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社会变迁中的室内设计与美学需要(论文文献综述)
贵杭[1](2021)在《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作为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乡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乡村社会与环境面貌正经历着巨大的转变。而当下随着乡村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提高,乡村文化服务建设被忽略,陈旧的文化空间正逐渐被村民所抛弃,乡村文化逐渐走向凋零。面对这种现象,大量建筑师开始进入到乡村领域开展文化建设活动,乡村建设成为了建筑师乐此不疲的天堂家园。众所周知,无规矩不以成方圆,城市建设有城市建设规范控制,而乡村社会缺乏有效的规划标准而导致众多的盲目建设,建筑师裹挟着主观意念进行的自我乡村实践,肆意的建设对乡村环境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当下的乡村建设急需有效的规划指导。建筑策划是作为一种依据科学方法认知社会环境,并真正创造出满足实际需求的物质空间与文化环境的方法,正是当下乡村建设迫切需求的。本论文正是从建筑策划的角度去研究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设实践,作为村民文化活动的主要场所,乡村文化空间的使用问题正逐渐凸显出来。如何进行乡村文化建筑的建设活动,如何提营造村民的文化生活空间,如何获得村民的文化认同,以及如何科学而有效地指导建设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成为了在乡村建设发展过程中亟待研究的课题。本论文通过对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将其具体到当代乡村文化建设项目建设中,结合建筑策划的优势,进一步探讨建筑策划在乡村环境中的可行性。通过分析乡村社会的特征与当代乡村村民的文化生活,并结合当代乡村实践案例探讨建筑策划在当代乡村文化建筑设计过程中内在关联。通过建筑策划理论与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针对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分析与定位,依次为基础,对乡村文化环境进行内外条件调查,提出从场地环境、空间内容、技术经济以及实施保障等角度完成对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内容的构建。结合笔者亲身参与的实践项目对建筑策划的构想内容进行反馈验证。希望通过对乡村文化建筑的策划研究,能够真正为乡村的文化建设提供更加科学的设计依据。
宋一凡[2](2021)在《技术的灵晕:社交媒体中藏族日常生活影像的文化沟通研究》文中指出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媒介化的社会,媒介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感知方式和行为方式。早在电影出现时,学界就开始讨论艺术作品的机械复制及影像与文化语境相分离等人类感知方式改变的相关问题,而观看是人类思维的具体体现,并传递了人类的知识和文化模式。当下的社交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了个体作为创作主体对其日常生活影像的生产和传播,重构了人们的文化沟通方式和行为。本文聚焦社交媒体中的藏族影像,采用量化的方法,描述并分析生活在云南迪庆的藏族(中国藏族)和生活在海外的藏族,通过微信、Facebook等社交媒体拍摄、关注并推送的影像(图片和视频),如何讲述他们的处境,并赋予处境图画的意义,以及这些图画意义的文化沟通的价值,从而为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提供生动具体的案例,对影像传播研究的提供新的视角。本文由六个部分的内容组成:绪论,提出“社交媒体影像的文化沟通功能和价值何以实现?”这一核心问题,全面梳理藏族影像研究的相关文献,建构藏族个体经由社交媒体完成的日常生活影像生产传播实践的分析框架。第一章,采用量化和质化相结合的方法,描绘并分析中国藏族和海外藏族社交媒体影像在影视语言、族群文化和全球文化沟通等方面具有的文化特征,以及藏族文化景观和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意义。第二章,从“个体化的技术性影像发明”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社交媒体中的藏族影像,如何实践着影像的流通、接受和跨文化沟通,并推动个体的现代性成长和反思。第三章,从“影像的繁殖力和创造力”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社交媒体中的藏族影像,如何实践着影像的族群文化的想象、家乡的想象和多元文化沟通的想象,并推动着群体身份的媒介想象。第四章,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世界无序”的理论视角出发,分析社交媒体中的藏族影像,如何实践着全球文化联结、跨文化对话和地方秩序的重构,并推动着全球文化沟通的实践。结语:技术影像建构了新的灵晕,实现了文化的可沟通。灵晕在本文意味影像生产和传播在传者和接受者之间建构起的丰富的文化意义空间,表达着影像拍摄者和观看者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和情感表达及其丰富的文化沟通的意义。
宁芯儿[3](2021)在《英国索特莱姆乡村别墅中国壁纸的图像来源与再使用》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壁纸图像,是中国外销的艺术产品之一,18世纪流行于英国和欧洲大陆。在英国,壁纸张贴在英国贵族阶层的乡村别墅及庄园内,分布广泛,目前全英发现可考的中国壁纸多达169处,遍布英国全境。笔者选取了位于英格兰西南部城市普利茅斯的索特莱姆乡村别墅中书房的壁纸作为本文的案例,试图通过对书房壁纸图像的分析,对其图像来源和图像产地进行追溯和讨论。笔者通过对索特莱姆书房的中国壁纸图像进行分析,认为中国壁纸不是中国工匠迎合西方市场所作出的粗陋而肤浅的产品,而是蕴含着工匠的创造力的,凝结了中国苏州版画、佛山版画和广州外销画等商品画中的精粹,共同构成了精美而丰富的图像。这些图像进入英国上流社会中去,成为了被贵族阶层认可的时尚风潮,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在18世纪英国民族性形成的时期,中国壁纸及其他外销艺术品成为了彰显英国强大海上实力的标志,也成为了英国占据欧洲文化强势地位的工具,更是英国上流社会共同的文化和身份标志。
周芳[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村落体育表演是在独特村落地缘空间下产生,以身体动作、身体运动和身体表演为主要展现形式的民间体育活动,是中国式村落风土人情、价值观念、文化习俗和生活情趣在民族传统体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本论文运用逻辑分析、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在对村落体育表演实践案例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基础上,深入探讨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村落体育表演的实践价值、生存困境和发展路径,为完善村落体育表演理论,指导村落体育表演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和美好生活实现,加快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结论如下:1.村落体育表演是人类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载体,也是宗教仪式人神对话的媒介和节庆活动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村落体育表演体现了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具有健身健体、教育教化、娱乐健心、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等价值;表现出表演动作模仿性、表演特色差异性和表演形式朴素性等三大特征;并按参与人员数量分为竞技对抗类、休闲娱乐类和信仰图腾类表演;按表演人数分为单人类、双人类和群体类表演;按照项目来源分为生产生活类、宗教祭祀类和军事训练类表演。