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测定及其抗突变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冷芬[1](2021)在《土壤pH对何首乌生理、有效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何首乌(Polygonum multijiorum Thunb.)为蓼科(Polygonaceae)何首乌属(Fallopia)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用传统中药材,其功效为补精血、乌须发、强健筋骨和补肝益肾。其主要的有效成分是二苯乙烯苷类和蒽醌类。何首乌分布范围广,适应能力强,但其耐酸、碱的能力从未被详细报道过。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关键因素,过高、过低的土壤pH值都会改变植物所需养分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本研究通过对何首乌在不同pH土壤处理后的生理和光合响应进行系统分析,块茎中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的测定以及转录组测序分析,旨在阐明不同土壤pH值对何首乌生长、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其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土壤pH范围,为何首乌的人工驯化、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何首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何首乌在土壤pH 6.5-9.5时均能正常生长,在pH 4.5和5.5时出现叶片枯萎脱落,少数不能存活;在pH 4.5-9.5范围内叶面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pH 6.5和7.5达到高峰值,且显着高于其它处理组。在土壤pH 4.5-9.5范围内,何首乌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在pH 6.5和7.5达到峰值;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上随pH升高呈降低趋势;叶片中丙二醛含量随pH升高先降低而后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pH升高先升高后降低。(2)不同土壤pH值胁迫处理5个月后,何首乌块茎中有效成分均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二苯乙烯苷含量为1.89%~5.41%,结合蒽醌含量为0.10%~0.25%。土壤pH为4.5时,何首乌块茎中二苯乙烯苷和总蒽醌含量最高,分别为5.41%和0.38%,且随着土壤pH的增加,有效成分含量均呈显着下降的趋势。(3)以土壤pH 4.5和pH 9.5胁迫处理后何首乌块茎为实验材料,进行RNA-Seq分析,共获得Unigene 47,305条。比对到NR、NT、KEGG、Swiss Prot、PFAM、GO和KOG 7个数据库,比对结果中有65.65%的基因具有注释结果。以q-value<0.05和|log2 fold change|>1为筛选条件,得到2,472个差异基因。KEGG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中,2个基因参与二苯乙烯、二芳基庚酸类和姜辣素的生物合成,2个基因参与泛醌及其他萜醌类生物合成,1个基因参与苯丙氨酸的生物合成,分别有4和2个基因参与苯丙素和苯丙氨酸代谢的生物合成,3个基因参与香豆素合成,1个基因与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相关以及2个基因参与类黄酮生物合成。与pH 9.5相比,pH 4.5处理组中与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生物合成有关基因表达显着上调,结果表明酸性土壤条件有利于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类物质的合成。综上所述,何首乌对土壤酸碱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在进行何首乌人工驯化和种植时要尽量避免强酸性环境,且宜选择pH在6.5~8.3的中性至弱碱性土壤。通过转录组分析,筛选出可能参与二苯乙烯苷和蒽醌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为深入研究何首乌有效成分生物合成提供理论依据。
张勇[2](2020)在《药用真菌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抗痛风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桑黄(P.igniarius)和桦褐孔菌(I.obliquus)是珍贵稀有的大型药用真菌,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目前主要集中于多糖抗肿瘤等功能研究,对于其小分子化合物的研究相对较少。据报道,药用真菌桑黄和桦褐孔菌在保健、治病及病后康复方面都具有一定特色。痛风作为一种高发的慢性病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桑黄和桦褐孔菌提取物具有抗痛风作用,但其活性成分及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则未见报道。因此,关于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活性成分对痛风相关炎症治疗的作用机制有待深入研究。本论文以药用真菌桑黄和桦褐孔菌为研究对象,采用色谱、质谱等技术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分析,以黄嘌呤氧化酶(XOD)为作用靶点,快速从药用真菌粗提物中筛选潜在酶抑制剂,以活性为导向,应用高效逆流色谱(HPCCC)分离纯化桑黄和桦褐孔菌中先导化合物,进一步从酶促反应动力学和细胞生物学两方面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和作用机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采用苯酚-硫酸、亚硝酸-硝酸铝、香草醛-冰醋酸和BCA法对比研究10种不同来源桑黄中多糖、黄酮、三萜类化合物及总蛋白质的含量。利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快速鉴定了桑黄提取物中15种化学成分,进一步应用超滤技术从桑黄粗提物中筛选得到3个潜在的具有XOD抑制活性的单体化合物。以筛选的结果为导向,采用HPCCC技术分离并用质谱进行鉴定,从10.00 g桑黄粗提物中分离得到Davallialactone 28.30 mg、HypholomineB 72.15 mg、InoscavinA 46.50 mg,经HPLC检测纯度为98.75%、96.43%和90.46%。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对桦褐孔菌提取物中紫萁酮的定量分析方法,并用该方法评价了不同溶剂和方法对提取物中紫萁酮含量的影响。利用LC-MS技术对桦褐孔菌提取物中的5种化学成分进行快速的结构鉴定,应用超滤技术从桦褐孔菌粗提物中筛选了2种潜在的具有XOD抑制活性的单体,以活性为导向,采用HPCCC技术分离并用质谱进行鉴定,从20.00 g桦褐孔菌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原儿茶醛85.60 mg、紫萁酮36.35 mg,经HPLC检测,两个化合物纯度均达到95.00%以上。采用酶促反应动力学方法评价从桑黄和桦褐孔菌中分离得到的5个化合物对XOD的抑制能力,并利用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法判断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5种单体化合物对XOD均表现为可逆抑制作用,具体表现为Davallialactone为竞争型抑制剂、HypholomineB为竞争型抑制剂、InoscavinA为反竞争型抑制剂、原儿茶醛和紫萁酮为竞争型抑制剂,抑制常数Ki分别为71.63、29.72、68.97、57.85和35.40μg/mL。结果表明,5种化合物对XOD抑制能力较好,IC50分别为56.04、81.35、17.83、38.80和23.00μg/mL。进一步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5个单体化合物抗痛风活性进行验证,以MSU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急性痛风细胞模型,以别嘌呤醇为阳性药,评价桑黄和桦褐孔菌提取物、5种单体化合物对急性痛风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应用ELISA法测定不同给药组中模型细胞的IL-1β和ICAM-1的含量,结果显示,加入提取物及5种化合物均可抑制急性痛风模型细胞中炎症因子IL-1β、ICAM-1的释放,说明桑黄和桦褐孔菌提取物及其单体化合物对痛风炎症细胞具有保护作用。采用RT-PCR法评价不同给药组对模型细胞中IL-1β、ICAM-1的mRNA基因表达的影响,发现MSU诱导后的RAW264.7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着增加,加入药物组的相关基因表达量显着降低。结果表明,药物组能够降低IL-1β、ICAM-1的基因表达水平,对急性痛风细胞起到保护作用。细胞实验与酶促反应评价均表明,桑黄和桦褐孔菌中分离得到的5种单体化合物均具有较好的抗痛风活性。本论文系统地对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有效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活性筛选、导向分离、活性评价及作用机理研究,为药用真菌特色资源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洪东风[3](2020)在《猪苓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类似甾体的衍生和活性筛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开发低毒、高效抗肿瘤新型药物一直是目前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而从真菌类中寻找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则是其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猪苓作为一种重要的药食两用真菌,具有利尿,抗癌,保护肝脏和抗衰老等多重功效,在中国有2500多年的药用历史。近代药理表明,猪苓中多糖和甾体化合物有较强的抗癌活性,通常在临床上用于配合肺癌化疗和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且几乎无毒副作用,因此猪苓中甾体类化合物的分离和类似甾体的衍生及抗癌活性筛选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亟待研究。对秦岭太白山区三年生野生猪苓菌核提取分离。20 kg猪苓菌核粉碎后用78%乙醇超声提取6次,回收溶剂得乙醇浸膏655 g,浸膏得率3.6%,明显高于常规的加热回流提取(1.4%)和渗滤提取方法(1.98%),在中药提取中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比常规回流、渗滤提取方法优势明显。对乙醇提取浸膏进行了系统分离,常规的柱层析色谱技术结合现代制备分离和检测技术,分离并鉴定结构的化合物28个:包括7个甾体化合物、4个酚类化合物、6个含氮化合物和8个羧酸及其衍生物,其中顺-15-十八碳烯酸、顺-15-十八碳烯酸甲酯、棕榈酸、棕榈酸甲酯、顺-13-二十碳甲酯和顺-10-十九碳烯酸等6个均是首次从猪苓菌核中分离得到;水提浸膏通过乙醇沉淀得粗多糖,再经过双氧水脱色、sevage试剂沉淀除蛋白、透析、纤维素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等分离出分子量分别为18706 Da和22106 Da两个均一多糖,并通过PMP衍生后测定了它们的单糖组成,木糖为主要成分,均含有少量果糖、鼠李糖和甘露糖;对分离量大的麦角甾醇进行结构衍生。