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痛可停胶囊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蒋俏丽[1](2016)在《丹参多成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的制备与透皮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制备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通过微乳技术改善丹参脂溶性成分丹参总酮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促进丹参总酮及丹参水溶性成分丹参总酚酸的透皮吸收能力,为丹参有效成分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新方法。方法:选择合适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及助表面活性剂相和水相,通过伪三元相图与单纯形网格法优化设计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的最优处方,以微乳的粒径、丹参酮ⅡA的包封率及载药量为评价指标,Design Expert软件进行模型构建找出最佳响应值,确定最优处方并进行最优处方的验证。以美国国际特品公司(ISP)的凝胶贴膏剂基本处方为参考,以基质均匀性、基质表面光泽、基质延展性、背衬层渗出度、膜残留性、皮肤追随性、气泡数、持粘力及剥离力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处方比例进行筛选,确定最优处方并进行最优处方的验证。以丹参总酮和总丹酚酸的溶解性和稳定性为指标选择合适的接收介质,并对丹参总酚酸在裸鼠皮肤匀浆中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良Franz双室渗透扩散池法对丹参提取物水溶液、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透皮能力进行考察。结果:以肉豆蔻酸异丙酯为油相,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solutrol-HS 15)为表面活性剂,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P)为助表面活性剂,纯化水为水相,优化得到的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的最优处方组成为肉豆蔻酸异丙酯:15-羟基硬脂酸聚乙二醇酯(solutrol-HS 15)-二乙二醇单乙基醚(transcutol P)(4:1):纯化水(13.3:31.7:55.0),该微乳粒径为12.88±0.57nm,丹参酮ⅡA包封率为98±2.26%,丹参酮Ⅱ A和丹酚酸B的载药量分别为5.30±-0.03mg-g-1和2.43±0.Olmg.g-1。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最佳处方比例为: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5g,PVP-K 90 0.4g,酒石酸0.04g,水6g,NP-7001.2g,甘羟铝0.06g,甘油6g。制备的凝胶贴膏剂膏体基质均匀,无不溶物、红褐色大块物;揭开防黏层,基质表面光滑,无任何残留及凹洞;基质比较容易搅拌、涂布;涂布完成后,背衬层无任何渗出;揭开防黏层后,防黏层上沾基质的面积占总面积的1/5以内;将微乳凝胶贴膏剂贴于手腕部,用力下甩,10次以上不脱落;基质无气泡。选择35%乙醇生理盐水溶液为透皮接收介质,丹参总酮与丹参总酚酸在其中的稳定性良好。丹参总酚酸在裸鼠皮肤匀浆中12h内降解较快,12h后降解缓慢,降解过程不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体外透皮实验表明,对于SalB,在前22h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中SalB的透过量大于丹参提取物水溶液组,在22h至24h时间内,丹参提取物水溶液组透过量逐渐大于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中SalB在24h内相比于丹参提取物水溶液组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累积透过量明显较少。丹参提取物水溶液组累积透过量符合零级方程及Hixon-crowell方程模型,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中SalB累积透过量均符合Hixon-crowell方程模型。对于TSN,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和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中TSN在24h内均能透过大鼠皮肤,且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透过量大于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组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组中TSN累积透过量均符合Hixon-crowell方程模型。结论:伪三元相图技术与单纯形网格法结合制备的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制剂能显着提高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丹参总酮的水溶性,显着促进丹参总酮及丹参总酚酸的透皮吸收能力。