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类比法应用於台湾隧道支撑工设计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正振[1](2020)在《悬索桥锚碇沉井下沉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大跨度悬索桥的发展,大型锚碇沉井基础的运用越来越多。但大型沉井的设计施工尚不成熟:目前关于大型沉井的设计规程大多基于大直径桩或小型沉井的研究成果,施工中由于下沉机理不明确导致地基承载力不足、沉井拉裂、下沉困难、突然下沉、在主缆拉力作用下位移过大等问题频频出现。因此,深入研究悬索桥大型锚碇沉井的下沉机理,解决大型沉井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大型沉井在建造阶段及桥梁运营过程中的安全,对我国桥梁工程的飞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课题“连镇铁路五峰山公铁两用悬索桥施工控制及运营维护关键技术研究”(2017G006-A),主要以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试验、现场监测、数值模拟等手段尝试解决上述大型沉井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从桥型、跨度、基础形式等方面对长江干流上所有跨江桥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锚碇沉井在长江桥梁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斜拉桥及悬索桥是长江大桥的主要桥型;长江大桥跨度多集中在400~600m;目前共有10个锚碇采用大型沉井基础,占比为15.1%;(2)针对大型沉井常用的地基处理形式——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分别以温州瓯江北口大桥南锚碇沉井及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为工程背景展开现场试验,分析了该种地基处理形式的承载力影响因素、砂桩施工的相互影响、实际加固效果等。结果表明: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加固软土地基效果非常好;可通过降低土体含水率、采用良好的垫层材料、增大垫层厚度等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砂桩施工对周围已完成砂桩的影响很大,可通过增大砂桩间距、利用阻隔效应降低影响程度;(3)以Timoshenko深梁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模型,推导了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公式,分析了沉井底部拉应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利用Timoshenko深梁理论推导的大型沉井挠度及内力计算公式与有限元模拟结果接近,计算结果可靠;下沉一定深度之后,沉井高度的增大及周围土压力作用使得沉井挠度和内力均有所减小;增大初始下沉高度、采用合理的开挖下沉方式是较为可行的、经济的控制沉井挠度和拉应力的措施;(4)基于极限分析理论推导了大型沉井刃脚及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分析了大型沉井侧壁摩阻力的分布模式,提出了临界深度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本文利用极限分析理论推导的刃脚及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可有效计算沉井底面双层土地基的承载力;根据大型沉井下沉深度与临界深度的关系可将大型沉井侧壁摩阻力的计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下沉深度小于临界深度)侧壁摩阻力随沉井入土深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大,第二个阶段(下沉深度大于临界深度)侧壁摩阻力分布模式与土体性质、沉井埋深有关;(5)分析了五峰山长江大桥北锚碇沉井首次下沉过程中的监测结果,根据监测结果进行了土体参数反演。结果表明:当大型沉井下沉进入稳定状态后,土性越好,下沉速率越慢;沉井结构的内力受开挖方式的影响较大;本工程根据实测数据反演的摩阻强度约为地勘推荐摩阻强度的0.8倍;长江大堤沉降与其到沉井的距离有关,对于本沉井而言,在距离沉井3倍下沉深度处仍有沉降产生;(6)基于朗肯土压力理论及双参数法提出了考虑位移影响的土压力计算方法,根据Winkler模型建立了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产生极限被动土压力所需位移较大,实际工程中很难出现被动侧土压力全部达到极限状态的情况;本文土压力计算方法可很好地拟合实测土压力值;本文给出的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作用下响应计算方法可很好地计算出大型沉井在任意外荷载作用下的转角及转动点位置;大型沉井与土体之间的摩阻力在被动力中所占比重较小。
李东海[2](2019)在《盾构直削始发接收支护结构变形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加速发展,隧道及地下工程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盾构法修建隧道因为掘进速度快、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施工安全性好、信息化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在环境复杂的城市地铁隧道中获得了广泛应用。盾构始发和接收作为盾构隧道修建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制约着修建速度,易引发安全事故,严重影响着隧道的修建质量和进度。鉴于此,本文综合GFRP基本特性及构件变形机理与承载性能,基于GFRP的始发与接收基坑围护结构设计参数优化、施工工艺及结构变形预测与控制,盾构始发及接收端头土体变形机理及加固措施,盾构始发接收切桩参数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建立了以控制变形为核心的EPB盾构快速直削始发与接收的变形控制关键技术体系。结合北京地区的应用实践取得如下成果:1、通过1:1的圆截面桩体模型试验,揭示了玻璃纤维筋桩体承载力低、变形大、裂缝宽及压剪破坏的特征。提出了 GFRP筋混凝土构件极限承载能力确定方法:在构件的承载力检验系数允许值设定为1.4的条件下,将受拉主筋处或腹剪处最大裂缝宽度达到2.5mm作为达到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标志。为现行玻璃纤维筋结构设计与检验规范的补充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2、基于对玻璃纤维筋桩的自身刚度、强度及普通盾构机可切削性能的综合分析,提出了包含玻璃纤维筋弹性模量值与玻璃纤维筋最大拉应变值等明确物理意义参量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明确了主要材料选取,钢筋与GFRP筋的连接方法,配筋的设置,保护层厚度等主要设计参数的适宜值。3、以围护结构变形控制为核心,提出了切桩参数的“双平衡”设定方法:即盾构机与周边环境的变形平衡和盾构机自身的功能平衡。结合盾构机始发切桩全过程提出了“小推力,大扭矩,适转速,慢推速”参数设定与调整的原则。在工程应用中设定总推力值为12000-14000kN;刀盘扭矩为3700-4400kNm;掘进速度为20-30mm/min,实现了快速高效切桩始发的目标。结合盾构机接收切桩全过程提出了“大推力,适扭矩,适转速,中推速”参数设定与调整的原则。在工程应用中设定总推力值为14000-20000kN;刀盘扭矩为2500-3100kNm;掘进速度为30-40mm/min。成为了北京第一例快速高效切桩完成盾构机接收的工程。
林军[3](2018)在《基于CPTU的软土空间变异性及基坑稳健性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建设发展异常迅速,相关的地下工程越来越多,特别是沿海地区城市,大部分深基坑工程位于软土中,对基坑工程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天然沉积土经历漫长的地质年代中而形成,其岩土工程参数具有显着的空间变异性,表现为不同空间位置处,土工参数测试值具有离散性和不确定性。由于软土组成复杂,具有明显的结构性,存在钻孔取样扰动大,室内实验结果可靠性低等缺点。准确评估软土的岩土工程参数的空间变异性,需要采用高精度孔压静力触探(CPTU)原位测试技术。土工参数的变异性导致岩土工程设计方案的不确定性(例如系统功能响应的不确定性)。为了降低设计方案的系统功能响应变化对土工参数变异性的敏感程度,可以采用岩土工程稳健性设计方法。岩土工程稳健性设计方法(Robust geotechnical design),又称岩土工程鲁棒性设计方法,对岩土工程设计参数进行不确定性分析,通过调整易控的设计参数(如支护结构几何结构参数或其它易控参数)来降低系统功能响应对不可控的设计参数(土体参数)变异性的敏感程度;同时,考虑设计方案的成本,达到设计方案功能响应变化最小,设计方案成本最低的要求。论文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为依托,基于孔压静力触探(CPTU)原位测试数据,识别海相软土的均质土体单元,研究海相软土的均质土体单元的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特征。提出非平稳的对数正态分布随机场的条件模拟方法,研究具有深度趋势和各向异性的土体参数的空间分布规律。采用蒙特卡洛模拟,分析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对软土基坑(抗隆起和抗倾覆)可靠性影响。考虑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优化设计方案的系统功能响应变化和成本造价,获得内撑式地下连续的软土基坑稳健性设计结果。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CPTU的均质土体单元识别。基于CPTU测试的淤泥质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预测结果与十字板剪切试验的不排水抗剪强度结果吻合的非常好。在土性构造相同的土层内,相同CPTU钻孔内,基于不同土体参数的均质土体单元识别结果并不相同,其相互间并没有相关性。均质土体单元在Robertson土分类图内分布比较集中,其土体参数的变异性很小。(2)基于随机场理论的均质土体单元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特征。采用随机场模型,对均质土体单元的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竖直方向上采用严格的自相关函数拟合方法研究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并对波动分量进行修正的Bartlett检验。