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级离心泵平衡部件的改进与回用(论文文献综述)
安雪峰[1](2021)在《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热法零排放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国内近九成燃煤火电厂都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来控制SO2的排放,该工艺产生的高盐脱硫废水具有较高腐蚀性和结垢性。现行脱硫废水处理技术基本能实现水分和杂盐回收,但仍存在杂盐固废处理代价高、系统运行高能耗等问题,比如热法工艺中浓缩减量单元的电耗和蒸汽消耗占吨废水处理运行费用的60%以上。开发热法零排放(ZLD)工艺和进行成本优化是实现低能耗脱硫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的关键,因此本文提出了四种热法除盐系统实现废水结晶分盐和深度处理,并进行了系统技术和经济性分析。首先,确定某电厂脱硫废水为系统进料组成,采用Ca(OH)2+Na2CO3双碱法进行脱硫废水预处理,Ca2+、Mg2+等结垢金属离子脱除率达99%以上;基于杜林规则和依数性原则推导得到了脱硫废水沸点升高值公式;借助已公开发表的脱硫废水相平衡数据绘制Na+//Cl-、SO42--H2O伪三元体系相图以制定分盐结晶方案。其次,建立了三效蒸发、基于低温烟气驱动的三效蒸发、单级机械蒸汽再压缩(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MVR)和闪蒸增强型 MVR 系统等四种浓缩减量系统主要设备数学模型,以质量浓度为2.98%、脱硫废水处理量为10000kg/h,结晶浓度为27.4%,蒸发规模为9481kg/h为初始条件,采用Aspen Plus模拟软件对系统进行模拟,并引入能耗折算等价热值法和等效电法对系统能耗进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低温烟气驱动的三效蒸发系统能耗最低,为传统三效蒸发系统的3.6%,为闪蒸增强型MVR系统的27.1%;相对于单级MVR系统,闪蒸增强型MVR系统压缩机功耗下降了 30%左右。最后,采用规模因子法建立了热法除盐系统关键设备成本模型,并对吨废水的处理成本(LCOW)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基于低温烟气驱动的三效蒸发系统LCOW为22.5元/t,为传统三效蒸发工艺LCOW的43%,为单级MVR系统LCOW的69.2%,为闪蒸增强型MVR系统LCOW的74.5%;其中基于低温烟气驱动的三效蒸发系统LCOW中化学成本占比高达83.4%,电力成本仅占11.2%。
唐亚静[2](2020)在《管道泵多工况入流畸变诱导特性及性能优化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管道泵结构简单,广泛应用于安装空间受限的场所,但弯曲的进口流道容易引发入流畸变,从而恶化泵的性能、影响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对其畸变流诱导特性开展研究并进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97607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9M661745)和江苏省产学研合作项目(BY2019059)的资助下,以比转速为132的立式管道泵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多工况下管道泵入流畸变特性和流动损失机理,并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和人工神经网络对管道泵的进口管和叶轮进行了组合优化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1)总结分析了流动畸变、泵内流分析方法和优化设计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认为基于DES湍流模型的管道泵内流数值模拟方法能准确描述入流畸变特性。搭建了管道泵性能试验台,对模型泵不同运行工况的外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流量工况下,外特性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2)针对不同进口管方案的模型泵内部流动,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直管和弯管在小流量下的回流和速度不均匀度。研究发现:进口直管在不同工况下的速度分布都比较均匀,小流量下直管内的回流区较窄;进口弯管内在不同工况下均诱发非均匀进流,小流量下弯管内的回流区更大、流道堵塞更严重、流动畸变程度更大;直管内的回流主要是叶轮内旋转流体溢出引起的,而弯管进口的管道泵内的回流主要是由肘型进口形状引起的。(3)为了准确捕捉管道泵进流畸变,深入探究肘形进口管的非均匀出流对管道泵内流场的扰动规律,采用SST和DES两种湍流模型模拟了管道泵内部流场,并分析了进口畸变流动预测结果的差异,分析了基于Q准则的管道泵内涡团分布特性、叶轮轴向速度曲线分布和进口流道速度流线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相同的网格数下,基于DES模型能够捕捉到更多的流场细节,在模拟管道泵流动畸变问题上具有优越性;不同工况下,管道泵进口流道内部均发现了不同程度的流动畸变现象,小流量工况下进口管内和叶轮进口截面的流动畸变主要为回流,进口管第一弯道下侧出现小范围的流动分离现象,但回流涡的强度和影响区域要远大于分离涡;在设计流量和大流量下,管道泵进口流动畸变主要为二次流造成的流动分离。(4)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熵产理论,定性分析了管道泵不同工况下的内部流动损失。结果表明:管道泵内部流动损失主要与湍流流动造成的熵产有关,而由粘性力造成的直接能量耗散较小;相较于叶轮和蜗壳而言,进口弯管内的能量耗散对于流量的变化更加敏感,进口弯管内部能量耗散在设计流量下最小,小流量下的进口弯管内的能量耗散较大,0.6倍设计流量下进口弯管内部的能量耗散较设计流量高出17.1倍;管道泵内部能量耗散分布不具有对称性,高耗散区域的位置均集中于接近隔舌的一侧,这些高耗散区域内部一般具有明显的旋涡或回流的影响,从而导致流动损失的增加。(5)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在决策空间内部抽取了300组决策变量样本,利用自动数值分析脚本获取了这300组决策变量所对应的管道泵的性能参数和内流参数,并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各个参数对于管道泵内部流动及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管道泵的性能主要与叶片安放角与叶片数相关,而其内部流动的稳定性主要与进口弯管的外部形状和叶片形状相关;适当的增大进口弯管的横向长度,减小弯管各弯道的曲率,对于提高管道泵内部流动的稳定性具有积极作用;对叶片形状而言,需要根据所需的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安放角与叶片数,平衡泵的性能与稳定性。(6)对原始管道泵的肘型进口弯管和叶轮进行了参数化设计,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了不同决策变量对于管道泵性能和内流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所得的相关性结论对决策变量进行了降维,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和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管道泵的进口管和叶轮进行了组合优化设计。优化过程显示:对于不同的管道泵设计而言,当管道泵在小流量和设计流量下的性能不过分突出时,大流量下的效率维持稳定;优化后的管道泵设计相对于原始模型具有显着的性能提升,在0.5倍设计工况和设计工况下的效率提升达到了9.65%和7.95%。
