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吠陀哲学——东西方思想的融合

新吠陀哲学——东西方思想的融合

一、新吠檀多主义哲学——东西方思想的融合(论文文献综述)

曹政[1](2021)在《商羯罗吠檀多不二论思想研究 ——以《梵经注》为核心》文中研究指明以商羯罗(Sankara)为代表的吠檀多不二论是印度正统六派哲学之一,至今仍广泛影响着当今印度主流社会和生命实践,随着瑜伽这一世界性运动的盛行,其思想再次进入世界,并逐步影响我国学术界和瑜伽界。澄清商羯罗吠檀多思想形态,哲学逻辑架构及实践要义,厘清“梵我不二”、“梵我一如”等核心思想内涵,阐述他“分辨”的实践径路,尤其是“无感知”分辨的冥想应用,对弥补学界理论某种程度的空白、为瑜伽中国化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的双重价值。本文以商羯罗最重要的《梵经注》为分析文本,辅以商羯罗诸奥义书等重要注疏等文本资料,综合利用文献分析及哲学对比研究方法,以“人”为关切,紧扣“生命”这一核心,分别从生命的本质、意识的造物、生命的异化、目的和实践等主题出发,分析剖解“阿特曼(atman)”、“梵(brahman)”、“个我(jiva)”、“摩耶(maya)”、“无知(avidya)”、“三德(triguna)”、“分辨(viveka)”,“无感知(anupalabdhi)”等概念,深入《梵经》梵文文本,以经注经,结合中外学者已有学术成果,揭示商羯罗吠檀多不二论的思想形态、核心概念、哲学逻辑结构,还原其思想本原。商羯罗的全部思想体系和实践规范都以“阿特曼”与“梵”这两个概念为核心。这两个重要概念,均可分为两个层次。对于阿特曼,分为“个我”与“大我”两层次;对于梵,分为“有德之梵(saguna brahman)”与“无德之梵(nirguna brahman)”两层次。“无德之梵”在“有德之梵”基础上,但超越三德的萨埵属性而达致无极、无限,被视为是宇宙唯一的终极实在。而为了达成“梵我合一”这一生命最崇高的目标,商羯罗规范了分辨“(无德之)梵”的两条进路,一是从三德(摩耶)出发,到有德之梵,也即经“经验现实”,最终到达无德之梵;二是从个我开始到大我,最终直接领悟梵。第二条进路,更加强调可通过冥想、三摩地等瑜伽修行方法,利用“无感知”等,分辨个我、大我与梵之间的关系,觉悟梵的觉知层面即大我、即世界的推动者,而摩耶所显化的经验则是世界的构成因,从而觉悟到本体动力与质料合二为一,即成为终极之“梵”。本文还在考察商羯罗思想逻辑基础上,以“分辨”为实践核心,结合新吠檀多倡导者辨喜的“胜王瑜伽”等瑜伽理念,以“生命”为要,尝试创新,提出“你我不二”思想,强调“无感知”这一分辨之方法的应用实践,建立了基于吠檀多“不二”核心理念的包容性生命管理架构,为回应当代瑜伽中国化实践的现实需求提供理论支持。

朱明忠[2](2020)在《吠檀多哲学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文中提出吠檀多哲学(亦称吠檀多论),是印度教六大哲学派别中最重要的一支。它发源于古代奥义书,形成于公元1世纪,经过近2000年的发展,一直延续至今。吠檀多论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如同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孔孟之道),对印度文化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自8世纪以后,以商羯罗和罗摩努阇为代表的两个吠檀多哲学体系占据了印度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对古代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近现代新吠檀多哲学融会了东西方思想,调和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同时与政治相结合。由于新吠檀多论大量吸收了西方现代科学知识、人道主义、自由平等、人权等观念,使得印度文化中原有的宗教倾向和神秘主义因素逐渐减弱,世俗主义思想、理性主义因素和哲学为现实社会服务的功能大大增强,从而促进了印度文化的现代化。

