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岭油田延安组延十段小层沉积相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宇辰[1](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延安组延10层是目前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北三区主要的开发层位之一。实践表明,由于前期缺乏对储层特征的系统认识,以及储层的影响因素不够明确,因此直接影响和制约后期的勘探开发工作。本次研究从储层特征入手,分析构造、沉积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流体的赋存和渗流规律。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优质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并对研究区储层进行分类评价。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层整体西倾单斜,是一个鼻状隆起,属于河流相沉积。岩石类型以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分选较好,磨圆度以次圆状为主,填隙物较发育,主要是自生黏土矿物。孔隙度主要介于10%~17%,渗透率主要介于5×10-3μm2~20×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型储层。压实作用是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其次是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机械压实作用减孔18.6%,是造成储层孔隙度减小的主要原因。根据成岩演化划分标准,目前北三区延10层成岩阶段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的晚期-中成岩阶段B期的早期。根据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实验观察,目标储层的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喉道类型以片状和点状喉道为主。结合高压压汞和恒速压汞实验,目标储层整体孔隙较大,孔隙半径介于148.50μm~172.22μm;喉道非均质较强,喉道半径介于0.741μm~11.383μm。目标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可以分为三类(Ⅰ类、Ⅱ类、Ⅲ类),其中Ⅱ类微观孔隙结构的样品较多,是研究区主要微观孔隙结构类型。根据核磁共振、油水相渗及真实砂岩模型微观水驱油实验测试分析,目标储层的可动流体饱和度较高,介于70.17%~90.30%,水驱油效率介于40.07%~51.20%,主要是因为喉道非均质性较强导致微观孔隙结构复杂,驱替效果一般。整体而言,储层性质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和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共同影响。沉积作用控制砂体展布和岩石学特征,决定储层的物质基础;成岩作用改造储集空间,影响储层的物性;微观孔喉结构特征会直接影响储层的性质。利用聚类分析法将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层划分为4类储层(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Ⅰ类储层性质最好但分布较少,Ⅱ类储层性质较好且分布较广,Ⅲ类和Ⅳ类储层性质较差,今后要注重对Ⅰ类和Ⅱ类储层的开发。
孟迪[2](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演武油田X区延8油藏地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X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天环坳陷南部,属于镇原地区西北部。侏罗系延安组延8油层组为X区开发的重要层位,但由于延8多期河道交汇、成藏规律复杂,在地质特征方面没有无全面整体的认识,严重影响了延8油层后续的开发进展。本次研究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录井资料、测井资料、钻井资料、试油及各类测试化验资料等,对X区延油层组的构造特征和沉积相特征进行刻画,对砂体在平面空间的展布及储层的岩石学、宏观与微观等特征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对影响延8储层含油性的因素进行研究,为研究区提供了坚实的地质基础,从而达到使延8层段高效、合理、科学地开发开采的目的。通过研究认为:1)研究区延8可划分为两个小层,构造表现为发育北西-南东向的小背斜,小背斜上发育了多条鼻隆构造以及一条次级背斜,继承性强;2)延8期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受西南方向物源控制,在研究区内主要发育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和沼泽微相,发育2~4条南西-北东向的分流河道砂体;3)储层内岩石类型以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粒度中-粗粒,填隙物含量为5.0%,主要包括伊利石和铁方解石;4)储层主要孔隙类型为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主要喉道类型为缩径喉道与弯片状喉道,整体孔喉结构较好。孔隙度的分布范围在12%~18%之间,渗透率的主要范围在10×10-3μm2~1000×10-3μm2之间,属于中-低孔、中等渗透率储层;5)在机械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的影响下,储层的成岩演化阶段整体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6)水驱油驱替方式以网状驱替为主,驱油效率整体较高;7)储层整体非均质性较弱。研究区的储层分为三类,认为区内I类与Ⅱ类储层最为发育,这两类多分布于分流河道的中心处;Ⅲ类储层相对不发育。研究区延8储层的含油性主要受构造与沉积相控制,其余的影响控制因素还包括砂体展布、储层物性及成岩作用等,综合认为X区延8油藏为岩性—构造油藏,整体分布范围较广。根据研究区含油性的控制因素和油藏类型,优选出I类建产有利区5个,总面积为0.4km2;Ⅱ类建产有利区2个,总面积为0.11km2;并建议在优选区域内部署井位以提高油田总产量。
蔡志成[3](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Y66区延9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构造单元中偏东北部的靖安油田延9油层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测井曲线、录井资料等地质资料和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阴极发光、X-衍射、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油水相渗等方法,对延9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系统研究了 Y66区延9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物性与非均质性特征、成岩作用等特征,为研究区今后的勘探开发提供了真实可靠的理论基础。研究区储层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发育的微相的主要类型为分流河道微相和河道间微相,平面上发育两到三条北东-南西向的分流河道;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胶结、溶蚀作用,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间溶孔,其次是长石溶孔,孔隙组合为粒间孔-溶孔型,孔喉组合主要为中孔—中细喉型和小孔-细喉型;根据物性资料得出延9储层是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的非均质性总体较强,层内孔隙度非均质性较弱,渗透性非均质性强,平面上渗透率的变化具有方向性;储层的敏感性总体表现为中等偏弱的速敏和水敏、弱盐敏、中等-偏强酸敏、弱碱敏-改善。储层分类一共划分了 5类,延9储层主要为Ⅳ类和V类,只有在局部井区发育Ⅲ类储层。
