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椎前路融合后相邻节段的即刻运动范围(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21)在《不同节段数ACF对颈椎在体三维运动学影响和临床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颈椎前路不同节段数固定融合手术与邻近椎体退变(ASD)的发生和对全颈椎活动度的影响长期以来都存在广泛的争议。本研究采用新颖的在体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即通过使用口腔锥型束CT(CBCT)扫描结合3D-3D体积融合配准技术测量单、双、三节段颈椎前路椎间融合(ACF)患者生理载荷下的手术上下邻近椎间和全颈椎的三维运动,同时进行患者术前术后颈椎僵硬度、疼痛和功能评分比较,从而准确的分析不同节段数颈椎融合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36名接受ACF手术的住院患者,并根据融合节段数将其分为三组,分别为单节段组、双节段组及三节段组。所有受试者在术前和术后(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5.9个月)均在7个功能体位下(中立位、前屈后伸位、左右旋转位、左右侧弯位)进行颈椎CBCT扫描,使用3D-3D配准技术测量上下相邻节段以及整个颈椎的运动范围(ROM),并计算每位患者术前和术后ROM的变化。所有受试者术前和术后均完善颈椎僵硬度自测评分(0至10分)、颈痛VAS评分和JOA评分。结果:颈椎前路手术术前、术后邻近椎间主维ROM变化:三节段颈椎融合组的上邻近椎在左右侧弯运动时ROM显着大于单节段组(4.9±4.2°vs.1.6±1.4°,p=0.038);双节段颈椎融合组的下邻近椎在左右旋转及左右侧弯运动时ROM均显着大于单节段组(分别为1.7±1.3°vs.0.6±0.6°,p=0.032及3.7±2.9°vs.1.3±1.2°,p=0.042)。颈椎前路手术术前、术后全颈椎(C1-C7节段)主维ROM变化:三节段颈椎融合组的全颈椎(C1-C7)在前后屈伸运动时ROM显着小于单节段组(10.6±0.3°vs.15.5±2.5°,p=0.048);而单节段、双节段和三节段颈椎融合组术后全颈椎ROM在左右旋转及左右侧弯运动时均无明显差异(分别为19.4±13.6°vs.17.6±14.5°vs.16.2±9.8°,p>0.05及11.2±5.7°vs.10.8±6.6°vs.9.6±5.4°,p>0.05)。颈椎前路手术术前、术后临床评分:单节段、双节段和三节段颈椎融合组术前颈椎僵硬度自测评分、颈痛VSA评分和JOA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三组VAS评分、JOA评分无明显差异,但颈椎僵硬度自测评分三节段融合组稍差于单节段融合组(1.6±1.3 vs.0.4±0.7,p=0.046)。结论:多节段颈椎ACF融合手术其邻近椎的在体三维运动在早期出现代偿性增加,对邻近椎的退变可能会产生显着的影响,但仍需要更长时间观察。多节段颈椎融合其全颈椎的在体三维运动中左右旋转运动、左右侧弯运动均无显着差异,但多节段融合使前后屈伸运动ROM减少。颈椎多节段融合对颈椎疼痛和功能的影响无显着差异,但颈椎僵硬度有轻度增加。
李放[2](2021)在《相邻双节段ACDF和ACCF对下位邻椎节段退变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比较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与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对相邻双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下位邻椎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影响,进而探索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诊断为相邻双节段颈椎病并接受ACDF或ACCF治疗的患者资料,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从96例患者中筛选出78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在30-7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2.04±9.77岁,随访时间11-40月,平均15.73±4.16月。记录年龄、性别、职业、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术前症状持续的时间、术式、手术节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随访时间以及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和ODI评分。影像学方面,角度指标有C2-7Cobb角、T1倾斜角(T1S);长度指标有下位邻椎间盘高度、融合节段高度和C2-7矢状垂直距离(C2-7 SVA);最后根据ASD诊断标准评估下位邻椎节段的退变情况。结果:按术式分为ACDF组和ACCF组,有关一般情况各项参数,两组之间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无植骨未融合的情况发生。78例患者发生ASD患者共19例(24.4%),其中ACDF组发生ASD患者共9例(23.1%),ACCF组发生ASD患者共10例(25.6%),两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CDF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较少、维持融合节段高度、术后1年C2-7 Cobb角恢复较好,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影像学指标方面,两组下位邻近间盘高度、C2-7 SVA、T1S角相比,并未得到显着差异(P>0.05)。临床疗效方面,两组JOA评分、NDI评分、ODI评分、VAS评分以及JOA评分在术后1年时的改善率也不具有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按退变分为ASD组和非ASD组,其中ASD组中行ACDF有9例(47.4%),行ACCF有10例(52.6%),与非ASD组相比术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ASD组年龄较大、下位邻近间盘高度损失程度较多、JOA评分、NDI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职业、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史、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高度、C2-7 Cobb角、C2-7 SVA、T1S角、VAS评分、ODI评分和术后1年JOA评分改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术前JOA评分与ASD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结论: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颈椎高度和曲度的维持方面,ACDF有较明显的优势。但在ASD发生率和临床疗效方面,两种颈椎前路术式无显着差异。ASD的危险因素有年龄、下位邻近间盘高度、JOA评分、NDI评分,其中年龄与ASD的发生呈正相关,术前JOA评分与ASD的发生呈负相关。
