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和河口城市防灾设防标准系统分析

沿海和河口城市防灾设防标准系统分析

一、沿海和河口城市防灾设防标准系统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胡恒智[1](2021)在《气候变化情景下内涝灾害风险稳健决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认为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变暖加剧,受海平面上升、地面沉降和快速城市化等社会环境因素综合影响,未来沿海特大城市发生极端暴雨内涝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可能会显着增加,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基于“先预测后行动”的传统风险思路仅关注灾害风险和损失评估,较少涉及如何应对气候情景不确定性,也无法解决深度不确定性情景下的稳健决策问题。本研究基于国际先进的深度不确定性稳健决策方法框架(DMDU),耦合了RDM(Robust Decision Making,RDM)和DAPP(Dynamic Adaptive Policy Pathway,DAPP)决策思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研发SUIM(Shanghai Urban Inundation Model,SUIM)综合内涝风险评估模型,在未来气候变化不确定性情景下开展内涝风险适应对策性能评估和适应对策路径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综述了深度不确定背景下稳健决策方法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从政策结构、情景生成、对策生成、稳健性度量和脆弱性分析五个维度研判了各DMDU方法的技术异同。在此基础上,剖析RDM稳健决策、IGDT(Info-Gap Decision Theory)信息差距和DAPP适应对策路径3种被广泛应用于洪涝风险管理领域方法的优势,综合RDM和DAPP两种理论构建内涝风险防治稳健决策方法,深化DMDU稳健决策框架体系,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模拟了历史“913”暴雨事件并验证了模型模拟精度。本研究以上海市为例,基于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SCS)模型,根据气候预测和城市社会环境的相关研究结论,选取未来降水、城市雨岛效应和城市排水能力下降为不确定性因子,以拉丁超立方体抽样方法构建100种未来极端暴雨情景,并分别模拟未来极端暴雨情景下的城市内涝淹没情况。结果显示,未来情景中市中心地势低洼区域始终存在较大的内涝风险;极端情景下城市内涝最大淹没深度可达1.5m,即使是温和场景市中心地势低洼区域仍会有1m以上的积水;相关性分析表明降水增加和城市雨岛效应对淹没深度贡献度小,排水能力下降是主要影响因子。(3)开发了集淹没模拟-风险评估-措施评估为一体的城市内涝综合评估模型(SUIM)。考虑由水淹引起的建筑物淹没物理损失、室内财产损失以及经济中断损失作为暴露资产构建承灾体空间资产价值。在未来淹没情景基础上,以致灾因子、暴露和脆弱性“三要素”进行内涝风险建模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未来各极端降雨情景导致的内涝风险集中于地势低洼的市中心商业、居民住宅密集区域,也是资产价值密集区域;不同情景下内涝风险的严重程度和空间淹没分布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温和情景造成的内涝范围较小损失较轻,而中等与极端情景造成的淹没范围及损失显着增加。(4)评估了各适应措施的风险减少率及经济效益比。根据上海市地方排水规划选取了城市公共绿地、地下排水管网以及地下深隧3种适应措施方案,并使之模型参数化。结合规划设计方案和专家知识共创,分别在模型中模拟了不同措施组合在各种极端情景下的性能,统计了各措施及组合的平均风险减少率,结果显示,“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可以将未来的淹没风险降低85%(±8%)。基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法估算各措施年平均成本,结合风险减少率给出了不同措施组合的经济效益比。结果表明,“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与“地下深隧70%吸纳能力”两种措施减灾效益高但建设成本也高,而“地下深隧50%吸纳能力”具备较好的减灾能力和相对较低的成本投入,因此经济效益比最高。(5)评估了各适应措施的稳健性,并制定动态实施路径。以病人规则归纳方法(Patient Rule Induction Method,PRIM)进行脆弱情景探索,以平均风险减少率控制标准评估各措施组合的成功情景数和稳健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临界点分析判断路径方案的失效时间,权衡措施性能和成本效益,并制定适应对策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排水能力增强”和“公共绿地建设”两种措施未能达到70%平均风险减少率控制标准;“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50%吸纳能力”、“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以及“地下深隧70%吸纳能力”的稳健性依次增强、有效期限依次增长;综合分析发现“排水增强+公共绿地建设+地下深隧30%吸纳能力”为最优适应措施路径方案,该方案动态可转换,符合短中长期防汛除涝标准。综上,本研究基于DMDU框架耦合RDM和DAPP优势的方法作为研究理论基础,以SCS水文模型为基础研发了综合城市内涝评估模型SUIM。构建了未来极端暴雨情景,结合上海市地方规划,评估了防汛除涝措施组合在未来极端暴雨情景下的减灾性能以及措施的成本效益。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各措施组合的脆弱性情景和稳健性度量,构建了具备动态适应的路径规划方案。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上海气候变化背景下应对城市内涝防灾减损提供科学工具,也可为其他沿海城市的决策部门制定气候变化适应战略提供稳健决策理论方法和最佳实践。

王思成[2](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王晓雯[3](2019)在《韧性理念下的泉州市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规划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城市极端灾害频发,城市对于安全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大。灾害给城市造成重大破坏和损失的程度与城市空间的承灾性紧密相关,避难空间是城市安全建设的重要物质空间载体,是城市应对灾害的重要保障。韧性理论有助于提升城市空间抵御灾害冲击的能力,韧性城市的建设是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选择和必然趋势。因此,基于韧性理论,对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规划研究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文先对系统论、韧性城市、综合防灾、灾害风险等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其次分析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和韧性综合防灾规划相关研究,总结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主要问题是忽视系统性建设、不注重灾害全过程的规划应对、缺乏韧性理念下针对多种灾害类型的规划研究及对策差异化定制与实践。