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年寄语 为21世纪的中国喝彩(论文文献综述)
胡鑫[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教师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马琳[2](2021)在《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内容呈现研究 ——以“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视觉化传播成为当前主流的传播趋势,快节奏的生活使公众养成了碎片化的阅读习惯,短视频短、平、快的传播特点契合了大众的使用需求,成为社交媒体又一个“风口”。短视频的兴起为主流媒体扩大传播影响力提供了新的契机,媒体纷纷将其作为创新转型的突破口。人民日报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是最具影响力的党报和党媒,其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的发展也是媒体中的领头羊,成为抖音平台粉丝量最先实现破亿的两个抖音号。本研究以“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抖音号为研究对象,选取两个抖音号2020年各月点赞量前十的短视频,利用内容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从呈现内容、呈现技巧、呈现渠道三个层面探讨主流媒体抖音平台上高点赞量短视频内容呈现的特征与规律。在呈现内容上,媒体抖音号主题选择新闻属性较强,以宣传引导和传递信息型主题为主,还注重结合特殊节点仪式化传播构建共同体意识。媒体抖音号人格化传播的特征明显,在传播过程中凸显人的重要性,其中有关领导人和外交部发言人的短视频最易成为爆款。媒体抖音号的短视频标题以感叹句为主,增强情感表现,且积极适应新媒体特征,变革传播语态,使用网络热词;在呈现技巧上,综合运用视频、图片、字幕、同期声、背景音乐等多种媒介元素打造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刺激,视听呈现强调营造在场感,引发用户情感共鸣。叙事视角以外视角为主,兼具内视角。碎片化、情感化叙事特征明显;在呈现渠道上,依托抖音智能推荐机制、创建媒体传播矩阵和用户社交关系链传播扩散。整体来看,媒体抖音号高点赞量短视频的内容呈现不同于传统的新闻报道,具有明显的情感倾向,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引导。主题选择、人物形象塑造、标题文本、视听呈现和叙事技巧都以引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为出发点,从而实现价值观的宣传和引导。虽然媒体抖音号的发展已初见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未来媒体还需加强原创短视频创作,主动进行议程设置,创新短视频视听呈现形式和叙事方式。推动媒体矩阵的联动传播,提升与用户的互动意识。抖音短视频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可观的日活跃量,媒体要充分利用抖音平台创新融合,在新媒体领域进行内容传播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
孟婷[3](2021)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价值与优化路径 ——以董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面对我国消费迭代迅猛发展的综艺市场,文化类综艺节目犹如一股“清流”在荧屏中传播,创造了综艺节目的新景观,也成为各大媒体的“宠儿”。尤其是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其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很大程度影响该文化节目的播出效果与收视状态。主持人的媒介形象具有强大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在电视观众价值引导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值得深入挖掘。董卿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着名主持人,其主持的节目深得观众青睐。尤其是《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故事里的中国》三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播出,“董卿”这个名字已经与文化类综艺节目密不可分。董卿端庄大气、知性优雅的媒介形象深入人心,赢得广大受众的青睐与认可。因此,对于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价值的研究选取主持人董卿为样本进行研究行之有效。本论文借助“媒介形象学”等理论框架,通过主持人董卿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的主持案例,深入剖析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的价值,寻找可借鉴之处并给更多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群体明晰优化路径。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其研究背景、意义、具体内容及研究方法,汇总学界对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和媒介形象等方面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梳理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总体概况,包括媒介形象和主持人媒介形象概念的厘定,以及董卿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媒介形象的呈现;第三部分立足于分析董卿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媒介形象的价值;第四部分系统梳理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具体优化路径;第五部分则对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的管理和展望进行总结与升华。本论文研究以期对学界关于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的研究提供些许参考价值,催生受众媒介消费的新旨趣,为文化类综艺节目创新实践贡献绵薄之力。