凝胶贴膏剂技术与微乳技术的结合为药物微乳制剂透皮给药系统的开发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孙军[2](2011)在《他克莫司—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白蛋白纳米剂型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他克莫司(Tacrolimus, FK506)是一种强效的免疫抑制剂,因在水中溶解度低限制了其应用。本课题通过采用超声法制备了FK506-二甲基-β-环糊精(DM-β-CD)包合物,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了牛血清白蛋白(BSA)纳米粒(NP),最终制得FK506-DM-β-CD-BSA NP剂型,为新型纳米给药系统提供了实验数据。采用研磨法或超声法制备FK506-DM-β-CD包合物,结果发现超声法优于研磨法。采用超声法,通过正交试验,最优化包合物备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0.5 h,温度40℃,乙醇浓度75%,制得的FK506-DM-β-CD包合物的载药率为(12.4±0.3)%,极大提高了FK506的溶解度。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BSA NP。通过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交联时间、pH、白蛋白浓度、乙醇用量等因素对纳米粒形态、粒径、产率、体外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控制乙醇用量可得到球形良好、140-300nm的多尺度纳米粒。按白蛋白浓度50mg/ml,pH9,乙醇用量4 ml,交联18h制得的纳米粒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48.4±7.9)nm,产率为(97.5±0.1)%,15 min以内于人工胃液中降解(81.9±0.4)%,24 h以内于人工肠液中降解(18.8±0.1)%。添加冻干保护剂,通过冷冻干燥制得白蛋白纳米剂型。采用去溶剂化-化学交联法制备FK506-DM-β-CD-白蛋白纳米粒。当FK506浓度为3.5mg/ml时,FK506-DM-β-CD-BSA NP的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91.5±1.0)%和(3.2±0.1)%,粒径为(245.2±7.5)nm;与FK506-BSA NP比较, FK506-DM-β-CD-BSA NP的载药率从2.1%提高至3.2%,酶降解速度减慢,体外累积释放表明其突释更小,释药缓慢;药动学实验结果表明,大鼠静脉注射FK506-DM-β-CD-BSA NP后的血药浓度平稳且持久,其绝对生物利用度为(117.6±3.5)%。
高成林[3](2009)在《可塑性脐贴膏的药剂学研究》文中认为小儿腹泻暖脐散为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朱启勇主任的临床验方,该方由补骨脂、吴茱萸、丁香等药材组成,具有芳香燥湿,温脾止泻,散寒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寒所致的泄泻、脘腹疼痛等病症,疗效确切。原剂型为糊剂,使用时须临时配制,体积较大,使用、储藏均不方便,而其它外敷剂型均存在与脐部结合不紧密的情况而影响疗效。因此本文结合脐部特殊的生理结构,选用新的辅料创新的研制了一种具有一定可塑性的可塑性脐贴膏,该剂型具有可塑性好、透皮吸收性强、载药量高、保湿性好且与脐部结合更加紧密等优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小儿腹泻暖脐散原处方的配比进行了研究,采用蓖麻油致小鼠腹泻模型考察了各处方的抗腹泻效果,结果显示补骨脂、吴茱萸、草豆蔻、肉桂、丁香的配比为9∶3∶4.5∶4.5∶1时,小儿腹泻暖脐散的药效最好。(2)对筛选后的处方进行了提取和纯化:补骨脂采用醇提取,利用正交设计法,以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为指标,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6倍量的70%乙醇,提取3次,每次2h;采用水沉法,以有效成分含量和出固率为指标,筛选出补骨脂醇提液的纯化工艺为:药液浓缩为0.50g(生药)/mL,加3倍水沉即可。吴茱萸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后,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出乙醇提取吴茱萸中生物碱成分的最佳工艺为加入6倍量的7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h;采用水沉法,以有效成分保留量和出固率为指标筛选出吴茱萸醇提液的纯化工艺为:药液浓缩为0.25g(生药)/mL,加3倍水沉即可。草豆蔻、丁香、肉桂等主要含有挥发油成分,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为:药材粉碎过20目筛,加水量为6倍,提取6h;并采用正交试验优选了挥发油的β-CD包合的最佳工艺为:挥发油与β-CD的比为1∶8(mL∶g),采用20%乙醇作为溶媒,超声处理3小时时包合效果最好。(3)通过对多种辅料的筛选研究得出可塑性脐贴膏中各种辅料的种类,利用单因素实验法,以贴膏的成型性、可塑性、脱模性能等为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可塑性脐贴膏空白基质的最佳处方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海藻酸钠:氧化锌:甘油:水=0.5∶0.8∶4∶6.3∶10。