水平方向上,采用平均零跨法来估计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场地内没有特定的自相关函数模型可以统一描述海相软土的随机场特征。锥尖阻力和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具有明显的深度趋势和各向异性。通常,水平方向上的波动范围比竖直方向上的波动范围高一个数量级。(3)提出土体参数空间分布的非平稳随机场的条件模拟方法。结合CPTU测试数据,采用非平稳对数正态随机场的条件模拟方法,推导了土体参数空间分布的条件概率密度,模拟土体参数的深度趋势和各向异性的空间分布规律。该方法采用LDLT算法分解条件协方差矩阵,对土体参数的趋势函数和协方差结构没有要求,适用于具有任意网格形式的非平稳对数正态随机场的条件模拟。(4)阐明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对软土基坑可靠性的影响。采用非平稳对数正态随机场的条件模拟方法,研究了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变异系数,波动范围和空间折减特性对软土基坑抗隆起和抗倾覆可靠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软土基坑抗隆起的安全系数的概率密度函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软土基坑抗倾覆的安全系数的概率密度函数难以估计。若忽略波动范围的影响,会明显高估基坑的失效概率。竖直波动范围对失效概率的影响程度远大于水平波动范围对失效概率的影响程度。较小的波动范围会产生更多的空间平均效应,降低土体参数的变异系数,设计方案的失效概率也随之降低。(5)提出考虑土体参数的空间变异性的软土基坑稳健性设计方法。针对内撑式地下连续墙的软土基坑设计,将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引入设计方案的功能函数响应的稳健性分析中,综合考虑设计方案的功能响应变化和成本造价,采用多目标优化方法,取得稳健性设计结果。对比结果表明,稳健性设计方案的系统功能响应的变化要显着小于原始设计方案的系统功能响应的变化,稳健性设计方案的地下连续墙的内力最大值仅为实际设计方案的60%左右。稳健性设计的成本造价要显着小于原始设计方案的成本造价,稳健性设计方案的钢筋面积仅为实际设计方案的70%左右。
韦乐[4](2018)在《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岭北TBM施工段围岩收敛监测与支护时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穿越秦岭造山带,因超长而跨越主要构造单元,因埋深大而面临高地应力条件,加之秦岭造山带的多期造山运动过程,因此隧洞工程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岭北TBM施工段属于千枚岩段,总长度16.59km,根据工程经验预计会发生围岩大变形。从整体上把握隧洞地质环境特征,对围岩进行收敛和围岩压力监测,分析其规律性,对围岩支护方式和时机选择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具有明显的工程应用价值。(1)梳理了围岩隧洞大变形机理和支护方式研究,秦岭造山带已建隧洞工程地质和围岩特性研究的主要成果。围岩大变形的成因主要来自围岩自承能力不足或膨胀岩石,刚柔联合支护是其主要支护方式,岭北TBM施工段围岩工程特性是围岩收敛和围岩压力表现的内在原因,传统的工程地质分析方法解释围岩工程特性难度较大,需要发展新的工程地质分析思路。(2)首次将以板块构造为核心的秦岭造山带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秦岭隧洞围岩地质环境研究中。考虑了隧洞围岩宏观构造特征、细观组构特征、变质程度的划分、是否发育流动构造等因素,在构造层次理论基础上,将隧洞围岩划分为8个区段,从根本上把握了隧洞的工程地质条件。岭北TBM施工段围岩基本特性是:属于中层次构造,埋深大,属于高应力区。千枚岩面理与隧洞走向垂直或大角度相交,有利于围岩稳定。千枚岩强度大,不易发生围岩大变形。局部节理发育带或涌水带围岩稳定性差,需加强支护或预支护。(3)选取若干典型断面进行围岩收敛和围岩压力监测,并恢复收敛损失。得到全收敛值。5号支洞最大水平收敛和拱顶相对沉降值分别为33.84mm和19.68mm。左右拱腰和拱顶压力监测最大值为0.31MPa、0.53MPa和0.43MPa.TBM主润k56+926.5处最大水平收敛和拱顶相对沉降值为53.68mm和6.09mm:TBM主洞k56+963.62处,最大水平收敛和拱顶沉降值为60.01mm和6.28mm。与《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GB50086-2001)的相对位移比较,围岩均处于稳定状态。采用工程类比法,判定监测段均未发生大变形。围岩未发生大变形的原因是:岩石属于较硬岩或坚硬岩,岩体相对完整,粒状矿物含量多,高应力下围岩发生弯折破坏,沿结构面未发生滑移。(4)岭北TBM施工段围岩破坏方式主要是拱顶脆性弯折破坏,主要位于本段南部隧洞。表现为TBM掘进后洞壁拱顶附近20~50cm厚度范围内围岩破碎,出现拱顶部位的围岩弯折内鼓破坏现象,掉块现象严重。分析其成因,认为是高地应力引起的拱顶附近因岩石抗拉强度不足发生的弯折破坏现象。因碎块体积小,数量多,建议采用钢筋排结合钢拱架支护技术,效果很好。本文提出了以板块构造为核心的秦岭造山带理论研究成果在秦岭隧洞围岩工程特性应用的具体实施方法,即通过一级决定因素和二级决定因素,层层逼近围岩工程特性的研究尺度,完成了大尺度、小比例尺、精度低的造山带理论研究成果向工程应用尺度的转化,具有创新性。
马启腾[5](2018)在《高海拔高寒公路隧道的抗防冻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今后在高海拔高寒地区将会有许多长大隧道项目出现,而在高海拔高寒地区修建隧道将不可避免的面临隧道抗防冻的问题,从国内外建成的工程实例中可以看出冻害对隧道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高海拔高寒地区隧道的抗防冻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结合四川省阿坝州雪山梁隧道实际工程,首先对工程环境温度进行了调研并以此作为研究依据;然后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建立了不同保温层设置方式、不同保温材料、不同保温层厚度情况下的隧道模型,用以研究不同情况下的隧道保温效果;最后对排水沟的保温方式做出了进一步的优化。在研究中主要得出的结论如下:(1)在隧道结构中设置保温隔热层能够有效的减小低温对围岩的影响,围岩中的低温区域明显减小,并且当保温层设置在二次衬砌表面时保温效果更好,在工程实际中推荐采用表面敷设法设置保温层。(2)计算选取了聚氨酯、聚苯乙烯,岩棉三种保温材料作为隧道保温层,分析其计算结果显示聚氨酯的保温效果最好,聚苯乙烯泡沫次之,岩棉的保温效果最差。并且当采用膨胀矿渣珠混凝土作为衬砌混凝土时,保温效果要优于普通混凝土。建议在满足结构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在寒区隧道洞口采用聚氨酯+膨胀矿渣珠混凝土。(3)采用聚氨酯泡沫板作为隧道保温层时,保温层厚度每增加1cm,保温层两侧的温差升高0.4℃0.9℃不等,并且随着保温层厚度的增加保温层两侧的温差增幅变小。(4)通过川黑希范公式计算得保温段的长度约为639.93m,类比同地区的鹧鸪山隧道保温设防长度800m,雪山梁隧道采用的主洞两端洞口约720m、平导两端洞口约900m保温设防长度基本能满足隧道保温要求。(5)仅将中央排水沟埋置在冻深线以下不能够满足其抗冻要求。建议在洞口段的中央排水沟埋置深度应该增加至1.5m。如果无法增加中央排水沟的埋置深度,可以在排水沟的盖板内侧以及排水沟两侧壁设置保温层,增强排水沟的抗防冻能力,确保排水沟内的地下水不结冰形成冻胀影响结构安全。
黄敏[6](2017)在《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及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科技发展不断变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工程造价的信息化在造价管理中举足轻重,也是工程领域信息化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将来工程造价管理前进的方向。有关于工程造价方面的信息等呈现出指数增加的趋势,这就带来了造价信息化的巨大挑战。有关公路项目材料的价格信息的采集和发布是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材料价格信息的及时获取以及发布,极大的有利于工程造价的整过活动过程健康有序的发展,并促进造价信息化的进程。建立完善的交通建设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系统,补充交通建设工程计价依据,是交通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和预测,以及公路工程建设材料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以“我国公路行业造价管理困难、造价预测准确度不高”为研究背景,以“公路工程造价尤其是高速公路造价”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研究、深入调研、实例剖析、系统开发”等方法,对“公路工程造价管理、造价预测、造价多维度信息系统实证设计”等内容展开了研究,揭示了公路工程造价问题存在的根源,建立了公路工程造价快速估算及造价预测模型,实现了公路工程造价多维度信息系统设计。论文完成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分析。对公路工程造价各阶段管理的基本原则,公路项目的造价管理机制以及其主要问题,公路项目造价计价易忽视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和探讨,剖析了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理论,明晰了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易忽视的重点和关键问题,为论文后续研究奠定基础。(2)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全国调研及分析。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调研工作,对调研结果和数据进行科学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依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为今后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提供科学合理的分析依据,为提高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效益提供了基础支撑和决策依据。