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读者是本刊的根本

服务读者是本刊的根本

一、为读者服务是本刊安身立命之本(论文文献综述)

李丹[1](2020)在《书虫的“深夜书房”——探访三联韬奋书店总店》文中研究说明"读书又逢新知,生活再添神采。"经过两年多升级改造,在读者深切期盼中,三联韬奋书店(美术馆总店)于2019年12月30日重张开业。记者早在今年一月份就去探店,进门处依旧是熟悉的销售排行榜,2楼的雕刻时光咖啡店已经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三联版图书,以及众多文化艺术类图书。

刘炎飞[2](2020)在《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幻莫测的时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催生了媒体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新的政治体制及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使媒介环境相对宽松,报纸结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民营报纸逐渐超越官报和政党报纸,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民营报业和民营报人成为此时中国新闻业的主力军。黄远生、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林白水、胡政之、史量才、汪汉溪、黄天鹏、周孝庵为其代表人物。他们大都留学于欧美或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熏陶,也目睹了西方报纸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反观中国报纸“现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亦复不少。”于是,他们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在新闻实践、新闻学研究、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开启艰难的探索,撰写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着,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刊,开启了中国的新闻教育,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民营报人作为北洋政府时期新闻战线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新闻学的探讨和总结,在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思想见解,为中国新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新的贡献。民营报人们首次提出报纸是社会的公共机关,应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强调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全面客观代表公众意见,在社会普遍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基础理论方面,民营报人最早构建了新闻学体系,提出了以事实为本源,读者为中心的新闻观,建立了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原则遵循。为保证报纸的“客观性”,民营报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道德规范,强调了记者道德修养和品性培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言论自由是报纸生存外在条件,独立自尊是记者的核心价值观,客观公正是记者恪守的报道原则。民营报人全面阐述了报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操作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写作方式,以读者为本位的编辑宗旨,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范式,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代表民意的评论写作要求等经典业务理论。报刊经营方面,他们提倡经济独立,主张在广告和印刷等经营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而要义利兼顾。民营报人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的阐释、新闻业务操作规范的建立、新闻伦理道德的构想,以及报刊经营的思考,体现了公共性、客观性的新闻理念,折射出民营报人对新闻业职业化、专业化的追求。