(4)对脐贴膏的处方优化及成型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贴膏的成型性、可塑性、体外透皮性能为指标,筛选出贴膏的最大载药量为30%;选用20%PEG400作为接收介质;通过对大鼠、小鼠、家兔和猪耳等动物皮肤的筛选,结果显示大鼠腹部皮肤对有效成分的透过量最大;通过对氮酮、油酸、1,2-丙二醇和β-CD等透皮促进剂种类及用量的考察,筛选出氮酮用量为1%时对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促渗作用最佳。可塑性脐贴膏的制备工艺为:按比置例称取水、甘油和PVP-K30,置于80℃的水浴上不断加热溶解,放冷至60℃,加入海藻酸钠,不断搅成胶状,加入氧化锌,不断搅拌均匀制成空白基质,按30%载药量比例加入补骨脂流浸膏、吴茱萸浸膏、复方水提液浸膏和混合挥发油,1%氮酮,搅匀,涂抹于自制模具中,在40℃的烘箱中固化3.5h,于医用橡皮膏模型保存,即成。(5)通过含量测定、体外经皮渗透性实验以及体外释放度实验对可塑性脐贴膏进行了体外评价。采用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30min,可测得每贴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分别为4.20mg和3.93mg。体外经皮渗透性评价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大鼠腹部皮肤作为皮肤模型,20%PEG400作为接收介质,1%氮酮作为透皮促进剂,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24h经皮吸收累积透过量分别为140.84±0.79μg·cm-2和102.60±1.17μg·cm-2。通过体外释放度实验对贴膏的体外释放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贴膏在8h内即可释放90%的药物,符合一级模型方式释放。(6)采用蓖麻油致小鼠腹泻实验和正常小鼠肠推进实验研究了贴膏的药效,结果表明,高、中剂量的贴膏可以显着的抑制蓖麻油致小鼠腹泻,对正常小鼠的肠推进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皮肤急性毒性实验显示该制剂没有毒性;皮肤的刺激性实验显示,该制剂对完整皮肤没有刺激性,对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
邓容[4](2007)在《复方羊角软胶囊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制复方羊角软胶囊。复方羊角软胶囊由羊角、川芎、白芷、制川乌四味药材组方而成,来源于卫生部部颁标准收载的复方羊角片,该中成药具有平肝,镇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及神经性头痛。根据处方药材性质和临床用药特点,本实验进行剂型改进。为此对本软胶囊进行制剂学方面的系统研究,完成制剂工艺研究、质量标准和初步稳定性研究。方法:(1)以阿魏酸(ferulic acid)和欧前胡素(imperatorin)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药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2)以软胶囊内容物的粘度和沉降比为内容物混悬稳定性指标,同时考虑内容物的流动性进行综合评分,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软胶囊内容物中辅料的最佳配方。(3)采用TLC法对制剂处方中川芎、白芷进行定性鉴别,对制剂中乌头碱作限量检查。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阿魏酸、欧前胡素进行含量测定,酸性染料比色法对制剂中的乌头总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4)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胶囊剂项下的有关规定,对制剂的装量差异和崩解时限进行检查。(5)参照“中药新药稳定性试验要求”中胶囊剂的稳定性考核项目,对软胶囊成品作初步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确定川芎、白芷和制川乌采用8倍量的30%乙醇以3 ml/min·Kg渗漉速度渗漉。通过处方筛选和正交试验,确定浸膏粉与大豆油1:1配比,蜂蜡、吐温-80、微粉硅胶分别占内容物的4%、0.5%、1.5%的比例下,制成的内容物流动性好,混悬稳定性高。川芎、白芷定性鉴别方法显示,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方法具有专属性。乌头碱限量检查方法显示,试制的样品中乌头碱(aconitine)含量均在限量范围内。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阿魏酸在6~60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79948+61345·X,r=0.99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RSD=2.23%);供试品溶液在6h内保持稳定(RSD=1.12%);本品内容物每克含川芎以阿魏酸(C10H10O4)计不得少于100μg。欧前胡素进样量在0.08~0.4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44863+3672150·X,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RSD=2.08%);供试品溶液在6h保持内稳定(RSD=1.06%);本品内容物每克含白芷以欧前胡素(C16H14O4)计不得少于60μg。乌头碱浓度在8.4~25.2μg/ml范围内吸收度与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54+0.03029·X,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9%(RSD=2.31%);供试品溶液在4h内保持稳定(RSD=1.05%);本品内容物每克含乌头总生物碱以乌头碱(C34H47NO11)计不得少于0.43mg。三批样品经检查,装量差异<±10%,崩解时间在1h内。三批样品经初步稳定性实验表明该制剂室温条件下三个月内基本保持稳定。结论:通过提取工艺和制剂工艺的研究,为复方羊角软胶囊提供了合理的工艺参数;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可以控制制剂质量,研制的样品质量稳定。本研究达到了课题预期目的。