对提取的乙醇浸膏、二氯甲烷浸膏、正丁醇浸膏和猪苓粗多糖4个浸膏分别进行了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和抗细菌活性研究,其中猪苓多糖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均没有抗真细菌活性。对分离的6个甾体化合物通过测试人肝癌细胞Hep G2、人子宫颈癌细胞He La、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786-O和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的细胞毒活性,对三个癌细胞均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性,对正常细胞毒性几乎无细胞毒性,ZLW-5对Hep G2细胞、He La细胞和786-O细胞的IC50值仅为14.36μg/m L、21.90μg/m L和46.56μg/m L,表现出较好的抗癌活性。目前发展起来的猪苓菌丝液体深层发酵技术,通过PDA培养基活化猪苓菌种,液体深层发酵得到猪苓菌丝,发酵菌丝进行干燥粉碎后乙醇超声提取,系统分离纯化并鉴定结构的化合物13个,包括5个甾体化合物、2个含氮化合物、2个酚类化合物和4个脂肪酸及衍生物;其中十九酸和十九酸甲酯为首次从发酵猪苓菌丝中分离得到。甾体衍生合成:麦角甾醇和酰氯在温和条件下高收率的合成出22个麦角甾醇的酯类衍生物,其中8个化合物未见报道。去氢表雄酮作为一种可大量从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中获取的可修饰前体化合物被广泛的应用于甾体化学的研究中。为进一步拓展甾体化学的研究内容,设计并筛选出高活性的衍生物,以去氢表雄酮为起始原料经过羟基保护、成肟、贝克曼重排以及酯化4步反应得47个17-氮杂雄甾烯酯类衍生物,其中32个化合物未见报道。其中化合物5k、5o和5y活性强于阳性对照,对较好活性的4个化合物,进行了卤虫致死活性的测试其IC50值5.34-9.81μg/m L,麦角甾醇衍生物和17-氮杂雄甾烯酯类衍生细胞毒性与猪苓中分离的甾体化合物活性相似,对Hep G2细胞均表现出最强的细胞毒性,正常细胞HKC的细胞毒活较小,衍生物CH-21和CH-22的细胞毒活性相对较强,尤其CH-21对Hep G2细胞、He La细胞和786-O细胞的IC50值为24.68μg/m L、45.76μg/m L和58.90μg/m L,7g的IC50值分别为19.88μg/m L、32.17μg/m L和40.18μg/m L,为后续的结构衍生和活性筛选做了些基础。从猪苓菌核中首次分离出6个脂肪酸类,丰富了猪苓菌核中化合物数量;高收率衍生出未见报的8个麦角甾醇酯类和32个17-氮杂雄甾烯酯类衍生物,筛选出5个对癌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毒性甾体类化合物,均对正常细胞表现出较弱毒性,为甾体化合物衍生及活性筛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所做的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工作。
李晓凡[4](2020)在《一种抑菌制剂的制备及两种冻干粉抗氧化质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制备一种含大黄有效成分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五倍子有效成分没食子酸的液体抑菌制剂并考察其体外抑菌效果。2、使用DPPH法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的抗氧化方法,并初步制定质控标准。3、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并对30批样品进行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测定,并制定质控标准。方法:1、从大黄中提取了有效成分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结果进行表征。考察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和没食子酸三种成分的配伍对七种常见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链球菌、血链球菌、粘性放线菌、牙龈卟啉单胞菌、表兄链球菌、内氏放线菌)抑制效果,确定了三种成分配伍的最佳比例,并将三者配伍制成了一种液体抑菌制剂。2、应用紫外吸收的方法,考察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在加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后溶液颜色的变化,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反应前后的变化值;研究H2O2对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造模时间,造模剂量,确定最佳造模方式,并进行线性、重复性、精密度和稳定性方法学考察;以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随行样品作为对照,以CCK-8细胞活力百分比作为衡量其相对保护作用的指标;以此来建立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质量标准。3、应用紫外吸收的方法,考察DPPH在加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后溶液颜色的变化,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定量测定反应前后的变化值。结果:1、(1)经高效液相色谱和标准品对照后确定提取物为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2)三者对所考察的七种常见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三者最佳浓度组合为大黄素8 mg/100 m L,芦荟大黄素8 mg/100 m L,没食子酸400 mg/100 m L。(3)按三者最佳配比制成了一种液体抑菌制剂,经抑菌试验检验配伍后抑菌效果提高。2、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线性范围是0-12.5 mg/m L(r2=0.9924),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是1.1%和0.9%,重复性的RSD值分别为1.0%和1.2%,对照品室温条件下35 min内稳定,该方法耐用性良好,以随行对照品的半数抗氧化能力为基准,设定质量标准为50%-150%。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线性范围是8μg/m L-32.02μg/m L(r2=0.9976),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重复性的RSD值为1.2%,对照品室温条件下35 min内稳定,该方法耐用性良好,参照随行对照品相对抗氧化能力为基准,设定质量标准为30%-80%。3、造模时间为0.5 h,H2O2造模剂量为0.2 m M时,细胞损伤程度约达到60%左右,造模效果相对稳定;30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浓度在5 mg/m L时,其对H2O2所致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在84.4%-96.8%之间,具有较好的细胞保护作用。结论:1、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没食子酸配伍后制成的抑菌制剂对七种常见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2、DPPH法可用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抗氧化能力的测定,并且该方法可操作性强,简单方便。3、所建方法适用于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可作为初步评价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质量标准。
孙晓琦[5](2020)在《清热泻火合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清热泻火合剂处方来源于民间验方三焦泻火汤,由黄芩、苦豆根、山大黄、甘草、生石膏和滑石粉等药物组成。该方具有泻三焦郁热,止咳化痰,利咽之功效,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临床上用于治疗三焦郁热,咳嗽痰喘,咽喉肿痛,大便燥结等症。本课题旨在探索清热泻火合剂的提取和制备工艺,并进行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研究,为今后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方法:参照《中国药典》和《中国兽药典》2015年版的相关规定,在水提工艺的研究中,采取正交试验方法对加水量、煎煮次数以及煎煮时间三个因素进行考察,经数据分析获得并验证了该合剂的最佳提取工艺。用梯度法对成型工艺中的浓缩体积、p H、增溶剂用量分别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成型条件的优选,确定了制备工艺。在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中,建立了以处方中黄芩、苦豆根、山大黄、甘草四味药相关指标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通过系统适应性试验、线性关系试验、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供试品稳定性试验、加样回收率试验、耐用性试验等,确定了清热泻火合剂中黄芩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等稳定性研究。结果:清热泻火合剂的制备工艺为加入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5h,过200目药筛,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700m L,加入0.2%山梨酸钾,调节p H范围至4.5~5.5,加入稀释10倍的吐温-80溶液14m L,加热回流30min,冷却沉淀72h后分装为每瓶100m L。质量控制研究中确定了黄芩、苦豆根、山大黄、甘草的薄层色谱法为定性鉴别方法,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黄芩苷在0.12~0.96μg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51.4728X-0.3712,r=1.000,加样回收率为98.22%,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合理可行。三批中试样品含量测定RSD在2%以内,清热泻火合剂中黄芩苷含量不得低于1.4175mg·m L-1。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清热泻火合剂在高温、高湿和强光条件下各指标较稳定;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均表明合剂稳定性较好,有效期可暂定为12个月。结论:确定了清热泻火合剂的制备工艺,该工艺合理可行,易于操作且成本较低。制定了初步的质量标准,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其测定方法灵敏度高、测定精确、重复性好,确定了黄芩、苦豆根、山大黄、甘草的薄层鉴别方法,该方法具有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的特点。稳定性考察表明成品稳定性较好,为控制其产品质量提供了依据。