2.村落体育表演呈现出表演目的由悦神祈禳转向娱人娱心、表演地点由朴素空间转向专业舞台、表演性质由全民表演转向专业表演、表演结构由完整呈现转向多元展示、表演功能由自娱自乐转向他者娱乐等变化指征,充分彰显了村落体育表演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价值。村落体育表演与乡村振兴具有互融互通关系,村落体育表演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基础和行动支持,以集体行动和个体行动两种方式推动乡村振兴实践;乡村振兴在村落体育表演中的现象表达主要体现在促进村落产业振兴、提升村落社会治理和加速村落文化共同体构建等层面。3.依据助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主体差异,将村落体育表演分为精英引领型、政府推动型和自组织型。(1)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依靠村落精英的积极引领,袁窦村遵循“古村旅游+秧歌表演”的发展思路,将秧歌古村打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并带动袁窦村由省级贫困村发展为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袁窦村鼓子秧歌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较为单一,经营用地难以扩大;演员年龄老化,人才断档,高层次发展受制约等困境。(2)尚寨竹马表演依靠各级政府推动,尚寨村遵循“文化景观旅游+竹马表演”的发展思路,依托遗址文物、竹马文化残存复现,重构形成省级非遗民俗村,并带动了村落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尚寨竹马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经费来源渠道少,村民功利性较强;文化自觉性弱,权益集中化严重,日常化发展受阻等困境。(3)大梭庄舞龙表演依靠村落自组织、借助村民文化惯习、自觉意识和项目魅力,大梭庄舞龙表演实现了自我传承、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但项目带动产业振兴和文化反哺作用尚需提高。大梭庄舞龙表演助推乡村振兴面临申报非遗评选意识弱;地方政府参与度不高,政策及经费支.持不足;管理组织不稳定;与教育、经济发展结合不紧密等困境。4.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寻求政府支持,对接社会需求,稳定精英团体,优化村落体育表演的品牌化、特色化和创新化发展。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引导村落精英积极作为,合理开发村落体育表演文化;鼓励村落力量参与,借力村落旅游发展村落体育表演;拓展衍生产业,提高村民的文化自觉意识等优化路径。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可通过加强自组织建设,提高村落体育表演核心竞争力;动员全员参与,筑牢村落体育表演的群众基础;获取政府帮助,提升村落体育表演的影响力等优化路径。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类型,探讨了深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村落体育表演的理念认同、强化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部门协同、明晰多元主体协同发展的责任分担等机制,并提出了拓展村落体育表演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空间,加大村落体育表演组织化、日常生活化融入,延续村落体育表演制度化、谱系化非遗传承,开展村落体育表演信息化、科学化创新发展和扩大村落体育表演竞赛化、标准化项目开发等路径选择。5.研究提出了(1)政府部门联动协作,促进村落体育表演发展;(2)村落精英主动参与,加快村落体育表演文化向村落文化产业转化;(3)积极引导村落体育表演自组织内生性发展,提高自我造血、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4)提升村落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塑造良好的村落文化氛围;(5)借助商业化、产业化发展机遇,将村落体育表演与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相结合,促进村落文化和村落体育表演的良性发展;(6)专家学者科研助力,挖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价值,提高村落体育表演的文化影响力等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六大发展保障体系。
邱静静[5](2020)在《环境行为视角下广西三江县程阳侗寨公共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耕文化背景下的传统侗族村落形成的地缘血缘关系在现代经济的影响下逐渐丧失。近年来,在大规模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广西三江县传统的侗族村落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风俗吸引了大批游客。为了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当地村落公共空间的功能也因此而发生变化,当地居民的生活模式、生活需求以及行为模式也受到了影响。人们作为环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仅塑造了环境,而且还受到环境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地要思考当地居民的生产行为发生了什么变化?外来游客的行为方式对侗族村落的公共空间有什么影响?人与环境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行为互动关系?论文以广西三江县程阳八寨(平岩村、程阳村、平铺村)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从环境行为学理论视角切入,选取具有村落中有代表性的公共空间为研究样本,调研并归纳当地村民和外来游客的行为方式,探索程阳八寨人们的行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公共空间现状评价体系的方式,对程阳八寨公共空间调研要素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程阳八寨中的三个行政村落进行了分类,并探究了各村落公共空间现状差异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从环境行为的角度提出程阳八寨公共空间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侗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发展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节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内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是研究基础理论,主要对侗族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环境行为学及其相关理论进行梳理。第三章分别以程阳八寨里的三个行政村落为案例,通过对其村落公共空间实体环境要素、行为内容要素、知觉认知要素进行调研归纳。第四章利用要素调研总结出程阳八寨公共空间的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小组法分析环境行为视角下程阳八寨公共空间的现状,对评价因子进行分层级以及权重计算。并据此对程阳八寨公共空间进行现状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的基础数据。第五章则基于公共空间现状评价的结果,结合程阳八寨的基础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造成村落公共空间现状差异的原因,并针对各等级公共空间特征的主要矛盾,提出了程阳八寨三个行政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适宜性策略。
