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乙酰半胱氨酸对半乳糖胺致小鼠引起免疫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覃海燕[1](2021)在《千日红提取物抗小鼠急性和慢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肝脏是腹腔内最大的实质器官,同时担任着代谢与解毒两大重要功能,是许多药物与外源性化合物的重要靶点。肝损伤是各种肝脏疾病的病变结果,也是多种严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最终走向肝功能衰竭的始动环节和共同途径。对乙酰氨基酚(APAP)也称为扑热息痛,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解热镇痛药。APAP作为临床上解热镇痛药以及感冒药中最常见的成分,其过量导致的不良反应被越来越多的报道并引起广泛关注。四氯化碳(CCl4)是诱导动物慢性肝损伤模型的典型化学物质。CCl4刺激能够直接使肝细胞坏死,还可以促进肝脏炎症反应的发生、引起脂质过氧化降解以及损伤线粒体,使线粒体膜的通透性改变。因此,肝损伤已成为现今丞待解决的一重大难题。苋科植物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的干燥头状花序入药,有止咳定喘、平肝明目的功效,主治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咯血等症。千日红的主要成分有多糖、挥发油、黄酮及其苷类、微量元素等。现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但越来越的研究都表明千日红含有的各种活性成分在许多领域都有良好的作用,这为千日红的开发应用提供了思路与依据。实验方法:使用水提法得到千日红水提物(Gomphrena globosa Water Extract,Gg WE),利用APAP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灌胃给药的方式给予小鼠不同浓度的Gg WE,检测小鼠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以及肝脏中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同时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中相关蛋白的水平表达情况。使用水提醇析法取得千日红粗提物(Gomphrena globosa Crude Extract,Gg CE),利用CCl4诱导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以灌胃给药的方式给予小鼠不同浓度的Gg CE,检测小鼠血清中的AST/AL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以及肝脏中MPO、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与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的含量,同时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肝脏中相关蛋白的水平表达情况。实验结果:在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与CCl4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中,Gg WE与Gg CE都能够降低小鼠血清中AST/ALT的水平表达,同时降低肝脏中的MPO活性并提高GSH的水平含量。此外,Gg CE还降低了小鼠血清中ROS的表达,并提高了血清中SOD以及肝脏中GSH-Px、MDA、TP的水平表达。通过观察小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说明千日红提取物能够激活抗氧化及自噬相关通路,为研究千日红提取物对小鼠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提供了基础。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急性肝损伤与慢性肝损伤,千日红水提物及粗提物都能够显着改善其损伤程度,对其具有有效的保护及治疗作用。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千日红的药用价值应该被更多地研究与发现。探索千日红提取物在小鼠急、慢性肝损伤中的作用表现,研究其通过抗氧化与促进自噬,从而缓解肝功能衰竭,这为千日红提取物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佳益[2](2021)在《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酵母红素与番茄红素具有相似的结构,拥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及抑制肿瘤等功能。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证明,红酵母红素对多种疾病都有良好的预防和干预作用,但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和机制还未进行系统研究。药物、酒精、化学物质、病毒及自身免疫等因素均可导致急性肝损伤,如果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式不恰当,急性肝损伤很有可能转为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本论文旨在研究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及作用机制,为开发功能食品奠定基础。本论文首先通过建立过氧化氢(H2O2)诱导大鼠肝细胞(BRL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和四种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采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探究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和机制。然后利用纳米乳液对红酵母红素进行包埋,通过建立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和小鼠灌胃模型,研究其体内吸收过程和对急性肝损伤干预效果的影响及潜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H2O2诱导BRL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发现,红酵母红素能抑制氧化损伤导致的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增加,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缓解氧化应激导致的细胞损伤,从而提高氧化损伤细胞的存活率。另一方面,红酵母红素干预提高了线粒体膜上SOD活性,恢复了氧化损伤导致的线粒体膜通透性变化,使线粒体膜电位(MMP)恢复正常,从而维持了线粒体的正常结构功能,抑制了线粒体破裂造成的细胞凋亡。2.基于四种常见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研究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显着缓解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肿大,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的含量,使肝损伤程度得到缓解。对抗氧化酶系活性测定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显着提升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SOD和GSH-Px的水平、降低MDA的含量,从而缓解模型小鼠肝脏氧化应激。对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测定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显着降低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此外,HE染色观察模型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能够缓解不同诱因导致小鼠肝组织出血、炎症浸入及组织坏死等病理损伤。3.为探究红酵母红素干预H2O2诱导BRL细胞氧化损伤的机制,利用RNA-seq和Western Blot方法对红酵母红素干预细胞损伤后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分析并验证。结果显示,红酵母红素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DEGs共有2808个,其中1334个DEGs表达上调,1474个DEGs表达下调。通过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后发现,红酵母红素主要通过调控抗氧化及抑制凋亡等相关信号通路缓解H2O2对肝细胞的氧化损伤。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红酵母红素干预抑制了H2O2诱导的p53、Bax、Caspase-3蛋白过量表达,提高了Bcl-2、p-PI3K、p-Akt、p-MTOR以及Nrf2蛋白表达。说明红酵母红素通过调控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I3K/Ak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蛋白m TOR和Nrf2的表达,提高肝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细胞凋亡,从而起到对H2O2致BRL细胞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4.为探究红酵母红素干预几种急性肝损伤的机制,利用RNA-seq和Western Blot方法对红酵母红素干预急性肝损伤小鼠DEGs进行分析并验证。结果显示,不同模型中红酵母红素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数量不同。药物性急性肝损伤中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共有1743个,其中1075个DEGs表达上调,668个DEGs表达下调;化学性急性肝损伤中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共有1519个,其中263个DEGs表达上调,1256个DEGs表达下调;酒精性急性肝损伤中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共有806个,其中506个DEGs表达上调,300个DEGs表达下调;免疫性急性肝损伤中干预组与模型组之间的DEGs共有434个,其中72个DEGs表达上调,362个DEGs表达下调。其中药物性急性肝损伤和化学性急性肝损伤模型中组间DEGs数量较多,酒精性急性肝损伤和免疫性急性肝损伤模型组间DEGs数量较少。通过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后发现,红酵母红素干预不同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调控的信号通路有所不同,但都同样影响到细胞凋亡及氧化相关信号通路。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红酵母红素干预上调了p-PI3K、p-Akt、p-m TOR、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抑制了NF-κB蛋白表达水平。