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圆环到底将发生什么现象?(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云[1](2021)在《多频/宽频电磁超材料吸收器和极化转换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超材料(Metamaterials,MMs)是由电磁谐振单元周期性排列而成的一种新型人工合成材料,具有一些自然界中的材料所不具备的奇异物理特性和现象。在众多已经被提出的超材料器件中,超材料吸收器能够将入射到其表面的电磁波近乎完全吸收,而超材料极化转换器能够控制入射电磁波的极化状态。超材料吸收器和极化转换器具有厚度薄、重量轻、成本低以及易于与电子设备集成等优点,已成为雷达隐身、电磁兼容、无线通信以及远程传感等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目前,超材料吸收器和极化转换器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微波频段拓展到太赫兹频段以及光频段,其中多频段和宽频段的器件更具有应用前景。在本文中,我们采用数值仿真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多频/宽频电磁超材料吸收器和极化转换器,另外对具有多种功能的超材料吸收器和极化转换器进行了探究。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首先研究了三种极化敏感的花瓣结构吸收器。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具有旋转对称性的空心四花瓣结构吸收器(Quad-Petal Absorber 4,QPA4),实现了在16.6GHz和24.4 GHz处的完美吸收。该结构对入射电磁波的极化角和入射角均不敏感。最后,在自由空间中对样品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能够较好地吻合。(2)设计了一种极化可控的单频/五频段超材料吸收器,通过控制电磁波不同的极化方向,实现在单波段和五波段完美吸收之间的切换。所提出的吸收器对于TM极化波在6.64 GHz处具有99.8%的单波段吸收;而对于TE极化波在11.68 GHz,13.58GHz,15.48 GHz,17.38 GHz和19.28 GHz五个频段位置处均达到99%以上的吸收。此外,由于该吸收器具有对于最小和最大工作波长仅为1/48和1/140的超薄厚度,使其拥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吸收性能。另外,对吸收器的样品在不同极化角度和不同曲率半径的情况下进行了测量,验证了该吸收器的性能。(3)将超材料极化转换器和完美吸收器结合到一个单元结构中,并在单元结构中合适的位置嵌入PIN开关二极管,通过控制开关二极管的通断状态,实现对极化转换和完美吸收不同工作模式的自由切换。仿真结果显示,当PIN二极管处于Off状态时,该结构工作在极化转换模式,在2.97-6.03 GHz频段范围内的极化转换率均在90%以上;而当PIN二极管处于On状态时,工作在完美吸收模式,在2.56-7.62GHz范围内的吸收率均为90%以上。最后,我们采用实验测量的方法对该结构的性能进行了验证。(4)基于光敏硅和二氧化钒的复合超材料,设计了两种工作在太赫兹波段的多功能非对称超材料极化转换器。转换器结构I对于正向和反向入射的电磁波能够实现两个不同的宽频段线极化转换,并且当外部激励条件不同时,正向入射和反向入射时的工作频段可以进行交换。而转换器结构II在不同的激励条件下可以分别工作在正向反射式线极化转换、正向透射式圆极化转换和反向透射式线极化转换模式。
何燕妮[2](2021)在《磨屑演变行为对TC4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Ti-6Al-4V(TC4)合金因其低密度、高比强度、良好耐蚀性能、稳定高温性能和加工成型性能等优秀的品质,已经发展成为制造航空涡轮发动机叶片的成熟材料。然而,由于钛合金表面硬度较低,耐磨性较差、塑性剪切抗力和加工硬化率较弱,极易在涡轮叶片与压气机盘的榫头/榫槽连接部位发生微动磨损,导致叶片疲劳寿命的降低,特别是微动振幅远小于接触半径,损伤极具潜伏性、隐蔽性和灾难性。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微动研究越来越受到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为完善TC4合金微动摩擦磨损数据,扩大其工程领域的成熟应用,开展基于实际工况的实验室研究成为迫切的需要。本文选取航空用TC4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高精度SRV-IV摩擦磨损试验机进行微动磨损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背散射电子显微镜(BSE)、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LCSM)、电子能谱(EDS)、和3D非接触式表面轮廓仪等表征方式,系统研究不同位移幅值和接触温度等变量条件下微动磨屑的产生和演变行为。通过对比分析微动磨屑的表面分布、氧化磨屑层的原位生成对微动运行区域、摩擦特性参数和磨损表面形貌的影响,建立TC4合金磨屑演变行为与损伤机制之间的联系。本文的研究内容和重要结论总结如下:(1)微动磨屑的表面分布:首次将TC4/GCr15室温微动磨屑在界面间的分布作为研究磨损行为的切入口。选取位移幅值为变量,以独有的微动磨屑颗粒为中间媒介,系统研究磨屑颗粒在接触界面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小位移下的中心粘着撕裂形成的片状脱层沿垂直于微动的方向聚集成“脊”,成为微动往复的运动障碍;中等位移下磨屑颗粒沿平行于微动的方向分散于接触区,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和摩擦系数趋于平稳;较高位移幅值下磨屑团簇沿平行于微动的方向聚集成“脊”,摩擦系数、磨损量和磨痕轮廓深度等显着增大。微动磨屑在界面间的分布行为影响着损伤机制,小位移幅值下损伤机制以粘着磨损为主,中等位移幅值下是磨粒磨损伴随轻微粘着,较大位移幅值下则是磨粒磨损伴随氧化磨损。(2)氧化磨屑层的原位生成:首次系统研究TC4合金微动氧化磨屑层的原位生成。选取三种对偶件GCr15、Si3N4和Al2O3为变量参数,通过分析微动运行的区域、磨屑颗粒的产生及摩擦特性参数(如摩擦系数、磨损体积量、磨损率、磨痕轮廓和磨损形貌等)的变化,建立TC4合金微动氧化磨屑层原位生成的规律。TC4合金与三种对偶件在室温和高温微动磨损均处于完全滑动区,即接触区存在明显相对运动,导致亚表层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产生大量的磨屑颗粒,为氧化磨屑层的原位生成奠定物质基础。室温条件下,TC4合金与三种对偶件微动磨损均未形成氧化磨屑层,未出现摩擦系数的稳定过渡和轻微磨损的转变;合金基体升温至260℃,TC4/GCr15微动磨损开始出现轻微磨损的转变和氧化磨屑层的原位生成,摩擦系数曲线最早出现直线稳定的过渡;基体继续升温至450℃,TC4合金与三种对偶件微动磨损表面均出现明显的黑色光滑区,即氧化磨屑层的原位生成,微动摩擦系数曲线均出现直线稳定阶段和轻微磨损转变。TC4合金良好的高温微动磨损性能归因于磨损表面可原位生成分布均匀、连续致密、粘结良好的氧化磨屑层。TC4合金轻微磨损转变前微动损伤主要由粘着和磨粒磨损控制,轻微磨损转变后主要由氧化磨损伴随轻微磨粒磨损控制。(3)摩擦特性参数的演变:首次对比分析磨损状态对微动磨损部分滑移区行为的影响。TC4合金与三种对偶件GCr15、Si3N4和Al2O3室温和高温微动磨损均处于部分滑移区,未发生向其他两区域(混合区和完全滑动区)的转变。磨损状态显着影响部分滑移区摩擦特性参数的变化:对表面损伤影响最为突出,磨痕表面由清晰可辨的粘着与微滑两区,转变为粘着、微滑及严重塑性变形的环状过渡区,表面轮廓由凹凸峰曲线转变为中心明显凹坑、边缘粗糙的规则“U”型斑;对损伤机制影响较小,由粘着磨损逐渐过渡到氧化伴随粘着磨损;对摩擦系数几乎不产生影响,曲线变化较为规律,稳定值基本相同。