(3)公路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引起造价变更原因分析。以沪蓉西高速公路为工程研究背景,针对该高速公路项目工程量变更大的特点,收集了该公路不同建设阶段的造价基础资料、公路位于山区的特点引起工程造价变更的资料以及定额基础资料,以此作为基础性造价分析资料,对该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沪蓉西高速公路整个建设过程在造价管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研究其内在原因,明晰影响高速公路造价的主要因素,并就引起造价变更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4)公路工程造价快速估算及造价预测模型研究。在公路工程造价现状分析并掌握沪蓉西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工程量和造价构成情况的基础上,构筑了高速公路工程量和造价的总体指标;在获得合理的桥梁、隧道和路基的指标的基础上,同时考虑工程不同阶段(预可、工可等)和不同层次造价管理人员的需求,分别采用统计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公路工程造价快速估算方法和造价预测模型:智能型预测模型和指标体系预测模型,并对两类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和验算,为正确估算工可及初步设计阶段高速公路工程量和工程造价提供了可能。(5)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分析。对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的属性、特征、功能、采集、加工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剖析,以此为基础,对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基本原理进行探索,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理论研究、造价管理工作实践,提供了依据和途径。(6)开发湖北省公路工程材料价格管理信息系统。以“湖北省公路工程材料价格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对公路工程造价多维度信息系统进行了开发设计和实现。制定了湖北省统一的公路工程材料编码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了高效、快捷的材料价格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方便、实用的材料价格电子信息地图发布系统。以此为基础,最终建立湖北省公路工程材料价格信息化系统平台,实现了湖北省内公路材料价格信息的共享。本文的创新成果主要有:(1)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调研工作,对调研结果和数据进行科学整理和分析。收集了沪蓉西高速公路不同建设阶段的造价基础资料、造价变更的资料以及定额基础资料,对该高速公路工程造价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高速公路整个建设过程在造价管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遇到的困难,明晰了影响高速公路造价的主要因素,并就引起造价变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2)构筑了沪蓉西高速公路工程量和造价的总体指标,分别采用统计分析和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公路工程造价快速估算方法和造价预测模型:智能型预测模型和指标体系预测模型,并对两类模型进行了误差分析和验算。(3)对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的属性、特征、功能、采集、加工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对公路工程造价多维度信息系统进行了开发设计和实现,制定了湖北省统一的公路工程材料编码体系,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了高效、快捷的材料价格信息采集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方便、实用的材料价格电子信息地图发布系统。建立了湖北省公路工程材料价格信息化系统平台,实现了省内公路材料价格信息的共享。
梁超[7](2017)在《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己将公路建设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点战略之一。特长公路隧道的建设往往会带来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且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随着我国隧道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特长公路隧道大量涌现。特长隧道意味着更加复杂的地质条件与结构受力状态,包含更多的风险因素,且施工难度大、建设过程风险高,施工风险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开展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中常用的评估方法如:灰色理论、模糊数学、层次分析法等。这些传统评估方法虽然发展已经较为成熟,但评估结果有一定的主观性与局限性。在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的隧道风险评估方法的提出势在必行,为解决隧道施工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现场调研、专家调查、统计分析、和神经网络方法针对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开展了相关工作。并以云南某特长公路隧道为依托,进行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应用,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12种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出了性能优越、评估结果客观且适用于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的径向基神经网络评估方法。并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方法提出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的风险评估流程。(2)统计分析了 142起隧道施工典型事故,详细分析了导致事故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以此建立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总体风险指标体系和典型施工事故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3)结合相关的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规范指南,给出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等级的分级标准;根据规范及文献研究,初步划分了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指标的评判标准。(4)建立了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概率评估模型及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5)应用本文开发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对云南省某特长公路隧道进行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得到该隧道的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高级,该评估结果与隧道实际施工情况相符,并针对该隧道采取了风险控制措施,降低风险。
舒安齐[8](2016)在《含煤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结构优化》文中提出我国地缘辽阔人口众多,但地域资源分配很不均匀,交通运输建设成为我国首当其冲的发展目标。隧道建设不可避免的会穿过含煤系岩层地段,含煤地层地质情况多错综复杂,不稳定煤层常给隧道的施工建设造成严重困扰。目前我国针对含煤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研究较少,含煤隧道较矿区洞室跨度更大、通车速度更快、路面要求更高,施工规范难以相互参考。因此针对含煤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实际工程为研究背景,在对含煤隧道围岩性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对工程中煤层围岩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进行工作如下:1、结合当前岩层隧道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阐述了针对岩层稳定性研究的常用分析方法,并对含煤隧道的施工处置措施进行了归纳与整理。2、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GTS NX,选择合适的岩土模型,针对具体工程进行了不同工况下围岩稳定性的模拟。分析了地下水渗流对岩体稳定性的不利影响,认为不含地下水的岩层力学稳定性明显优于含地下水岩层,渗流面位于拱顶及拱腰处含煤隧道岩层稳定性最差。3、模拟含煤隧道施工中各种走向含煤隧道开挖工况,认为含近水平走向含煤隧道的岩层稳定性影响最严重,应力主要集中在隧道顶部及腰部附近。顺坡走向煤层边墙处应力明显高于逆坡走向煤层。4、对比不同产状含煤隧道工况数据,认为隧道含煤部位应力往往较为集中,变形最大,在施工中应该做好强支护措施。煤层位于隧道拱顶处的围岩稳定性最差,顶部围岩极易出现冒顶、岩层剥落甚至坍塌,需要在施工中做好预支护,设立拱架,若有地下水渗流,还需要进行排水防渗措施,进一步保证围岩的稳定性。5、模拟不同煤层厚度情况下含煤隧道围岩的稳定性。通过对比发现煤层位于施工台阶线上方,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加围岩稳定性降低;煤层位于台阶线下方,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加围岩稳定性增加。隧道仰拱处围岩应力受煤层影响最小,说明施做仰拱的重要性。同时下台阶围岩稳定性要优于上台阶,在施工设计时需要注意加强上台阶锚杆、初支的强度,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最后,通过对围岩稳定性影响的对比分析,总结出一些围岩稳定性规律,并对实际工程中的围岩支护结构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
