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人才战略统揽新时期人事工作全局(论文文献综述)
朱洲[1](2021)在《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干部队伍建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以及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伟大实践中,党的干部队伍工作从研究探索到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其过程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光辉,又以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适应形势任务需要的干部队伍,为党国家事业的顺利发展和取得重大成就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眼于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科学提出了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强化了党管干部、组织选人,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并修改完善党章,先后两次修订完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在自我革命的优秀传统鞭策下,坚持守正创新,形成了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中国共产党在干部队伍建设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做法以及由此淬炼的指导思想,已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着优势组成部分,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世界观、方法论,为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了遵循。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为研究对象,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指导下,重点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关键问题展开探讨,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对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及其建设等进行概念界定。重点阐述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在理性甄别的基础上,分析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中的有益成分。同时分析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作为后续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时期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进行分析,提出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主要体现和价值所在。第三,归纳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重点阐述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组织、能力、作风以及纪律建设等方面的实践做法与基本经验。第四,总结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在特点方面,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包括: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在形式上是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与时俱进丰富完善等。提出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贡献,包括: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建立的党员干部队伍保证了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的贯彻落实。第五,分析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对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经验、内容以及方法等问题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梁智亮[2](2020)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青年干部的健康成长是事关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百年大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下,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系统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对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理论、开展青年干部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机制背景、现实境遇、主要成果和价值意义等问题进行探讨。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青年干部的概念范围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价值内涵,也是本文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第二部分,通过理论来源与实践依据两方面研究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机制背景。第三部分,归纳总结新时代青年干部“个体化”、“国际化”、“创新化”与“信息化”的时代特点,并结合当前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中面临的问题现象,围绕“认知、选用、培育、监管”四个方面进行观点提取,剖析研究当前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境遇,进一步挖掘和明确下一步工作的着力点与关键点。第四部分,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归纳总结出中国共产党对于新时代青年干部:“肯定作用”、“重视特点”、“加大投入”的认知态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德才兼备标准,完善创新机制的选用举措;强化政治站位、使命意识、担当精神和纪律作风,成就“心中四有”的培育路径;整合新旧机构、制定党纪党规、实施软硬兼顾的多重监管手段。该部分是全文的核心章节与关键要点。第五部分,从理论和现实两方面论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价值意义。研究表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逻辑紧密、环环相扣的党政组织建设工程。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党中央对青年干部队伍建设中各个环节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与科学指导,为广大青年干部顺利成长为“政治牢靠、作风过硬、能力出色”的党和国家事业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兰芳[3](2020)在《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文中提出“人才聚则事业兴”,在中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三期叠加时代的中国发展与人才的集聚共享有着紧密的联系。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才管理曾指出:要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党内外、国内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同时,在我国区域经济建设中,在国家的各项政策之下,区域金融集聚区纷纷被创建,随着其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升,区域金融的发展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通过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手段也越来越明确。从理论上来讲,金融人才的集聚既要依靠市场,又要依靠政府行为的创新。所以,有效吸引金融人才、加快金融人才集聚成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重点。在人才强国战略背景下,“筑巢引凤”正成为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近年来,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各种政策吸引金融人才,着力在本地打造金融人才集聚区。本文之所以选择政府行为作为研究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切入点,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外部环境对区域人才集聚的效应至关重要,而区域外部环境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政府的行为和绩效,它对人才集聚效应的产生与发挥具有宏观的支撑作用。这里的区域既是指行政区域,也指经济区域和地理区域。由于区域的差异性,不同区域的人才集聚模式只能借鉴,不能模仿,区域地方政府只有经过不断试错、多次博弈才能找到适宜于本区域人才集聚特点的合作机制。第二,政府提供的人才集聚环境表现为两种效应,分别是人才集聚的经济性效应和不经济性效应。当政府制定了合理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为人才集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人才集聚在不断的动态博弈中处于一种和谐的发展机制下,人才资源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达到理想状态时,人才集聚就表现为经济性效应;当政府没有制定或者制定了违背区域发展规律的人才集聚政策和长期发展战略,人才集聚中各要素就会相互冲突、形成内耗,使人才集聚总效应低于人才分散状态下的效应之和。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就应该进一步加强人才集聚的相关政策和战略;如果人才集聚表现为不经济性效应,那么政府和企业就应该改变各自的战略政策或者采取措施防止人才集聚不经济效应进一步恶化。基于上述问题的提出,本文围绕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从理论、实证、对策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分析。按照“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现实考量——运行机制——绩效检验——路径提升”的思路,沿着从理论到事实,从事实到对策,理论结合事实并指导对策,事实检验理论和对策的途径,综合分析政府行为与人才集聚的逻辑关系问题,以期为区域金融人才的集聚与政府行为的良性互动提供一种可能的思路与参考。首先,理论层面。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现实背景、写作目的以及理论与实践意义,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以及所用的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不足之处以及后续的研究展望。随后对文章涉及的如政府行为、金融人才集聚等核心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界定。并分别对政府行为、人才集聚等相关基础理论做了归纳,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最后,梳理了相关文献。其次,事实层面。第一,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动因需求进行分析。从行为对象层面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人才的积累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行为主体层面看,政府是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资源的提供者和管理者,同时,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体行为的选择。第二,对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情况进行了考量。