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会计法》有助于CPA审计(论文文献综述)
孔琳琳[1](2020)在《H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今互联网、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背景下,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有关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不断发生,并且其性质越来越严重,使得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产生了怀疑,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迫在眉睫。H会计师事务所在当地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其专业胜任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本文构建了针对H会计师事务所的CPA专业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方便评价各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从而更好的提高其专业胜任能力,进而提高H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访谈法分析H会计师事务所CPA专业胜任能力评价现状,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H会计师事务所CPA专业胜任能力,并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回顾了胜任力理论和人职匹配理论的基础上,结合H会计师事务所现状,提出了构建其CPA专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的必要性。首先界定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然后构建了一套H会计师事务所CPA专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包括四个一级指标、十四个二级指标和十三个三级指标。主要从专业知识,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职业技能和实务经历这四个层面衡量和评价H事务所CPA专业胜任能力的水平。并依次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一致性检验和综合评价标准的确定。最后,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运用,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并进行评价。根据论文分析,提升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H事务所首先要引入专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其次需要从一级指标的四个构成方面着手。在专业知识方面,应该增强审计相关知识,同时要深入理解准则和法规知识,CPA要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在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方面,注册会计师需要增强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审慎选择客户,深入了解客户业务。在职业技能方面,需要加强培训来提高个人技能,还要提升人际和沟通技能。在实务经历方面,H会计师事务所应采取措施强化CPA继续教育。
于丁垚[2](2019)在《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信用,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作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信用对其而言,更可谓立身之本。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监督经济信息质量、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当前社会的信用下潜现象已经演变成了全球性危机,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也难以避免的爆发了多次审计造假事件,让该行业的可信任度在世人心中大打折扣,面临着严峻的信用危机,所以,会计师事务所信用重塑势在必行。重塑会计师事务所信用的第一步,就是加快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进而建立并广泛推行科学完善、多方联动、以评促改的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和奖惩配套体系,用评价信用并重塑信用的方式促进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服务质量的提高,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满足市场的现实需要,提高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为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文章基于我国现阶段会计师事务所信用水平日益下潜的现状,聚焦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机制缺失的难题,以设计出一个政府主导、信用评价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参与,科学透明、切实可行的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为突破口,详细梳理了与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并进行了评述,阐述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与声誉理论,逐步构建了完整的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首先,基于科学性、全面性、重要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原则,构建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整体框架,进而细分层次和维度,并选取指标,在原指标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优化筛选,确定最终的信用评价指标;然后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设计五级评语集对各项评价指标进行专家打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最后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水平得分和信用评级。在建立了完整的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还对其进行了应用,以ZT会计师事务所为例,验证该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在ZT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效果,并从多角度提出了推行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广泛应用的保障措施。预计将会有助于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的理论研究,并对切实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信用评价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更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改善经济环境。
蔡晓庆[3](2019)在《我国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 ——基于2001-2018年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告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安然事件”爆发,使得曾经名声显赫的“五大所”之冠安达信轰然倒塌。这也使得我们认识到注册会计师行业未能对资本市场的快速扩张做出正确的应对。整理相关案例,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虚假披露案中,注册会计师均受到行政处罚,却较少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和刑事制裁。这是由于我国目前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完善,导致民事责任赔偿制度未能有效实施。证监会通过《证券法》的明确授权成为了证券违法行为的监管部门,行政责任也随之成为了注册会计师的主要追责形式。然而,在证监会质疑注册会计师未勤勉尽责而做出行政处罚时,注册会计师也是“满腹委屈”地向证监会提出行政复议。当前资本市场虚假披露现象层出不穷,证监会虽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却并未产生明显的效果,反而导致二者之间的矛盾加剧。如何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体系,解决监管部门与注册会计师业界间在勤勉尽责标准等重要问题认定上的分歧,改善证券市场虚假披露频发的现象,是实务部门与学界研究的当务之急,也是本文拟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文通过对注册会计师提供证券审计服务、勤勉尽责标准及法律责任有了全面理解。在理解注册会计师在证券市场中的角色和功能时应当着重把握“合理保证”的含义。合理保证是一种高水平保证,但不同于“绝对保证”。注册会计师审计并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公司财务报表的真实性,经由注册会计师审计并出具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告也存在错报的可能性。其次,本文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监管模式对于规范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引导注册会计师依法执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以英、美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均已取消原有的纯粹行业自治模式,而融入政府管制力量,确立了新型的独立管制模式。我国现目前采用双重(两部委)管制架构,却并未“收获”双倍的管制效果,相反,使得监管资源分散,注册会计师与证监会间的矛盾频发。因此,为了增强证券注册会计师的监管有效性,我国监管模式需要改革。在现有管制体系下,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制度的缺失、证监会成为证券违法行为的监管主体使得行政责任成为了注册会计师的主要追责形式。然后,通过对2001至2018年期间证监会针对注册会计师在证券市场提供审计服务所做出的行政处罚公告的考察,笔者整理发现在2001年-2018年间,分别有57所次会计师事务所和152名注册会计师受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且在绝大多数案例中均是会计师事务所与相关负责的注册会计师同时受到处罚,在少数案例中,证监会仅处罚了会计师事务所,或仅处罚注册会计师。证监会针对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力度偏轻,仅维持在中线水平,且较少采用“撤销证券业务资格”和“市场禁入”等严厉的处罚手段。此外证监会日益注重审计程序的合规性和处罚的司法化、标准化,程序瑕疵特别是函证程序已成为注册会计师受到行政处罚的最主要原因。这能为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证监会对于注册会计师“勤勉尽责”的认定标准。