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源源不断,越来越优秀——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笔记

人才源源不断,越来越优秀——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笔记

一、人才辈出 渐入佳境——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札记之二(论文文献综述)

熊萌之[1](2022)在《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理论、评价与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江西省位于我国东南部,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文化产业一直是江西经济的重要板块。2019年江西省为进一步加快文化强省建设,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根据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实际,江西省政府在产业结构、产业平台、市场活力、投入力度、融资渠道、相关政策、人才支撑、推进机制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并着重推进“文化+”战略。由此,本研究从理论上提出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一般框架与作用机制,从实践上将江西省作为现实案例,定量评价了发展文化产业时江西省政府的作用及整体绩效,并以此探索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时的作用过程及策略,为地方政府在建设文化产业时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在各区域实现更快速、更稳定的发展。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体现在公共文化投入、技术赋能文化产业、文化制度改革、文化市场建设等方面。为了更好地促进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战略,出台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大力培养文化产业创意性人才,积极扩大文化产业公共服务规模,提升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以及保护强度。本文在充分理解文化产业发展与政府作用之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政府作用对文化产业的必要性、特殊性及职能,借助文化建设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政府行为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结合技术赋能等前沿理论,构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框架和机制。对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作用效应进行分析,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构建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绩效及评价模型,进一步衡量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情况,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案例经验,最终提出政府作用加快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综合运用文化建设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政府行为理论、文化产业发展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结合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一般框架与作用价值,为提出发挥政府作用的建议提供有效依据,为其他中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提供有效的作用框架与理论范式。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一般框架包含战略导向、基础要素、产业环境三个基本要素。该三要素通过政府的调控、支持、供给等多个层面的作用,创造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环境,消除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达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目的,形成良性发展循环模式。二、运用系统聚类分析,以战略导向、基础要素、产业环境三类文化产业发展动因的聚类指标,对江西省11个地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分析,得到各地市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集群特征,为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发挥提供分类治理的依据。结果表明,江西文化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产业集聚程度不断加深,目前江西11个地市在系统聚类分析当中可分为四种类型,体现出一定的产业集群特征,表明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政府所能提供的战略导向、基础要素、产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三、采用实地走访调研的方式,对目前江西省内成功的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案例解析,从政府扶持的具体做法入手,取得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经验策略,说明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需政府的政策导向、基础平台与产业扶持等要素,提出政府应为文化产业园区提供正确导向、搭建基础平台、营造良好环境、构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增强文化产业人才建设等政策建议。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江西各地市的文化产业园区为研究目标,从中筛选出10家文化园区内具有代表性的110家文化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分析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效应,进而以此来评价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效应情况,从而明确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五、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基于政府提供战略导向、基础要素、产业环境的角度初步探究江西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绩效,并从文化产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规模报酬分析等方面进行深度分析,全面了解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绩效情况。结果表明,对文化产业园区的投入效率在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等方面要高于文化机构,文化产业园区之间的投入效率差异要小于文化机构。文化产业园区之间的投入效率差异更加显着,其中有部分园区需扩大或缩小规模,应根据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机构投入效率的差异情况,采用不同的投入策略。六、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局部因子对各种因子的关联进行探索,再对有着相关关系的因子进行整理,找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以及影响力,并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逐渐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改善,筛选后得到22个三级指标。通过对上文中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战略导向指标、基础要素指标、产业环境指标的阐释,构建出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将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2个三级指标。七、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基于层析分析法,对已构建的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实现对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定量评价,从而得到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综合评价隶属度,量化江西省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当中的职能作用发挥情况。结果表明,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综合评价对应的评语值仅为“合格”,江西省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当中的职能作用还未能达到“良好”的状态,仍有较大的完善与提升的空间。八、对国内外文化产业中政府作用的典型做法进行搜集和整理,分析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案例,并进行经验总结,为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可借鉴经验主要有: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战略;第二,政府应出台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对应的优惠扶持政策;第三,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营造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第四,大力培养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第五,政府应积极扩大文化产业公共服务规模,拓展文化产业公共产品供给范围。九、提出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一是深化文化管理政策布局,提升政府文化行政服务。二是加大文化投入,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要素。三是创新文化管理制度体系,加大文化市场培育,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渠道,完善文化产业准入与退出机制。

