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垃圾邮件成第二大网络公害(论文文献综述)
余平[1](2019)在《美国广告规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是目前世界广告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是自近代以来对广告产业进行有效规制的典范国家之一。美国政府对广告的早期规制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其邮政署对邮件广告进行的直接和间接监管;之后在19世纪80年代的海报广告时代,美国国内也开始陆续出现广告行业自律组织。现代美国广告规制体系是以1911年“广告诚信运动”的兴起为开端,并以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成立为标志所全面建构起来的。时至今日,美国广告规制体系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经过漫长的制度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淀后,美国广告规制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已经赢得政府和产业利益相关者的接受和认同,亦成为世界广告产业监管和规制的典型与样板之一。规制主要分为他律和自律,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美国广告规制是在以国会、白宫、法院(分别代表立法、行政和司法)为主导的他律规制体系下,辅以广告产业参与者的自我约束而逐渐形成的规制模式。在这个体系中,国会和政府负责立法和行政(政府也有部分立法权),法院负责司法并同时形成案例法,成为规制体系的主体;而广告产业参与者参照法律法规形成自身的行业标准和自律纲领。在广告产业的规制机体中,他律就像是“生命机体”中的“中枢神经”,而自律则像是机体中的“神经末梢”。在政府规制失灵的领域,自我规制往往具备更强的适应力和有效性。美国广告规制是在宪政制度下运行的,权利法案是美国宪政制度的民主基石,宪法《第一修正案》就成为了广告表达最根本的法律依据,也成为了政府广告规制违宪审查的主要法理争议。从权利性质角度来看,广告作为商业言论,理应受到言论自由的保护;但由于其具有“逐利”性质,被认为无法提升社会福祉而被长期排除在保护范围之外。宪政理念的发展、商业文明价值的提升,加上消费者知情权的日益被重视,使得广告言论逐渐有限制地纳入到了言论自由保护的范畴之内。这就使得广告权利具有“竞合性”的特征,并对现有权利分类理论体系构成了挑战,也使得政府广告规制必须放弃原先的单一标准而参照多标准体系。这就给广告规制的判例援引和司法解释提供了很大的弹性空间。媒介的发展是完善广告规制体系的又一重要参照。印刷广告技术比较简单,影响也很有限,广告规制只需对内容底线和事后救济进行限制,仅以宪法和普通法律即可基本建构。广播、影视为主的电子媒介则极大地拓宽了传播的空间,基于纸媒的规制体系已无法适应广电广告的现实需求,电子传媒法规开始颁布,广告规制也进入分类管理的时代。政府出于公共利益的规制理念,开始加大对广电广告的规制。而20世纪末新媒体的兴起,使得原先泾渭分明的传统分类监管机制不得不又重新解构。加之西方放松管制的思想思潮的影响,媒介融合势在必行。在媒介汇流的新媒体时代,广告规制进入了全新的调适期,传统广告规制体系依然适用,并积极纳入新媒体广告。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联邦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等独立监管机构将管理范围扩大至新媒体广告,在无法适用的领域通过新的成文法另行规制。广告形式的多样化、媒体的再升级、理念的多维度使得新媒体时代的广告规制体系更富张力和弹性。本论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由绪论、总结和七章主体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梳理广告规制的历史源起与流变;第二章重点阐述广告规制的理论动因和现实依据;第三章试图解构广告规制主体和框架;第四章全面分析广告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规制;第五章主要解析重点监管广告领域的规制;第六章力求阐述广告自律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第七章尝试探究新媒体广告带来的规制挑战与调适。本论文试图从广告他律和自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广告他律为重点,兼顾广告自律。同时,希望能够从广告规制的体系、要素、内容、渠道等角度展开分析,结合纵向的历史分析方法,展现美国广告规制的理念、框架、内容、方式等,最终归纳出美国广告规制体系的规律和特征。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美国广告规制嬗变的内在动因主要在于规制理念的转变。在法律规制上体现的是法理的转变,从最初的尊重财产权到后期的注重个人权利;在商业关系理念中体现的是从纯粹地“保护竞争者”到既“保护消费者”又“保护竞争者”;在规制上体现出来的是从注重“经济性规制”到更注重“社会性规制”;在公平导向上从强调“过程公平”到“结果公平”。另一方面,社会动因体现出的则是规制主体和反规制力量的反复博弈,这当中包含了两个规制维度:商业言论自由、市场竞争博弈;并且涵盖了众多价值导向:如言论自由、公平、促进竞争、消费者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保护、公共利益、健康权、隐私权等,这些都为规制的冲突和调适提供了理论和现实依据。由于美国广告规制体系过于庞杂和细密,本研究难免挂一漏万,文中还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论文将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中深入和细化。
贾慕昕[2](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库区人居环境建设是三峡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一次大平衡和大调整。自三峡工程2009年全面竣工以来,库区城市在经历移民迁居的动荡岁月后,开始进入新时期稳步发展的正常轨道。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相比于三峡工程建设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旅游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随着后三峡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调整转型,三峡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面临诸如经济发展缓慢、生态问题频发、移民致富困难、人地关系紧张、社会矛盾凸显等深层次问题。本文按照“提出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变迁着手,对三峡库区腹心城市丰都、忠县、万州的人口与城镇化情况、移民安居情况、城市规划与建设情况、民生情况、生态环境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进行全面的跟踪调查。通过研究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和典型问题,总结出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是当前制约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核心因素,并从人地关系失衡、人地关系失序、人地关系失控三个方面阐述了库区城市人地关系的具体特征,进而将“人地和谐”作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目标。通过研究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基本理论,论文提出了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路径,在人地关系的语境下定义了人居环境的系统构成,同时运用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思维方式,确定了“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针对三个靶区城市进行实证研究,基于评价结果综合分析,引入人地和谐度的概念,发现库区三个城市人居环境的人地关系和谐程度差异显着,进而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因城施策,差异发展的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抓手的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最后依据优化思路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和实施措施。