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TT法检测AU_(14-1)介导LAK细胞的细胞毒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汪岩[1](2020)在《大气颗粒物诱导多重细胞器功能紊乱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从亚细胞结构层面探讨城市大气颗粒物对血管内皮造成的损伤及毒作用机制。以多重经典细胞器(内质网、线粒体和溶酶体)为切入点,结合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细胞凋亡与细胞自噬)讨论大气颗粒物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毒性的潜在机制,以及体内血管组织损伤的相关作用模式。研究方法:(1)以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出品的城市大气颗粒物标准物质(编号1648a,PM SRM1648a)为研究对象,初步对颗粒物的成分、水合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分析,并进行颗粒物内毒素含量的检测。选用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A.hy926和HUVECs为体外实验模型,运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法以及流式细胞仪侧向光检测值衡量血管内皮细胞对城市大气颗粒物PM SRM1648a的摄取情况。在细胞毒性层面,运用MTT和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作为体外实验剂量筛选的依据;结合GSH/GSSG、MDA、NADP+/NADPH 和 C11-BODIPY581/591 等指标评估血管内皮细胞在大气颗粒物PM SRM1648a刺激下的氧化应激状态。在亚细胞结构层面,运用免疫荧光法检测γ-H2AX荧光灶点数以衡量DNA损伤;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对颗粒物的摄取以及细胞内超微结构的变化;(2)以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ER)为核心,讨论大气颗粒物PM SRM1648a 触发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 stress)在自噬小体累积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TEM观察结果提示内质网结构出现撕裂扩张样改变,进一步运用ER-Tracker Blue-White DPX探针标记内质网,观察内质网荧光着色变化;运用DCFH-DA探针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FITC-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透射电镜法结合免疫荧光法观察自噬小体数量和LC3B的表达情况;运用western blot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讨论颗粒物引起的内质网应激相关标志性蛋白GRP78/BIP、CHOP和caspase12,自噬标志性蛋白Beclin 1、LC3Ⅱ/Ⅰ和p62,以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变化。进一步运用氧化应激抑制剂谷胱甘肽乙酯(Glutathione monoethy1 ester,GSH-MEE)和内质网应激广谱抑制剂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探讨 ROS/ER stress 信号轴在颗粒物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和凋亡中的作用;此外,运用自噬不同阶段调节剂3-Methyladenine(3-MA)、Rapamycin 和 Bafilomycin A1,探讨颗粒物暴露下,细胞自噬和内质网应激的相互关系,以及细胞自噬在细胞凋亡中发挥的作用;(3)以溶酶体损伤为核心,探讨颗粒物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小体累积与细胞毒性的具体原因:聚焦自噬动态过程,运用mRFP-GFP-LC3腺病毒载体检测颗粒物暴露下,EA.hy926和HUVECs血管内皮细胞中自噬流的通畅性;并在饱和浓度Bafilomycin A1的剂量下讨论颗粒物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小体累积的具体原因;LysoSensorTM Green DND-189探针法标记溶酶体并运用荧光半定量法检测溶酶体相对酸碱度pH;免疫荧光双标法(LAMP-2与LC3B)衡量溶酶体与自噬小体的共定位(即自噬溶酶体);结合酶活性实验和蛋白表达量实验确定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以及溶酶体水解酶(Cathepsin B,CTSB)的活性和表达改变;(4)以线粒体动力学为核心,讨论颗粒物暴露扰乱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分裂-融合平衡,进而引起炎症反应:检测线粒体功能学指标ATP、mtROS、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等;运用 MitoTracker(?)Red CMXRos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观察线粒体形态学改变;q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线粒体动力学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含量,如TNF-α、IL-1β等;Hoechst33258/PI双染法结合细胞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的含量检测,初步判断细胞膜的损伤情况;运用流式细胞仪通过FLICA Caspase-1 Reagent FAM-YVAD-FMK/PI双染法检测细胞焦亡率和caspase1活性;运用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Z-YVAD-FMK评估caspase1在颗粒物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炎症级联反应中的作用;以及运用si RNA慢病毒转染敲降技术敲低EA.hy926细胞中线粒体分裂调控基因DNM1L(DRP1),在蛋白水平验证DRP1的表达量,重复上述相关实验指标评判线粒体分裂、caspase1酶活性、细胞炎症反应等,反向讨论颗粒物暴露经DRP1/caspase1/IL-1β信号通路扰乱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分裂-融合平衡,进而触发炎症反应;(5)运用BALB/c小鼠模型,结合WHO建议的发展中国家第一阶段PM2.5过渡值(年均PM2.5浓度35μg/m3)、现实人群暴露情况、小鼠生理解剖结构以及外推系数等,设置低中高暴露剂量组,分别为1.28、5.5和11 mg/kg·bw/w。经过急性(7天)和亚急性(28天)暴露后,取肺泡灌洗液、血液标本以及肺、主动脉和心脏组织进行后续实验;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H&E)、von kossa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织样本的病理改变、钙离子沉积以及胶原蛋白沉积等;运用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和血液样本中炎性因子以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BC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含量;流式抗体染色结合流式细胞仪侧向散射光数值检测肺泡灌洗液中总细胞数、单核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数,进一步运用F4-80/CD11b/CD86/CD206流式抗体检测M1和M2型巨噬细胞比例;qRT-PCR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相关标志物基因层面的表达量;qRT-PCR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亚细胞结构功能相关指标的表达改变,如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hspa5和ddit3,线粒体动力学相关分子dnm1l、fis1、mff、mfn1、mfn2和oopa1,以及溶酶体膜蛋白相关分子lamp1和lamp2;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组织中亚细胞结构功能相关指标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如BIP、CHOP、DRP1、LAMP1和LAMP2;TUNEL法检测主动脉组织细胞凋亡率。综上方法,试图从体内水平初步揭示大气颗粒物引起细胞器功能紊乱参与血管组织损伤。研究结果:(1)体外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大气颗粒物PM SRM1648a暴露下,血管内皮细胞比肺泡上皮细胞更为敏感。暴露于颗粒物24小时后,PM SRM1648a在相对低剂量下(10和20 μg/cm2;相当于32和64 μg/mL),分别引起EA.hy926(P<0.05)和HUVECs(P<0.05)血管内皮细胞毒性,而未引起肺泡上皮细胞生存率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具有颗粒物摄取能力,并且颗粒物摄取先于细胞毒性的出现。同为人血管静脉内皮细胞株,PM SRM1648a对EA.hy926比HUVECs的细胞毒性更为显着,可能是因为EA.hy926细胞比HUVECs具有更强的颗粒物摄取能力。除了细胞毒性层面,PM SRM1648a可诱导DNA损伤,以及多重细胞器结构改变等;(2)PM SRM1648a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胞内ROS过量释放和氧化应激,进一步损伤亚细胞结构功能,如内质网应激和结构损伤,从而影响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小体累积与凋亡。正常的自噬诱导可以保护PM SRM1648a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自噬或者破坏自噬降解过程会加剧颗粒物引起的内皮细胞损伤。内质网应激和自噬之间的相互对话表明内质网应激与LC3Ⅱ表达上调有关,而自噬过程对PM SRM1648a引起的内质网损伤并无显着影响。一定程度上探讨了内质网应激下,自噬诱导是颗粒物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性因素;ROS/内质网应激通路和自噬降解功能障碍促进PM SRM1648a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3)20 μg/cm2(64 μg/mL)PM SRM1648a 导致 EA.hy926 血管内皮细胞内自噬小体累积、LC3Ⅱ高表达。在不同时间点LC3Ⅱ上调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短时间6小时内,自噬活性有所提高导致LC3Ⅱ的快速转化,参与自噬小体膜的合成;而随着暴露时间延长至24小时,LC3Ⅱ的增高归结于溶酶体降解清除能力受阻引起的缺陷型自噬。类似地,20μg/cm2(64μg/mL)剂量下,颗粒物暴露24小时后造成HUVECs内自噬小体累积,其原因归结于溶酶体损伤引起的缺陷型自噬。同时,20 μg/cm2 PM SRM1648a在暴露于EA.hy926细胞24小时后,ACP和CTSB溶酶体水解酶活性出现显着性降低(P<0.05,P<0.05);在HUVECs中,ACP和CTSB活性检测同样显示类似的结果,于20μg/cm2剂量下暴露24小时后开始显着性降低。颗粒物引起的溶酶体损伤以及水解酶活性降低是引起自噬流阻断和降解清除能力削弱的关键因素。而氧化应激的恢复并不能缓解自噬流障碍和自噬溶酶体的减少,但可以缓解LC3Ⅱ的表达以及溶酶体膜蛋白LAMP-2的表达。PM SRM1648a经非氧化应激依赖型途径引起溶酶体水解酶失活,进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自噬流紊乱及后续降解异常,促进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甚至死亡;(4)线粒体是PM SRM1648a攻击人类血管内皮细胞的亚细胞结构靶标。大气颗粒物的摄入会破坏线粒体功能,包括mtROS增高、MMP减少和ATP消耗。同时,PGC-1α的降低表明PM SRM1648a损害线粒体生物发生。此外,20μg/cm2(64μg/mL)剂量暴露24小时后,PM SRM1648a导致线粒体形态呈现分裂样改变,分裂相关分子DRP1等异常上调;PM SRM1648a激活caspase1酶活性和炎症级联反应,caspase1抑制剂Z-YVAD-FMK可以显着降低颗粒物引起的caspase1激活及IL-1β炎性因子的释放;汇集DRP1介导的线粒体分裂通路以及caspase1介导的炎性通路发现,在PM SRM1648a的刺激下,si DNM1L(DRP1)慢病毒转染的EA.hy926细胞相对于空载病毒转染组细胞,线粒体形态有所恢复,caspase1酶活性(P<0.05)以及IL-1β含量(P<0.05)出现显着性降低,提示DRP1/caspase1/IL-1β信号轴参与颗粒物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分裂和炎性损伤。同等剂量20 μg/cm2暴露24小时后,EA.hy926细胞中凋亡率为23.43 ±1.76%(P<0.001),焦亡率为 0.38±0.08%(P>0.05);HUVECs 中凋亡率为17.30±1.61%(P<0.01),焦亡率为0.41±0.07%(P>0.05),同时结合细胞形态学、超微电镜结构以及流式细胞仪衡量细胞大小的前向散射光Forward Scatter,FSC值分析,细胞焦亡不是PM SRM1648a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主要作用模式;(5)急性(7天)和亚急性(28天)口咽吸入法暴露于不同浓度的PM SRM1648a(1.28、5.5 和 11 mg/kg·bw/w),正常饲养环境的 BALB/c 雄性和雌性小鼠中出现局部和全身的氧化应激以及炎性反应,未见明显的主动脉脂质累积或斑块样沉积。亚急性组出现主动脉壁增宽以及主动脉根部胶原蛋白出现增多趋势。虽然未见显着性病理学损伤,亚急性暴露后,亚细胞结构层面分子表达出现改变,以内质网和线粒体相关分子改变为主,并且主动脉组织细胞凋亡率增高,以上结果均发生于雄性和雌性BALB/c小鼠中,无性别特异性。结论:亚细胞结构,如内质网、线粒体和溶酶体是PM SRM1648a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重要靶点。颗粒物的暴露可以通过损害亚细胞结构功能进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和细胞死亡。在探讨了内质网、溶酶体和线粒体结构功能紊乱后,亚细胞层面靶向毒性评估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大气颗粒物引起的血管内皮毒性。在进行环境颗粒物人群健康效应研究时,应综合考虑细胞毒性和亚细胞毒性,关注于早期的检查点,为全面掌握安全性评价信息及更好地实施危险度管理提供合理的基础资料。