首先,利用区位熵系数法完成了对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程度的测定,总结了各省市金融人才的集聚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各区域当前在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通过对各区域间各级政府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资料、政策文件的分析和对政府部门的深度访谈,整理分析了现有的政府行为内容,归纳总结当前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指出了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过程中主要的行为内容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制度建构行为、组织协调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和社会服务行为。同时指出政府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也面临着各种困境、存在着不足。第三,通过实证方法检验了政府行为的绩效。主要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从政府行为促进金融人才集聚的有效性,以及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两方面来分析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有效性。第四,对国外发达国家区域人才集聚过程中政府行为的经验梳理总结。选取美国、新加坡和日本作为借鉴对象,比较了不同国家促进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政府行为模式,具体分析了不同国家的移民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法律环境建设举措及政府创新服务行为等。提炼国外政府在推动金融人才集聚中可供借鉴的经验,作为我国政府的参考借鉴。最后,对策层面。为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本文提出了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首先明确了政府的角色定位,而后从制度建构、组织协调、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建议,完善政府政策体系、优化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以寻找政府行为与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最佳契合模式。
董博[4](2019)在《中国人才发展治理及其体系构建研究》文中认为人才问题历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关注的重大问题。选择研究“人才发展治理”问题,主要基于以下时代背景:一是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全球人才竞争变革。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已经逐步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由于人才资源的稀缺性,全球范围内的人才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薪酬、待遇、平台的比拼,而日益成为全方面、系统性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较量。二是治理理论的出现引发对人才发展路径的反思。治理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以来,被应用于各类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与此同时,人才发展格局正在改变,政府不再是推动人才发展的唯一责任主体,市场经常性在人才配置中出现失灵,社会组织蓬勃兴起开始参与人才发展事务,人才也以独立的姿态成为推动人才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促使我们必须用治理理念去重新审视人才发展问题。人才发展已经踏入治理时代。三是破解人才发展实践难题需要构建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我国人才发展面临着国际人才竞争力不足、区域人才发展不平衡、面向未来的高端人才开发体系不成熟三大挑战,需要用开放包容的制度、运行高效的模式、科学规范的机制解决,这些都是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四是党管人才体制加速人才发展治理进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讲话、批示和指示,体现出丰富的治理思想。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如何构建适应创新驱动要求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推动人才强国战略深入实施,成为当前我国人才工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特别是2016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做出“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部署,为人才发展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指明了方向,人才发展治理开始在更广范围内受到关注。这些重大变革趋势,凸显了人才发展治理的重要性,为人才发展治理创造了条件。本研究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在理论上,用治理理论思考人才发展问题,梳理人才发展治理形成脉络、概括人才发展治理特征、提出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应然框架,丰富和拓展了治理理论的研究范畴。二是在实践上,从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出发,系统分析我国人才发展治理案例,概括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实践困境,尝试提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构建路径,对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参考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一是通过查阅文献,对人才发展治理的概念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研究,确定研究重点,梳理理论基础。二是对不同地域、不同制度、不同发展基础的12个国家人才发展实践进行梳理和对比,从中寻找人才发展治理基本规律。三是深入3个省的15个县市的农村、园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实地走访、访谈座谈等,选择重点人才发展案例进行“解剖麻雀”式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构建路径。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论共分四章:第一章“人才发展治理概念阐释和理想愿景”。基于对有关概念产生背景和发展脉络的梳理阐述,对本研究涉及的人才、人才发展和人才发展治理三个核心概念进行深入阐释和界定,对人才发展治理的整体特征进行初步描述,提出了多中心布局、多层次结构、多关系网络的人才发展治的理想愿景,使研究问题范畴更加精准。第二章“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国际借鉴”。一是依次剖析对人才发展治理研究有支撑作用的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和治理理论,探讨阐述这些理论对于丰富人才发展治理理论和指导人才发展治理实践的作用和意义。二是梳理、回顾、对比12个国家人才发展实践历程,挖掘国外人才发展过程中的治理思想。三是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等四个维度,归纳国外人才发展治理基本要素特征。最后,对世界主要国家人才发展治理共性经验进行概括,从中寻求对人才发展治理的规律性认识。第三章“人才发展治理的中国探索和理论反思”。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才发展治理孕育发展历程进行概括,对4个人才发展典型案例和东北J省人才发展治理实践进行案例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遇到的治理目标不明确、治理体制不顺、治理环境不优等实践困境,以及我国人才发展治理面临的适应人才自由全面发展需要、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适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适应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需要等4方面趋势要求。第四章“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框架和建构路径”。在前面研究基础上,提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应然构架,对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建设目标、机制构成进行概括。并进一步阐述了构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路径,从夯实运行基础、强化能力建设、完善方式手段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创新之处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从人才自身、人才资本和人才事业三者共同发展的视角提出“人才发展”的概念。学者们对“人才”概念研究论述得较多,但对于“人才发展”少有探讨。研究中在对人才发展概念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历史上与“人才发展”内涵相似、使用语境相近的有关概念进行比较基础上,跳出基于“人才发展”语义层面的理解,提出人才发展是“包括人才自身发展、人才资本增值、人才事业进步在内的诸多公共事务的总和”的概念。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助于准确确定“人才发展治理”的研究范畴。二是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等4方面概括了世界主要国家人才发展治理的特征。通过将人才发展置于治理视角下进行探讨,从人才竞争战略、人才培养开发、人才引进、人才法律法规等4方面,对不同地域、不同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12个国家人才发展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概括出治理主体多元与协同、治理方式法制与规范、治理能力现代与科学、治理结构立体与高效等人才发展治理规律性特点。并从操作层面对政府主导的宏观决策机制、畅通的跨部门合作机制、人才资金投入多元化机制、市场化运作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全链条人才开发体系等5方面经验做法进行阐述。此前没有学者对人才发展治理的特点和经验进行概括。三是用治理理论对中国人才发展实践进行剖析,对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孕育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并通过案例分析概括了当前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主要理念和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将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产生发展过程概括为“基础积累期”“雏形出现期”“格局加快构建期”和“体系形成期”4个阶段。并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选择“人才争夺战降温”“区域间人才平衡发展”“推动人才科技成果转化”“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等4个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单位层面人才发展治理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概括出政府间合作、推动政府角色重塑、公共服务市场化、多中心治理等治理理念和治理方法,从而对我国人才发展实践困境和趋势要求进行了科学判断,对于科学客观判断我国人才发展治理状况具有一定意义。四是提出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框架和构建路径。基于对国际和国内人才发展治理实践的分析,对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是什么”“怎么办”问题进行阐释,将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概括为以“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为目标,由“党委统筹的领导机制”“政策引导的运行机制”“市场配置的动力机制”“依法治国的保障机制”构成的网络化治理,并对建设目标和机制构成进行深入阐述。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通过深化改革、优化生态、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加强监测评估等策略加快构建我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的对策建议。