喻海军[9](2014)在《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轨道交通六号线五路口车站暗挖最大断面面积约326m2,拱部结构扁平,开挖断面尺寸为20.59m×18.09m,洞顶最大埋深不足14m,车站总长206m,位于北碚区的中山路上,道路狭窄且车流量大,沿街为大量老式居民楼、通讯光缆、电力、给排水管线等,围岩主要为砂质泥岩和砂岩呈不等厚互层,对施工引起的沉降控制要求非常严格。鉴于双侧壁导坑施工方法的使用局限性和施工工序的复杂性,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五路口车站隧道开挖方法的改进分析研究,提出了改进方法一(即台阶分部临时支撑法)和改进方法二(即上导坑单侧壁临时支撑+部分双侧壁导坑法);从开挖方法的改进到相关技术的研发运用都体现了现代隧道技术理念和创新性,不仅实现了城市隧道快速掘进,还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得到如下结论:①通过ANSYS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能够有效模拟实际工况。对五路口车站隧道不同开挖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结合工期、成本、安全等因素综合分析了各项指标,优选出最适合的施工方法即上导坑单侧壁临时支撑+部分双侧壁导坑法,只要进行合理施工,同样可以实现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安全性较高的特点。②探索总结了“上导坑单侧壁临时支撑+部分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艺。即将双侧壁导坑上台阶断面进行演变,分成左、右两部分开挖,并使用竖向临时钢砼柱墙支撑,临时仰拱变为横向水平临时支撑,当上台阶初支封闭成环后,再按部分双侧壁开挖。此工法既克服了传统的双侧壁施工方法的缺点,又保证了浅埋特大断面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的可靠性。③通过国内外现有技术调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参考数值模拟施工过程中力学行为的分析结果,确定开挖参数及支护方案,依据动态监控量测数据对施工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修正支护参数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改变原有仅凭经验进行施工的状况,也验证了此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及正确性,丰富和完善重庆类似浅埋特大断面隧道的施工技术。④本工法首次应用于地铁工程施工中,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以及不均匀性,其技术成熟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但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谭光宗[10](2014)在《大断面海底隧道建设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文中研究说明海底隧道上方为无限的海水,围岩环境复杂,且地质勘察困难,很难在施工前详细掌握隧道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施工中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风险事故一旦发生将带来非常严重的损失,小则延误工期、增加投资,大则可能出现灭顶之灾。如何通过深入研究和系统总结,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建立海底隧道风险评估与控制的科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研究正是以此为契机,依托大连湾跨海通道工程,综合采用文献与专家调研、理论解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资料调研等多种研究手段,对大断面海底隧道建设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系统总结了工程风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提出海底隧道建设风险的定义。根据风险管理理论阐述海底隧道工程施工风险的产生机理和作用过程,对孕险环境、致险因子、风险事故、承险体等概念作出明确界定,指出海底隧道建设期全过程安全风险的特点,提出海底隧道核心风险基本特征、影响因素、控制原则,以及风险分析评价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建立海底隧道建设风险分析评价模型和风险接受准则。(2)将海底隧道突水风险后果分为生命损失、社会损失、环境影响损失和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将可拓工程方法应用于厦门海底隧道左线F1风化槽施工突水后果严重性分析,有效地解决了突水后果严重性损失难以统一衡量的问题。(3)基于国内外常见的风险辨识方法,根据大连湾海底隧道的相关资料和类似工程资料,结合本工程特点和难点对钻爆法、沉管法、盾构法进行安全风险辨识,采用专家调查法并结合数值计算、相关工程资料调研对钻爆法、沉管法、盾构法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分析其影响因素与潜在后果,给出初步的风险等级评定,对可能的重要风险进行罗列,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4)依托大连湾海底隧道,对工程可行的两个方案分别对应的两种施工方法下的安全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同时对核心安全风险的概念和特点进行阐述,对三种工法海底隧道的核心风险进行分析,在对相关工程资料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等级划分,根据隶属度函数得到各因素的等级评价矩阵。采用模糊数学与可拓工程学理论分别预测风险发生可能性等级和后果严重性等级,得到各方案的核心风险均属不可接受风险,为可行的最低风险限度范围,并提出了三种工法核心风险相应的控制措施。(5)通过对备选方案盾构法、沉管法、钻爆法各项风险系数和综合风险系数的分析,指出大断面海底盾构具有软硬不均地层适应性差、机械设备制作难度高、经验少等特点,技术风险、安全风险、经济风险均比较大;大断面沉管法隧道具有施工场地占用大、水下爆破对海洋环境破坏大,浮运、沉放对海上航运有很大影响等特点,环境风险较大;大断面钻爆法海底隧道具有连续掘进距离较长、作业环境差、不良地质段施工风险大等特点,技术风险、安全风险均比较大。经过对大连湾海底隧道两个线位方案相应的两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推荐采用沉管法修建。
二、案例类比法应用於台湾隧道支撑工设计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案例类比法应用於台湾隧道支撑工设计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悬索桥锚碇沉井下沉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沉井的发展 |
1.1.2 长江大桥基础的发展 |
1.1.3 大型锚碇沉井在长江大桥中的应用 |
1.1.4 研究意义 |
1.2 课题依托工程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大型沉井地基处理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2 大型沉井结构内力方面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3 大型沉井下沉抗力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4 大型沉井承载特性的研究现状及问题 |
1.4 本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大型沉井下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地基承载力影响因素现场试验研究 |
2.2.1 工程概况 |
2.2.2 地基承载力试验 |
2.2.3 砂桩施工相互影响试验 |
2.2.4 试验结论 |
2.3 地基加固效果现场试验研究 |
2.3.1 工程概况 |
2.3.2 地基处理概况 |
2.3.3 现场试验及分析 |
2.3.4 试验结论 |
2.4 厚垫层砂桩复合地基加固大型沉井场地尚存问题探讨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方法 |
3.1 引言 |
3.2 大型沉井高度方向内力计算模型 |
3.3 Euler-Bernoulli梁理论及Timoshenko深梁理论 |
3.3.1 Euler-Bernoulli梁理论 |
3.3.2 Timoshenko深梁理论 |
3.3.3 Euler-Bernoulli梁理论与Timoshenko深梁理论异同点分析 |
3.4 大型沉井简化深梁的内力变形近似计算 |
3.4.1 简支深梁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3.4.2 简支深梁在杆端弯矩及杆端轴向压力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3.4.3 简支深梁在任意位置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3.4.4 十字交叉简支深梁节点荷载分配 |
3.4.5 公式验证 |
3.4.6 大型沉井拉应力简易计算方法 |
3.5 大型沉井拉应力影响因素及拉裂防控措施研究 |
3.5.1 初始下沉高度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2 混凝土等级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3 内隔墙宽度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4 内隔墙间距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5 沉井平面尺寸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6 开挖方式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7 井壁宽度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5.8 外荷载对沉井挠度及内力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型沉井突沉、拒沉机理分析 |