王姝[4](2020)在《清代女性观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女性观剧是女性参与戏曲活动的一个重要面相,举凡与女性观剧活动相关的一系列社会文化现象均属本文研究的范畴。女性观剧现象既增添了戏曲接受的女性视角,又丰富了古代妇女研究的戏曲视角,是对戏曲领域的性别关照,也是性别研究中的戏曲维度,具有双重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清代女性观剧研究围绕谁在看?在哪看?怎么看?看什么?能不能看?看了以后会怎样?人们如何看待女性观剧现象?等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在大量搜集整理与女性观剧现象相关的文献史料、文物遗存和民俗口述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戏曲学、女性学、历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对清代女性观众类型及观剧需求、观剧场所及设施、观剧习俗、观剧内容、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等方面,作一系统地梳理和研究。第一章围绕谁在看的问题,从戏曲受众的角度,将清代女性观众分为宫廷、仕宦、平民、青楼、其他女性类型,并就每一类女性观众自身的特点及其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做了探讨。从清代女性的生存状态、社会家庭角色和实际需求出发,探讨女性观剧的交际、娱乐、追星、服装展示等观剧需求。认为娱乐和交际需求是女性观剧的普遍需求,而女性靓装炫服的观剧行为,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制度下,具有特殊的性别含义。是女性获取更多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而女性观众对于不同性别伶人的追捧,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正是多种观剧需求共同促成了清代女性观剧的盛行。第二章围绕在哪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场及设施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与男性同观时,是共用一个剧场空间,特殊之处在于,各类剧场中均设置了供女性观剧的专门设施。尤以神庙剧场所存看楼,看台,女台、女厂、女亭等保存完整。女性观剧设施创设的原因,既是剧场性增强,对女性观剧行为的重视的结果,也有严男女之大防、照顾女性及牟取利益等考虑。高平市良户村田宅专门女眷观剧场所的遗存,为我们探讨明清时期女性垂帘观剧现象及剧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实物依据。清末北京金鱼胡同尼庵演剧的女性专场,尼庵作为一个特殊的女性观剧空间,则表现出受到女神信仰与生殖崇拜影响的特征。第三章围绕怎么看的问题,就清代女性观剧的定戏、点戏、看戏、赏赐、禁忌习俗进行了探讨。认为女性观剧习俗深受传统礼教和社会性别制度对女性制约的影响,各个环节均呈现出不同于男性观剧习俗的复杂面貌,尤以女性观剧禁忌习俗表现鲜明,女性观剧禁忌是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双重标准的结合,根源在于女性特殊生理特征而产生的普遍的“厌女情结”和“女性不洁”之观念。河南新安芦院村禁忌女性观剧年龄碑刻的发现,禁忌15-50岁女性白天观剧的规定,可以看出受到女性月经禁忌和生育禁忌的影响明显。第四章围绕看什么的问题,就女性观剧内容进行探讨。女性受教育程度、个人出身、审美趣味等差异,决定了女性观剧内容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女性作为同一性别群体,观剧内容上又存在很大的普适性。另外,文献中对女性观剧内容的载录,又呈现出基于性别、阶层差异的种种不均衡性。第五章围绕社会各界对女性观剧的态度进行讨论,大致分为反对与排斥,支持与赞同、犹豫与矛盾、中立与客观四种态度。本文就持不同态度的各类人群的身份、目的、社会因素及个体因素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持反对态度的多从维持风化的目的出发,而持赞同态度的多出于一些开明人士对妻女等的宠溺和孝亲角度考虑,持犹豫态度者多与自身的特殊社会身份有关,而外籍来华人员,对女性观剧多客观中立。
张雷[5](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认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曹斐昊[6](2019)在《乡村民俗活动集体记忆重构研究 ——以M村“立春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社会飞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扩张、许多传统文化以阻碍发展为由遭到淘汰,传统文化因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另外大量传统村落的逐渐解体也意味着乡村民俗活动失去了根基以及传承空间。近年来,政府于社会各界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对构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性,日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提倡和发扬各地区、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振兴中华文明。民俗活动作为乡村集体记忆传承的有力载体,其价值也逐渐被认可和挖掘。当下许多村落掀起了一股民俗活动复兴的浪潮去重构和再现祖辈记忆中代代相传下来的传统民俗活动,使村落的发展又重现活力。基于对浙江省衢州市M村的实地调查,将其乡村集体记忆的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以“立春祭”为主的民俗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乡村集体记忆的重构不仅依赖于文本、标志性建筑物等物质形式或者仪式等非物质形式的记忆载体,还要依赖于村民、文化精英、政府等多元记忆主体的力量。因此文章借助“集体记忆”的理论,分析民俗活动集体记忆在M村为何出现失忆,在新时期出现集体记忆重构的原因,并从记忆主体和记忆载体入手分析M村以“立春祭”为主的民俗活动集体记忆是如何进行重构。最后,通过乡村民俗活动的集体记忆重构规律,尝试性的探索如何才能使民俗活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从而促进民俗活动与村落的协同发展。
