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届国际沙棘协会大会暨第七届国际沙棘学术研讨会在德国柏林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容怀钰[1](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彭显明[2](2019)在《城市转型背景下武威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发展,老工业区土地资源利用成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研究内容。2018年11月工信部印发《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及管理工作进行了明确规定。我国遗留的工业建筑记录着城市发展,见证着社会生产技术的更新,如何在城市转型发展中寻求工业遗存的保护与再利用,成为城市转型改造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理论知识,现场调研,案例实践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文章梳理了威武市工业发展历程,探索了武威市工业遗产的现状,探讨了武威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可行模式和设计方法,并以武威纺织厂为例进行设计实践研究。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理论综述。在此基础上,形成论文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二,对城市转型内涵、工业遗产的特征和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发展进行梳理。结合威武市城市发展和工业遗产现状分析,形成武威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思路和目标。第三,提出武威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通过分析武威市可行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模式、设计方法及实施措施,探讨武威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策略。第四,以武威纺织厂进行理论与实践验证。通过分析纺织厂发展现状和价值,确定针对武威纺织厂保护与再利用的整体思路和设计方法,对提出的武威市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进行实践验证。论文希望为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开拓思路,提供经验交流,促进城市转型背景下工业遗产相关研究的发展;并为武威市的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王珍[3](2018)在《民国时期上海“中国画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中国国门大开,上海逐步成为了一个被迫开放的城市。西方文化和艺术不断涌入,大批艺术青年开始争相效仿他们心目中的西方神灵,达芬奇、安格尔、莫奈、梵高成了他们口中的风云人物,出国留学、艺术流派、艺术教育的兴起更是成了流行之举。大部分留洋回国的年轻人都自带一种优越感,仿佛自己就是命运的宠儿,他们对西方艺术全盘肯定,而对本国的传统艺术却不屑一顾。这一时期整个中国画坛充斥着矛盾与斗争,有些画家希望通过一己之力保存国粹,弘扬中国传统绘画,用艺术唤醒国人;而有些画家则想结交有志之士,期盼通过画家的团体力量拯救祖国,一时间各种绘画社团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在20世纪上半叶,上海就有90多个美术社团,成为了当时全国主要的书画家集散地。本文所探究的“中国画会”也是在此时创立的,画会的主要发起人均为当时国内着名的书画家。由于当时社会环境的急速变化,加剧了“中国画会”的迅速成熟,画会的发展模式由原本纯粹吸收外界影响的单一模式,转变成了吸收和辐射并存的双向模式。本文从涉及“中国画会”的现有研究入手,经查证发现大部分文献都是从画会成立的时间、地点、成员等角度着手,而且多数是期刊文章,篇幅过短,只粗略地描述了画会的概貌。而有关其成立期间的主要成果及其对国内外画坛影响力的探究性文章更是付之阙如,这正是笔者研究此选题的主要原因,即由此确立本文的探究范围及方向,同时明确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意义。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画会”创立之初的时代背景以及主客观原因,明晰了画会成立时期画坛的整体格局;第二部分全面剖析了画会的主要发展历程及其成员绘画风格的演变,从而梳理出了画会的整个发展脉络;第三部分进一步研究了画会成立期间举办的展览活动以及获得的主要成果,明确其在中国画坛中所处的地位;第四部分深入探究了画会对国内外画坛的影响力,充分肯定了其对国内外画坛做出的突出贡献。文章层层递进,全面地展开了对画会深层次的分析与探究。总体而言,本文明确了“中国画会”发展的前后经过及其对国内外画坛的辐射和影响,这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与之相关的知识体系,从而可以使我们迅速地明晰这一体系中所欠缺的环节,对研究中国现代美术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王富强,师占军,张天柱[4](2017)在《晋西北地区沙棘产业发展综述与建议》文中认为概述了沙棘的生态、生理学特性,对沙棘产业现状和前景做出了分析,讨论了在晋西北发展沙棘产业的可行性,提出了几点关于晋西北沙棘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肯定了晋西北沙棘产业发展的必要性。
赵郁飞[5](2017)在《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即以女性为创作主体、创作时间大致框定在1900—2000年的词史研究。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旧体)诗词研究”提出的基础上自然成立的,它既是“20世纪诗词研究”的“子菜单”之一,又葆涵有自身特定的独立性。从历史时段讲,自晚清、民国、共和国直至网络时代的一百年中,不可胜数的女词家以佳词丽句秀出闺阃、卓然挺立,不仅足以同世男性相抗轶,壮百年词史之声色;更能上摩前贤之垒,在百年词史镌刻芳名。近百年女性词史构成了对20世纪词史的补益及对千年女性词史的续写,理应获得更多瞩目。女性词将以何等姿态与分量“入史”?在近代词特别是民国词研究呈显出持续热火状态的大背景下,专门的女性词研究不免显得门庭冷落、贫瘠荏弱一些。虽然先行者已贡献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文献与理论工作,但整体系统研究20世纪女性词——也即续写《女性词史》——的工作还仍然处于学界的期待视野当中。其实,对大量女性词文献及理论的搜罗告诉我们:只要理念调转得充分允洽,对其进行整合性研究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条件已经具备。这部续写的《女性词史》虽在时段上不得不处于“续”的地位,而其理论意义则越轶出了古代文学研究的藩篱,成为中国文学熔铸对接的一个重要“中观”层面。