这些思想是民营报人在北洋政府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自身的角色立场,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中国新闻业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使中国关于新闻“有学”还是“无学”之争,第一次得到正面肯定的回答,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现代化、职业化转型,创建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陈龙[3](2019)在《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文中提出五四以降,各种“主义”激荡角逐,孕育了以“共产主义”为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在此过程中,报刊作为凝聚早期共产党人与共产主义组织的精神核心,其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中共报刊工作发源于城市,但1948年中宣部发布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提出“我们城市办报的经验还不多,望将经验与问题电告”,似乎忽视了建党以来中共在“城市办报”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聚焦1942年的《为改造党报的通知》和1948年的《关于城市党报方针的指示》发布的前因后果,不难激发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整体转型的想象。这种转变的多次发生,揭示了中共办报模式主要不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线性发展,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振荡过程。现有研究表明,意识形态的变迁、地理环境的形塑、中心工作的转换、政党地位的演变是影响中共办报模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报刊与党派的关系、报刊与受众的关系、报刊的技术形态、报刊的经营管理及其相互关联与影响的方式是中共办报模式的主要内核。本文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从“模式”的意涵出发,全面系统地对1921-1949年中共办报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研究,对中共办报模式作如下历史分期与类型划分:1921年至1927年是“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上海模式”;1928年至1937年是“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瑞金模式”;1938年至1949年是“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共办报的“重庆模式”与“延安模式”。通过对以上模式的符号化描述发现,中共办报模式的发展轨迹基本是以“党报姓党”为中心线,以“城市办报”和“农村办报”为两级上下波动,其发展存在三种逻辑:作为党派工具的报刊、作为社会公器的报刊、作为生产事业的报刊。时代在变化,报刊的使命任务也应随之变化。《红旗日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的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当前报刊的主要使命是“以建设为自任”而非“炫众以导乱”,报刊发展必须兼顾三种逻辑,不可偏废。要解决“在新形势下办报党报,在保持党性的前提下不断增强党报的影响力”的问题,应当推动政治方向的引导、读者需求的满足、报刊事业的壮大的有机结合,这是中共办报模式在两级振荡中的曲折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指明了中共办报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潘坤[4](2018)在《邵洵美唯美主义文艺观及其实践》文中研究说明邵洵美(1906—1968),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出版家、翻译家和文学活动家。邵洵美身处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20世纪中国,其文艺观与文艺实践之间的裂隙,呈现了一代知识分子心态之挣扎犹疑、徘徊踟躇而又有所坚持的心路历程。面对“文艺载道”传统的束缚,启蒙、救亡、革命等时代主题的裹挟、意识形态的规训,邵洵美于“嘈杂”中不忘初心,一生不改诗人本貌、文学本心、艺术本位、审美本真、唯美本色。邵洵美审美现代性的矛盾与困惑是20世纪中国文学景观中独特的存在,也是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论文采用演绎式研究方法,整体论述邵洵美文艺观与文艺实践的裂隙,随之在文学创作、编辑出版和文学翻译三个不同的文艺实践领域分别阐发邵洵美现代性审美中的矛盾与困惑。第一章邵洵美文艺观与文艺实践的裂隙。邵洵美在诗歌创作、出版、翻译、时评等多个领域的审美不尽相同,甚至有前后矛盾。但是,整体而言,邵洵美的文艺实践的底色是唯美主义的。