李莹雪[2](2020)在《丹参酮ⅡA与穿心莲内酯及芹菜素协同抗肿瘤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丹参酮ⅡA(TanⅡA)是中药丹参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抗肿瘤功效,且毒性较低。但其受制于水溶性差,抗肿瘤功效不足等缺陷而难以应用到临床。本文以Tan ⅡA为目标化合物,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为指标,在细胞水平筛选出与Tan ⅡA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的天然化合物穿心莲内酯(Andro)和芹菜素(Api)。通过组合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Tan ⅡA的抗肿瘤活性,为开发天然低毒复方抗肿瘤药物及功能食品提供新的候选药物组合。本文重点进行Tan ⅡA与Andro以及Tan ⅡA与Api两组化合物协同作用机制研究,同时进行体内抗肿瘤功效评价。研究方法、结果与结论如下:(1)与丹参酮ⅡA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化合物筛选采用MTT法,以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为指标,通过筛选实验发现Tan ⅡA与Andro以及Tan ⅡA与Api联合给药对MCF7、BGC823和SMMC7721等肿瘤细胞株的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Tan ⅡA(25 μM)与Andro(100μM)对MCF7细胞的联用指数(CI)为 0.26±0.02;Andro 单用对 MCF7 细胞的 IC50为 183.23 μM,Tan ⅡA 单用对 MCF7 细胞的IC50为51.46 μM;两化合物联用时对MCF7细胞的IC50为Andro 38.45μM和TanⅡA9.61 μM。TanⅡA(25μM)与 Api(50μM)对 BGC823 细胞联用指数 CI 为 0.28±0.01;单用于 BGC823 细胞时,Api 的 IC50为 131.28μM,Tan ⅡA 的 IC50为 61.46μM,两化合物联用时的 IC50 值为 Api 22.30μM 和 Tan ⅡA 11.15 μM。(2)丹参酮ⅡA与穿心莲内酯联用协同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通过AV-PI双染实验,证实Tan ⅡA与Andro联用对MCF7细胞具有显着协同促凋亡作用。研究发现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能够拮抗Andro对MCF7细胞的毒性以及两种化合物的协同作用,但无法拮抗Tan ⅡA对MCF7细胞的毒性,初步探明ROS积累是TanⅡA与Andro联用对MCF7细胞协同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进一步实验发现两种氧化剂L-丁硫氨酸-亚砜亚胺(BSO)和砷试剂(DETC)与Tan ⅡA联用均具有协同抗肿瘤效果,并且能够被NAC拮抗,进一步证实ROS是两化合物发挥协同效用的关键因子。利用液相色谱和质谱方法,证实Andro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类似物NAC能够发生共价结合。采用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氧化法测定GSH活性,进一步证实该反应封闭了 GSH上的-SH,在胞内降低了 GSH的还原力。采用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和二氢乙啶(DHE)染料探针检测细胞内H2O2和超氧化物阴离子水平,结果发现与单独给药比较,TanⅡIA与Andro联用显着提高胞内ROS水平。上述结果证实ROS是Andro与TanⅡA协同抗肿瘤的关键因子。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Tan ⅡA和Andro作用后,MCF7细胞内p53及其下游蛋白Bax和PUMA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Andro与Tan ⅡA联用时,细胞内p53,Bax和PUMA的表达显着提高;使用p53抑制剂Pifithrin-α(Pft-α)预处理MCF7细胞后,TanⅡA与Andro联用对MCF7细胞毒性减低一倍左右,联用指数从0.26±0.02提高到1.18±0.15,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消失。说明p53是Andro与TanⅡA协同抗肿瘤的另一关键因子。综上所述,Tan ⅡA与Andro联用于MCF7细胞,p53和ROS信号被显着增强,ROS与p53两个信号通路相互激活是Tan ⅡA与Andro协同抗肿瘤作用的核心机制。(3)丹参酮ⅡA与芹菜素联用协同抑制人胃癌BGC823细胞采用AV-PI双染和蛋白印迹方法,证实TanⅡA与Api联用使细胞内p53表达水平显着上调,胞内Bcl-2/Bax 比值显着降低,细胞凋亡显着增强。研究证实NAC不能够拮抗Api和Tan ⅡA单用及联用对BGC823细胞的毒性。说明ROS不是两化合物对BGC823细胞协同作用的关键因子。采用PI染色法和蛋白印迹实验考察TanⅡA与Api单用和联用,对BGC823细胞周期及胞内细胞周期蛋白(Cyclin)B1和D1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两种化合物联用时,细胞周期随时间推移依次阻滞在G2/M期(24h),G1及G2/M期(48 h)和S期(72 h),表现出多个细胞检查点上的周期阻滞,且周期阻滞更加严重。细胞周期蛋白含量也随细胞周期发生相应改变。采用圆二色和DNA热变性曲线法研究TanⅡA和Api与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Api与DNA产生沟槽结合和外部堆积,Tan ⅡA改变DNA骨架的碱基堆积结构。DNA热变性实验发现:Tan ⅡA及Api与DNA结合,热变性曲线发生较大变化,说明Tan ⅡA及Api与DNA结合后对DNA的稳定性产生显着影响。上述实验结果证实TanⅡA以改变DNA碱基堆积的方式与DNA结合,Api与DNA沟槽外部结合,两者共同作用于DNA,加剧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是二者产生协同作用的核心机制。S180荷瘤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Api(60mg/kg)和TanⅡA(30mg/kg)单用口服无显着的抑瘤效果,联合使用的抑瘤效果显着,抑瘤率为37.6%。两化合物联用抑瘤效果与阳性药物环磷酰胺(30mg/kg)抑瘤效果相当,且毒性低于环磷酰胺(30mg/kg)。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发现TanⅡA与Andro具有显着协同抗肿瘤作用,TanⅡA与Andro分别作用于p53与ROS两个信号通路,两个信号通路相互激活是协同作用产生的核心机制。本研究首次发现Tan ⅡA与Api具有显着协同抗肿瘤作用,TanⅡA与Api分别以改变DNA骨架碱基堆积以及外部沟槽结合方式与DNA结合,加剧细胞周期阻滞,促进细胞凋亡,是二者产生协同作用的核心机制。
郑义[3](2019)在《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与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糖为大型真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因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关注。东方栓孔菌作为传统中药材,主治肺炎、咳嗽痰喘、肺结核、支气管炎等多种肺部疾病,目前有关东方栓孔菌多糖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论文从提取工艺、分离纯化、理化性质、结构表征、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炎和抗肿瘤活性等方面,深入研究了东方栓孔菌多糖。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东方栓孔菌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和超声-微波辅助提取工艺。超声辅助提取东方栓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30 mL/g,超声功率110 W,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42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为7.49±0.14%(n=3)。超声-微波辅助提取东方栓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8 mL/g,超声功率114 W,提取时间11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7.52±0.12%(n=3)。与其他提取方法相比,超声-微波辅助提取法用时最短,得率最高,更适用于东方栓孔菌多糖的提取。通过DEAE-纤维素和Sephadex G-100色谱纯化东方栓孔菌粗多糖,得到了一个主要的纯化组分,命名为TOP-2。理化性质与红外光谱分析表明TOP-2为含有硫酸基的酸性多糖;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得TOP-2相对分子质量为6.3×104;GC-MS法测得TOP-2由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3.45:5.77:5.79;刚果红试验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TOP-2具有三股螺旋构象。理化性质及结构分析提示TOP-2可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以清除1,1-二苯基-2-苦基肼基(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还原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和螯合铁离子能力为指标,评价了TOP-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评价了TOP-2的保肝作用。结果表明,TOP-2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TOP-2能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拮抗酒精所致小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的下降,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提示TOP-2可能是通过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抑制TNF-α和IL-1β等促炎因子表达、直接清除自由基和螯合金属离子等途径发挥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构建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评价了TOP-2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TOP-2能够恢复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脾脏、胸腺、心脏、肝脏和肾脏等脏器系数,改善免疫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激活巨噬细胞NO的释放,增加T、B淋巴细胞增殖,增强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的毒性作用,恢复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TOP-2通过免疫调节和抗氧化活性发挥其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评价了TOP-2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与免疫调节活性。TOP-2对Lewis肺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恢复Lewis肺癌小鼠体重、脾脏系数和胸腺系数,活化Lewis肺癌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因子IL-2、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和TNF-α表达水平,通过与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结合,激活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TOP-2通过免疫调节活性发挥其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构建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致肺损伤小鼠模型,采用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生化分析方法,评价了TOP-2对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TOP-2能够减轻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肺水肿程度,缓解肺损伤小鼠炎性损伤,减少中性粒细胞募集,缓解PM2.5对巨噬细胞的毒效应,维持肺泡毛细血管膜完整性,减少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和酸性鞘磷脂酶(acid sphingomyelinase,ASM)渗漏,抑制TNF-α、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释放,缓解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氧化应激,提高肺组织SOD、CAT和GSH-Px活性,降低MDA、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 group,PCG)和8-羟基-2’-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含量,增加肺组织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的表达,抑制NLR家族蛋白3(NLR family pyrin domain-containing 3,NLRP3)炎症小体活化。TOP-2通过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发挥其对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与激活Nrf2/HO-1通路和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相关。该论文有图60幅,表29个,参考文献398篇。
李楠楠[4](2019)在《中药木蝴蝶总黄酮抗肝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微流控细胞生物芯片技术的木蝴蝶抗肝肿瘤活性物质发现方法研究”(项目编号:81874342)的一部分。本课题在实验室前期开展的木蝴蝶有效组分提取纯化及其药效筛选研究基础上,采用HPLC等现代分析仪器和方法对木蝴蝶抗肿瘤有效组分总黄酮类进行指纹图谱、含量测定及谱效关系研究,明确其抗肝肿瘤的药效物质基础;采用DEN诱导大鼠肝癌模型及微流控芯片技术,验证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的体内、外抗肝肿瘤作用;从代谢组学、基因组学、相关基因蛋白等多角度阐释木蝴蝶抗肝肿瘤有效组分总黄酮类抗肝肿瘤的作用机制,为中药木蝴蝶作为抗肝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方法1.采用HPLC法,开展木蝴蝶水、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研究,并对木蝴蝶苷B进行含量测定;基于木蝴蝶水、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软件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开展木蝴蝶总黄酮类成分与抗肝肿瘤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2.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采用Hoechst 33342/PI染色法,以细胞凋亡/坏死率为考察指标,开展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作用的影响研究;以细胞相对迁移率为考察指标,开展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对人肝癌细胞HepG2迁移作用的影响研究。3.采用DEN化学诱导法建立大鼠肝癌模型,以脏器指数、肝脏病理切片、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AFP/ALT/AST等酶含量为指标,开展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体内抗肝肿瘤药效学研究。4.采用HPLC-QTOF-MS技术,并使用Agilent Mass Profiler Professional 12.6软件结合相关数据库,分析木蝴蝶总黄酮和木蝴蝶苷B干预后DEN肝癌大鼠血浆中代谢物的变化及可能参与的代谢通路,从代谢组学方面阐释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抗肝肿瘤的作用机制。5.应用Illumina二代测序仪及Agilent Microarray Scanner,分别进行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对DEN肝癌大鼠肝脏组织中转录组基因(mRNA)及非转录组基因(microRNA)表达的影响研究,寻找木蝴蝶总黄酮和木蝴蝶苷B干预后差异表达的mRNA和microRNA,并进行GO分析和代谢通路分析,从基因组学方面阐释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抗肝肿瘤的作用机制。6.采用PT-PCR和Western Blot法,开展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对DEN肝癌大鼠肝脏组织相关分子靶点mRNA和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1.