表明红酵母红素可以通过调节PI3K/Akt/m TOR和Nrf2/HO-1/NF-κB信号通路提高小鼠肝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细胞凋亡,从而缓解急性肝损伤症状。5.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多聚果糖(Polyfructosee)制备一种纳米乳液使红酵母红素纳米载体化,利用体外模拟消化实验及小鼠灌胃实验探究包埋对红酵母红素消化吸收及对急性肝损伤干预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利用纳米乳液包埋后,红酵母红素的体外生物可给率由油溶液中的18.62%提升至48.06%;小鼠模型中,小鼠小肠中红酵母红素含量提高2.55倍,肝脏中红酵母红素含量提高2.33倍,肝脏中视黄醇含量提高1.62倍,表明纳米乳液包埋能显着提高红酵母红素的生物利用率。基于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研究发现,相较于油溶液,纳米乳液包埋能显着提升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包括缓解小鼠血清指标、提高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及抑制炎症因子水平。综上所述,红酵母红素对H2O2诱导BRL细胞氧化损伤和小鼠急性肝损伤都有显着的干预效果,但是干预效果明显受到红酵母红素生物利用率的制约。而纳米乳液包埋能显着提升红酵母红素的生物利用率,从而提高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干预效果。本论文不但为急性肝损伤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思路,也为红酵母红素的资源利用以及开发功能保健品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王爽[3](2021)在《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龙胆泻肝制剂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肝损伤是临床上许多肝脏中常见病理基础,持续的伤害最终可能导致肝衰竭。当前,肝损伤的治疗主要是基于西药。西医在治疗肝损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有一些副作用。龙胆泻肝制剂是传统中草药复方,它主要用于治疗肝脏的炎症。我国的传统草药处方是多种草药的协同组合,主张联合用药和完整性。根据中医理论,中药处方以每种中药有效成分协同药理作用的形式治疗疾病。本研究借助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手段和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了龙胆泻肝制剂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龙胆泻肝汤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通过调节丙酮酸、肌氨酸、延胡索酸、琥珀酸、L-别苏氨酸、4-羟基脯氨酸、柠檬酸和吲哚乳酸8种代谢标志物达成的。这8种代谢标志物与影响三羧酸循环、甘氨酸、丝氨酸、苏氨酸代谢,乙醛酸、二羧酸代谢,丙酮酸代谢、糖酵解或糖异生5条代谢途径有关。龙胆泻肝颗粒对氧化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肝匀浆和血液的18种代谢标志物及涉及的精氨酸生物合成、谷氨酸代谢、天冬氨酸、丙氨酸、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的生物合成、丁酸代谢、酪氨酸代谢、柠檬酸循环(TCA循环)、D-谷氨酸代谢、精氨酸、D-谷氨酰胺、苯丙氨酸代谢、乙醛酸、脯氨酸代谢、二羧酸代谢、泛醌和其他萜醌生物合成等11条代谢路径有关。此外还与调节尿液的20种代谢标志物及涉及的苯丙氨酸、谷氨酸代谢、丙氨酸、酪氨酸、天冬氨酸、色氨酸的生物合成、乙醛酸、苯丙氨酸代谢、TCA循环、甘氨酸、二羧酸酯代谢、丝氨酸、苏氨酸的代谢、丁酸酯代谢、嘌呤代谢、泛醌和其他萜类醌的生物合成这9种代谢途径有关。龙胆苦苷对酒精性肝损伤(ALD)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影响88种生物标志物和19条代谢通路有关。其中中主要影响通路为三羧酸循环,线粒体电子传递链(甘油磷酸穿梭),磷酸戊糖途径,甘油脂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此外,还与抗凋亡有关。综上所述,龙胆泻肝制剂对大鼠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本论文的实验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龙胆泻肝制剂为保肝药物提供前期实验数据。
海勒[4](2021)在《骆驼尿液蛋白质及代谢组学分析及其对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肝脏是代谢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的重要器官,多种刺激因素(如病毒感染、肝毒性物质或肝脏缺血再灌注等)均可引起急性肝功能不全,而长期反复的损伤会引起慢性肝损伤进而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和肝衰竭。因此,预防和控制肝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对肝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骆驼尿液具有抗癌、抗菌、抗血小板等活性,可以用于治疗和预防癌症、肝损伤、痢疾等疾病。目前关于骆驼尿液抗肝损伤作用机理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首先通过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技术全面揭示骆驼尿液蛋白质及代谢物的组成及其功能。其次,利用CCl4建立小鼠急性和慢性肝损伤模型,通过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ALT、AST和TBA)、肝脏抗氧化应激指标(MDA、GSH、SOD、CAT和GSH-px)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并结合小鼠肝脏转录组学分析研究骆驼尿液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本研究不仅为进一步揭示骆驼尿液的抗肝损伤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还将为后续筛选和开发骆驼尿液抗肝损伤活性组分和制品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LC-MS质谱测定骆驼尿液蛋白质组,共鉴定出827个蛋白质。GO功能分析发现,有357个蛋白质参与免疫系统过程;27个蛋白质参与排毒过程;27个蛋白质具有抗氧化活性。而KEGG通路分析发现这些蛋白质主要参与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54个蛋白)、PI3K-Akt信号通路(47个蛋白)和溶酶体(43个蛋白)等信号通路。其中有一些高丰度蛋白质参与免疫应答或具有抗菌活性,从而起到保证尿液的无菌性。与此同时,在参与排毒过程的27个蛋白质中主要为谷胱甘肽代谢相关蛋白;此外,还有一些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蛋白质如(SOD、GSH、PRDX和GPX等)。结果表明,这些具有抗氧化和解毒功能的蛋白质与骆驼尿液的抗氧化活性相关。(2)通过LC-MS进行骆驼尿液的非靶向代谢组检测分析,共鉴定出245个可信度高的代谢物,包括了氨基酸,脂肪酸,小分子羧酸等。其中含有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代谢物质,包括:原儿茶酸,间苯二酚、胆酸、右旋布洛芬等。据研究报道,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抗痉挛和抗癌等作用。此外,原儿茶酸、甜菜碱、紫苏醇以及姜油酮具有不同程度的保肝护肝的作用。结果提示这些活性代谢物在骆驼尿液抗肝损伤活性中起到一定作用。(3)在急性肝损伤研究中,通过对小鼠生化指标检测和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与模型组比较,驼尿组血清ALT、AST、TBA、炎症因子(IL-1β,TNF-α和IL-6)和肝脏MDA水平显着降低,而肝脏SOD活性和GSH水平显着升高,提示骆驼尿液能够抑制肝脏脂质过氧化物及促炎因子的产生。通过转录组测序发现,驼尿组与急性肝损伤模型组的1790个差异基因显着富集到MAPK信号通路、胆汁酸分泌通路、谷胱甘肽等41条通路中。尿组GPX7、Pdia5、Pdia4、Ggt、Anpep、Idh1和Nat8的m RNA表达显着增加,提示骆驼尿可能是通过促进谷胱甘肽的合成,提高小鼠肝脏抗氧化能力从而起到抗氧化应激作用。此外,在驼尿组中胆汁酸分泌相关14个基因的表达被逆转。提示骆驼尿液可能是通过抑制FXR和SHP的过度下调和进一步调节转运体的表达改变胆汁酸的合成和转运,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骆驼尿液通过促进谷胱甘肽合成和代谢、调节胆汁的分泌和转运起到缓解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作用。(4)在慢性肝损伤研究中,小鼠生化指标结果显示骆驼尿液能够有效改善CCl4引起的ALT与AST水平紊乱、提高肝组织抗氧化能力。同时组织学分析结果显示,驼尿处理显着减少CCl4引起的胶原沉积和细胞凋亡,改善肝脏组织学形态,可减轻肝损伤程度及预防肝纤维化的形成。转录组学分析结果显示,714个差异基因显着富集到Cell cycle、ECM-receptor interaction、Glutathione metabolism等14条通路中。骆驼尿液显着抑制了肝脏ECM-受体相关8个基因以及细胞周期相关基因(cyclins A1,cyclins B1,cyclins B2和CDK1)的m RNA表达。结果表明,骆驼尿液通过抑制HSC的活化使其阻滞在G2/M期从而减少肝组织中胶原的积累,起到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王海燕[5](2021)在《TLR4抑制剂TAK-242对急性肝衰竭发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急性肝衰竭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预后差,死亡率高。但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表明,不良的炎症反应在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大量的免疫细胞渗入肝脏,产生大量的促炎细胞因子,从而诱导肝细胞凋亡和坏死。虽然已经提出了许多恢复肝功能的药理学方法,但肝脏移植被证明是唯一对急性肝衰竭患者生存有益的治疗方法。然而,因为肝脏来源、免疫排斥、手术并发症等原因,大部分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因此,深入研究急性肝衰竭的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TAK-242是新近开发的一种高度选择性的TLR4信号通路抑制剂,可治疗肺部炎症和肾脏损伤,但其对急性肝衰竭是否具有治疗作用还不十分明确。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是一组来源于骨髓的异质免疫细胞,通过不同的机制在人类肝炎、肝癌以及肝纤维化等肝脏疾病中发挥重要的免疫抑制和保护作用。