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网络“网”住了什么──网络教育负效应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贺钟玉[1](2021)在《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引导策略研究 ——以陕西高校为例》文中认为2018年起,00后一代逐渐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习性特点,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其网络行为愈加丰富多彩,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探讨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帮助0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观念,规避网络失范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引导00后大学生适应性网络行为的策略,为高校思政工作者网络育人提供详细资料,也为培育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为目标,从国内外研究网络行为的文献研究基础上,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论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大学生行为管理理论为理论起点,通过对陕西高校的00后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纵向实证收集,分析00后大学生在网络中的基本行为情况以及网络学习行为、政治参与行为、道德行为、消费行为、交流与交往行为、文娱活动与传播行为等六大行为的结果,梳理其中的特点。并分析其网络行为特点的成因,为树立00后大学生正确网络行为价值取向,提高网络素养,规范网络失范行为提供引导策略。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具有以获取信息为主的需要动机多样化、与主流价值相符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以享乐为主的行为选择娱乐化、强烈自我意识下的责任淡薄化、优劣并存的网络素养部分失范化的特点,其中,00后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存在网络需要功利、价值取向动摇、责任意识薄弱、网络素养失范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匿名开放的网络信息时代、相对宽松的网络媒体话语环境、复杂多样的家庭成长环境、缺乏监管落实的高校教育、多元变化的社会环境、00后大学生的内在特征的综合影响。因此,本研究提出对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策略。一是发挥社会优良风气的规范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督、大力宣传网络法律法规以及构建正面的网络舆论导向;二是重视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实施效果,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教育管理、丰富校园的文化生活,提高现实存在感、创新网络育人的工作;三是通过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尊重子女的适应性网络行为、构建学习型家庭环境,从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四是强化自我教育管理,强化自身辨析信息的能力,理性平和的心态以及自律自控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网络素养。
王光[2](2021)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由大向强,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伟大梦想。当此之时,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大战略命题。如何担负好立德树人历史使命,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必须担当作为,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完成好党和国家交付的重大教育使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既是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使然,也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实现科学化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论文立足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的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回溯建国以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反思其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探究这一价值取向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客观规律。特别是本着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批判精神,构建了现实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人为本取向的理论图景和实践方案,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可以为其他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本文由绪论和五章正文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问题研究缘起、选题依据、研究意义,并在分析国内学术界就该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本研究思路。结合对已完成论文的总体把握,分析提炼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本章从解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构成入手,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并对其主客体关系、内容体系、载体和特点进行分析,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内涵要求和功能作用。第二章,“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本章首先从古代的民本思想、近代以来的人道主义两方面考察中国历史上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脉络,之后重点解读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以建国以来几代领导人的以人为本思想为切入点,阐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理论支撑和合理性解释。第三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本章将建国以来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探索起步(1949—1956)、曲折前进(1957-1965)、遭遇挫折(1966-1976)、恢复调整(1977-1988)、改进深化(1989-2001)和创新发展(2002-现在)六个阶段,通过追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演变探究其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异同与变迁。第四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本章首先解读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以人为本的现实表现和不利影响,进而阐释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必要性,重点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发展的外部动因、内在动力,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现实地坚持以人为本取向提供具体化的理论指导。第五章,“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本章主要阐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以进一步增强教育实效性的现实路径选择,从确立科学理念、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合理需要、融入人文关怀、促进全面发展五个方面提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取向的实践方案。
李增华[3](2021)在《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学科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地理学的视角》文中指出教育地理学既是专业学术领地内“教育-地理”跨学科知识生产的理论结晶萌芽,也是实践操作层求解多元教育地理问题的方案探讨累积。在“交叉学科”正式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的现实背景下,尚处发展起步阶段的教育地理学一方面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也对学科元研究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研究采用元学科体系研究的一般范式,围绕“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逻辑分析主线,运用“人地关系理论”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全面阐释“教育-地理”学科知识互动的“人-地”关联。进而在这一基础上,首先,引入交叉学科的理论解析,从普遍意义上探讨“教育-地理”学科知识交融的本体内涵、边界及其限度。其次,借助地理学的专门化学科关照,系统揭示教育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下位分支学科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目的性,并依托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指引,围绕“教育与地理要素”的内外互动,分解厘定教育地理学的学科知识构成,并因循学科知识“人-地互动、教-地互动、教育-环境互动”的三重内在逻辑联结,构建其学科知识体系。再次,借助“传统+现代”的学科体系评判分析框架,重回“一般”意义上的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四维”梳理(在大学中开设专业、有专门化的研究领域、有专门化的研究队伍、有专门性的理论研究刊物),分析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建构的现存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设改进。最后,以“余论”探讨的方式,尝试提出“以教育地域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方案,力图形成“普遍意义探讨+学科视角观照”相统合的“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整合路径”。聚焦整个研究内容的系统探讨,本研究在三个方面体现了一定的创新:1.阐述并揭示了教育地理学在学科属性上隶属“教育-地理”学科交叉的本质事实。借助地理学的特定视角,阐述了教育地理学作为其下位分支学科发展的逻辑可能和内容缺失,并在教育地理学作为地理学下位分支学科内容缺失探究的基础上,通过交叉学科理论的“教育-地理”学科知识交叉内涵、边界与限度的思辨厘定,明确揭示出“教育地理学作为教育活动与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的客观事实。2.提出并论证了“教育地域系统”是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核心本体的理论观点。透过人地关系理论的“人-地互动”和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教育-环境”交互迁移,论证了“教育地域系统”作为“人-地互动逻辑起点”和“教育-环境交互逻辑终点”相统一的一面,并在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理论认知内,提出了教育地域系统以“教-地”互动串联“人-地互动”和“教育-环境互动”的中介纽带作用,从而明确了教育地域系统作为教育地理研究逻辑起点、逻辑中介和逻辑终点的辩证统一。3.分析并解构了教育地理学基于“教-地”互动逻辑而生成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内容。遵循“教育-地理”学科知识交叉的“教-地互动”逻辑主线,分析了教育地理学以教育活动和地理要素多元耦合而形成本体论知识,以“教育-地理研究学术共同体”学科认知而催生的认识论内容,以交叉学科知识关联和下位学科纵向分化相统一的方法论解析。本研究在教育地理学研究领地上的零星内容丰富,在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上的式微理论创新,更多是建立在前人开创性研究的基础上,既是人地关系等系列理论在客观教育地理事象观照上的粗浅尝试,也是立足教育地理研究巨人肩膀上的持续前行。