任俐蓉[3](2020)在《徐梵澄作品中的印度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徐梵澄是当代的思想巨擘,有“现代玄奘”的美誉,学术成就斐然,尤以对印度思想文化在中国的译介贡献为重。徐梵澄在近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接受了来自印度的思想哲学理念。在不同文明的交融下,徐梵澄形成了他独特的印度观,其作品中的印度形象即是最直接的体现。徐梵澄作为“旁观者”、“求索者”和“传道者”,在各时期作品中塑造的印度形象,不仅是其印度观的反映,也是其在不同阶段对于中国文化的反观思考。对徐梵澄作品中的印度形象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将徐梵澄的译着生涯分为三个阶段,选择每个阶段的代表性译着中的印度形象进行分析,探讨其笔下印度形象的特征及其印度观的发展历程。青年时期的徐梵澄主要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对印度的唯识学以及印度教典籍进行翻译论述。这一阶段徐梵澄塑造印度形象的出发点在于“改造国民性”的宏愿,所以重点放在在对于“唯识学”的翻译介绍上。这一阶段徐梵澄笔下的印度形象主要着眼于对“民族价值从新估定”上。徐梵澄译着生涯的第二阶段是在奥罗宾多学院期间,这一阶段徐梵澄是作为求索者来塑造笔下的印度形象。这一时期的译着不再以“有为于当世”为目标,而是将目光更多地投射到了中华民族的未来上。对印度形象的塑造也是以此为出发点,更多地观照到了在近代化发展道路上印度为中国之师、之鉴的价值。晚年徐梵澄归国后,其译着中的印度形象主要是以中华文化传道者视角来塑造的。学术专着《陆王学述》和随笔集《古典重温》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其中的印度形象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以对印度精神哲学内涵的阐释来发掘中国宋明理学在现代的新价值,重塑民族文化自信。二是对印度思想文化的再思考,对古老文明弊病的剖析旨在探索中印社会未来共同的进步之路。最后,在总结徐梵澄塑造印度形象时具有客观性、全面性特点的基础上,探讨研究徐梵澄作品中印度形象的意义。一是历史语境下的意义,主要着眼于徐梵澄在近代社会文化背景下对印度接受,以金克木、章太炎等人对印度形象的塑造为参照系来看徐梵澄印度形象的独特之处。二是现实语境下的意义,主要着眼于徐梵澄作品中的印度形象在当代的价值以及其中所反映出的学术视野、治学观念对今日学人的启迪。

屈彩红[4](2017)在《奥罗宾多的神圣人生观及当代价值 ——《神圣人生论》解读》文中认为从哲学诞生伊始,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宇宙、自然、人生的思考与探索,对知识真理、人生意义的永恒追求。奥罗宾多哲学致思的总趋向就是世界本质、人生价值。奥罗宾多对世界、对人生的思考深受西方哲学的影响,并与自身传统文化相融合借鉴,于民族解放革命运动时期形成了系统的哲学体系,发表在着作《神圣人生论》中。奥罗宾多的神圣人生观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实践论的研究出发,在对“梵”、“超心思”、“整体知识”、“和谐”、“解脱”等一系列哲学范畴的研究中,详尽地阐述了他的“神圣人生”的理想境界与显现的必然性,构建了神圣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奥罗宾多批判了传统印度哲学对物质存在的贬黜,提出精神本性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消除私我、修习瑜伽的方式达到理想的境界。与传统印度哲学相比,奥罗宾多神圣人生观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其它优秀文化、消除了传统文化中悲观消极的成分、指导着人们在现世生活中实现“大我”。面对当代哲学的碰撞,奥罗宾多在传统与现代性中寻找平衡,把古典与现代、宗教与科学融合。在反现代性的批判中,面对西方哲学出现的危机,他以回归传统的方式重建了哲学体系,使“神圣人生”在世界广泛流传。神圣人生观,以它对人生的关照、对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给予人民些许启示与期望。

