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胶东东部金牛山断裂带多阶段变形及其对金矿化的制约(论文文献综述)
赛盛勋[1](2020)在《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胶东牟乳金矿带位于苏鲁地体内,其金成矿时限、矿体定位过程、成矿后的变化和保存仍存争议。论文以矿床蚀变-矿化特征、矿体内部结构观察和矿区构造变形测量为基础,运用高精度绢云母40Ar/39Ar、锆石(U-Th)/He和磷灰石裂变径迹等多元定年方法,结合黄铁矿LA-ICP-MS微量元素分析,探求牟乳金矿带矿体详细定位过程、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后构造-热历史演化模式。乳山金矿床形成于122-117 Ma,矿体边部的石英脉可能略晚于矿体中部形成,指示乳山金矿床的形成是持续时间达5个百万年、包含多次流体活动的单一成矿事件。NW-SE向弱剪切挤压背景下成矿流体发生周期性“超静岩压力-静水压力”压力波动,诱发控矿断裂多次左行逆冲滑动,矿体是在周期性“断裂破裂滑动-石英脉沉淀-先成石英脉被水力致裂-断裂被完全充填”增量沉淀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复杂内部结构的富金石英复脉。单次流体事件中不同阶段黄铁矿微量元素成分基本一致,Co、Ni、As等元素因成矿流体间歇性压力波动而与其他元素有不同的分布行为。周期性压力波动和由此引发的间歇性流体不混溶使乳白色粗粒石英和黄铁矿、烟灰色中细粒他形石英和黄铁矿依次大规模沉淀,含金矿物和多金属硫化物随后在愈加富Au、Ag、Te、Pb、Zn和Cu等的流体中近于同时沉淀。间歇性流体不混溶导致H2S等还原性气体大规模逸出,金硫络合物失稳分解,金被吸附至先成黄铁矿内水力致裂形成的裂隙面发生沉淀。成矿后胶东区域先后经历了NWW-SEE向伸展(110-100 Ma)、NW-SE向挤压(100-85 Ma)、NNW-SSE 向伸展(80-65 Ma)、NE-SW 向挤压(65-50 Ma)和NW-SE向挤压(50 Ma-至今)等多次应力场转换。与此对应,牟乳成矿带先后经历了快速冷却、轻微升温后热静置、中速冷却和热静置等热历史,最后单调冷却并缓慢降至现今温度。牟乳成矿带整体成矿深度可能稍小于7.1-14.2 km,成矿后至今总计被剥蚀了约5.5-7.2 km,矿带只有最浅部被剥离,深部仍有较大资源潜力。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的多幕式转变可能是早白垩世以来区域构造、岩浆和成矿事件的主导地球动力学因素。
陈炳翰[2](2017)在《牟乳金矿带成矿作用地球化学》文中指出牟平乳山金矿带是胶东东部重要的金矿带,主要为石英硫化物脉型金矿床,与胶东西北部金矿床存在异同。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金矿床成矿时代、金沉淀机制、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进行野外工作、镜下工作,选取与金成矿有关的矿物进行了短时热阴极发光实验、LA-ICP-MS、绢云母氩氩定年、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等实验工作,讨论了牟乳金矿带成矿作用。前人在牟乳金矿带的成矿年代结果范围很大,形成于多次成矿或一次成矿无法确定。对英格庄、西泊、三甲金矿床矿石内绢云母氩氩进行定年,结果分别为120.02±0.38Ma,121.65±0.48Ma,116.51±0.47Ma,表明牟乳金矿带成矿时间分布在120±5Ma范围内。前人在牟乳金矿带金沉淀机制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流体包裹体的寄主矿物与金形成时限不确定。矿相学研究确定了3种主要黄铁矿的形成顺序,再以此限定了几种主要石英的形成顺序。自然金主要产在Pyb的裂隙内和石英的裂隙内。多数流体包裹体的寄主矿物石英形成于成矿前,表明以流体包裹体为研究对象的不混溶机制在本区并不适用,因此利用载金矿物的微量元素变化讨论可见金和不可见金的沉淀机制。各类型石英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绢云母形成过程中需要消耗H+,表明可见金沉淀过程中成矿流体pH发生变化。LA-ICP-MS研究表明黄铁矿内不可见金主要以固溶体形式存在,不可见金沉淀与黄铁矿表面的吸附作用有关,不可见金含量最高为2ppm,无法再活化为可见金。前人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存在样品和测试方法的局限,所以采用了针对性的样品和原位测试。结合绢云母氢同位素和水岩反应计算,排除了成矿流体的岩浆水来源和胶东群变质水来源,牟乳金矿带成矿流体可能来源自太平洋板块俯冲变质脱水形成的流体。原位S同位素测试表明胶东群、荆山群和花岗岩围岩提供了成矿物质,但对各类型硫化物作用不同。通过本次研究,对胶东地区牟乳金矿带的矿物生成顺序有了新的认识,即共存在一起的石英和黄铁矿不一定同时形成,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金沉淀机制。对牟乳金矿带成矿时代研究进行了补充。成矿流体和成矿物质来源的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本研究对胶东地区区域成矿有借鉴意义。