本文绪论部分包含“近百年女性词史的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三部分,除了解决了选题必要性、合法性的问题外,也基本确定了行文方法论——以政治∕物理时间断限设定章;以本时期内最杰出或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词人设定节,并在她身后选择性地安排与之关联的其他女词人;同时穿插文学潮流、重大问题等其他信息,以期营造丰富、立体、灵活的“学术观感”。虽然并未刻意求全,但正文选取的女词家也即个案也达到了百家左右。第一章“清民之际女性词坛”以传统才媛吕凤、罗庄为核心,以其他官夫人、“名父之女”等不同身份的“旧女性”作为补益,展现民国到来之前的世纪之初的女性词坛。第二章为“以南社诸子为核心的新女性词人群”。在风云万变、百废俱兴的民国,女性词史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新女性”势必造就“新词史”:“人中龙凤女苏黄”、擅书“海外新词”的吕碧城是百年中第一座高峰,她的周围还有胞姊吕惠如、戊戌变法时期杰出女性薛绍徽、千里寻父的康有为之女康同璧等。“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是南社女词人最高艺术成就的代表,而章太炎夫人汤国梨、女性收藏家潘静淑等都各臻精诣。在“秋风秋雨”笼罩下,还出现了秋瑾至友徐自华、徐蕴华姊妹以及虽属社外而受秋瑾影响深巨的女杰刘韵琴与郭坚忍。南社,为百年女性词史带来了强健的发端。第三章“民国中后期学人与艺人词坛”时期是词史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密集地诞生了沈祖棻、陈小翠、周錬霞、丁宁(具体位置在下一章)“民国四大女词人”——也是百年、千年中的一流词家,为波澜壮阔的女性词史长篇谱就了高潮澎湃的最强章回。本章对相对火热的沈祖棻研究提出了路径上的反思商榷,回顾了尉素秋、冯沅君的抗战心史,论证了陈小翠所以称为“百年冠冕”的理由,并为“万人低首拜红裙”的周錬霞作出了现代性别意识下的学术判断,最后简述了福建何振岱老人门下“寿香社女词人群”的创作情况。第四章“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中,深入剖析了由民国入共和国的卓越女词人丁宁历经数十年磨折的填词生涯,表彰了共和国第一代女词家代表、曾流落新疆的蔡淑萍记录时代创痛的词业成就,回顾了茅于美的绝美情词,最后梳理了岭南女性词发展小史——包括冼玉清及朱庸斋门下的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其中苏氏以清新明畅的时代风貌堪称分春馆女弟子翘楚。第五章“以学人为主干的新时期词群”。在风雅赓续的荆棘路上,一定是学人保存着那一颗火种。本章首先介绍了词名沉埋的刘柏丽,她以纤手挽起颓势,在新时期鼓荡起英迈的稼轩风,是“当代学辛首功”。特色各异的“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至今还活跃在词坛上,而享誉十数年的李静凤堪称当代婉约大家,她的《散花词》是百年女词人存词量之最。新时期不可不提桃李满天下的叶嘉莹,她继承了苦水门风,并传递到了女弟子曾庆雨、石任之一代青年词人手中。第六章为“网络女性词坛”。如果说民国三十年是“黄金时代”,那么自2000年以来迎来创作、艺术高峰的网络词坛就是女性词的“白银时代”:任淡如创办了最着名的诗词网站之一菊斋,其中不仅有第一代“偶像级”词人孟依依,更有以秦月明、看朱成碧、如月之秋为代表的女性作者,她们为早期网络词史留下亮丽的色彩。问余斋主人、添雪斋是网坛一流女词人的代表,她们一守正、一开新;一雄浑、一奇丽,形成了双峰并峙的局面。发初覆眉横空出世,以空灵幽深的“小眉体”直指人心,带来了女性与文学遇合所能发生的最美妙的“化学反应”。如今最为活跃的新生代女词人夏婉墨、唐颢宇及她们创新意味浓郁的创作,让我们对古典诗词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乐观和希望。第七章“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引入地域观照视角,对文化环境、创作生态有别于大陆的香港、台湾、海外女性词人进行梳理论述。其中佼佼者如香港之张纫诗、潘思敏;台湾之琦君、张荃及海外之李祁、张充和,皆面目自具、各足成家。时间、空间的双重维度共同撑构起繁复多元、生机勃勃的百年女性词史。
甘白露[6](2017)在《遥望雪山的舞者 ——内地藏族舞者李小勇(夏荣顿珠)的心路历程》文中指出现今舞蹈人群体十分庞大,舞蹈学习者、舞蹈表演者、舞蹈教育者、舞蹈理论工作者等等不计其数。自舞蹈学科创建以来,人们对于舞蹈语言、舞蹈形态、舞蹈形式、舞蹈种类的划分、舞蹈美学等等的关注是近年来的大趋势。但艺术是人的艺术,舞蹈是人的舞蹈,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从伢伢学语到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他所包含出的生命机能、精神世界、文化含义和历史记忆等等都影响其艺术的发生和舞蹈的呈现,舞蹈是由一个一个如此鲜活个体而形成,舞蹈艺术也因这一个一个鲜活的个体而发生,因此对舞蹈人的考察和记录并反观舞蹈的原动力、形成和发展显得尤为必要。内地藏族舞者夏荣顿珠,他是一位康巴藏族人,自12岁进入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学习,完成学业后进入广州南方歌舞团担任舞蹈演员的工作,后考入北京舞蹈学院首届编导专业本科班深造,毕业后来到湖北省艺术职业学院担任舞蹈教师至今。本文以舞蹈人进入舞蹈圈至今三十多年的舞蹈人的经历,一个自中国舞蹈自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深化后到现在21世纪的发展图景中的一个小小圆点,通过对这小小圆点的研究,以小见大,窥探出舞蹈发展图景的一部分。同时,舞者是由独立生命个体和社会环境相互建构而成,舞者的日常思维和神圣性相互交织,舞蹈作为中介和载体,使其日常思维和神圣性同时在日常生活和舞蹈艺术中体现。本文将通过对汉地藏族舞者夏荣顿珠进行田野调查,用舞蹈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将口述史作为重要研究参考文本,将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舞蹈形态、生存模式、社会观念等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客观的阐释夏荣顿珠的舞蹈学习、表演,教学以及社会实践来探讨日常性与神圣性等相关问题。
World (China) Direct Selling Research Centre;[7](2015)在《2015年4月中国直销企业影响力榜》文中研究说明榜单说明"中国直销企业影响力榜"是中国直销企业的月度影响力排行榜,上榜企业为活跃在中国直销市场上的主流直销企业,包括了拿牌直销企业以及正在积极申请直销牌照的企业。"中国直销企业活跃度榜"作为"中国直销企业影响力榜"的有效补充,以《直销参考》手机报新闻报道为依据,统计了当月活跃在中国直销市场的企业,并对他们的活跃度进行排名。登上本榜单,而叉未收录进"中国直销企业影响力榜"的企业,将自动成为"中国直销企业影响力榜"的候选企业。