陈紫蔷[7](2019)在《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多模态话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至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已连续插播二十五则电视公益广告。春晚公益广告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还具有传播正确价值观、引导社会道德风尚、弘扬民族文化与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与认同感等功能。本文以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分析其语言、修辞、意义构建及审美意义等。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首先从广告话语的角度,对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在当下环境中所包含的机构特性与传媒特性做学理分析;然后对目前国内多模态话语的定义与研究做界定与梳理,阐释运用多模态话语的视角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基础与优势。第二章运用语言学与影视美学相结合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的语言文本,探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语言与修辞的运用。语言本身的分析侧重于分析文字、声音、镜头内容;修辞则分析是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文字设计、声音运用和镜头的本体和节奏。第三章主要运用克瑞斯和凡勒文的视觉语法原理,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与构图意义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意义构建过程。再现意义从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的人物、事件、地点之间的交际关系或者概念关系,来分析这些关系的生成及构建与我国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及其对于当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互动意义从“接触”“社会距离”“态度”“情态”四个角度分析图像元素与观者之间关系的构建过程;构图意义研究构图元素的组合以及其构建意义的方式,也就是探讨整个广告中的布局、结构与框架。第四章结合现代美学体系中关于审美意义的观点与内容,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中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接受,并与认同理论的要素相结合,分析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认同达成。
王丹[8](2019)在《意义的重塑:临终患者的仪式治疗研究 ——以春社工机构“再生缘”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重生轻死的文化传统与技术导向的现代医学,致使临终者常常在身体疼痛与死亡恐惧中痛苦离世。伴随社会文明的飞速进步,个体的生命意义却愈发虚无。临终关怀的提出恰恰回应了人类对于生命本身的尊重,社会工作对临终关怀的积极介入则进一步体现了生命理念的革新。作为社会行动的本质体现,仪式逐渐成为生活意义的象征和价值的表达。为了探究社会工作视角下,以仪式的理念介入临终关怀的作用及实践策略。本研究以根纳普的“通过仪式”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与14位临终患者、7位家属、4名医护人员、6名社工及志愿者的半结构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探究临终关怀服务中仪式治疗介入的过程及运作逻辑,为仪式化的临终关怀服务提供了一种实践反思。研究发现,仪式治疗介入临终关怀服务具有一定成效,进一步提炼出实践策略,并整合出仪式治疗阶段性干预的综合模型:个体一生中最重要的生命事件包括出生、成长、结婚以及死亡,在生命周期仪式上分别对应出生礼、成人礼、婚礼以及葬礼,又分别导向觉醒、成长、实现、告别四个主题,具体的仪式实践则通过故事会、生日会、心愿会以及感恩会的形式进行。四个仪式呈现出阶段性的递进关系,每个仪式内部的推进也包含“分离、过渡与组合”三个不同的阶段,且阶段之间的转换比较缓和。在实践层面,仪式化服务又可以通过社会工作中的具体技术来达成:在觉醒仪式中,借由人生回顾聚焦重要事件,通过发现述说的多种可能而与“问题经验”分离,并向“新故事”转换以实现个体价值再塑;在成长仪式中,通过为患者创造一个展现能力的机会,来与“缺陷为本”的状态分离从而向“优势为本”过渡,以强化主体意识与自我认同;在实现仪式中,聚焦立即性需要以弱化无力感,帮助患者再度体验社会参与以实现权力感的提升;在告别仪式中,正向关系的维持支撑着患者与“社会世界”告别,重建生存和希望为主的生命意义,从而获得生命最后的安宁。
唐娜[9](2017)在《苗族史诗《亚鲁王》及文化空间研究》文中认为《亚鲁王》是2009年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现的活态传承的苗族史诗,是我国唯一一部21世纪才发现的超过万行的民族史诗作品。这一发现改写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更为口头传统的领域研究提供鲜活的个案。《亚鲁王》的横空出世伴随着文化转型的巨大波澜,史诗传统及其文化空间的时代遭遇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化命运的缩影。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第一章绪论交待本文的选题来源,梳理与本课题有关的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阐述本文的学术价值、写作思路。