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祁连地区牦牛产奶的观察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孙永刚,桂林生,吴森,韩银仓[1](2021)在《高原型牦牛ACACA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以235头高原型牦牛为研究材料,通过PCR扩增和DNA测序检测ACACA基因5’UTR上存在的SNPs,并分析其与牦牛泌乳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ACACA基因5’UTR上存在2个SNP,分别为g.43478T>A和g.43569C>T,均存在3种基因型;χ2检验表明,两个位点均处于Hardy 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且为中度多态(0.50>PIC>0.25)。与泌乳性状关联性分析发现g.43478T>A位点上的AA基因型泌乳性状表现最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均极显着高于TT基因型(P<0.01);g.43569C>T位点上的不同基因型的泌乳性状差异不显着(P>0.05)。单倍型和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两个位点存在4种单倍型,位点间不存在强的连锁性(r2=0.027)。进一步分析双倍型发现H2H2个体的乳脂率极显着高于其他类型双倍型(P<0.01),不同双倍型之间乳蛋白率和乳糖率差异不显着(P>0.05)。
张丽[2](2021)在《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文中指出本文从社会变迁的视角出发,研究了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三个村庄自1958年集体公社时期以来,在生计、文化、空间社会关系三个维度上的社会变迁进程,分析影响社会变迁的核心动力要素是如何参与村内各阶段变迁的,其变迁后果又是如何。在此基础上探讨多民族杂居地带村庄的变迁模式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所在。研究以处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交界地带的天祝县为调研地,选择县内金强河流域的三个村庄为田野点,运用多点民族志、半结构式访谈、生活史研究的方法收集资料,使用比较社会学的方法,描绘三个有着不同特征社区的变迁图景。起初,半农半牧区村庄中“畜牧暖棚大量兴建”但“畜牧数量快速减少”的反常现象引发笔者关注和思考。与半农半牧区村庄相比,处于上游牧区的村庄通过暖棚建设扩大了畜牧规模,经济快速发展;下游农区村庄通过暖棚种植跨入鲜蔬菜市场,发展了地方经济。从比较中看出,暖棚扶助政策在三个村庄所在区域产生了不同的效果。那么,半农半牧区修建的暖棚为什么被废弃了?在持续调研了解过程中发现,农业与牧业并重的区域,村民家庭生计多样组合,集体时期以来,村民的主要生计经历了“农牧业混合—务工为主—农业为主”的断裂式变迁过程,这与上游牧区在牧业中的持续投入与发展,以及下游农区长期以来持续发展农业的生计形态对比鲜明。研究发现,半农半牧区的农牧业资源比重相当,在市场化环境中,虽然有抵御单一生计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使得域内的农牧业生产难以实现集中化、专业化和市场化,与附近农牧业资源相对单一的村庄相比,资源的多样性反而使其在发展中相对受限。在文化习俗方面,半农半牧区村庄同时也是汉藏民族杂居的地带,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吸收了藏族文化元素,但是在村民的文化诉求和表达形式中看到,村民将藏族牧民文化与汉族农业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族群的文化形式与精神内核在这里打破重组,形成了汉藏民族文化互动交融的现象。与藏族牧民习俗文化氛围浓厚的上游牧区,以及长期维系农耕习俗观念的下游农区对比,汉藏交融地带形成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可以看到,民族文化在这里进行着充分地互融互构。从空间社会关系网的变迁看,因为多元的生计、文化要素在走廊共存,村民的社会关系网也呈现出灵活、扩散的特征,在村庄内外关系网的推拉作用下,也预示着村内的关系网应对社会风险的能力相对薄弱。从不同维度比较三个村庄的变迁特征,可以看到国家、市场化、行动者是决定着村庄社会变迁的主要动力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类动力因素在村内的作用模式有相对的一致性,国家持续的影响力、市场化程度加深、社会关系的松散化是三个村庄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共享的特征。同时,处于经济、文化交融核心地带的社区,在改革开放之后,尚未能从国家政策、市场引导中找到发展的定位,在当地行动者自发的探索尝试中,从多个方面呈现出多样、交错、不稳定的结构性特征,进而也在发展中彰显出一定的不可持续性。研究发现,政策、市场的发展干预策略,在这个经济、文化、行政、社会关系等多要素交融的区域,相对不易获得预期的结果,较难持续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域内行动者个体虽然作出了很多主动的尝试,但是因为个体力量的分散和决策能力的局限,这一区域的整体发展仍然相对受限。走出村庄个案,在我国西北民族走廊沿线的村庄中也可以看到不同的政策、市场环境、文化要素的交汇融合,形成了多元共存的走廊景观,然而区域经济发展却呈现出零散化、阶段性的不稳定形态。研究认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研究中,应当重点关注多种生计、文化形态交融的民族走廊地带。同时,应当尽早走出刺激短期发展的区域治理模式,而是从区域主体性和特殊性出发,给予这类地区相对灵活的选择和扶持空间,发挥地方混合的资源环境优势,共同探索适合地情的长效发展机制,形成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张明君[3](2020)在《伊维菌素驱治牦牛牛皮蝇幼虫的效果试验》文中指出牦牛牛皮蝇幼虫又被称为牛皮蝇蛆病,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体表寄生虫病。由于很多农牧民群众对药物使用不合理,使得药物的防治效果逐渐下降,再加上很多药物如倍硫磷的毒性较大,很容易造成中毒现象,对此就需要我们提高重视程度,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诊治措施,切实提升防控效果。
韩金辉[4](2020)在《藏绵羊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子宫内膜炎是威胁藏绵羊健康的疾病之一,严重阻碍着藏绵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病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藏绵羊子宫,所引起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导致绵羊消瘦、体重降低,影响绵羊的繁殖性能。由于羊子宫内膜炎不出现全身性的发热、炎症、疼痛等临床症状,特别是隐性子宫内膜炎,易被饲养者忽视,也是藏绵羊淘汰率升高的主要原因,给绵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共采集600份青海牧区的藏绵羊子宫,对样品进行单一PCR检测并建立了多重PCR方法,随机挑取30份阳性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试验。取得结果有以下几点:(1)通过培养标准菌株并提取基因组,筛选出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单一PCR方法,其特异性良好,灵敏性较高。运用单一PCR法检测的600份样品中,无乳链球菌感染比例占47.33%,大肠杆菌占34.83%,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5%,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混合感染占24.67%,未检出沙门氏菌和化脓隐秘杆菌。