胡建忠,蔡建勤,殷丽强[8](2013)在《我国主要石漠化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的配置与开发Ⅱ: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与开发特点》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石漠化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过程中,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为其实施提供了主要经费来源,区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发挥了很好的科技支撑作用,同时,民间企业以一种新的力量逐步参与,解决了配置资金不足的问题。
胡文亮[9](2012)在《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梁希(1883-1958),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林业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以梁希和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为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很好地认识中国近现代林业科技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了解我国现代林业政策的变迁和未来的发展也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梁希一生经历丰富,从普通技师,到大学教授,再到共和国林业部长。家学渊源、社会环境、留学经历、历史责任,对梁希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他此后终生致力于林业科学研究与林业事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和思想基础,促进中国林业发展成为他终生的目标和追求。梁希先后执教三所大学,从事林业教育工作三十年,编写教材《林产制造化学》和《木材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教育家、林学家、植物学家、林化专家、造林专家。与此同时,梁希自觉承载林业科普之责,他积极宣传国外最新的林化研究成果,蚊式飞机是其中一项,以往研究未曾披露。建国前后,他向公众推广普及森林的多效益作用,大力宣传林业的生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科学研究先要摸清家底,林业科学考察是林业科学研究的基础。早在民国时期,梁希就组织参加了浙江林业考察,足迹遍及浙江五地区,为后世留下了一份20世纪20年代末期浙江地区社会、治安、民生、农业、林业等诸多内容的考察记录;1948年前后,梁希两次考察台湾,从八个方面提出林业改进建议。新中国建立后,梁希先后赴小陇山和泾河无定河考察。明确了黄河的主要问题在于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原因在于滥垦滥伐、围山造田,解决之道理应是植树造林,是大面积退耕还林。另外,梁希还有两次重要的考察,虽未留下文献,但借助现有资料与史料可以还原考察原貌:一次是1949年,梁希对冀西沙荒造林的考察,考察表明,冀西是沙荒造林的成功典型,后来,这一典型成功地推向全国,另一次是1951年,梁希陪同陈云赴海南岛考察橡胶垦殖的可能性,从此新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橡胶开发。作为林化专家,梁希建立了中国的林产制造化学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的林产化学学科。与此同时,梁希以富国利民为根本点与出发点,展开了一系列林化试验,其中桐油抽提试验数据远胜于美国,樟脑蒸馏试验数据远胜于日本。另外,马尾松采脂试验和伏牛山植物中有关单宁材料的试验,均在梁希任部长后结出硕果;抗战期间,梁希主持的中央大学森林化学室与当时的中央林业试验所合作,共同研究了九个研究项目,目前已知其中的三个项目如重庆木材干馏试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皆与抗战有关并发挥了作用。梁希担任部长九年,组建林业机构,奠定林政基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由林业部主导的全国性的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一度声势浩大,效果明显。尤其是在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农民的参与热情很高,新时期党中央批准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就是对当年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的高度肯定;作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梁希为中国的林业发展主动建言献策,当好参谋,真正地做到了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梁希任部长初期,和林业部同仁共同制定了林业全面规划:“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利用,合理采伐”。作为中国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转型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梁希的林学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梁希的森林多效益思想继承的部分居多,这是因为森林多效益思想在中国代代相传,梁希留学日本、德国,又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森林多效益思想,在借鉴和综合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和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森林多效益思想。梁希耳闻目睹发达国家重视林业、发展林业因而改变面貌的事实,对发达国家大林业思想的精髓有了深切的认识。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大林业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林业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龙头,居于首要地位,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治山治水,可逐步解决中国诸多的生态问题,这一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充分意识到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对大林业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至此,梁希的大林业思想又重回主导地位。历史留下了无数成功者的纪念碑,梁希的纪念碑巍然其间。研究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不仅是缅怀前人,从中汲取教益,更是为了尊重历史,鼓舞后人,为实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奋斗。