马赫[6](2020)在《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流行文化已经全方位的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明星效应和明星偶像崇拜作为流行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与载体,使得流行文化在传播和大众化上得以可能,是流行文化不可或缺的生命力。人是文化的载体,也意味着文化对人具有形塑的功能,而偶像崇拜作为青少年时期的一种过渡性行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主要以明星偶像作为自身崇拜与追捧的对象。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中的失范行为带来的文化讨论与社会问题也逐渐成为大众舆论与学术界的讨论热点与研究焦点之一。如私生粉跟踪偷拍与隐私侵犯、职业黑粉拉踩与谣言散布、打投流量购买与言论控评、恶意举报与网络暴力、过度迷恋以至于情感带入等粉丝负面事件屡见不鲜,“饭圈女孩”、“跪族男孩”等青少年粉丝群体的失范行为往往成为网络社交媒体的热点新闻。因此研究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失范及其社会效应具有重要的社会学与文化学意义。当前,关于偶像崇拜的研究已经从大众文化研究领域拓展到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教育学等人文学科的多个学科与研究领域,对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也从单一的理论转变为多元的分析,而且更加关注明星偶像崇拜群体的内部运行规律和心理活动,探索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价值与意义。我国学术界在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上侧重对现象进行调查,如描述偶像崇拜的特征、原因,强调偶像崇拜与榜样学习之间的关系,注重对我国青少年榜样教育问题提供指导性策略,总体缺少对明星偶像崇拜失范问题的详细解读与重构路径的具体剖析。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的历史演变,描述了社会变迁下偶像崇拜尤其是明星偶像崇拜的发展与变化,总结出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的流行文化背景及时代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崇拜文化经历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从精英化到大众化、从政治到文化的转变过程,中国偶像则经历了英雄偶像,明星偶像,选秀、草根偶像,流量、养成偶像的发展历程。其次,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比较与阐释了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的现状与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当前我国青少年偶像崇现呈现出泛化与较高卷入度,崇拜对象以明星偶像为主流、二次元偶像彰显出时代的特征,在崇拜活动中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成为常态,并在自我认知上表现出主动性,而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则显示出了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技术进步与推动、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粉丝类型的多元化、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等新特征。明星偶像崇拜文化作为一种流行文化,其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以及大众本身所具有的正功能不容忽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粉丝对明星的过度崇拜与迷恋所导致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带来了超出理智的后果与社会问题。再次,结合当代中国社会中多样化的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进行访谈分别从粉丝的文本生产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自我的丧失、狭隘性、非道德化、娱乐极端化等方面,解析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具体失范现象与行为,呈现其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其予以重构的意义。通过文化与认同、个体与组织、制度与科技等维度分析了明星偶像崇拜失范产生的原因,并从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等视角对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偏差行为进行了学理性思考。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现象代表着网络社会下青少年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的形成,是当代青少年价值取向的体现。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不利于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社会稳定与发展,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与青少年之间的矛盾性,也体现了社会化主体之间的统一性。青少年偶像崇拜亚文化反映出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个人问题或者心理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的实践,体现了亚文化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自身风格化的展现以及与主文化的对立与融合。最后,在研究基础上探究了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在价值、规范和行为的社会系统中路径重构的可能性,提出发挥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的合力正确引导青少年偶像崇拜的观念与行为。对于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现象与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但主流文化不应是单一的否定与阻隔的状态,而是通过积极的引导策略与调适形式,在放任恣意发展与合理监督引导之间形成一种适度的张力,为明星偶像崇拜亚文化的构建和青少年失范提供价值与行为等方向指引。总之,当今中国流行文化下的明星偶像崇拜现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青少年粉丝及其诸多言行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虽然学术界围绕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对于流行文化中当代青少年粉丝的偶像崇拜特点与失范问题研究仍有缺憾。因此,本研究意图通过对我国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研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进展,并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与价值观有所裨益。
