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天·航空(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1](2020)在《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形势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国外形势来看,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双向挤压,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发达国家技术输出管制加强,加大了装备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引进的难度。2020年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失序,加剧了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外部困境。从国内形势来看,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而装备制造领域具有产业关联度高、辐射性强的特征,亟需通过装备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助力。本文以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研究主线,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进行界定,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以2008-2018年沪深A股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并进行测度。在对新一代发展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进行理论阐释与实证检验。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促进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为:一是创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测度及政府与市场影响效应实证分析的完整链条,有助于夯实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的微观基础。二是构建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不仅考虑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还考虑了装备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的去全球化、疫情蔓延等新形势。三是在实证研究设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将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聚焦于政府和市场,考察了政府补助、研发资助、基础设施、减少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化程度、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并构建调节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以检验影响机理,丰富了研究视角。本文研究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对重要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相关理论。首先,基于现有研究成果,对装备制造企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等概念进行界定。其次,梳理相关理论。在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中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质量问题以及社会再生产相关论述、熊彼特经济发展和创新理论,企业发展相关理论中介绍了竞争优势理论以及企业能力理论,政府与市场作用相关理论中介绍了亚当·斯密市场机制思想、斯蒂格利茨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以及演化发展经济学中政府作用理论。其中企业发展相关理论为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提供了理论依据,政府与市场作用相关理论为将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聚焦于政府与市场方面以及具体选取哪些指标提供了参考。第二,描述了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对其面临形势进行分析,并介绍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现状,剖析其优势与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为了明晰研究思路,进一步阐释了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理论逻辑,在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时,不仅要借鉴经典理论,还应坚持新发展理念;在对新一代发展经济学等相关理论观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聚焦于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并明确了实证分析的具体指标。第三,构建了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以沪深A股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测度。在把握企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经营绩效、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社会贡献、绿色发展五个一级指标的测度指标体系。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对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进行测度,为实证分析部分奠定基础。第四,对政府支出、基础设施、市场化程度影响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选取2008-2018年沪深A股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3318个样本,构建模型对其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第五,对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并给出对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包括:首先,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状况在2010年后,整体呈先降后升趋势,且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和行业差异。其次基于全样本的研究表明,政府补助与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现阶段处于U型曲线左侧,表现为抑制作用,企业要素密度在政府补助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具有调节作用,政府补助还通过影响企业研发经费投入,间接地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研发资助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且这种影响因研发资助强度、地区、企业类型和规模的差异而具有异质性,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政府研发资助还通过影响企业研发人员投入、要素密度,间接地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不同类型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电信基础设施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而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并不显着,电信基础设施会通过提升企业要素密度以及研发投入,进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即要素密度、研发投入的中介效应存在。市场化程度影响方面,减少政府干预、提升金融市场化程度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有助于促进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减少政府干预、提升金融市场化程度通过影响企业自生能力以及研发经费投入,进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可以通过影响企业要素密度以及研发人员投入,进而对企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最后,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加强创新引导激励、精准布局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杨艳杰[2](2020)在《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今,全国高校陆续开展大学英语教改,将网络教学模式纳入大学英语教学框架之中。然而,学生使用网络学习方式的意愿并不高,因此,了解学生对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满意度以及确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研究以建构主义理论和需求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讨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满意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满意度如何?2.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满意度影响因素有哪些?江苏某高校217名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参与了问卷调查,最终取得有效问卷183份。之后,笔者先后抽取18名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本研究主要结果为:(1)学习者对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总体满意度较高。首先,从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设置来看,学生认为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设置合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课程效果评价方式多样,整体学习效果较好;但网络自主学习课程中,“综合英语”板块练习题较多,且形式单一;“视听说”板块练习题与英语等级考试具有一定关联性,但难度稍大。其次,从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来看,平台运作良好,界面设计合理,网页反应速度快,能够较快地找到需要的板块。但该平台也存在问题:网络自主学习活动只能在机房完成,学生不能通过个人电脑随时进行自主学习;且平台提供的资源只能实时浏览,不能下载,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来看,大多数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时能够采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管理自主学习过程,但学习主动性不强,不会主动进行学习反思或总结。(2)网络课程设置是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满意度,而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和学生学习自主性对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满意度无显着影响。基于上述结果,本研究为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建议:第一,优化网络课程设置,调整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资源的内容;第二,丰富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功能,为学生网络自主学习提供便利;第三,通过完善网络课程评价机制和增加网络学习支持工具,提高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艾磊[3](2020)在《基于语句级表征的代码片段推荐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代码片段推荐是一种以代码片段为推荐目标的代码推荐方法。