(2)通过单一PCR法的反应条件及检测结果,以无乳链球菌cfb基因、大肠杆菌phoA基因和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为靶基因,标准菌株的基因组为模板,建立了多重PCR法。选取单一PCR检测的阳性样品,运用多重PCR法检测。其结果是无乳链球菌感染比例占45.50%,大肠杆菌占33.50%,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5%,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混合感染占23.67%。多重PCR法检测结果与单一PCR法比较,多重PCR检测出单一感染的无乳链球菌符合率为95.65%,大肠杆菌为95.12%,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00%,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混合感染的符合率为95.95%等。对三种主要病原菌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4×105 CFU/mL,大肠杆菌1.03×105 CFU/mL,无乳链球菌2.8×105 CFU/mL。(3)通过对30份样品的进行分离与鉴定,结果分离鉴定出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其他菌种,与多重PCR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多重PCR方法并检测出引起青海藏绵羊子宫内膜炎的主要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车吉德[5](2020)在《“山脊型”村庄的聚与散 ——祁连山地区灰村的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0年代以来,由于多种历史原因,来自祁连山东坡甘肃省和祁连山西坡青海省的村民分别向两省边界的祁连山山脉地区迁移,最终汇聚在祁连山深处“脑山”的灰村,发展形成了一个“山脊型”的村庄,经过1934年至2000年的发展,灰村人口逐渐增长,村庄也逐步发展壮大。灰村在发展过程中,在2000年到2010年以来由于其内部原生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其自身发展需求,加之外界更广阔发展空间的巨大吸引,他们转而又陆续“下山”搬迁到各地,村庄逐渐逝去昨日的繁荣。一个村庄的历史变迁和村庄之人的活动是镶嵌在整个地方社会体系以及国家体系乃至全球化的体系之中,全球化与在地的延伸,使得如灰村一般的村庄形成“抽空”式的消散格局,不像一个传统村庄在全球化的在地延伸中,在村庄结构稳定的前提下不断调适村庄内部运作方式,进行转化就足以应对来自全球化与在地延伸的冲击。“山脊型”的灰村在向传统型的村庄迈进的过程中,其村庄结构还未牢固,全球化系统中难以完成全球本土化,极易消解。回顾灰村近100年来从聚合、发展到离散消解的过程,可以看到诸如灰村一样的山脊型村庄是怎样因不同社会背景而发生变化的。
拉毛求占[6](2019)在《青海省珍秦镇牧民的草场治理实践探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草场退化严重,为有效解决该问题,介绍了草场的传统治理以及相关研究,调查分析了牧民对草场退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牧民应对草场退化的生态实践措施,以期能够更好地治理草场退化问题。
谢凤莲[7](2019)在《不同季节牦牛机体棕色脂肪组织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及其脂肪酸组成成分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利用脂肪酸作为代谢底物,通过β氧化和解偶联蛋白1(uncoupling protein 1,UCP1)的去耦作用在线粒体中产生热量,燃烧脂肪。目前,关于BAT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和小型哺乳动物,而在较大的动物身上鲜有报道。长期在高原环境下生活的牦牛拥有耐寒的独特体质,使牦牛成为探究动物机体对寒冷环境适应性机制最佳的研究对象。因此,本试验针对不同季节牦牛机体棕色脂肪组织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和其脂肪酸成分是否有关联,随机选取冷季(一月)和暖季(十月)的放牧成年牦牛脊椎、肩胛、皮下、肾脏周围、腹部五个脂肪组织作为试验材料,开展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Real-time PCR、RNA-Seq技术以及测定脂肪酸成分一系列的研究,从分子角度揭示牦牛机体棕色脂肪,并为牦牛在寒冷环境下生存的机理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如下:(1)UCP1蛋白表达和基因相对表达量:利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得到UCP1蛋白在不同季节牦牛五个脂肪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皮下脂肪、肩胛、肾脏脂肪组织中表达较高,差异显着(P<0.05),冷季牦牛各个脂肪组织中UCP1蛋白表达量显着高于暖季(P<0.05)。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到UCP1基因在不同季节牦牛各个脂肪组织均有表达,在皮下脂肪、肩胛、肾脏脂肪组织中表达较高,与其蛋白表达趋势基本一致。因此,寒冷环境会胁迫牦牛UCP1蛋白和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暖季。(2)RNA-Seq技术分析差异基因:筛选得到不同季节牦牛脊椎脂肪组织中上调基因有2305个,下调基因有2364个,两组之间共有差异基因有13236个。较暖季,冷季牦牛脊椎组织中UCP1、COX1、CEBPA、FABP4、PPARG等基因显着上调,PRDM16、ATP2A2、BMP7、FADS1等基因显着下调。育肥牦牛样品中上调基因有1158个,下调基因共有731个,共有差异基因有13696个。较放牧,育肥牦牛脊椎组织中SPP1、UCP2、CEBPA等基因显着上调,UCP1、BMP7、ELOVL6、FASN等基因显着下调。因此,冷季牦牛脊椎脂肪组织中高表达的基因较暖季多,寒冷气候会影响牦牛脊椎脂肪组织基因的表达。育肥牦牛和放牧牦牛基因表达模式相近,仅有少数基因发生变化,比起育肥,寒冷环境更会影响牦牛机体内基因的表达。(3)GO富集分析:在不同季节牦牛脊椎脂肪组织差异基因GO富集条目是943个,主要富集在细胞组成,极显着富集在线粒体内膜、核糖体、线粒体。育肥牦牛脊椎脂肪组织差异基因富集1104个GO分类,主要显着富集在磷蛋白磷酸酶活性、水解酶活性,作用于酯键、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等分子功能,细胞组成中富集最少。因此,寒冷季节会影响牦牛机体脂肪细胞的组成,但是育肥主要通过分子功能来调节牦牛机体的细胞活性。(4)KEGG富集分析:不同季品牦牛样品差异基因共参与304条通路,主要参与粘附斑激酶、氧化磷酸化、PI3K-Akt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脂肪酸降解等23条通路。育肥样品共参与294条通路,主要参与溶酶体、吞噬体、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7条通路。其中UCP1基因参与3条通路,分别为:Huntington’s disease、PPAR信号通路、Apelin信号通路。不同季节牦牛样品UCP1基因主要参与富集74个基因的Huntington’s disease代谢通路,而育肥牦牛样品中参与显着富集项是PPAR信号通路,共富集到19个基因。因此,寒冷环境和育肥会影响牦牛机体内部代谢途径的变化。(5)牦牛脂肪组织脂肪酸成分分析:不同季节牦牛各个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主要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脂肪酸含量有明显差异。相比暖季,冷季随着牦牛各个脂肪组织中UCP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其脂肪酸PUFA、C16:0、MUFA、C18:0、C18:1n9含量也会变化。牦牛不同脂肪组织中检测到BCFA,除肩胛外,其余组织中冷季BCFA含量低于暖季,且UCP1基因相对表达量越高的组织BCFA含量越低。