石超群[3](2021)在《基于CRISPR/Cas9的猪Mx1基因编辑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一种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和多器官衰竭综合征的病毒,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如何降低PCV2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变得越来越重要。近几年CRISPR/Cas9系统在遗传育种、基因治疗方面不断得到应用,利用CRISPR/Cas9系统生产具PCV2抗性猪对于猪产业具有重要意义。病毒抗性蛋白A(Mx1)是干扰素(IFN)诱导蛋白之一,该蛋白具有抗多种病毒的活性。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莱芜猪Mx1基因启动子区在-547 bp处存在275 bp的插入,与莱芜猪对PCV2不敏感有关。该研究利用CRISPR/Cas 9和Cre-Lox P系统对PK15细胞进行了Mx1基因启动子区275bp的定点敲入,并验证了其对Mx1表达及抑制PCV2复制的能力。主要结果如下:(1)猪Mx1基因CRISPR/Cas9同源重组载体和打靶载体的构建。以PLV-m Cherry载体为骨架,依据猪Mx1基因启动子区275bp插入位点的差别设计同源臂,并引入绿色荧光蛋白和嘌呤霉素抗性基因,并在两端加入同向的Lox P序列,获得CRISPR/Cas9同源重组载体。利用Lenti CRISPR v2慢病毒载体构建出针对莱芜猪的Mx1基因启动子区的打靶载体,并通过酶切测定出了打靶载体的活性。(2)猪PK-15细胞同源重组单克隆细胞的鉴定。利用同源重组载体和打靶载体的慢病毒液感染猪PK-15细胞,通过细胞的绿色荧光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嘌呤霉素进行筛选,挑取了12组单克隆细胞,进一步经PCR鉴定得到两个发生同源重组的单克隆细胞群。(3)标记基因的去除。通过向发绿色荧光的单克隆细胞中转染表达Cre酶的载体,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现发光的细胞明显减少,流式细胞术分析证明绿色荧光的发光比例下降(16.3%),证明了Cre-Lox P系统同向切割功能,并去除了细胞中的筛选抗性基因。(4)单克隆细胞Mx1的表达及对PCV2复制的抑制。对Mx1启动子区275bp插入的单克隆细胞,在接种PCV2后48h Mx1的表达水平显着升高,而PCV2的病毒拷贝数显着降低。说明猪Mx1启动子区275bp的插入具有促进Mx1表达和抑制PCV2复制的功能。
卢翔宇[4](2021)在《机械密封用焊接金属波纹管强度及刚度研究》文中提出焊接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是一种重要的端面密封方式,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组成材料的属性,常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一些高温高压装置,如柴油加氢装置、连续重整装置、蜡油加氢装置、燃料油加氢精制、煤焦油加氢装置等。这些场合都对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强度和刚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在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强度分析方面,研究大多局限于减小应力集中导致的局部材料屈服,从整体上求解焊接金属波纹管失稳极限压力的研究较少;在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刚度分析方面,大多单一从理论或仿真去分析,缺少综合理论、仿真、试验的刚度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项目方提供的60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仿真方面分析其失稳设计极限压力,从理论、仿真、试验方面分析其轴向刚度和弯曲刚度,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使用Solidworks建立了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三维模型,利用薄壳理论对波纹管的波片进行了受力分析,求解了在受轴向力情况下,焊接金属波纹管波片各处的变形情况,指出内外缘焊菇发生轴向位移时,可以视为刚性平移,且与波片的偏转角皆为0。(2)对焊接金属波纹管波纹管进行强度分析,指出在强度分析中最关键的是失稳失效分析,使用EJMA理论公式计算60单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失稳设计极限压力为1.199 MPa,60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失稳设计极限压力为2.398MPa;使用ANSYS Workbench建立60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实际工况,基于屈曲分析模块求解出60单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失稳设计极限压力为1.588 MPa,60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失稳设计极限压力为2.909MPa;将理论计算结果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指出60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理论计算误差分别为24.5%,17.6%;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压缩量、转速、温度对失稳设计极限压力的影响,发现压缩量和转速对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失稳设计极限压力影响很小,而温度影响较大,且失稳设计极限压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3)基于国内外学者在理论轴向刚度方面的研究,指出了没有广泛适用于S型焊接金属波纹管的轴向刚度纯理论公式,采用了工程经验公式计算了60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理论轴向刚度分别为49.9 N/mm,99.8 N/mm;通过ANSYS Workbench静力学分析模块,仿真得到60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压缩量——载荷数据,根据刚度定义计算得到60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仿真轴向刚度为41.33 N/mm,84.00 N/mm;使用试验法测定60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轴向刚度为41.00 N/mm,85.22 N/mm,将理论、仿真、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工程经验公式误差较大,仿真计算误差较小,根据试验结果修正了工程经验公式;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波数、波距、片厚对60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轴向刚度的影响,发现焊接金属波纹管波纹管轴向刚度,随着波数、波距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片厚的增加而增加。(4)阐述了焊接金属波纹管弯曲刚度的定义,基于国内外学者在弯曲刚度求解问题方面的研究,给出了将弯矩等效为轴向力,求解出的关于弯曲刚度的近似解,使用此方法计算得到60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理论弯曲刚度分别为23698 N.mm/rad,49257.2 N.mm/rad;通过ANSYS Workbench静力学分析模块,仿真得到60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弯矩——弯曲角度数据,计算得到60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仿真弯曲刚度为27987.3 N.mm/rad,52387.5N.mm/rad;使用试验法测量60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弯曲刚度为28162.0N.mm/rad,52820.1 N.mm/rad,并将理论、仿真、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理论计算公式误差较大,仿真计算误差较小,根据试验结果修正了理论计算公式;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仿真分析了不同波数、波距、片厚对60单、双层焊接金属波纹管弯曲刚度的影响,发现焊接金属波纹管波纹管弯曲刚度,随着波数、波距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片厚的增加而增加。
