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五届城运会会徽吉祥物面世(论文文献综述)
万三清[1](2019)在《二青会与三晋传统体育文化的互融研究》文中认为“青运会”全称“全国青年运动会”,全国城市运动会作为他的前身,已成功举办过七届。2013年,第八届城运会更名为“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青运会同奥运会一样,是时隔四年而进行一次的体育赛事,对于2019年8月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太原将作为主办城市参与其中并扮演着组织与管理运行赛事的重要角色。体育实力的强盛对于民族的繁荣,国家的富强至关重要。竞技体育领域中,优秀运动员的的发掘、选取、培养,都与青运会的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青运会作为国家提倡的奥运计划中的关键部分,完成了竞技体育在我国体育体制领域中关键的一步,成功的激发了青少年的训练兴趣,成为了促进竞技体育事业以及我国整体体育事业良好发展的有力平台。本论文以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以下简称二青会)与三晋传统体育文化的互融为研究对象,在二青会的项目设置、主要场馆特点、大型活动、志愿者工作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二青会上新增三晋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摔跤,为三晋传统体育文化赋予了拼搏不息、努力奋斗、不怕流血流汗的竞技精神,同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三晋传统体育文化也将借二青会的举办进一步弘扬。(2)承办二青会比赛项目的众多场馆是代表山西作为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的亮丽明信片,是三晋传统体育文化宣传的有效载体,能够提高文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二青会将借助视觉方面的应用,如会徽、吉祥物、口号的设计与摆放、开幕式和闭幕式的表演、火炬的传递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以此来充分表明赛事形象,从而提升办赛理念。(4)志愿者作为三晋传统体育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媒介,在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研究建议:(1)增加特色项目的影响力。对于武术和摔跤项目,应积极鼓励运动员踊跃报名,扩增参与人数;应引导观众前来观看,营造紧张、激烈的现场氛围,利于参赛运动员积极性的高涨,塑造山西体育品牌效应。(2)应加大场馆的实用性。以赛事场地的布置为切入点,结合三晋传统体育文化呈现整洁亲切、包容性高的赛场环境,让运动员在激烈赛事的同时,能够感受到当地体育文化的底蕴。(3)加大赛事宣传力度。应在人流量密集的地区,如广场、车站、机场,以及交通工具出租车、大巴等途径投放广告牌。此外,在网络上也应进行相关内容的广告宣传。(4)提前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赛事举办之前,应系统地对志愿者进行着装、姿态、言行方面的正确培训。
韦珠[2](2014)在《国内运动会吉祥物设计的探索与研究》文中指出多年来随着国内外众多大型体育赛事的相继举办,吉祥物作为体育运动会的形象代言人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到代表世界体育运动最高水平的奥运会,小到某一个城市的地区运动会,都纷纷公开征集能代表运动会特色的吉祥物形象。运动会吉祥物不仅宣传了体育运动精神,推广了举办地的地域文化特色,其有效的商业开发,特别是周边产品的开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为运动会的举办提供了丰厚的经济资源。国内运动会吉祥物设计起步于20世纪八十年代,比起六十年代就兴起的国际运动会吉祥物相对较晚,但目前已逐步走向成熟阶段,甚至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模式化发展路径。我国各地的大小运动会都希望借助吉祥物来为体育盛会的举办宣传造势。在这种需求日增,设计水准普遍不高的大环境下,真正优秀的设计作品并不多,吉祥物设计呈现出种类繁杂,形象雷同,重名撞车等现象。特别是大量缺乏艺术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的作品,不仅影响了其制作与生产,还直接影响了其后期延展和商业衍生开发。从这些问题出发,本文以艺术设计为基点,从多方面、多角度研讨国内运动会吉祥物的设计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影响运动会吉祥物设计的种种因素,并从艺术设计的策略定位、表现手法、命名含义、传播途径等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在总结过去、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法的过程中以期见到创新与突破之路。
陈乐玲[3](2012)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研究》文中认为一个区域拥有知名品牌的数量在某种层面上反映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也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整个品牌则比单个企业品牌具有更持久的品牌影响力和对关联产业的带联效应。区域品牌是一种文化力和巨大的无形资产,一个区域的品牌一经形成,对该区域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长期的、延续的和潜在的。2009年,自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的塑造也提上日程。并随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不断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国内外采取了多种宣传策略,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自身的品牌资源,营销其独特的区域品牌,有效提升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江西甚至全国的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公众参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本文从品牌传播角度入手,首先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究;随后运用文献回顾法和5W模式,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前品牌传播现状,找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品牌传播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及问题;最后针对现有问题,笔者提出将“确立品牌传播原则”与“提出未来品牌传播具体措施”作为塑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的总体思路。