李凤[6](2019)在《大黄等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文中指出中药是我国传统防治疾病的重要法宝,然而中药却很难走进国际市场,主要原因是中药成分复杂,纯化难度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缺少量化标准。利用中药的首要步骤是采用合适的方法提取并分离和纯化中草药里的活性成分,进而为中药化学结构测定、药理作用的研究、中药的产业化奠定基础。中药分离与纯化工艺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粗提物相关性质,确立相应的分离方法与条件,提取药用物质;二是除去无效和有害组分,尽量保留有效成分或部位。因此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方法分离制备出高纯度药用活性成分,是中药现代化过程中重要的任务。大孔吸附树脂(MAR)又称全多孔树脂,是一种有机高聚物吸附剂,具有低成本且可重复使用、吸附速率快且吸附性强、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且选择性好、比表面积大等特点,被普遍用在天然产物及药业生产中,弥补了传统的分离技术的不足。本论文选取大黄、莲子心、粉防己、升麻和金银花这几种成分pH有酸碱性的中药,通过优化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从而选择不同pH的缓冲溶液或乙醇与缓冲溶液结合的方式,达到分离纯化中药中活性成分的目的。经MAR分离纯化后,采用HPLC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纯度,为上述中药及其制剂的运用和发展奠定基础。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大黄中的总游离蒽醌和大黄酸单体对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大黄中总游离蒽醌类物质和大黄酸单体的方法进行研究。先以大黄中总游离蒽醌和苯乙烯酸的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对六种不同型号的MAR进行筛选,然后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解吸实验优化纯化工艺。结果表明,HPD-400型大孔吸附树脂对大黄中游离蒽醌和苯乙烯酸的吸附与解吸性能较好,且其吸附等温线方程较符合Langmuir模型;确定最佳吸附条件为:pH为4.5;上样液浓度4 mg/mL;最大上样量7 BV。总游离蒽醌最佳洗脱条件为:先用70 BV的0.2 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从大黄中分离出苯乙烯酸及杂质,再用15 BV的95%的乙醇洗脱游离蒽醌。总游离蒽醌纯度由41.17%提高到了82.60%。大黄酸最佳洗脱条件为:取等比例吸附饱和的HPD-400树脂和空白HPD-400树脂柱,先使用80 BV的0.2 moL/L的碳酸氢钠洗脱大黄中的苯乙烯酸,然后用15BV的0.1 moL/L的碳酸钠与氢氧化钠混合液洗脱大黄酸。经计算大黄酸的纯度提高至70.01%。2.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莲子心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莲子心中异莲心碱(isoliensinine)的方法进行研究。先以莲子心总生物碱的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优化分离纯化工艺。结果表明,X-5型MAR对莲心中目标成分的吸附与解吸性能较好,确定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为1 h;上样液浓度9 mg/mL;最大上样量15 BV。异莲心碱最佳洗脱方法为,分别用pH为12、pH为1的20%的乙醇水溶液除杂质和洗脱异莲心碱,得到目标成分纯度为66.95%。3.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粉防己中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对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粉防己中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的方法进行研究。以粉防己中两种总生物碱的静态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优化纯化工艺。结果表明,HPD-400型MAR对粉防己目标成分的吸附与解吸性能较好,确定最佳吸附条件为:吸附时间为1 h;上样液浓度10 mg/mL;最大上样量10 BV。洗脱方法为,采用12BV乙醇含量为8%的pH为12的缓冲溶液除杂质,6 BV乙醇含量为10%的pH为1的缓冲溶液洗脱粉防己药材中的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两种成分总纯度为87.64%。4.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升麻中的有机酸类化合物对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升麻中咖啡酸、升麻素和异阿魏酸的工艺进行研究。确立洗脱程序为,首先使用0.2 mol/L Na2CO3溶液洗脱咖啡酸,最佳用量为30 BV;使用16 BV 0.1 mol/L Na2CO3与0.1 mol/L NaOH混合液洗脱异阿魏酸;12 BV 30%乙醇溶液洗脱升麻素。得到咖啡酸、升麻素和异阿魏酸其纯度分别为77.62%、62.48%和75.03%。5.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中的有机酸类化合物对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中绿原酸及3,5-二咖啡酰奎尼酸新方法进行研究。确立最佳洗脱程序为,首先使用18 BV的pH为6的缓冲溶液洗脱绿原酸,然后继续使用10 BV 50%的乙醇洗脱3,5-二咖啡酰奎尼酸。得到绿原酸及3,5-二咖啡酰奎尼酸其纯度分别81.61%和80.59%。
孙珊珊[7](2019)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百华花楸中的多酚化合物及几种小分子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百华花楸中的多酚化合物百华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 Hedl.)为蔷薇科花楸属植物,其果为花楸果。民间常以果实入药,具有镇咳、平喘、抗炎、抗氧化、抗辐射和抗癌等药理活性,且花楸果中含有丰富的黄酮和酚类成分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高速逆流色谱(HSCCC)是新型的液-液分配色谱,不以固体材料为载体,消除了固定相对样品的不可逆吸附以及样品分离过程中的污染、变性等问题,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分离度高等优点。本文首次采用高速色谱对百华花楸果中的多酚化合物进行分离。本研究采用超声提取,通过聚酰色谱柱梯度洗脱,得到50%和70%洗脱组分,利用优化后的液相条件对花楸果中的成分进行分析,对两相体系进行筛选。通过分配系数(K)、分配因子(α)及固定相保留率(SF)确定最优的两相体系为乙酸乙酯-正丁醇-水3.5:1.5:5(50%组分)和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3:1:3.5(70%组分)。然后对高速逆流色谱进行参数考察,结果显示50%组分和70%组分在进样量150 mg、转速850 r/min、流速2.0 mL/min时分离效果最好。本实验仅通过一步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成功得到了5种多酚化合物,分别为:新绿原酸(30.2 mg)、绿原酸(28.5 mg)、槲皮素-3-O-(6″-α-L-鼠李糖基-4’’’-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7.5 mg)、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6.3 mg)和芦丁(9.4mg),且样品纯度都在95%以上。这五种成分中除芦丁外其余四种化合物是首次从百华花楸中分离得到的,其中绿原酸和新绿原酸是同分异构体,而槲皮素-3-O-(6″-α-L-鼠李糖基-4’’’-α-L-鼠李糖基)-β-D-葡萄糖苷和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是首次从花楸属果实中分离鉴定的。本实验建立了一种快速分离百华花楸果中多酚化合物的有效方法,为花楸果中有效成分的深入研究和工业生产奠定基础,同时促进其在食品、化妆品、药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2.几种小分子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款冬酮(Tussilagone)为款冬花的活性倍半萜,具有镇咳平喘、抗炎、降脂、抗过敏等药理活性。基于本课题组对款冬酮药代动力学和体内、体外代谢研究,为了使款冬酮的体内过程研究更加全面科学,本文首次开展款冬酮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互作用研究。作为具有相似药理活性的金丝桃苷是一种重要的黄酮醇苷类化合物,具有镇咳祛痰、抗炎、抗氧化、抗过敏、镇痛、保肝、抗肿瘤等功效。本文研究了金丝桃苷与HSA的相互作用,并探讨了维生素C(VC)存在下对金丝桃苷与HSA相互作用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对其猝灭类型、结合距离(r)、结合位点、结合位点数(n)、结合常数(Ka)及蛋白质的构象变化等方面进行探究,有助于了解款冬酮、金丝桃苷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及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为款冬酮、金丝桃苷的药代动力学和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更为探索复杂体系内药物-蛋白质相互作用规律提供参考。本研究应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及分子对接等技术,通过Stern-Volmer方程、双对数方程、F?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和Van’t Hoff方程研究款冬酮-HSA、金丝桃苷-HSA、金丝桃苷-VC-HSA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款冬酮、金丝桃苷对HSA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款冬酮通过疏水作用力和氢键而金丝桃苷通过疏水作用力与HSA形成1:1的复合物,且都作用于HSA的Site I。而VC存在下,使金丝桃苷与HSA的作用力类型变为范德华力或氢键。此外VC存在时也会使金丝桃苷与HSA的结合常数降低,即VC与金丝桃苷共存时,VC会降低金丝桃苷与HSA结合的稳定性。款冬酮与HSA的结合距离为2.07 nm,金丝桃苷与HSA的结合距离为2.49 nm,说明款冬酮-HSA、金丝桃苷-HSA之间存在非辐射能力转移。但当VC存在时会使金丝桃苷-HSA的结合距离增大到2.75nm。采用三维荧光光谱、CD光谱检测结果显示,款冬酮、金丝桃苷诱导HSA的构象发生了改变。VC的存在也会进一步使金丝桃苷-HSA体系中HSA的构象发生改变。利用分子对接模拟技术,则从分子水平上获得了款冬酮-HSA、金丝桃苷-HSA、金丝桃苷-VC-HSA结合的氨基酸残基及与HSA的作用位点,并对上述研究提供了佐证。