因此,说明牦牛在寒冷季节,随着牦牛脂肪组织中其脂肪酸C16:0、BCFA、C18:0、C18:1n9等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会影响UCP1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具体影响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李坤[8](2019)在《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文中指出牦牛是地理分布非常有限的偶蹄动物之一,也是高寒地区特有牛种,更是高原地区支柱产业,当地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高寒藏香猪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带比较少见的小型猪种,亦是我国珍贵的、独有的猪种。然而,寄生虫病严重威胁着牦牛、藏猪的健康,也制约着牦牛、藏猪产业的发展,某些人畜共患寄生虫,更潜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牦牛频发腹泻病,至今尚不清楚导致牦牛腹泻的具体病原。而寄生虫所致的动物腹泻病,占所有腹泻疾病的40%。故为摸清我国珍贵动物(牦牛、藏猪)的常见原虫流行状态;初步挖掘牦牛腹泻的寄生虫病原体;揭示牦牛、藏猪寄生虫的分子特征、挖掘潜在的药物靶基因。本研究开展了牦牛、藏猪常见原虫的血清学调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牦牛、藏猪寄生虫的分子特征研究;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高原牦牛、藏猪常见原虫血清学调查通过IHA或ELISA的检测方法对在采自我国高海拔地区的四个省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的3582份牦牛血清(2011-2017),开展了牦牛七种寄生虫(弓形虫、犬新孢子虫、泰勒虫、巴贝斯虫、棘球蚴、贝诺孢子虫、住肉孢子虫)的血清学检测。应用ELISA法对2016年采自西藏地区的454份藏猪血清进行了棘球蚴血清学检测。结果表明牦牛这七种寄生虫的总体阳性率分别为25.0%、6.3%、15.1%、21.5%、6.5%、1.1%、0.9%;藏猪棘球蚴阳性率为7.3%。2.我国牦牛、藏猪五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本研究以在我国西藏地区某屠宰场收集的藏猪肺线虫、结节线虫、蛔虫、包虫的包囊及在四川红原地区采集的牦牛蛔虫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寄生虫虫体的线粒体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克隆、序列纯化、基因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MAN、Mega等,分别对这五种寄生虫的9种线粒体基因进行了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发现感染我国藏猪的肺线虫为复阴后圆线虫,其中米林县、林芝县及工布江达县藏猪源复阴后圆线虫与澳大利亚野猪源复阴后圆线虫(NC013813.1)同源性为97.5%-97.7%。感染藏猪的结节线虫为三种混合感染(齿食道口线虫、长尾肠结节虫、猩猩管口线虫)。其中猩猩管口线虫为首次在猪上发现。将从藏香猪胃和结肠分离的猩猩管口线虫与NCBI数据库比对发现,其与猩猩管口线虫(AJ619979.1)同源性分别为89%和90%。基于nad1、cox3和ITS三种分子标记基因,发现藏猪胃、盲肠、结肠的线虫阳性率分别为81.13%、66.04%和77.36%。藏猪蛔虫与猪蛔虫(日本、我国湛江)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8.4%-99.9%,与人蛔虫(日本、巴西、我国临沭)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9.4%-99.7%。藏猪包虫线粒体cox1基因与包虫G4型(AF346403.11)高度同源,说明感染藏猪的包虫为G4型。藏猪包虫线粒体atp6基因与包虫G6型(AY056613.1)同源性较高,说明感染藏猪的包虫为包虫G6型。感染牦牛的蛔虫为牛弓首蛔虫,且与牛弓首蛔虫(AJ937266.1)同源性为99.7%。3.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本研究从我国甘南地区,采集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样品,通过提取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g DNA)和进行18S SSU r DNA序列扩增,应用高通量测序法,全面分析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寄生虫的多样性与差异性。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线虫门和顶复亚门。其中三组牦牛在线虫门上,无显着差异性(p>0.05);而在顶复亚门上,腹泻犊牦牛显着高于腹泻成年牦牛(p<0.05)。在纲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侧口纲、色矛纲和Gregarinasina(顶复亚门的一个纲),而仅有腹泻犊牦牛检测到旋毛纲和纤毛虫纲,但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在这5种纲水平上均未发现明显的差异(p>0.05)。在目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前庭目、三毛滴虫目、杆线虫目和Eugregarinorida(顶复亚门的一个目),而Neogregarinorida(顶复亚门的一个目)、毛滴目和Hypotrichomonadida(鞭毛虫刚的一类寄生虫),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检测到。腹泻成年牦牛在毛滴目上,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而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腹泻犊牦牛,在这其它目水平上均未发现显着的差异(p>0.05)。在科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didae(毛滴目下的一个科)和Haemonchidae(类毛样线虫上科)。而毛圆线虫科仅在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毛滴虫科和网尾线虫科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Plectidae(色矛纲下的一个科)、圆线虫科、Echinamoebidae(变形虫门下的一个科)、衣孢虫科、伪角毛虫科和Panagrolaimidae(线虫目下的一个科),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粪便检测到,且在毛滴虫科上,腹泻成年牦牛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在属水平上,健康成年牦牛、腹泻成年牦牛和腹泻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内变形虫属、布克斯顿纤毛虫属和血矛线虫属。而绕线属和Echinamoeba(变形虫门下的一个属),仅在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中检测到。毛圆线虫属和锥滴虫属,在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但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未发现该虫属。簇虫属仅在腹泻犊牦牛的粪便检测出,健康成年牦牛和腹泻成年牦牛的粪便均未发现该虫属。在四毛滴虫属上,腹泻成年牦牛显着高于健康成年牦牛(p<0.05)和腹泻犊牦牛(p<0.05)。4.急性腹泻犊牦牛的寄生虫病原调查本研究从我国四川某牦牛牧区,采集了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犊牦牛的新鲜粪便样品。