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南长沙县中小企业现状与对外合作前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美霞[1](2020)在《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群是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也是区域政策关注的热点。着名经济地理学家Bathelt提出的产业集群多维分析框架从水平、垂直、制度、外部和权力关系等五个维度综合分析产业集群的发展,但该框架忽视了集群“韧性”这一重要维度。已有产业集群研究成果也很少对集群韧性进行定量测评;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也多是基于单一机制的阐释,很少揭示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机制效应;对工程机械这一类型的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研究很薄弱。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利用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GIS空间分析法、数理统计等方法,梳理了该产业集群的时空演化过程,构建了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厘清了该产业集群的多维度特征,最后总结了该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多重机制,并提出了该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时-空二元视角厘清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脉络:时间上,产业集群规模经历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波动发展的变化过程;空间上,产业由空间分散状态逐渐演化到多核集聚,以长沙县的星沙-榔梨、岳麓区的银盆岭为主核心,以长沙市开福区沙坪、湘潭市雨湖区主城区、宁乡市东北部地区、浏阳市永安镇为次核心。空间分布格局与长株潭以工程机械为重点产业的产业园区的空间分布相耦合。该产业集群发展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20世纪60—80年代为萌芽阶段;20世纪90年代为初步发展阶段;2001-2011年为快速成长阶段;2012年以后为转型调整阶段。根据产业集群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判断该产业集群经历了起步期、成长期、转型期三个生命周期阶段。(2)本研究构建了由水平、垂直、制度、外部、权力关系和韧性等维度构成的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该框架能较好地透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育特征。一是在水平维度上,规模以上主机生产企业数量呈现长期增长后小幅下降趋势,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分布模式,地域分异格局较稳定。本地新创企业、衍生企业等是该集群企业生成的主要模式。水平维度企业间并不存在明显的互动与合作关系,而是以竞争为主导,同时竞争带来了集群创新水平的提升,推动着集群的演化。二是在垂直维度上,核心企业的本地供应商在空间上呈现出显着的集聚分布模式,绝大部分供应商集聚分布在长沙市范围内。总体看,本地零部件配套能力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产业链不完善,垂直维度不发达。三是在制度维度上,地方政府持续的政策支持与有效的制度安排贯穿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全过程。培育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一直是地方政府的政策重点。四是在外部维度上,外部市场导向和跨地域联系驱动着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该产业集群形成了基于供应链的跨地域生产联系。五是在权力关系维度上,长株潭工程机械企业间存在明显的权力不对称关系,核心企业处于集群网络中心位置并已嵌入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较高环节,具有绝对技术优势并占据交易主动权,是集群知识和技术转移扩散源。最后,在韧性维度上,该产业集群韧性大致呈现波动变化到总体增长的变化过程。综合上述各维度特征来看,该集群还不是一个发育成熟的产业集群。(3)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是多种机制综合效应的结果,且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机制的影响力不同。具体来说,该集群是在区域具备一定产业发展基础前提下,通过偶然因素触发、衍生机制、集聚效应、政策干预、核心企业引领等多种机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产业发展基础提供了该集群成长的潜力以及抵抗危机的能力。1960年代,浦沅和一机部建机所受政治因素驱动内迁至常德,后又搬迁至长沙,成为长株潭地区进入工程机械产业领域的偶然事件,“区位机会窗口”被打开。母公司衍生和创业衍生等企业衍生方式是促进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的关键机制。市场需求是工程机械产业成长的持续动力,市场竞争促使核心企业走向国际化。随着本地工程机械企业数量增长,空间集聚效应显现,本地供应专业化程度提高,熟练劳动力增长,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逐步完善,有力地支撑了产业集群发展。核心企业主导着集群网络,发挥了集群“知识守门人”的作用,推动了集群权力关系、外部等维度的发展,其战略决策又影响集群整体韧性。最后,制度安排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制度支持。(4)针对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存在的垂直维度不发达、集群企业没有建立广泛的外部联系、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集群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等问题,本研究最后初步提出要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集群布局;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建立广泛的集群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集群整体创新能力;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等策略,以期尽快将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培育为世界级产业集群。
李亚东[2](2020)在《基于汝瓷企业需求的政府公共服务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及民族的主要竞争要素,我国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会议上也不断强调要凝聚文化力量,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优越性。瓷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对我国文化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其中,汝瓷作为宋朝时期的“五大名窑”之首,经历了近千年的兴衰,目前仍然不能形成完备的产业结构,其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其他知名窑口。在相关文献的研究当中,政府职能的转换,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和有效的措施,而其立论往往站位较高,对于地方政府指导性不足。因此,为改善汝瓷企业发展环境,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促进区域文化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从汝州市辖区内汝瓷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需求出发,走访调研了相关委局、企业以及汝瓷传承人,整理出了汝瓷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分析出汝瓷行业管理与发展脉络,总结出稳定的行业发展,需要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环境与行业内生发展动力共同促成,同时也提出政策与需求匹配度的问题。进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梳理出企业目前面临着政策支持、机构完善、开放的市场观念、产业配套支撑、人才培养引流、品牌推广、技术设备支持等方面的需求,立足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市场失灵理论等观点,提出建立政策反馈机制、设立汝瓷局、建立官方数据平台、发展“现代汝瓷”、引进设备有偿使用、从业人员择优培训等具体建议,希望能为汝瓷文化的发扬光大及其产业的发展壮大贡献出一点微薄之力。