路世鹏[5](2006)在《脑痛立停胶囊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脑通立停胶囊来源于临床经验方,由川芎、白芷、吴茱萸和薄荷脑四味药组成,具有活血祛风、温经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偏头痛之寒凝血瘀证。本研究对该方药选择适宜工艺进行提取,制成硬胶囊,并制定了制剂的质量标准。方法以均匀设计法和正交设计法对吴茱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HPLC法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为指标,确定吴茱萸乙醇回流提取的工艺参数;以HPLC法测定阿魏酸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设计法选择川芎、白芷混合乙醇渗漉提取的工艺条件。将薄荷脑进行β-环糊精包合后,与吴茱萸提取物混合制粒;川芎白芷提取物制粒后与前述颗粒混合,填充胶囊。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各药进行定性鉴别,按药典要求对该制剂进行检查,并建立HPLC法测定制剂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方法,制定制剂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限度。结果川芎、白芷用8倍量80%乙醇浸泡24h,渗漉提取;吴茱萸采用70%乙醇分别以8倍、7倍量(2h、1.5h)回流提取2次;薄荷脑以10倍量β-环糊精包合。川芎白芷提取物加入糊精制粒;吴茱萸提取物与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混合制粒。两种颗粒混合均匀后填充胶囊,即得脑痛立停胶囊。为此制剂制定了合适的质量标准。结论经优选的提取工艺、成型工艺和剂型合理而可行;脑痛立停胶囊符合中国药典制剂通则硬胶囊项下要求,且便于服用;建立的TLC法对诸药定性检测和HPLC法对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测定的质量标准方便可靠。本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数据。
马开,秦文杰,高寒[6](2003)在《痛可停胶囊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痛可停胶囊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不等水平正交试验法,以包合物油利用率为指标优选包合工艺。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挥发油加40倍量水,4倍量β-环糊精,以胶体磨研磨10 min包合,包合物70℃烘干。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单、可行,适合痛可停胶囊的大生产。
魏英勤[7](2003)在《中药复方血糖宁有效部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药复方(又称方剂)是中医遣方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复方化学的研究又是制约中药复方研究的“瓶颈”所在,弄清中药复方产生疗效的物质基础,对于新药的研制开发,中医理论方剂配伍内涵的科学阐明,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层次认识,以及中医药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中药复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践体会,认为有效部位是中药复方研究的核心问题,提出了“有效成分组是采用现代各种分离手段获得的能够保持原中药复方临床疗效的不可继续分割的分子集合体”的观点,并且认为有效部位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将为最终实现中医药理论从药味配伍向化学成分配伍的质的飞跃奠定基石。本课题选用主要由黄连、黄柏等药材组成的经临床验证疗效确切的中药复方血糖宁为研究对象,以降血糖效果为评价指标分离分析了血糖宁的有效部位。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 建立了同时测定血糖宁复方原料药材、原方提取物中四种生物碱含量的RP-HPLC方法,并以四种生物碱、总碱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了血糖宁的提取工艺。采用HPCE法比较了喷雾干燥法和烘干法对血糖宁原方提取物有效成分和性质的影响。 以大孔树脂洗脱液中生物碱的含量作指标,选择洗脱液乙醇浓度、洗脱液用量、洗脱液盐酸浓度三个因素,用L9(34)正交表优化了黄连提取液的大孔树脂洗脱条件。并以洗脱液中生物碱的含量作指标,考察了上样体积、上样量、上样流速、清洗溶剂对于黄连提取液吸附效率的影响。分离了血糖宁的大孔树脂洗脱部位并进一步进行了分离纯化与含量测定。 通过控制剂量、禁食时间等因素,使制作的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率可达100%,死亡率为0,糖尿病小鼠30日之内稳定。