韩联郡[5](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研究说明“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李珊[6](2017)在《中国共产党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治军之道,要在得人。军队人才建设是世界上多数国家、政党和军队普遍关注的永恒课题。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军队人才建设。现代化战争军事斗争准备中,人才作为第一战略资源的地位作用不断凸显,加强军队人才建设日益成为推进党领导建军治军实践的重要战略。研究军队人才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既是扎实推进当前军队规模结构调整和力量编成改革的实践需要,更是我军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强军兴国战略,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理论补充。本文从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本范畴与概念出发,通过回望建党九十多年来,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力求从实践演进与理论嬗变中系统梳理、分析、凝练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经验。论文主要从七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章导论。介绍研究选题的缘起、研究现状及成果、研究意义和价值,简述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拟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范畴与概念。在介绍军队人才建设主体、对象等概念问题的基础上,界定军队人才建设问题的基本范畴,阐明研究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相关要素。提出军队人才建设的涵义及内容。从不同功能向度分析军队人才建设的价值。着重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军事思想理论和军事技术及武器装备进步程度、国家政治制度和军队性质、军队人才建设理论指导与规划决策、国际国内环境与国家发展战略等方面阐明影响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要素。第三章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的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活性基因、重要借鉴和选择参照四个方面分述了中国共产党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的思想渊源。阐明军队人才建设理论根植于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军事建设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吸纳中国传统军事人才思想的优秀成分,借鉴西方军事人才思想的合理内核而不断发展。第四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初创。通过分析革命战争背景下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结合革命建军阶段人民军队开创人才建设的伟大实践,全面梳理、分析与评价党初步创立的军队人才地位论、军队人才建设主体论、军队人才素质构成论、军队人才培养论等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第五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的曲折实践与理论建树。结合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军队人才建设面临的新的形势任务及要求,分析和平建军阶段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及其实践的迂回探索。通过回顾推进军队人才建设正规化取得的成绩、尝试建立军队人才制度及人才培养等工作中遭遇的挫折,分析了“文化大革命”中军队人才建设遭受挫折的原因以及“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转机。重点研究发掘了党在军队人才建设曲折探索中的理论建树,如军队人才质量建设观、军队人才培养观、军队人才制度建设观等理论内容并作以评价。第六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通过分析军队人才建设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结合改革强军阶段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的实践开拓,重点梳理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的新发展,阐述人才兴军的核心地位论、军队人才素质构成论、军队人才培养途径建设论、军队人才体制机制建设论、军队人才建设发展目标论等理论内容。论证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体系成熟标志。第七章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经验。通过系统总结党在革命和建设各个时期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和实践,从军队人才建设的理论指导、规律遵循、目标要求、领导主体地位、建设重点、体制机制保障、政治生态与创新氛围等方面总结凝练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经验。
蒋文莉[7](2013)在《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问题研究是一个新课题。本研究在对新时期人才形势理解的基础之上,试图对高层次人才管理中的有关问题从伦理学研究的视角做出初步探索,厘清有关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理论,探讨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特性、伦理原则和伦理规范要求,从实践出发对当前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伦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本研究突出的重点或者说开拓之处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高层次人才管理与伦理理论的交融,是对人才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新的拓展;二是以人为本、以用为本、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竞争激励是当代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新原则;三是社会责任、科研道德、科学精神是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伦理新要求;四是公正、效率、尊重、服务,是人才工作管理者道德性的新选择;五是管理伦理渗透于高层次人才选拔、配置、交流、使用、评价等各个环节中,是高层次人才管理的新走向。以上五个方面聚合呈现了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研究的基本镜像。导论部分和第一章通过研究国内外学者对相关研究的进展,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明确论文的重点和创新之处。在厘清关于人才、高层次人才、管理与伦理、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问题等几个主要概念的基础上,阐明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特性:主体性、人本性、价值性、自律性和非唯功利性,分析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专属功能。从而明晰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蕴意,为整个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章高层次人才管理的立论基础,从时间之维、空间之维把握历史的传承,考察不同时期和国家形成的传统人才思想、管理伦理思想,借鉴当代西方各国人才管理思想经验,以及马克思主义人才管理伦理思想和中国几代领导人的人才管理伦理思想,从思想理论渊源梳理人才管理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第三章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要求,也是本研究的理论构架部分。高层次人才作为科技活动和哲学社会科学活动的主体,在为人类社会创造巨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同时,他们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和自身道德素养带来的影响尤为人们所期盼。勇于承担科学发展的历史责任,坚守学术道德,扞卫科学真理,是社会和管理组织对高层次人才新的伦理要求。管理伦理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用为本的原则、科学规范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竞争激励的原则是当代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的新观念,剖析这五大原则的内涵和应用,旨在提出其普适而且独特的规律性的认识。相应地,管理者的职业道德操守,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他们在管理实践中“正当”与“不正当”的行为伦理规范、职业伦理精神与责任、管理主体与次主体的权责、管理者上下之间、同事之间的道德要求等,成为影响决策、改善决策的直接因素。因此,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应当做到公正、效率、尊重、合作、服务。只有管理者不断提高自身的责任、敬业、服务等品质修养,逐步把外部的制度约束、纪律要求内化为自律、向上、担当的自觉要求,才能做出有益于管理组织和管理效益的决策和行动,提升管理效率,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第四章主要分析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实践过程。管理伦理渗透于高层次人才选拔、配置、交流、使用、评价等各个环节中,是高层次人才管理的新走向。在高层次人才选拔的标准和人才选拔的工作机制上,要把握好其中的伦理规范要求,使人才选拔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要把握好德才关系、坚持公平正义和适合适用。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坚持优秀与适合的辩证统一,注意处理好功利价值与道义价值的关系,把握好全职引进与兼职引进的关系等。高层次人才使用要坚持“以用为本”,通过为高层次人才搭建高端科研平台,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做到引才留心。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用好用活人才,发挥团队力量,做好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效能,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软环境”。要处理好平台建设和人文关怀的辩证关系,在强化“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主动关心人才的精神需求,有关爱人才的强烈的意识。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中要建立起完善的、务实的、符合伦理导向的评价机制,考核评价要促进科研创新,要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要发挥竞争激励的作用。同时,要正确处理好评价方法中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的辩证关系,克服僵化的刚性评价,形成健康的学术环境和学术氛围,促进高层次人才的产生和成长。高层次人才管理实践既有经验,也存在问题,主要的伦理问题包括:不懂高层次人地成长规律、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的心态比较普遍,缺乏调整利益目标的能力,说做不一,缺少实干精神,动力缺失,创新和开拓意识不强,等等,影响了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发展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解决对策应从管理者和管理机制上着手,首先要提升管理人员的伦理境界,包括加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素养。其次要增强管理人员的伦理实践能力,包括提升突破自我的创新能力,提升勇于担当的开拓能力和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履职能力。再次,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强化伦理管理的抓手。最后,通过建立高层次人才统筹管理机制,凝聚工作合力,促进任务落实。最后一章通过实证分析,探讨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的伦理目标的设定、伦理方法的运用和伦理评价等。山东省教育系统职称工作自1978年起至今,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恢复、重建、规范化发展和调整改革4个历史时期,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也存制度本身、操作层面难以避免的问题。主要表现有4种现象:职称与待遇等同现象,职称层次与贡献大小倒挂的现象,评价方法滥量化现象,行政干涉学术的现象。这些问题导致了青年人才受到压抑,助长了学术浮躁。加强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伦理管理,应从四方面入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政策机制更加符合教师成长规律,更加符合教师的职业属性、职业特点,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二是通过学术查新、学术检索和研判研究方向等措施,加强科研道德,树立良好学风。三是通过分类评价,模糊评价、网络函评等方面,建立符合高层次人才的学术评价机制,推动人才专业发展。四是坚持公平正义,提高评审公信力。具体方法有专家约谈、信息公开、严查问题等。另外,管理实践中应当注重伦理制度化、决策伦理化建设,加强管理组织的道德责任,建立符合伦理要求的运行机制。