李怀瑞[3](2020)在《导叶式多级离心泵作透平力特性及压力脉动研究》文中提出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是当今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面临的首要问题,能否充分利用再生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石油化工、煤化工、海水淡化、钢铁冶金等多种工业流程中,有大量高压液体的压能被直接浪费,使用液力透平可以将这部分能量回收利用。泵反转作液力透平装置凭借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等优点已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目前对离心泵反转作液力透平的研究主要以蜗壳式单级离心泵为研究对象,利用理论推导、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等方法,针对离心泵作液力透平时两工况最优效率点下流量、扬程/压头、效率的换算关系,透平叶轮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透平运行时的稳定性问题及透平的力特性等进行研究。但在实际工业流程中,存在压差很高但流量相对较小的场合,需选用多级离心泵反转作透平,以满足回收高压、小流量余压能的需求。本文以某厂生产的比转速ns=62.5,设计流量Qd=85m3/h,单级扬程H=80m的导叶式4级离心泵为研究对象,针对导叶式多级泵作透平时的力特性变化与稳定性等问题,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导叶式多级泵在泵与透平两工况下的间隙泄漏变化、泵腔流体运动规律、轴向力的计算及两工况下主要过流部件的压力脉动特性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作研究对象的导叶式4级离心泵进行全流道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基于导叶式4级离心泵在泵工况与透平工况下的定常数值计算,得到两工况下外特性曲线。计算基于各自最优效率点的性能换算系数,对比同比转速蜗壳式单级泵作透平的性能换算系数,得到两者有一定差异,说明直接利用同比转速蜗壳式单级泵作液力透平的性能换算系数来预测导叶式多级透平性能是不可行的。2.对比泵与透平工况不同流量下各级口环间隙与级间间隙相对泄漏量,得到泵工况和透平工况下各级口环间隙相对泄漏量均随流量的增大逐渐减小,泵工况各级级间间隙相对泄漏量随流量增大持续减小直至泄漏流反向流动,透平工况各级级间间隙相对泄漏量随流量增大而减小并最终趋于定值。3.基于模型泵在泵工况0.75QPB、1.0QPB、1.25QPB与透平工况0.75QTB、1.0QTB、1.25QTB下各级前腔与后腔流体在不同轴向位置与径向位置处的旋转角速度,绘制各级前腔与后腔流体旋转角速度分布图。根据腔体液流核心区角速度分布规律,得到与流量、径向位置有关的腔体液流旋转角速度计算公式。4.根据考虑间隙泄漏对泵腔流体运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结果,计算得到模型泵在泵工况与透平工况下的轴向力。在一定流量范围内,泵工况下的轴向力随流量增大而减小,透平工况下的轴向力随流量增大而增大,透平工况最优效率点的轴向力大于泵工况最优效率点。泵与透平最优工况下的轴向力均稍大于经验公式计算得到轴向力,其相对误差分别为8.43%与11.91%,故根据泵理论设计的平衡盘在透平工况下仍可满足平衡轴向力的需要。5.基于多级泵简化模型在泵工况与透平工况下的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得到两工况下各级径向导叶与各级叶轮内监测点的压力脉动规律。在泵与透平工况下各监测点脉动强度均较小,故模型泵在反转作液力透平时仍可稳定运行。
贾宁宁[4](2020)在《诱导轮几何参数对高速燃油泵流场及空化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空化过程包括空泡从初生、发展到溃灭,尤其在空泡溃灭的过程中,该过程会导致水力机械出现一些有害的现象,如引起压力脉动与高频噪音,影响机组的稳定与安全运转。空化引起的压力脉动等会造成离心泵外特性变差,同时引起振动与噪声等;空泡溃灭时产生的压力冲击会对流体机械过流部件的固体壁面产生剥蚀破坏,也就是空蚀作用。燃油泵作为航空发动机的重要供油部件,空化性能是保障其可靠性的关键点。加装诱导轮是提高离心泵空化性能的最有效措施,因此研究诱导轮对燃油泵的空化性能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型号高速燃油泵关键水力部件变螺距诱导轮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值计算,研究了诱导轮叶顶间隙、叶片轴截面倾角变化对高速燃油泵空化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高速燃油泵空化发展过程及不同流量下的空化性能。高速燃油泵的扬程随着流量增大而下降,由于叶轮属于低比转速,效率随着流量的增大而增大。结合空化性能曲线、诱导轮及叶轮叶栅空化演变及流道内空泡分布,对于不同工况下高速燃油泵的空化性能,随着流量的增大,流道内的空泡迅速增多,高速燃油泵的断裂空化数增大,燃油泵发生空化断裂的位置前移,扬程更早的发生陡降。2.研究了诱导轮叶顶间隙大小对高速燃油泵空化性能的影响。随着诱导轮叶顶间隙的增大,高速燃油泵空化性能曲线中的临界空化数与断裂空化数均增大,空化性能变差。叶顶间隙流与主流相互作用在诱导轮上游形成剪切流区域,该区域速度大压力小,且区域内旋涡流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是容易发生空化的位置,发生空化时容易形成非对称螺旋形涡空化;当诱导轮叶顶间隙增大,间隙流对剪切层流动的影响增大,诱导轮上游的涡空化面积增大,导致流道内流态恶化。3.研究了变螺距诱导轮叶片轴截面在轴面的倾角变化对高速燃油泵空化性能的影响。变螺距诱导轮叶片轴截面在轴面的倾角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会改善高速燃油泵的空化性能。但是当倾角过大时,导致流动分离加剧,反而加剧了燃油泵的空化发展,本研究中高速燃油泵在诱导轮轴面叶片轴轴截面的倾角在θ=2°时获得最好的空化性能。诱导轮叶片轴截面在轴面的后倾角变化可以微调诱导轮进口轮缘及轮毂的安放角,当改变叶片轴截面倾角时,会增大诱导轮轮缘处的进口安放角,改善液流角与叶片安放角的匹配,减少流动分离使诱导轮空化性能更好;但是角度超过一定范围时,负冲角过大反而加剧流动分离使空化性能变差。
陈鹏宇[5](2020)在《基于CFD的离心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离心泵是一种重要的水力机械,在工业、农业等国民经济部门发挥着关键作用。离心泵的内部流动是十分复杂的三维湍流运动,对于早期使用的半经验半计算的离心泵设计方法难以准确描述其内部流动情况,从而导致离心泵性能指标与设计值相差较大,进而使离心泵的运行常常偏离设计工况,最终引起泵的效率和使用寿命的下降。随着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对离心泵进行内部流场数值模拟有助于从更深的层次去了解离心泵的运行原理,通过数值模拟可以获得实验中难以直接观测到的离心泵内部流场压力分布、速度分布以及流动细节,进而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对离心泵进行优化设计。对改善离心泵内部的流态和运行特性,提高水力性能和抗空蚀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其研究在提倡绿色、环保、节能的当今更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采用单级单吸离心泵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不同形状的流道进口对离心泵水力性能等方面的影响,比较渐缩型、渐扩型和平直型三种叶轮流道进口的离心泵,发现渐扩型流道进口能够有效提高离心泵效率;随后又增加了4组不同进口直径尺寸的渐扩型流道进行模拟对比后,发现随着渐扩梯度的增大,离心泵的效率会先增加,在出现峰值后又逐渐降低。(2)选用叶片数为Z=4、5、6、7、8、9的六种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不同叶片数对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发现叶片数过少会削弱叶片对流体的约束能力,使液流难以贴近叶片型线。随着叶片数增加叶轮区域压力和速度分布更为均匀,蜗壳隔舌处回流现象有所缓解,改善了内部流动状况。但叶片数过多则会使流道变窄,导致叶片对流体排挤作用变得明显,使叶轮入口处撞击损失增大,最终导致效率降低。(3)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的静压分布、流道和叶片速度分布与湍动能分布,发现SST k-ε模型在不同状态下对流态的预测都与其他三种模型存在偏差,RNG k-ε模型在大流量工况下的速度分布与实际情况不符,对比得出采用标准k-ε模型和Reallizable k-ε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结果准确性更高。