王锐[3](2019)在《巩义市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县域经济是县域区划内所有经济活动的总称,是社会、经济功能较完善的基础单元,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落实国家政策的重要单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产业结构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是目前全国性的课题,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有效提升本地区产业和经济竞争力,而这种升级,与地方政府作用发挥密不可分。地方政府发挥的作用的不同会引起当地产业结构的形态、升级路径、呈现出的效果不同,因此,地方政府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究竟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发挥怎样的作用,实施什么样的政策,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本文首先采用了理论分析法,在阐述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河南省巩义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县域经济层面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政府应该有的行为模式。其次,在全面描述巩义市经济发展状况、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巩义市统计年鉴、河南省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采用SSM分析法对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对比分析巩义市一二三产业的结构和竞争力,并结合SSM法分析结论,对巩义市现有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做了相关分析。再次,对有借鉴意义的全国百强县—江苏省昆山市和福建省晋江市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政府采取的措施与对策进行了总结分析。最后,对巩义市政府如何推动本地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认为,政府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从经济政策的制定到经济运行中的保障,采取不同的措施与办法都会产生不同的产业转型升级效果。作为落实国家政策的重要载体,同时又是经济百强县的巩义市,总结出的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政府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对策,可以为国内其他与巩义市发展情况类似的地区提供经验参考。
胡续楠[4](2019)在《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材料产业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但是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国情背景特殊,区域产业竞争激烈,存在产业结构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发展效率低下、粗放型发展等问题。新材料产业的集约化发展,既是提高新材料产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和构建了衡量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以期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文章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本文基于马克思的产业集约化理论和西方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约化理论,探索了产业集约化理论。产业集约化理论是从中观层面上研究一系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包括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产业集约化的关联要素和动力机制等,以丰富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第二,分析了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尽管新材料产业规模增长迅速,但是仍旧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仍然较小,缺乏大型企业,产业集中度低,产业技术水平低,已经出现严重的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问题。采用SFA法实证分析了中国新材料产业及其细分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研究发现,新材料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低于50%,属于粗放型发展。产业整体和各细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呈现剧烈波动,并且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技术进步率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因素,技术效率不显着、资源配置不合理、规模效率低下都是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较低的主要因素。探索了制约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层面:微观层面上企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中观层面上存在地区壁垒,产业布局趋同;宏观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标准体系不完善。第三,构建了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了选择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在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构建了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打分,通过统计处理方法对专家意见的可靠性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专家意见的可信度较高。根据专家打分构造两两判断矩阵,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运用TOPSIS法对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进行评价。实证结果表明,2005—2017年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逐年提高,产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江苏省新材料产业正向集约化发展转型升级;所建评价模型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可行性。第四,考察了西方发达国家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政策、现状、机制与方式。研究发现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新材料领域的战略规划和科技创新,密集颁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划,不断提升对新材料高端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为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第五,提出了促进我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主要路径是依靠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两方面实现产业集约化发展。通过加大关键技术的科研力度、推广关键技术和先进技术、发展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和完善产业技术政策推动产业技术创新;通过构建集约型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产业集群布局和打造绿色产业链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最终实现新材料产业的集约化发展。第六,对我国如何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应该树立产业集约化发展理念、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加强人才培育和人才引进战略、推进多元化的金融政策。