张国锋[8](2013)在《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创新发展与实践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愈加明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作为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面对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提出并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以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走向人才强国。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在指导人才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这一思想以来,又相继产生了列宁人才思想、毛泽东人才思想、邓小平人才思想、江泽民人才思想和科学人才观,形成了一个科学系统、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科学人才观继承和集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对于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本文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梳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发展进程,阐述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创新观点和实践成效,并以此为指导来分析和研究我国实践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历史进程、主要成效以及现状和问题,特别是通过与发达国家进行比较研究,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才强国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以期对人才工作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进一步论证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指导和推进人才工作实践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陆群[9](2012)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人才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遗产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命脉,作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特殊资源,必须得到妥善保护。我国文化遗产存量巨大,保存形势严峻,保护任务艰巨。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和引领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状况,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实现文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十一五”以来,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学和技术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科技水平显着提升。但相比于国家文物事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及国际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快速发展趋势,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特别是科技人才匮乏问题仍十分显着,单靠文物部门自身的科技力量无法实现文物事业跨越式发展。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面临着开放合作的新形势,在此背景下运用科技保护文化遗产,研究并设计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人才战略,对快速提高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机构与科技人才现状的梳理统计分析,阐述该领域科技人才存在总量严重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结构不够合理、科技人才管理等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在研究分析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体系、组织体系等行业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在开放合作背景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要求。通过上述研究,建议应积极推进同国家相关部门开展科技战略合作,全面整合国家科技资源;通过战略联盟、区域创新联盟、科研基地建设等方式,构建多层次科研组织网络;并采取加强和完善学科体系建设、多渠道与多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文化遗产保护资质资格认证体系等科技人才战略措施。总之,通过全面开放合作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技人才瓶颈问题。
贾广涛[10](2012)在《中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寿险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发展,引发各界对寿险人才的关注。我国寿险行业的人才战略是研究要点所在。本文通过对我国寿险行业进行全面研究,同时对寿险公司集团代表和寿险股份公司代表进行重点案例分析,得知国内寿险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人才战略尚未系统、全面的规划。而寿险公司集团代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和寿险股份公司代表中国人寿股份虽然制定了基本适应公司发展战略的人才战略,对寿险行业人才战略的制定有参考价值。但是,现有人才战略缺乏从寿险行业的角度全面考虑人才问题,也没有从国外一流金融集团和寿险公司借鉴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体制机制。从对国内寿险行业的特征来看,国内寿险行业由保险监管部门、寿险行业组织、集团公司、股份公司共同组成的,因此国内寿险人才战略应由多主体共同负责构建。在此基础上笔者研究设计了我国寿险行业的人才战略。寿险行业人才战略的制定,对国内寿险行业的人才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举措等方面都给予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在战略举措方面能够根据当前国内寿险行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人才战略方面提出了支撑寿险行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对策研究,从人才的总量、人才的结构、人才管理的机制设计等方面解决了寿险行业人才面临的问题,从而为寿险行业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了与之匹配的人才战略。在制定人才战略的过程当中,选择中国人寿集团及其股份公司进行研究很有代表性。在对中国人寿集团的发展战略、人才现状及人才战略的案例分析过程中,发现了中国人寿集团要实现建设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的目标,向金融综合经营迈进,其人才战略存在诸多问题,在人才的结构上,在人才管理机制的设计上,在借鉴国际顶级保险集团和平安集团方面还存在许多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通过这样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中国人寿集团人才战略完善的方向和目标。通过研究中国人寿集团人才战略的重点和举措,解决了中国人寿集团向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迈进过程中与之匹配的人才战略问题。在对中国人寿股份公司的发展战略、人才现状和人才战略研究过程中,发现虽然其人才战略制定得比较内容翔实,但是,对公司目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缺乏从人才管理学的高度进行研究,其核心的问题公司效率低下,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人才战略方面没有充分构建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绩效优先的分配机制,在人才管理上存在非合作博弈的现象,激励不相容。在与瑞士人寿和平安人寿进行比较研究,可供中国人寿完善人才战略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那就是要努力从提高公司的整体效率为出发点,针对公司在人才战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机制设计上科学制定体现只承认效率不承认特权的激励相容的一整套人才管理、开发、评价、激励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适应把中国人寿股份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寿险公司相匹配的人才战略。寿险行业人才战略的具体实现,需要政府、教育、保险主体共同参与,我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的开发和和实施是个系统工程。由于其战略主体是多元化的,战略规划过程和内容以及战略落实的方式方法和效果是多层次的。为了真正达到发展我国寿险业整体人才队伍的战略目的,弘扬优秀的行业文化,整合全社会力量,特别是联络学校教育系统和寿险行业系统,政府足够重视,都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方面。我国寿险行业、寿险集团、寿险股份在人才队伍方面多年来积累各自的经验和优势,有的都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的流程,这为今后全面推进行业的人才战略准备了前提条件,同时有必要进行创新研究,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提升内生的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队伍的核心竞争能力。本研究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即通过提高行业人才素质,塑造行业文化和寿险形象工程,赢得客户支持,彻底解决当前困扰我国寿险业发展的“三个不认同”的问题。同时,本研究结论也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即顺应全球化潮流和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大势,引导我国寿险行业这一朝阳产业向着“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与前人研究相比较,本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创新。首先,笔者经过系统考察研究,首次制定了我国寿险业的人才战略。先从行业研究入手,进而针对集团公司代表和股份公司代表进行案例分析,所得结论互为补充,相互照应。所制定的行业人才战略在人才管理与开发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使用价值的观点。其次,在人才战略研究中能够运用纳什均衡经济学理论对寿险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为破解寿险公司发展的困境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第三,在人才战略的实施过程的研究中提出了行业、集团、股份三位一体的、互为联系的共生体系,并对行业、集团、股份等三方面的发展战略的实现明确提出了人才战略的支持。最后,笔者通过研究行业、集团和股份公司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基础上提出了人才自生培养模式。
二、用人才战略统揽新时期人事工作全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人才战略统揽新时期人事工作全局(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核心观点、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1.4.1 核心观点 |
1.4.2 创新点 |
1.4.3 重点及难点 |
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借鉴 |
2.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相关概念 |