尹佳丽[2](2020)在《杜贵墀及其《桐华阁文集》研究》文中指出巴陵杜贵墀,晚清耆宿,于经学、文学均造诣匪浅。目前学界关于他的研究与其实际成就和地位存在着相当的差距,因而对其家世、生平、交游、着述等进行系统、深入的考证,具有重要的补充意义。杜贵墀现存着作《桐华阁丛书》六种涉猎博杂,其中《桐华阁文集》为散文集,是其文学成就的突出代表。集中收录疏、论、说、议、序、跋、书、传、记等一百二十篇,不仅是文学研究的重要文本,也是挖掘其思想的重要文献。《桐华阁文集》主要反映了杜贵墀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想与汉宋兼重的学术思想。其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想表现为政治上的立场保守、倡导治之未乱与经济上的农商并举、以民为本。汉宋兼重的学术思想则反映为既服膺朱子之学又深研郑氏经学,力戒门户之见,并以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对湖湘近代学术面貌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其文集为门生后人代为捃拾纂辑,收录虽多却未必尽善,文学性最高的实属基于独特深厚的生命体验而抒发欢愉惨恻之情的篇章,部分传记、祭文,书信、赠言、序文等可为代表。其文长于叙哀述情,近师同邑吴敏树,远法韩愈归有光,而又能自出机杼、独具面目。其辞骈散交行、优美淳厚,整散句式灵活多变、善用虚字贯通文气且字句锤炼精当简练。这既得益于其植根深厚的文学素养,亦有桐城派、湘乡派主张的影响。概言之,以杜贵墀的散文成就,即由《儒林》而入《文苑》亦毫不逊色。

宿聪[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年是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一支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的实践中,高度重视青年、青年教育,形成了系统的青年教育理论,成为了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青年教育理论,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其理论来源就是马克思主义中的青年教育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前的青年教育思想;其现实依据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的社会发展实际,尤其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以及青年自身发展的实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的内容包括:青年教育的原因,即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改革的重要力量,“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教育的具体内容,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创新教育;青年教育的主导力量,即各级党委和政府、共青团、高等学校、家庭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上对青年进行教育;青年教育的路径,即理论培养、社会实践及其二者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既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又有重大的实践意义。从理论意义来说,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教育理论,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为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实践意义上来说,指导、促进了青年的全面发展,使广大青年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为新时代的青年教育指引方向。

孙绵涛[4](2015)在《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为今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积累了诸多成功的经验。从改革的先决条件、方向、内容、方式及途径上来总结经验对未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改革的先决条件上,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改革的方向上,重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引;在改革的力量上,以政府为主导,调动教师和全社会力量的办学的积极性;在改革内容上,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推行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在改革的方式上,强调协调、公平、可持续发展;在改革的途径上,把立足国情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李丽莉[5](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国以来,科技人才在科技、经济、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对科技人才的管理和培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从落后走向强大。过去这30多年,我国的科技人才队伍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壮大。国家经济的发展导致科技人才管理方式的变革,这一变革在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过程中得以全面体现。1978年至今,我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百余项科技人才政策,从培养到使用,从评价到激励,几乎涵盖人才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可以揭示出中共中央科技人才管理思想的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管理方式的变革。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我国政府针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等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时间为轴,以人才管理方式为纲,本文系统地梳理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人才政策,总结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脉络:从恢复到调整再到转型,最后到现在的人性化发展。本文以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事件作为分段的节点,将我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划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第一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恢复,如恢复文革前的高考、职称等政策,重建国家科委、国务院科技干部局等中央人才管理部门;第二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调整,从计划经济的僵化的人才管理模式向商品经济的灵活的管理模式调整;第三阶段:科技人才政策向市场化转型,从个别调整到全面转型,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变革,科技人才的管理思路、管理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第四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人本化发展,这一阶段是第三阶段管理变革的延伸和发展,各项新政策得到逐步的完善。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过程是相辅相成的,国家政治经济的政策制度与科技人才的政策制度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的科技观与人才观也不断改变。顺应时代要求,中央政府不断对原有的科技和人才战略方针进行调整并制定新的战略规划,这直接导致政府修订原有的科技人才政策和制定新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又推动了国家科技水平和人才队伍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再次对科技人才队伍提出新的要求,中央政府再度制定新的科技人才的方针政策,如此循环上升,不断发展变化。因此,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反映出中共中央对科技和人才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过程。本文通过分析科技人才政策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中共中央关于科技和人才的管理思想的转变,即从文革期间的“以政治为本”→改革开放初期的“以经济为本”→21世纪的“以人为本”,中共中央对科技人才的管理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朱宏[6](2014)在《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以《高等教育研究》1999-2012年刊发论文为样本》文中认为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具有全局性、深刻性、前瞻性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从中选取若干高质量文献资源,通过统计分析考察我国高等教育主要研究进展,一方面可以帮助研究者反思过去的研究经历,另一方面可以为未来高等教育研究方向的选择以及学科发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文以《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至2012年刊发论文为研究样本,基于科学计量学的相关研究方法,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别从研究主体、研究热点、知识基础、研究前沿等方面较为深入地描绘和梳理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研究进展,从整体性的角度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具体来说,通过作者共现分析法、作者共被引分析法、机构共现分析法查找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主体;运用关键词共词分析法呈现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采用文献共被引和期刊共被引分析法,考察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核心文献分布情况以及核心期刊的共被引来源情况,从而获得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知识基础;根据突现文献和突现词,并结合对施引文献的分析探寻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主题;在此基础上援引当前我国已出台的高等教育政策以及相关知名学者研究成果,综合预测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趋势。

