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形几何理论在混凝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道学[1](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岩石微破裂演化声发射行为特征》文中指出我国已建与拟建的岩石工程项目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为世界瞩目,在各类岩石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岩石的失稳破坏导致各类工程地质灾害问题愈演愈烈,成为制约岩石工程安全、进度及经济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声发射(AE)无损检测技术在各类岩石工程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中应用十分广泛。针对目前基于AE行为的岩石微破裂演化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本文综合运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水力耦合作用下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微破裂演化机制及AE行为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在岩石AE滤波及定位方面:针对AE信号的低信噪比、随机性强、非平稳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SCBSS的AE信号滤波算法;为了消除弹性波在岩石内部传播过程中速度对AE定位精度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到时时差PSO的未知波速AE定位算法;并基于MATLAB计算平台开发了一套“AE震源矩张量参数反演及震源破裂机制分析软件”,实现了对岩石微破裂过程中AE信号的滤波、未知波速AE定位及AE震源微破裂机制分析。(2)在AE震源产生机制的识别方面:由于AE信号在水中传播过程中衰减速率更快,造成数个AE接收传感器同时采集到同一个AE事件变得较为困难,进而导致矩张量反演理论在研究饱和状态下红砂岩试件变形破坏过程中微破裂演化机制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针对矩张量反演理论在识别饱和状态下红砂岩微破裂演化过程中AE震源产生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二维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识别AE震源产生机制的新方法,通过将一维AE信号转换为二维数字图像,利用深度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二维数字图像中高级及抽象的AE震源特征进行提取,并成功地解决了饱和状态下红砂岩微破裂演化过程中AE震源产生机制的识别难题。(3)在不同断裂模式下岩石微破裂演化机制的研究方面:通过Mode Ⅰ与Ⅱ断裂试验测得了不同断裂模式条件下岩石微破裂过程中力学参数与AE行为特征,对不同断裂模式下的AE行为、载荷应力、断裂韧性、非断裂区域损伤量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性地研究,构建了不同断裂模式下非断裂损伤区域损伤量与含水率之间的数学模型;从CCNBD试件在Mode Ⅰ与Ⅱ断裂过程中主要破坏模式的角度出发,对不同断裂模式下AE信号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基于广义最大周向应力准则推导了Mode Ⅱ断裂模式下CCNBD试件的临界断裂半径、初始起裂角度与含水率之间关系;通过SEM成像结果与AE震源空间分布信息证实了本文提出的非均胶结模型可行性,并利用非均胶结模型对Mode Ⅰ断裂过程中微裂纹扩展机制及断裂过程区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非均质砂岩在Mode Ⅰ断裂过程中微破裂演化机制。(4)在岩石微破裂时间效应的AE行为演化方面:基于统计力学与损伤力学理论建立了岩石微破裂时间效应的含阻尼因子蠕变AE模型,该蠕变模型揭示了减速蠕变及等速蠕变阶AE行为与加速蠕变阶段AE行为的内在联系;利用奇异值分解法对累计AE事件数进行分析,实现了对加速蠕变阶段的定量识别;减速蠕变和等速蠕变阶段的AE波形为突变型,而加速蠕变阶段AE信号波形为突变型和连续型共存的形式,进而从AE波形特性的角度实现了对加速蠕变阶段的定量识别;最终利用弹性波动力学理论对AE波形特征与红砂岩微破裂时间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红砂岩微破裂时间效应的声发射行为演化特征。(5)针对水对岩石微破裂演化机制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AE技术、SEM成像、分形理论与ResNet50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揭示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红砂岩微破裂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的增加,岩石试件的破坏模式由以张拉型破裂为主导向以剪切型破裂为主导转变,表面的宏观裂纹数目也在逐渐地减少;张拉裂纹更容易聚集形成宏观裂纹,而剪切裂纹分布相对较为分散。并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SEM成像结果与ResNet50模型识别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ResNet50模型可以对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岩石微破裂过程中AE震源产生机制进行监测解译。
尹文强[2](2021)在《基于孔隙结构特征的高岩温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高地热是深部岩土工程普遍存在的环境与现象之一,严重影响着混凝土衬砌结构的细观结构演化与整体稳定性,制约着我国“深地战略”的实施,高岩温环境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与孔隙结构特征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以新疆齐热哈塔尔高地热引水隧洞工程为背景,研究引水隧洞内部高岩温和洞室环境湿度对喷射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及喷射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分布特征的影响。通过借助灰色关联理论,建立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与其力学性能之间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试验工况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孔隙结构差异性较大,低湿环境下随着围岩温度的升高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下降,孔隙结构逐渐劣化;高湿环境下随着围岩温度的升高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先增强后减弱,60℃为临界温度,孔隙结构随围岩温度的升高总体上呈逐渐劣化趋势。(2)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建立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与力学特征参数之间的关联度,结果显示;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均与其宏观力学特性参数有强关联性,总体上按关联度大小排列依次为:孔隙体积分形维数>平均孔径>孔隙圆度>孔隙率。(3)建立了考虑相对湿度影响系数的高湿环境下喷射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预测模型,通过对比分析证明了改进后的单轴抗压强度预测模型的实用性。