杨增军[6](2019)在《基于全系统电导过程的污泥电脱水机理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实现有效的固液分离是城市剩余污泥处理处置的关键环节之一,电脱水作为一种高效、节能、完好保存有机质的固液分离技术,可以将机械脱水污泥进一步深度脱水,为污泥的后续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创造有利条件。本研究采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电脱水全系统电导过程各电势功能区影响脱水过程的动力学特性;研究了污泥电脱水过程中固液分离特性及电场特性;系统化研究了核心结构配置对污泥电脱水特性的影响机理,在连续运行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污泥电脱水技术长期稳定运行的核心结构失效机理。通过污泥电脱水全系统电导过程的解析,发现阳极干化层电势(Uca)取决于达到最低含水率条件下分散相体积分数,并与污泥固体含量存在等式关系,Uca与污泥层电势(Us)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Uca的增加降低了脱水后期有效电场强度(Eed),后者是导致脱水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通过污泥电脱水固液分离特性与能耗分析,发现含固率为40%、泥饼厚度1 cm、电场强度20 V·cm-1、机械压力100 kPa条件下,平均脱水能耗为0.122 kWh.kgdewater-1,约为热处理能耗的20%。以能耗和设备处理能力为评价目标,提出了评价电脱水技术效能的指标:单位脱水能耗(WED’filt)和单位阳极处理能力(QED’filt)。建立了以WED’filt和QED’filt为因素的二次方程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包含了电压和机械压力对单位脱水能耗和单位阳极处理能力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优化的结果发现,模型与试验数据拟合较好。通过污泥电脱水核心结构配置及分离机理的研究,发现达到相同的脱水程度和能耗的电脱水过程,采用三维波浪面阳极比传统平面的处理能力提高了 17.8%;研究了三种阳极板处理条件下污泥含固率、水分分布、污泥电势分布及电极表面电流分布(基于COMSOL的二次电流模型)的变化对WED’filt、QED’filt和电脱水性能系数(KsiED)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通过增多电化学反应活性点的波浪面阳极提高了电化学反应强度,进而提高了电渗透流量。探索了电脱水过程阳极析氧反应形成气体阻隔层电势(Ug)的产排特征,发现波浪面阳极气体产排比值为0.28,高于平面电极的0.08。原因为析氧反应气体较易从波浪面阳极的上凸低受力区域排放,降低了气体阻隔层对阳极析氧反应活性点的影响。通过考察电脱水连续运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发现电脱水中试装置15 d的连续运行过程中,阴极碱性结垢导致的电接触下降是电能输入衰减的主要原因。因此,提出了采用机械压力递增的方式控制过滤流率和阴极区域碱性环境,此方式使阴极结垢速率降低了 10.1%,并降低了装机容量约27.7%。采用机械除垢方式能够有效控制阴极电化学沉积电势(Usc)的形成,实现批次脱水时间小于8 min,阳极利用率93.8%,污泥温度低于65℃条件下的长期稳定运行。并分析了全比例电脱水系统物质流和能量流,结果发现电脱水能耗占整个脱水系统总能耗的92.3%,统计结果验证了采用WED’filt和修正系数θ的方法评价电脱水效能是有效的。分析了污泥电脱水应用技术的驱动力特征,发现目前限制该技术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应用结构难以有效匹配机械压力和电参数,工况下WED’filt和QED’filt的优化困难。基于试验结论和电导过程的动力学分析开发了多层竖直电场间歇批次式电脱水系统,实现了WED’filt为0.133 kWh·kgdewater-1、QED’filt为 40.6 kgdewater.m-2·h-1以及分离效率为97.1%条件下的长期稳定运行。
孔德炳[7](2019)在《石膏制酸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工艺方案比选》文中研究指明宁夏某锰业公司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拟利用厂区锰渣及脱硫石膏作为原料,建年产2×40万吨石膏制酸项目。该项目的实施需消耗大量的脱盐水补充循环水和生产用水,同时会产生生活污水、循环水浓排水、废酸及含酸废水等废水。污水处理站作为石膏制酸项目的重点配套项目,提出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无外排水的目标。本文根据污水、废水的性质和产水特点,进行了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的工艺研究,拟定了工艺路线。生活污水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MBR的处理工艺处理后补充到新鲜水系统中;新鲜水采用澄清+超滤+反渗透的工艺,制备脱盐水,用于补充循环水和生产用水,反渗透膜浓水汇入循环水排污水系统;废酸及酸性废水进行混合,采用石灰—铁盐法与硫化物法相结合进行预处理,清液汇入循环水排污水系统;循环水排污水汇入其他两股废水后,作为高盐水,采用二级软化+高效反渗透+DTRO+蒸发等组合工艺,实现废水的回收利用。本工艺的实施可实现废水的零排放,每年可节约水资源约86万吨,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政策。
朱虹[8](2019)在《H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改造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生产和社会进步,我国的污水量持续增加,水环境恶化事件屡有发生。为改进我国的水体环境,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势在必行。本研究以H市污水厂为研究对象,对污水厂原工艺的处理效果进行研究,发现H市污水厂原有处理规模为2×104m3/d,原工艺流程为:粗格栅+提升泵站+细栅+旋流沉砂+水解酸化+TU氧化沟+二沉池+加氯消毒,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现需将污水厂的处理流量增加5×104m3/d,并将排放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准。该污水厂改造工程将分为两部分进行。一是在原工艺的基础进行改造。改造工程规模及预处理构筑物不变,将原“TU氧化沟工艺”改为“多段多级AO”运行方式,并在二沉池后增设“絮凝沉淀+过滤+消毒”深度处理间。二是污水处理流量5×104m3/d的扩建工程。扩建工程采用“粗细格栅+旋流沉砂+水解酸化+多段多级AO+MBR膜池(PAC化学除磷)+臭氧接触+加氯消毒”的工艺流程。通过对改造工程和扩建工程的运行发现,改造工艺中的进水COD为105.21-1892.3mg/L,BOD5为44.86-750.6mg/L,氨氮为14.23-127.5mg/L,TN为29-108mg/L,TP为1.47-29.6mg/L,SS为75-1805mg/L时,在缺氧段投加3.15吨/m3乙酸钠,出水水质基本满足要求。当提升工艺运行温度时,可提高水处理效果,低温运行时应加大物化处理药剂,提高物化除磷效果。扩建工艺的进水COD为162.67-1402.86mg/L,BOD5为44.08-596.03 mg/L之间,NH3-N为22.05-144.15mg/L,TN为53-1566 mg/L,SS为70-1570mg/L时,出水水质基本满足排放标准。本次升级改造项目总投资为17974.28万元,单方污水处理总成本为1.427元。
