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创新人才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论文文献综述)
黄知弦[1](2020)在《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新加坡大学创新创业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国家发展的长期战略部署。这一战略的实施对大学的办学模式和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就我国大学发展现状而言,多数院校未跟上政策,发展理念滞后,与政府、企业间的协同创新耦合力不够,创新活动受到各种制约和阻碍,对促进国家地区间的发展作用不够明显。新加坡高等教育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以新加坡大学为研究对象,对亚洲一流创业型大学的典范——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创新发展的改革策略进行了案例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新加坡高等教育中先进的创新系统和做法,为我国大学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路。首先,本研究对创新驱动发展和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即知识与知识生产,知识转型理论和创新驱动发展理论。并对知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和高等教育三者间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在知识转型的背景之下,大学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其次,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追溯了新加坡走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历程,并选取了新加坡大学的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作为典型案例,分别分析了这两所大学为了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所采取的策略以及它们的特点:第一,在办学理念上打破传统;第二,在课堂教学上培育创新人才;第三,在科学研究所建立三螺旋;第四,在成果上鼓励商业化应用。最后,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总结概括新加坡大学的发展经验,为我国大学改革提供了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是政府要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财政支持,作为培养高校创新的土壤;二是转变大学的发展范式,扩展大学的第三职能即社会服务来助力国家发展;三是在课堂教学上,应加强“双创教育”,重视学生的多学科基础和创业知识;四是协同多方合作创新,跨学科、跨学院、跨领域、跨国界地抱团合作共促创新;最后要改变“论文为王”和“害怕失败”的心态,提供全方位的技术转化服务,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韩枫[2](2020)在《论大学对社会的引领及其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愈发密切,大学的社会地位也不断提升。大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象牙塔”和“智力城”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承担着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使命。进入21世纪后,社会问题日趋复杂,国际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为了更好地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人们将目光转向大学,试图从大学中找到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答案,进而为大学引领社会发展提供了的前提。而大学作为从事高深知识研究的机构,其学术性及相对独立性为引领社会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本文就大学对社会的影响历程进行梳理,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当代大学应该如何引领社会、当代大学对社会引领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以及探寻当代大学实现对社会引领的途径。该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研究趋势等,为本文的写作做出总述。第二部分论述大学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历史进程,并且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大学诞生后自然嵌入社会成为其组成部分、大学在不断发展中走向社会的中心以及大学应该在新时代承担起重任引领社会的发展。第三部分为大学引领社会的应然逻辑,大学依据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内在优势,从人才、科技和文化等方面实现社会引领,其中人才作为知识、文化的载体及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三者的重中之重,其他两者则与人才要素相辅,共同为大学引领社会提供支撑。第四部分为现代大学在社会引领中的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人才的培养未能达到社会的实际需要,科学研究未能有效解决社会发展的重大难题,文化建设未能在培育良好的社会精神风貌方面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第五部分主要分析当代大学应该在回应时代的期待并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实现对社会的引领。人才培养既要注重理论知识又要提升实践能力,并且要从制度上转变当前实行的科研评价体系中呈现的不良导向,将科学精神内化为学者的个体信仰和科学行为,在进行物质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形成真正的大学校风学风以引领社会的精神文明风貌。
刘跃[3](2020)在《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从高中到大学的“思想津梁”》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大学预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 Courses)是美国大学理事会在高中阶段开设的、供学有余力的高中学生自由选修、难度相当于大学初级阶段学术标准与学业水平、以学术性课程为基本知识构成、以创造性学习为实践方式、以促进学习主体思维发展为育人目标、旨在构筑从高中到大学思想津梁的一系列课程。作为衔接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成功范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宛如层峦叠嶂的课改丛林中的惊鸿之作,历经六十余载岁月的洗礼与灌溉,已然从最初的课程“小树苗”蜕变为制度成熟、配置齐全、体系完整的“参天大树”。在这未完待续的旅途中,美国大学预修课程尝遍了美国高中教育改革的酸甜苦辣,见证了美国课程改革的积极探索之路,为美国的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笔者通过深入探寻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历史脉络与课程体系,挖掘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改革经验与内在价值,希冀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体系完善提供参考,通过透视国外课程改革更好地服务于我国教育事业蓬勃不息的发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历史研究法,分为历史追溯、现状勾勒、特色及挑战和中国启示四个部分。