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过滤防火墙和代理防火墙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1](2020)在《具有时间约束的IPv6防火墙规则集的冲突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网络互联规模的不断扩大,早期的因特网协议IPv4中已经出现了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IP地址短缺的问题。但随着因特网协议IPv6使用范围的扩大,带来的是IPv6网络的安全问题。防火墙是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技术,它是通过管理员事先制定的一组有序的规则检测网络之间的信息交换来实现对网络的安全管理。因此,在防火墙中根据安全策略设置相应的规则是保障数据包正确过滤以及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关键措施。但是,如果防火墙规则集中存在由于同一个数据包和多条规则匹配等原因造成的冲突时,会导致矛盾规则、多余规则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导致无法正确地过滤数据包。另外,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能够处理具有时间约束规则的防火墙,例如:Cisco ACLs,Linux Iptalbes等,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防火墙中的规则数量十分庞大,规则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因此只依靠防火墙管理员人为地发现和解决冲突是极其困难的。因此,规则间的冲突检测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经有许多研究学者提出了多种方法来分析和检测单个或分布式IPv4防火墙规则集中的冲突。然而,针对IPv6防火墙规则集中的冲突检测和具有时间约束的防火墙规则集中的冲突检测的研究却很少。因此,关于具有时间约束的IPv6防火墙规则集中的冲突检测技术亟需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为了检测具有时间约束的IPv6防火墙规则集中的冲突,本文提出了高效可行的算法。首先阐述了本文中具有时间约束的IPv6防火墙规则集中每条规则的结构。然后,由于实际网络环境中使用的具有时间约束的IPv6防火墙规则集获取困难,因此我们使用规则集生成工具Class Benchv6根据不同参数文件、Linux命令中不同的调整参数值、不同数量的判定域生成实验所需的测试规则集。接着定义了规则中时间约束的类型,基于形式化方法解析具有时间约束的IPv6防火墙规则集的含义,再使用形式化验证工具(SMT求解器Z3)来检测规则集中每两条规则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我们提出的算法的可行性与高效性,并且证明了本文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只与判定域的个数和规则集中规则的数量有关,与参数文件、Linux命令中的调整参数值等因素无关。本文提出的具有时间约束的IPv6防火墙规则集冲突检测算法不仅可以检测多种防火墙规则集中的冲突,也可以扩展到其他基于规则判断的系统中去,例如:SDN流表规则、IDS规则等等。因此本文提出的冲突检测算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朱帅[2](2018)在《防火墙规则集动态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与人们的生活、工作结合日益紧密,随之而来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渐严重。防火墙作为影响网络安全的重要基础设备,在网络安全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访问控制规则集是防火墙最核心的配置项目,一套特定防火墙规则集只有在特定网络环境中才会有较高的数据包过滤效率,而实际网络环境瞬息万变,现有访问控制规则集的更新优化方法无法及时应对变化后的网络环境,导致防火墙过滤数据包的效率较低。因此,研究防火墙规则集动态优化方法,使防火墙能够根据网络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规则集,以适应实时网络环境,从而保持较高的数据包过滤效率和较好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防火墙的顺序匹配特性导致过滤数据包效率低下,针对现有方法局限性较大、实现成本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规则匹配命中率及规则匹配命中时间分布信息的防火墙规则集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防火墙运行日志,计算防火墙规则集中每条规则的匹配命中率以及匹配命中的时间分布方差,并根据这两个参数计算每一条规则的权重值,最后根据每条规则的权重值调整其在防火墙规则集中的优先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大幅降低数据包匹配规则的平均次数及数据包通过防火墙的平均时延,有效提升了防火墙过滤数据包的效率,实现了对防火墙规则集的优化。