董国锋[10](2009)在《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标准是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种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中医药标准化在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加强中医药依法行政,加快中医药走向世界,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医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探索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中,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本身就存在亟需标准和规范的问题。现行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很不完善,目前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还很薄弱。因此,中医药标准化要真正切实、很好地发挥作用,其在理论和现实上都需要解决上述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能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提供重要的思路、方法、途径和对策。[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各个方面和环节的健康发展和运行提供法学支撑,以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在中医药事业的全面振兴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基础性技术支撑作用得以顺利有效实现。[研究方法]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的是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方法有三个层次,即:(1)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唯物辩证法。(2)一般科学研究方法:①社会调查方法;②历史考察方法;③比较分析方法;④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方法等。(3)法学自身的研究方法:①价值分析方法;②法律解释方法;③逻辑推理方法④法规汇编、法典编篡方法;⑤语义分析方法。此外,法学研究时,还积极借鉴其他具体科学研究方法,比如,生物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物理学方法、文献检索法等等。[研究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正处在构建中,亟待完善;(2)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和中药标准化工作不是同步开展的,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比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开展的要早一些,也一直走在中医标准化工作的前面。目前,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中药标准化工作已进入全面发展提高阶段:(3)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与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开展也不是同步的,与中医国际标准化活动相比,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进展的要缓慢一些。目前,中医国际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还较低,还只是处在发展阶段初期;中药国际标准化活动还只是处在中药材的国际标准创制阶段;(4)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实体问题,也有程序问题,这些实体和程序问题的存在是法学支撑作用得以发挥的现实基础和依据;(5)以法学维度研究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对解决我国目前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大有作为。法的方法、法的价值、法的作用、法的运行和法的体系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提供了法学支撑,为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解决给予了法学应对;(6)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使用价值,问题研究前沿,思维角度独特,创新性强。[研究价值和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如下:(1)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对解决中医药标准化问题具有重要支撑作用;(2)对更好地保障中医药预防治疗保健养生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中医药产业发展、规范中医药市场秩序、保障中医药国际贸易发展、提高中医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障中医药现代化的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积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3)对加强中医药管理、临床、科研、教育和产业诸方面的标准化建设都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4)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具有现实和理论意义。[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首次以法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研究了中医药标准化现状、问题和问题的法学应对;(2)首次对国内、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3)对构建中医药标准化理论体系做了一些创造性的探索;(4)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中医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多项实质性建议。