第二章《麻山苗族及其族群历史叙事<亚鲁王>》主要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客观情况做必要的梳理。分别从麻山苗族和《亚鲁王》史诗本身两个方面进行。前者主要介绍麻山及麻山苗族的历史源流,在历史和空间上给麻山苗族一个基本的定位。后者对史诗《亚鲁王》的内容、性质、流传情况做基础的介绍。第三章《史诗传统与民间生活》将史诗回归于生活当中,史诗的演述与仪式紧密结合且受仪式制约,通过研究史诗文本与仪式的对应,演述者的演述行为及其规则,以及史诗文本与日常生活的关联,表现史诗传统与苗人生活的具体关系。亚鲁王史诗承载于麻山一个个微小而稀疏的村寨之中,为了强调苗寨在延续和发展《亚鲁王》史诗传统,以及苗族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采用了“文化空间”一词。第四章《<亚鲁王>的文化空间变迁》通过对巴拢苗寨个案的观察与书写,尝试展现亚鲁王口头传统正在变迁的文化语境,分别通过物质生活、生计方式、社会生活、村落共同体的个案来展开。第五章《社区变迁中的史诗传承与演述者研究》首先关照口头传统在当代的传与承,分别从表演者和接收者两方面展开,也就是传承机制和文化生态问题。尤其对史诗演述者的失位表示质疑,东郎的社会地位及其在史诗传承中的动态规律需要引发关注。第六章围绕史诗《亚鲁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展开,国家对该文化遗产资源的利用和推广在社区外和社区内分别进行,二者各取所需,互为资源。当地传承人认定和精英化所引发的问题有助于各层文化机构、学者的共同反思。最后为结语部分,肯定了苗人社会的《亚鲁王》史诗传统终将走向书写,以及通过民间传统的实践维护和强化村落共同体作为民族村寨保护的新理念。
王荐[10](2017)在《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文中认为提高教师质量是办好教育的关键,中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教师发展的迫切性和持久性是每一所学校必须要面对的实践课题。教师的培养如何不断改进?位于教师群体顶尖的特级教师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他们的发展是成功的,值得仿效的,也是值得研究的。我们可以从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中寻找优秀教师成长的规律。"特级教师"(special-honor teacher)作为一项我国特有的教师荣誉制度,正式实施已有30余年。这项制度对于激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起到了应有的促进作用。特级教师作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在教师群体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也成为许多教师奋斗的目标。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是一支在中学生物学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高端队伍。本论文研究目标在于对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群体特征进行分析提炼,个体特征进行概括总结,分析特级教师成长内外因形成的要素及作用机制。在研究方法上,采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从特征和影响因素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在研究思路上,首先基于国内外已有研究基础,系统梳理了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教师发展的理论贡献,针对研究问题,建立相关假说,制定研究计划,编制访谈提纲,利用资料和网络等多种手段建立三个特级教师相关的数据库。然后实施研究计划,使用SPSS软件对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特级教师群体特征;另一方面对十位生物学特级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积累了 20多万字的访谈记录,使用Nvivo软件对文本进行编码、分类和概括,对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得出结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和现实,提出改进特级教师培养管理的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成长周期漫长,构成分布复杂,科研产出丰硕。从入职到评上特级周期平均为24年,自然年龄平均为45.6岁;特级教师周期与获得正高职称周期为显着相关;女教师评上特级与男教师评上周期有显着差异,女教师周期更短;特级教师首次发表论文平均为入职后12年,人均28篇;早期10位特级教师与新生代在论文发表上无显着差异;特级教师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平均周期为22年,被转载周期与特级周期高度相关。2.质性材料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具有以下人格特征:好学、立志、敬业、钻研。专业特征为持续的专业阅读、出众的专业写作、深刻的学生理解、扎实的教学功底。特级教师成长内因源于对生命的敏感,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等。这些特征使得特级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在特级教师心目中,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清简、灵动、精致、厚实"的"苏派"教育风格,以及生物学教师特有的对于生命敏感的学科特征。3.特级教师的成长也需要特定的时空条件,不同阶段的关键事件和重要他人是影响特级教师成长的重要因素,此外还有时代特征、学校背景、区域文化、制度设计等因素。江苏省丰富的文教资源哺育了特级教师的成长。特级教师的成长说明教师成长需要有效的教师培训、有高度的专家引领、精准的同伴互助、持续的教学反思和不懈的行为改变。特级教师的成长特征研究有助于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本论文对特级教师制度提出了改进意见,尤其是对教师教育提出了加强"生命自觉"、"生涯规划"的建议。
二、新年寄语 为21世纪的中国喝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年寄语 为21世纪的中国喝彩(论文提纲范文)