4.1 引言 |
4.2 大型沉井突沉和拒沉原因 |
4.2.1 大型沉井突沉原因分析 |
4.2.2 大型沉井拒沉原因分析 |
4.3 刃脚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上限解 |
4.3.1 基本假设 |
4.3.2 内部能量损耗率 |
4.3.3 外功率 |
4.3.4 极限承载力上限解 |
4.4 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上限解 |
4.5 破坏机构及上限解理论公式验证 |
4.5.1 刃脚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验证 |
4.5.2 内隔墙下双层土地基极限承载力验证 |
4.6 大型沉井侧壁摩阻力分布模式的分析与探讨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型沉井现场实测与分析 |
5.1 引言 |
5.2 监测内容 |
5.3 监测点布设 |
5.3.1 几何姿态监测 |
5.3.2 底部土压力监测 |
5.3.3 侧壁土压力监测 |
5.3.4 钢板应力监测 |
5.3.5 钢筋应力监测 |
5.3.6 混凝土应力监测 |
5.3.7 长江大堤基础沉降监测 |
5.4 现场实测结果分析 |
5.4.1 下沉速率分析 |
5.4.2 下沉挠度分析 |
5.4.3 下沉到位后续施工的沉降分析 |
5.4.4 底部土压力结果分析 |
5.4.5 侧壁土压力结果分析 |
5.4.6 钢板应力结果分析 |
5.4.7 钢筋应力结果分析 |
5.4.8 混凝土应力结果分析 |
5.4.9 长江大堤基础沉降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下的响应分析 |
6.1 引言 |
6.2 考虑位移影响的土压力非线性计算 |
6.2.1 土压力计算原理 |
6.2.2 计算方法适用性验证 |
6.2.3 计算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 |
6.3 大型沉井在组合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分析 |
6.3.1 简化计算模型的建立 |
6.3.2 大型沉井在荷载作用下的简化计算方法 |
6.3.3 土体抗力系数的反演 |
6.3.4 算例验证 |
6.3.5 沉井转动点位置及转角随主动力的变化 |
6.3.6 摩阻力对大型沉井响应的影响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长江干流长江大桥列表 |
作者简介 |
(2)盾构直削始发接收支护结构变形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GFRP在盾构直削始发接收工程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
1.2.2 盾构隧道始发接收基坑及变形研究现状 |
1.2.3 盾构隧道掘进引发的围岩变形研究现状 |
1.2.4 盾构隧道始发接收及预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
1.2.5 盾构机掘进参数设定研究现状 |
1.3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技术路线 |
1.6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2 GFRP桩构件变形机理及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玻璃纤维筋与普通钢筋搭接拉伸性能研究 |
2.2.1 玻璃纤维筋拉伸性能 |
2.2.2 玻璃纤维筋与普通钢筋搭接拉伸性能试验 |
2.3 GFRP与混凝土锚固性能研究 |
2.3.1 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试验方法 |
2.3.2 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试件制作及试验过程 |
2.3.3 玻璃纤维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圆截面玻璃纤维筋桩受弯性能相似试验研究 |
2.4.1 相似试验研究的目的 |
2.4.2 1:1模型试验方案 |
2.4.3 模型试验过程描述 |
2.4.4 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GFRP围护结构的深基坑设计施工与变形控制研究 |
3.1 基于变形控制的GFRP围护结构设计 |
3.1.1 玻璃纤维筋受弯构件承载力设计 |
3.1.2 圆形截面GFRP混凝土桩受弯构件刚度设计 |
3.1.3 圆形截面GFRP混凝土受弯构件主筋配置要求 |
3.1.4 圆形截面GFRP混凝土受弯构件配筋配置要求 |
3.1.5 桩身混凝土及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要求 |
3.1.6 玻璃纤维筋基本锚固长度计算 |
3.1.7 GFRP桩设计要点 |
3.2 考虑GFRP筋围护结构变形控制的基坑施工措施研究 |
3.2.1 GFRP筋与钢筋连接及成笼变形控制方法 |
3.2.2 GFRP筋笼多吊点起吊措施 |
3.2.3 基于变形控制的基坑开挖方法 |
3.2.4 基坑施做阶段变形控制措施小结 |
3.3 基于GFRP围护结构的深基坑变形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
3.3.1 GFRP围护结构变形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 |
3.3.2 SMW围护结构变形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 |
3.3.3 双排桩围护结构变形规律与影响因素分析 |
3.3.4 基于Sobol法的水平位移影响因素灵敏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盾构直削始发接收端掘进面变形机理与加固措施研究 |
4.1 引言 |
4.2 掘进面变形机理与影响因素分析 |
4.3 盾构机始发接收端头土体加固措施研究 |
4.3.1 高压旋喷法 |
4.3.2 SMW法 |
4.3.3 深孔注浆法 |
4.3.4 素桩法 |
4.4 基于土体变形控制的土仓压力设定 |
4.5 北京地铁16号线某盾构直削始发端头地表变形分析 |
4.5.1 工程概况 |
4.5.2 始发端头地表沉降变形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围护结构变形控制的盾构直削始发接收掘进参数研究 |
5.1 引言 |
5.1.1 盾构直削始发施工工艺流程 |
5.1.2 盾构直削接收施工工艺流程 |
5.2 基于围护结构与环境变形控制的参数优化研究 |
5.2.1 土压平衡盾构机直削掘进参数估算 |
5.2.2 掘进参数间相关关系分析 |
5.2.3 基于变形控制的盾构始发切桩全过程参数分析 |
5.2.4 基于变形控制的盾构接收切桩参数分析 |
5.3 北京地铁16号线盾构直削始发接收的掘进参数统计分析 |
5.3.1 工程概况 |
5.3.2 盾构直削始发参数统计分析 |
5.3.3 盾构直削接收参数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基于CPTU的软土空间变异性及基坑稳健性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特征研究现状 |
1.2.2 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模拟研究现状 |
1.2.3 软土基坑可靠性研究现状 |
1.2.4 岩土工程稳健性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CPTU测试的均质土体单元识别研究 |
2.1 概述 |
2.2 均质土体单元识别方法 |
2.2.1 规范经验法 |
2.2.2 统计分析法 |
2.3 基于CPTU测试的均质土体单元识别过程 |
2.3.1 识别参数 |
2.3.2 移动窗口法 |
2.3.3 组内相关系数 |
2.3.4 变异系数 |
2.4 海相软土的均质土体单元识别结果 |
2.4.1 基于锥尖阻力的识别结果 |
2.4.2 基于不排水抗剪强度的识别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随机场理论的软土空间变异性特征研究 |
3.1 概述 |
3.2 随机场理论 |
3.2.1 随机场的数字特征 |
3.2.2 随机场的平稳性 |
3.3 土体参数的随机场模型 |
3.3.1 波动分量 |
3.3.2 变异系数 |
3.3.3 波动范围 |
3.3.4 平稳性检验 |
3.3.5 空间折减特性 |
3.4 基于CPTU测试的海相黏土空间变异性特征 |
3.4.1 测试场地概述 |
3.4.2 竖直向空间变异性分析 |
3.4.3 水平向空间变异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体参数空间分布的条件模拟研究 |
4.1 概述 |
4.2 土体参数空间分布的非平稳性 |
4.2.1 土体参数的多尺度性和各向异性 |
4.2.2 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深度趋势 |
4.3 多维随机变量理论 |
4.3.1 多维随机变量定义 |
4.3.2 多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
4.3.3 多维正态分布随机变量 |
4.3.4 多维对数正态分布随机变量 |
4.4 非平稳对数正态随机场的条件模拟 |
4.4.1 土体参数随机场的离散 |
4.4.2 土体参数的协方差结构 |
4.4.3 土体参数的条件概率密度 |
4.4.4 土体参数的条件模拟 |
4.5 不排水抗剪强度空间分布的模拟结果 |
4.5.1 单孔模拟结果与CPTU测试结果对比 |
4.5.2 空间分布的非平稳随机场条件模拟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考虑空间变异性的软土基坑可靠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可靠性分析理论 |
5.2.1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
5.2.2 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 |
5.2.3 某地铁基坑工程概况 |
5.2.4 软土基坑稳定性分析的土体参数 |
5.3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软土基坑抗隆起可靠性分析 |
5.3.1 考虑不排水抗剪强度深度趋势的软土基坑抗隆起分析 |