通过药理实验确认了中药复方血糖宁的有效部位,进行了血糖宁部位Ⅲ2的主要药效学实验的研究,考察了影响血糖测定的因素,并测定了血糖宁部位Ⅲ2的LD50。 进行了血糖宁的质量标准研究,采用TLC对方中主要组成药味及制剂进行了定性鉴别,利用TLCS和HPLC对方中主要组成药味及制剂中的生物碱进行了含量测定,并并考察了其初步稳定性。 建立了血糖宁原料药材黄连、部位Ⅲ和部位Ⅲ2的HPCE指纹图谱,并将其用于质量控制和评价。建立了血糖宁及其缺味药部位*的Bayes法识别模型,该模型对血糖宁及其缺味药部位*正确识别率为100%。进行了药动学方面的初步研究,建立了灌胃黄连煎剂的大鼠尿样中成分的eCE指纹图谱,发现黄连生物碱主要以原型药物排出,与文献结论一致。 本文分离并明确了中药复方血糖宁的有效部位,并对其进行了含量测定、药效、质量控制、指纹图谱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碱是中药复方血糖宁降血糖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实验结果将形成中药新药的有关资料,从而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将为血糖宁有效成分组的全面揭示、为中医用药组方机理和规律的深层次认识提供素材和实验依据。
黄耀洲[8](1995)在《环糊精及其分子包合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糊精及其分子包合技术黄耀洲(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系210029)关键词环糊精,性质,作用,分子包含技术环糊精(Cyclodetrin)是由淀粉酶经酶解环合而得的由6至8个葡萄糖以α—1.1糖甙键连结的环状低聚糖化合物。早在1903年德国科学家F.sc...
二、痛可停胶囊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痛可停胶囊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丹参多成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的制备与透皮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透皮治疗系统简介 |
1 皮肤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
1.1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
1.2 药物通过皮肤的途径 |
2 药物经皮吸收促渗方法 |
2.1 化学方法 |
2.2 物理方法 |
2.3 药剂学方法 |
3 透皮治疗系统研究进展 |
二、微乳透皮给药研究概述 |
1 微乳各相介绍 |
1.1 微乳的油相 |
1.2 微乳的水相 |
1.3 微乳的表面活性剂 |
1.4 微乳的助表面活性剂 |
2 微乳作为透皮制剂的特点 |
3 影响微乳经皮吸收的因素 |
4 微乳作为经皮给药系统载体的应用概况 |
三、丹参透皮研究概括 |
1 丹参的主要化学成分 |
2 丹参的药理作用 |
3 丹参的临床应用 |
4 丹参的透皮吸收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丹参总酮的纯化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丹参酮Ⅱ A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丹参总酮样品的纯化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的制备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丹参酮ⅡA与丹酚酸B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制剂辅料的选择 |
2.3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Sm)比例的确定 |
2.4 单纯形网格法(SLD)设计优化处方 |
2.5 最优处方的确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制备工艺 |
1 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 方法 |
2.1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基本处方 |
2.2 评价指标与标准 |
2.3 正交设计实验 |
3 结果 |
3.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3.2 结果验证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透皮接收介质的选择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药 |
2 方法与结果 |
2.1 透皮接收介质含量测定方法及稳定性考察 |
2.2 漏槽条件的确定 |
2.3 各接收介质溶液的配制 |
2.4 丹参酮及丹酚酸在各种接收介质中的溶解度测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皮肤匀浆稳定性考察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药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空白皮肤匀浆的制备 |
2.2 含量测定方法 |
2.3 代谢稳定性实验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及丹参多组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剂的体外透皮能力考察 |
1 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试药 |