建立了8个不同产地木蝴蝶水、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木蝴蝶苷B含量测定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木蝴蝶水提取物中木蝴蝶苷B的含量分别为13.98、12.94、20.34、16.83、15.78、15.37、18.44、15.78 mg·g-1,不同产地木蝴蝶醇提取物中木蝴蝶苷B的含量分别为17.65、26.45、30.99、27.62、23.46、22.62、30.42、24.03 mg·g-1;经灰色关联度软件分析可知,木蝴蝶总黄酮中5种主要单体成分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关联度顺序为:木蝴蝶苷B>白杨素-7-O-β-D葡萄糖酸酐>木蝴蝶苷A>黄芩素>白杨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木蝴蝶总黄酮中5种主要单体成分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关联度顺序为:木蝴蝶苷B>黄芩素>木蝴蝶苷A>白杨素>白杨素-7-O-β-D葡萄糖酸酐。2.设计并制作了用于药效筛选研究的微流控芯片,应用该芯片进行的体外药效实验结果表明:木蝴蝶总黄酮和木蝴蝶苷B对人肝癌HepG2细胞均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抑制率最高分别为78.42%、76.69%。设计并制作了用于细胞迁移研究的微流控芯片,应用该芯片进行的体外迁移实验结果表明:木蝴蝶总黄酮、木蝴蝶苷B均具有显着的抑制人肝癌HepG2细胞迁移的作用,相对迁移率最高分别为8.06%、8.85%。3.建立了DEN诱导大鼠肝癌模型,基于DEN大鼠肝癌模型的体内药效研究结果显示,空白组大鼠肝组织表面红润光滑、质地柔软,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表面密布瘤状结节,个别瘤体直径超过1 mm,木蝴蝶总黄酮和木蝴蝶苷B各组大鼠肝组织与模型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木蝴蝶总黄酮和木蝴蝶苷B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鼠的脾指数,提高大鼠的胸腺指数;木蝴蝶总黄酮和木蝴蝶苷B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大鼠血清中AFP、ALT、AST、TNF-α、IL-12的水平,能够增加大鼠血清中IL-2的水平。4.根据HPLC-QTOF-MS结果,借助相关数据库等分析鉴定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干预后大鼠血浆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木蝴蝶总黄酮干预后大鼠血浆中共有285种代谢物发生变化,其中上调的有41种,下调的有244种,如Arachidonic acid、Prostaglandins、N-arachidonoyl L-serine等,推测木蝴蝶总黄酮对DEN肝癌大鼠体内差异代谢物主要与色氨酸代谢、胆汁酸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亚油酸代谢、丝氨酸代谢等途径有关;木蝴蝶苷B干预后大鼠血浆中共有201种代谢物发生变化,其中上调的有34种,下调的有167种,如Arachidonic acid、Prostaglandins、PA(16:0/18:1(11Z))、Prostaglandin E2(PGE2)等,推测木蝴蝶苷B对DEN肝癌大鼠体内差异代谢物主要与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胆汁酸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Ca离子信号通路、磷脂酶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途径有关。5.Illumina转录组测序的结果显示,木蝴蝶总黄酮干预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有1491个基因发生变化,其中739个基因上调,752个基因下调;将给药后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相关通路注释和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木蝴蝶总黄酮干预后的差异表达基因与花生四烯酸代谢、Wnt signaling pathway、Angiogenesis pathway、PI3 kinase pathway、TCA cycle and respiratory electron transport等代谢或信号通路相关。Agilent Microarray Scanner芯片扫描结果显示,木蝴蝶总黄酮干预后有82个microRNA(miRNA)发生变化,其中有23个miRNA上调,59个miRNA下调;木蝴蝶苷B干预后有89个miRNA发生变化,其中有36个miRNA上调,53个miRNA下调。经木蝴蝶总黄酮、木蝴蝶苷B共同调控的miRNA有36个,其中有29个下调,7个上调;差异表达miRNA可能参与MAPK signaling pathway、NF-kappa B signaling pathway、TGF-beta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TNF-α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各给药组能不同程度的降低PI3K、p38 mRNA的表达,能增加Akt、PTEN、Caspase 9、Caspase 3 mRNA的表达;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各给药组能不同程度的降低PI3K、p38、p-p38、TGF-β、p-Akt蛋白质的表达,能增加PTEN、Caspase 9、Caspase 3蛋白质的表达。结论1.不同产地木蝴蝶水、醇提取物中木蝴蝶苷B含量最高的产地均为湖南张家界,且醇提取法得到提取物中的木蝴蝶苷B含量高于水提取法。各单体成分中与抗肝肿瘤药效相关性最大的为木蝴蝶苷B。2.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具有很好的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3.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具有很好的体内抗肝肿瘤作用,在提高肝癌患者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生存周期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4.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对DEN肝癌大鼠体内代谢物有一定调节作用,可能与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胆汁酸合成、花生四烯酸代谢、Ca离子信号通路、磷脂酶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途径有关。5.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对DEN肝癌大鼠体内转录组基因和非转录组基因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能与花生四烯酸代谢、Wnt signaling pathway、Angiogenesis pathway、PI3 kinase pathway、TCA cycle and respiratory electron transport、TGF-beta signaling pathway、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TNF-αsignaling pathway等代谢或信号通路相关。6.木蝴蝶总黄酮及木蝴蝶苷B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p38 MAPK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中相关分子靶点有关。
田敏敏[5](2019)在《TGF-β1介导Smad和MAPK通路在纳米NiO诱导A549细胞胶原形成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的人肺腺癌上皮细胞(A549细胞)毒性模型,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介导的Smad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在纳米NiO致A549细胞胶原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1)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采用不同浓度的纳米NiO(0、12.5、25、50、100和200μg/ml)分别处理6、12、24、36和48 h;分别采用TGF-β1抑制剂(10μM SB431542)、MAPK信号通路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抑制剂(10μM SB203580和10μM U0126)预处理1 h,随后联合100μg/ml纳米NiO再处理A549细胞24 h。(2)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纳米NiO对A549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生化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和羟脯胺酸(Hyp)含量。(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GF-β1的含量。(4)RT-qPCR技术检测Smad2、Smad3、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E-钙黏素(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p38、ERK1/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和TIMP-2的mRNA表达水平。(5)Western blot检测I型胶原蛋白(Col-I)、TGF-β1、α-SMA、E-cadherin、vimentin、fibronectin、MMP-2、MMP-9、TIMP-1和TIMP-2的蛋白表达水平,以及TGF-β受体1(TGF-βR1)、Smad2、Smad3、p38和ERK1/2的总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6)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p-Smad3的核转位情况。结果:(1)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纳米NiO处理浓度(12.5、25、50、100和200μg/ml)和时间(6、12、24、36和48 h)的增加,A549细胞的存活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各浓度纳米NiO处理细胞24 h后其存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纳米NiO(12.5、25、50、100和200μg/ml)处理A549细胞24 h,各剂量组LDH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2)根据以上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本研究选择25、50和100μg/ml纳米NiO处理A549细胞24 h,观察纳米NiO对A549细胞胶原形成及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100μg/ml纳米NiO组细胞培养基中Hyp含量和细胞中Col-I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ELISA结果显示,随着纳米NiO浓度的增加,细胞培养液中TGF-β1含量增加,其中50和100μg/ml纳米NiO组TGF-β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RT-qPCR结果显示,纳米NiO各处理组A549细胞Smad2、Smad3、α-SMA、vimentin、fibronectin、ERK1/2、p38、MMP-9、TIMP-1和TIMP-2的mRNA表达水平均随着纳米NiO浓度的增加而升高,而E-cadherin的mRNA表达随着纳米NiO浓度的升高反而降低,且100μg/ml纳米NiO组上述基因异常表达最显着(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纳米NiO剂量的增加,TGF-β1、α-SMA、vimentin、fibronectin、MMP-2、MMP-9、TIMP-1和TIMP-2蛋白水平,以及Smad2、Smad3、p38和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均逐渐升高,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尤其以100μg/ml纳米NiO组上述蛋白异常表达最显着(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纳米NiO各组A549细胞核中p-Smad3荧光表达均增强,并伴有核固缩和核破碎现象,且以100μg/ml纳米NiO组最明显。(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本研究选择100μg/ml纳米NiO联合3种抑制剂分别处理A549细胞,探讨纳米NiO诱导A549细胞胶原过量形成的可能机制。MTT结果显示,与纳米NiO组比较,纳米NiO+SB431542、纳米NiO+SB203580和纳米NiO+U0126组各自的细胞存活率均升高(P<0.05),而抑制剂SB431542、SB203580和U0126各组的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与纳米NiO组比较,纳米NiO+SB431542处理组细胞Smad2、Smad3、p38和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Col-I、α-SMA、vimentin和fibronectin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而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果表明,纳米NiO诱导A549细胞胶原过量形成与TGF-β1介导的Smad和MAPK信号通路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发生有关。纳米NiO+SB203580组和纳米NiO+U0126组细胞p38和ERK1/2的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Col-I、MMP-2、MMP-9、TIMP-1和TI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纳米NiO组(P<0.05),但SB431542、SB203580和U0126组上述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纳米NiO诱导A549细胞MAPK信号通路活化,进而促使MMPs/TIMPs失衡是纳米NiO诱导A549细胞胶原过量形成的主要原因。结论:纳米NiO可诱导A549细胞胶原过量形成,其机制可能与TGF-β1介导的Smad和MAPK信号通路活化、EMT发生以及MMPs/TIMPs失衡有关。
