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浓度含氟有机合成废水生化处理的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古志豪[1](2021)在《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农药中间体废水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农药废水是指在农药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废水中通常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并具很强的生物毒性。对于该类废水的处理,常规废水处理方法往往效果不佳。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江西某农药厂生产废水,针对该废水特性,采用“气浮+Fenton+ABR+两级A/O+Fenton+混凝沉淀”组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运行结果表明,该物化生化组合工艺能有效处理此废水,出水达到当地园区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本文研究了过硫酸盐氧化和Fenton氧化两种高级氧化法对高浓废水的预处理效果,通过试验证明Fenton氧化法在对该高浓废水的CODCr去除效果、可生化性提升效果和处理成本方面要优于过硫酸盐氧化法,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通过生化试验探究厌氧好氧反应对预处理后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Fenton氧化深度处理该废水的试验研究,研究了ABR(厌氧折流板反应器)、两级A/O生化工艺的启动调试,以及稳定运行的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试验结果表明,使用Fe2+活化过硫酸钾处理高浓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过硫酸钾浓度20 mmol/L、FeSO4?7H2O投加量4 g/L、pH=7、反应时间1.5h。此条件下的CODCr去除率为35.4%,高浓废水的可生化性(B/C)由0.025提升到了0.268;Fenton氧化法处理高浓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H2O2投加量10ml/L、FeSO4·7H2O投加量10 g/L、p H=3、反应时间2 h。此条件下的CODCr去除率为38.3%,高浓废水的B/C值由0.025提升到了0.306。(2)生化试验结果表明,当容积负荷为2 kg COD/(m3·d)时,厌氧生化处理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了50%以上;经过10 d的驯化,好氧污泥的一个驯化周期时间由72 h缩短到了32 h,且对CODCr的去除率为54%、NH3-N的去除率为57.32%。(3)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生化后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H2O2投加量2ml/L、FeSO4·7H2O投加量1.5 g/L、pH=3、反应时间1.5 h。此条件下的CODCr去除率为47.2%。(4)ABR反应器经90 d启动驯化后处理效果达到稳定,稳定运行期CODCr去除率达到51%。(5)两级A/O对CODCr的去除率为79.22%,对NH3-N的去除率达到了78.4%,经“Fenton+混凝沉淀”深度处理后,出水稳定达到园区污水厂纳管标准,即CODCr小于500 mg/L,NH3-N小于35 mg/L。
王旭[2](2020)在《高铁酸钾-PAC联用混凝沉淀处理低浓度含氟有机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太阳能光伏产业作为环境友好的新能源产业之一,近年间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太阳能电池板生产所需的制绒、酸洗、刻蚀、印刷等处理工序,使用了氢氟酸、硝酸、异丙醇等化学药品,会产生大量含氟有机废水,若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投加钙盐的化学沉淀法一般仅能将出水氟离子含量由较高浓度降低到15~30 mg/L,无法直接达标排放,而当水中有异丙醇等醇类有机物共存时,投加常规混凝剂无法进一步提高除氟效果。因此本研究针对太阳能电池企业产生的低浓度含氟有机废水,提出并考察了高铁酸钾-PAC联用混凝沉淀的处理工艺,为该类废水的治理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本文以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综合废水一级钙盐沉淀反应出水为研究对象,配制模拟含氟有机废水,氟离子质量浓度30 mg/L,TOC浓度56.56mg/L(异丙醇质量浓度94.36 mg/L)。采用静态实验方法,以高铁酸钾单独除氟实验作为对比,构建高铁酸钾处理废水和高铁酸钾-PAC联用处理废水两部分实验,以剩余氟离子浓度和总有机碳(TOC)为检测指标,考察氟离子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分析了药剂投加量、溶液p H、絮凝时间等主要因素对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处理条件,并对高铁酸钾及PAC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高铁酸钾处理低浓度含氟有机废水,高铁酸钾水解产物Fe(V)、Fe(IV)及Fe(OH)3胶体可通过氧化、电中和、絮凝吸附、共沉淀等作用去除氟离子和有机物。实验结果表明,高铁酸钾对水中氟离子有良好的去除作用,而在原水p H 6.55下仅通过改变高铁酸钾投加量,未能对水中异丙醇形成有效的完全矿化去除;原水p H为7.0~8.0时氟离子和TOC去除率均达到高效段;适当增加高铁酸钾絮凝时间可提高TOC去除率。最佳处理条件为:调节原水p H=7.0~8.0,高铁酸钾投加量为4.0 mg/L,快速混合1 min,氧化时间10 min,加饱和亚硫酸钠溶液淬灭反应,高铁酸钾絮凝时间15 min,静置沉降30 min,氟离子去除率可达61.1%,剩余氟离子浓度为11.67 mg/L,TOC去除率可达2.56%,出水TOC浓度为55.11 mg/L。与高铁酸钾单独除氟实验结果对比可得,有异丙醇共存时,异丙醇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铁酸钾的水解速度和Fe(OH)3胶体等还原产物的生成速度,使得与氟的絮凝吸附反应进行较快,增加高铁酸钾絮凝时间对氟离子去除影响不明显。高铁酸钾-PAC联用处理低浓度含氟有机废水,相比于单独使用高铁酸钾,两种药剂联用可有效提高水中氟离子和TOC的去除率。高铁酸钾对水中异丙醇产生一定氧化作用,铁盐中间态络合离子和铝盐中间态络合离子共同对氟离子产生静电吸附、络合沉降等作用,Fe(OH)3和Al(OH)3絮体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网状结构,共同对氟离子和有机物产生吸附架桥、网捕卷扫等作用,并且高铁酸钾还可强化PAC的絮凝作用,促进污染物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PAC絮凝p H为7.0~8.0时氟离子和TOC去除率均达到高效段;适当增加PAC絮凝时间对氟离子和TOC的去除均可产生促进作用。最佳处理条件为:调节原水p H=7.0~8.0,高铁酸钾投加量为4.0 mg/L,快速混合1 min,氧化时间10 min,加饱和亚硫酸钠溶液淬灭反应,高铁酸钾絮凝时间15 min;调节PAC絮凝p H为7.0~8.0,PAC投加量300 mg/L,PAC絮凝时间15 min,静置沉降30 min,氟离子去除率可达71.13%,剩余氟离子浓度为8.66 mg/L,TOC去除率可达5.25%,出水TOC浓度为53.59mg/L。本研究为太阳能电池板生产线低浓度含氟有机废水处理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实验数据和设计参考,研究结论还需通过生产性试验进行验证,以确定工艺的实际运行效果。