1.3 实验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离体鼠皮的制备 |
2.2 体外透皮实验 |
3 小结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他克莫司—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白蛋白纳米剂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纳米给药系统 |
1.2.1 纳米给药系统的分类与特点 |
1.2.2 常用的纳米载体材料 |
1.2.3 纳米粒的质量评价 |
1.3 白蛋白纳米粒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影响因素 |
1.3.1 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方法 |
1.3.2 白蛋白纳米粒的影响因素 |
1.4 FK506的研究及其应用 |
1.4.1 FK506的理化性质 |
1.4.2 FK506的药理学 |
1.4.3 FK506的药代动力学 |
1.5 环糊精与包合技术 |
1.5.1 药物-环糊精包合物形成条件 |
1.5.2 环糊精包合物制备方法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 |
第二章 FK506-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2.1 材料与仪器 |
2.2.2 FK506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3 研磨法制备FK506-DM-β-CD包合物 |
2.2.4 超声法制备FK506-DM-β-CD包合物 |
2.2.5 包合物的包封率、载药率和产率的测定 |
2.2.6 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 |
2.2.7 包合物红外光谱鉴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FK506 |
2.3.2 研磨法、超声法制备FK506-DM-β-CD包合物的比较 |
2.3.3 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 |
2.3.4 包合物形成机理的探讨 |
2.4 小结 |
第三章 去溶剂化法制备白蛋白纳米粒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材料与仪器 |
3.2.2 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 |
3.2.3 白蛋白纳米粒粒径与表面形态的观测 |
3.2.4 白蛋白纳米粒产率的测定 |
3.2.5 白蛋白纳米粒溶胀率的测定 |
3.2.6 白蛋白纳米粒体外降解过程的测定 |
3.2.7 白蛋白纳米粒制备工艺的优化考察 |
3.2.8 白蛋白纳米粒的冷冻干燥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白蛋白纳米粒测定方法的建立 |
3.3.2 白蛋白纳米粒制备工艺的优化考察 |
3.3.3 白蛋白纳米粒溶胀率的测定 |
3.3.4 白蛋白纳米粒体外降解过程 |
3.3.5 白蛋白纳米粒的冷冻干燥产品的评价 |
3.4 小结 |
第四章 FK506-DM-β-CD白蛋白纳米粒剂型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材料与仪器 |
4.2.2 HPLC法测定FK506的条件 |
4.2.3 载药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 |
4.2.4 载药白蛋白纳米粒包封率、载药率的测定 |
4.2.5 载药白蛋白纳米粒产率的测定 |
4.2.6 载药白蛋白纳米粒粒径与表面形态的观测 |
4.2.7 载药白蛋白纳米粒体外降解过程 |
4.2.8 冷冻干燥过程对载药白蛋白纳米剂型的影响 |
4.2.9 FK506-DM-β-CD白蛋白纳米粒体外释药特性 |
4.2.10 FK506-DM-β-CD白蛋白纳米粒体内药动学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HPLC测定FK506方法的建立 |
4.3.2 FK506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与优化 |
4.3.3 FK506-DM-β-CD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与优化 |
4.3.4 冷冻干燥过程对载药白蛋白纳米剂型的影响 |
4.3.5 FK506-DM-β-CD白蛋白纳米粒体外释药特性 |
4.3.6 FK506-DM-β-CD白蛋白纳米粒体内药动学实验 |
4.3.7 FK506-DM-β-CD白蛋白纳米粒给药系统释药机理的探讨 |
4.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2 缩写词 |
(3)可塑性脐贴膏的药剂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中药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1.2.1 物理促渗方法 |
1.2.2 药剂学方法 |
1.2.3 化学促渗方法 |
1.2.4 中药体内外经皮渗透性研究方法 |
1.3 中药脐部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 |
1.3.1 中药脐疗的历史沿革 |
1.3.2 脐疗的解剖学基础与作用机制 |
1.3.3 中药脐部给药剂型的研究进展 |
1.3.4 中药脐部给药制剂的辅料的研究进展 |
1.4 小儿腹泻暖脐散处方的研究进展 |
1.4.1 处方来源、处方分析 |