唐丽娟[5](2019)在《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作所处的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在中小企业有较高的融资需求、银行针对大客户的传统信贷业务发展受阻的背景之下,招商银行也在不断地调整思路和策略来应对这些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策略展开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招商银行总行和长沙分行的中小企业信贷现状进行考察,发现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业务拓展环境进行重点探讨,具体从外部环境和银行内部环境二个层面展开,进而分析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然后,设计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以及区域战略定位(包括行业、客户、市场、业务的定位)等方面的主体框架,提出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的具体策略,包括营销策略(市场开拓策略、产品组合策略、差别化定价策略、交叉营销策略、服务与品牌策略)和保障策略。最后,从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制度保障等三个方面提出服务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策略的实施保障措施和建议,并从贷款结构、贷款风险、贷款质量三方面评价拓展策略后预期的效果。研究发现,虽然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面临的竞争态势残酷,但是可以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有利机遇,对区域战略进行精准定位,设计出适合自身的营销策略,仍可望在未来中小企业信贷拓展业务中取得好的业绩。
刘静[6](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指出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林明珠[7](2018)在《晋江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小企业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对于区域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力,在缓解社会劳动力就业压力、促进企业改革创新、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扶持。因此探讨地方政府如何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中充分履行政府职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晋江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为研究对象,以市场失灵理论、政府职能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等为理论支撑,通过整理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政府扶持的相关理论研究,介绍晋江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晋江市在中小企业发展中政府制定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对中小企业进行市场监管的职能。但由于政府部门管理方式落后、部门负责人责任意识薄弱、融资体系存在漏洞和推动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差等原因,导致相关政府扶持政策缺失、社会服务体系不完善、融资困难和中小企业创新力度乏力等问题。同时,参考国内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的经验,提出完善晋江市扶持中小企业政府职能的对策和建议。笔者认为晋江市政府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履行态度、健全和落实法律法规建设、完善金融体制改革和多元化融资渠道、优化社会服务体系、加大创新扶持力度等措施,进而促进晋江市中小企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郭细根[8](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李彦博[9](2017)在《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特定区域,以县级财政的独立为标志,以县级区域内所拥有的各种资源为基础,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并以特定县之下的镇、乡、村各层次的经济元素间的互动为基本结构,通过人力资源、资金、物资、信息等生产要素的交流互换,从而具有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作为基础性的经济,也构成了县域发展的中心环节,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比较显着的成绩,但是当下的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创新力不足、发展不协调、资源能耗大、市场封闭等等一系列迫切的问题,严重阻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继承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观在现实中的运用,使其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在此背景下,开展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从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这一命题切入,运用理论分析法、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阐明中国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功能和主要特征,分析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其突出问题,并立足于现实、把握好理论,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发展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具体对策,以期全面认识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及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有效模式,进而为决策者制定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提供有益参考。首先,对县域经济的理论进行概述。界定了县域经济的基本概念;从不同角度划分了县域经济的类型;明确了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在此基础上,展现出了县域经济产业构成多样、经济体系开放、地域特色鲜明、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特征。在阐明基本概念、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探索发现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途径,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认识县域经济的作用、准确把握其特点是我们进一步了解我国县域经济的基础。其次,阐明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现代西方发展理论,包括主体功能区理论、增长极理论、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清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进程与脉络,从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的先后提出,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指明了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根本性的指导理论。再次,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大体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即新开始阶段(1978—1982年)、探究摸索阶段(1983—1991年)、快速发展阶段(1992—2002年)、科学发展阶段(2003—2012年)、新发展阶段(十八大以来至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进行了介绍,对整体状态、分布状况和基本情况进行了展示。