5.3.2 安全系数的概率分布 |
5.3.3 变异系数对可靠性的影响 |
5.3.4 波动范围对可靠性的影响 |
5.3.5 空间平均效应对可靠性的影响 |
5.4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软土基坑抗倾覆可靠性分析 |
5.4.1 考虑不排水抗剪强度深度趋势的软土基坑抗倾覆分析 |
5.4.2 安全系数的概率分布 |
5.4.3 变异系数对可靠性的影响 |
5.4.4 波动范围对可靠性的影响 |
5.4.5 空间平均效应对可靠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考虑空间变异性的软土基坑稳健性设计方法研究 |
6.1 概述 |
6.2 岩土工程稳健性设计理论 |
6.2.1 稳健性设计概念 |
6.2.2 岩土工程稳健性设计过程 |
6.2.3 设计方案的稳健性指标 |
6.2.4 稳健性设计的多目标优化 |
6.3 内撑式地下连续墙软土基坑稳健性设计方法 |
6.3.1 软土基坑设计参数 |
6.3.2 设计方案的系统响应 |
6.3.3 设计方案的成本 |
6.3.4 设计方案的多目标优化 |
6.3.5 设计方案的支护结构 |
6.3.6 设计方案的对比 |
6.4 软土基坑稳健性优化过程分析 |
6.4.1 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稳健性的关系 |
6.4.2 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成本的关系 |
6.4.3 设计方案的安全系数和失效概率的关系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符号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岭北TBM施工段围岩收敛监测与支护时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钻爆法施工隧洞监测研究现状 |
1.2.2 TBM施工隧洞监测现状 |
1.2.3 监测数据分析的研究现状 |
1.2.4 软弱围岩大变形机理和支护方式研究 |
1.2.5 秦岭地区已建隧洞或隧道围岩变形和支护的研究成果 |
1.2.6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研究现状 |
1.2.7 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岭北TBM施工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工程地质环境分析 |
2.1 工程背景 |
2.2 秦岭隧洞基础地质和工程地质问题研究 |
2.3 秦岭输水隧洞围岩工程地质分段和岭北TBM施工段特性分析 |
2.4 岭北典型围岩宏观构造和细观组构分析 |
2.5 地质构造体系对围岩工程特性的影响研究 |
2.5.1 构造层次的研究及其工程意义 |
2.5.2 各种构造体制的岩体断裂结构发育特征及其对工程影响 |
2.6 秦岭输水隧洞岭北TBM施工段围岩工程地质特性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软弱围岩变形特征和支护方式研究 |
3.1 软岩及工程力学特性 |
3.1.1 软岩概念 |
3.1.2 工程软岩力学特性 |
3.2 软岩大变形理论 |
3.2.1 软岩大变形的定义 |
3.2.2 隧洞软岩大变形特征及形成机制 |
3.2.3 TBM隧洞软岩大变形问题 |
3.3 隧洞支护理论发展现状 |
3.4 典型隧洞或隧道围岩大变形案例及分析 |
3.4.1 钻爆法施工隧道围岩大变形案例 |
3.4.2 TBM法施工隧道围岩大变形案例 |
3.5 隧洞支护结构类型 |
3.5.1 刚性支护结构 |
3.5.2 柔性支护结构 |
3.5.3 联合支护体系结构 |
3.6 软岩隧洞大变形控制技术 |
3.6.1 联合支护要点 |
3.6.2 先护后挖 |
3.6.3 喷射混凝土预留间隙支护 |
3.6.4 选用可缩式钢架支护 |
3.6.5 选用伸缩式锚杆支护 |
3.6.6 隧洞支护施工要点 |
3.6.7 实际工程施工中影响围岩稳定的因素 |
3.7. 隧洞支护体系当前应用现状 |
3.7.1 支护时机研究 |
3.7.2 围岩流变条件下衬砌受力分析 |
3.7.3 隧洞支护优化方案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4 秦岭输水隧洞围岩收敛监测和结果分析 |
4.1 现场监测方案分析 |
4.1.1 监测意义 |
4.1.2 监测内容 |
4.1.3 监测部位确定 |
4.1.4 监测工具及使用方法 |
4.1.5 监测方案布置 |
4.1.6 监测要求 |
4.1.7 监测仪器设置及频率 |
4.2 数据处理方法 |
4.2.1 变形计算 |
4.2.2 压力计算 |
4.3 容许极限位移和容许速率 |
4.3.1 容许极限位移 |
4.3.2 容许速率 |
4.4 秦岭隧洞监测断面围岩地质条件 |
4.5 钻爆法5号支洞监测 |
4.5.1 5 号支洞介绍 |
4.5.2 5 号支洞断面收敛和围岩压力监测 |
4.6 主洞TBM施工段收敛监测 |
4.6.1 主洞TBM施工段简介 |
4.6.2 监测数据整理及分析 |
4.7 围岩收敛和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
4.7.1 关于围岩全收敛值的恢复 |
4.7.2 围岩收敛规律分析 |
4.7.3 围岩未产生大变形原因分析 |
4.7.4 拱顶相对沉降规律分析 |
4.7.5 围岩压力规律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5 秦岭输水隧洞围岩支护时机研究 |
5.1 支护时机的确定原理 |
5.1.1 不同支护类型下的围岩变形与支护体受力分析 |
5.1.2 最佳支护时机含义及原理 |
5.2 秦岭输水隧洞支护时机分析 |
5.2.1 秦岭输水隧洞岭北TBM施工段围岩支护类型分析 |
5.2.2 秦岭输水隧洞岭北TBM施工段围岩收敛监测的启示 |
5.3 岭北TBM施工段围岩局部破坏的机理分析和防控措施 |
5.4 5号支洞开挖数值仿真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高海拔高寒公路隧道的抗防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冻土研究现状 |
1.2.2 冻土温度场研究现状 |
1.2.3 寒区隧道保温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寒区隧道抗防冻理论研究 |
2.1 围岩传热基本理论 |
2.1.1 热传递的基本方式 |
2.1.2 一般导热微分方程 |
2.1.3 围岩导热微分方程 |
2.2 隧道冻害机理研究 |
2.2.1 影响隧道冻害的因素 |
2.2.2 隧道冻害机理 |
2.3 隧道冻害的一般表现形式 |
2.4 隧道保温防冻措施 |
2.4.1 以防排水为主的抗冻方法 |
2.4.2 敷设保温层法 |
2.4.3 防寒保温门法 |
2.4.4 加热保温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隧道现场温度数据及分析 |
3.1 雪山梁隧道背景简介 |
3.1.1 工程概况 |
3.1.2 气象、水文条件 |
3.1.3 地温 |
3.1.4 隧道保温设计方案 |
3.2 现场采集数据及分析 |
3.2.1 数据收集与分析的目的 |
3.2.2 温度数据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保温层设置方式对围岩温度场的影响研究 |
4.1 概述 |
4.2 不同保温层设置方式下围岩温度场变化 |
4.2.1 工况介绍 |
4.2.2 计算假定 |
4.2.3 计算步骤 |
4.2.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雪山梁隧道保温层设置研究 |
5.1 概述 |
5.2 保温材料简介 |
5.3 保温材料对温度场的影响研究 |
5.3.1 计算工况介绍 |
5.3.2 计算结果分析 |
5.4 保温材料厚度对温度场影响研究 |
5.4.1 计算工况介绍 |
5.4.2 计算结果分析 |
5.5 保温设防长度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雪山梁隧道防排水系统研究 |
6.1 概述 |
6.2 寒区隧道防排水系统简介 |
6.2.1 寒区隧道防排水介绍 |
6.2.2 雪山梁隧道防排水 |
6.3 雪山梁隧道防排水效果验证 |
6.3.1 排水沟数值模拟 |
6.3.2 防排水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成果 |
(6)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及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工程造价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研究现状 |
1.2.3 公路工程造价预测模型及方法研究现状 |
1.2.4 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研究现状 |
1.2.5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调研分析 |
2.1 调研基本情况 |
2.1.1 调研目的和意义 |
2.1.2 调研方法和过程 |
2.2 调研结果分析 |
2.2.1 公路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
2.2.2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2.3 加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必要性和紧迫性 |
2.3 调研主要结论 |
2.3.1 造价过高 |
2.3.2 造价攀升过快 |
2.3.3 造价信息管理水平低 |
2.3.4 造价与客观真实不符 |
2.3.5 造价失控 |
2.4 加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2.4.1 加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 |
2.4.2 加强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建议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
3.1 工程概况 |
3.2 工程造价分析 |
3.2.1 每公里造价分析 |
3.2.2 造价变更分析 |
3.2.3 造价影响因素分析 |
3.3 造价变更分类分析 |
3.3.1 桥梁工程造价变更分析 |
3.3.2 隧道工程造价变更分析 |
3.3.3 路基工程造价变更分析 |
3.4 综合造价分析 |
3.4.1 桥梁工程综合造价分析 |
3.4.2 隧道工程综合造价分析 |
3.4.3 路基工程综合造价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方法研究 |
4.1 公路工程造价各阶段管理的基本原则 |
4.1.1 投资估算原则 |
4.1.2 概、预算控制原则 |
4.1.3 招标限价(控制价)控制原则 |