(2)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内容呈现研究 ——以“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综述 |
3.1 关于主流媒体的研究 |
3.2 关于短视频的研究 |
3.3 关于媒体短视频的研究 |
3.4 小结 |
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4.1 研究方法 |
4.2 创新点 |
5. 相关概念及理论 |
5.1 主流媒体概念界定 |
5.2 传播仪式观 |
5.3 新闻叙事学 |
5.4 PEST分析法 |
第一章 主流媒体短视频发展概况 |
1.1 短视频发展环境分析 |
1.1.1 政治环境 |
1.1.2 经济环境 |
1.1.3 社会环境 |
1.1.4 技术环境 |
1.1.5 小结 |
1.2 主流媒体短视频发展现状 |
1.2.1 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发展现状 |
1.2.2 关于央视新闻及人民日报抖音号 |
第二章 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呈现内容 |
2.1 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
2.1.1 研究样本选取 |
2.1.2 类目建构与编码 |
2.2 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内容主题呈现 |
2.2.1 宣传引导:正能量报道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2.2.2 传递信息:聚焦时事政治与社会民生 |
2.2.3 国际视角:关注国际社会构建大国形象 |
2.2.4 主题策划:仪式化传播建构共同体意识 |
2.3 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人物呈现 |
2.3.1 高热度:领导人及外交部发言人最受关注 |
2.3.2 英雄人物:军警及社会榜样弘扬正能量 |
2.3.3 平民视角:普通民众生活切入引发共鸣 |
2.4 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标题呈现 |
2.4.1 标题句式:多运用感叹句表达情感 |
2.4.2 语态变革:敬词赞词使用频率高,语言网感强 |
2.4.3 交互式话题:扩大传播影响力,主动设置议题 |
第三章 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呈现技巧 |
3.1 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视觉呈现 |
3.1.1 视觉媒介元素:综合运用多元素组合 |
3.1.2 字幕应用:动态字幕补充信息 |
3.1.3 视频类型:现场视频发挥“在场效应” |
3.2 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听觉呈现 |
3.2.1 同期声:配合现场视频营造在场感 |
3.2.2 背景音乐:烘托气氛渲染情感 |
3.3 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叙事呈现 |
3.3.1 叙事视角:外视角为主兼具内视角 |
3.3.2 叙事结构:碎片化叙事突出主题 |
3.3.3 叙事方式:情感化叙事引发共鸣 |
第四章 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呈现渠道 |
4.1 利用智能推荐机制培养用户黏性 |
4.2 创建媒体短视频传播矩阵 |
4.3 基于用户社交关系链传播扩散 |
第五章 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内容呈现现存问题 |
5.1 呈现内容 |
5.1.1 媒体短视频内容同质化 |
5.1.2 人物塑造手法单一 |
5.2 呈现技巧 |
5.2.1 视听呈现模式化 |
5.2.2 叙事方式缺乏创新 |
5.3 呈现渠道 |
5.3.1 传播矩阵联动性不强 |
5.3.2 用户互动意识淡薄 |
第六章 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内容呈现优化策略 |
6.1 呈现内容 |
6.1.1 加强原创内容创作 |
6.1.2 主动进行议程设置 |
6.2 呈现技巧 |
6.2.1 创新视听呈现形式 |
6.2.2 探索多元叙事方式 |
6.3 呈现渠道 |
6.3.1 推动媒体矩阵联动传播 |
6.3.2 加强用户互动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研究样本数据 |
致谢 |
(3)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价值与优化路径 ——以董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关于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概念释义 |
2.关于董卿的研究 |
3.关于媒介形象的研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个案研究法 |
3.交叉研究法 |
一、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概况 |
(一)媒介形象的概念厘定 |
1.媒介形象 |
2.媒介形象的内涵与意义 |
(二)主持人媒介形象分析 |
1.主持人媒介形象 |
2.主持人媒介形象的塑造要素 |
(三)董卿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媒介形象的呈现 |
1.诗词入眼,做传统美学的解读者 |
2.朗读入耳,做核心价值的传播者 |
3.故事入心,做时代英杰的讲述者 |
二、董卿在文化类综艺节目中媒介形象的价值分析 |
(一)引领同业群体打造“内外兼修”的文化形象 |
1.引经据典彰显文化素养 |
2.主题贯穿围绕文化内核 |
3.人文情怀呼吁文化回归 |
(二)助推媒体节目收获“两全其美”的品牌效益 |
1.重实效——提高节目收视率 |
2.赢口碑——提升节目美誉度 |
(三)感召节目观众领受“文化自信”的社会风尚 |
1.匡助文化熏陶——“经典开场白” |
2.凝聚情感微光——“城市地标朗读亭” |
3.读懂“中国精神”——“节目心里话” |
三、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优化路径 |
(一)构建媒介形象的主体内涵 |
1.设计优雅考究的外在形象 |
2.运用真诚恰切的副语言形象 |
3.打造亲和隐秀的语言表达 |
4.丰富博古通今的知识储备 |