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为指导,综合城市规划学、地理学、建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优化与提升提供较为科学的思路。文章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选题的缘起、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研究和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进行理论综述,并提出研究方法及主要框架内容。第二章:后三峡时期万州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三章:后三峡时期丰都和忠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评述。涵盖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八个主要方面。第四章:“人地关系”视角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过程与指标体系构建。第五章:针对丰都、忠县、万州城市人居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系统评价,并对评价结果加以统计分析。第六章:构建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技术路线。提出对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及实施措施的一些探索。第七章:总结
司会敏[3](2018)在《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国家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明确提出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把“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之一,并为实现这一目标确定了时间表、划定了路线图。美丽中国,不只是国家的、政府的、更是每个人的。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全民的高度参与,这就需要凝聚起最广泛的生态共识,才能为美丽中国建设凝心聚力。新时代凝聚中国的生态共识,需要形成生态道路共识、生态理论共识、生态制度共识和生态文化共识,这四大共识从具体实践、理论指导、制度完善和文化建设等方面涉及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领域。面对当前资源短缺、空气污染和生态退化等严峻形势,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已达成共识,但这并不能自然构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动力。在利益分化和利益驱动机制的作用下,社会不同主体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上的分歧短期内难以完全弥合。新时代凝聚最广泛的生态共识,必须认真分析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分歧和问题。这些分歧和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部分地方党政领导干部仍囿于传统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认知误区,生态责任意识不强;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为了追求仕途升迁之政治利益,仍片面追求GDP这一短期内易见成效的显性目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这一短期内难见成效的隐性目标缺少投入热情。第二,环境正义视角下因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引起的权责不对等现象普遍,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及行业部门之间在自然生态资源的占有、使用、消费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富裕阶层、城市居民和发达地区的人们(这些可称为社会强势群体)与贫困阶层、农村居民和落后地区的人们(这些可称为社会弱势群体)在环境利益与环境责任的分担上存在不对等,这些现实的利益分化极易引起人们的心理不平衡,从而制约生态共识的达成。第三,利益机制驱动下部分企业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无视生态利益和社会公益,缺乏生态可持续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第四,一些公众虽然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但只关心与自己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环境问题,环境意识层次低,“从众”“搭便车”情结严重,生态责任意识不强。第五,除了利益分化和利益驱动这些主客观原因外,生态共识平台不健全也是制约生态共识形成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生态环境质量信息公开平台不完善,不能满足公众知情权;环境权益诉求平台不畅,影响公众表达权;环境决策平台滞后,影响公众参与积极性等,上述这些因素共同制约了生态共识的形成。新时代为凝聚最广泛的生态共识,化解分歧、解决矛盾,必须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公平正义原则,这是解决环境非正义问题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二,平等协商原则,这一原则致力于实现主体间的平等沟通,消除和化解不同主体的利益矛盾,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第三,权责相统一原则,这一原则是对权利与责任关系的应然描述,公共利益是权责一致原则的价值追求,环境利益的公益性决定了每一行为主体都不能自私地占有生态利益却不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义务),只有每一行为主体都自觉遵守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分歧。第四,激励与约束并重原则,共识的达成需要提供合适的激励,即给予行为主体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激发其生态责任意识,同时也必须设置一些硬性约束,使反生态的行为得到应有的惩处,这也能起到一定的社会警示作用。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针对分歧和问题,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路径如下:第一,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教育,通过发挥学校教育的基础作用、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和生态社区建设的模范带动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以引领生态共识的形成。第二,优化地方党政部门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政绩导向机制、完善的生态考核评价体系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以激励党政干部生态共识的形成。第三,实现利益共享,完善公正的利益均衡和保障机制,解决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行业部门差异,以推动生态共识的形成。第四,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促发企业、环保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凝聚生态共识提供动力和支持,同时针对企业的违法排污行为必须实施严厉惩罚,使其形成“不敢污、不能污”的共识。最后,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平台、健全环境权益诉求平台和环境决策参与平台,通过搭建生态共识平台,助力生态共识的形成。