对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晋江模式”进行了实例分析;挖掘各个模式背后的成功经验与教训,继而得出我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中的经验启示。然后,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现状进行分析。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不论是东部还是中西部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要素结构不断完善,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我国先后又出现了“江阴模式”、“神木模式”、“双流模式”、“新晋江模式”等新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这些成功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其实并不仅仅在于促进了自身县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在于它为中西部落后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某种借鉴。基于对新型模式进行梳理和总结,丰富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宝库,为县域经济的下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现状和问题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模式的总结,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分别是: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以期在刚性的原则下做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县域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每一个维度,实现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李育青[10](2017)在《长沙县开放型经济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全球经济纵深化发展、国际政治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长沙县位于长沙东部开放型经济走廊的核心片区,是长沙市乃至湖南省对接国内、国际的关键节点,在引领长沙东部开放、带动湖南省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长沙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不仅是国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应有之义,更是为实现湖南科学发展新跨越和率先崛起于中部的必然抉择。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对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探索。首先,在较为系统的梳理国内外关于开放型经济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两方面,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开放型经济发展理论进行整理和评述。其次,对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现状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长沙县实际,建立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和综合开放度三方面对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并将长沙县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与江阴市、昆山市、湖南省以及全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2005-2015年间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其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在湖南省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但与江阴市和昆山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明显偏低。再次,为进一步分析开放型经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了长沙县对外贸易、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能促进长沙县经济增长。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指出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并基于实际就如何提高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从交通体系、经贸合作、产业开放合作、开放平台、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对策。
二、湖南长沙县中小企业现状与对外合作前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南长沙县中小企业现状与对外合作前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
1.5 章节安排 |
2 基本理论与研究进展 |
2.1 产业集群概念 |
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进展 |
2.4 研究评述 |
3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时空演化过程 |
3.1 产业集群时空演化分析 |
3.2 产业集群发展历程 |
3.3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判断 |
3.4 小结 |
4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多维度分析 |
4.1 产业集群“六维”分析框架 |
4.2 水平维度:主机生产企业 |
4.3 垂直维度:配套产业 |
4.4 制度维度:政策支持 |
4.5 外部维度:外部市场、技术和跨地域联系 |
4.6 权力关系维度: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
4.7 韧性维度:抵抗力与恢复力 |
4.8 小结 |
5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
5.1 路径依赖 |
5.2 市场需求与竞争 |
5.3 企业地理集中与集聚经济效应 |
5.4 核心企业在权力关系网络中的主导作用 |
5.5 制度安排 |
5.6 小结 |
6 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优化发展的对策 |
6.1 增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 |
6.2 提升本地配套能力,促进集群垂直维度发展 |
6.3 建立广泛的内外部合作网络,整合集群内外部资源 |
6.4 建立创新协调机制,提高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 |
6.5 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产业集群发展环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图表目录 |
湖南省各级政府支持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规划 |
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的衍生企业对应序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所主持和参与的相关课题 |
致谢 |
(2)基于汝瓷企业需求的政府公共服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依据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综合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汝瓷 |
2.1.2 政府公共服务 |
2.2 理论基础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4 市场失灵理论 |
第3章 汝瓷行业发展与现状研究 |
3.1 汝瓷行业发展研究 |
3.1.1 北宋时期的汝瓷发展 |
3.1.2 民国时期的汝瓷发展 |
3.1.3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汝瓷发展 |