孟德楷[7](2014)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文中研究表明1900年至1923年,欧洲历史学家先后在西欧主要国家的首都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每次千人左右)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分别为巴黎(1900年)、罗马(1903年)、柏林(1908年)、伦敦(1913年)、布鲁塞尔(1923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5届大会上,议决设立从属于“国联”(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常规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简称“国际史学会”,组织每五年一届的大会,并处理其他日常工作。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后,连续组织了第6届(奥斯陆,1928年)、第7届(华沙,1933年)、第8届(苏黎世,1938年)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会没能正常举行。战后,国际史学会于195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9届大会,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成员(总部设在洛桑,秘书处设在巴黎)。此后,大会每5年一届如期举办,每届参会的历史学家都在2000人左右。其中以第13届大会(莫斯科,1970年)规模最大(3305人参会)。前苏联齐赫文斯基院士曾参加过第11届至16届大会,他说:“历届历史科学大会都对世界政治形势极为敏感。举办大会的东道国也会对大会发生影响。例如1970年在莫斯科的第13届大会是以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为标志的;而197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大会则突出美国建国200周年和美国经验。……第16届大会(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致辞时,突出的是‘德国统一’和‘全德意志精神’。”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会的多元与包容。就大会主体而言,它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方面进行了人所周知的努力,并取得了及其显着的效果,它也因此而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演变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内容丰富而过程曲折的一幕内容。晚清学人对肇始于1900年的“万国史学大会”即有关注;民国年间,先是陈训慈、向达等青年学子,后是朱希祖、傅斯年、顾颉刚、袁同礼、姚从吾、刘崇鋐、蒋廷黻、胡适等史学中坚,以及蔡元培、罗家伦、梅贻琦、何炳松、王世杰等学、政两界的领袖,均以“主动的姿态”致力于中国史学组织的建设,以接轨国际;又均以“积极的姿态”致力于中国与国际历史学会,以及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互通;1938年抗战爆发的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排除诸难,在傅斯年、顾颉刚、蒋廷黻和胡适之间几经斟酌,指派胡适代表中国参会,并完成了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工作。1940年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因“二战”而中断,但中国国内史学界仍关注并讨论以往历届“大会的主旨”和国际史学的趋势;1950至1970年代,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的官方联系虽然中断,但在中苏友好、中苏对立,以及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下,中国史学界却并未中断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尤其是苏联参会的关注;“文革”结束和1978年底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胡乔木、刘大年、季羡林、戴逸、张椿年、张海鹏等一批学界领袖的扎实推动,最终完成了中国史学融入国际的进程:自1980年以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直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第21届大会上,通过了第22届大会2015年在中国山东大学举办的议案。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100多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终对中国、对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怀有真诚的敬重和热情的期待。1937年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剑桥大学教授田波烈访华期间,曾以“一生最伟大的时刻”期待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埃德曼、柯卡,秘书长阿维勒夫人等享誉国际的史学家都是中国融入大会的真诚推动者。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相互交融的历史,更是一部极具讨论价值的当代学术史。本文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与大会相互交融的基本线索,讨论了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以及每一个节点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图“回溯”或“复现”一段完备的历史。二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史实和中国与大会关系演变状况的基础之上,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形成机制,研究其组织结构和学术范式的演变。国际学术组织是国际共同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历史学家自己的国际组织,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第14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埃德曼说:“今天,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成为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成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嬗变。大会从一个纯粹西欧和美国学者参与的组织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大会的范式也经历了新旧更替的巨变。在大会成立之初,支配史学家头脑的是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对象主要是民族国家的政治史,写作方法是叙事。今天参加大会的史学家讨论全球史,历史学日益社会科学化,历史分析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第二,从国际学术界层面,研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国史学组织的的演进情况。中国近代学术共同体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1905年,中国学人对“柏林史学大会”的宗旨及其组织就予以关注。1920年,“南高学派”的青年学生成立史地研究会,其首要的努力目标,就是推动组建中国史学会,以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23年,青年学子向达译自《美国历史评论》长文《不鲁舍拉第五次万国史学大会》及“译者附志”,是由本文首次使用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近代学术交流史和史学组织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1929年,中国史学会筹建的动机同样缘于1928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具体刺激”。1980年,中国史学会恢复工作当年,就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此后,1995年和2010年两次提出申办大会。考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历史学界参与国际交流层面上认知中国史学组织的自身演变过程和特点。第三,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观照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流变。晚清以降,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传统学问受到了最明显的冲击。相较于自然科学领域,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固有之学问,中国发达的史学自有一套成熟的处理资料的方法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史学方法的自我变革在时间上迟了一波。