陈龙[4](2017)在《反向选择结合支持向量机的垃圾邮件检测模型》文中研究指明垃圾邮件逐渐成为不法分子攻击欺诈用户的主要媒介,而现有垃圾邮件内容形式多变、伪装手段层出不穷,为了保障用户正常使用邮件,垃圾邮件的检测刻不容缓。垃圾邮件检测技术分为两类:第一,以黑白名单为代表的基于知识工程的方法,它们根据不法来源名单来鉴别垃圾邮件,对未知来源的垃圾邮件存在较高的漏报率。第二,以支持向量机等方法为代表的机器学习方法,它们根据正常邮件和垃圾邮件的不同特征通过样本训练建模,模型的分类效果完全依赖于训练集,而人工获取训练集的方式为这种检测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模型也无法自适应更新。受计算机免疫系统的启发,根据免疫体系中的反向选择算法-它能根据有限的自我判别非我、自适应强的特性,本文提出将支持向量机和反向选择算法结合,构建一个具有动态反馈自适应的垃圾邮件模型。通过反向选择算法将检测出漏报的新型垃圾邮件动态补充训练集重新生成检测器,来解决人工选取的不确定性问题,让垃圾邮件的训练和检测成为一个动态平衡的自适应过程。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垃圾邮件的现状进行描述,阐述了垃圾邮件的危害、发展以及现有垃圾邮件在形式内容、伪装手段上的动态多变性特征,通过归纳现有垃圾邮件检测技术和解决方案,总结出垃圾邮件检测过程中无自适应性、训练集的选取存在人工干扰的问题;2)提出一个反向选择结合支持向量机的模型用于垃圾邮件检测。该模型包括邮件预处理、检测器生成、模型检测、反馈更新SVM分类器四大部分,不仅能利用反向选择生成的成熟检测器自适应检测未知的新型垃圾邮件,还能根据检测器识别出的新型垃圾邮件动态补充更新训练集,无需人工干预就能生成新的SVM分类器。3)借助公有数据集Enron Email Dataset构建一个垃圾邮件检测实验系统,本文设计两组实验来验证本文设计的SVM-NSA垃圾邮件检测模型的实际分类效果,并与单一的算法模型作横向比较。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在不影响正常邮件的识别率的前提下,能检测出更多的垃圾邮件。
梁远[5](2015)在《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文中指出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也是近代城市化进程的先驱。近代城市既代表了工业文明的辉煌成就,又充斥了环境恶劣、住房奇缺、公共空间匮乏等“城市病”。以曼彻斯特、伯明翰和利兹为代表的工业城市,是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两股浪潮合力作用下,在近代英国涌现出的一种新兴城市类型。由经济职能决定的独特的空间结构特征,使得工业城市中的“城市病”现象尤为严重。英国在19世纪30年代又恰逢蔓延全国的霍乱疫情,中央政府终于在城市治理问题上逐渐放弃自由放任政策,其对地方城市问题的干预以1848年世界第一部公共卫生法案的颁布为标志。地方政府对此积极响应,构成城市规划另一障碍的地方自治传统也得以克服。公共卫生运动以改善城市物质环境为手段,以预防疾病为目的,英国由此成为近代城市规划的先驱,而工业城市则在这场运动中表现得最为积极。1848—1875年间是以公共卫生为中心的城市规划阶段。以查德威克和西蒙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专家,为相关法案的出台和实施做了大量努力。根据一系列卫生法案的授权,中央政府获得了对地方政府行动的干预权,即可以强制后者实施卫生治理。而工业城市政府也充分认识到卫生问题的严峻性,积极接受中央的行政指导和财政支持,运用法案授予的规划权力积极展开规划。这一阶段城市规划针对的主要是街道的质量问题以及已建成的小规模建筑物的卫生问题,新开发的公共空间也大都位于城郊。因此,工业城市中格局不当的建筑群无法得到治理,住房数量不足导致的各种问题也没有解决。1875—1909年间是以住房问题为中心的城市规划阶段。中央政府颁布的住房法案将地方政府的规划权限扩大到对整片住宅区进行控制,并且有权强制地方政府或施工单位在开发前制定详尽的“改善方案”,并将其付诸实施,由此标志着公共卫生阶段的“开发控制”已经进化到住房治理阶段的“开发规划”。工业城市政府开始大规模清理贫民窟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并为工人阶级提供一定数量的住房。在清理和重建过程中,建筑物(主要是住房)的组群结构问题得到重视,从而避免因建筑群的格局不当而产生卫生问题或影响到城市建设的其他方面。1909—1940年间是以综合治理为中心的城市规划阶段。中央出台的城乡规划法案旨在弥补前两个阶段规划在城市综合布局方面的不足。法案授权地方政府以“规划方案”的形式,对包括用于住房在内的各种功能的土地进行统筹控制、综合布局。另一方面,在霍华德、昂温和格迪斯等规划思想家的理论指导下,英国的城市规划立法和实践已经超出了单一城市的范畴,田园城市、卫星城市和区域规划极大扩展了城市规划的内容,使之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政策的一部分,这为二战后英国实现更高层次的城市规划奠定了基础。近代英国城市规划运动历时近一个世纪,其演进呈现出阶段性、渐进性特征,规划从民间团体的自发行为转变为政府主导的自觉干预,而中央和地方政府通过磨合形成了一种适度的均衡。在这一演进过程中,英国的规划理论形成科学体系,规划法案完备成熟,各级管理机构职能完善,以工业城市为代表的英国城市面貌显着改善,近代城市规划运动还推进了英国城市化的整体进程。作为城市规划的初级阶段,近代城市规划也存在一些不足,譬如地方政府仍缺乏必要的权限和财政支持、规划方案的编制模式缺乏灵活性和适应性、规划实践仍局限于地方层次。现代城市涌现出的新问题将不断对城市规划提出新的要求,而城市规划正是在应对和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
孙翰东[6](2014)在《电子垃圾邮件所引发的个人权益问题及法律管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日益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它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权利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垃圾电子邮件的横行。电子邮件作为互联网最早同时也是最普遍的联络方式,以其快速、高效及兼容多元、容量大等特点成为人们在互联网中使用最广泛的交流方式。但其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在广受欢迎的同时渐渐凸显,电子垃圾邮件大量涌现已成为网络问题的重中之重。垃圾邮件充斥网络世界,造成网络系统的紧张和网络资源的浪费,并可能引爆电子邮箱,耗费人们的宝贵时间和金钱。因此,合理规制电子邮件的发送,保护公民隐私,势在必行。本文主要运用比较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垃圾邮件背景知识的梳理,借鉴国内外相关制度的比较以及目前我国立法现状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网络服务供应商在这一方面所能起到的作用,以期为我国建立独立完善的反垃圾邮件法律管制体系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思路和建议。首先,本文论证了垃圾邮件从得到发送对象的个人信息时已构成侵犯隐私权行为,而从发送的后果来看也给网络用户带来了财产、知识产权及其他权益的侵害。对垃圾邮件的产生背景、运行机制进行了阐释,指出了反垃圾邮件的重要性。其次,结合国内外立法现状并进行对比,找出现行立法状况的不足,进而分析了反垃圾邮件的有效突破口。提出由网络服务供应商有义务也有能力对其运营的邮件服务进行管制。本文在对国内外反垃圾邮件现状及处理模式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之上,客观地描述了我国在处理垃圾邮件存在的问题,并着重分析了网络服务供应商在反垃圾邮件中的作用和义务,最后提出了加强网络运营商的监管作用和规范以建立完善独立并且有效的反垃圾邮件机制。分别从网络运营商在处理垃圾邮件的技术优势、责任义务、具体措施及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管和反垃圾邮件法律管制的构建等多个角度提出了具体完善的建议,为完善我国反垃圾邮件的制度建言献策。