3.1.4 改革开放至二十世纪末的汝瓷发展 |
3.1.5 二十一世纪以来的汝瓷发展 |
3.1.6 小结 |
3.2 汝瓷行业现状走访调研 |
3.2.1 访谈方案 |
3.2.2 访谈纪要 |
3.2.3 总结归纳 |
第4章 汝瓷行业发展现状实证研究 |
4.1 问卷设计 |
4.2 问卷统计 |
4.3 问卷分析 |
第5章 政府公共服务优化途径探究 |
5.1 政策环境方面 |
5.1.1 建立政策有效性反馈机制 |
5.1.2 明确政策支撑及扩大服务范围 |
5.2 机构管理方面 |
5.2.1 建立专门的汝瓷管理机构 |
5.2.2 引入协会团体的管理考核机制 |
5.2.3 建立数据化综合服务平台 |
5.3 发展理念方面 |
5.4 产业化支撑方面 |
5.4.1 确立具体明晰的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
5.4.2 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有偿使用机制 |
5.4.3 增强基础原料的供给 |
5.5 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方面 |
5.5.1 优化调整职业教育课程结构 |
5.5.2 建立从业人员择优培训机制 |
5.5.3 加强人才引流及保障机制 |
5.5.4 建立汝瓷研究机构,提供技术支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巩义市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相关研究评价 |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巩义市经济发展总体情况及产业结构分析 |
一、巩义市基本情况 |
二、巩义市产业结构基本情况 |
三、巩义市三次产业现状及特点 |
(一)农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
(二)工业支撑作用凸显 |
(三)建筑业发展相对薄弱 |
(四)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 |
四、巩义市产业结构分析 |
(一)偏离-份额法(SSM法) |
(二)巩义市产业结构的偏离-份额分析 |
(三)SSM-产业结构偏离份额的结果分析 |
五、巩义市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产业结构效益不高 |
(二)主导产业“大而不强”缺乏竞争力 |
(三)产业增长方式粗放增长动力不足 |
(四)第三产业发展结构不合理 |
第二章 巩义市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采取的措施及存在问题 |
一、巩义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采取的措施 |
(一)形成有效的工作推进合力 |
(二)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 |
(三)加强人才队伍引进与培养 |
(四)加强资金政策的扶持力度 |
(五)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夯实增长基础 |
(六)注重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 |
二、巩义市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缺乏统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规划和机制 |
(二)人才引进与利用的方向存在偏差 |
(三)解决资金保障难题效果不理想 |
(四)政府行为管理不规范 |
(五)缺乏科学高效的决策机制 |
(六)招商引资的思路定位不明确 |
第三章 全国县级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经验及启示 |
一、福建省晋江市 |
(一)产业发展现状 |
(二)地方政府行为 |
二、江苏省昆山市 |
(一)产业发展现状 |
(二)地方政府行为 |
三、经验借鉴及启示 |
(一)思想引领 |
(二)项目带动 |
(三)精准招商 |
(四)产业集聚 |
(五)营造环境 |
第四章 巩义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一、发挥政府的引导带动作用推动主导产业做强做优 |
(一)强化政府的引导带动作用 |
(二)明确各产业转型方向 |
(三)加强对产业运行调节和引导 |
(四)围绕产业转型确定招商引资策略 |
二、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为转型升级提供保障 |
(一)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 |
(二)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
(三)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 |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发展要素集聚 |
(一)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
(二)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
(三)营造文明守信的社会环境 |
四、注重创新创造提升产业竞争力 |
(一)加强多层次、多领域人才引进和利用 |
(二)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
(三)创新政府投融资体制 |
五、加强产业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一)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 |
(二)推进跨区域产业整合 |
六、规范政府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
一、结论 |
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新材料产业的研究 |
1.2.2 关于产业发展效率的研究 |
1.2.3 关于产业集约化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产业集约化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 |
2.1 马克思的产业集约化理论 |
2.1.1 马克思的集约化经营理念 |
2.1.2 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
2.1.3 马克思的协作化理论 |
2.2 西方经济学中的产业集约化理论 |
2.2.1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 |
2.2.2 交易成本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技术创新理论 |
2.3 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及动力机制 |
2.3.1 产业集约化的概念界定 |
2.3.2 产业集约化与相关概念 |
2.3.3 产业集约化的动力机制 |
2.4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
2.4.1 新材料产业的内涵、行业特点与分类 |
2.4.2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特殊性 |
2.4.3 国际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态势 |
第3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3.1.1 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 |
3.1.2 产业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缺失 |
3.1.3 产业发展效率低,粗放型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
3.2 制约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原因 |
3.2.1 微观层面上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
3.2.2 中观层面上存在地区壁垒,产业布局趋同 |
3.2.3 宏观层面上知识产权保护和产业标准体系不完善 |
第4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新材料产业集约化综合评价指标选择的理论依据 |
4.1.1 技术创新能力是核心动力 |
4.1.2 要素有效利用是主要特征 |
4.1.3 产业经济效益是重要保证 |
4.1.4 产业组织优化是关键途径 |
4.1.5 可持续发展是必要条件 |
4.2 确立指标体系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
4.3 指标体系的确立与可靠性分析 |
4.3.1 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2 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分析 |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