其次,在研究理论方面,本文按照系统论思路和韧性理念的内涵,遵循不同灾害和避难主体的差异性,分析不同避难行为对避难场所的不同需求,对系统环境进行分析,研究与之相对的韧性角度下的综合性应急避难场所体系的系统功能、要素与结构的应具备的韧性特征和能力;并剖析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系统运行机制,探讨不同阶段的韧性响应的关键因素,以期为系统功能、要素、结构发挥其作用的过程中提供有力支撑。在分析方法与技术手段方面,依据理论研究的内涵与结果,构建综合灾害评估—选址适宜评价—紧急避难选址——固定避难布局—中心避难优化—响应运行提升的思路流程和技术方法体系,以指导实证研究。然后,在实践方面,首先确定泉州主要灾害种类,再从单灾种风险分析评价入手,对多灾种进行耦合分析,最后全面综合分析多灾害情景下的后果,依据评价结果对应急避难场所进行选址适宜性评价。再进行固定避难场所的选址布局;结合固定避难场所布局结果和可达性分析对中心避难场所进行布局与优化;结合系统运行过程对应急响应能力进行评价与提升。最终,建构一个基于灾害类型多样、结合避难需求差异、顺应应急避难场所空间运行规律的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框架,弥补应急避难场所研究中系统性不强的缺点。探索不同灾种响应、不同层次应急避难场所韧性规划、不同阶段系统运行能力提升的整体流程,为综合应急避难体系的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董雪玲[4](2019)在《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的关键空间要素评估与管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我国填海造地区域在政策上土地开发面积有限、区位上占据沿海开放战略地位的空间现状;海洋自然灾害多样频发、填海人工灾害机制复杂难控的灾害现状;以及当前填海造地区域空间规划方法针对性不足的防灾现状。研究从填海造地区域的主要灾害及其特征开始分析,在防灾系统和灾害系统双向制约下,构建区域空间要素的防灾关键性评估体系,并针对评估结果对空间要素提出管控策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国内填海造地区域的灾害情况进行了灾损、灾频和灾潜的综合评估,归纳出该区域八种典型灾害,并对其进行灾害特征和灾害机制分析。依托上述分析,从防灾系统的场所、通道、物质角度和灾害系统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角度分别探寻空间要素的防灾效能制约机制,并将这些防灾效能制约归纳到综合防灾的灾前预防、灾害抵御、灾时应急和灾后救援四个阶段。在对应防灾效能制约下,归纳填海造地区域影响综合防灾的所有空间要素,并对这些空间要素进行解析,初步构建要素集。进而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和投影寻踪聚类方法,根据填海造地区域关键性空间要素因子验证模型,以环渤海湾填海造地区域为例,评估空间要素关键性及关键指标项。最后,在填海造地区域空间防灾理念下,建立更加全面系统和极具针对性的填海造地区域关键空间要素体系。并在该要素体系构建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提出针对填海造地区域的空间防灾规划管控策略。

王舟凤[5](2019)在《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极端天气情况频发,国内很多城市连续遭遇强暴雨袭击,引发了严重的城市内涝。城市内涝灾害的频繁发生,不但对城市公共安全和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造成了极大影响,而且困扰着城市居民工作和生活秩序的运转,也暴露出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内涝已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之一,但各城市间内涝防治的工作重点不尽相同。伴随着内涝的不断发生,城市排水系统与快速城市化之间的矛盾、强排系统建设与现代化标准之间的矛盾、防洪排涝体系建设滞后、防涝意识和防灾观念薄弱等问题不断出现,影响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不同城市的地域特征差异较大,其内涝成因各不相同。本文前期通过文献综述的梳理,阐述了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的内涝预防和治理经验,为后续的内涝防治研究奠定基石。以沿海城市浙江宁波为例,从历史内涝、城市排水工程、防涝工程、防灾体系等方面研究宁波防洪排涝的建设现状,进行系统、全面的内涝成因分析,发现其在内涝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背景,提出一套以生态城市建设与管理为目标的内涝防治框架。因地制宜地确定内涝防治策略,是提高城市内涝灾害防御能力的关键。宁波城市的内涝防治是一项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与城市良好运行的重要工程。文章从城市管理的研究视角,提出了推进低影响开发建设、加大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防涝排涝体系、加强防灾应急的城市管理工作等对策,以期从根本上预防和治理宁波城市内涝,为类似地区的城市内涝防治提供有益的参考。

徐嵩[6](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尤勇[7](2018)在《城市安全视角下的海门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同时也是人们生活的巨大承载体。随着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城市的生存环境不断遭到破坏,导致自然灾害和各种突发的城市公共安全事件不断涌现,人们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保障城市的安全、积极有效应对城市突发灾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城市的常见灾害种类包括地震、暴雨等在内的自然灾害,恐怖性袭击,城市的安全事件等,而由常见灾害而引发的次生灾害、衍生灾害种类更多,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作为公共政策之一,强调的是对城市防灾资源、救灾机制的合理分配,以保障城市的安全运行。开展综合防灾规划的研究,加强城市灾害预警机制的形成,合理布控防灾设施,促进综合防灾规划机制体制的建立,必然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在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系统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各部门仍然以单灾种防灾规划为主,各防灾规划之间缺少相应的协调,出现布局不合理或重复建设等现象,同时多数城市缺少灾害风险分析及评估,防灾规划还停留在图纸上,处于消极防灾阶段。本文通过对安全城市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界定,以构建安全城市为目标,通过分析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以海门市为例,结合海门地域特色,对城市潜在的灾害风险进行分析,在案例借鉴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系统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内容,即按照灾害发生的顺序灾前、灾中、灾后三个时间段分别形成预防机制、空间体系、实施管理三部分内容。通过综合防灾规划系统研究,能够对城市各项防灾设施进行综合部署,实现全市“一张图”,最大程度的杜绝防灾设施建设中的不合理现象发生,减少工程浪费,体现本次防灾规划研究的综合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城市的运行安全,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使海门真正实现安全城市的发展目标。希望城市在实际运行当中能够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对综合防灾规划系统进行完善,使综合防灾规划系统更具普适性,为更多的城市带来借鉴作用。