魏绪峰,郭洪军,王珊珊,孙亮亮[3](2015)在《烟台市牟平区磨山金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远景分析》文中认为磨山金矿床位于着名的牟平-乳山金成矿带西侧。矿体直接产出于玲珑花岗岩体内,受控于NNE向压扭性断裂构造。赋矿岩性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磨山金矿床探求金金属量15t,为新发现的中型矿床,其深部及外围尚有很大的找矿前景,及时总结其成矿规律,可为进一步勘查提供可靠的参考地质依据。
郑建常,李冬梅,曲利,胡旭辉,王鹏[4](2014)在《2013年乳山震群精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10月1日12时07分在山东省乳山市(36.83°N,121.70°E)发生ML3.8级地震,随后形成序列活动,并于2014年1月7日、4月4日分别发生M4.3和M4.1级地震。截至目前(2014年6月),乳山震群仍在持续,山东台网共记录到余震超过5000次,其中可定位事件1500多次,ML≥3.0级14次,序列持续时间、活动频度为1970年以来山东地区所罕见(图1)。乳山震群震中区历史上曾发生公元1046
宋明春,李三忠,伊丕厚,崔书学,徐军祥,吕古贤,宋英昕,姜洪利,周明岭,张丕建,黄太岭,刘长春,刘殿浩[5](2014)在《中国胶东焦家式金矿类型及其成矿理论》文中研究表明胶东焦家式金矿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类型,是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型金矿,可分为破碎带蚀变岩型、含金石英脉型、破碎带石英网脉带型、硫化物石英脉型、层间滑动构造带型、蚀变砾岩型和盆缘断裂角砾岩型等亚类。金矿成矿时期为早白垩世,成矿物质来源于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常具有绢英岩化、黄铁矿化、硅化、钾化等矿化蚀变,金矿体产出具有尖灭再现、分支复合、侧伏、斜列、叠瓦规律。岩浆热隆、流体活动、伸展拆离是导致胶东大规模金矿形成的三大关键要素;早白垩世壳幔同熔岩浆活动分凝和激活的围岩流体是金矿迁移、富集的载体;岩浆上隆产生的伸展拆离构造为金矿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据此,提出了焦家式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焦家式金矿形成于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岩石圈大规模减薄阶段,受伸展构造系统控制。控矿构造沿倾向呈现陡缓相间的倾角变化规律,金矿主要沿断裂倾角变化的平缓部位和陡、缓转折部位富集,构成"阶梯式"分布型式。
宋明春,伊丕厚,崔书学,徐军祥,周明岭,姜洪利,黄太岭,焦秀美,万国普,曹春国[6](2013)在《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及其找矿意义》文中指出胶东地区近年来深部找矿取得重大进展,新探明金资源储量1 500多吨,发现了千吨级金矿田。研究指出:胶东不同类型金矿形成于同一地质时代,具有一致的物质来源,主要有2类赋矿围岩,受3种成矿构造带控制,有4种主要蚀变类型。"岩浆热隆、流体活动、伸展拆离"是导致胶东大规模金矿形成的三大关键要素,早白垩世地幔隆起引起壳幔同熔型伟德山花岗岩强烈活动,诱发大范围流体活化和广泛的伸展拆离构造,为金矿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据此,创建了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提出焦家式金矿不同于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其他类型金矿。认为金矿在倾斜方向上主要沿控矿断裂倾角变化的平缓部位和陡、缓转折部位富集,构成"阶梯式"分布型式,在胶东地区已探明和开采的浅部金矿(第一台阶)之下还会有第二、第三个成矿台阶,胶东主要成矿区深部资源潜力巨大。