自民初至今,中国学人一直都密切关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选题和方法论方面的变化,自觉从国外的新方法中汲取灵感和启发,“以预世界之流”。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各大学创办的《史地学报》、《历史教育》、《史学消息》和《现代史学》等杂志,都积极报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活动、相关的史学选题和学术方法等,自觉寻求方法论上的启示。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史学虽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但对苏联史学家历届参会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思考;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家走出国门,眼界大开,治史理念和方法得以丰富。外国史学流派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中国并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最集中的途径还是史学大会。参加历次大会的中国学者中都有人记录和分析了史学大会的情况,其中最集中的则又是对国际史学理论和方法进展的报道。第四,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系史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全球化历程的极佳个案。从起源上说,国际史学大会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在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层面的反映。就演进来看,大会起初是一个欧美性质的组织,其成分和议题不断扩张,中国加入和申办的经历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个案情况,值得从全球史入手解读。中国对大会的期待和参与当然有着自己的民族诉求。作为历史大国,中国学者们除学习国外同行之外,更要展示自身的追求和取得的成绩,以期在世界讲坛上获得应有的话语表达。而史学又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昭示着国家的兴衰,因而中国与史学大会的关联,又成为近百年来几代学人念兹在兹的“邦国大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成为战胜国,首次跻身近代大国之列,这也成为中国以大国身份加入国际史学大会的直接动机;1938年,傅斯年在阐释中国参加大会的动因时,更是明言:“此会系‘国联’所主持,是一郑重国际学术会议,未可轻视。且其中包括近代外交史、远东史,此皆日本人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之处,吾国不可略也。”这也说明,只有融入国际,才可以真正扞卫中国的权益。1980年之后,中国再度以“和平大国崛起”的姿态成为国际历史学会会员国,及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成功申办了2015年大会,成为100多年来,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东道主,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继中国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将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主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杜娟[8](2013)在《王世贞书画鉴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关于王世贞书画鉴藏的研究。王世贞是明代中晚期着名的文人缙绅学者,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书画鉴藏家。王世贞一生以大量光阴浸淫于文学、史学、宗教和艺术等领域,其在文学及史学上的成就绵延润泽于其后,同时,在书画史研究与书画鉴藏方面的造诣亦辉映于当时。本文试图通过对王世贞一生书画鉴藏活动及相关问题的深入考察,诸如王世贞的书画鉴藏实践、鉴藏活动分期、家族及江南地区书画鉴藏传统之影响、书画鉴藏交游圈及其交游活动、与明代中晚期不同类型书画鉴藏家的比较等等方面,来探究与廓清对王世贞的史观与方法论、书画史观、书画鉴藏观念、书画鉴藏标准与原则、书画鉴藏的目的与功能、书画鉴藏特点的认识,进而揭示出王世贞书画鉴藏的意义、文化价值、历史贡献与学术影响。

陈云云[9](20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在理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侨务问题的基本认识,在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发展脉络的研究,分析和解读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内在逻辑、鲜明特征和多重价值。论文分为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结论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课题的选题情况、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课题研究存在的困难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产生发展。本章主要从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基础条件,从发展脉络层面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历史进程。本章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不是自发形成、与生俱来的,其发轫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理论渊源,即该理论是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紧密结合时代主题、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基础上,以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实践为现实基础,同时是在全面继承毛泽东侨务思想及科学总结侨务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每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各自独特、卓越的历史贡献,但是由于他们所处具体环境、时代背景及面临的形势、任务不尽相同,使得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侨务思想各具特色,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第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本章在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概念的基础上,认为该理论主要是由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中国共产党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维护侨益思想四部分构成。同时,本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四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作了阐述。本章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必须建立在中国共产党对海内外侨情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基础之上。立足并准确把握海内外独特侨情,既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做好侨务工作的首要问题和基本要求,也是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创新的基本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侨务工作,强调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战线”和“长期的战略性工作”,认为几千万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实现中国大发展的“独特优势”和“独特国情”。同时,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就如何开发、利用、培育和涵养侨务资源作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和论断,强调侨务资源是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是实现中国和平统一的积极因素,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维护侨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主张,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做好海外华侨统战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侨务领域践行人民利益观的内在要求。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强调维护侨益是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解决归侨侨眷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主张通过海外撤侨、依法护侨,维护华侨和归侨侨眷政治权益等措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根本利益。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维护侨益思想,四者之间存在着极其严密的逻辑关系,共同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大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同时,这种内在联系的严密性也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整体性、系统性与科学性。