邵洵美的唯美主义追求自西方唯美主义风潮而来,兼受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影响,囿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其“颓废唯美”与追求先锋性、将“美”视作艺术和生活全部的本体的西方唯美主义相距甚远。由于邵氏家境优越,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出版业,故其唯美主义式的“疏离政治”、“远离现实”逐渐转变为积极地介入时事,为针砭社会丑恶而不断发声。抗战爆发以后,邵氏办《自由谭》杂志鼓舞民众,宣传抵抗思想,其写作和关注点已与早期的唯美主义诗歌创作大有不同,但他依旧坚持诗歌创作,早年遗留的唯美主义追求也给他的写作带来一些矛盾的特质。总论之,其文艺观上的矛盾首先在于唯美主义审美倾向与批判现实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是中国“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与西方审美传统。第二章中国化的“唯美—颓废”:邵洵美的唯美主义文学创作。诗人、大少爷、出版家是邵洵美人生的三个显着标签。文学创作是邵洵美文艺实践中成就、价值、影响力最突出的部分。“唯美—颓废”是邵洵美文学创作的美学风格。邵洵美的“颓废—唯美”主义是其个人人生经历与西方唯美主义中国化共同的产物。邵洵美的诗歌、时评论、随笔和小说创作无不有“颓废—唯美”的深刻印记。诗歌创作方面,莎弗和史文朋是邵洵美诗歌创作的理论渊源,其诗歌创作和诗论探索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是译介和模仿,后期是自省、总结和探索。诗歌之外,时评、随笔、小说也是邵洵美文学世界必不可少的部分。现实主义是时评集《一个人的讲话》的审美主调,它记录和书写了20—40年代中国启蒙、救亡、变革的“故事”。而散文集《不能说谎的职业》中收录的散文表现了邵洵美“绚烂而归于平淡”的风格转变,小说创作持续输出着“颓废—唯美”的审美。第三章多重身份焦虑下的编辑出版。编辑出版是邵洵美文艺实践的重要内容,编辑出版活动直接体现其出版观念。本章从历史语境和现实出版活动两个层面探究了邵洵美现代性审美的矛盾与困惑。历史语境层面,从邵洵美与20、30年代中国文艺界在文艺观念上的冲撞,以及魔幻上海之于邵洵美出版的意义两个方面,阐述了邵洵美出版观念的形成及其具体内容。现实出版活动层面,邵洵美的编辑出版实践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文学出版阶段、文化出版阶段、政论刊物出版阶段。文学出版阶段,邵洵美的出版观念尚未成熟,出版源自于兴趣,出版内容多是唯美主义的诗歌、散文、小说、理论文章及其译介。文化出版阶段,邵洵美借鉴金屋书店的编辑出版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为文化”的出版理念。他认为文化要有更深的发展和更好的建设,需要在普通读者之中培植一大批“文化的班底”,并从中聚合一批有志于文化建设之人使之成为“文化的护法”。政论期刊出版阶段,邵洵美将重心转移至政治批评,审美与启蒙的交织是这一阶段出版的特征。邵洵美的出版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或隐或现地烙印上了其个人化、理想化的唯美主义的文艺观底色。而时代变化与邵洵美的身份焦虑是其文艺观与文艺实践产生罅隙,进而导致审美的矛盾与困惑的主要原因。第四章审美、救亡与革命交织下的文学译介。时代主题与个体审美之间的矛盾贯穿于邵洵美的文学译介。这种矛盾在其翻译观、翻译思想、翻译的作品中被彰显,在社会时代的变化中加剧。翻译是一种文学工作,与政治无关也不涉及利益。邵洵美无功利的唯美主义翻译观在其早期的翻译作品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邵洵美早期翻译的绝大多数是唯美主义的作品,重点译介莎弗、乔治·摩尔的作品和文学理论,翻译注重文字的精美、形式的一致。抗日战争期间,邵洵美在翻译实践中深度呼应着人们对时局的担忧与期望、对文化的无奈与坚守、对审美的忽略与坚持,在坚持艺术本位的前提下思索与时代的关系。建国后,邵洵美的翻译在意识形态和艺术性的拉扯中徘徊、游移,一方面遵从社会主义文艺观对作品进行政治化图解,一方面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追求形式、语言和音律。邵洵美在政治化语境下的妥协与坚持为后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关于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建国前后的心态变迁的解读范本与时代参照。无论是文学创作、文艺评论、编辑出版,抑或是翻译介绍、集邮爱好、爱国姿态,都为人们指向了一个唯美主义的邵洵美。终其一生,邵洵美在践行唯美主义的旅程中遇到了诸多阻力,其文艺观与文艺实践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裂隙。面对裂隙,邵洵美一方面要回应文艺实践中显露出的现实命题,另一方面则要坚守对唯美主义的追求和对文学审美性的坚持,两者之间必然会有撕裂,加之邵洵美本人的身份多重,致使其始终在矛盾困惑、踌躇挣扎的境地中徘徊。恰恰正是这份犹疑不定,理念与实践碰撞之后依旧对唯美的坚持,相较于一往无前、坚定无比的呐喊式意识形态化文艺实践而言,或许更为迷人,更具魅力。可以说,在审美现代性、启蒙现代性相互交织而又相互冲突的视域下,邵洵美堪称为一个美的典型。