基于以上研究,我们提出以下假设:TAK-242是否可以通过调控MDSC对急性肝衰竭发挥保护作用。研究目的:研究TLR4抑制剂TAK-242对小鼠LPS/D-Gal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的影响,以及其在急性肝衰竭中对MDSC的作用机制,为急性肝衰竭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干预提供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探索TAK-242的最佳给药时间(1)C57BL/6腹腔注射LPS(10 μg/kg)/D-GalN(250 mg/kg)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3 h后腹腔注射TAK-242(5 mg/kg),观察TAK-242是否能够治疗小鼠急性肝衰竭;(2)TAK-242(5 mg/kg)预处理雄性C57BL/6小鼠,3 h后腹腔注射LPS(10μg/kg)/D-GalN(250 mg/kg),观察预处理TAK-242对急性肝衰竭的影响。2.用TLR4抑制剂TAK-242(5 mg/kg)预处理雄性C57BL/6小鼠3 h,腹腔注射LPS(10 μg/kg)/D-GalN(250 mg/kg),在第3、6、12h3个不同的时间点收集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进行相应的检测。(1)收集小鼠血清,进行ALT、AST的检测;(2)收集小鼠血清,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6、TNF-α、IL-12的表达含量;(3)收集小鼠肝脏组织制成10%的肝匀浆,检测肝脏SOD、MDA、GSH、MPO的表达;(4)收集小鼠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损伤情况;(5)qRT-PCR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IL-6、IL-12、TNF-αmRNA水平表达;(6)提取小鼠肝脏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CD11b+Gr-1+)的比例;(7)收集小鼠脾脏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CD11b+Gr-1+)的比例。3.用TLR4抑制剂TAK-242(5 mg/kg)预处理雄性C57BL/6小鼠3 h,腹腔注射LPS(15 μg/kg)/D-GalN(400 mg/kg),观察小鼠生存情况。4.C57BL/6小鼠尾静脉注射Gr-1中和抗体,回输体外培养的MDSC,观察小鼠肝脏损伤情况。5.体外诱导MDSC(1)用不同浓度的TAK-242处理体外诱导的MDSC,培养4天后观察MDSC的比例。(2)培养4天的MDSC,用不同浓度的TAK-242处理6 h后,qRT-PCR检测MDSC中IL-10、iNOS、Arg-1、NOX 1 mRNA 水平的表达。(3)培养4天的MDSC,用不同浓度的TAK-242处理1h后提取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MDSC中磷酸化的p38、ERK1/2、JNK和p65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TAK-242对小鼠急性肝衰竭无治疗作用,但是TAK-242预处理对急性肝衰竭具有保护作用。2.TAK-242预处理组:(1)血清中ALT、AST水平明显降低;(2)血清中炎性因子表达下降;(3)肝脏组织中SOD、GSH表达升高,MPO、MDA表达降低;(4)H&E染色显示,肝脏损伤减轻;5)肝脏组织中炎性因子表达降低;(6)小鼠脾脏、肝脏组织中MDSC(CD11b+Gr-1+)的比例增多。3.TAK-242预处理提高小鼠的生存率。4.回输体外诱导的MDSC可以改善小鼠急性肝衰竭。5.在体外研究中:(1)TAK-242增加MDSC的比例;(2)TAK-242增加MDSC相关免疫抑制因子的表达;(3)TAK-242可抑制信号通路MAPK和NF-κB的磷酸化。结论:TAK-242可通过促进MDSC的募集缓解LPS/D-Ga1N诱导的急性肝衰竭。
潘晨燕[6](2021)在《仿生生物人工肝的构建及其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基于肝细胞微载体与半透膜微管构建仿生肝小叶结构单元;基于肝小叶结构功能单元构建肝脏芯片;肝脏芯片应用于仿生生物人工肝(Bionic bioartificial liver system,BBALS)治疗急性肝衰竭的效果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构建基于肝小叶结构功能单元的肝脏芯片。通过对肝细胞微载体进行肝功能评估,验证其模拟肝脏微环境以及作为体外生物反应器单元可能性,并与半透膜微管结合构建肝小叶结构功能单元。将其与双向循环体系结合构建肝脏芯片,通过对双向循环体系不同流速进行优化,优选出最适合肝细胞微载体培养的流速,能够维持肝细胞微载体最强活性、及最佳细胞功能。实验分为对细胞进行二维平板培养组和肝细胞微载体模拟3D培养组,使用过碘酸雪夫染色法(Periodic Acid-Schiffstain,PAS)观察糖原合成情况,同时使用吲哚青绿(Indocyanine green,ICG)染色观察摄取及排泄能力,通过检测尿素(Urea)、白蛋白(Album,ALB)水平评估合成及分泌能力,检测细胞色素P-450表达(Cytochrome P-450,CYP-450)情况,通过细胞增殖及肝功能水平检测确定最佳流速。第二部分:通过使用构建的仿生生物人工肝,对其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进行研究。使用3D肝脏芯片作为新型生物反应器应用于BBALS中,通过过滤D-氨基半乳糖诱导(D-galactosamine,D-Gal)形成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兔模型,对其进行血浆置换,研究BBALS治疗ALF的作用。实验分为正常组、ALF组以及BBALS治疗组,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尿素和白蛋白水平,并用H&E、Ki-67和Tunel染色检测炎症反应、增殖和凋亡程度。结果:第一部分:肝细胞微载体3D培养组与细胞平板培养组相比,肝糖原合成更多,ICG摄取和释放速度更快,尿素合成、白蛋白分泌水平增高,CYP-450水平增高。得到了优化后的最佳流速,证明肝脏芯片在5mL/h时能够保持较高的细胞活性,维持其特异性功能。第二部分:与未治疗的ALF组相比,BBALS治疗组的ALT和AST显着降低,尿素和血浆生成明显改善,炎症浸润、肝细胞凋亡和肝细胞增殖显着减少。结论:1.肝细胞在微载体上3D培养与细胞平板培养相比有更好的肝储备、合成、分泌、代谢能力,将其与半透膜微管组装构建了模拟肝脏肝小叶结构的功能单元。发现肝小叶结构功能单元结合双向循环体系构建的肝脏芯片能够在0.5mL/h流速下使细胞达到最佳生长活性,有较好的肝脏特异性功能。2.仿生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后,肝脏损伤程度减轻,解毒和合成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显示了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陆菁菁[7](2021)在《夏垂八珍汤治疗化疗药物所致的肝脾亏虚型肝损伤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化疗药物所致的肝脾亏虚型肝损伤入组患者,评价西医组、中医组及中西医组三组患者服药2周后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及中医临床症候的改善情况,为探讨夏垂八珍汤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提供临床数据支持。研究方法:临床研究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96例,分为三组,西医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中医组采用夏垂八珍汤加减口服治疗,中西医组采用夏垂八珍汤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治疗2周后分别比较三组间及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及中医症候积分量表改善情况。结果:(1)肝功能:治疗2周前,三组ALT、AST、ALP、TBIL数值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ALT、AST数值三组间比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西医组<西医组<中医组;ALP、TBIL数值三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中西医组及中医组ALT、AST、ALP、TBIL数值与治疗前相比显着下降(P<0.05);治疗2周后,西医组ALT、AST数值与治疗前相比显着下降(P<0.05),ALP、TBIL数值与治疗前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肝功能疗效:治疗2周后,西医组总有效率56.25%,中医组总有效率22.6%,中西医组总有效率69.7%。亚组分析显示:西医组及中西医组对肝功能改善疗效优于中医组(P<0.05),但西医组与中西医组肝功能疗效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候积分:治疗2周前,中医症候积分数值三组间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中医症候积分数值三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西医组<中医组<西医组;治疗2周后,三组中医症候积分数值与治疗前相比显着下降(P<0.05)。(4)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治疗2周后,西医组总有效率40.6%,中医组总有效率93.5%,中西医组总有效率87.9%。亚组结果显示:中医组及中西医组对中医症候积分改善疗效均优于西医组(P<0.05),但中医组与中西医组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夏垂八珍汤联合异甘草酸镁对化疗药物所致的肝脾亏虚型肝损伤患者的肝功能血清学指标及中医临床症状具有显着改善作用,联合使用能提高临床综合治疗效果,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江伟凡[8](2020)在《双氯芬酸及其代谢物诱导的急性肝毒性和免疫活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经常作为处方药或非处方药使用于疼痛、发热及关节炎症的治疗。由于NSAIDs的广泛使用,与NSAIDs相关的药物诱导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越来越受到关注。双氯芬酸(Diclofenac,DCF)是一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苯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也是报道较多的会引起特异质药物性肝损伤的典型药物之一,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急性肝衰竭和死亡。目前,除了苯醌亚胺-蛋白加合途径和致线粒体功能紊乱等直接毒性外,免疫毒性也被认为是DCF诱导DILI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此外,由于DCF在人体内的代谢途径相对丰富,可以被进一步转化为多种具有潜在肝毒性及免疫原性的反应活性代谢产物,DCF介导的DILI可能是由于多种反应活性代谢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了解DCF在生物体内的转化及代谢物的肝毒性机制,有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规避DILI风险。