以粪便寄生虫为研究对象、以18S SSU r DNA为切入点、以高通量测序为载体,全面分析了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寄生虫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以发掘潜在的寄生虫病原体。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健康犊牦牛、急性腹泻便血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顶复亚门、槽虫门、苔藓虫门,且健康犊牦牛在槽虫门上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0.0001),而在顶复亚门上,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明显高于健康犊牦牛(p<0.0001)。副基体门仅在健康犊牦牛发现,而Blastocysta、变形虫门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检出。在纲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均检出Trichomonadea、Conoidasida、Phylactolaemata,而健康犊牦牛的Trichomonadea(p<0.001)和Conoidasida(p<0.0001)均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Archamoebae、Aconoidasida、Blastocystidea这三纲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粪便检出,而Hypotrichomonadea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目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Tritrichomonadida、Eugregarinorida和Plumatellida,且Tritrichomonadida、Eugregarinorida在统计学上,健康犊牦牛明显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0.0001)。Pelobiontida、Piroplasmida、Blastocystida、Adeleorina这四目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粪便均检测到,而Hypotrichomonadida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科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didae、Gregarinidae和Plumatellidae这3科,且在统计学上,健康犊牦牛的Simplicimonadidae(p<0.0001)和Gregarinidae(p<0.01)均显着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Entamoebidae、Theileriidae、Trichomonadidae、Blastocystidae、Cryptosporidae这5科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检测到,而Hypotrichomonadidae仅在健康犊牦牛检出。在属水平上,健康犊牦牛、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均检测到Simplicimonas、Gregarina,且健康犊牦牛在这两属上均明显高于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p值分<0.0001和<0.01。Entamoeba、Theileria、Tetratrichomonas、Blastocystis、Cryptosporidium这五种属仅在腹泻血便死亡犊牦牛的粪便检出,而Hypotrichomonas仅在健康组犊牦牛的粪便检测到。5.高原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本研究通过测序,将感染藏猪的肺线虫鉴定为萨氏肺线虫(Metastrongylus salmi),并首次揭示了藏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信息。藏香猪M.salmi的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3722 bp,碱基AT总含量为73.54%,核酸组成为A(23.52%)、C(6.14%)、G(19.60%)、T(50.02%)、N(UCAG)(0.73%)。包含12种蛋白编码基因(cox1、cox2、cox3、nad1、nad2、nad3、nad4、nad5、nad6、nad4L、atp6、cytb),22个t RNA和2个r RNA(rrn L、rrn S),而缺少编码atp8蛋白的基因。藏香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中的nad4L、atp6、nad2、cob、cox3、cox1、cox2、nad5基因的3‘端会紧挨着一个trn碱基序。藏香猪M.salmi线粒体基因组可翻译氨基酸4237个,其中以ATA为起始密码子的最多41.7%(5/12);以TAA或TAG为终止密码子的有11个(91.7%)。藏猪M.salmi线粒体基因使用的密码子有63种,苯丙氨酸的密码子UUU的使用频率最高,而除密码子CGC外,脯氨酸的密码子CCC的使用次数最低。综上所述本研究阐明了我国珍贵动物(牦牛、藏猪)的七种寄生虫血清流行病学特点;初步探明了牦牛腹泻的潜在寄生虫病原;确定了5种寄生虫的线粒体基因的分子特征;揭示了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信息、提供了分子标记和潜在的药物靶点信息。知己(不断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等)和知彼(全面掌握寄生虫的流行状态、分子特征等),方能有效的解决我国高原牦牛、藏猪的寄生虫疾病,为促进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助力,为减少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牧民的危害提供理论支持。
蔡进忠,潘保良,李春花,于童,雷萌桐,汪明,李剑,孙建,汪燕昌,索南才让,拉木措,秦玉峰[9](2018)在《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研究(上)》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评价了埃普利诺菌素注射剂、浇泼剂对牦牛主要寄生虫病的驱虫疗效,为建立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提供依据。选用自然感染线虫、牛颚虱和皮蝇蛆的牦牛,采用粪检法和剖检法进行驱虫疗效试验。结果:埃普利诺菌素注射剂0. 1,0. 2,0. 3mg/kg剂量组消化道线虫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5. 0%,95. 0%和100. 0%,减少率分别为91. 9%,98. 4%和100. 0%。0. 2,0. 3mg/kg剂量组对牦牛网尾线虫L1转阴率和减少率均达100. 0%。0. 1mg/kg剂量组L1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90. 0%和95. 2%。0. 2,0. 3mg/kg剂量组原圆线虫L1转阴率分别为93. 3%,100. 0%,减少率分别为98. 3%,100. 0%。0. 1mg/kg剂量组L1转阴率和减少率分别为80. 0%,88. 5%。3个试验组对线虫成虫的总计驱虫率分别为90. 5%,97. 2%和99. 5%。埃普利诺菌素注射剂0. 3mg/kg剂量组给药后3d牛颚虱大部分死亡干瘪,第7d全部死亡干瘪,驱虫率均达100. 0%。0. 1mg/kg剂量组低剂量组的杀虫效果次于上述剂量。0. 2mg/kg剂量组与IVM注射剂0. 2mg/kg体重剂量组驱虫效果无显着差异。3个剂量组对牦牛皮蝇蛆的驱净率、驱虫率均达100. 0%;埃普利诺菌素浇泼剂0. 4mg/kg剂量组对牦牛消化道线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分别为95. 0%和96. 4%~98. 3%。对牛颚虱和皮蝇蛆的驱杀效率均为100%。