王彦茹[6](2019)在《FAK抑制剂缓解经中心静脉导管给药致静脉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中心静脉导管(CVCs)给药仍可引起静脉血栓形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与院内获得性脓毒症发病率、死亡率和高昂的住院费用显着相关。目前大量研究表明,经CVC给药过程中预防感染、减轻静脉炎性损伤、减少细菌粘附,可以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形成,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和相关疾病死亡率。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FAK抑制剂Y15抑制FAK/Akt磷酸化,减轻经CVC给药诱导的静脉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1、采用划痕法和CVCs与EA.hy926细胞共培养后加入5-FU(CVC+划痕+5-FU),模拟CVC留置后给药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实验中细胞随机分组为正常对照组、FAK抑制剂组(Y15组)、CVC+划痕+5-FU组和CVC+划痕+5-FU+Y15组;2、利用MTT 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的原理测定干预后EA.hy926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EA.hy926细胞凋亡率,DCF法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含量,分析FAK抑制剂和FAK抑制剂处理时间与CVC加5-FU诱导的细胞损伤模型中细胞活性、凋亡率和氧化应激反应变化的关系。第二部分,1、利用CVC+划痕+5-FU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模型,并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原理,检测各组细胞在划痕损伤后的愈合率,分析FAK抑制剂Y15与细胞损伤模型中EA.hy926细胞迁移能力的时间效应关系;采用单核细胞-EA.hy926细胞粘附实验测定各组单核细胞黏附,分析Y15在体外损伤模型中对单核细胞黏附的影响;2、Western Blotting实验法检测各组EA.hy926细胞中FAK、Akt、p-FAK Tyr 397和p-Akt Ser 473的表达水平,分析CVC与5-FU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FAK抑制剂与FAK、Akt磷酸化改变的时间效应关系;应用Elisa实验原理和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各处理组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CRP、IL-6、TNF-α和纤维蛋白FIB、黏附分子VCAM-1、ICAM-1水平,同时采用RT-qPCR实验原理和方法验证干预不同时间点后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CRP、IL-6、TNF-α和eNOS、黏附分子VCAM-1、ICAM-1 mRNA水平的变化,分析体外损伤模型中FAK、Akt磷酸化水平与相关炎症因子、FIB和黏附分子VCAM-1、ICAM-1表达水平的时间效应关系。第三部分,1、利用经CVC输入5-FU诱导兔颈外静脉炎的动物模型,用肛表测量不同时间点各组兔体温变化;目标CVCs培养,观察菌落数;病理切片观察颈外静脉炎细胞浸润、静脉血栓形成、肉芽组织机化等病理改变,分析Y15抑制FAK、Akt磷酸化与CVC联合5-FU诱导的颈外静脉病理改变关系。2、RT-qPCR法测定各组颈外静脉组织中炎症因子CRP、IL-6、TNF-α和纤维蛋白FIB、黏附分子VCAM-1、ICAM-1mRNA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干预不同时间各组颈外静脉组织中,FAK、Akt、p-FAK Tyr 397和p-Akt Ser 473的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第一部分,CVC联合5-FU诱导的EA.hy926细胞损伤模型发现,细胞活性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F=145.400,P<0.001;F=42.980,P<0.001),组间两两比较,T1(干预24h)、T2(干预48h)、T3(干预72h)时,CVC+划痕+5-FU组和CVC+划痕+5-FU+Y15组细胞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CVC+划痕+5-FU+Y15组细胞活性明显低于CVC+划痕+5-FU组(P<0.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发现,Y15对各组EA.hy926细胞凋亡的改变不显着(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时间点CVC+划痕+5-FU组和CVC+划痕+5-FU+Y15组细胞活性氧水平显着升高(P<0.001),且Y15明显降低CVC+划痕+5-FU诱导的高ROS水平(P<0.001);此外,T1、T2、T3时CVC+划痕+5-FU组NO水平和T2、T3时CVC+划痕+5-FU+Y15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但Y15处理CVC+划痕+5-FU组后,各时间点NO水平明显升高。第二部分,1、T2、T3时,与对照组比较,Y15明显增加划痕愈合率(P<0.001),然而在CVC+划痕+5-FU组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0.001),且在Y15的干预下,CVC+划痕+5-FU组细胞的划痕愈合率明显上调;单核细胞-EA.hy926细胞黏附实验显示,细胞干预72h后,CVC+划痕+5-FU+Y15组单核细胞黏附显着低于CVC+划痕+5-FU组(P<0.001),且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2、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CVC+划痕+5-FU组p-FAK Tyr 397和p-Akt Ser 47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且有时间依赖性,正常对照组VS CVC+划痕+5-FU组均值:p-FAK Tyr 397相对表达水平(干预24h:0.36+0.032 VS 0.62+0.038;干预48h:0.36+0.032 VS 0.97+0.049;干预72h:0.36±0.032 VS 1.27±0.044),p-Akt Ser 473相对表达水平(干预24h:0.36±0.073 VS 0.62±0.050;干预48h:0.36±0.073 VS 0.97±0.075;干预72h:0.36±0.073 VS 1.27±0.036);CVC+划痕+5-FU+Y15组与CVC+划痕+5-FU组比较,T1、T3时p-FAK Tyr 397和T2、T3时p-Akt Ser 47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且有时间依赖性,CVC+划痕+5-FU组VS CVC+划痕+5-FU+Y15组均值:p-FAK Tyr 397相对表达水平(干预24h:0.62+0.038 VS 0.39+0.05;干预48h:0.97+0.049 VS 0.55+0.014;干预72h:1.27+0.044 VS 0.88±0.014),p-Akt Ser 473相对表达水平(干预24h:0.62±0.050 VS 0.49±0.029;干预48h:0.97+0.075 VS 0.78±0.0.030;干预72h:1.27±0.036 VS 1.05±0.061)。3、Elisa和RT-qPCR实验结果显示细胞因子CRP、IL-6、TNF-α、FIB、eNOS、ICAM-1、VCAM-1和integrin β1水平,组间比较(P<0.001)、时间点比较(P<0.001或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时间*组间均存在交互作用(P<0.001)。第三部分,1、兔体温主要变化:CVC+5-FU 2周组、4周组、6周组兔体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置管0天、1天、2天、3天和处死当天兔体温均明显升高(P<0.001);然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置管0天、1天、2天时,CVC+5-FU+Y15 2周组、4周组兔体温,均明显升高(P<0.001),置管3天和处死当天,无差异;CVC+5-FU+Y15 6周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置管0天、1天和处死当天,体温明显升高(P<0.05),其余时间点无差异(P>0.05)。2、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CVC+5-FU组:干预2周,血管内皮发生玻璃样变和或粘液样改变,血管内膜脱落,内模下出血;干预4周,血栓形成,管腔内还可见肉芽组织机化,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干预6周时,内膜下瘢痕组织形成;CVC+5-FU+Y15组: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干预2、4周时,血管内皮未见明显病理改变,6周时有血管内皮发生玻璃样变和或粘液样变,5只兔均未见血栓形成。3、CVC+5-FU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因子VCAM-1、ICAM-1、CRP、IL-6、TNF-α和integrinβ1 mRNA水平均不同程度明显上调(P<0.001),而eNOS mRNA水平明显下调(P<0.001),且p-FAKTyr 397和p-Akt Ser47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01);CVC+5-FU+Y15组:与CVC+5-FU组相比,细胞因子VCAM-1、ICAM-1、CRP、IL-6和integrinβ1 mRNA水平均不同程度明显下调(P<0.001),而eNOS 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01),且FAK Tyr 397位点和Akt Ser 473位点的磷酸化水平明显下降(P<0.001)。结论:1、Y15干预CVC+划痕+5-FU诱导的受损细胞后,细胞凋亡率没有明显改变,ROS水平则明显下调,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NO水平明显升高。2、在体外实验中,Y15干预模型组后,抑制了FAKTyr 397和Akt Ser473的磷酸化,增强了EA.hy926细胞迁移能力,降低了对THP-1细胞黏附数,相关细胞因子VCAM-1、ICAM-1、CRP、IL-6、TNF-α、FIB和integrinβ1水平均不同程度下调,而eNOS水平上调。提示,Y15减轻了EA.hy926细胞的损伤程度。3、通过兔模型,本研究进一步验证了 Y15在减缓CVC+5-FU诱导的静脉炎性损伤中的作用。
范晶[7](2016)在《一氧化氮可控释放纳米材料的研究以及在肿瘤模型中的生物学功能探索》文中研究说明一氧化氮(NO)已被证明具有促进心血管平滑肌舒张、抑制血小板凝集、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信号传导和神经细胞调控、作为信号分子参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和囊胚着床、参与免疫系统应答以及调控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和迁移等生物学功能。近20年来,一些研究发现NO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迁移的功能,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可能包括:介导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介导内皮细胞的溶瘤作用,结合细胞内的超氧自由基转化为N/O自由基破坏瘤细胞的DNA,影响细胞能量代谢过程,激活P53因子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抑制瘤转移,增加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等。最近几年,又有研究进一步指出NO具有逆转肿瘤多重耐药细胞耐药性的功能。主要观点认为,NO作为一种抗氧化剂与超氧化物或过氧化氢反应,减少肿瘤细胞内的氧化应激从而避免细胞自适应而产生抗药性;另外,NO可与亚铁血红素结合以维持相关蛋白如鸟苷酸环化酶的氧化形态,从而抑制下游信号通路和一些膜转运蛋白的激活,抑制耐药性的产生;抑制NF-κB介导的抗凋亡通路的激活;同时,NO还能与GSH结合抑制它的抗氧化活性。已有数种NO供体药物被开发出来并用于临床治疗。而近些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蓬勃发展,基于纳米材料的新型NO供体或载体也被不断的开发出来。寻找和开发生物相容性高,稳定性好,释放可控的NO供体纳米材料,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肿瘤治疗领域,正成为一个热点研究方向。本研究设计合成了多种NO载体纳米药物,包括基于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的近红外光响应释放NO的二维GO-BNN6纳米复合物,生物相容性好的mPEG-PLGA-BNN6-DOX 聚合物,多功能 mPEG-PEI-PLA-PTX-NO 聚合物等纳米药物,可通过近红外光、紫外/可见光照触发,或自发缓慢释放NO和装载于其中的阿霉素、紫杉醇等化疗药物,以达到化疗增敏和协同治疗的目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设计合成了一种NIR响应的NO可控释放纳米药物。在该复合物中,片层结构的纳米氧化石墨烯通过π-π堆积作用,吸附偶联一种新型的NO供体分子BNN6,从而获得一种自组装的纳米复合物GO-BNN6。通过经典的Griess法检测以及荧光探针检测表征GO-BNN6材料的NO释放性能发现,结合GO之后,BNN6释放NO的响应光谱范围从紫外红移至近红外光谱范围,并可通过开关照射源、改变近红外光的照射密度和照射时间等方法,简单而有效的调控NO的释放起停和释放效率。同时,该供体材料还具有药物装载率高,热稳定性好等特点。在细胞试验中,通过NIR激发NO释放,该材料产生了较明显的抗肿瘤生物效应。2、多重耐药性常导致化疗治疗效果的降低。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通过NO气体增敏克服肿瘤多重耐药性的策略,通过构建一个同时装载BNN6和DOX的可生物降解的mPEG-PLGA纳米载药体系来实现NO和化疗药物的可控释放和协同治疗。该纳米复合物具有高密度的mPEG壳层结构和可生物降解的PLGA内核,从而获得了较高的生物相容性。纳米形态使它在生理条件下具有极佳的稳定性,而同时可通过紫外-可见光照射降解BNN6响应性地释放NO气体。更重要的是,在释放NO之后,气体可破坏纳米颗粒的壳层并使包裹其中的DOX获得释放。产生的NO将发挥逆转肿瘤细胞MDR的生物学功能从而使阿霉素治疗获得增敏。3、三段式的油水双亲性共聚物合成。一氧化氮作为一个有希望的化疗增敏剂用于多重耐药肿瘤的治疗,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注意。本研究中,通过叠氮与炔基的点击化学反应,合成了一种三段式的油水双亲性共聚物。其中疏水性的PLLA核装载着疏水性药物紫杉醇;PEI部分拥有丰富的仲胺基,用于装载NO气体分子,以及产生"质子海绵效应"以协助装载的药物逃逸进入细胞浆内发挥作用;而mPEG则提供亲水界面以使共聚物可以在水相中自组装成为纳米胶束,为进一步的生物应用打下基础。这种多功能的mPEG-PEI-PLLA-PTX-NO纳米药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穿膜效率,并可以在生理条件下自发释放NO强化自身的细胞毒作用,实现紫杉醇和NO的协同治疗。该纳米药物在抗MDR肿瘤治疗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李腾宇[8](2016)在《藤黄酸衍生物-5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凋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研究藤黄酸(Gambogic acid,GA)的衍生物5(Compound 5 obtained from gambogic acid derivative,C5)的体外诱导人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细胞的凋亡作用。材料与方法:不同时间段分别用不同剂量C5作用于OSCC细胞系CAL27、HN13和HN30,然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Logit法测定IC50值。采用Annexin-V/PI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C5明显抑制CAL27、HN13和HN30细胞的生长,且与剂量和时间呈正相关。IC50值比GA对照组明显降低。应用5.0μmol/L高浓度的C5,处理CAL27细胞系组24、48和72 h,细胞凋亡比例分别为52.19%、65.24%和84.53%。C5引起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的Bcl-2表达减少和Bax表达的增加。结论:C5可以体外通过上调Bax和下调Bcl-2诱导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的凋亡。