吴剑锋[3](2021)在《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混凝土压缩力学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水等组成的多相、多组分、多缺陷的复合材料,非线性是其受力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如何科学地反映混凝土受力过程的行为特征与本质,并应用这一关于本质的认识去有效地设计与控制混凝土受力行为,仍然是凸现在科研工作者与工程师面前的巨大挑战。本文基于分形、混沌、幂律等非线性理论对混凝土压缩破坏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分析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分形特征,揭示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混沌规律,评价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幂律行为,可为控制和调配混凝土的组成、丰富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及混凝土结构的安全评价和非线性理论在混凝土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基于分形理论,表征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计算模型,在试验数据支持下,评价混凝土试样静压损伤发展过程和破坏形态,分析混凝土静压应力-应变曲线特征,构建混凝土静压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研究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分形特征,给出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取值范围,探讨混凝土粗骨料粒径、试样形状、静压峰值应力、静压峰值应变、单位体积吸收能、脆性指标等与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的关联。研究结果可为混凝土的制备和静压力学行为分析提供依据和参考。基于混沌理论,依据损伤演化方程假定,推导混凝土广义损伤变量公式,构建广义损伤变量演化的混沌模型,建立混凝土损伤演化拟合方程和损伤本构拟合方程,分析广义损伤变量演化的混沌特征,计算临界分岔及临界混沌最大广义损伤变量,探讨混凝土粗骨料粒径、配合比、压缩峰值应力、压缩峰值应变、单位体积吸收能、最大损伤程度k等与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的关联。研究结果可为混凝土压缩损伤破坏机理研究提供参考。基于幂律定律,研究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行为;分析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变形、应变率及应变加速度的演化特征;评价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形态;建立混凝土非线性黏弹塑性六元件蠕变理论模型,根据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试验数据对混凝土非线性黏弹塑性六元件蠕变理论模型进行拟合;依据准脆性材料蠕变全过程幂律定律模型和蠕变加速阶段幂律定律模型,研究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全过程幂律行为和蠕变加速阶段幂律特征;确定幂指数α、β取值范围;探讨幂指数α、β与混凝土试样形状、配合比、粗骨料粒径、压缩峰值应力、脆性指标、蠕变破坏强度、单位体积吸收能的关联。研究结果可为丰富混凝土压缩蠕变性能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夏峻嵩[4](2020)在《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技术层面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对象进行关注和探讨,是当前建筑学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学未来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论文在系统梳理相关技术理论的基础上,重点以工程哲学作为理论指引,勾勒并还原技术背景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和演绎路径和轨迹,深入探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反传统、多元化和开放性的现象,并且归纳和总结这些现象背后的技术规律和建筑特性。论文研究的主线和脉络: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演化发展和异化拓展等概念和内容进行了论述,并围绕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方法论对目前的小型试验性建筑展开深入分析和研讨,最终回归到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本体结构技术的解析。论文建立了依托工程哲学理论作为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基本框架,从崭新的结构技术视角对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加以重新解读和诠释,通过对各个时期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创新、技术演化和以及基于技术的形态异化的深度解构分析,推演了小型试验型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论文同时论证及强化了结构主导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创新的意义和价值,探索了以结构技术驱动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设计实践发展若干可行的途径。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系统梳理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技术背景理论及相关工程哲学理论,并提取了核心要素作为论文研究的支撑;分析了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概念缘起及本质形态,从结构的基本构成分析、建构以及重构等角度明晰了小型试验性建筑演进的基本逻辑;从工程哲学的价值论、认识论以及方法论对应的历史观、自然观和实践观的角度,剖析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现象,提出了一种以结构整合作为设计主导的小型建筑的试验性方向;从工程哲学的本体论角度,用结构构件的还原分析方法来进一步深入探讨小型试验性建筑的体系整合技术路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工程哲学背景下清晰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体系,并为小型试验型建筑的实践提供方向性指引及具体技术实现策略。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通过从工程哲学的视角以结构整合的设计方法对小型试验性建筑进行深入的剖析,建立结构为先导的建筑设计方法,强化结构作为建筑形态、空间的主体控制要素,对国内建筑设计的方法提出较明确的方向建议,促进国内设计方法研究的逐步更新,最终实现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的社会实践价值。全文约29.57万字,其中正文部分26.07万字,引用和注释部分3.5万字,图219幅,表格5张
