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保证早期断奶仔猪正常生长发育(论文文献综述)
于文举[1](2021)在《仔猪早期断奶技术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仔猪早期断奶技术是近年来规模化猪场纷纷采用的一种先进技术。在我国早先时期仔猪断奶日龄为60日龄,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实施仔猪早期断奶技术以后,使得仔猪断奶日龄缩短至28~35日龄。本文中重点介绍了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和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方法,对规模化养殖场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徐凯[2](2021)在《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小肠形态和肌纤维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生长性能、小肠形态、肌纤维特性及生肌调节因子4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采用2因素2水平析因试验设计。分别按来源和性别选取23~25日龄断奶的体重为(5.59±0.47 kg)和体重为(7.14±0.22 kg)的三元(杜×长×大)断奶仔猪各48头。分别接受二阶段(断奶后1~7 d和8~45 d)和三阶段(1~7 d、8~28 d和29~45d)共2个饲喂模式处理,共4个处理组:即低断奶重二阶段饲喂模式组(K1组)、低断奶重三阶段饲喂模式组(K2组)、正常断奶重二阶段饲喂模式组(K3组)和正常断奶重三阶段饲喂模式组(K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仔猪,试验期共45 d。结果显示:(1)三阶段饲喂模式显着提高了低断奶重仔猪的日增重(P<0.05),降低了料重比(P<0.05)。仔猪断奶重(P=0.024)、阶段饲喂(P=0.037)和两因素互作效应(P<0.01)对仔猪的日增重均具有显着影响,断奶重对仔猪料重比没有影响(P=0.176),阶段饲喂模式对仔猪日采食量影响不显着(P=0.091);断奶重、阶段饲喂模式显着影响血清的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水平(P<0.05),两因素互作效应对仔猪的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6和白介素-10水平均具有极显着的影响(P<0.01);断奶重、阶段饲喂模式、两因素互作效应对仔猪血清的生长激素、胰岛素水平均有显着影响(P<0.05)。(2)断奶重对仔猪的心、肺、脾和肾器官指数有显着影响(P<0.05),阶段饲喂模式对仔猪的心、肺、肝和小肠器官指数有显着影响(P<0.05);断奶重对仔猪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及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有显着影响(P<0.05)。阶段饲喂模式对仔猪的血清和肝脏的SOD、CAT和GSH-Px活力均有显着影响(P<0.05)。两因素互作效应对仔猪的血清和肝脏的SOD、CAT活力及血清的GSH-Px活力均有极显着影响(P<0.01)。(3)断奶重对仔猪的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绒隐比均具有显着影响(P<0.05),阶段饲喂模式对仔猪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具有显着影响(P<0.05),两因素互作效应对仔猪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隐比有显着影响(P<0.05);断奶重、阶段饲喂模式、两因素互作效应对仔猪的胰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乳糖酶和蛋白酶活力均有显着影响(P<0.05)。(4)断奶重、阶段饲喂模式、两因素互作效应均对仔猪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水平有显着的影响(P<0.05)。三阶段饲喂模式显着提高了低断奶重仔猪的肌纤维横截面积(P<0.05),降低了低断奶重仔猪的肌纤维密度(P<0.05)。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肌肉生肌调节因子4表达量影响显着(P<0.05)。综上所述,三阶段饲喂模式可有效提高保育期仔猪的生产性能,特别是对低断奶重仔猪的生长性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靳继鹏[3](2021)在《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空肠发育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认为哺乳仔猪胃肠道的生长和发育直接影响仔猪成活率,而仔猪成活率是决定养猪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研究母体日粮粗蛋白(CP)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生长及空肠发育的影响,并探讨母体营养作用下仔猪空肠微生物与代谢物间的互作关系。在青海省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选择体重相近(88.33±2.26 kg)、健康和经产(4~5胎)纯种空怀互助八眉母猪60头,随机分为正常蛋白组(NP,14%CP)、低蛋白组(LP,12%CP)和极低蛋白组(VLP,10%CP)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母猪。试验母猪所产仔猪为相应试验组仔猪,在仔猪出生、7、14和21日龄时空腹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ADG),并记录仔猪每日腹泻情况。在仔猪出生第21 d时,每组随机选取9头健康仔猪屠宰并取样。运用16S r RNA基因测序、代谢组学、q PCR、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来探索猪生产中母体日粮CP水平对仔猪空肠发育的作用及其机制,并进行关联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降低母体日粮CP水平(12%和10%)对仔猪体重影响不显着(p>0.05),但显着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空肠重和绒毛高度LP组显着高于NP组和VLP组(p<0.05),V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绒毛宽度和肌层厚度LP组显着高于NP组和VLP组(p<0.05),NP组显着高于VLP组(p<0.05)。隐窝深度VLP组和NP组显着深于LP组(p<0.05),V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比值(V/C)和杯状细胞数目NP组和LP组显着高于VLP组(p<0.05),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胰蛋白酶活性和Ig G浓度NP组和LP组显着高于VLP组(p<0.05),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脂肪酶活性LP组显着高于NP组和VLP组(p<0.05),且NP组显着高于VLP组(p<0.05)。乳糖酶活性LP组显着低于VLP组(p<0.05),其他各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Occludin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LP组显着高于NP组和VLP组(p<0.05),V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TLR4和TNF-α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NP组显着高于LP组和VLP组(p<0.05)。TGF-β和IL-10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LP组显着高于NP组(p<0.05),V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结果表明适度降低母体日粮CP水平(12%)对哺乳仔猪生长没有影响,可降低哺乳仔猪腹泻率、改善仔猪空肠组织形态和黏膜屏障功能。2.基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21日龄仔猪空肠中的两大优势菌门。OTU个数、ACE和Chao1指数VLP组显着高于NP组(p<0.05),LP组与NP组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与NP组相比,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氨基酸球菌属(Acidaminococcus)和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以及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萨特氏菌属(Sutterell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中普雷沃氏菌属_7(Prevotella_7)在LP组显着升高(q<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布赫纳氏菌属(Buchnera)在VLP组显着升高(q<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中普雷沃氏菌属_1(Prevotella_1)在VLP组显着降低(q<0.05)。KEGG通路分析表明,与NP组相比,氨酰-t RNA生物合成途径等在LP和VLP组显着下调(q<0.05),磷酸转移酶系统在LP组显着上调,VLP组显着下调(q<0.05)。3.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HPLC-Q-TOF-MS/MS)技术,根据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OPLS-DA)计算得到代谢物的变量权重值(VIP),以VIP>1且q<0.05作为差异代谢物筛选标准,筛选出差异代谢物59个(正离子模式下43个,负离子模式下16个)。进一步以AUC>0.90且p<0.05筛选出潜在生物标记物胆红素、吲哚、吲哚丙烯酸、L-色氨酸等14个。KEGG通路分析表明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代谢、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糖酵解/糖异生、色氨酸代谢等通路。这些生物标记物通过代谢通路在母体营养调控仔猪空肠发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4.通过计算21日龄仔猪空肠属水平差异细菌与空肠发育及差异代谢物的Spearman相关系数发现,氨基酸球菌属(Acidaminococcu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和普雷沃氏菌属_7(Prevotella_7)与空肠发育显着正相关(p<0.05),沃尔巴克氏菌属(Wolbachia)与空肠发育显着负相关(p<0.05)。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与潜在生物标记物3-吲哚乙酸、DL-O-络氨酸、吲哚、吲哚丙烯酸、L-蛋氨酸显着正相关(p<0.05),巨球型菌属(Megasphaera)与L-正亮氨酸、L-苯丙氨酸、L-色氨酸和苯基乳酸显着负相关(p<0.05)。说明仔猪空肠中这些差异微生物和代谢产物与空肠发育密切相关。综上所述,在平衡5种氨基酸条件下适度降低母体日粮CP水平(12%)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生长无显着性影响,但能降低腹泻率及促进空肠发育。