4.4.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4.4.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
4.4.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5 应用TOPSIS法评价江苏省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 |
4.5.1 TOPSIS法的理论与方法 |
4.5.2 案例分析——以江苏省新材料产业为例 |
第5章 国外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
5.1 美国 |
5.1.1 美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1.2 美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1.3 美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1.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5.2 日本 |
5.2.1 日本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2.2 日本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2.3 日本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2.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5.3 德国 |
5.3.1 德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3.2 德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3.3 德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3.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5.4 韩国 |
5.4.1 韩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背景与政策 |
5.4.2 韩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现状 |
5.4.3 韩国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机制与方式 |
5.4.4 对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启示 |
第6章 实现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
6.1 依靠技术创新推动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 |
6.1.1 技术创新对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作用 |
6.1.2 以提高新材料产业集约化水平为核心的技术发展目标 |
6.1.3 促进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措施 |
6.2 构建集约型新材料产业组织结构 |
6.2.1 培育大型新材料企业集团 |
6.2.2 兼并重组新材料中小企业 |
6.2.3 构建新材料产业联盟 |
6.3 促进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布局优化 |
6.3.1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的布局 |
6.3.2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布局优化的思路 |
6.3.3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群布局优化的主要内容 |
6.4 打造基于循环经济的新材料绿色产业链 |
6.4.1 新材料产业链的构成 |
6.4.2 打造新材料绿色产业链的原则和思路 |
6.4.3 打造新材料绿色产业链的主要路径 |
第7章 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树立产业集约化发展理念 |
7.2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7.3 建立健全产业标准体系 |
7.4 加强新材料人才培育和引进战略 |
7.5 推进多元化的金融政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
1.2.1 研究基础 |
1.2.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招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环境分析 |
2.1 招商银行及招商银行长沙分行发展概况 |
2.1.1 招商银行及其发展历程 |
2.1.2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及其基本情况 |
2.2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外部环境 |
2.2.1 宏观环境 |
2.2.2 行业环境 |
2.3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内部条件 |
2.3.1 中小企业信贷现状 |
2.3.2 内部环境 |
2.4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SWOT分析 |
2.4.1 优势 |
2.4.2 劣势 |
2.4.3 机遇 |
2.4.4 威胁 |
2.4.5 综合结果 |
第3章 招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策略设计 |
3.1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指导思想 |
3.1.1 拓展原则 |
3.1.2 基本思路 |
3.2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区域策略定位 |
3.2.1 行业定位 |
3.2.2 客户定位 |
3.2.3 市场定位 |
3.2.4 业务定位 |
3.3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营销策略 |
3.3.1 市场开拓策略 |
3.3.2 产品组合策略 |
3.3.3 差别化定价策略 |
3.3.4 联动与交叉营销策略 |
3.3.5 服务与品牌策略 |
3.4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其它策略 |
3.4.1 保证担保策略 |
3.4.2 客户类别监管策略 |
3.4.3 风险管理策略 |
第4章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策略实施 |
4.1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实施步骤 |
4.2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实施保障 |
4.2.1 组织保障 |
4.2.2 人员保障 |
4.2.3 制度保障 |
4.3 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实施效果 |
4.3.1 贷款结构 |
4.3.2 贷款风险 |
4.3.3 贷款质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界定 |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
1.7.2 研究方法 |
1.8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2.3 分析方法 |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3.2.1 数据来源 |
3.2.2 数据处理 |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
3.3.4 工会组织概况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
4.1 研究理论 |
4.1.1 工业区位理论 |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
5.4 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
6.1 研究区域 |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
三、技术架构 |
四、建设方案 |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
(五)小结 |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发表的论文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晋江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综合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框架 |
第四节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一节 相关基本概念 |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