2.1.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 |
2.1.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 |
2.1.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2.2 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
2.2.1 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2.2 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2.3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 |
2.3 中华优秀传统吏治思想 |
2.3.1 中国传统吏治思想的传承 |
2.3.2 中华传统吏治思想的批判与吸收 |
2.4 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2.4.1 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2.4.2 非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
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1.1 突出党员干部的阶级立场 |
3.1.2 强调党员干部的斗争精神 |
3.1.3 重视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 |
3.1.4 服从真理,改正错误 |
3.1.5 坚持五湖四海,反对山头主义 |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2.1 注重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精神 |
3.2.2 强调一切听从党安排 |
3.2.3 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 |
3.2.4 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
3.2.5 经验教训 |
3.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3.1 强调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方针 |
3.3.2 强调党员干部具备开拓进取精神 |
3.3.3 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与党性锻炼 |
3.3.4 强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 |
3.3.5 强调党员干部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 |
3.3.6 注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
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思想 |
3.4.1 提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忠诚干净担当 |
3.4.2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3.4.3 坚持党管干部,强调发挥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 |
3.4.4 突出重点,建立健全干部工作五大体系 |
3.4.5 增强执政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
3.4.6 组织选拔与群众拥护有机统一 |
3.4.7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统一 |
4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基本内容 |
4.1 干部队伍的政治建设 |
4.1.1 对党绝对忠诚 |
4.1.2 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能力 |
4.1.3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 |
4.2 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 |
4.2.1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4.2.2 坚定理想信念 |
4.2.3 干群平等 |
4.2.4 不谋私利 |
4.3 干部队伍的组织建设 |
4.3.1 根据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选人用人 |
4.3.2 坚持民主集中制 |
4.3.3 任人唯贤 |
4.3.4 在实际工作中考察识别干部 |
4.3.5 完善考核评价使用机制 |
4.3.6 注重干部来源广泛性代表性 |
4.4 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 |
4.4.1 注重实绩 |
4.4.2 突出胜任力 |
4.4.3 注重实践锻炼 |
4.4.4 强调斗争精神 |
4.4.5 注重班子整体建设 |
4.5 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
4.5.1 密切联系群众 |
4.5.2 理论联系实际 |
4.5.3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
4.5.4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
4.5.5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4.5.6 惩治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和奢靡之风 |
4.6 干部队伍的纪律建设 |
4.6.1 模范遵守纪律 |
4.6.2 自觉接受监督 |
4.6.3 实行问责制度 |
4.6.4 开展反腐败斗争 |
4.6.5 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
5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精髓和价值 |
5.1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发展特点 |
5.1.1 体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要求 |
5.1.2 经由党的主要领导人阐述 |
5.1.3 与时俱进丰富完善 |
5.2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精髓 |
5.2.1 干部是党的正确路线确定后的决定因素 |
5.2.2 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及杜绝个人依附 |
5.2.3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暨任人唯贤 |
5.2.4 坚持民主集中制决定干部问题 |
5.2.5 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5.2.6 干部权责一致 |
5.2.7 干部成长体现组织培养与个人努力相统一 |
5.2.8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 |
5.3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价值 |
5.3.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理论 |
5.3.2 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5.3.3 建立了保证中国共产党政治路线贯彻落实的干部队伍 |
6 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时代际遇和创新发展 |
6.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创新发展的境遇 |
6.1.1 世情的深刻变革引发新的国际力量博弈 |
6.1.2 国情的深刻变革要求统揽和推进“四个伟大” |
6.1.3 党情的深刻变革激励全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 |
6.1.4 社情的深刻变革考验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
6.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创新发展 |
6.2.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6.2.2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
6.2.3 全面提升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本领能力 |
6.2.4 建立常态化考核评价机制 |
6.2.5 健全科学选拔任用机制 |
6.2.6 加强监督管理狠抓作风 |
6.2.7 建立健全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和保护机制 |
6.2.8 完善人才工作体系 |
6.2.9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青年干部的定义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价值内涵 |
三、研究综述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梳理研究 |
(二)关于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研究 |
(三)关于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容研究 |
(四)关于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
(五)关于青年干部队伍教育途径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机制背景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来源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才思想 |
(二)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论述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思想演变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实践依据 |
(一)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时期的实践经验总结 |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需要 |
(三)新时代党中央领导人的青年成长经历 |
第二章 当前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境遇 |
一、当前青年干部自身特性及其影响分析 |
(一)个体化意识凸显 |
(二)国际化视野开阔 |
(三)创新化追求提升 |
(四)信息化氛围盛行 |
二、当前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身子进了新时代,思想还停留在过去 |
(二)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并没有销声匿迹 |
(三)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 |
(四)不愿监督、不敢监督、抵制监督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关于新时代青年干部的地位与作用 |
(一)肯定青年干部在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作用 |
(二)重视青年干部的特点及成长规律 |
(三)加强青年干部工作的投入力度 |
二、新时代青年干部选拔与使用机制建设 |
(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
(二)坚持德才兼备标准 |
(三)创新完善选用机制 |
三、新时代青年干部培养与教育机制建设 |
(一)心中有党:提高青年干部的政治站位 |
(二)心中有民:增强青年干部的使命意识 |
(三)心中有责:激发青年干部的担当精神 |
(四)心中有戒:提升青年干部的纪律作风 |
四、新时代青年干部监督与管理机制建设 |
(一)整合新旧机构合力监管 |
(二)制定党规党纪兜底监管 |
(三)实施软硬兼顾导向监管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价值 |
(一)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学说 |
(二)传承与发扬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学说 |
(三)拓宽与升华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理论 |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 |
(一)密切联系新时代青年干部群体的后备力量与亲密盟友 |
(二)提升新时代青年干部队伍建设质量 |
(三)顺应与丰富新时代青年干部工作的标准要求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3)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缘由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缘由 |
(三)研究意义 |
二、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政府行为 |