韩淑举[5](2018)在《锲而不舍 天道酬勤——访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致忠先生》文中研究指明韩淑举(以下简称韩):李先生,您好!谢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您是为人所熟知的版本目录学家,但您的成长过程,特别是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却为人所不知或少知。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李致忠先生(以下简称李):1938年农历3月初十,即公历4月10日,我出生在北京昌平县八仙庄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1946年春节后,父亲送我到本村一家私塾入学读书。那时上学没有书包,抱着一个用过的木制空饽饽匣子,里边放一本《百家

严芳[6](2017)在《《萌芽》转型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生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就《萌芽》的期刊转型进行了现象分析和成因探究,展现了以《萌芽》为代表的这一类既保留一定的文学性追求又寻求市场认同,既非作协体制内专业作家写作又非纯粹的市场化娱乐化通俗化写作的“中间派”文学及文学刊物的存在状态,并从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的变迁的角度对《萌芽》转型的成因、价值进行分析,从而揭示《萌芽》转型所代表的一种文学发展路向。文学期刊的市场化转型曾饱受诟病,对催动其转型的文学生产机制变迁进行剖析将有助于对部分文学“市场化”转型的正确理解。本文首先从纯文学”到“青春文学”的作品转换、“写作导师”到“青春伙伴”的编者和作者间的身份转换、中青年到青少年的读者转换和“培养文艺新战士”到“培养文化青年”的办刊理念转换这四个方面对《萌芽》的期刊转型路线进行了分析。接着,本文从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生产机制的变迁的角度对推动《萌芽》转型的多方动因进行了探究,包括文学生产机制的冲击带来的《萌芽》的资金困境、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市场的新变、人口结构变动催生新的文学审美需求这三个方面,对《萌芽》转型前后面临的内外环境展开论述,展现《萌芽》转型不仅是期刊的自主选择,也是大环境发生改变情况下的被动之举。最后,本文就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生产机制变迁的环境下,《萌芽》所承载的在“主流”和“市场”的夹缝中发展的“中间文学”的存在状态进行了探析,揭示《萌芽》转型所代表的一种文学发展路向。具体表现为在作协体制“边缘”的办刊方式和创作心态,在“纯文学”和“市场化”之间寻求平衡的办刊立场和文学创作立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追求等。《萌芽》的转型过程表现出了 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生产机制变迁的环境下部分文学期刊发展在“纯文学”与“市场化”之间进退两难的办刊取向,对《萌芽》转型的研究是研究1990年代文学生产机制变迁作用下当代文学发展路向和问题的有效视点,能够揭示当代文学发展的特征,有益于丰富对当代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陈浩[7](2016)在《为了不辜负“中国高教第一刊”美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办高端专业期刊,精心策划选题很重要,不宜打无准备之仗,不搞临时拼盘式组合。文章不论长短,关键要看有没有新意新话和合学理的思想灵光。高等教育主流媒体人都应努力争做治教治校治学的悟道者和布道者。

黄家周[8](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黄家周[9](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孙敏可[10](2015)在《《生活》及其系列刊的激进化研究(1925-1936)》文中研究表明激进主义是中国近代的主要社会思潮,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潮起潮落的特点。通常时局越是动荡不安,社会的激进取向越明显。刊物既能反映社会思潮状况,也可以在社会思潮的发展中推波助澜。《生活》及其系列刊存在的1925年到1936年,是民族危机不断深化的年代。在此期间,《生活》及其系列刊不断激进化,本文将要展现的即是其激进化的过程。《生活》及其系列刊激进化的背景包含外在和内在因素。日本入侵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国民党上台施行专制独裁政策导致国内政治黑暗,创办者激进的个人特质以及作者群的左翼思想取向也是导致刊物激进化的原因。《生活》及其系列刊是由《生活》周刊及其后续衍生的一系列周刊组成的。《生活》最初是中华职教社的机关刊物。邹韬奋接手后将其改造为一个城市平民文化刊物,确定宗旨为“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改造。自1930年下半年,《生活》开始关注社会政治问题,逐渐变成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生活》日益激进,变成抗日救亡宣传的重要阵地,并展开对政府的激烈批评。但这一阶段,《生活》在政治上仍奉行改良主义。1932年下半年,《生活》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生活》因过于激进而被国民党当局查封,但之后衍生出的《新生》、《生活日报星期增刊》、《生活星期刊》、《永生》等系列刊继续鼓吹社会主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分析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并希望唤醒大众,依靠大众的力量求得中华民族解放,在刊物的宗旨上表现为实现民族解放、铲除个人主义、推广大众文化。最终,系列刊因激进姿态被查封。刊物的激进化是时代背景变换下社会激进思潮的一个表现,也反映出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对中国出路的探索和追求。在挽救危亡这共同目标下,知识分子因其所处的环境和对现实认识的不同,往往会选择不同的道路。《生活》及其系列刊主张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重视大众的历史作用,对全国人进行革命文化宣传,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人们的革命思想得到启蒙,为迅速在全国掀起抗日救亡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条件。

二、为读者服务是本刊安身立命之本(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读者服务是本刊安身立命之本(论文提纲范文)

(1)书虫的“深夜书房”——探访三联韬奋书店总店(论文提纲范文)