宋佳伟[3](2021)在《颈椎椎板间距离与棘突间距离融合标准评价的一致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随访接受前路颈椎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的患者,收集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的各项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和影像学资料,并将术前与随访各时段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棘突间距离在确定ACDF术后融合状态的效果,分析椎板间距离与棘突间距离在ACDF融合术后融合状态的一致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行颈椎ACDF手术(颈椎融合器采用法国LDR公司的ROI-C(?)颈椎融合器)的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随访大于2年以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计71例,男性40例,女性31例,年龄为40-73岁,平均年龄57.32岁,随访时间31-60月,平均44.27月。颈椎融合节段中:C3/4节段9例,C4/5节段64例,C5/6节段76例,C6/7节段32例。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的影像资料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等临床资料。前瞻性纳入21例于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行颈椎ACDF手术的神经根型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21例,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为54-72岁,平均年龄59.81岁,随访时间12-27月,平均16.4月。21例颈椎融合术中:单节段5例,双节段8例,三节段8例。C3/4节段1例,C4/5节段16例,C5/6节段20例,C6/7节段8例。收集患者术前及多个随访时间点的影像资料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等临床资料。应用JOA评分、NDI评分、颈肩及双上肢VAS评分、Odom’s分级、吞咽困难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测量颈椎活动度、棘突间距离、椎板间距离,观察邻近节段退变程度、融合器塌陷等并发症。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25.0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结果:经过随访,患者JOA评分由术前的(12.31±0.75)增长为末次随访时的(15.78±1.07);颈肩部VAS评分由术前的(5.33±1.71)降至末次随访的(0.81 ± 0.75);NDI评分由术前的(16.24±3.63)降至末次随访的(2.14±1.59)。JOA评分、颈肩部及双上肢VAS评分、NDI评分末次随访与术前相比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Odom’s分级优良率为95.2%;末次随访颈椎整体活动度较术前减小(P<0.05),手术节段颈椎活动度较术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椎ISM和椎板间相对位移之间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08(P<0.05),一致性较好。末次随访发现42个相邻节段出现退变或退变加重的节段有4个,分属4例患者,2例为轻度退变,1例为中度退变,1例重度退变。结论:颈椎ISM和椎板间相对位移之间的一致性较好。棘突根部的椎板间相对距离的测量利用先前棘突间运动距离的核心理念,避免了因各节段旋转中心不一致导致测量时无法确定精确而一致的影像学参数;同时解决了在颈椎棘突因骨质疏松或退行性病变导致棘突上无法选取测量数据的起止点,棘突根部的椎板间相对距离可作为诊断颈椎融合术后假关节的方式之一。
曾俊[4](2021)在《颈椎前路Hybrid术后影像资料改变与症状改善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项韧带钙化、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等周围组织结构,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疾病。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不同,主要分为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中医虽没有颈椎病的正式提法,但相关症状散见于“痹证”、“痿证”、“项强”、“眩晕”等方面的论述。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其辩证分型主要分为:风寒湿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目的:通过随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接受颈椎前路Hybrid手术的患者,收集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资料和相关临床疗效指标、评分量表。将术前术后资料对比,研究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改变在两个时间点的差异及意义。方法: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行颈椎前路双节段或三节段Hybrid手术(人工椎间盘为Mobi-C LDR Medical France,椎间融合器为ROI-C Cage Medical France)的36例患者,其中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例共36例,男性14例,女性22例,年龄为34-70岁,平均53.42岁,随访时间30-42 月,平均 35.25 月。所有患者都为自愿接受颈椎前路 Hybrid 手术患者,其中 C3/4+C4/5双节段5例(均为ACDF/ACDR形式),C4/5+C5/6双节段10例(均为ACDR/ACDF形式),C5/6+C6/7 双节段 1 5 例(均为 ACDR/ACDF 形式)。C4/5+C5/6+C6/7 三节段 6 例(ACDR+ACDF+ACDR形式2例,ACDR+ACDF+ACDF形式4例)。36例中置入人工颈椎间盘38个;置入椎间融合器40个。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两个时间点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等临床资料。应用mJOA评分、颈肩及上臂VAS评分、NDI指数、Odom’s评分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测量颈椎曲度、手术节段曲度、颈椎整体ROM、置换节段ROM、SROM、IROM等影像学结果,观察有无异位骨化、假体位移和邻近节段退变及加重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末次随访时,颈肩及上臂VAS评分为(1.12±1.31)分,术前VAS(6.42±2.31)分,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0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NDI评分为(2.92±3.27)分,术前为(19.43±6.19)分,经配对样本t检验,P=0.01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mJOA评分为(16.29±1.34)分,术前为(12.67±3.13)分。JOA评分经配对样本t检验,P= 0.0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根据Odom’s评分所得:优23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优+良)为94%。整体曲度及手术节段FSU曲度均较术前有所增加,术前颈椎整体曲度13.32±6.25°,术前手术节段曲度为3.98±4.32°。末次随访时,颈椎整体曲度为18.69±6.85。,手术节段曲度为5.98±4.82°。颈椎整体曲度(P=0.003)、手术节段FSU(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颈椎整体ROM、人工间盘置换节段ROM、SROM、IROM与术前相比均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末次随访时共发现异位骨化患者7例(19.45%)。依据McAfee分级标准,7例异位骨化中,Ⅰ级4例(11.11%)、Ⅱ级2例(5.56%)、Ⅲ级1例(2.78%)、无Ⅳ级异位骨化病例。在末次随访时,72个邻近节段中共发现退变节段6个,其中3节段(4.16%)术后退变评分增长1分,分别属于2例患者(5.56%),属于邻近节段退变加重,其余4例均无明显影像学征象确定退变程度加重,尚不能认定为邻近节段退变加重。所有患者术后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脱落等情况发生。结论:患者行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后,颈椎曲度、手术节段FSU曲度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同时颈椎整体活动度、人工颈椎间盘活动度能较好的维持,中期随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结果。