曹猛[4](2021)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文中认为高校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工程。加强全媒体时代高校党的建设、提升党建质量,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三全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主客体、方式方法等因素都在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学生的行为特点和交流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挑战。近年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相继召开,《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修订,进一步明确了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方向和具体要求,高校育人实践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增强。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筑牢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任重道远。因此,探讨新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应有之义。当下,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移动互联、智能传播、网络视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层出不穷,并与传统媒体交叉融合发展,共同构成了当前的媒介形态,其涉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在全媒体时代,高校已经成为互联网应用和全媒体传播向纵深发展的重要领域,高校师生是全媒体技术运用和推动的主流群体。全媒体不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也是一种认识观念和技术方式,更是影响人、改变人和发展人的时代背景,全媒体对高校党建工作的理念、方式、内容、机制等产生深远影响,给新时代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全媒体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利用全媒体技术力量有效提升高校党建质量,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坚持理论研究、实证调研、实践探索相结合,根据“理论阐释——现实审视——基本遵循——路径探析”的脉络,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从全媒体与高校党建质量提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理论资源入手,进而阐述高校党建实践的基本经验与特点,分析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发展机遇,从而概括总结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遵循,最后从优化机制、整合资源、创新方法、完善评价等方面,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路径策略进行探析。对高校党建工作现状的调研是开展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的基础环节。论文基于对公办本科、民办本科、高职高专等8所不同类别高校185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以及40份访谈记录的综合整理表明,当下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体制机制缺畅通、要素资源难协同、技术方法欠创新、评价方式不科学等;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相关的可借鉴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系统,全媒体技术持续融入高校党建的力量不强,有效的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合力氛围尚未形成等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是一个包含着众多因素的系统性工程,针对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存在的主要问题,论文坚持以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高质量发展为坐标轴,以当下高校党建工作现状和具体实践为观测点,以全面提升高校党建工作质量和科学化水平为突破口,以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党建设和教育的基本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的思想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教育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开展跨学科研究,不断拓展研究思路、丰富资源平台、校准技术路线、探析解决路径。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内容是:借力全程媒体实现党建信息整合共享、借力全息媒体实现党建情势实时监测、借力全员媒体实现党建组织精准覆盖、借力全效媒体实现党建措施智慧生成。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的优化构建:一是健全全媒体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规避机制合力发挥的风险;二是构建全媒体党建工作协同机制,强化机制合力效果;三是完善全媒体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奠定机制合力基石。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优化整合路径:一是科学定位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目标;二是系统扩充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内容;三是充分激发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效能。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的创新路向:一是明确立足点,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二是强化着力点,挖掘全媒体助力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的关键要素;三是找准落脚点,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多元发展需要。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改进策略:一是以育人为导向科学设置党建质量评价体系;二是以一线为重点增加基层质量评价意见权重;三是以奖惩为动力推动党建质量评价精准实施。
蒋孝明[5](2019)在《网络人的哲学研究》文中提出网络人是生活在网络媒介环境之中的,主动使用网络并与网络产生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规定、相互塑造关系的,依托网络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来实现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在网络态度、网络心理、网络行为、网络价值等等上具有一定共性特征的社会群体。网络人兼具“现实的”和“虚拟的”双重身份,并且能够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来回地穿梭,不停地转换。网络人的产生与当今人类媒介变革有着莫大的关联。历史上每一种新媒介的出现,都空前地提升了人类传播的能力,丰富和完善了人类传播的体系,推动了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时至今日,互联网作为一种最新型的媒介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普及,它广泛地渗透到人类社会结构之内,深度地融合在人类社会生活之中,开启了属于互联网时代的人类信息文明的历史新纪元。互联网不仅使人类社会的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而且还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人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甚至连人的风俗习惯、道德伦理、价值观念、心理特征等等也都随之发生改变。毋庸置疑,互联网对人的生存的影响是深刻的,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它正以一种难以抗拒的强大力量全面地改变着人、塑造着人。由此,便催生出了网络人这种新兴的社会群体。当前,互联网正以日新月异地方式飞速向前发展,人与网络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规定、相互构建也还在不断地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网络人概念并运用哲学的思维和方法来研究网络人的相关问题,就是希望通过阐明网络人生成的原因、考察网络人生存的状态、探索网络人发展的动力、揭示网络人发展的规律、反思网络人的异化、提出培育网络人的对策;从而让当今的网络人自己认清自己的生存境遇,自己掌握自己的发展命运。本文正文由五部分构成,分别为:第一章,媒介依赖与网络人的生成。人对网络媒介的依赖是网络人生成的必要条件。通过梳理人类媒介形态的历史变迁,揭示每种媒介形态对人和社会的积极作用;通过考察媒介依赖的理论溯源,指出当前人们的媒介依赖已经全面向网络依赖转向;在此基础上,从内部原因和外部环境两方面来论证网络依赖促使网络人的生成。对网络人概念下定义,并归纳网络人的身份特征和行为特点。第二章,网络人的网络化生存。依托于现代高新网络信息技术,网络人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在网络化生存下,网络人收获了源于现实但又超越现实的另类的生存体验。通过界定网络化生存的性质,明确指出网络化生存具有二重性。运用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对网络化生存下主体与客体的状况、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变化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并对网络人的网络化生存做出三个阶段上的形态划分。第三章,网络人的网络化发展。网络为网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为推动现实网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场域和新的动力。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为框架,分析虚拟实践对网络人本质的发展;说明网络人在各发展维度上的深入;指出在有利的网络条件的推动下,网络人能够向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更加迈进一步。第四章,网络人的异化及其反思。从实然状态来看,网络人的发展不是无代价的提升,而往往是伴随着高度异化的发展。通过概念辨析和现象描述来厘清异化、网络异化以及网络人异化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明确网络异化的实质是网络人的异化。归纳网络人异化的种种外在表现,进而指出网络人的发展还面临着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困境,并对网络人的异化进行严肃而深刻地反思。第五章,培育具有中国特色文明网络人的对策。网络虽然没有边疆地域之别和国界之分,但是网络人却是有国家、民族、地域等具体归属性特征的。中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网络技术、教育水平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异,决定了我们对网络人的培育必须要具有中国特色。从个体、群体、类三个层面,提出了强化网络人主体自觉自律、促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自信自强、以人为本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对策。
潘庆华[6](2018)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文中提出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意识形态的主战场也悄然转移到网络空间。网络不仅作为各种意识形态的载体而存在,而且网络空间本身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如何夺取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维护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时代课题。本文通过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分析,结合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复杂形势,以及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威胁的新特点,本文提出:作为状态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指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感召力竞争力在网络空间中不被削弱、消解和丧失的存在形态;作为能力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指国家所具备的使其主流意识形态在网络空间中不受威胁的能力。通过对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逻辑结构、解释框架和表达形式的分析,揭示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感性化、碎片化、日常生活化和通俗化等特征,并从从众心理、选择性注意和群体极化三方面探究了网络意识形态话语的认知机理。从媒体格局、舆论主体和舆论环境等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舆论生态。从网络意识形态舆论生成机制、舆论操控机制和舆论引导机制等三个方面,探讨了网络意识形态传播的运行机制和内在规律,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管理、引导、操控网络意识形态舆论的策略和方法。本文对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进行了深度思考。从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完善领导管理体制、加强网军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力度;从做强主流媒体、管控新兴媒体和促进媒体融合等方面提出重构舆论生态;从加强正面引导、提高网民素质和提升媒介素养等方面提出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从优化传播话语、完善政治话语和创新网络话语等方面提出建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从更新思维理念、管控特殊人群、靶向调控媒体等方面提出智能宣传新策略新战法;从构建云服务应用体系、研发部署网络舆情研判指挥平台、发展信息传播技术等方面提出创新先进技术方法手段的对策建议。