由于代码片段推荐能够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其成为了软件工程领域研究者与实践者关注的热点。代码片段推荐按照应用场景的不同,可分为无查询代码片段推荐和有查询代码片段推荐,这两类方法分别使用编程上下文和自然语言查询作为输入,在开发过程的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的需求为开发者提供支持。现有工作通常将代码片段视为文本或结构数据在标识符级别对其进行处理,从中抽取关注的特征信息实现代码片段的表征;然后使用信息检索、机器学习和启发式规则根据其输入进行检索,形成推荐列表。然而现有工作中存在对代码片段语义信息使用不够充分,并且不能较好地解决编程风格差异、弥补自然语言与代码语言之间存在的语义鸿沟等问题,从而导致推荐精度不高,推荐结果的实用效果不佳。这些问题限制了代码片段推荐方法在实际工程环境中的推广和使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1)提出了基于语句级表征方法的代码片段推荐框架,对代码片段推荐流程和研究框架进行了定义。该框架针对代码片段表征中语义和序列信息使用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了语句级代码片段表征方法,实现代码语句级别的代码片段表征,为代码片段推荐方法提供了支撑。(2)面向无查询代码片段推荐场景,提出了基于序列匹配的代码片段推荐方法。该方法以编程上下文为输入,在推荐过程中使用语句级代码片段表征方法进行数据表征,并采用序列匹配算法作为推荐的核心算法,充分利用了代码片段的语句序列信息和结构信息,提高了代码片段推荐的精度,并优化了排序效果。(3)面向有查询代码片段推荐场景,提出了基于联合嵌入的代码片段推荐方法。该方法以自然语言查询为输入,在推荐过程中使用语句级代码片段表征方法和联合嵌入技术将代码片段和自然语言在保持语义相关性的情况下映射到同一向量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自然语言和代码语言之间存在的语义鸿沟,提高了代码片段推荐的精度,并优化了排序效果。(4)设计并实现了结合上述两种代码片段推荐算法的原型工具。该工具以插件形式嵌入开发者编程环境中,能够在多种情境下为开发者提供高质量的代码片段,并且为开发者提供了友好的用户接口和功能。最后验证了工具的实用性,并展示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邢娅萍[4](2020)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航路网络修复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天气成为影响航空运输正常运行的重要原因。恶劣天气条件下航路网络拓扑结构受损,从而导致部分航班的正常运行发生中断。实际运行中,受影响的航班一般采取绕飞雷暴或者地面等待策略,前者容易造成航路拥堵,甚至使航空器之间发生冲突;后者则容易导致后续航班的延误甚至取消。为了缓解恶劣天气对航路网络运行的影响,本文提出航路网络抗毁性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恶劣天气影响下的航路网络修复策略。本文考虑航路网络特征,运用复杂网络理论,研究了航路网络抗毁性定量评价指标。选择典型航路网络,利用历史气象数据和空管运行数据,以Graham算法自动生成飞行受限区,构建了航路网络受损场景,并对恶劣天气影响下的航路网络抗毁性进行评估,验证了指标的有效性。基于网络修复理论和交通流分配理论,提出了两类基础修复策略:一是基于网络原有拓扑结构对受损网络运行进行修复;二是在网络中以添加新航段的方式对受损网络进行修复。在明确航路网络修复范围的基础上,确定两类基础修复策略下的备用航段集,基于K最短路径算法和容量限制分配法,搭建多约束交通流分配模型以支持受影响航班的局部重分配,以此完成航路网络运行修复。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两类基础修复策略都能不同程度地缓解恶劣天气对航路网络运行的影响。为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本文借鉴交通网络设计理论,建立了航路网络修复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以修复成本最小为目标,下层模型为非均衡配流模型。分别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枚举算法和贪心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综合对比分析发现粒子群算法求解质量和计算速度更优越。对不同修复策略下航路网络抗毁性和修复成本进行对比发现:航路网络修复优化策略既能弥补原有拓扑结构修复策略的结构受限不足,又能解决拓扑结构调整修复策略带来的巨额协调费用问题,能够保证对正常运行航班干扰最小的同时,以最小的修复成本使所有受影响的航班都恢复正常运行,对于减缓航路拥堵和航班延误有极大的意义。
高翔[5](2019)在《CoCrNi三主元合金组织结构演变及力学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人们对多主元高熵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性能优化等问题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在多主元合金中,CoCrNi三主元合金的塑韧性尤为突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锻态CoCrNi三主元合金为研究对象,对锻造后合金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变化、合金拉伸过程中的塑性变形行为以及形变热处理对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经热锻后,合金晶粒得到明显的细化,合金的晶体结构为FCC结构。晶粒内部的大量退火孪晶与扩展层错的共同作用,使得合金具有良好的室温力学性能,其硬度约达到183 HV;抗拉强度约达到850 MPa,与铸态相比,提升54.5%;合金的拉伸总应变可达到93%。(2)在拉伸过程中,应变量较小时,合金的塑性变形主要以位错滑移为主;随着应变量的继续增加,合金发生机械孪生,此时合金中的孪晶与位错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合金的塑性变形;当应变量足够大时,合金内部会以{111}FCC//{0001}HCP、<110>FCC//<11-20>HCP取向关系,发生HCP相变,从而强化合金。(3)在冷轧过程中,随着轧制变形量的增加,合金内部产生非常高的位错密度,导致合金的强度逐渐增加,合金的屈服强度最高可达到1865 MPa,抗拉强度达到1970 MPa,但塑性严重下降;当轧制变形量足够大时,合金会产生HCP相。(4)轧制80%后退火,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合金发生回复、再结晶、相变以及晶粒长大。其中,经500 oC/1 h退火后,合金内部产生更多的亚结构和HCP相,使得合金强度提高,屈服强度约为2.06 GPa,拉伸总应变为7%;经700 oC/1 h退火后,合金发生再结晶,且HCP相全部转变成FCC相,此时合金屈服强度为865 MPa,拉伸总应变高达44%,综合性能较好。
李肖婧[6](2019)在《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文中提出伴随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创新产业的出现,工程活动的复杂性、规模性和不确定性均处于前所未有的状态,作为工程师培养核心环节之一的“工程体验”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工程体验”的本质在于通过个体与客观工程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的反思,加强个体对工程专业实践的认知,形成工程专业实践所必需的技能和态度。美国等部分发达国家本科工程教育界已率先做出改革以增强“工程体验”的地位。相较而言,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尚未形成该项意识,现行的工程实践教育体系一味重视对显性的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初步应用,却弱化对隐性的专业实践技能与态度的培养,现状亟待改变。基于此,探讨“本科工程教育应如何开展‘工程体验’以培养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需求的未来工程师”成为亟需学科探讨和解决的复杂问题。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对该问题给予系统性考量,亦未深入应用有效理论以指导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与理论诉求,本研究以“如何构建并运行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简称体验模式),从而强化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地位与实施效果,进而培养出符合21世纪工程发展所需的未来工程师?”为核心研究问题,并由此展开4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1)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识别;(2)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维度识别;(3)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4)我国情境下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通过充分的文献阅读、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同行专家研讨,结合问卷调查等方法,借助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数据分析手段,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形成如下四项结论:(1)全面解析21世纪工程背景下“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提出“工程体验”的本质,并指出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标准为:是否涉及亲身经历、是否涉及理论知识应用或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是否帮助学生认识工程专业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体验”的广义范畴和核心范畴。21世纪工程背景下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是:一方面朝着系统性组织各类工程体验活动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聚焦于工程体验活动本身的完整性、综合性、创新性和多样性,重视那些属于工程体验核心范畴的体验活动。(2)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指导,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方法指导,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包括三大子系统(目标子系统、过程子系统、支撑子系统)、六项维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学习评价、师资队伍、支撑环境)、三组关系(模式构成维度间结构关系、体验模式与整体工程教育间的相互联系、教育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3)通过文献识别、案例补充、同行专家研讨、实证检验,最终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所包含的36个构成要素,以构成要素特征命名体验模式的六大构成维度——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并验证通过六大构成维度与工程体验成效间的正相关关系。(4)综合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构成维度以及结构关系,构建形成完整的体验模式,并运用隐性知识观和体验式学习观,深入本科工程教育的具体情境,探析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中介性、交互性、协同性。本研究旨在通过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以指导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具体理论贡献包括:(1)以隐性知识观、体验式学习观为理论视角,以教育模式构建方法、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为指导方法,提出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分析框架;(2)基于文献、案例和实证检验,识别体验模式的构成要素与构成维度;(3)构建完整的工程体验教育模式并深入挖掘体验模式的内在特征。