具体而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基础,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前提,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核心,维护侨益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归宿。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特征和价值。本章在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基本特征的同时,从理论和实践价值、世界意义三重维度阐释该理论的价值意蕴。本章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侨务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全面概括,实现了以中国社会主义侨务为主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继承性、创新性、时代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不仅涵盖了实现新时期中国侨务工作科学发展的目标模式、战略布局等内容,而且也涉及侨务工作的价值取向、发展动力等方面的问题。从理论价值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三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意义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是推动中国侨务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指针,有利于促进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指导中国侨务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不仅对重塑社会主义形象发挥积极作用,而且对社会主义这一世界性事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拥有大量侨民国家开展侨务实践的成功典范,该理论所蕴涵的关于利用侨务资源、吸引侨力为本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基本观点和理念,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吸收和借鉴,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结论部分在总结上述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只有坚持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为指引,并在理侨实践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继续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才能推动中国共产党侨务理论和实践的蓬勃发展,引领全球华人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林萍[10](2010)在《第六篇 新世纪10年知识分子理论及实践的新发展》文中指出进入新世纪,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竞争,说到底

二、人才辈出 渐入佳境——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札记之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才辈出 渐入佳境——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札记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理论、评价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文化产业概述
        2.1.1 文化及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
        2.1.2 文化产业的分类
        2.1.3 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区分
        2.1.4 文化产业的特殊性
    2.2 政府作用概述
        2.2.1 政府作用的概念界定
        2.2.2 政府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价值与意义
        2.2.3 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职能
    2.3 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理论基础
        2.3.1 产业经济理论
        2.3.2 政府行为理论
        2.3.3 新公共管理理论
    2.4 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一般框架与作用机制
        2.4.1 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一般框架
        2.4.2 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的作用机制
    2.5 本章小结
3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3.1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动因
        3.1.1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3.1.2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动因
    3.2 江西各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系统聚类分析
        3.2.1 系统聚类方法
        3.2.2 系统聚类指标的设定
        3.2.3 系统聚类原始数据
        3.2.4 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3.3 江西文化产业项目案例解析
        3.3.1 江西陶溪川陶瓷文化创意园
        3.3.2 黎川油画创意产业园
        3.3.3 699文化创意园
    3.4 本章小结
4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实践与问题分析
    4.1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实践情况
        4.1.1 战略导向制定
        4.1.2 基础要素建设
        4.1.3 产业环境优化
    4.2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调查分析
        4.2.1 调查目的、对象与问卷设计
        4.2.2 调查过程与结果分析
    4.3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发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3.1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布局与文化行政服务不足
        4.3.2 公共文化投入不足,区域文化发展不均衡
        4.3.3 文化管理制度创新动力不足,文化市场培育滞后
    4.4 本章小结
5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评价
    5.1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评价模型构建原则
        5.1.1 全面性原则
        5.1.2 科学性原则
        5.1.3 可操作性原则
        5.1.4 实用性原则
    5.2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指标体系的初选
        5.2.2 因子分析法模型概述
        5.2.3 数据来源与因子设定
        5.2.4 数据处理结果与指标体系构建
    5.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5.3.1 层次分析法概述
        5.3.2 指标权重的计算
    5.4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的构建
    5.5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的评价结果
        5.5.1 评价过程
        5.5.2 评价结果
    5.6 本章小结
6 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绩效分析
    6.1 文化产业中政府绩效概述
    6.2 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绩效评估模型及数据
        6.2.1 数据包络分析(DEA)概述
        6.2.2 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设置
        6.2.3 投入产出变量选取
        6.2.4 数据相关说明
    6.3 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绩效实证结果分析
        6.3.1 综合效率分析
        6.3.2 纯技术效率分析
        6.3.3 规模效率分析
        6.3.4 规模报酬分析
        6.3.5 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分析
        6.3.6 投入产出有效文化产业比较
    6.4 本章小结
7 国内外文化产业中政府作用的典型做法与经验启示
    7.1 国外文化产业中政府作用的典型做法
        7.1.1 美国:间接管理
        7.1.2 法国:直接管理
        7.1.3 英国: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
        7.1.4 日本:主动介入管理
        7.1.5 韩国:政府诱导管理
    7.2 国内文化产业中政府作用的典型做法
        7.2.1 北京:民营、国营同台竞争,多元主体优势互补
        7.2.2 上海:资源优化配置,集约化发展
        7.2.3 深圳:创新文化产业体制,促进文化产业机制改革
        7.2.4 长沙:健全文化市场管理,完善文化产业公共服务
    7.3 经验启示
        7.3.1 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战略