陈斌[4](2020)在《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岩差异性研究及产能评价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延长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发育的多期叠置砂体受后期成岩作用的强烈改造,直接影响了储层的孔隙演化,控制了储层物性及含油性,储层经历差异性成岩作用后形成不同特征的油藏类型,厘清储层的差异成岩作用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不同储层的成岩差异性,分析成岩演化过程对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的控制作用,探讨对产能的影响,以期进行多角度,纵、横向对比,综合储层岩石学、沉积学、成岩作用更加准确的对储集层进行优劣划分,筛选出品质系数较高的储、渗相带,为后期勘探开发提供指导。本论文研究对象为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延10段、姬塬地区长2段、吴起地区长6段地层,针对低渗透砂岩的成岩作用过程分析不同储层的孔隙演化以及典型成岩相带对应的微观储层特征,开展储层基础地质特征分析、岩石学特征及物性分析、成岩作用及孔隙度演化研究、成岩相带划分及沉积和成岩特征研究、不同类型成岩相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研究、不同成岩相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以及生产动态分析,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依据统一划分标准,结合成岩作用过程中孔隙演化的定量计算结果及孔渗级别将研究区分为四类成岩相储层,并予以定名,分别为低渗-中孔中压实弱胶结溶蚀相、特低渗-低孔中压实中胶结溶蚀相、特低渗-低孔中-强压实胶结相、特低渗-特低孔强压实碳酸盐胶结相,Ⅰ-Ⅳ类典型成岩相储层占比分别为:38.18%、14.55%、32.73%、14.54%,各研究区不同成岩相储层分布范围差异明显。(2)不同成岩相类型储层孔隙度演化定量分析:四类成岩相带的初始孔隙度接近,分别为43.53%、41.43%、42.41%、41.79%,差异并不大;压实作用后剩余孔隙度依次为18.92%、17.37%、16.28%、15.89%,孔隙度大小逐渐分化;主要是在经历早期的胶结-交代作用后,剩余孔隙度产生了分化,自Ⅰ-Ⅳ类成岩相损失的孔隙度分别为9.03%、6.79%、9.76%、10.99%;最终计算孔隙度自Ⅰ-Ⅳ成岩相分别为12.17%、11.00%、9.50%、6.55%。(3)研究区储层孔隙度分布差异较小,均集中分布于低孔段,渗透率级别出现明显差异,长6段样品中超低渗样品占到82.65%,延10、长2段样品主要分布在特低渗区89.8%、76.02%;各研究区孔隙度、渗透率之间存在良好正相关关系,马岭延10储层物性相关系数为0.3491、姬塬长2储层为0.7289、吴起长6储层为0.9016,可以发现延10储层非均质性最强,长6储层最小,长2储层居中。(4)四种成岩相储层核磁共振可动流体饱和度分别为63.79%、52.09%、54.79%、39.28%。低渗透砂岩储层岩石孔喉半径越小,分布范围愈窄、物性上越致密,同时孔喉半径比越小,分选系数越小,储层孔喉非均质性越强,储层孔隙结构将越复杂,储层流体中可动部分比例就越小,反之则储层的储集、渗流能力就越好,研究区间可动流体饱和度发现延10储层最大,83.94%,长6储层最小41.10%,长2储层居中,52.01%。(5)Ⅰ类成岩相储层束缚水饱和度为33.48%,交点处的油水相对渗透率0.12,残余油饱和度为32.64%、两相共渗区大小为33.8%;Ⅱ类成岩相储层束缚水饱和度为38.93%,交点处的油水相对渗透率0.12,残余油饱和度为31.99%、两相共渗区为29.08%;Ⅲ类成岩相储层束缚水饱和度为39.4%,交点处的油水相对渗透率0.11,残余油饱和度为30.99%、两相共渗区为29.61%;Ⅳ类成岩相储层束缚水饱和度为45.41%,交点处的油水相对渗透率0.09,残余油饱和度为31.68%、两相共渗区为22.92%;四类相等渗点与共渗区构成的“渗流三角区”面积依次减小,延10储层最大,长2储层最小。(6)由Ⅰ-Ⅳ类成岩相储层水驱油波及面积越来越小,水线推进越来越慢,驱替类型也由均匀网状至指状,驱油效率明显下降,Ⅲ类成岩相最终驱替效果差,残余油饱和度低,但其分布范围广泛,生产周期较为稳定,较之Ⅳ类相具有较好的渗流能力,因此可做为后备储量勘探挖潜区。(7)由Ⅰ-Ⅳ类成岩相,品质由好到差,门槛压力逐步增大,进汞量越来越少,可动流体减少,储层储集性能越来越差;同时进汞空间从孔-喉接近型慢慢过渡为孔隙型储层,渗透率贡献值最大的喉道,平均半径逐渐减小、进汞量逐渐减少,孔隙与喉道半径比,即配比性越来越差,导致了储层渗流能力逐渐变差。研究区间储层成岩特征的差异导致了储集、渗流能力的差异,延10储层优势相比例最高,储、渗性能俱佳,可动流体饱和度最高;长2储层储集性能较好,渗流能力最差,可动流体饱和度较好;长6储层优势相比例最小,储集性能最差,渗流能力一般,可动流体饱和度最小。
孟康,金敏波,吴保祥[5](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侏罗系延安组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侏罗系延安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的主力油层之一。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等,研究马岭油田侏罗系延安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马岭油田延安组储层纵向上自延10期至延4+5期,其沉积相由辨状河相演化为网状河三角洲相。受沉积相影响,延10至延4+5油层组碎屑岩石英含量逐渐减少、长石含量增加,碎屑岩粒度变细,储层厚度变薄。马岭油田各探区储层物性受物源影响,近物源区如北区、南区、镇原区的储层物性较好。上里塬区位于河流下游区,碎屑岩粒度细,储层物性较差。研究区储层的成岩作用程度较低,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溶蚀作用则改善了储层物性。