防火墙无法根据网络环境变化动态增加删除过滤规则,针对现有方法触发条件单一、没有考虑规则动态删除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防火墙日志分析及入侵行为检测的防火墙自适应能力提升方法。该方法根据数据包匹配防火墙缺省规则的信息,生成新的规则插入到防火墙规则集中以减少数据包匹配规则平均次数,提升防火墙过滤效率;通过对数据包的入侵行为检测生成阻拦规则拦截具有攻击行为的数据包,提升防火墙的安全性。考虑随着新规则的不断加入导致防火墙过滤效率下降的问题,制定了一套防火墙规则生命周期检测机制,删除规则集中长时间未被数据包匹配命中的规则。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网络环境变化动态添加或删除防火墙规则,降低了数据包匹配规则的平均次数;并且能够对攻击行为数据包进行有效拦截,使防火墙保持较高的过滤效率和较好的安全性,提升了防火墙的自适应能力。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防火墙规则集动态优化原型系统,系统包括防火墙规则集查看、防火墙规则设置、防火墙规则集动态优化、防火墙规则动态增删、防火墙实时流量监控等功能。系统能够动态调整防火墙规则集,使防火墙保持较高的数据包过滤效率和较好的安全性。
康勇,熊雪茜[3](2017)在《电力信息网络中防火墙技术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进而促使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信息网络技术推动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环境,相关法律体制都不健全,容易形成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对此,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保护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
陈琳[4](2015)在《校园网络安全技术分析》文中认为校园网是为学校师生提供教学和科研管理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校园网面临着一系列安全问题,如何应用各种安全技术和构建高校校园网安全屏障成为校园网络管理首要面对的基本问题。通过对网络安全技术进行分析,比较了数字签名、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各自的优势以及应用领域,给出了相关技术方法,保证了校园网络安全、稳定和高效地运行。
陈崑[5](2015)在《分布式防火墙在数字化校园信息安全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发展,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也变的日益突出,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有很多的安全协议和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防火墙技术就是其中应用最基本、最广泛的。由于传统的边界防火墙有单点失效与性能存在瓶颈的缺点,而且需要依赖网络的拓扑结构来实行其安全策略,传统的防火墙的弊端就显得更明显。分布式防火墙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我们通过将防火墙分布到某些具体的受保护的主机上,那么分布式防火墙就可以解决单点失效与性能瓶颈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分布式防火墙研究的现状之后提出一个基于代理服务器的分布式防火墙模型。再通过应用代理的服务器来构建代理防火墙从而分别对不同的服务器来实施保护。最后,本文通过Linux平台,设计和实现了这个分布式防火墙模型的一个实例。下面对本文的具体工作进行总结:1.本文首先对传统的数字防火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了传统分布式系统中存在的缺点;2.对现行的分布式防火墙系统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相应的推理建立了完整的分布式防火墙系统的模型,对模型进行一定的分析;3.本文基于PISec原理自主设计了分布式防火墙系统,并且对系统的性能进行的充分仿真,发现设计的系统符合实际运行要求;4.同时根据系统的需要,设计了分布式代理防火墙,同时对设计出来的防火墙进行仿真,发现设计出来的防火墙能够很好的实现;5.本文对设计出来的系统进行了系统测试,测试结果良好。
戴莲芬[6](2011)在《基于智能防火墙的网络安全设计》文中认为本文分析了传统防火墙所存在的缺点,讨论了网络层与应用层信息在防火墙安全策略制定过程中综合应用的方法。研究了防火墙过滤规则自动产生与配置的途径,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防火墙网络安全的模型和实现方法。
高辉,刘富星[7](2010)在《防火墙技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深入分析防火墙技术,并对现有防火墙的优缺点加以总结。