钟恒昌[5](2021)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并融合器在颈前路融合术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并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临床疗效及颈椎矢状面参数的差异,为进一步改进零切迹设计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回顾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校附属医院收诊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中应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或钛板并Cage(PCC)治疗的单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基线资料;比较术后患者是否有声音嘶哑、吞咽障碍、融合器下沉、螺钉松动等并发症的产生及差异;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视觉模拟(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差异;术后随访拍摄颈椎侧位、动力位片测量颈椎总活动度(ROM)、责任椎间隙活动度、左右侧屈及旋转活动度、C2~C7颈椎曲度、节段性Cobb角、责任椎间隙融合高度等颈椎矢状面参数比较;两组的邻近节段退变(ASD)总体差异比较。结果:本研究符合入组条件共64例患者,其中A组(Zero-P组)32例与B组(PCC组)32例,A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P>0.05;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中仅吞咽障碍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6、24个月的VAS评分、JOA评分及颈椎曲度、节段性Cobb角、责任椎间隙融合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内患者术后6个月颈椎曲度及融合椎间高度较术前改善最明显,虽24个月后再次随访时发现颈椎曲度、责任椎间隙高度有所下降,但较术前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24个月两组间节段性Cobb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上述评价指标两组间术后各随访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颈椎总活动度(ROM)、责任椎间隙活动度术后随访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的颈椎总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随访相比差异有意义(P<0.05);两组间责任椎间隙活动度各随访时间点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左右侧屈活动度各随访时间点相较术前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术后左右旋转活动度各随访时间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两组间各随访时间点的左右侧屈活动度、左右旋转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两组间邻近节段退变(ASD)总体差异有统计学分析意义(P<0.05)。结论:1.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病患者在ACDF术中应用Zero-P或PCC后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Zero-P相对PCC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而其他相关并发症需更长时间随访观察;2.ACDF术中应用Zero-P或PCC均能明显改善患者节段Cobb角度、责任椎间隙高度与颈椎曲度,但维持时间上PCC更趋于稳定,因此尽量避免过多损伤上下软骨终板、增生骨赘;3.Zero-P椎间融合器或PCC系统均造成两组患者术后颈椎总活动度(ROM)、责任椎间隙活动度(ROM)及左右旋转活动度减少,而两组左右侧屈活动度术后无明显变化,但Zero-P相较于PCC术后的责任节段活动度丢失较少,这样进一步为零切迹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孔庆捷[6](2020)在《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在我国拥有着巨大的患者群体,其可导致四肢与躯干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出现瘫痪和大小便失禁。手术治疗通常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OPLL的手术治疗可归纳为前路、后路两类。以往研究表明,前路手术方式可获得较比后路手术更佳的术后疗效。然而前路减压手术将面临较高的手术风险,要求术者技术较高,且在长节段OPLL的手术治疗中存在颈椎稳定性重建困难的问题。因而,针对OPLL理想的手术方式一直是脊柱外科争论的话题。我们前期提出了针对OPLL手术治疗的新技术,即颈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anterior controllable antedisplacement and fusion,ACAF)。ACAF技术通过完成椎体骨化物复合体(vertebral-OPLL complex,VOC)的游离、前移来完成前方减压,而未直接切出后纵韧带骨化物,从而获得了传统前路手术直接减压的良好手术效果,同时也兼具了传统后路手术的手术安全性,且在临床研究发现其术后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传统前路手术。但由于ACAF技术需要切除椎体两侧部分结构,使其游离,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对颈椎内在稳定性的破坏,但ACAF又采取了类似ACDF的多节段置钉分散应力的方法而避免应力集中的发生。因而,ACAF的稳定性及生物力学行为特性值得深入研究明确。同时,ACAF的解剖学研究尚未完善。对于脊柱外科医师,想要很好的掌握这项新技术,对其深入透彻的解剖理解,尤其是在明确术中开槽截骨的解剖标记、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风险性以及术中开槽减压与脊髓、神经根、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本项研究通过生物力学研究对比分析ACAF、ACDF、ACCF的生物力学性能变化,以验证ACAF技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构建ACAF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ACCF、ACDF的相关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对比,明确其生物力学行为特性;通过对新鲜尸体标本的解剖学研究和OPLL患者术前、术后的影像学研究,评估ACAF技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风险,并指出ACAF术中开槽减压与脊髓、神经根、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关系,以期为临床手术提供重要的解剖学参考依据。研究目的通过与主流颈前路手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进行对比分析,证实ACAF技术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构建ACAF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明确其生物力学行为特性;证实ACAF技术在椎动脉损伤方面的安全性,并明确ACAF术中开槽减压与脊髓、神经根、颈椎椎间孔的解剖关系。