4.2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
4.2.1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参与者 |
4.2.2 公路工程造价行业管理机构 |
4.3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
4.4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关键问题 |
4.5 公路工程造价计价易忽视问题 |
4.5.1 公路工程中关于造价计价的一些准则 |
4.5.2 路基工程中计价易忽视问题 |
4.5.3 桥梁工程计价易忽视问题 |
4.5.4 隧道工程计价易忽视问题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公路工程造价管理预测模型研究 |
5.1 造价估算方法及预测模型 |
5.1.1 概述 |
5.1.2 估算的方法和原理 |
5.1.3 造价估算方法 |
5.1.4 造价预测模型 |
5.2 智能型预测模型(第一类模型) |
5.2.1 神经网络理论的特点 |
5.2.2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基本原理 |
5.2.3 预测模型选取参数 |
5.2.4 预测模型的计算过程 |
5.3 指标体系预测模型(第二类模型) |
5.3.1 桥梁工程预测模型 |
5.3.2 隧道工程预测模型 |
5.3.3 路基工程预测模型 |
5.4 智能型预测模型验算 |
5.5 指标体系预测模型验算 |
5.5.1 桥梁测算模型误差分析 |
5.5.2 桥梁估算模型误差分析 |
5.5.3 隧道预测模型误差分析 |
5.5.4 路基预测模型误差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构建并应用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 |
6.1 管理和分析公路工程造价信息 |
6.1.1 公路工程造价信息属性 |
6.1.2 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的特征和功能 |
6.1.3 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的采集和加工 |
6.1.4 公路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基本原理 |
6.2 信息系统设计原理 |
6.2.1 信息系统设计目的 |
6.2.2 信息系统设计原则 |
6.2.3 信息系统设计的特点 |
6.2.4 信息系统实现功能 |
6.2.5 信息系统设计方案 |
6.2.6 信息系统设计技术路线 |
6.3 信息系统设计要求 |
6.3.1 信息系统总体架构要求 |
6.3.2 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建设要求 |
6.3.3 信息系统安全性要求 |
6.4 信息系统设计内容 |
6.4.1 材料信息编码管理 |
6.4.2 材料价格上报管理 |
6.4.3 流程管理 |
6.4.4 材料价格统计分析 |
6.4.5 材料价格发布管理 |
6.5 信息系统总体构架设计 |
6.5.1 网络系统层 |
6.5.2 数据层 |
6.5.3 数据交换体系 |
6.5.4 支撑层 |
6.6 信息系统结构体系设计 |
6.6.1 系统平台的需求 |
6.6.2 系统平台总体结构设计 |
6.7 信息系统模块功能开发 |
6.7.1 信息系统功能特点 |
6.7.2 材料价格发布系统 |
6.7.3 材料价格信息网站 |
6.7.4 厂商信息平台 |
6.8 信息系统功能实现 |
6.8.1 公路工程材料编码体系的实现 |
6.8.2 公路工程材料价格信息采集系统的实现 |
6.8.3 公路工程材料价格信息发布系统的实现 |
6.8.4 公路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网站的实现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公路隧道发展历程及前景 |
1.1.2 我国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现状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分析 |
2.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基本体系 |
2.1.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的定义 |
2.1.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基本流程 |
2.1.3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辨识 |
2.1.4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对比分析 |
2.2 径向基神经网络评估方法简介 |
2.2.1 径向基神经网络的兴起 |
2.2.2 径向基函数 |
2.2.3 径向基神经网络结构 |
2.2.4 径向基神经网络的映射关系 |
2.3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
3.1 隧道施工事故统计 |
3.2 隧道施工事故分类及特征统计 |
3.2.1 隧道施工风险事故分类 |
3.2.2 隧道施工风险事故特征统计 |
3.3 特长公路隧道典型施工事故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塌方 |
3.3.2 涌突水(泥) |
3.3.3 瓦斯 |
3.3.4 岩爆 |
3.3.5 高低温 |
3.3.6 大变形 |
3.4 隧道施工事故分析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及风险评估标准 |
4.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
4.1.1 风险评估指标选取原则与方法 |
4.1.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
4.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标准 |
4.2.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分级标准 |
4.2.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指标评判标准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模型 |
5.1 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概率评估模型 |
5.1.1 径向基神经网络结构设计与建立 |
5.1.2 训练样本采集与处理 |
5.1.3 径向基神经网络训练 |
5.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 |
5.2.1 层次分析法 |
5.2.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因素指标权重 |
5.3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评估模型 |
5.3.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分类 |
5.3.2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损失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开发及实例应用 |
6.1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开发 |
6.1.1 软件开发环境 |
6.1.2 软件程序功能 |
6.1.3 应用程序设计原则 |
6.1.4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软件设计 |
6.2 实例应用 |
6.2.1 工程概况 |
6.2.2 云南某特长公路隧道施工主要风险源识别 |
6.2.3 云南某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
6.3 风险控制措施 |
6.3.1 工程地质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
6.3.2 设计勘查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
6.3.3 施工技术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
6.3.4 管理因素风险控制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径向基神经网络主要部分的程序代码 |
附录B 特长公路隧道施工风险损失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
(8)含煤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含煤隧道围岩性状分析及处理方法 |
2.1 概述 |
2.1.1 工程地质类比法 |
2.1.2 力学分析法 |
2.1.3 不确定性统计法 |
2.1.4 数值模拟计算法 |
2.1.5 人工神经网络法 |
2.2 含煤隧道不良地质灾害类型 |
2.3 含煤隧道施工处置措施 |
2.3.1 含煤隧道地质调查 |
2.3.2 地质超前预报 |
2.3.3 含煤隧道瓦斯含量监控及通风 |
2.3.4 含煤隧道揭煤防突 |
第三章 有限元的实现过程 |
3.1 软件Midas GTS NX |
3.1.1 建模注意事项 |
3.1.4 单元体的种类 |
3.2 模型工程背景 |
3.2.1 工程概况 |
3.2.2 水文地质情况 |
3.2.3 煤层段地质概况 |
3.2.4 隧道土工设计 |
3.3 有限元模拟过程 |
3.3.1 力学属性模型和屈服准则 |
3.3.2 Midas GTS NX软件模拟隧道施工工法 |
第四章 工况模拟及围岩稳定性研究 |
4.1 含煤隧道渗流影响分析 |
4.2 含煤隧道不同倾角煤层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2.1 模型建立 |
4.2.2 隧道围岩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
4.3 含煤隧道拱顶分布煤层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3.1 模型建立 |
4.3.2 隧道围岩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
4.4 含煤隧道拱腰分布煤层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4.1 模型建立 |
4.4.2 隧道围岩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