谭丽霞[8](2019)在《麦芽“炒香”对成分含量及其肠吸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麦芽是常见的一味消食药,一直沿用“炒黄炒香”入药的传统,与生麦芽比较,炒麦芽的“消食化滞”作用更强;目前,麦芽“炒香”工艺多以消化酶、黄酮类成分为评价指标。而现代研究发现,麦芽炒香过程中,消化酶由于热的影响,其活性必然下降;同时,黄酮类成分与“炒香”也缺乏必然联系。麦芽中含有还原糖、氨基酸等传统意义上的“无效成分”,炒制过程中可能发生Maillard反应,而产生具有“香味”的Maillard反应产物MRPs。因此,麦芽“炒香”工艺可能与还原糖、氨基酸、MRPs等传统意义上的“无效成分”之间更具相关性。中医理论认为,麦芽“炒香”后可达到“醒脾”的效果,即“炒香醒脾”。“脾主运化”,在一定程度上,“炒香醒脾”可认为是香味物质恢复脾脏运化升清功能,进而促进了营养成分、药效成分的吸收。本项目通过考察麦芽“炒香”过程中,还原糖、氨基酸、丙烯酰胺、MRPs、5-HMF等传统意义上的“无效成分”,以及麦黄酮、阿魏酸、儿茶素、槲皮素、山奈酚等“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采用HCA(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及PLS-DA(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iminate analysis,PLS-DA)方法,评价麦芽“炒香”工艺,确定炒制终点;在此基础上,采用离体、在体、整体动物模型,研究“炒香”对有效成分肠吸收的影响,进一步从MRPs促进阿魏酸、儿茶素、槲皮素、山奈酚等有效成分肠吸收的角度,探讨“炒香醒脾”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麦芽“炒香”对成分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麦黄酮、槲皮素、山奈酚、儿茶素、阿魏酸、5-HMF及丙烯酰胺的含量;采用HPLC-ELSD测定D-葡萄糖、蔗糖、D-果糖及D-麦芽糖的含量;采用PITC柱前衍生-HPLC测定炒制过程中苏氨酸(Thr),丙氨酸(Ala),甘氨酸(Gly),组氨酸(His),异亮氨酸(Ile),精氨酸(Arg),γ-氨基丁酸(γ-GABA),酪氨酸(Tyr),缬氨酸(Val),脯氨酸(Pro),蛋氨酸(Met),苯丙氨酸(Phe),色氨酸(Trp),亮氨酸(Leu),赖氨酸(Lys)15种氨基酸的含量。研究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有效成分”(麦黄酮、槲皮素、山奈酚、儿茶素、阿魏酸)、Maillard反应物(糖类、氨基酸)及Maillard反应产物(5-HMF、丙烯酰胺、A420)含量的影响,并采用HCA及PLS-DA,阐明炒制过程中各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确定炒制终点。炒制温度对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麦黄酮、槲皮素、山奈酚、儿茶素、阿魏酸等5种成分随炒制温度升高,含量变化不明显。炒制温度对Maillard反应物糖、氨基酸的影响结果显示,D-果糖、D-麦芽糖、D-葡萄糖等还原糖及氨基酸的量随温度增加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而非还原糖蔗糖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炒制温度对Maillard反产物5-HMF、丙烯酰胺、A420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炒制温度在120℃以下时,均不产生5-HMF、丙烯酰胺,温度大于140℃时,5-HMF、丙烯酰胺、A420缓慢增加,当到达一定温度时,迅速增加至最大值后到达稳态。以上结果表明,炒香对传统意义上“有效成分”影响较小,而对Maillard反应物及产物等“无效成分”影响较大。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麦芽炒制温度可分为为生麦芽及90-140℃,160-180℃,200-220℃,240-260℃四类,PLS-DA分析表明,在炒制过程中蔗糖及Maillard反应产物5-HMF、丙烯酰胺、A420的VIP(Variable importance,VIP)值较大,对区分麦芽不同炒制温度样品具有显着的贡献率,而“有效成分”及Maillard反应物的贡献率均较小。根据聚类结果及具有较大VIP贡献率成分的药理作用,并结合炒麦芽的颜色、香味,确定220℃为最佳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结果显示,麦黄酮、槲皮素、山奈酚、儿茶素、阿魏酸等5种成分随炒制时间延长,含量变化亦不明显。炒制温度对Maillard反应物糖、氨基酸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炒制时间的延长,4种糖及氨基酸的量均呈降低趋势,糖类含量在16 min后基本不再变化,氨基酸在8 min后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炒制温度对Maillard反产物5-HMF、丙烯酰胺、A420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18min之间,5-HMF及A420随着炒制时间的增加,其含量不断增加至最大值后基本保持不变,当炒制时间在20 min后,开始产生丙烯酰胺且逐渐增加。以上结果进一步表明,炒香对传统意义上“有效成分”影响较小,而对“无效成分”影响较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个不同炒制时间样品可分为生麦芽,2-4min,6 min,8-14 min,16-26 min五类,根据5-HMF,丙烯酰胺及类黑素的药理作用,选16-18 min为炒制最佳时间。2麦芽“炒香”对有效成分肠吸收的影响2.1离体模型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模型,应用HPLC测定生麦芽(阿魏酸、儿茶素、山奈酚、槲皮素+3种还原糖+15种氨基酸)及炒麦芽(阿魏酸、儿茶素、山奈酚、槲皮素+MRPs)肠囊液中阿魏酸、儿茶素、山奈酚、槲皮素的含量,考察“炒香”对4种成分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成分在大鼠不同肠段均有吸收;与生麦芽比较,炒麦芽中槲皮素、山奈酚的Ka与Papp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等三个肠段均明显增加(p<0.05);与生麦芽比较,炒麦芽中儿茶素的Ka与Papp在十二指肠与空肠亦显着增加(p<0.05);与生麦芽比较,炒麦芽组阿魏酸在回肠中Ka与Papp明显增加(p<0.05)。以上结果表明,“炒香”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有效成分在小肠中的吸收。2.2在体模型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建立肠灌液中阿魏酸、儿茶素、山奈酚、槲皮素的HPLC测定方法,考察“炒香”对麦芽中4种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生麦芽比较,炒麦芽中儿茶素、山奈酚与槲皮素的Ka与Papp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个肠段均显着增加(p<0.05),阿魏酸在十二指肠与空肠的Ka与Papp显着增加(p<0.05)。结果进一步表明,麦芽“炒香”能促进有效成分的肠吸收;综合比较Ka、Papp的大小,阿魏酸、儿茶素、山奈酚、槲皮素在十二指肠中吸收较好。2.3整体动物模型采用整体动物模型,应用HPLC-MS/MS测定血浆中阿魏酸、儿茶素、山奈酚、槲皮素的含量,绘制浓度-时间曲线,比较Ka、AUC0-t、Cmax等药动学参数,考察“炒香”对麦芽中4种有效成分药动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生麦芽比较,炒麦芽中儿茶素、阿魏酸、槲皮素及山奈酚的Ka、AUC0-t及Cmax均显着增加(p<0.05)。结果再次表明,“炒香”能促进麦芽有效成分的吸收。3麦芽中有效成分肠吸收机理研究3.1浓度及维拉帕米、EDTA、甘露醇对有效成分的肠吸收影响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阿魏酸、儿茶素、山奈酚及槲皮素在小肠中的吸收机制。结果山奈酚、槲皮素的Ka、Papp随浓度增加,未出现明显变化,表明山奈酚、槲皮素的肠吸收机制为被动转运。与中浓度比较,低浓度儿茶素、阿魏酸的Ka、Papp无显着变化,但随着浓度的进一步增加,儿茶素、阿魏酸的Ka、Papp显着减少(p<0.05),提示儿茶素、阿魏酸的吸收存在饱和现象,转运过程中可能有载体的参与。加入维拉帕米及甘露醇后,阿魏酸、儿茶素、山奈酚、槲皮素等4种成分的Ka与Papp无显着变化,表明阿魏酸、儿茶素、山奈酚、槲皮素等4种成分不是P-gp蛋白及SGLT的底物;加入EDTA后,儿茶素、槲皮素、山奈酚的Ka与Papp显着增加(p<0.05),表明儿茶素、山奈酚、槲皮素等3种成分的吸收可能与紧密连接蛋白有关。3.2麦芽“炒香”对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基于紧密连接蛋白介导儿茶素、山奈酚、槲皮素的肠吸收,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及q-PCR方法,考察“炒香”对十二指肠中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及ZO-1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生麦芽组的紧密连接蛋白ZO-1及Claudin-1表达无明显变化;与生麦芽比较,炒麦芽及MRPs中的ZO-1及Claudin-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q-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生麦芽组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及Claudin-1 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与生麦芽组比较,在炒麦芽及MRPs组中,ZO-1及Claudin-1 mRNA的表达均显着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麦芽“炒香”可“下调”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提高旁路吸收效率,促进肠吸收,且这种作用可能与MRPs有关。本项目研究结果表明,麦芽“炒香”对“无效成分”影响较大,而对“有效成分”影响较小,因此,以Maillard反应产物5-HMF、丙烯酰胺及A420等传统意义上“无效成分”作为“炒香”工艺的评价指标,确定炒制终点,为中药炒制工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麦芽“炒香”后形成的MRPs能促进“有效成分”的肠吸收,这可能是麦芽炒香“醒脾”的作用机制之一。本项目从Maillard的角度,研究麦芽“炒香”工艺,阐明“炒香醒脾”的作用机理,为中药炮制工艺及传统中医药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
吴冕[9](2019)在《核桃楸外果皮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研究》文中提出核桃楸是一种我国重要的药源植物,其外果皮具有抗癌、抑菌、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因此对核桃楸外果皮的研究开发既有客观的经济前景,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核桃楸外果皮中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以及提取条件的优化,为核桃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采用60%乙醇对核桃楸外果皮进行浸提,提取其活性物质,分别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依次进行分相萃取,各萃取相经过色谱分离后,采用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检测分析其中所含活性成分。石油醚萃取相选取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90:10的混合溶液,其分离所得流份含6种有效物质;氯仿萃取相选取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70:30和石油醚:乙酸乙酯=40:60的混合溶液,分离所得流份分别含8种有效物质和6种有效物质;乙酸乙酯萃取相选取洗脱剂为氯仿:甲醇=90:10的混合溶液,其分离所得流份含9种有效物质。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核桃楸外果皮中总蒽醌的提取工艺,探究其最佳提取条件;用相同方法探究核桃楸叶中总蒽醌的最佳提取条件,对比其异同点。响应面法得到的结果显示,各因素对总蒽醌提取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液料比(A)>乙醇浓度(B)>超声温度(C)>超声时间(D),核桃楸外果皮中总蒽醌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5:1、乙醇浓度75%、超声温度45℃、超声时间45 min;在这样的条件下总蒽醌的提取率为3.25 mg·g-1。核桃楸叶中总蒽醌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5:1、乙醇浓度80%、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50 min;在这样的条件下总蒽醌的提取率为2.10 mg·g-1。对核桃楸外果皮中提取出来的总蒽醌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果皮中蒽醌类物质对羟基自由基、亚硝酸根离子、超氧阴离子和DPPH自由基均表现出显着的清除效果;其对4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弱顺序为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亚硝酸根离子。蒽醌类物质对4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整体强于对照品抗坏血酸,表明核桃楸外果皮蒽醌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采用打孔法探究核桃楸外果皮在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出的总蒽醌,对密粘褶菌和彩绒革盖菌的抑菌情况,其研究结果表明,以上物质对两种菌均能起到抑制其生长的作用,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