谢继华[7](2018)在《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数据是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过程中不断演进的一种客观存在,伴随着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大数据更是信息爆炸积累到了一个引发变革的程度的产物,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个体在互联网上既是数据的消费者又是数据的生产者,大规模生产、分享、应用数据的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大数据数量大、类型多、速度快、价值密度低等重要特征使其成为宝贵的信息资源,彰显着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在高校,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人都是大数据的制造者、传播者、使用者和分析对象。在大数据蓬勃发展,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如何科学高效、合理合法地利用大数据,挖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仅关乎青年的成长成才,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毫无疑问,大数据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数据背景和丰富可靠的教育方法及技术手段,提高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科学性。与此同时,大数据所带来的网络环境、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也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施加了新的压力。因此,立足于大数据视阈,识别大数据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利用大数据来科学发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构建大数据视阈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从而顺应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规律和新要求,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为当前不得不深入研究并加以解决的重大问题。论文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案例与实证分析,文献分析和大数据技术等方法,将大数据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探讨在大数据视阈下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方法,发现和把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进而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论文在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并进一步采取结构化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进行了层层分解的深入研究。具体包括:首先,论文在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等基本范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思想资源、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诠释和归纳总结。论文指出马克思主义为大数据运用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价值导向、逻辑起点、功能导向和建设方向,大数据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大数据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和传播的技术手段。其次,论文在对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基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可能。论文指出,当前及未来社会,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环境变化翻天覆地,高校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显现诸多的问题与不足,在面临大数据重大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有待创新、方法有待提升、技术有待进步。因此,在大数据视阈下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来自时代的召唤,也是来自现实的要求。第三,论文在分析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构建的基本思路、任务、目标及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系统构架。论文指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由内及外由理念、机制、路径和载体等要素所构成,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及功能。大数据视阈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应从这四个层面展开。第四,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论文指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是系统创新的核心,是引导其他几个层面创新的关键。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应着力于树立全域育人理念、树立聚焦与再现的价值理念,以及树立定制化与定量化交融的理念。第五,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针对不同成因、动机以及复杂相关性所形成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依赖,论文首先从思维突破、制度优化、自适应动态分析等角度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在大数据视阈下高校传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依赖”突破的最佳或最短路径的求解;其次,从教育内容层面的聚类筛选、识别界定,资源层面的动态配置,再到最后方法层面的协同联合,从理论到案例,从观念到实施,层层递进,利用大数据更新快、预测强、精准聚合、多维共享等特点,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更生动、易接受、效果好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实现从“数据读心”到“留身入心”,再到“知心交心”,最后引导学生“修养有心”,将路径创新落实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阵地中。第六,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论文指出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架构、大数据技术突破与创新,以及大数据技术、互联网与新媒介的有机对接来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最后,论文探讨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论文通过对“兴趣簇”和“贡献值”的分析,提出了“激励相容”和“绩效促进”的激励机制;通过对教育评估、反馈模型的分析,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动态评估反馈”机制;通过对技术安全、伦理道德、个人隐私等的分析,提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安全保障机制。综上所述,论文在基于理论研究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系统构架,并依次对其理念创新、路径创新、载体创新和机制创新等系统层面进行层层剖开、详细论述,以期能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有益的支撑和借鉴。
付业勤[8](2014)在《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构成、机理与管控》文中研究指明网络舆情是大众和媒体等舆情主体通过互联网媒介,对社会热点事件尤其是危机事件的态度、意见和观点等的总和情况,对组织形象、政府决策与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影响。研究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有助于管理者及时了解舆情变化、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舆情危机事件,提高旅游危机事件管理水平,更好的为旅游者服务、维护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内容分析法,频次统计、交叉列联表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最优尺度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和发展机理进行界定和实证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1)分布于出入境旅游、公费旅游、航空、旅游规划开发和旅游营销等领域的舆情客体较多。涉及安全问题、资源环境保护、政府政策管理争议、奢侈腐败、侵犯消费者权益、违法犯罪、国民素质、伦理道德等议题的舆情客体较多。(2)在时间分布上,舆情客体受网络新媒体发展和舆论监督环境、节假日、旅游流、气候和天气等因素影响明显。在空间分布上,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涉及的较多,旅游发展水平越高、地区网络关注程度越高,该地区涉及的舆情客体越多。境外、华东、华中、华北等区域与特定内容特征舆情客体的关系密切;铁路、消费价格、休闲娱乐、其他违规、公费旅游、奢侈腐败等内容事件的发生不受空间因素影响。(3)舆情本体方面,①网络舆情受媒体议程设置影响,网民对事件的探讨基于媒体的报道内容,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态度评价、意向陈述、联想发散和刨根问底等个性化、深入的网络内容生产。②表达不去旅游的意愿“用脚投票”、“抵制”,是网民表达负面情绪的最主要方式。③网络舆情的发散追因现象明显。网络舆情将旅游事件发展成社会事件,将事件的负面影响扩大到整个旅游地,将个别案例扩展到国家和社会的层面。④网络舆情的群体极化和网络暴力现象明显。群体极化的极端表现就是层出不穷的语言暴力、人肉搜索、网络恶搞甚至造谣诽谤。(4)网络舆情的发生机理方面,影响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生的因素包括涉及主体、旅游特性、社会特性、发生原因、主体诉求、新闻价值、发生地点、发生时间。(5)网络舆情传播效果方面,发帖途径、发帖内容和相关帖数对被转发数量的解释较大,发帖途径、所在地区对被评论数量的解释较大。(6)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可分为孕育、出现、爆发、高潮、回落、反复和长尾7个阶段。影响舆情演化的因素包括社会心态、事件效应、官方言行、媒体行为、网民行为、外部刺激、舆情应对7种,遏阻或助推舆情演化。本研究的创新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1)完整提出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舆情客体:引发舆情的危机事件,舆情主体:制造话题发表意见的个人和机构,舆情本体:舆情文本信息内容,舆情媒体:传播舆情信息的技术手段和媒介渠道。(2)将网络舆情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总结为发生机理、传播机理和演化机理,提出各自的内容构成和研究命题并进行实证研究。
李超民[9](2012)在《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是网络普及率最高的人群,在我国5.13亿网民中,大学生网民位居榜首。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同时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沉迷于网络虚拟世界难以自拔的问题。我国在校大学生网瘾者的数量已超过30万,其中重度网瘾者数量达4万人之多。大学生网络成瘾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思想行为问题乃至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不仅掣肘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也事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远发展。到底采用何种方法策略才能高效预防乃至彻底根除网瘾“顽疾”?这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时代新课题。当今,大学生网瘾的主要表现有以下五种类型,即大学生网络娱乐成瘾、网络信息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和网络交易成瘾。其基本特征是:成瘾原因的多元复杂、成瘾内容的专业偏好、成瘾载体的工具多样、成瘾过程的博弈明显。网瘾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它导致大学生的学业荒废、身体伤害、社交封闭、心理失调、道德滑坡、人格异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视角审视,网络诱惑力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基本动力因素,思想追求偏颇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内在激发因素,慎独修养缺失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劣行惯性因素,社会环境恶化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在驱动因素。从心理学视角审视,网络认知差异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前提条件,心理需求补偿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动机因素,心理情绪释放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持续力量,从众心理误导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部诱因。从社会学视角审视,社会角色匿名是网瘾行为恣意的必备条件,社会支持不足是网瘾倾向强化的反向支撑,社会管理失控是网瘾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从传播学视角审视,网络受众角色嬗变是网瘾形成过程的关键要素,网络信息传播异化是网瘾程度恶化的直接原因,网络信息监控不力是网瘾内容泛化的重要因素。网瘾发展的过程机理,是大学生网瘾发展的思想轨迹、心理历程和行为机制三者的交互运行过程。就其思想轨迹而言,网瘾的萌芽阶段主要表现为思想认知的偏向,其网瘾的维持阶段主要表现为思想情感迷茫,其网瘾的完成阶段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动摇。