赖娟[8](2009)在《防火墙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人们不得不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深切关注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急速本身所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防火墙便是人们遇到网络安全问题后最先想到的解决方案之一。本问介绍了有关防火墙的有关知识,譬如防火墙原理,防火墙分类以及各类防火墙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防火墙的发展历程以及传统防火墙面临的应用难题,同时,探讨了未来防火墙技术的发展。
易志[9](2009)在《基于KMP算法的深度检测技术在新一代防火墙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防火墙技术是网络安全的基石,随着针对应用层的网络攻击以及拒绝服务攻击的日益频繁和复杂化,目前防火墙技术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在提供复杂的应用层数据保护的同时,解决防火墙软件的平台无关性和可移植性问题,在不断提高性能的同时,具备更强的安全防护能力。传统防火墙的关键技术包括包过滤、状态检测和应用代理,包过滤和状态监测对网络层与传输层的保护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对应用层的保护和内容检测却显得无能为力。应用层代理是为了防范应用层攻击而设计的,但在部署上却存在缺点,不能方便的部署,并且也不能达到高数据流量的处理要求。由于以上原因,本文提出并研究了深度包检测技术的基本问题,并详细研究了深度包检测的代表技术——流过滤技术。本文从TCP报文处理的本质入手,研究了流过滤的功能和技术特点,得到了实现要点,给出了与应用层协议无关的实现方案。将属于统一回话的报文重组,对重组后的数据使用KMP算法进行过滤。
杨晓云[10](2008)在《电信级企业网的安全加密系统的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过去的两年里,通信界发生了各种转型,商业模式的转型、业务的转型、网络技术的转型,特别是电信网络全面IP化已成定局。全面实现可靠性、管控性、QOS、SLA等电信级特性与IP的融合是摆在面前的紧迫任务。目前,以IP为核心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极大地加快了传统电信技术和业务的淘汰步伐,打造电信级的IP网络转型已经成为全球主流运营商的选择。但是,以IP为核心的网络必须面对网络存在严重安全问题的严峻事实,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各种技术手段维护正常的授权用户的访问,阻止非授权用户的非法访问。随着网络攻防技术的发展,现在,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形成一个整体,全面监控从入侵的发生到日后审计的全过程才能实现电信级企业网的安全。而防火墙是非常重要的手段,是保障整体安全所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本论文针对我们系统的现状开展了网络安全加固的研究工作,包括:■完善了包过滤防火墙的规则管理、哈希匹配算法模块,在此基础上又实现了包过滤防火墙NAT和状态检测两种主要的补充业务;■对安全层次更高的通用代理防火墙进行设计,实现通用代理防火墙的安全模块,包括三个主要功能;一,SOCKS协商,即提供防火墙可以支持的认证方式;二,对用户连接请求进行认证;三,安全性检查,即通过访问控制列表对用户连接请求进行访问控制。■引入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相结合的概念,设计并实现了分布式入侵检测响应系统的框架模型的响应部件;■为了增加防火墙本身的安全性,分析并实施了一次性口令认证;■对包过滤防火墙、通用代理防火墙和分布式入侵检测响应系统进行了测试和验收。最后,论文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工作。
二、包过滤防火墙和代理防火墙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包过滤防火墙和代理防火墙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具有时间约束的IPv6防火墙规则集的冲突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防火墙技术现状及其局限性 |
1.1.2 因特网协议IPv6的应用以及具有时间约束规则的出现 |
1.2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技术和国内外现状 |
2.1 防火墙概述 |
2.1.1 防火墙功能 |
2.1.2 防火墙分类 |
2.2 防火墙规则集冲突问题概述 |
2.2.1 防火墙规则集中规则的结构 |
2.2.2 规则之间关系的定义 |
2.2.3 IPv4防火墙规则间的冲突分类 |
2.3 防火墙规则集冲突检测技术基础 |
2.3.1 IPv4防火墙规则集中冲突的检测研究 |
2.3.2 IPv6防火墙规则集中冲突的检测研究 |
2.3.3 具有时间约束的IPv4防火墙规则集中冲突的检测研究 |
