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创建“好班子”推动民政工作更上一层楼(论文文献综述)
周扬[1](2013)在《雨花区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实用人才是引导农村改革的领头羊,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城郊结合部处于农村城市化的前沿阵地,在村改社区、农民变市民这一重大变革过程中,农村实用人才对于农村地区城市化的平稳过渡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因此,对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城郊结合部而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是当前农村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着的重要课题,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在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学术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长沙市雨花区正处在农村城市化过程的关键阶段。区域的基础设施、产业结构、人口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农民大部分已经“洗脚上岸”,原有的农业已大部分以被二三产业所取代。一方面,城市化改变了原有的农业社会。农民面临着“拆迁即失业”的危险;农业转型升级面临着不转型就会消亡的危险;农村的乡镇企业和集体三资也面临着淘汰和流失的危险。另一方面,城市化改变了农村实用人才。许多人才原来掌握的生产技能失去了用武之地,面临着沦为“庸才”的危险。总之,由于城市化,农村地区需要农村实用人才发挥带领、引导的重要作用;为了不被时代淘汰,广大农村实用人才也需要更新理念。因此,探讨如何结合雨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对实用人才需求的现实,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农村人才队伍,无疑是摆在理论与实践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这种理论及现实背景下,本文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城乡二元结构理论为指导,通过对长沙市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实践的考察,为加快城市化建设提供依据。文章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方法,首先对国内外相关理论成果进行了综述,从理论中找到了对本研究的理论支撑;然后重点考察了长沙市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践,对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的主要特点,总结提炼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式。然后运用案例研究法分析了制约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实际情况,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快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即:创新管理体制,强化人才队伍组织领导、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健全保障激励,完善人才建设体制机制、依靠市场手段,构建人才发挥作用平台和打造成才环境,营造人才队伍成长舆论氛围。
肖宇光[2](2012)在《象山县新农村建设现状与推进对策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和历史任务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重大的意义。其主要目标是使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本文以象山县为研究实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了解新农村政策,收集国内新农村建设经验;通过走访、考察各乡镇、部门,了解各乡镇及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做法;并结合走访专家与系统的分析,梳理出象山县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研究表明,象山县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主要有:缺乏系统性的长期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农村生态环境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重建设、轻管理;新农村建设相关部门多,责任不明确;建设资金投入分散,缺少长效机制;部分镇乡、街道对新农村建设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发展意识;坚持因地制宜,明确工作重点;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力度等推进象山县新农村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王健宇[3](2009)在《基于系统管理理论的铁路车务段管理模式与实施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5年3月18日,全路撤消分局,铁路站段变成由路局直接管辖。2006年3月17日,沈阳铁路局进行了站段整合,运输一线站段由213个合并为68个。新组建的站段由于管理跨度的扩大、规模的壮大、人员的增多,现有的“依赖型”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应,需将其向“自管自控型”管理体制进行转变。铁路企业作为一个国家特殊的行业,在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机制等方面不同于其它国有企业的管理。铁路企业需要通过对新形势、新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不断探索和研究,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到铁路行业管理中来,以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系统管理理论,是把一般系统理论应用到组织管理之中,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建立通用的模式,以系统解决管理问题的理论体系。本文结合系统管理理论与铁路站段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把提升领导班子、科室干部、中间站和班组的自管自控能力,作为铁路站段管理的出发点和关键点。本文针对铁路企业面临的体制改革、机制转轨、站段整合等一系列重大变化,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及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分别从提高领导班子的自控能力、科室干部的自控能力、中间站的自控能力和一线班组的自控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论述分析,并给出了各个部门提升自身自控能力的相关对策。最后本文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通辽车务段自控型班组的应用实践为例进行说明。本文对我国铁路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汤锦森[4](2003)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全面建设现代服务强区—— 在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罗湖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体会 罗湖区第三次党的代表大会于1998年4月召开,至今已经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十六大会议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区党员干部和群众,奋发进取,真抓实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罗湖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各项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求知》编辑部[5](1996)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问题解答 五、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文中提出 30、改革开放以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哪些成绩,有哪些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很大成绩,重要标志之一是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具体表现:一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