董营[8](2017)在《基于突变理论的滨海城市海洋灾害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海洋灾害从南到北均有发生,遍及濒临我国海洋的各海区及海岸。海洋灾害所造成经济损失的增长势头很难降下来。鉴于海洋灾害问题的严重性与普遍性,对我国滨海城市海洋灾害系统的研究,为有效且合理的应对我国各类重大的海洋灾害问题,提高我国海洋灾害应对能力,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对国内外海洋灾害研究进行了回顾,通过对海洋灾害以及我国海洋灾害的基本情况和现有防灾减灾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与原因分析,本文从滨海城市海洋灾害发生机理、海洋灾害损失预测以及滨海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及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建了滨海城市系统燕尾突变模型,给出了突变势函数、平衡曲面方程、奇点集方程和分歧点集。结合分歧点集的空间曲面图由人、滨海城市、环境三个控制变量对滨海城市系统稳定性影响的突变形式进行分析,讨论系统状态的变化随控制变量变化规律,对滨海城市系统状态变化的了解更加直观、科学。(2)建立了灰色-尖点突变模型,对海洋灾害损失进行突变分析,通过对风暴潮灾害损失预测的实证研究,计算出突变时间差,对灾害损失预测突变年份进行推算。根据预测结果和实际数据的对比,表明该预测方法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可以根据预测结果对海洋灾害防护重点提前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剧烈的失稳突变损失发生。(3)建立了基于离散系数的突变-模糊物元评价体系。模糊物元法能客观分析指标关系间的模糊性,揭示指标的特征和相互间的联系;通过评价指标体系的分层次,突变评价法阐释评价指标间的上下层隶属关系,以及同层指标的独立性与相关性,并简化计算过程;此外,引入离散系数法,可以避免评价过程中对同层指标相互关系间的主观判断,保证评价结论的客观性。通过实例论证,该方法计算简便、结论合理,能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并具有较高的实用性。(4)对我国滨海城市防灾现状和现实需求探讨,总结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工作的不足。根据滨海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从预警预报、防灾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四个方面给出政策建议;最后,从海洋开发、优化海洋防灾管理机制、完善海洋防灾法律法规、加强防灾减灾队伍建设、完善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加大防灾科学研究投入、普及海洋防灾减灾教育几个方面给出滨海城市防灾体系建设的实施路径。

高莺[9](2014)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及防灾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滨海城市以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历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建设海洋强国”、“发展蓝色经济区”等战略的提出,滨海城市纷纷将发展重点聚焦沿海岸带区域,海洋发展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提升的重要推动力。在这一趋势下,无论从外部形态还是内部功能,滨海城市的空间结构都发生着不同以往的剧烈变化,从而也衍生出许多新的灾害问题。另一方面,滨海城市海陆交界的特性使其面临着来自海洋和陆地的双重灾害威胁,表现出致灾因子类型多、强度大、灾害损失严重等特征,迫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现代滨海城市安全问题,滨海城市灾害防控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本文以此为背景,将我国东部城镇化起步较早、发展较为迅速的滨海城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与定量的对比分析,总结了滨海城市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空间结构演化所表现出的一般共性特征。然后结合滨海城市面临的主要灾害威胁,从灾害发生全过程与系统构成要素的角度,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探讨了滨海城市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物质空间结构演化所导致的灾害隐患及其致灾机理。在此基础上,以综合防灾、统筹规划为原则,构建了基于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综合防灾策略框架,包括与现有城市规划体系相结合的常态防灾策略以及针对灾时应急的避难空间系统规划要点。最后,论文以福建泉州的晋江市围头湾海上新城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结合围填海区特性和面临的主要灾害威胁,运用GIS等数字技术辅助模拟分析,分别从选址、功能布局等常态防灾建设和灾时避难、疏散救援等应急防灾的角度探讨了新城空间综合防灾效能及其优化策略。

陈崇贤[10](2014)在《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岸灾害加剧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社会、政府、学术界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问题。位于三角洲的河口城市同样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一方面,河口城市位于特殊的河、海、陆三者交界面对于海岸灾害变化敏感脆弱。另一方面,河口城市高度集中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资源更容易受到海岸灾害破坏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增强河口城市环境对海岸灾害的适应能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破坏是当前河口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相关领域的研究背景,并对河口城市、海岸灾害及适应性等核心名词概念做了辨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的概念。