孙凤玲[5](2017)在《泰戈尔诗歌自然意象研究》文中认为泰戈尔在诗歌中营造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意象,以此传达其深邃的梵我合一思想,在有限中实现与无限结合的欢娱。本文旨在通过对泰戈尔诗歌中典型自然意象的阐释,由浅入深论述自然意象背后涉及的宗教哲学命题。本文主要运用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重点论析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印度宗教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概念“自我”和“大梵”;作为印度宗教哲学的核心命题之“梵我合一”。通过对诗歌的文本细读,揭示出泰戈尔诗歌自然意象所表达的核心命题。同时,本文运用了统计分析法,使自然意象基本形态得以简明呈现,也运用文学地理批评方法阐释自然意象的成因与来源。引言部分对国内外泰戈尔诗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梳理,提出本文主题研究的可行性。第一章运用统计分析法,将自然意象归为植物、动物、季候、山川与天体五种,以及在此基础上构成的基本形态。同时,通过一系列图表,将“黄昏”、“鸟”、“莲”、“树”等高频次意象清晰呈现出来。其自然意象的主要特征有四:整体性、群体性、象征性及神秘性。从审美特点来看,自然意象具有鲜活的动态美、静态美与和合之美。第二章从自我生命塑造、自我生命的觉醒和自我生命为获取自由而采取的坚毅果敢的行动三个方面,论述了泰戈尔诗歌中的自我内涵。自我既指个体生命,亦指一切自然生命,诗人极力表现自我生命的喜怒哀乐,是为了阐释梵我合一的思想。第三章结合具体自然意象探讨了“大梵”的基本内涵。第一,“大梵”既是一切花草树木、风云雷电、日月星辰等自然生命,又不具任何形体而潜隐于自然万物之中。第二,通过自然生命的永恒与时间的永恒,阐明“大梵”的不死。第三,Dharma之梵,主要体现了“大梵”作为宇宙精神与终极真理的深层内涵。作为最高宇宙精神的“大梵”,往往与“新娘”、“婚礼”等自然意象相关;作为终极真理的大梵,是不断变化的自然生命与最高创造者内在的和谐统一。第四,创造者“大梵”与自然生命是一种无限与有限、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创造者与自然生命内在的和谐,最终由强烈的合一之情——“爱”得以实现。第四章重点探讨自我生命如何实现与“大梵”的合一。作为人类的自我,主要立足于在社会实践中实现与梵合一;同时,死亡和婚礼亦是实现与梵合一的重要方式。作为自然生命的自我,首先通过肯定/否定方式实现合一,其次是通过自然万物与梵内在的同一实现合一;此外,通过死亡与婚礼实现梵我合一。在此基础上,进而论析人、自然与大梵通过物化方式实现合一,以及彼此内在的同一不二。本文的结论是:第一,泰戈尔诗歌中的自然意象有着深厚的宗教哲学内涵;第二,自然意象与自然观是统一的;第三,自然意象既源于诗人自幼生活的地理环境影响,也受其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印度传统宗教哲学对自然意象的营造、表达等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第四,泰戈尔梵我合一思想是对东西方宗教哲学的继承与超越。