本研究为通过母体营养调控仔猪空肠微生物功能与代谢物间的关系和内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从适应低蛋白日粮的角度反映了八眉猪耐粗饲的生物学特性,为生产实践中互助八眉猪饲料配方制定和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马莹[4](2021)在《不同断奶日龄对奶绵羊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早期断奶的应用可缩短母羊繁殖周期,提升羔羊生长速度。对乳畜来说,可大幅延迟产奶时间,提升产奶量。本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断奶日龄对奶绵羊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在满足羔羊正常生长发育前提下探寻最适宜的断奶日龄,为早期断奶技术在奶绵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选择以戴瑞奶绵羊为父本、小尾寒羊为母本的F1公羔羊,分成四组,试验组分别于羔羊7、15、25日龄进行断奶(EW7、EW15、EW25)并饲喂代乳粉;对照组人工饲喂羊乳。研究内容如下:(1)对羔羊进行体重、体高和体长的测定。90日龄进行屠宰,测定屠宰性能。(2)90日龄进行采血,测定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羔羊胃肠道组织形态学。(3)屠宰时采集瘤胃液和瘤胃物,检测羔羊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4)IGF-1和Ghrelin基因与机体整体或部分组织生长发育相关,SLC22A5基因作为肉碱转运基因对机体而言同样重要。采集肝脏和皱胃组织块,检测IGF-1、Ghrelin和SLC22A5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到90日龄时,四组羔羊之间的体重、胴体重均无显着差异(P>0.05),不同断奶日龄羔羊生长及屠宰性能影响不显着。(2)不同断奶日龄对羔羊正常代谢及血液免疫影响不显着。组织形态学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不影响羔羊瘤胃发育,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肠发育。(3)瘤胃发酵参数结果表明四组羔羊瘤胃液p H值和微生物蛋白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早期断奶不影响瘤胃微生物区系正常发育,但是不同断奶日龄会对微生物区系多样性造成影响,EW25组物种丰富度较EW7和EW15组高(P<0.05)。绝大部分菌群的相对丰度接近,但依然有部分菌群分布出现偏差。(4)四组羔羊的IGF-1基因在肝脏中的相对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早期断奶提高了Ghrelin和SLC22A5基因在皱胃和肝脏中的相对表达量,说明早期断奶促进机体能量代谢及器官成熟发育。这些结果表明,不同断奶时间不会羔羊生长发育产生显着性影响,7日龄断奶组各项生长指标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出于经济价值最大化考虑,建议该品种在7日龄进行断奶。
王春旭[5](2020)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颗粒料质量及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保育仔猪是指断奶后至70日龄的仔猪,具有生长速度快、易应激、疾病抵抗力低的特点。因此保育仔猪的管理要以保证仔猪生产性能、减少应激和提高成活率为重点。保育料的营养和质量对保育仔猪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在保育料中适当添加葡萄糖有利于仔猪生长健康,但添加标准目前尚不明确。本项目针对不同葡萄糖添加剂量对保育颗粒料质量、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健康以及免疫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和生产调查。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方法,在基础日粮中配置葡萄糖添加剂量分别是0%、2%、4%、8%的葡萄糖,通过高温高压进行制粒,测定饲料制粒加工质量。四个试验组分别是A组(基础日粮+0%葡萄糖)、B组(基础日粮+2%葡萄糖)、C组(基础日粮+4%葡萄糖)、D组(基础日粮+8%葡萄糖)。对各组饲料颗粒制粒硬度、制粒含粉率与粉化率以及密度、体积质量的差异性进行组间比较。择选健康体况、采食正常的21天保育仔猪120头,依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保育仔猪,分别饲喂剂量为0%(A组)、2%(B组)、4%(C组)、8%(D组)的葡萄糖,进行饲养试验,10天预试期结束后,转入保育舍进行后期试验,正式期30天。比较各组保育仔猪在生长性能、肠道健康及免疫功能方面的数据差异。最后对省内超过万头规模化猪场推广应用4%葡萄糖的仔猪保育料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1)在饲料中添加葡萄糖,对饲料颗粒制粒硬度有显着影响,随着添加量的增多,颗粒制粒硬度趋于提高,以添加8%量硬度最高(P<0.05),但2%、4%添加量与0%比较影响差异并不显着(P>0.05)。(2)添加4%、8%剂量的葡萄糖后,颗粒饲料制粒含粉率与粉化率显着降低(P<0.05),但4%、8%之间颗粒饲料制粒的含粉率及粉化率的差异不显着(P>0.05);可见4%、8%葡萄糖添加剂量有利于降低颗粒饲料制粒的含粉率与粉化率。(3)葡萄糖不同添加水平对颗粒饲料密度、体积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P>0.05)。(4)生长性能方面:1)葡萄糖添加剂量为2%、4%、8%时保育仔猪日均采食量均要较对照组无添加时高(P<0.05);添加8%葡萄糖的D组日采食量最高(P<0.05),但与C组并无显着差异(P>0.05),与B组日均采食量差异显着(P<0.05);证明添加葡萄糖剂量4%、8%时,易提高保育仔猪采食量。2)各不同葡萄糖添加水平处理组间保育仔猪初始体重并无差异(P>0.05)。试验期仔猪日增重呈现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C、D两组日平均增重均要显着高于A、B两组(P<0.05);证明添加葡萄糖量4%、8%时,有利于促进保育仔猪体重增长。(5)肠道健康方面:1)D组腹泻率、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较其它三个处理组均高(P<0.05);B、C两组与A组比较,腹泻率、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其中B组腹泻率、腹泻频率及腹泻指数均稍低于C组;证明添加8%的葡萄糖会引起保育仔猪腹泻率上升。2)在试验前期(第10d)及全期(第40d),葡萄糖添加剂量为4%时(C组),保育仔猪血清总蛋白含量达到最高值,且第40d总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试验第10d时,C组中保育仔猪白蛋白含量明显较A、B两组高(P<0.05),但当葡萄糖剂量增高到8%时,D组白蛋白含量降低(P<0.05);试验第40d,B组仔猪白蛋白含量明显较A组提高(P<0.05),但和C组比较差异并不显着(P>0.05);B、C、D三组在添加不同剂量的葡萄糖后,第10d时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均较A组有显着提高(P<0.05),但组间差异比较并无显着性变化(P>0.05)。3)保育仔猪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其干物质、蛋白质与能量表观消化率的影响分析:B组干物质及能量消化率稍高于其它组,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多,粗蛋白消化率呈剂量依赖性的减低趋势,但组间差异值并不显着(P>0.05)。4)B、C、D三组和A组比较,保育仔猪空肠食糜中的乙酸浓度、丙酸浓度均有明显增加,同时总短链脂肪酸显着增高(P<0.05);B、C、D三组保育仔猪盲肠食糜当中的丙酸浓度、丁酸浓度明显较A组增高,同时总短链脂肪酸显着增高(P<0.05)。(6)免疫功能方面:保育仔猪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其血液炎性细胞因子(IFN-γ)、抗炎性细胞因子(IL-2、IL-10)含量并无明显影响。试验第10d时,发现随着添加葡萄糖剂量的增多,IL-6、TNF-α、IFN-γ含量呈趋于下降状,并且C、D两组抗炎性细胞因子IL-2含量均较A组低,但差异性并不显着(P>0.05);各组间IL-10含量差异并不显着。在试验第40d,观察到随着葡萄糖剂量的增多,D组IL-6含量呈现出剂量依赖性的增加,各组之间的IL-10含量差异性不显着(P>0.05).体液免疫方面来看,试验第10d时,基于葡萄糖添加剂量的增多,Ig G、Ig M含量均呈逐渐减低状,尤其D组Ig M含量较其它组更低(P<0.05);在试验第40d时,C组中仔猪血液Ig G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D组Ig G含量显着降低(P<0.05)。(7)添加4%葡萄糖对三个猪场仔猪生长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在末重、日增重、日采食量、头均增重、增重收入上,试验组数据均较对照组优,且试验组饲料支出成本较对照组低(P<0.05),其中,猪场一试验组增重收入高出对照组9.03元,猪场二试验组仔猪增重收入高出对照组8.43元,猪场三试验组仔猪增重收入高出对照组8.48元。结果表明:保育仔猪饲料添加4%的葡萄糖有利于颗粒饲料制粒的硬度,并降低颗粒饲料制粒含粉率、粉化率;可显着提高保育仔猪采食量、日均增重等生长性能,对保育仔猪腹泻没有影响,并有利于仔猪免疫。因此,4%葡萄糖添加量的保育仔猪饲料可在规模化猪场中推广使用,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黎俊[6](2020)在《维生素B6和蛋白质对断奶仔猪肠道功能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对蛋白来源食物的获取量不断增加。大量研究表明,维生素B6(Vit B6)以辅酶因子的形式参与机体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蛋白质是仔猪最重要且常规的营养素之一,日粮蛋白质过高或过低都将对仔猪的健康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关于日粮蛋白质和Vit B6互作对断奶仔猪的肠道功能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以断奶仔猪为模型,探讨日粮中不同Vit B6水平及其与蛋白质水平互作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功能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为断奶仔猪日粮中Vit B6的具体应用和高蛋白饮食人群的健康膳食指导提供参考。实验采用2×3双因素设计,分别为18%、22%两个蛋白质水平和0、4、7 mg/kg三个Vit B6水平。选取36头体重相近(7.03±0.15 kg)的21日龄断奶仔猪[(大约克×长白)×杜洛克]按体重随机分为6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饲喂期14天。试验起始称量仔猪体重并记录为初重和末重,期间每天记录采食量和腹泻情况。饲喂试验结束后采集血液、肝脏、肠道、肠道粘膜及肠道内容物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试验数据经Excel整理后,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Vit B6水平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与LP组相比,HP组显着降低了断奶仔猪的采食量(P<0.05)。不同Vit B6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对回肠绒毛高度、绒毛宽度、绒毛面积和Ki67阳性细胞数量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P<0.01)。与LP组相比,HP组显着提高了回肠COX2、TNF-α和TGF-β的m RNA表达(P<0.05)。与LB6组相比,HB6组显着降低了空肠IL-10的m RNA表达(P<0.05),提高了回肠TNF-α、COX2、IL-1β和TGF-β的m RNA表达(P<0.05)。