(二)人才与人才集聚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 |
二、理论基础 |
(一)政府行为相关理论 |
(二)人才集聚相关理论 |
(三)区域集聚经济学理论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政府行为研究综述 |
(二)关于人才集聚研究综述 |
(三)关于政府行为对人才集聚作用研究综述 |
(四)简要评述 |
第二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动因分析 |
一、金融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正反馈效应 |
(一)金融人才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机制 |
(二)研究设计 |
(三)实证研究结果 |
(四)研究结论 |
二、政府行为影响着组织和个人的行为选择 |
(一)从人才角度出发 |
(二)从政府角度出发 |
(三)从区域共享角度出发 |
第三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现实考量 |
一、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比较 |
(一)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现状分析 |
(二)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共性问题 |
二、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政府行为实践 |
(一)长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二)珠三角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三)京津冀地区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运行机制 |
(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内容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困境 |
(一)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与人才流动障碍 |
(二)人才集聚政策同质与引才留才机制保守 |
(三)政府行政权力主导与市场力量调动乏力 |
(四)人才评价体系缺乏与政府政策效力不足 |
(五)激励机制滞后与人才积极性不足 |
第四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绩效分析 |
一、政府行为促进区域金融人才集聚的实证检验 |
(一)实证模型设定 |
(二)变量定义与样本选取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二、政府行为对金融人才集聚的区域联动效应检验 |
(一)模型构建 |
(二)变量选取与统计描述 |
(三)实证结果分析 |
三、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的政府行为绩效评价 |
第五章 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比较与借鉴 |
一、国外政府推动区域人才集聚的具体实践 |
(一)美国 |
(二)新加坡 |
(三)日本 |
二、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典型模式分析 |
(一)基础服务型政府行为模式 |
(二)战略指导型政府行为模式 |
(三)计划控制型政府行为模式 |
三、国外区域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经验借鉴 |
(一)明确政府的角色地位,政府行为本土化 |
(二)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政府行为辅助化 |
(三)遵循区域的个性发展,政府行为协同化 |
第六章 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的优化路径 |
一、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一)领路者:完善科学目标规划 |
(二)监督者:强化组织运行管控 |
(三)服务者:重视载体环境建设 |
(四)赋能者:强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模式 |
二、创新制度建构行为 |
(一)重视人才集聚的制度环境,宏观调控人才资源 |
(二)健全人才集聚法治和信用体系建设 |
(三)保持政策连贯性,升级迭代创新政策 |
(四)强化政策协调性,加强区域的协同共生 |
三、完善组织协调行为 |
(一)创新聚才引智机制 |
(二)完善市场化引才育才机制 |
(三)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
(四)推进区域金融人才互认机制,创新人才共享渠道 |
四、提升经济管理行为 |
(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
(二)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宏观经济环境 |
(三)关注和引导优质企业发展,加强区域金融产业集聚 |
(四)完善政府对人才的经济投入,建立多元化管理机制 |
五、优化社会服务行为 |
(一)营造良好的金融人才环境平台 |
(二)促进人才集聚服务机构发展 |
(三)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监督体系 |
(四)优化金融教育理念,实施科学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中国人才发展治理及其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内容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人才发展治理的概念阐释和理想愿景 |
一、人才发展治理核心概念阐释 |
(一)人才 |
(二)人才发展 |
(三)人才发展治理 |
二、人才发展治理的理想愿景 |
(一)多中心布局 |
(二)多层次结构 |
(三)多关系网络 |
第二章 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基础和国际借鉴 |
一、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创新理论 |
(三)治理理论 |
二、国外人才发展实践历程 |
(一)北美及大洋洲发达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
(二)欧洲发达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
(三)亚洲发达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
(四)金砖国家人才发展实践 |
三、国外人才发展的治理要素特征 |
(一)治理主体:多元与协同 |
(二)治理方式:法治与规范 |
(三)治理能力:现代与科学 |
(四)治理结构:立体与高效 |
四、国外人才发展的治理经验 |
(一)政府主导的宏观决策机制 |
(二)畅通的跨部门合作机制 |
(三)人才资金投入多元化机制 |
(四)市场化运作与国家战略有机结合 |
(五)全链条人才开发体系 |
第三章 人才发展治理的中国探索与理论反思 |
一、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孕育发展历程 |
(一)新中国成立后(1949-1978 年):基础积累期 |
(二)改革开放后(1978—2000 年):雏形出现期 |
(三)进入21 世纪后(2000—2012 年):格局加快构建期 |
(四)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现在):体系形成期 |
二、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典型案例分析 |
(一)人才争夺战降温案例:政府间合作 |
(二)区域人才平衡发展案例:政府角色重塑 |
(三)推动人才科技成果转化案例:公共服务市场化 |
(四)优化人才发展生态案例:多中心治理 |
三、人才发展治理的地方实践:以中国东北J省为例 |
(一)J省人才发展治理背景及基础 |
(二)J省人才发展治理实践历程 |
(三)J省人才发展治理成效 |
(四)J省人才发展治理遇到的挑战 |
(五)J省人才发展治理的理论思考 |
四、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实践困境与趋势要求 |
(一)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实践困境 |
(二)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趋势要求 |
第四章 中国人才发展治理的体系框架和建构路径 |
一、中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建设目标 |
(一)科学规范 |
(二)开放包容 |
(三)运行高效 |
二、中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机制构成 |
(一)党委统筹的领导机制 |
(二)政策引导的运行机制 |
(三)市场配置的动力机制 |
(四)依法治国的保障机制 |
三、中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建构路径 |
(一)夯实中国人才发展治理运行基础 |
(二)强化中国人才发展治理能力建设 |
(三)完善中国人才发展治理方式手段 |
结论 |
一、主要观点 |
二、主要创新 |
三、未尽研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致谢 |
(5)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6)中国共产党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起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理论研究价值 |
1.1.3 实践借鉴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既有成果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概况 |
1.2.3 既有成果和研究趋势分析 |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范畴与概念 |
2.1 军队人才建设的对象及其本质特征 |
2.1.1 军队人才的概念和范畴 |
2.1.2 军队人才的类型与层级 |
2.1.3 军队人才的本质特征和职业特质 |
2.1.4 军队人才的个体结构和群体结构 |
2.2 军队人才建设的涵义及内容 |
2.2.1 军队人才建设主体是中央军委和军队各级党委 |
2.2.2 军队人才建设客体是军队中的军事人才个体或群体 |
2.2.3 军队人才建设涵盖军队人才成长与发展的一切创建和设置 |
2.3 军队人才建设的功能向度 |
2.3.1 提升军队战斗力:加强军队人才实战能力供给 |
2.3.2 促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人才结构优化整合 |
2.3.3 促进军队人才个体自由全面发展:全面提高人才素质 |
2.4 影响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要素 |
2.4.1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影响军队人才建设的主要物质基础 |
2.4.2 军事思想理论和军事技术及武器装备进步程度影响军队人才建设标准 |
2.4.3 国家政治制度和军队性质定位军队人才建设的价值归属 |
2.4.4 军队人才建设理论指导、规划与决策影响军队人才建设实效 |
2.4.5 国际国内环境与国家发展战略影响军队人才建设外部支持 |
第3章 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的思想渊源 |
3.1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体系是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1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人的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 |
3.1.2 核心理论:马克思主义人才学理论 |
3.1.3 专门理论:马克思主义军事人才学基本理论 |
3.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是党的军队人才建设思想产生并发展的活性基因 |
3.2.1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蕴含我军建设发展的基本规律 |
3.2.2 中国特色军事理论是军事斗争准备实践的理论先导 |
3.2.3 中国特色军事理论统领指导军队人才建设实践 |
3.3 中国传统军事人才思想的优秀成分是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的重要借鉴 |
3.3.1 中国古代军事人才思想精髓 |
3.3.2 中国近代军事人才思想启示 |
3.4 西方主要强国军事人才思想的合理内核是我军人才建设理论的选择参照 |
3.4.1 西方古代军事人才思想 |
3.4.2 近现代西方主要强国军事人才思想 |
第4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初创 |
4.1 军队人才建设的革命战争背景 |
4.1.1 中国革命特点决定人民军队在革命斗争和争夺政权中必须发挥关键作用 |
4.1.2 中国革命道路选择决定了培养大量军队人才的迫切性和艰巨性 |
4.2 革命建军阶段人民军队艰难开创人才建设的伟大实践 |
4.2.1 加强军队人才政治教育与思想改造 |
4.2.2 壮大军队人才队伍 |
4.2.3 创建人才培训组织机构 |
4.2.4 建章立制规范人才工作 |
4.3 适应革命战争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形成 |
4.3.1 军队人才地位论:军队人才是决定革命战争胜负的关键力量 |
4.3.2 军队人才建设主体论:中国共产党是军队人才建设的领导者和实践先锋 |
4.3.3 军队人才素质构成论:忠诚能战是军队人才的首要条件 |
4.3.4 军队人才培养论:不拘一格多渠道 |