卜君如[3](2020)在《超/亚临界水氧化处理典型有机废水的研究》文中提出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和亚临界水氧化技术(HCWO)分别是指利用超临界水(SCW)和亚临界水(HCW)的特性对难降解废物进行高效处理的高级氧化技术。本课题利用此两种氧化技术分别对甲醛废水和甲基香兰素生产废水的氧化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时在SCWO/HCWO体系中加入Fe2+作为催化剂形成超/亚临界芬顿氧化体系(SCFO/HCFO),对比SCWO/HCWO和SCFO/HCFO体系,寻求两种废水的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此外,本课题对甲醛废水和甲基香兰素废水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HCWO和SCWO降解甲醛废水。探究了温度、停留时间、过氧倍数等因素对甲醛废水TOC去除率、TOC去除速率以及H2O2利用率的影响。得出甲醛废水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40℃,压力24MPa、氧化剂倍数1.0、停留时间217.3 s(进样流量2.0 m L/min),此时,甲醛废水的TOC去除率和TOC去除速率可分别达到89.0%、3.44 g/(L.Min),H2O2利用率为89.0%。且在所选取的实验条件下,SCFO/HCFO体系相比于SCWO/HCWO体系对于该废水的降解没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利用幂指数方程法对HCWO处理甲醛废水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氧化剂倍数为2.0,停留时间为197.0 s条件下,在300~360℃的温度范围内,HCWO氧化甲醛废水反应的活化能Ea约为48.34k J·mol-1,前指数因子A为151.33 s-1,对氧化剂浓度和有机物TOC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和1。利用HCWO氧化降解甲基香兰素废水。探究温度、停留时间、过氧倍数、p H值、Fe2+浓度等因素对甲基香兰素废水TOC去除率、TOC去除速率的影响。得出甲基香兰素废水较为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温度340℃,压力24MPa、氧化剂倍数1.5、停留时间217.3 s(进样流量2.0 m L/min),此时,甲基香兰素废水的TOC去除率和TOC去除速率可分别达到94.3%、3.52g/(L·Min)。在所选取实验条件下,HCFO相比HCWO对甲基香兰素废水的降解无明显优势。对HCWO降解甲基香兰素废水的动力学研究表明,氧化剂倍数为3.0,停留时间为217.3 s条件下,在300~360℃的温度范围内,HCWO氧化甲基香兰素废水反应的活化能Ea约为32.56k J·mol-1,前指数因子A为5.64s-1,对氧化剂浓度和有机物TOC浓度的反应级数分别为0和1。
顾纬键[4](2020)在《共磨零价铁和碳酸钙对多种污染物同步高效去除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阶段,环境水污染总体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污染水体尤其是工业污水中可能同时存在无机阳离子污染、无机阴离子污染、有机物污染的多种复杂赋存状态,现有的单一处理技术并不能迅速高效彻底的实际污染水体的修复。因此,开发一种绿色高效的环境功能材料以应对实际多种复杂污染情况是十分必要的。零价铁作为一种常见的水污染处理剂,具有高还原势和反应速度快等优势,一直是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由于零价铁极易被氧化和自身团聚等原因,需要对其进行表面改性或者材料负载等手段来尽可能地维持其活性。本文主要对象为单质零价铁粉,在添加一定量助磨剂条件下,进行机械力球磨活化,不仅实现有效球磨粉碎,还能保护零价铁新产生的表面不被氧化从而确保其反应活性,并应用于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去除,开展了相关机理探讨,主要内容如下:零价铁的球磨活化条件的确定。实验结果表明:以六价铬作为目标污染物,对比了二氧化硅、氧化铝,碳酸钙等几种助磨剂的保护作用,确认了碳酸钙的良好的助磨效果。相对于未经处理的单质铁原样和未添加助磨剂单独球磨的零价铁样品,机械力活化制备的零价铁和碳酸钙混合样品对于六价铬的反应活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此外,对球磨参数包括转速以及活化时间进行最优条件的确定,并对混合样品的保护原理以及六价铬的去除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不仅能有效去除重金属元素Cr(Ⅵ),零价铁在有机物处理方面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分别选取偶氮型染料以及苯系物(氯代芳香烃、硝基芳香烃等)作为处理对象,确认了活化后零价铁对于偶氮型染料分子以及苯系物的都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偶氮型染料的脱色原理主要是显色官能团氮氮双键的断开,苯系物的去除机理在于零价铁作用下的加氢取代反应。为了进一步实现水环境中各种污染阴离子的同步去除,从而实现大类水环境不同类型污染物的处理闭环,也可以充分利用活化后活性较高的碳酸钙样品,选取磷酸根以及氟离子作为阴离子处理对象,以氟磷灰石共沉淀达到一个同步协同去除的效果,在最佳反应条件下,通过使用球磨碳酸钙,PO43-的浓度从250mg/L降低至0 mg/L,F-的浓度从51.07 mg/L至1.20 mg/L最终将制备的复合样品对含有不同类型污染物的综合污染废水进行处理,各个污染物的最终皆达到了较好的去除效果。本文从制备工艺上着手,运用机械力球磨活化效果,添加助磨剂碳酸钙制备了一种零价铁基环境功能材料,工艺简单,经济高效,具有很强的工艺可行性。此外,制备的混合样品反应活性较高,对多种类型的水环境污染物都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实现了混合污染水体综合治理的闭环。本研究为零价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于机械力活化零价铁以及碳酸钙的综合利用以及水污染的处理都具有重要意义。
丁淳怡[5](2019)在《某工业废水处理厂综合废水优化处理的研究 ——以某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处理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伴随着电子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污水、废水和废液产量也极大地增加,尤其是其中伴随着工业化工用料、中间副产物以及电子产品制造流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冲洗水,这些废水极易造成广泛和严重的影响。虽然很多地区新建或改造的废水厂均能达到出水排放标准,但是工业废水厂的处理工艺系统十分脆弱,容易受到过量原水水量水质的影响。因此定期开展对工业污水处理厂的运行问题的总结并优化工艺流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某工业废水处理厂为案例,围绕该厂在运行时发现:由于进水水量与水质的变化波动较大,造成MBR膜系统污染严重过程出水超标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对过程水各阶段水质进行分析,得出可能是由于过程水除氟效果不达标及生化处理脱氮效果不佳引起。通过以污水厂含氟废水及有机废水为研究对象,对生化系统的耐氟性及含氟废水除氟效果进行实验,对综合废水的进水比及脱氮效果进行优化实验,得出相应运行优化实验结果:(1)当含氟废水出水中氟离子浓度在10mg/L以内可减少氟离子对生化处理的冲击,同时通过化学沉淀+混凝沉淀的方式,当含氟进水氟离子为120mg/L时,以氯化钙2200mg/L+PAM18mg/L组合方式投加药剂,可以使含氟废水的出水氟离子浓度降低至10mg/L。(2)当物化处理后的含氟废水与有机进水以1:2的比例进入生化系统时,含氟与有机混合后的废水可被生化系统完全接受并处理;但当含氟废水与有机进水以高于1:1.46的比例进入生化系统时,生化系统的处理能力会降低,同时出现部分污染物去除率不达标的现象。同时根据污水厂实际情况,当选择以有机原水补充碳源时,在满足补充碳源的同时可降低运行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针对污水厂冬、夏两季运行特点,结合运行优化实验结果,制定污水厂全年典型季节优化运行策略:在夏季,物化处理时采用氯化钙+PAM组合进行二级处理,可有效降低出水F-浓度至12.6mg/L以下;生化阶段采用1:1.4的综合废水进水比,补充5%有机原水作为碳源补充,可满足过程水对脱氮要求;在冬季,物化处理段采用氯化钙+PAM组合进行二级处理,可有效降低出水F-浓度至12.6mg/L以下;生化阶段采用1:1.4的综合废水进水比,在低温时生化系统进水端需补充11%有机原水作为碳源补充,可满足过程水对脱氮要求,并且全年均能保持总氮出水低于12.6mg/L,氨氮低于8.4mg/L。同时运用此项运行策略可使物化段药剂单耗较去年下降0.08元/吨,节约药剂运行成本37.6万元,电力单耗冬季下降1.5kwh/吨,夏季下降5.9kwh/吨,全年节约成本约14.78万元。通过对上述工艺运行策略的运用,可以解决含氟废水出水超标、生化系统脱氮效果不佳等问题。同时工艺运行策略提供的生产运行参数,指导实际工艺生产运行,调整物化处理使用药剂组合、投加量及外加碳源的补充量、补充方式,降低工艺运行成本,从而降低整体处理废水的单耗,实现电子工业废水综合处理厂的高效、稳定、低能耗的运行,保证电子工业废水综合处理厂的达标排放。