二、以创建“好班子”推动民政工作更上一层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创建“好班子”推动民政工作更上一层楼(论文提纲范文)
(1)雨花区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才 |
2.1.2 农村实用人才 |
2.1.3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
2.1.4 城市化 |
2.2 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相关理论 |
2.2.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2.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3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 |
2.3.1 人力资源的特性 |
2.3.2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 |
第3章 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基本现状 |
3.1 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现状 |
3.1.1 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基本状况 |
3.1.2 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基本特征 |
3.1.3 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方式 |
3.2 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
3.2.1 各类实用人才总量仍然偏少 |
3.2.2 实用人才及其结构不尽合理 |
3.2.3 实用人才实用性有待提高 |
3.2.4 青年人才流失现象一定程度存在 |
3.3 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不利于农村实用人才成长 |
3.3.2 政府对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认识和规划不足 |
3.3.3 政府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的财政投入较少 |
3.3.4 政府缺乏有效的实用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 |
3.3.5 政府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 |
第4章 加快雨花区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
4.1 创新管理体制,强化人才队伍组织领导 |
4.1.1 坚持党管人才方针,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
4.1.2 转变人才观念,树立城乡统筹理念 |
4.1.3 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服务工作水平 |
4.2 加大政府培训扶持力度,提升人才队伍综合素质 |
4.2.1 有效整合企业和社会培训资源 |
4.2.2 改革创新培训方式 |
4.2.3 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
4.3 健全社会保障激励制度,完善人才建设体制机制 |
4.3.1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
4.3.2 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 |
4.3.3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
4.4 优化市场环境,构建人才发挥作用平台 |
4.4.1 实施特色规模化经营 |
4.4.2 积极促进人才细分 |
4.4.3 稳妥推进产业转型 |
4.5 打造成才环境,营造人才队伍成长舆论氛围 |
4.5.1 树立科学人才理念 |
4.5.2 选树表彰先进典型 |
4.5.3 优化人才管理环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案例 |
附录 B 案例 |
致谢 |
(2)象山县新农村建设现状与推进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
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综合反映社会文明进步的程度 |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动态概念 |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
2.1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2.2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致富的必然要求 |
2.3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扩内需保增长,实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
2.4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顺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抉择 |
2.5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把“三农”发展引入科学发展轨道的生动实践 |
2.6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确保象山县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
3 象山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状 |
3.1 现代农业引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3.2 大力推进基础配套,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
3.3 农民收入实现多渠道增长,幸福程度持续提升 |
3.4 深化改革创新,农村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
3.5 深化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挑战 |
3.6 强化保障,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
3.6.1 健全组织网络,营造良好氛围 |
3.6.2 统筹城乡规划,优化空间布局 |
3.6.3 完善政策机制,强化扶持督促 |
3.6.4 坚持示范带动,全面建设整治 |
4 象山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缺乏系统性的长期规划,农村规划建设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
4.1.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 |
4.1.2 农村生态环境设施建设相对落后,重建设、轻管理,重点问题依旧突出 |
4.1.3 农村建设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
4.1.3.1 规划建设认识不统一,执行力不强 |
4.1.3.2 农村建设相关部门多,责任不明确 |
4.1.3.3 建设资金投入分散,缺少长效机制 |
4.2 部分镇乡、街道对新农村建设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 |
4.3 农村集体经济薄弱,主体作用不明显 |
4.4 新农村建设制约因素较多 |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