李立尧[6](2019)在《相控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富水机理研究 ——以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害问题一直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含水层富水性及富水区域的研究与划分对水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鄂尔多斯盆地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形成于内陆湖盆环境,发育良好的河流及湖相三角洲沉积,砂体分布复杂,在空间上相互叠置,相变迅速,富水性极不均一。因此,研究煤系含水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剖析地下水赋存的地质控制机理,预测富水区分布,对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措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地球物理学、沉积地质学和地质统计学等理论为指导,以钻井、岩心、测井和实验分析等资料为基础,应用旋回识别、预测误差滤波分析等方法对含煤地层进行精细划分;应用相标志识别等方法剖析了研究区直罗组的沉积特征,预测不同地层格架内的含水砂体的平面展布;以相分异原理为指导,研究不同相带下的含水层建筑结构模型;从沉积成因与成岩作用两方面总结了含水层富水性控制因素;结合随机与确定性建模的方法,建立三维构型地质模型,表征含水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建立相控非均质属性模型,预测地下水富集潜力区;从宏观、细观、微观、三维空间等多个角度剖析研究区含水层非均质性特征。具体认识如下:(1)应用岩性旋回特征结合预测误差滤波分析的方法,识别煤系隐藏的旋回特征,认为直罗组整体上由一个向上变“深”的长期旋回构成。直罗组内识别出3个中期旋回,分别对应着直罗组的上、中、下段。三个中期旋回共划分为6个短期旋回,即6个亚段。(2)在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识别出了 8种典型的岩石相类型,6种典型的岩石相组合。其中,直罗组下段为辫状河沉积体系,识别出辫状河河道、心滩、泛滥平原和河道漫溢四种沉积微相;直罗组中段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沙席、前缘沙坝、前缘沙滩等沉积微相;直罗组上段发育曲流河沉积体系,砂体平面发育连片性相对较差,通过单井相和测井相识别出河道、点坝、决口扇、天然堤、泛滥平原等沉积微相。(3)引入砂体建筑结构模型的理念,提出了含水层构型识别、构建的方法,总结了研究区不同级次构型界面的特征。将研究区直罗组各亚段地层的构型界面由大到小分为5个等级。剖析了曲流河点坝侧向加积分布、三角前缘河口坝“上凸下平”透镜状分布、辫状河心滩砂体“砂包泥”分布的建筑结构模式。总结了孤立式、连通式、叠置式三种砂体的接触关系,以及砂体高程差、厚度差和测井曲线相似性三种砂体接触关系差异的识别标志。(4)通过铸体薄片分析认为直罗组砂岩孔隙主要包括粒间孔隙、粒内孔隙、铸模孔隙三类,以粒间孔隙为主,微裂隙不发育。结合岩心观察及薄片分析,直罗组砂岩储水空间主要是孔隙。直罗组砂岩的面孔率高,分选性和连通性较好。建立了井田直罗组岩电关系,评价直罗组砂岩含水层的孔隙性。(5)在研究区沉积砂体展布和微观储水空间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沉积成因和成岩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直罗组含水层富水机理。沉积环境及对应的沉积相影响着砂体的平面展布、纵向发育厚度、建筑结构模型、空间接触关系、孔隙性和水力联系。河道、点坝和心滩等沉积区域砂体发育较厚,砂质较纯,孔隙度较高,富水性较强;前三角洲、泛滥平原、河漫滩等沉积区域砂体发育较薄,泥质含量高,孔隙度较低,富水性相对较弱。成岩作用控制着含水层的孔隙发育情况与地下水赋存能力。研究区压实作用较弱,颗粒以点接触、点-线接触为主,溶蚀现象强烈。根据成岩作用影响程度定量分析,研究区成岩作用属于中-低强度压实、中-弱胶结、中等强度溶蚀砂岩。如此强度的成岩作用是导致直罗组砂岩孔隙较发育、富水性较好的重要因素之一。(6)在含水层结构模型研究、微观孔隙分析、岩石物性实验和砂岩含水层富水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相控含水层构型地质模型,用于表征含水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形态,将沉积因素与岩石孔隙度相结合,建立了相控含水层非均质孔隙度模型,对地下水富集潜力区域进行了预测。从宏观、细观、微观、三维空间等多个角度剖析了研究区含水层非均质富水区域特征。根据矿井涌水分布及钻孔抽水试验数据,验证了富水区域预测结果。该预测方法为具有相似地质条件的研究区提供了借鉴意义。
滕骥[7](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演化及储层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研究对象,在参考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沉积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及岩心测试分析资料,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进行沉积演化以及储层特征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认识:(1)研究区长8油层组分为2个大旋回,每个旋回厚度为40m左右,分别为长81和长82亚段,依靠标志层、沉积旋回、岩性组合与电性特征,把上里塬地区长8油层组进一步划分为长811,长812,长813,长821,长822共五个小层。(2)晚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时为湖盆拗陷发展初期,构造稳定并逐渐增强,地形相对平缓,受盆地西南部物源影响,发育典型的浅水三角洲沉积,依水深可分为三角洲内前缘、三角洲外前缘亚相以及6个微相。(3)上里塬地区长8油层储集砂岩类型主要为长石砂岩以及长石岩屑砂岩,碎屑成分中长石和岩屑的占比相对较高,碎屑类型以变质岩岩屑为主火成岩岩屑次之,沉积岩岩屑极少。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长石溶孔以及岩屑溶孔,还含有少量晶间孔和微裂缝。储层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解作用,总体处于中成岩A-B阶段。有利的成岩相带主要是绿泥石薄膜-粒间孔相、伊利石胶结-粒间孔相以及伊利石胶结-长石溶蚀相。(4)通过对里上塬长8地区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研究发现储层物与研究区砂体沉积微相密切相关。其中物性发育最好的为分流河道砂体。填隙物的含量和面孔率之间的关系呈镜像负相关。储层经历了不同的成岩作用,其中研究区储层孔隙度变小主要源于压实作用而胶结作用次之,交代作用对储层物性改变较小,溶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储层物性。
郑忠文[8](2016)在《陕北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油气成藏规律研究是油气勘探的基础和勘探战略部署的重要依据,通过含油气盆地油气藏形成条件、控制因素和油气富集规律等研究,总结油气藏分布规律,从而科学地指导油气勘探实践活动。丰富川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是青化砭采油厂在本世纪初期勘探发现的一个新区块。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位于丰富川油田西北部地区,近年来勘探表明该区为多层系复合含油区,含油层位多,油气成藏类型复杂。为了对老油田区进行扩边、连片勘探,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应用现代油气成藏理论和方法,通过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地层划分与对比、油层构造、沉积相与砂体展布、油气成藏作用等石油地质特征综合研究,确定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和油气富集规律,优选和评价有利勘探层系和勘探目标区块,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资料。