为了保证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本文查阅、整理了大量的外文文献与中文资料,以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诞生背景和发展历程为基点,追溯其在特定背景下的历史发展脉络。随后深入探寻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实施现状,厘清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特色及面临的挑战。最后基于中国国情与美国经验,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第一部分借古思今,对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诞生背景与发展历程作一个整体性的历史回顾,在美苏冷战对峙的国际背景和美国教育质量下滑的国内背景的双重因素驱动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六十多年发展过程,主要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三个时期,并简要概述了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国际影响与学术贡献。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四个角度,描述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设置现状,挖掘美国大学预修课程蕴藏的本质特征与理念精华,展现一个富有思想性、学术性和前瞻性的原汁原味、活生生的课程。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课程目标是培养批判性读写能力和有教养的现代公民;课程内容主要有螺旋式上升的“大概念”整合学科知识;在课程实施方面,将丰富详尽的指导融入学生思维技能培养,包括课程资料的选择与使用、教学策略的详尽指导和学生思维技能的培养;课程评价中评价对象、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多元化。第三部分站在研究者的角度,尽可能客观地概括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鲜明特色及当下面临的挑战。其特色包括思想津梁横跨高中与大学的课程鸿沟、课程设置的多样性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分权治理使高校自主权得到充分保障和大学理事会构建坚强有力的后援体系。其面临的挑战包括应试教育的负效应凸显、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质疑和精英教育培养质量下降。最后一部分是本研究的现实价值所在,联系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实施状况,并结合前文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成功经验,主要从高中大学衔接、课程运行保障、考核机制改革、师资队伍培养等几个维度进行思考,试图为中国大学先修课程的完善提供思想借鉴与实践指导。
任超[4](2017)在《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应用创新型人才”作为一种新的人才观,是在长期的高教实践过程中探索、总结、提炼、概括出来的。当前,党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培养高水平应用创新项人才。因此,应用创新型人才将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力量,成为产业化升级与发展的主力军,其状况和作用发挥如何,对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意义重大。当前,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数量不足、素质能力不适应、结构分布不尽合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影响和制约了油田的科学发展和长远发展。因此,研究分析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培养对策,对于建设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油田的科学发展、一流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充分论述了加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综合采用了文献资料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行为事件访谈等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现状、理论和方法;结合面临的形势和胜利油田发展目标任务,总结梳理了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队伍现状以及培养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建立了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素质能力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依据,提出了加强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及建议。
徐飞[5](2016)在《打造新机遇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升级版》文中研究指明得创新人才者得天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着眼于"大",注重全人教育,;聚焦于"小",注重自主教育和个性化教育。
王小明[6](2016)在《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1月,《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概念,至今已十多年时间,然而,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仍存在评价管理制度不完善、评价实施过程不规范、评价保障不到位等突出的评价机制问题。研究选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为研究对象,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界定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内部诸要素的结构、功能及其内在机理的组织、运作过程与方式,具体包括组织管理、指导培训、运行操作和监督调控四个方面。通过文献研究法搜集各种综合素质评价相关研究着作、学位论文、报纸、期刊论文、政府相关文件等文献资料,系统梳理国内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的发展历程、主要具体问题、成果与启示、存在的薄弱点以及未来研究发展趋势;运用历史研究法梳理了国内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实践发展历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国内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理论研究法剖析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构建的基本思路,并尝试构建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框架以及应用模型。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国内外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已有研究与实践发展历程;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内涵、结构以及其理论与实践依据;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构建;创建旨在指导实践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应用模型。