二、首届国际沙棘协会大会暨第七届国际沙棘学术研讨会在德国柏林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届国际沙棘协会大会暨第七届国际沙棘学术研讨会在德国柏林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
2.7 本章小结 |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
3.7 本章小结 |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
4.1.1 水土保持林 |
4.1.2 水岸防护林 |
4.1.3 农田防护林 |
4.1.4 护村林 |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
4.2.1 用材林 |
4.2.2 特用经济林 |
4.2.3 苗圃 |
4.2.4 果园 |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
4.3.1 铁路 |
4.3.2 公路 |
4.3.3 交叉口 |
4.3.4 道路绿化 |
4.4 本章小结 |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
5.1.1 公园园林化 |
5.1.2 车站园林化 |
5.1.3 纪念地园林化 |
5.1.4 广场绿化 |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
5.2.1 居住区园林化 |
5.2.2 学校园林化 |
5.2.3 工厂园林化 |
5.3 本章小结 |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
6 结语 |
6.1 研究总结 |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城市转型背景下武威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 |
1.3.2 国内研究 |
1.4 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4.3 论文结构框架 |
第二章 城市转型与工业遗产的理论研究 |
2.1 城市转型内涵研究 |
2.2 工业遗产内涵与特征研究 |
2.2.1 工业遗产概念 |
2.2.2 工业遗产价值 |
2.2.3 工业遗产的特征 |
2.3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发展 |
2.3.1 城市发展的需要 |
2.3.2 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 |
2.3.3 工业建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第三章 武威市工业遗产再利用基础研究 |
3.1 武威市工业遗产概况 |
3.1.1 武威市工业的发展历程 |
3.1.2 武威市工业遗产的成因 |
3.2 武威市工业遗产现状分析 |
3.2.1 武威市工业遗产现状 |
3.2.2 武威市工业遗产现状分析 |
3.3 武威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思路与目标 |
3.3.1 武威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整体思路 |
3.3.2 武威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发展目标 |
第四章 武威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设计策略 |
4.1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模式 |
4.1.1 工业博物馆模式 |
4.1.2 工业景观模式 |
4.1.3 创意园区模式 |
4.1.4 综合功能模式 |
4.2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方法 |
4.2.1 工业空间布局的优化 |
4.2.2 建筑形式的拓展 |
4.2.3 内部空间的再造 |
4.2.4 外部景观的再生 |
4.2.5 工业文化与价值的重构 |
4.3 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施措施 |
4.3.1 遗产价值普查认定 |
4.3.2 保护管理体系建设 |
4.3.3 资金保障与优惠政策 |
4.3.4 工业遗产运营与监督 |
第五章 武威纺织厂保护与再利用设计实践 |
5.1 武威纺织厂发展概况 |
5.2 武威纺织厂现状调查 |
5.2.1 区位现状 |
5.2.2 厂区现状 |
5.2.3 现状分析 |
5.3 武威纺织厂价值分析 |
5.3.1 历史价值 |
5.3.2 社会价值 |
5.3.3 经济价值 |
5.3.4 科技价值 |
5.3.5 艺术价值 |
5.4 保护与再利用的整体思路 |
5.4.1 城市街区的文化共融 |
5.4.2 综合模式的开发利用 |
5.5 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方法 |
5.5.1 工业厂区的功能重置 |
5.5.2 工业厂区的景观改造 |
5.5.3 工业建筑的改造利用 |
5.5.4 价值与文化的重塑 |
5.5.5 地域文化的引入 |
5.6 保护与再利用的实施建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及获奖情况 |
附录 |
(3)民国时期上海“中国画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二章 “中国画会”形成时的历史背景 |
2.1 “中国画会”形成时全国的社会背景 |
2.2 “中国画会”形成时上海的基本发展状况 |
第三章 “中国画会”的发展历程 |
3.1 抗战前期“中国画会”的主要发展情况 |
3.2 抗战期间及战后“中国画会”的发展情况 |
第四章 “中国画会”主要成员的绘画风格及传承关系 |
4.1 画会主要成员的构成类型及特征 |
4.2 画会主要画家成员的绘画风格分析 |
4.2.1 抗衡西画势力、弘扬传统绘画的“偏于拟古派” |
4.2.2 远赴重洋、探求新法的“熔古铸新派” |
4.2.3 身兼重责、斗志满怀的“革命折衷派” |
4.3 画会成员绘画风格与“海派”画风的传承关系 |
4.3.1 “海上画派”的形成、发展及其成员的绘画特征 |
4.3.2 “海派”画风对“中国画会”成员绘画风格的影响 |
第五章 “中国画会”成立期间举办的展览活动及其主要成果 |
5.1 “中国画会”成立期间举办的主要展览活动 |
5.1.1 公益展览及联展 |
5.1.2 小型群展及会员个展 |
5.2 “中国画会”成立期间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5.2.1 保存国粹,发扬我国固有之艺术 |
5.2.2 宣传抗战,激发民众抗战热情 |
5.2.3 作为“中介”帮助书画家们销售作品,推动上海经济发展 |
第六章 “中国画会”对国内外画坛的影响 |
6.1 “中国画会”对上海画坛的影响 |
6.1.1 “中国画会”对民国时期上海本土画家的影响 |
6.1.2 “中国画会”对民国时期上海其他绘画社团的影响 |
6.2 “中国画会”对全国美术文化运动的影响 |
6.3 “中国画会”对海外画坛的影响 |
6.3.1 “中国画会”对日本画坛的影响 |
6.3.2 “中国画会”对南洋画坛的影响 |