研究表明,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延长组油层在鄂尔多斯盆地东高西低的大斜坡背景之上呈现隆凹相间的构造格局,局部发育幅度较小的构造高点。延安组沉积期构造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延长组沉积期东高西低格局变为延安组沉积期的东北高西南低的格局。研究区延长组长6、长4+5及长2油层组地层厚度比较稳定,横向变化小,表明沉积环境比较稳定,水体深度变化不大,有利于油气生成与聚集。研究区沉积相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相,发育五条呈北东-南西向展布的分流河道砂体,主河道砂体厚度大,分布广,在河流交汇处砂体连片分布。延安组沉积期的古地貌单元主要由斜坡及河谷地貌单元组成,北部为高地,南部为甘陕古河道,二者之间为斜坡和沟谷。研究区延长组砂岩以岩屑长石砂岩为主,砂岩粘土矿物以绿泥石为主,储层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为主。砂岩物性较差,属于中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有效孔隙度一般介于6%-15%之间,渗透率主要在0.1-5×10-3μm2之间。储层物性平面分布特征与砂体展布特征一致。延长组储层砂岩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致密成为低孔低渗储层,晚期溶蚀作用和裂隙作用对低渗储层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研究区经历了两次油气成藏事件,早期油气藏因后期构造运动而破坏,油气发生二次运移,早期油气藏形成发生在储层溶蚀作用之后、致密之前,当时的油气成藏受构造控制。而晚期成藏作用与储层致密过程同时进行,油气聚集主要为以溶蚀孔隙为主要储存空间的岩性油气藏。油气富集成藏因素较多,烃源岩控制了油气供给并由此影响油藏分布,砂体展布、砂体上下叠置和联通性、低幅度构造及储层砂体物性等多种因素复合叠加,是本区油气富集成藏的基本规律。不同层系成藏主控因素不同,成藏规律不同,勘探策略有别,长4+5和长2油藏应注重低幅度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油藏勘探,长6油藏应以大面积、上下叠置且溶蚀作用和裂隙作用明显的砂体构成的岩性圈闭为勘探重点。研究区优选了8个有利勘探目标区,其中以丁41井与丁28井连线两侧各两公里这样一个带状范围内构造隆起区是延长组油气勘探重点区带,任家沟-郭庄发育的古分支河谷及其两侧斜坡,是延安组古地貌油藏有利勘探区。
蔡振东[9](2015)在《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M区延10储集层精细地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马岭油田M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西部偏南处,主要的开发层序为侏罗系延安组延10储层。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研究区地质研究薄弱,地质认识不够全面深入,无法满足油田进一步开发的需要。基于此开展了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M区延10储集层精细地质研究,为下一步的勘探及开发建产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本论文依据研究区岩心、测井及生产动态资料,首先开展了研究区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研究区精准地层对比格架,揭示了研究区砂体顶部微构造特征、分析了砂体厚度平面展布特征;其次开展了储层电性特征研究,揭示了储层电性宏观分布特征、分析了储层电性特征,进而开展了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建模研究,基于四性关系分析,建立了储层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再次,分别开展研究区沉积微相和非均质性研究,详细刻画研究区储集层沉积特征和非均质性特征;最后基于研究区储层特征开展了流动单元研究,并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对流动单元划分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研究区延10储层发育延101、延102两个小层。研究区位于构造鼻隆上,延10各油组属于西倾单斜构造,呈现出中部高、四面较低、北东部较为平缓的变低的鼻状隆起局部马鞍状隆起,鞍部走向为东西向,构造特征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并且延102构造幅度变化较大。研究区砂体平面上呈现条带状分布,具有较好的延伸性,并且西南部砂体厚度较大。本区延10油层孔隙度分布范围为15-18%,平均孔隙度16.7%,渗透率分布范围4-32×10-3μm2,平均为8.6×10-3μm2,研究区延10层位于河间丘上,其含油性受古地貌及岩性共同控制,为典型的构造岩性油气藏。顶部的延101为主要的含油层系,含油饱和度较高,下部的延102,为边底水,属于水层。本区延10储集层渗透率与孔隙度有较好的相关性,在研究区中部表现出物性最好;延10油层组主要沉积相为边滩沉积、天然堤、河漫滩沉积。延10的储集层和油气分布受曲流河沉积影响,呈由南西向北东方向的条带状分布,至东北部河道消失;在延10储层中,延101的非均质性较弱,延102非均质性较强。本区延10油藏在平面分布上受构造、沉积微相、储集层非均质性影响显着,沿着河道方向,尤其是在研究区中部含油饱和度较高;以取心井的孔隙度、渗透率、流动层带指数等参数进行样品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非取心井进行判定,划分出能综合反映储层储集、渗流及含油气性等多种信息的Ⅰ类、Ⅱ类、Ⅲ类流动单元;本次研究的开展和完成,为油田下一步油藏的挖潜工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对邻区地质工作的开展具有参考意义。
李景秀[10](2015)在《马岭油田BS区延10储层流动单元研究》文中指出BS区位于马岭油田西北部,是马岭油田较小的含油区块。油藏类型为构造-岩性复合油藏,主要含油层位是侏罗系延安组的延9及延10小层。本区98年试采,99年投入滚动开发,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开发中暴露出一系列矛盾,主要表现在部分水井配注不达标,区块水驱效率低、各种措施不见效等。截止到2006年8月,区块采出程度18.5%,剩余油出现总体分散局部富集的状况。因此,通过对BS区进行精细油藏描述,在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较为详细、可行的开发技术思路,形成一套完整的油田稳产技术,确保BS区高效稳产和可持续开发,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根据低渗透构造-岩性复合油藏的特点,以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开发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测井地质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理论相结合为指导,人机联合作为手段,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分析化验及开发动态资料进行储层的小层对比、构造特征分析、储层特征研究;由四性关系出发,建立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并做多井评价;进而阐明骨架砂岩储层的沉积微相展布。