除上述理论贡献外,本研究进一步联系实际,深入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面向政府、产业、社会机构、工科院校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参与主体,从(1)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2)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3)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4)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5)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6)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等六方面提出了确保体验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杨艳华[7](2019)在《功能化聚酰亚胺的设计、合成及其存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的移动设备逐渐向小型化、便携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而且,移动应用设备中对内存器件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容量、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方面。为了突破传统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尺寸上的极限,科研人员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寻找可替代的新型存储器。无机材料为活性层的阻化存储器耐受性有限、编程速度慢、编程电压和清除电压高;有机小分子为活性层的阻化存储器的制作过程比无机材料的更加精细,沉积的有机小分子沸点较低、化学阻抗性较差,在器件制备过程中活性层易被损坏;聚合物材料具有易加工、灵活性、高的机械强度、好的延展性等特点,并且活性层的制作过程更加方便。因此,许多研究者将存储材料的研究集中在先进聚合物材料的研发上。芳香型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柔韧性、好的成膜性以及低介电常数等优异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光电器件。本文合成了五个系列的功能化聚酰亚胺,并研究了其存储器件的存储类型、ON/OFF电流比、转换电压及信号保留时间等存储特性。为了进一步了解存储器件的电流传导机理,应用各种理论传导模型对器件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进行拟合。采用Gaussian09程序,B3LYP/6-31(d)杂化泛函方法对聚合物的基本单元进行分子模拟,研究了不同取代基团对聚酰亚胺存储性能的影响。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9-芴酮的9号位C原子具有sp3杂化轨道,共价键链接两个芳基基团,形成非共面的四苯基芴部分(TPF),在2,7号位经过Suzuki反应引入具有强供电子效应的三苯胺基团和咔唑基团,成功制备出4,4’-[9,9-二(4-氨基苯基)-9-芴-2,7-]双(N,N-二苯基苯胺)(TPA-TPF)和4,4’-[2,7-二(4-(9H-咔唑基)苯基)-9-芴-9,9-]二苯胺(Cz-TPF)两种二胺单体。制备的TPA-TPF和Cz-TPF分别与均苯四甲酸酐(PMDA)和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聚合生成功能化聚酰亚胺PI(TPA-TPF PMDA)、PI(TPA-TPF BPDA)、PI(Cz-TPF PMDA)和PI(Cz-TPFBPDA)。四种PIs具有可溶性、低吸水性、耐高温性和无定形态等特性。由于合成的PIs具有非共面的分子结构及强的供电子部分,制备的阻化存储器件表现出非易失性WORM存储特性,四种PIs的OFF态和ON态电流传导过程分别遵循SCLC传导和Ohmic传导。2.以非共面的TPF为基体,分别以苯基、4-(萘基)苯基、1,1’-联萘基和3,5-二甲氧基苯基等具备不同空间位阻的芳香型取代基团修饰TPF的2,7-位,制备出4,4’-(2,7-二苯基-9-芴基)-9,9-二苯胺(TPF-Ph)、4,4’-[2,7-双(4’’-萘基苯基)-9-芴基]-9,9-二苯胺(TPF-Ph-Na)、4,4’-[2,7-双(1’’,1’’’-联萘基)-9-芴基]-9,9-二苯胺(TPF-2Na)和4,4’-[2,7-双(3’’,5’’-二甲氧基苯基)-9-芴基]-9,9-二苯胺(TPF-Ph-OMe)四种芳香二胺单体,再分别与PMDA聚合后,得到四种聚酰亚胺PI(TPF-Ph)、PI(TPF-Ph-Na)、PI(TPF-2Na)和PI(TPF-Ph-OMe)。ITO/PI(TPF-Ph)/Al和ITO/PI(TPF-Ph-Na)/Al器件表现出易失性DRAM存储特性;ITO/PI(TPF-2Na)/Al器件表现出易失性SRAM存储性能;而ITO/PI(TPF-Ph-OMe)/Al器件表现出非易失性WORM存储行为。四种PIs的OFF态和ON态电流传导过程分别遵循SCLC传导和Ohimc传导。研究结果表明,由于PI(TPF-Ph)、PI(TPF-Ph-Na)、PI(TPF-2Na)和PI(TPF-Ph-OMe)取代基团分子空间构型不同,对PIs器件的存储特性造成影响。3.TPF-Br、TPF-Ph和TPF-Ph-OMe分别与BPDA聚合生成功能化聚酰亚胺PI(TPF-Br BPDA)、PI(TPF-Ph BPDA)和PI(TPF-Ph-OMe BPDA)。ITO/PI(TPF-Br BPDA)/Al器件表现出易失性DRAM存储特性,阈值电压分别为-2.39和+1.45 V;ITO/PI(TPF-Ph BPDA)/Al器件也表现出易失性DRAM存储特性,阈值电压分别为-1.71和+1.74 V;然而,ITO/PI(TPF-Ph-OMeBPDA)/Al器件却表现出非易失性WORM存储特性,转换至ON态的电压为-1.13 V。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取代基团的电荷特性不同,导致器件的存储特性存在差异。4.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成功制备出4-氨基-N-(4’-氨基苯基)-N-(2’’-亚甲基联苯基-4’’-N’-咔唑基)苯甲酰胺,分别与PMDA和BPDA通过化学酰亚胺法制备出两种功能化的聚酰亚胺PI-a和PI-b。ITO/PI-a/Al器件显示非易失性的双稳态WORM存储行为,阈值电压为-0.21 V,ON/OFF电流比高达109;而ITO/PI-b/Al器件表现出非易失性的三稳态WORM存储特性,阈值电压分别为-2.58和-2.43 V,ON2/ON1/OFF电流比为105:104:1。两种器件都显示出低操作电压、低能耗和低误读率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空间构型和场致诱导CT过程的差异,使得PI-a和PI-b器件的存储性能不同。5.成功合成了具有不对称结构的含柔性基团和三苯胺基团的4-氨基-N-(4’-氨基苯基)-N-(2’’-苄基-4’’-三苯胺基)苯甲酰胺二胺单体,分别与PMDA和BPDA通过化学酰亚胺法制备出两种功能化的聚酰亚胺PI(TPA-PMDA)和PI(TPA-BPDA)。ITO/PI(TPA-PMDA)/Al器件表现出非易失性WORM存储特性,阈值电压为-1.12 V;而ITO/PI(TPA-BPDA)/Al器件表现非易失性Flash存储特性,阈值电压分别为-0.78和+1.98 V。两种器件的电流在OFF态和ON态分别遵循SCLC传导和Ohmic传导。结果表明,在柔性基团和三苯胺基团的影响下,PI(TPA-PMDA)和PI(TPA-BPDA)的二面角、静电势、偶极矩和轨道能级电荷密度间的差异使得器件显示不同的存储特性。
王博[8](2019)在《合金元素、冶炼工艺对铝硅焊丝氢含量及焊缝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铝合金具有优良的比强度、比刚度、耐腐蚀等力学性能与物理性能,被大量用于航空航天、高速列车、舰船等行业。Al-Si焊丝由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焊接适应性而被广泛用于热裂倾向较大的2系、6系铝合金结构的焊接。但是,目前国内生产的Al-Si焊丝由于诸多原因,焊丝质量与先进国家的Al-Si焊丝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机器人自动化焊接时,无法满足要求,导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用铝合金结构的焊接均采用进口焊丝,价格昂贵且售后服务响应慢。本文选择用量大的Al-Si焊丝为研究目标,系统研究了微量合金元素和冶炼工艺对焊丝氢含量、焊缝气孔率、焊丝及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的影响,为国产焊丝整体质量达到法国萨福SAF焊丝水平,实现Al-Si焊丝国产化做出贡献。首先,研究了冶炼工艺的改进、优化以及Ti、Sr、Ce元素的添加对SAl 4043焊丝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经过大量的摸索试验表明,通过添加C2Cl6、筛选各组元的最佳配比、优化精炼剂的用量(0.5 wt.%),同时配合经过干燥处理、流量限定为10 L/min的氩气进行联合精炼,可促使冶炼后熔体的初始氢含量降到最低值0.10 m L/100g Al。冶炼工艺经过改进、优化后,向熔体中分别添加不同的合金元素,仅有Sr元素会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发生变质衰退现象;当单独添加0.08 wt.%Ti时,α-Al枝晶得到明显细化,共晶Si相形貌变化不大;当单独添加0.025wt.%Sr时,针状共晶Si相的长宽比明显降低,但α-Al枝晶尺寸基本不变。当向熔体中复合添加0.08 wt.%Ti和0.025 wt.%Sr或0.08 wt.%Ti和0.03 wt.%Ce时,α-Al枝晶得到明显细化的同时,共晶Si相形貌也得到显着改善。Φ9.5 mm、SAl 4043连铸连轧杆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元素Sr对SAl 4043组织和性能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Ce元素。焊丝凝固过程中,Sr元素在共晶反应中主要演变为Al2Si2Sr相,并富集在Si相的前沿,促使共晶Si相由层片状或粗大针状形态转变为细粒状;Ce与Si的原子半径比接近1.65,Ce原子吸附在Si相固-液界面的生长台阶上,诱发孪晶,进而改变共晶Si相形貌。当添加过量的Ce元素时,组织中含Fe相和富Ce相的尺寸和体积分数增加,逐渐恶化焊丝合金的延展性。研究了Sr、Ce元素的单独添加对SAl 4047焊丝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冶炼工艺经过改进、优化后,在0-0.08 wt.%范围随着焊丝中Sr元素含量的增加,α-Al枝晶柱状化生长,尺寸得到细化;当Sr元素的含量为0.025 wt.%时,初晶Si消失,共晶Si达到完全变质。Ce元素对合金中α-Al枝晶、共晶Si、初晶Si均有细化作用:当Ce元素的含量为0.08 wt.%时,α-Al枝晶尺寸最小,此时共晶Si相依然保持针状结构,尺寸略有降低;当Ce元素的添加量增加到0.8 wt.%时,共晶Si相的细化效果最佳,此时合金中形成大量的富Ce相和针状含Fe相,富Ce相的尺寸、形貌与富Ce相中Ce、Fe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存在关联。Φ10.0 mm、SAl 4047连铸连拉杆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Sr元素对铸杆力学性能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Ce元素;在0-0.08 wt.%范围随着Sr含量的增加,合金铸杆的屈服强度线性增大,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先增加后下降;在0-0.8 wt.%范围内随着Ce元素含量的增加,铸杆质量指数先增加后下降。研究了Sr、Ce元素的单独添加对Al-Si焊丝氢含量以及采用合金化焊丝焊接的6082焊接接头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熔体和固体氢含量测试结果表明,冶炼工艺经过改进、优化后,未添加Sr、Ce元素的焊丝氢含量随着Si元素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添加合金元素Sr时,焊丝氢含量随着Sr元素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与Al-5Si-0.08Ti焊丝相比,Al-5Si-0.08Ti-0.02Sr焊丝的液、固氢含量分别提高了77.27%和105.41%;与Al-12Si焊丝相比,Al-12Si-0.03Sr焊丝的液、固氢含量分别提高了87.5%和103.33%。与添加Sr元素的焊丝相比,Ce元素在焊丝冶炼、铸造过程中起到了较好的“固氢”“除氢”作用。焊接接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Al-Si-x Sr、Al-Si-y Ce焊丝焊接的钨极氩弧焊(TIG)焊缝气孔率,前者大于0.5%,后者小于0.5%,由于TIG接头的热影响区存在严重的过时效软化,两种焊丝的TIG接头拉伸主要断裂在热影响区,抗拉强度与热输入总量存在线性关系。与TIG相比,熔化极氩弧焊(MIG)热输入较低、气孔敏感性较高,因此Al-Si、Al-Si-x Sr焊丝的MIG接头焊缝区气孔明显增多,拉伸断裂最终发生在焊缝区,断后伸长率降低;Al-Si-y Ce焊丝的MIG接头焊缝区气孔较少,拉伸断裂发生在热影响区。此外,单独添加Sr、Ce元素的TIG、MIG接头弯曲试验均不合格。最后,研究了Sr、Ce元素的复合添加对焊丝氢含量、焊缝气孔率、焊丝和焊接接头性能和组织的影响,Al-5Si-0.08Ti-0.01Sr-0.03Ce焊丝液、固氢含量相比Al-5Si-0.08Ti-0.01Sr分别下降了30.8%和38.5%,Al-5Si-0.08Ti-0.02Sr-0.03Ce焊丝的液、固氢含量均超标;Al-12Si-y Sr-0.08Ce焊丝氢含量的演变规律与复合添加Sr、Ce元素的SAl 4043焊丝基本相同。复合添加Sr、Ce元素的SAl 4043、SAl 4047铸态合金中共晶Si相都达到了完全变质,富Ce相和针状含Fe相的尺寸超过共晶Si相,裂纹容易在富Ce和针状含Fe金属间化合物处萌生和扩展。Φ10.0 mm、Al-Si合金铸杆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添加Sr、Ce元素的铸杆抗拉强度和伸长率都随着Sr元素含量的增加而略有提升;与Al-12Si-y Sr-0.08Ce相比,Al-5Si-0.08Ti-x Sr-0.03Ce铸杆拉伸过程抗拉强度较低、但伸长率较高。焊接接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仅Al-5Si-0.08Ti-0.01Sr-0.03Ce、Al-12Si-0.015Sr-0.08Ce焊丝焊接的MIG焊缝气孔率合格,两种焊丝的MIG接头拉伸断裂都发生在热影响区,抗拉强度基本接近。Al-5Si-0.08Ti-0.01Sr-0.03Ce焊丝的MIG接头弯曲试验合格,Al-12Si-0.015Sr-0.08Ce焊丝的MIG接头弯曲断裂角度与Al-12Si焊丝相比提高了近1倍。此外还分析了影响自动焊用Al-Si焊丝送丝性能的两个关键指标--松弛直径和翘距,研发出了一种可实现粗调、精调调节焊丝松弛直径和翘距的模盒装置,得到了适用于机器人焊接的翘距≤3mm、松弛直径为400~450 mm的自动焊丝。