胡云清[5](2020)在《一种片上集成射频滤波器设计》文中指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5G通信的不断演进,通信终端设备微型化、高度集成化、高性能化发展的趋势愈发明显。滤波器作为射频前端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起到选频滤波的作用,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系统通信质量的优劣。随着无线通信频段进入微波毫米波领域,已经超出目前主流的声波滤波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且随着通信终端设备对各功能模块集成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亟待一种高集成度毫米波滤波器技术以满足无线通信系统需求。半导体片上集成滤波器由于其工作频率范围广、易于集成、成本低廉等特点作为声波滤波器的替代技术之一,其微型化和高性能化是研究学者关注的重点方向,因此研究高性能的片上集成射频滤波器是推进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本文基于传统传输线理论,分析了纯左手特性传输线的等效电路及其特有的电磁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复合左右手传输线进行理论研究,根据其等效电路分析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电磁传播特性以及在射频微波无源器件中的应用。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分别采用印制电路板(PCB)工艺和半导体砷化镓(Ga As)工艺在实践中论证了复合左右手结构应用在射频滤波器设计中的先进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传统矩形叉指电容结构,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锯齿形的叉指电容结构,通过对叉指电容计算公式的分析与改进,说明了该结构在相同尺寸下拥有更大的容值。将其应用在复合左右手结构中,由于叉指电容容值的增大,降低了谐振频率,减小了谐振器的尺寸。2、基于改进型的叉指电容结构,结合复合左右手结构和基片集成波导结构,兼顾了两者小尺寸、低损耗、易集成等特点,设计了一款应用于Sub 6G频率的PCB板级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率在3.5GHz,插入损耗为1.4d B,回波损耗小于-15d B,滤波器尺寸为10mm×7.4mm。3、基于半导体Ga As工艺,面向5G通信毫米波频段应用,采用复合左右手结构设计了一款片上集成带通滤波器。对复合左右手结构中左手特性的叉指电容和接地电感分别进行了研究设计,基于耦合效应与寄生效应形成传输零点,增强了阻带的抑制度,分析了其等效电路和关键结构参数,优化设计了便于测试的GSG焊盘(PAD)并对其所引起的匹配问题进行了改善。本设计滤波器工作频率覆盖5G毫米波频段24.25GHz-27.5GHz,插入损耗仅为1.9d B,回波损耗小于-25d B,尺寸仅为0.62mm×0.51mm(含PAD)。综上所述,本文面向不断演进的5G通信系统需求,针对5G通信毫米波滤波器应用,研究并设计了一款5G通信毫米波频段(24.25GHz-27.5GHz)的片上集成滤波器,插入损耗仅为1.9d B,回波损耗小于-25d B,尺寸仅为0.62mm×0.51mm(含PAD),符合目前通信终端设备微型化、高度集成化、高性能化的发展趋势,对推动5G通信技术发展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工程实践意义。
刘馨乔[6](2020)在《身体叙事下的景观观看 ——大陆院线中国公路电影(2001-2018)研究》文中提出在现代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时代下,人们籍以视觉技术构建起的种种视觉景观难掩其身处可见与不可见悖论中的迷思与焦虑。当由图像所构成的媒介景观成为了现实关系的中介,当不真实成为真实本身,景观构建下身体经验及其生成意义的认识与反思则成为景观生存下人们尤为迫切的需要。而电影,也随之成为“景观”这一研究主题下被聚焦的研究对象之一。根据《中国电影年鉴》,中国公路电影诞生于2001年,从其诞生的2001年至2018年期间中国大陆上映的公路电影总计有26部。从电影类型的视角审视下公路虽实属小众,但却以治愈人心的能量及探寻与找寻的母题,以及人“在路上”的身体叙事构建了独特的“景观”,由此在观众的心中爆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本论文研究,试从梅洛·庞蒂有关身体及身体所在生命世界的观念认识出发,以身体叙事的视角,界定中国公路电影,指出中国公路电影中集中体现着“身体”与“世界”之间共生、共在的互动关系,基于此,本论文研究将中国公路电影分为“有目的地”、“无目的地”、“既有又无目的地”的三类公路电影,并分别选取此三类别下的典型个案影片,分别进行其文本内和文本外的身体叙事构建下的景观的视看与释读,籍此三类中国公路电影通过其身体叙事所分别建构出的“终有所得”的激励式景观、“失序警告”的规训式景观与“皆有所属”的和解式景观的观看到此三类中国公路电影“景观”意义的“释读”从而进一步得出结论,即中国公路电影中所呈现出的景观之意义世界实则为以身体叙事为视角的社会景观下媒介权力的输出,身体经验的“可见”隐含着“不可见”,景观化悖论澄示着观者处于“他者的自己”的“景观观看”,从而致使陷于身体经验世界的观者获得某种虚假的满足,失去主体反思。
周钊[7](2020)在《基坑开挖地铁隧道微扰动控制及监测可视化》文中提出轨道交通作为大中型城市的重要公共交通形式正日益普及,而地铁隧道结构的安全性是保障地铁正常运营的基本前提。目前,随着紧邻地铁基坑开挖工程的日渐增加,对于基坑开挖影响下隧道结构响应的控制和评估问题正愈显重要。一方面,紧邻地铁隧道的基坑工程,需要在设计阶段优化确定基坑开挖对紧邻隧道影响相对较小的开挖方案;另一方面,由于盾构隧道结构响应的复杂性,紧邻隧道的实际响应需要结合精细化的现场监测和数据呈现平台来全面呈现,以更方便地发现问题,为决策者完善解决方案提供更有效支持。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基坑开挖引起的邻近盾构隧道微扰动及其控制措施和盾构隧道监测数据可视化两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阐述了深基坑施工影响下紧邻环境的变形机理和变形特征,总结分析了施工环节深基坑紧邻环境的微扰动控制措施、具体方法及其相关特点。2、基于上海徐汇中心某大型基坑群工程,利用PLAXIS3D软件对基坑群开挖影响下紧邻隧道的响应状态开展模拟分析及定性定量评价,从优化基坑开挖方式和提高围护体系抗变形能力两方面,包括基坑群分区开挖顺序、单坑开挖下部结构回筑以后再开挖紧邻基坑、地连墙厚度、支撑体系刚度等进行了研究分析,对项目的基坑群开挖顺序的合理安排及围护体系刚度和地下连续墙厚度的合理选择提出了建议,可以为类似实际工程提供经验参考。3、基于BIM软件REVIT和DYNAMO可视化编程插件,开发了基于分布式监测数据集的盾构隧道三维可视化系统。该可视化系统将隧道结构参数化建模和监测数据可视化进行有机融合,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监测数据驱动盾构隧道管片位置姿态改变同时结合颜色映射实现隧道变形状态的可视化呈现;2)片元层结合颜色映射的面状分布式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呈现;3)灵活变换的线状分布式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呈现。4、基于南京地铁二号线紧邻开挖基坑的地铁盾构隧道为例,结合光纤监测系统采集的分布式数据,建立了监测段隧道的综合可视化模型,实现了监测段隧道监测数据的三维可视化呈现,通过与传统二维图表呈现方式的对比,说明本可视化系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奚如莹[8](2020)在《现代教育技术下高中历史地图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新课改的实施和信息时代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下历史地图教学在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同时也对历史教师个人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不少历史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还有待提升,因此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下历史地图的制作及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以使其更好地为历史教学而服务很有必要。历史动态地图和历史3D地图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是历史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的体现。笔者首先在文中将历史动态地图和历史3D地图统称为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历史地图。从分析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新旧教材中的运用现状和广西高考的考查中,体现历史地图对于历史教学的重要价值。当下历史地图教学存在不少问题,而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地图的结合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使其有效地结合中,历史教师的信息能力素养起到决定作用,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制作能力成为重中之重。因此本文根据分布地图、线路地图以及版块地图的分类,由易到难地具体列出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历史动态地图和历史3D地图的操作步骤,尤其是在制作3D地图中使用World Creator这一新型三维建模软件,为增加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制作方法提供新思路,这也是本文主要创新之处所在。同时分别设计相应的案例教学片段应用于实际课堂,在应用效果的评价与检测中进一步反思,以便改进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运用。总之,本文意在探讨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地图的有效结合并应用于历史课堂当中这一问题,通过实际的制作与运用,为历史教师增强教育技术能力优化历史地图课件,提高历史课堂效率尽一些绵薄之力。