然而,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产物诱导的肝毒性机制以及与免疫系统的相关性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课题采用人拟化TgCYP3A4/hPXR小鼠模拟DCF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对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的急性肝毒性进行评价,从药物直接毒性、代谢动力学、肝脏转录组学以及体内外免疫活化等角度对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介导的DILI机制进行探索,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考虑到DCF代谢途径广泛,除非抑制其他所有代谢途径,否则无法评估DCF原型药物或其某一特定代谢产物在体内与DILI的直接关系。基于此,本研究将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4’-羟基双氯芬酸(4’-OH-DCF)、5-羟基-双氯芬酸(5-OH-DCF)以及双氯芬酸酰基葡萄糖醛酸(DCF-G)以腹腔注射的方式分别直接给予TgCYP3A4/hPXR小鼠,并通过血清生化检测及肝脏组织病理检查评估各DCF反应活性代谢物和急性肝损伤的相关性。结果显示,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均可以引起TgCYP3A4/hPXR小鼠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肝毒性,主要表现为血清ALT水平显着增加以及肝细胞水肿变性。其中,DCF-G在这三种反应活性代谢物中对肝脏的损伤最为显着。2)为了探究DCF在体内潜在的直接肝毒性机制,本研究利用LC-MS/MS方法评估DCF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中肝脏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变化,结果发现DCF不是通过GSH耗竭对肝脏细胞产生直接毒性,说明在体内可能存在其他的毒性机制间接参与DCF急性肝损伤的发生。3)为了进一步探讨DCF急性肝损伤敏感性和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代谢分布的相关性,本研究首先建立了一种高选择性的、准确并可靠的DCF及其代谢物LC-MS/MS检测方法。通过LC-MS/MS技术和血清ALT活性检测分别比较TgCYP3A4/hPXR小鼠和野生型BALB/c小鼠中DCF的代谢分布和对DCF致急性肝损伤的敏感性。结果发现相对于野生型BALB/c小鼠,TgCYP3A4/hPXR小鼠对于DCF诱导的急性肝损伤更敏感,且DCF反应活性代谢物在敏感小鼠肝脏中更加富集。这些不仅证实了TgCYP3A4/hPXR小鼠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DCF介导DILI机制的理想模型,也表明了DCF反应活性代谢物在肝脏中的富集程度可能直接影响DILI的敏感性。另外,本研究基于上述通过DCF及其代谢物直接给药建立的急性肝毒性TgCYP3A4/hPXR小鼠模型,对DCF、4’-OH-DCF、5-OH-DCF以及DCF-G直接进入体内后在全血和肝脏中的转化及暴露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DCF-G直接给予小鼠后可以在体内转变为原型药及其他反应活性代谢物,提示DCF-G在体内可能会引起再次伤害;另外,DCF-G在DCF和DCF-G直接给药所诱导的急性毒性肝脏中表现出明显的富集。这些进一步表明DCF诱导的急性肝毒性和DCF-G在肝脏中的富集有关。4)为了进一步探究药物性急性肝损伤机制以及和免疫系统的关联,本研究利用肝脏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进一步评估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在急性肝损伤条件下对肝脏转录组的影响,并采用Real-time qPCR技术对RNA-seq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均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肝脏基因组转录,其中DCF-G的影响最为显着。DCF-G可以诱导大量“免疫系统”和“细胞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包括 Cxcl1、Ccl2、C3ar1、C5ar1、Tnfaip3、Fga、Fgb、Fgg 以及 Serpine1 等,而这些基因主要与“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以及“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等生物学通路有关。DCF-G可通过诱导这些基因及其生物学通路促进肝脏局部炎症反应,促使肝细胞对TNF-α介导细胞凋亡的敏感性增加,以及导致凝血功能障碍等,从而在急性肝损伤进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4’-OH-DCF也可以诱导部分“免疫系统”和“细胞死亡”相关基因表达,表现出和“TNF信号通路”以及“IL-17信号通路”一定的相关性。然而,急性肝毒性较弱的5-OH-DCF对这些基因的影响较少。这些结果表明肝脏免疫系统的活化和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产物诱导的急性肝毒性有关,特别是DCF-G。5)本研究进一步评估了 DCF及其代谢物在体内外对免疫细胞及因子的活化作用。本研究通过利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和小鼠肝癌细胞系Hepa1c1c7细胞建立了共培养模型,在体外进一步评估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的炎性刺激作用和细胞毒性。体外细胞实验表明DCF在J774A.1细胞和Hepa1c1c7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协同”细胞毒性。但是,DCF活性代谢物在体外共培养体系中并没有表现出一致的协同毒性,并且DCF及DCF-G不会直接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J774A.1的炎症反应。这些提示了巨噬细胞在DCF诱导的DILI可能起着部分的作用,而DCF反应活性代谢物产生的急性肝毒性可能是更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在体内存在其他的毒性机制介导DILI的发生。另一方面,本研究利用多重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对急性肝毒性小鼠血清中免疫相关细胞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CF及其反应活性代谢物可以诱导血清免疫相关因子水平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DCF-G和4’-OH-DCF在急性肝毒性发生早期可以显着诱导IL-12、IL-17和TNF-α血清水平的上调,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肝脏转录组的结果。本课题通过探索DCF反应活性代谢物致肝毒性机制,包括与免疫系统的相关性,确定了 DCF-G是DCF急性肝损伤的主要贡献者,而这和DCF-G在肝脏中的富集以及对肝脏免疫系统的过度活化相关,主要涉及“TNF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以及“补体和凝血级联途径”等生物学通路。通过确定的代谢产物及免疫活化途径,也可为此类药物肝毒性,尤其是急性肝毒性,提供预测和规避的方向及潜在的干预靶点。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阐明DILI的作用机制,同时为创新药物开发及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张新奇[9](2020)在《IL-26通过调控TGF-β1/Smad2信号通路介导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而促进肝纤维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肝纤维化(liver Fibrosis,LF)是肝脏对损伤刺激的异常修复过程,其特征表现为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的激活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沉积。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是一类作用十分广泛的细胞因子,其在信息传递,免疫细胞激活与调节,T和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炎症反应中起着十分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L通过调节HSC细胞的活化参与了LF的病理过程,包括IL-1β、IL-6、IL-7及IL-9等。IL-26属于IL-10细胞因子超家族,与类风湿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IL-26在LF中的生物学功能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检测IL-26对LF的影响,分析其对HSC细胞增殖和活化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构建HBV-Tg转基因小鼠模型,连续2周通过尾静脉每天注射0.25μg/g的人IL-26重组蛋白,饲养8-10个月后,获取肝脏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和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LF情况。采用ELISA实验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L-6、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体外分离并成功培养HSC细胞,采用饥饿疗法,将HSC细胞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24 h,随后分别给予0、50、100和200 pg/ml浓度的人IL-26重组蛋白刺激12 h,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情况,采用Annexin V-FITC/PI双重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HSC细胞中胱天蛋白酶3(caspase 3,CASP3)、Bcl2关联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信号传导蛋白Smad2(SMAD family member 2)m RNA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HSC细胞中上述基因及磷酸化Smad2(p-Smad2)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实验检测HSC细胞中TNF-α、IL-6、IL-10、MMP-9及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尾静脉注射人IL-26重组蛋白促进HBV-Tg转基因小鼠LF,并显着增加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10、MMP-9及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IL-26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着增加HSC细胞的增殖(P<0.05)。