二、中小企业的特点及作用 |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
一、市场失灵理论 |
二、政府职能理论 |
三、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三章 晋江市扶持中小企业的政府职能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晋江市中小企业发展的历程 |
一、晋江市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 |
二、晋江市中小企业发展特点 |
第二节 晋江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现状 |
一、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
二、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全方位社会化服务体系 |
三、持续增强监管力度 |
第三节 晋江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履行的初步成效 |
一、企业创新步伐加快 |
二、产业集聚发展 |
三、产学研合作程度深化 |
四、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
第四章 晋江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晋江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扶持政策不完善 |
二、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 |
三、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力度不够 |
第二节 晋江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部门管理方式落后 |
二、个别部门和责任人责任意识薄弱 |
三、政策普惠性不强 |
四、融资渠道和体系有漏洞 |
第五章 国内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经验借鉴 |
第一节 江阴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府职能的经验 |
一、江苏江阴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
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现状 |
第二节 长沙县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经验 |
一、湖南长沙县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
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现状 |
第三节 国内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经验启示 |
一、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
二、完善财税支持力度 |
三、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
四、优化社会服务体系 |
第六章 晋江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优化建议 |
第一节 加强政府管理制度完善力度 |
一、成立专门中小企业管理服务机构 |
二、设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 |
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
四、完善财政税务政策 |
第二节 深入落实法律法规建设 |
一、配套落实相关国家法律和政策 |
二、完善和出台新的规章文件 |
三、严格行政执法监督 |
第三节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完善融资渠道 |
一、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
二、规范信用担保体系 |
三、引导民间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
四、鼓励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和上市 |
第四节 优化与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
一、加大力度搭建技术服务平台 |
二、促进“信息化+工业化”融合建设 |
三、支持发展“抱团走出去”战略 |
四、重视人才资源的引进与促进就业服务 |
第五节 完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 |
一、充分发挥行会协会作用 |
二、完善科技创新扶持体系 |
三、促进智能创造政策 |
结论与展望 |
一、论文研究结论 |
二、相关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8)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技术路线 |
1.2.2 研究内容框架 |
1.2.3 研究数据方法 |
1.3 主要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
2.1 城市群的涌现 |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
3.4 小结 |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自然地理环境 |
4.1.2 社会经济发展 |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
6.1.1 劳动空间分工 |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
6.4 小结 |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
8.2 政策建议 |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县域经济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和类型 |
一、县域经济的概念 |
二、县域经济的基本类型 |
三、中国县域经济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的主要特征 |
一、产业构成的多样性 |
二、经济体系的开放性 |
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 |
四、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县域经济的作用 |
一、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
二、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 |
三、发展县域经济是培育经济新增长极的重要路径 |
四、发展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 |
五、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途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现代西方发展理论 |
一、主体功能区理论 |
二、增长极理论 |
三、区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理论 |
四、不平衡发展理论 |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节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
一、邓小平发展理论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
三、科学发展观 |
四、新发展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考察与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历程 |
一、1978—198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开始阶段 |
二、1983—1991年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探究摸索阶段 |
三、1992—200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
四、2003—2012年是中国县域经济步入科学发展阶段 |
五、党的十八大以来是中国县域经济迈入新发展阶段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概况 |
一、中国县域整体状态及分布状况 |
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三节 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及其启示 |
一、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实例分析 |