为今后其应用于颈椎个性化手术,以及临床改进手术技术、提升手术疗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研究方法1、使用18具尸体脊椎的C1到T1区域来测试屈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的ROM(2Nm)。设置循环疲劳负荷测试条件为:循环载荷3Nm、频率2Hz、循环3000个。根据手术方法将所有标本随机分为三组:ACDF,ACAF和ACCF组。它们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测试:(1)完整状态的ROM测试,(2)每组模型(ACDF,ACAF,ACCF)的ROM测试,(3)循环载荷试验,n=3000,(4)每组模型(ACDF,ACAF,ACCF)的ROM测试。2、建立健康成人完整颈椎(C2-C7)的有限元模型。构建三种颈前路术式模型:(1)完成C4、C5前移的ACAF;(2)完成C4、C5椎体次全切除的ACCF;(3)完成C3/C4、C4/C5和C5/C6椎间隙减压的ACDF。于C2参考点施加不同方向上的2Nm纯力偶矩加载以及垂直与C2上界面向C7方向的75N垂直加载,以模拟前屈、后伸、侧弯、旋转。对各组模型的活动范围、终板应力、内固定系统应力、内置物应力及螺钉椎体界面应力进行分析比较。3、回顾性分析28例采用ACAF手术治疗的颈椎OPLL患者CT影像信息。测量7个影像参数:双侧钩突尖的距离,双侧钩突尖至横突孔内缘的水平距离,双侧极限斜行开槽线至横突孔内缘的最短垂直距离,双侧极限倾斜角度,双侧底部极限侧方减压距离,减压开槽宽度,双侧开槽侧壁至同侧横突孔内缘的距离。对11具新鲜冷冻保存成人头颈部尸体标本完成ACAF手术操作后,进行解剖学研究,测量2个解剖参数:开槽宽度,双侧开槽侧壁至同侧横突孔内缘的距离。4、回顾性分析47例采用ACAF或ACCF手术治疗的颈椎OPLL及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影像学信息。测量3个术后影像参数:减压开槽宽度,双侧椎间孔入口区的减压有效率,各手术节段的脊髓横径。对3具新鲜冷冻保存成人头颈部尸体标本完成ACAF手术操作后,进行解剖学研究,测量4个解剖参数:开槽宽度,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双侧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起始点至椎间孔的长度,双侧脊神经前根下倾角的角度。结果1、各组术后在各方向上的节段及整体ROM均较完整状态下显着降低,而各组疲劳载荷后在各方向上的ROM较比术后的ROM有所上升。评估时间和手术方法的交互效应没有显着性,这显示各组节段及整体ROM的变化趋势是平行的。其中,ACCF组术后及疲劳载荷后在各方向上的ROM均明显大于其它两组,而ACDF组与ACCF组之间未见显着性差异。2、ACAF和ACDF术后ROM下降幅度大于ACCF,尤其是在前屈位、侧弯位。ACCF内固定系统中的应力峰值高于ACAF和ACDF,且螺钉钛板连接处应力最为集中。ACCF于C3、C6螺钉椎体界面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高于ACAF和ACDF。ACCF和ACAF内置物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高于ACDF。ACCF上下终板的最大von Mises应力高于ACAF和ACDF。3、双侧钩突尖的距离从C3至C6逐渐增大,且男性组显着大于女性。钩突尖至横突孔内缘的水平距离和极限斜行开槽线至横突孔内缘的最短垂直距离在C4水平最小,但各节段的数值均大于2mm。极限倾斜角从C3至C6逐渐减小。ACAF术后的影像测量结果及解剖测量结果均显示开槽宽度大于双侧钩突尖的距离,而各节段开槽侧壁至同侧横突孔内缘的距离均大于2mm。4、ACAF的减压开槽宽度明显大于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起始点之间的距离。C5-C8脊神经前根自脊髓发出的起始点的位置逐渐变高,且距离对应水平的椎间孔的距离逐渐变大,同时,C5-C8脊神经前根自头端向尾端逐渐变陡。ACAF组各节段的减压开槽宽度均显着大于ACCF组,且ACAF组各节段的椎间孔入口区的减压有效率普遍显着优于ACCF组,而ACAF组左侧的椎间孔入口区的减压有效率要优于右侧。结论本次研究通过生物力学和有限元分析证实,ACAF技术可获得与ACDF相近的术后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并且明显优于ACCF的术后稳定性和远期稳定性。多节段置钉分散应力的理论在ACAF技术中同样适用,ACAF的内固定失败、头尾端螺钉松动、拔出及内置物下沉风险均小于ACCF,但其内固定失败及头尾端螺钉松动、拔出的风险仍大于ACDF,尤其是在旋转活动中。而在骨融合方面,ACAF要优于ACDF。同时,通过尸体解剖学及临床影像学研究证实,钩突可以被作为术中的有效解剖标志以保持ACAF术中减压的正确方向,从而避免损伤椎动脉,即使是面对极外侧型、宽基地型的特殊类型OPLL病例,采用限制的斜行开槽或底部侧方减压的方式也具有安全性,并且ACAF技术可以对椎间孔入口区做到有效减压,其减压开槽宽度可以包含双侧脊神经前根起始点及椎管内向外侧、向尾端走行的大部分脊神经结构。这项研究将为ACAF技术现有临床效果的解读及远期并发症的预测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并对其提高临床实践操作和完善预后康复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结合ACAF技术的临床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可成为治疗多节段OPLL的一种合适术式选择。
王宏博,刘俭涛,李昂,冯世庆,高坤,翟功伟,王家林,刘斌峰,高延征[7](2020)在《颈椎前路记忆加压固定器置入后对邻近节段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比较颈椎前路记忆加压固定器与钛板对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活动度及应力的影响。方法有偿募集1名成年男性志愿者,排除颈椎畸形、骨折、感染等疾病后,行C3~C7薄层CT扫描。将扫描数据导入三维有限元建模软件,建立生理状态下的完整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将C5-6椎间盘切除后置入椎间融合器,前方应用钛板或颈椎前路记忆加压固定器辅助固定,从而建立钛板固定和记忆加压固定器固定的三椎有限元模型。将三种模型导入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16.0,加载垂直向下的轴向73.6 N载荷模拟头重及1. 0 N·m的扭矩模拟颈椎前屈、背伸、左侧弯、右侧弯、左旋转、右旋转六种运动,比较完整模型、钛板固定与记忆加压固定器固定后相邻节段椎间盘活动度和应力变化。结果所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六种工况下的椎间盘活动度与既往研究结果基本相似,证明模型有效。在相邻C4,5节段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六种工况活动度分别为:完整模型3.9°、4.2°、3.7°、3.7°、2.2°和2.2°,钛板固定4.6°、4.7°、4.3°、4.4°、3.3°和3.1°,记忆加压固定器固定4.4°、4.3°、4.0°、4.2°、2.8°和2.7°;不同工况下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分别为:完整模型1.81、1.60、3.99、2.06、3.63和3.41 MPa,钛板固定1.86、1.67、4.21、2.16、3.82和3.63 MPa,记忆加压固定器固定1.84、1.64、4.17、2.14、3.78和3.58 MPa。在相邻C6,7节段六种工况活动度分别为:完整模型3.1°、3.2°、2.5°、2.5°、1.2°和1.3°,钛板固定4.2°、3.7°、3.4°、3.0°、2.1°和2.2°,记忆加压固定器固定3.5°、3.3°、2.5°、2.7°、1.8°和1.9°;不同工况下椎间盘的最大应力分别为:完整模型0.45、0.66、1.12、0.85、0.84和0.82 MPa,钛板固定0.62、0.93、1.55、1.24、1.44和1.27 MPa,记忆加压固定器固定0.61、0.92、1.54、1.22、1.07和1.24 MPa。钛板固定术后相邻节段各个方向活动度及椎间盘压力均高于记忆加压固定器固定。结论颈椎前路记忆加压固定器较钛板固定对相邻节段椎间盘的活动度及应力影响较小,一定程度上可减缓相邻节段退变的进程。