李勇威[6](2019)在《某氧氟沙星制药企业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研究》文中认为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历来是废水处理的难点,合成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废水COD高、难降解有机物含量较高、含盐量较高、毒性大等特点。如果源强分析不透彻,分类收集不明确,预处理方案不充分,pH中和药剂选择失误,运行工艺参数控制不恰当,生物处理单元设计不合理等,将导致整个污水处理系统运行不正常,甚至系统瘫痪。本工程论文对某制药企业废水处理的改造研究,首先对制药企业现状调研,通过对废水种类取样监测,掌握废水来源及水质特点,系统分析污染源强;对现有工艺处理效果进行跟踪检测、分类收集方式、预处理方案、中和药剂、运行参数、生物处理单元设计、处理能力等环节,梳理现有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缺陷,在污染源强分析及污水处理系统缺陷分析的基础上,借鉴相关参考文献的研究,制定初步改造方案。针对预处理环节提出了高氟废水单独收集处理、高盐蒸馏母液单独收集处置、中和药剂采用液碱代替石灰的改造思路;针对生物处理单元提出了新增EGSB反应器+膜法池改造成好氧池的工艺路线。为验证改造方案的可行性,避免直接工程改造带来的风险,并为将来具体的工程实施和运行管理找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决定开展中试研究。(1)通过不同中和药剂对生物处理单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原水pH值为5时,COD及F两个指标须同时达标情况下,最佳中和药剂碱灰质量比为4:1。(2)通过对含氟废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原水设定在pH为7,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50min时,氯化钙的最佳投加量为钙氟摩尔比2:1,此时氟离子去除率为64.35%;PAC的最佳投加量为PAC:氟摩尔比200:1。(3)通过对EGSB与泥法池工艺效果比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同等的容积负荷下,EGSB平均COD去除率72.46%,有机氮水解率90.26%,而泥法池平均COD去除率62.17%,有机氮水解率80.41%,EGSB较泥法池COD去除率及有机氮水解率分别高14.20%和9.85%。污水处理系统经过三个月的试运行,通过监测各处理单元污染物指标,处理单元通过高氟废水单独收集处理后,除氟效果明显提升;高盐蒸馏母液单独收集处置后,污染物源强下降显着;中和药剂采用液碱代替石灰,解决了生物处理阶段污泥钙化问题。厌氧处理阶段增加EGSB反应器,有效提高COD去除总量及有机氮水解率;对原有膜法池改造成好氧池,提高氨氮去除总量。系统经改造后,出水各项指标均符合园区污水处理厂纳管标准,污水处理成本下降了18.1%。
李立,马云飞,丁利群,刘燕,孟昭福[7](2012)在《粉煤灰吸附—石灰沉淀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文中指出采用粉煤灰吸附—石灰沉淀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石灰加入量3.0 g/mL,反应时间60 min,废水pH 6.88。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F-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含氟废水,F-去除率为97.53%。Mn2+,Fe3+,Mg2+,Al3+,Zn2+单独存在时,随5种阳离子质量浓度增大,F-去除率略有增加;当5种阳离子共同存在且质量浓度均大于500 mg/L时,F-去除率下降。PO43-,SO42-,CO32-,NO3-单独存在时对F-去除率影响不大;当4种阴离子共同存在且质量浓度均大于800 mg/L时,F-去除率低于对照实验。
左春辉[8](2009)在《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采用物化混凝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高效生化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复合处理工艺对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达到了降低废水有机负荷、废水毒性和改善其可生化性的目的。在混凝—微波辅助催化氧化法预处理聚酯废水实验中,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和单因素试验分析得出混凝—微波辅助催化氧化法最佳工艺条件。在混凝实验中,混凝剂选用PFS,其适宜投药量为150mg/L,助凝剂选用PAM,其适宜投药量为20mg/L,初始废水pH为8.0,水温为35℃,搅拌时间为20 min,澄清时间为1h;在此工艺条件下,废水CODCr的去除率达到40.1%,BOD5/CODCr只从处理前的0.17提高到处理后的0.19。在微波辅助臭氧/活性氧催化氧化法预处理聚酯废水研究中,先进行正交试验,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单因素试验。微波辅助臭氧/活性氧催化氧化法最佳工艺条件为:废水初始pH为7.0,活性氧投加量为40 mg/L,臭氧作用时间为4min,微波作用时间为80s。在此工艺条件下,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到40.78%,BOD5/CODCr从0.19增加至0.45。经混凝—微波辅助催化氧化法预处理后聚酯废水CODCr去除率可达到81%,BOD5/CODCr从0.17增至0.45;每吨废水的处理成本为3.5元。采用混凝—MBBR法处理实验室有机废水,实验结果表明,经处理后废水CODCr和SS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2%和94.4%。采用MBBR法处理造纸中段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废水CODCr从650mg/L降低到200mg/L,SS去除率达到95%,色度降低了90%,初步核算处理成本为0.3元/吨。采用物化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垃圾渗滤液CODCr和氨氮的总去除率分别为56.3%和49.3%。从技术可行性上和经济可行性上对物化混凝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和高效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进行综合分析。经分析得出,物化、高级氧化和高效生化相结合的复合处理工艺作为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张建磊[9](2009)在《电催化氧化法预处理半合成抗生素废水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半合成抗生素废水污染物浓度高、成份复杂、化学性质稳定,目前处理方法主要有物化法、生物法及其组合工艺,但抗生素废水中污染物难生物降解,残留抗生素对生物菌种有很强的抑制作用,难以发挥生物处理的优势,使处理效果不理想,达标排放费用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采用高级氧化技术对半合成抗生素废水进行预处理,进行了Fenton预处理、电催化氧化预处理和生物处理试验。研究了Fenton试剂和电催化氧化预处理半合成抗生素废水的可行性、影响因素、COD去除率及对废水可生性的改善,并对两种预处理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Fenton试验表明,所选因素中对COD去除率影响大小依次为:[FeSO4]>[H2O2]>pH>[絮凝剂]。在pH=3、[FeSO4]=240 mg/L、[H2O2]=1 mL/L、[絮凝剂]=1 mg/L、搅拌时间30 min条件下,COD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29.4%。说明高级氧化技术可用于半合成抗生素废水的处理,但单独采用Fenton试剂法处理,废水的COD去除率偏低。电催化氧化试验表明,其最佳工艺参数为:槽间距60 cm,槽电压50 V,空气流量为50 L/h,反应时间为30 min。超声波可提高废水COD去除率。在处理过程中装置内有絮凝物产生,采用两级电催化氧化可减小絮凝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头孢曲松综合废水、氨苄/阿莫废水经两级电催化氧化处理后,COD去除率分别可达到62.1%和74.6%,优于单级装置的去除效果。生物处理试验表明,未经预处理的废水,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COD去除率显着下降,降低进水浓度后,系统仍难以恢复。电催化氧化预处理后的废水经水解酸化、厌氧消化和好氧生物处理后,COD去除率分别可达20~40%、60%、76~80%,表明电催化氧化预处理后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了明显改善。在水解酸化-厌氧-好氧连续生化处理装置中,进水COD浓度约6000 mg/L,装置的最终出水COD可降至约250 mg/L。实际工程运行表明,电催化氧化工艺处理半合成抗生素废水,COD去除率可稳定在50%左右,平均为54.1%,系统运行一个月没出现去除率明显下降的现象。按电压40 V,平均电流300 A,处理能力5 t/h计算,电耗为24 kW,即4.8度电/吨水。室内试验和实际工程均表明,电催化氧化技术预处理半合成抗生素废水,COD的去除率大于50%,并且可显着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的生物处理,提高污染的去除率,降低处理成本。