4.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的理论评价 |
4.4.1 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及军事人才思想得以继承与发展 |
4.4.2 适应革命战争形势任务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初步形成 |
4.4.3 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军队人才建设实践取得显着成就 |
第5章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曲折实践与理论建树 |
5.1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军队人才建设面临的形势任务及要求 |
5.1.1 军队建设任务转变赋予军队人才建设新任务 |
5.1.2 军队建设总方针总任务对军队人才建设提出新要求 |
5.1.3 “革命化”冲击现代化对军队人才建设产生负面影响 |
5.2 和平建军阶段军队人才建设实践在转型阵痛中迂回前行 |
5.2.1 边打边建期间党为建设现代化和正规化革命军队作准备 |
5.2.2 全面建设正规化和现代化时期军队人才制度的尝试与探索 |
5.2.3 “文化大革命”中军队人才建设遭受挫折 |
5.2.4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军队人才建设获得转机 |
5.3 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曲折探索中的理论建树 |
5.3.1 军队人才质量建设观:不唯阶级成分强调素质条件标准 |
5.3.2 军队人才培养观:教育训练现代化和正规化 |
5.3.3 军队人才制度建设观:制度是人才建设正规化和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
5.4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评价 |
5.4.1 初步形成和平时期军队人才建设思想 |
5.4.2 指导保卫国家和建设国防实践取得重要成就 |
第6章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
6.1 军队人才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
6.1.1 国际战略格局重组校准军事战略方针为军队建设指明方向 |
6.1.2 国防现代化发展目标引导军队人才建设回归正确轨道 |
6.1.3 现代高科技战争对军队人才素质提出新要求 |
6.1.4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对军队吸引保留人才提出新挑战 |
6.2 军队人才建设改革实践支撑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
6.2.1 顺应世界战略格局调整和战争形态变化把握军队人才建设着力点 |
6.2.2 遵循和平建军规律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中人才准备 |
6.2.3 稳步推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军队人才制度改革 |
6.3 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的新发展 |
6.3.1 人才兴军的核心地位论:第一战略资源 |
6.3.2 军队人才素质构成论:全面复合型素质结构 |
6.3.3 军队人才培养路径建设论:突出教育训练 |
6.3.4 军队人才体制机制建设论:法治人事 |
6.3.5 军队人才建设发展目标论:精兵制胜 |
6.4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评价 |
6.4.1 适应现代化战争的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体系成熟 |
6.4.2 深刻揭示出现代军队人才的成长规律 |
6.4.3 推动新时期现代化军队人才建设新进展 |
6.4.4 对西方先进人力资源理论的合理吸收 |
第7章 党领导军队人才建设的基本经验 |
7.1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科学引领 |
7.1.1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推进政治建军方略 |
7.1.2 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指导是军队人才建设正向发展的先决条件 |
7.1.3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推进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与实践发展 |
7.2 必须遵循党的人才理论的一般规律和军队人才建设的特殊规律 |
7.2.1 必须始终以党的人才理论的一般规律为根本指导 |
7.2.2 必须深化军队人才建设的特殊规律研究 |
7.2.3 必须将人才理论的一般规律和军队人才建设的特殊规律相结合 |
7.3 牢固确立战斗力为根本目标和唯一标准 |
7.3.1 提高军政素质是军队人才建设培养性目标 |
7.3.2 提升整体作战合力是军队人才建设配置性目标 |
7.3.3 激发人才活力是军队人才建设效率性目标 |
7.4 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主体地位 |
7.4.1 坚持由党对军队人才建设实施宏观管理 |
7.4.2 坚持由党组织制定并落实军队人才建设的政策法规 |
7.4.3 坚持由党组织统筹协调军队人才建设要素 |
7.4.4 坚持由党组织服务保障军队人才建设需要 |
7.5 始终以军队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 |
7.5.1 丰富干部来源结构以拓宽军队人才来源渠道 |
7.5.2 重视干部培训以保留军队人才骨干 |
7.5.3 科学评价干部以树立正确用人导向 |
7.6 始终重视军队人才建设的体制机制保障 |
7.6.1 构建科学高效的领导体制确保军队人才建设指挥基础 |
7.6.2 健全人才法规制度军队人才建设提供法制保障 |
7.6.3 完善科学决策机制保证军队人才建设实效 |
7.7 建构良好的政治生态与创新氛围是军队人才成长的外部条件 |
7.7.1 不良政治生态和平庸守旧氛围影响人才成长 |
7.7.2 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自觉纯净政治生态 |
7.7.3 严守人事纪律维护良好政治生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7)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蕴意 |
一、 相关概念简释 |
(一) 人才与高层次人才 |
(二) 伦理和管理 |
(三)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问题 |
二、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特性 |
(一) 主体性 |
(二) 人本性 |
(三) 价值性 |
(四) 自律性 |
(五) 非唯功利性 |
三、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功能 |
(一) 导向功能 |
(二) 激励功能 |
(三) 凝聚功能 |
(四) 专属功能 |
第二章 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思想的立论基础 |
一、 中西方人才管理伦理思想的历史梳理 |
(一) 中国传统人才管理伦理思想 |
(二) 西方传统人才管理伦理思想 |
二、 现代西方各国人才管理伦理思想的借鉴 |
(一) 西方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发展 |
(二) “人才争夺战”中的人才伦理思想 |
三、 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人才思想 |
(二)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人才思想 |
(三)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人才强国战略 |
第三章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要求 |
一、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目标 |
(一) 社会责任 |
(二) 科研道德 |
(三) 科学精神 |
二、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原则 |
(一) 以人为本原则 |
(二) 以用为本原则 |
(三) 科学规范原则 |
(四) 可持续发展原则 |
(五) 竞争激励原则 |
三、 高层次人才管理者的道德素质要求 |
(一) 公正 |
(二) 效率 |
(三) 尊重 |
(四) 服务 |
第四章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实践 |
一、 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实践过程 |
(一) 高层次人才选拔的伦理规范 |
(二) 高层次人才使用的伦理方法 |
(三) 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的伦理导向 |
二、 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实践取得的经验和存在问题 |
(一) 主要经验 |
(二) 存在问题 |
三、 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实践对策 |
(一) 提升管理人员的伦理境界 |
(二) 增强管理人员的伦理实践能力 |
(三) 强化人才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
(四) 建立高层次人才统筹管理机制 |
第五章 高层次人才管理伦理个案分析----以山东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为例 |
一、 山东省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工作基本情况 |
(一) 发展回顾 |
(二) 主要成绩 |
(三) 存在问题 |
(四) 导致后果 |
二、 山东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管理的伦理特征 |
(一) 以人为本,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
(二) 加强科研道德,树立良好学风 |
(三) 科学评价,推动人才专业发展 |
三、 高校职称管理的伦理对策 |
(一) 职称管理伦理规范的制度化建设 |
(二) 职称管理伦理运行机制 |
(三) 组织管理者的道德责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8)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创新发展与实践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一) 世情 |
(二) 国情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研究综述 |
(二) 人才战略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六、基本框架和结构 |
第一章 人才相关范畴概述 |
第一节 人才的概念 |
一、人才概念的界定 |
二、人才概念的内涵 |
三、人才概念的外延 |
第二节 人才相关概念辨析 |
一、人口和劳动力 |
二、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 |
三、知识分子、干部和人才 |
第三节 人才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
一、人才思想 |
二、我国人才思想的发展历程 |
三、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思想 |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才思想创立的背景 |
二、马克思、恩格斯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马克思、恩格斯人才思想述评 |
第二节 列宁人才思想 |
一、列宁人才思想产生的背景 |
二、列宁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三、列宁人才思想的意义 |
第三节 毛泽东人才思想 |
一、毛泽东人才思想产生的背景 |
二、毛泽东人才思想的发展过程 |
三、毛泽东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 |
四、毛泽东人才思想述评 |
第四节 邓小平、江泽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思想的发展 |
一、邓小平人才思想 |
二、江泽民人才思想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新发展——科学人才观 |
第一节 科学人才观提出的背景 |
一、科学人才观的提出是应对国际人才竞争的客观要求 |
二、科学人才观的提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 |
三、科学人才观的提出是提高我国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必然选择 |
第二节 科学人才观提出和发展的过程 |
一、科学人才观的初步酝酿阶段 |
二、科学人才观的形成丰富阶段 |
三、科学人才观的发展成熟阶段 |
第三节 科学人才观的主要内容 |
一、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人才价值观 |
二、人人都可成才的人才标准观 |
三、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观 |
四、党管人才的人才保障观 |
第四节 科学人才观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一、科学人才观的理论价值 |
二、科学人才观的实践意义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在我国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我国人才工作的发展进程 |