不同Vit B6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对空肠COX2、IL-10、TNF-α、TGF-β和回肠TGF-β、TNF-α、COX2的m RNA表达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2.与LP组相比,HP组血清尿素氮、游离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酪氨酸、亮氨酸、精氨酸和总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着增加(P<0.05),血清丙氨酸、赖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和总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LB6组相比,HB6组血清缬氨酸和苏氨酸的含量显着增加(P<0.05),MB6组血清脯氨酸的含量显着增加(P<0.01)。与LB6组相比,除脯氨酸之外,HB6组各肝脏水解氨基酸含量均显着下降(P<0.05),不同Vit B6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对肝脏水解酪氨酸的含量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P=0.01)。与LP组相比,HP组回肠水解亮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LB6组相比,除酪氨酸之外,HB6组各回肠水解氨基酸含量均显着下降(P<0.05),MB6组回肠水解酪氨酸含量显着增加(P<0.01);不同Vit B6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对回肠水解苯丙氨酸的含量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与LP组相比,HP组空肠SLC6A20的m RNA表达显着上调(P<0.05)。与LB6组相比,HB6组空肠SLC36A1和SLC38A2的m RNA表达显着下调(P<0.01),空肠SLC38A5和回肠SLC7A7的m RNA表达显着上调(P<0.05);MB6组回肠SLC6A20、SLC7A6和SLC38A5的m RNA表达显着下调(P<0.05)。与MB6组相比,HB6组回肠SLC36A1和SLC38A2的表达显着上调(P<0.05)。不同Vit B6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对回肠SLC38A5、SLC6A20、SLC7A6和SLC36A1的m RNA表达存在显着的互作效应(P<0.05)。3.回肠: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是回肠微生物的主要细菌门类。属水平上,相对丰度较高的主要菌属包括梭杆菌属(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放线菌属(Actinobacillus),Romboutsia菌属,Turicibacter菌属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与LB6组相比,MB6组Chao1和ACE指数显着增加(P<0.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螺旋体门(Spirochaetes)丰度显着增加(P<0.05)。结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是结肠微生物的主要细菌门类。属水平上,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普氏菌属(Prevotella-1/2/9),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瘤胃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02/005)是相对丰度较高的主要菌属。与LB6组相比,MB6组shannon指数显着降低(P<0.05),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瘤胃菌属(Ruminococcaceae_UCG-005)的丰度显着降低(P<0.05);与LP组相比,HP组巨型球菌属(Megasphaera)的丰度显着降低(P<0.01),异丁酸含量显着增加(P<0.05)。4.回肠黏膜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高蛋白组不同Vit B6组间差异表达基因为1777个,且主要富集于细胞分裂、核酸代谢和酶活调控等生物学过程,与细胞增殖相关。综上所述,高蛋白日粮中补充Vit B6改善了断奶仔猪回肠的形态结构及功能;不同Vit B6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对断奶仔猪回肠的形态结构、细胞增殖、功能及氨基酸代谢具有显着的互作效应。由此表明,高蛋白饮食人群可适当补充Vit B6以改善肠道功能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范长友[7](2020)在《刺五加多糖对脂多糖刺激断奶仔猪肠粘膜损伤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仔猪早期断奶是养猪生产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普遍采取的措施。但是早期断奶的仔猪由于免疫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容易受到环境病原体的刺激而发生免疫应激。免疫应激会导致仔猪肠粘膜形态及功能损伤,不仅造成仔猪采食量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还会引起仔猪腹泻,甚至导致仔猪生长迟缓和死亡。对仔猪日粮进行营养调控的方法是缓解仔猪发生免疫应激的重要措施。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使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构建仔猪免疫应激模型,研究日粮中添加刺五加多糖(Acanthopanax senticosus polysaccharides,ASPS)对LPS刺激的断奶仔猪肠粘膜损伤的影响,为应用ASPS改善仔猪肠粘膜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将36头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1)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2)基础日粮+LPS刺激(LPS组);(3)添加800 mg/kg ASPS基础日粮+LPS刺激(ASPS+LPS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仔猪。试验周期21 d,分别于第15、18、21 d每头仔猪腹腔注射100 ug/kg LPS。试验第21 d采集血液样本后屠宰仔猪,取仔猪小肠、心脏、肝脏等内脏器官以及回肠粘膜等样本用于试验各项指标的分析。试验结果发现:与LPS组比较,日粮中添加ASPS明显降低了断奶仔猪外周循环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P<0.05),显着增加仔猪血浆中D-木糖含量(P<0.05)以及肠粘膜乳糖酶含量(P<0.05)。ASPS显着改善LPS刺激引起的仔猪肠绒毛高度(P<0.05)和隐窝深度(P<0.05)的形态劣变。同时,日粮中添加ASPS还能明显降低仔猪肠粘膜肥大细胞数量(P<0.05)。使仔猪肠粘膜肿瘤坏死因子(TNF-α)(P<0.05)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P<0.05)含量显着下降,并使肠粘膜白介素10(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肠粘膜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介素6(IL-6)含量变化不显着(P>0.05)。此外,日粮中添加ASPS还能明显下调由于LPS刺激导致的仔猪肠粘膜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以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基因表达的提高(P<0.05)。同时抑制LPS刺激的回肠粘膜HIF-1α、环氧合酶-2(COX-2)和核因子p65(NFκB p65)蛋白表达的提高(P<0.05)。结果表明:日粮添加ASPS能显着缓解LPS刺激引起的断奶仔猪肠粘膜形态和功能的损伤,降低肠粘膜炎症反应。这种作用可能与ASPS调节肠粘膜NFκB p65和HIF-1α启动的炎症和缺氧的信号通路有关。
高凯[8](2020)在《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其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旨在探讨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其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的影响,为其在断奶仔猪上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80头日龄(28±1)d,体重(7.57±0.49)kg的三元杂交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4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5.00 mg/kg硫酸黏杆菌素和45.00 mg/kg金霉素,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0.50%红曲合生元,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0.50%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复合制剂,试验Ⅲ组饲喂基础饲粮+0.50%酵母硒锗制剂,正式试验42 d,分3个阶段(1~14 d、15~28 d、29~42 d)。结果显示:生长性能方面:(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各阶段ADG均显着或极显着升高(P<0.05;P<0.01)。试验29~42 d,试验组F/G均呈显着降低(P<0.05)。(2)与对照组和试验Ⅲ相比,试验1~7 d,试验Ⅰ组DR和DI显着降低(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14.d与15~28 d内,试验Ⅰ、Ⅱ组DM、CP和EE表观消化率显着或极显着提高(P<0.05;P<0.01);试验29~42 d,试验组DM、CP和EE表观消化率显着或极显着提高(P<0.05;P<0.01)。(4)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血清IGF-1含量呈极显着或显着升高(P<0.01;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血清COR含量均呈显着升高(P<0.05)。免疫方面:(6)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的LYM百分比和HGB浓度呈显着提高(P<0.05)。(7)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和Ⅱ组血清ALB含量均呈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血清HDL含量呈显着升高(P<0.05)。(8)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血清T-AOC指标和血清GSH-Px指标均呈显着升高(P<0.05),血清MDA含量呈显着或极显着下降(P<0.05;P<0.01)。(9)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血清C3含量均呈显着升高(P<0.05)。(1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脾脏指数呈显着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肝脏组织MDA含量呈显着下降(P<0.05)、肾脏组织SOD活力与GSH-Px活力均呈显着升高(P<0.05)。肠道菌群方面:(1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小肠黏膜SOD活力、T-AOC、GSH-Px活力均极显着或显着升高(P<0.05;P<0.01);与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小肠黏膜SOD、T-AOC指标均呈显着升高(P<0.05)。