IL-26刺激呈剂量依赖性导致HSC细胞中S期比例升高,而降低G0/G1期比例(P<0.05)。在不同浓度的IL-26刺激组中,HSC细胞中G2/M期比例没有显着差异(P>0.05)。IL-26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着降低HSC细胞的凋亡(P<0.05)。IL-26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显着下调CASP3和BAX m RNA的表达水平(P<0.05)。给予不同浓度的IL-26刺激后,HSC细胞中CASP3、cleaved CASP3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下降(P<0.05)。IL-26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显着诱导HSC细胞的活化,其机制主要通过增加IL-6、IL-10、TNF-a、MMP-9和α-SMA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P<0.05)。此外,IL-26以剂量依赖性方式上调HSC细胞中TGF-β1、Smad2及p-Smad2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尾静脉注射人IL-26重组蛋白促进HBV-Tg转基因小鼠LF,并显着增加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10、MMP-9和α-SMA蛋白的表达水平。IL-26以剂量依赖性方式增加HSC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促进LF。IL-26通过调控TGF-β1/Smad2信号通路介导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促进HBV-Tg转基因小鼠LF。该研究揭示了IL-26在LF中的重要作用,并将为LF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潜在靶点。
于逸凡[10](2020)在《蒲公英甾醇对APAP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蒲公英甾醇是从蒲公英中分离得到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其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物学功能近几年来得到广泛关注。本试验通过建立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来探究蒲公英甾醇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蒲公英甾醇临床应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同时对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将8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APAP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滴丸Bif组)、蒲公英甾醇组(10、5、2.5 mg/kg)。小鼠每日灌胃相应剂量的蒲公英甾醇、阳性对照组灌服200 mg/kg的联苯双酯滴丸悬液,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的0.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连续给药7 d,最后一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 h后腹腔注射300 mg/kg的APAP溶液,12 h后小鼠眼球采血后脱颈处死,收集肝脏组织用于后续试验。计算小鼠体重变化;测定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含量、小鼠肝脏中GSH、SOD、MDA和ROS的含量;利用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切片中肝脏炎性浸润、坏死等情况;利用TUNEL染色观察肝组织中肝细胞凋亡的情况;ELISA法检测小鼠肝脏中IL-1 β、TNF-α和IL-6含量;RT-PCR检测肝组织中IL-1β、IFN-y、TNF-α、IL-6及IL-4含量;通过 Western blot 法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 JNK、Nrf-2/HO-1、Bax/Bcl2/caspase3、PI3K/AKT/mTOR等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APAP组相比,蒲公英甾醇能显着或极显着降低APAP导致的肝损伤小鼠肝脏指数、小鼠血清中ALT、AST的含量、升高小鼠肝组织中GSH和SOD的含量、降低小鼠肝组织中MDA和ROS的含量;蒲公英甾醇能显着或极显着抑制小鼠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1β和IFN-γ的分泌,同时升高肝组织中抑炎因子IL-4的表达;蒲公英甾醇能显着下调小鼠肝组织中JNK蛋白的表达,显着或极显着上调小鼠肝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下调Bax/Bcl-2的比值和caspase3蛋白表达,下调PI3K、AKT、mTOR蛋白表达。结论:蒲公英甾醇通过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等酶类的活性,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的发生及调控JNK、Nrf-2/HO-1、Bax/B cI2/caspase3、PI3K/AKT/mTOR等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抑制炎性因子表达,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凋亡,从而对APAP诱导的小鼠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本试验为APAP诱导的肝损伤治疗提出了新设想,为蒲公英甾醇在药物性肝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乙酰半胱氨酸对半乳糖胺致小鼠引起免疫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乙酰半胱氨酸对半乳糖胺致小鼠引起免疫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千日红提取物抗小鼠急性和慢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
1.1 肝损伤概述 |
1.2 急性肝损伤 |
1.3 慢性肝损伤 |
第二章 肝损伤与氧化应激和自噬 |
2.1 肝损伤与氧化应激 |
2.2 肝损伤与自噬 |
第三章 药用植物千日红的研究进展 |
3.1 千日红的主要成分 |
3.2 千日红的药理作用 |
3.3 千日红的应用与开发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千日红水提物对APAP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千日红粗提物对CCl_4诱导的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急性肝损伤概述 |
1.1.1 药物性肝损伤概述 |
1.1.2 化学性肝损伤概述 |
1.1.3 酒精性肝损伤概述 |
1.1.4 免疫性肝损伤概述 |
1.2 类胡萝卜素概述 |
1.2.1 红酵母红素概述 |
1.2.2 红酵母红素的生物利用 |
1.2.3 影响红酵母红素生物利用率的因素 |
1.3 类胡萝卜素纳米载体概述 |
1.3.1 生物聚合物纳米载体 |
1.3.2 脂质纳米载体 |
1.4 红酵母红素研究基础 |
1.5 论文立题背景及意义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红酵母红素对H_2O_2致BRL细胞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 |
2.2.2 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 |
2.3.3 不同H_2O_2 浓度损伤测定 |
2.3.4 红酵母红素作用浓度确定 |
2.3.5 BRL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建立 |
2.3.6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3.7 红酵母红素干预BRL细胞损伤氧化酶系测定 |
2.3.8 荧光法(DCFH-DA)测定BRL细胞内ROS水平 |
2.3.9 免疫荧光法观察BRL细胞内线粒体及线粒体上SOD水平 |
2.3.10 荧光法测定BR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
2.3.11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H_2O_2致BRL细胞氧化损伤模型建立 |
2.4.2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2.4.3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内ROS的影响 |
2.4.4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内氧化酶系的影响 |
2.4.5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
2.4.6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内SOD和线粒体的影响 |
2.4.7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受损BRL细胞形态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酵母红素对四种急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 |
3.2.2 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实验动物分组与饲养方法 |
3.3.2 不同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红酵母红素的干预 |
3.3.3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重比测定 |
3.3.4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中肝功能相关酶活性测定 |
3.3.5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氧化酶系水平测定 |
3.3.6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
3.3.7 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HE染色组织学评价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重比的影响 |
3.4.2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影响 |