前世今身
改造重启
三联特色

(2)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过往研究的回顾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业的发展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第一节 新闻业发展的历史环境
    第二节 新闻业发展的政策空间
    第三节 新闻业的发展
    第四节 民营报人大量涌现的原因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第二章 民营报人对报纸功能的阐释
    第一节 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
    第二节 报纸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第三节 报纸以代表公共意见为己任
    第四节 报纸是公众接受教育的机关
第三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新闻”与“报纸”的解释
    第二节 对“新闻”起源问题的探究
    第三节 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
    第四节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第四章 民营报人新闻伦理思想
    第一节 道德品格:记者的首要资格
    第二节 独立自尊:记者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节 言论自由:记者的追求与向往
    第四节 客观公正:记者的报道原则
第五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总结
    第一节 新闻采集思想
    第二节 新闻编辑思想
    第三节 报刊评论写作思想
第六章 民营报人的报刊经营理念
    第一节 报纸商业化的必要性
    第二节 义利兼顾的经营方针
    第三节 以广告为本位的经营理念
第七章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新闻事业的需要
    二、中西文化的影响
第八章 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第一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
    第二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代表性民营报人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后记

(3)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学术回顾与梳理
        一、国外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中共宣传工作研究的关键词及启示
        (二)有关办报模式与中共整体转型的研究
        二、国内学界的相关研究梳理
        (一)对于中共办报模式演变的两种认知
        (二)对于中共党报理论发展的主流观念
        (三)对于中共领袖办报思想的充分总结
        (四)对于中共办报模式内涵的初步归纳
    第三节 核心概念与界定
        一、模式的基本概念
        二、模式的主要功能
        三、模式的思维缺陷
        四、中共办报模式的概念阐释
    第四节 基本思路与框架
        一、勾连学术网络、形成想象空间
        二、引入多学科的视角与研究方法
        三、进行历史分期,凸显模式差异
        四、明晰构成要素,描绘模式全景
        五、形成研究问题,彰显研究意义
    第五节 章节结构与内容
第一章 报为机关:中共办报模式的初步探索(1921-1927)
    第一节 中共办报实践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轮廓
        一、陈独秀: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奠基者
        二、机关论:早期中共党报理论的主核心
        (一)党管党报
        (二)全党办报
        (三)上层宣传、下层鼓动
    第三节 中共办报“上海模式”的探索
        一、《新青年》:中共报刊的初始范本
        (一)报为主业,宣传建党
        (二)生产符号权力的报刊
        (三)凝聚政党组织的报刊
        二、“上海模式”的基本内涵
        (一)党性原则:“一人之报”到“一党之报”
        (二)内容策略:“知识气质”与“两级传播”
        (三)技术形态:“编印分离”与“全党办报”
        (四)经营管理:拨款制对报刊经济属性的消解
    第四节 “上海模式”的开创意义与不足
第二章 报为工具:中共办报模式的基本成型(1928-1937)
    第一节 中国革命环境的剧烈变化
        (一)中共组织遭受严重破坏
        (二)领导层进入不稳定时期
        (三)党内路线斗争接连不断
    第二节 中共党报思想的体系建构
        一、继承与突破:瞿秋白之于陈独秀的党报思想
        二、向上走与向下走:中共党报理论的发展趋向
        (一)向上走:“党报姓党”与“全党办报”
        (二)向下走:“群众办报”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中共办报“瑞金模式”的形成
        一、党性原则:党报与党“同频共振”
        二、内容策略:斗争性与建设性并存
        (一)“工具论”催生“斗争性”
        (二)执政党办报孕育“建设性”
        三、技术形态:公开刊物“内刊化”
        四、经营管理:普遍采取战时拨款制
    第四节 “瑞金模式”的历史贡献与不足
第三章 城乡互动:中共办报模式的多元发展(1938-1949)