就其心理历程而言,网瘾的初始阶段具有网络尝试心理,网瘾发展阶段具有网络依赖心理,网瘾成熟阶段具有网络痴迷心理。就其网瘾行为机制而言,大学生的网瘾发展是一个由良性网络行为渐变为猎奇网络行为,由猎奇网络行为演变为失范网络行为,由失范网络行为强化为恶性网络行为。因此,可以构建一个大学生网瘾“思想—心理—行为”三维运动发展的模型。大学生网瘾防治具有自身本质的原则与要求。其一,预防为先,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首要原则,预防为先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目标原则,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价值准绳。其二,疏导帮教,强化自律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方法原则,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坚持疏导帮教的宗旨,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强化自律自控的意识。其三,依法治网,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制度要求,合理合法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法制保障,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基本要求。其四,内外协作,综合施治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总体要求,内外协作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策略的基本要求,综合治理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机制的根本要求。网瘾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创设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关键。该体系至少应该具有三个监察反馈系统,一是网络技术监察反馈系统,包括时间监察反馈系统、内容监察反馈系统和校内外联动监察反馈系统。二是群体自律监察反馈系统,包括寝室与班级自律监察反馈系统、党团学与社团组织自律监察反馈系统。三是人机互动监察反馈系统,包括“人脉—网络”网瘾监察反馈系统和“督导—报警”网瘾监察反馈系统。网瘾动态监察反馈运行,首先应该明确其运行的基本要求,即网络技术监察反馈要合法且自动报警可靠、群体自律监察反馈要充满热诚且职责分明、人机互动监察反馈要注重协调且讲究方法。其次,其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运行应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即警示教育制度、自我教育制度、疏导教育制度。最后,其动态监察反馈的实施要遵行科学步骤,当网瘾对象入网时应迅速监察检测,当网瘾者上网超时应及时反馈报警,当网瘾者流连忘返时应立即现场检校救助。网瘾干预矫治的具体方法也要系列进行拓展。诸如网瘾干预方法系列(包括思想调控法、心理介入法、行为干预法、团体干预法等)、网瘾矫治方法系列(包括思想疏导法、心理矫治法、情感调控法、生理辅助法等)与网瘾转化方法系列(思想转化法、实践体验法、行为规范法等)。大学生网瘾的防治还必须建立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一要建立校内教育管理系统,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校园文化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管理系统。二要建立校外支持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网络社会管理系统、社区家庭管教系统、社会环境支撑系统。三要建立校内外联动综治机制,主要包括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内外沟通与协调机制和联动综治机制。
胡恒钊[10](2012)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结合当前网络时代的背景,在梳理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带来的契机与挑战、剖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缺陷、厘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困的基础上,对高校现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了反思。然后从系统的视角来审视构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各个要素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尝试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为主要维度,按照组织者、参与者所起的主次作用不同,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划分为:教育工作者主导的网络“三育人”方法、受教育者主动的网络自我教育方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参与的网络双向互动方法、师生员工共同营造的网络环境优化方法以及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网络合力育人方法这五大类基本实施方法。最后本文阐明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科学发展趋势。
二、信息网络“网”住了什么──网络教育负效应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网络“网”住了什么──网络教育负效应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引导策略研究 ——以陕西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评析 |
1.5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网络行为的定义与类型 |
2.1.2 本研究网络行为与类型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 |
2.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
2.2.4 行为与行为管理理论 |
第三章 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研结果及分析 |
3.1 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状况调查 |
3.1.1 调查对象 |
3.1.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3.1.3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编制 |
3.2 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
3.2.1 问卷发放及回收结果 |
3.2.2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
3.2.3 调查对象上网基本情况 |
3.2.4 00 后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结果分析 |
3.2.5 00 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结果分析 |
3.2.6 00 后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结果分析 |
3.2.7 00 后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结果分析 |
3.2.8 00 后大学生网络交流与交往行为结果分析 |
3.2.9 00 后大学生网络文娱活动与传播行为结果分析 |
3.2.10 00 后大学生不同群体网络行为比较分析 |
3.3 00 后大学生手机APP使用时间及使用类型调查 |
3.4 个案访谈内容及分析 |
3.4.1 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3.4.2 访谈问题及内容整理 |
3.4.3 访谈分析 |
第四章 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成因分析 |
4.1 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 |
4.1.1 以获取信息为主的需要动机多样化 |
4.1.2 与主流价值相符的价值取向多元化 |
4.1.3 以享乐为主的行为选择娱乐化 |
4.1.4 强烈自我意识下的责任淡薄化 |
4.1.5 优劣并存的网络素养部分失范化 |
4.2 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的成因分析 |
4.2.1 匿名开放的网络信息时代 |
4.2.2 相对宽松的网络媒体话语环境 |
4.2.3 复杂多样的家庭成长环境 |
4.2.4 缺乏监管落实的高校教育 |
4.2.5 多元变化的社会环境 |
4.2.6 00 后大学生的内在特征 |
第五章 00 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引导策略 |
5.1 发挥社会优良风气的规范引导作用 |
5.1.1 把握主流方向,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 |
5.1.2 加大惩戒力度,严格监管网络媒体 |
5.1.3 创新运用新媒体,大力宣传网络法律法规 |
5.1.4 以网络优势为抓手,构建正面网络舆论导向 |
5.2 重视高校教育与管理的实施效果 |
5.2.1 线上线下相结合,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
5.2.2 加强行为管理,深化学生思想行为教育 |
5.2.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现实存在感 |
5.2.4 打造高素质队伍,创新网络育人工作 |
5.3 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
5.3.1 促进良好的家庭关系,增强安全感 |
5.3.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念,增强理智感 |
5.3.3 尊重子女的适应性网络行为,增强责任感 |
5.3.4 构建学习型家庭环境,增强充实感 |
5.4 强化自我教育管理 |
5.4.1 强化辨析信息的能力,形成正确观念 |
5.4.2 塑造自尊自信人格,促进理性平和心态 |
5.4.3 加强自律自控的能力,提升网络文明素养 |
第六章 结语 |
6.1 结论 |
6.2 不足之处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现状 |
(一)关于以人为本思想内涵的研究 |
(二)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以人为本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必要性的研究 |
(四)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内在根据的研究 |
(五)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实践途径的研究 |
(六)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与发展经验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第一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解读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构成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与特点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理论解读 |
一、相关概念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 |
第二章 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渊源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
二、中国近代的人道主义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 |
一、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 |
二、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
三、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
一、毛泽东:人民主体观,人民动力观,人民利益观 |
二、邓小平: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塑造人 |
三、江泽民:突出人民本位,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 |
四、胡锦涛:关照人民利益,坚持共建共享,构建和谐社会 |
五、习近平:体察民情,改善民生,保障民主 |
第三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历史考察 |
第一节 探索起步(1949—1956) |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提出 |
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开始有效开展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萌芽 |
第二节 曲折前进(1957—1965) |
一、“又红又专”培养目标的提出 |
二、“社会主义教育”的全面展开 |
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 |
第三节 遭遇挫折(1966-1976)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存在 |
二、“教育革命”旗帜下的系列政治运动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沦失 |
第四节 恢复调整(1977-1988)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重新确立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逐步恢复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向趋于明确清晰 |
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度陷入低徊迷惘 |
第五节 改进深化(1989-2001) |
一、重新确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