3.4.3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氧化指标的影响 |
3.4.4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3.4.5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酵母红素对H_2O_2致BRL细胞氧化损伤的干预机制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材料 |
4.2.2 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红酵母红素干预BRL氧化损伤细胞模型建立 |
4.3.2 细胞总RNA提取 |
4.3.3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
4.3.4 细胞蛋白质提取 |
4.3.5 Western blot分析 |
4.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转录组样本聚类分析 |
4.4.2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于H_2O_2致BRL细胞损伤基因影响 |
4.4.3 通过GO富集分析干预组与模型组DEGs的功能 |
4.4.4 通过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干预组与模型组DEGs的功能 |
4.4.5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损伤BRL细胞中凋亡通路相关蛋白影响 |
4.4.6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氧化损伤BRL细胞中PI3K/Akt相关信号通路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酵母红素对四种急性肝损伤的干预机制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仪器 |
5.2.1 材料 |
5.2.2 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红酵母红素干预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
5.3.2 小鼠肝脏细胞总RNA提取 |
5.3.3 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
5.3.4 肝脏组织蛋白提取 |
5.3.5 Western blot分析 |
5.3.6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转录组样本聚类分析 |
5.4.2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于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基因影响 |
5.4.3 红酵母红素干预组与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5.4.4 四种急性肝损伤模型中干预组与模型组差异表达基因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
5.4.5 红酵母红素干预对不同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内PI3K/Akt/m TOR和 Nrf2/HO-1/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载体化对急性肝损伤干预效果的影响和机制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仪器 |
6.2.1 材料 |
6.2.2 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制备 |
6.3.2 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建立 |
6.3.3 不同形式载体下红酵母红素体外生物可给率测定 |
6.3.4 红酵母红素载体体外脂肪酸释放速度测定 |
6.3.5 荧光法观察不同红酵母红素载体体外消化过程中的形态变化 |
6.3.6 红酵母红素体内消化相关模型建立 |
6.3.7 红酵母红素提取与HPLC测定 |
6.3.8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干预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 |
6.3.9 各模型小鼠血清中肝功能相关酶活性测定 |
6.3.10 各模型小鼠肝脏中氧化酶系水平测定 |
6.3.11 各模型小鼠肝脏中炎症因子水平测定 |
6.3.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粒径及Zeta结果 |
6.4.2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在模拟小肠中脂肪酸释放率结果 |
6.4.3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对模拟肠道消化中生物可给率的影响 |
6.4.4 红酵母红素纳米乳液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微观机构变化 |
6.4.5 不同载体中红酵母红素在小鼠小肠内吸收情况 |
6.4.6 不同载体中红酵母红素在小鼠血清情况 |
6.4.7 不同载体对红酵母红素在小鼠肝脏中积累情况的影响 |
6.4.8 不同载体对红酵母红素在小鼠肝脏中长期积累情况的影响 |
6.4.9 不同载体对红酵母红素干预急性肝损伤效果的影响 |
6.5 结果与讨论 |
主要结果与展望 |
主要结果 |
展望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龙胆泻肝制剂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肝损伤概述 |
1.2 肝损伤发病机制 |
1.2.1 肝损伤分类 |
1.2.2 肝损伤与质膜损伤的关系 |
1.2.3 肝损伤与自由基损害的关系 |
1.2.4 肝损伤与线粒体功能失衡的关系 |
1.2.5 肝损伤与细胞内离子浓度波动的关系 |
1.2.6 肝损伤与代谢紊乱的关系 |
1.2.7 其他肝损伤发生机制 |
1.3 中药治疗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
1.3.1 龙胆泻肝汤 |
1.3.2 龙胆泻肝颗粒 |
1.3.3 龙胆苦苷 |
1.3.4 多糖类 |
1.3.5 黄酮类 |
1.3.6 苷类 |
1.3.7 其他类 |
1.4 代谢组学概述 |
1.4.1 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
1.4.2 代谢组学的研究过程 |
1.5 立题的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2章 龙胆泻肝汤对急性肝损伤保肝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1.1 动物、药品与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 |
2.2.2 血清肝功能指标的测定 |
2.2.3 肝组织样品前处理 |
2.2.4 GC-MS测试条件 |
2.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数据统计方法 |
2.5 实验结果 |
2.5.1 龙胆泻肝汤对ALI大鼠血清ALT、ALP和 AST的影响 |
2.5.2 龙胆泻肝汤对ALI大鼠肝脏的影响 |
2.5.3 龙胆泻肝汤治疗ALI的代谢组学机制 |
2.5.4 生物标志物的鉴定 |
2.5.5 热图分析 |
2.5.6 代谢通路分析 |
2.6 讨论 |
2.7 小结 |
第3章 龙胆泻肝颗粒对氧化性肝损伤保肝作用及肝匀浆和血液的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动物、药品与试剂 |
3.1.2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动物分组、造模与给药 |
3.2.2 肝匀浆和血清样品前处理 |
3.2.3 GC-MS测试条件 |
3.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 数据统计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大鼠TIC图分析 |
3.4.2 大鼠PCA图分析 |
3.4.3 大鼠肝匀浆和血清生物标志物鉴定 |
3.4.4 热图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3.4.5 代谢通路分析 |
3.5 讨论 |
3.5.1 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3.5.2 对机体内能量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龙胆泻肝颗粒对氧化性肝损伤保肝作用及尿液的代谢组学机制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动物、药品与试剂 |
4.1.2 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动物分组、造模与给药 |
4.2.2 样品尿液前处理 |
4.2.3 GC-MS测试条件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数据统计方法 |
4.4 实验结果 |
4.4.1 大鼠TIC图分析 |
4.4.2 大鼠PCA图分析 |
4.4.3 大鼠尿液生物标志物的鉴定 |
4.4.4 热图分析和相关性分析 |
4.4.5 代谢通路分析 |
4.5 讨论 |
4.5.1 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
4.5.2 对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4.6 小结 |
第5章 龙胆苦苷对酒精性肝损伤保肝作用及机制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1.1 动物、药品与试剂 |
5.1.2 主要仪器 |
5.2 实验方法 |
5.2.1 动物分组、造模与给药 |
5.2.2 样品前处理 |
5.2.3 GC-MS测试条件 |
5.2.4 转氨酶、血脂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
5.2.5 线粒体功能检测 |
5.2.6 组织病理学染色 |
5.2.7 蛋白印迹分析 |
5.2.8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 数据统计方法 |
5.4 实验结果 |
5.4.1 龙胆苦苷对ALD大鼠血脂、肝功能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5.4.2 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
5.4.3 龙胆苦苷对TCA酶、恢复线粒体呼吸链和ATP生成的影响 |
5.4.4 各组肝匀浆、尿液和血液代谢轮廓分析 |
5.4.5 生物标志物的鉴定 |
5.4.6 代谢标志物的通路分析和热图分析 |
5.4.7 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
5.5 讨论 |
5.5.1 龙胆苦苷改善氧化应激所致的ALD线粒体功能障碍 |
5.5.2 龙胆苦苷改善因恢复正常代谢所致的ALD线粒体功能障碍 |
5.5.3 龙胆苦苷通过调节TCA酶、恢复线粒体呼吸链,ATP生成改善ALD线粒体功能障碍 |
5.5.4 龙胆苦苷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改善ALD线粒体功能障碍 |