1.4.2 处方中药物的现代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模型药物小儿腹泻暖脐散药物的配比优化研究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均匀设计法研究各味药剂量的的配比 |
2.2.2 药材提取 |
2.2.3 软膏的配制 |
2.2.4 分组与给药 |
2.3 实验结果 |
2.3.1 各处方组抗腹泻作用比较 |
2.3.2 均匀设计结果分析 |
2.4 验证试验 |
2.5 本章小结 |
2.5.1 方剂药物配伍试验方法的探讨 |
2.5.2 均匀设计研究小儿腹泻暖脐散配比优化结果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小儿腹泻暖脐散的提取工艺研究 |
3.1 小儿腹泻暖脐散的提取工艺设计 |
3.2 补骨脂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 |
3.2.1 仪器与试药 |
3.2.2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2.3 提取方法的选择 |
3.2.4 正交试验优化补骨脂醇提工艺研究 |
3.2.5 补骨脂醇提液的纯化工艺研究 |
3.2.6 补骨脂醇提液的干燥 |
3.3 吴茱萸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
3.3.1 仪器与试药 |
3.3.2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3.3 吴茱萸中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
3.3.4 吴茱萸中生物碱的提取工艺研究 |
3.3.5 吴茱萸醇提取物的纯化工艺研究 |
3.3.6 吴茱萸醇提液的干燥 |
3.4 草豆蔻、丁香、肉桂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
3.4.1 仪器与试药 |
3.4.2 正交试验优化挥发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
3.4.3 复方水提液的提取、纯化及干燥方法研究 |
3.5 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
3.5.1 仪器与试药 |
3.5.2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
3.5.3 挥发油密度及空白回收率的测定 |
3.5.4 包合物中挥发油的含量测定 |
3.5.5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可塑性脐贴膏的辅料筛选与空白基质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2 可塑性脐贴膏空白基质的制备工艺 |
4.3 可塑性脐贴膏的辅料的选择 |
4.3.1 增黏剂的优选 |
4.3.2 保湿剂的选择 |
4.4 可塑性脐贴膏空白基质的优选 |
4.4.1 PVP-K30的用量考察 |
4.4.2 海藻酸钠的用量考察 |
4.4.3 氧化锌的用量考察 |
4.4.4 甘油的用量考察 |
4.4.5 固化时间的考察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可塑性脐贴膏的处方优化及成型工艺研究 |
5.1 可塑性脐贴膏的处方组成及制备工艺 |
5.1.1 处方组成 |
5.1.2 可塑性贴膏的成型工艺 |
5.2 载药量的考察 |
5.2.1 实验材料 |
5.2.2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5.2.3 载药量的考察方法 |
5.2.4 实验结果 |
5.3 透皮促进剂的筛选 |
5.3.1 实验材料 |
5.3.2 实验方法 |
5.3.3 实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可塑性脐贴膏的体外质量评价 |
6.1 可塑性脐贴膏的含量测定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6.2 可塑性脐贴膏的体外透皮吸收研究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方法 |
6.2.3 实验结果 |
6.3 可塑性脐贴膏的体外释放度研究 |
6.3.1 实验材料 |
6.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可塑性脐贴膏的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 |
7.1 可塑性脐贴膏的药效学研究 |
7.1.1 实验材料 |
7.1.2 实验方法 |
7.1.3 实验结果 |
7.1.4 药效学研究小结 |
7.2 可塑性脐贴膏的安全性评价 |
7.2.1 可塑性脐贴膏皮肤用药急性毒性实验 |
7.2.2 可塑性脐贴膏皮肤用药一次给药皮肤刺激性实验 |
7.2.3 可塑性脐贴膏皮肤用药多次给药皮肤刺激性实验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工作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工作展望 |
8.2.1 可塑性脐贴膏剂空白基质的优选 |
8.2.2 体外透皮试验方法的研究 |
8.2.3 可塑性脐贴膏的安全性研究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4)复方羊角软胶囊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提取工艺研究 |
1 实验药材、试剂和仪器 |
2 处方与制法 |
3 方法和结果 |
4 浓缩与干燥工艺 |
5 结论 |
6 讨论 |
第二部分 制剂工艺研究 |
1 药品、试剂和仪器 |
2 辅料的筛选 |
3 正交试验设计 |
4 中试 |
第三部分 复方羊角软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