二、系统设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三、细化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四、着力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五、优化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
第六节 创新发展(2002-现在) |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顶层政策设计系统清晰 |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明确呈现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务实有效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充分拓展 |
五、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局面开始形成 |
第四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发展动因 |
第一节 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缺失 |
一、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的缺失 |
二、以人为本的学校资源的缺失 |
三、理论研究与实践中的虚空 |
第二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外部动因 |
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和体现 |
二、多元文化环境下大学文化创新的要求 |
三、网络信息时代教育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
第三节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内在动力 |
一、大学生的主体诉求与教育者主导地位之间的矛盾 |
二、大学生主体需求与教育者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 |
三、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与自我教育能力的矛盾 |
第五章 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现实路径 |
第一节 确立科学理念: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前提 |
一、“尊重人”:发挥大学生的价值主体作用 |
二、“服务人”:发挥大学生的权益主体作用 |
三、“发展人”:发挥大学生的发展主体作用 |
第二节 贴近学生生活: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生活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满足合理需要: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动力 |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要求 |
二、当前大学生的需要现状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学生合理需要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融入人文关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情感支撑 |
一、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内涵 |
二、传统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
四、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具体路径 |
第五节 促进全面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的归宿 |
一、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要求 |
二、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发展目标要求的变迁 |
三、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学科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地理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现有研究的评述 |
1.2.1 国外研究概述 |
1.2.2 国内研究概述 |
1.2.3 现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教育地理学发展的历史脉络 |
1.3.2 教育地理学的学科概念界定 |
1.3.3 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探讨 |
1.3.4 教育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建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理论及分析框架 |
2.1 相关的概念界定 |
2.1.1 学科 |
2.1.2 学科属性 |
2.1.3 学科体系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3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4 “交叉学科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3 本文的分析框架 |
2.3.1 基于学科评判范式的分析框架 |
2.3.2 基于既有文献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3章 普遍意义探讨:基于知识交叉的“教育-地理”学科融合阐释 |
3.1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本体内涵 |
3.1.1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基本概念 |
3.1.2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内涵解析 |
3.2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边界划定 |
3.2.1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纵向关联 |
3.2.2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横向关联 |
3.3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外延限度 |
3.3.1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哲学限度 |
3.3.2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空间限度 |
3.3.3 “教育-地理”学科融合的时间限度 |
第4章 特定视角观照I:基于地理视域的教育地理学学科属性分析 |
4.1 基本假设:教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下位分支学科 |
4.1.1 基本假设的必要性 |
4.1.2 基本假设的合理性 |
4.1.3 基本假设的可行性 |
4.2 假设检验Ⅰ:教育地理学作为地理学分支学科的理论合理性 |
4.2.1 人地关系理论对教育地理学的理论支撑 |
4.2.2 教育外部关系规律对教育地理学的知识参与 |
4.2.3 教育地理学学科要素的本体表征 |
4.3 假设检验Ⅱ:教育地理学作为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实践合目的性 |
4.3.1 学科属性问题研究推动教育地理学学科的建设发展 |
4.3.2 教育地理学研究拓展现代地理学的科学体系 |
4.3.3 教育地理实践问题破解的学科呼应 |
4.3.4 现代交叉学科建设的实践需要 |
第5章 特定视角观照II:基于地理视域的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内容构成厘定 |
5.1 基于教育地理环境系统展开的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内容 |
5.1.1 教育地理环境系统的驱动机制维度 |
5.1.2 教育地理环境系统的约束机制维度 |
5.2 基于教育地理实践活动展开的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内容 |
5.2.1 教育地理实践活动的主体维度 |
5.2.2 教育地理实践活动的客体维度 |
5.2.3 教育地理实践活动的中介维度 |
5.3 基于教育地理资源要素展开的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内容 |
5.3.1 条件性资源维度 |
5.3.2 主体性资源维度 |
5.3.3 发展性资源维度 |
第6章 特定视角观照III:基于地理视域的教育地理学学科内容逻辑架构 |
6.1 “教育地理环境系统”知识的统合构建 |
6.1.1 “教育地理环境系统”知识统合的“人-地”互动逻辑 |
6.1.2 基于“人-地”互动逻辑的“教育地理环境系统”知识架构 |
6.2 “教育地理实践活动”知识的统合构建 |
6.2.1 “教育地理实践活动”知识统合的“教-地”互动逻辑 |
6.2.2 基于“教-地”互动逻辑的“教育地理实践活动”知识架构 |
6.3 “教育地理资源要素”知识的统合构建 |
6.3.1 “教育地理资源要素”知识统合的“教育-环境”互动逻辑 |
6.3.2 基于“教育-环境”互动逻辑的“教育地理资源要素”知识架构 |
第7章 回归本然认知:普遍意义上的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现实考察 |
7.1 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层面的考察 |
7.1.1 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现状概述 |
7.1.2 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体系的现状评价 |
7.2 非学科知识体系构建层面的考察 |
7.2.1 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 |
7.2.2 专业建设及学生培养不足 |
7.2.3 专门性学术期刊发展缓慢 |
7.2.4 专门化学者社团尚未建立 |
第8章 深化本然思考:普遍意义上的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改进完善 |
8.1 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理念确立 |
8.1.1 “教育-地理”关系的调控理念 |
8.1.2 “教育-地理”关系的协同理念 |
8.1.3 “教育-地理”关系的优化理念 |
8.2 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总体规制 |
8.2.1 教育地理学学科知识的系统整合 |
8.2.2 教育地理学非学科知识的统筹改进 |
8.3 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强学科理论知识研究 |
8.3.2 着力学科人才队伍建设 |
8.3.3 深化专业建设及学生培养 |
8.3.4 构建学术期刊及学者社团 |
第9章 超越本然建构:以教育地域系统构建为核心的教育地理学 |
9.1 以教育地域系统构建重审教育地理学 |
9.2 教育地域系统的概念阐释及特征分析 |
9.2.1 教育地域系统的概念阐释 |
9.2.2 教育地域系统的特征分析 |
9.3 教育地域系统构成要素分析及其解构 |
9.3.1 主体要素 |
9.3.2 客体要素 |
9.3.3 中介要素 |
9.4 教育地域系统的运行驱动与运行保障 |
9.4.1 教育地域系统的运行驱动 |
9.4.2 教育地域系统的运行保障 |
9.5 以教育地域系统构建为核心的教育地理学学科体系 |
第10章 结论与创新 |
10.1 研究结论 |
10.2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主要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一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理论探讨 |
一、相关概念阐释 |
(一) 党建、高校党建的概念梳理 |
(二) 质量、党建质量、高校党建质量的概念及衡量标准 |
(三) 全媒体、全媒体时代的概念与特点 |
二、全媒体与高校党建的内在逻辑关系 |
(一) 全媒体特征与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理念具有高度契合性 |
(二) 全媒体技术与优化高校党建育人过程具有深度嵌入性 |
(三) 全媒体机制与增强高校党建体系合力具有广度协同性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党建设及教育的基本理论 |
(二)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高校党建的思想 |
四、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理论资源 |
(一) 教育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 |
(二) 互联网发展及媒体融合的理论 |
第二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现实审视 |
一、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总结 |
(一) 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特点 |
(二) 高校党建实践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面临的现实挑战 |
(一) 传统党建机制不适应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新要求 |
(二) 高校党建工作方式方法创新滞后于全媒体时代的新发展 |
(三) 发挥全媒体优势进行高校党建资源优化整合不够系统 |
(四) 运用全媒体技术推动高校党建创新发展的能力本领不足 |
(五) 传统的评价方式与现实的高校党建工作匹配度不高 |
三、全媒体给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带来新机遇 |
(一) 时空重塑的数字场景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创设新场域 |
(二) 共享动态的信息资讯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扩充新内涵 |
(三) 交互智能的网络技术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增添新平台 |
(四) 多维融合的媒介体系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拓宽新路径 |
第三章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目标、原则及内容 |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目标 |