赵志浩[5](2020)在《钢筋混凝土受剪梁裂纹分形扩展规律试验研究》文中提出混凝土结构在荷载作用下裂纹的扩展将影响构件的寿命和承载能力以及变形性能等物理力学性能,因此对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纹扩展规律的研究对于构件损伤评估和预测以及构件设计有重要意义。钢筋混凝土梁受剪破坏过程中内部受力状态复杂,表面裂纹多为Ⅰ-Ⅱ复合型裂纹,由于构件表面裂纹几何形状并非规则和线性的,传统的断裂力学忽略了裂纹扩展路径的曲折细节,难以得出准确结果。为准确研究混凝土梁受剪裂纹的几何特征并将其量化,本文采用分形理论对受剪裂纹扩展过程进行分析。本文通过9根不同剪跨比和配箍率的钢筋混凝土梁静力受剪试验,并使用分形理论对受剪梁裂纹的几何特征进行研究,将裂纹的分布特征量化。分析了剪跨比和配箍率对受剪梁裂纹扩展规律的影响,并建立裂纹分形特征与构件力学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受剪梁表面裂纹分形维数随荷载增大而线性增大,分形维数范围在0.9951~1.2888之间,且随剪跨比增大裂纹分形维数增长速率加快,随箍筋配筋率增大裂纹分形维数增长速率趋于降低。2.研究表明受剪梁表面裂纹分形维数与试验梁跨中挠度、裂纹最大宽度和损伤变量等物理力学性能参数之间存在良好的定量关系,跨中挠度、裂纹最大宽度和损伤变量均与裂纹分形维数呈正相关关系。3.受剪梁破坏时裂纹分形维数受剪跨比影响较大,剪跨比为1.5时分形维数均低于1.23,剪跨比为2时分形维数均在1.26以上,剪跨比为2.5时分形维数均在1.28以上,表明分形维数可以作为试验梁临近破坏时的标志。4.使用裂纹分形维数对构件断裂能参数进行了修正,得到了基于裂缝剖面的断裂能Gr/γ和表面裂纹断裂能量纲Gd/Gr两个参数,并得出了混凝土梁受剪断裂过程中的断裂能参数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荷载增大裂纹分形维数增大,驱动裂纹开展所需要能量随之增大。
张少波[6](2020)在《基于随机分形的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轴拉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凝土是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对混凝土材料属性的研究一直都是土木工程领域的重点课题。传统研究多集中于宏观尺度,一般将混凝土视为均质材料进行研究,难以对混凝土的力学行为和破坏形式所表现出来的随机性做出科学合理的诠释。为了更好地研究混凝土力学演化规律,发挥材料的效能,本文在细观层面上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将混凝土视为由骨料、水泥石及两者间界面过渡区域三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分析中充分考虑了混凝土材料的非均质性和物理随机性,通过研究混凝土的基本力学行为,初步探究其受力的内在机理。本文基于混凝土细观组分的分形特征,构建具有相同分形维数的细观数值模型,模拟混凝土在轴拉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研究细观组分分形维数对其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主要完成了以下的研究内容:(1)设计了一套基于分形理论的数值建模方法。首先在分形理论基础上采用Fortran语言建立了混凝土骨料生成模型,保证了骨料的随机性;进而借助Ansys有限元程序建立混凝土的数值细观模型,用分形维数以及粗骨料含量对混凝土的几何性质做一量化表征;(2)以所在团队前期完成的混凝土组分材料力学实验结果为依据,给数值模型中相应的组分单元定义材料属性;根据不同组分的破坏模式,提出了数值模型求解方法;(3)以数值模拟结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分形维数对轴拉作用下混凝土力学行为的影响。明确了分形维数对混凝土轴拉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峰值应变值的影响规律;结合分形维数对混凝土轴压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初步揭示了分形维数影响混凝土宏观力学特性的内在机理。
吴泽威[7](2020)在《中小跨度混凝土梁桥裂缝分形及承载力评价》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混凝土材料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程结构将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但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出现损伤裂缝,目前大多数研究都是根据实际裂缝对结构进行分形分析,而对有限元模拟损伤裂缝的分形分析几乎没有。因此,对出现损伤裂缝的混凝土结构进行损伤模拟及分形分析,是十分必要的。用有限元模拟损伤裂缝,研究模拟损伤裂缝分形维数和实际损伤裂缝分形维数与结构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可以对结构的损伤程度及裂缝分布进行合理的预测。本文提出了基于塑性损伤理论为基础的模拟损伤裂缝的分形分析方法,并以三种受力状态不同的结构为例,对其进行损伤及分形分析,探究有限元模拟损伤裂缝分形维数与结构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将分析结果与工程实际相结合,进一步验证研究成果的准确性。本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对国内外损伤理论和分形理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总结一些不足之处,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2)证明了用MATLAB编程结合Fraclab程序计算分形维数具有可行性,其最大误差不超过10%。研究了无腹筋梁开裂时的裂缝分形维数与结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简要分析了几种混凝土桥梁常见开裂裂缝的产生原因,并对桥梁开裂裂缝进行分形计算。(3)以受弯梁、受剪梁、受拉柱的开裂损伤为例,对有限元模拟损伤裂缝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重点介绍,研究发现相同荷载下,有限元模拟损伤裂缝分形维数大于实际损伤裂缝的分形维数。并对不同网格尺寸的模拟损伤裂缝进行分形计算,探究了网格尺寸大小对模拟损伤裂缝分形维数的影响。(4)对受弯梁、受剪梁、受拉柱进行开裂损伤分形分析,研究发现模拟损伤裂缝分形维数与实际损伤裂缝分形维数、外荷载之间均呈线性相关系,与挠度呈二次函数关系,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式。(5)结合工程实例,对桥梁的开裂损伤进行分形分析,再进一步探究模拟损伤裂缝分形维数与桥梁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验证前文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陈天泽[8](2020)在《废弃玻璃混凝土分形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废弃玻璃混凝土作为新型混凝土,备受广大科研学者的重视。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废弃玻璃混凝土的研究逐渐成熟。然而,现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宏观层面,对于废弃玻璃混凝土细微观的研究则较少。本文设置了废弃玻璃取代细骨料砂、取代粗骨料石以及掺入不同物质三个对比组,探究了废弃玻璃混凝土内部孔结构与宏观表现之间的关系。由于试件内部孔隙结构是较为抽象的存在,因此采用分形维数为载体,寻找孔结构与宏观层面的关系,从而更加合理的应用废弃物,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分形理论自创立之初,便被广泛应用于描述各类不规则的、杂乱无序的事物。分形维数可将试件内部孔隙结构具化,可以更加方便的描述孔隙的复杂程度。分形维数的计算方法有多种,结合实际试验情况,本文采用工业CT扫描结合Matlab编程的方法计算得出。通过试验结果与推理分析,发现废弃玻璃混凝土宏观表现受到内部孔隙结构的影响。通过废弃玻璃混凝土内部孔结构测定试验得出结论:废弃玻璃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与孔隙率、孔隙面积以及孔隙半径有关。孔隙率越大,分形维数越小;平均孔面积越小的试件,分形维数越大;平均孔径越大的试件,分形维数越小。结合废弃玻璃混凝土性能试验可知:分形维数越大的试件,内部孔隙结构越好,其宏观性能越优越,抗侵蚀性也越好。由传递性可知,废弃玻璃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宏观层面的表现。