根据BS区延安组油藏地质特征,本文重点在层位划分与对比的基础上,应用取心、录井、测井及开发动态等资料,建立BS区隔夹层识别模式;以取心井流动单元划分为基础,对全区81 口井进行流动单元划分,将本区流动单元按渗流能力分为好(A类)、中(B类)、差(C类)三类,对各类流动单元的剩余产能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各类流动单元中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二、马岭油田延安组延十段小层沉积相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岭油田延安组延十段小层沉积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成岩作用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2 微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3 储层评价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和特色创新点 |
1.4.1 完成工作量 |
1.4.2 特色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沉积特征 |
2.1 研究区位置及构造特征 |
2.2 地层及沉积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沉积特征 |
2.3 沉积微相研究 |
2.3.1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2.3.2 沉积微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
第三章 基础地质特征及成岩作用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类型 |
3.1.2 碎屑成分类型及含量 |
3.1.3 填隙物成分类型及含量 |
3.1.4 碎屑结构特征 |
3.2 物性特征 |
3.2.1 物性参数特征 |
3.2.2 物性相关性分析 |
3.3 成岩作用类型 |
3.3.1 压实作用 |
3.3.2 胶结作用 |
3.3.3 压溶作用 |
3.3.4 溶解作用 |
3.4 成岩阶段划分 |
3.4.1 划分标准 |
3.4.2 成岩阶段划分 |
第四章 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 |
4.1 孔隙结构类型 |
4.2 高压压汞实验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
4.2.1 样品信息及实验结果 |
4.2.2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
4.3 恒速压汞实验表征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
4.3.1 样品信息及实验结果 |
4.3.2 微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4.4 核磁共振实验表征储层流体赋存特征 |
4.4.1 实验样品信息及结果 |
4.4.2 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4.5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研究 |
4.5.1 油水相渗实验研究 |
4.5.2 真实砂岩模型微观水驱油实验研究 |
第五章 主控因素分析及储层评价 |
5.1 主控因素分析 |
5.1.1 沉积作用的影响 |
5.1.2 成岩作用对储层影响 |
5.1.3 微观孔隙结构对储层影响 |
5.1.4 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
5.2 储层类型划分及综合评价 |
5.2.1 评价方法 |
5.2.2 储层类型划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鄂尔多斯盆地演武油田X区延8油藏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 论文完成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2.2 区域沉积演化 |
第三章 地层精细划分及构造特征 |
3.1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
3.2 构造特征 |
第四章 沉积相类型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 |
4.1 沉积相标志 |
4.2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
4.3 沉积相分析 |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2 储层物性特征 |
5.3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5.4 成岩作用 |
5.5 储层油水渗流特征 |
5.6 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
5.7 储层分类评价 |
第六章 油藏地质特征与含油性关系 |
6.1 含油性控制因素分析 |
6.2 油藏特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鄂尔多斯盆地Y66区延9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研究的发展 |
1.2.2 低孔、低渗储层研究方法 |
1.2.3 研究区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技术手段 |
1.5 工作量统计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及演化 |
2.2 区域构造单元划分 |
第三章 小层精细划分对比及构造特征 |
3.1 地层划分的方法及依据 |
3.1.1 地层划分思路 |
3.1.2 地层划分方法 |
3.2 标志层 |
3.2.1 延安组标志层 |
3.2.2 基本标志层 |
3.3 地层划分对比的结果 |
3.4 研究区构造特征 |
第四章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 |
4.1 物源分析 |
4.2 沉积相标志研究 |
4.3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4.3.1 延安组延9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3.1.1 分流河道沉积 |
4.3.1.2 河道间 |
4.3.2 连井相分析 |
4.4 沉积微相及砂体的平面分布规律 |
4.5 单砂层精细刻画 |
第五章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2 储层孔隙结构 |
5.2.1 孔隙类型 |
5.2.2 孔隙结构 |
5.3 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特征 |
5.3.1 储层物性特征 |
5.3.2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5.4 成岩作用 |
5.5 储层渗流特征 |
5.6 储层敏感性分析 |
第六章 储层的分类及评价 |
(1)Ⅰ类储层 |
(2)Ⅱ类储层 |
(3)Ⅲ类储层 |
(4)Ⅳ类储层 |