朱文信[6](2011)在《梵·吠檀多·瑜伽 ——印度宗教思想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印度的十九世纪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印度的民族与印度的文化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其中尤其受到挑战的是印度的传统宗教。本文就是介绍了在这样的时代里,一位挑起重振印度传统文化与印度宗教的历史使命的先知式人物维韦卡南达的思想。维韦卡南达是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1893年人类首届世界宗教议会上最辉煌的人物,他虽然年寿不到四十就英年早逝,但其罕见的智慧、深闳的学养与杰出的事功在他10来年时间的各地奔走中,已经在世界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影响至今还在延续。本文的导论部分重点介绍了维韦卡南达的生平与研究概况,为他的整体思想脉络的呈现也提供一个相对宏观的轮廓,同时也指出本论的研究进路与东西方许多研究者的差异。它主要体现在四个不同的层次上的论述,这四个层次也构成了文章的主体;第一部分是背景部分,专门论证梵(Brahman)的三个特征,即存在、智慧和喜乐。梵是所有印度思想家与宗教家共有的精神源头,也是维韦卡南达的宗教思想和立论的根本依据,但是我们在这里尝试着一种新的做法,即把梵的这三个特征放在世界三大文明即西方文明、中国文明与印度文明中去考察,展现印度特有的智慧传统,以及不可穷尽的高明之处。因直接涉及维韦卡南达的地方不多,故该部分只是作为背景展开;第二部分是吠檀多的哲学部分,我们把维韦卡南达的思想从三个维度——宇宙、神和人—一展开论述,这是受到雷蒙·潘尼卡的启迪。我们在论证中发现,这每一个维度只要深入下去,就会触及莫测的神秘实体,所以这三个维度看似构成了不同的张力,其实却拥有同一个根基,这个根基在印度的智慧传统中就是梵,在吠檀多不二论的传统中,同时也就是“自我”(Atman);第三部分是瑜伽的部分,维韦卡南达显然与我们所理解的哲学家不同,其实他更与印度所有杰出的宗教家相似,是有着长年的瑜伽修行的实践的,也正是瑜伽修行驱散了他早年的怀疑论倾向。而且,他在欧美传播的主要内容就是吠檀多哲学与瑜伽实践的方法。在这一部分里,我们根据维韦卡南达对于瑜伽的分类,从行动瑜伽、奉爱瑜伽、智慧瑜伽和胜王瑜伽四个角度进行介绍,我们在论述中,也可以发现,其实这四类瑜伽已经含摄了无数的个体臻达神圣者的道路,这四类瑜伽也是他的全部哲学的实践基础,与前面的理论部分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呼应;第四部分是宗教思想部分,我们知道维韦卡南达是怀抱强烈的救世使命的,他要把印度的灵性智慧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就意味着他必须有实用主义的高明处理,四种瑜伽的分类,在认识神圣者方面具有同等的有效性;而吠檀多不二论又提供了所有宗教的共有基础,这就避开了宗教相遇时之冲突的可能,这些都是维韦卡南达所要传达的实用智慧,这一层面也被威廉·詹姆斯看出;但这只是一个侧面,他在传播宗教思想的同时,即指向尘世的和谐共存的同时,也在各地建立了托钵僧制度,赞美远离人间的隐秘修行,这又构成了他的神秘背景;以上就是我们在论述维韦卡南达思想的四个不同的层次,它们整体上同时形成了两个对应的部分,即前面部分的梵与吠檀多的哲学理论,与后面部分的瑜伽和哲学运用。这四个层次看似由一浩淼高处的云端一直通往人间,由纯粹的理论描述一直到这种理论修行的种种法门。但毕竟维韦卡南达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哲学家,所以,他的实践本身又返回到了神秘。在文章的结语部分,我们提出了维韦卡南达的三重身份:哲学家、实践家与神秘家。前两者构成了后者的两翼,后者也许才是他的真正身份,只是这一点我们单从文字的阅读是无法真正得知的。最后我们也提出了在当今中国对于像维韦卡南达这样的印度宗教哲学家的研究之意义,而不能闭户造车,据古自雄。