(一) 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
(二) 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
(三)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先进性原则:始终树立走在前列意识 |
(二) 坚持人民性原则:始终牢记服务师生的宗旨 |
(三) 坚持革命性原则:始终坚持党建创新的高质量方向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基本内容 |
(一) 借力全程媒体实现党建信息整合共享 |
(二) 借力全息媒体实现党建情势实时监测 |
(三) 借力全员媒体实现党建组织精准覆盖 |
(四) 借力全效媒体实现党建措施智慧生成 |
第四章 优化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 |
一、优化机制是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前提 |
(一) 高校党建机制的内涵与功能 |
(二)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机制优化构建的原则和要求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生成理路 |
(一)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理论支撑 |
(二) 全媒体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生成提供可能 |
(三)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合力的生成理路特征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机制的构建进路 |
(一) 健全全媒体党建工作责任机制,规避影响机制合力发挥的风险 |
(二) 构建全媒体党建工作协同机制,强化机制合力效果 |
(三) 完善全媒体党建工作保障机制,奠定机制合力基石 |
第五章 整合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 |
一、整合资源是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核心 |
(一) 资源优化整合的必要性 |
(二) 资源优化整合的可行性 |
(三)资源优化整合的理论支撑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优化整合的现状分析 |
(一) 资源优化整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二) 资源优化整合的原则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资源的优化整合路径 |
(一) 科学定位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目标 |
(二) 系统扩充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内容 |
(三) 充分激发高校党建资源的优化整合效能 |
第六章 创新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 |
一、创新方法是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的抓手 |
(一) 方法创新发展的合理性 |
(二) 方法创新发展的可行性 |
(三) 方法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创新的现实要求 |
(一) 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方法的新变化 |
(二)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方法的创新路向 |
(一) 明确立足点,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 |
(二) 强化着力点,挖掘全媒体助力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创新的关键要素 |
(三) 找准落脚点,满足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多元发展需要 |
第七章 完善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 |
一、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模块结构与运行路径 |
(一) 系统构建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的模块结构 |
(二) 积极探寻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的运行路径 |
二、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发展趋势与遵循原则 |
(一)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体系的发展趋势 |
(二) 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需要遵循的原则 |
三、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评价的改进策略 |
(一) 以育人为导向科学设置党建质量评价体系 |
(二) 以一线为重点增加基层质量评价意见权重 |
(三) 以奖惩为动力推动党建质量评价精准实施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网络人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三节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媒介依赖与网络人的生成 |
第一节 人类传播媒介的历史变迁 |
一、语言媒介形态 |
二、文字媒介形态 |
三、印刷媒介形态 |
四、电子媒介形态 |
五、互联网媒介形态 |
第二节 媒介依赖的网络转向 |
一、媒介依赖的理论溯源 |
二、网络依赖是媒介依赖的新表现 |
三、网络依赖的三种程度 |
第三节 网络依赖与网络人的生成 |
一、“电视人”与“容器人”概念的启发 |
二、网络人生成的内在原因 |
三、网络人生成的外部环境 |
四、网络的人化与人的网络化 |
第四节 网络人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
一、网络人的定义 |
二、网络人的身份特征 |
三、网络人的行为特点 |
第二章 网络人的网络化生存 |
第一节 网络化生存的界定 |
一、人的存在方式与生存方式 |
二、网络对生存方式的变革 |
三、网络化生存的二重性 |
第二节 网络化生存下的主体与客体状况 |
一、网络主体及其分类 |
二、网络客体及其结构 |
三、网络主体与客体的中介 |
四、网络主体与网络客体的关系 |
第三节 网络化生存下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
一、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
二、网络化生存对主体性的提升 |
三、网络化生存对主体间性的促进 |
四、网络化生存下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兼容 |
第四节 网络化生存的阶段划分 |
一、技术依赖下的自在性生存 |
二、信息交互下的自主性生存 |
三、虚实和谐下的自由性生存 |
第三章 网络人的网络化发展 |
第一节 网络人发展的人学基础 |
一、人的本质与人的发展 |
二、人发展的维度 |
三、自由全面是人发展的理想状态 |
四、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 |
第二节 虚拟实践与网络人本质的发展 |
一、虚拟实践是一种全新的实践形式 |
二、虚拟实践的特征 |
三、虚拟实践对网络人本质的丰富 |
第三节 网络人在各发展维度上的深入 |
一、网络人能力的提升 |
二、网络人社会关系的拓展 |
三、网络人个性的发挥 |
第四节 网络人向自由全面发展的迈进 |
一、推动网络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网络条件 |
二、网络人的自由发展 |
三、网络人的全面发展 |
第四章 网络人的异化及其反思 |
第一节 异化、网络异化与网络人异化 |
一、异化概念的内涵 |
二、网络异化及其特征 |
三、网络异化产生的原因 |
四、网络异化的实质是网络人异化 |
第二节 网络人异化的表现 |
一、网络人身体的异化 |
二、网络人认知的异化 |
三、网络人交往的异化 |
四、网络人道德的异化 |
五、网络人人格的异化 |
第三节 网络人异化下的困境 |
一、自由之困境 |
二、民主之困境 |
三、平等之困境 |
四、和谐之困境 |
第四节 对网络人异化的反思 |
一、事物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实现发展 |
二、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 |
三、科学精神应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
四、重新建立人与机器之间的平衡 |
第五章 培育具有中国特色文明网络人的对策 |
第一节 强化网络人主体自觉自律 |
一、提升网络人的媒介素养 |
二、提高网络人的道德修养 |
三、加强网络人的自我调适 |
四、警惕网络人精神生活的泛娱乐化倾向 |
第二节 促进中国特色网络文化自信自强 |
一、巩固网络自媒体意识形态领导权 |
二、加速网络文化的创新与融合 |
三、抵御西方网络文化殖民 |
四、走向网络文化自强 |
第三节 以人为本推进网络社会治理 |
一、积极消除数字鸿沟 |
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
三、注重掌握核心技术 |
四、引领智慧社会建设 |
第四节 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一、互联网将人类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智慧 |
三、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
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力量 |
结语 网络人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小结及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5.1 创新点 |
1.5.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分析 |
2.1 意识形态 |
2.1.1 意识形态的内涵 |
2.1.2 意识形态的特征 |
2.1.3 意识形态的功能 |
2.2 网络意识形态 |
2.2.1 网络意识形态的兴起 |
2.2.2 网络意识形态的内涵 |
2.2.3 网络意识形态的功能 |
2.3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
2.3.1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本质 |
2.3.2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意义 |
第三章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话语解析 |
3.1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构成 |
3.1.1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主客体构成 |
3.1.2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文本构成 |
3.1.3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资源构成 |
3.2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表达 |
3.2.1 多模态话语的感性表达 |
3.2.2 微碎话语的浅散表达 |
3.2.3 惯习话语的语境表达 |
3.2.4 社会话语的通俗表达 |
3.3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认知 |
3.3.1 从众跟随与众从权威 |
3.3.2 惊悚猎奇和选择性注意 |
3.3.3 责任分散与群体极化 |
第四章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舆论生态分析 |
4.1 媒体格局 |
4.1.1 新媒体日益成为媒体格局中的主导力量 |
4.1.2 新媒体的资本化、市场化倾向明显 |
4.1.3 中西媒体不对称格局短期难以逆转 |
4.2 舆论主体 |
4.2.1 网络舆论主体的构成 |
4.2.2 网络舆论主体的特点 |
4.2.3 网络舆论主体影响意识形态的机制解读 |
4.3 舆论环境 |
4.3.1 技术环境 |
4.3.2 社会环境 |
4.3.3 制度环境 |
第五章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舆论传播机理 |
5.1 网络意识形态舆论生成 |
5.1.1 以网络媒体议题设置为起点 |
5.1.2 以网络媒体交互聚集为辅助 |
5.1.3 以网络媒体受众参与为推手 |
5.2 网络意识形态舆论传播 |
5.2.1 通过信息筛选改变舆论走向 |
5.2.2 通过信息推荐吸引网民关注 |
5.2.3 通过信息植入实现潜在渗透 |
5.3 网络意识形态舆论引导 |
5.3.1 下好“先手棋”加强研判分析 |
5.3.2 把握“时度效”争取最佳效果 |
5.3.3 突出“差异化”提升引导水平 |
第六章 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形势 |
6.1 近年来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成效显着 |
6.1.1 网民参与意识极大增强 |
6.1.2 网络正向能量广泛传播 |
6.1.3 网民整体情绪渐趋理性 |
6.2 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新挑战 |
6.2.1 网络成为西方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破坏的“首要渠道” |
6.2.2 网络信息传播特点使其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首要威胁” |
6.2.3 军队成为西方对我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攻击的“首选对象” |
6.3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威胁的主要特点 |
6.3.1 将歪曲党的领导作为攻击重点 |
6.3.2 将炒作热点问题作为重要手段 |
6.3.3 将诱导网络舆论作为主要途径 |
第七章 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 |
7.1 政府层面:持续加大网络空间治理力度 |
7.1.1 加强党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管理 |
7.1.2 制定实施网络空间战略 |
7.1.3 加强网军队伍建设使用 |
7.1.4 切实发挥网络正向功能 |
7.2 媒体层面:积极支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
7.2.1 做强主流媒体 |
7.2.2 管控新兴媒体 |
7.2.3 推动媒体融合 |
7.3 公众层面:消弭非理性情绪非理性行为 |
7.3.1 加强正面引导 |