假设通过构建符合实践经验、理论依据充分、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能够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顺利且有效地实施,具体而言,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内涵、内容结构的理论分析,发展历程的梳理,评价机制以及应用模型的构建有助于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研究;有助于促使政策决策者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机制问题;有助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政策顶层设计意识。本研究界定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机制、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等核心概念;在剖析国内外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基础上,以相关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遵循全面性、发展性、个性化、生本化的构建原则,通过词源分析、政策解读以及专家咨询的方法构建了以组织管理、指导培训、运行操作和监督调控为基本结构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框架;分别以组织管理的功能、主体、机理三个维度为基础创建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组织管理机制,以指导培训的功能、要素、机理三个维度为基础创建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培训机制,以运行操作的功能、要素、范型三个维度为基础创建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运行操作机制,以监督调控的功能、内容、机理三个维度为基础创建了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监督调控机制;以机制框架为基础运用结构模型和思维模型理论构建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模型,包含组织管理模型、指导培训模型、运行操作模型以及监督调控模型,并以自主招生为模型应用案例,提出了自主招生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路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系统化研究完善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促使政策决策者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机制问题,增强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政策顶层设计意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系统化研究的空白作为本研究开展的滥觞,同时促成了研究创新点的凸显。首先,本研究以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为主要研究对象,选题具有一定创新性;其次,本研究对国内外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已有研究与实践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分析,揭示出了现实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创新性;第三,本研究尝试创建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框架;第四,本研究尝试创建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应用模型,研究结论创新程度较高。
张轶瑶[7](2015)在《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及其反思》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现代世界经济竞争已经逐渐演化成人才竞争,中国能否在21世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关键要看培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一大批博士生能否在知识经济挑战中为世界瞩目。为了大力发展博士生教育,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张,但是在注重量的背后,质的需要却被忽视了,博士生教育质量严重滑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声讨与质疑。因此,加强博士生培养管理工作,提高博士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头等大事。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简称“全国优博”)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旨在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鼓励创新,提高博士生教育的整体质量。政策出台后引起了高校、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各高校纷纷出台措施,积极开展全国优博的争创工作,但随着活动的开展,优博评选的弊病日益显现,博士生培养越来越功利化,不少专家学者对全国优博评选开始提出争议,甚至有调查显示博士生教育质量并未因此有明显改善。这一政策的初衷似乎并未能得以实现,持续了15年的评选后,2014年全国优博评选最终却戛然而止。本文从对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分析入手,在这一政策的实施过程、实施效果中,反思该优博论文评选活动背后的弊端,探索合理有效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评价方式。本研究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提出问题,阐述研究的意义,并对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界定相关概念,最后说明本论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过程。要想对全国优博论文评选进行整体性研究,首先需要找寻到这一政策的源头,明晰当年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情况。本章主要就优博论文评选政策出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深入挖掘政策出台的多方背景,对优博论文评选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解读,并对优博论文评选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以完整、清晰地呈现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情况。第二章主要是对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首先对历年来全国优博评选办法的变化进行梳理,体现了优博论文评选活动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其次归纳了其评选过程的具体步骤;最后对优博论文的评选结果进行了学科、单位、地域分布分析,归纳其分布特征。第三章在对全国优博论文整体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省、各校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政策以及优秀博士论文培育政策的深入研究,揭示出全国优博论文评选背后所带来的跟随效应、利益之争和功利主义弊端,对优博评选政策深入反思,解释其走向终结的原因。结语部分对全文做了总结,通过分析全国优博论文评选这一“选优”政策的象征性评估本质,预示着这一政策实质上必然阻碍博士生教育,进而提出了必须实现博士生论文评价方式由“选优”向“去劣”转向,才是有助于实现博士生教育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