(1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空肠绒隐比呈显着升高(P<0.05)。(13)试验1~14 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沙门氏菌数量和大肠杆菌数量均显着下降(P<0.05)、双歧杆菌和乳酸菌数量显着或极显着增加(P<0.05;P<0.01)。试验15~28 d,与对照组相比,Ⅰ、Ⅱ、Ⅲ组乳酸菌数量呈极显着或显着增加(P<0.01;P<0.05)。(14)在相同分析水平下,试验Ⅱ组拟杆菌门所占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Ⅱ组梭菌属所占比例有下降趋势(P>0.05)。与对照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相比,试验Ⅰ组毛螺旋菌属所占比例极显着升高(P<0.01)。关于OUT数目、ACE指数和Shannon指数,试验Ⅱ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Shannon指数均呈显着增加(P<0.05)。环保效益方面:(15)试验1~14 d与15~28 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粪中总氮均呈显着或极显着降低(P<0.05;P<0.01);试验15~28 d与29~42 d,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粪中总磷呈显着降低(P<0.05)。(16)正式试验期(42 d)结束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平均每头仔猪多盈利22.90 CNY,试验Ⅱ组平均每头仔猪多盈利25.12 CNY,试验Ⅲ组平均每头仔猪多盈利19.39 CNY。综上所述,与抗生素组(25.00 mg/kg硫酸黏杆菌素和45.00 mg/kg金霉素)相比,饲粮中添加0.50%红曲合生元防腹泻效果最好;饲粮中添加0.50%酵母硒锗无抗腹泻效果,在试验中后期,可提高生长性能。饲粮中添加0.50%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复合制剂兼有防腹泻和促生长双重功效;同时可有效地改善肠道组织结构、直肠菌群结构及盲肠菌群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提高肠道健康水平;且总体效果优于两种制剂单独添加,可推断在控制断奶仔猪腹泻的基础上,酵母硒锗促生长效果较优。建议使用0.50%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复合制剂替代饲粮中25.00 mg/kg硫酸黏杆菌素和45.00 mg/kg金霉素。
冯宝宝[9](2020)在《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旨在研究教槽料中添加优质蛋白源和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器官指数、肠道组织形态、肠道黏膜抗氧化性能、肠黏膜炎性因子和紧密连接蛋白基因表达量以及结肠菌群结构的影响,通过优化日粮结构减少断奶应激的发生,为无抗时代仔猪的健康高效生产提供参考。试验选取90头21日龄体重(6.85±0.25 kg)相近的“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CON组);优质蛋白饲粮(HP组);优质蛋白+肠道保护剂饲粮(HPP组)。试验期14天。试验结果表明:(1)仔猪断奶后3~7天,HP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平均日增重(ADG)显着高于CON组(P<0.05)。(2)仔猪断奶0天,HP组血清IgA水平显着高于CON组和HPP组(P<0.05);断奶7天,HP组血清IgG水平显着高于CON组(P<0.05);断奶14天,试验组血清IgA水平显着高于CON组(P<0.05)。(3)仔猪断奶7天,HPP组心脏指数显着高于CON组和HP组(P<0.05);断奶14天,HP组肝脏指数显着高于CON组(P<0.05);断奶3天和14天,HPP组脾脏指数显着高于CON组(P<0.05)。(4)仔猪断奶3天和7天时,HPP组空/回肠长度显着高于CON组(P<0.05);仔猪断奶14天,HPP组结肠长度显着高于CON组(P<0.05)。(5)仔猪断奶3天,HPP组空肠、回肠绒毛高度、VH/CD显着高于CON组(P<0.05),HPP组隐窝深度显着低于CON组(P<0.05);断奶7天,HPP组回肠绒毛高度显着高于CON组(P<0.05),HP组和HPP组空肠、回肠隐窝深度显着低于CON组(P<0.05),VH/CD显着高于CON组(P<0.05);断奶14天,HP组和HPP组空肠绒毛高度、VH/CD显着高于CON组(P<0.05)。(6)仔猪断奶3天,HP组和HPP组空肠GSH-PX的含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HP组T-AOC的含量显着高于CON和HP组(P<0.05),HP组和HPP组回肠SOD含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断奶7天,HP组和HPP组空肠、回肠SOD的含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断奶14天,HPP组空肠SOD含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HPP组空肠、回肠MDA含量显着低于CON组和HP组(P<0.05)。(7)仔猪断奶0天,HPP组十二指肠TGF-β的表达量显着高于CON组和HP组(P<0.05),HP组和HPP组结肠Claudin-1的表达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仔猪断奶3天,HP组十二指肠IL-1β表达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HP组和HPP组结肠TNF-α、TGF-β、IL-10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CON组(P<0.05),HPP组回肠、结肠Occludin、Clanudin-1、ZO-1的表达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仔猪断奶7天,HP组和HPP组空肠TNF-α和IL-10的表达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HP组和HPP组回肠TNF-α和IL-10的表达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HP组IL-1β、TGF-β的表达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HP组和HPP组Occludin、Claudin-1、ZO-1的表达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仔猪断奶14天,HPP组空肠TNF-α、IL-1β、TGF-β、IL-10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CON组(P<0.05),HP组和HPP组回肠TGF-β的表达量显着高于CON组(P<0.05)。(8)与CON组相比,饲喂HP组和HPP组教槽料提高了断奶0、3、7、14天仔猪结肠内容物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并且HP组和HPP组仔猪肠道微生物结构接近;仔猪断奶7天,HPP组变形菌门和螺旋体门的比例显着高于CON组和HP组(P<0.05);断奶7天和14天,HPP组仔猪肠道中厚壁菌门所占比例高于其它两组,而拟杆菌门所占比例低于CON组和HP组(P>0.05)。本研究表明,断奶仔猪饲喂优质蛋白源(HP组)和优质蛋白源+肠道保护剂(HPP组)教槽料,可提高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机能,调节仔猪肠道健康发育,平衡肠道菌群结构,其中仔猪饲喂HPP组教槽料效果最好。
向全航[10](2020)在《菌群发育窗口期早期干预对仔猪肠道菌群与肠道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及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仔猪早期腹泻和断奶应激是严重影响养猪生产效益的主要因素,过去几十年通常用抗生素促生长添加剂(Antibiotic Growth Promoters,AGPs)来控制。随着饲用抗生素添加剂的禁止使用,如何在饲料无抗的条件下有效预防仔猪腹泻,缓解仔猪断奶应激,成为保障养猪生产高效健康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完善而成熟的免疫系统是宿主抵抗疾病的重要保证。然而,新生仔猪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对病原感染的抵抗力差。仔猪出生后肠道免疫系统的快速发育与肠道菌群的演替密切相关。在肠道菌群发育的关键“窗口期”实施早期干预,可能是加速菌群演替,从而促进仔猪免疫发育的重要途径。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将妊娠母猪粪便菌群移植至新生仔猪体内能够调节仔猪肠道菌群,增强仔猪肠道屏障功能,从而控制腹泻促进仔猪生长性能,但尚未阐明具体机制。基于肠道菌群的定植具有“先到先留”、“供体-受体相容性”以及“氧气调控”等特点,我们假设在仔猪出生后早期,运用粪菌移植联合特定的益生菌干预,可能加速肠道菌群的演替和免疫成熟,有利于控制仔猪腹泻,提高仔猪生长速度。因此,本研究首先运用Meta分析方法,分析了限制益生菌在仔猪生产中效果的影响因素;然后研究了粪菌移植联合益生菌早期干预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早期干预方式影响肠道菌群组成和演替的规律,初步揭示了早期干预促进免疫系统发育、降低仔猪腹泻、缓解断奶应激损伤的作用机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运用Meta分析研究益生菌对仔猪腹泻的效果收集了从1960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发表的关于益生菌影响仔猪腹泻的英文文献。经过筛选,28篇文献(包括49个试验组)被纳入本研究中。运用Meta分析方法,分别从益生菌、仔猪及文献本身三个角度分析了益生菌对仔猪腹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与其他菌株的组合益生菌对仔猪腹泻效果的预防作用最佳,显着降低仔猪腹泻率5.73%(95%CI 3.26–8.19;P<0.05)。酵母菌类和丁酸梭菌也能有效降低仔猪腹泻。多株益生菌组合使用的显着降低仔猪腹泻率4.25%(95%CI1.97–6.53;P<0.05),而单株益生菌能降低仔猪腹泻率4.14%(95%CI 3.64–4.64;P<0.05)。从仔猪生长阶段看,益生菌对断奶仔猪腹泻(4.58%(95%CI 4.05–5.1;P<0.05))的预防作用优于哺乳期(3.21%(95%CI 1.38–5.04;P<0.05))。从文献本身看,利用Cochrane系统对文献进行评估,文献评分不超过4分的文献中所报道的益生菌预防仔猪腹泻的效果(4.42%(95%CI 3.95–4.88;P<0.05))优于文献质量为5分的文献(1.89%(95%CI 074–3.05;P<0.05))。总的来说,益生菌能有效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多种益生菌组合使用的效果优于单独菌株,此外,益生菌在仔猪不同生长阶段效果具有差异。第二部分粪菌移植联合益生菌早期干预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的影响选择6头妊娠70天且至少3个月以上未使用抗生素处理的长×大母猪作为本试验的粪菌供体制备粪菌悬液,粪菌浓度约为1.0×109 CFU/m L。共121窝初生重为1.55±0.35 kg的杜×长×大仔猪,随机分为6组。抗生素组(AB)的仔猪在仔猪出生后的2-3日龄进行一次性皮下注射0.3 m L头孢溶液;母猪粪菌移植组(FMT)、FMT+丁酸梭菌组(FMT+1.0×109 CFU/m L C.butyricum,FMT-C)、FMT+布拉迪酵母菌组(FMT+1.0×109 CFU/m L S.boulardii,FMT-S)以及FMT+布拉迪酵母菌+丁酸梭菌组(FMT+1.0×109 CFU/m L C.butyricum+1.0×109 CFU/m L S.boulardii,FMT-CS)。仔猪在仔猪出生后1-3日龄每天进行一次性经口灌服2ml菌液;空白对照组(CON)仔猪不进行抗生素和粪菌处理。