同时,基于河口城市综合环境特征的研究,明确了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河口城市的受灾风险和影响因素。其次,论文结合风景园林设计学视角,剖析了风景园林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发展过程中与本文灾害适应性理论密切相关的城市绿地防灾设计理念、生态主义设计理念以及引导当代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景观都市主义理念。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的评价模型。通过选取全球范围内十个河口城市的适应性相关策略和措施作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层级,开展评价问卷调查。并根据评价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研究了风景园林设计与现有适应性策略和措施相关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再次,论文以评价的结果为基础结合风景园林设计理论提出了四个不同层面的适应性设计具体实施策略,即基于土地利用模式的适应性设计、基于防御工程基础设施的适应性设计、基于自然动态过程的适应性设计、基于景观技术革新的适应性设计,四个层面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结合当前相关理论和实践探索详细分析讨论了具体的适应性设计方式。最后,本文分析了影响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实施的相关因素,分别从设计的政策法规制定、设计的目标动态机制、设计的公众参与机制三个方面详细讨论了如何推动和促进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策略的开展。

二、沿海和河口城市防灾设防标准系统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沿海和河口城市防灾设防标准系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变化情景下内涝灾害风险稳健决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2章 研究区、数据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区
    2.2 研究数据
    2.3 技术路线与主要方法
第3章 情景构建与淹没分析
    3.1 不确定性因子
    3.2 内涝模型建模
    3.3 淹没模拟与分析
    3.4 相关因子探索
    3.5 小结
第4章 内涝灾害风险评估
    4.1 内涝风险模型建模
    4.2 致灾因子分析
    4.3 承灾体资产价值评估
    4.4 灾损曲线
    4.5 内涝风险评估
    4.6 小结
第5章 适应对策评估与路径制定
    5.1 研究区适应对策选取
    5.2 模型情景及对策表现
    5.3 防灾减损性能评价
    5.4 成本效益分析
    5.5 稳健决策权衡分析
    5.6 适应路径与权衡分析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韧性理念下的泉州市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全球进入新的高风险时代
        1.1.2 城市安全问题重要性不断增强
        1.1.3 韧性城市建设是城市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
        1.1.4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研究缺乏较为系统的理论架构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系统论
        2.1.2 韧性理论及韧性城市理论
        2.1.3 综合防灾规划
        2.1.4 灾害风险理论
        2.1.5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及体系规划相关研究
        2.2.1 我国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及体系规划相关研究
        2.2.2 国外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及体系规划相关研究
        2.2.3 小结
    2.3 韧性理念下的综合防灾相关研究
        2.3.1 国外韧性综合防灾相关研究
        2.3.2 我国韧性综合防灾相关研究
        2.3.3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韧性理念下的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城市概况
        3.1.2 灾害识别与统计
        3.1.3 应急避难场所资源
    3.2 研究体系
        3.2.1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系统环境
        3.2.2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系统构成
        3.2.3 综合应急避难场所系统运行
    3.3 技术方法体系
        3.3.1 基于触发关系的综合灾害风险分析
        3.3.2 综合灾害风险影响下的避难场所适宜性评价
        3.3.3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可达性分析
        3.3.4 AHP层次分析法与线性加权综合法
        3.3.5 基本思路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固定避难场所的韧性空间布局
    4.1 多灾种耦合风险区划分析与评价
        4.1.1 单灾种风险分析与评价
        4.1.2 综合风险分析与评价
    4.2 综合灾害风险评估指导下的应急避难场所选址与布局
        4.2.1 应急避难场所选址适宜性分析与评价
        4.2.2 需求预测
        4.2.3 固定应急避难场所布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可达性的中心避难场所布局优化
    5.1 应急避难疏散通道评价与规划
        5.1.1 区域应急避难疏散方向评价规划
        5.1.2 城市应急避难疏散能力评价规划
    5.2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分析与评价
        5.2.1 基于可达性的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分析方法
        5.2.2 应急避难场所布局评价
    5.3 基于可达性的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与优化
        5.3.1 基于定量模型的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的初步布局
        5.3.2 建议远期规划的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点位布局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应急避难场所运行响应能力评价与综合提升