孙峰[8](2020)在《Zero-P与钛板Cage两种ACDF固定方式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临床疗效及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颈椎病是脊柱外科常见病,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手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经典术式,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术后发生的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是造成ACDF术后翻修的一个常见原因。使用零切迹椎间融合器(Zero-Profile,Zero-P)与传统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Cage)是ACDF两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在邻近节段退变这一方面,Zero-P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椎间融合器相比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比较单节段ACDF术后应用Zero-P椎间融合器或钛板联合Cage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的疗效及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应用Zero-P椎间融合器或钛板联合Cage两种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单节段颈椎病的患者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吞咽困难程度;术后采用颈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曲度、融合椎间高度、邻近节段退变情况;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疼痛缓解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系统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共4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Zero-P组20例,钛板Cage组26例。男女比例分别为9/11、15/11。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从24到48个月,平均33.67±7.08个月。Zero-P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3.05±6.06个月,钛板联合Cage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4.15±7.86个月。Zero-P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1.40±4.76分钟较钛板联合Cage组平均手术时间78.81±5.80分钟有明显缩短,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所有患者全部骨性融合,植骨融合率为100%。两组患者在术后吞咽困难方面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Zero-P组术后均未出现吞咽困难病例,而钛板Cage组术后出现5例吞咽困难,均在术后6周内恢复。Zero-P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0%)明显小于钛板Cage组(19.23%),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Zero-P组发生ASD患者共1例(5%),退变位于C6/7;钛板联合Cage组发生ASD患者共4例(15.4%),其中C6/7 3例(11.5%),C5/6 1例(3.9%),两组间对比ASD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Zero-P组异位骨化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传统钛板Cage组(P<0.05)。两组末次随访颈椎曲度、融合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相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颈部VAS评分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Zero-P固定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固定治疗单节段颈椎病均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治疗效果相近。Zero-P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吞咽困难方面较钛板联合Cage具有明显优势,早期随访阶段内,Zero-P相较于传统钛板Cage可以明显降低ALOD的发病率,但两种内固定方式在改善术后颈椎失状位参数及ASD发生率上无显着差异。
韩钊[9](2020)在《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文中认为脊柱的矢状位平衡能够使得人体以最小的能耗对抗重力,实现人体直立,维持平视。脊柱矢状位平衡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从头颅到骨盆,各节段彼此关联相互影响,任何一个节段的异常都将引起邻近节段的改变,从而影响脊柱矢状面的平衡。颈椎负责连接头颅和躯干,承担着头部的重量,是整个脊柱中运动范围最大的节段,一旦平衡被打破,会对其下位的脊柱序列乃至骨盆角度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因此保持颈椎矢状位平衡非常重要!另一方面,虽然随着内固定技术的进展,外伤、发育畸形、炎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寰枢椎不稳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通过后路融合术解决了,但是由于上颈椎融合后会导致下位椎体和间盘应力增加,退变加速,很容易引起矢状位失衡,严重者甚至出现颈椎后凸畸形,需要二次手术矫正。因此,颈椎矢状位平衡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所重视了。然而,由于脊柱,特别是颈椎的矢状位平衡的评估指标是比较纷杂的,颈椎前凸角,颈2-7Cobb角,颈椎倾斜角,胸廓入射角,胸1倾斜角(T1S)等等,都被认为可以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其中,T1S由于角度相对恒定,被很多学者用来评估颈椎矢状位平衡。但是在颈椎保持矢状位平衡的过程中,寰枢椎融合角度与T1S有没有发挥作用,其对颈椎各节段的影响究竟有多重要,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研究目的:1、通过对健康志愿者X线及CT影像学资料的分析和测量,寻求不同评估方式在判断T1S与颈椎曲度变化的相关性上的差异及其内在相关联系。验证T1S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意义;2、通过人尸体颈椎标本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分析在不同T1S条件下,不同C1-2角度固定后对下位颈椎各节段的运动范围(ROM)和各椎间压力(IDP)的影响,寻找T1S、C1-2固定角度与ROM和IDP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生物力学机制。3、通过临床病例随访研究验证寰枢椎融合角度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程度,分析不同T1S的患者在不同角度寰枢椎融合后下颈椎曲度的改变趋势,寻找针对不同T1S患者的最佳融合角度,以达到维持正常矢状面平衡,减少颈椎退变,提升术后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研究方法:1、由2名高年资脊柱外科医师对筛查后纳入的44名健康志愿者的中立位颈椎侧位X光片以及CT三维重建的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Cobb角、T1S等指标进行测量、记录。