孙明[9](2020)在《创造力新颖性和有效性的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空间隐喻是以空间概念为始源域映射到其他抽象的目标域上。目前有关创造力的隐喻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哪些具身方式或者哪些隐喻因素可以影响创造力任务的表现,而有关创造力的两个主要特征——有效性和新颖性的空间隐喻机制仍不得而知。因此,研究一通过实验1和实验2分别探讨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隐喻映射的双向性。实验1a采用迫选法,发现“常规-左、新颖-右”的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实验1b采用启动范式,在水平空间启动条件下探讨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的理解中是不是存在由目标域向始源域的映射,结果显示存在“右是新颖”,不存在“左是常规”。实验1c采用启动范式,在新颖性启动下探讨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的理解中是不是存在由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结果显示存在“新颖是右”,不存在“常规是左”。实验2的三个实验范式同实验1。实验2a结果显示“有效-上、无效-下”的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实验2b结果显示存在“上是有效”,不存在“下是无效”。实验2c结果显示存在“有效是上”,不存在“无效是下”。研究二(实验3和实验4)探讨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对认知的影响。实验3探讨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分别对新颖性和有效性评价的影响。实验3a采用stroop范式探讨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对新颖性评价的影响,结果显示水平空间位置影响了被试对新颖有效产品新颖性的评价,但并未影响被试对常规有效产品不新颖性(常规)的评价。实验3b采用同样的范式探讨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对有效性评价的影响,结果显示垂直空间位置影响了被试对新颖有效产品有效性的评价,但并未影响被试对新颖无效产品无效性的评价。实验4将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整合起来,探讨其对记忆的影响。实验采用图片回忆任务,考察新颖有效产品、新颖无效产品、常规有效产品分别在空间左上方(Q1)、右上方(Q2)、左下方(Q3)、右下方(Q4)四个位置的回忆量,结果显示:对于常规有效产品的回忆量,Q1显着多于另外三个象限,并且在Q1,被试对常规有效产品的回忆量最多;对于新颖有效产品的回忆量,Q2显着多于另外三个象限,并且在Q2,被试对新颖有效产品的回忆量最多;新颖无效产品的回忆量在四个位置无显着差异,但在Q4,新颖无效产品的回忆量最多。结果表明:(1)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中“常规-左、新颖-右”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中“有效-上、无效-下”的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2)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以及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具有不稳定性和非绑定性,即“常规-左”和“新颖-右”并非同时出现,“有效-上”、“无效-下”也并非绑定出现。(3)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中映射的方式是双向的,从始源域到目标域的映射中存在“新颖是右”、“有效是上”,从目标域到始源域的映射中存在“右是新颖”、“上是有效”。(4)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分别影响了个体对新颖性和有效性的评价。(5)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个体的记忆。
张力伟[10](2020)在《论责任政治:政治生活的责任逻辑》文中研究表明责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过好负责任的生活既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命题,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一个条件。无论是人类起源之始还是现代的繁华世界,责任始终伴随着人类生活与制度建设。自现代性成为社会基本性征之后,责任对于社会、国家乃至社会的意义更为凸出,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以至全球结构的纽带。可以说,没有责任就没有稳定的政治秩序,更没有社会生活的良善和谐。责任是一个受到多学科的关注概念或者价值,从责任的政治学视角出发,政治责任、责任政府、政治问责等理论成为责任的政治学研究中的主要内容。这些研究虽然很好地涵盖了政治生活中有关责任的不同侧面,但是有关责任的政治学研究仍然需要体系化、综合化的整合,从一种宏观的立场去思考责任与政治的关系、责任对政治生活的建构。有鉴于此,我们应该探讨一种“责任政治”,分析责任在政治生活中的基本逻辑,回答责任在政治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的核心任务就是站在责任之重要性的立场上,以责任为线索去分析政治生活,探讨一种由责任串联起来的政治形态,旨在以政治学为视角丰富对责任的认识。如此,不仅可以拓展政治学的理论视野,也能为实现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提供可能的路径。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词汇,责任不言自明。然而作为严谨的学术研究,对于责任的理解却充满分歧。政治学、哲学、伦理学与法学等诸学科都对责任提出了不同侧面的见解,体现了责任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与多维度重点。社会科学是相互包容的,对于责任的理解不可能站在纯粹的立场上,或者也不存在完全独立的责任内涵。所以,在多学科责任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抽象出责任的一般性概念框架。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责任,都不能回避责任的主体、原因、对象与保证四个要素,可以认为,这四个要素构成了责任的基本框架。责任是责任政治的概念基石,责任政治的诠释必然要紧扣责任的概念框架。为了清晰地说明责任对于政治社会的作用,本文运用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工具,将责任政治理解为以责任为“中轴”的政治形态。细致地看,责任政治就是不同主体之间以责任为互动中所秉持的价值与态度的政治形态,强调政治中的责任关系与责任形式,并以此建构出特定的权力结构、制度设计与行动方式。其一,责任政治中的各主体在彼此联系的状态中,各个主体能够负责任地行动;其二,政治的运作依靠责任实现,责任是政治生活中制度化的行为方式。再明确责任政治基本概念的同时,我们需要对责任政治进行辨析,理解责任政治究竟何其所是。结合责任政治的结构、特点与运作场域,本研究提出,责任政治是一种形态,而不仅仅代表某种制度;责任政治不具有终极形态,而是处于不断地演变与发展之中,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责任政治不仅指涉国家内部关系,也适用于描绘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责任政治虽然价值中立,但是一个褒义的概念。诚然,责任政治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建构,责任政治必然有其显示的逻辑基础。由于责任贯穿于整个政治发展史,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所以从时间的维度出发,责任政治可以进一步诠释为三个方面:(1)基于责任的政治;(2)为了责任的政治与(3)负责任的政治。