7.3.2 强固道德素质 |
7.3.3 提升媒介素养 |
7.4 话语层面:着力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
7.4.1 优化传播话语 |
7.4.2 完善政治话语 |
7.4.3 创新文化话语 |
7.5 策略层面:创新智能宣传新战法 |
7.5.1 更新思想观念 |
7.5.2 管控特殊人群 |
7.5.3 靶向调控媒体 |
7.6 技术层面:发展先进技术方法手段 |
7.6.1 构建云服务应用体系 |
7.6.2 研发部署网络舆情研判指挥平台 |
7.6.3 发展信息传播技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基本范畴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网络思政教育及其相关研究 |
1.2.2 大数据及其相关研究 |
1.2.3 大数据视阈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主要内容和拟创新之处 |
1.4.1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想梳理 |
2.1 中国古代思想教育中关于数据研究的思想资源 |
2.1.1 “数”到“数量”再到“数据”的认知 |
2.1.2 对数据注重运算与发明相关工具的方法实践 |
2.1.3 数据研究与人际结合,探究事物之根,彰显哲学智慧 |
2.2 西方社会思想教育中关于数据研究的思想资源 |
2.2.1 “万物皆数”到“逻辑演绎” |
2.2.2 致力算法与探索记“数”系统 |
2.2.3 数据研究开启理性认识科学方法论 |
2.2.4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数据研究方法 |
2.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关于数据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恩格斯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方法论的形成与发展 |
2.3.2 列宁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思想的继承与创造 |
2.3.3 中国共产党人对思想政治教育数据思想的认识与贡献 |
2.3.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关于数据研究的理论意义启示 |
第三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现实基础 |
3.1 高校传统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状况及特点 |
3.1.1 高校传统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及特点 |
3.1.2 高校传统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主要制约 |
3.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及特征 |
3.2.1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
3.2.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 |
3.2.3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
3.3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
3.3.1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时代机遇 |
3.3.2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 |
第四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系统构建思路 |
4.1 构建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基本设想 |
4.1.1 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
4.1.2 基本原则 |
4.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
4.2.1 理念 |
4.2.2 机制 |
4.2.3 路径 |
4.2.4 载体 |
4.3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4.3.1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结构 |
4.3.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系统的功能 |
第五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 |
5.1 树立全域育人理念 |
5.1.1 实现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
5.1.2 实现数据支撑与“享、碰、推、嵌”的有机结合 |
5.1.3 实现“资源整合”和“部门循环”的有机结合 |
5.2 树立聚焦与再现的价值理念 |
5.2.1 实现“让数据多跑腿”与“让育人少弯路”的结合 |
5.2.2 实现核心引导、管理少数、服务多数的有机结合 |
5.2.3 实现数据可视化叙事与育人过程再造的结合 |
5.3 树立定制化与定量化交融的理念 |
5.3.1 实现数据对接和数据量化有机结合 |
5.3.2 实现从工业化课堂教育到个性化定制教育的转变 |
5.3.3 实现从定性化教育经验积累到定量化教育引导 |
第六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创新 |
6.1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依赖”突破 |
6.1.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思维突破 |
6.1.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优化 |
6.1.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自适应 |
6.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施路径创新 |
6.2.1 教育内容的聚类筛选、识别界定及案例实践 |
6.2.2 教育资源的动态配置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案例分析 |
6.2.3 内容实施的协同联动及案例实践 |
第七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创新 |
7.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平台架构 |
7.1.1 搭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载体硬件平台 |
7.1.2 搭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载体系统平台 |
7.1.3 搭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载体共享平台 |
7.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技术突破 |
7.2.1 突破前端采集壁垒,开源高校网络思政数据入口 |
7.2.2 突破中端数据分析,延展高校网络思政数据深度 |
7.2.3 突破后端产品匮乏,打造高校网络思政数据生态 |
7.3 大数据技术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介的有机连接 |
7.3.1 构建“大思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体系 |
7.3.2 创建基于网络行为分析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
第八章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 |
8.1 大数据视阈下主体参与节点的激励机制构建 |
8.1.1 大数据视阈下主体参与节点的激励机制构建 |
8.1.2 基于“兴趣簇”分析的“激励相容”机制 |
8.1.3 基于“贡献值”分析的“绩效促进”机制 |
8.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动态评估反馈机制探索 |
8.2.1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模型构建 |
8.2.2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反馈机制 |
8.3 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安全保障机制 |
8.3.1 构建技术安全保障机制 |
8.3.2 完善伦理道德保障机制 |
8.3.3 完善个人隐私保护机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8)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构成、机理与管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网络新媒体的深刻影响 |
1.1.2 网络社会科学研究兴起 |
1.1.3 网络舆情影响日益突显 |
1.1.4 中国特色的研究实践领域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架构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研究法 |
1.5.3 内容分析法 |
1.5.4 数理统计法 |
第2章 概念述评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与旅游业 |
2.1.2 危机事件与旅游危机事件 |
2.1.3 舆情 |
2.1.4 网络舆情 |
2.1.5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 |
2.1.6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及内在逻辑 |
2.1.7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机理 |
2.1.8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管控策略 |
2.2 研究述评 |
2.2.1 国外总体研究 |
2.2.2 国内总体研究 |
2.2.3 各个部分研究 |
2.3 理论基础 |
2.3.1 支撑学科 |
2.3.2 相关理论 |
第3章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 |
3.1 舆情客体 |
3.1.1 客体分类 |
3.1.2 内容特征 |
3.1.3 时空分布 |
3.1.4 研究结果 |
3.2 舆情主体 |
3.2.1 研究设计 |
3.2.2 身份识别 |
3.2.3 信息发布 |
3.2.4 研究结果 |
3.3 舆情本体 |
3.3.1 研究设计 |
3.3.2 类目分析 |
3.3.3 主题分析 |
3.3.4 研究结果 |
3.4 舆情媒体 |
3.4.1 媒体介绍 |
3.4.2 研究结果 |
第4章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发展机理 |
4.1 发生机理 |
4.1.1 研究方法 |
4.1.2 涉及对象 |
4.1.3 旅游特性 |
4.1.4 社会特性 |
4.1.5 发生原因 |
4.1.6 影响因素 |
4.1.7 研究结果 |
4.2 传播机理 |
4.2.1 传播模式 |
4.2.2 传播态势 |
4.2.3 传播效果 |
4.2.4 研究结果 |
4.3 演化机理 |
4.3.1 研究设计 |
4.3.2 阶段分析 |
4.3.3 影响因素 |
4.3.4 研究结果 |
第5章 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管控策略 |
5.1 基于不同主体的对策 |
5.1.1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 |
5.1.2 旅游目的地政府 |
5.1.3 旅游相关企业 |
5.1.4 相关行业协会 |
5.1.5 新闻媒体等专业机构 |
5.2 基于不同危机的对策 |
5.2.1 基于危机引发原因 |
5.2.2 基于危机负面影响 |
5.3 基于不同阶段的对策 |
5.3.1 潜伏期 |
5.3.2 爆发期 |
5.3.3 恢复期 |
5.4 基于舆情本体的对策 |
5.4.1 网民的媒介素养教育 |
5.4.2 政府的媒介素养提升 |
5.4.3 媒体的职业素养提升 |
5.4.4 网络舆情的反馈作用 |
5.5 基于舆情传播的对策 |
5.5.1 传播效果提升 |
5.5.2 传播风险抵御 |
5.6 监测预警 |
5.6.1 监测预警概述 |
5.6.2 监测预警系统 |
5.6.3 监测预警流程 |
5.6.4 监测预警指标 |
5.7 法律规制 |
5.7.1 基本概述 |
5.7.2 存在问题 |
5.7.3 规制对策 |
5.8 教育培训 |
5.8.1 基本概述 |
5.8.2 全民信息素养教育 |
5.8.3 专业人员舆情培训 |
5.9 应对评价 |
5.9.1 基本概述 |
5.9.2 指标设计 |
第6章 结论与探讨 |
6.1 研究结论 |
6.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6.3 研究局限 |
6.3.1 研究内容 |
6.3.2 研究数据 |
6.3.3 研究方法 |
6.4 研究展望 |
6.4.1 研究目的 |
6.4.2 研究内容 |
6.4.3 研究方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 |
(一)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二) 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主要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重点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网瘾的现状考察 |
1.1 现状调查 |
1.1.1 研究工具 |
1.1.2 被试取样 |
1.1.3 问卷施测 |
1.1.4 结果统计 |
1.2 主要类型 |
1.2.1 大学生网络娱乐成瘾 |
1.2.2 大学生网络信息成瘾 |
1.2.3 大学生网络色情成瘾 |
1.2.4 大学生网络关系成瘾 |
1.2.5 大学生网络交易成瘾 |
1.3 基本特征 |
1.3.1 成瘾原因:多元复杂 |
1.3.2 成瘾内容:专业偏好 |
1.3.3 成瘾载体:工具多样 |
1.3.4 成瘾过程:博弈明显 |
1.3.5 成瘾危害:结合性强 |
1.4 危害管窥 |
1.4.1 学业荒废 |
1.4.2 身体伤害 |
1.4.3 社交封闭 |
1.4.4 心理失调 |
1.4.5 道德滑坡 |
1.4.6 人格异化 |
第二章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学理探索 |
2.1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思政学审视 |
2.1.1 网络诱惑力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基本动力因素 |
2.1.2 思想追求偏颇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内在激发因素 |