(二)媒介形象拓展的多元外延 |
1.以“全媒体形象”顺应融合媒体环境 |
2.以“人性化形象”适应社交媒介环境 |
3.以“主导者形象”回应复杂舆论环境 |
4.以“合作者形象”策应多元综艺环境 |
四、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管理与展望 |
(一)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管理 |
1.前期:主持人媒介形象规划评估 |
2.中期:主持人媒介形象塑造精度 |
3.后期:主持人媒介形象危机处理 |
(二)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展望 |
1.占据“极佳地形”传承中国文化 |
2.深耕“时代脉搏”展现中国形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论文研究董卿主持文化类综艺节目选取范畴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百年妇女史研究概述 |
(二)清代女性观剧研究述评 |
(三)清代女性观剧史料来源及书写特点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清代女性观众 |
第一节 女性观众的类型 |
一、宫廷女性 |
二、仕宦女性 |
三、平民女性 |
四、青楼女性 |
五、其它女性 |
第二节 女性观众观剧需求 |
一、娱乐需求 |
二、交际需求 |
三、服装展示 |
四、追星动机 |
五、其它需求 |
小结 |
第二章 清代女性观剧场所及设施 |
第一节 各类剧场中的女性观剧现象 |
一、宫廷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二、商业性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三、神庙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四、会馆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五、私人宅第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六、舟船水畔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七、其他剧场中的女性观剧 |
第二节 女性专门观剧设施 |
一、看楼 |
二、看台、女台、子台 |
三、看棚 |
四、花场 |
五、女厂 |
六、女亭 |
七、其它 |
第三节 女性观剧设施创设原因 |
一、剧场性的增强及对女性观剧的重视 |
二、照顾与限制 |
三、牟取经济利益 |
第四节 女性观剧专场 |
个案研究一:山西高平良户村田宅女性剧场考述:兼谈垂帘看楼与明清女性观剧场所的变迁 |
个案研究二:清末北京尼庵演剧女性专场考述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女性观剧习俗 |
第一节 定戏习俗 |
第二节 点戏习俗 |
一、点戏人的选择 |
二、点戏的讲究和礼节 |
三、点戏物件类型 |
四、男女观众点戏之区别 |
第三节 看戏习俗 |
一、男女分观习俗 |
二、男女落座方位 |
第四节 赏赐习俗 |
一、从施赏者角度看 |
二、从受赏者角度看 |
三、从赏赐品类看 |
第五节 禁忌习俗 |
一、女性禁忌与戏曲禁忌的结合 |
二、对女性观剧的诸多禁忌 |
第六节 个案研究:河南新安芦院村女性观剧年龄禁忌碑的文化阐释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女性观剧内容 |
第一节 女性个体差异与观剧内容 |
一、女性剧场环境差异与观剧内容之雅俗 |
二、女性阶层差异与所观内容的差别 |
三、女性个体因素与审美趣味的差异 |
四、女性地域及生活理想差异与女性观剧内容 |
第二节 女性观剧内容的普适性 |
一、婚恋爱情剧 |
二、全本情节戏 |
三、家庭伦理戏 |
四、喜庆戏 |
第三节 女性观剧内容文献载录的不均衡性 |
一、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阶层因素 |
二、文献载录女性观剧内容的性别因素 |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 |
第一节 反对与排斥 |
一、反对的方式 |
二、反对的人群 |
三、禁限效果评估 |
第二节 支持与赞成 |
一、家庭成员的赞同 |
二、社会各界的支持 |
三、女性个人的努力 |
第三节 犹豫与矛盾 |
一、汉人官员的审慎和节制 |
二、旗人官员的犹豫和矛盾 |
第四节 中立与客观 |
一、对女性观剧“直言直笔”的书写特点 |
二、女性与戏曲作为保存族群历史记忆的工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乡村民俗活动集体记忆重构研究 ——以M村“立春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1.研究缘起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关于民俗活动的研究 |
2.关于集体记忆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思路 |
(四)案例村介绍 |
1.传统村落_M村 |
2.赏九华立春文化,品三衢节气文明——九华立春祭民俗活动 |
二、探寻M村民俗活动的集体记忆 |
(一)文字载体 |
1.文献史志:追溯立春祭祀的历史之源 |
2.口头传说:生根于村落的集体记忆 |
(二)实物载体 |
1.空间载体:拥有着三百余年历史的梧桐祖殿 |
2.仪式活动:拥有着完整的祭祀仪式 |
三、M村民俗活动集体记忆的失忆 |
(一)政治生态环境的恶化:传承语境缺失 |
(二)文化承载空间的缺位:梧桐祖殿功能的蜕变 |
(三)传承主体的断层:传承执事的中断 |
(四)传承缺失下的民俗文化变迁:仪式活动的潜匿 |
四、M村民俗活动集体记忆的重构 |
(一)民俗活动集体记忆重构的原因 |
1.迎合精神文化新需求的实践 |
2.文化多样性发展的新形势 |
3.推动村落发展的特色名片 |
(二)民俗活动集体记忆重构的主体 |
1.乡村文化精英:促进立春祭祀的恢复、发展、壮大、闻名 |
2.国家:主导立春祭祀民俗活动的发展方向 |
3.村民:身为立春祭祀活动主体,意识逐渐觉醒 |
4.新闻媒介:肩负着弘扬立春祭祀民俗文化的重任 |
(三)民俗活动集体记忆重构的载体 |
1.纪念仪式:九华立春祭民俗活动的祭祀仪式 |
2.公共空间:梧桐祖殿功能的不断完善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结论 |
1.乡村民俗活动同乡村振兴密不可分 |
2.被发明的传统:九华立春祭民俗活动被赋予新的意义 |
(二)讨论 |
1.如何使乡村民俗活动具有生命力 |