王林[9](2019)在《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文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创新已成为一种潮流汹涌而来,正在影响着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基于智慧专业化理论,通过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构建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智慧专业化追求区域创新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重点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智慧专业化的空间分布是指不同区域之间创新资源定向投入和政策定向支持,以及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评价。智慧专业化在发展比较优势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在确立未来比较优势和区域专业化战略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成果方面影响较为深远。通过界定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空间分布的特征,以31个省份的权威统计面板数据为基础,从4个维度15个指标出发,运用改进的信息熵权TOPSIS法,构建了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指标体系与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评价模型。以智慧专业化理论为基础,基于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评价和智慧专业化指数得分,对比国外智慧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及特征,结合国内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区域智慧专业化的研究内容。中国东中西部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高,广东省的智慧专业化水平最高,西部省份区域智慧专业化水平都较弱,且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与发展水平一般的区域存在较大的极化现象。智慧专业化的空间效应表现为聚集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创新投入对区域自身的自我强化效应,在外部创新环境的作用下,将会聚焦于该区域的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产生区域智慧专业化的聚集效应。从投入产出维度、供给需求维度两方面,构建了区域智慧专业化的空间分布的影响体系,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投入要素、区域产业结构、区域政策因素四个层面,选取了人均GDP、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研发经费支出、省区前三年专利授权量之和、制造业占GDP比重、FDI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政府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共计7个变量指标。以中国31个省份2014-2016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科研创新的资金投入、人力资本投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技创新基础对于省域范围内智慧专业化发展水平都会存在积极促进作用。通过区位熵识别各区域的智慧专业化产业集合,构建了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评价体系,分析了各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以及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与时空格局演变。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具有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区间内区域间的差异性在增大,东部地区是智慧专业化测度值的高值区;智慧专业化测度值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关系,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强的区域其邻近区域测度值也相对较强;同类型空间关系的区域呈现出了较为明显得连片分布特征,H-H区域由东南沿海地区向长江沿线区域扩展,而西部地区连片的L-L区域没有发生改变;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水平、智慧专业化产业促进能力、智慧专业化产业关联度以及智慧专业化产业发展环境的差异性,对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测度值呈现出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类型产生重要影响。构建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之上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预测近五年区域智慧专业化指数的变化与趋势,以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对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模式进行分析。当前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格局整体呈现出东强西弱的特征,这一格局在未来五年将会继续保持,但是区域之间智慧专业化差异将会趋于收敛;区域智慧专业化将会呈现出正向的空间关系,但正相关的强度将会减弱;局部空间自相关演化将会呈现出西部的部分地区将会继续处于L-L型,但东部沿海以及中部部分区域将会演化为H-H型。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不仅能够影响区域自身发展,同时也关系到临近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制定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总体规划、建立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选择和培育体系、重视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空间布局、强化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一体化发展,最终实现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协同发展。通过协同发展来缩小区域智慧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差距,从总体上提升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发展水平,推动和促进区域智慧专业化的均衡发展。
徐立鹏[10](2019)在《NCM622正极材料的绿色制造及其储能和失效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元层状LiNi1-x-yCoxMnyO2(NCM)正极材料由于三种原子间的协同效应倍受当前新能源材料研究者的关注。其中LiNi0.6Co0.2Mn0.2O2(NCM622)正极材料即拥有高比容量也具有较高循环稳定性和良好的热稳定性。本文系统性的研究了高比能动力锂离子电池NCM622正极材料的绿色制造工艺,并优化了制备工艺参数;随后又对其开展了包覆改性研究,并揭示了该材料在高低温环境中的失效机理,最终通过COMSOL仿真计算解析了化学反应-温度-应力(应变)之间的耦合关系。相关研究及主要创新性结论如下:1)构建了氢氧根共沉淀热力学与动力学模型,揭示络合剂与过渡金属离子在碱性环境中共沉淀反应机理。并通过Visual MINTEQ 3.1软件对多种绿色环保型络合剂的共沉淀反应进行动力学计算分析。计算分析指出乳酸盐在p H=11.15时具有最佳共沉淀效果,是作为NCM前驱体材料共沉淀反应最理想的络合剂。2)采用乳酸钠作为络合剂,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i0.6Co0.2Mn0.2(OH)2前驱体,系统地研究了共沉淀工艺参数对前驱体结构及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揭示共沉淀p H值及共沉淀温度对NCM622正极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前驱体Ni0.6Co0.2Mn0.2(OH)2最佳共沉淀p H值为11.0,共沉淀温度为60℃,该条件下制备的NCM622由于其特殊的α+β-(Ni0.6Mn0.2Co0.2)(OH)2相结构,相应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佳。系统的研究了烧结工艺参数并揭示了烧结温度及时间对NCM622正极材料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理。采用SEM、XRD等表征手段发现当烧结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时一次颗粒生长不足,烧结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则会导致晶界融化,晶粒发生粘连,研究指出最佳烧结温度为800℃,烧结时间为15h。3)通过湿化学法成功将Ti3C2(OH)2材料包覆在NCM622正极材料表面,通过探讨Ti3C2(OH)2的包覆改性机理发现Ti3C2(OH)2包覆层并未对正极材料原结构产生影响,但改性后NCM622正极材料的倍率及循环稳定性明显提高;研究表明适量Ti3C2(OH)2包覆层(3.0wt.%)可以改变电解液及正极材料界面结构,减小充放电过程中的电荷转移阻抗,增强锂离子的扩散能力。当含Ti3C2(OH)2包覆量过多时(5.0wt.%),较厚包覆层减少了电解液与正极材料的接触,降低了NCM622正极材料的放电容量。4)系统的探究了环境温度(-20℃~60℃)对NCM622正极材料充放电失效机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测试温度对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理不同:高温下NCM622正极材料的失效主要是由电解液分解产物与正极材料的副反应引起的。低温下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衰减主要是由材料电荷转移阻抗Rct骤增导致的,同时发现Rct-1与温度的变化规律符合Arrhenius公式。5)通过有限元法仿真了NCM622正极材料嵌锂过程中的锂离子传递过程,分析了反应过程中温升及应力分布随时间的动态关系,发现了锂离子嵌入速度由快变慢后趋于动态平衡,正极材料中的应力状态随时间变化规律与温度-时间曲线一致,揭示了正极材料中化学反应-温度-应力(应变)之间存在的耦合对应关系。
二、航天·航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航天·航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高质量发展内涵研究 |
1.3.2 高质量发展测度与评价研究 |
1.3.3 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4 装备制造产业及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框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装备制造企业的概念界定 |
2.1.2 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 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 |
2.2.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论述 |
2.2.2 熊彼特经济发展和创新理论 |
2.3 企业发展相关理论 |
2.3.1 竞争优势理论 |
2.3.2 企业能力理论 |
2.4 政府与市场作用相关理论 |
2.4.1 亚当·斯密市场机制思想 |
2.4.2 斯蒂格利茨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
2.4.3 演化发展经济学中政府作用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和理论逻辑 |
3.1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条件 |
3.1.1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