霍帅[7](2020)在《鲁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社会变迁中的建筑形态研究》文中提出传统村落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增强了中华儿女文化认同感,其产生、发展、演化与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要素息息相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使农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期,研究传统村落建筑形态的演变规律,对传承村落文化、指导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鲁西北地区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受自然因素、文化因素影响,经过人口迁移、京杭运河通航等社会变迁,形成融合儒家文化、黄河文化、运河文化具有北方特色的传统民居建筑风格,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论文以鲁西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形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影响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筑形成的自然环境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变迁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实例从社会变迁角度对鲁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的规划布局、街巷尺寸演变特点进行研究。其次,对于鲁西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的院落形态、构成元素、立面构成、结构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并选取明清时期的典型院落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其演变特征和社会变迁驱动因素;按照石雕、木雕、砖雕三种装饰材料对建筑装饰艺术的演变进行分析。然后,对鲁西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形态的演变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其具有“天人合一”营造理念和注重礼治的伦理空间秩序的演变特点。基于传统村落建筑形态演变规律特点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并得出结论,指出建筑形态演变规律将为传承优秀文化的理论指导,使其更具活力的方向发展。本论文通过对鲁西北地区社会变迁中建筑形态的演变规律的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优秀的传统村落文化,对现代民居建筑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希望能为中国其他地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研究提供参考,为传统村落领域学术研究添砖加瓦。
汪瑞霞[8](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张丹[9](2019)在《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和乡村往往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诠释,学术界也多以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来概括中国电影在社会景观上呈现的两大类别。然而,纵观我国现代化、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城市和乡村之间并非有鲜明的界限划分,而是存在着过渡性区域,即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随着小城镇概念的提出,小城镇作为一个社会实体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90年代,小城镇因其自身独特的社会表征成为部分初登影坛的第六代导演的主要书写场域。中国电影展现的社会样态也不再仅限于充满现代文明的城市和弥漫乡土气息的农村,开始有了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先进等多重矛盾因素相互融合、渗透、碰撞、撕扯的过渡性区域。小城镇电影逐渐成为与城市电影、乡村电影并列的重要电影类别。影坛上关于小城镇电影的创作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早期小城镇电影侧重观念先行、政治先行的主流叙事,小城镇的空间主体性尚未形成,这与小城镇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早期被动的现代化进程使小城镇电影呈现出更多的乡土色彩,城市作为被邪恶入侵的对象遭遇着强烈的批判。战争年代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小城镇成为众多知识分子逃避现实、释放苦闷的避风港。建国后,小城镇与城市、乡村共同建构着集体主义理想和集体反思的主流话语。后来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小城镇电影在电影语言和审美观念的现代化问题上开始进行多元探索。可见,小城镇电影长期被统一进主流话语,其本身特有的空间寓意和艺术想象也由此被遮蔽。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影坛开始集中出现一批以小城镇为主要叙事空间的作品。它们大多出自于部分第六代导演的边缘创作,以突出的底层视角、鲜明的纪实风格,以及多样的个体书写展现小城镇的现实风貌和小城镇人的生存状态,由此开启了不同于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主流文化书写的边缘叙事。这些作品赋予了小城镇空间充分的主体性,小城镇空间通过影像语言的建构呈现出鲜明的景观特征,有着多元、开放的深层寓意,折射着复杂的社会语境。与此同时,学术界掀起空间转向的理论思潮,其突破文本的多学科交叉视角,为我们审视小城镇电影的空间主体性提供了有效依据,也为我们全面、客观、深入地把握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多元互动关系提供了可能。随后,影坛上有越来越多的导演选择小城镇这一特定的社会空间进行艺术想象,但空间主体性不再是他们唯一的叙事策略,多元的主题及丰富的个体体验逐渐取代空间的主导地位成为小城镇电影的叙事重点。因此,小城镇在这些作品中往往成为个体怀旧、情感宣泄、社会批判的主要场域。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小城镇在经济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由此,小城镇电影的影像书写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部分第六代导演一改之前的“残酷”现实叙事和批判姿态,试图建构小城镇社会新的精神矛盾空间。青年导演则在类型创作和艺术探索上不断创新,小城镇电影因此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样态。可见,空间主体性不再是小城镇电影建立自身合理地位的唯一标准,空间表征方式的多样化,以及空间参与主题叙事和风格建构发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强化了电影与小城镇社会之间的互动想象关系。因此,小城镇电影特有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意义不是城市电影和乡村电影等主流叙事可以替代的,小城镇电影正在以更加独立的姿态参与着中国电影的影像书写和艺术表达。