洪飞宇[10](2009)在《制膜工业高浓度有毒有害废水的无害化处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制膜工业属于有机化工合成工业,生产废水中主要含有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乙酰胺(DMAC)等,因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基乙酰胺具有强极性,具有化学稳定性,又具有生物毒性,所以制膜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毒有害难生化的工业废水。目前国内外对含DMF、DMAC废水处理多采用生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光催化氧化、物化法,化学法等。生化法因DMF具有生物毒性而对其过程产生抑制作用,造成活性污泥解体流失;超临界水氧化法成本和运转费用过高;光催化氧化法在反应器设计和催化剂的固定化上也存在问题;物化法和化学法一般只适用单一成分的废水。所以,上述各种方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又因为DMF和DMAC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方法。浙江某环境工程公司主要生产中空纤维膜,其生产废水中主要含DMAC、DMF等。公司污水站采用的兼氧+好氧+膜池处理工艺出水COD不能满足排放要求,故本课题探索一种新的处理方法,采用曝气铁炭微电解+复极电催化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联合工艺进行处理该企业废水。通过试验研究,其工艺是可行的,当原水COD浓度为10000-20000mg·L-1时,经过联合工艺处理后最终出水可以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现场中试试验,结果表明:以曝气铁炭微电解和复极电催化作为预处理废水中一些毒性物质转化为无毒性物质,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得到去除。同时,废水由0.3以下提高到0.55以上。废水经物化法处理后厌氧接触氧化-好氧接触氧化工艺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通过曝气铁炭微电解试验考察了影响处理效果的三因素:进水PH值、反应时间和曝气。当进水pH值为2-3,反应时间120min,在曝气情况下COD去除率提高5%-13%。二级铁炭微电解反应器串联时COD去除率有两次明显的跃迁。二次跃迁曲线的存在表明在处理含有机溶剂工业废水中曝气微电解进水pH值和水力停留时间是曝气微电解处理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复极电催化试验得出反应器在pH=6、水力停留时间为90-120min、槽电压为10V、极板间距为5cm,COD去除率达60%。复极电催化方法可以用于处理含强极性有机溶剂工业废水。复极电催化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反应步骤:A:电化学控制步骤,反应动力学公式为:B:扩散控制步骤,反应动力学公式为:C:混合控制步骤在X0=(?)处分界,在X>X0处,反应过程由扩散步骤控制,反应符合扩散控制步骤动力学模式;在X<X0处,反应过程由电化学步骤控制,动力学模式符合电化学控制步骤动力学模式。中试试验过程中发现复极电催化反应器中阴阳两极板中间的填料自发胶结形成一层致密的感应电极,面向阳极的一面呈阴极性,面向阴极的一面呈阳极性,使之变成了一种双极式的复极电催化反应器。感应电极是在阴阳极板间电压平均分布、长时间不扰动填料和存在铁盐的情况下填料板结形成的。通过实验室试验验证人为添加薄铁板做感应电极可以提高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率,在进水COD为6334mg·L-1、pH=6、阴阳极板间距为5cm和水力停留时间为60min时,添加薄铁板比不加薄铁板反应器对有机物的去除率的差距随着槽电压的提高有增大的趋势。采用曝气铁炭微电解+复极电催化+生化联合工艺进行为期30d的连续稳定试验结果表明,进水COD为10000-20000mg·L-1,出水COD为11-96mg·L-1;进水BOD5为2000-4600mg·L-1,出水BOD5<16mg·L-1;进水NH3-N为0.2-5.2mg·L-1,出水NH3-N<5.0mg·L-1;进水TOC为4100-11986mg·L-1,出水TOC<20mg·L-1。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排放标准,表明联合工艺不仅具有很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而且处理效果很好。曝气铁炭微电解+复极电催化+生物接触氧化法联合工艺是处理制膜废水的一种新方法,为处理含强极性有机溶剂工业废水的无害化处理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二、高浓度含氟有机合成废水生化处理的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浓度含氟有机合成废水生化处理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农药中间体废水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农药废水概述 |
1.2.1 农药废水来源 |
1.2.2 农药废水水质特点 |
1.2.3 农药废水危害 |
1.3 农药废水处理技术 |
1.3.1 物理法 |
1.3.2 化学法 |
1.3.3 生物法 |
1.3.4 组合工艺 |
1.4 高级氧化技术 |
1.4.1 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法 |
1.4.2 Fenton氧化法 |
第2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内容 |
2.4 试验检测分析 |
2.4.1 检测方法 |
2.4.2 试验研究中所需的器材 |
2.4.3 试验研究中所需的药剂 |
第3章 预处理工艺运行效果试验及选择 |
3.1 过硫酸盐氧化处理废水的试验研究 |
3.1.1 试验废水来源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Fenton氧化处理废水的研究 |
3.2.1 试验废水来源 |
3.2.2 试验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3 两种预处理技术的对比研究及选择 |
3.3.1 试验方法 |
3.3.2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化处理试验研究 |
4.1 厌氧处理单元试验 |
4.1.1 试验废水来源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结果与讨论 |
4.2 好氧处理单元试验 |
4.2.1 试验废水来源 |
4.2.2 试验方法 |
4.2.3 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Fenton氧化深度处理效率分析 |
5.1 Fenton氧化工艺选择 |
5.2 试验废水来源 |
5.3 正交试验 |
5.4 单因素试验 |
5.4.1 H_2O_2投加量对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废水的影响 |
5.4.2 FeSO_4·7H_2O投加量对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废水的影响 |