陈俊[7](2012)在《基于核偏最小二乘特征提取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子邮件是当前互联网上使用最为广泛的服务之一,随着互联网及应用的不断发展,垃圾邮件大量蔓延,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浪费。因此垃圾邮件过滤非常必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应用价值,成为信息内容安全及信息处理等领域广受关注的研究课题。目前,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将邮件过滤作为有监督学习,即分类问题来处理,构成文本分类的一个分支。许多机器学习方法已应用到垃圾邮件过滤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邮件过滤效果,但是基于向量空间模型表示的邮件数据具有高维、稀疏及词条相关(同义词)等特点,造成分类器的泛化能力降低或失效,所以有必要对邮件数据进行降维及相关处理。特征提取是一种重要的数据降维方式,如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Squares,PLS)等。PCA和PLS是针对线性问题提出的,针对现实世界大量存在的非线性问题,“核方法”(Kernel Method)被引入到机器学习领域,同样PCA和PLS的核形式,即KPCA和KPLS被提出,并用于实践,如文本挖掘、基因数据分析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偏最小二乘通过求取原始特征和对应的类别特征两者之间的协方差最大化问题,来挖掘出原始特征中的内在联系和隐藏特征,从而得到了一个新的低维的特征空间。核偏最小二乘在偏最小二乘的基础上引入了核函数,其可以很好地用于垃圾邮件维度约减和抵消变量(词条)相关性带来的不利影响。本文在深入分析研究垃圾邮件过滤相关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探讨PLS及KPLS特征提取技术问题,并将其引入用于文本垃圾邮件过滤;对比PCA和KPCA特征提取技术,结合不同分类算法(支持向量机SVM和K近邻分类算法)进行垃圾邮件过滤实验,使用中文文本垃圾邮件数据集TREC06C和数据集Enron-Spam,比较不同方法的分类效果;并使用交叉有效性算法来确定PLS和KPLS抽取出的特征维数,提高了模型效率。
严灼[8](2011)在《基于内容解析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研究》文中提出电子邮件因为其方便、快捷、高效等优点,已成为人们互相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然而,大量垃圾邮件的出现消耗了网络资源,并对网络安全造成了威胁,给用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垃圾邮件过滤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于内容分析的文本分类技术被引入邮件过滤技术中,并已逐步称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基于内容解析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指出了特征选择算法和贝叶斯分类方法的缺陷,提出了改进方法。特征选择作为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中的重要环节,对过滤的精度、效率及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分析和对比几种常用的特征选择算法,本文采用信息增益方法对文本特征进行选择,针对特征项之间条件独立性假设带来的严重特征冗余现象,引入粗糙集理论,利用求解属性约简的方法消除冗余,提出了基于粗糙集和信息增益技术的特征选择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的消除冗余,获得更具代表性的特征子集,从而提高邮件分类的准确率和过滤的安全性。分类器的好坏对过滤的精度、效率及安全性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本文在分析和对比几种常用的文本分类算法的基础上,采用朴素贝叶斯方法训练分类器,并对朴素贝叶斯方法和贝叶斯网络方法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针对朴素贝叶斯方法条件独立性假设过于苛刻的缺陷,结合贝叶斯网络方法,提出了两级贝叶斯网络分类算法。同时,考虑到合法邮件被误判的风险,引入风险因子λ,提出了基于最小决策风险的两级贝叶斯网络分类方法,有效的确保了合法邮件在过滤过程中的安全。最后,给出了基于贝叶斯方法的邮件过滤模型,并完成了基于最小决策风险的两级贝叶斯网络方法的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图20表7参43
林炼[9](2008)在《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纸质信件已经逐渐被高效、低成本的电子邮件所取代。然而,随之而来的垃圾邮件问题也日趋严重。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支持向量机、贝叶斯、Windows和KNN等是其中较为出色的方法,它们有各自优缺点。基于内容的过滤方法在训练邮件样本以及过滤邮件时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网络处理器是随着网络带宽不断增大,对数据处理的速度要求越来越高的环境下诞生的。拥有多个处理器,针对网络数据处理的指令集以及多级存储结构等特点,使得网络处理器能够高效、便捷的处理2-7层的网络数据。本文在网路处理器上实现了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这两种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主要工作如下:1.介绍了电子邮件相关的协议和标准以及反垃圾邮件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支持向量机以及贝叶斯理论在垃圾邮件过滤中的特点。2.在IXP2400上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的双分类器垃圾邮件过滤系统。在保证过滤邮件的准确性前提下,利用网络处理器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提升过滤垃圾邮件的速度。3.搭建实验平台,并针对Ling-Spam语料库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王鹏鸣[10](2008)在《基于偏最小二乘方法的垃圾邮件过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邮件应用越来越普遍,垃圾邮件问题已经有愈演愈烈之势,严重地影响了电子邮件的正常使用。因此,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近年来,基于机器学习方法自动构建个性化的过滤模型已经成为垃圾邮件过滤研究重点之一。运用机器学习方法,也就是预先人工判定邮件的类别,将垃圾邮件过滤当作文本分类的一个分支来处理。因为训练过程中同时使用了正常邮件和垃圾邮件的特征,所以最终生成的过滤器可以自适应不同用户的邮件分布。许多机器学习方法已经应用到了垃圾邮件过滤领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但由于每封邮件中的词很少,对大量邮件进行处理时很容易产生高维的特征空间,而其中大部分词出现的次数很少,从而会产生严重的数据稀疏性;同时,邮件中经常出现同义词或者近义词,而且很多邮件的内容非常类似,因此在邮件的内容之间容易出现严重的多重相关性。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PLS)的特征抽取方法。新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分析邮件原始特征与对应类别之间的关系求解二者之间协方差的最大化问题。对高维的原始特征进行多次线性组合的迭代处理,并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函数进行拟合,分别提取出最能反映原高维数据的特征向量组合,从而达到降低特征维数和克服多重相关性的目的。然后应用交叉有效性算法得到最佳的特征维数后用提取出的向量构造新的向量空间。本文采用CEAS 2006的基准数据集——Enron-Spam数据集进行了过滤实验,并与目前常用的χ2特征选择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在较低维数上可以获得良好的邮件过滤性能,是一个可行而有效的邮件过滤方法。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将偏最小二乘特征抽取方法应用于邮件过滤领域,有效地解决了邮件数据中普遍存在的高维数、数据稀疏性和多重相关性问题;2.采用交叉有效性算法来确定抽取出的特征维数,提高了模型效率。
二、垃圾邮件成第二大网络公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垃圾邮件成第二大网络公害(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广告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重要概念的厘清 |