分别用于概况社会发展进程中,责任与政治的三种不同的亲缘关系。在提炼了责任政治的基本内涵之后,本文通过回顾中西方思想史来梳理历史上责任政治相关的理论与学说。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的思想可以总结出伦理政治观中的责任政治观念。伦理政治观解体之后,马基雅维里以及社会契约论思想家对责任政治观念进行了的重构。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现代社会的基本事实,责任政治又得到了新的阐发。在这些思想的不断演变中,责任政治观念分别构建了其“道德基础”“民主基调”与“联结作用”。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儒家学说中的责任政治思想是根据“仁”“礼”构建出的等级秩序,表现出“各安其位”的内涵。除了儒家之外,法家、道家与墨家责任政治思想的各具特色。近代以来,责任政治观念出现了分流。对比来看,中西责任政治思想的逻辑在于,西方构建出“权利优先于责任”的责任政治思想逻辑;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则构建出了“责任优先于权利”的责任政治思想逻辑。国家建构的历程深刻地反映出责任政治形态的演变。在西方国家建构中,从古希腊古罗马、西欧封建社会到现代国家非成熟期以及成熟期的责任政治形态,责任政治形态基本遵循着从“人际化关系”到“非人际化关系”的跃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经历了分封制与郡县制两种政治模式,那么,不同形态也就对应着不同的责任政治形态。周代分封制下,“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决定了责任政治完全基于伦理;郡县制下,责任政治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纯粹伦理的特征。在中国传统社会责任政治运作存在两大困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及“吏治”问题,这两大问题为研究当代官僚政治提供了良好的镜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并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的责任政治形态也演变出了新的形式,并且责任政治也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对比之下,西方责任政治形态立足于“社会契约”,而中国传统社会的责任政治形态基于“伦理契约”。最后,本研究借鉴了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分别从观念、结构、行动的视角探讨责任政治的建构路径。观念维度中,观念层面的负责是一种“心灵的习性”。观念构成了责任行动的原因,是规导责任行为的价值或者文化要素。在政治生活中,行政人员应该以行政伦理为责任观念;公民应该以公共精神为责任观念。人类社会中的“道德金规则”可以被视为一种理想的责任观念。责任政治的结构可以分为“定责”“履责”“究责”三个方面:所谓定责结构,就是厘清责任如何被赋予;履责结构主要关注责任主体如何履行责任、如何实现责任的问题;究责结构是从惩戒制度入手分析责任的保障机制。行动维度的分析从行动本身入手剖析责任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了责任的意义是由责任主体主动赋予的,责任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构成了社会世界中有意义的责任关系。与此同时,主体应将反思性监控整合其中,以控制责任过程中的非预期结果,使得责任更能够符合主体之预期。总之,责任政治不仅会随着时代与国家的发展展现出新的形式,责任政治理论也尚留有许多问题需要补充与阐释,作为一项抛砖引玉的研究,希望责任政治理论能够丰富政治学的理论森林。
二、两圆环到底将发生什么现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圆环到底将发生什么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1)多频/宽频电磁超材料吸收器和极化转换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磁超材料发展概况 |
1.1.1 电磁超材料的概念和研究意义 |
1.1.2 电磁超材料的发展状况 |
1.2 多频/宽频超材料吸收器和极化转换器的研究现状 |
1.2.1 多频超材料吸收器和极化转换器 |
1.2.2 宽频超材料吸收器和极化转换器 |
1.3 可开关/可调谐超材料吸收器与极化转换器的研究现状 |
1.3.1 微波频段可开关/可调谐的超材料吸收器与极化转换器 |
1.3.2 太赫兹频段可开关/可调谐的超材料吸收器与极化转换器 |
1.4 多功能超材料吸收器与极化转换器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材料吸收器/极化转换器的理论和实验方法 |
2.1 等效媒质理论 |
2.2 等效电路理论 |
2.3 多重干涉理论 |
2.4 数值仿真 |
2.5 超材料吸收器和极化转换器样品制备和测量方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花瓣型极化不敏感宽角度双频段超材料吸收器 |
3.1 花瓣型超材料吸收器的设计 |
3.2 极化敏感两花瓣和四花瓣超材料吸收器的性能分析 |
3.3 极化不敏感四花瓣超材料吸收器的性能分析 |
3.4 样品制备与实验测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极化可控柔性单频/五频段超材料吸收器 |
4.1 结构设计、仿真和实验设置 |
4.2 单频/五频段吸收性能以及表面电流分析 |
4.3 吸收器的参数分析 |
4.4 柔性吸收性能的实验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重构多功能宽带超材料极化转换器/吸收器 |
5.1 宽带超材料极化转换器的设计 |
5.2 有源可开关宽带超材料吸收器的设计 |
5.3 可重构宽带超材料极化转换器/吸收器的设计 |
5.4 宽带极化转换和吸收性能的实验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复合超材料的多功能非对称极化转换器 |
6.1 两种多功能复合超材料极化转换器的设计 |
6.2 两种极化转换器的性能分析 |
6.3 极化转换的机制分析 |
6.4 结构参数和入射角对极化转换性能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磨屑演变行为对TC4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微动摩擦学简介 |
1.1.1 微动摩擦学的基本概念 |
1.1.2 微动摩擦学的发展历程 |
1.1.3 微动损伤的基本理论 |
1.1.4 微动损伤的组织行为 |
1.1.5 微动接触的力学模型 |
1.2 钛合金及其微动损伤 |
1.2.1 钛及钛合金的简介 |
1.2.2 钛及钛合金的工业应用 |
1.2.3 钛合金微动磨损的研究概况 |
1.3 微动损伤的减缓措施 |
1.4 本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方案 |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设备 |
2.2 实验方案 |
2.2.1 微动磨屑颗粒的表面分布 |
2.2.2 微动氧化磨屑层的原位生成 |
2.2.3 微动摩擦特性参数的对比分析 |
2.2.4 数据采集和微观检测 |
第3章 磨屑分布对TC4 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
3.1 TC4/GCr15 常温微动磨屑的产生 |
3.1.1 微动磨屑的分布 |
3.1.2 微动磨屑的特征 |
3.1.3 微动磨损的局部形貌 |
3.2 磨屑分布对TC4/GCr15 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
3.2.1 微动摩擦系数 |
3.2.2 微动磨损率 |
3.2.3 微动磨痕轮廓 |
3.3 分析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磨屑演化对TC4 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
4.1 TC4 合金微动磨损完全滑移区的磨屑演化 |
4.1.1 微动磨损的表面形貌 |
4.1.2 氧化磨屑层的原位生成 |
4.2 氧化磨屑层对TC4 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 |
4.2.1 微动摩擦系数 |
4.2.2 微动磨损率 |
4.2.3 微动磨痕轮廓 |
4.3 氧化磨屑层对TC4 合金微动损伤机理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TC4 合金微动磨损的部分滑移区性能 |
5.1 TC4 合金微动磨损部分滑移区的磨损状态 |
5.1.1 微动磨损的表面形貌 |
5.1.2 微动磨损的局部形貌 |
5.2 TC4 合金微动磨损部分滑移区的摩擦行为 |
5.2.1 微动摩擦系数 |
5.2.2 微动磨痕轮廓 |