5.4.3 pH值对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废水的影响 |
5.4.4 反应时间对Fenton氧化法深度处理废水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程应用 |
6.1 农药废水水质及水量分析 |
6.2 组合工艺流程 |
6.3 废水处理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
6.4 ABR工艺 |
6.4.1 ABR反应器的启动与调试 |
6.4.2 ABR反应器的运行结果及分析 |
6.5 两级A/O工艺 |
6.5.1 A/O工艺的启动与调试 |
6.5.2 A/O工艺的运行结果及分析 |
6.6 工程项目各单元运行效率分析 |
6.6.1 预处理单元运行效率分析 |
6.6.2 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单元运行效率分析 |
6.7 运行成本分析 |
6.7.1 药剂成本 |
6.7.2 电费及人工费 |
6.7.3 吨废水成本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高铁酸钾-PAC联用混凝沉淀处理低浓度含氟有机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关于含氟废水 |
1.1.1 氟的性质与分布 |
1.1.2 氟污染的来源及现状 |
1.1.3 含氟废水的危害 |
1.2 含氟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1 化学沉淀法 |
1.2.2 混凝沉淀法 |
1.2.3 吸附法 |
1.2.4 电凝聚法 |
1.2.5 电渗析法 |
1.2.6 反渗透法 |
1.3 太阳能光伏行业氟污染现状及处理进展 |
1.3.1 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现状 |
1.3.2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生产废水来源及特点 |
1.3.3 太阳能电池废水处理典型工程实例 |
1.3.4 太阳能电池废水处理所存在的问题 |
1.4 高铁酸钾的性质与应用 |
1.4.1 高铁酸钾的性质 |
1.4.2 高铁酸钾的应用 |
1.5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图 |
1.5.4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仪器与方法 |
2.1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原水水质 |
2.3 实验内容与方法 |
2.4 分析测定方法 |
2.4.1 氟离子浓度的测定 |
2.4.2 总有机碳(TOC)的测定 |
2.5 实验误差控制 |
第三章 高铁酸钾处理低浓度含氟废水 |
3.1 原水水质及影响因素 |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1 高铁酸钾投加量的影响 |
3.2.2 原水pH的影响 |
3.2.3 高铁酸钾絮凝时间的影响 |
3.2.4 最佳条件平行实验 |
3.3 与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铁酸钾处理低浓度含氟有机废水 |
4.1 原水水质及影响因素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高铁酸钾投加量的影响 |
4.2.2 原水pH的影响 |
4.2.3 高铁酸钾絮凝时间的影响 |
4.2.4 最佳条件平行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铁酸钾-PAC联用处理低浓度含氟有机废水 |
5.1 原水水质及影响因素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PAC投加量的影响 |
5.2.2 PAC絮凝pH的影响 |
5.2.3 PAC絮凝时间的影响 |
5.2.4 最佳条件平行实验 |
5.3 机理分析 |
5.3.1 高铁酸钾作用机理分析 |
5.3.2 PAC作用机理分析 |
5.3.3 高铁酸钾-PAC协同作用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超/亚临界水氧化处理典型有机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甲醛及其废水概述 |
2.1.1 甲醛概述 |
2.1.2 甲醛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
2.1.3 甲醛废水的处理方法 |
2.2 甲基香兰素及其废水概述 |
2.2.1 甲基香兰素概述 |
2.2.2 香兰素生产废水的来源与危害 |
2.2.3 香兰素废水的处理方法 |
2.3 芬顿氧化技术概述 |
2.3.1 芬顿氧化技术的原理 |
2.3.2 芬顿氧化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应用 |
2.3.3 芬顿氧化技术的影响因素 |
2.3.4 芬顿氧化技术处理甲醛废水的研究 |
2.3.5 芬顿氧化技术处理香料废水的研究 |
2.4 超/亚临界水氧化技术概述 |
2.4.1 超/亚临界水及其性质 |
2.4.2 超/亚临界水氧化技术 |
2.4.3 超/亚临界水氧化技术的应用 |
2.4.4 超临界水氧化在工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废水 |
3.1.2 实验试剂 |
3.2 实验原理及装置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其他实验仪器 |
3.3 实验条件及步骤 |
3.3.1 实验条件 |
3.3.2 实验步骤 |
3.4 分析方法 |
3.4.1 TOC去除率 |
3.4.2 TOC去除速率 |
3.4.3 H_2O_2的利用率 |
3.5 小结 |
第四章 超/亚临界水氧化降解甲醛废水的实验研究 |
4.1 甲醛废水降解效率的影响分析 |
4.1.1 温度的影响 |
4.1.2 过氧倍数的影响 |
4.1.3 停留时间的影响 |
4.2 亚临界水氧化降解甲醛废水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4.2.1 亚临界水氧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4.2.2 亚临界水氧化降解甲醛废水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4.3 小结 |
第五章 亚临界水氧化法降解甲基香兰素生产废水的研究 |
5.1 温度对甲基香兰素废水降解效率的影响 |
5.2 过氧倍数对甲基香兰素废水降解效率的影响 |
5.3 停留时间对甲基香兰素废水降解效率的影响 |
5.4 Fe~(2+)对甲基香兰素废水降解效率的影响 |
5.5 pH对甲基香兰素废水降解效率的影响 |
5.6 亚临界水氧化降解甲基香兰素废水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5.7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共磨零价铁和碳酸钙对多种污染物同步高效去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水污染背景及现状 |
1.1.1 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 |
1.1.2 含铬废水概述 |
1.1.3 偶氮型染料和苯系物废水概述 |
1.1.4 含氟、含磷废水概述 |
1.2 零价铁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 |
1.2.1 零价铁的定义和性质 |
1.2.2 零价铁的制备方法 |
1.2.3 零价铁在水环境处理中的应用 |
1.3 机械力球磨活化法 |
1.3.1 机械力活化法的概念与发展 |
1.3.2 机械力活化的设备 |
1.3.3 机械力活化法在零价铁制备上的应用 |
1.4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以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药剂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药剂与设备仪器 |
2.2 研究方法 |
2.2.1 试验方法及研究内容 |
2.2.2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碳酸钙混合机械力活化零价铁(ZⅥ)用于Cr(Ⅵ)的去除的研究 |
3.1 球磨活化过程对于零价铁的影响 |
3.1.1 机械力活化过程中助磨剂的选择 |
3.1.2 混合机械力活化对于零价铁的影响 |
3.2 零价铁机械力活化效应改进 |
3.2.1 球磨强度对机械力活化效果的影响 |
3.2.2 其他的条件实验 |
3.3 零价铁去除Cr(Ⅵ)过程机理探讨 |