    第一节 中共办报内外环境的变化
        (一)国共两党的相互形塑
        (二)白区与红区路线之争
    第二节 中共党报理论的基本成熟
        一、一以贯之:毛泽东办报思想的深厚积淀
        (一)求学时期:我所愿做的工作是新闻记者
        (二)大革命时期:报刊是一种阶级斗争的工具
        (三)土地革命时期:报刊内容应“由远及近”
        (四)抗日战争时期:务使我们的宣传增强党性
        二、定于一尊:中共党报理论的内涵深化
        (一)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路线确立
        (二)推动全党办报的组织化运作
        (三)明晰报刊的基本内容与策略
    第三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分化并立
        一、夹缝生长:中共办报“重庆模式”另辟蹊径
        (一)党性原则:坚守阵地与增强党性相统一
        (二)内容策略: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三)技术形态:以独立面目开展合法斗争
        (四)经营管理:广告业务与多种经营铺开
        二、重庆模式”的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
        三、完全党报:中共办报“延安模式”推向全党
        (一)党性原则:党对报刊的高度控制
        (二)内容策略:联系群众的改版路径
        (三)技术特征:政治第一、技术第二
        (四)经营管理:“工具论”下力求自给
        四、“延安模式”的重要地位与历史缺陷
第四章 两极分化:中共办报模式的差异根源
    第一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环境差异
        (一)办报业态的差异
        (二)传播对象的差异
        (三)经济来源的差异
    第二节 中共办报模式的路径差异
        (一)“农村办报”的发展路径
        (二)“城市办报”的发展路径
余论
    (一)“工具论”决定了中共报刊面貌
    (二)“工具论”存在以我为主的缺陷
    (三)报刊发展的三种逻辑不可偏废
    (四)推动报刊发展逻辑的殊途同归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向导》篇目一览表
    附录2 :《布尔塞维克》篇目一览表
    附录3 :《红旗周报》篇目一览表
在学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4)邵洵美唯美主义文艺观及其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
第一章 邵洵美文艺观与文艺实践的裂隙
    第一节 邵洵美的文艺观
        一、邵洵美文艺观形成的原因
        二、邵洵美“颓废—唯美”的唯美主义文艺观
    第二节 邵洵美“颓废—唯美”文艺观下的文艺实践
        一、邵洵美的文学创作
        二、邵洵美的出版活动
    第三节 邵洵美文艺观与文艺实践之间的矛盾
        一、文学审美性与功利性的冲突—以《天下月刊》为例
        二、由唯美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抗战文艺”——以《自由谭》为例
第二章 “唯美—颓废”视域下邵洵美的文学创作
    第一节 西方唯美主义的中国化
        一、西方唯美主义概述
        二、西方唯美主义在现代中国的演进
        三、邵洵美与唯美主义
    第二节 邵洵美的诗歌创作
        一、邵洵美诗歌的创作分期
        二、邵洵美的诗歌理论
        三、邵洵美诗歌的文学史叙事
    第三节 邵洵美的时评、随笔和小说创作
        一、《时代讲话》—跨越近20年的历史声响
        二、《不能说谎的职业》—“绚烂而归于平淡”的散文创作
        三、邵洵美小说中“唯美—颓废”的输出
第三章 多重身份焦虑下的编辑出版
    第一节 分裂的文化界与租界化的上海:邵洵美出版实践的历史语境
        一、邵洵美与罅隙日深的文艺界
        二、邵洵美与租界化的上海
    第二节 文学出版:唯美诗人与时代浪潮之间的契合、疏离
        一、《狮吼》月刊及半月刊复活号:“唯美”主义
        二、金屋书店与《金屋月刊》:“洵美的梦”
    第三节 文化出版:精英立场与大众文艺之间的身份割裂
        一、“文化的班底”与“文化的护法”:“为文化”的出版观念
        二、时代图书公司:提高大众素养的办刊宗旨
    第四节 政论期刊:审美旨趣与政治宣传之间的矛盾踯躅
        一、《人言周刊》:公共知识分子的角色
        二、《论语》:“幽默”的批评
        三、《自由谭》:抗战与文艺抗战
    第五节 最后的出版实践
第四章 审美、救亡与革命交织下的文学译介
    第一节 邵洵美的翻译观:“翻译是一种文学工作”
        一、邵洵美的翻译思想:无关政治、不求利益
        二、站在权力对面的翻译赞助人
    第二节 耽于审美:唯美主义作品译介
        一、唯美的诱惑:对莎茀的译介
        二、伟大的灵魂:对乔治·摩尔的译介
        三、一朵朵玫瑰:对其他唯美主义者的译介
    第三节 志在救亡:抗战时期的中西互译
        一、崇尚民主自由的翻译旨归:《苏俄小游记》
        二、译介诗意中国的苦心孤诣:《边城》与《新诗历程》
        三、超越党派立场的中外互译:《论持久战》与抗战诗歌
    第四节 身处边缘:建国之后的英美文学翻译
        一、从中心到边缘:邵洵美的身份焦虑
        二、个人与时代:《汤姆·莎耶侦探案》
        三、生命的寄托:雪莱诗剧
    第五节 邵洵美翻译实践的价值重估(艺术价值与时代价值)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锲而不舍 天道酬勤——访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致忠先生(论文提纲范文)