海东婧[7](2013)在《山东乳山宋家庄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宋家庄金矿是近几年在胶东牟乳金成矿带南部发现的新的矿床,产出于荆山群与昆嵛山杂岩体接触带内,为石英脉-蚀变岩过渡型金矿床。矿体受NNE向主断裂构造控制,属青虎山-唐家沟断裂的南延部分,平均金品位2.82×10-6g/t。根据野外观察和室内的各项测试分析,论文对其Ⅰ号矿体的黄铁矿、金银系列矿物及碲化物矿物的成因矿物学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以及可能的成矿模式。石英黄铁矿和多金属硫化物矿石是本矿区的主要矿石类型。矿石矿物组成主要包括黄铁矿、黄铜矿等金属硫化物矿物和石英、碳酸盐等矿物。矿石结构构造多为粒状结构和碎裂结构;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脉状构造。金银系列矿物为银金矿、金银矿和自然金,以包体金为主要赋存形式。碲化物矿物发现有斜方碲金矿、碲银矿和辉碲铋矿。成矿阶段可划分为黄铁矿绢英岩阶段-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多硫化物阶段-石英碳酸盐阶段。宋家庄金矿的黄铁矿晶形以五角十二面体及其与立方体的聚形为主,矿体由浅至深,由成矿早阶段至主成矿金属阶段,聚形晶更为发育。电子探针测得黄铁矿主量元素成分总体贫硫,应为热液成因。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揭示成矿热液以岩浆热液为主。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主成矿阶段的配分模式基本一致。黄铁矿热电系数范围为-331349 uV/℃,热电导型多为P型与N型混合型,P型出现率平均为59.8%。金矿物金成色介于345.47932.97,平均745.25。碲化物矿物出现有斜方碲金矿、碲银矿和辉碲铋矿。推测碲化物及金银矿物的形成顺序为:黄铁矿-辉碲铋矿-碲银矿-斜方碲金矿-银金矿-自然金。由碲化物的矿物组合和矿物特征推测其形成时的硫逸度应小于10-16.8,碲逸度下限为10-19.5,上限接近于10-11.2。综合本矿床黄铁矿成分特征及金银-碲化物矿物特征分析结果,认为宋家庄金矿的成矿温度为中低温,形成深度为中-浅成。成矿流体是以下地壳为主的壳幔混合流体,随矿化增强流体活动逐渐增强。成矿流体整体呈还原环境,成矿温度随矿化增强而逐渐降低。
于洪军[8](2011)在《胶东蚕庄金矿上庄矿区成因矿物学研究与深部远景评价》文中认为蚕庄金矿上庄矿区位于胶东招掖成矿带北部,矿体受望儿山主断裂控制产出于玲珑型二长花岗岩与郭家岭型花岗岩闪长岩的接触带附近,矿床类型为蚀变岩型金矿床。本区矿石黄铁矿多为半自形-他形晶,碎裂强烈,主要富集Bi、As、Te、Cu、Ni等元素,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表明Ⅲ、Ⅷ、Ⅺ矿体深部具不同的矿化前景,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式并与矿石及围岩基本一致,热电系数变化范围为-299.2336.2μν/℃,热电导型以P-N混合型为主,黄铁矿形成温度范围为133333℃;电阻率变化较大,范围为0.05276.38?·cm,平均18.48?·cm;本区石英多呈灰白色-烟灰色,团块状或细脉状产出,主成矿阶段的石英微量元素总量较大,且富集Te、Se、As、W、Mo等元素,稀土配分曲线呈与胶东群地层相似的右倾式,热释光曲线以单峰型为主,峰位温度范围集中于200250℃,发光强度因样品的峰型或空间位置不同而差异较大。深入研究发现:黄铁矿热电性P%、a P、a N、电阻率ρ及石英热释光的峰位温度、发光强度等矿物标型特征参数在垂向上具明显的波动式变化。利用上述参数进行的矿物学填图结果表明:与矿体其他位置相比,矿体中部(-380m-500m)的矿物标型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对应关系呈明显不同,表明-500m附近可能为多期成矿叠加的部位。矿石S、Pb同位素组成指示本区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深部或地幔,具壳幔混合的特征。围岩蚀变过程中的元素迁移特征表明:花岗岩类围岩提供了少量成矿物质;矿石与围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对比显示二者具同源性;黄铁矿Co-Ni含量比及He-Ar同位素、石英H-O、方解石C-O同位素组成均揭示本区成矿流体以来自深部的壳幔混合型岩浆热液为主,并可能有少量大气水的混入。综上,根据本区成岩与成矿的年代学研究结果,并结合区域动力学背景,初步建立了矿床成因模式,认为本区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蚀变型金矿床。依据黄铁矿、石英的标型特征,结合矿体产状、金品位、厚度、米克值等矿化特征,总结了本区的主要找矿标志并对深部金矿化的远景区进行了预测。上述研究结果对本区深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徐浩[9](2007)在《云南北衙金矿床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成矿流体的析出、运移和聚集与构造应力场有关,构造作用不仅为流体的运动提供了通道和空间,更重要的是为它们提供了动力和部分能量。