3.3.1 XPS分析 |
3.3.2 FT-IR分析 |
3.3.3 SEM-EDS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混合机械力活化样品对偶氮染料及苯系物去除的研究 |
4.1 混合机械力活化样品在偶氮型染料去除中的应用 |
4.1.1 几种偶氮型染料的汇总介绍 |
4.1.2 活化样品对酸性红73 脱色去除的时间条件实验 |
4.1.3 活化样品对酸性红73 脱色去除的可行性分析 |
4.1.4 其他的条件试验 |
4.2 混合样品在偶氮型染料去除过程中的机理讨论 |
4.2.1 反应前后XRD图谱分析 |
4.2.2 反应前后FT-IR图谱分析 |
4.2.3 反应前后XPS图谱分析 |
4.2.4 活化样品对其他偶氮型染料去除效果对比 |
4.3 混合机械力活化样品在苯系物去除中的应用 |
4.3.1 混合机械力活化样品对不同苯系物作用效果对比 |
4.3.2 混合机械力活化样品作用氯代烃的矿化效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机械力活化助磨剂碳酸钙在阴离子去除方面的拓展研究 |
5.1 机械力活化碳酸钙用于磷酸根、氟离子的协同去除 |
5.1.1 可行性研究 |
5.1.2 Ca/P/F摩尔比最优条件实验 |
5.2 机械力活化碳酸钙协同去除磷酸根、氟离子机理解释 |
5.2.1 不同反应前后p H值的变化 |
5.2.2 XRD分析 |
5.2.3 FT-IR分析 |
5.2.4 TG-DSC图谱分析 |
5.2.5 SEM形貌分析 |
5.3 混合机械力活化样品在复杂污染体系中的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某工业废水处理厂综合废水优化处理的研究 ——以某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处理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电子工业废水来源 |
1.1.2 电子工业废水的危害 |
1.1.3 电子工业废水的解决方案 |
1.2 某园区污水厂电子工业厂废水运行情况 |
1.2.1 废水水质和水量 |
1.2.2 排水标准及要求 |
1.2.3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
1.2.4 某工业废水处理厂运行现状 |
1.3 某工业废水厂运行存在的问题 |
1.3.1 运行问题的发现 |
1.3.2 运行存在问题总结 |
1.4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4.1 氟离子去除的工艺的发展 |
1.4.2 生物脱氮提标工艺的发展 |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装置 |
2.2 试验用水与污泥 |
2.3 试验方法 |
2.4 检测指标与方法 |
第三章 生化系统耐氟性及除氟试验 |
3.1 生化系统耐氟性试验 |
3.2 含氟废水的除氟药剂投加优化试验 |
3.2.1 不同氯化钙投加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
3.2.2 pH值对氯化钙除氟效果的影响 |
3.2.3 氯化钙+PAC投加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
3.2.4 氯化钙+PAM投加量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综合废水的进水比及脱氮试验 |
4.1 综合废水进水比试验 |
4.2 不同碳源对综合废水脱氮效能的影响 |
4.2.1 碳源的选择 |
4.2.2 不同外加碳源的脱氮结果 |
4.2.3 外加碳源的经济性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业废水处理厂运行策略的研究 |
5.1 工艺运行策略应用 |
5.1.1 工艺运行策略实施内容 |
5.1.2 冬季运行情况分析与讨论 |
5.1.3 夏季运行情况分析与讨论 |
5.1.4 运行策略总结 |
5.2 工艺运行策略的经济性 |
5.2.1 成本分析的目的 |
5.2.2 成本分析的方法 |
5.2.3 单位药耗分析 |
5.2.4 单位电耗分析 |
5.2.5 成本分析结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问题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6)某氧氟沙星制药企业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氟嗪羧酸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2.1 氟嗪羧酸废水来源 |
1.2.2 氟嗪羧酸废水的特点 |
1.3 国内外化学合成制药废水处理方法综述 |
1.3.1 物理法 |
1.3.2 高级氧化法 |
1.3.3 生物法 |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意义 |
1.4.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制药企业污水处理系统调研 |
2.1 企业概况 |
2.2 污染源强调查分析 |
2.3 原有污水处理系统缺陷分析 |
2.3.1 原污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
2.3.2 原污水处理系统工艺选择特点 |
2.3.3 原污水处理系统处理效果 |
2.3.4 预处理系统 |
2.3.5 主体生物处理单元 |
第3章 制药企业污水处理系统改造方案 |
3.1 改造原则 |
3.2 改造技术方案 |
3.2.1 预处理方案改造 |
3.2.2 生物处理单元的改造 |
3.3 预期处理效果表 |
第4章 改造工艺试验研究 |
4.1 不同中和药剂对生物处理单元试验研究 |
4.1.1 引言 |
4.1.2 原水初始pH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
4.1.3 中和药剂比例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
4.2 含氟废水试验研究 |
4.2.1 前言 |
4.2.2 氯化钙/混凝沉淀处理含氟废水药剂投加量研究 |
4.3 EGSB与泥法池工艺效果比对试验研究 |
第5章 改造实施方案 |
5.1 改造后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设计参数 |
5.1.1 工艺流程说明 |
5.1.2 各处理构筑物工艺控制参数 |
5.1.3 生化系统容积负荷设计计算 |
5.2 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主要设施及设备 |
第6章 制药企业污水处理系统运行分析 |
6.1 改造工程系统启动调试 |
6.1.1 EGSB启动 |
6.1.2 好氧池启动 |
6.2 运行效果分析 |
6.2.1 预处理效果分析 |
6.2.2 EGSB处理效果分析 |
6.2.3 泥法池处理效果分析 |
6.2.4 好氧池处理效果分析 |
6.2.5 A/O池处理效果分析 |
6.3 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
6.3.1 项目投资费用 |
6.3.2 运行成本费用 |
结论和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粉煤灰吸附—石灰沉淀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粉煤灰吸附 |
1.2.2 石灰沉淀 |
1.2.3 共存阴、阳离子对含氟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1.3 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石灰沉淀处理工艺正交实验 |
2.2 共存阳离子对粉煤灰吸附—石灰沉淀工艺F-去除率的影响 |
2.3 共存阴离子对粉煤灰吸附—石灰沉淀工艺F-去除率的影响 |
3 结论 |
(8)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定义 |
1.3 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演变及在我国的现状 |
1.4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特点和危害 |
1.5 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6 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6.1 聚酯树脂项目废水的来源 |
1.6.2 聚酯树脂项目废水的水质特点 |
1.6.3 实验室废水的来源及水质特点 |
1.6.4 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水质特点 |