6.3.3 “中国画会”对欧美画坛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在学期间的参展及获奖经历 |
(4)晋西北地区沙棘产业发展综述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 |
2 现状与前景 |
2.1 生产链现状 |
2.2 加工链现状 |
2.3 前景 |
3 几点建议 |
4 结语 |
(5)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论纲 |
一、概念厘定与研究起点 |
二、共时与历时:近百年女性词的词史定位 |
三、体量与坐标:近百年女性词的探研路径 |
第一章 清民之际女性词坛 |
第一节 凡鸟偏从末世来:论吕凤词 |
一、漱玉为骨格,杂采诸家 |
二、吕凤与聊园词社 |
三、传统才女的精神困境 |
四、庚子变局中的女性书写:许禧身、刘鉴 |
五、左又宜 |
第二节 最后的女性遗民罗庄 |
一、“今日犹自不能忘”的遗民情怀 |
二、“被男人宽容出来的才女” |
三、李慎溶 |
第二章 以南社诸子为中心的民国新女性词人群 |
第一节“谁识隐娘微旨”:论吕碧城词 |
一、狂慧与奇哀:吕碧城词的艺术特质 |
二、“近三百年词家之殿军”辨 |
三、圣因长姊吕惠如 |
四、薛绍徽、陈芸 |
五、康同璧 |
第二节“湖湘双璧”:张默君与陈家庆 |
一、“天予此生潇洒,不负雄奇骚雅”:论张默君词 |
二、“总芳馨怀抱意难禁”:论陈家庆词 |
第三节“秋风秋雨”词人群:徐自华、徐蕴华 |
一、“秋山秋水带余哀”:忏慧词人徐自华 |
二、南社“格律派”女将徐蕴华 |
三、刘韵琴、郭坚忍 |
第三章 民国中后期女性词坛 |
第一节 千秋谁似李夫人:论沈祖棻词 |
一、“藏钩射覆总难猜”:“词史”还是“心史”? |
二、“难从故纸觅桃源”:《涉江词》的“奄有众妙”与自我局碍——兼谈词体拟古之得失 |
三、写情圣手盛静霞 |
四、王兰馨 |
第二节 乱世萍踪:尉素秋与冯沅君 |
一、“自古逢秋悲寂寥”:论尉素秋词 |
二、知行兼擅的词学名家冯沅君 |
三、梁璆的《菩萨蛮·五都词》 |
第三节 百年冠冕陈小翠词 |
一、“算能传、天壤惟文字”:陈小翠的填词生涯 |
二、“湖海胸襟,珠玑咳唾”:陈小翠“词人之词”论 |
三、“三百年来女布衣”:“中性视角”与高士情怀 |
四、“鸳蝴词”传人温倩华 |
五、艺苑词侣顾飞、顾青瑶、陈乃文、陈懋恒 |
第四节“一生爱好是天然”:论周錬霞词 |
一、艳词中女作手 |
二、“峻嶙奇气不堪驯” |
三、爱国女俦杨令茀 |
第五节 寿香社女词人合论 |
一、寿香社词群简论 |
二、王真、何曦、王德愔、施秉庄 |
三、刘蘅、叶可羲、张苏铮、薛念娟、王闲、郑元昭 |
第四章 共和国初建期词人群体 |
第一节“不种黄葵仰面花”:论丁宁词 |
一、“百灵噎恨听哀弦” |
二、刚柔并举、骨采相兼 |
三、“民国四大女词人”简论 |
四、“慷慨使气”的吕小薇词 |
第二节 蔡淑萍与“边雁啼秋”的《萍影词》 |
一、“边雁,边雁,南去云天漫漫” |
二、笃诚与忧患 |
三、丁小玲 |
四、王筱婧、李蕴珠、宋亦英 |
五、周素子的“传体词”与张雪风《鹃红词》 |
第三节“妾有夜光珠,采掬经沧海”:论茅于美词 |
一、叙写一己情事的《夜珠词》 |
二、“此是纯粹之诗” |
三、志洁情芳的张珍怀词 |
四、黄墨谷、柯昌泌、吴君琇 |
第四节 广东现当代女性词人举述 |
一、“岭南巾帼第一”冼玉清 |
二、分春馆女弟子群:沈厚韶、梁雪芸、苏些雩 |
第五章 以学人词为主干的“新时期”词坛 |
第一节“不变惟此变,渤海半扬灰”:论刘柏丽词 |
一、当代学辛首功 |
二、“风雅不亡缘善变” |
第二节 学人三家词:段晓华、景蜀慧、李舜华 |
一、渊雅雍容的段晓华词 |
二、幽秀深窈的景蜀慧词 |
三、剑气箫心的李舜华词 |
第三节“衣边吹散余馨”:论李静凤词 |
一、“藕孔藏身”、“天机触发”的创作观 |
二、雅厚深挚的《散花词》 |
三、谷海鹰与“天心冷、清骨难描”的《捞月集》 |
四、周燕婷、韩倚云、伊淑桦、徐源 |
第四节 叶嘉莹与红蕖词弟子 |
一、“人生易老梦偏痴”:论叶嘉莹词 |
二、曾庆雨、石任之 |
第六章 网络女性词坛 |
第一节 早期网络女词人群体扫描 |
一、“菊斋主人”任淡如与“葬花教主”孟依依 |
二、秦月明、看朱成碧、秦紫箫、萼绿华、采薇、兰之幽兮 ..239三、如月之秋、蓝小蚁、蓝烟、绿烟、飘茵 |
第二节 网坛“二斋”:问余斋主人与添雪斋词 |
一、上揖湖海楼的问余斋词 |
二、“这一抹、灵魂澄碧”:论添雪斋词 |
第三节“我是池中素色莲”:发初覆眉与“小眉体” |
一、从“与子宛如初见”到“与俱磨欲尽,壮骨与春鬓” |
二、“白是情痴红是慧”的小眉体 |
三、非烟、让眉、苏画舸、岛姬 |
第四节 性灵小兽夏婉墨 |
一、“会有心花出我襟” |
二、“生气百年虎虎” |
三、“浩歌悲泣”的陆蓓容词 |
四、黄佳娜、罗恺文、唐颢宇 |
第七章 港台及海外女性词坛 |
第一节“海自波涛云自闲”的香港女性词坛 |
一、南海女子张纫诗 |
二、“学稼轩”的潘思敏与琴人蔡德允 |
三、黄倩芬、刘佩蕙等 |
第二节“过江名士,海陬人杰”:台湾女词家举述 |
一、天风阁传人琦君、张荃 |
二、张雪茵、江芷 |
第三节 海外女性词坛 |
一、“掷平生万事天之末”:论李祁词 |
二、“人间装点自由他”:论张充和词 |
三、赵文漪等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6)遥望雪山的舞者 ——内地藏族舞者李小勇(夏荣顿珠)的心路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舞蹈人类学研究中的舞蹈人:研究对象定位 |
第三节 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 |
一、舞蹈人类学 |
二、符号互动理论(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
三、蒂姆斯·赖斯(Timothy Rice)的理论 |
四、关于诠释社会科学 |
第四节 本文的表述方式 |
第五节 有关中国舞蹈人的历史记载及研究文献回顾 |
一、有关舞蹈人类学的研究 |
二、关于中国历史文献中的舞蹈人记录 |
三、现代中国关于舞蹈人的材料 |
第二章 日常性、神圣性与舞蹈 |
第一节 何谓日常性 |
第二节 何谓神圣性 |
第三节 日常性、神圣性与舞蹈三者之间的关系 |
一、舞蹈艺术的日常性 |
二、舞蹈艺术的神圣性 |
三、日常性、神圣性与舞蹈的关系 |
第三章 李小勇的心路历程 |
第一节 李小勇的简介 |
一、李小勇的基本概况 |
二、李小勇的家庭状况 |
第二节 李小勇(夏荣顿珠):一位内地藏族舞者的心路历程 |
一、未成年时期(1974——1992年) |
(一) 因“武”学“舞” |
(二) 从中央民族学院音乐舞蹈系86级中专班说起 |
二、成年时期(1992-1999) |
(一) 选择过后的迷惘——记在广州南方歌舞团的那两年 |
(二) 藏族青年的现代舞之路 |
(三) 与湖北结缘 |
第三节 李小勇年谱 |
小结 |
第四章 舞蹈:生存手段和生命形式相互交织 |
第一节 生存之舞 |
一、作为舞蹈演员的李小勇 |
二、作为舞蹈编导的李小勇 |
三、作为舞蹈教师的李小勇 |
第二节 生命之舞 |
一、摇滚之舞——夏荣顿珠的“崔健”情结 |
二、诉说之舞——夏荣顿珠的诗歌灵魂 |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致谢 |
(8)我国主要石漠化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的配置与开发Ⅱ: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与开发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家重点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实施为我国重点石漠化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提供了主要经费来源 |