证监会的认定标准可归纳为三点。一是上市公司故意进行财务造假,不能当然成为注册会计师减轻、免除处罚的理由;二是注册会计师在主观上故意实施了造假行为,无论是对审计程序的造假,还是对审计结论的造假,证监会都可认定注册会计师“未勤勉尽责”。三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需保持应有的职业关注。对于证监会的认定标准,注册会计师则提出了相应的反对意见,主要分歧点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瑕疵”审计程序是否足以认定注册会计师“未勤勉尽责”;二是何为应有的职业关注和职业审慎标准。针对上述分歧一,笔者认为证监会若以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存在“瑕疵”认定其“未勤勉尽责”,还需进一步分析“瑕疵”审计程序与“错误”的审计结论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若仅证明注册会计师审计程序存在瑕疵,而不进一步论证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便直接认定注册会计师审计未勤勉尽责有失偏颇。关于分歧二。关于应有的职业关注和职业审慎,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包括应有的职业关注、职业准则以及重大性标准。勤勉尽责的判断标准主要有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主观标准可以称为“谨慎人标准”或者“应有职业关注标准”,客观标准是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职业准则,但主客观标准都会受到“重要性标准”的影响。最后,基于前文分析,为了应对监管部门与注册会计师的“分歧”,改善证券市场虚假披露频发的现象,笔者就如何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以下针对性的建议:第一、我们需要完善证券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体系。通过完善民事追偿机制来替代行政责任可谓是一种可取的途径。我国目前对于注册会计师因提供审计服务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适用的法律法规为最高院做出的两份司法解释:法释(2003)2号和法释[2007]12号。为了提高民事赔偿制度在我国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一是应当将注册会计师民事赔偿责任的具体条文以法规或法律的形式正式出台,从而使得民事赔偿制度能够更大程度上的维护投资者的利益。二是取消这一前置性证券虚假披露案件前置程序,能够更直接有效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第二、在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方面,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可尝试借鉴英国和美国,改变现有的双部委监管模式,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相对独立管制架构,确保证券市场会计管制的权威性、代表性和独立性;第二提高监管机构行政责任认定的精准性,加强瑕疵程序与未勤勉尽责之间的因果关系论证;第三,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力度;第三,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实时监控,充分应用同业互查机制。最后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自律监管。第三、在注册会计师执业方面,注册会计师应全面贯彻风险导向审计思想,强化职业审慎精神,建立健全审计和质量控制流程,减少审计瑕疵程序出现的概率。从法律责任体系、行业监管、自律监管等多角度共同改进,笔者相信这将显着地提升证券市场的审计质量与信息环境。
丁琳[4](2014)在《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作用机理及优化控制研究》文中提出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转离不开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但一直以来,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案时有发生,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对资本市场的信心。2006年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准则制定为原则导向。而原则导向下的会计准则,由于没有过多繁琐的条文,留下了很多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因此,要想获得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就必须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做出正确的职业判断。而正确的会计职业判断是建立在扎实的会计专业水平和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基础之上,这两方面缺一不可。但是,以往研究只偏重于会计专业知识方面,而对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时面临的选择困境、影响因素等心理行为研究较为有限。本文的主题是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行为,围绕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进行情境开发,对以往研究中被忽视的会计人员道德决策中的心理活动进行解析,主要从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事件的道德强度、来自上级的压力、监督力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相关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研究属于行为财务会计领域。行为财务会计关注资本市场中微观层面的股东、经理人、会计人员、分析师等人如何分析与决策,继承了大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属于心理学与会计学的交叉领域。本文首先梳理了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研究的相关文献,围绕认知心理学中的道德推理领域和会计道德研究领域两条主线展开阐述,展示本主题目前的研究现状,找出研究的文献基础和写作点位。接着,分别从委托代理理论、角色冲突理论、市场失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道德强度理论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了影响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四个因素的理论来源。然后,阐述了会计人员道德困境的含义与现状,开发了1个会计人员道德情境,改编了1个财务人员道德情境。接下来,详细介绍了认知心理学中确定问题测验(Defining Issue Test,简称DIT)的原理与方法,用DIT作为衡量个人道德发展水平的工具,并分析、论述影响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因素及研究假设。运用心理学实验的步骤和程序进行数据收集,使用2*2*2*2四因素混合设计进行数据分析。最后,针对实验研究中的影响因素,制定具体的优化控制措施。本文在借鉴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下列创新:1.从认知心理学和工作环境的视角来研究会计人员道德行为。按照国内外研究趋势,本文首先考虑认知心理学中的道德发展水平和道德强度对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影响,用发展较成熟的确定问题测验(DIT)来衡量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同时,作为“理性经济人”,会计人员进行道德行为决策时也会考虑上级压力和监督力度等工作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2.开发了会计人员道德困境的情境。在目前的国内外研究中,比较缺乏会计人员道德困境的情境。本文通过梳理会计准则的相关条目,并通过书籍、期刊、报纸、互联网等媒体找出了4个没有违背会计准则,但违背了股东利益的案例。将这4个案例改编成道德情境,加入道德违背者、问题类型及强度、受害者等因素。同时,增加道德强度的描述。预实验后,通过与被试及专家的沟通,开发出1个会计道德情境。另外,还有1个财务道德情境,则是参照前人的文献,将文献中的项目经理变更为财务经理,并加入道德强度因素,且将文字表述改编为符合中文语言习惯。会计道德情境的开发拓展了会计道德研究的工具,为后人进行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3.通过实验研究的结果发现:主效应中,个人道德发展水平、上级压力、监督力度等因素会显着影响会计人员道德意图,而道德强度对会计人员道德意图的影响则不显着。两个交互效应显着,即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与上级压力对会计人员道德意图的影响显着,上级压力与监督力度对会计人员道德意图的影响显着。通过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上级压力对道德发展水平低的会计人员有显着影响,而对道德发展水平高的会计人员无显着影响;同时,在监督力度小的情况下,上级压力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意图产生显着差异,而当监督力度大时,不论上级压力大或小,会计人员的道德意图均无显着差异。此外,人口统计变量中的教育程度、出生地对会计人员的道德意图有显着影响。道德强度的主效应不显着,可能是因为会计中的“谨慎性”原则影响了会计人员的日常思维习惯,即无论道德强度大或小,会计人员认为都应该谨慎地做出道德决策。
杜幕璇[5](2012)在《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服务领域的一部分,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财务舞弊与审计合谋案的连续发生,严重损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形象。从表面看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涉入诉讼的案例少于国外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者在实际工作中几乎感觉不到职业道德方面的压力,导致了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对职业道德问题的忽略和道德规范的遵守情况不理想,造成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度受到质疑,阻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应当对这一问题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本文以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首先阐述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内涵,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履行职业道德中存在的问题和注册会计师自身遭遇的职业道德困境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及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意识相对薄弱,遵循道德规范形式大于实质,一味重视降低成本,忽略职业道德的履行,专业胜任能力较低,缺乏对社会责任的主动关注。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审计质量下降,行业诚信度也受到质疑。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深入分析了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执业环境及行业准入管理制度。从注册会计师行业内外部环境两方面剖析了执业环境对职业道德的影响,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注册会计师行业资格认定和监管处罚的规定进行比较,剖析了行业准入管理制度对职业道德的影响。最后,从宏观到微观提出了提升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对策,即从净化执业环境,改善外部因素,到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门槛,再到提升注册会计师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来全面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道德水平。