李致忠先生主要着作目录 (依年代顺序排列)
    一、专着
    二、论文
    三、古籍整理

(6)《萌芽》转型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生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萌芽》期刊的转型
    第一节 作品转换——从“纯文学”到“青春文学”
    第二节 作者与编者间的身份转换——从“写作导师”到“青春伙伴”
    第三节 读者转换——从中青年到青少年
    第四节 办刊理念转换——从“培养文艺新战士”到培养文化青年
第二章 《萌芽》期刊路线转型的多重动因
    第一节 文学生产机制的冲击和《萌芽》的资金困境
    第二节 社会文化语境和读者市场的新变
    第三节 人口结构变动催生新的文学审美需求
第三章 在“主流”与“市场”的夹缝中——《萌芽》所承载的“中间文学”的存在状态
    第一节 作协体制“边缘”的办刊方式与作家心态
    第二节 在“纯文学”与“市场化”之间寻求平衡的办刊立场与文学创作立场
    第三节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追求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萌芽》简史
    附录二: 1981-1997年《萌芽》文学创作荣誉奖获奖名单
    附录三: 1988—2014年全国文学、艺术类期刊出版概况
    附录四: 《萌芽》获奖作品集锦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
后记

(7)为了不辜负“中国高教第一刊”美誉(论文提纲范文)

改进言论:主流声音创新表达呈现特色
情系教改:育人为本,正本清源,助力提质
聚焦话题:用心策划,视角多元,形成拳头
擦亮品牌:彰显理性,继往开来,不负美名

(8)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9)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10)《生活》及其系列刊的激进化研究(1925-193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前史
        1. 关于中国近代激进主义的研究
        2. 关于“生活”系列刊的研究
    三、研究方案
        1. 研究思路和框架
        2. 研究目标和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一章 《生活》及其系列刊激进化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节 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加深
    第二节 左翼思潮的勃兴
    第三节 《生活》及其系列刊激进化的内在因素
第二章 从避政到论政:“九一八”事变前的《生活》周刊
    第一节 《生活》周刊的创办和邹韬奋的改造
        1. 《生活》周刊的创办以及第一卷的状况
        2. 邹韬奋对《生活》的改造
    第二节 不谈政治:“以社会的眼光出之”
        1. 暗示人生修养,力谋社会改造
        2. 不谈政治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走向论政:“主持正义的舆论机关”
        1. 开始关注时事和社会问题
        2. 改良主义的政治观
第三章 向“左”转:“九一八”事变后《生活》及其系列刊的激进化
    第一节 从拥护到疏离:《生活》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态度转变
        1. 国难下舆论界的激进
        2. 《生活》的救亡主张以及与国民党政权的疏离
    第二节 从改良到革命:寻求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
        1. 走社会主义道路
        2. 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第三节 以大众为中心的民族解放之路
        1. 大众观的阶级化
        2. 从个人主义到集团主义
        3. 铲除封建文化,推广大众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为读者服务是本刊安身立命之本(论文参考文献)

  • [1]书虫的“深夜书房”——探访三联韬奋书店总店[J]. 李丹. 中国金融家, 2020(10)
  • [2]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D]. 刘炎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中共办报模式演变史研究(1921-1949)[D]. 陈龙. 暨南大学, 2019(08)
  • [4]邵洵美唯美主义文艺观及其实践[D]. 潘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5]锲而不舍 天道酬勤——访中国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致忠先生[J]. 韩淑举.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18(04)
  • [6]《萌芽》转型与1990年代以来的文学生产机制[D]. 严芳.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7]为了不辜负“中国高教第一刊”美誉[J]. 陈浩. 中国高等教育, 2016(Z3)
  • [8]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9]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10]《生活》及其系列刊的激进化研究(1925-1936)[D]. 孙敏可.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服务读者是本刊的根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