刘林[10](2016)在《中药含药血浆与血清有效成分比较及血浆药理学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目的从给药剂量、给药时间、采血时间、抗凝剂选择、供体选择、保存条件等方面比较中药DCP与DCS有效成分差异,为建立并完善中药血浆药理学方法提供研究依据。二、方法1.采用HPLC、HPLC-MS等方法测定不同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及采血时间黄芩、补阳还五汤大鼠DCP和DCS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苦参、调胃承气汤大鼠不同抗凝剂DCP和DCS有效成分含量和离子强度;测定大鼠桂枝不同保存条件DCP和DCS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大鼠、兔、猴三种不同供体来源的人参、四君子汤DCP中有效成分含量。2.采用2-DE-MS技术进行麻黄汤含药血浆和血清蛋白质(肽)组学比较。3.采用渗透压摩尔浓度法和电位法测定延胡索、水蛭、朱砂、四物汤DCP和DCS加入到DMEM培养液后渗透压和PH值的变化。三、结果1.给药剂量、时间和采血时间的影响黄芩DCP与DCS比较:高剂量组DCP黄芩苷峰浓度时间点及浓度为:第3天药后1h,浓度为(5.48±2.51)ug/ml;高剂量组DCS黄芩苷峰浓度时间点及浓度为:第5天药后1h,浓度为(5.47±2.17)ug/ml。低剂量DCP黄芩苷峰浓度时间点及浓度为:第5天药后1h,浓度为(5.27±2.13)ug/ml;低剂量DCS黄芩苷峰浓度时间点及浓度为:第5天药后1 h,浓度为(5.21±2.18)ug/ml。补阳还五汤DCP与DCS比较:高剂量组DCP阿魏酸峰浓度时间点及浓度为:第3天药后1h,浓度为(0.386±0.121)ug/ml;高剂量组DCS阿魏酸峰浓度时间点及浓度为:第3天药后1 h,浓度为(0.384±0.116)ug/ml。低剂量DCP阿魏酸峰浓度时间点及浓度为:第3天药后1 h,浓度为(0.383±0.127)ug/ml;低剂量DCS阿魏酸峰浓度时间点及浓度为:第3天药后1 h,浓度为(0.380±0.115)ug/ml。2.抗凝剂选择的影响苦参不同抗凝剂血样苦参碱含量从高至低为:DCP(肝素)>DCP(EDTA)>DCS(不抗凝)>DCP(枸橼酸),调胃承气汤不同抗凝剂血样大黄酸含量从高至低为:DCP(肝素)>DCS(不抗凝)>DCP(EDTA)>DCP(枸橼酸)。组间统计比较,苦参碱、大黄酸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苦参组DCS和DCP离子强度均显着性降低(P<0.01);调胃承气汤组肝素、EDTA抗凝血浆离子强度均显着性降低(P<0.01)。组内与血清比较,血浆离子强度均升高,其中枸橼酸抗凝血浆离子强度显着升高(P<0.01)。3.保存条件与时间的影响与A组(不保存)比较,保存30d后,-20℃保存条件下的DCS和DCP中桂皮酸减少率为(12.9%,13.2%),-80℃保存条件下的DCS和DCP桂皮酸浓度减少率为(11.4%,1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60d后,-20℃保存条件下的DCS和DCP中桂皮酸减少率为(18.0%,17.8%),-80℃保存条件下的DCS和DCP中桂皮酸减少率为(14.8%,13.3%),桂皮酸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存180d后,-20℃保存条件下的DCS和DCP中桂皮酸减少率为(39.9%,38.3%),-80℃保存条件下的DCS和DCP中桂皮酸减少率为(33.2%,32.6%),其中-20℃C保存条件下的DCS和DCP中桂皮酸含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保存的DCS和DCP中桂皮酸含量降低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浆供体选择的影响 人参主要有效成分在不同动物供体DCP含量的高低依次为:猴>兔>大鼠。四君子汤主要有效成分在不同动物供体DCP含量的高低依次为:猴>兔>大鼠。三种不同供体中药有效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但无显着性(P>0.05)。5.血浆与血清蛋白组学比较与BP比较,DCP共识别到32个差异蛋白点,其中26个差异点表达上调,6个差异点表达下调;与BS比较,麻黄汤DCS共识别到18个差异蛋白点,其中14个差异点表达上调,4个差异点表达下调;与DCS比较,麻黄汤DCP共识别到26个差异蛋白点,其中18个差异点表达上调,8个差异点表达下调;去除纤维蛋白原血浆前后比较,麻黄汤DCP共识别到24个差异蛋白点,其中20个差异点表达上调,4个差异点表达下调。成功鉴定出血浆与血清中7个高表达差异蛋白,分别为a-1-AT、ApoE、ApoA-l、γ-FIB、HP、FPA和molybdate ABC transporter。6.血浆对体外实验体系的影响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别的培养液的渗透压和PH值逐渐增加,但与同时期的对照组比较,加入含药血清与含药血浆培养液的渗透压和PH值,两者之间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同时期相同药物和剂量的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培养液的渗透压和PH值,两者之间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四、结论1.麻黄汤含药血浆蛋白组学结果比含药血清更接近血液真实值,提示以含药血浆进行中药半体内实验。2.黄芩和补阳还五汤有效成分黄芩苷和阿魏酸在大鼠血浆和血清中存在差异,制备中药含药血浆采用2倍量以上临床等效剂量,连续灌胃给药3天以上,最后一次给药后lh取血为宜。3.应用不同抗凝剂制备的苦参、调胃承气汤含药血浆和含药血清中有效成分存在差异,但离子强度基本一致,制备中药含药血浆推荐使用肝素抗凝,尽量避免使用枸橼酸抗凝。如肝素对实验结果有干扰再考虑其它抗凝剂。4.桂枝含药血浆和含药血清中桂皮酸浓度与保存时间和保存温度有关,含药血浆的保存条件推荐-20℃冰冻保存不超过60天或-80℃超低温保存不超过180天。5.从大鼠、兔、猴三种动物中制备的含人参和四君子汤的血浆和血清有效成分含量无差异,供体的选择无特殊要求,建议遵循来源相同原则。基于大鼠质量可靠,使用广泛,操作便利,可以考虑血浆供体首选大鼠。6.延胡索、水蛭、朱砂、四物汤含药血浆、含药血清对DMEM培养液的渗透压和PH值的影响差异无显着性。
二、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测定及其抗突变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测定及其抗突变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土壤pH对何首乌生理、有效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1.1 何首乌生物学特征 |
1.2 何首乌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3 土壤pH对植物的影响 |
1.3.1 土壤pH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2 土壤pH对植物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1.4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
1.5 何首乌有效成分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1.5.1 二苯乙烯苷生物合成重要酶基因和途径 |
1.5.2 蒽醌类生物合成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不同pH土壤对何首乌生理特性的影响 |
2.1 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剂与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处理 |
2.2.2 测定土壤pH |
2.2.3 调节土壤pH |
2.2.4 控制土壤水分 |
2.3 测定方法 |
2.3.1 叶面积测定 |
2.3.2 生理指标测定 |
2.3.3 光合速率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土壤pH值对何首乌植株形态的影响 |
2.5.2 土壤pH对何首乌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的影响 |
2.5.3 土壤pH胁迫对何首乌叶片中渗透物质含量的影响 |
2.5.4 土壤pH对何首乌叶片中保护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
2.6 讨论 |
2.6.1 何首乌生长与土壤pH相关性 |
2.6.2 何首乌生理特性与土壤pH相关性 |
第3章 pH胁迫对何首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
3.1 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仪器与试剂 |
3.2 试验处理与方法 |
3.2.1 土壤pH胁迫处理 |
3.2.2 二苯乙烯苷及蒽醌含量测定 |
3.2.3 色谱条件 |
3.2.4 总黄酮含量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方法学考察 |
3.3.2 不同土壤pH处理后二苯乙烯苷含量的变化 |
3.3.3 不同土壤pH处理后蒽醌含量的变化 |
3.3.4 不同土壤pH处理后总黄酮含量的变化 |
3.4 讨论 |
3.4.1 土壤pH与二苯乙烯苷含量 |
3.4.2 土壤pH与蒽醌含量 |
3.4.3 土壤pH与黄酮含量 |
第4章 pH胁迫下何首乌块茎转录组分析研究 |
4.1 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试剂 |
4.1.3 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何首乌总RNA的提取 |
4.2.2 文库构建与转录组测序 |
4.2.3 数据处理与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
4.2.4 Unigene功能注释及DEGs功能分析 |
4.2.5 荧光定量PCR(q RT-PCR)验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转录组测序质量分析 |
4.3.2 Unigene功能注释 |
4.3.3 差异表达分析 |
4.3.4 差异表达基因GO分析 |
4.3.5 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富集分析 |
4.3.6 何首乌活性成分相关差异基因的筛选及荧光定量验证 |
4.3.7 二苯乙烯苷合成途径分析 |
4.3.8 蒽醌合成途径分析 |
4.4 讨论 |