一、广告的概念与厘定 |
二、规制的内涵与适用 |
三、广告规制的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二、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探究与溯源:美国广告规制的源起与流变 |
第一节 广告规制的“前制度化”时期(1776-1911) |
一、殖民地阶段美国的广告规制萌芽 |
二、美国初期的广告规制初建 |
第二节 广告规制体系全面建构时期(1911-1946) |
一、广告规制框架初现 |
二、规制向保护消费者倾斜 |
三、媒体规则(Media regulation)开始建立 |
第三节 广告规制的持续繁荣时期(1946-1980) |
一、政府部门监管全面升级 |
二、加速监管的1970年代 |
第四节 去规制和调整时期(1980年后) |
一、全面放松管制的时代 |
二、现代广告法规的大量涌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效率与公平:规制理论与美国广告规制的依据 |
第一节 传统规制理论的运用 |
一、公共利益规制理论 |
二、利益集团规制理论 |
第二节 现代规制理论的发展 |
一、激励性规制理论 |
二、规制框架下的竞争理论 |
第三节 表达与约束的博弈 |
一、商业言论权的全面限制 |
二、商业言论表达自由的法理之争 |
三、商业言论自由的全面保护 |
第四节 效率与公平的衡平 |
一、早期规制中的“效率优先” |
二、规制转型后的“公平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主导与制衡:美国广告规制的主体与框架 |
第一节 美国广告的规制者 |
一、规制主体身份的界定 |
二、FTC的机构与职能 |
三、FCC的职能与履行 |
四、其他的广告规制部门 |
五、规制者的主要法律依据 |
第二节 广告规制模式的建构 |
一、广告规制动因解析 |
二、广告规制的理念诉求 |
三、广告管制模式解析 |
第三节 广告规制的运行路径 |
一、广告规制运行的法律渊源 |
二、主要规制部门的运行和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碰撞与规范:美国政府对不正当竞争广告的监管 |
第一节 法理向伦理的转变——对于虚假广告的规制 |
一、广告欺骗行为的认定扩张 |
二、从“理性”到“无知”的消费者标准——规制立场的转变 |
三、网状表达(Net impression)原则 |
第二节 规制与反规制之争——不公平广告的规制尺度 |
一、“公共利益”标准取代传统“公平”标准 |
二、矫正广告的“矫枉过正”? |
三、广告主和行业的“反规制”与“再反制” |
第三节 监管宽松与自律审慎的互补——比较广告的规制模式 |
一、“肯定模式”下的规制标准 |
二、比较广告“正当性”的法理之争 |
三、媒体的行业规制平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责任与担当:美国广告重点监管领域的规制 |
第一节 儿童广告的规制 |
一、广播电视时期的儿童广告规制 |
二、互联网时代的儿童广告规制 |
三、儿童保护和言论自由的冲突与妥协 |
第二节 烟草广告的规制 |
一、烟草广告规制与商业言论自由 |
二、公共健康立法中的公众参与和利益表达 |
三、烟草利益集团对广告规制的限制 |
第三节 酒类广告的规制 |
一、宪法框架下的分类规制与平衡 |
二、酒类广告政府管控和行业自律 |
三、对未成年人的重点保护 |
第四节 药品广告的规制 |
一、药品广告规制的流变 |
二、多头管理与分工协作——FTC与 FDA的广告管辖权之争 |
三、新型药品广告DTC的争议与规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省与协同:美国广告行业的自我规制 |
第一节 广告行业自律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
一、行业自律的理论依据 |
二、行业自律的现实依据 |
第二节 广告行业自律的发展历程 |
一、工业革命中的自发觉醒时期 |
二、舆论推动下的建章立制时期 |
三、体系完备中的成熟理性时期 |
第三节 广告行业自我规制结构与流程 |
一、行业自律组织系统的结构 |
二、行业自律系统的操作流程 |
三、行业自律体系流程的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失范与调适:美国新媒体广告规制面临的时代挑战 |
第一节 数字化带来的规制挑战 |
一、网络空间是否需要规制的学术争辩 |
二、新媒体广告的监管困境 |
三、新媒体广告他律的规制梳理 |
第二节 网络中立框架下的规制传承与融合 |
一、“网络中立”原则的确立 |
二、网络广告规制的传承与调适 |
三、广告媒介规制融合 |
第三节 垃圾电子邮件的规制 |
一、择入模式和择出模式的选择 |
二、反垃圾邮件规制的必要性与合法性 |
三、反垃圾邮件规制的经验与不足 |
第四节 在线行为广告和隐私权保护 |
一、FTC的自我规制导向 |
二、OBA行业的自我规制 |
三、在线行为广告规制的框架及举措 |
四、在线行为广告自律体制的特点 |
本章小结 |
结语 美国广告规制:宪政体制下产业的必然选择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2)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
1.2.1 研究对象的学术内容 |
1.2.2 研究对象的空间范围 |
1.2.3 研究对象的时间范围 |
1.3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1.3.1 基本概念阐述 |
1.3.2 相关基础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后三峡时期库区人居环境相关研究 |
1.4.2 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万州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
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2.1.1 人口变化分析 |
2.1.2 城镇化水平分析 |
2.2 移民安居情况 |
2.2.1 城市住区分类 |
2.2.2 移民住区调研 |
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2.3.1 总体规划编制与实施 |
2.3.2 城市用地规模分析 |
2.3.3 城市用地布局分析 |
2.3.4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
2.3.5 城市建设问题分析 |
2.4 民生情况 |
2.4.1 经济发展分析 |
2.4.2 产业结构分析 |
2.4.3 人民收入分析 |
2.5 生态环境情况 |
2.5.1 城市生态格局 |
2.5.2 现状环境质量 |
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2.6.1 交通基础设施 |
2.6.2 市政基础设施 |
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2.9 本章小结 |
3 丰都、忠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定性评述 |
3.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
3.1.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3.1.2 移民安居情况 |
3.1.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3.1.4 民生情况 |
3.1.5 生态环境情况 |
3.1.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1.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3.1.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3.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情况调查研究 |
3.2.1 人口与城镇化情况 |
3.2.2 移民安居情况 |
3.2.3 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
3.2.4 民生情况 |
3.2.5 生态环境情况 |
3.2.6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
3.2.7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
3.2.8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4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