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在两次测量之间间隔2周,采取随机分组,分别记录的方法,尽可能去除人为偏倚。通过统计学方法中相关系数(ICC)的计算,来分析同一人前后两次测量之间的复测信度(intra-observer ICC)及2人测量之间的观察者间信度(inter-observer ICC)。寻找并验证T1S和颈椎曲度之间的关系,并对CT测量结果与X线测量结果进行比对,探究其内在联系并验证其可信度。2、应用8具人体新鲜全颈椎尸体标本(C0-T1),建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标本(内固定选择C1经后弓侧块螺钉+C2椎弓根螺钉),并改变标本T1S值及C1-C2固定角度,利用生物力学实验机及应变测量仪等设备,模拟颈椎三维运动,通过改变寰枢椎融合角度,选择不同的T1S,运用混杂测试模式检测颈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六种工况下椎间盘的应力变化及颈椎各椎体活动范围,以揭示寰枢椎融合后颈椎退变的机制,研究融合角度和T1S对于下位椎体活动范围、椎间盘应力变化的影响程度。3、回顾分析近年来因寰枢椎脱位而就诊于我院脊柱外科,并由同一位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师行后路寰枢椎融合手术的52名患者的病例,收集其相关影像学资料,包括术前、术后、术后三个月直至最后一次随访时的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并分析其C1-2 Cobb角,C2-4 Cobb角,C4-7 Cobb角,C2-7 Cobb角以及T1S角等参数,评估寰枢椎融合术后患者颈椎曲度的变化程度,验证T1S在颈椎矢状位平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1、颈椎生理性前凸是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基础。T1S作为评判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参数,对颈椎生理性前凸角度有直接的影响。颈椎的生理性前凸主要是由C1-2角度来决定的,但T1S并不能直接影响C1-2Cobb角;作为颈椎生理性前凸的主要组成部分,C2-7Cobb角受T1S影响非常大。T1S角度与C2-7Cobb角呈明显正相关(r=0.493,p=0.001)。且相对于C2-4Cobb角,C4-7Cobb角受T1S影响更直接一点(r=0.430,p=0.006)。无论是选择X线检查还是CT三维重建检查都不影响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但是X线检查受到患者肩关节的阻挡,有时候无法清楚显示胸1椎体,临床评估受到限制。虽然CT测量结果相较X线为大(Cobb X=0.6384×Cobb CT+7.5663),但它可以清楚显示颈、胸椎的椎体边界,测量更加准确,是X线检查的良好替代方法。2、离体生物力学实验研究显示,寰枢椎固定后,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二者呈显着负相关(r=0.-967,P=0.007)。而在轴向旋转方向上,较大的T1S会引起C3-5节左右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二者呈显着正相关(r=0.981,P=0.007)。另一方面,寰枢椎固定后会引起下颈椎椎间盘压力加大。在前屈和后伸方向,各椎间盘压力都有明显增加,且增加的程度与T1S的大小呈显着正相关(r=0.998,P<0.000)。但是在侧屈和轴向旋转方向,固定后仅有C3-4椎间盘压力增加(p=0.017),其他节段增加不明显。而且不同的寰枢椎固定角度和T1S对椎间盘压力变化无影响。3、根据长达三年的随访,患者在寰枢椎融合术后,颈椎曲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T1S相对固定不变,可以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评估指标,T1S越大的患者往往下颈椎前凸的趋势更加明显。相较于C2-4 Cobb角,较大的T1S往往更容易引起C4-7 Cobb角的增大。由于C1-2 Cobb角与C2-7 Cobb角呈负相关性,因此越大的C1-2固定角通常会导致下位颈椎退变加速,甚至后凸畸形。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以此来维持颈椎的矢状位平衡,减缓颈椎的退变速度,尽可能提高寰枢椎脱位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研究结论:T1S与颈椎矢状位平衡密切相关。越大的T1S往往导致更大的C2-7 Cobb角,T1S更容易影响C4-7 Cobb角,C2-7 Cobb角与C1-2 Cobb角有明确的负相关性。CT检查结果虽然同X线检查结果有差异,但是对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评估并无异样。它同样具有良好的信度,对于X线有遮挡的患者,可以选择CT检查来替代。寰枢椎融合术后,固定节段的活动范围显着减小,下位颈椎活动代偿性增加,在前屈和后伸方向,T1S的大小以及C1-2的角度改变对下位颈椎影响不大。但是较大的T1S会引起C4-7节左右侧弯活动度明显降低,C3-5节旋转活动度明显增大,同时也会导致屈伸方向上下位颈椎椎间盘压力的增加,加速其退变。寰枢椎后路融合手术作为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主要方法,要想达到理想的手术效果,需要考虑颈椎的矢状位平衡。T1S作为颈椎矢状位平衡的重要衡量指标,与颈椎前凸弧度呈正相关,在侧屈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4-7节段,在旋转方向上更容易影响C3-5节段。术前需要仔细评估颈椎的矢状位参数,根据不同的T1S选择个性化的寰枢椎融合角度,减少对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干扰。对于较大T1S的患者,需要将寰枢椎固定呈一个相对前凸较小的角度(15-20°),而对于较小T1S的患者,寰枢椎尽量固定在前凸略大的角度(25°)左右,可以最大限度的维持颈椎矢状位平衡。
唐仲海[10](2020)在《身痛逐瘀汤联合ACC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联合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subtot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到2019年11月由甘肃省中医院脊柱骨科收住的入院完善相关检查后已行ACCF术式的42例患者,根据入院就诊顺序进行编号,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受试者都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口服甲钴胺胶囊,一次0.5mg,每日三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身痛逐瘀汤口服,每日一剂,早晚二餐后30分钟温服,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均适当行颈部功能锻炼。此项研究总共进行3个疗程,一个疗程为2周,第一个疗程为住院期,第二、三个疗程为随访期。观察并记录在住院及随访期间所有进入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应疗程阶段时间点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颈椎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收集和整理临床数据,行统计学分析,以评估其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前后不同疗程段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颈椎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经统计分析后获得如下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节段等一般数据行分析比较,结果P>0.05,无明显差异。