徐伟[7](2010)在《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文中研究表明广义的“神秘主义”最核心的两重意蕴就是“超越性”与“救赎性”,在这样的界定中,“神秘主义”并不与科学、人文、理性等相对立,甚至内在地包含着这些概念。这个意义上的神秘主义亦可谓一种广义的人文主义,对未知的终极存在的探索、追问和思索,其实是为了让人类在秩序与意义双重架构的世界中更好的生存。神秘主义自身分化出“王权秩序”、“教权秩序”和“心灵秩序”三个相互联系而又相互矛盾的传统,不断形成自我否定和扬弃以实现自我推进的力量,以保持制度更新的活力。如果将神秘主义视作一个运动的理念,世间的三种秩序体系都可以成为其具体的表现形式。王权作为世俗秩序的权威,教权作为抗衡和制约王权的组织化力量,而个体心灵秩序又对两种组织化权威可能出现的僵化和异化进行消解。正因为神秘主义是与“神”相联结,超越人有限的认知和行动能力,并对人的渺小和可堕失性有着深刻的体验和焦虑,所以神秘主义自身具备着一种流动性,有着反对僵化和独断的功能。西方的神秘主义在三种力量上发展都比较充分,形成保持自我更新活力的二元政治传统;而中国的神秘主义在后两者上发展不足,形成了王权相对强大而僵化的一元政治传统。由于在古代中国过早地出现了工具理性化与世俗人文化的特征,神秘主义还没有经历自我的发展和完善,其进程就被打断。在天—德—道—圣的路径中,圣未成为制衡王的力量,而最终为王所占有。在周代末期到汉代所形成的思想格局中,外在超越不存在,内在超越的路径不仅没能提升心灵,反而泯灭了个体性,救赎性气质被所谓的“向善”追求所淡化。这几重因素使得神秘主义单单沿着巩固王权的一个方向行进,而儒家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也都未能有助于教权秩序和心灵秩序的形成。发生在近代中国的东西方思想的冲突、碰撞和融合中,神秘主义提供了可以使两者通约的丰厚思想资源。近代所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又努力学习和了解西方思想的着名知识分子,及当时流行的各种政治思潮,都与东西方神秘主义资源有着潜在且深入的关联。虽然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政治和社会思潮是近代理性化以后的产物,但其在中国的坎坷遭遇,正是东西方神秘主义秩序的差异所导致。王权秩序的强大以及教权秩序和心灵秩序的缺乏,使得自由主义的一些主要主张如重视个人权利、视国家为工具、强烈地不信任政府等观念在中国得不到接受和支持,也使得无政府主义的一些主要思想演化为深刻的悖论,如普世主义的乌托邦理想会自相矛盾地阶段性地演化成国家主义或威权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梳理西方传统的基础上恰恰又契合了东方传统,如其理论的整全性以及对现世乌托邦的追求,超越性气质与救赎性气质都满足了当时中国的需要,这是其在中国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两种传统深刻而巨大的思想根源上的差异又导致其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以康有为、刘师培为个例的思想分析也有助于理解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们在思想的冲突、碰撞和融合中所产生的焦虑,及其在路径选择上的艰辛探索。

朱明忠[8](2008)在《印度近现代吠檀多哲学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近现代吠檀多论,又称新吠檀多论,其特点是:变革传统,以适应时代需要;融合东西方思想;调和宗教与哲学;哲学与人道主义相结合等。它在现代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宗教倾向减弱,世俗化倾向加强;神秘主义色彩减弱,理性主义倾向加强;传统功能减弱,为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学习新吠檀多,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印度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有利于我们认识今日之印度,并促进中印人民的文化交流与传统友谊。

朱明忠[9](2003)在《新吠檀多主义哲学——东西方思想的融合》文中研究表明在印度近代宗教改革运动基础上兴起的新吠檀多主义哲学 ,是印度哲学家在沐浴欧风美雨之后对印度传统吠檀多论予以改造之后的产物。它是印度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结合的产物 ,也是印度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概述了这一近代哲学思潮的发展过程 ,介绍了代表人物及其主要学说 ,分析了这一重要哲学流派的特点

朱明忠[10](1994)在《奥罗宾多的学术贡献及其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奥罗宾多·高士(Aurobindo Ghose,1872-1950)是印度现代着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民族独立运动领袖和杰出的诗人。 在印度,奥罗宾多被人尊称为“室利·奥罗宾多”(Sri Aurobindo)。“室利”在梵语中有“崇高”、“智慧”、“吉祥”之意,通常放在神或圣者的名称之前,以表崇敬之情。“室利·奥罗宾多”,在汉语中可译为“奥罗宾多大师”。奥罗宾多由于对印度现代的特殊贡献,亦被誉为“圣哲”,他