3.1.2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现状 |
3.1.3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优势 |
3.1.4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发展的不足 |
3.2 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理论逻辑 |
3.2.1 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 |
3.2.2 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的理论逻辑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 |
4.1 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及形成机理 |
4.1.1 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形成机理 |
4.2 企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设定 |
4.3 基于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的企业高质量发展测度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测度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支出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5.1 政府补助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5.1.1 政府补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5.1.2 政府补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3 政府补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5.1.4 基于企业要素密度调节效应的实证检验 |
5.1.5 基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5.2 研发资助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5.2.1 研发资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5.2.2 研发资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2.3 研发资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5.2.4 基于企业研发投入和要素密度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6.1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6.2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
6.3.1 区域异质性分析 |
6.3.2 技术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 |
6.4 基础设施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机理的实证检验 |
6.4.1 基于企业要素密度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6.4.2 基于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6.4.3 基于企业研发人员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市场化程度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7.1 市场化程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理论分析 |
7.2 减少政府干预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7.2.1 减少政府干预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7.2.2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7.2.3 基于企业自生能力和研发经费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7.3 金融市场化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7.3.1 金融市场化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7.3.2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7.3.3 基于企业自生能力和研发经费投入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7.4 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对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分析 |
7.4.1 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机理分析 |
7.4.2 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7.4.3 基于企业研发人员投入和要素密度中介效应的实证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加强创新引导激励 |
8.2.2 精准布局基础设施 |
8.2.3 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2)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study |
1.2 Purpose of the study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
1.4 The framework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The definition of related terms |
2.1.1 Online self-learning |
2.1.2 Satisfaction with online learning |
2.2 Theoretical framework |
2.2.1 Constructivism Theory |
2.2.2 Needs Analysis Theory |
2.3 Related studies about online self-learning and satisfaction with online learning |
2.3.1 Related studies about online self-learning |
2.3.2 Related studies about satisfaction with online learning |
2.4 Summary of related studies |
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 |
3.1 Research questions |
3.2 Participants |
3.3 Instruments |
3.3.1 Preliminary questionnaire |
3.3.2 The final questionnaire |
3.3.3 Interview |
3.4 Data collection |
3.4.1 Collection of quantitative data |
3.4.2 Collection of qualitative data |
3.5 Data analysis |
3.5.1 Quantitative data analysis |
3.5.2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
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ISCUSSION |
4.1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atisfaction with English onlineself-learning courses |
4.1.1 Students’perception of online learning |
4.1.2 College students’satisfaction with online course design |
4.1.3 College students’satisfaction with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
4.1.4 Students’learning autonomy |
4.2 The affecting and predictiv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satisfaction |
4.2.1 The affect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satisfaction |
4.2.2 The predictive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satisfac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s |
5.2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online self-learning courses |
5.3 Limitations with the thesis |
5.4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y |
References |
Appendixes |
(3)基于语句级表征的代码片段推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无查询代码片段推荐相关研究现状 |
1.2.2 有查询代码片段推荐相关研究现状 |
1.2.3 选题依据 |
1.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语句级代码片段表征方法及相关技术 |
2.1 程序分析相关技术 |
2.1.1 程序分析概述 |
2.1.2 抽象语法树 |
2.2 信息检索相关技术 |
2.2.1 信息检索概述 |
2.2.2 序列匹配算法 |
2.2.3 Elastic Search |
2.3 机器学习相关技术 |
2.3.1 机器学习概述 |
2.3.2 嵌入技术 |
2.4 基于语句级表征的代码片段推荐框架 |
2.4.1 语句级代码片段表征方法 |
2.4.2 代码片段推荐框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查询场景下基于序列匹配的代码片段推荐方法 |
3.1 基于序列匹配的代码片段推荐框架 |
3.2 基于序列匹配的代码片段推荐方法 |
3.2.1 数据收集 |
3.2.2 数据处理 |
3.2.3 推荐算法 |
3.3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3.3.1 实验设计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有查询场景下基于联合嵌入的代码片段推荐方法 |
4.1 基于联合嵌入的代码片段推荐框架 |
4.2 基于联合嵌入的代码片段推荐方法 |
4.2.1 数据处理 |
4.2.2 模型构建及训练 |
4.2.3 推荐算法 |
4.3 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4.3.1 实验设计 |
4.3.2 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原型工具实现与分析 |
5.1 应用场景 |
5.2 原型工具设计与实现 |
5.2.1 工具框架 |
5.2.2 工具设计与实现 |
5.3 工具实验与展示 |
5.3.1 实用性实验 |
5.3.2 界面展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航路网络修复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网络抗毁性 |
1.2.2 网络修复策略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航路网络受损特性分析 |
2.1 恶劣天气与航路飞行 |
2.1.1 恶劣天气 |
2.1.2 雷暴对航路飞行的影响 |
2.2 航路网络抗毁性 |
2.2.1 航路网络特征 |
2.2.2 航路网络抗毁性评价 |
2.2.2.1 航路网络抗毁能力 |
2.2.2.2 航路网络抗毁性指标 |
2.3 航路网络受损仿真 |
2.3.1 案例航路网络描述 |
2.3.2 航路网络运行数据 |
2.3.2.1 气象数据预处理 |
2.3.2.2 航班飞行计划数据处理 |
2.3.3 恶劣天气飞行受限区划设 |
2.3.3.1 飞行受限区划设 |
2.3.3.2 危险区域边界点的确定 |
2.3.4 航路网络受损场景 |
2.3.4.1 攻击事件 |
2.3.4.2 攻击范围 |
2.3.4.3 受损状态判断 |
2.4 航路网络受损分析 |
2.4.1 受损状况 |
2.4.2 受损网络抗毁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航路网络修复策略 |
3.1 航路网络修复问题 |
3.1.1 问题描述 |
3.1.2 航路网络修复策略分析 |
3.2 航路网络修复相关理论 |
3.2.1 K最短路径问题 |
3.2.2 容量限制分配法 |
3.3 航路网络修复策略 |