一、我国人才工作的起步探索 |
二、我国人才工作转入正轨 |
三、我国人才工作深入发展 |
四、我国人才工作全面推进 |
第二节 我国人才工作的成效 |
一、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初步确立 |
二、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
三、人才发展的环境持续优化 |
四、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日益凸显 |
五、人才的效能明显增强 |
第三节 我国人才工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人才工作体制机制状况分析 |
二、人才政策法规情况分析 |
三、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
四、人才发展环境分析 |
第五章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
第一节 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背景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背景 |
第二节 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战略原则和战略重点 |
一、战略原则 |
二、战略重点 |
第三节 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对策建议 |
一、创新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夯实人才强国建设的制度基础 |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强国的队伍基础 |
三、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夯实人才强国建设的环境基础 |
四、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夯实人才强国建设的管理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人才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科技创新型人才战略 |
2.2 开放合作的科技人才战略理论 |
2.3 科技人才战略理论中的其它相关理论 |
2.3.1 科技人才成长规律 |
2.3.2 科技人才的培养 |
2.3.3 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 |
2.3.4 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 |
第三章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人才现状及行业特殊性分析 |
3.1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人才分类 |
3.2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人才现状分析 |
3.2.1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研机构现状分析 |
3.2.2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
3.2.3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人才现状分析 |
3.3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人才存在的问题 |
3.3.1 科技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
3.3.2 科技人才质量有待提高 |
3.3.3 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 |
3.4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人才管理存在的问题 |
3.5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特殊性分析 |
3.5.1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技术体系特点及科技保护要求 |
3.5.2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组织体系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开放合作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人才战略分析 |
4.1 开放合作的必要性 |
4.2 开放合作的前提条件 |
4.3 开放合作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人才能力要求 |
4.4 科技人才战略原则与目标 |
4.5 科技人才战略的实施路径 |
4.6 科技人才战略的保障措施 |
第五章 :结论 |
5.1 论文的结论和不足之处 |
5.1.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5.1.2 论文存在的不足之处 |
5.2 论文的创新点和后续研究建议 |
5.2.1 论文的创新点 |
5.2.2 论文的后续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10)中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文献回顾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基本评价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目标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研究 |
1.4.2 实证研究 |
1.5 研究意义和逻辑框架 |
1.5.1 研究意义 |
1.5.2 逻辑框架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人才、人才战略与国际化人才 |
2.1.1 人才和人才战略 |
2.1.2 国际化人才 |
2.1.3 人才贡献率 |
2.2 保险行业发展和寿险行业发展战略的相关理论 |
2.2.1 国际上的保险业、寿险业行业战略发展 |
2.2.2 国内的保险业和寿险业 |
2.3 企业战略管理和寿险企业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 |
2.3.1 国外通用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模型 |
2.3.2 国内的人才战略管理模型 |
2.4 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和人才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 |
2.5 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的相关理论 |
2.6 人力资本理论 |
2.7 纳什均衡理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实践基础 |
3.1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金融业 |
3.1.1 全球化与我国的金融改革 |
3.1.2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
3.2 全球化与中国的保险业 |
3.2.1 我国金融业中的保险业 |
3.2.2 我国保险业的机遇与挑战 |
3.3 中国的寿险行业 |
3.3.1 我国人身保险业的基本情况 |
3.3.2 我国寿险业的主导地位 |
3.3.3 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前景和挑战 |
3.4 中国寿险业发展进入瓶颈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寿险行业的人才状况与战略 |
4.1 中国寿险行业现状与发展战略 |
4.1.1 中国寿险业的外部环境和国际定位 |
4.1.2 中国寿险业的现状 |
4.1.3 中国寿险业的发展战略 |
4.2 中国寿险行业的人才现状与人才战略 |
4.2.1 中国寿险行业的人才现状 |
4.2.2 中国寿险行业现行的人才战略 |
4.3 中国寿险行业人才战略的国际借鉴 |
4.3.1 中国寿险行业与欧美寿险行业人才状况比较 |
4.3.2 香港寿险业人才战略的借鉴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的人才状况与战略 |
5.1 中国人寿集团的现状和发展战略 |
5.1.1 中国人寿集团的外部环境和定位 |
5.1.2 中国人寿集团的发展现状 |
5.1.3 中国人寿集团的发展战略 |
5.2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的人才现状和人才战略 |
5.2.1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的人才现状 |
5.2.2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与竞争对手的人才状况比较 |
5.2.3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的人才战略 |
5.3 对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人才战略的评价 |
5.4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人才战略的同行借鉴 |
5.4.1 平安保险集团的人才战略借鉴 |
5.4.2 安联保险集团的人才战略借鉴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才状况与战略 |
6.1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的现状和发展战略 |
6.1.1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的外部环境和定位 |
6.1.2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现状 |
6.1.3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的发展战略 |
6.2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的人才现状和人才战略 |
6.2.1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的人才现状 |
6.2.2 对河北省分公司寿险人才的抽样调查 |
6.2.3 对个险销售渠道管理人才的普查 |
6.3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的人才战略 |
6.4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公司人才战略的同行借鉴 |
6.4.1 平安寿险股份公司的人才战略借鉴 |
6.4.2 瑞士人寿公司的人才战略借鉴 |
6.5 公司人才战略对行业人才战略的启发意义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寿险行业人才战略体系 |
7.1 我国寿险业总体人才战略规划 |
7.1.1 我国寿险行业的人才战略设计 |
7.1.2 我国寿险人才战略在落实中在行业、集团、公司层面上的侧重点 |
7.2 中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的行业外实现路径 |
7.2.1 中国寿险业战略人才规模的行业外实现路径 |
7.2.2 中国寿险业战略人才结构的行业外实现路径 |
7.3 中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的行业内实现路径 |
7.3.1 中国寿险业战略人才规模的行业内实现路径 |
7.3.2 中国寿险业战略人才结构的行业内实现路径 |
7.4 中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的立体动态路径图 |
7.4.1 中国寿险业战略人才规模的立体动态路径图 |
7.4.2 中国寿险业战略人才结构的立体动态路径图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局限与展望 |
8.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四、用人才战略统揽新时期人事工作全局(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研究[D]. 朱洲.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青年干部队伍建设研究[D]. 梁智亮. 暨南大学, 2020(04)
- [3]我国区域金融人才集聚中政府行为研究[D]. 兰芳. 吉林大学, 2020(08)
- [4]中国人才发展治理及其体系构建研究[D]. 董博. 吉林大学, 2019(10)
- [5]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6]中国共产党军队人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D]. 李珊.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 [7]高层次人才管理的伦理问题研究[D]. 蒋文莉.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8)
- [8]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创新发展与实践应用研究[D]. 张国锋. 南开大学, 2013(07)
- [9]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技人才战略研究[D]. 陆群. 北京化工大学, 2012(11)
- [10]中国寿险业人才战略研究[D]. 贾广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