0. 5mg/kg剂量组对牦牛消化道线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均达100. 0%,对牛颚虱和皮蝇蛆的杀虫效果均达100%,对牛颚虱与牦牛体内消化道线虫持效期至少为28d。研究结果表明,埃普利诺菌素注射剂、浇泼剂对牦牛线虫病、牛颚虱与牛皮蝇蛆病等主要寄生虫病的驱虫疗效高,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张潆月,汪文强,马利青,浦亚斌,马月辉,赵倩君[10](2018)在《青海省绵羊品种与引进品种先天性免疫研究》文中指出为研究青海本地绵羊品种与引进品种的先天性免疫水平和品种特性,本研究选取青海省不同海拔地区的2个本地品种(欧拉羊、白藏羊)和1个引进品种(无角道赛特羊)共186只绵羊,采集新鲜血样,进行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制备血清,用绵羊ELISA试剂盒测定白介素-1(IL-1)、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G(IgG)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等免疫指标;分别以品种和品种来源地为因变量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以品种为因变量,无角道赛特羊的免疫水平最高,白藏羊的抗病性稍高于欧拉羊;以品种来源地为因变量时,本地绵羊品种的先天性免疫水平低于引进绵羊品种,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弱,除MCH、MCHC和RDW-CV外,无角道赛特羊在血液生化水平上均高于青海本地品种,说明无角道赛特羊是具有高抗病能力的优良品种。本试验为不同绵羊品种机体先天性免疫水平的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对青海藏羊的选育工作和品种改良具有指导意义。
二、祁连地区牦牛产奶的观察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祁连地区牦牛产奶的观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原型牦牛ACACA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采集及泌乳性状指标检测 |
1.2 牦牛ACACA基因PCR扩增 |
1.3 SNP检测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ACACA基因多态位点的遗传学分析 |
2.2 ACACA基因SNP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对高原型牦牛泌乳性状的影响 |
2.3 ACACA基因SNP位点的单倍型和连锁不平衡分析 |
2.4 ACACA基因SNP位点双倍型对高原型牦牛泌乳性状的影响 |
3 讨论 |
(2)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回顾 |
一、国外交融地带研究的发展与演变 |
二、民族走廊社会变迁研究 |
三、天祝汉藏交融地带的相关研究 |
四、小结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论文架构 |
第五节 田野调查 |
一、田野点介绍 |
二、田野资料收集 |
第二章 农牧业交融社区的生计嬗变及困境 |
第一节 雏形:农牧混合生产模式的成型过程 |
一、早期的人口迁入 |
二、从合作化到公社化 |
三、混合税收下的半农半牧雏形 |
第二节 延续:去集体化过程中的农牧业困境 |
一、牧民的困境与选择 |
二、农民的困境与选择 |
三、新的机遇与尝试 |
第三节 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尝试 |
一、外来菜商与本地农民 |
二、从传统农牧业走向现代农业 |
第四节 农—牧业社区生计模式变迁的比较 |
一、牧区A村的“资源型”生计模式 |
二、农区C村的“市场型”生计模式 |
三、生计混合地带的发展特征与挑战 |
第三章 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及演变 |
第一节 汉藏交融:B村文化的成型 |
一、汉藏文化相聚 |
二、未及重建的再建 |
第二节 民间文化的复归 |
一、仪式的兴起 |
二、生命仪式回归 |
第三节 现代化过程中社区文化的流变 |
一、文化与仪式 |
二、现代生活中的生命仪式 |
第四节 汉—藏族社区文化变迁形态的比较 |
一、藏族A村的文化变迁 |
二、汉族C村的文化变迁 |
三、汉藏杂居社区的文化交融与分离 |
第四章 村落社会交往及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流域内汉藏民族之间持续地互动与互融 |
一、淘金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
二、佛事活动中三村的相遇 |
三、现代农业市场中三村的互动 |
第二节 半农半牧区B村的空间社会关系变化 |
一、局限在村内的互助与互动 |
二、延伸到村外的社会关系 |
三、市场化语境下村庄社会关系形态 |
第三节 交融地带空间社会关系变迁的对比 |
一、A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
二、C村的居住与交往状况 |
三、社会空间与关系演变的分化 |
第五章 交融地带村庄社会变迁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暖棚事件的透视 |
一、从修建到废弃 |
二、B村发展受限的主要致因 |
第二节 村庄社会变迁动力与发展路径的比较 |
一、三个时期村庄变迁的动力因素 |
二、半农半牧区的社会变迁模式 |
三、农业与牧业村庄的社会变迁模式 |
第三节 村庄社会变迁中的连续与断裂 |
一、社会变迁与交融地带的一体化 |
二、交融地带的不对称发展 |
三、受益与受限:交融的社会效应再讨论 |
第六章 民族走廊的多元与交融 |
第一节 民族走廊的主体多元特性探讨 |
一、交融地带的客观性 |
二、交融地带的延续性 |
三、民族识别与交融地带的特殊性 |
第二节 民族走廊的交融特性与延续 |
一、区域的调和与适应 |
二、交融维持的动力要素 |
三、交融地带的流动性 |
第三节 民族走廊交融地带的反思 |
一、民族走廊与地图上的贫困带 |
二、交融地带存在的表征与建构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交融地带村庄的多元特性 |
第二节 交融地带在社会变迁中的选择 |
第三节 交融地带主体性的关注 |
第四节 交融地带研究的政策应用 |
第五节 研究的价值与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问卷大纲 |
附录二:村庄被访者信息对照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伊维菌素驱治牦牛牛皮蝇幼虫的效果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选取 |
1.2 试验方法 |
1.3 临床诊断 |
1.3.1 牛皮蝇幼虫的生活史 |
1.3.2 临床诊断 |
2 结果 |
2.1 3月份牦牛牛皮蝇蛆驱虫效果分析 |
2.2 5月份牦牛牛皮蝇蛆驱虫效果分析 |
3 讨论 |
(4)藏绵羊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藏绵羊的研究进展 |
1.1 藏绵羊的来源与发展 |
1.2 青海藏绵羊的类型与分布 |
1.3 青海藏绵羊的生活习性 |
1.4 青海藏绵羊围产期常见的疾病 |
2 藏绵羊子宫内膜炎的研究 |
2.1 子宫内膜炎的致病机理 |
2.2 藏绵羊子宫内膜炎的分类 |
2.2.1 急性子宫内膜炎 |
2.2.2 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 |
2.2.3 慢性卡他性子宫内膜炎 |
2.2.4 隐性子宫内膜炎 |
2.3 藏绵羊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 |
2.3.1 无乳链球菌 |
2.3.2 大肠杆菌 |
2.3.3 金黄色葡萄球菌 |
2.3.4 化脓隐秘杆菌 |
2.3.5 沙门氏菌 |
2.3.6 其他的病原菌 |
2.4 羊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检测方法 |
2.4.1 传统的细菌培养分离与鉴定法 |
2.4.2 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 |