成矿期构造应力场的研究对了解控矿构造形成的力学机制,剖析矿液运移方式,探讨矿化富集规律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野外观测和室内测试分析及综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构造-流体-成矿系统思想,通过建立矿床弹塑性模型,反演云南北衙金矿床控矿构造应力场时空结构,研究其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特征,获得如下主要认识:(1)根据显微构造观测及石英位错密度统计结果,指出研究区成矿前以韧性变形为特征,最大主压应力为EW向,差应力值约为180MPa;成矿作用主期,研究区处于脆性变形阶段,最大主压应力为SN向,差应力值约为80MPa;(2)弹塑性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近南北向控岩控矿主断裂带及其附近围岩为最大主应力与平均应力值的异常区,断裂走向及倾角的转折处是成矿有利部位,深部平均应力值高于浅部,有利于深部流体向浅部运移;(3近南北向断裂是北衙金矿床的主导控岩控矿构造,矿区的岩浆-矿化活动被严格限制在该组断裂破碎带内。热-应力边界条件下,南北向主压应力作用导致主断裂带附近形成高应力区,有利于流体从断裂带向外围流动;(4)提出在区域变形的韧-脆性及主应力方向的EW-NS转换阶段,流体趋于向地壳浅部主断裂带附近的围岩中富集,由于氧化-还原环境的变化而导致金属沉淀,建立了该区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式。
李光明,申萍,沈远超,李厚民[10](2002)在《胶东东部金牛山断裂带多阶段变形及其对金矿化的制约》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胶东牟乳地区金牛山断裂带的几何学、构造组合样式及其成生与演化特征的研究表明,金牛山断裂带在平面上表现为膨大收缩、波状弯曲的特点,在剖面上表现为陡缓相间的变化、或为"S"形;主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在平面上表现为右阶式雁行排列,在剖面上构成了"N"字型构造;金牛山断裂带为多阶段构造变形活动的产物,其变形事件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的主要是第二阶段变形。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金牛山断裂带对金矿化的控制,即在断裂带的膨大部位和断裂带的陡倾、或反倾部位控制了主矿体及富矿体的产出。
二、胶东东部金牛山断裂带多阶段变形及其对金矿化的制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胶东东部金牛山断裂带多阶段变形及其对金矿化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1)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成矿动力学背景 |
1.1.2 构造控矿作用 |
1.1.3 成矿作用时限 |
1.1.4 成矿流体演化 |
1.1.5 成矿后变化和保存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构造控矿作用与构造-热液脉系统特征 |
1.2.2 岩相学和矿相学特征 |
1.2.3 金矿化时限及持续时间 |
1.2.4 成矿流体演化过程 |
1.2.5 成矿后构造-热历史演化及其动力学背景 |
1.3 论文结构和实物工作量 |
1.3.1 论文结构 |
1.3.2 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 |
2.1 胶东金成矿地质背景 |
2.1.1 变质基底 |
2.1.2 岩浆活动 |
2.1.3 构造格架 |
2.2 牟乳成矿带地质背景 |
2.2.1 断裂构造 |
2.2.2 地层和岩浆岩 |
3 典型金矿床地质 |
3.1 矿床地质 |
3.1.1 乳山金矿床 |
3.1.2 邓格庄金矿床 |
3.1.3 胡八庄金矿床 |
3.1.4 三甲金矿床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化类型 |
3.2.2 矿石矿物组成和金赋存状态 |
3.3 围岩蚀变特征 |
3.3.1 围岩蚀变类型 |
3.3.2 围岩蚀变时空结构 |
4 成矿作用时限和矿体形成机制 |
4.1 控矿构造特征 |
4.1.1 几何学特征 |
4.1.2 运动学特征 |
4.2 石英脉结构特征和热液矿物共生序列 |
4.2.1 高角度剪切脉 |
4.2.2 低角度张性脉 |
4.2.3 矿物共生序列 |
4.3 金成矿作用年代学 |
4.3.1 样品采集与样品特征 |
4.3.2 测试方法 |
4.3.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讨论 |
4.4.1 乳山金矿床成矿作用时限 |
4.4.2 断裂动力学,流体压力波动和断层阀行为 |
4.4.3 高角度剪切脉形成过程 |
4.4.4 成矿流体运移与围岩蚀变 |
4.4.5 成矿动力学意义 |
4.5 小结 |
5 成矿流体演化和金沉淀机制 |
5.1 黄铁矿矿相学 |
5.2 样品采集与测试方法 |
5.3 黄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