管亚梅[6](2009)在《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由来已久,它是上市公司管理层为实现其主观目的任意违背会计准则,践踏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采取伪造、掩饰等手法编造假账,而个别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为取得自身利益,取悦、迁就上市公司,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视而不见却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串谋。最近几年,无论中外都发生了大量的令人震惊的审计合谋案件,其破坏力是非常巨大的。一方面,审计合谋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使广大相信虚假财务报告的投资者损失惨重,扰乱了正常的投资秩序,股市功能发生严重异化。另一方面,审计合谋对社会诚信机制的损害是具有破坏性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是靠诚信生存的行业,而诚信一旦被破坏,对这个行业的打击就是致命性的,最严重的是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经济发生危机与震荡。中外政府及监管机构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加大了惩处力度来治理审计合谋。但是,使我们不愿看到而确实又看到的是审计合谋案件仍然此起彼伏,屡禁不止。这不能不说明审计合谋的环境仍然存在,审计合谋的现实需求仍然存在,审计合谋的现有措施还不能真正戳到痛处。审计合谋的治理极其紧迫,并且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而这正是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全文研究工作分三大部分,共九章内容,具体介绍如下:第一大部分包括三章,是本文的引言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问题的提出、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框架等。第二章是对中外审计合谋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性的回顾,掌握现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第三章是审计合谋理论基础,本章主要介绍了内部人控制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有限理性理论、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等的主要观点以及对本文的理论支撑。第二大部分包括三章,是本文的详细分析和论证部分。第四章对审计合谋的现状及环境影响因子进行剖析,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因子、法律环境影响因子、公司治理环境影响因子、事务所执业环境影响因子,揭示审计合谋的客观环境。第五章利用博弈论理论对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博弈过程、CPA和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管理层之间的博弈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审计合谋的现实基础。第六章通过修正的Lennox审计意见预测模型预测出2005-2007年度应该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报告而实际上却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报告的上市公司作为审计合谋的样本,来分析审计合谋与审计市场结构的相关性,对审计合谋的治理具有借鉴意义。第三大部分包括三章,提出审计合谋的综合治理措施,是本文的重点。第七章从审计合谋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两方面来构建审计合谋红旗标志预警体系。第八章从股东维、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维、审计合谋监管部门维、CPA及会计师事务所维来构建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力求从根本上治理审计合谋,重拾公众对审计职业的信心,维护广大股民的合法权益。第九章是结论及展望。
王桂莲[7](2008)在《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的内部控制和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西方现代系统思考的理论与方法,开展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研究。首先,回顾了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并对近年来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进行了追踪研究和评价。以本世纪行为科学的人性假设和管理范式的创新作为契机,以组织比喻的变迁为启示,借鉴系统思考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多种现代系统思考的方法,突破传统的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局限,指出内部控制理论创新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开放系统的观念。其次,从传统的内部控制本身和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和方法的传统假设的局限以及组织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指出过时的相关理论(假设)已成为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桎梏,说明内部控制系统创新的必要性。再次,在比较研究了现行几个主要国家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借用新的系统思考方法,提出并阐明了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的框架。同时探讨了在超越内部环境的社会环境下,强化系统本身的内部控制与适应环境挑战的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及依据,指出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侧面,提出企业风险控制的措施。最后,以21世纪组织的假设和现代企业理论的人性假设为基础进行分析,依据软系统思考的方法,提出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管理的人性化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以软控制补充硬控制,并阐明具体的设计和实施方法,对现有的内部控制理论进行有益的补充,从而建立与企业成功相联系的内部控制系统。
徐维爽[8](2008)在《新会计准则实施机制研究》文中指出1992年《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颁布揭开了我国会计准则建设的序幕。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完善,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可独立实施的全新会计准则体系,这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的基本完成。对于新会计准则人们是寄予厚望的,人们期望通过全新的、具有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颁布及实施能够改善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但正像以往每次会计规则修订的本意都是为了规范,实际上却为新的不规范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一样,新会计准则同样为新的不规范提供了机会和条件。究其原因不仅在于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性,更在于我国与新会计准则实施相关的支撑环境并没有根本的改善。即使在高度市场化和会计准则高度完善的美国,近几年也相继暴露出了安然公司、世界通信公司等一系列会计造假丑闻,更不用说市场化程度和会计准则质量并不高的我国。实际上,单纯依靠会计准则自身或与其相关的支撑环境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会计信息的质量,探讨二者的有效结合对改善会计信息质量更具有现实意义,即将问题的视角转向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会计准则实施机制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和机构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总体上都认为会计准则自身的国际协调并不必然会导致会计实务的同步协调,不考虑各个国家的具体环境,仅靠会计准则国际化并不能从根本上达到改善会计信息质量的目的。但究竟哪些因素影响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如公司治理不完善、内部控制失效、资本市场发育程度低、监管处罚不利等,总体上没有把这些影响因素结合成一个整体。通过对新会计准则内容和其实施环境重大变化的分析,本文认为新会计准则自身和其实施环境的变化是系统性的,因此保障新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实施机制也应该是系统性。构建系统化的会计准则实施机制,首先要找出影响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因素。在重要性原则的约束下,我们基于制度分析的角度把这些影响因素分为市场环境、实施主体、监管主体、法律及非正式制度约束,这种区分为构建系统化的会计准则实施机制提出了思路并指明了方向。因此,结合对新会计准则和影响会计准则实施效果因素的分析,我们构建了包括三部分的广义会计准则实施机制:一是会计准则的变迁方式对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影响,主要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变迁方式及效果做出客观评价;二是会计准则的具体实施,即本文主体部分,探讨具体化的会计准则实施机制;三是通过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提出构建会计准则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设想。关于会计准则的具体实施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公司内部会计准则实施机制。由于管理层在与各方的博弈中处于优势地位,所以成为对会计准则实施最具影响力的主体。管层具的优势源于管理层已经事实上成为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人,不仅影响着董事会,也通过操控公司的内部控制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具体实施。