2.4.3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
2.4.4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
2.4.5 核酸探针技术 |
2.4.6 基因芯片 |
2.5 羊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
2.5.1 西药配合激素疗法 |
2.5.2 生物学疗法 |
2.5.3 中医疗法 |
2.5.4 其他防控对策 |
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藏绵羊子宫内膜炎单一PCR的建立与应用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标准菌株 |
1.2 实验试剂 |
1.3 主要仪器 |
1.4 试剂的配制 |
1.5 试验样品 |
1.6 标准菌株的培养 |
1.7 基因组的提取 |
1.8 引物的筛选与合成 |
1.9 单一PCR检测的特异性试验 |
1.10 单一PCR检测的灵敏性试验 |
1.10.1 活菌计数法 |
1.10.2 单一PCR灵敏的性检测 |
1.11 单一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
2 结果 |
2.1 PCR引物特异性检测 |
2.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物特异性检测 |
2.1.2 化脓隐秘杆菌引物特异性检测 |
2.1.3 沙门氏菌引物特异性检测 |
2.1.4 无乳链球菌引物特异性检测 |
2.1.5 大肠杆菌特异性结果 |
2.2 单一PCR灵敏性试验 |
2.3 单一PCR检测样品的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试验二 藏绵羊子宫内膜炎多重PCR的建立及应用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标准菌株 |
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1.3 试验样品 |
2 试验方法 |
2.1 PCR反应条件及体系的建立 |
2.2 多重PCR敏感度测定 |
2.3 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应用 |
3 结果 |
3.1 多重PCR反应体系的结果 |
3.2 多重PCR灵敏性试验 |
3.3 多重PCR法的应用 |
3.4 多重PCR与单一PCR检测的符合率 |
4 讨论 |
5 小结 |
试验三 藏绵羊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仪器 |
1.2 主要试剂 |
1.3 试剂的配置 |
1.4 试验样品 |
1.5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
1.6 病原菌的生化鉴定 |
2 病原菌分离结果 |
2.1 病原菌的分离和镜检结果 |
2.2 病原菌菌株的分离结果 |
2.3 病原菌的生化鉴定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5)“山脊型”村庄的聚与散 ——祁连山地区灰村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研究缘起 |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相关概念的界定 |
4.学术史回顾 |
5.研究方法 |
6.研究概况 |
第2章 上山:为躲避战乱饥荒 |
1.为躲避战乱上山的人 |
2.为逃离饥荒上山的人 |
3.散落在大山的先到之人 |
第3章 山中:生存与延续 |
1.生存与发展 |
2.交往与认同 |
3.结构与延续 |
第4章 下山:寻找新的生存机会 |
1.初次下山淘金 |
2.出远门打工后定居 |
3.生态移民 |
4.迁移中的个体 |
第5章 结语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青海省珍秦镇牧民的草场治理实践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草场退化”的传统治理与相关研究 |
2 牧民对草场退化的认知及影响因素 |
2.1 珍秦镇牧民对草场退化的认知 |
2.1.1 有关退化时间及退化表现的认知 |
2.1.2 有关退化原因的认知 |
2.1.3 草场退化治理方面的认知 |
2.2 影响牧民认知的主要因素 |
2.2.1 宗教文化因素 |
2.2.2 自然环境因素 |
2.2.3 教育、医疗、城镇建设等社会条件因素 |
3 牧民应对草场退化的生态实践 |
3.1 转移牲畜,减轻草场压力 |
3.2 发展副业,减少对传统畜牧业的依赖 |
3.3 减少牲口数量,购买草料 |
3.4 人口转移 |
3.5 调整放牧方式及畜群结构 |
3.6 调整放牧方式 |
3.7 监督举报采矿、偷猎等生态破坏行为 |
4 结语 |
(7)不同季节牦牛机体棕色脂肪组织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及其脂肪酸组成成分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牦牛简介 |
1.1.1 不同季节放牧牦牛生长特点 |
1.1.2 低温环境下牦牛机体生存机制 |
1.1.3 牦牛机体脂肪酸研究进展 |
1.2 棕色脂肪组织 |
1.2.1 寒冷刺激下BAT的产热机制 |
1.2.2 棕色脂肪组织的分布 |
1.2.3 UCP1 基因研究进展 |
1.3 转录组学 |
1.3.1 RNA-Seq技术 |
1.3.2 RNA-Seq技术原理 |
1.3.3 RNA-Seq应用 |
1.4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不同季节牦牛棕色脂肪组织UCP1 蛋白表达分析 |
2.1 前言 |
2.2 试验材料、仪器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试剂 |
2.2.3 试验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HE染色 |
2.3.2 免疫组化 |
2.3.3 Western blotting |
2.4 结果和分析 |
2.4.1 HE染色结果 |
2.4.2 免疫组化结果 |
2.4.3 牦牛棕色脂肪组织相关蛋白表达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季节牦牛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 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 |
3.1 前言 |
3.2 试验材料、仪器 |
3.2.1 试验材料采集 |
3.2.2 试验试剂 |
3.2.3 试验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牦牛脂肪组织Total RNA提取 |
3.3.2 Total RNA的浓度和纯度检测 |
3.3.3 Real-time PCR |
3.3.4 数据处理 |
3.4 结果分析 |
3.4.1 RNA电泳及完整性检测 |
3.4.2 PCR扩增电泳图 |
3.4.3 不同季节牦牛脂肪组织UCP1 基因荧光定量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牦牛脊椎脂肪组织RNA-Seq分析 |
4.1 前言 |
4.2 试验材料、仪器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试剂 |
4.2.3 试验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牦牛脂肪组织Total RNA提取 |
4.3.2 Total RNA的 RIN值测定 |
4.3.3 文库构建与质检、上机测序 |
4.3.4 信息分析流程 |
4.3.5 Real-time PCR试验验证转录组学 |
4.4 RNA-Seq数据质检结果 |
4.4.1 RNA电泳及完整性检测 |
4.4.2 数据质控 |
4.4.2.1 测序数据的过滤错误率的分布 |
4.4.2.2 错误率的分布 |
4.4.3 数据质量汇总 |
4.4.4 比对率统计 |
4.4.5 比对区域分布 |
4.4.6 基因定量分析 |
4.4.7 样品间相关性 |
4.5 差异基因表达结果 |