在具体措施上从CIS系统、整合营销传播、延展和维护品牌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相应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从品牌的角度切入,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进行了思考与研究;二是试图从品牌学、传播学、符号学、营销学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中,找到传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的方法与措施,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进行系统打造,对于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的竞争力具有重要借鉴的意义。
张晓东[4](2010)在《中国传统图形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品牌战略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愈来愈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品牌战略是以品牌视觉形象构建为核心的一种竞争战略,传统图形在现代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占有重要作用。传统图形不但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美学标准的视觉体现,也是对中华民族的感情素质、生活特色、道德伦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高度认同和归属。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意蕴,都展示着一个民族前进的历史轨迹和文化传统。本论文试图从纷乱庞杂的品牌视觉形象的表象中,理清技术、文化、媒介对传统图形的影响,发现传统图形运用于当代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理念、形式、传播层面的微妙变化,并对内在成因和历史的必然性进行深入探讨;对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认知规律进行归纳,整理出有效提高品牌视觉形象认知度的策略。从构形观念、表现形式、传播方式、符号关系等多个方面论述中国传统图形在品牌视觉形象中运用的变化与发展,探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在信息时代下数字化、系统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向。本文共分为四章来阐述对传统图形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研究成果。第一章,中国传统图形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概述,主要将中国传统图形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这两个概念进行简要介绍,重点阐述了经济发展背景下品牌形象战略的构建、传统图形与品牌形象整合的前提以及传统图形与品牌形象整合的文化身份认同及策略。第二章,传统文化与品牌视觉形象,重点阐述了传统文化与品牌视觉形象的关系及传统文化思想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体现两方面内容。第三章,传统图形与品牌视觉形象的符号学解析,这一章对符号学的历史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介绍与分析,创新点在于将已在产品设计中发展较为完善的符号学理论引入到了对传统图形与品牌视觉形象研究中。第四章,传统图形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运用方法,主要阐述了传统视觉思维对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作用。本章的创新点在于对抄袭、思维“撞衫”与创新这三个概念的辨析,以及对几个国外最新的将中国传统图形在品牌视觉形象中的运用案例,进行了详细的阐析,将国外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当做对中国设计人运用中国传统图形到品牌视觉形象中进行创新设计的参考与启示。
饶俭[5](2009)在《农民运动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在体育运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作者参与了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的筹备工作,考察了多项大型运动会的建设和运行情况,深切体会到运动会信息系统的应用是提高运动会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主办地知名度,推动当地经济、旅游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论文以农民运动会的信息管理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开发出一套服务于运动会管理者,并方便参赛者、观众、媒体与管理者之间的交互,有利于提高运动会的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的行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论文阐述了运动会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并对系统的关键技术做了详尽的论述,由于系统涉及面广,需要多渠道、多角度了解需求,因此,在信息系统开发上我们以EISS为技术模型,将运动会管理信息系统分为成绩处理系统,运动会管理系统和信息发布系统等3个子系统。本文对这3个子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并介绍了整个系统的运行网络环境的设计。由于农民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它有别与其他竞技项目,如钓鱼、风筝、舞龙舞狮、象棋、毽球、龙舟、自行车载重等,都是有它自身的项目编排和评判标准,所以在编排上不能给出一个通用的编排设计。有些竞技项目由于规模和资金的问题,在系统的设计上也没有考虑到电子计时计分系统。总体上来说,这个系统是一个以赛事内部网络加互联网为基础,真正对赛事参与者、赛事管理者、媒体和赛事观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功能,适合同等类型的运动会,同时真正实现依靠计算机和网络本身进行的、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的运动会信息处理系统。