因此构建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对管理层进行激励和约束,并通过内部控制对会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是保障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关键。二是公司外部监管机制。针对证券市场长期存在而且严重的会计信息质量问题,仅依靠公司内部会计准则实施机制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原因是管理层的不恰当行为会影响整个证券市场秩序,造成市场失灵,外界监管对保障会计信息质量必不可少。为此,我们构建了基于证券市场约束、法律监管、政府监管和CPA审计的公司外部监管机制,作为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第二道防线。三是自律机制。新会计准则的最大亮点是职业判断重要性的提高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有条件运用。为此我们构建了基于道德和声誉的会计准则实施自律机制,以期通过非正式制度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本文综合运用制度经济学、博弈论、人性假设、契约理论、会计学原理与理论、审计理论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采取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统计分析、规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法,构建了一个系统化的会计准则实施机制。本文有两方面的创新:一是在新会计准则已经颁布并且实施的背景下,将问题研究的视角从比较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转向了会计准则的实施;二是构建了一个基于公司整体内部控制、外部会计监管和自律机制相互制约和补充的系统化、动态的会计准则实施机制。但受到本人研究能力的限制,本文也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一是受到新会计准则实施时间和范围的限制,我们构建的会计准则实施机制对保障新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有效性尚未得到检验,这也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便完善会计准则实施机制;二是对会计准则实施效果会计信息的质量与其影响因素间的互动没有更深的研究,只是探讨了影响因素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而反之讨论的较少。
黎仁华[9](2006)在《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资本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上市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上市公司经营行为的规范同独立审计市场的发展具有“天然”的血缘关系。论文研究的内容以注册会计师为审计主体,以资本市场的运行行为和会计报告等相关数据作为实施对象,借助资本市场中典型案例的剖析,以设计和确立舞弊审计的技术程序方法为主线,充分借鉴国外独立审计界对舞弊审计研究的技术成果,探讨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构成因素,揭示舞弊的形成规律,确立舞弊审计的技术规范和审计策略。论文的主体内容共有8章,从内含逻辑上可以划分为三大板块,第一部分属于“理论分析”,包括了:(1)国外审计界对舞弊行为的理论研究;(2)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经济学分析;(3)资本市场中创造性会计行为的特征,即1、2、3章。在第一章“国外审计界对舞弊行为的理论研究”中,介绍并分析了西方审计理论界揭示舞弊行为的舞弊风险因素理论、“GONE”理论、冰山结构理论;系统说明了美国独立审计界对舞弊行为的研究成果,包括美国独立审计界对舞弊行为研究的发展过程、美国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度变迁状况及美国证券市场中舞弊行为的症结分析;探索了西方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规律性、环境线索和舞弊行为特征,并对美国近期发生的重大会计舞弊案件进行了剖析。在第二章“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中,运用了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原理,在“确定性效应、反射效应、期望理论效应和锚定效应”的理论基础上,探索了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的经济本质及其产生会计舞弊行为的制度条件与法律特征;揭示了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形成规律,并通过舞弊行为的成本价值规律分析,研究了“犯罪收益”的成本构成及成本影响因素、惩治成本与预防措施。在第三章“资本市场中创造性会计行为的特征”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创造性会计行为”进行了界定和理论分析,探明了寻找和发现“创造性会计行为”的线索特征,并以企业购并为特例分析
刘世全[10](2005)在《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市场传导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众所周知,证券市场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企业资金融通的最有效、最重要的渠道。它的健康发展,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最终极大地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建立一个规范、高效、充满竞争的证券市场是国家相关部门极为关注的问题。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市场中才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同时证券市场的规范化还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的标志。但是,规范证券市场比建立证券市场的难度更大,而规范会计信息的披露则是规范证券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独立鉴证的审计师对财务报告信息质量鉴证结果的审计意见,则在规范企业信息披露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同审计意见的出具标志着企业信息披露的规范化程度。因此,审计意见的出具为投资者高度重视,并会对投资者的决策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最终也将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关审计意见的市场传导效应究竟有何特点,目前国内外文献均未取得一致的结论,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研究方法和样本选取上的差异所致。2001年以来,我国加大了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信息披露更加规范,样本数据真实性更强。在此背景下,审计意见的市场传导效应又有何特点?这个问题值得人们去思考、去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以深沪市上市公司2001—2003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审计意见市场传导效应的特点,为证券市场相关各方的决策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主要分六个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审计意见市场传导效应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回顾,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些研究的思路,并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为本文的研究寻找恰当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与审计意见市场传导效应有关的理论分析。主要对产生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委托代理理论、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围绕审计意见的决策以及投资者对审计意见的反应等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了审计意见与股价变动的关系,而本文的实证研究将在所有这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第三部分,与审计意见市场传导效应有关的制度背景分析。包括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包括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出台和颁布的政策法规),财政部颁布的相关法规准则,中国证监会颁布的相关规章制度,以及制度背景对审计市场的影响等内容。
二、新《会计法》有助于CPA审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会计法》有助于CPA审计(论文提纲范文)
(1)H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内容框架图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胜任能力 |
2.1.2 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胜任力理论 |
2.2.2 人职匹配理论 |
3 H会计师事务所CPA专业胜任能力评价现状及问题 |
3.1 H会计师事务所基本情况简介 |
3.2 H会计师事务所CPA专业胜任能力评价现状 |
3.2.1 H会计师事务所CPA现状 |
3.2.2 H事务所现行专业胜任能力评价标准 |
3.3 存在的问题 |
3.4 构建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4 H会计师事务所CPA专业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
4.2.1 指标的选取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4.3 综合评价标准的确定 |
5 H会计师事务所CPA专业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
5.1 数据来源与计算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计算 |
5.2 评价结果分析 |
5.3 改进H事务所CPA专业胜任能力的建议举措 |
5.3.1 专业胜任能力评价方面 |
5.3.2 专业知识方面 |
5.3.3 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方面 |
5.3.4 职业技能方面 |
5.3.5 实务经历方面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1 |
附录2 |
(2)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2.2 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的基础理论 |
2.2.1 会计师事务所信用的涵义 |
2.2.2 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的涵义 |
2.2.3 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的方法 |
2.3 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的理论基础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交易成本理论 |
2.3.3 企业声誉理论 |
3 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流程与框架 |