李瀚潇[9](2019)在《煤化工脱盐水处理工艺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多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作为战略储备,煤制油产业在国家能源生产中起着十分特殊的作用。另一方面,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煤制油工业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因此会回收生产相当多的中水。相对于工业用水的要求,原水和中水中含有大量难以去除的杂质、盐类。如何选择合适的除盐水处理方案,保障煤制油生产用水安全,是煤制油生产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针对煤制油产业的脱盐水处理工艺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参考了北方水质分析情况和部分煤制油企业的回用水指标,确定了本方案拟处理的水质指标。根据拟处理进水水质和对参考文献中工艺流程的比选,结合其他项目的经验,详细设计脱盐水处理的预处理系统、一级脱盐水处理系统、二级脱盐水处理系统、离子交换系统工艺流程。通过查阅多个厂家的产品设备提供的设备型号和技术资料,确定了工艺方案构成单元设备选型。同时确定了加药系统、辅助系统和仪表控制系统的配置。完成设计后,论文对除盐水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机模拟软件分析了反渗透系统的工艺运行过程,对水量、水质和设备选型进行了验证性测试。结果表明,在拟设进水TDS为555.97mg/L的水质条件下,主要设备总体产水率为84.43%,脱盐率达到99.9%,废水TDS为3550.55mg/L,系统浓缩效果明显。经济分析得出脱盐水处理成本相比国内类似工艺和全离子脱盐水处理工艺,处理费用均有所减少,经济效益良好。分析结果初步表明本设计方案除盐效果良好,对有效利用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有一定参考价值。
冯国强[10](2018)在《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海上油田的开发逐渐进入中后期,为保证油田的高效开发,开展了一系列井网综合调整配套、层系重组及综合挖潜工艺技术等措施,海上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各生产子系统之间的矛盾也慢慢暴露出来,井筒举升系统是海上油田生产的核心组成,随着井网加密、层系重组等措施的实施,必然引起油井的主要生产指标:产量、压力及含水率等的变化,油井举升系统和油藏系统之间产生了矛盾,同时井筒举升系统产量还受到集输处理系统处理能力的约束,按照水上服从水下的基本原则,需要对举升系统进行优化,以实现油井举升系统与油藏流动系统的协调,在保证完成产量指标的前提下,达到生产运行成本最低,对于提高海上油田的开发水平和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针对海上油田开发调整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以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多目标优化决策模型,综合考虑了经济、生产、能耗等指标,研制了潜油电泵井工况参数检测系统和海上平台海上平台智能优化实验装置,系统研究了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智能优化方法和一体化优化技术,以渤海某油田为目标油田对建立的模型及优化方法进行了验证。本文首先系统开展了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油井流入动态、井筒多相流、井筒温度场、井筒流体乳化修正、嘴流规律等海上油田井筒举升关键理论数学模型的研究,同时系统研究了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生产优化方法(智能无模型一体化优化、基于ANN数学模型的遗传算法优化),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为进行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分析及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井下设备工况参数获取难度大的问题,本文建立了基于电参数获取电机转速、转矩的数学模型,研制了潜油电泵井工况参数检测系统,通过实例验证,该系统检测数据精度满足油田生产管理需求,能够真实地反映油井的实际工作状况,可以利用该系统检测数据进行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分析。为了解决理论模型的建模局限性,设计并制造了海上平台注采动态模拟装置,利用该装置结合海上油田的实际生产数据,以及根据数据检测得到的对应的产液量、流压、泵入口压力、泵出口压力、油压、回压以及物性参数、电泵参数,对油井产能预测模型、井筒管流模型、潜油电泵特性曲线模型、油嘴嘴流模型等进行了修正,同时完成了优化方法及优化方案的实验验证,表明本文建立的优化模型及研究的优化方法可用于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的工况优化。在理论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渤海某油田为目标油田,利用建立的工况分析方法,对其生产工况进行了分析,针对各油井油嘴均未达到临界流动,产生的较严重的井间干扰问题,采用一体化优化技术,应用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2)分两个层次(油嘴调节、重新选泵优化)对目标油田进行了工况优化,取得了较好的优化结果,验证了本文建立的理论模型及优化方法的可靠性。本文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用于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分析及优化的方法,通过实现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整体优化协调生产,为海上油田生产系统能耗与效益的最佳组合奠定了基础,充分考虑海上油田生产的客观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的整体潜力,发挥系统优势,在最低能耗条件下,实现生产方式整体最优,达到效益最大化。
二、多级离心泵平衡部件的改进与回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级离心泵平衡部件的改进与回用(论文提纲范文)
(1)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热法零排放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现状 |
1.2.1 预处理 |
1.2.2 浓缩减量 |
1.2.3 固化或转移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2章 脱硫废水物性分析 |
2.1 脱硫废水进料组成的确定 |
2.2 脱硫废水的沸点升高值 |
2.3 溶解度 |
2.4 相图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系统设计 |
3.1 三效蒸发系统 |
3.1.1 蒸发器 |
3.1.2 冷凝器 |
3.2 低温烟气余热三效蒸发系统 |
3.3 机械蒸汽再压缩系统 |
3.4 闪蒸增强型MVR系统 |
3.4.1 强制循环蒸发器 |
3.4.2 压缩机 |
3.4.3 预热器 |
3.4.4 闪蒸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艺流程模拟及性能分析 |
4.1 工艺系统关键部件模型 |
4.1.1 预热器 |
4.1.2 物料混合器 |
4.1.3 压力变送设备 |
4.1.4 结晶器 |
4.2 模型验证 |
4.2.1 初始条件 |
4.2.2 模拟结果 |
4.3 全流程模拟 |
4.4 能耗折算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脱硫废水零排放工艺经济性分析 |
5.1 投资成本分析 |
5.2 经济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论文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管道泵多工况入流畸变诱导特性及性能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和简称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流动畸变研究现状 |