李文杰[8](2007)在《加强高校创新教育之我见》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原动力。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靠教育、靠人才,而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为了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然而,传统教育的突出特点是重视知识的传授,其结果只能是积累和记忆前人留下的知识遗产,学生的实践能力往往较差,创新意识和能力明显薄弱。因此,从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角度看,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如何加强高校创新教育就成了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刘沫[9](2005)在《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教育作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流,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高度重视。这种新型的教育制度是以培养现代人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不断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新材料,迅速转化生产力为目标的教育。它伴随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日益显示其决定性核心的作用。因此为迎接国际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就要肩负起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要培养出具有竞争能力的各种人才本课题来源于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本课题的目标是通过国内外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分析,确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教育思想,突破旧的教育模式,构建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法,对一般理工科院校进行创新教育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本文的讨论内容包括以下部分:创新教育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特征;创新教育的内涵和特征、创新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个案研究等等。本文的重点是对世界发达国家及我国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及特征进行比较研究,揭示了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基本特征;在文中以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要求教育创新为背景,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平衡相结合、局部合理与整体优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以高等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作为支持,结合我校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构建出理工科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和创新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及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探索出实施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方法。此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和一定的推广价值。该课题作为江苏省教育厅“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研究重点资助课题《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子课题,省重点资助课题2004年已通过了由省教育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验收,并得到专家们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
叶取源[10](2002)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
二、培养创新人才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培养创新人才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新加坡大学创新创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研究 |
(二)对大学与创新驱动发展关系的研究 |
(三)对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研究 |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知识转型、创新驱动的理论基础及内在逻辑关系 |
一、相关理论与概念 |
(一)知识与知识生产 |
(二)知识转型理论 |
(三)创新驱动发展 |
二、知识转型、创新驱动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创新驱动发展下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变革 |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走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历程 |
(一)新加坡在各阶段经济发展的状况 |
(二)新加坡高等教育作为经济发展工具的变迁 |
二、新加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面临的困境 |
(一)新加坡的高层次的人才不足 |
(二)国家对大学严格的官僚控制 |
(三)当地企业缺乏创新能力 |
三、高等教育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具体措施 |
(一)建立新大学,满足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
(二)全球校舍计划,吸引国外优秀人才 |
(三)增强大学自治权,促进大学间的竞争 |
(四)开展卓越研究与科技企业校园项目,吸收全球创新资源 |
第四章 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发展案例 |
一、新加坡国立大学案例分析 |
(一)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简介 |
(二)新加坡国立大学创新创业的具体措施 |
二、南洋理工大学案例分析 |
(一)南洋理工大学的简介 |
(二)南洋理工大学创新创业的具体措施 |
三、两所大学所采取措施的特点 |
(一)在办学理念上打破传统 |
(二)在课堂教学上培育创新人才 |
(三)在科学研究上建立三螺旋机制 |