3.3 评价指标的设计思路 |
3.3.1 目标层次 |
3.3.2 准则层次 |
3.3.3 指标层次 |
3.4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5 评价指标的优化 |
3.5.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优化原理与步骤 |
3.5.2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3.5.3 评价指标的优化过程 |
3.5.4 评价指标的最终确定 |
3.6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和得分值 |
3.6.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3.6.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步骤 |
3.6.3 评价指标得分值的确定 |
3.7 会计师事务所信用水平的综合评价 |
3.7.1 会计师事务所信用水平得分的计算方法 |
3.7.2 会计师事务所信用水平得分的评级标准 |
4 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在ZT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分析 |
4.1 ZT会计师事务所概况 |
4.2 ZT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应用 |
4.2.1 ZT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层次结构模型 |
4.2.2 ZT会计师事务所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ZT会计师事务所评价指标得分值的确定 |
4.2.4 ZT会计师事务所信用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4.3 ZT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效果分析 |
4.3.1 我国现行中注协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介绍 |
4.3.2 现行事务所综合评价办法下ZT会计事务所信用水平现状分析 |
4.3.3 应用效果具体分析 |
5 推行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的保障措施 |
5.1 基于法律制度的有形保障措施 |
5.1.1 依法选择和规范信用评价机构 |
5.1.2 完善信用数据收集制度 |
5.1.3 优化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的法制环境 |
5.1.4 适度加大监管与处罚力度 |
5.2 基于道德自律的无形保障措施 |
5.2.1 改善信用意识与信用环境 |
5.2.2 明确并强化信用评价三方的责任意识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我国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 ——基于2001-2018年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告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一章 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引介 |
第一节 证券审计与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
一、证券审计的功能 |
二、注册会计师的职责 |
第二节 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责任法律依据 |
一、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法律法规整理 |
二、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分类 |
第三节 证券注册会计师监管模式的国别比较 |
一、英国证券注册会计师监管模式 |
二、美国证券注册会计师监管模式 |
三、我国证券注册会计师监管模式 |
第四节 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责任追究的若干实践 |
一、民、刑责任缺失 |
二、行政责任成为注册会计师的主要追责形式 |
第二章 我国证券注册会计师行政处罚的经验数据 |
第一节 2001-2018 年行政处罚公告总体描述 |
一、总体描述 |
二、趋势分析 |
第二节 各年度行政处罚公告具体情况 |
一、处罚类型分析 |
二、处罚力度分析 |
三、处罚原因分析 |
四、处罚依据分析 |
五、处罚趋势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行政处罚规则逻辑——对“勤勉尽责”的阐释 |
第一节 证监会规则逻辑——“勤勉尽责”认定标准 |
一、注册会计师的申辩 |
二、证监会的处罚逻辑 |
第二节 “勤勉尽责”标准的商榷与建议 |
一、“勤勉尽责”标准的疑义与商榷 |
二、“勤勉尽责”标准的合理化建议 |
第四章 证券监管视角下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完善的对策 |
第一节 完善证券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体系 |
一、协调整合各法律法规 |
二、取消证券虚假披露纠纷前置程序 |
第二节 改进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 |
一、建立独立监管机构 |
二、提高监管机构行政责任追究认定的精准性 |
三、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
四、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实时监控 |
第三节 加强注册会计师自律监管 |
一、强化风险导向审计 |
二、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和质量控制流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作用机理及优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三、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
一、国外研究文献 |
(一) 道德推理领域 |
(二) 会计道德研究领域 |
二、国内研究文献 |
(一) 道德推理领域 |
(二) 会计道德研究领域 |
三、简要评述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一) 委托代理理论概述 |
(二) 委托代理理论与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关系 |
二、角色冲突理论 |
(一) 角色冲突理论概述 |
(二) 角色冲突理论与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关系 |
三、市场失灵理论 |
(一) 市场失灵理论概述 |
(二) 市场失灵理论与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关系 |
四、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
(一)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概述 |
(二)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与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关系 |
五、道德强度理论 |
(一) 道德强度理论概述 |
(二) 道德强度理论与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关系 |
六、理论基础的逻辑架构 第四章 会计人员道德困境的现状及情境开发 |
一、会计人员道德困境的现状 |
(一) 会计人员道德困境概述 |
(二) 会计人员道德困境的问卷调查 |
二、会计人员道德困境的情境开发 |
(一) 情境开发的概述 |
(二) 会计人员道德困境的情境开发研究 第五章 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作用机理分析 |
一、会计人员道德发展水平的衡量 |
(一) DIT概述 |
(二) DIT的基本原理 |
(三) DIT的具体方法 |
二、影响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因素及研究假设 |
(一) 道德行为与道德意图 |
(二) 个人因素 |
(三) 事件因素 |
(四) 工作环境因素 |
(五) 人口统计变量 |
三、构建会计人员道德行为模型 第六章 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设计 |
(一) 总体设计与问卷设计 |
(二) 预实验 |
(三) 统计效应、统计效力和所需样本量 |
(四) 实验过程分析 |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
(一) 数据收集 |
(二) 数据分析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一) 描述性统计 |
(二) 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 |
(三) 多因素方差分析 |
(四) 简单效应检验 |
(五) 人口统计变量对道德意图的影响 |
四、稳健性检验 第七章 优化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设想 |
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弱化来自上级的不适当压力 |
(一) 改进管理层的业绩考核办法 |
(二) 降低大股东的持股比例 |
(三) 优化董事会运作 |
(四) 发展经理人市场 |
二、整合现行的监督体系,优化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外在环境 |
(一) 外部监管 |
(二) 内部监管 |
(三) 构建会计监督体系 |
三、提升道德素养,增强会计人员自身抵制非道德行为的免疫力 |
(一) 将道德素养纳入任免考核体系 |
(二) 增设会计职业道德必修课程 |
(三) 大力发展会计职业道德培训 |
(四) 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
四、构建良好的组织文化,形成会计人员道德行为的合理氛围 |
(一) 树立以领导为表率的道德氛围 |
(二) 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 会计人员道德行为调查问卷 |
第一部分 DIT量表问卷 |
第二部分 上级压力、监督力度、道德强度等问卷 |
第三部分 会计职业道德基本看法调查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
(5)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现有研究成果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小结 |
第2章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现状分析 |
2.1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内涵 |
2.1.1 道德 |
2.1.2 职业道德 |
2.1.3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
2.2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历史沿革 |
2.2.1 西方主要国家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发展进程 |
2.2.2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发展简介 |
2.3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道德现状 |
2.3.1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履行职业道德中的问题 |
2.3.2 职业道德低下的影响 |
2.4 注册会计师自身所遭遇的职业道德困境 |
2.4.1 缺乏对职业道德的正确认识以致违背职业道德 |
2.4.2 屈服于来自各方的压力 |
2.4.3 对两难选择无所适从 |