2 区内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是我国重点石漠化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与开发的主要科技支撑力量 |
3 民间企业的参与是解决我国重点石漠化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与开发后顾之忧的基石 |
(9)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思路与资料来源 |
四、研究结构和主要内容 |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成长历程与思想变化轨迹 |
第一节 求学经历 |
一、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家学渊源与个人勤奋 |
第二节 工作经历 |
一、初入社会,感悟人生 |
二、几次重要的工作变化 |
第三节 人生重要转折与思想变化 |
一、第一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二、第二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三、第三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四、第四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
小结 |
第二章 倡导近代林学,开创中国近代林业教育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林业教育的兴起 |
第二节 引进近代林学,推进林业教育体制化进程 |
一、引进近代林学知识,自编教学内容 |
二、引进近代林学手段,办林场做试验 |
三、引进近代林学认知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
四、引进近代林学培养方式,鼓励学生留洋 |
第三节 呕心沥血培养林学专门人才 |
一、国立北平大学时期(1916—1923,1927-1929) |
二、浙江大学时期(1929—1933) |
三、中央大学时期(1933—1949) |
第四节 传播林业知识,推动林业科学普及 |
一、传播林业科普知识 |
二、宣传森林多效益作用 |
小结 |
第三章 组织林业科学考察,奠定林业科研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林业科学考察 |
一、两浙林业考察 |
二 台湾林业考察 |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林业科学考察 |
一、小陇山林业考察 |
二、泾河与无定河林业考察 |
第三节 其它林业考察工作 |
一、冀西沙荒造林考察 |
二、海南岛橡胶垦殖基地的考察 |
小结 |
第四章 开展林学研究,推进林业科技创新 |
第一节 创建中国林产化学学科 |
第二节 学以致用,造福于民 |
一、桐油抽提试验 |
二、设计樟脑提取装置 |
三、苋桥马尾松采脂试验 |
四、伏牛山植物单宁材料之研究 |
第三节 忧国忧民,服务战时经济 |
一、重庆木材干馏试验 |
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 |
三、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 |
小结 |
第五章 新中国林业政策与管理的奠基人 |
第一节 执掌中国林政大业 |
第二节 组建机构,奠定中国林政基础 |
一、创建和完善新中国林业管理体系 |
二、整合与培训结合,加强林业干部队伍建设 |
第三节 拟定中国林业政策 |
一、将治山治水提升为国家战略 |
二、“三北”地区防护林建设成效显着 |
第四节 建言献策,促进中国林业发展 |
第五节 国家林业规划的制定与完善 |
一、全国林业规划的形成 |
二、林业规划的修改与完善 |
小结 |
第六章 梁希林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
一、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 |
二、梁希对森林多效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第二节 大林业思想的孕育和发展 |
一、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
二、林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 |
三、梁希大林业思想的影响和启示 |
小结 |
结语:梁希在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 |
一、历史地位 |
二、历史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梁希论作目录 |
附录二 梁希大事年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与即将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法律、法制、法治、法学 |
1.1 法律 |
1.2 法制 |
1.3 法治 |
1.3.1 法治的概念和含义 |
1.3.2 法治的基本要求 |
1.3.3 当代中国法治方略的提出和确立 |
1.4 法律、法制和法治之间的关系 |
1.4.1 法律和法制的联系和区别 |
1.4.2 法制和法治的联系和区别 |
1.5 法学 |
1.5.1 法学的概念 |
1.5.2 法学的研究对象 |
1.5.3 法学的特征 |
1.5.4 法学的思维 |
1.5.5 法学研究方法 |
1.6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关系 |
1.6.1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区别 |
1.6.2 法学与法律、法制、法治三者之间的联系 |
第2章 标准和标准化 |
2.1 标准 |
2.1.1 标准的基本概念 |
2.1.2 标准的基本特征 |
2.1.3 标准体制 |
2.2 标准化 |
2.2.1 标准化的概念和对象 |
2.2.2 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2.2.3 标准化发展史 |
2.2.4 标准化的目的与作用 |
2.2.5 标准化的哲学基础 |
2.2.6 标准化原理和形式 |
2.2.7 标准化方法 |
2.2.8 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2.3 标准与标准化的关系 |
2.4 标准和法律的关系 |
2.4.1 标准与技术法规的关系 |
2.4.2 强制性标准的属性分析 |
2.4.3 我国标准体系的构建 |
第3章 中医药标准和标准化 |
3.1 中医药标准 |
3.1.1 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
3.1.2 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
3.1.3 中医药标准的基本概念 |
3.1.4 中医药标准的特征 |
3.1.5 中医药标准体制 |