(四)在成果上鼓励商业化应用 |
第五章 新加坡经验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启示 |
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我国大学的现状 |
(一)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迅速,但实效不强 |
(二)创新成果丰硕,但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
(三)产学研合作逐渐增多,但机制尚不完善 |
二、新加坡经验对我国大学发展的启示 |
(一)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财政支持 |
(二)转变大学的发展范式 |
(三)加强“双创”教育 |
(四)协同多方合作创新 |
(五)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论大学对社会的引领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大学与社会关系的研究 |
1.2.2 关于大学引领社会的职能与使命的研究 |
1.2.3 关于大学引领社会的途径与策略的研究 |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理论基础 |
第2章 大学影响社会的历程 |
2.1 自然嵌入期 |
2.2 被动适应期 |
2.3 主动引领期 |
第3章 大学引领社会的应然逻辑 |
3.1 以人才引领社会 |
3.2 以科技推动社会 |
3.3 以文化提升社会 |
第4章 大学引领社会的现实缺位 |
4.1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偏离 |
4.1.1 专业设置忽视应用性 |
4.1.2 人才培养缺少创新性 |
4.1.3 思想养成鲜见主导性 |
4.2 科学研究与社会发展疏离 |
4.2.1 知识创新功利化 |
4.2.2 专利技术形式化 |
4.2.3 科研评价数量化 |
4.3 文化培育与社会精神孤离 |
4.3.1 大学自身缺少文化沉淀 |
4.3.2 大学与社会的文化隔离 |
4.3.3 大学难寻影响文化路径 |
第5章 大学引领社会的路径探索 |
5.1 人才培养以社会需求为基础 |
5.1.1 明确人才培养理念 |
5.1.2 优化人才供给结构 |
5.1.3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
5.2 科学研究以社会发展为导向 |
5.2.1 弘扬科学精神,担当社会责任 |
5.2.2 回应社会需求,促进成果转化 |
5.2.3 完善科研评价,激发创新活力 |
5.3 文化培育以社会和谐为宗旨 |
5.3.1 重拾大学理念,营造良好学风 |
5.3.2 培育大学文化,融入在地社区 |
5.3.3 坚守科学精神,引领社会风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从高中到大学的“思想津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一、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历史追溯 |
(一)内忧外患的诞生背景 |
1.美苏冷战对峙的僵化局面 |
2.教育质量提升的内在需要 |
(二)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
1.萌芽期:在荆棘中摸索前行 |
2.发展期:在跌宕中茁壮成长 |
3.成熟期:在崎岖中繁花盛开 |
(三)国际影响与学术贡献 |
1.国际影响:课程改革的标杆 |
2.学术贡献:敲开“思想之门” |
二、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现状勾勒 |
(一)课程目标:培养具有批判性能力的公民 |
1.注重学术型知识的掌握 |
2.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培育 |
3.提倡“人人都是XX家” |
(二)课程内容:以“大概念”整合学科知识 |
1.以“大概念”贯穿各单元 |
2.文本价值取向尊重多样性 |
3.知识架构指向跨学科整合 |
(三)课程实施:丰富的指导融入于课堂教学 |
1.教师可自主选择课程资料 |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 |
3.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 |
(四)课程评价:对象、标准与方法多维发展 |
1.课程评价的对象丰富多元化 |
2.课程考试成绩占领主流地位 |
3.质性方法与量化方法相结合 |
三、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特色及面临的挑战 |
(一)美国大学预修课程的鲜明特色 |
1.思想津梁横跨高中与大学的课程鸿沟 |
2.课程设置的多样性扩大学生的选择权 |
3.分权治理使高校自主权得到充分保障 |
4.大学理事会构建坚强有力的后援体系 |
(二)美国大学预修课程面临的挑战 |
1.应试教育的负效应日渐凸显 |
2.社会对高等教育公平的质疑 |
3.精英教育培养质量有所下降 |
四、美国大学预修课程对中国的启示 |
(一)重塑观念:使教育公平落地生根 |
(二)课程衔接:完善中国先修课程体系 |
1.明确课程目标,以挖掘学术潜能为主 |
2.选择课程内容,多元与学术齐驱并进 |
3.保证课程实施,高中与大学联合发力 |
4.统一课程评价,兼顾开发形成性评价 |
(三)高校自主:探索招生录取新模式 |
(四)考核机制:统一标准与学分转换 |
(五)教师支撑:构建一流的师资队伍 |
(六)运行保障:成立权威的领导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相关概述和理论基础 |
2.1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特点 |
2.1.1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
2.1.2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特征 |
2.2 企业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作用及主要培养途径 |
2.2.1 企业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
2.2.2 企业应用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培养途径 |
2.3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基本理论 |
2.3.1 人力资本理论 |
2.3.2 终身学习理论 |
2.3.3 人才开发理论 |
2.3.4 成就需求理论 |
第3章 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现状分析 |
3.1 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界定及结构分析 |
3.1.1 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界定 |
3.1.2 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结构分析 |
3.2 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成效 |
3.2.1 树立重视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选用导向 |
3.2.2 初步建立了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通道 |
3.2.3 探索形成了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多元激励机制 |
3.2.4 注重提升了应用创新型人才素质能力 |
3.2.5 积极改进了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工作生活条件 |
3.3 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应用创新型人才队伍总量、结构和素质不能适应油田发展需要 |
3.3.2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考评、激励、发展等配套机制仍需健全 |
第4章 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素质能力模型的构建与特点 |