满啸秋[6](2005)在《北京的和谐奥运新闻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4年8月,奥运会正式进入北京时间,世界开始关注中国、关注北京。申办奥运会时,北京曾庄严承诺,要把2008年奥运会办成一届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盛会,将一个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神韵和充满现代生机的新北京展现给全世界,这一目标也可以理解为举办一届和谐的奥运会。对普通受众而言,判断奥运会是否和谐,既是判断奥运会的举办过程是否处于比较协调的包容状态,更是自己愿望实现的一种心理感受。而能够对受众意志形成发挥重要影响的,莫过于新闻传媒及其传播活动。因此,构建和谐奥运,就必须实现和谐的奥运新闻传播。 所谓和谐的奥运新闻传播,就是指通过关于奥运本身及外延的信息选择、处理、提供、分析、判断等手段,影响奥运新闻舆论的倾向、力度及构成,进而影响社会舆论,特别是人们的口头舆论,从而实现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为,为成功举办奥运、传播奥运精神、培育奥运理想奠定思想基础。在实现和谐奥运新闻传播过程中,如何正确理解奥林匹克运动、准确把握世界及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客观分析并预测新闻传媒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开展新闻传播,北京奥运会新闻传播机构应该承担什么职责、如何运筹帷幄、整体调控等等,是北京在接过奥运会旗之时,必须系统研究、深刻体察、精心谋划的重大课题。 本文从古代奥运会及其新闻传播、现代奥运会及其新闻传播的历史、重大事件、发展趋势,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推广、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的发展、中国传媒雅典奥运新闻传播等方面入手,回顾了奥林匹克运动及奥运新闻传播的发展之路,分析了中国奥运新闻传播的现状、不足及努力方向,并分别从中国三大奥运传媒报纸、电视、网络的奥运报道策略、北京奥运会新闻传播总体策略两个方面论述了应该如何实现和谐的北京奥运新闻传播,提出以下主要观点: 奥运会新闻传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的角色进行分工、合作。对三大媒体而言,既要充分发挥优势,弥补不足,不断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行业水平,在激烈的奥运新闻竞争中站稳脚跟,又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这一切努力,最终受益者将是受众,是奥运会新闻传播工作,更是新闻媒体自身;对于北京奥运新闻传播机构而言,作为北京奥运会新闻传播工作的组织者,必须做到五个方面:一是必须明确职责,协调力量,整合资源,提供一系列专业、全面、高效、方便、舒适的服务;二是要遵照国际惯例,熟悉奥运会新闻传播工作规则;三是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将北京奥运会的新闻传播工作应分为启动、升温、展开、高潮、结束五个阶段,制定科学的奥运会新闻传播计划;四是要主动合作,构建和谐的国际、国内新闻媒体关系;五是要警惕风险,成立风险管理机构,建立奥运会危机预警应急机制,快速沉稳应对危机。也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和谐奥运会的构建,需要新闻传媒和谐地开展新闻传播,更需要特别和谐地运用新闻传媒。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运用媒体的力量,有效地影响国内外舆论,塑造和谐有序的新闻环境,真正展现“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互相了解”的北京奥运会,实践“通过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的奥林匹克理想。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向我们走来,在今后3年的时光中,或许我们可以听到更多关注北京奥运会、关注中国体育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声音。这些声音将化为串串美妙的音符,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北京、为中国的发展奉献一曲磅礴的乐章。关键词体育,奥运会,和谐,新闻传播
二、第五届城运会会徽吉祥物面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五届城运会会徽吉祥物面世(论文提纲范文)
(1)二青会与三晋传统体育文化的互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实地调研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三晋文化简述 |
4.1.1 三晋文化的界定 |
4.1.2 三晋文化的特质 |
4.1.3 三晋历史文化区的划分 |
4.2 三晋传统体育文化简述 |
4.2.1 三晋传统体育文化的界定 |
4.2.2 三晋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
4.3 二青会与三晋传统体育文化互融的可能性 |
4.4 二青会与三晋传统体育文化互融的必要性 |
4.5 二青会与三晋传统体育文化的互融实施策略 |
4.5.1 二青会在项目设置上与三晋传统体育文化的互融 |
4.5.2 二青会主要场馆建筑特点与三晋传统体育文化的互融 |
4.5.3 大型活动与三晋传统体育文化的互融 |