5.3 分析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基于CRISPR/Cas9的猪Mx1基因编辑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CRISPR/Cas9 系统的研究进展 |
1.1.1 CRISPR/Cas系统的研究历史 |
1.1.2 CRISPR/Cas系统的机构和分类 |
1.1.3 CRISPR/Cas的作用机制 |
1.1.4 CRISPR/Cas9 系统的应用 |
1.2 猪圆环病毒 |
1.2.1 猪圆环病毒的发现 |
1.2.2 猪圆环病毒的研究进展 |
1.2.3 猪感染PCV2 后的临床症状 |
1.2.4 PCV2 的基因型 |
1.2.5 PCV2 的致病机理和传播特点 |
1.2.6 不同品种的猪感染PVC2 之后的差别 |
1.3 Mx1 基因研究进展 |
1.3.1 Mx1 的基本信息 |
1.3.2 猪Mx1 基因抗病能力的研究 |
1.4 Cre-LoxP系统的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菌株和载体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和来源 |
2.1.4 常用试剂的配制 |
2.1.5 主要数据库和生物学软件 |
2.2 方法 |
2.2.1 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 |
2.2.2 CRISPR/Cas9 靶向载体的构建 |
2.2.3 同源重组载体和靶向载体的共转染 |
2.2.4 表达Cre酶载体对单克隆细胞的处理 |
2.2.5 单克隆细胞的抗病毒能力的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同源重组载体的构建 |
3.1.1 同源臂扩增 |
3.1.2 骨架载体的酶切 |
3.1.3 多克隆位点MCS的设计 |
3.1.4 筛选标记基因的扩增 |
3.1.5 同源重组载体包装慢病毒 |
3.1.6 荧光计数法测定的同源重组载体的慢病毒滴度 |
3.2 Lenti CRISPR-v2 靶向载体的构建 |
3.2.1 Lenti CRISPR-v2 酶切 |
3.2.2 sgRNA活性的鉴定 |
3.3 同源重组载体和靶向载体共转染 |
3.3.1 单克隆细胞的筛选 |
3.3.2 单克隆细胞的鉴定 |
3.3.3 表达Cre酶的载体处理 |
3.4 抗病毒能力的验证 |
3.4.1 接种病毒后Mx1 蛋白的表达 |
3.4.2 PCV2 病毒的拷贝数测定 |
4 讨论 |
4.1 CRISPR/Cas9 系统存在的脱靶效应 |
4.2 CRISPR/Cas9 系统的递送形式 |
4.3 Mx1 的抗病毒效应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7 致谢 |
(4)机械密封用焊接金属波纹管强度及刚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机械密封的发展与研究动向 |
1.3 焊解金属波纹管概述 |
1.3.1 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基本结构 |
1.3.2 焊接金属波纹管机械密封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1.3.3 焊接金属波纹管的波片类型 |
1.3.4 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几种失效形式 |
1.4 焊接金属波纹管研究现状 |
1.5 课题来源及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课题来源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5.3 主要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2.焊接金属波纹管受力分析 |
2.1 焊接金属波纹管三维建模 |
2.2 焊接金属波纹管受力分析 |
2.2.0 薄壳理论 |
2.2.1 焊接金属波纹管力学模型 |
2.2.2 焊接金属波纹管波片变形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3.焊接金属波纹管强度分析 |
3.1 焊接金属波纹管强度分析概述 |
3.2 焊接金属波纹管理论失稳极限压力计算 |
3.4 焊接金属波纹管失稳屈曲仿真分析 |
3.4.1 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3.4.2 材料设置 |
3.4.3 网格划分 |
3.4.4 设置边界条件 |
3.4.5 焊接金属波纹管屈曲分析后处理 |
3.5 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对比分析 |
3.6 不同工况下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失稳极限压力 |
3.6.1 压缩量对失稳极限压力的影响 |
3.6.2 转速对失稳极限压力的影响 |
3.6.3 温度对失稳极限压力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焊接金属波纹管轴向刚度分析 |
4.1 焊接金属波纹管轴向刚度定义 |
4.2 焊接金属波纹管轴向刚度理论公式 |
4.3 焊接金属波纹管轴向刚度有限元分析 |
4.3.1 前处理模块 |
4.3.2 后处理模块 |
4.3.3 有限元仿真数据处理 |
4.4 试验法测定焊接金属波纹管的轴向刚度 |
4.4.1 试验概述 |
4.4.2 试验器材及步骤 |
4.4.3 试验数据分析 |
4.5 焊接金属波纹管三种方法轴向刚度对比 |
4.5.1 对比分析 |
4.5.2 修正工程经验公式系数 |
4.6 不同结构参数对焊接金属波纹管轴向刚度的影响 |
4.6.1 波数对焊接金属波纹管轴向刚度的影响 |
4.6.2 波距对焊接金属波纹管轴向刚度的影响 |
4.6.3 片厚对焊接金属波纹管轴向刚度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5.焊接金属波纹管弯曲刚度分析 |
5.1 焊接金属波纹管波纹管弯曲刚度定义 |
5.2 焊接金属波纹管弯曲刚度理论研究 |
5.3 焊接金属波纹管弯曲刚度有限元分析 |
5.3.1 前处理模块 |
5.3.2 后处理模块 |
5.3.3 有限元仿真数据处理 |
5.4 试验法测定焊接金属波纹管的弯曲刚度 |
5.4.1 试验方法 |
5.4.2 试验原理 |
5.4.3 试验器材及步骤 |
5.4.4 试验数据分析 |
5.5 焊接金属波纹管三种方法弯曲刚度对比 |
5.5.1 对比分析 |
5.5.2 修正理论公式系数 |
5.6 不同结构参数对焊接金属波纹管弯曲刚度的影响 |
5.6.1 波数对焊接金属波纹管弯曲刚度的影响 |
5.6.2 波距对焊接金属波纹管弯曲刚度的影响 |
5.6.3 片厚对焊接金属波纹管弯曲刚度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5)一种片上集成射频滤波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射频滤波器基本理论 |
2.1 二端口网络和S参数 |
2.2 滤波器的基本类型 |
2.3 带通滤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
2.4 常见滤波器结构介绍 |
2.4.1 开口谐振环结构(SRR) |
2.4.2 缺陷地结构(DGS) |
2.4.3 基片集成波导结构(SIW) |
2.4.4 复合左右手结构(CRLH)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
3.1 传统传输线理论分析 |
3.1.1 经典传输线理论 |
3.1.2 微带线理论 |
3.2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理论分析 |
3.2.1 右手传输线 |
3.2.2 左手传输线 |
3.2.3 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
3.3 板级复合左右手带通滤波器设计 |
3.3.1 复合左右手带通滤波器结构及电路分析 |
3.3.2 复合左右手带通滤波器加工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片上集成射频滤波器设计 |
4.1 设计指标及工艺 |
4.1.1 设计指标 |
4.1.2 设计工艺 |
4.2复合左右手结构滤波器设计 |
4.2.1 滤波器主体结构设计 |
4.2.2 关键结构参数分析 |
4.3 滤波器整体版图 |
4.3.1 GSG PAD |
4.3.2 输入输出匹配 |
4.4 芯片测试及分析 |
4.4.1 测试方案 |
4.4.2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6)身体叙事下的景观观看 ——大陆院线中国公路电影(2001-2018)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基础概念 |
1.4.1 文本 |
1.4.2 身体 |
1.5 研究的基础理论观念 |
1.5.1 “身体叙事”之电影叙事学 |
1.5.2 景观 |
1.6 文献综述 |
1.6.1 中国公路电影研究 |
1.6.2 电影与景观的研究 |
1.7 研究意义 |
1.8 论文结构安排 |
2 身体叙事下中国公路电影的界定及类别认识 |