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VAS评分,P=0.612(P>0.05),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2周后比较P=0.28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4周后比较P=0.008(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两组比较P=0.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3.颈椎JOA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P=0.149(P>0.05),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2周后比较P=0.35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4周后比较P=0.66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两组比较P=0.006(P<0.05),有统计学意义。4.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DI评分,P=0.487(P>0.05),无显着差异;两组治疗2周后比较P=0.103(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4周后比较P=0.036(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6周后比较P=0.001(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身痛逐瘀汤联合ACCF术式较单纯给予西药可以更好地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颈椎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等的变化情况;身痛逐瘀汤可以有效缓解CSM患者颈肩部酸困疼痛、活动受限,双上肢麻木、无力等症状,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及能较好的提高本病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且疗效确切、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上积极应用。
二、颈椎前路融合后相邻节段的即刻运动范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椎前路融合后相邻节段的即刻运动范围(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节段数ACF对颈椎在体三维运动学影响和临床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招募研究对象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CBCT扫描及图像获取 |
2.3.2 C1-C7 椎体三维模型重建 |
2.3.3 3 维椎体模型误差分析 |
2.3.4 6 自由度坐标系建立与3D-3D配准 |
2.3.5 6 自由度计算 |
2.4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受试者基本信息和临床评分 |
3.2 上邻近椎ROM变化 |
3.3 下邻近椎ROM变化 |
3.4 C1-C7(全颈椎)ROM变化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邻椎病与颈椎手术相关性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2)相邻双节段ACDF和ACCF对下位邻椎节段退变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文献综述 颈椎前路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诊疗研究进展 |
2.1 ASD的定义 |
2.2 ASD流行病学 |
2.3 ASD的发病机制 |
2.3.1 自然退变 |
2.3.2 生物力学 |
2.3.3 生物化学 |
2.3.4 遗传因素 |
2.3.5 手术因素 |
2.3.6 其他因素 |
2.4 ASD的诊断 |
2.5 ASD的治疗 |
2.5.1 非手术治疗 |
2.5.2 手术治疗 |
2.6 ASD的预防 |
2.7 展望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纳入和排除标准 |
3.1.1 纳入标准 |
3.1.2 排除标准 |
3.2 病历资料 |
3.3 治疗方案 |
3.3.1 术前准备 |
3.3.2 麻醉方法 |
3.3.3 手术方法 |
3.3.4 术后处理 |
3.4 评价指标 |
3.4.1 一般观察指标 |
3.4.2 影像学指标 |
3.4.3 临床疗效评估指标 |
3.5 诊断标准 |
3.5.1 植骨融合标准 |
3.5.2 ASD诊断标准 |
3.6 统计学方法 |
3.7 技术路线图 |
第4章 结果 |
4.1 ACDF 组与ACCF 组 |
4.1.1 一般情况的比较 |
4.1.2 下位邻椎节段退变情况的比较 |
4.1.3 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
4.1.4 下位邻椎间盘高度的比较 |
4.1.5 融合节段高度的比较 |
4.1.6 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的比较 |
4.1.7 临床疗效评估指标的比较 |
4.2 ASD 组和非ASD 组 |
4.2.1 一般情况的比较 |
4.2.2 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比较 |
4.2.3 下位邻椎间盘高度的比较 |
4.2.4 融合节段高度的比较 |
4.2.5 颈椎矢状位平衡参数的比较 |
4.2.6 临床疗效评估指标的比较 |
4.2.7 ASD的 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ACDF与 ACCF治疗相邻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下位邻椎节段退变的影响 |
5.2 颈椎前路术后下位邻椎节段退变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
5.3 不足和展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颈椎椎板间距离与棘突间距离融合标准评价的一致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下颈椎椎间融合术后的影像学评价方式 |
1. 主观因素容易产生偏差 |
2. 基于X线片评估术后融合状态 |
3. 基于CT评估术后融合状态 |
4. 其他影像学评估术后融合状态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颈椎术后吞咽困难的中西医认识及治疗的研究现状 |
1 现代医学对吞咽困难的认识 |
2 中医对吞咽困难的认识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手术所用内置物 |
1.4 手术相关内容 |
1.5 观察、评估方法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术后一般情况 |
2.2 临床疗效 |
2.3 影像学分析 |
2.4 典型病例 |
3 讨论 |
3.1 颈椎前路融合的临床疗效分析 |
3.2 颈椎前路融合效果的影像学分析 |
3.3 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并发症 |
4 设计局限与不足 |
5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颈椎前路Hybrid术后影像资料改变与症状改善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颈椎病前路手术治疗研究现状 |
1 颈椎前路融合性手术 |
2 颈椎前路非融合手术 |
3 颈椎前路杂合手术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二、颈椎病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研究现状 |
1 颈椎病的中医认识 |
2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与讨论 |
一、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二、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