5.3.1 黄铁矿微量元素含量 |
5.3.2 黄铁矿微量元素相关性 |
5.3.3 黄铁矿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5.4 讨论 |
5.4.1 成矿流体压力波动下的微量元素分布行为 |
5.4.2 成矿流体演化特征和矿物沉淀序列 |
5.4.3 金沉淀机制 |
5.5 小结 |
6 成矿后构造-热历史演化 |
6.1 成矿后构造-岩浆活动 |
6.1.1 成矿后岩浆活动 |
6.1.2 成矿后构造活动 |
6.2 样品采集和测试分析 |
6.2.1 锆石(U-Th)/He测试 |
6.2.2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 |
6.3 分析结果 |
6.3.1 矿带构造分析 |
6.3.2 锆石(U-Th)/He测试 |
6.3.3 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 |
6.4 讨论 |
6.4.1 成矿后热历史 |
6.4.2 矿带剥蚀幅度和勘查意义 |
6.4.3 区域应力转换和地球动力学体制 |
6.5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认识 |
7.1.1 成矿作用时限和矿体定位过程 |
7.1.2 成矿流体演化和金沉淀机制 |
7.1.3 成矿后构造-热历史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牟乳金矿带成矿作用地球化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胶东型金矿提出及发展 |
1.1.2 牟乳金矿带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 |
1.2.1 区域地质与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 |
1.2.2 金成矿时代 |
1.2.3 成矿物质来源与成矿流体来源 |
1.2.4 金沉淀机制 |
1.2.5 金矿床成因模式 |
1.3 技术路线 |
1.3.1 资料收集与野外考察 |
1.3.2 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 |
1.3.3 石英阴极发光分析 |
1.3.4 扫描电镜矿物定量评价 |
1.3.5 载金矿物电子探针分析 |
1.3.6 黄铁矿微区原位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微量元素分析 |
1.3.7 绢云母氢同位素分析 |
1.3.8 绢云母氩氩定年 |
1.3.9 黄铁矿微区原位硫同位素分析 |
1.4 论文结构和完成工作量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实物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胶东金矿省地质背景 |
2.1.1 区域构造格架 |
2.1.2 区域岩石建造 |
2.2 牟乳金矿带地质背景 |
2.2.1 控矿构造 |
2.2.2 岩石建造 |
3. 典型金矿床地质 |
3.1 矿床及矿体地质 |
3.1.1 金青顶金矿床 |
3.1.2 英格庄金矿床 |
3.1.3 三甲金矿床 |
3.1.4 西泊金矿床 |
3.1.5 胡八庄金矿床 |
3.1.6 唐家沟金矿床 |
3.1.7 邓格庄金矿床 |
3.2 围岩蚀变 |
3.2.1 围岩蚀变类型 |
3.2.2 围岩蚀变时空结构 |
3.2.3 围岩蚀变地球化学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类型 |
3.3.2 矿化类型 |
3.3.3 矿石结构与构造 |
3.4 载金矿物结构与组成 |
3.4.1 黄铁矿类型及特征 |
3.4.2 石英类型及特征 |
3.5 矿物生成顺序 |
4. 成矿时代 |
4.1 样品选取 |
4.2 测试结果 |
5. 载金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5.1 石英 |
5.1.1 样品岩相学与矿相学 |
5.1.2 石英微量元素特征 |
5.2 黄铁矿 |
5.2.1 样品岩相学与矿相学 |
5.2.2 黄铁矿主量元素特征 |
5.2.3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6. 同位素地球化学 |
6.1 原位硫同位素 |
6.1.1 样品岩相学与矿相学 |
6.1.2 硫化物硫同位素组成 |
6.2 氢同位素 |
7. 金矿带成因模式 |
7.1 成矿时间 |
7.2 成矿物质来源 |
7.2.1 矿石硫来源 |
7.2.2 矿石铅来源 |
7.2.3 矿石碲来源 |
7.3 成矿流体来源 |
7.4 可见金沉淀机制 |
7.5 不可见金沉淀机制 |
7.6 牟乳金矿带成因模式 |
8. 结论 |
8.1 主要认识 |