所有仔猪在27日龄断奶,并选择500头健康且体重不低于5.5 kg的断奶仔猪进行为期5周的跟踪饲养试验。试验仔猪每周逐头称重,每天观察纪录仔猪腹泻情况并对粪便进行评分,每天记录断奶后仔猪采食量,分别在3、7、14、21、35和56日龄采集血样和粪便样本用于生化指标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与CON组相比,FMT处理显着提高了仔猪断奶体重(P<0.05),有提高哺乳期仔猪ADG的趋势(P=0.0540),显着降低了仔猪哺乳期腹泻率(P<0.05),但对保育期仔猪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FMT-CS显着提高了仔猪断奶重(P<0.05)及仔猪在哺乳期和保育期的ADG(P<0.05),显着降低了两个阶段仔猪的腹泻率(P<0.05)。与FMT相比时,FMT-CS显着提高保育期仔猪ADG(P<0.05)和显着降低保育期腹泻率(P<0.05)。2、运用ELISA方法检测了粪便中s Ig A和MUC2及血浆中DAO和D-LA水平。与CON组相比,FMT-CS显着降低了14、21、35和56日龄时仔猪粪便中MUC2水平,并同时显着降低了相应日龄血浆中DAO(P<0.05)和D-LA(P<0.05)浓度。与FMT组相比,FMT-CS显着降低了14和21日龄时仔猪血浆中DAO和D-LA水平(P<0.05)。说明FMT-CS显着增强了仔猪肠道屏障功能。3、运用气相色谱检测了粪便中短链脂肪酸水平,ELISA方法检测了粪便中琥珀酸含量。与CON组相比,FMT-CS显着增加了14日龄仔猪粪便中乙酸、丙酸、戊酸和总SCFA的浓度(P<0.05),并显着提高了14、21、35和56日龄仔猪粪便中琥珀酸含量(P<0.05)。与FMT相比,FMT-CS具有提高14日龄仔猪粪便中乙酸、丙酸、戊酸和总SCFA的浓度的趋势(P<0.1)。说明FMT-CS能提高仔猪肠道中有益代谢产物的产量。4、运用q PCR方法测定了仔猪粪便中选定菌群相对丰度。与CON组仔猪相比,FMT-CS处理显着降低了哺乳期的粪便大肠杆菌丰度,显着增加了3、14和21日龄仔猪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并且显着增加了7、14、21日龄仔猪双歧杆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说明FMT-CS早期干预能提高厌氧有益菌相对丰度,降低兼性厌氧的有害菌相对丰度。第三部分菌群发育窗口期早期干预对新生仔猪肠道菌群、免疫发育及断奶应激的影响研究在7、27、35和56日龄,随机采集了CON组和FMT-CS组12头仔猪的粪便样品和血液样品。运用16S r RNA测序技术分析了粪便菌群,运用ELISA方法检测了血浆中白介素(interleukin,IL)-17、IL-22、IL-23、干扰素-γ、Ig G、Ig M、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DAO和D-LA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FMT-CS处理得到了以下主要结果:1、16S r RNA测序结果显示,FMT-CS显着增加了仔猪粪便菌群alpha多样性,显着降低了7日龄与56日龄粪便菌群Unifrac距离。此外,FMT-CS显着增加了能量代谢、糖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等基因相对丰度。2、Bugbase分析结果显示,FMT-CS早期干预降低了7日龄仔猪粪菌中好氧菌基因相对丰度(P<0.05),显着增加了27日龄粪便中应激耐受基因相对丰度(P<0.05),显着降低了35日龄致病菌基因相对丰度(P<0.05),显着增加了细菌移动元件含量基因相对丰度(P<0.05)。Lefse和Metastats分析发现,FMT-CS早期干预显着增加了7日龄仔猪粪便菌群中常见共生菌和有益菌丰度,显着降低了仔猪肠道中有害菌的丰度。FMT-CS显着增加了27日龄仔猪粪便中产SCFAs细菌,显着降低了致病菌丰度。FMT-CS显着降低了35日龄粪便中拟杆菌门的丰度,显着增加了有益菌丰度。显着降低了肠杆菌属、柯林斯氏菌及考拉杆菌属丰度。这些结果表明,FMT-CS早期干预增加了肠道中有益菌丰度,降低了有害菌丰度。3、FMT-CS处理显着增加了7日龄仔猪血浆中IL-17(P<0.05)、IL-22(P<0.05)和IL-23(P<0.05)的水平,并具有增加14日龄和21日龄血浆中IL-17和IL-22水平的趋势(P<0.1),FMT-CS处理显着增加27日龄血浆中IL-17(P<0.05)、IL-22(P<0.05)和IFN-γ(P<0.05)的水平。FMT-CS处理显着增加了整个试验周期内仔猪血浆Ig G(P<0.05)、Ig M(P<0.05)和粪便s Ig A(P<0.05)水平;显着增加了抗支原体抗体及抗圆环抗体水平(P<0.05)。这些结果表明,FMT-CS早期干预显着促进仔猪出生后早期的免疫发育和功能。4、FMT-CS早期干预显着提高35日龄仔猪血浆中CAT(P<0.05)、GSH-px(P=0.0514)、T-AOC(P<0.05)和T-SOD(P<0.05)的水平,显着降低血浆MDA水平(P<0.05);FMT-CS处理显着降低血浆中DAO(P<0.05)和D-LA(P<0.05)的水平;FMT-CS显着降低血浆中TNF-α(P<0.05)、IL-6(P<0.05)和皮质醇的水平,并增加了IL-10的水平(P<0.05)。这些结果说明,FMT-CS增强了仔猪抗氧化应激能力、增强了仔猪断奶和肠道屏障功能并降低了炎症水平,达到了缓解断奶应激损伤的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乳酸菌类以及联合其他益生菌具有降低仔猪腹泻的效果。(2)在肠道菌群发育的窗口期,粪菌移植联合应用布拉迪酵母菌和丁酸梭菌的早期干预,促进了仔猪肠道菌群定植和成熟的速度和仔猪免疫系统的发育,增强了仔猪免疫功能。具有降低腹泻,促进仔猪生长,降低仔猪断奶应激的作用。
二、如何保证早期断奶仔猪正常生长发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保证早期断奶仔猪正常生长发育(论文提纲范文)
(1)仔猪早期断奶技术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仔猪早期断奶技术的概念及意义 |
2 断奶仔猪的生理特点 |
2.1 生理器官发育不全 |
2.2 新陈代谢旺盛 |
2.3 缺乏免疫力 |
2.4 体温调节能力较差 |
3 做好早期断奶的基础工作 |
3.1 及时摄入初乳 |
3.2 人工固定奶头 |
3.3 适当补铁 |
3.4 预防仔猪黄白痢的发生 |
3.5 加强保温护理措施 |
4 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
4.1 环境管理技术 |
4.2 喂养方法 |
4.3 分圈喂养 |
4.4 腹泻预防 |
4.5 注射疫苗 |
5 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调控 |
5.1 蛋白质与氨基酸的营养管理 |
5.2 添加适量的饲料添加剂 |
6 结语 |
(2)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小肠形态和肌纤维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断奶应激与断奶仔猪生理及营养需要特点 |
1.1.1 断奶应激对仔猪的影响 |
1.1.2 断奶仔猪生理特点 |
1.1.3 断奶仔猪营养需要特点 |
1.2 断奶重对仔猪发育的影响及生长调控研究 |
1.2.1 仔猪断奶重不同的产生原因 |
1.2.2 断奶重对仔猪发育的影响 |
1.2.3 仔猪低断奶重的生长调控研究 |
1.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2.1.2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2.1.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2.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 |
2.2.1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2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2.2.3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血清GH和INS水平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2.3.3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血清GH和INS水平的影响 |
2.4 小结 |
3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器官指数、血清及肝脏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3.1.2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3.1.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3.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 |
3.2.1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器官指数的影响 |
3.2.2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血清及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器官指数的影响 |
3.3.2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血清及肝脏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 |
3.4 小结 |
4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小肠形态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4.1.2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4.1.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4.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4.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 |
4.2.1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 |
4.2.2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影响 |
4.3.2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
4.4 小结 |
5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血清IGF-I和 IGF-II水平、肌纤维特性及MRF4 表达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动物及分组 |
5.1.2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
5.1.3 试验动物饲养管理 |
5.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1.4.1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 水平的测定 |
5.1.4.2 肌纤维特性的测定 |
5.1.4.3 生肌调节因子4(MRF4)基因表达量的测定 |
5.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结果 |
5.2.1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血清IGF-I和 IGF-II水平的影响 |
5.2.2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肌纤维特性的影响 |
5.2.3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MRF4 表达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血清IGF-I和 IGF-II水平的影响 |
5.3.2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肌纤维特性的影响 |