2.5 小结 |
第3章 执业环境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
3.1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执业环境的关系 |
3.1.1 职业道德本身与执业环境 |
3.1.2 职业道德问题源于执业环境 |
3.1.3 完善执业环境是职业道德问题的解决途径 |
3.2 行业外部环境 |
3.2.1 政治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文化环境 |
3.2.4 法律法规环境 |
3.3 行业内部环境 |
3.3.1 会计环境 |
3.3.2 注册会计师行业体制 |
3.3.3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现状 |
3.3.4 注册会计师审计本身固有的缺陷 |
3.4 小结 |
第4章 准入及管理制度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
4.1 资格认定 |
4.1.1 国外资格认定 |
4.1.2 国内资格认定 |
4.1.3 资格认定对职业道德的影响 |
4.2 监管处罚 |
4.2.1 国外监管处罚 |
4.2.2 国内监管处罚 |
4.2.3 监管处罚对职业道德的影响 |
4.3 小结 |
第5章 提升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对策 |
5.1 净化执业环境,改善外部因素 |
5.1.1 健全完善会计法律法规体系 |
5.1.2 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
5.1.3 改革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现有监管体系 |
5.2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准入门槛 |
5.2.1 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准入门槛 |
5.2.2 改革考试制度,提高注册会计师个人的准入门槛 |
5.3 加强注册会计师自身职业道德建设 |
5.3.1 陶冶注册会计师自身职业道德情感 |
5.3.2 遵循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概念框架 |
5.3.3 五问法应对注册会计师自身职业道德困境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关于审计合谋的界定的研究 |
2.1.1 国外关于审计合谋界定的研究 |
2.1.2 国内关于审计合谋界定的研究 |
2.2 关于审计合谋存在原因的研究 |
2.2.1 国外关于审计合谋原因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审计合谋原因的研究 |
2.3 关于审计合谋规制策略的研究 |
2.3.1 国外关于审计合谋规制策略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审计合谋规制策略的研究 |
3 理论基础 |
3.1 产权理论 |
3.1.1 产权理论分析 |
3.1.2 产权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
3.2 内部人控制理论 |
3.2.1 内部人控制理论分析 |
3.2.2 "内部人控制"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
3.3 委托代理理论 |
3.3.1 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
3.3.2 委托—代理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
3.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3.4.1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分析 |
3.4.2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
3.5 有限理性理论 |
3.5.1 有限理性理论分析 |
3.5.2 有限理性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
3.6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
3.6.1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 |
3.6.2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与审计合谋的关系 |
4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现状及环境因子分析 |
4.1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现状 |
4.2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运行环境因子分析 |
4.2.1 美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运行环境因子分析 |
4.2.2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运行环境因子分析 |
4.2.3 美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应对措施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5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运行博弈分析 |
5.1 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博弈 |
5.1.1 基本假设 |
5.1.2 博弈过程分析 |
5.2 上市公司经营者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静态博弈 |
5.2.1 基本假设 |
5.2.2 博弈过程分析 |
5.3 上市公司经营者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动态博弈 |
5.3.1 基本假设 |
5.3.2 博弈过程分析 |
5.4 博弈启示 |
5.4.1 降低监管成本,增加博弈中监管部门的监管 |
5.4.2 完善和规范会计市场,发挥会计市场的中介、评估和监督作用 |
5.4.3 增大惩罚力度,并明确监管责任 |
5.4.4 切实提高执法能力 |
5.4.5 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 |
5.4.6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
5.4.7 完善外部公司治理结构 |
5.4.8 增强职工利益 |
5.4.9 加大制度的违反成本 |
6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与审计市场结构相关性实证分析 |
6.1 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结构现状 |
6.1.1 我国当前独立审计市场结构属于垄断竞争型 |
6.1.2 审计市场地域性强,势力范围分割严重 |
6.1.3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相对于上市公司规模偏小 |
6.2 审计合谋与审计市场结构相关性实证分析 |
6.2.1 审计合谋与审计意见的关系 |
6.2.2 审计意见预测模型 |
6.2.3 样本选择 |
6.2.4 实证分析 |
7 审计合谋红旗标志预警体系研究 |
7.1 审计合谋的内在形成机理剖析 |
7.1.1 审计合谋买方需求机理剖析 |
7.1.2 审计合谋卖方供给机理剖析 |
7.1.3 审计合谋买卖双方市场均衡机理剖析 |
7.2 红旗标志的含义 |
7.2.1 国外对红旗标志的界定 |
7.2.2 我国对红旗标志的界定 |
7.2.3 比较分析 |
7.3 审计合谋红旗标志预警体系构建 |
7.3.1 审计合谋需求方红旗标志预警体系 |
7.3.2 审计合谋供给方红旗标志预警体系 |
8 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研究 |
8.1 美国审计合谋治理过程演化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 |
8.1.1 美国审计合谋现象因素分析 |
8.1.2 美国审计合谋问题应对措施概述 |
8.1.3 美国审计合谋治理过程对我国的借鉴 |
8.2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之股东维 |
8.2.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分析 |
8.2.2 现有股权结构下的审计合谋需求 |
8.2.3 针对股东维的治理措施 |
8.3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之管理当局维 |
8.3.1 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舞弊的诱因剖析 |
8.3.2 针对管理当局维的治理措施 |
8.4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之监管部门维 |
8.4.1 监管部门未能有效遏制审计合谋的原因剖析 |
8.4.2 针对监管部门维的治理措施 |
8.5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对策-四维空间治理机制之CPA及会计师事务所维 |
8.5.1 CPA及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审计合谋的原因剖析 |
8.5.2 针对CPA及会计师事务所维的治理措施 |
9 结论及展望 |
9.1 本文结论 |
9.2 展望及不足 |
9.2.1 展望 |
9.2.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7)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0 绪论 |
0.1 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目的 |
0.1.1 现实意义 |
0.1.2 研究现状及理论意义 |
0.1.3 研究的目的 |
0.2 论文研究的框架、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
0.2.1 论文研究框架 |
0.2.2 本文的基本思路 |
0.2.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0.3 论文涉及的范围及研究视角 |
0.3.1 研究涉及的范围 |
0.3.2 研究的视角 |
0.4 研究方法 |
0.5 论文的创新点 1 内部控制研究综述 |
1.1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方法的发展研究 |
1.1.1 内部控制的会计、审计方法 |
1.1.2 内部控制的管理方法 |
1.1.3 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 |
1.1.4 内部控制结构的方法 |
1.1.5 公司治理观念的演进与内部控制的监督模式 |
1.2 国外内部控制理论框架研究 |
1.2.1 COSO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
1.2.2 加拿大CoCo 的《控制指南》 |
1.2.3 英国的《Turnbull 内部控制》指南 |
1.2.4 COSO、CoCo 和Turnbull 框架的比较 |
1.3 现代系统思考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
1.3.1 系统工程方法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 |
1.3.2 系统思考方法的新发展与内部控制理论的创新 |
1.4 国外内部控制主流观综述 |
1.4.1 基于规则导向的遵循观 |
1.4.2 基于原则、市场导向的风险观 |
1.4.3 COSO 基于内部控制系统的监督观 |
1.5 国内有关内部控制理论研究 |
1.6 企业内部控制的界定 |
1.6.1 内部控制概念界定的意义 |
1.6.2 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内部控制的定义 |
1.6.3 本文对内部控制的界定 2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创新的依据 |
2.1 21 世纪管理范式的创新 |