余强[9](2014)在《黑灵芝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文中研究说明黑灵芝是一种广受关注的药食两用真菌,在中国作为传统药材和健康食品使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多糖被认为是黑灵芝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本论文以从江西赣州地区黑灵芝中分离纯化的黑灵芝多糖PSG-1为研究对象,运用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从体内和体外水平研究PSG-1的免疫调节活性,并以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为靶细胞,深入探讨PSG-1免疫调节活性的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归纳如下:一、PSG-1对巨噬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活性。PSG-1能够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诱导NO、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和ROS的生成。二、TLR4是PSG-1激活巨噬细胞的主要受体;来源于NADPH氧化酶的ROS作为PI3K/Akt/MAPK/NF-κB的上游信号通路调节PSG-1诱导的TNF-α产生,证明PSG-1通过ROS/PI3K/Akt/MAPK/NF-κB信号通路激活巨噬细胞。三、PSG-1对脾淋巴细胞具有免疫调节活性。PSG-1既能与ConA或LPS协同促进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也能直接促进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PSG-1可显着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CD3+、CD4+、CD19+细胞百分比及CD4+/CD8+的比值;此外,PSG-1还可促进T淋巴细胞分泌Thl型细胞因子IL-2、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提高B淋巴细胞Ig分泌水平。四、PSG-1通过激活脾淋巴细胞NO/cGMP、cAMP/PKA、Ca2+/PKC/Calcineurin/NFAT信号转导通路发挥免疫调节活性;TLR4可能是PSG-1作用于脾淋巴细胞的受体。五、PSG-1通过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TNF-α、IL-1β和NO等活性分子的分泌抵抗Cy造成的免疫抑制,可能与增强TLR4表达,激活MAPK、PI3K/Akt和NF-κB通路有关;PSG-1通过增强Cy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提高NK细胞和CTL细胞活性,升高CD4+和CD8+细胞的比例和CD4+/CD8+的比值,从而恢复Cy诱导的免疫抑制,可能与增强TLR4表达,激活NO/cGMP、cAMP/PKA、Ca2+/PKC/Calcineurin通路有关。六、PSG-1恢复Cy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降低,提高造血功能;PSG-1恢复Cy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IL-10,IgA、IgG、IgM和溶血素的水平;此外,PSG-1增强Cy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七、PSG-1增强荷瘤C3H/HeN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ROS的生成,激活MAPK、PI3K/Akt和NF-κB通路,此外PSG-1还能够提高荷瘤C3H/HeN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增强NK细胞活性,升高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IL-12分泌,调控细胞亚群,表明PSG-1发挥抗肿瘤活性与增强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相关。但PSG-1对荷瘤C3H/HeJ小鼠几乎无抗瘤作用,也不能激活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表明TLR4是PSG-1发挥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的关键受体。
李艳红[10](2014)在《熊果酸抗肿瘤及作为小鼠肝癌细胞疫苗佐剂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等,但其毒副作用大,疗效差。因此,寻找毒副作用小、安全、高效的肿瘤治疗方法是目前肿瘤研究的重要趋势。熊果酸(Ursolic acid,UA)是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近年来研究发现熊果酸具有抗肿瘤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目前,其具体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并不明确。本文研究了熊果酸体外抗肿瘤作用机制,体内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及作为佐剂的肿瘤免疫预防作用,为熊果酸在抗肿瘤领域深入的应用开发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熊果酸对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研究目的探讨熊果酸对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MTT法测定熊果酸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熊果酸作用HeLa细胞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及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熊果酸作用HeLa细胞后caspase-3,caspase-8,caspase-9,cytochrome c,Bcl-2,Bcl-xL,Bak,Bax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了熊果酸对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中HPV E6和E7基因的表达。结果熊果酸抑制HeLa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40μM熊果酸作用48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高达91.80±3.26%,IC50值为9.54±3.51μM。流式细胞术测定结果显示熊果酸阻滞HeLa细胞周期在G0/G1期,40μM作用48h效果最显着。熊果酸诱导HeLa细胞凋亡呈浓度依赖性,40μM和60μM作用48h后,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74.30±5.26%和83.87±2.27%,显着高于对照组2.20±1.15%(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UA作用HeLa细胞引起caspase-3和caspase-9激活,可观察到剪切形式的caspase-3和caspase-9出现;细胞质中cytochrome c蛋白表达量增加;Bcl-2和Bcl-xL蛋白表达水平降低,Bax和Bak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均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Procaspase-8蛋白表达量也降低,但未检测到剪切形式的caspase-8条带。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宫颈癌HeLa和SiHa细胞中HPV E6基因的表达量均显着降低(P<0.01),E7基因的表达未出现显着性改变。表明,熊果酸在体外对宫颈癌细胞有较好的增殖抑制活性,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达到体外抗肿瘤作用,对其抗凋亡途径的研究表明UA可以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UA抗宫颈癌的靶点可能在于能够抑制HPV病毒E6基因的表达和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2.熊果酸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MAPK信号通路作用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目的熊果酸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本文探讨了MAPK信号通路在熊果酸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细胞凋亡中细胞因子变化。方法Western blot检测了不同浓度熊果酸作用HeLa细胞48h后MAPK信号通路中p38,p-p38,ERK,p-ERK,JNK,p-JNK蛋白的表达; ERK1/2抑制子U0126对ERK1/2、p-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和p38抑制子SB203580对p38,p-p38蛋白表达的影响;U0126和SB203580对细胞凋亡相关Bax、Bcl-2、caspase-3、cytochrome c蛋白表达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了熊果酸对DUSP基因表达的影响;ELISA检测熊果酸作用HeLa细胞培养液中IL-2、IL-4细胞因子含量。结果熊果酸降低p-ERK1/2和p-p38蛋白的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对p-JNK蛋白的表达无改变;ERK1/2抑制子U0126显着增强熊果酸诱导Bax/Bcl-2比率与熊果酸组比较(P<0.05),增强线粒体cytochrome c的释放和剪切的Caspase-3蛋白的表达;p38抑制子SB203580作用效果不明显。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熊果酸增强DUSP1,2,4,5,6,7,9,10基因的表达。ELISA结果显示熊果酸改变细胞培养液中细胞因子的分泌但无规律性。表明,ERK1/2信号通路参与熊果酸诱导的细胞凋亡,熊果酸可能通过增强DUSPs基因表达,抑制ERK1/2和p38磷酸化来诱导细胞凋亡,同时能够通过改变细胞因子的分泌调控细胞凋亡。3.熊果酸对小鼠肝癌H22移植瘤的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目的探讨熊果酸对H22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细胞培养,MTT法检测熊果酸对H2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作用;建立H22荷瘤小鼠动物模型,根据小鼠体重,进行区组随机化分组,共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CTX,25mg/kg.d)、熊果酸高(40mg/kg.d)、中(20mg/kg.d)和低剂量(10mg/kg.d),腹腔注射连续给药15天后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和脾指数,MTT法检测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含量及比例,ELISA法检测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4(IL-4)的表达量。结果体外熊果酸对H22细胞生长的增殖抑制呈浓度依赖性,最高抑制率达75.27±3.36%;诱导H22细胞凋亡呈时间依赖性,20μM作用48h后的凋亡率为36.4%±0.2,与对照0.9%±0.1比较,存在极显着性差异(P<0.01)。在体内,与模型组相比,高剂量的熊果酸可显着抑制肿瘤生长(P<0.01),降低荷瘤鼠异常增大的脾指数(P<0.05);高剂量熊果酸可显着增强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1),显着提高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表达及CD4+/CD8+T细胞亚群比例(P<0.01),对CD8+T细胞表达作用不明显(P>0.05);高剂量熊果酸促进血清IL-2、TNF-α表达(P<0.05),降低IL-4表达(P<0.01)。表明,熊果酸可抑制H22肿瘤细胞生长,在体内可以提高荷瘤小鼠的免疫能力,其抗肿瘤作用可能与其免疫调节作用相关。4.熊果酸增强小鼠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的作用目的探讨熊果酸作为免疫佐剂对小鼠肝癌肿瘤疫苗免疫原性的增强作用。方法UA和H22细胞共培养,制备肝癌细胞疫苗,免疫小鼠后建立肝癌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曲线,记录小鼠存活情况,MTT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ELISA法测定血清IL-2、IL-4细胞因子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CD4+、CD8+T细胞亚群百分率,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中抗肿瘤特异性抗体的产生,ELISA法测定特异性抗体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结合能力。结果免疫小鼠后,与模型组相比,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明显抑制(P<0.05),小鼠的生命延长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着升高(P<0.01),CD4+/CD8+T细胞含量比例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含量明显升高(P<0.01)。免疫鼠血清可检测到较高水平特异性抗体,抗体亚型IgG2a/IgG1比值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出现四条大小约为95kDa、60kDa、50kDa和34kDa杂交条带。表明,UA作为佐剂能够提高小鼠H22肝癌细胞疫苗的免疫原性,增强小鼠抗肿瘤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综上所述,熊果酸能够通过线粒体内源性途径诱导宫颈癌细胞凋亡,ERK1/2信号通路在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熊果酸能够提高H22荷瘤小鼠的免疫调节能力,激发小鼠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熊果酸能够促进H22肝癌细胞产生免疫原性,激发正常小鼠强烈且长效的抗肝癌免疫保护作用,熊果酸在保护性抗原制备中可能起到了免疫佐剂的作用。该研究为熊果酸作为抗肿瘤药物及肿瘤疫苗免疫佐剂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MTT法检测AU_(14-1)介导LAK细胞的细胞毒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TT法检测AU_(14-1)介导LAK细胞的细胞毒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大气颗粒物诱导多重细胞器功能紊乱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和进展 |
1.1 大气颗粒物相关血管疾病的人群研究 |
1.2 大气颗粒物引起血管损伤的体内外实验研究 |
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及主要思路 |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4. 研究的创新点 |
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城市大气颗粒物PM SRM1648a的细胞毒性和亚细胞毒效应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材料、试剂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颗粒物水合粒径与电位分析 |
2.2.2 内毒素检测 |
2.2.3 细胞培养 |
2.2.4 细胞生存率(MTT法与CCK8法) |
2.2.5 细胞形态学观察 |
2.2.6 氧化应激指标GSH/GSSG和NADP~+/NADPH检测 |
2.2.7 脂质过氧化丙二醛MDA及C11-BODIPY~(581/591)探针检测 |
2.2.8 颗粒物摄取实验 |
2.2.9 亚细胞结构超微电镜 |
2.2.10 免疫荧光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城市大气颗粒物PM SRM1648a的成分分析、水合粒径和内毒素含量检测 |
3.1.1 PM SRM1648a的成分分析 |
3.1.2 PM SRM1648a的水合粒径分析 |
3.1.3 PM SRM1648a的内毒素检测 |
3.2 PM SRM1648a的细胞毒性 |
3.2.1 PM SRM1648a影响细胞生存率 |
3.2.2 PM SRM1648a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学改变 |
3.2.3 PM SRM1648a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 |
3.3 颗粒物的摄取先于血管内皮细胞毒性的产生 |
3.3.1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摄取PM SRM1648a颗粒物的能力 |
3.3.2 颗粒物的摄取可能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存活率的降低 |
3.4 PM SRM1648a引起血管内皮细胞亚细胞结构损伤 |
3.4.1 PM SRM1648a诱发血管内皮细胞γ-H2AX灶点的表达量改变 |
3.4.2 PM SRM1648a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器结构变化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M SRM1648a触发内质网应激引起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小体累积和凋亡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材料、试剂与设备 |