4.4.1 二苯乙烯苷生物合成途径 |
4.4.2 蒽醌生物合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 |
(2)药用真菌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抗痛风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及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药用真菌桑黄的研究进展 |
1.2 桦褐孔菌的研究进展 |
1.3 抗痛风药物研究概况 |
1.3.1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研究 |
1.3.2 急性痛风细胞模型 |
1.4 高效逆流色谱技术 |
1.5 离心超滤质谱技术 |
1.6 论文研究目的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桑黄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不同桑黄中总多糖、总黄酮、总三萜、总蛋白质含量比较 |
2.3.1 样品制备 |
2.3.2 桑黄中几种有效成分总含量的测定 |
2.3.3 结果与分析 |
2.4 LC-MS法分析桑黄醇提物中化学成分 |
2.4.1 样品制备 |
2.4.2 LC-MS条件 |
2.4.3 结果与讨论 |
2.5 UF-MS筛选桑黄提取物中潜在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
2.5.1 样品制备 |
2.5.2 溶液配制 |
2.5.3 超滤质谱条件 |
2.5.4 结果与讨论 |
2.6 应用HPCCC分离桑黄中先导化合物 |
2.6.1 样品制备 |
2.6.2 高效逆流色谱溶剂系统的优化 |
2.6.3 高效逆流色谱分离 |
2.6.4 液相色谱条件 |
2.6.5 质谱分析条件 |
2.6.6 结果与讨论 |
2.7 小结 |
第三章 桦褐孔菌中活性成分分析、筛选及分离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RP-HPLC法检测桦褐孔菌提取物中紫萁酮含量 |
3.3.1 样品制备 |
3.3.2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3.3.3 液相色谱条件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应用LC-MS分析桦褐孔菌中化学成分 |
3.4.1 样品制备 |
3.4.2 LC-MS分析条件 |
3.4.3 结果与讨论 |
3.5 桦褐孔菌提取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超滤质谱研究 |
3.5.1 样品制备 |
3.5.2 溶液配制 |
3.5.3 超滤条件 |
3.5.4 结果与讨论 |
3.6 HPCCC分离桦褐孔菌提取物中先导化合物 |
3.6.1 样品制备 |
3.6.2 高效逆流色谱溶剂系统的优化 |
3.6.3 高效逆流色谱分离 |
3.6.4 液相色谱条件 |
3.6.5 质谱分析条件 |
3.6.6 结果与讨论 |
3.7 小结 |
第四章 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有效成分对XOD的抑制作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3 桑黄中有效成分对XOD的抑制作用研究 |
4.3.1 溶液配制 |
4.3.2 活性成分对XOD抑制活性评价方法 |
4.3.3 桑黄中单体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类型评价方法 |
4.3.4 不同单体抑制剂对XOD抑制常数的测定及抑制机理研究 |
4.3.5 数据处理 |
4.3.6 结果与讨论 |
4.4 桦褐孔菌中有效成分对XOD的抑制作用研究 |
4.4.1 溶液配制 |
4.4.2 单体化合物对XOD抑制活性评价方法 |
4.4.3 桦褐孔菌中单体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的抑制类型 |
4.4.4 不同单体抑制剂对XOD抑制动力学及抑制常数的测定 |
4.4.5 结果与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活性成分对MSU诱导RAW264.7 细胞保护机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实验细胞 |
5.2.2 实验药品与仪器 |
5.2.3 实验试剂制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细胞的培养、复苏、传代及冻存 |
5.3.2 建立MSU诱导RAW264.7 细胞急性痛风模型 |
5.3.3 形态学观察 |
5.3.4 桑黄、桦褐孔菌粗提物及单体化合物保护MSU诱导的RAW264.7 细胞损伤作用 |
5.3.5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
5.3.6 统计学分析 |
5.3.7 结果与讨论 |
5.4 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IL-1β和ICAM-1 的含量 |
5.4.1 实验测定方法 |
5.4.2 实验结果分析 |
5.5 RT-PCR法检测样品对MSU诱导的RAW264.7细胞IL-1β、ICAM-1的mRNA基因表达变化 |
5.5.1 实验方法 |
5.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6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致谢 |
(3)猪苓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类似甾体的衍生和活性筛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猪苓的生态分布以及遗传多样性 |
1.1.1 猪苓的野生资源生长环境 |
1.1.2 猪苓的形态特征 |
1.1.3 猪苓的遗传多样性 |
1.2 中药配伍的药食两用真菌 |
1.2.1 茯苓中甾体化合物 |
1.2.2 云芝中甾体化合物 |
1.2.3 灵芝中甾体化合物 |
1.2.4 桦褐孔菌中甾体化合物 |
1.3 猪苓化学成分的最新研究进展 |
1.3.1 猪苓中小分子化合物 |
1.3.2 猪苓中多糖类化合物 |
1.4 猪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1.4.1 抗肿瘤、抗癌活性 |
1.4.2 增强免疫功能 |
1.4.3 抗辐射、抗突变作用 |
1.4.4 抗衰老作用 |
1.4.5 抗微生物、抗病毒、抗炎活性 |
1.4.6 降血脂和保肝作用 |
1.4.7 利尿作用 |
1.4.8 促进毛发生长作用 |
1.5 液体发酵菌丝和发酵液中猪苓甾体的研究进展 |
1.6 麦角甾醇衍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1.6.1 增强细胞膜渗透 |
1.6.2 运输抗生素与提高药物活性 |
1.6.3 抗肿瘤作用 |
1.6.4 抗神经毒性 |
1.7 17-氮杂雄甾烯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
1.8 17-氮杂雄甾烯酯类衍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9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9.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9.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猪苓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测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试剂材料和仪器 |
2.1.2 猪苓菌核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活性测定 |
2.2 实验结果 |
2.2.1 猪苓乙醇提取物分离化合物的数据 |
2.2.2 猪苓水提取物多糖试验数据 |
2.2.3 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猪苓发酵菌丝提取分离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及仪器 |
3.1.2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麦角甾醇的衍生合成及抗癌活性测定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原料试剂和设备 |
4.1.2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 |
4.3 小结 |
第五章 17-氮杂雄甾烯酯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杀卤虫活性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主要试剂材料和仪器 |
5.1.2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2.1 化合物测定数据 |
5.2.2 化合物7g的单晶结构 |
5.2.3 化合物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一种抑菌制剂的制备及两种冻干粉抗氧化质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大黄和五倍子有效成分配伍的液体抑菌制剂的制备与抑菌能力表征 |
1.1 仪器与试剂 |
1.1.1 实验仪器 |
1.1.2 实验试剂 |
1.1.3 实验菌种 |
1.2 实验方法 |
1.2.1 大黄素及芦荟大黄素的提取 |
1.2.2 没食子酸的提取 |
1.2.3 抑菌试验 |
1.2.4 液体抑菌制剂的制备 |
1.2.5 高效液相分析条件 |
1.3 结果与讨论 |
1.3.1 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提取实验结果 |
1.3.2 抑菌实验结果 |
1.4 小结与展望 |
二、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和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抗氧化质控研究 |
2.1 应用DPPH法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抗氧化活性的质控研究 |
2.1.0 仪器与试剂 |
2.1.0.1 实验仪器 |
2.1.0.2 实验试剂 |
2.1.1 实验方法学的建立 |
2.1.1.1 溶剂吸光度吸收检测 |
2.1.1.2 DPPH浓度-吸收度考察 |
2.1.1.3 专属性考察 |
2.1.1.4 反应平衡时间的确定 |
2.1.1.5 DPPH线性考察 |
2.1.1.6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线性考察 |
2.1.1.7 VC线性考察 |
2.1.1.8 精密度实验 |
2.1.1.9 重复性实验 |
2.1.1.10 准确度实验 |
2.1.2 实验结果 |
2.1.2.1 空白溶液吸光度吸收检测 |
2.1.2.2 DPPH浓度-吸收度考察 |
2.1.2.3 专属性考察 |
2.1.2.4 反应平衡时间的确定 |
2.1.2.5 DPPH线性考察 |
2.1.2.6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线性考察 |
2.1.2.7 VC线性考察 |
2.1.2.8 精密度实验 |
2.1.2.9 重复性实验 |
2.1.2.10 准确度实验 |
2.1.2.11 样品检测 |
2.2 应用DPPH法测定注射用丹参多酚酸抗氧化活性的质控研究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1.1 实验仪器 |
2.2.1.2 实验试剂 |
2.2.2 方法学的建立 |
2.2.2.1 空白溶液吸光度考察 |
2.2.2.2 DPPH浓度-吸收度考察 |
2.2.2.3 专属性考察 |
2.2.2.4 反应平衡时间确定 |
2.2.2.5 DPPH线性考察 |
2.2.2.6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线性考察 |
2.2.2.7 VC线性考察 |