因此,找到废弃玻璃混凝土内部孔隙的作用方式,可以为提高试件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赵蕊[9](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杨光[10](2019)在《透水混凝土裹浆法配合比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市地表被越来越多的不透水材料覆盖。使得地表水分与地下水分的联系被阻隔,造成城市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加剧。由于不透水材料难以使本该渗入地下的雨水迅速渗入地下而是随着城市下水系统流入河流中,造成了城市内涝现象的不断加剧,河流洪峰增多增强。而透水混凝土这一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材料在国内研究相对落后,故本研究将研究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透水系数、裹浆厚度和水灰比之间联系,并提出配合比设计方案。本研究研究分析了粗骨料的比表面积。本研究中使用裹浆厚度法实测粗骨料比表面积,进而制备透水混凝土,并实测其真实裹浆厚度,将其与设计裹浆厚度进行对比,以验证裹浆厚度法所测得的比表面积的正确性。提出利用分形理论计算粗骨料比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实测其真实裹浆厚度试验中发现透水混凝土中水泥浆体并没有如理想中均匀的包裹在粗骨料周围。而且水灰比和裹浆厚度的增加都会使得水泥浆体包裹厚度不均匀。本研究在得到粗骨料比表面积的基础上,研究了裹浆厚度、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都与裹浆厚度有着很好的相关性,而与水灰比的相关性不强。水灰比的变化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的影响远小于裹浆厚度对其的影响。并发现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增加时透水混凝土的透水系数会降低。分析了裹浆厚度、水灰比、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以此确定裹浆厚度对透水混凝土各性能具有一定决定作用。并且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曲面回归方程拟合效果最佳。并以此提出利用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推算裹浆厚度的计算公式。并最终提出了以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系数为主要目标参数,以裹浆厚度为主要设计参数,以水灰比为次要设计参数的透水混凝土裹浆法配合比设计方案。
二、分形几何理论在混凝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形几何理论在混凝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岩石微破裂演化声发射行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深度学习在岩石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 |
1.2.2 岩石微破裂过程中声发射行为 |
1.2.3 岩石微破裂演化机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方案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岩石微破裂过程中声发射定位算法 |
2.1 概述 |
2.2 基于EEMD-SBCSS的声发射信号滤波算法 |
2.2.1 小波阈值滤波基本原理 |
2.2.2 EEMD-SCBSS滤波基本原理 |
2.2.3 滤波算法性能评价标准 |
2.2.4 数值仿真分析 |
2.2.5 实测数据分析 |
2.3 声发射信号初至到时及初至振幅自动拾取 |
2.3.1 STA/LTA算法 |
2.3.2 AR-AIC算法 |
2.4 基于到时时差PSO的未知波速声发射定位算法 |
2.4.1 基于到时时差的已知波速声发射定位算法 |
2.4.2 基于PSO的未知波速声发射定位算法 |
2.4.3 基于到时时差PSO的未知波速声发射定位算法基本原理 |
2.4.4 PSO算法参数选取及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岩石微破裂声发射震源识别 |
3.1 概述 |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1 岩石试件制作 |
3.2.2 孔隙率及相关物理参数测量 |
3.2.3 试验方案 |
3.3 基于矩张量理论的声发射震源识别 |
3.3.1 矩张量理论分析岩石微破裂过程声发射震源的基本原理 |
3.3.2 绝对矩张量反演基本原理 |
3.3.3 基于矩张量反演理论判别岩石破裂类型的分类方法 |
3.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 基于Res Net模型的声发射震源识别 |
3.4.1 二维ResNet模型的基本原理 |
3.4.2 ResNet模型基本框架 |
3.4.3 数据来源 |
3.4.4 数据预处理 |
3.4.5 ResNet模型的软硬件设备及相关参数设置 |
3.4.6 试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odeⅠ与Ⅱ断裂过程中微破裂演化机制及声发射行为 |
4.1 概述 |
4.2 岩石断裂力学基础理论 |
4.3 试件材料及试验方案 |
4.3.1 人字形切槽巴西圆盘试件制备 |
4.3.2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CCNBD试件的基本物理参数 |
4.3.3 试验设备及方案 |
4.4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Mode Ⅰ与 Ⅱ断裂过程中微破裂演化特征 |
4.4.1 Mode Ⅰ与 Ⅱ断裂过程中力学特性 |
4.4.2 Mode Ⅰ和 Ⅱ断裂过程中非断裂区域的损伤演化特征 |
4.4.3 Mode Ⅰ断裂过程中微破裂演化机制的数值模拟分析 |
4.4.4 Mode Ⅰ与 Ⅱ断裂过程中断裂韧度演化特征 |
4.4.5 基于广义最大周向应力准则的CCNBD试件断裂韧性分析 |
4.5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Mode Ⅰ和 Ⅱ断裂过程中声发射行为演化特征 |
4.5.1 声发射信号频域信息的演化特征 |
4.5.2 声发射信号的RA-AF值分布特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岩石微破裂时间效应的声发射行为 |
5.1 概述 |
5.2 红砂岩微破裂时间效应的声发射试验 |
5.2.1 .试件制备与设备 |
5.2.2 试验方案 |
5.3 红砂岩微破裂时间效应的含阻尼因子蠕变声发射模型 |
5.4 含阻尼因子岩石蠕变声发射模型的参数反演 |
5.4.1 模拟退火混合粒子群算法 |
5.4.2 反演计算及效果分析 |
5.5 基于声发射行为定量识别红砂岩加速蠕变阶段 |
5.5.1 基于奇异值分解原理定量识别红砂岩试件的加速蠕变阶段 |
5.5.2 基于声发射信号波形定量识别红砂岩试件的加速蠕变阶段 |
5.6 微破裂演化机制与声发射行为之间关系的探讨 |
5.6.1 阻尼因子的物理意义探讨 |
5.6.2 含阻尼因子蠕变声发射模型与微破裂演化机制之间关系探讨 |
5.6.3 声发射时域波形特征与微破裂演化机制之间关系探讨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岩石的微观-宏观裂纹演化特征 |
6.1 概述 |
6.2 水岩劣化作用的基本原理 |
6.3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岩石微破裂声发射试验 |
6.3.1 试验设备 |
6.3.2 不同含水条件下红砂岩试件的制备 |
6.3.3 试验方案 |
6.4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红砂岩微破裂过程中力学性质的演化特征 |
6.5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红砂岩微破裂过程中声发射行为演化特征 |
6.5.1 声发射能量演化特征 |
6.5.2 声发射时频参数特征分析 |
6.6 含水率对红砂岩破坏模式演化特征的影响 |