4.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总结 |
4.1.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 |
4.1.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典型问题 |
4.2 基于人地关系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构建 |
4.2.1 人地关系的基础认知研究 |
4.2.2 人地关系与人居环境的耦合协同 |
4.2.3 人地关系视角下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模型设计 |
4.2.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建设要素的确定 |
4.2.5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方法的确定 |
4.3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3.2 评价指标体系借鉴 |
4.3.3 具体评价指标释义 |
4.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调查问卷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后三峡时期丰都、忠县、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1 丰都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1.1 人类社会系统 |
5.1.2 地域环境系统 |
5.1.3 支撑体系系统 |
5.2 忠县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2.1 人类社会系统 |
5.2.2 地域环境系统 |
5.2.3 支撑体系系统 |
5.3 万州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与分析 |
5.3.1 人类社会系统 |
5.3.2 地域环境系统 |
5.3.3 支撑体系系统 |
5.4 评价结论 |
5.4.1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
5.4.2 人地和谐程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与提升策略研究 |
6.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思路 |
6.2 丰都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2.1 提质挖潜:提升服务水平,加快城市转型 |
6.2.2 文化引领:发扬传统文化,营建尚善鬼城 |
6.2.3 新旧协同:新区集约发展,旧城有机更新 |
6.3 忠县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2.1 生态保育:保护资源环境,加强生态补偿 |
6.2.2 功能提升:改善基础设施,补齐城市短板 |
6.2.3 错位发展:依托城市资源,建设美丽乡村 |
6.4 万州人居环境提升策略与措施 |
6.4.1 山水融城:美化山水环境,重塑三峡客厅 |
6.4.2 空间整合:统筹城乡区域,促进多规融合 |
6.4.3 品质建设:创新城市发展,增强城市内涵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C指标参考标准及依据 |
D指标权重计算过程 |
E调查问卷设计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3)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论文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与生态共识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新时代与人的生态需要 |
(一)新时代的内涵与特征 |
(二)新时代人的生态需要 |
二、生态文明与生态共识 |
(一)生态文明 |
(二)生态共识 |
(三)生态共识的功能 |
三、新时代中国生态共识的理论资源 |
(一)生态思想的理论资源 |
(二)共识思想的理论资源 |
第二章 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必要性 |
一、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
(一)应对资源环境压力的严峻形势 |
(二)实现生态治理现代化 |
(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二、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
(一)建设美丽中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 |
(二)建设美丽中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幸福 |
三、融入世界绿色发展潮流的大势所趋 |
(一)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建设 |
(二)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 |
四、弥合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上分歧的现实需要 |
(一)对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的认识不尽一致 |
(二)不同利益诉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生态共识的基本内容 |
一、生态道路共识 |
(一)形成绿色发展方式 |
(二)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
(三)解决好最迫切的污染问题 |
(四)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
二、生态理论共识 |
(一)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
(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
(五)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
三、生态制度共识 |
(一)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
(二)创新生态文明体制 |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市场机制 |
四、生态文化共识 |
(一)确立生态道德信仰 |
(二)形成生态思维方式 |
(三)丰富生态文化生活 |
第四章 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条件 |
一、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有利条件 |
(一)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党和国家发展战略 |
(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
(三)公众生态意识逐渐增强 |
(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效显着 |
二、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阻碍因素 |
(一)部分地方党政部门片面的GDP政绩诉求 |
(二)地区差异、城乡差异、部门差异的存在 |
(三)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
(四)部分公众生态责任意识缺失 |
(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平台不完善 |
第五章 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原则与路径 |
一、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原则 |
(一)公平正义 |
(二)平等协商 |
(三)权责统一 |
(四)激励与约束并重 |
二、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的路径 |