(5)Ⅴ类储层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4)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岩差异性研究及产能评价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延长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岩作用及成岩相概念 |
1.2.2 成岩作用对储层演化的意义 |
1.2.3 孔隙结构定性-定量表征 |
1.2.4 孔隙渗流特征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创新点 |
第二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1 区域地质背景 |
2.1.2 地层及沉积背景 |
2.1.3 沉积及砂体展布特征 |
2.2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2.1 岩石学类型及分布特征 |
2.2.2 碎屑成分、结构特征 |
2.2.3 填隙物特征 |
2.3 储层物性 |
2.3.1 物性参数分布 |
2.3.2 物性相关性分析 |
2.3.3 储层岩石学特征对物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成岩作用及成岩相 |
3.1 成岩作用类型 |
3.1.1 机械压实压溶作用 |
3.1.2 胶结作用 |
3.1.3 交代作用 |
3.1.4 溶蚀作用 |
3.1.5 破裂作用 |
3.2 成岩阶段及演化序列 |
3.2.1 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依据 |
3.2.2 成岩阶段划分结果 |
3.3 成岩作用过程中孔隙度定量演化 |
3.3.1 建立成岩作用孔隙度演化模式 |
3.3.2 成岩过程孔隙度演化模拟 |
3.3.3 计算结果分析 |
3.3.4 成岩演化序列及孔隙度演化特征 |
3.4 储层成岩相划分及分布规律 |
3.4.1 典型成岩相划分 |
3.4.2 典型成岩相分布规律 |
3.4.3 不同成岩相的孔隙演化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成岩相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1 典型成岩相储层孔喉特征 |
4.1.1 孔隙类型 |
4.1.2 喉道类型 |
4.1.3 不同成岩相孔隙特征 |
4.2 高压压汞表征不同成岩相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微观孔喉类型及分布特征 |
4.2.2 孔隙结构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4.2.3 不同成岩相储层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4.3 恒速压汞表征不同成岩相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4.3.1 技术简介 |
4.3.2 恒速压汞曲线特征 |
4.3.3 不同成岩相储层毛管曲线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典型成岩相储层渗流特征分析 |
5.1 核磁共振实验研究不同成岩相渗流特征 |
5.1.1 核磁共振测试结果分析 |
5.1.2 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分析 |
5.1.3 不同成岩相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
5.2 油水相渗实验研究不同成岩相渗流特征 |
5.2.1 油水相渗参数分析 |
5.2.2 油水相渗曲线分析 |
5.2.3 不同成岩相储层渗流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成岩相类型储层特征及生产动态分析 |
6.1 不同成岩相类型储层综合特征 |
6.1.1 低渗-中孔中压实弱胶结溶蚀相 |
6.1.2 特低渗-低孔中压实中胶结溶蚀相 |
6.1.3 特低渗-低孔中-强压实胶结相 |
6.1.4 特低渗-特低孔强压实碳酸盐胶结相 |
6.2 不同成岩相生产动态分析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5)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侏罗系延安组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储层特征 |
1.1 岩石学特征 |
1.2 储层孔隙类型及特征 |
1.3 储层物性特征及分布规律 |
2 储层影响因素 |
2.1 物源及沉积相类型 |
2.2 成岩作用 |
3 结论 |
(6)相控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富水机理研究 ——以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文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概况 |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层序地层划分方法 |
3.2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
3.3 研究区直罗组层序地层划分方案 |
3.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
3.5 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 |
4 直罗组沉积相特征及相控砂体展布 |
4.1 区域沉积构造演化与物源分析 |
4.2 沉积相标志 |
4.3 直罗组沉积体系划分与沉积相 |
4.4 相控砂体平面展布 |
5 含水层建筑结构模型及接触模式研究 |
5.1 构型概念 |
5.2 构型界面的识别与划分 |
5.3 基于构型细分小层的沉积微相展布 |
5.4 不同沉积成因砂体构型模式及接触关系分析 |
5.5 含水砂体的不同接触模式 |
5.6 砂体接触模式差异的识别标志 |
6 含水层储水空间与隔水层特征 |
6.1 含水层特征 |
6.2 隔水层特征 |
7 研究区直罗组孔隙型含水层富水机理研究 |
7.1 沉积影响含水层内砂体分布及岩石类型 |
7.2 成岩作用影响含水层内孔隙发育程度 |
8 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非均质富水区域研究 |
8.1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及步骤 |
8.2 地层格架建模 |
8.3 相控含水层构型三维地质建模 |
8.4 相控的含水层非均质富水区域模型 |
8.5 相控非均质富水区域划分及验证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7)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演化及储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1.1 构造分区 |
2.1.2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特征 |
2.2 三叠系延长组湖盆演化 |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长8 油层组地层划分 |
2.3.2 长8 油层组地层对比 |
第3章 物源分析 |
3.1 古流向特征 |
3.2 碎屑颗粒分布特征 |
3.3 岩屑分布特征 |
3.4 重矿物分布特征 |
第4章 沉积相类型特征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
4.1 沉积相标志 |
4.1.1 颜色及岩性标志 |
4.1.2 结构标志 |
4.1.3 沉积构造标志 |