3.3.1 航路网络修复范围 |
3.3.2 修复路径备用航段 |
3.3.3 多约束交通流分配模型 |
3.4 仿真计算与结果分析 |
3.4.1 仿真计算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航路网络修复优化 |
4.1 航路网络修复优化问题 |
4.1.1 问题描述 |
4.1.2 DNDP理论 |
4.1.3 航路网络修复优化模型 |
4.2 模型求解算法 |
4.2.1 PSO算法 |
4.2.2 EA |
4.2.3 GA |
4.3 仿真分析 |
4.3.1 基础数据设置 |
4.3.2 仿真计算 |
4.3.3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CoCrNi三主元合金组织结构演变及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多主元合金的背景及概念 |
1.2 高熵合金形成的条件 |
1.3 多主元高熵合金的的物理化学特性 |
1.3.1 高熵效应 |
1.3.2 迟滞扩散效应 |
1.3.3 晶格畸变效应 |
1.3.4 短程有序效应 |
1.3.5 “鸡尾酒”效应 |
1.4 多主元合金的研究现状 |
1.4.1 FeCoNiCrMn五主元合金的研究现状 |
1.4.2 FeCoNiCr四主元合金的研究现状 |
1.4.3 CoCrNi三主元合金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样品制备 |
2.2.1 合金熔炼 |
2.2.2 锻造实验 |
2.2.3 轧制实验 |
2.2.4 热处理实验 |
2.3 力学性能测试 |
2.3.1 硬度测试 |
2.3.2 压缩实验 |
2.3.3 拉伸实验 |
2.4 分析手段 |
2.4.1 光学显微组织观察 |
2.4.2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4.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
第3章 锻态CoCrNi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结果 |
3.2.1 铸态与锻态合金的微观组织 |
3.2.2 热处理对锻态合金组织的影响 |
3.2.3 热处理对锻态合金力学性能影响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合金相结构 |
3.3.2 锻态合金组织形成与变形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CoCrNi合金拉伸过程中的塑性变形行为 |
4.1 引言 |
4.2 准静态拉伸力学行为 |
4.3 拉伸过程中的组织演变 |
4.3.1 XRD相分析 |
4.3.2 EBSD分析 |
4.3.3 TEM分析 |
4.4 拉伸过程中相变分析与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冷轧与退火处理对CoCrNi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冷轧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5.2.1 压下量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5.2.2 压下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3 分析与讨论 |
5.3 退火处理对合金组织性能的影响 |
5.3.1 退火温度对微观组织的影响 |
5.3.2 退火温度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
5.3.3 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
(6)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21世纪工程发展和工程师培养的迫切需求 |
1.1.2 国外本科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 |
1.1.3 我国本科工程实践教育改革与优化的内在驱动 |
1.2 理论背景 |
1.3 问题提出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框架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章节安排 |
1.5 可能的创新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工程体验的概念内涵综述 |
2.1.1 体验的概念与工程体验的本质 |
2.1.2 工程师培养过程中工程体验的实施阶段 |
2.1.3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范围界定 |
2.1.4 21世纪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开展趋势 |
2.1.5 本节述评 |
2.2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研究现状综述 |
2.2.1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可视化分析 |
2.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研究焦点 |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主要理论视角 |
2.2.4 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
2.2.5 本节述评 |
2.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2.3.1 体验开展的内在驱动:隐性知识观 |
2.3.2 体验的具体作用过程:体验式学习观 |
2.3.3 工程教育的系统研究方式与教育模式构建方法 |
2.3.4 本节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识别 |
3.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1 培养目标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2 课程体系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3 教学方法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4 学习评价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5 师资队伍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1.6 支撑环境维度的初始构成要素 |
3.2 本科工程教育中工程体验的成效指标 |
3.3 本章小结 |
4 本科工程教育开展工程体验的多案例分析 |
4.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
4.1.1 案例研究目的 |
4.1.2 案例选择与描述 |
4.1.3 案例数据收集与分析 |
4.2 伦敦大学学院工程科学学院的“交叉整合型”体验 |
4.2.1 背景简介 |
4.2.2 教育愿景 |
4.2.3 教育过程 |
4.2.4 支撑条件 |
4.2.5 个案小结 |
4.3 奥尔堡大学工程科学学院的“问题导向型”体验 |
4.3.1 背景简介 |
4.3.2 教育愿景 |
4.3.3 教育过程 |
4.3.4 支撑条件 |
4.3.5 个案小结 |
4.4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的“基于设计周期型”体验 |
4.4.1 背景简介 |
4.4.2 教育愿景 |
4.4.3 教育过程 |
4.4.4 支撑条件 |
4.4.5 个案小结 |
4.5 欧林工学院的“深度融合型”体验 |
4.5.1 背景简介 |
4.5.2 教育愿景 |
4.5.3 教育过程 |
4.5.4 支撑条件 |
4.5.5 个案小结 |
4.6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的“四维设计型”体验 |
4.6.1 背景简介 |
4.6.2 教育愿景 |
4.6.3 教育过程 |
4.6.4 支撑条件 |
4.6.5 个案小结 |
4.7 案例中本科工程教育工程体验开展的相关经验 |
4.7.1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案例研究 |
4.7.2 案例研究结果与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5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
5.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成要素框架及研究假设 |
5.1.1 构成要素框架 |
5.1.2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5.2.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2 数据收集 |
5.2.3 统计方法 |
5.3 描述性统计 |
5.3.1 样本基本信息 |
5.3.2 模式要素的描述性统计 |
5.4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4.1 信度分析 |
5.4.2 效度分析 |
5.5 回归分析 |
5.5.1 多元线性回归基本问题检验 |
5.5.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构建 |
6.1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1.1 聚焦工程技能和态度的培养目标 |
6.1.2 综合集成的课程体系 |
6.1.3 学生主导的教学方法 |
6.1.4 多元严谨的学习评价 |
6.1.5 经验导向的师资队伍 |
6.1.6 全面协同的支撑环境 |
6.1.7 模式构建的三组结构关系 |
6.1.8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整体构建 |
6.2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内在特征 |
6.2.1 内在特征一:中介性 |
6.2.2 内在特征二:交互性 |
6.2.3 内在特征三:协同性 |
6.3 本章小结 |
7 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的运行对策 |
7.1 我国工程教育发展的特殊情境 |
7.2 对策一:知行结合,强化工程体验作用 |
7.3 对策二:顶层设计,重塑工程体验课程 |
7.4 对策三:多管齐下,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
7.5 对策四:合理评聘,优化师资队伍质量 |
7.6 对策五:内外联动,规范校企合作过程 |
7.7 对策六:全面整合,打造教学创新环境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外案例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3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教师版) |
附录4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学生版) |
附录5 :国内研究型大学调研访谈提纲(研究者版) |
附录6 :国内调研访谈记录(摘要) |
作者简介 |
(7)功能化聚酰亚胺的设计、合成及其存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阻化存储器 |
1.2.1 存储器件结构 |
1.2.2 阻化存储器的存储类型 |
1.2.2.1 易失性存储效应 |
1.2.2.2 非易失性存储效应 |
1.3 阻化存储器的存储材料 |
1.3.1 无机存储材料 |
1.3.2 有机小分子存储材料 |
1.3.3 聚合物存储材料 |
1.3.3.1 含金属复合物的聚合物 |
1.3.3.2 π 共轭聚合 |
1.3.3.3 主干非共轭聚合物 |
1.3.3.4 聚合物复合材料 |
1.3.3.5 芳香型聚酰亚胺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5 本文的内容安排 |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基于三苯胺和咔唑基团修饰的四苯基芴聚酰亚胺材料的合成及其存储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2 催化剂Pd(PPh_3)_4 的合成 |
2.2.3 电解质(n-Bu)_4NClO_4的合成 |
2.2.4 2,7-二溴9芴酮的合成 |
2.2.5 9,9-二(4-氨基苯基)-2,7-二溴芴(Br-TPF)的合成 |
2.2.6 4,4’-[9,9-二(4-氨基苯基)9芴-2,7-]双(N,N-二苯基苯胺)(TPF-TPA)的合成 |
2.2.7 4,4’-[2,7-二(4-(9H-咔唑基)苯基)9芴-9,9-]二苯胺(Cz-TPF)的合成 |
2.2.8 聚酰亚胺PI(TPA-TPF PMDA)的合成 |
2.2.9 聚酰亚胺PI(TPA-TPF BPDA)的合成 |
2.2.10 聚酰亚胺PI(Cz-TPF PMDA)的合成 |
2.2.11 聚酰亚胺PI(Cz-TPF BPDA)的合成 |
2.2.12 聚酰亚胺阻化存储器件的制备与电存储特性曲线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PA-TPF和Cz-TPF的合成 |
2.3.2 PI(TPA-TPF PMDA)、PI(TPA-TPF BPDA)、PI(Cz-TPF PMDA)和PI(Cz-TPF BPDA)的合成 |
2.3.3 PI(TPA-TPF PMDA)、PI(TPA-TPF BPDA)、PI(Cz-TPF PMDA)和PI(Cz-TPF BPDA)的有机可溶性和吸水性测试 |
2.3.4 PI(TPA-TPF PMDA)、PI(TPA-TPF BPDA)、PI(Cz-TPF PMDA)和PI(Cz-TPF BPDA)的热稳定性测试 |