二、新吠檀多主义哲学——东西方思想的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吠檀多主义哲学——东西方思想的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1)商羯罗吠檀多不二论思想研究 ——以《梵经注》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吠檀多的文本基础
    第三节 吠檀多的不同支派
        1.3.1 商羯罗:“不二一元论”(Advaita)
        1.3.2 罗摩奴阇:制限不二论(Visista-advaita)
        1.3.3 摩陀婆:二元论(Dvaita)
        1.3.4 其他吠檀多支派
    第四节 吠檀多不二论(Advaita Vedanta)
        1.4.1 乔荼波陀
        1.4.2 商羯罗
        1.4.3 新吠檀多
第二章 商羯罗研究背景及现状
    第一节 商羯罗作品研究
        2.1.1 商羯罗作品概述
        2.1.2 商羯罗的《梵经注》
    第二节 商羯罗思想研究现状
        2.2.1 国际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2.3.1 本研究的意义
        2.3.2 研究的目的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
        2.4.1 研究方法
        2.4.2 创新之处
第三章 生命的本质:作为动力因的梵/阿特曼
    第一节 《梵经》中的“我”
        3.1.1 《梵经》文本中的(?)tman
        3.1.2 《梵经》中个我与大我的关系
    第二节 我为大梵(aham brahm(?)smi)
    第三节 作为本体的梵
        3.3.1 《梵经》文本中的brahman
        3.3.2 《梵经》中未言说的梵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意识的造物:作为质料的摩耶
    第一节 生命的质料:摩耶(mava)
        4.1.1 摩耶与未显:《梵经注》中的摩耶
        4.1.2 摩耶之力:《分辨宝鬘》中的摩耶
    第二节 质料的细分:自性和三德
        4.2.1 自性:数论的物质原则
        4.2.2 三德:物质原则的细分
    第三节 意识的先在:不二一元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命的异化:无明
    第一节 异化:叠置(adhv(?)sa)与无明(avidv(?))
        5.1.1 《梵经注》中的叠置与无明
        5.1.2 《梵经注》对无明的使用
    第二节 自由:知识(pram(?))
        5.2.1 获取知识的六种方式
    第三节 梵与摩耶:我与镜像
        5.3.1 瓶空与绳蛇的重析
        5.3.2 幻生的镜像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生命的目的、实践与管理
    第一节 生命的目的:分辨
        6.1.1 奥义书对遮遣法的使用
        6.1.2 实践分辨的人生
        6.1.3 《梵经注》中的两条实践之路
    第二节 生命的实践:冥想
        6.2.1 商羯罗思想中关于觉悟的三步骤
        6.2.2 吠檀多中的瑜伽实践
    第三节 生命实践范本:新吠檀多的胜王瑜伽
        6.3.1 对瑜伽派实践手段的吸收与应用
        6.3.2 三摩地
        6.3.3 胜王瑜伽中的新吠檀多思想
    第四节 重构《梵经注》中的实践:生命管理方案框架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总结
        7.1.1 商羯罗吠檀多不二论
        7.1.2 吠檀多生命管理方案框架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无我与合梵:老子之道和商羯罗之梵的对话
附录2:《梵经》(Brahma S(?)tra)新译
索引
作者简历