4.5 含煤隧道边墙分布煤层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5.1 模型建立 |
4.5.2 隧道围岩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
4.6 含煤隧道底脚仰拱分布煤层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分析 |
4.6.1 模型建立 |
4.6.2 隧道围岩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支护结构优化建议 |
5.1 渗流隧道优化建议 |
5.2 不同走向含煤隧道优化建议 |
5.3 不同部位分布含煤隧道优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
1.3 重庆地区地下车站施工技术特点及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浅埋暗挖条件下围岩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和施工方法分析 |
2.1 浅埋暗挖条件下地下工程的特点 |
2.2 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
2.2.1 地质因素的影响 |
2.2.2 施工因素的影响 |
2.3 浅埋暗挖条件下围岩稳定性研究方法 |
2.3.1 理论研究法 |
2.3.2 模拟研究法 |
2.3.3 现场试验法 |
2.4 浅埋暗挖条件下不同施工方法对围岩稳定性分析 |
2.5 小结 |
第三章 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立体开挖技术及支护参数研究 |
3.1 依托工程背景及主要工程难点 |
3.2 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上覆岩层稳定性分析 |
3.3 不同施工工法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
3.3.1 地铁车站三种施工方案分析 |
3.3.2 不同施工工法的沉降和收敛值随施工步变化规律 |
3.3.3 不同施工工法的围岩应力随施工步变化规律 |
3.3.4 地铁车站三种施工方案优选 |
3.4 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立体开挖工法研究 |
3.4.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3.4.2 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重力场下应力与变形 |
3.4.3 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支护结构应力分布特征 |
3.4.4 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开挖空间效应分析 |
3.5 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合理支护参数研究 |
3.6 小结 |
第四章 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组织及施工工艺研究 |
4.1 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隧道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 |
4.1.1 隧道各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
4.1.2 隧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4.1.3 隧道施工场地布置 |
4.1.4 隧道施工进度计划 |
4.1.5 隧道施工管理 |
4.2 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及施工工艺 |
4.2.1 地铁车站施工关键技术 |
4.2.2 地铁车站施工工艺 |
4.3 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过程信息反馈分析 |
4.3.1 超前地质预报 |
4.3.2 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案 |
4.3.3 监测内容分析 |
4.4 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施工工序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一、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在校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10)大断面海底隧道建设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论文依托工程概况与特点 |
1.2.1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概况 |
1.2.2 大连湾海底隧道工程特点 |
1.2.3 大连湾隧道风险管理重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管理国外研究现状 |
1.3.2 隧道及地下工程风险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海底隧道风险研究现状 |
1.3.4 海底隧道工程风险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2 海底隧道建设风险研究基础理论与评估程序 |
2.1 工程风险基本概念 |
2.1.1 工程风险的定义 |
2.1.2 海底隧道建设风险的定义 |
2.2 海底隧道建设风险发生的机理 |
2.2.1 风险形成机理 |
2.2.2 海底隧道建设期全过程安全风险特点 |
2.2.3 核心风险因素与控制原则 |
2.3 海底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程序与管理 |
2.3.1 风险评估 |
2.3.2 风险评估的程序 |
2.4 海底隧道核心风险评估方法 |
2.4.1 基于模糊学的核心风险可能性评估方法 |
2.4.2 核心风险后果严重性评估方法 |
2.5 海底隧道建设风险综合评估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海底隧道主要施工方案风险因素辨识和分析 |
3.1 钻爆法海底隧道安全风险因素辨识和分析 |
3.1.1 地质勘查 |
3.1.2 不良地质 |
3.1.3 超大断面开挖及支护 |
3.1.4 防排水系统 |
3.1.5 监控测量 |
3.1.6 施工组织等 |
3.1.7 其他特殊风险 |
3.2 沉管法海底隧道安全风险因素辨识和分析 |
3.2.1 干坞内的工作 |
3.2.2 隧道管节的浮运与系泊 |
3.2.3 挖槽与基础处理 |
3.2.4 沉放 |
3.2.5 回填 |
3.2.6 最终接头 |
3.3 盾构法海底隧道安全风险因素辨识和分析 |
3.3.1 地质勘查 |
3.3.2 不良地质 |
3.3.3 盾构的设计、生产与运输 |
3.3.4 竖井开挖 |
3.3.5 进出工作井 |
3.3.6 管片设计、生产与运输 |
3.3.7 盾构掘进和隧道施工 |
3.3.8 横通道 |
3.4 本章小结 |
4 大连湾海底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措施 |
4.1 大连湾工程与水文地质情况 |
4.1.1 地形地貌 |
4.1.2 地质构造 |
4.1.3 岩土工程性质 |
4.1.4 水文地质 |
4.1.5 地震效应 |
4.2 A1方案钻爆法海底隧道风险评估及控制对策 |
4.2.1 风险综合评估与控制措施 |
4.2.2 核心风险(突涌水风险)分析与评价 |
4.3 沉管法海底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 |
4.3.1 A1方案沉管隧道风险综合评估与控制措施 |
4.3.2 A2方案沉管隧道风险综合评估与控制措施 |
4.3.3 沉管隧道基槽风险分析与评价 |
4.4 A2方案盾构法海底隧道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 |
4.4.1 风险综合评估与控制措施 |
4.4.2 A2方案盾构隧道突涌水核心风险分析与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风险系数法的大连湾海底隧道施工方案比选 |
5.1 施工方法风险评价体系 |
5.2 基于风险系数的施工方法适用性评价 |
5.2.1 评价指标体系及层次分析模型 |
5.2.2 层次分析计算 |
5.2.3 A1方案工法风险系数计算与分析 |
5.2.4 A2方案工法风险系数计算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案例类比法应用於台湾隧道支撑工设计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悬索桥锚碇沉井下沉机理研究[D]. 王正振. 东南大学, 2020(01)
- [2]盾构直削始发接收支护结构变形机理与控制技术研究[D]. 李东海.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3]基于CPTU的软土空间变异性及基坑稳健性设计方法研究[D]. 林军. 东南大学, 2018(01)
- [4]引汉济渭秦岭隧洞岭北TBM施工段围岩收敛监测与支护时机研究[D]. 韦乐.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5]高海拔高寒公路隧道的抗防冻技术研究[D]. 马启腾.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6]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及信息化系统的构建与应用[D]. 黄敏. 中国地质大学, 2017(12)
- [7]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的特长公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系统研究[D]. 梁超. 昆明理工大学, 2017(01)
- [8]含煤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结构优化[D]. 舒安齐. 湖北工业大学, 2016(08)
- [9]浅埋特大断面地铁车站暗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 喻海军. 重庆交通大学, 2014(04)
- [10]大断面海底隧道建设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对策[D]. 谭光宗. 北京交通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