1 建立适于区域木材产业一体化的林业产权制度 |
7.2 形成引导木材产业集聚的区域产业发展政策 |
7.3 形成有利于促进木材产业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 |
7.4 建立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资金保障 |
7.5 建立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保障 |
7.6 建立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 |
7.7 建立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 |
7.8 形成区域木材产业发展的重构保障 |
第八章 总结及进一步讨论 |
8.1 总结 |
8.2 进一步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详细摘要 |
(10)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形式之瘾 |
1.2 研究传统 |
1.3 反思园林与自然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1 突破稳定恒久的园林观念 |
2.2 运用自然的动力 |
2.3 体现风景园林的生命感 |
2.4 实现人与自然更为和谐的发展 |
2.5 在自然过程中寻找新的美感 |
3 研究内容 |
4 主要解决的问题与创新之处 |
5 研究方法 |
5.1 文献综合 |
5.2 实例考察 |
5.3 论证分析 |
5.4 实践检验 |
6 论文结构与研究框架 |
1 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辨析 |
1.1 稳定持久与动态过程 |
1.1.1 稳定持久的园林 |
1.1.2 追求动态过程的现代风景园林思想 |
1.2 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 |
1.2.1 词义辨析 |
1.2.1.1 风景园林 |
1.2.1.2 自然过程 |
1.2.1.3 引入与引导 |
1.2.1.4 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 |
1.2.2 特征(与传统设计的区别) |
1.2.2.1 过程意识 |
1.2.2.2 主动的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发生作用 |
1.2.3 价值 |
1.2.3.1 符合自然规律 |
1.2.3.2 经济性 |
1.2.3.3 低维护 |
1.2.3.4 丰富多变 |
1.2.3.5 显露自然过程 |
2 风景园林与自然过程 |
2.1 历史上的园林与自然——融合、孤立与回归 |
2.1.1 中国古典园林与自然 |
2.1.1.1 在自然之中——苑、囿 |
2.1.1.2 从自然中分离 |
2.1.1.3 写意的人工自然 |
2.1.2 西方古典园林与自然 |
2.1.2.1 在自然之中 |
2.1.2.2 从自然中分离 |
2.1.2.3 回归的前奏 |
2.1.3 回归——现代风景园林与自然 |
2.2 风景园林与自然过程的关系 |
2.2.1 风景园林是自然的一部分 |
2.2.2 自然过程对风景园林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
2.3 影响风景园林的基本自然过程 |
2.3.1 水 |
2.3.2 风 |
2.3.3 阳光 |
2.3.4 重力 |
2.3.5 火与电 |
2.3.6 植物 |
2.3.7 其他 |
2.4 自然的能动性、丰富性与自我设计能力 |
2.4.1 自然的能动性 |
2.4.1.1 土壤的自净与肥力补充 |
2.4.1.2 水体的自净 |
2.4.1.3 净化空气 |
2.4.1.4 洪涝灾害的减缓 |
2.4.1.5 虫害的控制 |
2.4.1.6 种子的传播 |
2.4.1.7 调节局部气候 |
2.4.2 自然的丰富性 |
2.4.3 自然的自我设计能力 |
2.4.4 总结 |
3 自然过程引入与引导的探索 |
3.1 都江堰水利工程 |
3.1.1 分疏治水的思想 |
3.1.2 都江堰的分疏治水 |
3.1.3 都江堰的效应与价值 |
3.1.3.1 都江堰的启示 |
3.2 奥姆斯特德与查尔斯河景观恢复规划 |
3.2.1 奥姆斯特德的设计理念 |
3.2.2 翡翠项链(Emerald Necklace)——波士顿公园系统 |
3.2.3 查尔斯河景观恢复规划 |
3.2.4 查尔斯河的启示 |
4 现代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背景 |
4.1 现代风景园林研究领域的发展——从花园到大地景观 |
4.1.1 风景园林研究尺度的扩展 |
4.1.2 大地景观规划 |
4.1.3 研究范围扩展带来的影响 |
4.2 社会背景 |
4.2.1 后工业社会转型与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 |
4.2.1.1 后工业社会转型 |
4.2.1.2 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 |
4.2.2 环境危机与环境运动 |
4.2.2.1 环境危机 |
4.2.2.2 环境运动 |
4.2.3 全球变暖引起的复合环境效应 |
4.2.3.1 海平面上升 |
4.2.3.2 洪涝灾害增加 |
4.2.3.3 干旱与旱灾的扩大 |
4.2.3.4 应对全球变暖效应 |
4.3 基于生态理论的设计之启示 |
4.3.1 基于生态理论的设计的发展 |
4.3.1.1 自然式设计 |
4.3.1.2 乡土化设计 |
4.3.1.3 保护性设计 |
4.3.1.4 恢复性设计 |
4.3.2 可以借鉴的生态设计理论 |
4.3.2.1 生态恢复设计(Ecological Restoration Design) |
4.3.2.2 再生设计(Regenerative Design) |
4.3.2.3 生态显露设计(Eco-Revelatory Design) |
4.3.2.4 生态补偿设计(Ecological lCompensative Design) |
4.3.3 生态设计的矫枉过正 |