1.2.2 基于DES湍流模型的内流分析方法 |
1.2.3 优化理论研究发展 |
1.3 研究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立式管道泵性能数值分析 |
2.1 管道泵计算模型 |
2.1.1 湍流模型 |
2.1.2 管道泵几何参数 |
2.1.3 管道泵流场计算域 |
2.1.4 计算网格 |
2.1.5 数值计算设置 |
2.1.6 无量纲参数定义 |
2.1.7 监测面设置 |
2.2 试验验证 |
2.3 不同进口管的流动特性分析 |
2.3.1 轴向速度分布特性分析 |
2.3.2 压力系数分布特性分析 |
2.3.3 速度流线分布特性分析 |
2.3.4 螺旋度分布特性分析 |
2.3.5 不均匀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ES的管道泵内部不稳定流动特性研究 |
3.1 DES数值计算方法 |
3.1.1 湍流模型 |
3.1.2 数值计算设置 |
3.2 关于SST和 DES方法模拟管道泵内流动畸变的适用性分析 |
3.2.1 基于Q准则的漩涡特性分析 |
3.2.2 叶轮进口轴向速度分布 |
3.2.3 进口管中截面速度流线分布 |
3.3 基于DES模型的非定常数值分析 |
3.3.1 压力系数分布 |
3.3.2 速度分布特性分析 |
3.3.3 螺旋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熵产的管道泵流动损失分析 |
4.1 流动损失与熵产理论 |
4.2 流动损失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4.2.1 不同工况下耗散分布分析 |
4.2.2 管道泵内部流动损失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管道泵入流畸变参数分析及多部件组合优化设计 |
5.1 管道泵进口弯管和叶轮的参数化设计方法 |
5.1.1 进口弯管设计参数 |
5.1.2 叶轮设计参数 |
5.2 管道泵性能及入流畸变的参数化分析 |
5.2.1 数据样本 |
5.2.2 相关性分析 |
5.2.3 结果与讨论 |
5.3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管道泵多目标优化设计 |
5.3.1 优化过程及设置 |
5.3.2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导叶式多级离心泵作透平力特性及压力脉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液力透平的选型研究 |
1.2.2 液力透平的力特性研究 |
1.2.3 液力透平的运行稳定性研究 |
1.2.4 液力透平的其他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多级泵作透平模型理论及CFD方法 |
2.1 导叶式多级离心泵简述 |
2.1.1 导叶式多级泵几何参数 |
2.1.2 径向导叶 |
2.1.3 平衡盘 |
2.2 多级离心泵作透平数值模拟 |
2.2.1 计算模型建立 |
2.2.2 网格划分 |
2.3 求解器设置 |
2.3.1 湍流模型 |
2.3.2 边界条件 |
2.4 数值计算结果 |
2.4.1 计算结果与实验验证 |
2.4.2 泵工况计算结果 |
2.4.3 透平工况计算结果 |
2.4.4 性能换算系数对比 |
2.4.5 最优效率点压力分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导叶式多级泵作透平数值计算与间隙泄漏分析 |
3.1 定常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2 正常流态间隙泄漏 |
3.3 各级泄漏量对比 |
3.3.1 各级口环间隙泄漏对比 |
3.3.2 各级级间间隙泄漏对比 |
3.4 级间间隙泄漏方向分析 |
3.4.1 基于压力分布的级间间隙泄漏方向分析 |
3.4.2 基于流线分布的级间间隙泄漏方向分析 |
3.4.3 级间间隙泄漏方向分析总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泵腔流体流动规律与轴向力计算 |
4.1 泵腔分段方法 |
4.2 各级腔体液流旋转角速度分布 |
4.3 核心区旋转角速度规律 |
4.4 轴向力的数值计算 |
4.5 轴向力的经验公式计算 |
4.6 轴向力平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导叶式多级泵作透平压力脉动特性研究 |
5.1 非定常数值计算 |
5.1.1 研究对象 |
5.1.2 网格划分 |
5.1.3 非定常计算设置 |
5.1.4 时间步长与周期 |
5.2 压力脉动系数 |
5.3 最优效率点泵与透平工况压力脉动分析 |
5.3.1 径向导叶压力脉动分析 |
5.3.2 叶轮流道压力脉动分析 |
5.4 不同流量点泵与透平工况压力脉动分析 |
5.5 径向导叶在泵与透平工况下动压与静压转换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4)诱导轮几何参数对高速燃油泵流场及空化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3 高速燃油泵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诱导轮空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空化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空化的形式 |
1.5.2 水力机械中空化发展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高速燃油泵的数值计算 |
2.1 概述 |
2.2 数值计算方法 |
2.2.1 基本控制方程 |
2.2.2 湍流模型 |
2.2.3 近壁面区域的处理 |
2.2.4 空化模型 |
2.3 高速燃油泵模型 |
2.3.1 高速燃油泵及诱导轮基本参数 |
2.4 高速燃油泵流体域计算模型、计算域网格及边界条件 |
2.4.1 高速燃油泵水体计算域网格划分 |
2.5 水力性能试验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速燃油泵空化性能及流场特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 |
3.3 高速燃油泵内定常空化数值模拟 |
3.3.1 不同工况下高速燃油泵外特性 |
3.3.2 不同工况下高速燃油泵空化性能曲线 |
3.3.3 诱导轮与叶轮叶栅空化演变过程 |
3.3.4 高速燃油泵流道内空泡分布 |
3.3.5 诱导轮与叶轮流道平均压力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诱导轮叶顶间隙对高速燃油泵空化性能的影响 |
4.1 概述 |
4.2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 |
4.2.1 方案设计 |
4.2.2 边界条件 |
4.3 高速燃油泵内定常空化数值模拟 |
4.3.1 高速燃油泵及变螺距诱导轮空化性能曲线 |
4.3.2 高速燃油泵流道内的空泡分布 |
4.3.3 诱导轮叶片的静压分布 |
4.3.4 诱导轮流道内的平均压力分布 |
4.3.5 诱导轮轴面湍动能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诱导轮叶片轴截面在轴面内的角度变化对其空化性能的影响 |
5.1 概述 |
5.2 方案设计 |
5.3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 |
5.4 离心泵内定常空化数值计算 |
5.4.1 高速燃油泵空化特性曲线 |
5.4.2 高速诱导轮流道内空泡演变过程 |
5.4.3 叶片轴截面倾角对诱导轮叶片安放角及高速燃油泵外特性的影响 |
5.4.4 轴面相对速度云图及流线图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成果 |
(5)基于CFD的离心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 |
1.3 离心泵内部流动优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关于离心泵内部流动优化研究现状 |
1.3.2 叶片数对离心泵内部流动的影响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