2.2.2.8 精密度实验 |
2.2.2.9 重复性实验 |
2.2.3 实验结果 |
2.2.3.1 空白溶液吸光度考察 |
2.2.3.2 DPPH浓度-吸收度考察 |
2.2.3.3 专属性考察 |
2.2.3.4 反应平衡时间确定 |
2.2.3.5 DPPH线性考察 |
2.2.3.6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线性考察 |
2.2.3.7 VC线性考察 |
2.2.3.8 精密度实验 |
2.2.3.9 重复性实验 |
2.2.3.10 样品检测 |
2.3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H_2O_2所致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模型的建立及质控初步建立 |
2.3.1 仪器与试剂 |
2.3.1.1 细胞株 |
2.3.1.2 实验试剂 |
2.3.1.3 仪器 |
2.3.2 实验方法 |
2.3.2.1 H9C2心肌细胞的复苏、培养与传代 |
2.3.2.2 H9C2心肌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
2.3.2.3 不同浓度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
2.3.2.4 H_2O_2所致H9C2细胞损伤模型的方法学建立 |
2.3.2.4.1 细胞培养液的选择 |
2.3.2.4.2 H_2O_2浓度的选择 |
2.3.2.4.3 造模时间的选择 |
2.3.2.4.4 线性考察 |
2.3.2.4.5 重复性考察 |
2.3.2.4.6 精密度考察 |
2.3.2.4.7 稳定性考察 |
2.3.3 实验结果 |
2.3.3.1 H9C2心肌细胞的生长曲线 |
2.3.3.2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H9C2心肌细胞活力的影响 |
2.3.3.3 不同浓度的H_2O_2对H9C2细胞的损伤作用 |
2.3.3.4 不同造模时间对H9C2细胞的损伤作用 |
2.3.3.5 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随行样品的量效关系曲线 |
2.3.3.6 精确度考察 |
2.3.3.7 稳定性考察 |
2.3.4 30批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对H_2O_2所致的H9C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检测 |
2.4 小结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根管消毒及中药制剂相关研究和心血管疾病与抗氧化的关系研究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清热泻火合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清热泻火合剂的提取工艺研究 |
1.试药与仪器 |
1.1 试剂与药品 |
1.2 仪器 |
2.方法与结果 |
2.1 提取溶媒与方法的确定 |
2.2 正交试验设计 |
2.3 提取方法 |
2.4 黄芩苷含量的测定 |
2.5 干膏收率的测定 |
2.6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7 提取工艺验证试验 |
3.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清热泻火合剂的成型工艺研究 |
1.试药与仪器 |
1.1 试剂与药品 |
1.2 仪器 |
2.方法与结果 |
2.1 浓缩工艺考察 |
2.2 防腐剂的选择 |
2.3 pH的考察 |
2.4 增溶剂的考察 |
2.5 确定制备工艺 |
2.6 中试试验 |
3.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清热泻火合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
1.试药与仪器 |
1.1 试剂与药品 |
1.2 仪器 |
2.方法与结果 |
2.1 性状 |
2.2 薄层鉴别 |
2.3 检查 |
2.4 含量测定 |
3.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清热泻火合剂的稳定性研究 |
1.试药与仪器 |
1.1 试剂与药品 |
1.2 仪器 |
2.方法与结果 |
2.1 影响因素试验 |
2.2 加速试验 |
2.3 长期试验 |
3.小结与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药汤剂的改革与主要新剂型的研究现状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大黄等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大孔吸附树脂简介及其在分离天然产物有效成分中的应用进展 |
1.3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 |
2.1 引言 |
2.2 总游离蒽醌的分离纯化 |
2.3 大黄酸的分离纯化 |
第三章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莲子心中的生物碱类成分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结论 |
第四章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粉防己中的生物碱成分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升麻中的有机酸类成分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结论 |
第六章 应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金银花中的有机酸类成分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百华花楸中的多酚化合物及几种小分子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一览表 |
前言 |
0.1 百华花楸概述 |
0.1.1 花楸的成分研究 |
0.2 多酚的概述 |
0.2.1 多酚的结构与分类 |
0.2.2 多酚的提取技术 |
0.2.3 多酚的分离纯化 |
0.3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 |
0.3.1 高速逆流色谱的构造 |
0.3.2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的原理 |
0.3.3 高速逆流色谱的优点 |
0.3.4 影响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的因素 |
0.3.5 高速逆流色谱溶剂系统的选择(原则) |
0.3.6 高速逆流色谱的工作步骤 |
0.3.7 高速逆流色谱在多酚化合物分离纯化中的应用 |
0.4 小分子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0.4.1 血清白蛋白结构与功能 |
0.4.2 小分子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0.4.3 小分子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
0.4.4 小分子化合物的药理活性 |
0.5 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0.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5.2 研究内容 |
0.5.3 创新点 |
第1章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百华花楸中多酚化合物 |
引言 |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原料 |
1.1.2 实验试剂 |
1.1.3 实验器材 |
1.1.4 百华花楸的粗提取 |
1.1.5 百华花楸粗提物的初步纯化 |
1.1.6 HPLC分析 |
1.1.7 两相溶剂体系的选择 |
1.1.8 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花楸果中的多酚化合物 |
1.1.9 目标化合物的纯度分析和结构鉴定 |
1.2 实验结果 |
1.2.1 百华花楸粗提物的制备 |
1.2.2 百华花楸粗提物的初步纯化 |
1.2.3 HPLC分析条件的优化 |
1.2.4 两相溶剂体系的选择 |
1.2.5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结果 |
1.2.6 结构鉴定 |
1.2.7 五种化合物的得率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2章 款冬酮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引言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溶液配制 |
2.1.5 荧光光谱测定 |
2.1.6 紫外光谱测定 |
2.1.7 探针试剂竞争性结合测定 |
2.1.8 圆二色光谱测定 |
2.1.9 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 |
2.2 实验结果 |
2.2.1 荧光猝灭机理 |
2.2.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2.2.3 作用力类型 |
2.2.4 结合位点确定 |
2.2.5 能量转移 |
2.2.6 构象变化影响 |
2.2.7 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结论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金丝桃苷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仪器 |
3.1.4 溶液配制 |
3.1.5 荧光光谱测定 |
3.1.6 紫外光谱测定 |
3.1.7 探针试剂竞争性结合测定 |
3.1.8 圆二色光谱测定 |
3.1.9 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 |
3.2 实验结果 |
3.2.1 荧光猝灭机理 |
3.2.2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 |
3.2.3 作用力类型 |
3.2.4 结合位点确定 |
3.2.5 能量转移 |
3.2.6 构象变化影响 |
3.2.7 计算机模拟分子对接结论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4.1 结论 |
4.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8)麦芽“炒香”对成分含量及其肠吸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麦芽炒制的研究概况 |
1.1 麦芽炒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 |
1.2 麦芽炒制对药理作用的影响 |
2 美拉德反应的研究概况 |
3 肠吸收研究概况 |
3.1 肠吸收的研究方法 |
3.2 影响口服药物肠吸收的转运蛋白 |
第二章 麦芽“炒香”对成分含量的影响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药 |
1.3 药材 |
2 实验方法 |
2.1 5-羟甲基糠醛、儿茶素、阿魏酸测定方法建立 |
2.2 槲皮素、麦黄酮、山奈酚测定方法建立 |
2.3 丙烯酰胺测定方法建立 |
2.4 糖类成分测定方法建立 |
2.5 氨基酸测定方法建立 |
2.6 炒香过程中A420 的测定 |
2.7 炒制温度对成分含量的影响 |
2.8 炒制时间对成分含量的影响 |
3 实验结果 |
3.1 “炒香”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
3.2 “炒香”对Maillard反应物的影响 |
3.3 “炒香”对Maillard反应产物的影响 |
3.4 炒制温度的确定 |
3.5 炒制时间的确定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章 麦芽“炒香”对有效成分肠吸收的影响 |