4.5.4 志愿者工作与三晋传统体育文化的互融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国内运动会吉祥物设计的探索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1.2 论文选题的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1 国外 |
1.3.2 国内 |
1.4 论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运动会吉祥物设计概述 |
2.1 运动会吉祥物的概念 |
2.1.1 传统吉祥物 |
2.1.2 现代吉祥物 |
2.2 运动会吉祥物的起源与发展 |
2.2.1 国外的起源与发展 |
2.2.2 国内的起源与发展 |
2.3 运动会与运动会吉祥物的分类 |
2.3.1 运动会的分类 |
2.3.2 运动会吉祥物的分类 |
2.4 运动会吉祥物设计的价值意义 |
2.4.1 精神寓意 |
2.4.2 价值构成 |
第3章 国内运动会吉祥物设计的现状评述 |
3.1 国内运动会吉祥物的社会认知与好感 |
3.1.1 运动会吉祥物的认知度 |
3.1.2 运动会吉祥物的好感度 |
3.2 国内运动会吉祥物设计的要素 |
3.2.1 设计定位 |
3.2.2 形象传达 |
3.2.3 命名内涵 |
3.2.4 延展应用 |
3.3 影响国内运动会吉祥物设计的因素 |
3.3.1 经济发展的推动 |
3.3.2 商业推广的滞后 |
3.3.3 主题内容的区别 |
3.3.4 设计本身的缺陷 |
3.3.5 大众审美的影响 |
第4章 国内运动会吉祥物的创新设计 |
4.1 运动会吉祥物题材定位的新理念 |
4.1.1 传统文化的继承与突破 |
4.1.2 虚拟物的探索设计 |
4.2 运动会吉祥物命名的新思路 |
4.3 运动会吉祥物表现形式的新手法 |
4.3.1 仿传统工艺化 |
4.3.2 简约抽象化 |
4.3.3 三维立体化 |
4.3.4 原生态写实化 |
4.3.5 扁平化设计趋势 |
4.4 运动会吉祥物宣传推广的新途径 |
4.4.1 信息化、科技化带来的技术支持 |
4.4.2 产品营销方式的转变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旅游营销角度 |
1.2.2 文化品牌角度 |
1.2.3 区域品牌角度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关于品牌 |
1.3.2 关于品牌传播模式 |
1.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与区域品牌的概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的必要性 |
2.1.1 解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目标 |
2.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带来的优势 |
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的可行性 |
第3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的发展现状 |
3.1 品牌传播的组织保障 |
3.1.1 政府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的主导力量 |
3.1.2 相关公众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的基础力量 |
3.1.3 知名企业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的补充力量 |
3.2 品牌传播的受众理念 |
3.3 品牌传播的内容构建 |
3.4 品牌传播的渠道策略 |
3.4.1 大众媒介传播 |
3.4.2 节事活动 |
3.4.3 公共关系 |
第4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的经验与不足 |
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的经验 |
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存在的问题 |
4.2.1 缺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识别系统 |
4.2.2 忽视对目标受众的分析 |
4.2.3 区域内地方品牌良莠不齐 |
4.2.4 品牌传播策略缺乏细节规划 |
第5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对策探讨 |
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原则 |
5.2 提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效果的具体措施 |
5.2.1 丰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CIS系统 |
5.2.2 重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整合营销传播 |
5.2.3 延展和维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传统图形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
三、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传统图形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概述 |
第一节 传统图形与品牌视觉形象的经济文化背景 |
一、经济发展背景下品牌形象战略 |
二、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传统图形与品牌形象整合的前提 |
三、经济全球化与传统文化身份认同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图形之"源" |
一、图形意义的产生 |
二、中国传统图形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品牌概述 |
一、古代及现代品牌视觉形象意识 |
二、品牌的概念 |
三、品牌视觉形象的构成 |
第二章 传统文化与品牌视觉形象 |
第一节 传统文化与品牌视觉形象的表征 |
一、传统文化与品牌视觉形象的关系 |
二、"望纹生义"——文字的图形意蕴及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运用 |
第二节 传统文化思想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体现 |
一、儒家传统文化思想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体现——以北京市监狱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为例 |