4.1 素质能力模型的内涵与构建方法 |
4.1.1 素质能力模型的内涵 |
4.1.2 素质能力模型的冰山理论 |
4.1.3 模型的构建方法 |
4.2 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素质能力“飞机模型”的构建 |
4.2.1 座谈访谈分析 |
4.2.2 调查问卷分析 |
4.2.3 确定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素质能力要素结构 |
4.2.4 构建各类人才队伍的“飞机型”素质能力模型 |
4.3 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素质能力模型的特点 |
第5章 基于素质能力模型的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对策 |
5.1 增强对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重要性的认识 |
5.2 制定应用创新型人才成长专项规划和制度 |
5.2.1 拓展柔性引才方式和渠道 |
5.2.2 拓展应用创新型人才发展通道 |
5.2.3 加大应用创新型人才选拔任用力度 |
5.2.4 完善应用创新型人才退出机制 |
5.3 实施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升工程 |
5.3.1 分类制定能力素质提升计划 |
5.3.2 强化实践锻炼 |
5.3.3 加强专项培养 |
5.3.4 创新培训模式 |
5.4 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考评机制 |
5.4.1 制定考评标准 |
5.4.2 实施价值积分管理 |
5.4.3 充分运用绩效结果 |
5.5 完善改进体现人才智力价值的激励政策 |
5.5.1 建立与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相匹配的薪酬福利制度 |
5.5.2 探索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 |
5.5.3 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创造、体现智力回报的激励政策 |
5.5.4 探索设立人才基金政策 |
5.6 营造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企业文化氛围 |
5.6.1 发挥油田优良传统文化带动引领作用 |
5.6.2 创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企业文化 |
5.6.3 培育支持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舆论氛围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打造新机遇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升级版(论文提纲范文)
新时代下的新使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新格局下的新征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挑战性与艰巨性 |
新机遇下的新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
1.着眼于“大”: 全人教育 |
2.聚焦于“小”:自主教育与个性化教育 |
(6)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缘起 |
(一)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是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 |
(二)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是我国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目标 |
(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强大动力 |
(四)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是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有力保障 |
二、问题域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假设 |
(三)核心概念 |
三、文献综述 |
(一)研究的发展历程 |
(二)研究的主要具体问题 |
(三)研究成果和启示 |
(四)研究存在的薄弱点 |
(五)研究的发展趋势 |
四、研究意义 |
(一)能够丰富和拓展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理论研究 |
(二)能够引导和保障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顺利实施 |
(三)能够激发和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深层发展 |
(四)能够促进和保证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和潜能发挥 |
五、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六、创新与难点 |
(一)创新 |
(二)难点 |
第二章 发展分析 |
一、国外 |
(一)发展历程 |
(二)现状分析 |
二、国内 |
(一)发展历程 |
(二)现状分析 |
三、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必要性 |
(二)可行性 |
第三章 构建思路 |
一、构建依据 |
(一)理论依据 |
(二)实践依据 |
二、构建原则 |
(一)全面性 |
(二)发展性 |
(三)个性化 |
(四)生本化 |
三、构建方法 |
(一)词源分析 |
(二)政策解读 |
(三)专家咨询 |
第四章 机制框架 |
一、组织管理 |
(一)功能 |
(二)主体 |
(三)机理 |
二、指导培训 |
(一)功能 |
(二)要素 |
(三)机理 |
三、运行操作 |
(一)功能 |
(二)要素 |
(三)范型 |
四、监督调控 |
(一)功能 |
(二)内容 |
(三)机理 |
第五章 模型及应用 |
一、模型建构 |
(一)组织管理模型 |
(二)指导培训模型 |
(三)运行操作模型 |
(四)监督调控模型 |
二、模型运作 |
(一)成立专门机构,明确功能定位与职责 |
(二)组建专业团队,提供专业指导与监控 |
(三)引入第三方评价,确保评价客观、公正 |
(四)建立评价制度,保障评价改革顺利实施 |
三、应用案例 |
(一)自主招生改革政策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审视 |
(二)自主招生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问题解析 |
(三)自主招生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完善路径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C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D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E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F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G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附录H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现状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后记 |
附件 |
(7)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及其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相关概念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政策的出台 |
第一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出台的背景 |