赖寒梅[10](2019)在《“戏曲改革”视域下的壮族师公戏研究》文中指出壮族师公戏作为一种民间剧种。当前学者对其研究大都集中在剧目创作及艺术表演两方面,少有人从社会层面与戏剧历史现象层面对其进行整体观照。针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戏曲改革运动对壮族师公戏的建构与形成的重要影响,也少有人站在学理层面对其作出全面分析与整体研究。本文的论旨亦由此发生。本文认为,新中国成立后的两次戏曲改革运动,在党和国家的关心和扶持下,壮族师公戏无论是创作还是演出均发生了明显变化,新时期壮族师公戏被命名为“壮师剧”,就是这一关照下产生的结果。与此同时,在两次戏曲改革语境下,壮族师公戏逐渐形成由政府扶持、组建与由民间自发演出两种形态。其中,前者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化、表演艺术本体化特征;后者则呈现出娱乐与“仪式戏剧”特征。这种符合戏曲生态发展的现象,不断推动壮族师公戏步入现代化的演进历程。这其中,新中国成立后两次戏曲改革对壮族师公戏影响是巨大的。本文分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分析新中国成立前壮族师公戏的戏剧特征与形态,分“壮族师公表演活动的戏曲化”“在’仪式戏剧’与’艺术戏剧’之间”两节展开论述;第二章对“新中国成立后壮族师公戏的两次’戏曲改革’”的历史过程进行梳理,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戏改’运动中的壮族师公戏”“新时期被正式命名的壮族师公戏”两节展开论述。第三章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两次’戏曲改革’对壮族师公戏的影响,分“’由党和国家扶持’形成的壮族师公戏的建构形成”“’民间自发组织’的壮族师公戏的退化和坚守”两节展开论述。第四章为“新中国后两次’戏曲改革’运动对壮族师公戏影响的启迪和反思”,分“启迪:在认同中建构”“反思:对壮族师公戏生存形态的思考”两节展开论述。
二、试论社会变迁中的室内设计与美学需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社会变迁中的室内设计与美学需要(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存在的问题 |
1.1.2 建筑策划关于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 |
1.3.2 建筑策划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4.1 建筑策划理论研究与实践 |
1.4.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发展历程与实践 |
1.4.3 当代乡建中的建筑策划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研究方法 |
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的相关理论 |
2.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的概念 |
2.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的方法 |
2.2.1 系统性认知 |
2.2.2 多方位协同 |
2.2.3 策略性操作 |
2.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的流程 |
2.3.1 目标设定 |
2.3.2 信息获取 |
2.3.3 目标构想 |
2.3.4 目标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发展及现状概述 |
3.1 乡村文化建筑的发展历程 |
3.1.1 封建时期的乡村文化建筑 |
3.1.2 民国时期的乡村文化建筑 |
3.1.3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乡村文化建筑 |
3.1.4 新农村建设时期的乡村文化建筑 |
3.2 当代乡村的文化需求及问题 |
3.2.1 当代乡村的文化需求内容 |
3.2.2 当代乡村文化需求存在的问题 |
3.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现状及问题 |
3.3.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发展现状 |
3.3.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主要问题 |
3.3.3 当代乡村文化建设引入建筑策划的必要性 |
3.4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发展方向 |
3.5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案例选取标准 |
3.6 本章小结 |
4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 |
4.1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初步定位 |
4.1.1 明确建筑类型 |
4.1.2 估算建筑规模 |
4.1.3 建设参与主体 |
4.2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条件调查 |
4.2.1 外部条件调查 |
4.2.2 内部条件调查 |
4.2.3 调查内容对后续研究的影响 |
4.3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场地构想 |
4.3.1 项目选址原则 |
4.3.2 场地建筑布局 |
4.3.3 场地交通规划 |
4.4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空间构想 |
4.4.1 空间内容与功能占比 |
4.4.2 各功能空间配列模式 |
4.4.3 功能空间动线组织 |
4.4.4 空间构想预测与评价 |
4.5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技术构想 |
4.5.1 乡村的地域性结构选型 |
4.5.2 乡村的地域性材料适配 |
4.6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经济构想 |
4.6.1 投资和运营模式 |
4.6.2 经济构想决策要点 |
4.6.3 经济构想研究目的 |
4.7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报告拟定 |
4.7.1 设计任务书的制定 |
4.7.2 建筑策划结论报告 |
4.7.3 建筑评价与反馈 |
4.8 本章小结 |
5 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策划案例应用——社城村文化活动场所建筑策划 |
5.1 项目背景 |
5.1.1 基本情况 |
5.1.2 发展契机 |
5.2 条件调查 |
5.2.1 外部条件 |
5.2.2 内部条件 |
5.3 目标定位 |
5.3.1 核心问题 |
5.3.2 目标定位 |
5.4 策划构想 |
5.4.1 空间与实体构想 |
5.4.2 产业构想 |
5.4.3 陪伴式建设和村民参与 |
5.5 评价反馈 |
5.5.1 建筑评价 |
5.5.2 社会评价 |
5.5.3 案例启示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乡村文化建筑使用状况调查问卷 |
附录1 代表性当代乡村文化建筑案例调研汇总 |
附录2 案例投资主体及运营主体汇总 |
附录3 案例项目选址、建筑面积及功能汇总 |
附录4 案例结构体系及建筑材料调研汇总 |
致谢 |
(2)技术的灵晕:社交媒体中藏族日常生活影像的文化沟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和研究问题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 |