5.3.3 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 MRF4 表达量的影响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空肠发育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互助八眉猪简介 |
2 国内外猪低蛋白质日粮研究进展 |
2.1 低蛋白日粮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低蛋白日粮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
2.3 低蛋白日粮对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
3 仔猪肠道发育的研究进展 |
3.1 胎儿出生后肠道微生物的来源 |
3.2 妊娠期仔猪肠道的发育 |
3.3 哺乳期仔猪肠道的发育 |
3.4 母体营养与仔猪肠道发育 |
3.5 早期肠道微生物群与肠道发育 |
4 肠道微生物群的营养代谢及其代谢产物 |
4.1 肠道微生物群对营养物质的代谢 |
4.2 肠道微生物群代谢物的作用 |
5 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在肠道发育中的应用 |
5.1 微生物组学 |
5.2 代谢组学 |
5.3 微生物多样性和代谢组联合分析 |
6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研究内容 |
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6.2 研究内容 |
6.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生长和空肠组织形态及屏障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
1.2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主要试剂 |
1.5 样品采集 |
1.6 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 |
1.7 空肠黏膜免疫球蛋白和消化酶活性测定 |
1.8 空肠黏膜总RNA提取及q PCR |
1.9 空肠组织形态及紧密连接蛋白分布 |
1.10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 |
2.2 对仔猪空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
2.3 仔猪空肠黏膜免疫球蛋白和消化酶活性测定结果 |
2.4 仔猪空肠黏膜机械屏障相关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 |
2.5 空肠黏膜Occludin、Claudin-1和ZO-1 蛋白组织定位 |
2.6 空肠黏膜免疫相关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 |
3 讨论 |
3.1 对仔猪生长及空肠组织形态的影响 |
3.2 对仔猪空肠黏膜免疫球蛋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 对仔猪空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空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
1.2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主要试剂 |
1.5 样品采集 |
1.6 细菌总DNA提取与检测 |
1.7 细菌16S r RNA基因V_3-V_4髙变区的PCR扩增和文库构建 |
1.8 细菌16S r RNA基因测序和数据处理 |
1.9 肠道微生物鉴定和多样性分析 |
1.10 功能预测 |
1.11 相关性网络图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细菌16S r RNA基因PCR扩增结果 |
2.2 Illumina Hi Seq测序结果 |
2.3 OTU分析和物种注释 |
2.4 仔猪空肠微生物群结构组成 |
2.5 Alpha多样性分析 |
2.6 Beta多样性分析 |
2.7 组间差异显着性分析 |
2.8 相关性分析 |
2.9 功能基因预测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空肠代谢组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及设计 |
1.2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1.3 主要仪器设备 |
1.4 主要试剂 |
1.5 样品采集 |
1.6 样品制备 |
1.7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1.8 质谱鉴定 |
1.9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空肠内容物代谢组数据预处理基本概况 |
2.2 空肠内容物代谢物的鉴定 |
2.3 通路鉴定 |
2.4 生物标记物鉴定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空肠微生物组和代谢组间互作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相关性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空肠内容物微生物与空肠发育相关性分析 |
2.2 空肠内容物微生物与代谢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开展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4)不同断奶日龄对奶绵羊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一 引言 |
1.1 早期断奶的概念及价值 |
1.2 早期断奶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1 在羊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2 其他家畜养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早期断奶对幼畜的潜在影响 |
1.3.1 断奶应激的影响 |
1.3.2 早期断奶对生长的影响 |
1.3.3 早期断奶对健康状况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
1.3.4 早期断奶对消化系统发育的影响 |
1.3.5 早期断奶对发育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1.4 奶绵羊品种及引进现状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二 不同断奶日龄对羔羊生长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
2.1.2 饲养管理 |
2.1.3 指标与测定方法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羔羊生长性能 |
2.2.2 羔羊屠宰性能 |
2.2.3 羔羊内脏器官发育 |
2.3 讨论 |
2.3.1 断奶日龄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断奶日龄对羔羊屠宰性能指标的影响 |
2.3.3 断奶日龄对羔羊内脏器官发育的影响 |
2.4 小结 |
三 断奶日龄对羔羊生理生化和消化系统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及试验设计 |
3.1.2 饲养管理 |
3.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断奶日龄对羔羊血常规的影响 |
3.2.2 断奶日龄对羔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3 断奶日龄对羔羊消化道形态组织学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断奶日龄对羔羊血常规的影响 |
3.3.2 断奶日龄对羔羊血清生化的影响 |
3.3.3 断奶日龄对羔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
3.3.4 断奶日龄对羔羊消化道形态组织学的影响 |
3.4 小结 |
四 断奶日龄对羔羊瘤胃发酵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动物与饲养管理 |
4.1.2 样品采集及测定 |
4.1.3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瘤胃p H值、微生物蛋白含量 |
4.2.2 瘤胃微生物区系 |
4.3 讨论 |
4.3.1 断奶日龄对羔羊瘤胃p H值、微生物蛋白含量的影响 |
4.3.2 断奶日龄对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3.3 断奶日龄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4.4 小结 |
五 断奶日龄对生长代谢基因在肝脏和皱胃中表达量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动物与饲养管理 |
5.1.2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5.1.3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Ghrelin及 SLC22A5 基因在羔羊皱胃表达的特异性 |
5.2.2 IGF-1、Ghrelin及 SLC22A5 基因在羔羊肝脏表达的特异性 |
5.3 讨论 |
5.3.1 关于羔羊IGF-1 基因表达的分析 |
5.3.2 关于绵羊Ghrelin基因表达的分析 |
5.3.3 关于绵羊SLC22A5 基因表达的分析 |
5.4 小结 |
六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颗粒料质量及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1 保育仔猪对饲料营养与加工质量的要求 |
1.1 保育仔猪对饲料营养的需求 |
1.2 保育仔猪对饲料加工质量的需求 |
2 评价保育仔猪饲料加工质量指标 |
2.1 硬度 |
2.2 含粉率 |
2.3 粉化率 |
3 葡萄糖的功能 |
3.1 葡萄糖的生理作用 |
3.2 体内葡萄糖来源与利用 |
4 评价保育仔猪消化功能的发育及影响因素 |
4.1 消化吸收发育影响因素 |
4.2 肠道免疫力影响因素 |
4.3 葡萄糖对保育仔猪的影响 |
5 国内外促进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研究 |
5.1 国外促进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研究 |
5.2 国内促进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研究 |
6 本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6.1 主要内容 |
6.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6.3 技术路线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保育仔猪饲料制粒质量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材料 |
1.1.2 颗粒料制备 |
1.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1.4 指标测定 |
1.1.5 数据处理及统计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硬度 |
1.2.2 含粉率 |
1.2.3 粉化率 |
1.2.4 密度和体积质量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章 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饲养方法 |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4 指标测定 |
2.1.5 数据处理及统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长性能 |