2.1 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的理论与发展 |
2.2 流动控制方程 |
2.2.1 连续性方程 |
2.2.2 运动方程 |
2.2.3 能量守恒方程 |
2.3 数值计算方法 |
2.3.1 直接数值模拟方法(DNS) |
2.3.2 雷诺时均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方法(RANS) |
2.3.3 概率密度函数法(PDF) |
2.3.4 大涡模拟法(LES) |
2.4 湍流模型 |
2.4.1 标准k-ε模型 |
2.4.2 RNG k-ε模型 |
2.4.3 SST k-ε模型 |
2.4.4 Reallizable k- ε模型 |
2.4.5 大涡模拟模型 |
2.5 控制方程的求解方法 |
2.5.1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 |
2.5.2 有限差分法 |
2.5.3 有限元法 |
2.5.4 边界元法 |
2.5.5 有限体积法 |
第三章 离心泵的三维建模及网格划分 |
3.1 建模软件介绍 |
3.2 内部流体的三维建模 |
3.3 网格划分方法 |
3.3.1 结构化网格 |
3.3.2 非结构化网格 |
3.3.3 混合网格 |
3.4 三维流场的网格划分 |
第四章 离心泵流道和叶片数对效率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
4.1 离心泵效率影响因素 |
4.2 模拟计算方法及设置 |
4.2.1 求解器和计算模型设置 |
4.2.2 运行环境设置和材料定义 |
4.2.3 流体域定义和边界条件设置 |
4.2.4 求解方法和计算设置 |
4.3 模拟结果分析 |
4.3.1 叶轮流道入口形状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
4.3.2 渐扩型流道进口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
4.3.3 叶片数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
4.3.3.1 不同叶片数的流道压力 |
4.3.3.2 不同叶片数的流道速度 |
4.3.3.3 不同叶片数的流道湍动能 |
第五章 不同湍流模型的离心泵数值模拟分析 |
5.1 湍流模型介绍 |
5.2 模拟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分析 |
5.2.1 额定流量工况下的不同湍流模型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2.1.1 不同湍流模型的流道压力 |
5.2.1.2 不同湍流模型的流道速度 |
5.2.1.3 不同湍流模型的流道湍动能 |
5.2.2 小流量工况下的不同湍流模型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2.2.1 不同湍流模型的流道压力 |
5.2.2.2 不同湍流模型的流道速度 |
5.2.2.3 不同湍流模型的流道湍动能 |
5.2.3 大流量工况下的不同湍流模型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5.2.3.1 不同湍流模型的流道压力 |
5.2.3.2 不同湍流模型的流道速度 |
5.2.3.3 不同湍流模型的流道湍动能 |
5.3 不同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基于全系统电导过程的污泥电脱水机理分析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污泥的产生与特点 |
1.1.1 污泥的产生 |
1.1.2 污泥的组成与结构 |
1.1.3 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特性 |
1.2 污泥的处理处置与深度脱水 |
1.2.1 污泥处理处置 |
1.2.2 污泥脱水技术与现状 |
1.2.3 污泥深度脱水研究进展及难题 |
1.3 污泥的电场协助深度脱水 |
1.3.1 污泥电脱水研究进展 |
1.3.2 污泥电脱水工业化实践与现状 |
1.3.3 污泥电脱水的优势与潜力 |
1.3.4 污泥电脱水的瓶颈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污泥电脱水全系统电导过程解析 |
2.1 引言 |
2.2 全系统电导过程电势分布模型 |
2.3 电势区动力学解析 |
2.3.1 电子导电区 |
2.3.2 电极反应区 |
2.3.3 过程影响区 |
2.3.4 脱水动力区 |
2.4 电脱水过程影响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污泥电脱水固液分离特性与能耗分析 |
3.1 引言 |
3.2 试验装置和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装置 |
3.2.3 试验方法 |
3.3 污泥电脱水关键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3.3.1 脱水程度对电脱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
3.3.2 泥饼厚度对电脱水分离特性的影响 |
3.3.3 机械压力对分离速率和能耗的影响过程分析 |
3.3.4 电场强度对分离速率和能耗的影响过程分析 |
3.4 污泥电脱水动力学因素响应面分析 |
3.4.1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
3.4.2 参数优化过程 |
3.4.3 模型有效性分析 |
3.4.4 模型优化结果分析 |
3.4.5 模型优化结果验证试验 |
3.5 小结 |
第4章 污泥电脱水核心结构配置特性及分离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装置和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系统及控制原理 |
4.2.3 试验方法 |
4.3 曲面阳极压力电脱水分离特性研究 |
4.3.1 不同阳极结构的污泥电脱水特性 |
4.3.2 不同阳极结构的污泥电脱水效能评价 |
4.3.3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脱水泥饼流场分布特性 |
4.3.4 阳极析氧反应对电脱水过程的影响 |
4.4 阴极配置压力电脱水特性及渗透机理 |
4.4.1 不同阴极结构水分分布特性及渗透阻力分析 |
4.4.2 不同阴极结构能量输入特性 |
4.5 过滤介质的电脱水特性及等效电阻分析 |
4.5.1 不同过滤介质脱水特性试验研究 |
4.5.2 双层结构过滤介质脱水特性与等效电阻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污泥电脱水连续运行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来源及性质 |
5.2.2 试验系统及数据采集点 |
5.2.3 试验方法 |
5.3 电脱水阴极结垢机理研究 |
5.3.1 电能输入衰减机理分析 |
5.3.2 阴极污垢物形成机理分析 |
5.4 机械压力递增提供对阴极结垢速率影响研究 |
5.4.1 机械压力递增提供控制方式 |
5.4.2 阴极结垢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5.4.3 连续运行下不同阴极污垢处理方式对脱水性能影响 |
5.5 连续运行下物质能量流量分析及系统稳定性验证 |
5.5.1 测试系统及物质能耗统计方法 |
5.5.2 统计实验结果 |
5.6 小结 |
第6章 污泥电脱水应用结构开发及关键机构探讨 |
6.1 污泥电脱水应用技术存在问题分析 |
6.1.1 电脱水应用结构分类与驱动特征下存在的问题 |
6.1.2 机械压力特征下脱水泥饼特性 |
6.1.3 电脱水技术应用难点分析与集成开发目的 |
6.2 基于竖直电场的多层批次式电脱水技术开发及优化研究 |
6.2.1 整体实现结构开发 |
6.2.2 关键节点技术开发与优化试验 |
6.2.3 总体设计开发与工艺匹配 |
6.2.4 系统构成分布与分类折旧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石膏制酸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工艺方案比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石膏制酸项目概述 |
1.2.1 石膏制酸工艺简介 |
1.2.2 废水来源及其污染物产排情况 |