1 性状 |
2 鉴别 |
3 检查 |
4 含量测定 |
5 复方羊角软胶囊质量标准草案 |
第四部分 复方羊角软胶囊的初步稳定性试验 |
1 样品 |
2 包装 |
3 实验条件、方法与结果 |
4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复方羊角软胶囊方药药理进展 |
文献综述二:中药软胶囊的研究现状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5)脑痛立停胶囊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与研究进展 |
综述二:脑痛立停方药分析与制剂方面的研究 |
实验研究 |
第一部分 提取工艺研究 |
1 吴茱萸提取工艺研究 |
2 川芎、白芷提取工艺研究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成型工艺研究 |
1 薄荷脑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
2 吴茱萸提取物与薄荷脑β-环糊精包合物制粒工艺研究 |
3 川芎白芷提取物制粒工艺研究 |
4 胶囊填充工艺研究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质量标准研究 |
1 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各药的定性鉴别 |
2 脑痛立停胶囊的各项检查 |
3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吴茱萸的含量测定 |
第四部分 脑痛立停胶囊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
1 样品、仪器及试剂 |
2 考察项目 |
3 考察方法 |
4 结论 |
5 有效期的确定 |
总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中药复方血糖宁有效部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第二节 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研究思路 |
第二章 与本课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与血糖宁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二节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及质量控制研究 |
第三节 糖尿病动物模型进展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血糖宁的提取工艺研究 |
第一节 血糖宁原方提取物及黄连中生物碱的RP-HPLC测定 |
第二节 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血糖宁提取工艺 |
第三节 干燥方法对血糖宁质量的影响 |
第二章 血糖宁大孔树脂洗脱部位的研究 |
第一节 正交设计优化黄连提取液大孔树脂洗脱条件 |
第二节 黄连提取液大孔树脂吸附影响因素的考察 |
第三节 血糖宁大孔树脂洗脱部位的分离与纯化 |
第四节 血糖宁部位Ⅲ和部位Ⅲ_2中生物碱的分析测定 |
第三章 血糖宁药理的研究 |
第一节 小鼠血糖的测定方法研究 |
第二节 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的制作方法考察 |
第三节 血糖宁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
第四节 急性毒性试验 |
第四章 血糖宁的质量标准研究 |
第一节 血糖宁质量控制方法研究 |
第二节 血糖宁的质量标准草案 |
第三节 血糖宁质量标准草案起草说明 |
第四节 初步稳定性试验 |
第五章 血糖宁有效部位的HPCE指纹图谱研究 |
第一节 黄连的HPCE特征指纹图谱研究 |
第二节 血糖宁部位Ⅲ和部位Ⅲ_2的HPCE指纹图谱研究 |
第三节 血糖宁部位Ⅲ的HPCE指纹图谱鉴别 |
第四节 灌胃黄连煎剂大鼠尿样中成分的HPCE指纹图谱研究 |
结语 |
附录 |
文献综述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痛可停胶囊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丹参多成分复合微乳凝胶贴膏的制备与透皮特性研究[D]. 蒋俏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2]他克莫司—二甲基-β-环糊精包合物及白蛋白纳米剂型的研究[D]. 孙军.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5)
- [3]可塑性脐贴膏的药剂学研究[D]. 高成林. 江苏大学, 2009(08)
- [4]复方羊角软胶囊的研制[D]. 邓容. 重庆医科大学, 2007(03)
- [5]脑痛立停胶囊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D]. 路世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 [6]痛可停胶囊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实验研究[J]. 马开,秦文杰,高寒.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3(06)
- [7]中药复方血糖宁有效部位的研究[D]. 魏英勤.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3(03)
- [8]环糊精及其分子包合技术[J]. 黄耀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