    6.1 应急避难响应能力分析
        6.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1.2 评价模型构建
    6.2 应急避难响应能力评价
        6.2.1 应急避难响应单项能力评价
        6.2.2 应急避难响应综合能力评价
    6.3 应急避难响应能力提升策略
        6.3.1 应急避难响应单项能力提升策略
        6.3.2 应急避难响应能力综合提升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的关键空间要素评估与管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解释与研究范围界定
        1.3.1 概念解释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
        1.4.2 国外研究
        1.4.3 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章节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章节框架
第2章 填海造地区域主要灾害概况及特征解析
    2.1 灾害评估方法与指标选取原则
        2.1.1 评估方法
        2.1.2 指标选取原则
    2.2 填海造地区域灾害评估
        2.2.1 指标权重赋值及属性定量化
        2.2.2 数据处理
        2.2.3 评估结果
    2.3 填海造地区域主要灾害特征
        2.3.1 海洋灾害
        2.3.2 地质灾害
        2.3.3 人工灾害
        2.3.4 环境灾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要素与综合防灾的制约机制研究
    3.1 理论基础
        3.1.1 灾害链理论
        3.1.2 双系统防灾理论
    3.2 空间要素与灾害的主被动关系及双系统制约机制
        3.2.1 空间要素与灾害的主被动关系
        3.2.2 灾害系统对空间要素的制约
        3.2.3 防灾系统对空间要素的制约
    3.3 灾害不同发展阶段下空间要素的制约机制
        3.3.1 灾前预防阶段
        3.3.2 灾害抵御阶段
        3.3.3 灾时应急阶段
        3.3.4 灾后救援阶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的空间要素体系构建
    4.1 空间要素类型划分
    4.2 宏观层级
        4.2.1 灾害系统制约下的空间要素
        4.2.2 防灾系统制约下的空间要素
    4.3 中观层级
        4.3.1 灾害系统制约下的空间要素
        4.3.2 防灾系统制约下的空间要素
    4.4 微观层级
        4.4.1 灾害系统制约下的空间要素
        4.4.2 防灾系统制约下的空间要素
    4.5 空间要素体系
        4.5.1 空间要素内容
        4.5.2 空间要素对各防灾阶段的制约特征
        4.5.3 空间要素控制指标项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间要素关键性评估与案例应用
    5.1 关键性评估方法概述及应用
        5.1.1 方法概述
        5.1.2 方法应用
    5.2 空间要素关键性评估模型构建
        5.2.1 评估模型构建原理
        5.2.2 评估模型指标项体系
        5.2.3 评估模型指标项赋值原则
        5.2.4 评估模型计算公式
    5.3 评估模型案例应用——以环渤海湾填海造地区域为例
        5.3.1 环渤海湾填海造地区域概况
        5.3.2 环渤海湾填海造地区域空间要素评估
        5.3.3 评估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填海造地区域基于空间要素关键性的综合防灾策略
    6.1 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意识与法规
        6.1.1 提高区域空间综合防灾意识
        6.1.2 制定区域防灾空间规划法规
    6.2 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方法与设计要点
        6.2.1 提出区域三维空间防灾优化手段
        6.2.2 提出区域基于空间要素关键性的防灾设计要点
    6.3 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空间要素刚弹性管控
        6.3.1 面空间要素
        6.3.2 线空间要素
        6.3.3 点空间要素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论文
    参与项目
致谢

(5)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价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特色、创新与不足之处
        1.4.1 研究特色
        1.4.2 创新与不足之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内涝
        2.1.2 生态城市
        2.1.3 海绵城市
        2.1.4 雨洪管理体系
    2.2 理论基础
        2.2.1 弹性城市理论
        2.2.2 协同治理理论
        2.2.3 低影响开发理论
3 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的现状
    3.1 宁波城市内涝概况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历史内涝统计
        3.1.3 近期内涝情况
    3.2 宁波内涝的影响因素
        3.2.1 自然因素
        3.2.2 城市化因素
    3.3 宁波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建设
        3.3.1 城市排水工程
        3.3.2 城市防涝工程
        3.3.3 城市防灾体系
    3.4 宁波城市内涝治理工作
        3.4.1 防洪排涝建设
        3.4.2 海绵城市建设
4 宁波城市内涝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宁波内涝防治存在的问题
        4.1.1 城市排水系统与快速城市化相矛盾
        4.1.2 强排系统建设与现代化标准不匹配
        4.1.3 防洪排涝体系不完善
        4.1.4 内涝防治工作缺乏公众参与
    4.2 宁波城市内涝防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城市排水系统不适应城市化发展
        4.2.2 强排系统建设与城市规划脱节
        4.2.3 防洪排涝工作偏失
        4.2.4 城市管理工作失衡
5 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的改善对策
    5.1 采用工程措施稳定城市排水系统
        5.1.1 制定城市排水设计标准
        5.1.2 构建良性城市排水系统
        5.1.3 提高管网管理维护水平