        7.3.2 出台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
        7.3.3 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
        7.3.4 大力培养文化产业创意性人才
        7.3.5 积极扩大文化产业公共服务规模
    7.4 本章小结
8 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江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8.1 深化文化管理政策布局,优化政府文化行政服务
        8.1.1 政府布局定位个性化,加强政策布局针对性、可操作性
        8.1.2 营造文化氛围,提高政府扶持政策的实践性
        8.1.3 立足文化行政服务,出台分类行政服务平台及机构建设标准
    8.2 加大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分类完善各地公共服务基础要素
        8.2.1 强化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分类投入
        8.2.2 分类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和技术服务建设
    8.3 创新文化管理制度体系,加强文化市场培育
        8.3.1 创新文化管理制度体系
        8.3.2 加大文化市场分类培育力度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杜贵墀及其《桐华阁文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1章 杜贵墀家世着述考
    1.1 家世考
    1.2 着述考
第2章 杜贵墀生平交游考
    2.1 生平考
    2.2 交游考
第3章 《桐华阁文集》的思想内容
    3.1 经世致用的社会思想
    3.2 汉宋兼重的学术思想
第4章 《桐华阁文集》的艺术特征
    4.1 叙哀述情而真切过人
    4.2 骈散兼行而华实兼备
    4.3 不拘宗派而师法众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杜贵墀诗文辑佚
附录二 :杜贵墀年谱简编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研究概况
        2.关于改革开放以来历代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青年教育思想研究
        3.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的产生溯源研究
        4.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的内容研究
        5.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的意义研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
        1.青年教育
        2.青年教育理论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的产生条件
    (一)理论来源
        1.马克思、恩格斯的青年教育理论
        2.列宁和斯大林的青年教育理论
        3.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教育理论
    (二)现实依据
        1.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青年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青年教育的动因
        1.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青年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力量
    (二)青年教育的目标取向
        1.“四有”教育
        2.价值观教育
        3.传统文化教育
        4.法制教育
        5.创新教育
    (三)青年教育的主导力量
        1.各级党委和政府
        2.共青团
        3.高等学校
        4.家庭
    (四)青年教育的路径
        1.理论培养
        2.社会实践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理论
        2.为党的青年教育理论的继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实践意义
        1.促进青年全面发展
        2.培养为“中国梦”而奋斗的生力军
        3.为新时代青年教育探索指引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改革的先决条件上,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在改革的方向上,重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正确指引
三、在改革的力量上,以政府为主导,调动教师和全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四、在改革内容上,以教育体制改革为突破口,逐步推行各级各类教育改革
    (一)30 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路
        1. 1985 年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
        2.1993 年提出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举措
        3.1999 年肯定了教育领域非政府组织与中介机构提供教育服务的作用
        4.2006 年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义务教育责任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二)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权力下放与上收
        1.权力下放:1985 年教育体制改革的主基调
        2.权力上收: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调整与深化
五、在改革的方式上,强调协调、公平、可持续发展
六、在改革的途径上,把立足国情与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我国知识分子政策的曲折发展
    一、过渡时期的科技知识分子政策
        (一) “团结、教育、改造”政策
        (二) 建立社会主义教育新体制
        (三) 建国初期的科技人才激励与引进政策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科技知识分子政策
        (一) 《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与“双百方针”
        (二) “反右”斗争和“科技大跃进’运动中的知识分子政策
        (三) 《科研工作十四条》
        (四) “上山下乡”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的知识分子政策
第二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恢复
    一、科技界的春天
        (一) 知识分子理论上的拨乱反正
        (二) 《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二、科技人才政策的恢复与制度重建
        (一) 科技人才管理机构与制度的重建
        (二) 放手使用——科技人才任用政策的调整
        (三) 恢复高考——科技人才培养制度的重建
        (四) 恢复职称——科技人才评价制度的重建
        (五) 恢复科技奖励——科技人才激励制度的重建
        (六) 按计划调配——科技人才流动政策的实施
        (七) 农林、边远地区等特殊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调整
    一、科学技术体制改革
        (一)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实施
        (二) 《1986-2000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二、科技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与政策调整
        (一) 实行聘任制——科技人才使用制度的改革
        (二) 多元化的科技人才培育体制初步形成
        (三) 破冰伊始——科技人才流动政策的调整
        (四) “突贡”制度化——科技人才激励政策的发展
第四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转型
    一、科教兴国战略
        (一) 科技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二)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三) 配合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发展规划
    二、科技人才政策的市场化转型与制度改革
        (一) 自主用人——事业单位科技人才使用制度改革
        (二) 百千万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政策的实施
        (三) 双向选择——科技人才流动制度的改革
        (四) 建立职业资格制度——科技人才评价政策的转型
        (五) 国家科技奖励体系形成——科技人才激励政策的转型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人本化发展
    一、人才事业的兴盛
        (一)“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
        (二) 人才强国战略
        (三) 人才发展规划
    二、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
        (一) 实施岗位管理——科技人才使用政策的发展
        (二) 创新型人才培养——科技人才培养政策的发展
        (三) 留学人才引进政策的新进展
        (四) 科技人才评价与激励政策的发展
结语: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演进历程的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以《高等教育研究》1999-2012年刊发论文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 基本概念界定