5.5.5 龙胆苦苷在防治酒精性肝病中的应用前景 |
5.6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骆驼尿液蛋白质及代谢组学分析及其对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蛋白质组学及代谢组学概述 |
1.1.1 蛋白质组学概述 |
1.1.2 代谢组学概述 |
1.1.3 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在骆驼科动物中的应用 |
1.2 骆驼尿液组成及其医用价值 |
1.2.1 尿液疗法 |
1.2.2 骆驼尿液及其化学成分 |
1.2.3 骆驼尿液的医用价值 |
1.3 肝损伤 |
1.3.1 急性肝损伤 |
1.3.2 慢性肝损伤 |
1.3.3 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
1.3.4 转录组学及其在肝病研究中的应用 |
1.4 本研究立题意义和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骆驼尿液蛋白质组学分析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 |
2.2.1 骆驼尿液的采集 |
2.2.2 试验试剂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样品处理 |
2.3.2 SDS-PAGE测定样品 |
2.3.3 FASP酶解 |
2.3.4 High p H反相分级 |
2.3.5 LC-MS质谱分析 |
2.3.6 质谱数据分析 |
2.3.7 GO功能和KEGG通路注释 |
2.3.8 GO注释与KEGG注释的富集分析 |
2.3.9 蛋白质相互作用网路分析(PPI) |
2.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4.1 提取蛋白质的质量评估 |
2.4.2 质谱鉴定结果 |
2.4.3 GO功能注释分析结果 |
2.4.4 KEGG通路分析结果 |
2.4.5 驼尿蛋白网络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意义 |
2.5 讨论 |
3 骆驼尿液代谢组学分析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骆驼尿液的采集 |
3.2.2 试验试剂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样品处理 |
3.3.2 仪器参数设置 |
3.3.3 数据分析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试验质量评估 |
3.4.2 代谢物鉴定结果 |
3.4.3 代谢物通路分析 |
3.4.4 骆驼尿液中的活性成分 |
3.5 讨论 |
4 骆驼尿液对CCl_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 |
4.2.1 骆驼尿液的采集 |
4.2.2 试验动物 |
4.2.3 试验试剂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动物分组及干预 |
4.3.2 血清指标检测 |
4.3.3 肝脏组织学检测 |
4.3.4 肝组织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4.3.5 肝组织转录组测序试验 |
4.3.6 差异基因的验证 |
4.3.7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骆驼尿液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4.2 骆驼尿液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4.4.3 骆驼尿液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影响 |
4.4.4 骆驼尿液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
4.4.5 小鼠肝组织转录组学分析 |
4.5 讨论 |
5 骆驼尿液对CCl_4诱导的慢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 |
5.2.1 骆驼尿液的采集 |
5.2.2 试验动物 |
5.2.3 试验试剂和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动物分组及干预 |
5.3.2 血清指标检测 |
5.3.3 肝脏组织学检测 |
5.3.4 肝组织抗氧化指标的测定 |
5.3.5 肝组织转录组测序试验 |
5.3.6 差异基因的验证 |
5.3.7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骆驼尿液对慢性肝损伤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5.4.2 骆驼尿液对慢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
5.4.3 骆驼尿液对慢性肝损伤小鼠肝脏胶原纤维沉积的影响 |
5.4.4 骆驼尿液对慢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细胞凋亡的的影响 |
5.4.5 骆驼尿液对慢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
5.4.6 慢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转录组学分析 |
5.5 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TLR4抑制剂TAK-242对急性肝衰竭发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TAK-242预处理对小鼠急性肝衰竭有保护作用 |
3.2 TAK-242通过调控MDSC保护肝脏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校期间参加的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仿生生物人工肝的构建及其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中医学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探究 |
1.2 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1.3 中医辨证分型 |
1.4 中医治疗及预后 |
2. 西医学对急性肝功能衰竭的研究进展 |
2.1 定义及分类 |
2.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临床表现及诊断 |
2.4 治疗及预后 |
2.5 生物人工肝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基于肝小叶结构功能单元的肝脏芯片的构建 |
1. 微载体球的肝功能评估研究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2. 肝小叶结构功能单元的构建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3. 肝脏芯片的构建 |
3.1 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二、仿生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研究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夏垂八珍汤治疗化疗药物所致的肝脾亏虚型肝损伤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 |
1.1 诊断标准 |
1.2 流行病学 |
1.3 致损机制 |
1.4 临床分型及表现 |
1.5 治疗方法 |
2 中医学对药物性肝损伤的认识 |
2.1 辨证论治 |
2.2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 |
2.3 单方验方 |
2.4 毒性及不足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标准 |
1.6 脱落标准及剔除标准 |
1.7 偏倚和机遇的控制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设计方案 |
2.2 治疗用药 |
2.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
2.4 统计学分析方法 |
2.5 观察、记录、总结的有关要求 |
3 技术路线 |
4 结果 |
4.1 基本资料 |
4.2 临床疗效比较 |
4.3 安全指标观测 |
4.4 脱落病例分析 |
讨论 |
1 导师学术思想及夏垂八珍汤组方、方义分析 |
2 夏垂八珍汤成分的现代药理研究 |
3 夏垂八珍汤治疗化疗药物性肝损伤疗效分析 |
4 存在问题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缩略语表 |
附录2 附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双氯芬酸及其代谢物诱导的急性肝毒性和免疫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药物诱导性肝损伤 |
1.1.1 药物诱导性肝损伤现状 |
1.1.2 DILI的表型及分类 |
1.1.3 DILI的影响因素 |
1.2 药物代谢及转运和DILI |
1.2.1 肝脏和药物代谢及转运 |
1.2.2 药物代谢及转运与DILI的关系 |
1.3 肝脏免疫系统及DILI的研究概况 |
1.3.1 基于免疫反应的DILI有害结局通路 |
1.3.2 肝脏的结构及组成 |
1.3.3 肝细胞 |
1.3.4 肝脏非实质性细胞 |
1.3.5 肝脏固有免疫与DILI |
1.3.6 适应性免疫与DILI |
1.4 DCF诱导的肝毒性研究进展 |
1.4.1 非甾体抗炎药和DILI |
1.4.2 DCF的代谢途径 |
1.4.3 DCF诱导的肝细胞毒性 |
1.4.4 DCF诱导的免疫肝毒性 |
1.4.5 细胞因子介导的协同毒性 |
1.4.6 LPS免疫应激介导的协同毒性 |
1.4.7 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 |
1.5 人源化DILI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
1.5.1 人肝嵌合体小鼠模型 |
1.5.2 人拟化转基因小鼠模型 |
1.6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本课题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DCF及其代谢物诱导人拟化TgCYP3A4/hPXR小鼠急性肝毒性潜能的初步评估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2.2.3 实验动物 |
2.2.4 主要相关溶液的配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给药途径及剂量 |
2.3.2 动物实验 |
2.3.3 小鼠血清样品分离 |
2.3.4 血清ALT的检测 |
2.3.5 HE染色实验 |
2.3.6 肝脏GSH及GSSG的检测 |
2.3.7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临床观察 |
2.4.2 DCF及DCF代谢物对血清ALT的影响 |
2.4.3 DCF和DCF代谢物处理后小鼠病理检查结果 |
2.4.4 GSH/GSSG在DCF诱导的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CF及其代谢物代谢动力学与排泄特征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3.2.3 实验动物 |