2.1.1 主要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2 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实验抗体信息 |
2.2 实验方法 |
2.2.1 内质网染色 |
2.2.2 细胞凋亡率 |
2.2.3 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
2.2.4 亚细胞结构超微电镜 |
2.2.5 免疫荧光 |
2.2.6 Western blot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PM SRM1648a触发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 |
3.1.1 PM SRM1648a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结构损伤 |
3.1.2 PM SRM1648a改变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性蛋白表达 |
3.2 PM SRM1648a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内自噬小体累积与细胞凋亡 |
3.2.1 PM SRM1648a引发血管内皮细胞内自噬小体累积 |
3.2.2 PM SRM1648a触发内皮细胞内自噬小体标志蛋白表达改变 |
3.2.3 PM SRM1648a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刺激凋亡相关标志蛋白表达变化 |
3.3 ROS/内质网应激信号轴在PM SRM1648a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
3.3.1 ROS参与PM SRM1648a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 |
3.3.2 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有效缓解PM SRM1648a引起的内质网损伤和细胞凋亡 |
3.4 PM SRM1648a暴露下,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的相互关系 |
3.4.1 内质网应激参与PM SRM1648a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自噬小体累积 |
3.4.2 细胞自噬对PM SRM1648a诱导的血管内皮内质网应激无显着影响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溶酶体损伤参与PM SRM1648a引发的血管内皮细胞缺陷型自噬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材料、试剂与设备 |
2.1.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2.1.2 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实验抗体信息 |
2.2 实验方法 |
2.2.1 mRFP/GFP-LC3腺病毒装载观察自噬流 |
2.2.2 溶酶体探针染色 |
2.2.3 LAMP-2/LC3B免疫荧光 |
2.2.4 酸性磷酸酶及组织蛋白酶B检测 |
2.2.5 Western blot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PM SRM1648a扰乱EA.hy926血管内皮细胞自噬流 |
3.1.1 暴露PM SRM1648a不同时间后,EA.hy926细胞内自噬标志性蛋白表达变化 |
3.1.2 不同时间点,颗粒物造成EA.hy926内皮细胞内自噬小体累积的原因不同 |
3.1.3 PM SRM1648a导致EA.hy926血管内皮细胞自噬流异常 |
3.2 PM SRM1648a破坏EA.hy926细胞溶酶体,诱导缺陷型自噬 |
3.2.1 PM SRM1648a导致EA.hy926细胞溶酶体碱性化 |
3.2.2 PM SRM1648a显着性降低溶酶体膜蛋白LAMP-2的表达水平 |
3.2.3 PM SRM1648a引起溶酶体水解酶失活 |
3.3 氧化应激在颗粒物影响EA.hy926细胞自噬过程中的作用 |
3.3.1 氧化应激参与PM SRM1648a引起的LC3Ⅱ上调/自噬小体累积 |
3.3.2 氧化应激不是PM SRM1648a引起自噬流紊乱的关键因素 |
3.3.3 PM SRM1648a破坏EA.hy926细胞溶酶体结构功能,扰乱自噬流 |
3.4 PM SRM1648a破坏溶酶体完整性,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自噬流紊乱 |
3.4.1 PM SRM1648a引发HUVECs自噬流异常 |
3.4.2 颗粒物损伤溶酶体导致自噬流紊乱,即缺陷型自噬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线粒体动力学分裂-融合失衡在PM SRM1648a致血管内皮细胞炎性损伤中的作用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材料、试剂与设备 |
2.1.1 主要材料与仪器 |
2.1.2 Western blot实验抗体信息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线粒体活性氧(Mitochondrial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mtROS) |
2.2.2 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 MMP) |
2.2.3 ATP及ATP相关酶 |
2.2.4 线粒体形态学观察 |
2.2.5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
2.2.6 Hoechst 33258/PI |
2.2.7 Caspase1~+/PI~+细胞焦亡率检测 |
2.2.8 细胞炎性因子ELISA |
2.2.9 qRT-PCR |
2.2.10 LV-DNM1L-RNAi慢病毒转染 |
2.2.11 Western blot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PM SRM1648a诱导EA.hy926内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紊乱 |
3.1.1 PM SRM1648a削弱线粒体活性并促进线粒体活性氧簇(mtROS)释放 |
3.1.2 PM SRM1648a损伤线粒体膜电位(ΔΨm,MMP) |
3.1.3 PM SRM1648a抑制EA.hy926细胞ATP及ATP酶合成 |
3.2 PM SRM1648a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分裂-融合动态平衡 |
3.2.1 血管内皮细胞摄取PM SRM1648a诱导线粒体结构改变 |
3.2.2 PM SRM1648a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平衡紊乱 |
3.2.3 PM SRM1648a引起线粒体动力学相关基因表达改变 |
3.2.4 PM SRM1648a经DRP-1磷酸化影响线粒体分裂-融合动态平衡 |
3.3 PM SRM1648a经线粒体分裂异常触发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
3.3.1 PM SRM1648a破坏EA.hy926细胞膜并激活caspase1酶活性 |
3.3.2 PM SRM1648a诱导EA.hy926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反应 |
3.2.3 PM SRM1648a诱导HUVECs血管内皮细胞caspase1激活及炎性反应 |
3.3.4 DRP1介导的线粒体异常分裂参与颗粒物诱导的EA.hy926细胞炎性反应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急性亚急性暴露PM SRM1648a致BALB/c小鼠主动脉血管组织损伤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2.1.1 qRT-PCR引物序列 |
2.1.2 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实验抗体信息 |
2.2 实验方法 |
2.2.1 BALB/c小鼠分组与暴露 |
2.2.2 H&E和Masson染色病理观察 |
2.2.3 肺泡灌洗液的提取与检测 |
2.2.4 BALF细胞分类计数以及巨噬细胞极化 |
2.2.5 血液基础相关指标检测 |
2.2.6 炎性因子ELISA检测 |
2.2.7 主动脉大体油红实验 |
2.2.8 qRT-PCR与Western blot |
2.2.9 组织TUNEL法凋亡率 |
2.2.10 免疫组化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PM SRM1648a致BALB/c小鼠血液学细胞计数参数改变 |
3.2 亚急性暴露导致BALB/c小鼠主动脉病理改变 |
3.3 PM SRM1648a诱导BALB/c小鼠局部及全身氧化应激 |
3.3.1 急性亚急性颗粒物暴露后引起小鼠肺部氧化应激 |
3.3.2 急性亚急性暴露引起小鼠血液学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改变 |
3.3.3 急性亚急性暴露引起小鼠主动脉氧化应激相关分子表达改变 |
3.4 PM SRM1648a颗粒物刺激小鼠肺部、主动脉及循环炎症反应 |
3.4.1 颗粒物刺激BALB/c小鼠肺部炎症反应 |
3.4.2 急性亚急性暴露导致小鼠血液炎性因子含量升高 |
3.4.3 急性亚急性暴露引起小鼠主动脉组织炎性相关因子mRNA表达改变 |
3.5 亚急性暴露PM SRM1648a致BALB/c小鼠主动脉亚细胞结构功能紊乱 |
3.6 亚急性暴露PM SRM1648a致BALB/c小鼠主动脉细胞凋亡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大气颗粒物对血管损伤的研究进展一基于体内大小鼠实验 |
1 背景及简介 |
2 大气颗粒物诱导大小鼠血管损伤 |
2.1 血管损伤与血压升高 |
2.2 脂质沉积与动脉粥样硬化 |
2.3 血栓与脑部血管疾病 |
3 大气颗粒物诱导血管损伤与疾病的潜在机理 |
3.1 ROS与氧化应激 |
3.2 炎症反应 |
3.3 NOX/eNOS/NO系统紊乱失衡 |
4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丹参酮ⅡA与穿心莲内酯及芹菜素协同抗肿瘤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缩写词)表 |
1 绪论 |
1.1 丹参酮ⅡA抗肿瘤机制研究现状 |
1.1.1 丹参酮ⅡA抗肿瘤作用的主要靶点 |
1.1.2 丹参酮ⅡA与其他化合物合用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
1.2 穿心莲内酯抗肿瘤机制研究现状 |
1.2.1 穿心莲内酯抗肿瘤作用的主要靶点 |
1.2.2 穿心莲内酯与其他化合物合用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
1.3 芹菜素抗肿瘤机制研究现状 |
1.3.1 芹菜素抗肿瘤机制研究的主要靶点 |
1.3.2 芹菜素与其他化合物合用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 |
1.4 天然产物协同作用的发生机制 |
1.4.1 多靶点相互作用 |
1.4.2 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 |
1.4.3 逆转耐药性 |
1.4.4 消除不良反应 |
1.5 复方药物的设计策略 |
1.5.1 多组分药物组合 |
1.5.2 天然化合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
1.5.3 靶向多因素疾病的不同信号通路 |
1.6 相关信号通路简介 |
1.6.1 ROS信号通路与胞内抗氧化防御机制 |
1.6.2 ROS与p53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 |
1.7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7.1 立题依据 |
1.7.2 研究内容 |
1.8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与丹参酮ⅡA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的中药化合物筛选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细胞培养 |
2.3.2 小鼠脾细胞制备 |
2.3.3 MTT与MTS法检测细胞增殖 |
2.3.4 联用指数CI的计算 |
2.3.5 统计学分析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丹参酮ⅡA与38种中药单体化合物抗肿瘤协同作用筛选 |
2.4.2 丹参酮ⅡA与穿心莲内酯及芹菜素配比优化 |
2.4.3 丹参酮ⅡA与穿心莲内酯联用对不同肿瘤细胞协同抗肿瘤作用 |
2.4.4 丹参酮ⅡA与芹菜素联用对不同肿瘤细胞协同抗肿瘤作用 |
2.5 讨论 |
2.6 小结 |
3 丹参酮ⅡA与穿心莲内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协同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培养 |
3.3.2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
3.3.3 细胞形态学观察 |
3.3.4 细胞凋亡检测 |
3.3.5 液相色谱法检测Andro与NAC之间的化学反应 |
3.3.6 液质联用表征反应产物 |
3.3.7 胞内和无细胞体系内GSH的活性测定 |
3.3.8 DCFH-DA测定细胞内的H2O2水平 |
3.3.9 DHE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阴离子水平 |
3.3.10 Western blot检测信号蛋白表达 |
3.3.11 联用指数CI的计算 |
3.3.12 统计学分析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丹参酮ⅡA与穿心莲内酯的联合作用 |
3.4.2 抗氧化物拮抗Andro与TanⅡA的协同作用 |
3.4.3 DETC和BSO与丹参酮ⅡA的联合作用 |
3.4.4 Tan ⅡA与Andro、BSO和DETC联用对胞内ROS积累的影响 |
3.4.5 Tan ⅡA与Andro联用对p53信号通路的影响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丹参酮ⅡA与芹菜素对人胃癌BGC823细胞的协同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实验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MTT实验 |
4.3.2 细胞凋亡检测 |
4.3.3 细胞周期检测 |
4.3.4 DNA结合实验 |
4.3.5 DNA热变性曲线 |
4.3.6 Westen Blot检测信号蛋白表达 |
4.3.7 S180肿瘤模型抑瘤实验 |
4.3.8 统计学分析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丹参酮ⅡA与芹菜素的联合作用 |
4.4.2 NAC对Tan ⅡA与Api细胞毒的影响 |
4.4.3 Tan ⅡA与Api联用对BGC823细胞周期阻滞作用 |
4.4.4 Tan ⅡA与Api与DNA的相互作用 |
4.4.5 Tan ⅡA与Api联用对荷瘤鼠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与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注释表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多孔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
1.3 东方栓孔菌的研究概况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材料与试剂 |
2.2 仪器与设备 |
2.3 东方栓孔菌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的方法 |
2.4 多糖分离纯化、理化性质与初步结构表征的方法 |
2.5 TOP-2 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 |
2.6 TOP-2 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 |
2.7 TOP-2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与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方法 |
2.8 TOP-2对PM2.5 致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 |
2.9 统计分析 |
3 东方栓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
3.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制作 |