4.1.4 古生物标志 |
4.1.5 地球物理测井相标志 |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3 单井沉积相特征 |
4.4 连井沉积相剖面对比 |
4.4.1 SW(南西)-NE(北东)向沉积相剖面对比 |
4.4.2 NW(北西)-SE(南东)向沉积相剖面对比 |
4.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研究 |
4.5.1 长8_2~2 沉积期 |
4.5.2 长8_2~1 沉积期 |
4.5.3 长8_1~3 沉积期 |
4.5.4 长8_1~2 沉积期 |
4.5.5 长8_1~1 沉积期 |
4.6 沉积模式 |
第5章 储层特征研究 |
5.1 岩石学特征 |
5.2 成岩作用特征 |
5.2.1 压实作用 |
5.2.2 胶结作用 |
5.2.3 交代作用 |
5.2.4 溶蚀作用 |
5.3 储层物性特征 |
5.3.1 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特征 |
5.3.2 孔-渗相关性 |
5.4 成岩序列及孔隙类型 |
5.4.1 成岩序列 |
5.4.2 孔隙类型 |
5.5 成岩相类型、特征以及划分方案 |
5.5.1 绿泥石薄膜相 |
5.5.2 伊利石胶结-粒间孔相 |
5.5.3 伊利石胶结-长石溶蚀相 |
5.5.4 碳酸盐胶结相 |
5.5.5 泥岩压实相 |
第6章 储层发育主控因素 |
6.1 沉积相带对储层的影响 |
6.2 填隙物对储层的影响 |
6.3 主要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 |
6.3.1 压实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6.3.2 胶结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6.3.3 交代作用储层物性的影响 |
6.3.4 溶蚀作用储层物性的影响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陕北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历史和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取得的认识和成果 |
第二章 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地质特征研究 |
2.1 构造地质特征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构造特征 |
2.1.3 油田构造及其演化特征 |
2.1.4 局部微构造特征研究 |
2.2 沉积地层特征 |
2.2.1 地层层序特征 |
2.2.2 三叠系地层特征 |
2.3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3.1 地层划分原则和方法 |
2.3.2 地层划分标志 |
2.3.3 地层划分结果 |
2.3.4 地层对比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 |
3.1 沉积相划分 |
3.1.1 沉积相划分标志 |
3.1.2 沉积构造特征 |
3.2 单井相分析 |
3.3 沉积相类型 |
3.4 沉积相平面展布及演化特征 |
3.4.1 延长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3.4.2 延安组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3.4.3 沉积相演化特征 |
3.4.4 沉积微相与油气富集关系 |
3.5 储层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
3.5.1 延长组砂体展布特征 |
3.5.2 延安组砂体展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延长组储层特征研究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岩石类型 |
4.1.2 碎屑颗粒特征 |
4.1.3 填隙物成分 |
4.2 储层孔隙类型及其特征 |
4.2.1 原生孔隙特征 |
4.2.2 次生孔隙特征 |
4.2.3 裂隙特征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3.1 储层物性特征 |
4.3.2 储层物性之间关系 |
4.4 储层物性和含油性平面变化特征 |
4.4.1 长2油层组物性及含油性分布特征 |
4.4.2 长3油层组物性及含油性分布特征 |
4.4.3 长 4+5 油层组物性及含油性分布特征 |
4.4.4 长6油层组物性及含油性分布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5.1 成岩作用类型及其特征 |
5.1.1 导致储层孔渗变差的成岩作用 |
5.1.2 有利于储层物性发育的成岩作用 |
5.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5.2.1 储层砂岩原始孔隙度的恢复 |
5.2.2 压实作用对延长组储层孔隙度的影响 |
5.2.3 胶结作用对延长组储层孔隙度的影响 |
5.2.4 次生孔隙的形成与低渗透性储层的改造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油气成藏特征研究 |
6.1 成藏研究方法和样品地质特征 |
6.1.1 油气成藏研究方法 |
6.1.2 样品地质特征 |
6.2 油气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 |
6.2.1 油气包裹体特征、期次 |
6.2.2 油气成藏期次 |
6.3 油藏流体形成地质条件分析 |
6.3.1 油气包裹体均一温度与油气成藏温度 |
6.3.2 流体包裹体盐度与流体来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 |
7.1 油气成藏控制因素 |
7.1.1 烃源岩与生烃条件 |
7.1.2 沉积相分布特征 |
7.1.3 储层与盖层条件 |
7.1.4 构造条件 |
7.1.5 油气运移方式 |
7.1.6 成藏因素小结 |
7.2 油气聚集成藏规律分析 |
7.2.1 典型油藏类型分析 |
7.2.2 延长组油气聚集成藏规律 |
7.2.3 延安组油气聚集成藏规律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有利勘探目标区优选与评价 |
8.1 有利勘探目标优选依据 |
8.2 有利勘探目标优选与评价 |
8.2.1 长21有利勘探目标区 |
8.2.2 长 4+52有利勘探目标区 |
8.2.3 长61有利勘探目标区 |
8.2.4 长62有利勘探目标区 |
8.2.5 延安组有利勘探目标区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M区延10储集层精细地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1.4 关键技术与技术路线 |
1.4.1 关键技术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论文主要工作 |
1.6 本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地层精细划分对比研究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2.2.1 地层划分与对比原则 |
2.2.2 地层划分与对比依据 |
2.2.3 地层划分与对比步骤 |
2.2.4 地层对比结果 |
第三章 砂顶微构造及砂体展布研究 |
3.1 储集层砂顶微构造特征研究 |
3.2 砂体展布特征 |
第四章 地质条件约束下的测井二次解释 |
4.1 测井资料预处理 |
4.1.1 测井曲线深度校正 |
4.1.2 测井曲线标准化 |