2.如何使乡村民俗活动承载乡村多元性价值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多模态话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话语及多模态研究视角 |
第一节 公益广告的话语 |
一、话语与话语分析 |
二、大众传播与广告话语 |
三、主题与机构话语 |
第二节 多模态话语的分析方法 |
一、多模态话语 |
二、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话语研究的多模态视角 |
第二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内容及修辞分析 |
第一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语言模态分析 |
一、文本内容分析 |
二、声音内容分析 |
三、影像内容分析 |
第二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语言的修辞分析 |
一、文本修辞分析 |
二、声音修辞分析 |
三、影像修辞分析 |
第三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图像及意义分析 |
第一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再现意义 |
一、叙事再现 |
二、概念再现 |
第二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互动意义 |
一、接触 |
二、社会距离 |
三、态度 |
四、情态 |
第三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构图意义 |
一、信息值 |
二、显着性 |
三、取景 |
第四章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审美与认同达成分析 |
第一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审美意义分析 |
一、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审美体验 |
二、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审美接受 |
第二节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认同达成分析 |
一、认同达成的主体准备 |
二、认同达成的客体条件 |
三、认同达成的环境因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分镜脚本 |
附录2 表目录 |
附录3 图目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意义的重塑:临终患者的仪式治疗研究 ——以春社工机构“再生缘”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 |
1.2.1 我国临终关怀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
1.2.2 仪式的定义、特点与功能 |
1.2.3 生死仪式的象征意义 |
1.2.4 临终关怀中的仪式研究及其它实践 |
1.2.5 研究不足与总结 |
1.3 理论视角及概念界定 |
1.3.1 理论视角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
1.4.5 研究伦理 |
第2章 临终关怀服务中的仪式引入 |
2.1 临终患者的现实境况 |
2.1.1 身体的疼痛与凋零 |
2.1.2 全面的丧失与死亡恐惧 |
2.1.3 生命意义的失落与否定 |
2.1.4 社会位置的边缘化 |
2.2 医学的去仪式化:临终者的病理性客体 |
2.2.1 技术医学的主导地位与使命 |
2.2.2 身体话语权的剥夺 |
2.3 由“通过仪式”到“仪式治疗”:社会工作的赋仪式化 |
2.3.1 仪式行动的过程:分离、过渡与组合 |
2.3.2 临终关怀的仪式:觉醒、成长、实现与告别 |
第3章 觉醒仪式:故事会中的生命叙事 |
3.1 借由人生回顾,分离“问题化经验” |
3.1.1 社会语境下临终者的述说 |
3.1.2 时间脉络下社会经验的再互动 |
3.2 发现阐释的多种可能,向“新故事”转换 |
3.2.1 捕捉独特事件的隐喻意义 |
3.2.2 创造意义载体,解构问题化归因 |
3.3 基于重构叙事的个体价值再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成长仪式:生日会中的主体表达 |
4.1 探寻内在力量,与“缺陷为本”分离 |
4.1.1 祛除污名化标签 |
4.1.2 强化能力与品质 |
4.2 展现潜藏能力,向“优势为本”过渡 |
4.2.1 获得表达自我的机会 |
4.2.2 成为生日展演的主角 |
4.3 自我认同的转换与重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现仪式:心愿会中的社会互动 |
5.1 聚焦立即性需要,弱化无力感 |
5.1.1 关注可实现的临终需求 |
5.1.2 再度体验社会参与 |
5.2 从“失权”到“增权”:权力感的转换和提升 |
5.2.1 临终者的发声与表达 |
5.2.2 重获尊严与权力感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告别仪式:感恩会中的生命接纳 |
6.1 与自我和解,与“社会世界”告别 |
6.1.1 正向关系的不可替代性 |
6.1.2 直面与表达的责任 |
6.2 整合与重塑:回归生命本真的安宁 |
6.2.1 凝聚碎片化经验 |
6.2.2 完成生命观的重塑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仪式治疗介入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的反思 |
7.1 仪式与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 |
7.1.1 临终关怀中仪式治疗阶段性干预的综合模型 |
7.1.2 生命意义的唤醒与重建 |
7.2 研究反思与未来展望 |
7.2.1 研究反思 |
7.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生命故事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9)苗族史诗《亚鲁王》及文化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缘起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及综述 |
1.2.1 麻山苗族研究 |
1.2.2 亚鲁王史诗研究综述 |