2.2.2 肠道健康 |
2.2.3 不同葡萄糖添加量对保育仔猪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对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对保育仔猪肠道健康的影响 |
2.3.3 对保育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规模化猪场生产应用调查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动物与饲养管理 |
3.1.3 经济效益 |
3.1.4 数据处理及统计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猪场1 |
3.2.2 猪场2 |
3.2.3 猪场3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维生素B6和蛋白质对断奶仔猪肠道功能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仔猪肠道研究进展 |
1.1 断奶应激与肠道发育 |
1.2 日粮营养与肠道发育 |
1.3 肠道微生态与肠道发育 |
2.仔猪蛋白质营养研究进展 |
3.维生素B6的研究进展 |
3.1 维生素B6与氨基酸代谢 |
3.2 维生素B6与免疫功能 |
3.3 维生素B6在饲料中的应用 |
4.高通量测序研究技术 |
5.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维生素B6与蛋白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
1.1 材料与方法 |
1.1.1 试验材料 |
1.1.2 试验设计及日粮配制 |
1.1.3 饲养管理 |
1.1.4 样品采集 |
1.1.5 主要试剂、耗材和仪器设备 |
1.1.6 指标检测 |
1.1.7 统计分析 |
1.2 结果与分析 |
1.2.1 生长性能和腹泻率 |
1.2.2 器官指数 |
1.2.3 肠道形态结构 |
1.2.4 肠道细胞增殖(Ki67) |
1.2.5 肠道炎症因子mRNA表达 |
1.3 讨论 |
1.3.1 生长性能 |
1.3.2 肠道功能 |
1.4 小结 |
试验二 维生素B6和蛋白质对断奶仔猪机体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试验设计及日粮配制和饲养管理 |
2.1.2 样品采集 |
2.1.3 指标检测 |
2.1.4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血清生化 |
2.2.2 血清游离氨基酸 |
2.2.3 肝脏水解氨基酸 |
2.2.4 回肠水解氨基酸 |
2.2.5 肠道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 |
2.3 讨论 |
2.3.1 血液生化与游离氨基酸 |
2.3.2 水解氨基酸与氨基酸转运载体 |
2.4 小结 |
试验三 维生素B6和蛋白质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及挥发性脂肪酸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试验设计及日粮配制和饲养管理 |
3.1.2 样品采集 |
3.1.3 指标分析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回肠微生物测序结果与分析 |
3.2.2 结肠微生物测序结果与分析 |
3.2.3 结肠挥发性脂肪酸 |
3.3 讨论 |
3.3.1 肠道微生物 |
3.3.2 挥发性脂肪酸 |
3.4 小结 |
试验四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日粮维生素B6和蛋白质对断奶仔猪回肠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试验设计及日粮配制和饲养管理 |
4.1.2 样品采集 |
4.1.3 转录组学测序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录组测序质量评估 |
4.2.2 测序数据与参考基因组比对 |
4.2.3 样本间相关性分析 |
4.2.4 DEG功能分析与聚类 |
4.2.5 差异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 |
4.2.6 DEGs的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
3.1 结论 |
3.2 创新点 |
3.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 |
致谢 |
附录 |
(7)刺五加多糖对脂多糖刺激断奶仔猪肠粘膜损伤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1 早期断奶对仔猪的影响 |
1.2 免疫应激对早期断奶仔猪肠粘膜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
1.2.1 动物免疫应激概述 |
1.2.2 免疫应激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生理的影响 |
1.2.3 动物免疫应激与肠粘膜炎性损伤 |
1.2.4 免疫应激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的影响 |
1.2.5 免疫应激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1.3 植物多糖的生物性特性 |
1.4 刺五加多糖的提取与制备 |
1.5 刺五加多糖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
1.5.1 刺五加多糖的生物学特性 |
1.5.2 刺五加多糖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概况 |
1.5.3 刺五加多糖对肠粘膜炎性损伤的影响 |
1.6 研究内容 |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管理 |
2.2 刺五加多糖的制备和组成 |
2.3 试验设计及日粮 |
2.4 样品的采集及指标的测定 |
2.4.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4.2 血细胞分类计数 |
2.4.3 肠粘膜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 |
2.4.4 肠粘膜形态学检测 |
2.4.5 肠粘膜肥大细胞检测 |
2.4.6 肠粘膜HIF-1α和COX-2 免疫荧光检测 |
2.4.7 实时定量PCR检测TNF-α、HIF-1α、i NOS基因的表达量 |
2.4.8 免疫印迹分析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刺五加多糖对脂多糖刺激的断奶仔猪肠粘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
3.2 刺五加多糖对脂多糖刺激的断奶仔猪肠粘膜功能的影响 |
3.2.1 刺五加多糖对脂多糖刺激的断奶仔猪肠粘膜二糖酶活性的影响 |
3.2.2 刺五加多糖对脂多糖刺激的断奶仔猪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 |
3.3 刺五加多糖对脂多糖刺激的断奶仔猪炎症反应的影响 |
3.3.1 刺五加多糖对脂多糖刺激的断奶仔猪血细胞分类计数的影响 |
3.3.2 刺五加多糖对脂多糖刺激的断奶仔猪回肠粘膜肥大细胞数量的影响 |
3.3.3 刺五加多糖对脂多糖刺激的断奶仔猪回肠粘膜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 |
3.4 刺五加多糖对脂多糖刺激的断奶仔猪肠粘膜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3.5 刺五加多糖对LPS刺激的断奶仔猪肠粘膜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3.5.1 HIF-1α和COX-2 免疫荧光检测 |
3.5.2 免疫印迹法检测 |
4 讨论 |
4.1 刺五加多糖对断奶仔猪肠粘膜形态的影响 |
4.2 刺五加多糖对断奶仔猪肠粘膜功能的影响 |
4.3 刺五加多糖对断奶仔猪肠粘膜炎症反应的影响 |
4.4 刺五加多糖对断奶仔猪肠粘膜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8)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其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微生态制剂相关研究进展 |
1.2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相关研究进展 |
1.3 断奶仔猪生理特点及存在问题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设计与饲养管理 |
2.3 试验样品采集 |
2.4 指标与方法 |
2.5 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 |
3.2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腹泻率影响 |
3.3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表观消化率影响 |
3.4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生长激素指标的影响 |
3.5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抗应激相关激素的影响 |
3.6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常规的影响 |
3.7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8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9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3.10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肝脏、肾脏、脾脏器官指数及组织抗氧化性的影响 |
3.11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空肠粘膜抗氧化性影响 |
3.12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小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
3.13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直肠菌群的影响 |
3.14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3.15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粪中氮磷排放量的影响 |
3.16 不同组合生物添加剂经济效益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影响 |
4.2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腹泻率影响 |
4.3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表观消化率影响 |
4.4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生长激素指标的影响 |
4.5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抗应激相关激素的影响 |
4.6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常规的影响 |
4.7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8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4.9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4.10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肝脏、肾脏、脾脏器官指数及组织抗氧化性的影响 |
4.11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空肠粘膜抗氧化性影响 |