    (四) 研究综述
    (五) 研究方法和思路
    (六) 创新与不足之处
二、 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
    (二) 数据处理
三、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主体分析
    (一) 作者共现分析
    (二) 作者共被引分析
    (三) 机构共现分析
    (四) 基金项目分析
四、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一) 比较高等教育研究
    (二) 学科建设研究
    (三) 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
    (四) 教学研究
    (五) 院校研究
    (六) 高等教育思想研究
五、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知识基础分析
    (一) 共被引文献分析
    (二) 共被引来源期刊分析
六、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前沿主题分析
    (一) 式微型前沿主题
    (二) 渐增型前沿主题
    (三) 稳健型前沿主题
七、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趋势预测
    (一) 宏观层面研究
    (二) 微观层面研究
八、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解
    二、学术史
    三、问题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演进历程
    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创始背景
    二、早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1898年海牙:发端
        (二) 1900年巴黎:独立大会
        (三) 1903年罗马:常设性组织的标志
        (四) 1908年柏林:办会争议和成就
        (五) 1913年伦敦:盛况及意义
    三、一战后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与大会
        (一) 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胜利者的聚会”
        (二) 1926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成立
        (三) 奥斯陆、华沙和苏黎世大会
    四、冷战时期:政治与方法论的争议
        (一)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制度改革
        (二) 冷战时期的政治对话和分歧
        (三) 方法论讨论
    五、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史学会
        (一) 冷战结束之前的全球史
        (二) 1995年以来的大会与全球史
        (三)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全球化努力
第二章 民国早期:中国学界对“万国史学大会”的积极姿态
    一、国学根底与国际视野:南高史地研究会与《史地学报》
        (一) 南高史地研究会成立的背景
        (二)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创办与南高史地研究会的活动
        (三) 《史地学报》的学术抱负及其对国外史学的关注
    二、对接国际:陈训慈论中国史学组织的早期建设
        (一) 陈训慈其人及其西史视野
        (二) 陈训慈对西方史学家组织的引介和对中国史学会建设的初步思考
        (三) 推动中国史学走向世界
        (四) 近代科学语境中的史地学会建设
    三、陈训慈、向达与“不鲁舍拉第五届万国史学大会”
        (一) 《史地学报》首次提到伦敦国际史学大会
        (二) 陈训慈对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报道
        (三) 向达发表评述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译文
        (四) 向达译文传达的大会信息
    四、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在中国的反响
        (一) 从《史地学报》到《史学杂志》
        (二) 陈训慈对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的评介
        (三) 刺激与回应:朱希祖筹建中国史学会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来华:过程与反响
        (一) 田波烈来华与中国学人的响应
        (二) 顾颉刚、陶希圣与田波烈的会谈
        (三) “最伟大的时刻”:田波烈的期待与傅斯年、何炳松的参与
        (四) 相关媒体报道的搜集与分析
    二、学界立场和政界态度:中国加入国际史学会的合力
        (一) 傅斯年、王世杰的努力
        (二) 蔡元培与中研院的态度
        (三) 傅斯年的坚持与中国参会代表(胡适)的选定
    三、中国代表胡适与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会前的准备:傅斯年与胡适之间的联络
        (二) 胡适的参会论文: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
        (三) 胡适的参会过程:中国登上国际史学舞台
第四章 1940-1980年:失联与回归
    一、官方联系中断后中国史学界与大会的关联
        (一) 关注大会主旨:1940年代相关状况与分析
        (二) 冷战思维:1950—1970年代相关状况的梳理与分析
    二、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官方联系的恢复
        (一) 国际史学界的呼唤与中国史学界走向开放
        (二) 中国组建第15届大会代表团和参会筹备
    三、参加第15届大会与成为正式会员国
        (一) 参加第15届大会的意义与影响
        (二)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史学会
第五章 1985年:中国与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两个显着变化
    二、以积极的姿态参会
    三、大会对中国的持续影响
第六章 1990年代:波折中不断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一、中国学者参与马德里和蒙特利尔大会的历程
        (一) 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学者的大会学术交流活动
    二、中国首次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其受挫
        (一) 关于中国申办国际大会的原因分析
        (二) 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过程与节点
        (三) 中国首次申办失利原因分析
    三、1990年代中国学者对大会的观察与思考
        (一) 对会议代表性观点的介绍与评论
        (二) 对西方学者研究方法与特点的思考
        (三) 关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第七章 历史性突破:2000年以来的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
    一、中国积极参与新世纪的三次大会
        (一) 新世纪中国史学家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史学家参与深度的提升
        (三) 新世纪中国学者对大会的积极观察与思考
    二、2010年:成功申办2015年第22届大会
        (一) 中国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再次酝酿
        (二) 中国再次申办的筹备历程
        (三) 2010年阿姆斯特丹:中国成功获得第22届大会的承办权
        (四) 中国申办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王世贞书画鉴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序言
    一、课题缘起
    二、学术史的状况
    三、研究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第一章 书画鉴藏——王世贞仕隐生涯中的雅趣与生命方式
    第一节 王世贞的家族与生平
    第二节 明代中晚期江南地区的书画赏鉴风尚
    第三节 王世贞仕与隐中的书画鉴藏活动
        一、前期书画鉴藏活动
        1、出仕之前的鉴藏活动(嘉靖二十五年之前)
        2、前期仕隐之间的书画鉴藏(嘉靖三十一年至三十二年间)
        二、后期书画鉴藏活动
        1、退隐——文人生活中的书画鉴藏(隆庆四年冬至万历元年春夏)
        2、江行——行旅中的书画赏鉴(万历元年夏秋之际)
        3、郧阳——宦游中的书画雅玩(万历三年至万历四年间)
    第四节 书画鉴藏在王世贞生活中的功能与意义
    小结
第二章 典范——文坛领袖、史学学者身份的书画鉴藏家王世贞
    第一节 王世贞与明代中晚期的书画鉴藏圈的交游
        一、书画鉴藏家的定义
        二、书画鉴藏家的身份
        三、王世贞的书画鉴藏交游圈
    第二节 王世贞、王世懋兄弟的书画鉴藏与交游
        一、王氏兄弟的家族书画鉴藏
        1、王世贞兄弟的书画鉴藏题跋与藏品
        2、以几件藏品的个案研究考察王世贞书画鉴藏特点
        (1) 《书兰亭诗文》卷
        (2) 《萧翼赚兰亭图》卷
        (3) 《烟江叠嶂图》卷
        二、王世贞书画鉴藏的收藏方式
    第三节 王世贞与明代中晚期不同类型的鉴藏家之比较
        一、上层缙绅显宦鉴藏家——以严嵩、严世蕃父子为例
        二、中下层文人官吏兼退隐乡贤鉴藏家一以文徵明、文彭、文嘉父子为例
        三、文人布衣鉴藏家——以莫是龙为例
        四、富商豪绅鉴藏家——以项元汴为例
    小结
第三章 史家鉴藏——王世贞书画鉴藏中的史观意识
    第一节 基于史观的书画史立场与书画鉴藏观
        一、真实性原则与考据学鉴考方法
        1、对人物画中历史题材绘画的重视
        2、对人物画的考据学鉴考方法
        3、对人物画早期大师顾恺之的审视
        二、王世贞的书画鉴藏标准与鉴藏观念
        1、神妙能三品的鉴赏标准与对“逸品”的认识
        2、鉴藏观的重要原则——法
        3、“古雅”的鉴藏标准与观念