1.2.3 少数族群文化变迁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2章 麻山苗族及其族群历史叙事《亚鲁王》 |
2.1 麻山苗族的源流 |
2.1.1 苗族及其语言分支 |
2.1.2 麻山苗族的古文献记载 |
2.1.3 紫云县近现代麻山苗族 |
2.2 麻山苗族史诗《亚鲁王》 |
2.2.1 《亚鲁王》的流传与发现 |
2.2.2 《亚鲁王》的内容与结构 |
2.2.3 《亚鲁王》的性质与特征 |
2.2.4 《亚鲁王》与其他史诗作品的比较 |
第3章 史诗传统与民间生活 |
3.1 丧葬:史诗与演述场域分析 |
3.1.1 文本与仪式 |
3.1.2 丧葬文化与口头传统 |
3.1.3 苗人葬礼的亲属关系与乡土关系 |
3.2 东郎的演述行为研究 |
3.2.1 严苛的史诗演述场域——葬礼 |
3.2.2 群体协作的方式 |
3.2.3 自我融入的演述状态 |
3.2.4 东郎的创编与互动 |
3.2.5 史诗演述的现场与听众 |
3.2.6 东郎的道具及意义 |
3.3 史诗文本与民间生活 |
3.3.1 《亚鲁王》与信仰体系 |
3.3.2 《亚鲁王》与苗人生活习俗 |
3.4 巫职与巫事 |
3.4.1 麻山苗族巫职体系 |
3.4.2 巫事 |
第4章 《亚鲁王》的文化空间变迁——以巴拢苗寨为个案 |
4.1 巴拢苗寨的文化空间语境 |
4.1.1 巴拢寨的基本情况 |
4.1.2 巴拢寨的生活世界 |
4.1.3 巴拢寨的生活节奏 |
4.2 从刀耕火种到菜场务工:生产方式变迁及适应 |
4.2.1 麻山苗族传统生计变迁 |
4.2.2 菜场务工:新劳动模式和文化适应 |
4.3 从葬礼变迁看苗人社会 |
4.3.1 传统互动圈的萎缩 |
4.3.2 苗汉文化的融合 |
4.3.3 传统仪式的局部变迁 |
4.4 苗年改期风波:坚韧的文化共同体 |
4.4.1 苗年的改期风波 |
4.4.2 新旧土地庙之争 |
第5章 社区变迁中的史诗传统与演述者研究 |
5.1 传统权威的尴尬和没落 |
5.1.1 东郎境遇:依赖与歧视并存 |
5.1.2 苗族社区几种角色的讨论 |
5.2 《亚鲁王》口头传统在当代的传与承 |
5.2.1 “东郎”的传承机制及变迁 |
5.2.2 史诗文化生态的保护 |
第6章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史诗《亚鲁王》 |
6.1 《亚鲁王》遗产化背景下的资源运作 |
6.1.1 社区外的文化再生产 |
6.1.2 社区内的传播与强化 |
6.2 传承人的精英化:从一位传承人的自我整理谈起 |
6.2.1 文本的回归民间 |
6.2.2 传承人及传承行为的精英化 |
6.3 苗文复兴与文化记忆 |
6.3.1 历史记忆与共同体的认同 |
6.3.2 苗文赋予的第二生命 |
6.3.3 意义的遗失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文献述评与理论梳理 |
第一节 特级教师研究文献述评 |
一、特级教师相关特征研究 |
二、特级教师成长规律研究 |
三、特级教师成长影响因素研究 |
四、特级教师评选管理机制研究 |
五、特级教师的比较研究 |
六、特级教师个体发展案例研究 |
第二节 教师发展理论梳理 |
一、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及途径 |
二、维果斯基教师发展理论 |
三、"新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理论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步骤 |
第三节 数据采集 |
一、量化数据的来源 |
二、质性资料的来源 |
第四节 数据分析 |
一、量化数据的分析 |
二、质性资料的分析 |
第三章 特级教师总体特征 |
第一节 成长周期漫长 |
一、评上特级周期 |
二、评上正高级周期 |
第二节 构成分布复杂 |
一、批次分布 |
二、时空分布 |
三、性别分布 |
四、职称分布 |
第三节 科研产出丰硕 |
一、发表周期 |
二、论文数量 |
三、论文质量 |
第四章 特级教师的个体特征 |
第一节 人格特征 |
一、好学 |
二、立志 |
三、敬业 |
四、钻研 |
第二节 专业特征 |
一、持续的专业阅读 |
二、出众的专业写作 |
三、深刻的学生理解 |
四、扎实的教学功底 |
第三节 "特级"眼中的"特级" |
一、师德观 |
二、教学观 |
三、育人观 |
第五章 特级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关键事件 |
一、职前阶段 |
二、入门阶段 |
三、蜕变期阶段 |
四、成熟期阶段 |
五、强化期阶段 |
第二节 重要他人 |
一、家庭影响 |
二、师承影响 |
第三节 时代特征 |
一、第一代特级教师 |
二、新生代特级教师 |
第四节 学校背景 |
一、学校类型 |
二、学校文化 |
第五节 区域文化 |
一、苏南文化影响 |
二、苏北文化影响 |
第六节 制度设计 |
一、特级教师制度的由来 |
二、江苏省特级教师的评选方式 |
三、特级教师培养管理与流动 |
结语: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新年寄语 为21世纪的中国喝彩(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教师观研究[D]. 胡鑫.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主流媒体抖音短视频内容呈现研究 ——以“央视新闻”和“人民日报”为例[D]. 马琳. 河北大学, 2021(02)
- [3]文化类综艺节目主持人媒介形象价值与优化路径 ——以董卿为例[D]. 孟婷.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清代女性观剧研究[D]. 王姝.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5]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6]乡村民俗活动集体记忆重构研究 ——以M村“立春祭”为例[D]. 曹斐昊.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7]央视春晚公益广告多模态话语研究[D]. 陈紫蔷. 扬州大学, 2019(02)
- [8]意义的重塑:临终患者的仪式治疗研究 ——以春社工机构“再生缘”项目为例[D]. 王丹. 华东理工大学, 2019(01)
- [9]苗族史诗《亚鲁王》及文化空间研究[D]. 唐娜. 天津大学, 2017(01)
- [10]特级教师成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江苏省生物学特级教师为例[D]. 王荐.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