8.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烟台市牟平区磨山金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远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区地质 |
2.1 地层 |
2.1.1 古元古代荆山群 |
2.1.2 新生代第四纪临沂组 |
2.2 构造 |
2.2.1 F1断裂 |
2.2.2 F2断裂 |
2.2.3 F3断裂 |
2.2.4 F4断裂 |
2.2.5 F5断裂 |
2.3 岩浆岩 |
2.3.1 中生代燕山早期玲珑序列九曲单元 |
2.3.2 脉岩 |
2.4 含矿蚀变带地质特征 |
2.4.1①号含矿蚀变带 |
2.4.2②号含矿蚀变带 |
2.4.3③号含矿蚀变带 |
2.4.4④号含矿蚀变带 |
2.4.5⑤号含矿蚀变带 |
3 矿体地质 |
3.1 矿体特征 |
3.1.1④-1号矿体 |
3.1.2④-2号矿体 |
3.1.3④-3号矿体 |
3.1.4③-1号矿体 |
3.1.5③-2号矿体 |
3.2 矿石质量 |
3.2.1 矿石矿物成分 |
3.2.2 矿石化学成分 |
3.2.3 金矿物特征 |
3.2.4 矿石结构构造 |
3.2.5 矿石类型 |
3.3 金的成矿作用 |
4 成矿规律 |
4.1 金矿物质来源 |
4.2 控矿构造 |
4.3 含矿蚀变带特征 |
4.4 矿体赋存规律 |
4.5 矿石特征 |
5 找矿远景 |
6 结语 |
(5)中国胶东焦家式金矿类型及其成矿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主要矿床类型及特征 |
2.1 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 |
2.2 石英脉型金矿 |
2.3 破碎带石英网脉带型金矿 |
2.4 硫化物石英脉型金矿 |
2.5 层间滑脱拆离带型金矿 |
2.6 蚀变砾岩型金矿 |
2.7 盆缘断裂角砾岩型金矿 |
3 主要成矿规律 |
3.1 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化蚀变规律 |
3.2 构造控矿规律 |
3.3 矿体产出规律 |
3.4 成矿时代规律 |
4 焦家式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 |
4.1 焦家式金矿由多种矿床类型组成 |
4.2 胶东金矿受伸展构造背景控制 |
4.3 金矿的形成与白垩纪壳幔混合源花岗岩有关 |
4.4 焦家式金矿“热隆-伸展”成矿机制 |
4.5 焦家式金矿阶梯式成矿模式 |
5 结论 |
(6)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及其找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区域地质背景 |
2深部找矿新进展 |
2.1 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
2.2 焦家金矿田资源储量超过1 000t |
2.3 海域找矿有新发现 |
3成矿规律新认识 |
3.1 金成矿具有“一源、二岩、三带、四化”规律 |
3.2 不同类型金矿形成于同一时代 |
3.3 伸展构造为金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 |
3.4 伟德山花岗岩在金成矿中起到了“热机”作用 |
4“热隆-伸展”成矿新理论 |
4.1 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 |
4.2 金矿阶梯式成矿模式 |
4.3 焦家式金矿新类型 |
5新理论对深部找矿的指示意义 |
5.1 为深部找矿奠定了理论基础 |
5.2 基于“热隆-伸展”成矿理论的深部金矿成矿预测 |
5.3 金矿由浅部至深部的变化指示胶东深部资源潜力巨大 |
6结论 |
(7)山东乳山宋家庄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
1.3 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已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 |
2.4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岩浆岩 |
3.1.3 矿区构造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类型 |
3.3.2 矿石结构构造 |
3.3.3 矿石矿物组成 |
3.4 成矿阶段划分及矿物共生组合 |
第四章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 |
4.1 黄铁矿的产状 |
4.2 黄铁矿形态标型特征 |
4.2.1 黄铁矿形态与成矿阶段的关系 |
4.2.2 黄铁矿形态与成矿深度的关系 |
4.2.3 黄铁矿形态所反映的环境条件 |
4.3 黄铁矿成分标型 |
4.3.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4.3.2 主量元素 |