第二节 藏族影像研究综述 |
一、藏族影像研究的阶段性特征 |
二、藏族影像研究的内容特征 |
第三节 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的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藏族影像的社交媒体景观 |
第一节 媒体景观和族群景观 |
第二节 内容分析的编码和操作 |
第三节 藏族社交媒体影像的数据描绘 |
第二章 藏族社交媒体影像中的现代性沟通 |
第一节 影像中的现代性:社会生活与组织模式 |
第二节 藏族社交媒体影像中的现代性展现 |
第三节 社交媒体中藏族影像的现代性特征 |
第三章 藏族社交媒体影像的文化想象 |
第一节 想象与影像研究 |
第二节 社交媒体影像中的族群文化想象 |
第三节 多个文化空间的想象 |
第四章 藏族社交媒体影像的全球文化沟通 |
第一节 影像的全球化传播 |
第二节 全球化与文化再造 |
第三节 环境和空间:单城性的具体体现 |
结语:社交媒体影像的技术灵晕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论文 |
附录 视频分析类目表 |
致谢 |
(3)英国索特莱姆乡村别墅中国壁纸的图像来源与再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索特莱姆乡村别墅及其中国壁纸概况 |
第一节 索特莱姆乡村别墅中的帕克家族(Parker) |
第二节 索特莱姆庭院景观概况 |
第三节 索特莱姆乡村别墅建筑本体概况 |
第二章 18 世纪欧洲中国壁纸的概念与尺寸 |
第一节 18 世纪欧洲中国壁纸的概念梳理 |
第二节 18 世纪欧洲中国壁纸的两种尺寸 |
第三章 索特莱姆书房中壁纸的图像分类与来源 |
第一节 索特莱姆书房中国壁纸图像的概述与分类 |
第二节 书房壁纸的图像来源 |
第三节 书房壁纸的图像产地 |
小结 |
第四章 索特莱姆书房中国壁纸图像的空间构成 |
第一节 索特莱姆书房壁纸图像的拼贴与重绘 |
第二节 中国壁纸图像在英国的流行与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索特莱姆乡村别墅庭院景观概述与梳理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
(4)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依据和意义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创新 |
第五节 理论基础 |
一、表演理论 |
二、社区理论 |
三、社会变迁理论 |
四、文化资本理论 |
第二章 村落体育表演论略 |
第一节 村落体育表演本体论 |
一、村落体育表演概念 |
二、村落体育表演源流 |
三、村落体育表演本质 |
第二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演进 |
一、古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二、近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三、当代社会村落体育表演 |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分类 |
一、按照表演目的分类 |
二、按照表演人员数量分类 |
三、按照表演项目来源分类 |
第四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特征 |
一、表演动作的模仿性 |
二、表演特色的差异性 |
三、表演形式的朴素性 |
第五节 村落体育表演的价值 |
一、健身健体价值 |
二、教育教化价值 |
三、娱乐健心价值 |
四、社会治理价值 |
五、经济发展价值 |
六、文化传承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振兴与村落体育表演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阐释 |
一、乡村振兴发展历程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维度 |
第二节 乡村振兴中的村落体育表演 |
一、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环境 |
二、乡村振兴为村落体育表演提供发展契机 |
第三节 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 |
一、村落体育表演促进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 |
二、村落体育表演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形式 |
三、村落体育表演中的乡村振兴现象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个案 |
第一节 个案选择原则与方法 |
一、个案选取原则 |
二、个案选取方法 |
第二节 个案一: 山东商河袁窦村鼓子秧歌 |
一、田野概况 |
二、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 |
三、袁窦村鼓子秧歌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袁窦村鼓子秧歌发展历程 |
五、袁窦村鼓子秧歌的文化内涵 |
六、精英引领: 乡村振兴中袁窦村鼓子秧歌表演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个案二: 山东邹城尚寨竹马 |
一、田野概况 |
二、尚寨竹马表演 |
三、尚寨竹马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尚寨竹马发展历程 |
五、尚寨竹马的文化内涵 |
六、政府推动: 乡村振兴中尚寨竹马表演的路径选择 |
第四节 个案三: 山东祝阳大梭庄舞龙 |
一、田野概况 |
二、大梭庄舞龙表演 |
三、大梭庄舞龙源起 |
四、社会变迁视域下的大梭庄舞龙发展历程 |
五、大梭庄舞龙的文化内涵 |
六、自组织: 乡村振兴中大梭庄舞龙表演的路径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优化 |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
一、指导思想 |
二、发展目标 |
三、基本原则 |
第二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一、精英引领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二、政府推动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三、自组织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优化设计 |
四、多元主体协同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创设 |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发展路径的运行保障 |
一、政府部门联动协作 |
二、村落精英主动参与 |
三、村落自组织积极发展 |
四、村落文化认同增强 |
五、村落文化产业发力 |
六、专家学者科研助力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环境行为视角下广西三江县程阳侗寨公共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公共空间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2 环境行为学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与独创之处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环境行为视角下侗族村落公共空间基础理论分析 |
2.1 公共空间理论概述 |
2.1.1 公共空间相关理论 |
2.1.2 关于公共空间评价的研究 |
2.2 环境行为学的基本理论 |
2.1.1 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 |
2.1.2 环境行为学的调查要素 |
2.1.3 环境行为学的调查方法 |