2.4 IPv6协议 |
2.5 规则集生成工具Class Benchv6 |
2.6 SMT求解器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具有时间约束的IPv6防火墙规则集冲突检测算法研究 |
3.1 具有时间约束的IPv6防火墙规则集 |
3.1.1 具有时间约束的IPv6防火墙规则的定义 |
3.1.2 规则之间的包含关系 |
3.2 具有时间约束的IPv6防火墙规则集解析方法研究 |
3.2.1 中间形式规则 |
3.2.2 规则间包含关系的分析 |
3.3 规则间的冲突分类 |
3.4 规则集冲突检测算法 |
3.4.1 规则间关系的分析算法 |
3.4.2 规则间的冲突检测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算法的测试与分析 |
4.1 实验设置及原型系统 |
4.2 冲突检测实验结果 |
4.3 基于不同参数文件生成的规则集冲突检测研究分析 |
4.4 基于不同Linux命令调整参数值生成的规则集冲突检测比较 |
4.5 不同数量判定域的规则集间的检测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2)防火墙规则集动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历史和现状 |
1.2.1 研究历史 |
1.2.2 研究现状 |
1.2.3 总结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结构安排 |
第2章 涉及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
2.1 引言 |
2.2 防火墙技术 |
2.2.1 防火墙基本定义 |
2.2.2 防火墙功能 |
2.2.3 防火墙分类 |
2.2.4 防火墙体系结构 |
2.2.5 Linux防火墙 |
2.3 防火墙规则 |
2.3.1 防火墙规则定义 |
2.3.2 规则过滤域关系 |
2.3.3 防火墙规则异常 |
2.4 入侵检测技术 |
2.4.1 入侵检测原理 |
2.4.2 入侵检测分类 |
2.5 小结 |
第3章 防火墙规则集优化方法 |
3.1 引言 |
3.2 相关工作 |
3.2.1 主要技术和方法 |
3.2.2 问题总结与分析 |
3.3 方法原理 |
3.3.1 原理框架 |
3.3.2 规则集预处理 |
3.3.3 规则权重计算 |
3.3.4 规则优先级调整 |
3.4 实验分析 |
3.4.1 实验目的和数据源 |
3.4.2 实验环境和条件 |
3.4.3 评价方法 |
3.4.4 实验过程和参数 |
3.4.5 实验结果和结论 |
3.4.6 对比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防火墙自适应能力提升方法 |
4.1 引言 |
4.2 相关工作 |
4.2.1 主要技术和方法 |
4.2.2 问题总结与分析 |
4.3 方法原理 |
4.3.1 原理框架 |
4.3.2 基于日志分析的规则生成 |
4.3.3 基于入侵检测的规则生成 |
4.3.4 规则生命周期检测 |
4.4 实验分析 |
4.4.1 实验目的和数据源 |
4.4.2 实验环境和条件 |
4.4.3 基于日志分析的规则生成实验 |
4.4.4 基于入侵检测的规则生成实验 |
4.4.5 对比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引言 |
5.2 系统总体设计 |
5.2.1 设计目标和功能需求 |
5.2.2 技术路线 |
5.2.3 系统架构及功能结构 |
5.2.4 交互界面设计 |
5.3 关键功能模块实现 |
5.3.1 日志信息采集 |
5.3.2 入侵行为检测 |
5.3.3 规则优先级调整 |
5.3.4 规则动态增删 |
5.3.5 流量监测 |
5.4 实验分析 |
5.4.1 实验目的和数据资源 |
5.4.2 实验环境和条件 |
5.4.3 系统功能实验 |
5.4.4 系统性能实验 |
5.5 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致谢 |
(3)电力信息网络中防火墙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防火墙的分类 |
1.1 包过滤防火墙 |
1.2 代理防火墙 |
2 防火墙技术在电力信息网络中的应用 |
2.1 技术手段方面 |
2.2 防火墙设置 |
2.3 防火墙操作系统的选择 |
2.4 制定安全策略 |
3 结语 |
(4)校园网络安全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数字签名技术 |
3 防火墙技术 |
4 入侵检测系统 |
5 结束语 |
(5)分布式防火墙在数字化校园信息安全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 |
1.2 网络安全及分布式防火墙的概念 |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内容 |
第二章 数字校园和分布式防火墙技术的概述 |
2.1 数字校园的由来 |
2.1.1 数字校园的基本概念的提出 |
2.1.2 数字化校园的体系结构 |
2.1.3 数字校园的发展现状 |
2.1.4 建设数字校园的目标和意义 |
2.2 网络安全技术概述 |
2.2.1 网络安全的概念 |
2.2.2 网络安全层次结构 |
2.3 防火墙技术介绍 |
2.3.1 防火墙的概念 |
2.3.2 防火墙的分类 |