(3)徐梵澄作品中的印度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徐梵澄其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第一章 “雅言”译“神旨”:旁观者笔下的印度
    第一节 法相唯识:对印度民族思想的思考
    第二节 《薄伽梵歌》:对印度民族传统的思考
    第三节 《行云使者》:对印度民族情趣的思考
    小结
第二章 “自铸新词,溯彼渊源”:求索者笔下的印度
    第一节 《五十奥义书》与《神圣人生论》:以吠檀多学为方便之门重建新中国思想界
    第二节 《薄伽梵歌论》与《社会进化论》:以“综合瑜伽”为应循之路指引社会发展
    第三节 《玄理参同》与《天竺诗草》:宗教观念与种姓制度于印度民族之弊
    小结
第三章 “万世法”之殊途同归:传道者笔下的印度
    第一节 《陆王学述》:传中华文化之道于世界
    第二节 《古典重温》:对印度思想文化之再思考
    小结
第四章 徐梵澄作品中印度形象的意义
    第一节 徐梵澄笔下印度形象的特点
    第二节 历史语境下的徐梵澄印度形象
        一 徐梵澄对章太炎作品中印度形象的扬弃
        二 徐梵澄与金克木笔下印度形象之比较
    第三节 现实语境下的徐梵澄印度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4)奥罗宾多的神圣人生观及当代价值 ——《神圣人生论》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四、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奥罗宾多其人及神圣人生观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一节 奥罗宾多生平及着述
    第二节 奥罗宾多神圣人生观产生的社会背景
        一、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大趋势
        二、印度的民族解放革命运动
    第三节 《神圣人生论》的宏观审视
        一、《神圣人生论》的成书背景
        二、《神圣人生论》的内容结构
第二章 奥罗宾多神圣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神圣人生观的本体论依据
        一、宇宙本源与最高实体之“梵
        二、“梵”的新范畴之“超心思
    第二节 神圣人生观的认识论依据
        一、“双重真理”的基本内容
        二、“整体知识”理论
    第三节 神圣人生观的价值—实践论依据
        一、遍在的“爱”与“和谐”
        二、现世的“解脱”转化
第三章 奥罗宾多神圣人生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人生的本质
        一、人外在的物质性
        二、人内在的精神性
        三、外在物质性与内在精神性之关系
    第二节 人生的态度
        一、现实世界中的无限幸福
        二、集体生活中的利他之心
    第三节 人生的理想
        一、奥罗宾多的“精神进化”学说
        二、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
第四章 奥罗宾多神圣人生观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神圣人生观之“兼收并蓄”
        一、古印度哲学的传承
        二、西方哲学的借鉴
        三、东西方哲学的汇合交融
    第二节 神圣人生观之“乐观主义
        一、古印度哲学中的悲观主义
        二、古印度哲学中的消极因素
        三、乐观主义对悲观消极的克服
    第三节 神圣人生观之“政治人生
        一、古印度哲学中精神境界的“个体性
        二、古印度哲学中的“神秘性
        三、神圣人生观中的“社会性”
第五章 奥罗宾多神圣人生观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古典与现代价值的双向互动
        一、古印度哲学与近现代西方哲学的思维体系
        二、批判西方唯物论、与古印度唯灵论保持距离
        三、古典与现代的多元融通
    第二节 东方哲学与“现代性”的碰撞
        一、“现代性”的源与流
        二、反现代化批判——回归传统
        三、宗教与科学的融合
    第三节 “神圣人生”在世界
        一、《神圣人生论》的思想效应
        二、奥罗宾多的国际影响
        三、东方哲学的回暖之路
        四、“神圣人生”的当代关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5)泰戈尔诗歌自然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四、本文的创新与研究方法
        (一) 本文的创新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自然意象的形态、特征与审美价值
    第一节 自然意象的基本形态
        一、植物意象
        二、动物意象
        三、季候意象
        四、山川意象
        五、天体意象
    第二节 自然意象的重要特征
        一、群体性
        二、整体性
        三、象征性
        四、神秘性
    第三节 自然意象的审美特点
        一、动态美
        二、静态美
        三、和合美
第二章 自然意象与自我
    第一节 自我生命的塑造
        一、自我心境
        二、自我灵魂
        三、自我形象
    第二节 自我生命的觉醒
        一、初觉醒的狂喜
        二、觉醒中的沉吟
    第三节 坚毅果敢的行动力
        一、渴望挣脱束缚
        二、挣脱束缚的坚毅行动
第三章 自然意象与大梵
    第一节 创造者之大梵
        一、动植物、山河意象中的大梵
        二、天体、季候意象中的大梵
    第二节 “不死”之大梵
        一、自然生命的永恒
        二、时间的永恒
    第三节 Dharma之梵
        一、作为宇宙精神的Dharma
        二、作为终极真理的Dharma
    第四节 自然意象与大梵的结构关系
        一、对立
        二、统一
        三、爱
第四章 自然意象与梵我合一
    第一节 人与大梵合一
        一、在社会实践中合一
        二、通过婚礼合一
        三、通过死亡合一
    第二节 自然与大梵合一
        一、外在的合一
        二、内在的合一
        三、通过死亡与婚礼合一
    第三节 人、自然与大梵合一
        一、以物化方式合一
        二、内在同一不二
结语
    一、深厚的宗教哲学内涵
    二、自然意象与自然观
    三、自然意象的成因
    四、对东西方的继承与超越
参考文献
后记