6.6.1 高斯混合模型基本原理 |
6.6.2 基于声发射行为与数值模拟的红砂岩破坏模式研究 |
6.7 含水率对红砂岩微破裂过程中微观-宏观裂纹演化特征的影响 |
6.7.1 含水率对红砂岩微破裂演化机制的影响 |
6.7.2 含水率对宏观裂纹演化特征的影响 |
6.7.3 含水率对宏观裂纹分形维数的影响 |
6.8 基于ResNet50模型的红砂岩微破裂演化机制研究 |
6.8.1 干燥状态下红砂岩微破裂演化机制 |
6.8.2 饱和状态下红砂岩微破裂演化机制 |
6.9 水对岩石微破裂演化机制影响的探讨 |
6.9.1 水对红砂岩力学性质影响的探讨 |
6.9.2 水对微观-宏观裂纹演化机制影响的探讨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2)基于孔隙结构特征的高岩温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温对混凝土宏观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
1.2.2 CT技术在混凝土领域中应用现状 |
1.2.3 分形理论在混凝土领域中应用现状 |
1.2.4 灰色关联理论在混凝土领域中应用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2.1 引言 |
2.2 试样制备 |
2.2.1 试验材料及配合比 |
2.2.2 喷射混凝土试件制备流程 |
2.3 基本力学性能试验 |
2.3.1 试验加载设备 |
2.3.2 试验方法 |
2.4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2.4.1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
2.4.2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弹性模量与峰值应变影响分析 |
2.4.3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影响分析 |
2.4.4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拉压比影响分析 |
2.5 喷射混凝土破坏模式及裂隙分形维数 |
2.5.1 喷射混凝土单轴压缩破坏模式 |
2.5.2 喷射混凝土破坏裂隙分形维数 |
2.6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超声波检测参数演变的影响 |
2.6.1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超声波声时演变影响 |
2.6.2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超声波波速的影响 |
2.6.3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岩温对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影响分析 |
3.1 引言 |
3.2 CT试验方法 |
3.2.1 CT成像基本原理 |
3.2.2 CT机组成部分 |
3.2.3 CT成像过程 |
3.3 喷射混凝土孔隙结构三维重构 |
3.4 孔隙结构空间分布特征 |
3.4.1 孔隙结构体积 |
3.4.2 孔隙结构表面积 |
3.4.3 孔隙率 |
3.4.4 孔隙分布均匀性 |
3.4.5 孔径分布特征 |
3.4.6 孔隙圆度 |
3.5 孔隙体积分形维数 |
3.5.1 孔隙体积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
3.5.2 孔隙体积分形维数计算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岩温下喷混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能关联特征 |
4.1 引言 |
4.2 孔隙结构与力学性能关联特征分析 |
4.2.1 灰色关联理论简介 |
4.2.2 孔隙结构参数与宏观力学特征参数灰关联度分析的建模过程 |
4.2.3 依据建立的模型关联度计算 |
4.2.4 关联度结果分析 |
4.3 基于孔隙结构参数的宏观力学性能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混凝土压缩力学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分形理论的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2.2 基于混沌理论的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2.3 基于幂律定律的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课题来源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混凝土压缩力学行为非线性特征试验设计 |
2.1 引言 |
2.2 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试验 |
2.2.1 试验目的 |
2.2.2 试验方案 |
2.2.3 试验数据处理 |
2.3 混凝土压缩损伤试验 |
2.3.1 试验目的 |
2.3.2 试验方案 |
2.3.3 试验数据处理 |
2.4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试验 |
2.4.1 试验目的 |
2.4.2 试验方案 |
2.4.3 试验数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分形理论的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特征的理论基础 |
3.2.1 统计分形 |
3.2.2 测度 |
3.2.3 维数 |
3.2.4 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分形特征理论模型 |
3.3 混凝土静压破坏力学行为试验结果 |
3.3.1 试样损伤发展过程 |
3.3.2 试样破坏形态 |
3.3.3 混凝土静压应力-应变曲线 |
3.3.4 碎块质量与碎块粒径关系 |
3.3.5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 |
3.4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粗骨料粒径、试样形状对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影响 |
3.4.2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与静压峰值应力关系 |
3.4.3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与静压峰值应变关系 |
3.4.4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与试样单位体积吸收能关系 |
3.4.5 混凝土静压破坏碎块分布分形维数与脆性指标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混沌理论的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混沌特征的理论基础 |
4.2.1 分岔 |
4.2.2 混沌 |
4.2.3 虫口方程 |
4.2.4 损伤理论 |
4.2.5 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混沌特征理论模型 |
4.3 混凝土压缩损伤演化方程 |
4.4 混凝土压缩损伤本构方程 |
4.5 混凝土压缩广义损伤变量混沌特征分析 |
4.6 混凝土压缩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影响因素分析 |
4.6.1 粗骨料粒径及配合比对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影响 |
4.6.2 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与压缩峰值应力关系 |
4.6.3 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与压缩峰值应变关系 |
4.6.4 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与单位体积吸收能关系 |