2.1 公路电影的缘起与西方界定 |
2.2 身体叙事下中国公路电影的界定 |
2.3 身体叙事下中国公路电影的类别认识 |
2.3.1 有目的地之景观:意义世界心灵的落叶归根 |
2.3.2 无目的地之景观:意义世界下自我镜像的景观搭建 |
2.3.3 既有又无目的地之景观:自我意识觉醒与生命意义重释 |
3 身体叙事下中国公路电影景观之观看:“有目的地”的《阿拉姜色》 |
3.1 文本内的身体叙事:身体破碎与重组之景观 |
3.1.1 生命信仰的传递与接受 |
3.1.2 矛盾处境下的身体叙事 |
3.1.3 隐匿存在的身体叙事者 |
3.1.4 因果模式下亲情伦理秩序世界重构 |
3.2 文本外的身体叙事:仰视中追求人性美之景观 |
3.2.1 现实舒缓的身体节奏 |
3.2.2 广阔空间下包容的身体 |
3.2.3 被净化的身体与价值判断的异质性 |
3.2.4 信仰选择下的矛盾与认同 |
3.2.5 将身体置于世界:对过程的观看 |
3.3 有目的地:“终有所得”的激励式景观 |
4 身体叙事下中国公路电影景观之观看:“无目的地”的《赖小子》 |
4.1 文本内的身体叙事:青春之身的另类景观建构 |
4.1.1 想象时间中迷失的身体 |
4.1.2 灰色空间下的身体叙事 |
4.1.3 被悬置的身体叙事者 |
4.1.4 反叛的青春物语 |
4.2 文本外的身体叙事:俯视下青春悲剧之观看 |
4.2.1 跳跃不安的身体节奏 |
4.2.2 闭塞空间下游离且无知的身体 |
4.2.3 批判的身体与自我区隔化 |
4.2.4 现实命运下的同情与忧虑 |
4.2.5 身体之于世界:对结局的观看 |
4.3 无目的地:“失序警告”的规训式景观 |
5 身体叙事下中国公路电影之景观观看:“既有又无目的地的”的《人再囧途之泰囧》 |
5.1 文本内的身体叙事:中年危机中身体的喜剧化之观看 |
5.1.1 负重身体的环形回归 |
5.1.2 迷途中反省的身体 |
5.1.3 释放的身体叙事者 |
5.1.4 相互融合的身体叙事 |
5.2 文本外的身体叙事:娱乐化观看下集体狂欢的附和之景观 |
5.2.1 流畅欢快的身体节奏 |
5.2.2 新奇的异国空间与体验的身体 |
5.2.3 改变的身体与情感补偿 |
5.2.4 温情童话中的精神认同 |
5.2.5 世界之于身体:对“人”的观看 |
5.3 既有又无目的地:“皆有所属”的和解式景观 |
6 中国公路电影景观之可见:“身体”经验世界之生命意义建构 |
6.1 现代公路上的身体叙事与知觉的悬置 |
6.2 “世界——身体”与“公路——心灵”景观下梦的休憩 |
6.3 作为“反思”空间的公路与身体-主体的人格跨越 |
7 中国公路电影景观之不可见:景观悖论与“他者的自己”的遮蔽 |
7.1 世界肉身下中国公路电影中的景观化悖论 |
7.2 主体的内在兴奋与个体作为社会存在的暂时性虚假解体 |
7.3 “作为他者的自己”的不可见性与景观认同下的客体无意识 |
8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基坑开挖地铁隧道微扰动控制及监测可视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深基坑开挖紧邻环境微扰动研究现状 |
1.2.2 盾构隧道三维建模及可视化研究现状 |
1.2.3 监测数据三维可视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坑开挖紧邻隧道微扰动及控制措施 |
2.1 引言 |
2.2 深基坑开挖紧邻环境变形机理 |
2.3 支护结构和地表变形特征 |
2.4 深基坑施工紧邻地铁隧道的微扰动控制 |
2.4.1 深基坑施工紧邻地铁隧道微扰动的控制途径 |
2.4.2 深基坑施工紧邻环境微扰动控制措施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紧邻隧道基坑群开挖优化数值分析 |
3.1 引言 |
3.2 工程概况 |
3.3 PLAXIS3D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
3.3.1 PLAXIS3D简介 |
3.3.2 土体硬化模型 |
3.4 数值分析 |
3.4.1 数值模拟分析思路 |
3.4.2 模型参数与边界条件 |
3.4.3 模型验证 |
3.4.4 施工步简化 |
3.4.5 不同开挖顺序影响模拟分析 |
3.4.6 各分区单独开挖影响模拟分析 |
3.4.7 支撑刚度影响数值模拟分析 |
3.4.8 地下连续墙厚度影响模拟分析 |
3.4.9 结论及建议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光纤感测技术及盾构隧道监测数据可视化 |
4.1 引言 |
4.2 光纤传感及其分布式数据介绍 |
4.2.1 光纤传感器概述 |
4.2.2 光纤感测技术得到的分布式数据前处理 |
4.3 可视化平台总体设计 |
4.3.1 盾构隧道监测数据可视化的背景和意义 |
4.3.2 盾构监测数据可视化平台选择 |
4.3.3 可视化系统的模块和实现工具 |
4.3.4 BIM介绍 |
4.3.5 Revit |
4.3.6 Dynamo |
4.4 几何模型 |
4.4.1 隧道实体模型建立 |
4.4.2 地层模型和周边环境 |
4.5 数据模型 |
4.5.1 真实状态呈现 |
4.5.2 真实状态结合颜色映射可视化 |
4.5.3 云图呈现 |
4.5.4 线状数据呈现 |
4.6 南京地铁隧道光纤监测及数据可视化 |
4.6.1 隧道光纤监测系统 |
4.6.2 可视化呈现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现代教育技术下高中历史地图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1.基于历史学科的要求 |
2.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
3.基于上述两者发展对历史教师素养的要求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实践观察法 |
3.案例分析法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1.历史地图 |
2.现代教育技术 |
3.历史动态地图和历史立体地图 |
4.历史动态地图和历史立体地图与传统地图的联系与区分 |
一、历史地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
(一)传统历史地图的运用现状 |
1.北师大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历史地图的统计分析 |
2.部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历史地图的统计分析 |
3.高考试题中历史地图知识的考查现状 |
4.当下在历史教学中使用传统历史地图所面临的问题 |
(二)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运用现状 |
1.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在高中课堂上的应用现状 |
2.当下在历史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所面临的问题 |
(三)传统历史地图与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综合分析 |
1.传统历史地图的优势与不足 |
2.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优势与不足 |
二、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制作 |
(一)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制作的必要性 |
1.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 |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意识 |
4.有利于教师创设历史情境 |
5.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 |
6.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
(二)制作准备:获取历史地图 |
1.纸质版历史地图的途径 |
2.电子版历史地图的途径 |
(三)创新制作:二次创作地图 |
1.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分类与制作过程 |
2.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制作示例 |
三、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运用与教学设计 |
(一)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运用原则 |
1.真实性原则 |
2.直观性原则 |
3.针对性原则 |
(二)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运用方式 |
1.作为教学工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
2.作为学习工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