2.1.3 慎独修养缺失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劣行惯性因素 |
2.1.4 社会环境恶化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在驱动因素 |
2.2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心理学审视 |
2.2.1 网络认知差异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前提条件 |
2.2.2 心理需求补偿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动机因素 |
2.2.3 心理情绪释放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持续力量 |
2.2.4 从众心理误导是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外部诱因 |
2.3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社会学审视 |
2.3.1 社会角色匿名是网瘾行为恣意的必备条件 |
2.3.2 社会支持不足是网瘾倾向强化的反向支撑 |
2.3.3 社会管理失控是网瘾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 |
2.4 大学生网瘾成因的传播学审视 |
2.4.1 网络受众角色嬗变是网瘾形成过程的关键要素 |
2.4.2 网络信息传播异化是网瘾程度恶化的直接原因 |
2.4.3 网络信息监控不力是网瘾内容泛化的重要因素 |
第三章 网瘾发展的过程机理 |
3.1 大学生网瘾发展的思想轨迹 |
3.1.1 大学生网瘾的萌芽:思想认知偏向 |
3.1.2 大学生网瘾的维持:思想情感迷茫 |
3.1.3 大学生网瘾的完成:理想信念动摇 |
3.2 大学生网瘾发展的心理历程 |
3.2.1 初始阶段:网络尝试心理 |
3.2.2 发展阶段:网络依赖心理 |
3.2.3 成熟阶段:网络痴迷心理 |
3.3 大学生网瘾发展的行为机制 |
3.3.1 良性网络行为渐变为猎奇网络行为 |
3.3.2 猎奇网络行为演变为失范网络行为 |
3.3.3 失范网络行为强化为恶性网络行为 |
3.4 网瘾“思想—心理—行为”三维运动发展模型 |
3.4.1 模型建构 |
3.4.2 机理解析 |
第四章 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原则与要求 |
4.1 预防为先以人为本 |
4.1.1 预防为先,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首要原则 |
4.1.2 预防为先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目标原则 |
4.1.3 以人为本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价值准绳 |
4.2 疏导帮教 强化自律 |
4.2.1 疏导帮教,强化自律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方法原则 |
4.2.2 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坚持疏导帮教的宗旨 |
4.2.3 大学生网瘾的防治必须强化自律自控的意识 |
4.3 依法治网积极干预 |
4.3.1 依法治网,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制度要求 |
4.3.2 合理合法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法制保障 |
4.3.3 积极干预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基本要求 |
4.4 内外协作 综合施治 |
4.4.1 内外协作,综合施治是大学生网瘾防治的总体要求 |
4.4.2 内外协作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策略的基本要求 |
4.4.3 综合治理是大学生网瘾防治联动机制的根本要求 |
第五章 网瘾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创设 |
5.1 网络技术监察反馈系统 |
5.1.1 上网时间监察反馈系统 |
5.1.2 上网内容监察反馈系统 |
5.1.3 校内外联动监察反馈系统 |
5.2 群体自律监察反馈系统 |
5.2.1 寝室与班级自律监察反馈系统 |
5.2.2 党团学与社团组织自律监察反馈系统 |
5.3 人机互动监察反馈系统 |
5.3.1 “人脉—网络”网瘾监察反馈系统 |
5.3.2 “督导—报警”网瘾监察反馈系统 |
5.4 大学生网瘾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的运行 |
5.4.1 大学生网瘾动态监察反馈体系简介 |
5.4.2 大学生网瘾动态监察反馈运行解析 |
第六章 网瘾动态监察反馈运行方式的探讨 |
6.1 动态监察反馈体系运行的基本要求 |
6.1.1 网络技术监察反馈要合法且自动报警可靠 |
6.1.2 群体自律监察反馈要充满热诚且职责分明 |
6.1.3 人机互动监察反馈要注重协调且讲究方法 |
6.2 动态监察反馈体系运行的制度保障 |
6.2.1 网络技术监察反馈体系的警示教育制度 |
6.2.2 群体自律监察反馈体系的自我教育制度 |
6.2.3 人机互动监察反馈体系的疏导教育制度 |
6.3 动态监察反馈的实施步骤 |
6.3.1 对象入网—迅速监察检测 |
6.3.2 上网超时—及时反馈报警 |
6.3.3 流连忘返—现场检校救助 |
第七章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的系列拓展 |
7.1 网瘾干预方法系列 |
7.1.1 思想调控法 |
7.1.2 心理介入法 |
7.1.3 行为干预法 |
7.1.4 团体干预法 |
7.2 网瘾矫治方法系列 |
7.2.1 思想疏导法 |
7.2.2 心理矫治法 |
7.2.3 情感调控法 |
7.2.4 生理辅助法 |
7.3 网瘾转化方法系列 |
7.3.1 思想转化法 |
7.3.2 实践体验法 |
7.3.3 行为规范法 |
7.4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体系的运用 |
7.4.1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体系的系统结构 |
7.4.2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体系的价值取向 |
7.4.3 网瘾干预矫治方法体系的运用艺术 |
第八章 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的建构 |
8.1 校内教育管理系统 |
8.1.1 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
8.1.2 校园文化管理系统 |
8.1.3 后勤服务管理系统 |
8.2 校外支持管理系统 |
8.2.1 网络社会管理系统 |
8.2.2 社区家庭管教系统 |
8.2.3 社会环境支撑系统 |
8.3 内外联动综治机制 |
8.3.1 多元主体参与 |
8.3.2 内外沟通与协调 |
8.3.3 综治的联动制度 |
8.4 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的运行 |
8.4.1 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的结构简介 |
8.4.2 高校内外联动综治体系的运行解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与获奖 |
(10)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详细摘要 |
Detailed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新意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 |
2.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相关概念界定及其特性阐释 |
2.1.1 网络的崛起与网络传播的特点 |
2.1.2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2.1.3 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2.1.4 实施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 |
2.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理论基础与知识借鉴 |
2.2.1 理论基础 |
2.2.2 知识借鉴 |
3 高校现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反思 |
3.1 美酒还是毒药: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影响 |
3.1.1 新契机: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联姻 |
3.1.2 新挑战: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及方法的困境 |
3.2 高校现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反思 |
3.2.1 方法实施者之维度 |
3.2.2 方法实施接受者之维度 |
3.2.3 方法实施环境之维度 |
3.2.4 方法实施过程之维度 |
3.2.5 方法实施合力之维度 |
3.3 高校现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几对方法 |
3.3.1 灌输与互动 |
3.3.2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
3.3.3 “教”与“学” |
3.3.4 “堵”与“疏” |
3.3.5 传统思维与现代意识 |
4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体系的构建 |
4.1 走历史必由之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创新 |
4.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要素与体系的构建 |
4.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体系的内在结构 |
4.4 方法运用应坚持的原则与方法的科学选择 |
4.4.1 方法运用应坚持的原则 |
4.4.2 方法的科学选择 |
5 网络“三育人”方法 |
5.1 网络“三育人”方法的内涵阐释与基本要求 |
5.2 网络“三育人”方法运用的理念与思路 |
5.2.1 教书育人:教育者的素质期待与队伍培养 |
5.2.2 服务育人:网络服务功能的实现与开发 |
5.2.3 管理育人:高校校园网络的监督与管理 |
5.2.4 “三育人”的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开辟与建设 |
5.3 常用的具体实施方法 |
5.3.1 网络“把关”法 |
5.3.2 网络能动灌输法 |
5.3.3 网络榜样示范法 |
5.3.4 网络柔性管理法 |
5.3.5 网络疏导教育法 |
6 网络自我教育方法 |
6.1 网络自我教育方法的内涵阐释与应用原则、要求 |
6.2 网络自我教育方法运用的理念与思路 |
6.2.1 积极倡导网络道德自律 |
6.2.2 主动学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6.2.3 自觉上网络“党校”、“团校” |
6.2.4 努力提高自身的辨别力与免疫力 |
6.3 常用的具体实施方法 |
6.3.1 网络自我修养法 |
6.3.2 网络素养提升法 |
6.3.3 网络实践法 |
7 网络双向互动方法 |
7.1 网络双向互动方法的内涵阐释与主要功能 |
7.2 网络双向互动方法运用的理念与思路 |
7.2.1 转变观念、追求平等 |
7.2.2 情理交融、以情感人 |
7.2.3 选择工具、灵活运用 |
7.3 常用的具体实施方法 |
7.3.1 网络问题讨论法 |
7.3.2 网络心理咨询法 |
7.3.3 网络交往教育法 |
8 网络环境优化方法 |
8.1 网络环境优化方法的内涵阐释与基本要求 |
8.2 网络环境优化方法运用的理念与思路 |
8.2.1 优化与整合校园网络软硬件资源 |
8.2.2 精心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品牌 |
8.2.3 制定与培育网络“乡规民约” |
8.2.4 引导与监控网络信息 |
8.3 常用的具体实施方法 |
8.3.1 网络陶冶教育法 |
8.3.2 网络宣传教育法 |
8.3.3 网络隐性教育法 |
9 网络合力育人方法 |
9.1 网络合力育人方法的内涵阐释与基本要求 |
9.2 网络合力育人方法运用的理念与思路 |
9.2.1 以人为本、全面育人 |
9.2.2 “法”“德”结合、全过程育人 |
9.2.3 “三位一体”、全方位育人 |
9.3 常用的具体实施方法 |
9.3.1 网络舆论引导法 |
9.3.2 网络全员育人法 |
9.3.3 网络冲突缓解法 |
9.3.4 网络就业指导法 |
9.3.5 网络“使用与满足”法 |
10 余论与结语 |
10.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科学发展 |
10.1.1 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
10.1.2 隐性化的发展趋势 |
10.1.3 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
10.1.4 交互化的发展趋势 |
10.2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四、信息网络“网”住了什么──网络教育负效应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00后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及引导策略研究 ——以陕西高校为例[D]. 贺钟玉.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取向研究[D]. 王光.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及学科体系构建研究 ——基于地理学的视角[D]. 李增华. 云南师范大学, 2021
- [4]全媒体时代高校党建质量提升研究[D]. 曹猛.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5]网络人的哲学研究[D]. 蒋孝明.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6]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D]. 潘庆华.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7]大数据视阈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谢继华.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8]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构成、机理与管控[D]. 付业勤. 华侨大学, 2014(01)
- [9]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D]. 李超民. 中南大学, 2012(12)
- [10]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研究[D]. 胡恒钊.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