2.2 行为科学之人性假设的发展 |
2.2.1 行为科学的发展由“硬”管理向“软”管理转变 |
2.2.2 当代行为科学人性假设的新理念 |
2.3 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假设的影响 |
2.3.1 人的有限理性:企业内部控制必须提倡学习与激励 |
2.3.2 人的机会主义倾向:监督是内部控制的要素之一 |
2.3.3 环境因素具有不确定性:风险观成为内部控制的主流 |
2.3.4 信息压缩:必须加强软控制 |
2.4 组织理论及组织比喻变迁的启示 |
2.4.1 早期组织比喻现在仍主导企业内部控制的观念 |
2.4.2 近年组织的比喻与现代系统思考方法的新发展相适应 |
2.5 多种现代系统思考方法的结合应用 |
2.5.1 多重目标的有目的的系统是促进系统方法创新的源泉 |
2.5.2 现代系统思考方法是内部控制理论创新的手段 |
2.6 我国古代朴素的系统观的启示 |
2.7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创新势在必行 |
2.7.1 传统的企业内部控制本身的局限 |
2.7.2 现行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前提的束缚 |
2.7.3 政府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法规的执行效果不佳 3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重构 |
3.1 现行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呈多样化 |
3.1.1 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概念及作用 |
3.1.2 关于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不同看法 |
3.2 企业内部控制框架重构的原因和依据 |
3.2.1 束缚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某些传统观念 |
3.2.2 重构内部控制框架的理论依据 |
3.3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边界 |
3.3.1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应具有整体性 |
3.3.2 内部控制系统的特征 |
3.3.3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边界的重新界定 |
3.4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设计 |
3.4.1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社会系统的内容 |
3.4.2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之目标及其层次 |
3.4.3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之要素 |
3.5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功能和作用 |
3.5.1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则 |
3.5.2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的功能 |
3.5.3 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
3.6 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质量特征 4 推进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风险控制 |
4.1 企业风险控制是当代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方向 |
4.1.1 企业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 |
4.1.2 内部控制的风险观要求改进传统的内部控制理念 |
4.2 复杂性理论与企业风险控制理念的强化 |
4.2.1 复杂性理论及其对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影响 |
4.2.2 复杂性理论对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的独特解析 |
4.2.3 当代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环境的严峻性 |
4.2.4 强化风险控制意识 |
4.3 推进企业风险控制的对策 |
4.3.1 加强对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的研究 |
4.3.2 加强企业日常风险管理的措施 |
4.3.3 建立应对危机事件的企业永续经营计划 |
4.4 应对环境挑战的企业风险控制 |
4.4.1 改善公司治理,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
4.4.2 强化应对外部社会环境挑战的风险控制 |
4.4.3 公司治理、战略管理、企业风险控制的相互协调与配合 |
4.5 塑造企业风险管理文化 5 重视人性化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
5.1 人性化的内部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和概念界定 |
5.1.1 21 世纪的组织假设与传统组织观念的碰撞 |
5.1.2 以软系统思考方法补足内部控制工程学的短板 |
5.1.3 人性化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含义、边界、原则与途径 |
5.2 人性化的内部控制系统特征 |
5.3 人性化内部控制系统的灵魂 |
5.4 软控制的设计 |
5.4.1 软控制与硬控制的区别 |
5.4.2 软控制的设计与检验 |
5.4.3 软控制构筑起内部控制与企业成功的桥梁 |
5.5 人性化的内部控制系统的实施 |
5.5.1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产生与发展 |
5.5.2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概念界定 |
5.5.3 改良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意义及实施的益处 |
5.5.4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实施过程 |
5.6 实施人性化的内部控制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
5.6.1 会计信息失真、公司舞弊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挑战 |
5.6.2 注意防止人的机会主义倾向 |
5.6.3 树立适应人性化内部控制的价值观与强化监督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摘要 ABSTRACT 致谢 |
(8)新会计准则实施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相关研究的界定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新会计准则颁布及实施情况分析 |
2.1 新会计准则解读 |
2.2 农业上市公司与新会计准则 |
2.3 2007年会计准则实施环境的变化与效果 |
3 影响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因素分析 |
3.1 会计准则实施的市场环境 |
3.2 会计准则实施的主体分析 |
3.3 会计准则实施的主体监管分析 |
3.4 会计准则实施的制度约束 |
4 会计准则实施机制总体框架 |
4.1 制度系统及其效率 |
4.2 实施机制总体框架的构成 |
4.3 会计准则变迁及其评价 |
4.4 会计准则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
5 企业整体内部控制与会计准则实施 |
5.1 委托代理理论与REM 人假设 |
5.2 治理控制与会计准则实施 |
5.3 管理控制与会计准则实施 |
6 会计监管与会计准则实施 |
6.1 会计监管总体分析 |
6.2 证券市场环境 |
6.3 法律监管 |
6.4 政府会计监管 |
6.5 注册会计师监管 |
7 自律机制与会计准则实施 |
7.1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
7.2 道德与会计准则实施 |
7.3 声誉与会计准则实施 |
8 研究结论 |
8.1 会计准则实施机制各部分的特点分析 |
8.2 反思会计准则实施机制 |
8.3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论 |
0·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0·2 论文的研究视角 |
0·3 论文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 |
0·3、1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0·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0·3、3 论文的分析原则 |
0·4 论文基本内容的布局 |
0·5 论文的创新和局限 |
0·5、1 论文的创新内容 |
0·5、2 论文的局限 |
1· 国外审计界对舞弊行为的理论研究 |
1·1 西方理论界揭示舞弊行为的理论分析 |
1·1、1 舞弊风险因素论 |
1·1、2 舞弊的“GONE”理论 |
1·1、3 舞弊的冰山结构理论 |
1·2 美国独立审计理论对舞弊行为的研究 |
1·2、1 美国独立审计界对舞弊审计研究的发展过程 |
1·2、2 美国舞弊审计准则的制度变迁 |
1·2、3 美国证券市场中舞弊行为的症结分析 |
1·3 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规律性与特征描述 |
1·3、1 舞弊行为的规律性特征 |
1·3、2 舞弊行为的人员结构与环境线索分析 |
1·3、3 计算机环境下舞弊审计的特点 |
1·4 美国近期的重大会计舞弊行为 |
2· 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2·1 会计舞弊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2·1、1 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解释 |
2·1、2 会计舞弊行为的制度环境分析 |
2·2 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的法律特征分析 |
2·2、1 舞弊行为的主体类别复杂,行为人的社会身份高,多属“白领犯罪” |
2·2、2 舞弊行为具有关联性、抽象性等特征,“犯罪黑数”较大 |
2·2、3 舞弊行为的涉案数额巨大,对证券市场管理和经济秩序的危害严重 |
2·2、4 舞弊行为主体的心理意识状态与行为结果之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主观意识表现强烈 |
2·3 中国资本市场舞弊行为形成规律的分析 |
2·3、1 资本市场中的舞弊人员结构及其相关情况分析 |
2·3、2 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的制度环境特征 |
2·4 舞弊行为的成本价值分析 |
2·4、1 舞弊行为的成本构成及成本影响因素 |
2·4、2 提高舞弊行为者的成本以预防舞弊 |
3· 资本市场中创造性会计行为的特征 |
3·1 创造性会计行为的基本分析 |
3·1、1 合法会计手段的滥用能够为创造性会计行为寻找法律注脚· |
3·1、2 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博弈与企业的阻力 |
3·2 寻找并发现:创造性会计行为创造了什么? |
3·2、1 提前确认收入或记录不确定性的收入 |
3·2、2 确认虚无缥缈的伪造收入 |
3·2、3 利用非核心业务的一次性所得拔高企业收入 |
3·2、4 通过现期的费用前移或后推进行转移而人为调节利润 |
3·2、5 把公司当期的收入转移到未来以便将来某个时期需要时进行收入确认 |
3·2、6 把将来的费用作为特别费用转移到现在以便更好调节未来时期的利润 |
3·3 企业兼并购买中的创造性会计行为 |
3·3、1 通过兼并试图将亏损转移到残余时期 |
3·3、2 兼并后任意变更收购价格的分配 |
3·3、3 记录与收购公司有关的销售收入 |