1.3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2 处理规模及程度确定 |
2.1 水质与水量 |
2.1.1 生活污水水质、水量 |
2.1.2 新鲜水进水水质、水量 |
2.1.3 循环水浓排水水质、水量 |
2.1.4 废酸及含酸废水水质、水量 |
2.2 产水水质要求 |
3 处理工艺技术比选 |
3.1 主体工艺路线 |
3.2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3.2.1 工艺确定 |
3.2.2 工艺流程 |
3.2.3 工艺流程简介 |
3.2.4 处理效果预测 |
3.2.5 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参数 |
3.3 新鲜水处理系统 |
3.3.1 工艺确定 |
3.3.2 工艺流程 |
3.3.3 工艺流程简介 |
3.3.4 产水水质预测 |
3.3.5 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
3.4 废酸及含酸废水处理系统 |
3.4.1 工艺确定 |
3.4.2 工艺流程 |
3.4.3 工艺流程简介 |
3.4.4 主要性能参数 |
3.5 循环水浓排水及高盐水处理系统 |
3.5.1 工艺确定 |
3.5.2 工艺流程 |
3.5.3 工艺流程简介 |
3.5.4 系统进水水质与产水水质预测 |
3.5.5 主要设备性能参数 |
3.6 污泥处理 |
3.6.1 污泥性质 |
3.6.2 污泥脱水工艺比选 |
3.6.3 设备性能参数 |
3.7 其他设施 |
3.7.1 应急事故水池 |
3.7.2 建筑及布局简述 |
3.8 水平衡计算 |
3.9 盐平衡计算 |
4 项目投资及运行成本 |
4.1 项目总投资及构成 |
4.1.1 总投资估算范围 |
4.1.2 投资估算的结果 |
4.2 运行费用计算 |
4.2.1 运行成本汇总 |
4.2.2 运行成本计算 |
4.3 经济效益分析 |
5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附图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在学习期间获得的其他成果 |
(8)H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引言 |
1.2 国内水污染现状 |
1.3 国内外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运行情况 |
1.4 污水厂升级改造研究进展 |
1.4.1 预处理工艺 |
1.4.2 生物处理工艺 |
1.4.3 深度处理工艺 |
1.5 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5.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5.3 课题的目的 |
1.5.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污水处理厂原工艺运行状况 |
2.1 污水处理厂原工艺概况 |
2.2 试验用水水质及检测方法 |
2.3 污水厂原工艺处理效果 |
2.3.1 COD去除效果 |
2.3.2 BOD去除效果 |
2.3.3 NH3-N去除效果 |
2.3.4 TN去除效果 |
2.3.5 TP去除效果 |
2.3.6 SS去除效果 |
2.3.7 污染物指数达标率 |
2.4 污水厂扩建工程概况 |
2.5 小结 |
第三章 污水厂改造工艺论证及运行状况 |
3.1 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
3.2 改造方案技术分析 |
3.2.1 进出水水质分析 |
3.2.2 处理重点及难点分析 |
3.2.3 提标改造技术路线 |
3.3 改造工艺方案选择 |
3.3.1 预处理改造方案 |
3.3.2 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方案 |
3.3.2.1 工艺方案论述 |
3.3.2.2 工艺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
3.3.3 深度工艺方案 |
3.3.4 出水消毒工艺方案 |
3.3.5 化学除磷工艺方案 |
3.3.6 碳源投加工艺方案 |
3.3.7 改造工艺方案确定 |
3.4 改造工艺设计研究 |
3.4.1 预处理系统 |
3.4.2 生物处理系统 |
3.4.3 深度处理间 |
3.5 改造工艺运行效果分析 |
3.5.1 试验装置、进水水质及检测项目 |
3.5.2 改造工艺运行研究 |
3.5.2.1 COD、BOD去除情况 |
3.5.2.2 TP去除情况 |
3.5.2.3 NH3-N去除情况 |
3.5.2.4 TN去除情况 |
3.5.2.5 SS去除情况 |
3.5.3 改造前后出水水质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污水厂扩建工艺论证及运行状况 |
4.1 扩建方案技术分析 |
4.1.1 进出水水质分析 |
4.1.2 处理重点及难点分析及技术路线确定 |
4.2 扩建工艺方案选择 |
4.2.1 预处理工艺方案 |
4.2.2 二级生物处理工艺方案 |
4.2.3 深度处理工艺方案 |
4.2.4 扩建工艺方案确定 |
4.3 扩建工艺设计研究 |
4.3.1 预处理 |
4.3.2 生物处理 |
4.3.3 附属设备 |
4.3.4 除臭设计 |
4.4 扩建工艺运行效果分析 |
4.4.1 试验装置、进水水质及检测项目 |
4.4.2 扩建工艺运行研究 |
4.4.2.1 COD、BOD去除情况 |
4.4.2.2 TP去除情况 |
4.4.2.3 NH3-N去除情况 |
4.4.2.4 TN去除情况 |
4.4.2.5 SS去除情况 |
4.4.3 扩建与改建工艺水质对比 |
4.5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环境、社会效益及经济可行性分析 |
5.1 投资估算 |
5.1.1 工程概况 |
5.1.2 编制依据和原则 |
5.1.3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取费标准及说明 |
5.1.4 工程投资 |
5.1.5 成本计算 |
5.2 环境效益 |
5.3 社会效益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9)煤化工脱盐水处理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洁净煤产业的废水来源 |
1.3 水处理技术在我国能源领域中的战略地位和基本状况 |
1.4 水处理技术 |
第二章 脱盐水处理工艺设计基础 |
2.1 引言 |
2.2 总体方案(工程概况) |
2.3 基础条件和设计指标 |
2.3.1 基础条件 |
2.3.2 设计规模及设计水质 |
第三章 设计单元和设备选型 |
3.1 预处理系统 |
3.1.1 多介质过滤器 |
3.1.2 超滤系统 |
3.2 一级和二级反渗透系统 |
3.3 除碳系统和混床 |
3.3.1 除碳系统 |
3.3.2 混床 |
3.4 加药系统 |
3.5 辅助系统 |
3.6 仪表控制系统 |
3.7 高浓盐水处理 |
第四章 工艺设计结果分析 |
4.1 设计结果分析 |
4.1.1 预处理系统 |
4.1.2 反渗透系统 |
4.1.3 混床过滤 |
4.2 反渗透系统实用性验证 |
4.3 经济分析 |
4.3.1 建设投资 |
4.3.2 运行成本 |
4.3.3 水处理单价核算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讨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潜油电泵生产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潜油电泵工况分析及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油田开发生产优化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4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智能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 海上油田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创新点 |
第2章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基础理论模型研究 |