    5.2 采用生态综合措施推进城市规划与强排系统建设
        5.2.1 推进低影响开发建设
        5.2.2 增加绿色基础设施建设
        5.2.3 适当提高排水系统设计参数
    5.3 完善防洪排涝体系建设
        5.3.1 加强海绵城市发展建设
        5.3.2 建立城市调蓄工程体系
        5.3.3 加强防洪排涝风险管理
    5.4 加强防灾应急的城市管理工作
        5.4.1 引导并鼓励公众有序参与内涝防治工作
        5.4.2 健全内涝防治工程管理与监督机制
        5.4.3 加强预警应急的防灾体系建设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6)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2.1.2 城市安全理论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动态
        2.2.2 国内研究动态
        2.2.3 相关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3.1.2 地形地质条件
        3.1.3 山地气候特征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4.3.1 综合评价原则
        4.3.2 综合评价方法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4.6 小结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5.1 研究区概况
        5.1.1 地理区位情况
        5.1.2 山地环境现状
        5.1.3 山地环境问题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5.3.3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6.3 小结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城市安全视角下的海门综合防灾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灾害相关概念界定
        1.3.2 综合防灾规划相关概念界定
        1.3.3 本文所述城市综合防灾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动态
        1.4.1 日本
        1.4.2 美国
        1.4.3 其他国家
        1.4.4 我国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动态
        1.4.5 小结
    1.5 研究内容、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相关理论与实践
    2.1 综合防灾规划相关理论
        2.1.1 风险理论
        2.1.2 安全城市
        2.1.3 韧性城市
        2.1.4 海绵城市
    2.2 我国城市灾害特征
        2.2.1 灾害突发不确定
        2.2.2 灾害复杂多样
        2.2.3 灾害高频率
        2.2.4 灾害破坏性强
    2.3 现行防灾体系概况
        2.3.1 防灾规划实践
        2.3.2 我国综合防灾体系存在的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海门市相关概况及灾害风险分析
    3.1 城市概况
        3.1.1 区位
        3.1.2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
        3.1.3 地貌及地质构造
    3.2 综合防灾发展趋势与海门综合防灾现状
        3.2.1 单灾种防御向综合灾害防御转变
        3.2.2 从关注灾后救援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
        3.2.3 设施由功能单一向防灾资源共享转变
        3.2.4 单一防灾思想转向防灾意识多元化
    3.3 海门市主要灾害类型
        3.3.1 台风
        3.3.2 地质灾害
        3.3.3 地震
        3.3.4 防空威胁
        3.3.5 其他灾害
    3.4 城市灾害风险分析
        3.4.1 灾害风险分析体系构建
        3.4.2 城市洪涝风险分析
        3.4.3 场地适宜性分析
        3.4.4 建筑物抗震性能分析
        3.4.5 城市人防工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海门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系统构建
    4.1 城市安全视角的综合防灾规划系统构建思路
    4.2 预防机制
        4.2.1 建立综合统一的灾害监测预警平台
        4.2.2 综合灾害风险分析
        4.2.3 防灾工程建设
        4.2.4 强化综合防灾教育力度
        4.2.5 构建综合防灾指挥设施
        4.2.6 整合防灾标识
    4.3 空间体系
        4.3.1 空间体系布局原则
        4.3.2 城市防灾分区
        4.3.3 避难疏散场所
        4.3.4 避难疏散通道
        4.3.5 防洪排涝工程
        4.3.6 城市生命线系统
    4.4 实施管理
        4.4.1 集中统一的规划实施管理体制
        4.4.2 建立健全的综合防灾法律保障
        4.4.3 构建多渠道的综合防灾资金来源
        4.4.4 科学有效的灾后预案保障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突变理论的滨海城市海洋灾害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2.1 主体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海洋灾害研究进展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进展
    2.2 灾害经济学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进展
    2.3 灾害损失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进展
    2.4 防灾应急能力评价
        2.4.1 国外研究进展
        2.4.2 国内研究进展
    2.5 滨海城市脆弱性评价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突变理论发展研究
    3.1 突变理论概述
    3.2 突变理论基本原理
        3.2.1 齐曼突变机构
        3.2.2 突变模型的基本特征
        3.2.3 突变约定
    3.3 突变理论应用发展
    3.4 突变理论的基本模型
        3.4.1 折叠突变模型
        3.4.2 尖点突变模型
        3.4.3 燕尾突变模型
        3.4.4 其他基本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燕尾突变的滨海城市海洋灾害发生机理研究
    4.1 滨海城市海洋灾害系统
        4.1.1 滨海城市海洋灾害系统特征