(三)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运用案例 |
1.历史动态分布地图的教学设计及运用效果 |
2.历史动态版块地图的教学设计及运用效果 |
3.历史动态线路地图和历史3D战争地图的教学设计及运用效果 |
四、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应用的评价与反思 |
(一)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应用评价 |
1.教师的评价 |
2.学生的反馈 |
(二)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制作与运用的反思 |
1.PPT形式历史动态地图的优缺点 |
2.World Creator形式历史3D地图的优缺点 |
3.现代教育技术历史地图的相关反思 |
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附录10 |
附录11 |
参考文献 |
谢辞 |
(9)创造力新颖性和有效性的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研究综述 |
1.1 隐喻及隐喻理论 |
1.1.1 隐喻 |
1.1.2 隐喻理论概述 |
1.2 空间隐喻 |
1.2.1 水平空间隐喻 |
1.2.2 垂直空间隐喻 |
1.3 创造力 |
1.3.1 创造力的定义及其两个维度 |
1.3.2 创造性产品的评价 |
1.3.3 创造性过程或产品的记忆 |
1.4 创造力的具身研究和隐喻研究 |
1.4.1 创造力的具身研究 |
1.4.2 创造力的隐喻研究 |
1.5 空间隐喻对认知的影响 |
1.5.1 空间隐喻对评价的影响 |
1.5.2 空间隐喻对记忆的影响 |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2.1 问题提出 |
2.1.1 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 |
2.1.2 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是“单向”还是“双向”? |
2.1.3 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是否影响评价? |
2.1.4 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是否影响记忆? |
2.2 研究思路与研究假设 |
2.2.1 研究思路 |
2.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
2.3.1 理论意义 |
2.3.2 现实意义 |
第3章 研究一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隐喻映射的双向性 |
3.1 实验1 :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隐喻映射的双向性 |
3.2 实验2 :创造力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及其隐喻映射的双向性 |
第4章 研究二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对认知的影响 |
4.1 实验3 :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对新颖性和有效性评价的影响 |
4.2 实验4 :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对记忆的影响 |
4.2.1 实验目的 |
4.2.2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设计 |
4.2.4 被试 |
4.2.5 实验流程 |
4.2.6 实验结果 |
4.2.7 讨论 |
第5章 总讨论 |
5.1 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 |
5.2 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的不稳定性与非绑定性 |
5.3 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的双向性-概念隐喻理论和知觉符号理论 |
5.4 创造力新颖性水平空间隐喻和有效性垂直空间隐喻对新颖性和有效性评价的影响 |
5.5 创造力新颖性和有效性的空间隐喻对记忆的影响 |
第6章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论责任政治:政治生活的责任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
二、责任政治的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责任政治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外责任政治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论证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证思路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责任政治的内涵阐释 |
一、责任的概念框架 |
(一)责任的词源考释 |
(二)责任研究的诸学科视角 |
(三)责任的概念框架与基本关系 |
二、责任政治的基本内涵 |
(一)责任政治的构词法与基本界定 |
(二)责任政治涵义的辨析 |
(三)责任政治的逻辑基础 |
第二章 责任政治的思想脉络 |
一、西方责任政治观念的演进 |
(一)伦理政治观中的责任政治观念 |
(二)伦理政治观的解体与社会契约论的诞生 |
(三)走向现代社会的责任政治观念 |
二、中国责任政治观念的源流 |
(一)儒家思想中的责任政治观念 |
(二)其他思想流派中的责任政治观念 |
(三)近现代责任政治观念的嬗变与分流 |
三、中西责任政治观念的比较 |
(一)中西思想传统与政治认知模式 |
(二)“权利优先”抑或“责任优先” |
第三章 责任政治的历史演变 |
一、西方国家建构中责任政治形态的变迁 |
(一)城邦与共和时代的责任政治形态 |
(二)“前现代国家”中责任政治的逻辑 |
(三)早期现代国家进程中责任政治形态的发展 |
(四)成熟现代国家中责任政治的塑造 |
二、中国政治发展中责任政治形态的发展与嬗变 |
(一)中国古代分封制的责任政治形态 |
(二)“大一统”社会中的责任政治形态 |
(三)中国古代责任政治运作之困局 |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责任政治形态 |
三、责任政治形态的中西比较 |
(一)西方“社会契约”下的责任政治形态 |
(二)中国“伦理契约”下的责任政治形态 |
第四章 责任政治的建构路径 |
一、观念维度下责任政治的建构 |
(一)观念的解释力 |
(二)作为行动原因的观念 |
(三)道德金规则:一种理想的责任观念辨析 |
二、结构维度下责任政治的建构 |
(一)责任政治中的定责结构 |
(二)责任政治中的履责结构 |
(三)责任政治中的究责机制 |
三、行动维度下责任政治的建构 |
(一)建构社会世界意义的责任行动 |
(二)反思性监控对责任行动的修正 |
(三)行动理论重思与责任行动的核心 |
结语:责任政治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四、两圆环到底将发生什么现象?(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频/宽频电磁超材料吸收器和极化转换器的研究[D]. 王佳云. 山西大学, 2021(01)
- [2]磨屑演变行为对TC4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的影响[D]. 何燕妮.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CRISPR/Cas9的猪Mx1基因编辑的研究[D]. 石超群.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机械密封用焊接金属波纹管强度及刚度研究[D]. 卢翔宇. 四川大学, 2021
- [5]一种片上集成射频滤波器设计[D]. 胡云清.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6]身体叙事下的景观观看 ——大陆院线中国公路电影(2001-2018)研究[D]. 刘馨乔.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7]基坑开挖地铁隧道微扰动控制及监测可视化[D]. 周钊. 东南大学, 2020(01)
- [8]现代教育技术下高中历史地图的应用研究[D]. 奚如莹.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6)
- [9]创造力新颖性和有效性的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D]. 孙明. 河北大学, 2020(08)
- [10]论责任政治:政治生活的责任逻辑[D]. 张力伟.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