4.12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小肠组织结构的影响 |
4.13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直肠菌群的影响 |
4.14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盲肠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4.15 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两者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粪中氮磷排放量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9)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汇总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断奶对仔猪消化生理与代谢的影响 |
1.1.1 断奶对仔猪肠道结构、屏障功能的影响 |
1.1.2 断奶对仔猪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 |
1.1.3 断奶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1.2 仔猪教槽料中优质蛋白源的种类、来源及作用机理 |
1.2.1 教槽料中蛋白的种类、来源 |
1.2.2 教槽料中添加优质蛋白源增强仔猪肠道免疫机能 |
1.2.3 教槽料中添加优质蛋白促进机体发育 |
1.2.4 教槽料中添加优质蛋白调节仔猪机体免疫机能 |
1.3 具有调节仔猪肠道功能的饲料添加剂 |
1.3.1 调节仔猪肠道功能的饲料添加剂 |
1.3.2 教槽料中添加剂的抗断奶应激作用 |
1.3.3 教槽料中添加剂的免疫调节作用 |
1.3.4 教槽料中添加剂的肠道菌群调控作用 |
1.4 优质蛋白源和肠道调节性饲料添加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
1.4.1 在繁殖母猪上的应用 |
1.4.2 在育肥猪生产上的应用 |
1.4.3 在断奶仔猪生产上的应用 |
1.5 本试验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目的意义 |
1.5.2 本试验的技术路线 |
第2章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及器官指数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2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 |
2.2.3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器官指数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2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血清免疫指标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3章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肠道组织形态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样品采集 |
3.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肠道长度的影响 |
3.2.2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3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肠道组织黏膜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肠道发育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 |
3.3.2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肠黏膜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肠道组织免疫屏障功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2.2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细胞因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2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肠道黏膜屏障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肠道内容物微生物区系分析 |
5.1.3 数据处理 |
5.1.4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 |
5.2.1 测序深度及物种丰度分析 |
5.2.2 仔猪结肠菌群多样性分析 |
5.2.3. 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10)菌群发育窗口期早期干预对仔猪肠道菌群与肠道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前言 |
2 仔猪腹泻与断奶应激 |
2.1 仔猪腹泻与调控 |
2.2 断奶应激与调控 |
3 猪肠道免疫系统 |
3.1 肠道免疫系统的组成 |
3.1.1 先天性免疫系统 |
3.1.2 获得性免疫系统 |
3.2 肠道免疫系统的功能与发育 |
3.2.1 先天性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发育 |
3.2.2 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功能及发育特点 |
4 猪的肠道菌群 |
4.1 猪肠道菌群的组成和演替 |
4.1.1 猪肠道菌群的组成 |
4.1.2 肠道菌群的定植和演替 |
4.2 影响猪肠道菌群的因素 |
4.2.1 宿主内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4.2.2 宿主外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
4.2.3 环境因素 |
4.2.4 微生物因素 |
5 肠道菌群与肠道免疫的互作 |
5.1 肠道菌群与先天性免疫的互作 |
5.1.1 先天性免疫调节肠道菌群 |
5.1.2 肠道菌群调节先天性免疫 |
5.2 肠道菌群与获得性免疫的互作 |
5.2.1 肠道菌群与B细胞和T细胞的互作 |
5.2.2 肠道菌群调控疫苗效力 |
6 肠道菌群的干预与调控 |
6.1 肠道菌群调控的“窗口期” |
6.2 肠道菌群的调控方式 |
6.2.1 粪菌移植 |
6.2.2 益生菌 |
7 Meta分析 |
7.1 概念 |
7.2 必要性 |
7.3 优缺点 |
7.4 Meta分析研究益生菌对仔猪腹泻的效果 |
8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运用Meta分析研究益生菌对仔猪腹泻的效果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文献检索 |
2.2 文献筛选 |
2.3 数据整理 |
2.4 文献质量评估 |
3 结果 |
3.1 文献筛选与数据库建立 |
3.2 纳入文献质量评价 |
3.3 益生菌对仔猪腹泻的总体效果 |
3.4 益生菌种类 |
3.5 益生菌数量 |
3.6 仔猪生长阶段 |
3.7 试验设计分配质量分数 |
4 讨论 |
第三章 粪菌移植联合益生菌早期干预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粪菌悬液制备 |
2.2 试验动物 |
2.3 处理时间与方式 |
2.4 饲养管理 |
2.5 样品采集 |
2.5.1 粪样采集 |
2.5.2 血样采集 |
2.6 指标测定 |
2.6.1 仔猪生长性能测定 |
2.6.2 仔猪腹泻率及腹泻指数计算 |
2.6.3 肠道屏障功能指标测定方法 |
2.6.4 粪便中短链脂肪酸测定 |
2.6.5 粪便菌群相对定量分析 |
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 |
3.1 哺乳期和保育期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腹泻情况 |
3.3 肠道屏障功能 |
3.4 粪便中短链脂肪酸及琥珀酸产量 |
3.5 粪便中微生物菌群 |
4 讨论 |
第四章 肠道菌群发育窗口期早期干预对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动物与分组 |
2.2 疫苗接种 |
2.3 样品收集 |
2.4 菌群16SRRNA测序 |
2.4.1 DNA提取,16S rRNA基因扩增和Illumina Miseq测序 |
2.4.2 测序数据分析 |
2.5 免疫因子检测 |
2.6 肠道屏障功能测定 |
2.7 抗氧化应激能力测定 |
2.8 炎症水平测定 |
2.9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早期干预对仔猪粪菌多样性的影响 |
3.1.1 肠道菌群alpha多样性 |
3.1.2 肠道菌群beta多样性 |
3.2 早期干预影响仔猪早期肠道菌群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
3.2.1 粪菌结构 |
3.2.2 肠道细菌表型 |
3.2.3 菌群变化模式 |
3.3 对仔猪肠道菌群代谢功能的影响 |
3.4 对仔猪免疫发育的影响 |
3.4.1 对先天性免疫发育的影响 |
3.4.2 对仔猪获得性免疫发育的影响 |
3.4.3 对仔猪疫苗效力的影响 |
3.5 早期干预对仔猪断奶应激的影响 |
4 讨论 |
第五章 总体讨论和结语 |
1 总体讨论 |
2 研究结论 |
3 创新点 |
4 研究不足指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表Ⅰ 纳入研究明细 |
致谢 |
四、如何保证早期断奶仔猪正常生长发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仔猪早期断奶技术的探讨[J]. 于文举. 中国畜禽种业, 2021(11)
- [2]阶段饲喂模式对低断奶重仔猪小肠形态和肌纤维特性的影响[D]. 徐凯.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3]母体日粮粗蛋白水平对互助八眉哺乳仔猪空肠发育的作用及其机制[D]. 靳继鹏.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4]不同断奶日龄对奶绵羊羔羊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D]. 马莹.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5]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葡萄糖对颗粒料质量及保育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D]. 王春旭. 吉林大学, 2020(03)
- [6]维生素B6和蛋白质对断奶仔猪肠道功能及氨基酸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究[D]. 黎俊.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刺五加多糖对脂多糖刺激断奶仔猪肠粘膜损伤的影响研究[D]. 范长友.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4)
- [8]红曲合生元、酵母硒锗及其组合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免疫及肠道菌群影响[D]. 高凯. 延边大学, 2020(05)
- [9]日粮蛋白源及肠道保护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D]. 冯宝宝. 扬州大学, 2020
- [10]菌群发育窗口期早期干预对仔猪肠道菌群与肠道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的影响及机制[D]. 向全航.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