4.5.1 不同季节牦牛脊椎脂肪组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4.5.2 育肥牦牛脊椎脂肪组织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4.5.3 差异基因聚类分析 |
4.5.4 Real-time 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 |
4.5.4.1 Real-time PCR验证不同季节样品差异基因表达 |
4.5.4.2 Real-time PCR验证育肥样品差异基因表达 |
4.6 富集结果 |
4.6.1 不同季节牦牛脊椎脂肪组织基因富集分析 |
4.6.2 育肥牦牛脊椎脂肪组织基因富集分析 |
4.7 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季节牦牛脂肪组织脂肪酸成分的比较 |
5.1 前言 |
5.2 试验材料、仪器 |
5.2.1 试验材料采集 |
5.2.2 试验试剂 |
5.2.3 试验仪器 |
5.3 试验方法 |
5.3.1 牦牛脂肪组织甲脂化 |
5.3.2 气相色谱质谱 |
5.3.3 数据分析 |
5.4 结果分析 |
5.4.1 不同季节牦牛脂肪组织脂肪酸含量测定 |
5.4.2 不同季节牦牛脂肪组织脂肪酸含量和UCP1 基因相对表达量关系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不同季节牦牛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 蛋白表达 |
2 不同季节牦牛棕色脂肪组织中UCP1 基因相对表达量 |
3 RNA-Seq分析牦牛脊椎脂肪组织 |
4 不同季节牦牛脂肪组织脂肪酸含量的比较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牦牛和藏猪概况 |
1.1 牦牛和藏猪的简介 |
1.2 牦牛和藏猪的分布 |
1.3 牦牛和藏猪的价值 |
1.4 牦牛和藏猪的养殖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2 牦牛的主要寄生虫病 |
2.1 牦牛球虫病 |
2.2 牦牛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 |
2.3 牦牛皮蝇蛆病 |
2.4 牦牛包虫病 |
2.5 牦牛弓形虫病 |
2.6 牦牛犬新孢子虫病 |
2.7 牦牛隐孢子虫病 |
2.8 牦牛贾第鞭毛虫病 |
2.9 牦牛微孢子虫病 |
2.10 牦牛弓首蛔虫病 |
2.11 牦牛肝片吸虫病 |
2.12 牦牛住肉孢子虫病 |
2.13 绵羊夏伯特线虫病 |
3 藏猪的主要寄生虫病 |
3.1 藏猪弓形虫病 |
3.2 藏猪肺线虫病 |
3.3 藏猪包虫病 |
3.4 藏猪蛔虫病 |
3.5 藏猪旋毛虫病 |
3.6 藏猪结节线虫病 |
3.7 藏猪疥螨病 |
3.8 藏猪鞭虫病 |
3.9 藏猪球虫病 |
3.10 藏猪棘头虫病 |
4 寄生虫病的危害 |
4.1 寄生虫病对家畜的危害 |
4.2 寄生虫病对人的危害 |
4.3 寄生虫病对畜牧产业的影响 |
5 寄生虫的主要检测方法 |
5.1 流行病学 |
5.1.1 剖检 |
5.1.2 虫卵检测 |
5.1.3 血清学检测 |
5.2 寄生虫分离鉴定 |
5.2.1 形态学鉴定 |
5.2.2 分子鉴定 |
5.3 线粒体基因组研究 |
5.4 高通量测序 |
5.5 组学研究 |
6 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一章 牦牛、藏猪七种寄生虫疾病的血清学调查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待检血清 |
2.1.2 ELISA和 IHA检测试剂盒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及结果判定 |
3 检测结果 |
3.1 牦牛弓形虫的检测结果 |
3.2 牦牛犬新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3 牦牛和藏猪棘球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4 牦牛巴贝斯虫、泰勒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5 牦牛贝诺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3.6 牦牛住肉孢子虫血清学检测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弓形虫在青藏高寒地区牦牛的流行情况 |
4.2 犬新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3 棘球蚴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4 巴贝斯虫和泰勒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5 贝诺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4.6 住肉孢子虫在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流行情况 |
5 总结 |
第二章 腹泻牦牛寄生虫病原调查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样品采集 |
2.1.3 实验仪器 |
2.1.4 试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牦牛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18S SSU rDNA V4片段扩增 |
2.2.3 PCR扩增产物电泳、回收纯化 |
2.2.4 PCR产物荧光定量、混样 |
2.2.5 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 |
2.2.6 文库质检与测序 |
2.2.7 测序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3.2 微生物18S SSU rDNA V4 区的PCR扩增结果 |
3.3 测序量与序列长度统计 |
3.4 牦牛样本Alpha多样性分析 |
3.5 Alpha多样性指数计算与差异性分析 |
3.6 不同分类水平上腹泻牦牛与健康牦牛寄生虫差异性分析 |
3.6.1 门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2 纲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3 目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4 科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多样性 |
3.6.5 属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多样性 |
4 分析讨论 |
第三章 急性腹泻牦牛的寄生虫病原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样品采集 |
2.1.3 实验仪器 |
2.1.4 试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牦牛粪便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18 S SSU rDNA V4片段扩增 |
2.2.3 PCR扩增产物电泳、回收纯化 |
2.2.4 PCR产物荧光定量、混样 |
2.2.5 高通量测序文库的构建 |
2.2.6 文库质检与测序 |
2.2.7 测序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g DNA)提取结果 |
3.2 微生物18S SSU rDNA V4 区的PCR扩增结果 |
3.3 测序量与序列长度统计 |
3.4 Alpha多样性分析 |
3.5 Alpha多样性指数计算与差异性分析 |
3.6 不同分类水平上腹泻犊牦牛与健康犊牦牛寄生虫差异性分析 |
3.6.1 门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2 纲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3 目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4 科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3.6.5 属水平上比较不同组牦牛寄生虫差异性 |