二、中国早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 |
一、东部地区发展成效显着,中、西部地区蓬勃发展 |
二、要素结构得到不断完善,部分县域经济发展迅速 |
三、充分利用地区中的资源,县域经济有了明确定位 |
第二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创新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
二、发展不协调,贫富差距大 |
三、资源消耗大,发展难以持续 |
四、市场封闭,资金等要素不足 |
五、城乡分治,一体化进程缓慢 |
第三节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及经验启示 |
一、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实例分析 |
三、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新型模式的经验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加快制度创新,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
一、加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二、完善土地经营制度 |
三、深化县域金融制度改革 |
四、落实“直管县”体制改革 |
五、深化市县行政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
一、发展农业机械化 |
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
四、农业产业合作化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
一、树立“新型”理念 |
二、转变政府职能 |
三、推动城乡一体化 |
第四节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 |
一、助推工业化发展 |
二、推动县域服务业 |
三、壮大民营经济 |
四、打造特色品牌 |
第五节 响应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区域发展布局 |
一、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
二、精准扶贫战略 |
三、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
第六节 发展文教事业,提升县域软实力 |
一、人才强县战略 |
二、提升文化软实力 |
三、注重宣传推广 |
四、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全国行政区划(2015年底) |
附表2 2014年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100强排名 |
附表3 2016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10)长沙县开放型经济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2 开放型经济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开放型经济概念的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国际贸易相关理论 |
2.2.2 国际投资相关理论 |
3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与评价 |
3.1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 |
3.1.1 长沙县经济总体概况 |
3.1.2 长沙县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优势条件 |
3.2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
3.2.2 利用外资发展状况 |
3.2.3 外经合作“走出去”发展状况 |
3.3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测度与分析 |
3.3.1 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2 经济开放度的测算与分析 |
3.3.3 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分析 |
3.4 小结 |
4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4.1 长沙县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4.1.1 模型建立及相关性检验 |
4.1.2 回归结果分析 |
4.2 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4.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2.2 实证结果分析 |
5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5.1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5.1.1 与沿海地区相比,对外贸易总体水平偏低 |
5.1.2 结构性矛盾较突出,比较优势不明显 |
5.1.3 利用外资结构单一,整体水平不高 |
5.1.4 对外经贸合作规模偏小,“走出去”力度不够 |
5.2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5.2.1 地理区位相对沿海较封闭 |
5.2.2 竞争环境日益激烈 |
5.2.3 开放发展氛围不太浓 |
5.2.4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
5.2.5 投资环境有待改善 |
5.2.6 外贸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
6 长沙县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
6.1 优化交通网络布局 |
6.1.1 建设内外畅通的大通道 |
6.1.2 打造国际化航空枢纽 |
6.1.3 积极融入长江黄金水道 |
6.2 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
6.2.1 加强区域经济协作 |
6.2.2 构建国际开放大格局 |
6.2.3 引进开放型经济优质资源 |
6.2.4 拓展合作领域与方式 |
6.3 推进产业开放合作 |
6.3.1 加快农业转型升级 |
6.3.2 深化国际产能合作 |
6.3.3 推进现代服务业开放合作 |
6.4 构建高层次开放平台 |
6.4.1 构建“立体大口岸”格局 |
6.4.2 构建国际知名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
6.4.3 申报国家级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 |
6.4.4 推进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建设 |
6.4.5 构建保税物流功能叠加示范区 |
6.5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
6.5.1 加强通关一体化建设 |
6.5.2 强化公共服务能力 |
6.5.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6.5.4 创新开放型体制机制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湖南长沙县中小企业现状与对外合作前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演化过程及形成机制[D]. 王美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基于汝瓷企业需求的政府公共服务优化研究[D]. 李亚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3]巩义市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问题与对策研究[D]. 王锐. 河南大学, 2019(02)
- [4]中国新材料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 胡续楠. 吉林大学, 2019(02)
- [5]招商银行长沙分行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拓展策略研究[D]. 唐丽娟. 湖南大学, 2019(07)
- [6]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7]晋江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职能研究[D]. 林明珠. 华侨大学, 2018(01)
- [8]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9]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 李彦博. 武汉大学, 2017(06)
- [10]长沙县开放型经济评价与发展对策研究[D]. 李育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