附录二 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 |
附录三 颈椎JOA评分 |
附录四 Walraevens颈椎间盘退变X线评分法 |
个人简历 |
(5)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并融合器在颈前路融合术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研究资料和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患者筛选标准 |
2.1.2 病历资料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手术方法 |
2.2.3 术后处理 |
2.2.4 资料收集 |
2.3 临床评估指标 |
2.3.1 基线资料评估 |
2.3.2 临床疗效评估 |
2.4 颈椎矢状面参数评估指标 |
2.4.1 颈椎总活动度的测量 |
2.4.2 责任椎间隙活动度的测量 |
2.4.3 节段性Cobb角测量、左右侧屈活动度和旋转活动度的测量 |
2.4.4 测量颈椎生理曲度及责任椎间隙的高度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两组基线资料的比较 |
3.2 两组临床疗效指标的比较 |
3.3 术后吞咽困难及相关并发症对比 |
3.4 颈椎总活动度(ROM)变化 |
3.5 左右侧屈与旋转活动度的变化 |
3.6 责任椎间隙活动度的变化 |
3.7 节段性Cobb角的变化 |
3.8 测量颈椎生理曲度、责任椎间隙的高度的对比 |
3.9 邻近节段的退变情况 |
3.10 典型病例影像资料 |
第4章 讨论 |
4.1 两种融合方式的临床疗效、术后吞咽困难及相关并发症对比 |
4.2 颈椎总活动度(TROM)的比较 |
4.3 左右侧屈及旋转活动度的比较 |
4.4 责任椎间隙活动度的对比 |
4.5 节段性Cobb角、颈椎生理曲度和融合椎间隙高度变化的对比 |
4.6 邻近节段退变的对比 |
4.7 设计局限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1 |
附录2 |
(6)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ACAF技术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ACAF技术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
(一)ACAF技术椎动脉损伤的风险评估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二)ACAF技术中颈椎椎间孔、脊神经的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 |
一、材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 |
致谢 |
(8)Zero-P与钛板Cage两种ACDF固定方式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临床疗效及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手术方法 |
2.1 术前准备 |
2.2 手术过程 |
2.3 术后处理 |
3 数据处理 |
4 评价指标 |
4.1 围手术期评估 |
4.2 临床疗效评估 |
4.3 影像学评估 |
结果 |
1 一般情况比较 |
2 邻近节段退变与异位骨化的比较 |
3 吞咽困难比较 |
4 JOA及 VAS评分比较 |
5 颈椎失状位参数比较 |
讨论 |
1 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效果及吞咽困难的比较 |
2 邻近节段退变的比较 |
3 颈椎曲度与颈椎高度比较 |
4 异位骨化比较 |
5 设计局限与不足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颈椎矢状位平衡相关指标的测量以及分析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二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异常的离体生物力学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 寰枢椎融合术后下颈椎曲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
一、引言 |
二、材料和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全文总结 |
综述 寰枢椎脱位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10)身痛逐瘀汤联合ACC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章 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 |
4.不良事件处理 |
5.统计方法 |
第二章 结果 |
1.一般资料 |
2.各项观察指标结果 |
3.安全性观察与随访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1 中医学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认识及治疗 |
2 西医学对脊髓型颈椎病的认识及治疗 |
3 身痛逐瘀汤的方解与药理研究 |
4 身痛逐瘀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探讨 |
5 ACCF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治疗作用 |
6 身痛逐瘀汤联合ACC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
第四章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ACCF术后症状性ASD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情况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四、颈椎前路融合后相邻节段的即刻运动范围(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节段数ACF对颈椎在体三维运动学影响和临床相关性研究[D]. 李超. 南昌大学, 2021(01)
- [2]相邻双节段ACDF和ACCF对下位邻椎节段退变的影响[D]. 李放. 吉林大学, 2021(01)
- [3]颈椎椎板间距离与棘突间距离融合标准评价的一致性研究[D]. 宋佳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颈椎前路Hybrid术后影像资料改变与症状改善的临床研究[D]. 曾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钛板并融合器在颈前路融合术后的临床研究[D]. 钟恒昌.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6]ACAF技术的生物力学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D]. 孔庆捷.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5)
- [7]颈椎前路记忆加压固定器置入后对邻近节段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 王宏博,刘俭涛,李昂,冯世庆,高坤,翟功伟,王家林,刘斌峰,高延征. 中华骨科杂志, 2020(16)
- [8]Zero-P与钛板Cage两种ACDF固定方式治疗单节段颈椎病临床疗效及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对比研究[D]. 孙峰. 青岛大学, 2020(01)
- [9]胸1倾斜角在上颈椎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中临床意义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D]. 韩钊.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2)
- [10]身痛逐瘀汤联合ACC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唐仲海.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