3.2 中医药标准化 |
3.2.1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和对象 |
3.2.2 中医药标准化的基本特征 |
3.2.3 中医药标准化发展简史 |
3.2.4 中医药标准化的背景 |
3.2.5 中医药标准化组织和机构 |
第4章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背景 |
4.1 中医药标准化的重要性 |
4.2 中医药标准化的必要性 |
4.2.1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
4.2.2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
4.2.3 中医药标准化是中医药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
4.3 中医药标准化的可行性 |
4.3.1 对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一些认识误区解析 |
4.3.2 中医药标准化可行性的表现 |
4.4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必要性 |
4.4.1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存在是中医药标准化问题法学研究的客观基础 |
4.4.2 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是中医药标准化法治建设的需要 |
第5章 国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5.1 国内中医标准化状况 |
5.1.1 国内中医标准化概况 |
5.1.2 国内中医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医标准的运行状况) |
5.2 国内中药标准化状况 |
5.2.1 国内中药标准化概况 |
5.2.2 国内中药标准化的具体状况(国内中药标准的运行状况) |
第6章 国际中医药标准化状况 |
6.1 国际中医标准化状况 |
6.1.1 世界卫生组织中医标准化 |
6.1.2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的中医标准化 |
6.1.3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标准化 |
6.1.4 香港中医标准化 |
6.1.5 澳门中医标准化 |
6.1.6 台湾中医标准化 |
6.1.7 日本中医标准化 |
6.1.8 韩国中医标准化 |
6.1.9 其他国家中医标准化 |
6.2 国际中药标准化状况 |
6.2.1 世界卫生组织中药标准化 |
6.2.2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标准化 |
6.2.3 欧盟中药标准化 |
6.2.4 香港中药标准化 |
6.2.5 澳门中药标准化 |
6.2.6 台湾中药标准化 |
6.2.7 日本中药标准化 |
6.2.8 韩国中药标准化 |
6.2.9 其他国家中药标准化 |
第7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1.1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1.2 我国中医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述 |
7.2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7.2.1 我国中药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
7.2.2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存在的问题 |
第8章 我国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法学支撑 |
8.1 法学方法论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1.1 法学方法论 |
8.1.2 法学方法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作用 |
8.2 法的价值追求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2.1 法的价值 |
8.2.2 法的价值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意义 |
8.3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3.1 法的作用 |
8.3.2 法的作用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强力支撑 |
8.4 法的运行机制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4.1 法的运行 |
8.4.2 法的运行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动态支撑 |
8.5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支撑 |
8.5.1 法的体系架构 |
8.5.2 法的体系架构对中医药标准化问题解决的静态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首届国际沙棘协会大会暨第七届国际沙棘学术研讨会在德国柏林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2]城市转型背景下武威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 彭显明.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1)
- [3]民国时期上海“中国画会”研究[D]. 王珍. 福州大学, 2018(03)
- [4]晋西北地区沙棘产业发展综述与建议[J]. 王富强,师占军,张天柱. 林业科技通讯, 2017(08)
- [5]近百年女性词史研究[D]. 赵郁飞. 吉林大学, 2017(09)
- [6]遥望雪山的舞者 ——内地藏族舞者李小勇(夏荣顿珠)的心路历程[D]. 甘白露.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2)
- [7]2015年4月中国直销企业影响力榜[J]. World (China) Direct Selling Research Centre;. 知识经济(中国直销), 2015(05)
- [8]我国主要石漠化区水土保持植物资源的配置与开发Ⅱ:水土保持植物资源配置与开发特点[J]. 胡建忠,蔡建勤,殷丽强.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3(03)
- [9]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D]. 胡文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10]中医药标准化问题的法学研究[D]. 董国锋.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