(一)宣传教育:引导生态共识的形成 |
(二)政绩考核:推动生态共识的形成 |
(三)利益共享:激励生态共识的形成 |
(四)激励相容:促发生态共识的形成 |
(五)完善平台:助力生态共识的形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反向选择结合支持向量机的垃圾邮件检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垃圾邮件的危害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垃圾邮件检测关键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知识工程的垃圾邮件检测 |
1.2.2 基于机器学习的垃圾邮件检测 |
1.2.3 计算机免疫系统的启示 |
1.2.4 反向选择结合支持向量机的垃圾邮件检测 |
1.3 论文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2 垃圾邮件检测相关研究 |
2.1 垃圾邮件概述 |
2.1.1 邮件组成结构和传输过程 |
2.1.2 垃圾邮件概念和类型 |
2.1.3 垃圾邮件的发展和危害 |
2.2 垃圾邮件检测概述 |
2.2.1 垃圾邮件检测现状 |
2.2.2 垃圾邮件检测发展趋势 |
2.2.3 垃圾邮件检测方案 |
2.3 垃圾邮件现有检测技术 |
2.3.1 基于知识工程 |
2.3.2 基于机器学习 |
2.4 支持向量机概述 |
2.4.1 支持向量机研究进展 |
2.4.2 支持向量机的应用 |
2.5 垃圾邮件检测性能评估和数据集 |
2.5.1 性能评估指标 |
2.5.2 公有数据集 |
2.6 本章小结 |
3 垃圾邮件检测存在的问题 |
3.1 垃圾邮件检测存在的问题 |
3.2 计算机免疫系统的启示 |
3.3 计算机免疫系统概述 |
3.4 反向选择算法概述 |
3.4.1 反向选择算法在垃圾邮件检测的现状 |
3.4.2 反向选择算法的发展 |
3.5 反向选择结合支持向量机在垃圾邮件检测的关键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SVM-NSA的垃圾邮件检测模型 |
4.1 垃圾邮件检测建模 |
4.2 邮件预处理 |
4.2.1 文本处理 |
4.2.2 特征抽取 |
4.2.3 邮件表示 |
4.3 检测器生成阶段 |
4.3.1 支持向量机原理 |
4.3.2 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实现 |
4.3.3 反向选择算法原理 |
4.3.4 反向选择检测器实现 |
4.4 SVM-NSA模型检测阶段 |
4.5 SVM模型反馈更新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实验环境 |
5.1.1 实验平台 |
5.1.2 实验数据集 |
5.1.3 实验参数设置 |
5.2 实验步骤 |
5.2.1 实验前期准备 |
5.2.2 可行性实验 |
5.2.3 对比实验 |
5.3 实验结果分析 |
5.3.1 模型可行性分析 |
5.3.2 模型分类性能对比分析 |
5.3.3 实验总结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1.1 论文主要工作 |
6.1.2 论文的贡献 |
6.2 下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状况 |
三、研究资料与结构 |
四、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工业城市的兴起 |
第一节 工业城市兴起的原因 |
第二节 工业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 |
第三节 “城市病”的出现 |
第二章 工业城市早期治理的思想与实践 |
第一节 城市乌托邦思想的演进 |
第二节 工业城市立法的演进 |
第三节 工业城市治理实践 |
第三章 工业城市规划的兴起: 以公共卫生为中心(1848—1875) |
第一节 城市规划指导思想的演进 |
第二节 公共卫生立法及中央管理机构的演进 |
第三节 以卫生治理为中心的规划实践 |
第四章 工业城市规划的发展: 以住房问题为中心(1875—1909) |
第一节 解决住房问题的早期努力 |
第二节 住房立法的演进 |
第三节 工业城市住房规划实践 |
第五章 工业城市规划的完善: 以综合治理为中心(1909—1940) |
第一节 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与成熟 |
第二节 城乡规划立法的演进 |
第三节 工业城市综合规划实践 |
结语 |
一、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的特征 |
二、工业城市规划的成效 |
三、工业城市规划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电子垃圾邮件所引发的个人权益问题及法律管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电子垃圾邮件的概述 |
第一节 电子垃圾邮件的通常定义 |
第二节 电子垃圾邮件泛滥的现状 |
第三节 电子垃圾邮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
小结 |
第二章 电子垃圾邮件对个人权益的侵犯 |
第一节 垃圾邮件对个人造成的侵害 |
一、对电子邮件用户隐私权的侵害 |
二、对公民个人数据权利的侵害 |
第三节 由电子垃圾邮件造成民事权益受害而引发的诉讼 |
小结 |
第三章 关于电子垃圾邮件治理的法律管制 |
第一节 美国关于反垃圾邮件的立法状况 |
一、立法规范邮件发送形式 |
二、签署《反垃圾邮件法》后的现状 |
第二节 欧盟关于反垃圾邮件的立法状况 |
一、德国《人口普查法》对保护个人信息带来的启发 |
二、欧盟批准《反垃圾邮件及保护在线隐私权法》 |
第三节 新加坡关于反垃圾邮件的立法状况 |
一、对于网络活动准入限制的法律措施 |
二、通过《垃圾邮件控制法案》 |
第四节 我国关于垃圾邮件侵权问题的立法 |
一、我国关于反垃圾邮件规范的制订情况 |
二、《侵权责任法》第36条对网络侵权的涉及 |
三、《侵权责任法》第36条存在的疏漏 |
四、垃圾邮件发送方在民事诉讼中缺乏抗辩事由 |
小结 |
第四章 对我国电子垃圾邮件的法律管制建议 |
第一节 赋予网络服务供应商限制垃圾邮件的权利 |
第二节 明确网络服务供应商应对垃圾邮件的义务 |
第三节 提升网络服务供应商在垃圾邮件治理中的功能 |
第四节 发挥网络服务供应商的作用 |
一、依法界定垃圾邮件 |
二、增设规则以填补空白 |
三、完善反垃圾邮件处理的独立机制 |
四、立法时增加各部门间协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基于核偏最小二乘特征提取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垃圾邮件的定义 |
1.1.2 垃圾邮件的现状 |
1.1.3 垃圾邮件的危害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 IP 地址的过滤方法 |
1.2.2 基于规则的过滤方法 |
1.2.3 基于内容的过滤技术 |
1.2.4 特征提取方法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垃圾邮件过滤系统预处理 |
2.1 邮件的组成结构以及工作原理 |
2.1.1 邮件的基本结构 |
2.1.2 邮件的工作原理 |
2.2 语料库格式标记的去除 |
2.3 去停用词和词干化 |
2.4 中文分词 |
2.4.1 字符串匹配分词 |
2.4.2 统计分词 |
2.4.3 理解分词 |
2.5 特征选择 |
2.5.1 信息增益 |
2.5.2 期望交叉嫡 |
2.5.3 互信息 |
2.5.4 文档频率 |
2.5.5 χ~2统计 |
2.6 文本表示 |
2.6.1 向量空间模型 |
2.6.2 布尔模型 |
2.6.3 概率模型 |
2.6.4 语义模型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核偏最小二乘特征提取 |
3.1 偏最小二乘 |
3.1.1 偏最小二乘概述 |
3.1.2 偏最小二乘的推导过程 |
3.2 核偏最小二乘 |
3.2.1 核方法的概念 |
3.2.2 核偏最小二乘 |
3.3 主成分分析 |
3.4 核主成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垃圾邮件过滤技术概述 |
4.1 支持向量机 |
4.2 K 近邻算法 |
4.3 最小二乘分类器 |
4.4 决策树算法 |
4.5 贝叶斯算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测试和结果分析 |
5.1 实验数据和预处理 |
5.1.1 Spam Assassin 语料库的预处理 |
5.1.2 TREC 2006 语料库预处理 |
5.2 评价方法 |
5.3 实验结果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主要工作回顾 |