4.6.5 临界分岔最大广义损伤变量与最大损伤程度k关系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幂律定律的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破坏行为研究 |
5.1 引言 |
5.2 混凝土压缩蠕变行为幂律特征的理论基础 |
5.2.1 幂律定律 |
5.2.2 蠕变理论 |
5.2.3 混凝土蠕变机理 |
5.3 基于幂律定律的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全过程行为 |
5.3.1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全过程幂律行为理论模型 |
5.3.2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试验结果 |
5.3.3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全过程幂律行为分析 |
5.3.4 幂指数 α 影响因素分析 |
5.4 基于幂律定律的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加速阶段行为 |
5.4.1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加速阶段幂律行为理论模型 |
5.4.2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试验结果 |
5.4.3 混凝土压缩短时蠕变加速阶段幂律行为分析 |
5.4.4 幂指数 β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4)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及文献综述 |
1.1 绪论 |
1.1.1 技术概念的缘起 |
1.1.2 哲学、技术哲学概念辨析及工程哲学概念的出现 |
1.1.3 工程哲学的概念背景 |
1.1.4 建筑技术的历史演化 |
1.1.5 试验性建筑的概念源起 |
1.1.6 小型化的试验性建筑——“小”+“试验性”的特征 |
1.2 文献综述 |
1.2.1 研究的现状动态 |
1.2.2 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1.2.3 研究的方法 |
1.2.4 研究的框架 |
第二章 试验性建筑的背景技术理论回顾与辨析 |
2.1 工程哲学及工程哲学的“技术思维” |
2.1.1 工程哲学与建筑哲学的辨析 |
2.1.2 工程哲学的理论逻辑基础——“技术思维” |
2.2 从工程哲学的角度回顾试验性建筑的发展 |
2.2.1 工程哲学对试验性建筑基本特征的影响 |
2.2.2 试验性建筑对工程哲学理论的反馈 |
2.2.3 试验性建筑的技术发展历程回顾 |
2.2.4 试验性建筑的最终技术选择 |
2.3 小结 |
第三章 试验性建筑的基本建造方法分析 |
3.1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建筑结构设计关系概述 |
3.2 试验性建筑的微观建构分析——基于建造的形态演化 |
3.2.1 建造原型解析——“结”的概念 |
3.2.2 支撑单元“结”的空间转换 |
3.2.3 “编织”形态的结构支撑空间试验 |
3.3 试验性建筑结构体系的重构——基于材料受力的建造表达 |
3.3.1 “互承式”试验性木构的建造重构 |
3.3.2 精确控制支撑节点的钢结构建造重构 |
3.3.3 基于效能优化的混凝土建造重构试验 |
3.3.4 基于材料衍生更新的建造试验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工程哲学的试验性表现及技术逻辑演绎 |
4.1 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的价值论分析 |
4.1.1 聚焦结构维度的建筑师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演绎 |
4.1.2 基于结构逻辑思维的工程师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1.3 基于结构+建筑的复合逻辑思维的试验性建筑演变 |
4.2 工程哲学认识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2.1 模拟自然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拓展 |
4.2.2 结合时代技术的“可变”人工自然试验 |
4.3 工程哲学方法论对小型试验性建筑发展的影响 |
4.3.1 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方式的结构逻辑演绎 |
4.3.2 小型试验性建筑表皮重构的结构拓展转换 |
4.3.3 一体化结构整合形态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的拓展演变 |
4.4 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哲学范畴下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本体还原 |
5.1 基于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1.1 基于梁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1.2 基于柱元构件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支撑还原 |
5.1.3 基于柱板构件结合效能优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支撑还原 |
5.2 基于构件材料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 |
5.2.1 基于木构构件的小型试验性还原重构 |
5.2.2 基于钢构件重构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2.3 基于混凝土构件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重构 |
5.3 基于结构本体的自由异化表现还原 |
5.3.1 基于材料的试验性再生形态拓展还原 |
5.3.2 追求连接异化的小型试验性建筑还原 |
5.3.3 支撑“消解”的小型试验性极简还原 |
5.3.4 “弱建筑”思维模式下的模数化的结构空间试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论文回顾总结 |
6.2 小型试验性建筑对于中国建筑发展的实践意义 |
6.3 存在问题与后继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致谢 |
(5)钢筋混凝土受剪梁裂纹分形扩展规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筋混凝土梁受剪研究现状 |
1.2.2 分形理论在混凝土研究中应用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分析 |
1.3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课题来源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3 研究内容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混凝土梁受剪试验设计 |
2.1 试验目的 |
2.2 试件设计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件设计 |
2.2.3 试验梁制作 |
2.3 试验方法 |
2.3.1 试验装置 |
2.3.2 试验准备 |
2.3.3 加载方案 |
2.3.4 测量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试验结果分析 |
3.1 试验梁受剪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 |
3.1.1 受剪梁受剪破坏过程 |
3.1.2 受剪梁破坏形态 |
3.2 钢筋应变分析 |
3.3 挠度分析 |
3.4 裂纹扩展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试验梁裂纹扩展分形研究 |
4.1 分形理论简介 |
4.1.1 分形几何基础 |
4.1.2 分形理论基本内容 |
4.2 钢筋混凝土梁表面裂缝分形维数的测定方法 |