        4.1.2 滨海城市海洋灾害结构特征
        4.1.3 滨海城市海洋灾害发展形式
        4.1.4 滨海城市海洋灾害致因分析
    4.2 滨海城市灾害系统突变分析
        4.2.1 滨海城市海洋灾害燕尾突变模型建立
        4.2.2 滨海城市海洋灾害燕尾突变形式分析
        4.2.3 滨海城市燕尾突变模型应用
        4.2.4 燕尾突变的性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滨海城市海洋灾害损失预测研究
    5.1 滨海城市海洋灾害损失
        5.1.1 滨海城市海洋灾害损失预测意义
        5.1.2 滨海城市海洋灾害损失预测特点
    5.2 滨海城市海洋灾害损失预测方法
        5.2.1 灰色预测原理
        5.2.2 突变预测原理
        5.2.3 灰色-突变预测模型构建
    5.3 滨海城市海洋灾害损失预测实证分析-以风暴潮为例
        5.3.1 数据选择与背景
        5.3.2 计算过程与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滨海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研究
    6.1 滨海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意义
    6.2 滨海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2.1 滨海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的原则
        6.2.2 滨海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6.3 基于离散系数的滨海城市突变-模糊物元评价模型建立
        6.3.1 模糊物元分析法及应用
        6.3.2 突变级数评价法及应用
        6.3.3 离散突变-模糊物元模型构建
    6.4 滨海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实证分析
        6.4.1 数据选择与背景
        6.4.2 计算过程与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滨海城市防灾减灾政策建议和实施路径
    7.1 滨海城市防灾减灾政策建议
        7.1.1 加强滨海城市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建设
        7.1.2 提高滨海城市海洋灾害防灾抗灾能力
        7.1.3 完善滨海城市海洋灾害救灾能力建设
        7.1.4 强力支持滨海城市灾后恢复评估工作
    7.2 滨海城市防灾减灾实施路径
        7.2.1 合理开发海洋
        7.2.2 优化城市防灾管理机制
        7.2.3 完善城市防灾法律法规
        7.2.4 加强防灾减灾队伍建设
        7.2.5 完善灾害管理信息系统
        7.2.6 加大防灾科学研究投入
        7.2.7 普及城市防灾减灾教育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及防灾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城镇化与快速城镇化
        1.2.2 城市空间结构
    1.3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状况
        1.3.3 国内外研究总结
    1.4 研究方法、框架和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2.1 外部形态演化特征
        2.1.1 用地规模持续扩张,发展方向向海岸带转移
        2.1.2 空间扩展模式多样,海陆联动增强
        2.1.3 建设用地来源多样,海岸线人工化趋势明显
    2.2 功能布局演化特征
        2.2.1 商业用地块状集聚,新型商业空间逐步形成
        2.2.2 居住空间分异明显,呈现连片集聚趋势
        2.2.3 工业用地增长迅速,外迁或形成临港组团
        2.2.4 滨海游憩功能提升,沿岸线带状分布
    2.3 内部空间演化特征
        2.3.1 开发强度不断增加,建筑高度迅速生长
        2.3.2 城市空间向地下延伸,形成多种复杂空间形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灾害隐患与致灾机理分析
    3.1 滨海城市主要灾害及特征
        3.1.1 滨海城市主要灾害类型
        3.1.2 滨海城市主要灾害特征
        3.1.3 灾害系统的构成要素
    3.2 空间蔓延与宏观结构演化的致灾机理
        3.2.1 城市建设用地的无序扩张
        3.2.2 城市功能向海岸线的集聚发展
        3.2.3 宏观空间结构的多种扩展模式
    3.3 功能集聚与典型空间区域的灾害隐患
        3.3.1 高强开发与高密集聚的城市中心区
        3.3.2 防灾基础设施落后的棚户区
        3.3.3 高危产业集聚的滨海工业园区
        3.3.4 人员构成复杂的滨海旅游度假区
    3.4 复杂空间与超常规建设的致灾性分析
        3.4.1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3.4.2 高层及超高层建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综合防灾策略研究
    4.1 基于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防灾规划原则
    4.2 总体规划层面——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模式优化
        4.2.1 城市宏观结构形态的防灾化
        4.2.2 生态景观安全格局的维护
        4.2.3 海岸线人工化的安全性论证
    4.3 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功能布局与空间规划
        4.3.1 用地布局规划
        4.3.2 道路交通规划
        4.3.3 开放空间规划
        4.3.4 基础设施规划
    4.4 修建性详细规划层面——典型空间要素的防灾控制
        4.4.1 复杂空间与超常规建设的防灾控制
        4.4.2 城市空间环境要素的规划设计
    4.5 针对灾时应急的避难空间系统规划
        4.5.1 灾时避难场所规划
        4.5.2 疏散救援通道规划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晋江市围头湾海上新城空间综合防灾优化研究
    5.1 海上新城概况
        5.1.1 区位与背景
        5.1.2 自然环境
        5.1.3 规划概况
    5.2 主要灾害威胁
        5.2.1 自然灾害
        5.2.2 人为灾害
    5.3 选址与功能布局规划
        5.3.1 近海水动力影响预测
        5.3.2 生态安全格局维护
        5.3.3 内部功能与空间布局规划
    5.4 应急避难空间效能分析
        5.4.1 灾时避难场所
        5.4.2 应急疏散通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10)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1.1. 历史背景——城市适应自然灾害过程