4.4 现代艺术的启示 |
4.4.1 动态艺术(Kinetic Art) |
4.4.1.1 动态艺术的思想 |
4.4.1.2 动态艺术作品 |
4.4.1.3 动态艺术的启示 |
4.4.2 过程艺术(Process Art) |
4.4.2.1 过程艺术的思想 |
4.4.2.2 过程艺术作品 |
4.4.2.3 过程艺术的启示 |
4.4.3 大地艺术(Land Art) |
4.4.3.1 大地艺术的思想 |
4.4.3.2 大地艺术作品 |
4.4.3.3 大地艺术的启示 |
5 自然过程引入与引导的原则与方法 |
5.1 原则 |
5.1.1 过程意识与过程之美 |
5.1.1.1 过程意识 |
5.1.1.2 重视过程之美 |
5.1.2 突破传统审美观的限制 |
5.1.2.1 正视未经修饰的自然之美 |
5.1.2.2 直面消逝与侵蚀之美 |
5.1.3 让自然做功 |
5.1.4 最少干预 |
5.1.5 保持场地延续性 |
5.1.6 艺术的再现 |
5.2 核心方法——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 |
5.2.1 发现场地中的自然过程 |
5.2.1.1 明显的自然过程 |
5.2.1.2 潜在的自然过程 |
5.2.2 分析自然过程 |
5.2.2.1 可利用的自然过程 |
5.2.2.2 可恢复的自然过程 |
5.2.2.3 可以被显现的自然过程 |
5.2.3 制定引导机制 |
5.2.3.1 引导——利用自然过程做功 |
5.2.3.2 奠基——恢复自然过程的运作 |
5.2.3.3 显露——显示自然过程的运作 |
6 自然过程引入与引导的具体类型与案例分析 |
6.1 水力作用过程 |
6.1.1 河流水力过程 |
6.1.1.1 冲击与侵蚀 |
6.1.1.2 搬运与沉积 |
6.1.1.3 水位变化 |
6.1.1.4 河流水力过程引入与引导的案例 |
6.1.2 应对洪水 |
6.1.2.1 洪水的自然过程与水文循环 |
6.1.2.2 洪水的灾害与资源效应 |
6.1.2.3 洪水引入与引导的案例 |
6.1.3 海岸水力过程 |
6.1.3.1 冲击与侵蚀 |
6.1.3.2 搬运与沉积 |
6.1.3.3 潮汐与海平面上升 |
6.1.3.4 海岸水力过程引入与引导的案例 |
6.1.4 降水水力过程 |
6.1.4.1 雨水径流过程 |
6.1.4.2 雨水资源储备 |
6.1.4.3 补充地下水 |
6.1.4.4 雨水引入与引导的案例 |
6.2 重力作用过程 |
6.2.1 滑坡 |
6.2.2 沉降 |
6.2.2.1 地面沉降 |
6.2.2.2 物体的沉降 |
6.3 风力作用过程 |
6.3.1 风动力 |
6.3.2 种子传播 |
6.3.3 引入和引导风力的案例 |
6.4 火与闪电 |
6.4.1 火 |
6.4.1.1 火的创造性 |
6.4.1.2 引入火的案例 |
6.4.2 闪电 |
6.4.2.1 闪电的美 |
6.4.2.2 引入闪电的案例 |
6.5 生物作用过程 |
6.5.1 植被自然再生与竞争 |
6.5.1.1 自然再生 |
6.5.1.2 竞争 |
6.5.1.3 自然再生与竞争过程的案例 |
6.5.2 共生与互惠 |
6.5.2.1 共生 |
6.5.2.2 互惠 |
6.5.2.3 共生与互惠的案例 |
6.5.3 治污和补充土壤肥力 |
6.5.3.1 治污 |
6.5.3.2 补充土壤肥力 |
6.5.3.3 治污与补充土壤肥力的案例 |
6.5.4 显露成长过程 |
6.5.4.1 成长过程 |
6.5.4.2 显露成长过程的案例 |
6.5.5 为生物过程奠基 |
6.5.5.1 水岸恢复 |
6.5.5.2 土壤的恢复 |
6.6 其他作用过程 |
6.6.1 金属的氧化 |
6.6.2 结晶 |
7 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思考与实践 |
7.1 中国太湖生态博览园 |
7.1.1 规划背景 |
7.1.2 场地现状 |
7.1.3 规划目标与策略 |
7.1.4 生态环境规划 |
7.1.4.1 水系与水质规划 |
7.1.4.2 湿地系统规划 |
7.1.4.3 栖息地系统规划 |
7.1.4.4 植被系统规划 |
7.1.4.5 农业系统规划 |
7.1.5 总结 |
7.2 默哀的一分钟 |
7.2.1 构思 |
7.2.2 设计方案 |
7.2.3 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美国对装饰性贴面材料的需求量以每年4.7%的速率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DFMA技术的定制家具模块化系统设计研究[D]. 曲怡婷.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2]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D]. 刘晶晶. 重庆大学, 2015(07)
- [3]基于可持续思想的寒地建筑应变设计策略研究[D]. 梁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3)
- [4]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D]. 刘军. 天津大学, 2014(05)
- [5]速生桉单板层积材家具的造型设计和结构研究[D]. 孙静.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6]利用钼渣制备微晶玻璃及其结构的研究[D]. 吴菊芳.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0)
- [7]中国木材供需预测模型及发展趋势研究[D]. 谭秀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1(03)
- [8]木质材料阻燃技术 ——密度板阻燃防霉性能的研究[D]. 迟卫东. 山东大学, 2011(04)
- [9]中国区域木材产业竞争力评价及比较研究[D]. 郑明亮. 南京林业大学, 2010(03)
- [10]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D]. 冯潇.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