2.3 环境行为学视角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案例研究 |
2.3.1 相关案例研究 |
2.3.2 总结与借鉴 |
2.4 环境行为视角下侗族村落公共空间研究要素 |
2.4.1 实体环境要素界定 |
2.4.2 行为内容要素界定 |
2.4.3 知觉认知要素界定 |
2.4.4 本节小结 |
第三章 环境行为视角下程阳八寨公共空间调研 |
3.1 程阳八寨概况 |
3.2 环境行为视角下平岩村公共空间调研 |
3.2.1 平岩村公共空间实体环境要素调研 |
3.2.1.1 实体边界空间 |
3.2.1.2 礼俗承载空间 |
3.2.1.3 生产生活空间 |
3.2.2 平岩村公共空间行为内容调研 |
3.2.2.1 生产生活行为 |
3.2.2.2 商业往来行为 |
3.2.2.3 节庆集会行为 |
3.2.3 平岩村公共空间知觉认知调研 |
3.2.3.1 公共空间使用需求调研 |
3.2.3.2 公共空间满意度调研 |
3.2.3.3 公共空间知觉认知总结 |
3.2.4 本节小结 |
3.3 环境行为视角下程阳村公共空间调研 |
3.3.1 程阳村公共空间实体环境要素调研 |
3.3.1.1 实体边界空间 |
3.3.1.2 礼俗承载空间 |
3.3.1.3 生产生活空间 |
3.3.2 程阳村公共空间行为内容调研 |
3.3.2.1 生产生活行为 |
3.3.2.2 商业往来行为 |
3.3.2.3 节庆集会行为 |
3.3.3 程阳村公共空间知觉认知调研 |
3.3.3.1 公共空间使用需求调研 |
3.3.3.2 公共空间满意度调研 |
3.3.3.3 公共空间知觉认知总结 |
3.3.4 本节小结 |
3.4 环境行为视角下平铺村公共空间调研 |
3.4.1 平铺村公共空间实体环境要素调研 |
3.4.1.1 实体边界空间 |
3.4.1.2 礼俗承载空间 |
3.4.1.3 生产生活空间 |
3.4.2 平铺村公共空间行为内容调研 |
3.4.2.1 生产生活行为 |
3.4.2.2 商业往来行为 |
3.4.2.3 节庆集会行为 |
3.4.3 平铺公共空间知觉认知调研 |
3.4.3.1 公共空间使用需求调研 |
3.4.3.2 公共空间满意度调研 |
3.4.3.3 公共空间知觉认知总结 |
3.4.4 本节小结 |
3.5 环境行为视角下村落公共空间所存在的问题 |
3.5.1 公共空间实体环境的衰败 |
3.5.2 公共空间行为内容的丧失 |
3.5.3 公共空间知觉认知的不足 |
第四章 环境行为视角下程阳八寨公共空间现状评价 |
4.1 环境行为视角下程阳八寨公共空间现状评价的意义 |
4.2 环境行为视角下程阳八寨公共空间现状评价因子构建 |
4.2.1 评价因子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
4.2.1.1 评价因子构建的原则 |
4.2.1.2 评价因子构建的方法 |
4.2.2 影响因子的选取 |
4.2.3 权重系数的设置 |
4.2.3.1 专家问卷重要性评价 |
4.2.3.2 判断矩阵的构建 |
4.3.3.3 一致性检验 |
4.3.3.4 确定权重系数 |
4.2.4 评分标准的制定 |
4.2.5 评价等级的划分 |
4.3 程阳八寨公共空间现状评价 |
4.3.1 传统村落样本的基本信息 |
4.3.2 公共空间评价的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境行为视角下程阳八寨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策略 |
5.1 环境行为视角下村落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目标 |
5.2 环境行为视角下程阳八寨公共空间评价差异的原因分析 |
5.2.1 影响实体环境评价差异的原因 |
5.2.2 影响行为活动评价差异的原因 |
5.2.3 影响知觉认知评价差异的原因 |
5.3 环境行为视角下程阳八寨公共空间保护与发展的策略 |
5.3.1 基于实体环境评价的更新策略 |
5.3.2 基于行为内容评价的更新策略 |
5.3.3 基于知觉认知评价的更新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果 |
6.2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论文发表 |
(6)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1 流行文化 |
1.4.2 明星偶像 |
1.4.3 偶像崇拜 |
1.4.4 青少年 |
1.4.5 失范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外文献综述 |
1.5.2 国内文献综述 |
1.5.3 评述 |
1.6 研究理论依据 |
1.6.1 功能论 |
1.6.2 结构分析 |
1.6.3 亚文化理论 |
1.7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研究框架 |
1.7.3 文章结构 |
第2章 中国流行文化与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演变 |
2.1 中国流行文化发展历程 |
2.1.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
2.1.2 改革开放至“南方谈话”和十四大(1978年-1992年) |
2.1.3 “南方谈话”和十四大至二十世纪末(1992年至1999年) |
2.1.4 二十一世纪至十八大(2000年-2012年) |
2.1.5 十八大至新时代(2012至今) |
2.2 中国偶像崇拜现象的历史变迁 |
2.2.1 英雄偶像的时代 |
2.2.2 明星偶像的主流化 |
2.2.3 选秀、草根偶像的崛起 |
2.2.4 流量、养成偶像的到来 |
2.3 小结 |
2.3.1 影响中国流行文化的主要因素 |
2.3.2 中国偶像崇拜的嬗变 |
第3章 青少年偶像崇拜研究 |
3.1 青少年偶像崇拜基本现状 |
3.1.1 偶像崇拜的泛化与较高卷入度 |
3.1.2 明星偶像与二次元偶像 |
3.1.3 崇拜中的科技使用与消费行为 |
3.1.4 自我认知上的主动性 |
3.1.5 失范的负功能有待进一步分析 |
3.2 青少年偶像崇拜的比较研究 |
3.2.1 问卷调查的比较 |
3.2.2 网络调查的比较 |
3.3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新特征 |
3.3.1 消费需求与粉丝经济 |
3.3.2 技术进步与推动 |
3.3.3 明星偶像的养成与低龄化 |
3.3.4 偶像制造的麦当劳化 |
3.3.5 粉丝类型的多元化 |
3.3.6 粉丝群体的组织化程度 |
3.3.7 明星偶像崇拜的正功能 |
3.3.8 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显现 |
第4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表征 |
4.1 符号异化、消费与拜金主义 |
4.1.1 偶像符号异化与消费主义 |
4.1.2 粉丝消费 |
4.1.3 奢侈生活、虚假需求与拜金主义 |
4.2 自我的丧失 |
4.2.1 象征性权力的偶像崇拜与权力分层 |
4.2.2 泛偶像化下的假偶像与精英主义 |
4.2.3 自我认同的偏差——社会化的障碍 |
4.3 狭隘性 |
4.3.1 新媒体与传播技术下的盲区 |
4.3.2 明星偶像崇拜的文化趋同现象 |
4.3.3 价值观的偏差与替代 |
4.4 非道德化 |
4.4.1 非理性的偶像崇拜 |
4.4.2 偶像崇拜的非道德化 |
4.4.3 暴力化的蔓延(语言、行为等) |
4.5 娱乐极端化 |
4.5.1 日常生活化的娱乐至死 |
4.5.2 肤浅化与浮动性 |
第5章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与解析 |
5.1 明星偶像崇拜失范的原因 |
5.1.1 文化与认同 |
5.1.2 个体与组织 |
5.1.3 制度与科技 |
5.2 明星偶像崇拜及失范的解析 |
5.2.1 网络社会流行下生活态度与价值取向 |
5.2.2 社会化主体间的影响与作用 |
5.2.3 基于亚文化视阈的探讨 |
第6章 青少年明星偶像崇拜的重构路径 |
6.1 政府层面 |
6.1.1 价值:社会文化的建设 |
6.1.2 规范:制度的建设 |
6.1.3 行为:政府的监管 |
6.2 多元社会层面 |
6.2.1 学校教育的引导与创新 |
6.2.2 大众传播媒介的导向 |
6.2.3 明星公司、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 |