(6)梵·吠檀多·瑜伽 ——印度宗教思想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导论
第一章 梵
    引言
    第一节 原人四足:存在
    第二节 自知曰明:智慧
    第三节 虚己之爱:喜乐
第二章 吠檀多哲学
    引言
    第一节 宇宙
    第二节 神
    第三节 人
第三章 瑜伽
    引言
    第一节 行动瑜伽
    第二节 奉爱瑜伽
    第三节 智慧瑜伽
    第四节 胜王瑜伽
第四章 宗教思想
    引言
    第一节 宗教实用主义
    第二节 宗教神秘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年谱
附录二:桑雅士之歌
后记
作者简历

(7)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概念与理论背景
    1.1 论文名称
    1.2 问题意识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意义
    1.5 论域选择
    1.6 研究方法、主要观点与创新
    1.7 难点与研究限度
    1.8 文献综述
    1.9 文章结构
第二章 神秘主义与中国政治传统
    2.1 绝地天通到大一统——王权主义的确立
    2.2 佛、道与教权的式微
    2.3 儒家思想传统与心灵秩序的弱化
第三章 西方神秘主义传统视野下的自由主义
    3.1 柏拉图主义、基督教与西方思想传统
    3.2 神秘主义与自由主义
第四章 神秘主义与中国无政府主义
    4.1 中国无政府主义的内在悖论
    4.2 无政府主义与革命
    4.3 刘师培无政府主义的反现代性与神秘超越性
第五章 神秘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5.1 超越历史的乌托邦观念
    5.2 劳动:反异化与实现救赎
    5.3 人的本质与人的解放
第六章 神秘主义与康有为思想
    6.1 整体宇宙观
    6.2 人性观与道德修养
    6.3 建立孔教的设想
    6.4 世界主义乌托邦
第七章 结语
    7.1 基本观点
    7.2 各章内容回顾
    7.3 祛魅时代的中国困境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英文文献
作者简历

(8)印度近现代吠檀多哲学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现代吠檀多论的思想渊源
    1.奥义书和传统吠檀多哲学
    2.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其他宗教的思想
    3.西方哲学和人道主义思想
    4.自然科学的影响
二、新吠檀多哲学的特点
    1.变革传统, 以适应时代需要
    2.融会东西方思想
    3.调和宗教与科学
    4.哲学与政治相结合
    5.吠檀多与人道主义的结合
三、新吠檀多哲学的发展趋势
    1.宗教倾向减弱, 世俗化倾向进一步加强
    2.神秘主义因素减弱, 理性主义因素逐渐加强
    3.传统宗教功能减弱, 为现实社会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加强

四、新吠檀多主义哲学——东西方思想的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商羯罗吠檀多不二论思想研究 ——以《梵经注》为核心[D]. 曹政. 浙江大学, 2021(02)
  • [2]吠檀多哲学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J]. 朱明忠.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0(05)
  • [3]徐梵澄作品中的印度形象研究[D]. 任俐蓉.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7)
  • [4]奥罗宾多的神圣人生观及当代价值 ——《神圣人生论》解读[D]. 屈彩红. 宁夏大学, 2017(02)
  • [5]泰戈尔诗歌自然意象研究[D]. 孙凤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6]梵·吠檀多·瑜伽 ——印度宗教思想家维韦卡南达思想研究[D]. 朱文信. 浙江大学, 2011(11)
  • [7]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 徐伟. 浙江大学, 2010(10)
  • [8]印度近现代吠檀多哲学综述[J]. 朱明忠.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6)
  • [9]新吠檀多主义哲学——东西方思想的融合[J]. 朱明忠. 南亚研究, 2003(02)
  • [10]奥罗宾多的学术贡献及其影响[J]. 朱明忠. 南亚研究, 1994(02)

标签:;  ;  ;  ;  ;  

新吠陀哲学——东西方思想的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