3.2 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
3.3 超声-微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
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
3.5 讨论 |
3.6 小结 |
4 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理化性质与初步结构表征 |
4.1 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 |
4.2 TOP-2 的理化性质 |
4.3 TOP-2 的初步结构表征 |
4.4 讨论 |
4.5 小结 |
5 TOP-2 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5.1 TOP-2 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
5.2 TOP-2 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TOP-2 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保护作用 |
6.1 TOP-2 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6.2 TOP-2 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6.3 TOP-2 对小鼠巨噬细胞NO生成的影响 |
6.4 TOP-2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6.5 TOP-2 对小鼠NK细胞和CTL细胞毒性作用的影响 |
6.6 TOP-2 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6.7 TOP-2 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6.8 讨论 |
6.9 小结 |
7 TOP-2对Lewis肺癌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与免疫调节活性 |
7.1 TOP-2 对小鼠瘤重和抑瘤率的影响 |
7.2 TOP-2 对小鼠体重和免疫器官系数的影响 |
7.3 TOP-2 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7.4 TOP-2 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
7.5 TOP-2 对小鼠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
7.6 TOP-2对TLR4 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
7.7 讨论 |
7.8 小结 |
8 TOP-2对PM2.5致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8.1 TOP-2 对小鼠肺组织湿重/干重比 |
8.2 TOP-2 对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的影响 |
8.3 TOP-2 对小鼠BALF中 TP、ALB和 CRP含量的影响 |
8.4 TOP-对小鼠BALF中 MPO、LDH、AKP和 ASM活性的影响 |
8.5 TOP-2 对促炎因子TNF-α、IL-1β 和IL-6 含量的影响 |
8.6 TOP-2 对SOD、CAT和GSH-Px活性的影响 |
8.7 TOP-2 对MDA、PCG和 8-Ohd G含量的影响 |
8.8 TOP-2 对Nrf2 和HO-1 表达的影响 |
8.9 TOP-2 对NLRP3 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 |
8.10 讨论 |
8.11 小结 |
9 结论与创新点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药木蝴蝶总黄酮抗肝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章 木蝴蝶抗肝肿瘤物质基础分析 |
第一节 木蝴蝶水提物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二节 木蝴蝶醇提物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三节 木蝴蝶水、醇提物木蝴蝶苷B的含量测定研究 |
第四节 木蝴蝶醇提物谱效关系研究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微流控芯片木蝴蝶总黄酮类抗肝肿瘤体外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基于药效芯片木蝴蝶总黄酮类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 |
第二节 基于迁移芯片木蝴蝶总黄酮类对肝癌细胞迁移的影响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EN诱导大鼠肝癌模型木蝴蝶总黄酮类抗肝肿瘤体内药效学研究 |
第一节 DEN诱导大鼠肝癌模型的建立 |
第二节 基于DEN诱导大鼠肝癌模型木蝴蝶总黄酮类体内药效学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代谢组学木蝴蝶总黄酮类抗肝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代谢组学DEN肝癌大鼠模型评价 |
第二节 基于代谢组学木蝴蝶总黄酮抗肝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三节 基于代谢组学木蝴蝶苷B抗肝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基因组学木蝴蝶总黄酮类抗肝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转录组测序木蝴蝶总黄酮类抗肝肿瘤差异基因筛选研究 |
第二节 基于非转录组测序木蝴蝶总黄酮类抗肝肿瘤差异基因筛选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相关基因蛋白木蝴蝶总黄酮类抗肝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基于相关基因木蝴蝶总黄酮类抗肝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第二节 基于相关蛋白木蝴蝶总黄酮类抗肝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分析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TGF-β1介导Smad和MAPK通路在纳米NiO诱导A549细胞胶原形成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纳米材料的理化特性 |
1.2 纳米NiO的特性及应用 |
1.3 纳米NiO的肺毒性及其可能机制 |
1.4 本研究的假设及其目的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细胞 |
2.2 主要试剂 |
2.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4 主要仪器 |
2.5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实验结果 |
3.1 A549 细胞模型的建立 |
3.2 纳米NiO对 A549 细胞TGF-β1 的影响 |
3.3 纳米NiO对 A549 细胞Smad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4 TGF-β1 介导的Smad通路在纳米NiO致细胞胶原形成中的作用 |
3.5 纳米NiO对 A549 细胞MAPK通路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
3.6 TGF-β1 介导的MAPK通路在纳米NiO致细胞胶原形成中的作用 |
第四章 讨论 |
4.1 纳米NiO致 A549 细胞的毒作用 |
4.2 建立纳米NiO致 A549 细胞胶原过量形成的细胞模型 |
4.3 TGF-β1 在纳米NiO致 A549 细胞胶原形成中的作用 |
4.4 TGF-β1 介导的Smad通路在纳米NiO致细胞胶原形成中的作用 |
4.5 TGF-β1 介导的MAPK通路在纳米NiO致细胞胶原形成中的作用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FAK抑制剂缓解经中心静脉导管给药致静脉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FAK抑制剂对CVC联合5-Fu诱导EA.hy926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
1.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材料 |
1.1.2 实验方法 |
1.1.3 统计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部分 FAK抑制剂在CVC联合5-Fu诱导EA.hy926损伤中的抗炎作用机制 |
2.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1.3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部分 FAK抑制剂浸润中心静脉导管对静脉炎的预防作用 |
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1.3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静脉置管与化疗药物致血管损伤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FAK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血管内皮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7)一氧化氮可控释放纳米材料的研究以及在肿瘤模型中的生物学功能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一氧化氮及其生物学功能 |
1.1.1 一氧化氮 |
1.1.2 一氧化氮与肿瘤 |
1.1.2.1 NO与肿瘤的简要回顾 |
1.1.3 一氧化氮供体药物 |
1.2 一氧化氮纳米供体 |
1.3 一氧化氮的常见检测方法 |
1.3.1 格里斯比色法 |
1.3.2 荧光探针法 |
1.3.2.1 邻苯二胺与NO的成环反应 |
1.3.2.2 NO与过渡金属络合物的反应 |
1.3.2.3 NO与罗丹明螺环开环反应 |
1.4 本课题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一种可近红外光响应释放NO的自组装夹心纳米药物的开发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和方法 |
2.2.1 材料和仪器 |
2.2.1.1 主要药品与试剂耗材 |
2.2.1.2 仪器 |
2.2.2 实验部分 |
2.2.2.1 NO供体BNN6的合成与表征 |
2.2.2.2 构建和表征GO-BNN6纳米药物 |
2.2.2.3 测量GO-BNN6纳米药物的稳定性 |
2.2.2.4 RBSP荧光探针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的NO释放情况 |
2.2.2.5 合成和表征GNR@MSN纳米载体和GNR@MSN-BNN6纳米药物 |
2.2.2.6 测量GO-BNN6纳米药物的细胞毒性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果 |
2.3.1.1 BNN6的合成与表征 |
2.3.1.2 合成与表征GO-BNN6纳米药物 |
2.3.1.3 NIR响应性释放NO的GO-BNN6纳米药物 |
2.3.1.4 GO-BNN6纳米药物的体外NIR响应释放行为以及抗肿瘤效应 |
2.3.2 讨论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可光响应释放NO的生物降解型纳米药物用于克服肿瘤多重耐药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材料和仪器 |
3.2.1.1 主要药品与试剂耗材 |
3.2.1.2 仪器 |
3.2.2 实验部分 |
3.2.2.1 NO供体的合成与表征 |
3.2.2.2 mPEG-PLGA嵌段共聚物的合成 |
3.2.2.3 mPEG-PLGA-BNN6和mPEG-PLGA-BNN6-DOX纳米颗粒的合成与表征 |
3.2.2.4 mPEG-PLGA-BNN6纳米颗粒的NO释放性质 |
3.2.2.5 UV处理后mPEG-PLGA-BNN6-DOX纳米颗粒释放DOX的行为研究 |
3.2.2.6 RBSP荧光探针检测NO在细胞内的释放 |
3.2.2.7 荧光成像观察DOX在OVCAR-8/ADR细胞中的释放情况 |
3.2.2.8 mPEG-PLGA-BNN6-DOX纳米药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3.2.2.9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果 |
3.3.1.1 mPEG-PLGA-BNN6以及mPEG-PLGA-BNN6-DOX纳米颗粒的合成 |
3.3.1.2 UV处理前后mPEG-PLGA-BNN6-DOX纳米药物的表征 |
3.3.1.3 mPEG-PLGA-BNN6纳米颗粒的NO释放特性,以及稳定性研究 |
3.3.1.4 mPEG-PLGA-BNN6-DOX纳米药物的DOX释放行为 |
3.3.1.5 RBSP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的NO释放 |
3.3.1.6 荧光成像检测DOX在OVCAR-8/ADR细胞中的释放情况 |
3.3.1.7 mPEG-PLGA-BNN6-DOX的细胞毒性 |
3.3.2 讨论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合成可降解的聚合物纳米材料共装载紫杉醇和一氧化氮用于抗肿瘤多重耐药性治疗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材料和仪器 |
4.2.1.1 材料 |
4.2.1.2 仪器 |
4.2.2 动物模型的制作 |
4.2.2.1 模型的建立 |
4.2.2.2 动物分组 |
4.2.3 实验部分 |
4.2.3.1 PEI-叠氮化合物的合成 |
4.2.3.2 PLLA-炔基的合成 |
4.2.3.3 mPEG-PEI-PLLA的合成 |
4.2.3.4 mPEG-PEI-PLLA与IR-800荧光染料的偶联 |
4.2.3.5 mPEG-PEI-PLLA-IR800在多重耐药细胞系OVCAR-8/ADR中的荧光成像 |
4.2.3.6 mPEG-PEI-PLLA装载紫杉醇 |
4.2.3.7 mPEG-PEI-PLLA-PTX在PBS溶液中的释放行为 |
4.2.3.8 在mPEG-PEI-PLLA-PTX上装载NO |
4.2.3.9 mPEG-PEI-PLLA-NO的NO释放行为研究 |
4.2.3.10 mPEG-PEI-PLLA系列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 |
4.2.3.11 MTT检测mPEG-PEI-PLLA-PTX-NO纳米药物抗MDR细胞OVCAR-8/ADR的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果 |
4.3.1.1 mPEG-PEI-PLLA的合成与表征 |
4.3.1.2 mPEG-PEI-PLLA胶束装载紫杉醇和一氧化氮 |
4.3.1.3 聚合物纳米颗粒的PTX和NO释放行为 |
4.3.1.4 mPEG-PEI-PLLA-PTX-NO在体内和体外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
4.3.2 讨论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本论文工作总结 |
下一步需要解决的何题 |
附录 |
致谢 |
(8)藤黄酸衍生物-5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凋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细胞系与药物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耗材 |
2.1.4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1.5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制 |
2.2 方法 |
2.2.1 OSCC细胞的常规培养、冻存和复苏 |
2.2.1.1 OSCC细胞的常规培养 |
2.2.1.2 OSCC细胞的冻存 |
2.2.1.3 OSCC细胞的复苏 |
2.2.2 MTT实验分析C5对OSCC细胞生长的影响 |
2.2.2.1 MTT实验检测细胞活性原理 |
2.2.2.2 细胞铺板接种 |
2.2.2.3 药物干预 |
2.2.2.4 呈色 |
2.2.2.5 比色 |
2.2.3 流式细胞术分析C5作用CAL27细胞后调亡率的变化 |
2.2.3.1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调亡的原理 |
2.2.3.2 细胞铺板接种 |