1.6.5 造纸中段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1.7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凝法预处理聚酯废水试验研究 |
2.1 混凝动力学、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
2.1.1 概述 |
2.1.2 混凝机理 |
2.1.3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
2.2 聚酯树脂废水中和用试剂的选定 |
2.3 试验准备 |
2.3.1 试验废水 |
2.3.2 主要仪器、药品 |
2.3.3 试验分析方法 |
2.3.4 试验方法 |
2.4 聚酯树脂废水混凝沉淀试验及结果分析 |
2.4.1 混凝剂选取试验 |
2.4.2 PFS、PAM投加方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2.4.3 废水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2.4.4 聚合硫酸铁(PFS)的用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2.4.5 聚丙烯酰胺(PAM)的用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2.4.6 水温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2.4.7 搅拌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2.4.8 澄清时间对混凝效果的影响 |
2.4.9 废水生化需氧量和可生化性的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波、臭氧和活性氧氧化法预处理聚酯废水试验研究 |
3.1 高级氧化技术 |
3.1.1 羟基自由基·OH的性质 |
3.1.2 羟自由基·OH与水中化学物质的反应 |
3.1.3 高级氧化技术组合 |
3.2 微波的性质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3.2.1 微波的简介和加热特性 |
3.2.2 微波加热的原理 |
3.2.3 微波诱导催化反应 |
3.2.4 微波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
3.3 试验部分 |
3.3.1 试验废水 |
3.3.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3.3.3 试验分析方法 |
3.3.4 试验方法 |
3.4 单独使用三种处理方法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 微波加热臭氧氧化聚酯废水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1 微波作用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5.2 pH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5.3 通氧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6 微波加热活性氧氧化聚酯废水实验结果与讨论 |
3.6.1 微波作用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6.2 pH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6.3 活性氧投加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7 臭氧/活性氧联合氧化处理聚酯废水实验结果与讨论 |
3.7.1 通氧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7.2 pH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7.3 活性氧投加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3.8 废水生化需氧量和可生化性的变化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辅助催化氧化法预处理聚酯废水试验研究 |
4.1 试验准备 |
4.1.1 试验废水 |
4.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4.1.3 试验分析方法 |
4.1.4 试验方法 |
4.2 正交试验与结果分析 |
4.2.1 试验方案的设计 |
4.2.2 试验结果分析 |
4.3 单因素试验结果及讨论 |
4.3.1 微波作用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2 废水初始pH值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3 活性氧投加量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4 臭氧通入时间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5 废水生化需氧量和可生化性的变化 |
4.4 聚酯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氧化机理探讨 |
4.4.1 对苯二甲酸降解产物的分析 |
4.4.2 对苯二甲酸可能的氧化途径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酯废水预处理方案设计 |
5.1 预处理效果及成本分析 |
5.2 聚酯废水预处理工艺设计 |
5.2.1 工艺流程的确定 |
5.2.2 工艺流程图 |
5.2.3 工艺流程说明 |
第六章 其他三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实验研究 |
6.1 混凝—MBBR法处理实验室有机废水实验研究 |
6.1.1 引言 |
6.1.2 实验部分 |
6.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1.4 小结 |
6.2 MBBR法处理造纸中段废水实验研究 |
6.2.1 引言 |
6.2.2 实验部分 |
6.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4 小结 |
6.3 物化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实验研究 |
6.3.1 引言 |
6.3.2 实验部分 |
6.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3.4 小结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废水水质检测方法 |
附录2 活性氧氧化剂成分检测方法 |
附录3 聚酯废水中对苯二甲酸、苯甲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9)电催化氧化法预处理半合成抗生素废水的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半合成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和产业现状 |
1.1.1 半合成抗生素的研究和应用 |
1.1.2 我国半合成抗生素的产业现状 |
1.2 半合成抗生素废水的产生及特征 |
1.2.1 半合成抗生素的生产工艺及废水来源 |
1.2.2 半合成抗生素废水的主要特征 |
1.3 半合成抗生素废水处理技术进展 |
1.3.1 半合成抗生素废水物化处理技术进展 |
1.3.2 半合成抗生素废水生物处理技术进展 |
1.3.3 半合成抗生素废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
1.4 高级氧化技术研究进展 |
1.4.1 高级氧化技术定义和特点 |
1.4.2 高级氧化技术的分类 |
1.4.3 高级氧化技术应用现状 |
1.5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2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3 FENTON 试剂预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
3.1 FENTON 试剂研究进展 |
3.1.1 Fenton 试剂的发展 |
3.1.2 Fenton 试剂反应机理 |
3.1.3 Fenton 试剂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3.2 试验装置与方法 |
3.2.1 试验仪器与药剂 |
3.2.2 试验水质 |
3.2.3 试验方法 |