6.2 本课题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内容解析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垃圾邮件过滤的现状及其分析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基于内容解析的垃圾邮件过滤模型 |
2.1 电子邮件 |
2.1.1 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
2.1.2 电子邮件的相关协议 |
2.1.3 电子邮件的结构 |
2.2 基于内容解析的垃圾邮件过滤模型 |
2.3 基于内容解析的垃圾邮件过滤关键技术 |
2.3.1 文本自动分词 |
2.3.2 文本特征选择 |
2.3.3 文本分类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粗糙集和信息增益的特征选择方法研究 |
3.1 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IG) |
3.2 粗糙集、关系积 |
3.3 基于粗糙集和信息增益的特征选择方法 |
3.3.1 信息增益算法用于特征初选 |
3.3.2 建立二维决策表 |
3.3.3 利用关系积和粗糙集理论求解属性约简 |
3.3.4 算法实例 |
3.4 实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4 两级贝叶斯网络分类方法研究 |
4.1 贝叶斯算法理论基础 |
4.2 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 |
4.2.1 贝叶斯网络 |
4.2.2 朴素贝叶斯网络 |
4.3 两级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 |
4.3.1 两级贝叶斯网络分类模型 |
4.3.2 复杂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两级贝叶斯网络方法的垃圾邮件过滤 |
5.1 垃圾邮件过滤中的训练和分类过程 |
5.2 两级贝叶斯网络方法的邮件过滤 |
5.3 基于最小决策风险的两级贝叶斯网络方法的邮件过滤 |
5.4 实验及性能分析 |
5.4.1 评价指标 |
5.4.2 实验结果及性能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垃圾邮件过滤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6.1 原型系统的设计 |
6.2 原型系统的实现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9)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第一章 绪论 |
1.1 垃圾邮件的研究背景 |
1.2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意义 |
1.3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垃圾邮件过滤技术概述 |
2.1 电子邮件相关协议和标准 |
2.2 电子邮件过滤技术概述 |
2.2.1 基于关键字的过滤 |
2.2.2 基于黑白名单的过滤 |
2.2.3 基于规则的过滤 |
2.2.4 基于内容的过滤的过滤 |
2.3 电子邮件的表示 |
第三章 SVM和Bayes理论 |
3.1 SVM理论 |
3.2 Bayes理论 |
第四章 网络处理器 |
4.1 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概述 |
4.2 Intel网络处理器IXP2400的硬件结构 |
4.3 Intel网络处理器的IXA软件开发框架 |
4.4 网络处理器上程序设计模型 |
第五章 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模型 |
5.2 offline模块 |
5.2.1 特征项选择模块 |
5.2.2 构造状态转移表模块 |
5.2.3 邮件表示模块 |
5.2.3 Scaling模块 |
5.2.4 训练模块 |
5.3 online模块 |
5.3.1 online子模块设计原则 |
5.3.2 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 |
5.3.3 预处理模块 |
5.3.4 Scaling模块 |
5.3.5 预测模块 |
5.4 online与offline模块的结合 |
第六章 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
6.1 网络处理器的安装配置 |
6.2 系统测试环境 |
6.3 判别系统的性能测试与分析 |
6.3.1 SVM单独判别的性能 |
6.3.2 Na(?)ve Bayes单独判别的性能 |
6.3.3 两者共同的准确率 |
6.4 多微引擎多线程性能测试与分析 |
6.4.1 预处理模块单、多线程性能比较 |
6.4.2 scaling模块单、多线程性能比较 |
6.4.3 预测模块单、多引擎性能比较 |
6.4.4 系统整体性能分析 |
第七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基于偏最小二乘方法的垃圾邮件过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垃圾邮件定义 |
1.1.2 垃圾邮件发展现状及其危害 |
1.2 反垃圾邮件技术现状 |
1.2.1 反垃圾邮件立法 |
1.2.2 垃圾邮件过滤技术 |
1.3 垃圾邮件过滤技术介绍 |
1.3.1 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邮件过滤 |
1.3.2 白名单和黑名单 |
1.3.3 设置过滤规则 |
1.3.4 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5 论文组织 |
2 基于内容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概述 |
2.1 邮件的表示 |
2.2 项的权值 |
2.3 维数约减 |
2.3.1 特征选择 |
2.3.2 特征抽取 |
2.4 邮件过滤算法 |
2.4.1 最小距离分类器(Ricchio) |
2.4.2 K 近邻分类器 |
2.4.3 SVM 分类器 |
2.4.4 决策树算法 |
2.5 评价方法 |
3 偏最小二乘特征抽取 |
3.1 偏最小二乘概述 |
3.1.1 偏最小二乘的产生背景与发展 |
3.1.2 多重相关性问题 |
3.1.3 偏最小二乘的基本思想及特点 |
3.1.4 偏最小二乘的工作目标 |
3.2 单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 |
3.2.1 算法推导 |
3.2.2 交叉有效性 |
3.3 偏最小二乘特征抽取 |
3.3.1 基本原理 |
3.3.2 数学公式推导 |
3.3.3 偏最小二乘特征抽取方法 |
4 实验与分析 |
4.1 实验数据集及预处理 |
4.2 数据集分析 |
4.3 实验设计 |
4.4 实验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和今后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四、垃圾邮件成第二大网络公害(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广告规制研究[D]. 余平. 上海大学, 2019(03)
- [2]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丰都、忠县、万州为例[D]. 贾慕昕. 重庆大学, 2019(01)
- [3]新时代凝聚中国生态共识研究[D]. 司会敏.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4]反向选择结合支持向量机的垃圾邮件检测模型[D]. 陈龙. 武汉大学, 2017(06)
- [5]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D]. 梁远. 南京大学, 2015(01)
- [6]电子垃圾邮件所引发的个人权益问题及法律管制[D]. 孙翰东.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4(02)
- [7]基于核偏最小二乘特征提取的垃圾邮件过滤方法的研究[D]. 陈俊. 华东交通大学, 2012(02)
- [8]基于内容解析的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研究[D]. 严灼. 安徽理工大学, 2011(05)
- [9]基于网络处理器的垃圾邮件过滤系统[D]. 林炼. 厦门大学, 2008(08)
- [10]基于偏最小二乘方法的垃圾邮件过滤研究[D]. 王鹏鸣. 江西师范大学, 2008(07)
标签:人地关系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