3·3、4 使用付给股票或股票权证作为未来购买的承诺 |
4· 舞弊行为审计技术规范的确立 |
4·1 舞弊审计中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能力 |
4·1、1 舞弊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专业判断的互动模型 |
4·1、2 舞弊审计中判断行为依据的环境因素 |
4·1、3 对会计报表的分析与判断的目标 |
4·2 注册会计师实施舞弊审计的基本技术 |
4·2、1 分析性复核法 |
4·2、2 期后事项分析法 |
4·2、3 税项分析法 |
4·2、4 交易实质分析法 |
4·2、5 资产质量分析法 |
4·3 对粉饰性会计报表的审计技术 |
4·3、1 不良资产剔除分析法,审查“资产泡沫” |
4·3、2 关联交易剔除分析法,审查“包装内容” |
4·3、3 异常利润剔除分析法,审查“调节利润” |
4·3、4 现金流量分析法,审查“虚拟资产” |
4·3、5 收付实现制验证权责发生制下的收入与资产,审查“虚拟利润” |
4·4 注册会计师在舞弊审计中的辨别技术 |
4·4、1 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迹象时的审计措施 |
4·4、2 关注舞弊的可能性,揭示企业内部的管理舞弊 |
4·4、3 掌握不同舞弊的特征,查实舞弊行为 |
4·4、4 设计延伸性审查程序借以发现和揭露舞弊 |
4·5 揭露舞弊后的附加程序审计 |
4·6 舞弊行为审计中行为经济学的运用探微 |
4·6、1 心理偏差的矫正分析 |
4·6、2 审计调查中行为学与心理学的应用 |
4·6、3 审计方法与技巧的选择 |
5· 实施舞弊行为审计的策略研究 |
5·1 有效认识会计舞弊行为的手段及其相互关联 |
5·1、1 舞弊行为及其相互的关联 |
5·1、2 会计舞弊行为的高危区域分析 |
5·1、3 高危区域的公司 |
5·2 利用数据搜索技术实施过滤 |
5·2、1 利用数据搜索的定量过滤 |
5·2、2 利用数据搜索的定性过滤 |
5·3 舞弊审计的技术程序模型设计 |
5·3、1 技术程序模型的行为基础 |
5·3、2 技术程序模型图示及其应用程序 |
5·3、3 舞弊因素卡单模版的建立 |
5·3、4 舞弊因素卡单的使用说明 |
5·3、5 会计师事务所对舞弊风险因素的回应 |
5·4 共同规模分析法在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 |
5·4、1 建立共同规模的资产负债表与损益表 |
5·4、2 纵向分析中发现的预警信号 |
5·4、3 使用横向分析发现的预警信号 |
5·4、4 分析财务报告脚注中发现的预警信号 |
5·5 注册会计师与管理层就舞弊事项的沟通 |
5·5、1 审计小组询问高级管理人员的目的和内容 |
5·5、2 注册会计师询问管理层的技巧 |
6· 独立审计对舞弊行为的判定规范 |
6·1 判定规范的制度形式 |
6·1、1 强制性规范制约的形成 |
6·1、2 内生性规范的制约形式 |
6·1、3 他律性与自律性相结合的规范形式 |
6·2 独立审计市场中对舞弊行为确立的判定标准 |
6·2、1 国外独立审计准则对舞弊行为的界定 |
6·2、2 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对舞弊行为的界定 |
6·3 会计舞弊的刑法规制 |
6·3、1 会计舞弊的刑法界定 |
6·3、2 会计刑罚规制中构成会计舞弊犯罪的共同特征 |
6·3、3 会计舞弊的刑法规制的执行规范探讨 |
6·4 会计舞弊的价值判断与分析 |
6·4、1 金额大小是判定会计违法和会计舞弊犯罪的基本依据 |
6·4、2 行为性质是判定会计违法和会计舞弊犯罪的基本标准 |
6·4、3 特定犯罪目的是会计舞弊犯罪的定性标准 |
6·4、4 行为后果程度是会计舞弊犯罪定量的基本依据 |
6·4、5 行为发生的方式、时间、场所是会计舞弊犯罪定量的辅助依据 |
6·5 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判定标准的研究 |
6·5、1 判断标准的逻辑推论 |
6·5、2 从“程序理性到结果理性”的标准辨析 |
6·5、3 舞弊行为判断标准的内容规范 |
6·5、4 独立审计失败的判定标准 |
7· 舞弊行为审计中法律责任的界定 |
7·1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一个历史范畴 |
7·1、1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酝酿阶段 |
7·1、2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萌芽阶段 |
7·1、3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纵深发展阶段 |
7·2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影响因素 |
7·2、1 会计目标的多元化提高了审计风险,逐渐加重了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
7·2、2 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性增加了审计行为的法律责任 |
7·2、3 市场经济主体的平等性,强化了各主体的法律责任 |
7·2、4 注册会计师相关法律条文的矛盾性,导致了法律责任的复杂化 |
7·3 舞弊审计中法律责任的主体设定与法律标准 |
7·3、1 上市公司及其管理当局的责任设定 |
7·3、2 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设定 |
7·3、3 中介机构的民事责任的设定 |
7·4 独立审计民事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 |
7·4、1 民事责任中第三者利害关系人的设定 |
7·4、2 第三者民事责任的性质界定 |
7·4、3 第三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
7·5 注册会计师在民事诉讼中的抗辩策略 |
7·5、1 积极搜寻审计报告中并不存在重大的虚假陈述 |
7·5、2 有效分析原告中不符合“第三者”的界定 |
7·5、3 尽力寻找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事实 |
7·5、4 积极收集不存在审计失败与存在共同过失的证据 |
7·6 审计报告的分析及其编制技巧 |
7·6、1 有效并谨慎使用审计报告中的说明段 |
7·6、2 准确区分审计报告中的保留意见与否定意见 |
7·6、3 正确使用在审计报告中发表无法表示意见 |
8· 独立审计市场运行机制的完善 |
8·1 独立审计市场运行机制的国际化协调 |
8·1、1 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国际环境分析 |
8·1、2 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协调发展模式选择 |
8·1、3 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国际化发展的策略 |
8·2 完善独立审计行业的监管机制,提升审计的整体功能 |
8·3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约束的建设 |
8·3、1 职业道德约束模式分析 |
8·3、2 注册会计师个人道德约束机制设计 |
8·3、3 强化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质量控制 |
8·4 完善的审计风险防范机制,健全职业责任的管理制度 |
8·4、1 审计欺诈的法律风险分析 |
8·4、2 注册会计师实施欺诈的成本性分析 |
8·4、3 防范独立审计欺诈行为法律风险的对策 |
8·4、4 加大审计欺诈的处罚力度,有效发挥法律的威慑力 |
8·5 打击会计舞弊行为的职业群体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 |
二、中文论文 |
三、英文论着 |
致谢 |
(10)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市场传导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动机 |
1.2 研究问题 |
1.3 本文的体系结构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2 审计意见市场传导效应研究文献回顾 |
2.1 国外相关的研究 |
2.2 国内相关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与审计意见市场传导效应有关的理论分析 |
3.1 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
3.1.1 产生CPA 审计的委托代理理论分析 |
3.1.2 审计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
3.2 审计意见的相关理论 |
3.2.1 无保留意见 |
3.2.2 保留意见 |
3.2.3 否定意见 |
3.2.4 拒绝表示意见 |
3.3 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围绕审计意见的决策 |
3.3.1 上市公司的决策 |
3.3.2 注册会计师的决策 |
3.4 投资者围绕审计意见的反应 |
3.5 审计意见与股价变动 |
3.6 本章小结 |
4 与审计意见市场传导效应有关的制度背景分析 |
4.1 与证券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 |
4.2 与CPA 相关的审计规范 |
4.3 与上市公司相关的信息披露规范 |
4.4 相关制度背景的变化对审计市场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研究设计 |
5.1 研究假设 |
5.2 模型选择与方法设计 |
5.2.1 非正常报酬率法 |
5.2.2 多元回归分析法 |
5.2.3 统计软件 |
5.3 数据资料来源及样本选取 |
5.3.1 数据资料来源 |
5.3.2 样本的选取 |
5.4 本章小结 |
6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1 非正常报酬率法结果及分析 |
6.1.1 图形分析 |
6.1.2 T 检验及分析 |
6.1.3 小结 |
6.2 多元回归结果及分析 |
6.2.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2 多元回归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性建议 |
7.3 研究的不足 |
7.4 研究的后续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四、新《会计法》有助于CPA审计(论文参考文献)
- [1]H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专业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研究[D]. 孔琳琳.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2]会计师事务所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D]. 于丁垚.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3]我国证券市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研究 ——基于2001-2018年证监会行政处罚公告的实证分析[D]. 蔡晓庆.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4]会计职业道德行为的作用机理及优化控制研究[D]. 丁琳. 武汉大学, 2014(06)
- [5]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研究[D]. 杜幕璇. 江苏科技大学, 2012(03)
- [6]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合谋治理机制研究[D]. 管亚梅. 江苏大学, 2009(04)
- [7]基于现代系统思考的企业内部控制创新研究[D]. 王桂莲. 吉林大学, 2008(12)
- [8]新会计准则实施机制研究[D]. 徐维爽.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9]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D]. 黎仁华. 西南财经大学, 2006(11)
- [10]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的市场传导效应研究[D]. 刘世全. 重庆大学, 2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