2.4 几种传统防火墙系统体系[20] |
2.4.1 具有两种宿主的主机系统体系 |
2.4.2 被杜绝的主机系统体系 |
2.4.3 被屏蔽的分支网网络系统体系 |
2.4.4 传统防火墙中存在的问题 |
2.5 分布式防火墙概述 |
2.5.1 分布式防火墙概念的提出 |
2.5.2 分散的防火墙的结构 |
2.5.3 分布式防火墙的几种模型结构与分析 |
2.6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现存分布式防火墙结构模型及分析 |
3.1 基于KeNyote的分布式的防火墙模型 |
3.2 基于Agent的分散型防火墙的系统模型 |
3.3 基于Kebreros认证的分散型网络防火墙数学模型 |
3.4 混合防火墙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PISec的分布式防火墙的设计 |
4.1 系统的体系结构 |
4.2 策略运行模块 |
4.2.1 Netfiletr框架 |
4.3 策略控制中心的设计 |
4.4 IPSec通信 |
4.4.1 IPSee协议的概述 |
4.4.2 IPSec的最终实现 |
4.4.3 Ipsec对内部通信的保护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分布式代理防火墙的设计 |
5.1 体系结构 |
5.2 控制中心的结构 |
5.3 代理防火墙的结构 |
5.4 策略协商的模块 |
5.4.1 SSL协议 |
5.4.2 OpenSSL编程技术 |
5.4.3 线程池的技术 |
5.5 策略解析的模块 |
5.6 异常检测的模块 |
5.6.1 过滤的规则 |
5.6.2 防火墙的规则关系表示 |
5.6.3 防火墙规则的异常分类 |
5.7 策略执行模块 |
5.8 策略管理模块 |
5.9 日志模块 |
5.10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分布式防火墙的实现 |
6.1 系统的初始化 |
6.1.1 控制中心的初始化 |
6.1.2 代理防火墙的初始化过程 |
6.2 SSL安全通信的实现 |
6.2.1 创建CA的 中心 |
6.2.2 SSL安全通信的编程来实现 |
6.3 策略协商机制的实现 |
6.3.1 线程模型 |
6.3.2 策略协商的数据结构 |
6.3.3 控制中心协商机制 |
6.3.4 代理防火墙的策略协商机制 |
6.3.5 异常检测的实现 |
6.4 Keepalive报文 |
6.5 日志模块的实现 |
6.6 部署与实施 |
6.7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系统测试 |
7.1 测试环境 |
7.1.1 测试环境 |
7.2 运行效果及测试 |
7.3 IPSec通信测试 |
7.4 本章总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智能防火墙的网络安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传统的防火墙技术 |
2.1 防火墙与网络安全 |
2.2 包过滤防火墙 |
2.3 代理防火墙 |
2.4 传统防火墙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智能防火墙的结构体系 |
3.1 智能防火墙的结构描述 |
3.2 智能防火墙中的内外路由器 |
4. 智能防火墙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
4.1 智能防火墙的堡垒主机及其实现方法 |
4.2 智能防火墙的智能认证服务器及其实现方法 |
5. 结束语 |
(7)防火墙技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包过滤技术 |
2 应用代理技术 |
3 状态检测技术 |
4 自适应代理技术 |
5 内容过滤技术 |
6 防火墙的优点与不足 |
6.1 防火墙的优点 |
6.2 防火墙的不足 |
(8)防火墙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防火墙原理介绍 |
二、防火墙的基本分类 |
(一) 包过滤防火墙 |
(二) 状态/动态检测防火墙 |
(三) 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 |
(四) NAT |
(五) 个人防火墙 |
三、各类防火墙的优缺点 |
(一) 包过滤防火墙 |
(二) 状态/动态检测防火墙 |
(三) 应用程序代理防火墙 |
(四) NAT |
(五) 个人防火墙 |
四、防火墙技术发展概述和传统防火墙面临应用难题 |
(一) 防火墙技术发展概述 |
(二) 防火墙面临的难题 |
五、防火墙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
(一) 防火墙包过滤技术发展趋势 |
(二)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发展趋势 |
(9)基于KMP算法的深度检测技术在新一代防火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防火墙简介 |
1.3 防火墙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 |
第二章 防火墙核心技术发展详细综述 |
2.1 传统防火墙分类 |
2.2 新一代防火墙技术──智能防火墙 |