4.1.3 岩心深度归位 |
4.2 “四性关系”研究 |
4.2.1 岩性特征 |
4.2.2 物性特征 |
4.2.3 含油性特征 |
4.2.4 电性特征 |
4.3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 |
4.3.1 泥质含量解释模型 |
4.3.2 孔、渗解释模型 |
4.3.3 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 |
4.4 有效厚度下限的确定 |
4.5 测井解释结果 |
4.6 储层参数分布特征 |
4.7 油藏分布特征 |
第五章 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
5.1 区域沉积背景 |
5.2 沉积相划分标志 |
5.2.1 颜色特征 |
5.2.2 岩性特征 |
5.2.3 古生物化石及煤线 |
5.2.4 沉积构造 |
5.2.5 岩石结构特征 |
5.3 沉积相划分方案 |
5.3.1 单井沉积相分析 |
5.3.2 沉积微相与测井相知识库建立 |
5.3.3 沉积相剖面相分析 |
5.4 沉积相平面相分析 |
5.4.1 研究区优势相砂地比特征及沉积微相划分依据 |
5.4.2 沉积相平面展布分布特征 |
第六章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 |
6.1 层内非均质性 |
6.1.1 渗透率韵律 |
6.1.2 层内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 |
6.1.3 层内夹层识别与划分 |
6.1.4 夹层分布频率和分布密度 |
6.2 层间非均质性 |
6.3 平面非均质性 |
第七章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
7.1 流动单元研究理论基础 |
7.2 流动单元的识别标志 |
7.3 流动单元划分原则 |
7.4 流动单元分类体系 |
7.5 流动单元划分方法 |
7.6 划分流动单元的步骤 |
7.7 油藏流动单元的划分 |
7.7.1 取心井流动单元的划分 |
7.7.2 非取心井流动单元的划分 |
7.8 流动单元的分布特征 |
7.8.1 流动单元单井剖面分布 |
7.8.2 流动单元分布特征 |
第八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10)马岭油田BS区延10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成果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区域构造背景 |
2.1.2 区域沉积背景 |
2.1.3 地层特征 |
2.1.4 油藏概况 |
2.2 开发历程及开采动态 |
2.2.1 开发历程 |
2.2.2 开采动态及存在问题 |
第三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1 地层基本特征 |
3.2 地层对比方法与原则 |
3.3 标志层的确定 |
3.4 小层划分与对比结果 |
3.5 各小层分布特征 |
第四章 沉积微相研究 |
4.1 沉积微相研究的一般方法 |
4.2 区域沉积背景 |
4.3 沉积体系分析 |
4.4 沉积微相划分 |
4.4.1 单井相划分及测井相图版建立 |
4.4.2 各微相特征 |
4.5 沉积微相时空展布特征 |
4.5.1 连井剖面相分析 |
4.5.2 平面相展布特征 |
4.5.3 沉积微相的演化 |
4.6 废弃河道沉积物对连片砂体的非均质性影响 |
4.6.1 废弃河道的成因 |
4.6.2 废弃河道的识别 |
4.6.3 废弃河道的分布特征及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
第五章 储层及油气分布特征 |
5.1 储层的岩石学特征 |
5.1.1 砂岩颜色及砂岩类型 |
5.1.2 砂岩成分及成分成熟度 |
5.1.3 填隙物成分及其特征 |
5.1.4 砂岩粒度特征及结构成熟度 |
5.2 储层的成岩特征 |
5.2.1 成岩作用概况 |
5.2.2 储集砂岩的成岩特征 |
5.3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5.3.1 孔隙类型 |
5.3.2 喉道类型 |
5.3.3 储层砂岩的孔隙结构特征 |
5.4 储层敏感性与润湿性特征 |
5.4.1 储层速敏性 |
5.4.2 储层水敏性 |
5.4.3 储层酸敏性 |
5.4.4 储层润湿性 |
5.5 储层及油气分布规律 |
5.5.1 储层分布规律 |
5.5.2 油气分布规律 |
5.6 储层砂体非均质性 |
5.6.1 平面非均质性 |
5.6.2 层内非均质性 |
5.6.3 层间非均质性 |
5.6.4 微观非均质性特征 |
第六章 测井二次解释与储量计算 |
6.1 测井资料预处理 |
6.1.1 测井曲线数字化 |
6.1.2 测井曲线深度校正 |
6.1.3 测井资料环境校正 |
6.1.4 测井资料的数据标准化 |
6.2 储层四性关系 |
6.3 测井解释模型 |
6.4 测井解释结果分析 |
第七章 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
7.1 流动单元的研究层次 |
7.1.1 连通体及渗流屏障的确定 |
7.1.2 连通体内储层质量差异分析 |
7.2 流动单元分析 |
7.2.1 渗流主控参数的确定 |
7.2.2 流动单元分类与特征 |
7.2.3 流动单元分布模型 |
7.3 流动单元与剩余油分布的关系 |
7.3.1 流动单元在注水井中的生产动态特征 |
7.3.2 流动单元在采油井中的生产动态特征 |
7.3.3 流动单元分类与沉积微相的关系 |
7.3.4 各类流动单元中剩余油分布特征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马岭油田延安组延十段小层沉积相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北三区延10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D]. 张宇辰. 西北大学, 2020(02)
- [2]鄂尔多斯盆地演武油田X区延8油藏地质特征研究[D]. 孟迪. 西北大学, 2020(02)
- [3]鄂尔多斯盆地Y66区延9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D]. 蔡志成.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0)
- [4]低渗透砂岩储层成岩差异性研究及产能评价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延长组为例[D]. 陈斌. 西北大学, 2020(01)
- [5]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侏罗系延安组储层特征研究[J]. 孟康,金敏波,吴保祥.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9(03)
- [6]相控含水层三维构型建模及富水机理研究 ——以东胜煤田营盘壕井田为例[D]. 李立尧. 山东科技大学, 2019(02)
- [7]鄂尔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演化及储层特征研究[D]. 滕骥.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陕北丰富川油田西部探区油气成藏规律研究[D]. 郑忠文. 长安大学, 2016(02)
- [9]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M区延10储集层精细地质特征研究[D]. 蔡振东. 西安石油大学, 2015(02)
- [10]马岭油田BS区延10储层流动单元研究[D]. 李景秀. 西安石油大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