6.2.4 粉丝社群的管理 |
6.3 个人层面 |
6.3.1 家长与家庭的角色 |
6.3.2 偶像的角色 |
6.3.3 传媒者的角色 |
6.3.4 青少年粉丝的角色 |
第7章 结语 |
7.1 回视偶像崇拜 |
7.2 本研究的结论 |
7.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7)鲁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社会变迁中的建筑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关键点和创新点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现状 |
1.4.2 国内现状 |
1.5 研究方法 |
1.6 基本概念 |
1.6.1 传统村落 |
1.6.2 建筑形态 |
1.6.3 社会变迁 |
第2章 鲁西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形态的成因 |
2.1 鲁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传统村落建筑形态的影响 |
2.1.1 四季分明气候造就负阴抱阳的空间布局 |
2.1.2 广袤平原地形成就丰富多样的院落形式 |
2.1.3 丰富地域资源造就砖木为主的建筑结构 |
2.1.4 发达水系条件造就临水而居的选址特点 |
2.2 鲁西北地区传统文化对村落建筑形态的影响 |
2.2.1 儒家文化对建筑设计价值观的影响 |
2.2.2 风水文化对传统建筑营造理念的影响 |
2.3 鲁西北地区重大社会变迁对传统村落形成的促进作用 |
2.3.1 人口迁移对传统村落重构的促进作用 |
2.3.2 运河通航对建筑文化融合的促进作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鲁西北地区社会变迁中传统村落建筑形态研究 |
3.1 社会变迁中传统村落规划布局演变 |
3.1.1 村落规划布局演变 |
3.1.2 街巷尺寸演变 |
3.2 社会变迁中传统民居建筑形态探析 |
3.2.1 院落空间形态演变 |
3.2.2 构成元素分析 |
3.2.3 立面构成分析 |
3.2.4 结构体系分析 |
3.3 建筑装饰艺术语言表现 |
3.3.1 石雕艺术 |
3.3.2 木雕艺术 |
3.3.3 砖雕艺术 |
3.4 建筑材料更新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鲁西北地区传统村落建筑形态的发展展望 |
4.1 坚持“天人合一”的营造理念 |
4.2 坚持“神形兼备”的创新原则 |
4.3 坚持“活化利用”的保护原则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插图注释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
(一)文化原型保护 |
(二)地域原型抽象 |
(三)文脉类型转换 |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二、对象与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何去何从:早期小城镇电影的家国叙事(1935—1978) |
第一节 城乡对立下的政治书写与个体彷徨 |
一、政治和道德的说教 |
二、个体情感的压抑与苦闷 |
三、“家”与“国”的共同忧患 |
第二节 现实空间的对抗与精神空间的矛盾 |
一、传统伦理规制下的“罪恶空间” |
二、游离、辗转的主体空间 |
三、个体情感映射下的“废墟空间” |
小结 |
第二章 坚定信念:改革开放后小城镇电影的集体叙事与风格化初探(1979—1995) |
第一节 主流话语下的历史反思与主体觉醒 |
一、审视历史的人性批判 |
二、规避政治的异域书写 |
第二节 集体空间的遮蔽与地域空间的凸显 |
一、主体生存空间的压制与异化 |
二、异域空间下的风格化探索 |
小结 |
第三章 驻足凝视:世纪之交小城镇电影的个体叙事(1995—2010) |
第一节 社会转型下的多元创作与主题表达 |
一、第六代导演的县城影像 |
二、其他导演的主题叙事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主体性的生成 |
一、在个体记忆和想象中生成的历史空间 |
二、在客观和主观镜头下生成的现实空间 |
三、在主客体中生成的异质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精神超越:近年来小城镇电影的叙事转向(2011—2018) |
第一节 全球化浪潮下的创作调整与艺术突破 |
一、叙事性的增强与叙事空间的延伸 |
二、类型的丰富与风格的多样 |
第二节 小城镇电影空间叙事的转向 |
一、空间主体性的弱化与空间精神性的延续 |
二、青年导演多元的想象空间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戏曲改革”视域下的壮族师公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 |
二、研究现状及其局限 |
(一) 对壮族师公戏的研究现状及其局限 |
(二) 对戏曲改革的研究现状及其局限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前的壮族师公戏 |
第一节 壮族师公表演活动的戏曲化 |
第二节 在“仪式戏剧”与“艺术戏剧”之间 |
第二章 壮族师公戏的两次“戏曲改革”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戏改”运动中的壮族师公戏 |
一、改人:表演者身份的变化与主体性建构 |
二、改制:壮族师公戏文艺队的组织及其表演 |
三、改戏:剧目的创编与表演形式的丰富与完善 |
第二节 新时期被“正名”的壮族师公戏 |
一、壮族师公戏被正名的文化语境 |
二、壮族师公戏被正名的过程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后两次“戏曲改革”对壮族师公戏的影响 |
第一节 由党和国家扶持的壮族师公戏的建构与形成 |
一、表演队伍的组织形式和剧本创作的意识形态特征 |
二、戏剧艺术的形式本体:戏曲化、歌舞化和符号化 |
第二节 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壮族师公戏的退化和坚守 |
第四章 “戏曲改革”运动对壮族师公戏影响的启迪和反思 |
第一节 启迪:在认同中建构 |
第二节 反思:对壮族师公戏生存形态的思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四、试论社会变迁中的室内设计与美学需要(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乡村文化建筑的建筑策划研究[D]. 贵杭.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技术的灵晕:社交媒体中藏族日常生活影像的文化沟通研究[D]. 宋一凡.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英国索特莱姆乡村别墅中国壁纸的图像来源与再使用[D]. 宁芯儿.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4]乡村振兴战略下村落体育表演的发展路径研究[D]. 周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环境行为视角下广西三江县程阳侗寨公共空间研究[D]. 邱静静. 广西大学, 2020(07)
- [6]明星偶像崇拜的失范与重构路径研究 ——以流行文化中的青少年学生群体为例[D]. 马赫. 吉林大学, 2020(01)
- [7]鲁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社会变迁中的建筑形态研究[D]. 霍帅.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8]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9]从现实对抗到精神探寻 ——中国小城镇电影研究(1935-2018)[D]. 张丹.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5)
- [10]“戏曲改革”视域下的壮族师公戏研究[D]. 赖寒梅. 广西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