4.3 试验梁表面裂纹分形维数计算 |
4.4 试验梁结构性能与分形维数关系 |
4.4.1 裂纹分形维数与荷载的关系 |
4.4.2 裂纹分形维数与跨中挠度的关系 |
4.4.3 裂纹分形维数与最大裂纹宽度关系 |
4.4.4 极限状态下试验梁裂纹分形特征 |
4.4.5 裂纹分形维数与损伤变量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受剪梁分形-断裂力学分析 |
5.1 断裂力学理论概述 |
5.1.1 混凝土结构裂纹类型 |
5.1.2 断裂能量理论简介 |
5.2 分形-断裂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基于随机分形的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轴拉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细观分析发展 |
1.2.2 分形理论的发展应用 |
1.2.3 关于混凝土轴拉受力性能的研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混凝土细观数值建模方法 |
2.1 引言 |
2.2 混凝土三维细观模型 |
2.2.1 混凝土细观组成及建模要素 |
2.2.2 混凝土细观模型简介 |
2.2.3 分形维数与混凝土骨料级配间的关系 |
2.3 混凝土几何模型预处理 |
2.3.1 基于随机分形的骨料建模 |
2.3.2 骨料模型的修正 |
2.3.3 水泥砂浆的生成 |
2.4 材料的力学属性测定 |
2.4.1 骨料力学性能实验测定 |
2.4.2 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实验测定 |
2.4.3 ITZ力学性能实验测定 |
2.4.4 材料力学性能汇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凝土细观模型数值受拉模拟 |
3.1 引言 |
3.2 材料模型加载前处理 |
3.2.1 模型单元选取 |
3.2.2 网格划分要素 |
3.3 材料本构关系及破坏力学准则 |
3.3.1 混凝土各组分材料属性 |
3.3.2 材料破坏准则 |
3.4 模型加载 |
3.5.1 数值模拟实验设计 |
3.5.2 数值模拟实验分析流程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凝土数值模型轴拉力学行为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结果整体阐述 |
4.2.1 数值模拟实验结果 |
4.2.2 对实验结果的初步分析讨论 |
4.3 分形维数对混凝土轴拉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
4.3.1 分形维数对混凝土轴拉作用下弹性模量的影响 |
4.3.2 分形维数对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的影响 |
4.3.3 分形维数对于混凝土轴拉作用下峰值应变的影响 |
4.3.4 数值模拟实验的结果数据准确性 |
4.4 分形维数对轴拉以及轴压不同影响原因分析 |
4.4.1 分形维数对混凝土轴心受压实验数据 |
4.4.2 分形维数在轴拉和轴压实验中不同表现的理论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小跨度混凝土梁桥裂缝分形及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1 混凝土损伤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2 混凝土分形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凝土结构损伤裂缝分形理论 |
2.1 分形理论概述 |
2.1.1 分形的含义 |
2.1.2 分形的种类 |
2.2 分形维数 |
2.2.1 相似维数 |
2.2.2 Hausdorff维数 |
2.2.3 盒子维数 |
2.3 Fraclab计算裂缝分形维数 |
2.3.1 图像盒分维计算流程 |
2.3.2 图像的预处理 |
2.3.3 图像的网格划分 |
2.4 无腹筋梁开裂裂缝分形维数与结构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
2.4.1 分形维数与外荷载之间的关系 |
2.4.2 分形维数与配筋率之间的关系 |
2.4.3 分形维数与破坏荷载之间的关系 |
2.5 混凝土桥梁常见裂缝及裂缝分形计算 |
2.5.1 混凝土桥梁不同位置裂缝分形计算 |
2.5.2 简支箱梁桥常见裂缝及裂缝分形计算 |
2.5.3 简支板桥常见裂缝及裂缝分形计算 |
2.5.4 简支T梁桥常见裂缝及裂缝分形计算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模拟损伤裂缝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
3.1 混凝土损伤本构理论 |
3.1.1 损伤裂缝的模拟方法 |
3.1.2 有限元相关参数计算及单元的选取 |
3.2 有限元模拟损伤裂缝分形维数计算 |
3.2.1 模拟损伤裂缝的输出 |
3.2.2 受拉柱模拟损伤裂缝分形维数计算 |
3.2.3 受弯梁模拟损伤裂缝分形维数计算 |
3.2.4 受剪梁模拟损伤裂缝分形维数计算 |
3.3 单元尺寸敏感性分析 |
3.3.1 受弯梁模型开裂损伤单元尺寸分析 |
3.3.2 受剪梁模型开裂损伤单元尺寸分析 |
3.3.3 受拉柱模型开裂损伤单元尺寸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凝土结构开裂损伤及分形分析 |
4.1 不同类型结构开裂损伤及分形分析 |
4.1.1 结构受剪时开裂损伤及分形分析 |
4.1.2 结构受弯时开裂损伤及分形分析 |
4.1.3 结构受拉时开裂损伤及分形分析 |
4.2 梁破坏时力学性能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
4.2.1 剪跨比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
4.2.2 结构延性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某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开裂损伤分形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试验检测 |
5.2.1 试验方法 |
5.2.2 测点布置 |
5.2.3 试验结果 |
5.2.4 桥梁的有效预应力检测 |
5.3 桥梁的受力状态有限元仿真 |
5.3.1 有效预应力的施加方法 |
5.3.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3.3 分析结果 |
5.3.4 桥梁有效预应力的反演结果 |
5.4 桥梁的损伤裂缝分形计算 |
5.4.1 桥梁损伤裂缝分形维数计算 |
5.4.2 模拟裂缝分形维数与实际裂缝分形维数的关系 |
5.4.3 桥梁跨中挠度与分形维数的关系 |
5.4.4 桥梁所受荷载与分形维数的关系 |
5.4.5 桥梁跨中应变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6.2 本课题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取得学术成果 |
(8)废弃玻璃混凝土分形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废弃玻璃的来源 |
1.3 废弃玻璃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废弃玻璃混凝土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废弃玻璃混凝土研究现状 |
1.4 分形理论的应用 |
1.4.1 分形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1.4.2 分形理论在混凝土领域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意义 |
2 分形基本理论 |
2.1 分形理论简介 |
2.1.1 分形的定义 |
2.1.2 分形维数的定义 |
2.2 盒维数法计算分形维数 |
2.2.1 盒维数的定义 |
2.3 研究分形的意义 |
2.4 MATLAB程序的实现 |
2.4.1 Matlab 重建三维孔隙图像步骤 |