3.2.4 主要相关溶液的配制 |
3.3 实验方法 |
3.3.1 动物给药及样本采集方案 |
3.3.2 样本处理及检测 |
3.3.3 色谱条件 |
3.3.4 质谱条件 |
3.3.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DCF及其代谢物LC-MS/MS检测方法的确定 |
3.4.2 不同品系小鼠对DCF急性肝毒性敏感性比较 |
3.4.3 DCF在不同品系小鼠中药物代谢动力学比较 |
3.4.4 DCF代谢物直接给药后含量分布以及与急性肝毒性相关性分析 |
3.4.5 DCF及其代谢产物在TgCYP3A4/hPXR小鼠中的排泄特征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DCF及其代谢物致急性肝毒性的肝脏转录组学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动物实验 |
4.3.2 肝脏total RNA的提取 |
4.3.3 肝脏转录组高通量测序 |
4.3.4 RNA逆转录实验 |
4.3.5 荧光定量PCR检测 |
4.3.6 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肝脏转录组数据的统计分析 |
4.4.2 肝脏对DCF及其代谢物的基因组反应 |
4.4.3 DCF及其代谢物对肝脏基因生物学过程的影响 |
4.4.4 DCF和DCF代谢物诱导性急性肝损伤相关的KEGG通路分析 |
4.4.5 DCF和其代谢物诱导性急性肝损伤相关蛋白的互作分析 |
4.4.6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CF及其代谢物体内外免疫激活相关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主要实验试剂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实验细胞系 |
5.2.4 主要相关溶液的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胞毒性实验 |
5.3.2 Caspase-1活性及IL-1β含量检测 |
5.3.3 混合细胞培养实验 |
5.3.4 血清细胞因子测定 |
5.3.5 统计学分析 |
5.4 实验结果 |
5.4.1 DCF及其代谢物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估 |
5.4.2 DCF对J774A.1/Hepa1c1c7共培养细胞的毒性评估 |
5.4.3 DCF代谢物处理J774A.1细胞上清对Hepa1c1c7的细胞毒性评估 |
5.4.4 DCF及DCF-G对J774A.1细胞的炎性刺激作用 |
5.4.5 DCF及其代谢物对血清中免疫相关因子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创新之处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IL-26通过调控TGF-β1/Smad2信号通路介导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而促进肝纤维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IL-26 促进HBV-Tg转基因小鼠肝纤维化 |
一、引言 |
二、设备、材料及试剂 |
三、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第二章 IL-26诱导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促进肝纤维化 |
一、引言 |
二、设备、材料及试剂 |
三、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第三章 IL-26 通过调控TGF-β1/Smad2 信号通路促进肝纤维化 |
一、引言 |
二、设备、材料及试剂 |
三、方法 |
四、结果 |
五、讨论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 白细胞介素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急诊临床管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10)蒲公英甾醇对APAP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肝损伤 |
1.1 化学性肝损伤 |
1.1.1 酒精性肝损伤 |
1.1.2 药物性肝损伤 |
1.1.3 污染性肝损伤 |
1.2 免疫性肝损伤 |
2 APAP肝脏毒性 |
2.1 病因概述 |
2.2 中毒机制 |
2.3 先天性免疫系统在DILI中的作用 |
3 天然产物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
3.1 天然产物对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
3.1.1 食品提取物对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
3.1.2 中药提取物对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
3.1.3 小结 |
3.2 天然产物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3.2.1 食品提取物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3.2.2 中药提取物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3.2.3 小结 |
3.3 天然产物对污染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3.3.1 食品提取物对污染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3.3.2 中药提取物对污染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3.3.3 小结 |
4 蒲公英及其活性成分 |
4.1 蒲公英的传统应用 |
4.2 蒲公英的化学成分 |
4.3 蒲公英甾醇 |
5 目的和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药品及试剂 |
1.3 试验试剂 |
1.4 试验仪器 |
2 方法 |
2.1 APAP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给药方法 |
2.2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
2.3 小鼠肝脏指数的测定 |
2.4 小鼠生化指标的测定 |
2.4.1 测定血清中AST和ALT含量 |
2.4.2 测定肝脏组织中GSH、SOD、MDA和ROS含量 |
2.5 ELISA法测定IL-1β、TNF-α和IL-6含量 |
2.6 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方法测定TNF-α、IL-6、IL-1β、IFN-γ和IL-4含量 |
2.7 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 |
2.8 TUNEL染色检测肝脏细胞凋亡情况 |
2.9 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通路蛋白表达 |
3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蒲公英甾醇对肝脏指数的影响 |
2 蒲公英甾醇对AST以及ALT含量的影响 |
3 蒲公英甾醇对GSH和SOD含量的影响 |
4 蒲公英甾醇对MDA和ROS含量的影响 |
5 ELISA法测定蒲公英甾醇对IL-1β、TNF-α和IL-6含量的影响 |
5.1 蒲公英甾醇对IL-1β含量的影响 |
5.2 蒲公英甾醇对TNF-α和IL-6含量的影响 |
6 qRT-PCR方法测定蒲公英甾醇对TNF-α、IL-6、IL-1β、IFN-γ和IL-4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6.1 蒲公英甾醇对TNF-α和IL-6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6.2 蒲公英甾醇对中IL-1β和INF-γ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6.3 蒲公英甾醇对IL-4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
7 蒲公英甾醇对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特点的影响 |
8 蒲公英甾醇对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
9 蒲公英甾醇对药物性肝损伤小鼠肝脏JNK、Nrf-2/HO-1、Bax/Bcl-2、PI3K/AKT/mTOR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的影响 |
9.1 蒲公英甾醇对药物性肝损伤小鼠肝脏中JNK蛋白表达的影响 |
9.2 蒲公英甾醇对药物性肝损伤小鼠肝脏中Nrf-2、HO-1蛋白表达的影响 |
9.3 蒲公英甾醇对药物性肝损伤小鼠肝脏中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 |
9.4 蒲公英甾醇对药物性肝损伤小鼠肝脏中PI3K/AKT/mTOR蛋白表达的影响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
四、乙酰半胱氨酸对半乳糖胺致小鼠引起免疫性肝衰竭的治疗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千日红提取物抗小鼠急性和慢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D]. 覃海燕. 吉林大学, 2021(01)
- [2]红酵母红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干预及作用机制研究[D]. 李佳益. 江南大学, 2021(01)
- [3]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龙胆泻肝制剂的分子机制研究[D]. 王爽. 吉林化工学院, 2021(01)
- [4]骆驼尿液蛋白质及代谢组学分析及其对CCl4诱导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D]. 海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5]TLR4抑制剂TAK-242对急性肝衰竭发病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王海燕. 山东大学, 2021(09)
- [6]仿生生物人工肝的构建及其治疗急性肝衰竭的作用研究[D]. 潘晨燕.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夏垂八珍汤治疗化疗药物所致的肝脾亏虚型肝损伤临床研究[D]. 陆菁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8]双氯芬酸及其代谢物诱导的急性肝毒性和免疫活化研究[D]. 江伟凡.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9]IL-26通过调控TGF-β1/Smad2信号通路介导肝星状细胞的增殖和活化而促进肝纤维化[D]. 张新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10]蒲公英甾醇对APAP诱导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D]. 于逸凡. 延边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