2.3.5 PI(TPA-TPF PMDA)、PI(TPA-TPF BPDA)、PI(Cz-TPF PMDA)和PI(Cz-TPF BPDA)的分子形态 |
2.3.6 PI(TPA-TPF PMDA)、PI(TPA-TPF BPDA)、PI(Cz-TPF PMDA)和PI(Cz-TPF BPDA)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 |
2.3.7 PI(TPA-TPF PMDA)、PI(TPA-TPF BPDA)、PI(Cz-TPF PMDA)和PI(Cz-TPF BPDA)存储器件的存储性能 |
2.3.7.1 存储器件的I-V特性曲线测试 |
2.3.7.2 存储器件的I-V数据拟合与电流传导模型 |
2.3.8 PI(TPA-TPF PMDA)、PI(TPA-TPF BPDA)、PI(Cz-TPF PMDA)和PI(Cz-TPF BPDA)存储器件的转换机理解释 |
2.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芳基取代的四苯基芴聚酰亚胺材料的存储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和仪器 |
3.2.2 3,5-二甲氧基苯硼酸的合成 |
3.2.3 4,4’-(2,7-二苯基9芴基)-9,9-二苯胺(TPF-Ph)的合成 |
3.2.4 4,4’-[2,7-双(4’’-萘基苯基)9芴基]-9,9-二苯胺(TPF-Ph-Na)的合成 |
3.2.5 4,4’-[2,7-双(1’’,1’’’-联萘基)9芴基]-9,9-二苯胺(TPF-2Na)的合成 |
3.2.6 4,4’-[2,7-双(3’’,5’’-二甲氧基苯基)9芴基]-9,9-二苯胺(TPF-Ph-OMe)的合成 |
3.2.7 聚酰亚胺PI(TPF-Ph)的合成 |
3.2.8 聚酰亚胺PI(TPF-Ph-Na)的合成 |
3.2.9 聚酰亚胺PI(TPF-2Na)的合成 |
3.2.10 聚酰亚胺PI(TPF-Ph-OMe)的合成 |
3.2.11 基于PI(TPF-Ph)、PI(TPF-Ph-Na)、PI(TPF-2Na)和PI(TPF-Ph-OMe)器件的制备与电存储特性曲线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PF-Ph、TPF-Ph-Na、TPF-2Na和TPF-Ph-OMe的合成 |
3.3.2 PI(TPF-Ph)、PI(TPF-Ph-Na)、PI(TPF-2Na)和PI(TPF-Ph-OMe)的合成 |
3.3.3 PI(TPF-Ph)、PI(TPF-Ph-Na)、PI(TPF-2Na)和PI(TPF-Ph-OMe)的溶解性、吸水性和热稳定性 |
3.3.4 PI(TPF-Ph)、PI(TPF-Ph-Na)、PI(TPF-2Na)和PI(TPF-Ph-OMe)的分子形态和成膜性 |
3.3.5 PI(TPF-Ph)、PI(TPF-Ph-Na)、PI(TPF-2Na)和PI(TPF-Ph-OMe)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 |
3.3.6 PI(TPF-Ph)、PI(TPF-Ph-Na)、PI(TPF-2Na)和PI(TPF-Ph-OMe)存储器件的存储性能 |
3.3.6.1 存储器件的I-V特性曲线测试 |
3.3.6.2 存储器件的I-V数据拟合与电流传导模型 |
3.3.7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结果提出的PI(TPF-Ph)、PI(TPF-Ph-Na)、PI(TPF-2Na) 和PI(TPF-Ph-OMe)存储器件的转换机理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电荷特性基团修饰的聚酰亚胺材料的存储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和仪器 |
4.2.2 聚酰亚胺PI(TPF-Br BPDA)的合成 |
4.2.3 聚酰亚胺PI(TPF-Ph BPDA)的合成 |
4.2.4 聚酰亚胺PI(TPF-Ph-OMe BPDA)的合成 |
4.2.5 基于PI(TPF-Br PBDA)、PI(TPF-Ph PBDA)和PI(TPF-Ph-OMe BPDA)器件的制备与电存储特性曲线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I(TPF-Br PBDA)、PI(TPF-Ph PBDA)和PI(TPF-Ph-OMe BPDA)的合成及表征 |
4.3.2 PI(TPF-Br PBDA)、PI(TPF-Ph PBDA)和PI(TPF-Ph-OMe BPDA)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 |
4.3.3 PI(TPF-Br PBDA)、PI(TPF-Ph PBDA)和PI(TPF-Ph-OMe BPDA)存储器件的的存储性能 |
4.3.4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结果提出的PI(TPF-Br PBDA)、PI(TPF-Ph PBDA) 和PI(TPF-Ph-OMe BPDA)存储器件的转换机理研究 |
4.4 小结 |
第五章 含有柔性基团和咔唑基团的聚酰亚胺材料存储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药品和仪器 |
5.2.2 邻溴溴苄的合成 |
5.2.3 4-硝基-N-(4’-硝基苯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
5.2.4 4-硝基-N-(4’-硝基苯基)-N-(2’’-溴苄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
5.2.5 4-氨基-N-(4’-氨基苯基)-N-(2’’-溴苄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
5.2.6 4-氨基-N-(4’-氨基苯基)-N-(2’’-亚甲基联苯基-4’’-N’-咔唑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
5.2.7 聚酰亚胺PI-a的合成 |
5.2.8 聚酰亚胺PI-b的合成 |
5.2.9 基于PI-a和PI-b器件的制备与电存储特性曲线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4-氨基-N-(4’-氨基苯基)-N-(2’’-亚甲基联苯基-4’’-N’-咔唑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
5.3.2 PI-a和PI-b的合成 |
5.3.3 PI-a和PI-b的溶解性和吸水性 |
5.3.4 PI-a和PI-b的热稳定性 |
5.3.5 PI-a和PI-b的分子形态和成膜性 |
5.3.6 PI-a和PI-b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 |
5.3.7 PI-a和PI-b存储器件的存储性能研究 |
5.3.8 基于分子模拟提出的PI-a和PI-b存储器件的转换机理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含有柔性基团和三苯胺基团的聚酰亚胺材料存储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药品和仪器 |
6.2.2 4-氨基-N-(4’-氨基苯基)-N-(2’’-苄基-4’’’-三苯胺基)苯甲酰胺的合成 |
6.2.3 聚酰亚胺PI(TPA-PMDA)的合成 |
6.2.4 聚酰亚胺PI(TPA-BPDA)的合成 |
6.2.5 基于PI(TPA-PMDA)和PI(TPA-BPDA)器件的制备与电存储特性曲线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4-氨基-N-(4’-氨基苯基)-N-(2’’-苄基-4’’’-三苯胺基)苯甲酰胺、PI(TPA-PMDA)和PI(TPA-BPDA)的合成 |
6.3.2 PI(TPA-PMDA)和PI(TPA-BPDA)的溶解性和吸水性 |
6.3.3 PI(TPA-PMDA)和PI(TPA-BPDA)的热稳定性、分子形态和成膜性 |
6.3.4 PI(TPA-PMDA)和PI(TPA-BPDA)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 |
6.3.5 PI(TPA-PMDA)和PI(TPA-BPDA)存储器件的存储性能研究 |
6.3.5.1 存储器件的I-V特性曲线测试 |
6.3.5.2 存储器件的I-V数据拟合与电流传导模型 |
6.3.6 基于分子模拟的PI(TPA-PMDA)和PI(TPA-BPDA)存储器件的转换机理研究 |
6.4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8)合金元素、冶炼工艺对铝硅焊丝氢含量及焊缝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铝硅系合金焊丝的研究现状 |
1.2.1 铝合金焊丝的分类 |
1.2.2 Al-Si合金焊丝的生产工艺 |
1.3 Al-Si合金中Si相研究现状 |
1.3.1 Al-Si合金中Si相的生长机制 |
1.3.2 Al-Si合金中Si相的细化方法 |
1.3.3 Al-Si合金变质细化机理 |
1.4 Al-Si焊丝合金中氢的研究 |
1.4.1 氢的产生及气孔在铸件、焊缝中的形成 |
1.4.2 气孔对铝合金铸件和焊缝性能的影响 |
1.4.3 合金化处理对Al-Si合金吸氢倾向的影响 |
1.5 本文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试验内容 |
2.1 研究技术路线 |
2.2 试验材料 |
2.2.1 母材的选择 |
2.2.2 Al-Si焊丝合金的制备 |
2.2.3 冶炼工艺改进、优化研究 |
2.3 Al-Si焊丝合金性能测试 |
2.3.1 焊丝合金氢含量测试分析 |
2.3.2 焊丝合金熔化特性测试 |
2.3.3 成品焊丝送丝性能测试 |
2.4 6082-T6 焊接接头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
2.4.1 焊接接头制备 |
2.4.2 焊接接头性能测试 |
2.5 Al-Si焊丝和接头显微组织及成分分析 |
2.5.1 金相试样制备及组织观察 |
2.5.2 扫描电镜分析 |
第三章 冶炼工艺改进、优化及合金元素对SAl4043 焊丝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焊丝合金冶炼工艺改进、优化 |
3.3 熔体保温静置过程中合金化元素的烧损 |
3.4 Ti、Sr、Ce对 SAl 4043 焊丝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 |
3.4.1 Ti对SAl 4043 焊丝合金铸态显微组织的影响 |
3.4.2 Sr对SAl 4043 焊丝合金铸态显微组织的影响 |
3.4.3 Ce对SAl 4043 焊丝合金铸态显微组织的影响 |
3.4.4 Sr、Ce对 Al-5Si-0.08Ti连铸连轧杆组织的影响 |
3.5 Ti、Sr、Ce对 SAl4043 焊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3.6 Ti、Sr、Ce对 SAl4043 焊丝合金的变质机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r、Ce对 SAl4047 焊丝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Sr、Ce对 SAl4047 焊丝合金熔化特性的影响 |
4.3 Sr、Ce对 SAl4047 焊丝合金铸态显微组织的影响 |
4.3.1 Sr对SAl4047 焊丝合金铸态显微组织的影响 |
4.3.2 Ce对SAl4047 焊丝合金铸态显微组织的影响 |
4.4 Sr、Ce对 SAl4047 焊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1 Sr对SAl4047 焊丝合金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 |
4.4.2 Ce对SAl4047 焊丝合金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r、Ce对 SAl4043、4047 焊丝氢含量和焊缝质量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Sr、Ce对 SAl4043、4047 焊丝合金氢含量的影响 |
5.2.1 Sr、Ce对 SAl4043、4047 焊丝熔体RPT定性测氢结果的影响 |
5.2.2 Sr、Ce对 SAl4043、4047 焊丝定量测氢结果的影响 |
5.2.3 Sr、Ce对 SAl4043、4047 焊丝氢含量影响的机理分析 |
5.3 Sr、Ce对6082 氩弧焊接头质量的影响 |
5.3.1 Sr、Ce对6082 氩弧焊焊缝气孔率的影响 |
5.3.2 Sr、Ce对6082 氩弧焊接头静载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r、Ce元素复合添加对SAl4043、4047 自动焊丝送丝性以及焊缝质量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Sr、Ce复合变质对焊丝合金氢含量的影响 |
6.3 Sr、Ce复合变质对SAl4043、4047 焊丝铸态显微组织的影响 |
6.3.1 Sr、Ce复合变质对SAl4043 焊丝铸态显微组织的影响 |
6.3.2 Sr、Ce复合变质对SAl4047 焊丝铸态显微组织的影响 |
6.4 Sr、Ce复合变质对焊丝合金力学性能及断口形貌的影响 |
6.5 Sr、Ce复合变质对SAl4043、4047 成品焊丝送丝性能的影响 |
6.5.1 Sr、Ce复合变质对SAl4043 焊丝送丝性相关性能的影响 |
6.5.2 复合变质SAl4043、4047 成品焊丝层绕特性的优化 |
6.6 Sr、Ce复合变质对6082 焊接接头质量的影响 |
6.6.1 Sr、Ce复合变质对MIG焊接的焊缝气孔率的影响 |
6.6.2 Sr、Ce复合变质对MIG焊接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9)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创新点 |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概述 |
3.1 智慧专业化概念 |
3.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理论 |