第二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相关政策 |
第二章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政策的实施 |
第一节 全国优博论文的评选办法 |
第二节 全国优博论文的评选过程 |
第三节 全国优博论文的评选结果 |
第三章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的反思 |
第一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跟随效应 |
第二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利益之争 |
第三节 全国优博论文评选的功利主义 |
结束语 从选优到去劣:我国博士学位论文评价的转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加强高校创新教育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促进高校创新教育的首要问题。 |
二、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加强创新教育的重要因素。 |
三、建立促进创新教育的动力机制。 |
四、确立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
五、营造适合创新人才自身成长规律的环境。 |
六、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 |
七、发展网络基础设施, 促进信息交流。 |
八、加强与企业界的联系。 |
(9)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来源与背景 |
1.2.1 课题来源 |
1.2.2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发展特征及趋势 |
2.1 发达国家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发展特征 |
2.1.1 美国 |
2.1.2 日本 |
2.1.3 俄罗斯 |
2.1.4 德国 |
2.1.5 发达国家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发展的共同特征 |
2.2 我国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发展特征 |
2.3 世界各国创新教育的发展趋势 |
第三章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
3.1 创新教育的内涵 |
3.1.1 创新教育的内涵 |
3.1.2 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
3.2 知识经济与创新教育 |
3.2.1 人才培养目标的坐标变换 |
3.2.2 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内核 |
3.2.3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知识创新人才 |
3.3 培养创新人才: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创新的目标 |
3.3.1 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 |
3.4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3.4.1 外部系统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
3.4.2 高校内部系统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 |
第四章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 |
4.1 实践教育在理工科大学生创新中的作用 |
4.1.1 实践教育的内涵 |
4.1.2 中国传统教育模式轻视实践教育产生的弊端及其形成原因 |
4.1.3 实践教育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
4.2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4.2.1 理工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
4.2.2 高等理工科教育的的价值取向 |
4.2.3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4.3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
4.3.1 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 |
4.3.2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
第五章 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个案研究 |
5.1 个案研究的背景 |
5.1.1 问题的提出 |
5.1.2 国内材料学科专业研究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
5.2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强化班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
二、构建上海交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
1.基础教育大平台 |
2.专业教学平台 |
3.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
4.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 |
三、上海交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初步实践 |
1.确立“宽厚型、复合型、开放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
2.修订培养计划, 建立基础和技术基础教学平台 |
3.实施创新人才培养重点项目建设 |
4.努力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条件 |
四、培养创新人才 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新加坡大学创新创业案例研究[D]. 黄知弦.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论大学对社会的引领及其实现[D]. 韩枫. 吉林大学, 2020(08)
- [3]美国大学预修课程:从高中到大学的“思想津梁”[D]. 刘跃.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胜利油田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 任超.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5]打造新机遇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升级版[J]. 徐飞. 中国高等教育, 2016(09)
- [6]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研究[D]. 王小明.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7]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及其反思[D]. 张轶瑶.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8]加强高校创新教育之我见[J]. 李文杰. 科学大众, 2007(01)
- [9]理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 刘沫. 南京工业大学, 2005(05)
- [10]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叶取源. 中国高教研究, 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