2.1 油井流入动态模型 |
2.2 井筒多相流模型 |
2.2.1 相平衡计算 |
2.2.2 能量平衡方程 |
2.3 温度场与压力耦合计算模型 |
2.3.1 油层中部至电机段的温度计算 |
2.3.2 电泵及流体增温计算 |
2.3.3 电机及流体增温计算 |
2.3.4 温度压力耦合计算 |
2.4 泵特性曲线校正模型 |
2.4.1 粘度(含水及温度)校正 |
2.4.2 含气量校正 |
2.4.3 泵特性曲线校正实例 |
2.5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井下机组受力分析模型 |
2.5.1 刚度分析 |
2.5.2 算例及分析 |
2.6 井眼轨迹对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井下机组工作的影响 |
2.7 油嘴流动模型 |
2.7.1 数学模型 |
2.7.2 算例及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分析技术研究 |
3.1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参数检测系统设计 |
3.1.1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检测系统总体设计 |
3.1.2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检测系统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
3.2 潜油电泵井性能检测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与调试 |
3.2.1 工况采集模块的设计 |
3.2.2 GPRS传输模块和服务器硬件的选择 |
3.2.3 采集模块软件设计与调试 |
3.2.4 上位机软件设计与调试 |
3.3 工况参数检测系统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
3.3.1 电流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3.3.2 潜油电机转速计算数学模型 |
3.3.3 潜油电机输出转矩计算模型 |
3.4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工况指标检测与工况分析实例 |
3.4.1 短时工况指标检测与工况分析 |
3.4.2 连续工况指标检测与工况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海上平台智能优化实验装置的研制 |
4.1 海上平台智能优化实验装置系统构成 |
4.2 系统控制柜及实验装置控制中心设计 |
4.3 海上平台智能优化实验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3.1 流量自动控制系统结构 |
4.3.2 流量自动控制系统的参数配置 |
4.3.3 分布式I/O系统的配置和调试 |
4.3.4 上位机组态和实现 |
4.3.5 流量自动控制系统的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智能优化方法研究 |
5.1 智能优化算法研究 |
5.1.1 海上油田开发生产多目标优化问题 |
5.1.2 多目标进化算法研究 |
5.2 NSGA-2算法在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优化中的应用 |
5.2.1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 |
5.2.2 NSGA-2进化算法参数设置 |
5.2.3 NSGA-2改进算法优化步骤 |
5.2.4 NSGA-2改进算法算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整体优化技术研究 |
6.1 基于智能无模型梯度的一体化优化研究 |
6.1.1 智能无模型一体化优化目标研究 |
6.1.2 智能无模型一体化优化实施方案 |
6.1.3 智能无模型一体化优化实验结果分析 |
6.2 基于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GA一体化优化研究 |
6.2.1 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建立 |
6.2.2 基于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遗传算法优化方案 |
6.2.3 基于神经网络数学模型的遗传算法优化实验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整体优化并行计算平台研究 |
7.1 平台系统构成 |
7.1.1 中心计算机 |
7.1.2 数据库服务器 |
7.1.3 系统测控节点 |
7.1.4 数据终端 |
7.2 工况分析及优化平台系统功能设计 |
7.3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分析及优化平台工作流程 |
7.4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拟合 |
7.5 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并行工况分析及优化过程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渤海某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分析及优化 |
8.1 渤海某油田概况 |
8.2 渤海某油田工况分析及优化数据准备 |
8.3 渤海某油田数据拟合及模型校正 |
8.3.1 单井IPR曲线拟合 |
8.3.2 管流计算模型修正 |
8.3.3 泵特性曲线模型修正 |
8.3.4 嘴流模型修正 |
8.4 渤海某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分析 |
8.4.1 油嘴流态分析 |
8.4.2 潜油电泵可下入深度分析 |
8.4.3 电潜泵泵轴变形及受力分析 |
8.4.4 电潜泵工况分析 |
8.5 渤海某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优化 |
8.5.1 工况结合产能进行多目标优化(油嘴调节) |
8.5.2 工况结合产能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选泵)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多级离心泵平衡部件的改进与回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热法零排放系统设计及性能研究[D]. 安雪峰.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管道泵多工况入流畸变诱导特性及性能优化设计[D]. 唐亚静. 江苏大学, 2020
- [3]导叶式多级离心泵作透平力特性及压力脉动研究[D]. 李怀瑞.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4]诱导轮几何参数对高速燃油泵流场及空化性能的影响研究[D]. 贾宁宁.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5]基于CFD的离心泵内部流场数值模拟分析[D]. 陈鹏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全系统电导过程的污泥电脱水机理分析及应用研究[D]. 杨增军. 天津大学, 2019(01)
- [7]石膏制酸废水处理及综合利用工艺方案比选[D]. 孔德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8]H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改造技术研究[D]. 朱虹.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 [9]煤化工脱盐水处理工艺设计[D]. 李瀚潇.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10]海上油田井筒举升系统工况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D]. 冯国强.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