2.4.2 分形维数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3 废弃玻璃混凝土内部孔结构试验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水泥 |
3.1.2 细骨料砂 kg/m~2 |
3.1.3 粗骨料石 |
3.1.4 玻璃骨料 |
3.1.5 粉煤灰 |
3.1.6 矿渣粉 |
3.1.7 实验用水 |
3.1.8 其他试剂 |
3.2 废弃玻璃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3 试件制备 |
3.4 工业CT扫描 |
3.4.1 试件扫描过程 |
3.4.2 内部孔隙分析 |
3.4.3 孔隙平面分布特征关系图 |
3.4.4 分形维数的计算 |
3.5 废弃玻璃取代率和分形维数的关系 |
3.6 分形维数与孔隙率的关系图 |
3.7 分形维数与孔面积的关系图 |
3.8 分形维数与平均孔径的关系图 |
3.9 本章小结 |
4 废弃玻璃混凝土宏观性能与分形维数的关系探究 |
4.1 废弃玻璃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分形维数的关系 |
4.1.1 废弃玻璃取代砂时分形维数与强度的关系 |
4.1.2 废弃玻璃取代石时分形维数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4.1.3 掺入不同的取代物时分形维数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
4.2 废弃玻璃混凝土分形维数与劈裂抗拉强度的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5 废弃玻璃混凝土的分形维数与抗侵蚀性的关系 |
5.1 硫酸盐侵蚀研究现状 |
5.2 硫酸盐侵蚀作用机理 |
5.3 硫酸盐侵蚀试验设计 |
5.4 试验数据分析 |
5.4.1 硫酸盐侵蚀后试件质量变化曲线图 |
5.4.2 30次侵蚀后试件抗压强度耐蚀系数 |
5.4.3 60次侵蚀后试件抗压强度耐蚀系数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3.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
2.1.1 地位从属阶段 |
2.1.2 自我独立阶段 |
2.1.3 主动表达阶段 |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
2.3.1 生态美学 |
2.3.2 构成美学 |
2.3.3 意象美学 |
2.3.4 感知美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
3.2.1 仿生叙事语言 |
3.2.2 自然叙事语言 |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
3.3.1 适应性原则 |
3.3.2 高效原则 |
3.3.3 生态审美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
4.1.1 分层构建 |
4.1.2 体块穿插 |
4.1.3 肌理塑造 |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
4.3.1 中心消隐秩序 |
4.3.2 逆抽象秩序 |
4.3.3 无序的有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
5.1.1 人文为根 |
5.1.2 艺术为邻 |
5.1.3 自然为居 |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
5.3.1 相似性机制 |
5.3.2 聚合性机制 |
5.3.3 延续性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透水混凝土裹浆法配合比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透水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透水混凝土的骨料影响研究 |
1.2.2 透水混凝土掺合料影响研究 |
1.2.3 透水混凝土的耐久性研究 |
1.2.4 透水混凝土的成型方式研究 |
1.2.5 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研究 |
1.2.6 透水混凝土的工程实例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和方案 |
第2章 原材料基本性能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减水剂 |
2.1.3 水 |
2.2 粗骨料基本性能 |
2.2.1 粗骨料表观密度测定 |
2.2.2 粗骨料堆积密度测定 |
2.2.3 粗骨料级配曲线测定 |
2.3 粗骨料分维测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粗骨料比表面积实测与分形计算 |
3.1 裹浆法测定粗骨料比表面积 |
3.2 透水混凝土中裹浆厚度实测 |
3.2.1 试验设计 |
3.2.2 测试方法 |
3.2.3 实测平均裹浆厚度值 |
3.2.4 实测裹浆厚度分布情况 |
3.3 分形理论 |
3.3.1 分形几何的诞生于发展 |
3.3.2 分形集合 |
3.3.3 分形维数 |
3.3.4 分形理论在混凝土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
3.5 分形理论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透水混凝土裹浆法配合比设计 |
4.1 透水混凝土裹浆法试验 |
4.1.1 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1.2 试件制备、养护及测试 |
4.2 裹浆厚度和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性能影响 |
4.2.1 裹浆厚度和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 |
4.2.2 裹浆厚度和水灰比对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影响 |
4.2.3 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与透水系数的相关性 |
4.3 裹浆厚度和水灰比与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回归分析 |
4.3.1 裹浆厚度和水灰比与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回归分析 |
4.3.2 裹浆厚度和水灰比与透水混凝土透水系数的回归分析 |
4.4 透水混凝土裹浆法配合比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裹浆厚度各测点实测数据 |
致谢 |
四、分形几何理论在混凝土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岩石微破裂演化声发射行为特征[D]. 杨道学.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孔隙结构特征的高岩温下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 尹文强.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基于非线性理论的混凝土压缩力学行为研究[D]. 吴剑锋. 燕山大学, 2021(01)
- [4]基于技术理论范畴的小型试验性建筑研究[D]. 夏峻嵩. 东南大学, 2020(02)
- [5]钢筋混凝土受剪梁裂纹分形扩展规律试验研究[D]. 赵志浩. 新疆大学, 2020(06)
- [6]基于随机分形的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轴拉力学性能研究[D]. 张少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中小跨度混凝土梁桥裂缝分形及承载力评价[D]. 吴泽威.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8]废弃玻璃混凝土分形特性研究[D]. 陈天泽.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10]透水混凝土裹浆法配合比设计研究[D]. 杨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