二、道家传统文化思想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体现——以第一届全国智力运动会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为例 |
第三章 传统图形与品牌视觉形象的符号学解析 |
第一节 符号体系的构建 |
一、传统图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与符号学的关系 |
二、毗邻轴与系谱轴 |
第二节 传统图形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毗邻轴解析 |
一、基本造型——点的符号意义 |
二、基础造型——线的符号意义 |
三、面的符号意义 |
第三节 传统图形、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系谱轴解析 |
一、风格与系谱轴——以汉代的传统图形样式为例 |
二、主义与系谱轴——以现代主义设计、后现代主义设计为例 |
第四章 传统图形在品牌视觉形象设计中的运用方法 |
第一节 抄袭、思维"撞衫"与创新思维 |
一、什么是抄袭 |
二、思维"撞衫" |
三、"借鉴"与"创新" |
第二节 国外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对中国传统图形的运用 |
一、太极图与百事可乐、《LOST》、日立品牌视觉形象设计 |
二、獬豸与韩国首尔市品牌视觉形象 |
第三节 现代构成原理与品牌标志的构形方法 |
一、中国画图式与品牌标志的构成法则 |
二、中国传统图形与品牌标志的构形训练——包豪斯基础课程课题设计的启示 |
结语 |
一、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总结 |
二、论文研究成果的结论要点与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作品及科研、获奖展览目录 |
(5)农民运动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运动会信息管理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农运会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 |
2.1 EISS技术模型 |
2.1.1 EISS介绍 |
2.1.2 EISS系统的基本技术功能和系统组成的基本技术模型 |
2.2 .NET开发平台介绍 |
2.3 微软解决方案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农运会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 |
3.1 总体需求 |
3.1.1 系统的用户分析 |
3.1.2 系统的建设目标 |
3.1.3 系统功能目标 |
3.1.4 系统功能需求框架图 |
3.1.5 用户各部门相关功能需求说明 |
3.2 系统应用体系结构 |
3.3 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
3.4 系统的网络结构 |
3.4.1 总体设计思路 |
3.4.2 网络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运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成绩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 |
4.1.1 总秩序册和赛程编排 |
4.1.2 成绩数据采集 |
4.1.3 技术统计 |
4.1.4 成绩处理 |
4.1.5 成绩校核 |
4.1.6 成绩分发 |
4.2 农民运动会管理系统 |
4.2.1 人员报名注册系统 |
4.2.2 人员身份认证 |
4.2.3 组委会日常业务管理 |
4.3 农运会Intranet系统 |
4.3.1 架构简介 |
4.3.2 详细架构 |
4.3.3 功能模块 |
4.3.4 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 |
4.5 农运会Internet网站 |
4.6 系统操作流程 |
4.6.1 基本流程 |
4.6.2 流程详细说明 |
4.7 农运会的数据库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部分系统模块的实现 |
5.1 成绩信息处理系统的实现 |
5.1.1 项目管理 |
5.1.2 竞赛管理 |
5.1.3 综合成绩处理 |
5.1.4 部分实现代码 |
5.2 Intranet部分网页的实现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北京的和谐奥运新闻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奥林匹克运动与奥运新闻传播 |
2.1 古代奥运会及其新闻传播 |
2.2 现代奥运会及其新闻传播 |
第三章 中国奥运新闻传播发展概述 |
3.1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
3.2 新中国体育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
3.3 从雅典奥运会看中国奥运新闻传播 |
第四章 新闻传媒奥运报道策略分析 |
4.1 报纸奥运报道策略 |
4.2 电视奥运报道策略 |
4.3 网络奥运传播策略 |
第五章 北京奥运会新闻传播总体策略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第五届城运会会徽吉祥物面世(论文参考文献)
- [1]二青会与三晋传统体育文化的互融研究[D]. 万三清. 山西大学, 2019(01)
- [2]国内运动会吉祥物设计的探索与研究[D]. 韦珠.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2)
- [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品牌传播研究[D]. 陈乐玲. 南昌大学, 2012(01)
- [4]中国传统图形与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研究[D]. 张晓东.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5]农民运动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饶俭. 南昌大学, 2009(S1)
- [6]北京的和谐奥运新闻传播[D]. 满啸秋. 中央民族大学, 2005(04)
标签:品牌传播策略论文;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论文; 视觉文化论文; 商业吉祥物论文; 奥运会项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