4 分析讨论 |
第四章 牦牛、藏猪五种寄生虫线粒体基因扩增及序列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方法 |
2.2.1 虫株的收集与保存 |
2.2.2 虫株的形态学鉴定 |
2.2.3 虫体基因组DNA(g DNA)的提取 |
2.2.4 目的基因片段的扩增、电泳和切胶回收 |
2.2.5 DNA定量、基因克隆、质粒提取及测序 |
2.2.6 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 |
3 结果 |
3.1 PCR扩增结果 |
3.2 DNA定量、基因克隆、质粒提取结果 |
3.3 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
4 讨论 |
5 总结 |
第五章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2.1 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DNA检测 |
2.3.3 肺线虫线粒体文库构建 |
2.3.4 藏猪肺线虫测序文库质量检测 |
2.4 测序 |
2.5 测序结果处理与分析 |
2.5.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装 |
2.5.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注释 |
2.5.3 进化分析 |
3 试验结果 |
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DNA提取结果 |
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数据结果 |
3.3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概况 |
3.3.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估计 |
3.3.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装结果及评价 |
3.4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组分分析 |
3.4.1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编码/非编码基因分析 |
3.4.2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GC含量分析 |
3.4.3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密码子与氨基酸分布分析 |
3.5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功能分析 |
3.6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可视化分析 |
3.7 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进化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9)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研究(上)(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地区概况 |
1.2 试验器械 |
1.3 EPR注射剂对牦牛线虫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
1.3.1 试验药物 |
1.3.2 试验动物 |
1.3.3 分组与给药 |
1.3.4 粪便虫卵 (幼虫) 检查 |
1.3.5 剖检 |
1.3.6 效果判定 |
1.4 EPR注射剂对牛颚虱的杀虫效果观察 |
1.4.1 试验药物 |
1.4.2 试验动物 |
1.4.3 分组与给药 |
1.4.4 对牛颚虱的杀虫效果观察 |
1.4.5 对牛颚虱的杀虫疗效判定 |
1.5 EPR注射剂对牦牛皮蝇蛆的杀虫效果 |
1.5.1 试验药物 |
1.5.2 试验动物 |
1.5.3 分组与给药 |
1.5.4 对皮蝇蛆的杀虫效果检查 |
1.6 EPR浇泼剂对牦牛线虫病与外寄生虫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
1.6.1 试验药物 |
1.6.2 试验动物 |
1.6.3 分组与给药 |
1.6.4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1.6.5 粪便虫卵检查 |
1.6.6 对线虫病防治效果判定 |
1.6.7 对牛颚虱的杀虫效果观察 |
1.7 EPR浇泼剂对牛皮蝇蛆的杀虫效果 |
1.7.1 试验药品 |
1.7.2 试验动物 |
1.7.3 分组与给药 |
1.7.4 对牛皮蝇蛆的杀虫效果检查 |
2 结果 |
2.1 EPR注射剂对牦牛寄生虫病的临床疗效 |
2.1.1 牦牛线虫粪便虫卵 (幼虫) 减少效果 |
2.1.2 对牦牛线虫的驱虫剖检结果 |
2.1.3 对牛颚虱的杀虫效果 |
2.1.4 EPR注射剂对牛皮蝇蛆病的防治效果 |
2.2 EPR浇泼剂对牦牛寄生虫病的临床疗效 |
2.2.1 EPR浇泼剂对牦牛消化道线虫的疗效 |
2.2.2 EPR浇泼剂对牛颚虱的杀虫效果 |
2.2.3 EPR浇泼剂对牛皮蝇蛆杀虫效果 |
2.3 使用的安全性 |
3 讨论与结论 |
3.1 EPR注射剂对牦牛主要寄生虫病的疗效 |
3.2 EPR浇泼剂对牦牛主要寄生虫病的疗效 |
3.3 药效与残留分析 |
3.4 使用的安全性 |
3.5 结论 |
(10)青海省绵羊品种与引进品种先天性免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样品采集 |
1.3 血液生化指标测定 |
1.4 免疫指标测定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绵羊各品种之间主要免疫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
2.2 青海本地品种和引进品种主要免疫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四、祁连地区牦牛产奶的观察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原型牦牛ACACA基因多态性与泌乳性状的关联分析[J]. 孙永刚,桂林生,吴森,韩银仓.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1(02)
- [2]西北民族走廊汉藏交融地带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基于天祝县三个村庄的比较[D]. 张丽. 兰州大学, 2021
- [3]伊维菌素驱治牦牛牛皮蝇幼虫的效果试验[J]. 张明君. 广东蚕业, 2020(09)
- [4]藏绵羊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D]. 韩金辉. 甘肃农业大学, 2020
- [5]“山脊型”村庄的聚与散 ——祁连山地区灰村的变迁研究[D]. 车吉德. 新疆师范大学, 2020(07)
- [6]青海省珍秦镇牧民的草场治理实践探究[J]. 拉毛求占. 南方农业, 2019(23)
- [7]不同季节牦牛机体棕色脂肪组织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及其脂肪酸组成成分的比较[D]. 谢凤莲. 青海大学, 2019(04)
- [8]牦牛和藏猪常见原虫调查及藏猪肺线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D]. 李坤.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9]牦牛主要寄生虫病高效低残留防治技术研究(上)[J]. 蔡进忠,潘保良,李春花,于童,雷萌桐,汪明,李剑,孙建,汪燕昌,索南才让,拉木措,秦玉峰.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8(06)
- [10]青海省绵羊品种与引进品种先天性免疫研究[J]. 张潆月,汪文强,马利青,浦亚斌,马月辉,赵倩君. 中国畜牧兽医,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