2.3 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包过滤技术 |
3.1 静态包过滤技术 |
3.2 动态包过滤技术 |
3.3 小结 |
第四章 目前流行的深度包检测技术──“流过滤”技术 |
4.1 现有应用层过滤技术的分析 |
4.2 流过滤技术 |
4.3 TCP报文处理策略 |
4.4 流过滤和应用代理技术的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流过滤的防火墙设计及其实现 |
5.1 防火墙设计模型 |
5.2 报文捕获模块 |
5.3 包过滤模块 |
5.4 流过滤模块 |
5.5 报警信息记录模块 |
5.6 客户端模块 |
5.7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电信级企业网的安全加密系统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网络安全及防火墙的地位和作用 |
1.1 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 |
1.2 网络安全系统 |
1.2.1 安全业务 |
1.2.2 网络安全的基本机制 |
1.3 防火墙技术的探讨 |
1.3.1 防火墙特性 |
1.3.2 防火墙体系结构 |
1.3.3 防火墙技术分类 |
1.3.4 防火墙发展过程 |
第二章 包过滤防火墙 |
2.1 包过滤防火墙概述 |
2.2 包过滤防火墙框架结构 |
2.3 包过滤防火墙各模块设计和实现 |
2.3.1 包过滤防火墙主体部分 |
2.3.2 包过滤防火墙规则管理 |
2.3.3 包过滤防火墙哈希匹配 |
2.3.4 包过滤防火墙递归流分类(RFC)匹配 |
2.3.5 补充业务:双向网络地址转换(NAT) |
2.3.6 补充业务:状态监测 |
第三章 通用代理防火墙 |
3.1 通用代理防火墙概述 |
3.2 通用代理防火墙主体结构 |
3.2.1 SOCKS V5工作流程 |
3.2.2 SOCKS V5消息 |
3.2.3 SOCKS V5的请求操作 |
3.2.4 SOCKS V5系统中的身份认证 |
3.3 通用代理防火墙实现模型设计和实现 |
3.3.1 通用代理防火墙功能设计 |
3.3.2 通用代理防火墙安全模块详细设计 |
第四章 包过滤防火墙与分布式入侵检测响应系统(DIDRS) |
4.1 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RS)概述 |
4.1.1 入侵检测系统(IDS)简介 |
4.1.2 DIDRS体系结构 |
4.2 分布式入侵检测响应系统(DIDRS)中的防火墙响应组件 |
4.2.1 消息服务系统(MSS) |
4.2.2 防火墙MRB应用实体模块设计和实现 |
第五章 一次性口令认证在防火墙中的设计和实现 |
5.1 认证的基本概念 |
5.1.1 认证系统 |
5.1.2 身份证明的认证系统 |
5.2 一次性口令OTP(One-Time Password)详细设计 |
5.3 单向散列函数MD5算法实现 |
5.3.1 单向散列函数 |
5.3.2 MD5算法要点及实现 |
5.3.3 MD5的安全性 |
第六章 新一代防火墙技术探讨 |
6.1 利用IPsec协议增强防火墙的安全性 |
6.1.1 IPsec产生 |
6.1.2 IPsec的结构 |
6.1.3 支持IPsec的防火墙设计 |
6.2 利用Netfilter内核模块完成防火墙安全访问控制 |
6.2.1 Netfilter的基本概念 |
6.2.2 利用netfilter内核框架实现包过滤防火墙 |
6.2.3 利用netfilter内核框架实现NAT功能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全文总结及论文期间所做工作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致谢 |
四、包过滤防火墙和代理防火墙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具有时间约束的IPv6防火墙规则集的冲突检测方法研究[D]. 张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2]防火墙规则集动态优化研究[D]. 朱帅. 北京理工大学, 2018(07)
- [3]电力信息网络中防火墙技术的应用[J]. 康勇,熊雪茜.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05)
- [4]校园网络安全技术分析[J]. 陈琳. 计算机与网络, 2015(13)
- [5]分布式防火墙在数字化校园信息安全中的应用[D]. 陈崑. 电子科技大学, 2015(03)
- [6]基于智能防火墙的网络安全设计[J]. 戴莲芬.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1(04)
- [7]防火墙技术分析[J]. 高辉,刘富星.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33)
- [8]防火墙的应用研究[J]. 赖娟. 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5)
- [9]基于KMP算法的深度检测技术在新一代防火墙中的应用[D]. 易志. 长春理工大学, 2009(02)
- [10]电信级企业网的安全加密系统的设计[D]. 杨晓云. 北京邮电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