3.3 FENTON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Fenton 正交试验 |
3.3.2 FeSO_4 用量对COD 去除的影响 |
3.3.3 H_2O_2 用量对COD 去除的影响 |
3.3.4 [Fe~(2+)]/[H_2O_2]一定其用量对COD 去除的影响 |
3.3.5 pH 对COD 去除的影响 |
3.3.6 反应时间对COD 去除的影响 |
3.4 FENTON 试剂去除有机物机理探讨 |
3.5 FENTON 试验小结 |
4 电催化氧化预处理技术试验研究 |
4.1 电催化氧化研究进展 |
4.1.1 电化学氧化技术特点 |
4.1.2 电极材料及应用 |
4.1.3 电极结构及三维电极 |
4.1.4 电催化氧化和三维电极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4.2 电催化氧化试验装置与方法 |
4.2.1 试验装置与仪器 |
4.2.2 试验水质 |
4.2.3 粒子电极的制备 |
4.2.4 试验方法 |
4.3 电催化氧化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电催化氧化预处理的影响因素试验 |
4.3.2 单一废水的电催化氧化预处理试验 |
4.3.3 两级电催化氧化及混合废水预处理试验 |
4.3.4 电化学氧化机理探讨 |
4.4 电催化氧化试验小结 |
5 电催化氧化对废水生化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 |
5.1 预处理对废水生化过程影响研究进展 |
5.1.1 废水可生化性评价技术 |
5.1.2 预处理对废水生物处理过程影响的研究进展 |
5.1.3 试验方法的选择 |
5.2 电催化氧化对废水水解酸化过程影响的研究 |
5.2.1 试验装置与方法 |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电催化氧化对废水厌氧过程影响的研究 |
5.3.1 试验装置与方法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电催化氧化对废水好氧生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
5.4.1 试验装置及方法 |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预处理半合成抗生素废水连续生化处理研究 |
5.5.1 装置及试验流程 |
5.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电催化氧化处理技术工业应用研究 |
6.1 工程概况及设计原则 |
6.1.1 基本情况 |
6.1.2 设计依据及原则 |
6.2 设计条件 |
6.2.1 水量情况 |
6.2.2 水质情况 |
6.2.3 治理后水质标准 |
6.3 工艺流程与装置 |
6.3.1 电催化氧化处理的工艺流程 |
6.3.2 电催化氧化工艺的主要设备和装置 |
6.3.3 工程运行成本估算 |
6.4 电催化氧化工艺运行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半合成抗生素废水主要污染物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
附表2 发酵类制药企业产量及生产用水、排水情况 |
附表3 发酵类制药企业废水排放与处理情况表 |
(10)制膜工业高浓度有毒有害废水的无害化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工业废水处理现状 |
1.1.1 我国近年工业废水排放量 |
1.1.2 工业废水的分类 |
1.1.3 难生物降解有机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
1.2 微电解技术处理高浓度难生化有机废水的研究 |
1.2.1 微电解基本原理 |
1.2.2 铁炭微电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电化学氧化处理高浓度难生化有机废水的研究 |
1.3.1 电化学氧化技术研究现状 |
1.3.2 电化学氧化处理有机物污染物机理 |
1.4 含有DMF、DMAC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研究 |
1.4.1 含DMF、DMAC废水来源及危害 |
1.4.2 含DMF、DMAC废水国内外处理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思路 |
1.5.1 本研究的水质特点 |
1.5.2 本研究的目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
2 试验装置和方法 |
2.1 试验用水质 |
2.2 试验装置 |
2.3 水质指标和分析方法 |
3 曝气铁炭微电解处理DMF、DMAC废水试验研究 |
3.1 影响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因素 |
3.1.1 pH对COD去除的影响 |
3.1.2 水力停留时间对COD去除的影响 |
3.1.3 曝气对COD去除的影响 |
3.1.4 串联反应器与COD去除率二次跃迁曲线 |
3.2 曝气微电解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3.3 微电解处理工艺的连续运行 |
3.4 小结 |
4 复极电催化反应器处理含DMF、DMAC废水试验研究 |
4.1 实验室试验 |
4.1.1 复极电催化反应器的实验室试验内容与方法 |
4.1.2 影响复极电催化反应器电解效果的因素 |
4.1.3 感应电极存在对有机溶剂去除率的影响 |
4.2 现场中试试验 |
4.2.1 pH值对中试复极电催化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2 反应停留时间对中试复极电催化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3 复极电催化反应器处理对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4.3 复极电催化反应器的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1 反应器数学模型建立的条件 |
4.3.2 电化学步骤控制下的动力学模型 |
4.3.3 扩散步骤控制下的动力学模型 |
4.3.4 复极电催化反应器反应动力学模型 |
4.3.5 理论动力学公式与实际运行情况的验证 |
4.3.6 动力学模型对实际工艺的指导作用 |
4.4 小结 |
5 曝气铁炭微电解+复极电催化反应器+生物接触氧化处理DMF、DMAC废水试验研究 |
5.1 试验用水水质和接种污泥 |
5.2 联合工艺运行结果分析 |
5.2.1 反应器的启动 |
5.2.2 预处理对生化的影响 |
5.2.3 物化出水的生物接触氧化处理 |
5.2.4 联合工艺稳定运行效果 |
5.3 小结 |
6 结论和建议 |
6.1 试验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试试验现场照片 |
附录B 生化污泥照片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高浓度含氟有机合成废水生化处理的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物化生化组合工艺处理农药中间体废水的研究与应用[D]. 古志豪. 南昌大学, 2021
- [2]高铁酸钾-PAC联用混凝沉淀处理低浓度含氟有机废水的研究[D]. 王旭.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7)
- [3]超/亚临界水氧化处理典型有机废水的研究[D]. 卜君如. 浙江工业大学, 2020
- [4]共磨零价铁和碳酸钙对多种污染物同步高效去除的研究[D]. 顾纬键.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5]某工业废水处理厂综合废水优化处理的研究 ——以某工业园区工业废水处理厂为例[D]. 丁淳怡.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6]某氧氟沙星制药企业废水处理工艺改造研究[D]. 李勇威.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粉煤灰吸附—石灰沉淀处理高浓度含氟废水[J]. 李立,马云飞,丁利群,刘燕,孟昭福. 化工环保, 2012(04)
- [8]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实验研究[D]. 左春辉. 北京化工大学, 2009(07)
- [9]电催化氧化法预处理半合成抗生素废水的技术研究与应用[D]. 张建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10]制膜工业高浓度有毒有害废水的无害化处理研究[D]. 洪飞宇. 兰州交通大学, 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