4.3.3 微量元素 |
4.3.4 稀土元素 |
4.4 黄铁矿热电性标型 |
4.4.1 样品采集与测试原理 |
4.4.2 测试结果 |
4.4.3 讨论 |
第五章 金矿物特征及赋存状态 |
5.1 金矿物的赋存状态 |
5.2 化学成分 |
5.3 金矿物成色 |
第六章 碲化物矿物成因矿物学 |
6.1 碲化物的赋存状态 |
6.2 碲化物的化学成分 |
6.2.1 斜方碲金矿 |
6.2.2 碲银矿 |
6.2.3 辉碲铋矿 |
6.3 讨论 |
6.3.1 矿物的形成顺序 |
6.3.2 矿物形成条件 |
6.3.3 碲元素的来源及意义 |
第七章 矿床成因、找矿标志与深部前景 |
7.1 矿床成因 |
7.1.1 成矿物质来源 |
7.1.2 成矿物化条件 |
7.1.3 成矿时限 |
7.1.4 可能的成矿模式 |
7.2 找矿标志 |
7.2.1 岩浆岩标志 |
7.2.2 构造标志 |
7.2.3 围岩蚀变标志 |
7.2.4 成矿阶段标志 |
7.2.5 黄铁矿标型标志 |
7.2.6 金银系列矿物标志 |
7.2.7 碲化物矿物标志 |
7.3 深部成矿前景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胶东蚕庄金矿上庄矿区成因矿物学研究与深部远景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岩浆岩 |
2.3 构造 |
2.3.1 北东向构造 |
2.3.2 近南北向构造 |
2.4 矿产 |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区地质特征 |
3.1.1 矿区地层 |
3.1.2 矿区构造 |
3.1.3 矿区岩浆岩 |
3.2 矿体特征 |
3.3 矿石特征 |
3.3.1 矿石类型 |
3.3.2 矿石结构构造 |
3.3.3 矿石矿物组成 |
3.3.4 金矿物及其他主要矿物特征 |
3.4 矿石稀土、微量元素特征 |
3.4.1 稀土元素特征 |
3.4.2 微量元素特征 |
3.5 成矿阶段划分与矿物共生组合 |
3.6 围岩蚀变与矿化 |
3.6.1 蚀变类型 |
3.6.2 蚀变分带 |
3.6.3 蚀变过程中元素的迁移规律 |
3.6.4 蚀变与金矿化的关系 |
3.6.5 小结 |
第四章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 |
4.1 黄铁矿产出特征 |
4.2 黄铁矿微量元素与稀土特征 |
4.2.1 微量元素 |
4.2.2 稀土元素 |
4.3 黄铁矿热电性标型 |
4.3.1 热电性原理及应用 |
4.3.2 测试条件与结果 |
4.3.3 热电性与成矿温度 |
4.3.4 热电性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5 热电性与金矿化 |
4.4 黄铁矿电阻率标型 |
4.4.1 测试方法及结果 |
4.4.2 电阻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
4.4.3 电阻率与金矿化 |
4.5 黄铁矿同位素标型特征 |
4.5.1 硫同位素 |
4.5.2 铅同位素 |
4.5.3 氦氩同位素 |
4.6 小结 |
第五章 石英成因矿物学 |
5.1 石英产出特征 |
5.2 石英微量元素与稀土特征 |
5.2.1 微量元素 |
5.2.2 稀土元素 |
5.3 石英热释光标型 |
5.3.1 热释光原理及应用 |
5.3.2 测试方法与结果 |
5.3.3 不同阶段的热释光特征 |
5.3.4 热释光特征的空间分布规律 |
5.3.5 热释光与金矿化 |
5.4 氢氧同位素 |
5.4.1 测试方法与结果 |
5.4.2 氢氧同位素示踪 |
5.5 小结 |
第六章 方解石碳氧同位素 |
6.1 方解石的产状及样品选取 |
6.2 测试方法与结果 |
6.3 碳氧同位素示踪 |
第七章 矿床成因 |
7.1 矿床成因的已有认识 |
7.2 成矿物质来源 |
7.2.1 地质体的Au 丰度标识 |
7.2.2 岩、矿石稀土元素标识 |
7.2.3 围岩蚀变与元素迁移标识 |
7.2.4 硫、铅同位素标识 |
7.3 成矿流体来源 |
7.3.1 矿物成分标识 |
7.3.2 同位素标识 |
7.4 成岩与成矿年代学 |
7.4.1 岩浆岩成岩年代 |
7.4.2 成矿年代 |
7.4.3 成岩与成矿年代的讨论 |
7.5 成矿动力学背景 |
7.6 矿床成因模式 |
7.7 小结 |
第八章 找矿标志与深部预测 |
8.1 找矿标志 |
8.1.1 岩浆岩标志 |
8.1.2 构造标志 |
8.1.3 围岩蚀变标志 |
8.1.4 地球化学标志 |
8.1.5 矿物学标志 |
8.2 深部预测 |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云南北衙金矿床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
1.2 北衙金矿床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 |
2.1 地质背景 |
2.2 构造-岩浆演化 |
2.2.1 构造演化 |