        1.1.2. 时代背景——气候变化与海平面上升
        1.1.3. 环境背景——河口城市的发展与挑战
        1.1.4. 学科背景——完善风景园林设计体系
    1.2. 论文研究对象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国内相关理论与研究
        1.3.2. 国外相关理论与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1.4.1. 研究的方法
        1.4.2. 论文的结构框架
    1.5. 本文概念解析与界定
        1.5.1. 河口城市
        1.5.2. 海岸灾害
        1.5.3. 适应性
2. 河口城市的环境概况及其受灾风险
    2.1. 河口城市的环境特征
        2.1.1. 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
        2.1.2. 空间形态结构的脆弱性
        2.1.3. 社会经济的高度复合性
    2.2. 气候变化与河口城市面临的风险
        2.2.1. 河口城市面临的主要海岸自然灾害
        2.2.2. 海岸灾害对河口城市的影响和破坏
    2.3. 从风景园林设计角度对河口城市灾害适应性的认识
        2.3.1. 水陆环境敏感复杂
        2.3.2. 人地关系矛盾危机
        2.3.3. 防灾设施相对薄弱
    2.4. 本章小结
3. 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的核心理念
    3.1. 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中的城市绿地防灾理念
        3.1.1. 城市绿地与防灾避险思想
        3.1.2. 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险功能
    3.2. 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中的生态主义设计理念
        3.2.1. 从环境危机到生态主义的觉醒
        3.2.2. 生态主义设计的风景园林实践
    3.3. 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中的景观都市主义理念
        3.3.1. 景观都市主义作为当代城市的“生存策略”
        3.3.2. 景观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
    3.4. 本章小结
4. 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的评价模型
    4.1. 评价意义和目的
    4.2. 评价的方法研究
        4.2.1. 评价方法的类型
        4.2.2. 评价方法的选择
    4.3. 评价原则与标准
        4.3.1. 评价模型的构建原则
        4.3.2. 评价参考的相关标准
    4.4. 评价的模型构建
        4.4.1. 评价模型建立过程分析
        4.4.2.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汇总
        4.4.3. 评价模型层级结构建立
    4.5. 评价分析与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的实施策略
    5.1. 基于土地利用模式的风景园林适应性设计
        5.1.1. “后退”模式下的适应性景观
        5.1.2. “防护”模式下的适应性景观
        5.1.3. “顺应”模式下的适应性景观
        5.1.4. 三种模式下的适应性景观研究
    5.2. 基于防御基础设施的风景园林适应性设计
        5.2.1. 以硬性基础设施为主导的适应性设计
        5.2.2. 以软性基础设施为主导的适应性设计
    5.3. 基于自然动态过程的风景园林适应性设计
        5.3.1. 潮汐适应性景观
        5.3.2. 雨洪适应性景观
        5.3.3. 盐碱地适应性景观
    5.4. 基于景观技术创新的风景园林适应性设计
        5.4.1. 灾害风险评估
        5.4.2. 环境灾害监测
        5.4.3. 景观工程技术
    5.5. 本章小结
6. 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的驱动因素
    6.1. 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的政策法规制定
        6.1.1. 自然灾害管理
        6.1.2. 海洋资源管理
    6.2. 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的目标动态机制
        6.2.1. 空间上的动态性
        6.2.2. 时间上的动态性
    6.3. 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的公众参与机制
        6.3.1. 设计过程的参与
        6.3.2. 决策过程的参与
        6.3.3. 实施过程的参与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创新
    7.1. 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7.2. 论文研究应用前景
    7.3. 论文尚待深入之处
附录A 问卷调查表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表格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四、沿海和河口城市防灾设防标准系统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变化情景下内涝灾害风险稳健决策研究 ——以上海市为例[D]. 胡恒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3]韧性理念下的泉州市综合应急避难场所体系规划研究[D]. 王晓雯. 天津大学, 2019(01)
  • [4]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的关键空间要素评估与管控策略研究[D]. 董雪玲. 天津大学, 2019(01)
  • [5]宁波城市内涝防治研究[D]. 王舟凤.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6]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7]城市安全视角下的海门综合防灾规划研究[D]. 尤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8]基于突变理论的滨海城市海洋灾害系统研究[D]. 董营. 天津大学, 2017(08)
  • [9]快速城镇化背景下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及防灾策略研究[D]. 高莺. 天津大学, 2014(03)
  • [10]河口城市海岸灾害适应性风景园林设计研究[D]. 陈崇贤.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标签:;  ;  ;  ;  ;  

沿海和河口城市防灾设防标准系统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