2.2.3.3 药物干预 |
2.2.3.4 流式细胞术分析调亡率 |
2.2.4 Western Blot分析C5对CAL27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 |
2.2.4.1 Western Blot实验原理 |
2.2.4.2 细胞总蛋白的制备 |
2.2.4.3 蛋白浓度的测定 |
2.2.4.4 SDS-PAGE(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分离目标蛋白 |
2.2.4.5 蛋白电转移至硝酸纤维素膜 |
2.2.4.6 封闭和抗体结合反应 |
2.2.4.7 化学发光,凝胶图像分析 |
2.2.5 肿瘤细胞胞浆细胞色素C含量检测 |
2.2.6 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 |
2.2.7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OSCC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
3.2 C5对OSCC细胞的细胞毒性和抑制作用 |
3.3 C5在体外诱导CAL27细胞凋亡 |
3.4 C5通过影响BCL-2家族激活CASPASE-3和CASPASE-9 |
4.讨论 |
5.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综述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9)黑灵芝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多糖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 |
1.3 多糖对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 |
1.4 多糖受体 |
1.4.1 Toll 样受体 |
1.4.2 Dectin-1(β-葡聚糖受体) |
1.4.3 补体受体 3 (CR3) |
1.4.4 甘露糖受体(MR) |
1.5 多糖免疫调节活性的信号转导途径 |
1.5.1 多糖对 G 蛋白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
1.5.2 多糖对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Receptor tyrosine protein kinase, RTPK)途径的影响 |
1.5.3 多糖对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 |
1.6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6.1 目的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黑灵芝多糖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材料 |
2.2.2 有关溶液配制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流式细胞仪检测吞噬活性 |
2.3.2 中性红实验检测吞噬活性 |
2.3.3 Griess 法测定 NO |
2.3.4 细胞因子检测 |
2.3.5 RT-PCR |
2.3.6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ROS 生成 |
2.3.7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PSG-1 中内毒素(LPS)的检测 |
2.4.2 PSG-1 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 FITC-dextran 的影响 |
2.4.3 PSG-1 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的影响 |
2.4.4 PSG-1 对小鼠巨噬细胞一氧化氮释放和一氧化氮合酶 mRNA 表达的影响 |
2.4.5 PSG-1 对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2.4.6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PSG-1 对细胞活性氧(ROS)释放的影响 |
2.5 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黑灵芝多糖对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的作用机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材料 |
3.2.2 有关溶液配制 |
3.2.3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制备荧光素标记黑灵芝多糖(f-PSG-1)和葡聚糖(f-Dextran) |
3.3.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f-PSG-1 与细胞结合 |
3.3.3 流式细胞仪检测 f-PSG-1 与细胞结合 |
3.3.4 细胞因子检测 |
3.3.5 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
3.3.6 多功能酶标仪检测细胞 ROS 生成 |
3.3.7 免疫沉淀 |
3.3.8 Western blotting |
3.3.9 凝胶迁移迁移率实验(EMSA) |
3.3.10 瞬时转染和萤光报告基因检测 |
3.3.11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PSG-1 激活巨噬细胞的主要细胞受体 |
3.4.2 PSG-1 对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的影响 |
3.4.3 PSG-1 对磷酸肌醇-3 激酶/蛋白激酶 B(PI3K/Akt)通路的影响 |
3.4.4 PSG-1 对核因子-κB(NF-κB)通路的影响 |
3.4.5 PSG-1 对活性氧(ROS)通路的影响 |
3.4.6 各条信号通路间的相互关系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黑灵芝多糖对脾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有关溶液配制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分离脾淋巴细胞 |
4.3.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亚群 |
4.3.3 纯化 T、B 淋巴细胞 |
4.3.4 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 |
4.3.5 ELISA 法检测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 |
4.3.6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PSG-1 对 T、B 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
4.4.2 PSG-1 对脾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
4.4.3 PSG-1 对 T 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 |
4.4.4 PSG-1 对 B 淋巴细胞分泌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黑灵芝多糖对脾淋巴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的作用机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材料 |
5.2.2 有关溶液配制 |
5.2.3 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胞内 Ca~(2+)的含量 |
5.3.2 Griess 法测定 NO |
5.3.3 cAMP 和 cGMP 含量测定 |
5.3.4 蛋白激酶 A (PKA) 和蛋白激酶 C (PKC)活性测定 |
5.3.5 钙调神经磷酸酶 Calcineurin 的含量检测 |
5.3.6 瞬时转染和萤光报告基因检测 |
5.3.7 细胞因子检测 |
5.3.8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TLR4 受体表达 |
5.3.9 数据处理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PSG-1 对脾淋巴细胞内 NO 的影响 |
5.4.2 PSG-1 对脾淋巴细胞 cAMP 和 cGMP 含量的影响 |
5.4.3 PSG-1 对脾淋巴细胞 PKA 和 PKC 活性的影响 |
5.4.4 PSG-1 对脾淋巴细胞内 Ca~(2+)的影响 |
5.4.5 PSG-1 对脾淋巴细胞钙调神经磷酸酶 calcineurin 的影响 |
5.4.6 PSG-1 对脾淋巴细胞核转录因子 NFAT 的影响 |
5.4.7 Ca~(2+)抑制剂 verapamil 对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影响 |
5.4.8 Ca~(2+)抑制剂 verapamil 对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
5.4.9 PKC 抑制剂 CalphostinC 对钙调神经磷酸酶的影响 |
5.4.10 PKC 抑制剂 CalphostinC 对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
5.4.11 PKC 抑制剂 CalphostinC 对 NFAT 的影响 |
5.4.12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CsA 和 FK506 对 NFAT 的影响 |
5.4.13 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CsA 和 FK506 对细胞因子释放的影响 |
5.4.14 PSG-1 对脾淋巴细胞 TLR4 受体表达的影响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黑灵芝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6.2.1 实验材料 |
6.2.2 有关溶液配制 |
6.2.3 实验仪器 |
6.3 实验方法 |
6.3.1 实验分组及处理方法 |
6.3.2 分离腹腔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 |
6.3.3 中性红吞噬试验及 NO 检测 |
6.3.4 Western blotting |
6.3.5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 TLR4 受体表达 |
6.3.6 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 |
6.3.7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亚群 |
6.3.8 细胞因子检测 |
6.3.9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性检测 |
6.3.10 毒性 T 细胞(CTL)细胞毒性检测 |
6.3.11 外周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 |
6.3.12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
6.3.13 血清溶血素检测 |
6.3.14 抗氧化能力检测 |
6.3.15 数据处理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PSG-1 对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 |
6.4.2 PSG-1 对免疫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 |
6.4.3 PSG-1 对免疫抑制小鼠骨髓抑制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黑灵芝多糖对荷瘤C3H/HeN和C3H/HeJ小鼠的抗肿瘤与免疫调节活性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7.2.1 实验材料 |
7.2.2 有关溶液配制 |
7.2.3 实验仪器 |
7.3 实验方法 |
7.3.1 动物分组与处理 |
7.3.2 体内抑瘤率的测定 |
7.3.3 荷瘤小鼠 S-180 细胞的制备 |
7.3.4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 |
7.3.5 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 Ca~(2+) |
7.3.6 Caspase 活性的测定 |
7.3.7 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检测 |
7.3.8 巨噬细胞 ROS 生成检测 |
7.3.9 Western blotting |
7.3.10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毒性检测 |
7.3.11 淋巴细胞增殖检测 |
7.3.12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亚群 |
7.3.13 数据处理 |
7.4 结果与分析 |
7.4.1 PSG-1 对荷瘤 C3H/HeN 和 C3H/HeJ 小鼠 S180 肿瘤的作用 |
7.4.2 PSG-1 对荷瘤 C3H/HeN 和 C3H/HeJ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 |
7.4.3 PSG-1 对荷瘤 C3H/HeN 和 C3H/HeJ 小鼠脾淋巴细胞的作用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8.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8.3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熊果酸抗肿瘤及作为小鼠肝癌细胞疫苗佐剂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UA 抗肿瘤作用研究 |
2 肿瘤及肿瘤的治疗 |
3 疫苗佐剂的研究 |
第二章 UA 对宫颈癌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三章 UA 诱导 HELA 细胞凋亡中 MAPK 信号通路作用及细胞因子变化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四章 UA 对小鼠肝癌 H22 移植瘤抑制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第五章 UA 增强小鼠肝癌细胞疫苗免疫原性的作用 |
1 引言 |
2 实验材料 |
3 实验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导师评阅表 |
四、MTT法检测AU_(14-1)介导LAK细胞的细胞毒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大气颗粒物诱导多重细胞器功能紊乱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机制研究[D]. 汪岩. 东南大学, 2020
- [2]丹参酮ⅡA与穿心莲内酯及芹菜素协同抗肿瘤作用[D]. 李莹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3]东方栓孔菌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解析与生物活性研究[D]. 郑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4]中药木蝴蝶总黄酮抗肝肿瘤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D]. 李楠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5]TGF-β1介导Smad和MAPK通路在纳米NiO诱导A549细胞胶原形成中的作用[D]. 田敏敏. 兰州大学, 2019(09)
- [6]FAK抑制剂缓解经中心静脉导管给药致静脉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D]. 王彦茹. 新疆医科大学, 2019
- [7]一氧化氮可控释放纳米材料的研究以及在肿瘤模型中的生物学功能探索[D]. 范晶. 东南大学, 2016(11)
- [8]藤黄酸衍生物-5诱导口腔鳞癌细胞凋亡研究[D]. 李腾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9]黑灵芝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及其作用机制[D]. 余强. 南昌大学, 2014(12)
- [10]熊果酸抗肿瘤及作为小鼠肝癌细胞疫苗佐剂的作用研究[D]. 李艳红. 石河子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