2.2.2 岩浆演化 |
3 矿床地质 |
3.1 岩石建造特征 |
3.1.1 岩浆建造 |
3.1.2 沉积建造 |
3.2 控矿构造特征 |
3.2.1 矿区构造形迹及组合 |
3.2.2 控矿构造类型 |
3.2.3 显微构造特征 |
3.3 矿体及矿化蚀变特征 |
3.3.1 矿体产状 |
3.3.2 矿化特征 |
3.3.3 蚀变特征 |
3.4 岩浆活动、断裂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
3.4.1 成岩成矿时代 |
3.4.2 断裂对金矿控制作用 |
3.5 成矿深度 |
4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4.1 金成矿构造应力场解析 |
4.1.1 成矿期构造鉴别 |
4.1.2 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 |
4.2 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
4.2.1 弹性模型 |
4.2.2 弹塑性分析 |
4.3 北衙金矿床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4.3.1 模型建立 |
4.3.2 参数选择 |
4.3.3 受力方式与边界条件 |
4.3.4 结果分析 |
4.4 万峒山矿段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 |
4.4.1 模型建立及边界条件 |
4.4.2 结果分析 |
5 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式 |
5.1 成矿构造应力场时空结构 |
5.2 构造应力场与流体运移势耦合成矿效应 |
5.2.1 有效应力与孔隙压力 |
5.2.2 岩层内流体运动的微分方程及运移势 |
5.2.3 万峒山矿段控矿构造应力场与流体运移势耦合成矿关系 |
5.2.4 北衙金矿床控矿构造应力场与流体运移势耦合成矿动力学 |
5.3 控矿构造应力场转换成矿模式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图版及图版说明 |
2 个人简介 |
3 科研项目 |
4 发表论文 |
(10)胶东东部金牛山断裂带多阶段变形及其对金矿化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1 金牛山断裂带地质特征 |
1.1 金牛山断裂带的几何学特征 |
1.2 金牛山断裂带的构造组合样式 |
2 金牛山断裂带的动力学分析 |
3 金牛山断裂带的成生与演化 |
4 金牛山断裂带的控矿作用 |
5 结论 |
四、胶东东部金牛山断裂带多阶段变形及其对金矿化的制约(论文参考文献)
- [1]胶东牟乳金矿带构造-流体-成矿及动力学[D]. 赛盛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2]牟乳金矿带成矿作用地球化学[D]. 陈炳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7(09)
- [3]烟台市牟平区磨山金矿床成矿规律和找矿远景分析[J]. 魏绪峰,郭洪军,王珊珊,孙亮亮. 山东国土资源, 2015(04)
- [4]2013年乳山震群精定位研究[A]. 郑建常,李冬梅,曲利,胡旭辉,王鹏. 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2:强震机理、孕育环境与地震活动性分析论文集, 2014
- [5]中国胶东焦家式金矿类型及其成矿理论[J]. 宋明春,李三忠,伊丕厚,崔书学,徐军祥,吕古贤,宋英昕,姜洪利,周明岭,张丕建,黄太岭,刘长春,刘殿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4(01)
- [6]胶东金矿“热隆-伸展”成矿理论及其找矿意义[J]. 宋明春,伊丕厚,崔书学,徐军祥,周明岭,姜洪利,黄太岭,焦秀美,万国普,曹春国. 山东国土资源, 2013(07)
- [7]山东乳山宋家庄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深部远景研究[D]. 海东婧.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8)
- [8]胶东蚕庄金矿上庄矿区成因矿物学研究与深部远景评价[D]. 于洪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4)
- [9]云南北衙金矿床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D]. 徐浩.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7(02)
- [10]胶东东部金牛山断裂带多阶段变形及其对金矿化的制约[J]. 李光明,申萍,沈远超,李厚民. 矿床地质, 200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