5.1 城乡融合形成新格局 |
5.2 农业转型取得新进展 |
5.3 环境面貌得到新改善 |
5.4 就业增收呈现新局面 |
5.5 发展活力实现新提升 |
5.6 乡风文明达到新水准 |
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和对策 |
6.1 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发展意识 |
6.2 坚持因地制宜,明确工作重点 |
6.2.1 要做好科学规划 |
6.2.1.1 村庄布局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
6.2.1.2 村庄建设规划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
6.2.1.3 村庄规划要依托农村生产和经济前景 |
6.2.1.4 统筹农村规划,重在衔接 |
6.2.1.5 加强调查研究,提高规划的针对性、可行性 |
6.2.2 要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提升城乡融合水平 |
6.2.2.1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
6.2.2.2 加大农房“两改”力度 |
6.2.2.3 拓展土地利用空间 |
6.2.3 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
6.2.3.1 优化产业结构 |
6.2.3.2 培育经营主体 |
6.2.3.3 提升产业效益 |
6.2.4 要深化美化家园活动,进一步提升农村环境水平 |
6.2.4.1 培育特色亮点 |
6.2.4.2 优化生态环境 |
6.2.4.3 推广美化标准 |
6.2.4.4 提升文明程度 |
6.2.5 要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
6.2.6 要全面培养新型农民,进一步提升农民素质水平,提升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
6.2.6.1 深化技能培训 |
6.2.6.2 推进就业转移 |
6.2.6.3 提高科技、道德素质 |
6.2.7 要示范整治并举,点面结合 |
6.2.8 要建设教育、文化事业,健全服务功能 |
6.3 加强领导,加大扶持力度 |
6.3.1 要明确各级部门的责任 |
6.3.2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6.3.3 要创新机制 |
6.3.3.1 建立统一领导、统筹协调的组织机制 |
6.3.3.2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
6.3.3.3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
6.3.3.4 健全农村维稳机制 |
6.3.3.5 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 |
6.3.3.6 创新土地规模经营机制 |
6.3.3.7 创新金融支农服务机制 |
6.3.3.8 创新农村现代产业体系 |
6.3.3.9 创新资产转化资本机制 |
6.3.3.10 构建全社会建设新农村的参与机制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3)基于系统管理理论的铁路车务段管理模式与实施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和解决问题途径 |
第2章 新体制下铁路站段管理模式选择 |
2.1 铁路管理体制的沿革 |
2.2 新体制下的管理结构分析 |
2.3 站段管理模式的选择 |
2.3.1 站段管理模式简介 |
2.3.2 系统管理理论简述 |
2.3.3 站段管理模式选择 |
第3章 提高领导班子自控能力的对策 |
3.1 新管理体制对站段领导班子的新要求 |
3.2 站段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 提高自控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4章 提高科室干部自控能力的对策 |
4.1 新管理体制对站段科室干部的能力要求 |
4.2 站段科室干部存在的问题分析 |
4.3 提高自控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5章 提高中间站领导班子自控能力的对策 |
5.1 新管理体制对中间站领导能力要求 |
5.2 中间站领导班子存在的问题分析 |
5.3 提高自控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6章 提高一线班组自控能力的对策 |
6.1 新管理体制对一线班组的能力要求 |
6.2 一线班组存在的问题分析 |
6.3 提高自控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7章 通辽车务段自控型管理模式的应用实践 |
7.1 惯性违章预防与对策 |
7.2 强化特殊人群管理 |
7.3 强化职工现场技能培训 |
7.4 加强企业文化线建设 |
7.5 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活动 |
(4)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全面建设现代服务强区—— 在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罗湖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体会 |
(一)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
(二)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得到巩固。 |
(三)创新城区管理体制,城区管理上新水平。 |
(四)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 |
(五)人大、政协工作卓有成效。 |
二、与时俱进发展人民利益,全面建设现代服务强区 |
三、抓落实、重实效、出成果,向人民群众交上满意的答卷 |
(一)以发展现代服务业为龙头,以发展“七大经济”和“七大行业”为依托,全面提升辖区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 |
1、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 |
2、全力发展”环境经济”。 |
3、充分发展“物业经济”。 |
4、引进发展“总部经济”。 |
5、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
6、积极发展“文化娱乐经济”。 |
7、推动发展“科技经济”。 |
8、提升发展“口岸经济”。 |
9、加大基本建设投资力度,搞好重大项目建设。 |
1 0、全面完成区属企业改革,促进集体股份经济发展。 |
(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
1 1、把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不断引向深入。 |
1 2、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 |
1 3、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1 4、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1 5、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
(三)建设优良的硬环境和优质的软环境,努力实现城区价值最大化。 |
(四)丰富辖区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 |
(五)建设文明的政治环境,切实维护好、保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 |
四、以创建“好班子”推动民政工作更上一层楼(论文参考文献)
- [1]雨花区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研究[D]. 周扬. 湖南大学, 2013(04)
- [2]象山县新农村建设现状与推进对策分析[D]. 肖宇光. 浙江大学, 2012(01)
- [3]基于系统管理理论的铁路车务段管理模式与实施对策研究[D]. 王健宇. 西南交通大学, 2009(S1)
- [4]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全面建设现代服务强区—— 在中国共产党深圳市罗湖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J]. 汤锦森. 改革与战略, 2003(07)
-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问题解答 五、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J]. 《求知》编辑部. 求知, 19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