3.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实践 |
4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评价 |
4.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产业选择与测度 |
4.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4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发展水平的实证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影响因子 |
5.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模型构建 |
5.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研究假设 |
5.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影响因子的实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类型格局 |
6.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模型构建 |
6.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实证结果 |
6.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类型格局的时空演化 |
6.4 本章小结 |
7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 |
7.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模型构建 |
7.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实证结果 |
7.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变化趋势的格局预测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的政策启示 |
8.1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总体规划的政策启示 |
8.2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选择和培育的政策启示 |
8.3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空间布局的政策启示 |
8.4 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一体化发展的政策启示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2 计算机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 |
附录3 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产业测度一览表 |
(10)NCM622正极材料的绿色制造及其储能和失效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动力锂离子电池概述 |
1.2.1 动力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2 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概述 |
1.2.3 Li Ni_(0.6)Co_(0.2)Mn_(0.2)O_2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
1.2.4 Li Ni_(0.6)Co_(0.2)Mn_(0.2)O_2改性研究进展 |
1.3 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剂及实验测试方法 |
2.1 实验用材及采用仪器 |
2.1.1 实验用材 |
2.1.2 实验仪器 |
2.2 测试及表征 |
2.2.1 振实密度测试 |
2.2.2 比表面积测试 |
2.2.3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
2.2.4 结构形貌分析 |
2.2.5 元素含量及分布表征 |
2.2.6 元素化合价分析 |
2.3 电化学性能表征 |
2.3.1 CR2025 纽扣半电池的组装 |
2.3.2 循环及倍率性能测试 |
2.3.3 循环伏安特性测试 |
2.3.4 电化学阻抗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共沉淀的热力学、动力学模型构建及络合剂可行性分析 |
3.2.1 共沉淀热力学模型构建 |
3.2.2 共沉淀动力学模型构建 |
3.2.3 绿色环保型络合剂可行性分析 |
3.3 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3.3.1 [Ni_(0.6)Co_(0.2)Mn_(0.2)](OH)_2前驱体制备 |
3.3.2 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制备 |
3.4 共沉淀p H值对正极材料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4.1 共沉淀p H值对[Ni_(0.6)Co_(0.2)Mn_(0.2)](OH)_2前驱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
3.4.2 共沉淀p H值对Li[Ni_(0.6)Co_(0.2)Mn_(0.2)]O_2的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
3.4.3 共沉淀p H值对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5 共沉淀温度对正极材料晶体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5.1 共沉淀温度对[Ni_(0.6)Co_(0.2)Mn_(0.2)](OH)_2前驱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
3.5.2 共沉淀温度对Li[Ni_(0.6)Co_(0.2)Mn_(0.2)]O_2的晶体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影响 |
3.5.3 共沉淀温度对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6 烧结温度对正极材料的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6.1 烧结温度对Li[Ni_(0.6)Co_(0.2)Mn_(0.2)]O_2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
3.6.2 烧结温度对Li[Ni_(0.6)Co_(0.2)Mn_(0.2)]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7 烧结时间对正极材料的结构、表面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7.1 烧结时间对Li[Ni_(0.6)Co_(0.2)Mn_(0.2)]O_2结构及表面形貌影响 |
3.7.2 烧结时间对Li[Ni_(0.6)Co_(0.2)Mn_(0.2)]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i_3C_2(OH)_2表面包覆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Ti_3C_2(OH)_2包覆Li[Ni_(0.6)Co_(0.2)Mn_(0.2)]O_2的制备 |
4.2.1 包覆材料Ti_3C_2(OH)_2的制备 |
4.2.2 Ti_3C_2(OH)_2包覆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 |
4.3 Ti_3C_2(OH)_2包覆Li[Ni_(0.6)Co_(0.2)Mn_(0.2)]O_2的结构及表面形貌 |
4.3.1 Ti_3C_2(OH)_2包覆Li[Ni_(0.6)Co_(0.2)Mn_(0.2)]O_2的X射线衍射分析 |
4.3.2 Ti_3C_2(OH)_2包覆Li[Ni_(0.6)Co_(0.2)Mn_(0.2)]O_2的SEM,EDS分析 |
4.4 Ti_3C_2(OH)_2包覆Li[Ni_(0.6)Co_(0.2)Mn_(0.2)]O_2的电化学性能测试 |
4.4.1 Ti_3C_2(OH)_2包覆对Li[Ni_(0.6)Co_(0.2)Mn_(0.2)]O_2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4.4.2 Ti_3C_2(OH)_2包覆对Li[Ni_(0.6)Co_(0.2)Mn_(0.2)]O_2电化学阻抗的影响 |
4.4.3 Ti_3C_2(OH)_2包覆对Li[Ni_(0.6)Co_(0.2)Mn_(0.2)]O_2锂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低温对Li[Ni_(0.6)Co_(0.2)Mn_(0.2)]O_2及Ti_3C_2(OH)_2包覆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Li[Ni_(0.6)Co_(0.2)Mn_(0.2)]O_2的EDS分析 |
5.3 高低温对Li[Ni_(0.6)Co_(0.2)Mn_(0.2)]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5.3.1 高低温对Li[Ni_(0.6)Co_(0.2)Mn_(0.2)]O_2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5.3.2 高低温对Li[Ni_(0.6)Co_(0.2)Mn_(0.2)]O_2电化学阻抗的影响 |
5.3.3 高低温对Li[Ni_(0.6)Co_(0.2)Mn_(0.2)]O_2锂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 |
5.4 高低温对Ti_3C_2(OH)_2包覆Li[Ni_(0.6)Co_(0.2)Mn_(0.2)]O_2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5.4.1 高低温对Ti_3C_2(OH)_2包覆Li[Ni_(0.6)Co_(0.2)Mn_(0.2)]O_2充放电性能的影响 |
5.4.2 高低温对Ti_3C_2(OH)_2包覆Li[Ni_(0.6)Co_(0.2)Mn_(0.2)]O_2阻抗及离子扩散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Li[Ni_(0.6)Co_(0.2)Mn_(0.2)]O_2嵌锂过程建模及仿真分析 |
6.1 引言 |
6.2 有限元法及COMSOL软件简介 |
6.3 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有限元建模 |
6.3.1 模型构建 |
6.3.2 模型边界条件 |
6.4 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电解质扩散研究 |
6.4.1 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中的电解质盐浓度分析 |
6.4.2 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插入粒子浓度分析 |
6.5 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热效应研究 |
6.5.1 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嵌锂热效应分析 |
6.5.2 Li[Ni_(0.6)Co_(0.2)Mn_(0.2)]O_2嵌锂过程中温升变化 |
6.6 Li[Ni_(0.6)Co_(0.2)Mn_(0.2)]O_2正极材料应力研究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航天·航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于政府与市场的影响分析[D]. 李强. 吉林大学, 2020(03)
- [2]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课程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杨艳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3]基于语句级表征的代码片段推荐方法研究[D]. 艾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4]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航路网络修复策略研究[D]. 邢娅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7)
- [5]CoCrNi三主元合金组织结构演变及力学行为研究[D]. 高翔.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9(04)
- [6]工程体验教育模式研究[D]. 李肖婧. 浙江大学, 2019(02)
- [7]功能化聚酰亚胺的设计、合成及其存储性能研究[D]. 杨艳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8]合金元素、冶炼工艺对铝硅焊丝氢含量及焊缝性能的影响[D]. 王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9]中国区域智慧专业化空间分布研究[D]. 王林.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10]NCM622正极材料的绿色制造及其储能和失效机理研究[D]. 徐立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