        4、元四家与赵孟頫
    第二节 王世贞的鉴藏意识与不同于董其昌的绘画史观
        一、史学意识下的书画史观
        1、作为书画鉴藏观基础的书画史观
        2、书画史观与书画鉴藏在认识上的互动关系
        二、王世贞与董其昌——两种不同倾向的绘画史观与画史建构
        1、对职业画家的关注
        2、两种不同倾向的绘画史观与画史建构
    第三节 王世贞对明代苏州地区书画史的总结与书画鉴藏
        一、明代苏州地区书画的盛衰
        二、王世贞对吴门地域书画的总结与书画鉴藏
        1、书法上对吴门三家祝允明、文徵明、王宠的鉴藏与推崇
        2、绘画上对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的鉴藏与推崇
        (1)、吴门画派领袖沈周的鉴藏与推崇
        (2)、文徵明书画的鉴藏与推崇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及意义
        (一) 受华侨艰辛奋斗史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发
        (二) 该选题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和薄弱环节
        (三) 开展侨务理论研究可为中国侨务实践服务
        (四) 前期积累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研究进展及不足之处
        (一) 关于邓小平侨务思想的研究
        (二) 关于江泽民侨务思想的研究
        (三) 关于胡锦涛侨务思想的研究
        (四) 不足之处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解读法
        (二) 实践对照法
        (三) 学科交融法
    四、研究存在的困难及创新之处
        (一) 存在困难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产生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 时代主题的急剧转换
        (二) 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三)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 对中国侨务工作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汲取
        (二) 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艰难探索和勇敢实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毛泽东侨务思想
        (一) 海外侨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者
        (二) 海外侨胞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全心全意为华侨服务”是侨务工作的根本宗旨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 邓小平侨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奠基之作
        (二) 江泽民侨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继发之作
        (三) 胡锦涛侨务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最新成果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侨情思想
        (一) 中国拥有众多侨民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二) 海外侨胞是促进中国发展的“独特优势”
        (三) 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是中国的“独特国情”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
        (一) 侨务工作要“提到日程上来”
        (二)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
        (三) 侨务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
        (一) 侨务资源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
        (二) 侨务资源是中国和平统一的积极因素
        (三) 侨务资源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媒介
    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维护侨益思想
        (一) 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积极维护侨益
        (二) 维护侨益是做好海外华侨统战的现实需要
        (三) 维护侨益是践行人民利益观的内在要求
        (四) 维护侨益是中国共产党侨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内在逻辑
        (一) 侨情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基础
        (二) 重视侨务工作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前提
        (三) 利用侨务资源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核心
        (四) 维护侨益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归宿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特征和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鲜明特征
        (一) 继承性
        (二) 创新性
        (三) 时代性
        (四) 人民性
        (五) 实践性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三重价值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第六篇 新世纪10年知识分子理论及实践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世纪10年知识分子理论的新建树
    (一) 人才概念新内涵
    (二) 人才地位和作用的新定位———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三) 人才发展新布局———人才优先
    (四) 人才发展理念新突破———以用为本
    (五) 人才衡量标准的新概括——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
    (六) 人才发展的新理念———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二、新世纪10年知识分子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初步建立, 逐步形成了科学的人才思想体系。
    (二) 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被逐步打破, 人才活力得以释放。
    (三)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人才工作目标和发展战略日趋完善。
    (四) 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 人才政策法规不断健全完善。
    (五) 各类人才队伍快速发展, 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凸显。
    (六) 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
    (七) 党外知识分子理论政策取得新成果。
    (八) 党外人士政坛展露才华
三、新世纪10年知识分子理论及实践基本经验的思考
    (一)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推动人才工作科学发展。
    (二) 坚持以人才强国战略为统领。
    (三)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
    (四) 坚持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
    (五)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四、前景与展望

四、人才辈出 渐入佳境——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札记之二(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理论、评价与对策[D]. 熊萌之. 江西财经大学, 2022
  • [2]杜贵墀及其《桐华阁文集》研究[D]. 尹佳丽.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青年教育理论研究[D]. 宿聪. 渤海大学, 2019(10)
  • [4]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基本经验[J]. 孙绵涛. 现代教育管理, 2015(04)
  •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演进研究[D]. 李丽莉. 东北师范大学, 2014(12)
  • [6]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 ——以《高等教育研究》1999-2012年刊发论文为样本[D]. 朱宏. 西北师范大学, 2014(05)
  • [7]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D]. 孟德楷. 山东大学, 2014(11)
  • [8]王世贞书画鉴藏研究[D]. 杜娟. 中央美术学院, 2013(07)
  •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研究[D]. 陈云云. 扬州大学, 2012(08)
  • [10]第六篇 新世纪10年知识分子理论及实践的新发展[J]. 林萍. 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0(04)

标签:;  ;  ;  ;  ;  

人才源源不断,越来越优秀——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笔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