第一节 离体外翻肠囊法研究麦芽“炒香”对指标成分的肠吸收影响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肠囊液的处理 |
2.4 儿茶素、阿魏酸、槲皮素、山奈酚测定方法建立 |
2.5 外翻肠囊动物实验方案 |
2.6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3.2 “炒香”对有效成分肠吸收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二节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麦芽“炒香”对有效成分的肠吸收影响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灌流液的处理 |
2.4 儿茶素、阿魏酸、槲皮素、山奈酚测定方法建立 |
2.5 在体单向肠灌流动物实验方案 |
2.6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3.2 “炒香”对有效成分肠吸收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三节 麦芽“炒香”对有效成分的药动学影响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 血浆样品预处理方法 |
2.3 4种成分HPLC-MS/MS检测方法的建立 |
2.4 给药及药动学实验 |
2.5 数据处理 |
3 实验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3.2 药动学结果 |
4 讨论与小结 |
第四章 麦芽中有效成分肠吸收机理研究 |
第一节 药物浓度及维拉帕米、EDTA、甘露醇对有效成分的影响 |
1 仪器与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3 灌流液的处理 |
2.4 麦芽4种成分测定方法建立 |
2.5 在体单向灌流动物实验方案 |
2.6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3.2 药物浓度对有效成分肠吸收的影响 |
3.3 维拉帕米、EDTA、甘露醇对有效成分肠吸收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第二节 麦芽“炒香”对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
1 仪器与材料 |
1.1 仪器 |
1.2 药物与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给药方案 |
2.2 Western blot |
2.3 q-PCR |
2.4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炒香”对ZO-1、Claudin-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3.2 “炒香”对ZO-1、Claudin-1 mRNA表达的影响 |
4 讨论与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答辩委员会名单 |
个人简历 |
(9)核桃楸外果皮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核桃楸活性成分的研究 |
1.1.2 核桃楸生物活性的研究 |
1.2 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技术的应用 |
1.2.1 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应用 |
1.2.2 色谱分离技术的应用 |
1.3 蒽醌类物质的研究 |
1.3.1 蒽醌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
1.3.2 蒽醌类物质的生物活性及其药理作用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2 核桃楸外果皮中有效成分的提取与色谱分离 |
2.1 实验用品 |
2.1.1 实验原材料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品 |
2.2 实验内容 |
2.2.1 核桃楸外果皮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
2.2.2 核桃楸外果皮中有效成分的色谱分离 |
2.2.3 核桃楸外果皮中有效成分的色谱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核桃楸外果皮有效物质的色谱分离结果 |
2.3.2 核桃楸外果皮中有效物质的气相色谱结果分析 |
2.3.3 核桃楸外果皮中有效物质的GC-MS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核桃楸总蒽醌的提取工艺 |
3.1 实验用品 |
3.1.1 实验原材料 |
3.1.2 实验器材 |
3.1.3 实验药品 |
3.2 实验内容 |
3.2.1 核桃楸中总蒽醌的提取 |
3.2.2 核桃楸中总蒽醌提取的单因素试验设计 |
3.2.3 响应面法优化核桃楸的总蒽醌提取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1,8-二羟基蒽醌标准曲线的绘制 |
3.3.2 核桃楸中总蒽醌提取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3 响应面法优化核桃楸中总蒽醌的提取工艺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4 核桃楸总蒽醌的抗氧化性及抑菌性研究 |
4.1 实验用品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1.3 实验药品 |
4.2 实验内容 |
4.2.1 核桃楸总蒽醌的抗氧化实验 |
4.2.2 核桃楸总蒽醌的抑菌活性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核桃楸总蒽醌抗氧化试验结果 |
4.3.2 核桃楸总蒽醌抑菌试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中药含药血浆与血清有效成分比较及血浆药理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中药血清药理学与血浆药理学概述 |
1. 中药血清药理学概述 |
1.1 中药血清药理学方法研究进展 |
1.2 中药血清药理学药效学研究 |
1.3 中药血清药理学存在不足之处 |
2. 中药血浆药理学方法概念的提出 |
2.1 血浆与血清差异性研究 |
2.2 在中药药效研究中应用 |
2.3 在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应用 |
2.4 在中药代谢组学研究的应用 |
2.5 发展趋势 |
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中药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有效成分比较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供试药的制备 |
1.3 动物 |
1.4 仪器 |
2. 方法 |
2.1 黄芩、补阳还五汤不同给药剂量、时间及采血时间DCP与DCS的有效成分测定 |
2.2 苦参、调胃承气汤不同抗凝剂DCP与DCS的有效成分和离子强度测定 |
2.3 桂枝不同保存条件DCP与DCS的有效成分测定 |
2.4 人参、四君子汤不同供体DCP的有效成分测定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给药剂量、时间及采血时间对黄芩、补阳还五汤DCP与DCS的影响 |
3.2 抗凝剂对苦参、调胃承气汤DCS与DCP有效成分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
3.3 保存条件对桂枝DCP与DCS有效成分的影响 |
3.4 不同供体对人参、四君子汤DCP有效成分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给药剂量、时间及采血时间对黄芩、补阳还五汤DCP与DCS的影响 |
4.2 抗凝剂对苦参、调胃承气汤DCP与DCS有效成分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
4.3 保存时间对桂枝DCP与DCS有效成分的影响 |
4.4 血浆供体对人参、四君子DCP有效成分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蛋白质(肽)组学比较 |
1. 材料 |
1.1 药品与试剂 |
1.2 供试药的制备 |
1.3 实验动物 |
1.4 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样品制备 |
2.2 去除纤维蛋白原 |
2.3 成分检测分析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血浆与血清差异蛋白比较 |
3.2 差异蛋白鉴定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含药血浆与含药血清对DMEM培养液渗透压和PH值的影响 |
1. 材料 |
1.1 药物 |
1.2 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1.4 仪器 |
2. 方法 |
2.1 含药血浆、血清及原药液制备 |
2.2 原药液的制备 |
2.3 分组及给药方法 |
2.4 渗透压与PH值检测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附录1: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实验图片 |
附录3: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4:读博期间主持/参与课题 |
附录5:在读期间获奖情况 |
四、大黄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测定及其抗突变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壤pH对何首乌生理、有效成分及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D]. 冷芬. 西华师范大学, 2021(12)
- [2]药用真菌桑黄和桦褐孔菌中有效成分提取分离及抗痛风活性研究[D]. 张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3]猪苓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类似甾体的衍生和活性筛测[D]. 洪东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一种抑菌制剂的制备及两种冻干粉抗氧化质控研究[D]. 李晓凡.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清热泻火合剂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研究[D]. 孙晓琦.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6]大黄等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D]. 李凤. 聊城大学, 2019(01)
- [7]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百华花楸中的多酚化合物及几种小分子化合物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D]. 孙珊珊. 辽宁大学, 2019(01)
- [8]麦芽“炒香”对成分含量及其肠吸收的影响研究[D]. 谭丽霞.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核桃楸外果皮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研究[D]. 吴冕.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10]中药含药血浆与血清有效成分比较及血浆药理学方法研究[D]. 刘林.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